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3 小数的意义(三)

1.3 小数的意义(三)

1.3 小数的意义(三)
1.3 小数的意义(三)

项目内容

1.在下面的框里填上合适的小数。

2.把一个正方形看作整体“1”,把它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 ),1里面有( )

个这样的一份;把它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 ),有6个这样的一份是( ),有60个这样的一份是( )。

3.

十分位上的7表示7个( ),千分位上的5表示5个( )。

参考答案:

1.2.33 2.39 2.45 2.51

2.2.0.1100.010.060.6

3.3.整数小数十分之一千分之一

4.4.整数小数0.10.0110

6.(1)个位百位十分位千分位(2)50.5 (3)个一十分0.1百分0.01

第3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课题:小数的意义和读写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现实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2.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经历小数意义探索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小数的含义,学会读、写小数。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学例1。(18分钟左右) 1.明确例1中的数学信息及其需要解决的问题。 出示例1,说说题中要解决哪些问题。围绕自主学习单进行自主学习。 2.自学 导学单1 在括号里填出合适的数: 1. 1分米=() 10 米=()米,3分米= () 10 米=()米。 5厘米=() 10 分米=()分米 2. 5厘米=() 100 米=()米 12厘米=() 100 米=()米 在学生自学时,发现做的正确的学生及时写到小黑板上,并及时搜集有错错误学生的作业,备用。 3.小组交流 (1)围绕3分米=() 10 米=()米,说说你的想法。 (2)围绕12厘米=() 100 米=()米,说说你的想法。

3分米表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3分米就是这样的这样的3 份,所以写成(3) 10 米,写成小数是( 0.3 )米。 12厘米是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12厘米是这样的12份,所以 写成(12) 100 米,写成小数是0.12米。 4.全班交流。 交流内容 (1)交流0.1米和0.01米的区别? 0.1米表示的是 1 10 米,是把1米平均分成10分,每份是1分米。0.01米表 示的是1 100 米,是把1米平均分成100分,每份是1厘米。 (2)分母是10的分数应该写成怎样的小数?分母是100的呢? 分母是10、1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3)交流错例,指出不足之处。 5.自学 导学单2 独立完成 1毫米=() 1000 米=()米 40毫米=() 1000 米=()米 105毫米=() 1000 米=()米 在学生自学时,发现做的正确的学生及时写到小黑板上。 完成后交流: (1)1毫米等于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呢?同桌互相说说你是怎么想的?(2)交流0.001米与0.01米和0.1米的区别。 1毫米表示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是1毫米,1毫米就是这样的这样的1

五年级上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练习题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一、相信你能填得又对又快。 1、0.5里面有()个0.1,0.035里有()个0.001. 2、5.2中的5在()位上,表示()个(),2在()位上,表示()个(). 3、把7.52缩小1000倍,只要把7.52的小数点向()边移动()位. 4、一个由7个十、5个一、9个十分之一、3个百分之一组成的数是(). 5、 0.48里面有( )个十分之一和( )个百分之一.一共有()个百分之一。 6、1里面有( )个0.1, 0.1里面有( )个0.001. 7、4个十分之一, 九个百分之一, 组成的数是( ), 它的计数单位是( ). 8、化简下面小数. 0.090=( ) 0.750米=( ) 0.30=( ) 1.350=( ) 140.00元=( ) 0.2400=( ) 9、与5.7相邻的两个整数分别是( )( )。写出大于5,小于6的一位小数两个是( ) ( )。 10、150公顷=( )平方千米 0.65元=( )角( )分 3.6平方米=( )平方米( )平方分米 23. 800千克=( )吨 1米3分米=( )米 2.05千米=( )千米( )米 11、 3.45这个数中, 3在( )位上, 表示( )个( ), 4在( )位上,表示 ( )个( ), 5在( )位上, 表示( )个( ). 12、改写成两位小数. 4米3分米=( )米 1米2分米5厘米=( )米 1千克250克=( )千克 4元零五分=( )元 9元=( )元 7角=( )元 13、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 8分米7厘米 6厘米5毫米 14、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以"元"为单位的数. 3元2角4分 7角6分 15、把下面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253600 2314080人 4328000吨 9600000平方米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 环峰三小教师:任立龙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设计理念、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教材地位、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本课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读写一位小数,本节课让学生继续认识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是进一步学习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 本课教材首先呈现了丰富的日常生活素材,依据元、角、分之间及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知识验理解两位、三位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同时,教材十分关注分数、整数与小数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利用迁移规律,引导学生紧密结合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理解小数的意义。最后,教材的练习部分提供了鲜活的素材引导学生把小数应用到生活中,进一步丰富了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和应用意识。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学生心理发展水平以及他们的认知基础,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在现实情境中,能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读写小数,体会小数与分数的联系。 2.在用小数进行表达的过程中,感受小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探究、归纳、推理等能力。 这样的目标设计打破了传统知识教学的模式,从只注重知识本身,转化到同时也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让教学目标更加全面、合理。 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特点与学生实际,我确定本节课的: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读写小数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二、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直观演示法,情景体验法和点拨法。从表象到抽象,感性到理性的设计层次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法上,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情意、认知、思维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因此,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具体的学法是合作讨论法、尝试与体验法、练习法。 此外我准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准备等教具与学具 三、说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我在本课教学中力求体现以下四点: (一)、活动化的教学形式。数学教学的本质应是活动的教学,我会尽可能地创设时空让学生进行观察、操作与探索。 (二)、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课标要求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是“现

1.3小数的意义(三)

3、小数的意义(三) 一、在计数器上画一画,再填一填。 0.3 0.41 15.52 6.771 1、0.3表示( )0.1,还可以表示( )0.01。 2、041里面有( )个0.01。 3、15.52中,个位上的5表示( )个( );十分位上的5 表示( )个( )。 4、 6.771中,千分位上的数字是( ),表示( )个( )。 二、把下面的分数写成小数。 = = = = = = = = 里填上适当的分数或小数。 四、找出相等的数,连一连。 5.7 5 6.050 70.800 0.060 1.20 3 10 3 100 3 1000 17 100 19 100 17 1000 409 1000 19 1000

1.200 0.06 0.6 56.05 5.07 五、选一选。 1、一个数的十位和百分位上都是9,个位和十分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 A. 90.9 B. 9.09 C. 90.09 D. 90.90 2、下面各数中,十分位上的0可以省略的有()个。 1.0 1.01 3.00 20.04 0.01 A. 1 B. 2 C. 3 D. 4 六、妈妈买1千克富士苹果花了5.6元,买10千克花牛苹果花了56元。 (1)、这两种苹果的单价一样吗?说说你的理由。 (2)、买100千克富士苹果需要多少钱呢? 七、淘气在读一本书的单价时,漏读了小数点,结果错误地读成了一百三十二元。已知这本书的单价超过了10元,这本书的单价可能是多少呢?

参考答案 一、3、30 、41、3. 5、1、5、0.1、1、1、0.001。 二、0.3、0.03、0.003、0.17、0.19、0.017、0.409、0.019. 三、 、0.5、0.03、 。 五、C 、B 。 六、(1)、一样。都是5.6元。 ( 2)560元 七、13.2元 1 10 7 100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1课时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 2.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3.掌握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重点:理解和抽象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抽象小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填空(投影出示) (1)0.1是( )分之一。 0.7里有( )个0.1。 (2)10个0.1是( )。 10个0.01是( )。 (3) 写成小数是( )。写成小数是( )。 (4)1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二、探究新知 1.导入新课: 同学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小数是怎样产生的?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板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2.教学小数的产生 (1)引导学生动手量课桌的宽度,发现了什么? (2)请同学们口答下面的题:(用整数表示结果) 1000÷10= 100÷10= 10÷10= 1÷10=

(3)总结:在测量和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这时也常用小数表示。由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从而产生了小数。 3.教学小数的意义 (1)填写 ①投影出示:在图中填出分数和小数。 学生填完结果并订正 ②启发学生: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3份呢? ③引导学生口述:1分米是10分之1米,还可写成0.1米?(板书: ④总结: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板书:一位小数) (2)出示米尺教具 这是把1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根据以上学习你能知道什么?学生以小组方式讨论,然后找同学回答,教师板书: [学生由于对一位小数有了一定的理解,在两位小数的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小组讨论发言,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知道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 (3)问: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长是多少? 学生在尺上找出1毫米,而后出示(投影)1厘米的放大图 引导学生从图中找出1毫米,并说明理由。启发学生明确:1毫米 提问: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板书:三位小数) (4)抽象、概括小数的意义 ①把1米看成一个整体,如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多少的分数表示?引导学生答出可以用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这样的分数表示。 这样的分数写成小数时,可以仿照整数的写法,写在整数个位的右面,用圆点隔开。 ③什么叫小数?引导学生讨论。 ④师生共同概括:

数学苏教版5年级上《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教案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P28~29。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使学生在分数的基础上认识小数,知道什么是小数,小数的意义,学会分数、小数的互化。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理解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与态度。 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小数的意义及小数与分数的联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用分数表示下面的数。 1角=()元2角=()元1分=()元 1分米=()米1厘米=()米1毫米=()米 二、教学例1。 1、学生自主阅读例1。 2、教师总结。 分母是10、100、1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3、完成例1的填空。 4、教学小数的读法。 你能读出下面的小数吗?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0.05读作:零点零五。 0.48读作:零点四八。 引导学生总结读整数部分为0的小数的方法:从左往右依次读出各位上的数。 5、初步感受两位小数的含义。

想一想:0.3元是1元的几分之几?0.05元是1元的几分之几?0.48元呢? 小组讨论交流。 汇报:0.3元是1元的十分之三。 0.05元是1元的百分之五。提问:为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可以作如下的引导) 思路:1元=100分,1元平均分成100份,1份是1分,1分就是1元的百分之一;0.05元是5分,是5个百分之一,也就是1元的百分之五。 根据上面的思路,让学生说明0.48元是1元的百分之四十八。 学生回答:1元=100分,1元平均分成100份,1份是1分,1分就是1元的百分之一;0.48元是48分,是48个百分之一,也就是1元的百分之四十八。 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看到0.05和0.48都是两位小数,都表示百分之几。 6、完成教材32页的练一练。 学生自主填空,交流时注意让学生根据小数的意义进行说明。 四、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练习五的1~5题。 练习时让学生自主练习,指名回答时要培养学生完整回答并应用自己学过的知识阐明观点的习惯与能力。 五、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巩固小数的意义。 2、使学生认真掌握小数数位顺序表,知道数位、记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知识过程的能力。 4、训练学生思维灵活性,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品质。 教学重点 数位顺序表、记数单位及之间关系。 教学难点 记数单位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小数分为哪几部分? 整数部分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 记数单位是什么?

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苏教版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 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大小比较。 小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 1.通过结合实际,让学生认识小数,初步理解小数的含义,并会读、写小数。 2.使学生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类推能力。 4.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5.使学生打好小数知识的基础,为学习小数四则运算做好必要的准备。 1.通过直观、推理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概括、应用、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2.采用快乐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敢于质疑,引导学生自己动眼、动手、动口、动脑以及采用对口令、抢答等多种形式的巩固练习,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益、有效。 3.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和类推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激活学生的相关生活经验和相关知识基础,使学生在学会的同时,形成会学的能力。 1 小数的意义2课时 2 小数的性质1课时 3 小数的大小比较1课时 4 小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 1课时 5 整理与练习1课时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 教材第30~32页的内容。 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2.结合具体情境教学小数的意义,让学生初步认识小数。 3.通过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小数的兴趣。 1.理解小数的含义、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 2.会用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分别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投影仪,课件,米尺。 1.情境导入。 教师:国庆节到了,学校组织大家去秋游,先到超市购买食品等活动用品,我们一起来看看都买了什么。 3.1元/块 6.35元/袋0.5元/只0.95元/ 瓶 教师:同学们能说出这些商品的价格吗? 教师指名让学生回答。 学生:火腿肠是6元3角5分;矿泉水是9角5分;面包是3元1角;纸杯是5角。 教师:不错,都说对了。你再看看图片中用来表示商品价格的数有何特点。 学生:数中间都有一个小圆点。 教师:你观察得很仔细,那么你知道这样的数叫什么数,点叫什么吗。 学生:这样的数叫作小数,这个点叫作小数点。 教师:回答得非常好,这样的数就叫小数,点叫小数点。(边说边板书) 今天,我们就要走进小数的王国学习一些关于小数的知识。 2.认识小数。 教师:我们再来看看这些价格,你会读这些表示价格的小数吗?请试着读一读。 6.35 0.95 3.1 0.5 学生:六点三五、零点九五、三点一、零点五。 (注意纠正错的读法,你同意他的读法吗) 教师:读得很不错,你能说说读小数和以前读整数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吗? 学生:小数点读作点,小数点前面的数按以前所学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后面的数要依次读出每一位上的数。 教师:这些小数的每一位都表示的是什么? 学生:小数点前面的表示元,小数点后面第一位表示角,第二位表示分。 教师:你分析得很对。 (板书:元角分) 1.教学例1。(教师出示准备好的米尺) (1)教师:1分米等于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与说明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的意义》 教学设计与说明 【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第28页至30页例1和例2及相应的“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五1-5题。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能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读写小数,体会小数与分数的联系。 2.在用小数进行表达的过程中,感受小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探究、归纳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交流信息,引入课题 课前我们收集了一些关于小数的资料,老师选择了一些,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 (1)一块橡皮0.3元;一张信封0.05元;一本练习本0.48元。 (2)一枚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0.001米。 (3)老师用的签字笔笔芯是0.38毫米的。 (4)艾兰德“维生素C含片”净含量:0.65克×120

片。 (5)钱嘉容的家到学校大约有3.9千米,她的爸爸身高1.82米。 像0.3这样的一位小数三年级时我们已经认识,这些小数和它们有什么不一样?会读吗?只读小数,谁来读一读。 你们觉得读小数时需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小数点前面的数和我们学过的整数一样读,小数点后面的数只要依次一个一个地读。) 【设计意图:学生的知识起点是三下时对一位小数的直观认识和刻画,这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点。通过找身边的小数,引发学生对小数的认识,激起进一步学习和探究的热情。教材为什么三下就安排初步认识小数,因为生活中小数随处可见,孩子不陌生,早些了解也便于孩子在生活中交流。孩子对小数不陌生,因此两位小数、三位小数虽课本没安排学习,但孩子的读法早已在生活中习得,因此小数的读写方法不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只课之初始阶段稍做提醒,指出读法中的注意点,即尊重孩子的实际情况。】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小数的意义。(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 二、教学例1,初步感知 1、出示例1。我们先来看第一条信息。 这些小数表示物品的单价。

小数的意义三

小数的意义(三) 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三)第6—8页 教学目的: 1、理解掌握小数数位顺序表,认识小数各个数位的计数单位及进率关系。 2、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重点:小数意义及性质的理解。 教学难点:小数计数单位及进率的理解。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出示自读目标 通过图片我们知道,北京地铁的最高运行速度约为22.222米/ 秒,你知道这个小 数每一位数表示的意义吗,今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 板书: 小数的意义(三) (一)在计数器上拨出22.222,并说一说其中的“2”分别表示的意义。 (二)区别数位与计数单位。 二、自主阅读,小组交流 (一)自主学习完成P6第一部分

(一) 组内交流,教师点拨 (二) 认识数位顺序表 自主阅读,进一步认识小数计数单位 (三) 讨论理解“满十进一” 低一级的单位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为什么呢,说说你的理解。 三、巩固提高 完成P7页1、2 题 四、作业 完成《小练习册》1、2题 第二课时 一、情境导入,出示自读目标 师:课前同学们去商场、超市观察商品的标价签,并记录1-2种商品的价格,谁来汇报一下,老师也做了调查,小豆豆文具店一支钢笔标价是2.5元,另一家则是2.50元,那你们去买的时候会选择哪一家呢,为什么, 师:为什么2.5元末尾添个0大小不变呢,究竟可以添几个零呢,为什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方面的知识。

二:探索新知交流讨论 完成课本P7 1(0.6和0.60谁大,涂一涂,比一比 2(在下面两幅图中涂出相等的两部分,并写出相应的分数和小数。独立尝试 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涂法和想法,你发现了什么, 全班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3.小结: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小数的基本性质) 三、独立练习巩固提高 1、独立练习:P8 3、4、6题 2、全班交流,互相评价 四、课堂小结: 课上到这,同学们有哪些新的学习体会,还有什么问题,今天的知识你是怎样掌握 的,能让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学习心得吗,(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节本课内容。) 五、课后作业 完成第8页5题 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三) 小数的基本性质 课后反思: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苏教版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2,过程与方法:在操作中使学生体会小数产生的必要性。通过观察、比较,以及自主探究建立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和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的进率。 【教学难点】:抽象概括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师:孩子们,认识我吗?(出示我的个人资料) 个人资料 姓名 朱冬霞 性别 女 工作单位 杨汛桥镇紫薇校区 身高 1.6米 体重 49.5千克 兴趣爱好 每天用1.5小时看书,用0.5小时运动。 师:请一个同学介绍一下老师。通过刚才这位同学的介绍,大家认识我了吗?大家可以叫我什么?刚才朱老师的个人资料中出现好些数字,大家认识吗?都是什么数?(小数)

【设计意图】: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在学生感兴趣的 有关老师的资料中,提供了日常生活中的有关小数的信息,介绍时顺便复习了旧知,了解了学生的起点。 师:我知道我们三年级的时候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对不对?观察我的个人资料中的四个小数,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小数点后面都只有一个数字)在数学上我们把小数点后只有一个数字的小数叫做一位小数。 师:谁能报一个和这些特别不一样的小数呢?(引导学生报出两位小数) 师:还有不一样的吗?(三位小数),当然还有四位小数、五位小数等等。 师:通过刚才大家的举例,我们已经把小数按数位分了类,接下来我们继续来研究小数。 【设计意图】:开始便将小数按小数位数分类好,为后面的教学活动学习各 类小数的意义做好准备。 二、新授 1,学习一位小数的意义 (1)正方形中 师:今天我们从研究最小的一位小数0.1开始。(板书:0.1)看到0.1你想到什么数?(原创:《小数的意义》公开课教学设计) 师:为什么你会想到原创:《小数的意义》公开课教学设计呢?(把一个整 体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1份就是它的原创:《小数的意义》公开课教学设计) 师:很好,我们学小数初步认识的时候知道(原创:《小数的意义》公开课教学设计=0.1),他们的大小相等,那他们的意义相同吗?(?) 接下来动手画一画,假设练习纸上正方形的大小用“1”来表示,现在请同学们用最快的速度画一画,用阴影表示出0.1。(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并指导,学生作品展示,分别分析) 师:为什么这几个同学画的阴影部分都可以来表示0.1呢? 师:太棒了!还有谁也能像她一样表达? 生:因为他们都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了十份,取了其中的一份画阴影,就是原创:《小数的意义》公开课教学设计,0.1表示十分之一。

北师大版数学四下1.3《小数的意义(三)》word练习题

小数的意义(三) 1.填空。 (1)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位,计数单位是();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位,计数单位是();与百分位相邻的两个数位分别是()位和()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 (2)0.78的计数单位是(),它含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3)与2.82相等的三位小数是(),四位小数是()。 (4)7.35中的“3”在()位上,表示()个();“5”在()位上,表示()个()。 (5)0.23是由()个0.1和()个()组成的。0.48是由4个()和()个()组成的。 (6)一个数由3个1、5个0.001和4个0.1组成,这个数写作()。 (7)写出三个位数不同但大小相等的小数:()、()、()。 (8)一个三位小数化简后是34.8,这个

小数原来是()。 (9)把2改写成以千分之一为计数单位的数是(),把0.2改写成计数单位是0.01的数是()。 (10)不改变小数的大小,把0.6改写成以千分之一为计数单位的小数是()。(11)与2.5相邻的两位小数分别是()和(),与9.87相邻的三位小数分别是()和()。 (12)0.2里面有()个0.001。(13)有一个数,百位上是5,十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十分位和百分位上都是最小的自然数,个位和千位上都是3,这个数是()。 (14)8.08这个数中,整数部分的“8”是小数部分“8”的()倍。 (15)由11个1,11个0.1,11个0.01组成的数是()。 (16)一个小数,它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整数部分是最大的两位数,百分位上是1,其余各位都是最小的自然数,这个小数是()。

2.判断。 (1)在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0.9与0.90的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也相同。() (3)4.0808可以写成4.88。() (4)5个十分之一和500个千分之一相等。() (5)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十分位。()(6)4.29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位。()3.化简下面各数。 5.070=()0.04300=() 11.5070=()506.00=() 4.用7、8、9和小数点能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两位小数?请把它们写出来。(每个数只能使用一次) 5.用8、4、0、3这4个数和小数点写出符合要求的小数。(每个数只能使用一次)(1)写出一个三位小数。 (2)写出一个含有0但不读出来的两位小数。 6.下面这些小数中的4分别表示什么?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的意义》精品教案

《小数的意义》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将分母为10、100、100……的分数用小数表示出来。 2.学生能读小数。 3.学生能说出小数每一位所表示的大小。 4.学生能说出小数的3个组成部分。 5.学生能正确填写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重点:用小数表示分母为10、100、1000……的分数; 正确认识小数数位顺序表,理解小数每一位所表示的大小。 难点:运用小数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流程: 情景导入: 老师课前布置了收集生活中的小数的作业,现在谁能给大家说说你都在哪里见过小数? (学生汇报交流:从商店的价签上、出租车的计价表上、时间上、数学书后面的价格上……) 师: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需要用到小数。请同学们估算一下,我们教室讲桌的高大约有几米呢? (学生可能会回答出:1米、1米多等等) 师:下面就请两位同学合作来测量一下讲桌的高(用米作单位)。看看你猜测的对吗? 学生汇报测量结果。 师:在日常生活中,有时测量结果不能用整数来表示,像这样得不到整数结果的例子在生活中还有很多,于是人们想到了用分数或者小数来表示,这样就产生了小数,今天我们就研究“小数的意义”。(板书:小数的意义) 复习回顾; 1米=(10 )分米 =(100 )厘米 =(1000 )毫米 1分米= (1 10)米=(0.1 )米

3分米= ( 3 10 ) 米=( 0.3 )米 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探究1(两位小数) 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多少厘米?1厘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是几分之几米? 答案:1厘米=100 1 米=0.01米 读作:零点零一 思考: 4厘米、12厘米各是1米的几分之几?是几分之几米? 答案: 4厘米= 100 4 米=0.04米 读作:零点零四 12厘米= 100 12 米=0.12米 读作:零点一二 总结: 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想想做做 分析: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1 100 米,小数表示为0.01。7份是7厘 米, 7100 米,小数表示为0.07,11份是11厘米,11 100 米,小数表示为0.11米。 答案:7100 0.07 11100 0.11 探究1(三位小数) 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是1毫米?1毫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是几分之几米? 答案:1毫米= 1000 1 米=0.001米 读作:零点零零一

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意义(三)》教案-北师大版

小数的意义(三) 教学目标: 1、借助计数器,掌握小数的数位。 2、根据小数的数位顺序表,能理解数位顺序表上的计数单位,以及进率关系。 3、结合具体情境,能抽象出小数的基本性质的具体内容,并能牢固掌握和灵活运用。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 教学难点: 掌握小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准备: 课件、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过渡:同学们,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小数的意义,接下来老师要来考考你们,看你们掌握得怎么样? (课件出示)1、填空。 0.4表示( ) 10 3写成小数是( ) 0.56表示( ) 100 66写成小数是( ) 0.625表示( ) 1000678写成小数是( ) 2、读一读下面一段话中的小数。 北京地铁10号线列车的最高运行速度是80千米/时,约为22.222米/秒。 师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首先要来研究小数“22.222”中每个数字的含义。(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三))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认识数位。 出示计数器,师问:这个计数器有什么特点? 学生观察后汇报 师小结并引导学生拨数:同学们的观察都非常仔细,……百位、十位、个位、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都是小数的数位。小数点的左边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右边依次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那你们能在这个计数器上拨出“22.222”吗?学生尝试在计数器上拨数,师指名上台演示。 课件出示拨数情况,引导学生认识: “22.222” 中有5个“2”,这5个“2”所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小数点右边第一1个“2”在十分位上,它表示2个 101,101用小数表示是0.1,所以这个“2”也可以表示2个0.1. 师提问:小数点右边第2个“2”在百分位上,它表示2个 1001,它也可以表示多少? 引导学生思考后回答:100 1可以写成0.01,所以这个“2”表示2个0.01.

【教学设计】《小数的意义(三)》(北师大)

《小数的意义(三)》 教材通过拓展整数数位顺序表的途径理解小数的意义与小数的基本性质。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数位顺序表,认识小数各数位的计数单位及其进率关系,教材提出了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结合实例,认识小数数位上的计数单位与数字的意义。第二个问题是在数位顺序表上认识小数点所起的指示个位位置的作用,小数数位的计数单位。第三个问题是解释两个相邻小数数位之间的十进关系。第四个问题在“试一试”环节,通过比较5元和5.00元的大小,以及给0.6和0.60涂色活动,掌握小数的基本性质的相关内容。这一部分的学习是学生对小数的意义的进一步掌握,也是后面学习小数的相关知识的基础。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小数数位顺序表、小数各数位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2.理解并掌握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直观模型和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分数的关系。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动手操作、主动探究等活动,发展学生迁移、类比、推理的能力,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的数位、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的性质。 ppt课件。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习过整数的数位顺序表和计数单位,哪位同学愿意带领大家回顾一下? 教师指名两位同学上台绘制整数数位顺序表,集体订正并回顾。 师:真棒!我们已经掌握了整数的数位顺序表,那么小数有哪些数位和计数单位呢?这节课我们就结合整数的这部分知识继续研究小数。(板书课题: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设计意图] 通过知识迁移,复习学生曾经学习过的知识,引导学生学习新的知识,为新课程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知探究 (一)认识不同数位的意义。 1.观察计数器,认识小数的数位。 师:计数器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观察后汇报。 2.在计数器上拨数,明确小数各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 师:同学们观察得都非常仔细,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都是小数的数位。

五年级上数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五年级数学科辅导讲义(第讲)学生姓名授课教师:授课时间:专题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目标1、系统的梳理小数的相关知识点,是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同时学会利用知识点解题。 2、会利用知识转移的思想,通过对比整数与小数的异同点,更好的进行区分、记忆。 3、培养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和对知识的自我梳理能力。 重难点 ①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②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常考点1. 小数的性质。2. 小数的化简。 3. 小数的改写及整数改写成小数。 4. 小数大小比较 知识点1介绍: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知识点2介绍:小数的化简。依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小数的大小不会改变。知识点3介绍:小数的改写及整数改写成小数。增加小数位数的前提是不改变小数的大小,只要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即可,整数改写成小数,在整数右下角点上小数点,然后根据需要添上“0”。 知识点4介绍:小数大小的比较。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就比较百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考点一 典型例题:1、三位同学测量同一本书的宽度,却得到了不同的结果,小雨的测量结果是米,小刚的测量结果是10厘米,而小兰的测量结果却是100毫米,这是怎么回事呢? 总结分析: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观察等式发现从左到右每个小数末尾添上一个0,小数的大小没有变;而从右到左观察,每个小数末尾依次去掉一个0,小数的大小也没有变。 巩固练习题:(1)谁能只动三笔,在下面三个数之间划上等号? 60200 602 6020

五年级上册《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8-29页。 教材分析 在一至四年级,“数与代数”领域主要教学整数的知识,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十进制计数法。三年级(下册)曾经教学了一位小数,初步体会了一位小数与十分之几的分数间的联系,这些都是本课基础。本课教材中例1、例2借助常用的元、角、分和米、厘米、毫米单位之间的换算,通过这样的感性认识,初步抽象出小数的意义。本课又是进一步教学小数性质、比较小数大小、改写大数目的基础,因此小数的意义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学生分析: 这一部分内容学生在三年级初步认识小数时其实已经有了学习的基础。学生有以元为单位的小数表示金额,以米为单位的小数表示长度的经验。如果本节课再把大量的时间放在这一方面,无异于原地转圈。对于五年的学生来讲,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对数字语言、文字语言以及图形符号语言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和理解。所以,课前的预习,五年级孩子是可以胜任的。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让学生自主运用已有的经验理解小数的意义,从而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设计意图: 本节课是一次校级教研课,在第一次试教时按照例题教学,逐步去理解小数的意义。实施下来发现,学生思维就局限在这些单位换算中,而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并

不到位。于是备课组老师就讨论对于这样的概念课怎样才能达到高效呢?最后商量一致同意尝试学生先学后教,由学定教的教学方式,将本节课的设计分成三大板块。 (1)前置学习,初步感悟。课前通过引导题,让学生自学例1、例2,在常用的价钱和长度单位换算之间,初步感悟分数与小数的联系。同时通过检测题了解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理解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表示。 (2)课中操作,沟通联系。小数的意义是在分数意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符合认知建构的理论观点:学习者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与他们内在的认知结构息息相关。布鲁纳说得更清楚:“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整的结构把它们连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遗忘的知识。”学习一个概念,需要在心理上组织起适当的认知结构,并使之成为个人内部知识网络的一部分。沟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内在联系,是引导学生理解小数意义的关键。怎样让学生主动建构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的联系?我们借鉴了特级教师朱国荣老师的设计。用一张正方形纸表示整数“1”,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表示0.1的大小,在此基础上认识0.9、0.2、0.8……从而理解1里面有10个0.1.继续拓展,认识两位小数、三位小数…… (3)分层练习,实质理解。第一,基本练习,对口令;第二,看图写小数;第三,结合数轴找小数。这三组练习题,层层递进,检测学生能否从本质上真正理解小数的意义。 实施过程 一、前置学习,初步感悟。 1.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新的一单元,一起读一读。在三年级我们已经初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课题》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 2.理解小数的意义。 3. 掌握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观察力。 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成功的愉悦,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2.渗透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观点、实践第一的观点。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 课前准备 直尺、方格纸、课件等。 课时安排 1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在我们的数学王国里,除了整数外,你还知道哪些数你能举一个我们学过的小数的例子,并说出它表示的意义吗 预设:我还知道有小数,比如,。表示1/10,表示4/10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一组一位小数:1/10;4/10……)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组数据,这些小数有哪些共同特征(小组内交流)

学生小组交流后,再集体交流。 预设:都有小数点,小数点后面都有一位小数。 教师引导归纳: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2.谈话:看来同学们前面的知识掌握的不错,作为奖励,老师带来一组美丽的图片,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出示情境图。) 【设计意图:本课是在学习了一位小数和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先带领学生回顾一下前面所学的有关知识,为学习新知做铺垫。再带领学生欣赏信息窗1,引入新知,培养情感,激发兴趣。】 二、新课学习 1.学习小数的读写。 谈话:从图中你都看到了什么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交流。) (1)根据以前的知识,请你把两种蛋的数据试着把它们读或写在练习本上。 (2)全班交流订正。 (3)教师根据学生的读、写情况引导学生概括小数读、写的基本方法。 谈话:对于这些小数,你还想了解它们哪些知识 预设:表示什么意思 下面我们先来研究一下千克中的表示什么意思 2.学习两位小数的意义。 谈话:千克中的表示什么,首先要弄清表示什么。 (1)出示一张正方形纸片。 谈话:如果正方形纸片用“1”表示,那么把它平均分成10份,每份可以怎样表示如果把它平均分成100份。每份可以怎样表示 预设:平均分成10份,每份表示1/10;平均分成100份,表示1/100 (2)在正方形纸片上表示出。 谈话:我们知道了就是1/100,那么你能在这张正方形纸片上表示出吗它表示什么 (小组合作完成,全班交流,师引导学生明确就是5/100,也就是5个1/100。) 板书:5/100 (3)教师多媒体出示、的方格图,阴影部分表示什么 板书:5/100 10/100 (4)小组讨论:这些小数有什么共同特点 (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两位小数表示的意义) 3.学习三位小数的意义。 (1)谈话:我们已经知道了两位小数表示的意义,猜想:那么表示什么表示什么(学

小数的意义 (3)

小数的意义 教学内容: 教科书P28-30页的例1、例2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 五第1~5题。 教学目标: 1、在现实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读、写小数,体会小数与分数 的联系。 2、在用小数进行表达的过程中,感受小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 信心。 3、在探索活动中,会独立思考,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 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及小数与分数的联系。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米尺 教学过程: 一、先学探究 【先学提纲一】: 1、用分数表示下面的数。 1角=()元 1 分米=()米 2 角=()元 1 厘米=()米1分=()元 1 毫米=()米 2、观察例1情境图,思考: (1)橡皮的单价0.3 元是()角;信封的单价0.05 元是()分,练习簿的单价0.48 元是()角()分或()分。 (2)阅读例1下面的文字,读一读:0.01读作(),0.05读作(), 0.48读作()。 (3)0.3 元是1 元的几分之几?0.05 元是1 元的几分之几?0.48 元呢?为什么?

【先学提纲二】: 观察例2,并思考: 1、分数小数 1 厘米是()米,可以写成()米。 4 厘米是()米,可以写成()米。 9 厘米是()米,可以写成()米。 2、这三个分数都有什么共同点? 这三个小数有什么共同点呢? 3、分母是()、()、()……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两位小数表示(),三位小数表示()…… 二、交流共享 1、根据先学提纲(一)交流例1 (1)读一读橡皮、信封、练习薄的单价。如果用“角”或“分”作单位,你能说出这些物品的价钱吗? 指出:0.05读作零点零五,0.48读作零点四八,它们也都是小数. (2)学生再读一读,写一写。 (3)思考:1元等于多少分?1分是1元的几分之几,是几分之几元? 写成小数是多少元?5分呢?4角8分呢? 在小组里先说一说,写一写,再回答。 2、根据先学提纲(二)交流例2 (1)根据刚才的学习收获,观察手中的直尺,找到1厘米的刻度,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