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

虞城县第二实验小学范丽

【内容提要:】信息化的学习环境能使学生容易进入情境和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并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和独立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良好的语言环境和语言实践中,通过人机互动、生生互动,实现全方位、超时空的情感交流,进一步培养协作精神。将信息技术整合到小学英语教学中,探索自主发展的信息化学习方式:情境创设、网络自学、合作会话、分层练习、搜集信息,从而充分体现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独立性、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最终达到使学生不仅是“会学”,而且是“学会”。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英语整合

以信息化整合英语教学,就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

渗透到英语教学中,以学习过程为载体,达到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及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目的。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指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要求广大教师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

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中小学教学方式的根本性改革。这段话不仅明确指出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具体目标,而且还揭示了它的深刻内涵即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我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把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小学英

语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改革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和

教学模式,积极创造有力条件,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

一、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设计理论,“主导——主体”教学模式理论是进行学科“四结合”教改实验的重要理论基础。所谓四结合有四个方面:1.各学科在先进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的教学改革;2.教学中充分体现对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3.教学中充分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4.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各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中国教育的主攻方向,它可以培养大批具有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信息技术三者相结合起来,融为一体的科学素养人才,它甚至可以促进教育跨越式的发展。

以电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不再是教学内容的简单呈现,而是学生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它以超文本超链接的学生的疑问,在作为主导作用的教师的设计和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获得知识、培养实践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二、通过信息技术与英语单词教学的整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

《创造性思维理论——DC模型的建构与论证》一文中指出:基于言语概念的逻辑思维离不开表象。语言的形式结构若不与表象结合将不能表达任何思想,任何抽象的言语概念也是来自与具体事物的表象。因此,英语单词作为一种语言形式结构若不与表象相结合则难以表达单词的意义。小学生的生活阅历浅,接触的事物不够广泛,缺乏学习英

语的语言环境,因此,在英语单词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辅助教学,便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 网络资源提供外部刺激的多种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网络是学生获取知识和存储知识的手段,通过这一手段,可以为学生提供多种感官的刺激,如视觉、听觉、味觉等。心理学家赤瑞特拉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了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再加上网络资源容量大,内容丰富且生动直观,我们可以通过鲜明的图像、有趣的声音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造良好的学习情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如在教学动物名称时,让学生从互联网和学校资源库中查找了大量介绍这种动物生活习性的文字资料和有关的影片片段,制作成了网页型课件。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得有关这些动物的信息,仿佛置身于动物世界中,与他们近在咫尺。在这些鲜明、生动、活泼、可爱的动物画中教给学生这些单词的读音,运用身体语言模仿它们的动作、形态、叫声,再看看、说说、演演中,学生很快掌握了上述单词,提高了运用事物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2. 网络资源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充分体现学?习主体作用

游戏是孩子们普遍喜爱的活动,也是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在小学英语单词的教学中,采用游戏教学的方法,营造轻松、活泼、愉快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寓学于乐,乐中去学。?根据网络课件交

互性较强的优点,在What’s in the room?这一课中,书上的几幅简单的图片已经无法满足孩子们对所看到的事物的描述了,于是我通过网络让他们自己找出想要形容的场所,以小组为单位,分为超市水果区、商场服装区、动物园、教室等,自己在网络上找到相关的地方,然后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找得多、说得多。在这个扩展游戏中,学生不断的说单词、句子,学习的欲望得到激发和满足,并且主动出击,就连平时难得举手的同学,也大声读着单词、句子,兴趣十足。?因此,学生在游戏中的学习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学生通过游戏强化了对英文单词这一抽象的言语概念的识记、理解和运用,从而发展了他们的逻辑思维。?三、通过信息技术与英语句型教学的整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指出,小学英语教学要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培养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乐于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从而培养学生运

用语言的能力。在小学英语句型教学中,结合本学科的教学特点以情景教学为主要教学方式,以听说认读为主要目标,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培养学生在特定语境中领悟和使用语言,进行有意义的对话交际的能力。?1.利用网络资源,播放生动、有趣的卡通英语对话片段,加深学生对新学内容的理解活泼可爱、生动有趣的卡通是孩子们喜欢的形象,在互联网上有大量生动、有趣的英语卡通片,教师可根据自己教学内容的需要,选取相关的卡通片段,配上简短的英语对话,播放给学生观看。通过声音、图文并茂等因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

觉等能力来感知新学内容,加深理解,以求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D o you like......?》这节课中,选取一些颜色鲜艳、生动、有趣的水果拟人卡通片段,配上音:A:Hello,boys and gir ls. B: Hello, apple. A: Do you like apple? B: I l ike it very much. 等简短对话,让学生感知了新学的内容。这种人机对话深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产生了强烈的求学的欲望,从而有效的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交际能力。

2. 网络资源的开放性和丰富性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扩大了学生

的信息量,增大了学生操练对话的密度和广度?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应充分运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在小组对话中培养协作能力。丰富的网络资源可以克服实物教具不足的局限性,使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学习,体现了小组的协作学习的作用。3. 借助网络课件,创设语言情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理论——DC模型的建构与论证》中指出:基于事物属性表象的形象思维离不开言语概念。因此,英语口语教学迫切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把抽象的言语概念的直观形象相结合。我国外语教育学者张正东强调环境是制约外语教学的主要因素,而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语言环境,提供了更多的语言实践和交际的机会,真正体会了英语是一种交际工具的价值。

如在教学What are youdoing? 句型时,利用网络课件创设了五个地点的语言交际情景:At theparty, In the zoo. On the farm, In the classroom, In the park,每个情

景中有各种不同的人物或卡通人物在做各种不同的事情。学生可以任意进入某一地点的网络课件,运用已经学过的句型What are you doing?I am ...或者What ishe /shedoing?He/She is..., 在小组协作、情景对话和角色扮演中进行简短的英语交流甚至是独具创意的对话,从而很好地培养了他们的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以上点滴体会是我在信息技术与英语课堂教学整合的实验过程中对小学英语单词教学和句型教学的一些肤浅认识。我深深体会到运用信息技术来辅助英语教学可以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较大限度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为小学英语教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参考文献:】

[1] 《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

[2]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改革优秀论文集

[3] 何克抗《创造性思维理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4]李克东《信息技术与课程的目标和方法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

虞城县第二实验小学范丽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及实践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及实践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中学 庞国栋(英语)

内容提要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当前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普及过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就是要鼓励各个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改革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探究、实践、思考和综合运用的能力,最终达到利用信息技术改善学习的目的。本文就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学科整合方面,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对于信息技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从正反两方面进行了一些阐述,以期与各位同仁共进。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及实践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对未来教育做了如此论述:“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络”。21世纪是信息技术时代,它为中学英语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提供了契机,这种整合旨在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贯穿在中学英语教学的整个过程,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保持协调一致。实验心理学家赫瑞特拉心理实验表明: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利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学习中学英语,脑、眼、耳、口、手并用,这种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和音视频等多媒体为一体的教学模式,从全方位、多层次角度吸引学生,使课堂英语教学更为生动活泼、趣味盎然,增加信息获取量,让学生身临其境,同时,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促使学生打下牢固的英语基础。 一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可以创设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注意是知识的门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设一种使学生主动参与、兴趣浓厚的课堂教学学习氛围是唤起学生主体参与的前提和保证。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教学的作用主要是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英语学习需要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和使用的环境。运用信息技术编辑的动画效果是其它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它可最有效地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从而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易于学生掌握。其交互性将授课内容和学生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

英语与信息技术整合案例

Go for it九年级Unit 9 sectionA ------英语与信息技术整合案例 荆家中学伊丕景 背景英语课程要创造一种适合所有学生的教育,而不是面向适合英语教育的学生,它所谋求的不仅是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还要使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在情感、素养和学习能力等方面得到发展。因此,英语课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能力的培养为宗旨。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努力创设多种多样的方式和机会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注重教与学的互动和生生互动。 在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层面的教学目标,体现了英语教学目标综合化、多样化的趋势。多样化的教学目标必然要求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实现。因此,英语教学需要与信息技术整合来实现综合化、多样化的目标。 案例描述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Go for it九年级Unit 9 When was it invented?SectionA。本教材的编写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同一语法知识反复出现,逐步加深。被动语态在八年级上Unit 9 When was he born?出现,在本单元主要是通过让学生了解一些发明的历史,并用被动语态的过去时态来谈论这些发明的历史。本单元是在前一个被动语态单元基础上对被动语态的拓展和延伸。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a.Key vocabulary: invent b.Target language:When was the telephone invented? I think it was invented in 1876. 技能目标:训练学生运用网络查找资料;相互交流资料:训练学生对英语的听说能力。 情感目标:一些发明改变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每个人都应该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认识事物的多面性。 [教学重难点]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在交际活动的过程中能听懂会说重点句型When was the telephone invented? I think it was invented in 1876.难点为重点句型的实际运用及被动语态一般过去时的表达方式。 [教学对象分析] 中学阶段英语教学属于基础教育,要努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使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使人的主体精神得到自我完善,发展所必需的英语语言能力和文化素质。九年级的学生有较明确的英语学习的动机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能听懂教师有关熟悉话题的陈述宾参与讨论。能就日常生活的各种话题与他人交换信息并陈述自己的意见。能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并报告结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九年级的学生有能力从网络中查找自己所需要的资料,所以本节课的课前任务我布置给学生去查找一些发明的发明者及发明时间,考虑到有些学生没条件上网,所以学生之间可以共享资料。这样既培养了他们的利用网络学习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合作学习的能力。 [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思考] 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有利于激发和支持学生想象的情境。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适时、合理地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优化教学过程。多媒体课件设置了较多的与课堂教学内容关系密切的视频、动画、图片,给学生以乐趣,更给学生以启迪,为学生创设了自主学习情境,提高了教学效率。通过课前任务的完成培养了学生自己利用信息技

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英语课程标准》对教师明确提出: 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形成新的教育教学形式,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多媒体及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对教学的重要性。 如何把英语课堂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如何让英语课堂摆脱枯燥和乏味,教师一言堂的模式,是我们每位英语教师应该思考的课题。自从接触多媒体开始,我就不断将多媒体应用到辅助教学中,不断地学习课件制作,切切实实使学生感受到多媒体的趣味性和多面性。在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教学整合的实践中,我有如下体会: 一、信息技术的直观新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面对枯燥单调的教学氛围,他们往往会兴趣不浓。而通过计算机的使用,可以在课堂上模拟现实生活中的情景,可以创造出图文并茂、声色俱全的环境,满足了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英语听说训练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首先展示了各种可爱的卡通动物形象,再添加上各种动物的叫声,以及这些动物生活的一些场景。这样一幅活生生的画面展示在学生眼前。经过简单的练习,学生一听到鸭子的声音,便脱口而出“duck”;听到小鸡叫的声音便说“chick”;听到狗叫的声音便说“dog”……可见,利用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的整合,成功地导入了新课,优化了教学过程,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有利于激活学生的英语思维 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ppt和flash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突破了以往课堂教学空间与时间的局限,信息资料丰富、变换速度快、形象真实、贴近教学内容、反应灵敏、视听效果好等特点使声音和图像、视觉和听觉、语言和情境有效的结合,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例如:在教学“What can you hear ?”这个句型时,在教学生学会了本节课的词汇之后就使用多媒体展示出一些学生熟悉并喜欢的地点,如:Park、Zoo等图片。这样做的效果是句型操练变得灵活、生动、有趣,而且面对他们喜爱的生活场景,学生们就大胆积极地说

教师招聘_小学《信息技术》考试试题与答案(笔试)

教师招聘:小学《信息技术》考试试题及答案(笔试) 小学信息技术考试试题, 2010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2010计算机教师招聘题 教师招聘:小学《信息技术》考试试题及答案(笔试) 一、单选题。(请将一个正确的答案标号填写在括号。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小明准备为班级制作班级网页,你认为他应该选择哪个工具最合适 ()。 A、PowerPoint B、Excel C、Word D、FrontPage 2、在下面的()种情况下不能随意设置页面的背景。 A. 使用了主题样式 B. 使用了表格 C. 超级 D. 插入了图片之后 3、关于HTML文件中的超级,()说法是错误的。 A. 可以到一个特定的网址 B. 可以到一个 C. 可以到一个文件 D. 不能到当前网页中的一个特定位 置 4、网页横幅有两种属性,它们分别是()。 ①滚动字幕②图片③文本④水平线⑤导航栏⑥表格 A、①和⑥ B、②和④ C、③和⑤ D、②和③ 5、在编辑网页中的文字时,如果我想将光标移到下一行,可以()。 A、按Shift + Enter B、按Enter C、移动方向 键D、按PageDown

6、在制作相册网页时,我们可以利用()很好地排列图片和文字,让图文看起来整齐美观。 A、水平线 B、滚动字幕 C、网页横幅 D、表格 7、在FrontPage的“()”视图下,可以编辑网页容。 A. HTML B. 普通 C.预览D.编辑 8、关于表格各个单元格,下面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表格的每个单元格可以有不同颜色的文本 B. 表格的每个单元格必须使用相同格式的文字 C.可以在表格的单元格中使用超级 D. 可以在表格的单元格中使用图片 9、无论是FrontPage还是(),对表格进行合并与拆分的方法相同。 A、画图 B、金山画王 C、word D、IE 10、在网页中要插入Flash动画,是选择“插入”菜单中的()选项。 A、高级 B、图片 C、表格 D、动画 11、导航视图会显示当前站点的结构,其中至少要有()。 A、图片 B、主页 C、 D、主题 12、共享边框一般用来添加网页横幅、公司徽标、导航栏、注意事项、回复电子地址等网页容,要添加共享边框,可以执行的菜单命令是()。

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 导读:本文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如今,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个别化的教学构建了一个技术平台。在网络和虚拟网络的世界里,教师与学生对于许多新事物、新知识的认识常处于同步状态,这种传统的方式再也行不通了。发展与学科教学整合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是实现“整合”的关键,合理地选择教学模式,可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按照教和学两个方面,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可如下分类: 以教师使用信息技术为主 的演示型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 以学生使用信息技术为主以教材内容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 的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在开放性学习环境中的自主学习模式 1、以教师使用信息技术为主的演示型教学模式 以教师使用信息技术为主的演示型教学模式是在现有教学模式基础上,把计算机作为新教学媒体使用,主要用于课堂教学中的演示。教师为此花费的时间和所需的新技能相对较少,所需硬件较少,对软件的个性化要求不高,能为全体学生的充分感知创造条件,也可以重新组织情景,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促进学生形成稳定清晰的表象,

为学生学习概念规律创造条件,促进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这种教学模式适合硬件配备不足的学校和计算机操作技能一般的教师选用,可以应用于目前中小学教学中最常见的新授课、复习课和习题课。 譬如:我在讲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高级中学英语教科书(SBIIB) Unit19A Freedom Fighter时,我搜索大量的信息,应用PowerPoint制作了一个课件,内容包括Revision, presentation, explanation, check, homework等五大环节,在讲课中,我逐一点击幻灯片,使学生对的一生有了很详细的了解,并通过播放教材中没有的影片使学生对于他斗争的艰巨有了更直观的了解,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及掌握知识点。 利用Authorware、PowerPoint、电子表格Excel、写字板或Microsoft Word等微机软件,制作好教具,然后在教学过程中按照作者的意图进行播放,依此来展示给学习者,促进学习者的认知的教学模式。这也是最常用的、最简单的演示型教学模式 2、积极发展以学生使用信息技术为主的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 以学生使用信息技术为主的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在目前中小学教学中还比较少见,仍处于探索中,目前应主要发展以下几种模式:(1)网络化教学模式。是在网络教室,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查询信息,或者处理个别文字操作。这种教学模式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可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但必须加强指导,否则容易导致无效学习。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的心得体会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的心得体会 薛凤燕 在主题辩论后,讨论的问题:“PPT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以下是我对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一点心得体会。 我一直从事英语学科的教学,随着时间的的推移,我越来深得认识到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我们在教学思路和方法上要求实、求新、求变的真谛。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对未来教育做了如此论述:“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络。”21世纪是网络信息时代,为我们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在我校开展“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校本教学对策研究”的课题研究中,实践证明,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能给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丰富教学形式,优化教学过程,从而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结合本人四年来的教学,对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体会如下: 一、信息技术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传统教学方式侧重教师的教,学生觉得枯燥乏味,越学越没兴趣,越学越难,逐渐地失去了学外语的信心。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积极的学习态度、乐观的学习情感,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听听、看看,不如动手做做。只有亲身体验和实践,才能产生感性认识,发生兴趣,才能达到掌握和运用。那么,利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学习英语,脑、眼、耳、口、手并用,这种集图形、声音、动画、文字等多种信息功能为一体的教学,以全方位、多层次吸引学生,增加信息获取量使课堂英语教

学更为生动活泼,趣味盎然,,让学生闻其声、观其形、临其境,使学生自始自终都保持强烈的兴趣,从而易于接受、记忆新的语言材料和学习内容。 二、信息技术丰富了练习的形式 传统的练习形式固然可以多样,运用信息技术设计的活动却能将学生引入更加生活化、趣味化的知识海洋之中。比如英语课堂上经常使用的猜一猜游戏,在设计课件时遮挡图的一部分让学生去猜,既有提示又有悬念,给学生留下无限的遐想空间。再如在教学天气表达一课时,运用信息技术设计一个计时表达练习活动,屏幕上快速闪现着几张不同天气的图片,学生按顺序说出英文单词,这种计时形式的练习让学生感到新奇又刺激,因而积极参与,学习效果自然会有很大提升。 三、信息技术提供了真实的语言学习情境 对于英语学科而言,信息技术的最大优势就是强大的情境演示功能。因为语言的学习与交流都离不开情境,而教学中所需要的真实生活情境是无法随时随地搬入课堂的。因而信息技术手段对英语学科教学来说就变的至关重要了。 如在教学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5 My New Room第三课时,我首先展示了Little rabbit’s home。然后利用课件创设了四个地点的语言交际情景: In the kitchen,In the bedroom,In the living room,In the bathroom。学生可以任意选择一个场景,

信息技术与英语整合案例

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的教学案例 上传: 闵艳屏更新时间:2012-5-11 15:39:14 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的教学案例 1.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结合语境,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通过谈论自然界里的动物,培养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学会描述动物。 (2)情感目标:学会表达喜好并陈述原因。激励学生爱护动物,了解自然,认识到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进而认识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3)知识目标: 词汇:zoo, animal, tiger, elephant, koalas, dolphin, panda, lion, penguin, giraffe; smart, cute, ugly, clever, friendly, beautiful, shy, kindof, ;africa. 语言结构:why, what, where引导的特殊疑问句; 用because表示原因; 表示性质、品质的形容词。 如:why do you like koalas? because they are cute. they're kind of shy. they're very big. 2.教学重点:tiger, elephant等表示动物的词汇;smart, cute等表示性质、品质的形容词。 3.教学难点:灵活运用why来提问原因,用because来回答理由。 4.学习策略及思维技巧:调动已有知识和情景推测句子含义。采用了“自主,互动,探究”的教学方式,辅助以多媒体课件来完成。 5.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第一步,导入新课。用幻灯片展示动物图片,运用look, ask and answer的练习来学习动物的名字及形容词,what's this? it's a/ an....it's very/ kind of....通过学生熟悉的话题引入,让他们熟悉本课重点掌握的词汇。 第二步,小组活动,合作式探究学习。调查同伴最喜爱与不喜爱的动物及原因,然后共同为朋友jim准备一份动物玩具作为生日礼物。学生四人一组展开活动,ask and answer,并填写大屏幕给出的表格。学生可以同时参考屏幕给出的所需语言结构提示:do you like...? why do you like...?what kind of animals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 虞城县第二实验小学范丽 【内容提要:】信息化的学习环境能使学生容易进入情境和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并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和独立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良好的语言环境和语言实践中,通过人机互动、生生互动,实现全方位、超时空的情感交流,进一步培养协作精神。将信息技术整合到小学英语教学中,探索自主发展的信息化学习方式:情境创设、网络自学、合作会话、分层练习、搜集信息,从而充分体现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独立性、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最终达到使学生不仅是“会学”,而且是“学会”。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英语整合 以信息化整合英语教学,就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英语教学中,以学习过程为载体,达到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及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目的。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指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要求广大教师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中小学教学方式的根本性改革。这段话不仅明确指出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具体目标,而且还揭示了它的深刻内涵即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我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把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小学英语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改革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和

教学模式,积极创造有力条件,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 一、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设计理论,“主导——主体”教学模式理论是进行学科“四结合”教改实验的重要理论基础。所谓四结合有四个方面:1.各学科在先进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的教学改革;2.教学中充分体现对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3.教学中充分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4.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各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中国教育的主攻方向,它可以培养大批具有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信息技术三者相结合起来,融为一体的科学素养人才,它甚至可以促进教育跨越式的发展。 以电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不再是教学内容的简单呈现,而是学生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它以超文本超链接的学生的疑问,在作为主导作用的教师的设计和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获得知识、培养实践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通过信息技术与英语单词教学的整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 《创造性思维理论——DC模型的建构与论证》一文中指出:基于言语概念的逻辑思维离不开表象。语言的形式结构若不与表象结合将不能表达任何思想,任何抽象的言语概念也是来自与具体事物的表象。因此,英语单词作为一种语言形式结构若不与表象相结合则难以表达单词的意义。小学生的生活阅历浅,接触的事物不够广泛,缺乏学习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招聘考试试题附答案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招聘考试试 题(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分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CPU不能直接访问的存储器是() A、内存储器 B、外存储器 C、ROM D、RAM 2、世界上认的第一台计算机延生的时间是( ) A、1846年 B、1864年 C、1946年 D、1964年 3、磁盘操作系统简称() A、DOS B、WINDOWS C、UCDOS D、WPS 4、“文档”菜单中所保留有最近使用过的文档至多有()个。 A 、8 B、10 C、15 D、20 5、在Excel中删除单元格是将单元格从工作表上完全移去,并移动相邻的单元格来填充空格,若对已经删除的单元格进行过引用,将导致出错,显示出错信息是()。 A、#VLHE! B、#REF! C、#ERROR! D、#### 6、ESCEL的工作表名可以更改,它最多可含()个字符。 A、30 B、31 C、32 D、33 7、在PowerPoint中,如果要同时选中几个对象,按住( ),逐个单击待选的对象。 A、shift B、ctrl C、ctrl+Alt D、Alt 8、每张幻灯片中,除标题外最多可生成()个不同层次的小标题。 A、5 B、6 C 、7 D、8 9、以下()不是数字图形、图像的常用文件格式。 A、·BMP B、·TXT C、·GIF D、·JPG 10、音频卡是按()分类的。 A、采样方法 B、声道数 C、采样量化位数不清 D、压缩方式 11、具有很强异种网互联能力的广域网络设备是()。 A、路由器 B、网关 C、网桥 D、桥路器 12、下列四项中,合法的IP地址是()。

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整合英语课堂教学

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整合英语课堂教学 宜城市刘猴镇中心学校洪洁李俊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 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 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关键词:信息技术英语教学合理运用 网络化教学是指利用文本书籍、光碟软件、网上资料等三大资源以及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为主的体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有它独特的优点,它为教师和学生之间提供了一个跨时间和空间的学习环境,更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同时也可以通过E-mail、聊天室、电子论坛、BBS 等方式实现网上讨论、答疑、网上辅导等多种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针对英语教学的要求和特点,有效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我从下面三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英语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工具课。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节约了大量的时间,使教学节奏明显加快,教学密度增大。学以致用,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要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的,但在多媒体没有走进教室以前,没有使其发挥的余地,这在客观上限制了它的巩固和提高。但是,作为教师我还是努力在日常授课中注意多加强语言使用的训练,使学生学会英语思维,接受纯英语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听、说、读、写英语形成习惯,这对他们的英语的进步是大有裨益的。为此,在日常授课中,我一直坚持用英语组织课堂,加强听说训练,即使一些较难的单词我也尽量用简单英语解释。不要小看了学生的领悟能力,坚持下去一定有明显提高,反映在课堂回答上比较积极活跃,听力测试通过率较高。但缺点也因之而产生:学生易产生松懈和厌倦心理,他们说很累,因为他们要时刻集中注意力去捕捉老师讲的每一点信息,否则,稍有疏忽便可能错过对一个单词或一句话的理解,所以学生感觉很烦,就会有学生听着听着想放弃。这时,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帮了英语教师一个大忙。它寓教育教学于一定的形象思维和创设的情景当中,能够综合利用视、听觉,使学生感受到语言和音像的不断冲击,有意注意、无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交替进行,从而在大脑皮层产生较强的反射,留下较深的印象。具体来说,我用过以下一些操作,提出来请同仁们批评指正。 (1)在复习上节内容上,我采取对话问答或习题巩固等方式,对话辅以图片(pictures)或文章(articles)进行,一般采取集体作答(together)或双人一组作答(in pairs)。习题的处理连同答案一起设计上,使用微机幻灯片放映,答案单击显示,逐个进行。比如:我在复习There be时,我用教室里的现有的人和物:students,teacher,windows,bags,radio,desks,lamps等,与幻灯上的教室进行比较,复习There be的肯定和否定以及Be there ...?此时学生兴致很高,我也感觉生动,师生的情绪互相感染着。

浅谈 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

浅谈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 发表时间:2011-08-11T09:31:41.357Z 来源:《学英语》(初中教师版)2011年第51期供稿作者:蔡燕茹[导读]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和目前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已成为英语课程改革的重要议题。河南洛阳市第五十一中学蔡燕茹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和目前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已成为英语课程改革的重要议题。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学过程中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改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 习工具。” 下面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整合的背景 21世纪,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改变了社会成员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借助于信息技术,人们可以更多、更快、更准确地接受、析出、反馈信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接受和吸收、处理信息已成为社会发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要求。 我国“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起用5到10年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并开始实施“校校通”工程。而在中小学实施信息技术教育,主要有两种形式:(1)开设专门的信息技术课;(2)把信息技术结合到各科教学中去,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因此,加快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的整合教学研究具有时代感和深远意义。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整合的方法 1. 借助《金山打字通》、《运指如飞》等软件提高单词记忆 在打字练习中,选择不同程度的单词,采用眼看、耳听、口念、手写、心想等多种器官协同工作来提高记忆效果。还可以一边游戏一边背单词,寓教于乐,不但可以进一步温习单词,借助指法键位图还可以学会正确的打字指法,并准确地知道自己的英文打字速度。练习完成后,软件将统计出平均打字速度,并记入“黑匣子”,成绩最好的前5名将记入排行榜。抓住学生好胜的心理,在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中既练了打字又记背了单词。 2. 课件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课件中设计了大量生动有趣的事物、情景、形象,教师以此作为引发学生想象力和自由联想的素材,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为学生创造宽松的思维环境,诱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这样,一方面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另一方面启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和联想,强化形象思维。 3. 营造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低年级英语课文通常是用听、说、演、游戏等活动来学习的,如何营造一个课文学习环境是小学英语教学的关键。把不同人物的对话通过录音,然后把这些录音插入到制作好的动画场景中,可以由学生先听录音再看动画场景,也可以先看场景动画再对照课文听录音。这样教学既生动有趣,又营造了一个学生间开口对话的语言环境。通过反复的观摩、练习,提高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 4. 制作交互式练习,强化学习效果 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教学整合的一大特点就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练习及时反馈。可利用Authorware或Frontpage等软件制作交互式的选择题,并设定分值,让学生答题。学生答完练习,按“OK”交卷就可以看到自己的成绩,并建立起一定数量的题库,让学生完成不同题型的练习。在听力练习时,教师有效利用网络广播,让学生接收教师发出的信息,然后学生做出判断,答对加分,答错扣分,把学习效果及时反馈给学生。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整合的思考 1. 整合目的要明确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简单的结合,而是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的有机整体中。在整合过程中,教师应以课程目标为最根本出发点,以改善学习者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为目的,把信息技术的应用“毫无痕迹”地融合在课程实施中,最终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将传统的接受式转变为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实施整合的一切行为,都应围绕课程目标和如何改善学习这个中心,切勿以牺牲课程目标的实现为代价,再增设有关信息技术的新目标或其他目标。 2. 内容要适度 计算机最具魅力,集图、文、音、像、画、照片等功能于一体,以其信息量大、传递快的优越性而被广大教师和学生钟爱。可以说,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确实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优化课堂的作用。但不是说因为效果好,就应该“多多宜善”。因为每节课都有它的中心、难点、疑点,如果内容太多、信息量过大,必然会冲淡中心,而且还不利于知识的吸收。 3. 计算机辅助与传统媒体相结合 计算机确有传统教学工作的一切功能,但是不是说明有了计算机,传统的教学手段都要统统抛掉,像录音机、录相机、投影仪等都不见了踪影,一切由它来代替,多媒体变成了独媒体。任何一种工具都有它的利与弊,我们要用其长、避其短。整合的目的是为了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如果一位教师只是把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作为综合资料在计算机里的一种简单演示,容易引起学生的疲劳,分散学生注意力,最终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借助多媒体诱发学生的情感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全身心地、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就必须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改革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究、实践、思考和综合运用的能力,最终达到利用信息技术改善学习的目的,让学生主动参与、增强自主探究的能力。我们相信,随着信息技术深入到各种教与学的过程中,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将会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教学案例

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教学案例 在表现本课重点句型“Where is …?”及其回答“It’s in / on / under…”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此句型形象深动地体现给学生: T: Boys and girls, look at the screen,what is it? S: It’s a pencil. T: Where is my pencil? Help to answer: It’s in the desk. 课件变化铅笔的位置,教师继续表现本课重点: T:Look, where is my pencil now? Help to answer: It’s on the desk. It’s under the desk. 在操练和巩固环节,我设计了一个“捉迷藏”的游戏。 课件播放动画,本册书中的小松鼠Zip 是本段对话的中心人物。它持续地变换在森林里的位置,然后同学们和它一起捉迷藏,猜猜它在哪里。 ( 课件 ) Zip: Hello, boys and girls, I’m Zip. Can you guess where I am? 之后,画面变化,Zip 藏了起来。这时学生们开始猜测Zip的位置: S1: It’s under the tree. S2: It’s in the house. S3: It’s on the chair. … 学生们争先恐后地猜着Zip 的位置,而且都能使用英语的方位词来表达。 在“片段一”中,教授英语方位词的表达比较困难,学生空间概念不强,如果没表达清楚,学生很容易混淆。此时,使用事先设计好的多媒体课件,表现本课新知,学生很感兴趣,注意力很快就集中。根据画面的变化,学生很快理解了英语方位词的用法,轻松掌握了本课重点句型。 在“片段二”中,这是本课的操练和巩固环节。如果实行单一的师生操练或生生操练,学生已经提不起兴趣了。于是,此时我安排了一个表面是游戏,其实是一个操练和巩固的环节。游戏中的小动物是学生们感兴趣的小松鼠Zip, 它在课件的动画中和同学们打招呼,而且还持续变化自己的位置,让学生们来猜一猜

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新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的教学设计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要有助于英语知识的学习,让英语教学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发展学生的语言技能,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以达到英语教学生活化的目的。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小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操作手段与方法。它可以将声音、图像、动画、影像等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模仿自然界中的声、色、形,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障碍,创设真实、丰富和立体化的英语环境,让学生产生如身临其境的感受。它使“无声”的课本内容变成活生生的物体、有声有色的真实语言场景。这种教学形式更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规律,能够吸引学生在情感上和行动上积极参与活动,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增强感悟力,将知识融会贯通,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以下是笔者在教授PEP小学五年级下第六单元B部分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1 Warm-up/Review 1.1 Review “field”

视频呈现美丽的图片。随着轻柔的音乐,屏幕上出现碧绿的原野、烂漫的山花、皑皑的白雪、蓬勃的红日、湛蓝的天空,学生躁动的心随着音乐、画面安静下来,情不自禁地融入这美的境界,发出啧啧的赞叹声:“How beautiful! I like them.”教师随机提出问题:“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从而顺利地复习field、flowers、mountain、sun、sky。 1.2 Review Part A 视频播放A部分内容,学生复习。 2 Learn the new words 1)T: Let’s go to the teachers’dormitory.(视频播放一段录像,录像播放完,出现孩子们在野外玩耍的场景)T: What is Mike doing? S: 数昆虫。 T:(课件:点击出现Mike的那段录像,并有counting insects的词组及声音)Read it. counting insects T: What is John doing? S: 下棋。 T:(课件:点击出现John的那段录像,并有playing chess 的词组及声音)Read it. playing chess T: What is Wu Yifan doing?

(完整版)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考试试题参考

一、选择题: 1、网上写作实验室是因特网上一类重要的写作资源,下面 的 _____________不是它的写 作辅导方式。 A .实时性的聊天 B.电子邮件 C.BBS D.在线练习 正确答案: D 2、教师可以让学生使用传感器觉察和比较各种声音,来讲授____________。 A.热现象 B.光的传播 C.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D.简单电路 正确答案: C 3、下面 ______________是综合应用与信息技术的链接中的内容标准。 A.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B.用折纸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 称图形C.能根据给出的在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的方格纸上画图,并根据 其中一个量的 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D.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 正确答案: D 4、_____________ 旨在使学习者建构起宽厚而灵活的知识基础;发展有效的问题解决技能;发展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技能;成为有效的合作者;并培养学习的内部动机。 A.基于问题学习 B.有意义的学习 C.资源型学习 D.网上合作学习 正确答案: A 5、____________ 是指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学习者通过核查,一旦发现了问题,就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 A.自我调控 B.自我监察 C.自我管理 D.自我评价 正确答案: A 6、关于操练与练习型软件的教学反馈,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 A.反馈时直接指出正误 B.采用图像和声响形式的反馈效果比文字反馈好。 C.要提供即时的反馈 D.整个操练和练习的教学活动完成以后,不必对学生的进步情况做出反馈 与分析正确答案: C 7、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是在20 世纪 90 年代伴随着 ____________的兴建而提出来的。 A.“信息高速公路” B.“2016 战略”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程整合教学设计

Recycle 1 Let’s take a trip教学案例 张晓宇 一、教材分析 本课使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PEP 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 Recycle 1 Let's take a trip 第一课时Read and say的内容,课文以电话语言的形式,讲述了Mike 一家人准备去昆明旅行。对话复习巩固be going to句型。 二、学生分析 学生学过的主要语言知识有be going to 句型、there be 结构、一般过去时及有关问路、乘机的功能语言等。通过本综合复习单元的学习,让学生在旅行中的不同场景运用be going to 句型。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和中国的民族文化。 学生学习的方式有:①个体探究。在完成较简单的任务时以个体探究为主,鼓励学生有独立自主的思维意识。②协作学习。当面对难度较大的学习任务时鼓励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这是因为"协作学习"更方便英语的交流和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同时信息差异也更能激燃起学生的创新火花。 三、设计思想 在本课里,为了让学生真正地掌握并运用be going to 句型,我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设计了"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协作交流"的学习策略,变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1)利用集视频、音频、图像、文字为一体的多媒体课

件,生动活泼的动画,能刺激学生的视觉,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2)利用任务型活动设计旅程安排表,让学生按照示范语言在同桌或小组间进行交流,环环相扣,形成一条任务链。使学生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团结协作,进行语言的交际练习,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素养。(3)让学生利用学过的信息技术与英语知识,设计出自己的旅程,编成对话做成幻灯片的形式,链接到课件,充分体现了"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协作交流"这个理念,实现学科之间的整合。(4)课前自己制作一个英语专题的博客主页,缩小学生上网搜索的范围,减少捕捉信息的时间,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使学生的作业展示可以利用Powerpoint、E-mail邮件和留言板等功能,使学生的学习从课堂延续到课后,这既能在英语学科的课程教学中有机地渗透了信息技术,又提供了舞台给学生进行"再创造",拓宽了学生的思维。 四、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能够利用所学主要语言知识融会贯通,如be going to句型。 2、知识目标:能够读懂Read and say部分的对话,并能完成两项有关旅行日程安排的练习。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热爱祖国河山的高尚情操。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熟读对话并掌握be going to句型;难点是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使学生能在实际中灵活运用be going to

信息技术与英语课堂整合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堂整合本案例是小学新标准英语三年级第二册中Module2 Unit3 What’s the time? 教学要求:"询问和回答时间",从听、说、读、三个方面掌握句型What’sthe time? 整点回答It’s ……o’clock。. 半点回答 It’s half past ……。也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表达时间所需要的有关数字。正确运用数字来表达时间,有一定难度,尤其在半点钟的表达上是个难点。通过第一课时学习,学生基本感知了表达整点的句型问答,所以在设计本课时力争科学合理地将信息技术运用在英语教学中,巧妙搭建信息平台,使学生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逐步提高信息素养。 基本教学过程: 一、热身 T: Boys and girls,let's do some actions,ok? Ss: OK! Clap your hands. Clap! Clap! Clap! Wiggle your fingers. Wiggle! Wiggle! Wiggle! Wave your arms. Wave! Wave! Wave! Nod your head. Nod! Nod! Nod! Stamp your feet. Stamp! Stamp! Stamp! Shake your body. Shake! Shake! Shake! 二、复习数字 1.Sing the nu**ers song.

2.课件逐个出示数字1-12 3.听音指读板贴数字1-12 <过程性总结>: 教学设计要以新课程标准和教材为蓝本开展。为了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复习本课表达时间所要用数字,在新授知识前首先让学生边唱边表演一年级学过的数字歌曲,既是对数字1-10的巩固,同时又是开展本课时教学的铺垫。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营造了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接着结合信息技术,通过课件逐个出示数字1-12,帮助学生认读数字,生动形象的网页信息容量大,内容丰富,画面富有童趣,富于启发性。随后设计的听听指指的活动,师生互动共同参与练习,学生学习情趣进一步提高,效果好. 三、导入课题整点教学 1课件和实物图片分别出示钟表,引出课题 2.课件出示4:00的英文表达 3.课件交替出现更换不同时间的钟面全班认读时间 4.运用肢体语言表达时间 <过程性总结>: 本课涉及了钟表上的不同整点和半点,学生通过教师引导和课件演示了解重点知识整点表达后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练习学说的机会,利用多媒体音、形、色、像图文并茂的优势,给学生提供不同的时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