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就业形势与政策教案讲课稿

就业形势与政策教案讲课稿

就业形势与政策教案讲课稿
就业形势与政策教案讲课稿

新乡医学院教案首页

就业形势与政策

一、就业形势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据教育部发布的资料,2002年全国有145万高校毕业生,2003年是高校扩招后的第一届毕业生,人数达到212万人。今年2009年,611万大学生!是2002年高校扩招前的两倍多!尽管,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快速增长。产业结构升级速度加快,带动了对高人力资本存量的高校毕业生的强劲需求。但由于毕业生供给增速超过经济增速,市场消化超量供给的高校毕业生人才需要时日。

来看一看河南省的情况,扩招前的2002年,全省高校毕业生8.3万人,扩招后第一年的2003年,全省高校毕业生12.1万人。2009年,河南将有51万大中专毕业生面临就业,城镇新成长劳动力70万,10万转业军人等待安置工作,另有35万人登记失业,这其中还不包括950万返乡农民工。这其中有36.8万名高校毕业生。

最后来看一看咱们学校,由于咱们学校是五年制医学为主的学校,2003年我校是扩招前的最后一年,毕业生仅427人,2004年扩招后毕业生1154人,而2008年的毕业生为1762人。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区域化发展,劳动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也呈现出区域化特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越高,对高校毕业生的质量、层次、能力要求也越高;区域经济发展速度越快,对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需求越大。2000—2004年,我国东、中、西部区域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分别累计为366.81万人、234.81万人和159.32万人,同期东、中、西部区域

就业人口规模增加值分别为1814万人、500万人和816万人。所以相比较而言,东部区域劳动力市场容纳高校毕业生的能力最强,西部区域次之,包括我们河南省在内的中部区域较弱。

最后,需要特别点出的是,2008年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困难日趋显现,许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甚至倒闭破产,全国性失业问题非常突出。去年,全国GDP增速下滑了4个百分点,河南GDP增速也回落了2.5个百分点。2009年即将毕业的611万大学生就业形势面临严峻挑战。

(二)我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面对着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我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一贯坚持做好就业常态化教育、全程化服务、特色化市场,“一切为了学生就业,为了一切学生就业,为了学生就业一切”,作出了许多创新性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①“一把手工程”作为重中之重来抓,校党委、行政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党委书记周铁项、校长邢莹十分重视,经常性指导工作。

②为深入了解和掌握全省卫生行业的用人需求形势,结合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特点,自2004年以来,利用4年多时间对河南省县级以上211家医疗卫生单位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专项调研,建立了收录用人单位2000余家的就业信息库。把调研的结果形成《河南省医疗卫生单位人才需求调查报告》,对省内医疗卫生人才的就业市场、就业形势及专业需求进行了初步预测,并以此为根本把握市场形势,紧抓人才需求市场的开发,为学校的招生、教学改革、学科建设等提供政策咨询。正是这种就业常态化教育,使学校的日常工作和就业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为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③我校大五学年属于临床教学实习阶段,学生分布在省内外几十家教学医院,学校难以及时把就业信息传递到每一个毕业生手中。为使在校毕业生和非在校毕业生走出“信息不对称”的尴尬状态,积极探索网络、手机信息化时代下的就业指导与服务新模式,为每一位毕业生就业提供指导与服务的“全信息”。

④本着“互动、双向、及时”的指导思想,以提供“桥梁作用”为立足点,不断完善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建设。“新乡医学院大学生就业信息网”及时改版升级,并投资1万元购买了职业规划网络测评系统。广大毕业生得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供和发布的网络信息, 开展网上就业咨询服务。“网络课堂”“远程面试”等也正在紧张筹划建立。系列网络管理服务平台的建设,网上双选活动的开展,网上就业市场的开拓,多渠道、立体化网上就业信息的收集与发布,使我校实现了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有效衔接。

⑤针对毕业生的不同需求,我校创新就业指导模式,开展分类指导,构建了“全方位、主动型、实践式”的就业指导服务新模式,同时进一步整合就业工作者队伍资源,使就业指导服务形成了合力。我校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指导成立大学生就业与实践协会,结合专业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就业问题暑期社会实践调查研究,对在校学生如何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就业竞争力和实现成功就业等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这两年来,我校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的成功举办和模拟就业现场秀等异彩纷呈的就业实践式活动的开展,有效激发了在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合理性和针对性。

数据是最客观真实的,看看我校以前的相关统计数据。

2003年——2008年新乡医学院毕业生年底就业率一览表

(该数据为河南省教育厅公布的就业率数据)

2008年12月31日,我校首次发布《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白皮书》,全面介绍2008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在此我作以简单介绍。

我校2008年普通本科毕业生共计1762人,截止12月31日,已登记就业人数为1651,就业率93.70%。为全面掌握我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对我校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提供基础数据,指导毕业生就业工作更好的开展,现将我校2008年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分类、分专业统计。

按就业方式统计,我校2008年毕业生录取研究生人数为555人,占毕业生总数的31.50%;正式派遣人数为684人,占毕业生总数的38.82%;灵活就业人数为395人,占毕业生总数的22.42%,总就业率为93.70%。

按在省内、外就业去向统计,其中在河南省内就业人数为1049人,占毕业生总数的59.53%;省外就业人数602人,占毕业生总数的34.17%;出国17人。

按就业单位性质统计,其中医疗卫生单位就业人数为779人,占毕业

生总数的44.21%;在国有企业就业人数为68人,在教学单位就业8人,部队就业54人,其它企业、公司就业人数177人。

按就业单位地域统计,我校毕业生在地市级单位就业1356人,占毕业生总数的76.96%;县级就业单位260人,占毕业生总数的14.76%;县级以下就业3人,志愿服务西部计划2人,大学生村官计划2人。

前几年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可以说整体上是喜人的。2004年--2007年我校连续两届被授予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像我们刚才所提到的,河南省毕业生就业市场分市场的设立、河南省医疗卫生单位人才需求情况调研、毕业生考研录取调剂、手机短信就业服务平台、社会实践牵手大学生成才就业之路等一系列工作举措创新先后受到了河南省教育厅的好评和推广,同时也被中国教育报、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河南日报、教育时报等多家新闻媒体报道。

但是受今年国际国内大环境的影响,医学类大学毕业生人数年年攀升,我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也已十分严峻,就业竞争十分激烈。我校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

(三)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出现的阶段性问题,这个问题在近十年内将依然存在。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的原因,也有高等教育本身的原因,还有毕业生自身能力、知识结构等方面的原因。从社会和高等教育的层面来看,主要表现在:

1、结构性矛盾,供求错位

一是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国家和企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后面带来的是职业、职位、岗位的变化,企业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变化速度是高校专业培养人才的2-4倍,形成了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供给与需求错位是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是人才结构失衡,供求矛盾加大。目前,在我国“大学生就业难”与用人单位“求才难“同时并存。近年来的人才市场需求供给情况反映,各技术等级的劳动力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以机械加工为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金融、贸易、法律、IT类是我国目前人才最紧缺的行业,人才缺口都在百万以上。

三是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毕业生流向与人才需求矛盾突出。我国中东部经济发展较快,是每年毕业生最期望就业的地域,在泛长三角、泛珠三角等地区城市聚集了大量优秀、高层次的人才,而相对于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的西部地区包括东北老工业基地等,现在正值国家政策大力发展的时机,急需大量优秀、专业的人才,却很少有毕业生问津,毕业生流向与人才需求矛盾突出。

2、选人用人,缺少标准

中小企业选人用人基本上没有导入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多数企业是缺什么人找什么人,没有人力资源发展规划。越是小企业越不愿意选大学生,不注重自己培养和储备人才。而外企,特别是500强企业,更愿意选择大学生进企业,从头培养。这种用人上的差异与企业文化、企业规模、CEO 战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深度关联。目前,中小企业已经意识到人才

培养战略的重要,开始重视和建设企业的人才培训模式。

从毕业生自身来看,主要表现在:

1、知识陈旧,转化率低

应届大学生到岗工作,实际知识应用率不足40%。我国大学生一般在1-1.5年才能独立完成工作,而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只要2-3个月。现在的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2、准备不足,目标模糊

目前国内多数学生对职业目标相对模糊,没有把兴趣、爱好与自己所学专业很好结合。多数学生参加人才交流会都有一种“赶集”的感觉,没目标、没准备,全凭运气碰,人才交流会协议签约意向成功率一般在30%左右。

3、依赖性强,创造力弱

我国部分大学生表现出“五靠”:

考大学靠压(家长监督学习);

报志愿靠拍(家长定);

上大学靠供(家长投资);

找工作靠关系(家长运作);

选择职业靠感觉(没有科学的分析,家长凭经验);

大学生完全独立完成自己的意愿选专业、定职业、找工作的在被调查的群体中仅占40%。

4、理念滞后,能力危机

大学生就业理念受社会各种价值取向的影响,指导其就业的理念存在三大误区:一是“创业不如就业”;二是“就业难不如再考研”;三是“宁要都

市一张床,不要基层、西部一套房”。现在的大学生在校期间,不注重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在毕业时,出现了能力危机,不能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

二、就业政策

(一)基本政策

纵观新中国成立后50余年的毕业生就业政策沿袭演变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即: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包统分阶段,商品经济条件下的从供需见面到双向选择的过渡阶段,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自主择业阶段。在不同阶段,毕业生就业政策有所不同,是不断改革发展的过程,每个阶段都与其时代特征相适应,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根据国家教委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和国务院批准的教育部《通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以及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意见》等文件精神,我国现阶段就业政策主要内容可概括为:“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应贯彻统筹安排、合理使用、加强重点、兼顾一般和面向基层,充实生产、科研、教学第一线的方针。在保证国家需要的前提下,贯彻学以致用,人尽其才的原则。在计划安排上要优先考虑国家和地方重点建设基础上的需要,尤其是要报省艰苦地区的国防军工和科研等重点单位的需要。国家采取措施,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边远地区、艰苦行业何国家急需人才的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联营企业等非国有单位就业。建立由学校和有关部门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在国家政策指导下,通过人才劳务市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毕业生就业制度。”

(二)近年来配套政策

1、从2006年起,人事部、教育部等部门将组织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开展“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

2、2006年起,人事部、教育部等部门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以帮扶学子就业。

3、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表示,2006年起建立就业评估、监测和预警机制,同时完善就业政策体系,加大对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体的就业扶持力度。

4、就业政策中的新动向:教育部下发《国家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公告》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为有效应对当前严峻就业形势,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9】3号),有关部门也在积极研判形势,计划在近期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日前,教育部下发《国家促进普通高效毕业生就业政策公告》(见附件),并印制了3万张大型宣传海报发至各高校,意在帮助毕业生及时、全面地了解政府积极促进高校学生就业的政策。

据悉,教育部与有关部门还在组织编写《国家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解读手册》,对国家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进行详细解读,并将于本月底下发。此外,3月底和4月初教育部还将联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在“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等网站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宣传咨询周”活动,进一步解读和宣传国家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有关政策措施。我校也将根据教育部和上级有关部门工作要求,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帮助我校毕业生进一步了解政策、读懂政策、用好政策,共同做好2009年和今后的毕业生就业工作。

展示资料

国家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公告

一、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中西部地区就业:

1、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公益性岗位就业的,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其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的,给予薪酬或生活补贴;

2、对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农村基层单位就业并履行一定服务期限的,由政府补偿学费,代偿助学贷款;

3、对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在研究生招录和事业单位选聘时优先录取;

4、对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项目的,给予生活补贴,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项目服务期满并考核合格的,报考硕士研究生初试总分加10分,高职(高专)学生可免试入读成人本科;今后相应的自然减员空岗全部聘用参加项目服务期满的高校毕业生。

二、鼓励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

5、由政府补偿学费,代偿助学贷款;

6、在选取士官、考军校、安排到技术岗位等方面优先;

7、退役后参加政法院校为基层公检法定向岗位招生考试时,优先录取;

8、具有高职(高专)学历的,退役后免试入读成人本科;或经过一定考核,入读普通本科;

9、退役后报考硕士研究生初试总分加10分;荣立二等功及以上的,退

役后免试推荐入读硕士研究生。

三、积极聘用优秀高校毕业生参与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

10、高校毕业生在参与项目研究期间,享受劳务性费用和有关社会保险补助,户口、档案可存放在项目单位所在地或入学前家庭所在地人才交流中心。聘用期满,根据需要可以续聘或到其他岗位就业,就业后工龄与参与项目研究期间的工作时间合并计算,社会保险缴费年限连续计算。

四、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

11、对企业招用非本地户籍的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各地城市应取消落户限制(直辖市按有关规定执行);

12、为到中小企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档案管理、人事代理、社会保险办理和接续等方面的服务;

13、从事个体经营符合条件的,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并享受国家相关扶持政策;

14、登记失业并自主创业的,如自筹资金不足,可申请5万元小额担保贷款;对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可按规定适当提高贷款额度;

15、参加创业培训的,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

16、灵活就业并符合规定的,可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政策。

五、强化对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

17、就业困难和零就业家庭的高校毕业生,享受公益性岗位安置、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等就业援助政策;

18、机关、事业单位免收招聘报名费和体检费;

19、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求职补贴;

20、对离校后未就业回到原籍的高校毕业生,由各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免费提供就业服务并组织就业见习和职业技能培训。

详细内容请登陆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平台:https://www.doczj.com/doc/60380357.html,

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党中央和国务院历来十分关心和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是党中央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的,是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大学生成长进步、建功立业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人才培养战略的重大调整和重要决策,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深刻地影响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所以我们要学会客观、开放地审视就业形势。

目前,大学生遇到严峻的就业形势挑战,同时也遇到了难得的人才发展、培养、成长机遇,一是我国经济稳步增长,为广大毕业生提供了足够的就业空间;二是以高校毕业生为主体的就业市场逐步完善,政策性障碍正在消除;三是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项目正在逐步实施,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

大学生就业是国家极为关注并极力解决的民生问题,但就业归根结底是大学生个人的事情。当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候,大学生唯有通过自身的努力才能获得自身发展并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

一、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在社会中,就业职位的层次分布是呈三角形的,从顶端向下,各职位层次对劳动力的技能要求逐渐下

降,数量逐渐增多。“供需矛盾”决定着毕业生就业职位的分布与就业层次、薪酬水平等状况。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GDP增长将保持在7%-8%的水平,每年能够提供的新增职位数在600万—900万之间,而每年新增劳动力和需要就业的人数远远高于新增职位数,在这种情况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将向社会职位的“三角形”靠近底端的方向移动,大学毕业生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念已势在必行。

大学毕业生应树立的就业观念包括:

1、竞争择业的观念

2、择业发展观(先做人、再做事,先生存、再发展)

3、自主创业和终身学习的观念

4、服务基层的观念

5、尽可能发挥专业所长,做到专业对口

二、自我分析,合理定位,明确就业目标。就业目标是为实现职业目标的一个准备,在现阶段,就业目标要实事求是,严峻的就业形势产生的结果必然是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因此,结合自身的综合实力和专业特色制定一个适中的就业目标显得尤为重要。

三、面向基层就业,牢固树立基层服务意识。胡锦涛总书记说过:凡是在各种领导岗位上有所作为、成绩突出的干部,都是注重实践锻炼特别是基层实践锻炼,在丰富生动的实践中成长起来的,这已经成为一种规律性的现象。基层是高校毕业生熟悉当代中国社会、了解现阶段国情、磨练意志、砥砺品格、增进与人民群众感情的最好课堂,也是施展才干的广阔

舞台。

基层是一个大概念,既包括广大农村,也包括城市街道社区,既涵盖县级以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也包括非公有制组织和中小企业,既包括自主创业,也包括艰苦行业和艰苦岗位。

基层还是一种意识,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从一点一滴的基础性工作做起,都需要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地工作态度。国家出台了有关服务基层就业的意见,不是一时之需,更不是权宜之计,而是百年大计。面向基层就业,是时代的召唤和国家的要求,也是当代大学生必然的选择。

路在脚下!

祝福大家,谢谢!

形势与政策论文 当前就业形势与分析

当前就业形势与分析 今年中国的就业形势将比往年要严峻得多.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愈演愈烈,不少企业的招聘计划被冻结或缩水,对原本就面临巨大就业压力的大学生无疑是雪上加霜。 一中国就业形势现状. 今年中国的就业形势将比往年要严峻得多。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中国在09年GDP增长速度保持8%都很难了,这和国家的财富有很大关系。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预计,本次经济危机的出口下降导致的非农就业减少为1763万,其中服务业664万,制造业969万。首当其冲的是金融行业。原本风光无比的投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等金融机构,几乎都大幅削减甚至取消了校园招聘计划,而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的外资银行也放缓了发展步伐。同时,地产、汽车、广告等实体经济受到波及。石油石化、能源、矿产、出口贸易、物流类也前景不明。与此同时,美国由于经济的恶化而大幅缩减了进口,使中国进出口贸易开始呈下滑态势,未来的形势也不明朗,预计明年情况将进一步恶化,贸易物流类企业的招聘需求将有所下降。由于市场萎缩,需求下降,不少高科技企业今年也缩减了招聘计划,尤其是硬件和软件外包、芯片制造等行业。同样,通讯和互联网企业也放缓了扩张的脚步。 二解剖中国就业问题 总结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 1金融危机使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都陷入了低谷,国内中小企业大批外企倒闭、迁移和收缩,从而大幅度地减少劳动者的就业空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大量海外人员回流,从而使高端竞争出现重心下移,这一情况无疑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带来新挑战。 2高校扩招影响:2008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虽然国家已经停止了扩招,但是这几年扩招的影响依然存在。 3学生就业渠道不畅:对大多数人来说,网站和招聘会才是最主要的就业渠道,还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 4企业用工制度不合理:一些私营企业用工不但不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另外,起薪较低,升幅不大,同时,用人单位还设置经验、性别等障碍拒绝应届毕业生。 5高校专业设置错位: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一些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缺乏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功底不系统,应有的动手能力也不强。而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6 学生缺乏就业培训机会:不少企业拒绝承担大学生就业后的“在岗培训”费用,招聘中普遍要求有“数年工作经验”。 7学生仍然期望过高:大学生就业理念也存在一些误区,如“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创业不如就业”,“就业难不如再考研”等。 三关于提高2010中国大学生就业的几点建议. 1政府:政府社会必须进行相应总体性调整。政府可从不同角度如供给,需求等方面发展我国创业投资金的思路.,可通过努力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尤其是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水平,来增加对人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使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人才使用衔接好。 2学校:搞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首先,教育理念必须从“知识本位、技能本位”向“素质本位、人格本位”转变,让学生各方面能力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其次,要变就业教育为创业教育。创业教育是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状况与国家政策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高等教育的普及。在这种教育渐趋普遍化的社会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俨然成为了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状况与国家政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国家政策 大学生是社会发展进步必不可少的人才资源。随着高校的扩招,高等教育已经逐渐转变成大众化教育。这样一来这个教育政策成了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使更多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提高了国民整体素质;另一方面也给大学生造成了较大的就业压力。在此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已经不仅仅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关系到千万个人和家庭的民生问题。 1.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状况 大学毕业生中流传着“毕业即失业”这一略带调侃的流行语,但无疑从一定程度上说出了当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而这一问题是否能够得到解决直接影响国家社会的稳定,经济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无论是毕业生和高校还是政府部门都在迫切关注这一问题,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种情况。 毕业生人数增加 自从改革开放以后,高校逐年扩招,大学生就业与社会需求的矛盾日益增加。现今大学生的数量又创历史新高,人力资源市场供远远大于求,这也就直接造成了当下严峻的就业形势。从1999年全国高校开始扩招以来,大学生毕业生人数就逐年增加。而据教育部最新统计的数据,201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已经达到795万,而预计今年的毕业生人数要远远大于这个数目[1]。 就业市场供需矛盾大 就业市场的供需矛盾在这里不仅仅是指人数和职位数量上的矛盾即人数远少于

岗位数量,在这里更多的是指结构性失调。比如毕业生无法找到理想的工作,工作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员,这形成了一个比较滑稽的现象:毕业生没有工作,而用人单位的许多岗位空缺。 个人以及社会观念问题 很多大学生有着眼高手低的心态,对于一些工资比较低或者工作比较辛苦的岗位都不愿意从事。但是我国由于当前的经济市场的影响,高薪岗位人数需求较少,大学生与研究生和博士生竞争相对又处于劣势,如此一来本科生能获得高薪职位的人数少之又少。除此之外,社会观念也有着很大的影响,一方面用人单位开始对求职人员在文凭学历上有更高的要求,例如一些单位在招聘时只要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这就造成了大学生为取得获得更高学历而放弃找工作选择继续深造,考研人数的逐年增加就是这一有力验证。但是若考试失利之后,毕业生又必须面临就业问题,这时就失去了许多好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一些公司对于工作经验也有要求时,只有文凭没有工作经历的大学生无疑又成了“孤儿”。 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由于工作相对稳定而被称为“铁饭碗”,因此一直是毕业生希望的出路之一。每年都有大量的毕业生投身于公务员以及事业单位招录考试当中,但是因为公务员的考试和考研一样竞争非常激烈,如果考试没有通过选拔,毕业生同样会失去许多就业的好机会。 2国家有关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分析 从2000年以来,我国对待大学生就业问题主要采取的是“市场导向、政府调控、校企联合、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此外,政府非常重视对于毕业生就业的引导和鼓励。前总理温家宝指出当前政府要把大学生就业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在2009年全国“两会”中如何促进大学生就业成为了“两

大学生就业形势与政策

大学生就业形势与政策解读(文字稿)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 (一)年就业形势:总体严峻 年,中国实施了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国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并未出现就业随着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态势,然而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仍然存在。同时,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机制也有所变化,不少大学毕业生毕业后进入劳动力市场求职。例如,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全国多个城市劳动力市场的监测,年第三季度进入劳动力市场求职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相比上年同期,增长幅度较大,在所谓的新成长失业青年中,应届高校毕业生占,而在年第三季度该比例为;实际人数则比上年同期增长。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年初曾表示,年城镇需要就业的劳动力达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万人。月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在京举行,面对略显严峻的就业形势,与会专家呼吁,实施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通过增加就业机会和劳动者收入,提高就业的质量。 受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增长率从一季度的降至二季度的,再降至三季度的。此前人们曾担忧经济下行将拖累就业,使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二)年大学生就业总体形势 .全国高校总体就业情况 由麦可思发布的《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显示,届大学毕业生失业率呈现下降趋势,届比届全国大学生毕业生总体失业率下降了个百分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超过了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就业率和月收入持续上升。 年就业蓝皮书指出,届和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连续两届呈现上升,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增长趋势更为明显。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全国总体就业率为,比届全国总体()上升了个百分点,比届全国总体()上升了个百分点,高于金融危机前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约个百分点。可见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超过了金融危机前的水平。本科院校届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比届()上升了个百分点。

如何正确面对当前就业形势与政策

如何正确面对当前就业形势与政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大学的扩招,上大学不再是一件非常难的事,大学生也变的越来越多,而用人单位却没有那么多,并且给的工资也一如既往的少。 怎样正确面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与政策?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伴随高校扩招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既反映了市场经济运行的特点,也暴露出现行教育体制、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结构以及大学生就业制度、就业观念与市场经济要求尚存在一些不适。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并不是扩招以后才出现的。只要是实行市场就业方式,实现大学生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就必然需要一定的时间,必然需要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一些大学毕业生在竞争就业过程中也必然会面临失败。这是市场经济和市场就业的正常现象。就业问题与产业结构变化、经济发展周期等宏观经济状况有着直接的关系。经济学理论认为,失业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磨擦性失业,即人们不断跳槽过程中所形成的暂时性失业;二是结构性失业,即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形成的失业;三是周期性失业,是因为经济不景气所形成的失业。前两种类型的失业又称为自然失业,这种失业与经济的景气度没有关系,就是在经济景气时也会发生这两类失业。目前我国的失业现象是这三种类型的失业同时存在:磨擦性失业的产生与我国就业体制市场化有关,在计划经济时代是不存在的;所以当前就业难不仅是高校中的问题,各行各业都有。从这点出发,扩招不但没有制造失业,

而且缓和了失业。因为没有扩招,这几百万名学生不仅没有接受大学教育的机会,而且几年前就要面临就业问题。扩招没有"扩"出更多的劳动人口来。 大学生就业市场化与高等教育改革滞后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①没有从招生、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培养模式等方面改革。应该看到,虽然我国的教育模式已经发生变化,但学校还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尤其扩招后,其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仍没有相应调整。一些学校仍然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一些学生高分低能,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即使有些专业有所调整往往也不是面向市场需求,而是单纯立足于自身师资条件等,这样学校招生和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 为此应该客观认识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形势,正确分析大学生就业的矛盾和问题,因势利导,科学应对。既要清醒地看到市场经济的常态是供大于求,劳动力市场是这样。大学生就业市场作为劳动力市场的一部分,出现供过于求,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也要实事求是看到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是发展中的问题。是一个短期的结构性问题,经过努力是完全可以缓解和解决的。

形势与政策:在当前形势下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的政策

在当前形势下大学生树立 正确就业观和择业观的的对策分析据统计, 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大约是630余万人,2011年的人数高达是660万人,2012年更是增加到680万人,预计2013年的毕业人数将会达到699万人。随着毕业人数一年比一年创新高,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由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的数据显示,2011届大学毕业生为608.2万人,按比例推算,有近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而从2012年10月29日至2013年4月10日,被调查的2013届硕士毕业生签约率为26%,低于上届同期11个百分点;本科毕业生为35%,低于上届同期12个百分点;高职高专毕业生为32%,低于上届同期13个百分点。 在这种形势下,许多大学生面临毕业就失业的境遇。除了社会多方的各种原因,大学生也必须意识到自身缺陷导致就业这种境遇。所以在当前形势下,大学生要做的就是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就是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平等就业观,多种方式就业观,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要衡量自己的综合能力的高低,并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如果没有衡量自己的能力就盲目就业,那么就是错误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一、立足现实,脚踏实地,树立信心

许多大学生过于理想化,对人生有许多美好的追求,总想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这种积极的心态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人生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很多事情都是不遂人意的。 有些大学生把自己定位太高,认为自己应该在大企业、大公司上班,享受高薪和优待,他们看中的是眼前的经济利益和生活条件,一心想在城市里,对于小县城、农村的乡镇企业和艰苦环境不屑一顾。这样的心态使他们纠结于小细节之中,始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还有一些大学生拘泥于传统思想,只想找“铁饭碗”,在国企或政府部门当公务员。这种具有局限性的观念表明这类的大学生并没有立足于现实。并且许多大学生在没有找到工作的情况下就感觉受挫,选择了逃避,长久地赖在家里消极度日。 因此,大学生要认清就业形势,立足现实。要打破一步到位、从一而终的就业观。很多高层管理人员也是从基层做起的,很多成功人士并不是一开始就很成功。首先,把自己所学的专业,自己的特长,自己的爱好综合起来,找出适合自己的职业。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脚踏实地的作风,只要是适合自己的工作都可以尝试。从先就业中做起,积累工作经验。其次,积极收集就业信息,择业指南,学习就业择业技巧,提高自己的主动性。通过网络资源、人才交流会等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大胆把自己的才能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更重要的是,要树立自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不要用消极的态度去对待就业。

劳动和就业教案

劳动和就业教案 【篇一:就业指导教案】 大学生就业指导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地位和任务 《大学生就业指导》是伴随我国大学生“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 业制度改革而新兴的一门综合性课程。这门课程以大学生专业知识、技能以及人文素养为基础,其目的和任务是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家就 业形势和政策,引导大学生充分认知自我,合理调整职业预期,树 立正确的择业观,增强就业竞争意识,掌握求职择业的基本常识和 技巧,把握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特点和功能,以此提高大学生主动适 应就业制度改革及就业环境变化的能力,增强求职择业的实力,最 终指导和帮助大学生实现成功就业。 ?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理论、知识方面 1、了解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形势; 2、了解大学生就业的现行政策及体系(国家和地方,行业和部门); 3、了解社会职业的基本知识,开展大学生自我职业生涯的规划设计; 4、了解大学生求职择业的知识,包括求职中自我合法权益的维护; 5、掌握大学生就业派遣的基本程序。 ?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二)能力、技能方面 1、运用职业测评系统,进行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合 理定位; 2、学会了解、筛选就业信息,做好就业前的简历制作、求职书等物 质准备和心理准备; 3、掌握一般的求职应聘、面试技巧; 4、结合自身特点,抓紧时间弥补自身就业能力的不足,为顺利成为 职业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今天的生活是由我们之前的选择 决定的,而今天的选择决定我们今后的生活。 ? 第一章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与就业市场 第一节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形势 (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由“精英”走向“大众”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全国高校就业

附件: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7〕26号)“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的要求,现制订《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旨在进一步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方式、管理与评估,各高等学校要按照《教学要求》,结合本校实际,制定科学、系统和具有特色的教学大纲,组织实施本校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和教学活动,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一、课程性质与目标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现阶段作为公共课,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 通过课程教学,大学生应当在态度、知识和技能三个层面均达到以下目标。 态度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 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基本了解职业发展的

阶段特点;较为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特性、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创业的基本知识。 技能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掌握自我探索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等,还应该通过课程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 二、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建立生涯与职业意识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大学生意识到确立自身发展目标的重要性,了解职业的特性,思考未来理想职业与所学专业的关系,逐步确立长远而稳定的发展目标,增强大学学习的目的性、积极性。 (一)职业发展与规划导论 教学目标:通过介绍职业对个体生活的重要意义以及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介绍与分析,激发大学生关注自身的职业发展;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思路;明确大学生活与未来职业生涯的关系。 教学内容: 1.职业对个体生活的重要意义、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 2.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类别,以及相关职业和行业的就业形势; 3.职业发展与生涯规划的基本概念; 4.生涯规划与未来生活的关系; 5.职业角色与其他生活角色的关系; 6.大学生活(专业学习、社会活动、课外兼职等)对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

就业形势与政策教案

新乡医学院教案首页

就业形势与政策 一、就业形势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据教育部发布的资料,2002年全国有145万高校毕业生,2003年是高校扩招后的第一届毕业生,人数达到212万人。今年2009年,611万大学生!是2002年高校扩招前的两倍多!尽管,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快速增长。产业结构升级速度加快,带动了对高人力资本存量的高校毕业生的强劲需求。但由于毕业生供给增速超过经济增速,市场消化超量供给的高校毕业生人才需要时日。 来看一看河南省的情况,扩招前的2002年,全省高校毕业生万人,扩招后第一年的2003年,全省高校毕业生万人。2009年,河南将有51万大中专毕业生面临就业,城镇新成长劳动力70万,10万转业军人等待安置工作,另有35万人登记失业,这其中还不包括950万返乡农民工。这其中有万名高校毕业生。 最后来看一看咱们学校,由于咱们学校是五年制医学为主的学校,2003年我校是扩招前的最后一年,毕业生仅427人,2004年扩招后毕业生1154人,而2008年的毕业生为1762人。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区域化发展,劳动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也呈现出区域化特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越高,对高校毕业生的质量、

层次、能力要求也越高;区域经济发展速度越快,对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需求越大。2000—2004年,我国东、中、西部区域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分别累计为万人、万人和万人,同期东、中、西部区域就业人口规模增加值分别为1814万人、500万人和816万人。所以相比较而言,东部区域劳动力市场容纳高校毕业生的能力最强,西部区域次之,包括我们河南省在内的中部区域较弱。 最后,需要特别点出的是,2008年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困难日趋显现,许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甚至倒闭破产,全国性失业问题非常突出。去年,全国GDP增速下滑了4个百分点,河南GDP增速也回落了个百分点。2009年即将毕业的611万大学生就业形势面临严峻挑战。 (二)我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面对着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我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一贯坚持做好就业常态化教育、全程化服务、特色化市场,“一切为了学生就业,为了一切学生就业,为了学生就业一切”,作出了许多创新性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①“一把手工程”作为重中之重来抓,校党委、行政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党委书记周铁项、校长邢莹十分重视,经常性指导工作。 ②为深入了解和掌握全省卫生行业的用人需求形势,结合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特点,自2004年以来,利用4年多时间对河南省县级以上211家医疗卫生单位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专项调研,建立了收录用人单位2000余家的就业信息库。把调研的结果形成《河南省医疗卫生单位人才需求调查报告》,对省内医疗卫生人才的就业市场、就业形势及专业需求进行了初

当前就业形势与国家政策

当今就业形式与政策下,我对今后的学习规划 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关心的重大的民生问题,现今金融危机全球蔓延,世界各国的“天之骄子”们几乎都发现“饭碗”更加难找。然而,就业问题不仅是政府和高效的事情,更是每一位大学生自己的事情。从进入大学的第一天起,每位同学都要准确把握就业形势,明了国家政策,从中找出自己的对策。 在上形势与政策的课时,观看的《郎咸平说》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国经济增长的阶段性特征之一是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生产性部门扩张驱动,这决定了经济增长虽然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但这些就业机会主要分布在生产性领域部门,而大学生的就业领域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我国的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原因,而经济主要靠生产性部门扩张驱动的状况难以得到从根本改变,大学生就业难难于在短期内得到缓解。也让我懂得了产业链中的6+1原理,同时清楚地明白我们中国所处的劣势地位。更重要的,让我更加的了解自己接下来要怎样去做,应该要往那个方向去发展,怎样通过一步步努力为自己的未来做好铺垫。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处于不败之地。 记得郎咸平在回答一个学生关于‘大学生应该要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就业难’的问题时说过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那就要让自己变的跟别人不同。当时,这句话就感染了我,让我的思考往更高的更深的层次探索。 怎样让自己变的不同,让自己特别呢?这就决定于我今后的学习规划,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从众人脱颖而出。 首先,“专才”是出路。我认为现在自身所处的环境中,要让自己变成所谓的‘通才’是那么的不现实,是遥不可及的事。所以,我清晰的看到让自己往‘专才’发展的方向是那么的明确。在接下了的学习中,我要更加的努力去学好有关我所学专业的各方面知识,在认识的基础上有所思考与收获。让自己有更新的突破,提高自身对专业知识认知的质量,是成为‘专才’的必要条件。 其次,要让自己成为有明确的目标。培根有句名言:“一个跛足但不迷途的人,能胜过一个健步如飞但误入歧途的人。”准确定位自己的职业目标,是成功就业的前提。所以,接下来的学习应选择几个自己今后“想从事”“能从事”“环境允许从事”的职业,作为学业规划的目标。三者是一个整体,相互约束。因为,我们想从事的,不一定是自己有能力从事的,自己有能力从事的,不一定是环境允许从事的。只有反复的思考和比较,才能逐渐清楚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同时,,尽可能寻找实践机会,来检验自己,并不断地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目标。 然后,要注重能力。很多的事例让我明白学历并不是成功的关键,能力才是人才市场上的“硬道理”。目前,我国技能型人才尤其是高技能的人才非常缺乏,这种人才匮乏的现状已经成为制约企持续发展和阻碍产业升级的“瓶颈”。从这一点出发,我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及兴趣等,选择一些适合自己职业理想规划的技能,为自己的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增加筹码。只有让自己的能力突出,向知识技能型人才的方向发展,就不会遭遇就业的难题。 接着,要立足现在放眼未来。再大的雄心壮志也是要有能力基础,然而这基础是要靠一步步慢慢积累的,好高骛远永远也不能成就大事。所以,我应该要把握好现在的时机,努力地学好掌握现在所学的知识,不能一味的停留在对未来的空想中。只有把握好现在,在学习上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才能放眼广阔的未来。 而后,要认清现状,了解事态动向。大学教育改革滞后,大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动手能力差,创新能力不强等,是当前就业难的关键原因之一。因此,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要时时去了解国家事,天下事。认清当前的形式,指导自己前进的方向。随时了解国家的

就业形势与政策

第一讲就业形势与政策 【教学内容】高校就业形势和政策 【教学目的】 1、分析当前国家和省毕业生就业状况、就业形式 2、明确当前就业政策相关内容 3、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就业形势的把握以及对就业政策的理解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出示某招聘会的照片)描述关于当今就业、找工作的一些情况。 总结:就业,是值得我们每位大学生高度关注的。找什么工作?怎样找工作?这些问题是我们必须要深思的,那么对于就业,我们到底应该了解一些什么呢?这一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关于当前的就业形势以及大学生就业的一些相关政策。 新课教学: 从高等教育、精英教育转向现在的大众教育,分配制度取消了,大学生立即失去了“皇帝女儿不愁嫁”的优越地位,找工作就成为了每一个大学生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一、就业现状 1、近年来毕业生就业形势 从全国情况来看 据统计,200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611万人,就业率为87%,而2010年全 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比去年增加20万,达630余万人,加上往届未实现就业 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很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据统计, 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7%。未来高校毕业生就业仍然是社会各方密切关注 的焦点之一,政府将始终把其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 (出示课件高校毕业生人数及就业率统计表)分析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 势。从上面的图表中,我们看到从2001年——2005年,整体的就业率都是成上 升趋势,而2005年至2007年,就业率开始下滑,高校毕业生也逐渐面临就业越 来越难的问题。2010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好转,整体的就业形势好于去年。 但这种好转并不意味着就业的形势也会跟着走正比例曲线,而快速呈现利好势 头。“就业率是一项滞后的指标。”经济回暖,企业恢复规模,这本来就需要一 个过程。而在企业恢复规模之后,它首先需要的肯定是生产所需的技术人员,然

当前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分析(doc 9页)

当前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分析(doc 9页)

当前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 盘点2002年的就业,不难发现,在劳动力供求紧张的状况并没有改变的情况下,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困难进一步加剧。但从另一方面讲,我国2002年经济增长速度较上年提高,达到8%左右,为增加就业岗位提供了前提条件。国家统计局企业调查总队对全国6000户企业用人情况的调查印证了这一判断,2002年3季度企业劳动力需求指数为95.1,尽管仍然还处于不景气区间,但已好于2001年。综观2003年的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就业的挑战加剧,但再就业困难群体将会得到较多地关注,中央、国务院新出台的10项再就业政策为解决就业最困难群体提供了保证,为社会稳定奠定了基础。 一、当前就业形势 1、城市劳动力市场继续保持供大于求的状况 2002年第三季度,劳动保障部通过全国89个城市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获得的城市就业状况为①:城市劳动力市场继续保持供大于求的

状况,总体求人倍率(需求人数/求职人数)约为0.78。其中,东部求人倍率为0.81,而中部和西部为0.74。 从用人需求状况看,超过七成的用人需求是来自批发零售贸易餐饮、制造和社会服务三大行业;从用人单位看,企业用人占绝对主体地位,所占比重达94.3%,其中,私营及个体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的用人需求占多数,两者所占比重之和约为58.6%。 在所有求职人员中,失业人员所占比重高达58.4%,比上年同期上升,其中上升幅度较大的是就业转失业人员和新成长的失业青年。 从供求状况对比来看,各职业的求职人数均大于需求人数,女性的就业状况略好于男性,各年龄组的劳动力供给均大于劳动力需求,各文化层次的劳动者均处于求职人数大于需求人数。 用人单位对劳动力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在专业技术人员需求方面,出现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的态势。除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求人倍率略有下降外,其余各技术等级的求人倍率均有

1.就业形势与政策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课堂教学设计一、教案头

二、教学详案 填写说明: 1.教学内容要点:明确各教学环节主要内容。 2.教师活动:教师在各教学环节中的言行。 3.学生活动:教师设计的学生参与的形式和内容。 4.教辅手段:运用什么辅助设施、设备和手段完成教学。 5.导入学习情境:通过子情境描述、讨论,让学生明确本次课学习任务。 6.宣布学习内容、目的: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和难点、重点。 7.指导学生操练:点评学生意见、教师完善方案、学生明确步骤,达到能力目标。

8.巩固:学生独立操作,教师指出错误,并更正。 9.归纳总结:对能力要求、知识要求、学习内容、学习效果等内容的评价和总结。 10.课后作业:包括习题、课外补充知识、课外操作练习等

第一章创新赢得未来 创新伴随知识经济的来临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时代的发展需要创新知识和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创新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正在成为国家、企业与个人发展能力与整体竞争力的关键。 主题一什么是创新 2011年,美国《财富》杂志报道,当年第二季度在全球市场,苹果iphone 以5.6%的市场份额,赢得了66.3%的市场利润。台湾首富郭台铭作为苹果的制造商,自然能从中获利,然而我们简单来看,一台苹果手机在美国的售价是399美金,人民币3999元,富士康卖给苹果140美金,郭台铭能从每部手机中赚多少钱呢?大概7美金。这么一看,我们就发现,大钞还是装在了苹果的袋子里,流入富士康、分给郭台铭的只是些“零头”而已。为什么,我们可以想一下,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和苹果绑定销售,形成销售渠道的是富士康么?苹果的自带软件服务,供应商是富士康么?都不是!苹果作为研发方才是利润的持有者,在信息时代,制造难以继续为“王”,“钱”景并不乐观。 显然:苹果赢在创新,创新决定王者! 那么,何为创新? 搜索词源及释义,我们可以发现,关于创新的解释领域不同,林林总总,最多出现在经济学、工业制造行业中。然而创新涵盖的领域却渗透社会各个方面。对创新的重视与解读从未停歇。 对比各家之言,我们认为,创新至少可以包含三层意思:

就业形势与政策

就业形势与政策 2012届毕业生 就业指导与实践 2011年2-3月 大学生就业体制的演变 计划经济体制:统包统分,包当干部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计划内供需见面、双向选择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中期改革方案 市场经济体制下:双向选择、自主择业 目前: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 教学目的 ? 了解和认识当前形势下的毕业生就业状况和相关就业政策? 熟悉不同类型、性质企业的用人观 ? 掌握基本的求职、面试的内容、方法和技巧 ? 培育基本的职业道德意识

? 转变学生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 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 促进学生充分就业,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课程基本情况 ? 课程名称:就业指导与实践 ? 课程类别:选修 ? 课程学分:1 ? 课程学时:20 ? 课程安排:第2-6周,每周2次课 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教学基本要求 第一讲了解当前形势下的毕业生就业政策状况,合理确立、调整、修正 就业期望 第二讲深入了解、掌握求职的渠道与方法并运用,了解企业的招聘流程 和要求 第三讲熟悉不同类型、性质企业的用人观,熟练掌握根据不同的企业、

岗位的需求,针对性撰写简历 第四讲熟悉了解面试基本程序,掌握基本面试技巧,了解职场相关礼仪 第五讲掌握了解劳动力市场信息的一般方法,初步认识劳动力市场,并 熟悉相关劳动保障制度和权益维护的基本途径 第六讲了解基本的职场生态,掌握求职就业过程中基本的人际交往技能 第七讲熟悉毕业生就业的相关政策和规定,了解我校毕业生协议书管理 的基本程序 考核方式考试 就业指导与实践 第一讲 就业政策与就业形势 大学生最不能逃避的课程 (五个必须回答的问题) 1、我是谁?--2012届毕业生!700万分之一。 2、我想做什么? 出国?考研?公务员?大城市还是小地方甚至西部?大公司还是小企业?自主创业?

最新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就业素质1500-2000字

形势与政策论文——大学生就业素质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就业问题中带有战略性的核心问题。然而大学生“毕业就失业”,早已不是危言耸听,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前我国一系列就业问题中一道特殊的难题。其实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其中就业素质是最重要的一方面,高校希望培养出高素质人才,同样,企业也希望吸纳高素质人才。本调研通过研究大学生就业素质,并对其调查,了解大学生应具备何种素质来应对就业和企业又看重大学生的哪些素质,从而为大学生和企业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就业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不难发现,大学生的就业难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校的高度重视。如何正确分析其原因,拿出科学的解决办法,是我们大家共同思考以及共同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未来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基本趋势 1、大学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多,将继续呈刚性增长的趋势。多年来,各地大学采取了扩招的措施,这使得在一个时期以来,大学毕业生的数量猛增,并将继续呈增长态势。在80年代初,每年的大、中专毕业生仅为几万人;90年,

全国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为31.2万人;XX年,这个数字将变为八、九百万人。未来几年,虽然增幅会趋缓,但大学生毕业数量仍处于上升通道。 2、大学毕业后工作难找,面临“毕业就将失业”的问题。据数据记载,截止到XX年5月底,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是:49.81%已签约和已有意向;27.25%没有找到工作;15.02%不想马上就业。即目前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比例大体在50%左右。今后,以我们高邮为例,需要的人才将偏向高学历、高技能、有实践经验的专门人才。 3、就业理念亟待转变,未来社会需求高素质的大学毕业生。人才问题始终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未来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实际上并不是减少,而是更加需要,关键是要转变就业观念,实现多渠道、分层次、全方位的就业。我们现在还只是大学在校生,求职、就业对我们来说,迟早将会面临。在3年后,我们该何去何从,未来的路在哪里?这是我们应该深刻思考和作出回答的。我想,在增加自身含金量的同时,今后要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要有一颗平常心。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大学毕业生与社会所需人员产生“脱轨”现象。当前,市场需要的大多是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而大学

中国当前就业形势与政策建议

中国当前就业形势与政策建议 莫荣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一、当前就业形势 当前,中国面临十分复杂和极为严峻的就业形势。具体表现为: 1.劳动力供给增多,总量压力不断加大。 一是失业人员不断增加。2001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一路小跑,由2000年末的595万人增加到681万人,失业率也由3.1%提高到3.6%。2002年上半年,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进一步增加到733万人,失业率提高到3.8%。根据笔者用德尔菲(Delphi)法对50名专家进行的调查结果,中国城镇失业率近一两年还要增加1—2个百分点。二是下岗职工数量仍然较多。2001年末,仅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已经达到为515万人。三是“十五”期间新生劳动力有较大幅度的增加。由于人口出生高峰的原因,“十五”期间新达到劳动年龄的新生劳动力较“九五”平均每年增加290万人,五年累计达1450万人。四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压力仍然很大。目前有1.5亿左右的富余劳动力有待从农村转移出来。 2.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增加的就业岗位相对减少。 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经济增长创造的就业机会有限,加上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等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减少,经济增长创造的就业岗位在相对减少。突出的表现是就

业弹性偏低。20世纪90年代平均就业弹性为0.1左右(即国民经济每增加1个百分点,就业增加0.1个百分点),不到20世纪80年代的1/3。尽管中国保持了相当高的经济增长水平,20世纪90年代全国每年实际净增加的就业岗位平均只有700万个左右,为20世纪80年代的1/3。这一现象在劳动力市场上有明显的表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全国62个城市劳动力市场2002年第2季度职业供求信息表明,劳动力供给总量大于需求,100名求职者只有74个就业岗位。 3.在就业总量矛盾尖锐的情况下,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一是求职者年龄结构发生了变化,青年失业人员增加。据劳动保障部2001年6月调查,青年求职者已经占到主体,35岁以下求职者占七成以上,这与过去求职者主要为35岁以上大龄群体有明显的区别。且求职者文化程度较高,近一半的求职者为高中文化程度,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求职者占了1/3。就是天之骄子的大学生,首次毕业分配时也只有70%能够就业,大专以下的比例则更低。二是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困难,再就业率偏低。据劳动保障部2002年4月的调查表明,下岗职工年龄偏大(平均为40岁),35岁以上的占到72.4%,加上职业技能不高(无技术的和初级技工占49.5%),即便是已有的职业技能也不能够满足其转岗的需要,再就业优惠政策不落实等,导致下岗职工再就业难。2001年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率为30.6%,较上年下降了4.8个百分点。三是县域就业问题突出。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几个经济状况属于该省较好的县进行的典型调查,不包括农民在内的失业率已经超过2位数。 4.加入WTO初期,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加大,会增加结构性失业。

形势与政策题目:大学生就业

大学生就业难,不上大学压力更大。我们面前的问题无非是:面对庞大的没有任何职场经历的人群,我们社会该怎样作出调整尽快吸收他们融入到各种行业中去?面对“有事没人干”的地区性矛盾,大学生又怎能自愿选择去那些资源贫穷并且仍被不断侵吞的落后地区?教育司的有句回答我认为很精辟:“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实际上是全社会就业压力传导的结果。”如果还跳不出大学生这一符号,硬要把一些片断的求职火爆、大学生干起民工活这种事情拿出来晒一下眼球,看看笑话,我们将面对的是整个社会对知识的轻视和无知,也将是各个行业职业人才继替上的中断。 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各级政府、高校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形成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强大合力。 对各级政府来讲,要把中央各项部署落到实处,采取更加积极的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政策。要将大学毕业生就业纳入当地就业总体规划,放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加强统筹安排。积极深化户籍、人事和用工制度改革,清理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制度障碍。通过发展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增加就业岗位,特别是结合经济结构调整,创造更多智力密集型就业机会。落实企业吸收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使各类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成为吸纳大学毕业生的“蓄水池”。完善创业扶持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加强对参加基层就业项目的大学毕业生的指导、管理和服务。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引导和鼓励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积极开展针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服务,为大学生就业减少成本、提供方便。 对高校来说,要把促进就业作为头等大事,努力拓展毕业生就业空间。要全面落实就业的“一把手”工程,确保就业指导服务在机构、人员、经费上的“三到位”,健全就业工作体系。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开展创业教育与服务,努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力。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和就业市场的变化,加大学科和专业调整力度,进一步整合和优化教育资源,着力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实现由人才供给导向型向就业需求导向型的转变。 对用人单位来说,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努力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目前,很多用人单位存在着过分看重高学历、看重工作经历、拒绝女生求职、故意压低待遇等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用人单位应该树立长远眼光和正确的用人观念,消除性别、学历等偏见,完善用人机制,积极吸收和储备优秀人才。 对大学毕业生自身来说,应该增强信心,切实提高就业能力。要转变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重事业、轻地域”等正确的择业观,自觉把自己的知识、技能和国家、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要勇于创业,利用自己较高的知识水平和较强的工作能力、学习能力自主创业,闯出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要练好“内功”,在刻苦学习、提高知识水平的同时,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增加社会经历,积累工作经验。要及时了解就业信息,掌握就业技能,把握好每一个就业机会。 此外,社会各方面要共同帮助大学毕业生顺利跨过就业这道“坎”。广大学生家长要引导子女正确看待当前就业形势,更新就业观念,合理确定就业预期。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党和政府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宣传到西部、到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的先进典型,营造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良好舆论氛围。(东南网手机版) 毕业生就业压力大,大学生就业难在哪?既有用人制度上的原因,也有思想观念上的原因。据报道,尽管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大,但很多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依然停留在扩招前的状态,再加上高校在扩招之后的应对措施及相关配套改革不到

浅谈大学生就业形势与政策的感悟

大学生就业形势与政策 ----浅谈大学生就业形势与政策感悟 组别:第4组 学号:201130802146 姓名:万山峰 2012.4.17

浅谈大学生就业形势与政策的感悟 在我写这份感悟前,首先要感谢李如平老师,感谢李老师八周充满激情的授课,让我了解了很多,也学会了很多。其次要感谢我的组员们,感谢八周来他们与我的真诚合作,让我感受到了他们的热情与真诚,也许作为组长的我,还有很多欠缺,但他们让我努力去提高自己,怎样成为一个负责任的,有凝聚力的人。而我的感悟也主要来自这两个方面,先说我从队友身上得到的感悟吧。 记得,第一次上课,经过李老师的分组,我们小组坐到了一起,经过短暂的交流后,才发现只有自己和另外两个是大一的,其余都是学姐。然而,当他们一致让我当组长时,我有点受宠若惊,毕竟我是大一的,很多方面还有所欠缺。但既然大家这么信任我,我也就义不容辞了。轮到小组介绍,我是第一个上台,心中免不了紧张,但看到队友们相信自己的目光,我知道我是有责任的,不能对不起大家。第一堂课,我们得了星,虽然不能代表什么,但当时还是很激动的,毕竟我为小组赢得了荣誉,也是从那一次开始,我们小组才真正的连在一起。 每次课后,李老师都会布置一道题目,作为下次课的演讲内容,在我看来,不是作业,而是挑战。所以,每次我都会和我的队友们一起认真准备,无论是刘艳霞学姐简短有力的一分钟演讲,还是仁青卓玛流畅清晰的解说,都让我学到了很多,她们都是最棒的。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有那十分钟的讨论时间,在那十分钟里,大家都集中思想,毫不吝啬提出各自的意见,只为让上台发言的组员能表现出色。因为

我们是个团队。虽然我们在讨论中会遇到分歧,但都会仔细考虑,最终选出最好结果,这也是我们第四组能表现出色的原因。 九个人,每个人都有出色的地方,而他们八个人不但是我的队友,更是我的良师益友,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团结,责任,付出。虽然八周很短暂,但却会是我人生中不可磨灭的一段历程吧! 我从队友那的感悟就先到这吧,接下来是我从李老师课堂上学到的。第一节课,老师留下的问题是从自身原因分析,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通过第二节课的十组同学的精彩的回答,让我明白,自身还存在很多不足,如自身实践严重不足,缺少技能等,这些都是需要我去做的,而在每一次的演讲中,李老师都会给上台的同学指出不足,然后提出意见。这一点让我感触颇深,而我也总结了关于演讲的几点(1.演练百遍。2.不要打结。3.感情传达。4.充满自信。5.不要笑场。 6.先站定后发言。) 第三节课,我们看了关于约翰库提斯的视频,让我感受到没有什么困难是过不去的,要对自己有信心,永远不要对自己说“不”。第四节课的问题是大学生就业误区和什么样的大学生最受欢迎。而老师和同学给出的答案,对我也是很有启发的,比如自己也有定位不对的问题,不知道企业到底要什么样的大学生。第五节课,“赢在中国”的视频,更是让我深刻感受到什么才是团队,作为队长的责任。当出现问题怎么处理,而不是推卸责任。最后,当然就是第一节课李老师强调的十帖小秘方,这个我也是期盼已久了。它们是:行动,规划,倾听,微笑,勇敢,鼓励,兴趣,果断,放松,称赞。短短二十个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