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学教学论试题(库)

生物学教学论试题(库)

生物学教学论试题(库)
生物学教学论试题(库)

《生物学教学论》考试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2、科学素养:是指了解进行个人决策、参与公某文化事务、从事经济生产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

3、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4、科学态度:是人基于对科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对科学发展的认识而形成的科学的信念和科学习惯。

5、创造力:它指的是对自己来说是初次进行的、新的、前

所未有的认识或创造。

6、频因律: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某种行为练习得越多,这种行为习惯的形成越快。

7、近因律:在反应频繁发生时,最近的反应总是比较早的反应更容易得到强化。

8、准备律:指学习者对某种刺激的反应与其准备状态有关。

9、练习律:指学习者的刺激-反应之间联结的牢固程度与其练习次数有关。

10、效果律:指刺激—反应联结的增强或削弱与反应后获得的是奖赏还是惩罚有关。

11、建构主义学习观:指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

12、概念转变理论:是试图理解和解释那些先前概念是如何转变为科学概念的理论。

13、错误概念: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及以往的学习中形成了的那些与当前科学理论对事物的理解相违背的经验的理解。

14、导入技能:是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和建立知识间联系的教学活

动方式。

15、教学语言:教师在课堂上要讲解教材、传授知识、组织练习和不断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在这一过程中所运用的语言就是教学语言。

16、提问技能:是通过师生的相互作用,检查学习、促进思维、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和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行为方式。

17、变化技能:是教学过程某息传递、师生相互作用和各种

教学媒体、资料的转换方式。

18、强化技能:是教师在教学中的一系列促进和增强学生学习动力和保持学习力量的方式。

19、演示技能:是教师进行实际表演和示X操作,运用实物、样品、标本、模型、图画、图表、幻灯片、影片和录像带提供感性材料,以及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和归纳的方式。

20、结束技能:是教师通过归纳总结、实践活动、转化升华来结束教学活动的方式。

21、课堂组织技能:在课堂上教师不断地组织学生注意、管

理纪律、引导学习,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

帮助学生达到预定教学目标的行为方式。22、教学策略:是指教师教学时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学习,从而达成教学目标所采用的一切方法。

23、概念图:是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它包括众多的概念,以及概念或命题之间的关系。每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通过连接线和连接线上的词表示。

24、合作学习:是将学生分成小组,按小组接受任务,小组成员一起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

或以小组为教学基本组织形式,按小组接受任务,师生间或生生间共同完成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团体评价为标准的教学策略。

25、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26、发现式探究:是以学生本身观察和经验为基础,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自己的探索自我发现学习的主要内容。

27、观察:是指利用五种感觉----视、听、味、嗅、触和一些工具来感觉事物和自然现象的过程。

28、直观教学:即利用教具作为感觉传递物,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向学生展示,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

29、直观性原则:是指利用教学中的直观手段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的效率。

6-1-130、生物标本:是生物体或其器官组织经过加工处理而保存下来的完整的或部分的生物体形态。31、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指在计算机硬件环境下,教师与学生运用事先编制的教学软件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

32、搜索引擎:指的是可以对互联网信息进行关键字搜索的远程可访问程序。

33、形态学实验:是以研究生物体的外部形态为目的的实验。

34、生理学实验:是研究动植物体以及人体的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机能的实验。

35、验证性实验:是教师在课堂上先讲授知识,后组织学生实验,让学生用实验结论来验证已学过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实验。

36、探究性实验:教师在实验前不告诉学生实验将会出现什么现象,试验结论是什么,而是让学生带着疑问,自己动手进行观察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去探究、发现、获得新知识。

37、模仿式实验:是指教师一边讲解试验的原理和操作要领,一边示X操作过程,学生边听边看,并模仿教师的示X进行实验。

38、演示实验:是配合讲授或课堂讨论,教师在全班学生面

前进行的实验。

39、学习任务:是指对学生要完成的具体学习内容、学习活

动和活动结果的描述。

40、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主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

41、学习环境:是学生的学习资源、学习工具和人际交互的组合。

42、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思想和方法,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为基础来计划和安排教学过程的诸环节及各要素,以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的一种计划过程或操作程序。

43、实作评价(表现性评价):是指使用多种工具或形式,评定学生在实际情境下应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在情感态度和动作技能领域学习成就的一种评价方式。

44、诊断性评价:这类评价旨在发掘、鉴定学生的学习困难或教学缺失,供调整教学方案参考。

45、形成性评价:这类评价旨在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状况以及教学的可能缺失,作为调整课程、改进教学和学习的依据。

46、常模参照评价:是指在某一集团中,以这个集团的平均状况为基准,来评价被评对象在这个集团中所处的相对位置的评价,也叫相对评价。

47、简答题:是指要求学生填写几个很短的字句的命题。

48、难度:是指试题答对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亦即是指试题正确反应的机率。

49、区分度:是指试题能够区别答对和答错人数的百分比,也是指试题能够区别高低不同能力群的功能。

50、纸笔表现:是一种比较强调在仿真情境中应用知识和技能的评价方式。

51、仿真表现:为配合或替代真实情景中的表现,局部或全部仿照真实情境而设立的一种评价方式。

52、检核表:是一组列出表现或成果的测量维度,并且提供简单记录或判断的资料表。

53、生物学校外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之一,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以“身边的生物学”问题为核心,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在开放的时间和空间里自我实践、自我探究、自我创新的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方式。54、生物教育科学研究:是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以教育理论为依据,用教育科学方法对生物教育领域的实践和理论进行有意识的探索活动。

55、教学理论:它是研究教学情境中教师引导、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构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解释框架,提供一般性的规定和处方,以指导课堂实践的一整套理论。

56、学习理论:是指描述或说明人和动物学习的性质、过程和影响学习的因素的各种学说。

57、教育调查法:是研究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已有教育事实的现实状况和历史状况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从而了解教育现状、发现教育现象之间的联系、认识并探索教育发展规律的方法。58、测验法:是从心理和教育的角度,编制一组标准化测试题,按规定程序去测定某些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的一种调查方法。

59、教育实验法: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理论假说,在教学理论中进行的,运用必要的控制方法,变革研究对象,探索教学的因果规律的一种科学活动。

60、析因实验:是由已知结果和现象去探索产生这种结果或现象的原因的实验。

61、学习方式:学习者在研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方式。

62、教育测量:是针对学校教育影响下的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侧重从量的规定上给予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63、常模:同一情况被试在某种行为上的分数结构模式。

64、教学艺术风格:教师个体在一定理论指导下和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具独特个性的教学思想、教学技能技巧和教学风度的稳定性表现。

二、填空题

1、中学生物学课程从课程性质来看,是学科课程、技术课程和科学课程。

2、生物课程标准具体规定了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目标

和内容标准。

3、生物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每一个具体标准都是描述学

生学习的成果,是用行为动词描述了学生学习后

学习行为上的变化。

4、生物课程标准框架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依次为前言、

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

5、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共选取了10个主题,并选择了人与生物圈作为主线,贯穿在这些主题之中。

6、课程目标是生物教师备课、上课、分析课的出发点和依据。

7、我国生物课程标准中,将课程目标分为知识、技能、态度情感价值观三个领域。

8、教科书既是支持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书籍,又是学生学

习的工具。

9、教师要把生物课作为一门自然科学课程来对待,要在教学中体现出科学的本质与特征。

10、自然科学主要由以下四个维度构成:科学是一个知识体

系、科学是一系列的思维方式、科学是一套研究

的方法、科学要与技术和社会相互作用。

11、在科学研究中,有三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就是假设、观察和实验。

12、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科学素养,才能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运

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去做出决策。

13、生物学课程对学生进行STS的教育,目的在于突出科学、

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

14、在心理学领域,围绕学习过程中知识如何获得、行为如

何改变的问题,形成了两大体系的学习理论,即

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

15、作为一个划时代的人物,桑代克首次用实验而不是思辨

的方法来研究学习问题,是学习理论的一大超

越,也为后继学习理论的研究提供了基本的X

式。

16、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把学习看作是外显行为改变的过程,

是能够由选择性强化形成的。

17、皮亚杰学说是当代建构主义理论的重要来源。皮亚杰认

为知识既非来自主体,也非来自客体,而是在的

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起来的。

18、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

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

19、概念转变理论就是试图理解和解释那些先前概念是如何

转变为科学概念的理论。

20、概念转变需要满足对现有概念的不满、新概念的可理解

性、新概念的合理性、新概念的有效性四个条件。

21、课堂教学的导入都有相似的结构:引起注意 ----激起

动机----组织指引----建立联系。

22、在课堂口语中,对词汇的要求是:规X、准确、生动。

23、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师生互动的重要教学技

能。

24、讲解的首要目的是传授知识,使学生了解、理解和充分

记忆所学的内容。

25、变化技能是把学生的无意注意过渡到有意注意

的有效方式。

26、教学语言中声音的变化是指教师讲话的语调、音量、节

奏和速度的变化。

27、教学语言中声音的变化是指教师讲话的语调、音量、节

奏和速度的变化。

28、语言强化是教师运用语言,即通过表扬、鼓励、批评和

处罚等方式来强化教学的行为。

29、演示是由教师很规X的操作来完成的,学生可以学到正

确的操作技术和方法。

30、写在黑板正中的板书称主板书,写在黑板一侧的板书称

副板书。

31、板书的类型有:提纲式、表格式、图示式、综合式、计算式等。

32、结束技能的类型有:系统归纳、比较异同、集中小结、领悟主题、巩固练习等。

33、课堂讨论的方式主要有:全班讨论、小组讨论、专题讨论和辩论式讨论。

34、在概念图中每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通过连接线和连接线上的词表示。

35、概念图在教学中可以作为三种工具:教学的工具、学习的工具和评价的工具。

36、学生在学习中的互动有三种基本的模式:一是竞争,二是独自工作,三是合作工作。

37、科学探究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

38、探究教学中可以根据活动情况把探究活动分为:发现式探究、推理性探究和实验式探究。

39、观察是指利用视、听、味、嗅、触五种感觉和一些工具来感觉事物。

40、直观教学是发展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思维能力、

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的过程。

41、现代教学技术不仅可以大大提高生物教师的工作效率,也有利于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42、计算机教学的有利特点之一就是它可以实现人机交互学习。

43、教师可以让有条件的学生利用电子交作业,这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更加方便。

44、从学科特点上看,生物学实验可分为形态学实验、解剖学实验、生理学实验和分类学实验。

45、实验教学的教学目标应包括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三部分。

46、实验课教学一般是由组织教学、指导性谈话、学生实验操作、教师现场指导、实验小结等环节构成。

47、演示实验的主要操作者是教师,学生只是观察。

48、教学是一种复杂而又细致的创造性工作,目标指向性、

有组织性和__有计划______性是生物教学活动

的重要特征。

49、由于组成教学活动的诸因素是在不断变化着的,所以教学活动是一个___动态_____系统。

50、学习任务不仅蕴涵着学生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而且也包括学生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发生的情感态度和__价值_________ 方面的变化。

51、教学主线由知识结构的主线和_教学目标________ 的主线共同组成。

52、检测的目的不只是给学生评等级,还包括确定学生的

____学业表现情况_________ ,以便查明教学

的薄弱环节和疏漏之处,为教学补救提供依据。

53、生物教学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教学时间是影

响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一种重要的

教学资源。

54、教案只能反应出对实际教学的____预测_______ ,因此

在应用中不能固守教案的程式不变,要根据课堂

实际发生的教学事件灵活调整使用。

55、从教学评价的标准来划分,可分为标准参照评价和常模参照评价两种。

56、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是指有关知识或认知能力方面的学

习结果。

57、试卷品质的分析包括实体分析、基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以及信度和效度分析。

58、生物校外活动的总目标包括知识、能力_______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59、生物学校外活动进行的程序大致分为活动准备阶段、活

动启动阶段、活动实施阶段和活动结束4结段。

60、实验室要安装三孔的、_______有接地保护___________ 的电源插座。

61、实验室中应备有急救箱,并放置在明显的位置。其内应

随时备有常用的应急药品和器材。

62、生物实验中凡使用会与学生口腔或体液接触的器具都应

是_____一次性________ 的产品,否则应使用

取自动物的实验料。

63、野外活动中最突出的风险有:野外动物咬伤、摔伤、迷路、溺水以及交通安全。

64、生命世界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这个系统的重要特征是稳态、___自主____和自组织性。

65、生命科学研究方法的独特性还表现在,不能脱离生命有

机体而孤立地、单纯地去研究生命的活动反应,

这不可能寻找到生命现象的本质属性。

66、信息输入、信息加工、信息输出和信息反馈等主要步骤构成有秩序的信息流程。

67、教育教学活动有其强烈的目的性,而结果却有不确定性。

68、良好的信息意识能促使信息需求和获取利用信息能力的

有机结合,产生良好的利用信息效应。

69、教室就是教学科研的理想实验室,__学生_______是教

学科研对象,课堂中遇到的问题是教学科研的

课题,对教育实践有着深切感受的教师具有丰

富的研究机会。

70、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主要障碍表现在心理品质的障碍、思维定势的障碍和经典意识的障碍。

71、生物教育科学研究常见的两种具体方法是调查法和实验法。

72、教育调查法一般由研究者通过访问、问卷、座谈等方式向被研究对象或当事人了解情况。

73、访问是调查者和被调查者面对面的、有目的的谈话。

74、教育实验法最显著的两个特点是可预见性和可干预性。

75、一个假设起码有两种基本变量:____自变量______和因变量。

76、教育研究报告的基本类型有:实证性研究报告、文献性研究报告和理论性研究报告。

77、当代生物学教师的角色正在由知识的移植者转变为学习方法的给予者。

78、当代生物学教师的角色正在由课程开发的执行者转变为教学行动的研究者。79、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要求教师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反思。

80、生物教师的反思能力重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__自我监控____________,二是教学监控。

三、单选题

1、下面关于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它是中学的一门选修课程

B 它是中学开设的一门综合课程

C 它是科学教育中一门重要学科

D 它是一门非技术课程性质的科学课程

2、中学生物学课程作为必修课程,应该

A 面向全体中学生,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全体公民

的生物科学素养

B 面向大多数学生,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传授生物学基

础知识,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C 面向全体初中生,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传授生物学基

础知识,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D 面向部分高中生,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步入社

会、择业、终身学习打基础

3、中学生物学课程的价值主要表现为

A增加学生的生物科学知识

B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C使学生能够解释身边的生物学现象

D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4、《生物学课程标准》是由谁制定的?

A 教师制定的

B 教育行政人员

制定的

C 国家学科专家制定的

D 学校领导制定的

5、下面关于生物课程标准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它是由教育部颁布的带有指令性的、重要的国家课程文件

B 它是国家制定的初中、高中阶段生物学课程的统一的最高要求

C 它是对初中、高中阶段,生物学学习内容统一的具体详细的规定

D 它是用一系列抽象的名词术语来描述学生的学习结果

6、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

A主要描述了学生在某一阶段学习的具体方法

B主要描述了学生在某一阶段的具体学习内容

C主要描述了学生在某一阶段的统一的探究和调查活动

D主要用行为动词描述了学生在某一阶段学习后的学习成果

7、关于生物课程标准的结构框架中内容描述正确的是

A 前言:主要介绍课程标准的制作背景和制作过程

B 课程目标:包括课程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它指出了教师在实施课程中的努力方向

C 内容标准:详细描述了不同阶段学习的具体内容和知识点

D 实施建议:提出了活动和探究的具体内容、方法及课时分配

8、生物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

A 初中共选了10个主题,每一个主题都由若干个二级主题构成

B 共选了10个主题,每一个主题都由若干个二级主题构成

C 共计6个模块,相当于6个主题

D 高中必修部分共计6个模块,相当于6个主题

9、《生物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一些实施建议,其中不包括

A 探究性学习建议B评价建议

C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D教材编写建议

10、关于生物学课程目标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生物学课程总目标包括了知识、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和科学技术与社会等内容

B 课程的总目标是一种宏观的、较为抽象的表述方

式,具体目标是对总目标的解释和具体的要求

C 课程总目标代表了课程设计者对本课程的认识、理

念、期望、和要求

D 课程总目标专指生物教学过程中知识与技能应达到的标准

11、“使学生接受生物学观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

科学探索精神”是生物学课程哪一方面的目标?

A 知识方面的目标

B 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的目标

C 能力方面的目标

D 技能方面的目标

1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生物教学中的技能目标

A 学会观察,实验后进行记录、绘图、测算、统计、分析

B 能把所学知识归纳、综合,提出自己的见解

C 会使用生物学基本实验仪器、器具进行实验

D 会采集、培养、制作生物标本

13、学生的能力培养

A 与智力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B 与知识增长有密切的关系

C 与非智力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D 与以上三者都有密切的关系

1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应该

A 要求学生及时表达

B 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C 要求学生进行眼、手、脑并用

D 学生必须独立地完成观察过程

15、关于教科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教科书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教师要忠于教

材,不能对其内容进行修改和调整。

B 教科书的编写要体现本学科课程标准的理念、课程

目标和内容要求

C 教科书是学生学习的工具

D 教科书是在学科X畴之中系统编写的教学用书

16、自然科学的特征之一是

A 使用数学的方法定性化

B 在实验室里进行实验

C 观察与实验

D 在自我积累的过程中更正

17、自然科学主要的四个维度是

A 定量化、观察、实验、科学过程

B 精确测量、认真观察、精确实验、数据统计分析

C 科学是一个知识体系、是一系列思维方式、是一套

探究方法、要与技术和社会相互作用

D 确认和表述问题、提出假设、为检验假设寻找证据、

得出结论

18、在科学研究中,有三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们是

A 强烈的好奇心、正确的思维方法、良好的思维习惯

B 假设、观察、实验

C 解释、测量、数据分析

D 实事求是的态度、大量的参考资料、定量化的分析

19、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实验

A 是通过对观察结果的分析找出规律

B 是对

现象的一种陈述

C 获取信息和数据

D 可以使一些想法得到支持和证实

20、科学是由不同形式的知识构成的一个知识体,这个知识体不包括

A 事实

B 概念

C 原理

D 方法

21、中学自然科学课程中科学素养理念的提出是在

A 20世纪60年代以前

B 20世纪70年代初期

C 20世纪80年代以后

D 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具有科学素养是现代社会对每个公民必不可少的要求

B 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中学毕业生一定要以科学或工程技术为职业

C 对不同的学生来说,科学素养应该有相同的要求

D 科学素养最基本的含义就是具有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情感

23、我国将生物科学素养概念正式引入中学生物学课程,并

将它作为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在

A 1980年

B 1990年

C 2000年

D 2001年

24、提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是期望学生能够在

以下四个领域得到发展

A 强烈的好奇心、团队合作、创造力、科学的思维方法

B 科学态度和科学的世界观;科学探究方法与技能;

科学、技术与社会;生物学知识和操作技能

C 爱国主义教育、科学的世界观、科学探究的方法、

诚实的学习品质

D 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诚实、合作、顽强的学习精神

25、属于科学态度X畴的是

A 分析能力

B 思维能力

C 观察能力

D 好奇心

2-2-2 26、“世界是能够被认知的,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以恒定的模式发生和发展,只要通过认真系统的研究

都可以被认知”这段话表明了

A 科学的价值

B 科学的态度

C 科学的世界观

D 科学的精神

27、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科学知识是不断变化的,科学是一个产生知识的过程,知识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

B 科学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科学知识的主体具有连续

性和稳定性。

C 科学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它能够为一切问题提供全部答案。

D 科学认为世界是能够被认知的,世间的万事万物都

是以恒定的模式发生和发展,只要通过认真系统的

研究都可以被认知。

28、对于学生科学探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科学探究通常是指学生们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

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B 科学探究的真正意图,不仅在于掌握生物学知识本

身,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养成探究的态度、方法和思维

C 科学探究就是要学生掌握科学家们探究的方法,开

辟人类新的知识领域

D 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科学的有效方式之一

29、生物学素养的高低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这种生物学素养分为四个水平,其顺序是

A 结构化的—功能化的—肤浅的—多维的 B

肤浅的—结构化的—功能化的—多维的

C 功能化的—肤浅的—结构化的—多维的 D

肤浅的—功能化的—结构化的—多维的

30、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中,对教育影响最大的三某论是

A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桑代克的联结主义

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

B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皮亚杰的建构主义

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

C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布鲁纳结构主义课

程论、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

D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

论、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

31、根据经典条件作用的学习理论,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得到

的启示

A 新的学习与原有的学习没有太大的联系

B 将概念和图表等联结起来有利于概念的学习、教具

的使用有利于教学

C 频因律提示我们要注意重点和难点的合理安排

D 近因律则意味着对一些重点、难点加强复习巩固的

必要性

32、桑代克在1913年所做的一个经典行为主义的实验中,

用的实验动物是

A 狗

B 猫

C 白鼠

D 鸽子

33、桑代克提出的一系列的学习律包括

A准备律、近因律、效果律 B 频因律、准备律、效果律

C 准备律、效果律、练习律 D近因律、频因律、练习律

34、桑代克的试误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A 按照准备律,预先告知学生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有

一个心理准备,或者创设让学生感到满意轻松的心

理环境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B 按照效果律,惩罚学生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惩罚比奖赏的效果更有力

C 频因律提示我们要注意重点和难点的合理安排

D 近因律则意味着对一些重点、难点加强复习巩固的

必要性

35、下面与斯金纳无关的叙述是

A 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和强化理论

B 量力化教学原则和直观教学

C 程序教学

D 小步调教学原则和强化学习

36、在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中最为重视的有

A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桑代克的试误学习理论

B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论

C 桑代克的试误学习理论、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论

D 桑代克的试误学习理论、斯金纳的强化学习理论

37、关于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描述正确的是

A 强调学习过程

B 强调外在动机

C 强调信息的储存

D 强调教师指示性的的语言信息

38、按照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学生能够

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

B 学习的目的不是记住教师和教科书上所讲的内容,

而是要学生参与建立该学科的知识体系的过程

C 教师在学生探究活动中要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想象,防止过早语言化

D 学生的学习,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和学生之间的竞争

39、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 接受性学习就是机械学习

B 发现学习就是意义学习

C 接受性学习并不必然是机械学习

D 发现学习就是机械学习

40、讲解式教学是

A 渐进分化和整和协调的教学方法

B 机械接受性学习

C 有意义的发现学习

D 由教师将教材详细规划,使之成为有系统有组织的

知识,然后条理分明地向学生讲解

41、讲解式教学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可分为两个阶段

A 渐进分化、整合协调

B 提供先行组织者、呈现学

习新材料

C 提供先行组织者、整合协调

D 呈现学

习新材料、整合协调

42、先行组织者是指

A 教师

B 学生

C 和学生将要学习的新知识相关的引导性材料

D 教科书

43、讲解式教学要遵守的原则是

A 渐进分化、整合协调

B 提供

先行组织者、呈现学习新材料

C 提供先行组织者、整合协调

D 呈现学习新材料、整合协调

44、非智力因素包括

A 兴趣、想象、习惯、动机

B 情感、操作、动机、意志

C 习惯、情感、兴趣、动机

D 习惯、情感、思维、意志

45、下面描述错误的是

A 科学教育是当代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

B 科学教育对培养人的生产能力和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起着关键作用

C 科学教育改革是本次教育改革的焦点

D 科学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是着眼于培养科学精英

46、建构主义的理论主要来源于

A 布鲁姆的目标分类理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杜威的经验性学习理论

B 杜威的经验性学习理论、维果斯基的思想、皮亚杰学说

C 布鲁纳经验性学习、皮亚杰学说、巴甫洛夫-华生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D 布鲁姆的目标分类理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皮亚杰学说

47、建构主义认为

A 科学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

释、一种假设

B 科学知识是对客观实在的精确反映,是经过严格的

科学方法获得的。

C 学习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结果,学习者是被动的吸收者。

D 学习者在教学前对所要学习的材料一无所知。

48、建构主义的学习观的突出特点是

A 强调学习者的经验,注重以教师为中心,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创设冲突的学习情境。

B 强调学习者的经验,注重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创设冲突的学习情境。

C 强调学习者的经验,注重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独立的学习方式,创设冲突的学习情境。

D 强调学习者的经验,注重以学习自己为中心,注重独立的学习方式,创设冲突的学习情境

49、建构主义的教学强调

A 从学习者的经验出发、鼓励学习者反省和思考、重视合作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B 从学习者的经验出发、教师是知识的提供者、重视合作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C 从教师的经验出发、鼓励学习者反省和思考、重视合作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D 从教师者的经验出发、鼓励学习者反省和思考、重视独立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50、概念转变需要满足的四个条件是

A 对新概念的不满、新概念的可理解性、新概念的合理性、新概念的有效性。

B 对新概念的不满、新概念的可理解性、新概念的不合理性、新概念的有效性。

C 对现有概念的不满、新概念的可理解性、新概念的合理性、新概念的有效性。

D 对现有概念的不满、新概念的可理解性、新概念的不合理性、新概念的有效性。

51、与课堂教学导入的主要目的无关的是

生物学教学论试题1-4及参考答案(1)

生物学教学论试题第1套*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国家课程标准:是由教育部颁布的带有指令性的、重要的国家课程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 和要求。 2、多媒体:是指集图形、图象、动画、声音的输入、输出以及各种信息的加工、处理于一体的系统,能同时 获取、编辑、存储和展示两种以上不同类型信息媒体的技术。 3、合作学习:是将学生分成小组,按小组接受任务,然后小组成员一起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 4、效标参照评价:指以预先设定的、期待的教育目标为评价基准,来衡量评价对象达到程度的一种评价。 5、教育实验法:是依据一定的教育理论假说,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的,运用必要的控制方法,变革研究对象, 探索教学的因果规律的一种科学研究活动。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中学生物学教学论”是由、、心理学和教育技术等诸多学科相互交叉、 渗透形成的学科课程。 2、在科学研究中,有三个环节是十分重要的,这就是、和。 3、在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生物学课程在课程理念、课程目的、课程和等方面都有 了很大的改变。 4、生物教育科学研究常见的两种具体方法是和。 5、教学语言中声音的变化是指教师讲话的、、节奏和速度的变化。 6、观察是指利用视、听、味、、五种感觉和一些工具来感觉事物。 7、教育实验法最显著的两个特点是和。 8、学生应该掌握的科学探究的一般技能包括:、做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 论、。 9、教学技能主要包括、、、教学语言、讲解、变化、强化、演示、结束、课堂 组织十个方面的技能。 三、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15分) 1、在《生物课程标准》的第三部分“容标准”中确立了 A 8个一级主题 B 10个一级主题 C 6个一级主题 D 12个一级主题 2、生物学素养的高低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这种生物学素养分为四个水平,其顺序是 A 结构化的—功能化的—肤浅的—多维的 B 肤浅的—结构化的—功能化的—多维的 C 功能化的—肤浅的—结构化的—多维的 D 肤浅的—功能化的—结构化的—多维的 3、下列各项中与讲述法的基本要求无关的是 A 科学正确,切合学生实际 B 善于组织和诱导 C 与其它教学形式相配合 D 条理清楚,重点突出 4、学生的能力培养 A 与智力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B 与知识增长有密切的关系 C 与非智力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D 与以上三者都有密切的关系 *来源于网络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试卷第五套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试卷(第五套) 一、名词解释:(共10个,共20分) 师德: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时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教学技能: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利用教育理论和教学经验进行某一学科教学的能力基础,是教师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有意识的活动。 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的基本要求。它既指教师的教,也指导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 课时计划:课时计划是教师和学生在上课时所从事的教学活动,所用的教学方法和所希望达到的教学目的的详细计划。通常称课时计划为教案。 观察力:表现在生物学科上是指善于观察生物体和生物现象的细微变化及其本质特点的能力。启发式教学:教师遵循认识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确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活动,主动探索,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模象直观:模象直观是指实物、事物的模型和图像,它是实际事物的模拟品,如模型、图片、图表、图画以及幻灯、电视、电影等。 标准化考试:是按照系统的科学程序组织,具有统一的标准,并对误差作了严格控制的考试。STS教育思想:STS教育的基本精神强调理科各科教学应与本学科的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紧密结合,与当前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通过阐述科学、技术、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把学科教学与本学科的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社会生活中的应用结合起来,使学生不仅获得各学科较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STS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常态记分法:或称正态记分法,即用简单文字等第或数字把学生学习成绩优劣表示出来的方法。 二、填空题:(共50个空,共25分) 1、最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主要有三个方面,分别是_面向全体学生、_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和_倡导探究性学习_。 2、中学生物学的学科特点有(至少三个)_传授生物学基础知识__ 、 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反映现代生物学科学水平。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复习题及答案

《生物学教学论》章节说明及复习题: 第一章:中学生物学课程 学习目的:概述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价值;利用生物学课程标准指导教学;阐明中学生物学课程的目的;说明教科书的作用。 学习重点: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中学生物学课程目标 学习及考核要求:本章学习要求学员充分认识生物学课程的性质、价值和地位,在了解生物学课程标准的内容和结构的基础上,能利用生物学课程标准指导教学,明确中学生物学不同层次的课程目标,认识生物学教科书的内容和作用。 (二)填空题 1、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来看,中学生物学课程可分为课程和 课程。 2、新的高中生物学课程包括和两部分内容,其中前一部 分是在初中生物课基础上,对生物学核心知识的扩展和延伸,旨在进一步提高全体高中生共同的生物科学素养;后一部分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志向,由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内容,以便为学生学习方向和择业提供帮助。 3、生物课程标准的出台,是我国大陆地区生物学课程改革进展中的重 大事件,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2003年2月,教育部又颁布了《》。 4、生物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每一个具体标准都是描述学生学习 的,是用描述学生学习后学习行为上的变化。 5、我国各学科的课程标准采用了统一的框架结构,这种尝试性的课程 标准框架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依次为前言、、和实施建议。 6、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共选取了个主题,并选择了作 为主线,贯穿在这些主题之中。 7、课程目标是生物教师备课、上课、分析课的和。(出发点、依据) 8、2000年后我国颁布的生物课程文件,将课程目标分为两个层次来表 述,一是课程,二是课程的。 9、教科书既是支持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又是学生学习 的。 10、教科书的编写不仅要体现本学科的理念、课程目标和内容 要求,还要符合国家的意识形态和。 (三)单项选择题 1、下面关于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它是中学的一门选修课程 B 它是中学开设的一门综合课程 C 它是科学教育中一门重要学科 D 它是一门非技术课程性质的科学课程2、中学生物学课程价值主要体现在 A 面向全体中学生,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全体公民的生物科 学素养。 B 面向大多数学生,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传授生物学基础知识, 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C 面向全体初中生,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传授生物学基础知识, 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D 面向部分高中生,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步入社会、择业、 终身学习打基础。 3、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 A主要描述了学生在某一阶段学习的具体方法。 B主要描述了学生在某一阶段的具体学习内容。 C主要描述了学生在某一阶段的统一的探究和调查活动。 D主要描述了学生在某一阶段学习后的学习成果。 4、下面关于生物课程标准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它是由教育部颁布的带有指令性的、重要的国家课程文件。 B 它是国家制定的初中、高中阶段生物学课程的统一的最高要求。 C 它是对初中、高中阶段,生物学学习内容统一的具体详细的规定。 D 它是用一系列抽象的名词术语来描述学生的学习结果。 5、生物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 A 初中共选了10个主题,每一个主题都由若干个二级主题构成。 B 共选了10个主题,每一个主题都由若干个二级主题构成。 C 共计6个模块,相当于6个主题。 D 高中必修部分共计6个模块,相当于6个主题。 6、关于生物课程标准的结构框架中内容描述正确的是 A 前言:主要介绍课程标准的制作背景、和制作过程。 B 课程目标:包括课程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它指出了教师在实施课程中的努力方向。 C 内容标准:详细描述了不同阶段学习的具体内容和知识点。 D 实施建议:提出了活动和探究的具体内容、方法及课时分配。 7、关于生物学课程目标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生物学课程总目标包括了知识、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和科学技术与社会等内容。 B 课程的总目标是一种宏观的、较为抽象的表述方式,具体目 标是对总目标的解释和具体的要求。 C 课程总目标代表了课程设计者对本课程的认识、理念、期望、 和要求,指明努力的方向和教师应注意到的不同方面。 D 具体目标专指生物教学过程中知识与技能应达到的标准。 8、关于教科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生物教学论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A、教学策略 B、教学手段 C、基本理论 D、教学内容 2、下列关于生物课程标准和生物教学大纲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它们都是教育部颁布的指令性的课程文件 B、生物课程标准对于学习结果的描述都是可见的行为 C、它们都是国家制定的统一的要求 D、生物教学大纲主要侧重在知识方面的要求 3、关于生物课程标准的结构框架中内容描述正确的是() A、前言:主要介绍课程标准的制作背景和制作过程 B、课程目标:包括课程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它指出了教师在实施课程中的努力方向 C、内容标准:详细描述了不同阶段学习的具体内容和知识点 D、实施建议:提出了活动和探究的具体内容、方法及课时分配 4、下列关于科学的本质和特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科学工作定量化的特点是将科学与数学结合在了一起 B、在自然科学领域,实验是向自然界准确地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方法 C、量化的预期常常是根据假设做出的,当预期被实验验证之后,便成立了 D、自然科学包括动态和静态两个部分 5、下列哪个理论属于行为学习理论() A、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 B、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 C、杜威的经验性学习 D、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论 6、下列关于概念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概念图不包含交叉连接 B、概念图不包含具体事例 C、概念图是按递进的形式表现的 D、概念图表达的是学习者个人的理解 7、下列哪项不属于传统的备课理念() A、以学生为中心 B、以书本为中心 C、以课堂为中心 D、以教师为中心 8、“用所给的材料探究……”、“通过自行设计、完成小实验、体验……”的学习活动体现了教学目标的哪个要素及表述要求() A、行为主体 B、行为动词 C、行为条件 D、表现程度 9、下列哪种讲解模式是从一般性概括的引入开始,然后对一般性概括进行论述、推证,最后得出结论() A、解释式 B、描述式 C、原理中心式 D、问题中心式 10、以预先设定的、期待的教育目标为评价基准,来衡量评价对象达到程度的一种评价方式是()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试题库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试题库 第二部分选择题 1.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标准确定的课程理念包括()。 A. 倡导独立性学习 B. 倡导探究性学习 C. 淡化知识系统性 D. 突出内容趣味性 2.()由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编定了《中学生物学教学大纲(草案)》,结束了我国中学生物教学缺乏一个完善的教学大纲的状况。 A . 1949年 B. 1950年 C. 1951年 D.1952年 3.我国中学生物学课最早是在()年之后,随着英国传教士传教活动,在中国办学开始设立的。 A. 1902年 B. 1840年 C.1912年 D.1856年 4.制定初中生物学的教学目的要求的依据是() A. 根据普通中学培养目标的需要 B. 根据中学的课程设置 C.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 D. 以上三点都是 5.选取生物学基础知识,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这里指的联系实际,是指() A. 我国目前和将来生产和科学发展的实际 B. 我国社会需要的实际 C. 我国工农业生产和自然状况的实际 D. 我国学生的实际 6.从我国实际出发,生物学教学内容()。 A. 要有统一性 B. 要有多样性 C. 要有传统性 D. 既要有统一性,也应有多样性 7.初中阶段主要学习的生物学内容是() A. 偏重感性的、比较浅显的,侧重生命现象的基础知识 B. 偏重感性的,较多涉及生命本质的基础知识 C. 讲述共性的,较多涉及生命本质的基础知识 D. 讲述生物共性的,侧重生命现象的基础知识 8.衡量生物学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准是()

A. 教学过程设计的合理与否 B. 教学目的要求达到与否 C. 考试分数高与否 D. 教学内容丰富与否 9.初中阶段的生物学教学内容包括() A. 植物、动物;人体生理卫生;生物的遗传进化 B. 植物、动物;生物的遗传进化;生态 C. 植物、动物;人体生理卫生;生态 D. 植物、动物;人体生理卫生;生物的遗传进化;生态 10.能力的培养与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关系是() A. 相互对立的 B. 相辅相成的 C. 知识和技能是培养能力的基础 D. 能力的发展为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创造条件 11.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都必须() A. 从科学的内容出发 B. 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来进行 C. 寓思想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 D. 单纯地进行思想教育 12.在教学过程中学习的主体是() A. 教师 B. 教师和学生 C. 学生 D. 以上三点都不是 13.教学过程是学生以学习()为主的认识过程。 A. 直接经验 B. 间接经验 C. 直接和间接经验 D. 人类的认识过程 14.一位教师在讲细菌一节时,向学生介绍了有关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细菌战的罪行以及我国在解放后进行了防病治病消毒灭菌方面的成就,从而激起了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发了学习细菌有关知识的强烈欲望。这是根据()原则来设计的教学过程。 A. 生物学教学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B. 理论联系实际的

生物学教学论

中学生物教学论复习要点 绪论 1.要胜任当代中学生物学教师的工作,一个人不仅要有坚实的生物学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为基础,同时还要具有哪些专业知识及技能? 答:(1)理解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价值 (2)理解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本质和特征 (3)掌握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特点 (4)能够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5)能够利用多种评价方式来反映学生的进步 (6)专业素养的持续发展 2.怎样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物学教师? 3.课程改革的焦点聚集在“面向全体学生”和“倡导探究性学习”。 4.“面向全体学生”带来的变化是课程内容加大了灵活性和选择性,使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学生能学到更适合他们的需求和条件的内容 5.“倡导探究性学习”则大大增加了课程中对于过程技能的要求和探究活动(或解决问题)的内容,并对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生物学研究的能力和引导发现的教学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一章 1.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答:性质:学科课程;科学课程;技术课程。地位:必修课程 2.生物学课程的价值 答:(1)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为学生终生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 (3)为学生步入社会、择业和确定进一步学习的专业方向提供帮助; 3.具有生物科学素养的人应具有正确的科学态度、价值观和世界观;有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和原理;具有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理解力,能够应用生物学的知识和方法去面对现实生活中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 4.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由教育部颁布的带有指令性的、重要的国家课程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国家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生物课程标准则是具体规定了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内容标准,并提出了教学评价及编写教材等方面的建议。它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每个中学生物学教材编写人员、生物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开展工作的依据和准绳。 5.标准和大纲的异同是什么? 标准和大纲的共同之处是它们都是教育部颁布的指令性的课程文件“编教材、教学、评估、命题”的依据,也就是常说的“4个依据”的作用。 课程标准有一些与大纲不同的特点: (1)课程标准主要描述了学生在某一阶段学习后的学习成果,而大纲则强调的是具体的学习内容 (2)生物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初中、高中阶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不是最高要求,而生物教学大纲是统一的要求 (3)生物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包括了认知、情感和能力三个领域,而生物教学大纲则主要侧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名词解释 1.课程标准:以前称为教学大纲,是以纲要的形式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1、课程标准:是由教育部颁布的带有指令性的、重要的国家课程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 2.科学态度:是人基于对科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对科学发展的认识而形成的科学的信念和科学习惯 3.科学的世界观:即在其自身的体系内是没有逻辑错误或价值矛盾的理论和判断.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科学的世界观。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按其固有规律永恒运动着,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最根本的规律。生物科学所研究的是生物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这些规律也是客观规律的一部分 4.学习:是指学习者因经验而获得知识或者引起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较持久的改变的过程。 5.概念图:是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它包括众多的概念,以及概念或命题之间的关系。每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通过连接线和连接线上的词表示。 6.合作学习:是教学中通过小组的形式使学生一起学习达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 教育:STS教育是科学教育改革中兴起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构想,其宗旨是培养具有科学素质的公民。它要求面向公众,面向全体;强调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的关系;重视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人们生活中的应用;重视科学的价值取向,要求人们在从事任何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创造时,都要考虑社会效果,并能为科技发展带来的不良后果承担社会责任。8.演示技能:是教师进行实际表演和示范操作,运用实物、样品、标本、模型、图画、图表、幻灯片、影片和录像带提供感性材料,以及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和归纳的方式。

生物学教学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生物学教学论试题及参 考答案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生物学教学论试题第1套*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国家课程标准:是由教育部颁布的带有指令性的、重要的国家课程文件,是国家对基 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 2、多媒体:是指集图形、图象、动画、声音的输入、输出以及各种信息的加工、 处理于一体的系统,能同时获取、编辑、存储和展示两种以上不同类型信息媒体的技术。 3、合作学习:是将学生分成小组,按小组接受任务,然后小组成员一起分工合作 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 4、效标参照评价:指以预先设定的、期待的教育目标为评价基准,来衡量评价对 象达到程度的一种评价。 5、教育实验法:是依据一定的教育理论假说,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的,运用必要的 控制方法,变革研究对象,探索教学的因果规律的一种科学研究活动。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中学生物学教学论”是由、、心理学和教育技术等诸多 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形成的学科课程。 2、在科学研究中,有三个环节是十分重要的,这就是、 和。 *来源于网络

3、在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生物学课程在课程理念、课程目的、课程和 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变。 4、生物教育科学研究常见的两种具体方法是和。 5、教学语言中声音的变化是指教师讲话的、、节奏和速度的变化。 6、观察是指利用视、听、味、、五种感觉和一些工具来感觉事物。 7、教育实验法最显着的两个特点是和。 8、学生应该掌握的科学探究的一般技能包括:、做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 证据、得出结论、。 9、教学技能主要包括、、、教学语言、讲解、变化、强 化、演示、结束、课堂组织十个方面的技能。 三、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15分) 1、在《生物课程标准》的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确立了 A 8个一级主题 B 10个一级主题 C 6个一级主题 D 12个一级 主题 2、生物学素养的高低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这种生物学素养分为四个水平,其顺序是 A 结构化的—功能化的—肤浅的—多维的 B 肤浅的—结构化的—功能化的—多维 的 C 功能化的—肤浅的—结构化的—多维的 D 肤浅的—功能化的—结构化的—多维 的 3、下列各项中与讲述法的基本要求无关的是 A 科学正确,切合学生实际 B 善于组织和诱导 C 与其它教学形式相配合 D 条理清楚,重点突出

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复习提纲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复习提纲 绪论 1.要胜任当代中学生物学教师的工作,一个人不仅要有坚实的生物学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为基础,同时还要具有哪些专业知识及技能? 答:(1)理解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价值 (2)理解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本质和特征 (3)掌握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特点 (4)能够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5)能够利用多种评价方式来反映学生的进步 (6)专业素养的持续发展 2.怎样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物学教师? 3.课程改革的焦点聚集在“面向全体学生”和“倡导探究性学习”。 4.“面向全体学生”带来的变化是课程内容加大了灵活性和选择性,使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学生能学到更适合他们的需求和条件的内容 5.“倡导探究性学习”则大大增加了课程中对于过程技能的要求和探究活动(或解决问题)的内容,并对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生物学研究的能力和引导发现的教学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一章 1.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答:性质:学科课程;科学课程;技术课程。地位:必修课程 2.生物学课程的价值

答:(1)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为学生终生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 (3)为学生步入社会、择业和确定进一步学习的专业方向提供帮助; 3.具有生物科学素养的人应具有正确的科学态度、价值观和世界观;有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和原理;具有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理解力,能够应用生物学的知识和方法去面对现实生活中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 4.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由教育部颁布的带有指令性的、重要的国家课程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国家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生物课程标准则是具体规定了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内容标准,并提出了教学评价及编写教材等方面的建议。它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每个中学生物学教材编写人员、生物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开展工作的依据和准绳。 5.标准和大纲的异同是什么? 标准和大纲的共同之处是它们都是教育部颁布的指令性的课程文件“编教材、教学、评估、命题”的依据,也就是常说的“4个依据”的作用。 课程标准有一些与大纲不同的特点: (1)课程标准主要描述了学生在某一阶段学习后的学习成果,而大纲则强调的是具体的学习内容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复习题及答案

《生物学教学论》章节说明及自学练习题: 第一章:中学生物学课程 学习目的:概述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价值;利用生物学课程标准指导教学;阐明中学生物学课程的目的;说明教科书的作用。 学习重点: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中学生物学课程目标 学习及考核要求:本章学习要求学员充分认识生物学课程的性质、价值和地位,在了解生物学课程标准的内容和结构的基础上,能利用生物学课程标准指导教学,明确中学生物学不同层次的课程目标,认识生物学教科书的内容和作用。 (二)填空题 1、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来看,中学生物学课程可分为 课程和课程。 2、新的高中生物学课程包括和两部分内容, 其中前一部分是在初中生物课基础上,对生物学核心知识的扩展和延伸,旨在进一步提高全体高中生共同的生物科学素养;后一部分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志向,由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内容,以便为学生学习方向和择业提供帮助。 3、生物课程标准的出台,是我国大陆地区生物学课程改革 进展中的重大事件,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2003年2月,教育部又颁布了《》。 4、生物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每一个具体标准都是描述学生学习的,是用描述学生学习后学习行为上的变化。 5、我国各学科的课程标准采用了统一的框架结构,这种尝 试性的课程标准框架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依次为前言、、和实施建议。 6、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共选取了个主题,并选择了作为主线,贯穿在这些主题之中。 7、课程目标是生物教师备课、上课、分析课的和。(出发点、依据) 8、2000年后我国颁布的生物课程文件,将课程目标分为两 个层次来表述,一是课程,二是课程的。 9、教科书既是支持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又是 学生学习的。 10、教科书的编写不仅要体现本学科的理念、课程 目标和内容要求,还要符合国家的意识形态 和。 (三)单项选择题 1、下面关于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它是中学的一门选修课程 B 它是中学开设的一门综合课程 C 它是科学教育中一门重要学科 D 它是一门非技术课程性质的科学课程 2、中学生物学课程价值主要体现在 A 面向全体中学生,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全体公 民的生物科学素养。 B 面向大多数学生,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传授生物学 基础知识,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C 面向全体初中生,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传授生物学 基础知识,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D 面向部分高中生,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步入 社会、择业、终身学习打基础。 3、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 A主要描述了学生在某一阶段学习的具体方法。 B主要描述了学生在某一阶段的具体学习内容。 C主要描述了学生在某一阶段的统一的探究和调查活动。 D主要描述了学生在某一阶段学习后的学习成果。4、下面关于生物课程标准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它是由教育部颁布的带有指令性的、重要的国家课程文件。 B 它是国家制定的初中、高中阶段生物学课程的统一的最高要求。 C 它是对初中、高中阶段,生物学学习内容统一的具体详细的规定。 D 它是用一系列抽象的名词术语来描述学生的学习结果。 5、生物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 A 初中共选了10个主题,每一个主题都由若干个二级主题构成。 B 共选了10个主题,每一个主题都由若干个二级主题构成。 C 共计6个模块,相当于6个主题。 D 高中必修部分共计6个模块,相当于6个主题。 6、关于生物课程标准的结构框架中内容描述正确的是 A 前言:主要介绍课程标准的制作背景、和制作过程。 B 课程目标:包括课程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它指出了教师在实施课程中的努力方向。

刘恩山主编《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转)刘恩山主编《中学生物学教学论》复习要点 绪论 1.要胜任当代中学生物学教师的工作,一个人不仅要有坚实的生物学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为基础,同时还要具有哪些专业知识及技能? 答:(1)理解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价值 (2)理解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本质和特征 (3)掌握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特点 (4)能够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5)能够利用多种评价方式来反映学生的进步 (6)专业素养的持续发展 2.怎样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物学教师? 3.课程改革的焦点聚集在“面向全体学生”和“倡导探究性学习”。 4.“面向全体学生”带来的变化是课程内容加大了灵活性和选择性,使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学生能学到更适合他们的需求和条件的内容 5.“倡导探究性学习”则大大增加了课程中对于过程技能的要求和探究活动(或解决问题)的内容,并对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生物学研究的能力和引导发现的教学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一章 1.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答:性质:学科课程;科学课程;技术课程。地位:必修课程 2.生物学课程的价值

答:(1)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为学生终生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 (3)为学生步入社会、择业和确定进一步学习的专业方向提供帮助; 3.具有生物科学素养的人应具有正确的科学态度、价值观和世界观;有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和原理;具有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理解力,能够应用生物学的知识和方法去面对现实生活中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 4.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由教育部颁布的带有指令性的、重要的国家课程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国家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生物课程标准则是具体规定了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内容标准,并提出了教学评价及编写教材等方面的建议。它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每个中学生物学教材编写人员、生物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开展工作的依据和准绳。 5.标准和大纲的异同是什么? 标准和大纲的共同之处是它们都是教育部颁布的指令性的课程文件“编教材、教学、评估、命题”的依据,也就是常说的“4个依据”的作用。 课程标准有一些与大纲不同的特点: (1)课程标准主要描述了学生在某一阶段学习后的学习成果,而大纲则强调的是具体的学习内容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1:简答题:举例说明什么就是"前科学概念”。 参考答案: 许多学生在进入课堂之前已经思考过一些在生活中所见到得生物学现象,并形成了一些想法来解释身边发生得现象,这就就是"前科学概念”。学生得前科学概念有些与科学家得认识接近或相同,但大多数就是科学界不能接受得结论,有人也将其称为"错误概念或迷思概念”。例如人们腐肉生蛆得认识。 2:简答题:请您介绍一个中学生物学教育相关得网站,并对其进行评价。 参考答案: 提供一个中学生物学教育相关得网站得网址;主要栏目、特色;简单评价。 3:简述概念图在教学中得用途。 参考答案: (1)作为教得工具,主要就是用于组织课程内容; (2)作为学得工具; (3)作为评价工具。 4:简答题:您就是如何理解教学目标与评价之间得关系得。 参考答案:教学目标就是制定评价标准得基础;评价就是围绕着目标展开,否则就就是无效得评价。 5:简答题:简要介绍导入得基本结构。 参考答案:引起注意;激起动机;组织引导;建立联系。 6:简答题:举例说明建构主义学习观得某些合理性。 参考答案: (1)强调学习者得经验(举例证明该观点得合理性); (2)注重以学习者为中心(举例证明该观点得合理性); (3)创造冲突得真实得学习情境(举例证明该观点得合理性); (4)注重互动得学习方式(举例证明该观点得合理性)。 7:简答题:简述初中生物学新课程倡导得课程理念。 参考答案: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 8:简答题:简述中学生物学实验得类型。 参考答案: (1)从生物学学科特点瞧,生物学实验可分为:形态学实验、解剖学实验、生理学实验与分类学实验等。 (2)从教学活动得特点瞧,可以将生物学实验分为:观察实验、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及设计与制作实验等。 9:[多选题]教态得变化包括( ) A:声音得变化B:停顿C:目光接触D:面部表情变化E:身体移动F:头手得动作变化 参考答案:ABCDEF 10:[单选题]讲授"光合作用”这部分内容时,按布鲁姆得教育目标分类,属于理解水平得问题就是( )。 A:叶绿体中含有哪两类色素B:光反应得场所C:光合作用得实质D:作物栽培要合理密植参考答案:C 11:[多选题]下列属于"模型”得特点得就是( )。 A:可用缩时得方式表现复杂得长过程得概貌B:能立体地显示结构特征与各

生物学教学论试题1-4及参考答案(1)

生物学教学论试题第1套*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国家课程标准:就是由教育部颁布得带有指令性得、重要得国家课程文件,就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得基 本规范与要求。 2、多媒体:就是指集图形、图象、动画、声音得输入、输出以及各种信息得加工、处理于一体得系统,能同 时获取、编辑、存储与展示两种以上不同类型信息媒体得技术. 3、合作学习:就是将学生分成小组,按小组接受任务,然后小组成员一起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得过程。 4、效标参照评价:指以预先设定得、期待得教育目标为评价基准,来衡量评价对象达到程度得一种评价。 5、教育实验法:就是依据一定得教育理论假说,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得,运用必要得控制方法,变革研究对象, 探索教学得因果规律得一种科学研究活动.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中学生物学教学论”就是由、、心理学与教育技术等诸多学科 相互交叉、渗透形成得学科课程。 2、在科学研究中,有三个环节就是十分重要得,这就就是、 与。 3、在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生物学课程在课程理念、课程目得、课程与等方面都有了很大得改变. 4、生物教育科学研究常见得两种具体方法就是与。 5、教学语言中声音得变化就是指教师讲话得、、节奏与速度得变化。 6、观察就是指利用视、听、味、、五种感觉与一些工具来感觉事物。 7、教育实验法最显著得两个特点就是与 . 8、学生应该掌握得科学探究得一般技能包括: 、做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 论、 . 9、教学技能主要包括、、、教学语言、讲解、变化、强化、演示、结束、课堂组织十个方面得技能。 三、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15分) 1、在《生物课程标准》得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确立了 A 8个一级主题 B 10个一级主题 C 6个一级主题 D 12个一级主题 2、生物学素养得高低就是一个连续变化得过程,这种生物学素养分为四个水平,其顺序就是 A 结构化得-功能化得—肤浅得-多维得 B 肤浅得—结构化得—功能化得-多维得 C 功能化得-肤浅得-结构化得-多维得 D 肤浅得—功能化得—结构化得—多维得 3、下列各项中与讲述法得基本要求无关得就是 A 科学正确,切合学生实际B善于组织与诱导 C 与其它教学形式相配合 D 条理清楚,重点突出 4、学生得能力培养 A 与智力因素有密切得关系B与知识增长有密切得关系 *来源于网络

生物学教学论题库完整

《生物学教学论》考试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2、科学素养:是指了解进行个人决策、参与公共和文化事务、从事经济生产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 3、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4、科学态度:是人基于对科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对科学发展的认识而形成的科学的信念和科学习惯。 5、创造力:它指的是对自己来说是初次进行的、新的、前 所未有的认识或创造。 6、频因律: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某种行为练习得越多,这种行为习惯的形成越快。 7、近因律:在反应频繁发生时,最近的反应总是比较早的反应更容易得到强化。 8、准备律:指学习者对某种刺激的反应与其准备状态有关。 9、练习律:指学习者的刺激-反应之间联结的牢固程度与其练习次数有关。 10、效果律:指刺激—反应联结的增强或削弱与反应后获得的是奖赏还是惩罚有关。 11、建构主义学习观:指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 12、概念转变理论:是试图理解和解释那些先前概念是如何转变为科学概念的理论。 13、错误概念: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及以往的学习中形成了的那些与当前科学理论对事物的理解相违背的经验的理解。 14、导入技能:是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和建立知识间联系的教学活 动方式。 15、教学语言:教师在课堂上要讲解教材、传授知识、组织练习和不断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在这一过程中所运用的语言就是教学语言。 16、提问技能:是通过师生的相互作用,检查学习、促进思维、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和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行为方式。 17、变化技能:是教学过程中信息传递、师生相互作用和 各种教学媒体、资料的转换方式。18、强化技能:是教师在教学中的一系列促进和增强学生学习动力和保持学习力量的方式。 19、演示技能:是教师进行实际表演和示范操作,运用实物、样品、标本、模型、图画、图表、幻灯片、影片和录像带提供感性材料,以及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和归纳的方式。 20、结束技能:是教师通过归纳总结、实践活动、转化升华来结束教学活动的方式。 21、课堂组织技能:在课堂上教师不断地组织学生注意、 管理纪律、引导学习,建立和谐的教学环 境,帮助学生达到预定教学目标的行为方 式。 22、教学策略:是指教师教学时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学习,从而达成教学目标所采用的一切方法。 23、概念图:是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它包括众多的概念,以及概念或命题之间的关系。每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通过连接线和连接线上的词表示。 24、合作学习:是将学生分成小组,按小组接受任务,小组成员一起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 或以小组为教学基本组织形式,按小组接受任务,师生间或生生间共同完成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团体评价为标准的教学策略。 25、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26、发现式探究:是以学生本身观察和经验为基础,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自己的探索自我发现学习的主要内容。27、观察:是指利用五种感觉----视、听、味、嗅、触和一些工具来感觉事物和自然现象的过程。 28、直观教学:即利用教具作为感觉传递物,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向学生展示,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 29、直观性原则:是指利用教学中的直观手段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的效率。 6-1-130、生物标本:是生物体或其器官组织经过加工处理而保存下来的完整的或部分的生物体形态。 31、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指在计算机硬件环境下,教师与学生运用事先编制的教学软件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32、搜索引擎:指的是可以对互联网信息进行关键字搜索的远程可访问程序。 33、形态学实验:是以研究生物体的外部形态为目的的实验。 34、生理学实验:是研究动植物体以及人体的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机能的实验。 35、验证性实验:是教师在课堂上先讲授知识,后组织学生实验,让学生用实验结论来验证已学过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实验。 36、探究性实验:教师在实验前不告诉学生实验将会出现什么现象,试验结论是什么,而是让学生带着疑问,自 .下载可编辑.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的读书心得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的读书心得 古田县第一中学陈小瑾 刘恩山教授的《中学生物学教学论》是高等师范院校生物学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从事中学生物学教育工作所必备的一些专业技能和持续发展自身专业素养的基本能力。它是由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技术学等诸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形成的,兼有文、理学科特点的学科课程,通过总结中学生物教学实践经验,并吸收现代教育教学的有益成果,研究中学生物学教学的目标任务、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能力培养、考试与评价、教师备课、课外活动等问题的科学规律,把生物教学中的具体现象和问题理论化、科学化、规律化,从而形成独立的科学体系。这本书是根据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及其对生物学教师的要求而编写的,是旨在提高职前和在职生物教师理论和技能的专业教科书,它不仅可以帮助师范生克服初为人师的困难,尽快胜任生物学教师的工作,也是在职教师实践性很强的就业指导课程。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这本书中论述了当前中学生物教学的目的与任务,概述了指导生物学教育的理论和教学原则,具体介绍了生物学课堂教学的方法。全书共分12章,内容包括绪论、中学生物学课程、科学的本质与生物学素养、生物学教育有关的学习和教学理论、基本教学技能、教学策略、直观教学与直观教具、现代教育技术的利用、中学生物学实验、生物学教师的备课、中学生物学教育评价、生物学研究性学习与教学中的安全和中学生物学教师的教育研究及专业素养的发展等等。本课程注重为高师学生将来独立从事生物学教学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并帮助在职教师去面对新课程的挑战,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能力。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够提高很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理解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价值;理解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本质和特征;掌握学生的学习规律和特点;能够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能够利用多种评价方式来反映学生的进步;专业素养的持续发展。 在学习了这本书之后了解到要做好一名中学生物教师要理解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价值。对中学生物学课程性质和价值的认识反映了教师对自身工作特点和实质的理解,这种理解会影响教师工作中的努力方向,是对生物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基本要求。生物学教育工作者对中学生生物课程的认识会随时代的前进和生物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地深入和变化。生物学教师要不断地思考这个问题,与时俱进。同时理解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本质和特征。生物学教育有两块基石:一是人们对于生物科学、对于科学的本质和特征的理解;另一个是人们对于青少年认识规律的认识。因为中学生物学课程包含了科学和技术的内容,所以生物学教师对科学和技术本质的认识有助于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根据学科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学习活动,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和技术素养。掌握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特点,因为学生是一个很灵活的群体,教师要掌握了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后,可以减少实际教学中的盲目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能及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个有序、有效、有趣的过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的素养。 通过阅读这本书也学习到一些基本的教学技能,例如:导入技能、教学语言技能、提问技能、讲解技能、变化技能、强化技能、演示技能、板书技能、结束技能、课堂组织技能等等。学习并且掌握这些技能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去传授知识,让同学们更加容易理解知识。一个老师,要想有效地传递知识给学生的前提必须要先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否则,整个教育过程将会是教师的一台独角戏罢了。刘恩山教授很详尽地告诉我们导入技能的类型有九种:直接导入、经验导入、旧知识导入、实验导入、直观导入、设疑导入、事例导入、悬念导入、故事导入。我觉得书中对这九种导入的概述是很全面的,他还强调在应用这九种导入技能的时候要注意应用的原则与要点,就是导入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要强,导入要具有关联性,导入要有趣味性,有一定

(完整版)生物学教学论第一套题及参考答案

生物学教学论试题第1套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国家课程标准 2、多媒体 3、合作学习 4、效标参照评价 5、教育实验法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中学生物学教学论”是由、、心理学和教育技术等诸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形成的学科课程。 2、在科学研究中,有三个环节是十分重要的,这就是、和。 3、在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生物学课程在课程理念、课程目的、课程和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变。 4、生物教育科学研究常见的两种具体方法是和。 5、教学语言中声音的变化是指教师讲话的、、节奏和速度的变化。 6、观察是指利用视、听、味、、五种感觉和一些工具来感觉事物。 7、教育实验法最显著的两个特点是和。 8、学生应该掌握的科学探究的一般技能包括:、做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 9、教学技能主要包括、、、教学语言、讲解、变化、强化、演示、结束、课堂组织十个方面的技能。 三、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15分) 1、在《生物课程标准》的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确立了 A 8个一级主题 B 10个一级主题 C 6个一级主题 D 12个一级主题 2、生物学素养的高低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这种生物学素养分为四个水平,其顺序是 A 结构化的—功能化的—肤浅的—多维的 B 肤浅的—结构化的—功能化的 —多维的 C 功能化的—肤浅的—结构化的—多维的 D 肤浅的—功能化的—结构化的 —多维的 3、下列各项中与讲述法的基本要求无关的是 A 科学正确,切合学生实际 B 善于组织和诱导 C 与其它教学形式相配合 D 条理清楚,重点突出 4、学生的能力培养 A 与智力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B 与知识增长有密切的关系 C 与非智力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D 与以上三者都有密切的关系 5、与课堂教学导入的主要目的无关的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