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玄学派诗人约翰_邓恩及其十四行圣诗_死神莫骄狂_

玄学派诗人约翰_邓恩及其十四行圣诗_死神莫骄狂_

玄学派诗人约翰_邓恩及其十四行圣诗_死神莫骄狂_
玄学派诗人约翰_邓恩及其十四行圣诗_死神莫骄狂_

英美文学流派整理

英美文学 玄学派:是指17世纪英国文坛出现的一个独特的诗歌流派。英国诗人约翰·邓恩是这个流派的代表人物,他因在诗歌中精妙地运用“奇喻”的比喻手法而蜚声文坛。它们往往以精致典雅的形式表现情感与观念的矛盾,把古典主义的性情与浪漫主义的风骨很好地融合到了一起。骑士文学盛行于西欧,反映了骑士阶层的生活理想。骑士精神和道德是上层社会的贵族文化精神,它是以个人身份的优越感为基础的道德与人格精神,但它也积淀这西欧民族远古尚武精神的某些积极因素。 三联剧:在古希腊悲剧创作中,有一类悲剧均由三部分组成,每部分即能独立存在,各部之间又有紧密联系。这种剧合则为一,分则为三,代表作家为埃斯库罗斯。 文艺复兴:是指13世纪末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核心思想,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思潮,也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最初形式。它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享受人世的欢乐,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推崇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 七星诗社:是16世纪中期法国的一个文学团体,是由七位人文主义诗人组成的文学团体。他们中以龙沙和杜贝莱最著名。七星诗社的诗人们从事过各种创作,他们的诗声望很高,但他们的主要贡献却是对于法语改革的主张。 狂飙突进运动:是18世纪德国文学界的运动,是文艺形式从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时的阶段,也可以说是幼稚时期的浪漫主义。但其中心代表人物是歌德和席勒,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是其典型代表作品,表达的是人类内心感情的冲突和奋进精神。 伤感主义:18世纪后期欧洲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中的一种文艺思潮,也称为“主情主义”。该派的得名,源与英国作家斯特恩的小说《在法国和意大利的感伤的旅行》。该派作家崇尚感情,把感情看的高于“理性”,因而强调文学的主要任务是细致刻画任务的心理动态和描写人物的不幸遭遇,以便唤起读者在感情上的同情和共鸣,表达出对当时贵族阶级的理性主义和古典主义的反抗。伤感主义把个人主义和主观幻想的因素带进文艺,代表作家有英国的斯特恩,理查逊,法国的卢梭(如《忏悔录》《遐想录》),伏尔泰,德国的歌德,里希特,海涅等等。 “梅塘集团”是十九世纪法国文坛由以左拉为核心的六位作家组成的文学创作团体。因在巴黎郊外左拉的梅塘别墅为主要活动场所而得名。一八七O年开始的普法战争,法国战败,被

英国玄学派诗歌形成的历史背景

17世纪的英国充满动荡和不安,以弥尔顿为代表的清教诗歌忠实记录了这一剧变时期的社会情况。除此之外,17世纪还存在着一个极富特色的诗歌流派——玄学派诗歌(Metaphysical Poetry)。 发端于16世纪末,勃兴于17世纪初的玄学派诗歌,内容复杂,多写信仰和情感上的苦闷、焦虑和思索,充满紧张的情绪,深刻反映了文艺复兴末期人文主义思想与资本主义初期黑暗、冷酷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在创作手法上,玄学派诗歌强调理性与激情结合,大量运用似是而非或似非而是的悖论,意象出人意料,诗歌构思新奇,充满独特的哲理思辨。这些在西方诗艺中被称为“巧智”(wit)的手法给玄学派诗歌带来了一种“严肃的与幽默的,幻想的与平凡的因素相平衡”的怪诞效果。 正是因为这些怪诞效果,使得玄学派诗歌在20世纪之前倍受冷遇和攻击,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视其为“异端”。但是,随着20世纪现代派诗歌的崛起,英美诗坛巨匠给予玄学派诗歌以高度评价,确立了它在英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玄学派诗歌研究的重新提及,反映了文学批评对诗歌创作审美情趣的一种转变。 文本的意象组合 意象是构成诗歌境界的基本要素。意象在西方被称为“image”。image来源于西方的叙事文学传统,侧重于“形似”之象,具有简洁和说理的特性。简洁,并不意味着意象在诗歌中只处于一种孤立的状态。诗歌境界的呈现靠的就是意象的组合。意象进入作品后,由于组接的方式不同,而呈现不同的意义。玄学派诗歌的呈现的是“玄”的诗歌境界,源于它自身独特的意象组合,使整个艺术实体显现出全新的美感意蕴。 (一)点面式意象组合 运用点面式意象组合的诗歌,往往是在全诗中穿插一个或几个关键的意象,起到以点带面的核心作用,从而凸现诗意的境界。如安德鲁·马韦尔《爱的定义》一诗: 虚伪的爱恰似那条斜线, 总能从各个角度致意问好, 而我们的爱却是平行线, 永远延伸,却绝不相交…… 诗人所要表达的完美的爱情必然分离永不相交的主题,全都凝结于“平行线”这一意象中,抽象的命题却充满具体可感的形象,达到了出奇制胜的效果,使全诗境界获得了哲理性的升华。 再如,约翰·多恩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临别:莫伤悲》: 即便是两个,也好比是 圆规的一双脚紧固相连; 你的灵魂,那定脚,坚定不移, 但另一脚移动,它也旋转。 虽然它居坐在中心, 但另一个在外远游时, 它便俯身倾听它的足音, 那一个回到家,它便把腰挺直。 你对我就会如此,我必得 像另一只脚,环行奔走; 你的坚定使我的圆画得正确, 使我能回到起始之处。 圆规自此成为英国诗歌史上最著名的意象之一。女方是圆心脚,男方是圆周脚,倾斜着身子围绕中心打转,暗示着坚贞不渝相爱的情侣。圆规两脚紧紧相连,象征着即使离别,双方

英国文学概述-王守仁

英国文学概述-王守仁 英国文学概述 英国文学源远流长,经历了长期、复杂的发展演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学本体以外的各种现实的、历史的、政治的、文化的力量对文学发生着影响,文学内部遵循自身规律,历经盎格鲁—撒克逊、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不同历史阶段。下面对英国文学的发展过程作一概述。 一、中世纪文学(约5世纪—1485) 英国最初的文学同其他国家最初的文学一样,不是书面的,而是口头的。故事与传说口头流传,并在讲述中不断得到加工、扩展,最后才有写本。公元5世纪中叶,盎格鲁、撒克逊、朱特三个日耳曼部落开始从丹麦以及现在的荷兰一带地区迁入不列颠。盎格鲁—撒克逊时代给我们留下的古英语文学作品中,最重要的一部是《贝奥武甫》(Beowulf),它被认为是英国的民族史诗。《贝奥武甫》讲述主人公贝尔武甫斩妖除魔、与火龙搏斗的故事,具有神话传奇色彩。这部作品取材于日耳曼民间传说,随盎格鲁-撒克逊人入侵传入今天的英国,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诗是8世纪初由英格兰诗人写定的,当时,不列颠正处于从中世纪异教社会向以基督教文化为主导的新型社会过渡的时期。因此,《贝奥武甫》也反映了7、8世纪不列颠的生活风貌,呈现出新旧生活方式的混合,兼有氏族时期的英雄主义和封建时期的理想,体现了非基督教日耳曼文化和基督教文化两种不同的传统。 公元1066年,居住在法国北部的诺曼底人在威廉公爵率领下越过英吉利海峡,征服英格兰。诺曼底人占领英格兰后,封建等级制度得以加强和完备,法国文化占据主导地位,法语成为宫廷和上层贵族社会的语言。这一时期风行一时的文学形式是浪漫传奇,流传最广的是关于亚瑟王和圆桌骑士的故事。《高文爵士和绿衣骑士》(Sir Gawain and the Green Knight, 1375-1400)以亚瑟王和他的骑士为题材,歌颂勇敢、忠贞、美德,是中古英语传奇最精美的作品之一。传奇文学专门描写高贵的骑士所经历的冒险生活和浪漫爱情,是英国封建社会发展到成熟阶段一种社会理想的体现。 14世纪以后,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较快,市民阶级兴起,英语逐渐恢复了它的声誉,社会各阶层普遍使用英语,为优秀英语文学作品的产生提供了条件。杰弗利?乔叟(Geoffrey Chaucer, 1343-1400)的出现标志着以本土文学为主流的英国书面文学历史的开始。《坎特伯雷故事》(The Canterbury Tales)以一群香客从伦敦出发去坎特伯雷朝圣为线索,通过对香客的生动描绘和他们沿途讲述的故事,勾勒出一幅中世纪英国社会千姿百态生活风貌的图画。乔叟首创英雄诗行,即五步抑扬格双韵体,对英诗韵律作出了很大贡献,被誉为“英国诗歌之父”。乔叟的文笔精练优美,流畅自然,他的创作实践将英语提升到一个较高的文学水平,推动了英语作为英国统一的民族语言的进程。 二、文艺复兴时期文学(15世纪后期—17世纪初) 相对于欧洲其他国家来说,英国的文艺复兴起始较晚,通常认为是在15世纪末。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思想体系被称为人文主义,它主张以人为本,反对中世纪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观,提倡积极进取、享受现世欢乐的生活理想。托马斯?莫尔(Thomas More, 1478-1535)是英国最主要的早期人文主义者,他的《乌托邦》(Utopia)批评了当时的英国和欧洲社会,设计了一个社会平等、财产公有、

面对癌症医生打死都不会说的秘密—献给无知的人们

面对癌症:医生打死都不会说的秘密—献给无知的人们 多年前,一位德高望重的骨科医师,同时也是我的导师——查理,被发现胃部有个肿块。经手术探查证实是胰腺癌。该手术的主刀医生是国内同行中的佼佼者,并且,他正巧发明了一种针对此类胰腺癌的手术流程,可以将患者生存率提高整整三倍——从5%提高至15%(尽管生活质量依然较低下)。查理却丝毫不为所动。他第二天就出院回家,停了自己的诊所,并自此再也没迈进医院一步。他将所有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家庭生活上,非常快乐。几个月后,他在家中去世。他没有接受过任何的化疗、放疗或是手术。他的保险商也为此省了一大笔钱。 人们通常很少会想到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医生也是人,也会迎来死亡。但医生的“死法”,似乎和普通人不同。不同之处在于:和尽可能接受各种治疗相反,医生们几乎不爱选择被治疗。在整个医务工作生涯中,医生们面对了太多生离死别。他们和死神的殊死搏斗太过频繁,以至于当死亡即将来临时,他们反而出奇地平静和从容。因为他们知道病情将会如何演变、有哪些治疗方案可供选择,以及,他们通常拥有接受任何治疗的机会及能力。但他们选择——不。 “不”的意思,并不是说医生们放弃生命。他们想活。但对现代医学的深刻了解,使得他们很清楚医学的局限性。同样,职业使然,他们也很明白人们最怕的,就是在痛苦和孤独中死去。他们会和家人探讨这个问题,以确定当那一天真正来到时,他们不会被施予抢救措施——也就是说,他们希望人生在终结时,不要伴随着心肺复苏术(CPR)和随之而来的肋骨断裂的结果(注:正确的心肺复苏术可能会致肋骨断裂)。 几乎所有的医务人员在工作中都目睹过“无效治疗”。所谓的无效治疗,指的是在奄奄一息的病人身上采用一切最先进的技术,来延续其生命。病人将被切开,插上导管,连接到机器上,并被持续灌药。这些情景每天都在ICU(重症监护病房)上演,治疗费可达到10,000美元/天。这种折磨,是我们连在惩罚恐怖分子时都不会采取的手段。我已经记不清有多少医生同事跟我说过:“答应我,如果有天我也变成这样,请你杀了我。” 每个人的话都如出一辙,每个人在说的时候都是认真的。甚至有些同道专门在脖子上挂着“不要抢救”的铜牌,来避免这样的结局。我甚至还见过有人把这句话纹在了身上。 将明知会带来痛苦的医疗措施用在病人身上,这本身就是一种折磨。

约翰_邓恩爱情诗中爱的隐喻与爱的原型_潘宇文

第23卷 第5期2001年10月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uzhou T eachers C ollege V ol.23 N o.5 Oct.,2001 约翰?邓恩爱情诗中爱的隐喻与爱的原型Ξ 潘宇文 (湖州师范学院外语系,浙江湖州313000) 摘 要:约翰?邓恩是17世纪英国玄学派诗歌的创始人,其诗歌具有典型的玄学诗风。对于他的爱情诗中运用的隐喻,众说纷纭。用Searle的隐喻理论对约翰?邓恩爱情诗中典型的爱的隐喻进行分析,可以阐明其隐含的意义不符合常规关系;然后再用荣格的“原型”理论,在诗人对爱进行的隐喻描述与古希腊神话中描述的爱的原型之间进行对比,可以论证约翰?邓恩爱情诗中所运用的隐喻之精妙。 关键词:约翰?邓恩;爱情诗;隐喻;原型 中图分类号:I56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734(2001)05-0043-04 约翰?邓恩是17世纪英国玄学派诗歌的创始人。他早年生活狂放不羁,早期以写爱情诗见称。他的语言里充满了别具匠心的奇思怪喻,且笔法奇特,意象奇崛,寓情感于理喻,具有典型的玄学诗风。对于他的爱情诗中所运用的隐喻,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其精妙无比,生动贴切;也有人认为其牵强附会,荒诞不经。因此,对于他的作品,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G.C.Thorneley and G wyneth R oberts所编著的An Outline o f English Literature中,有这样一段对约翰?邓恩的评价:“…it is difficult to find a com plete poem by him which is faultless.He wrote many things,but no perfect poem.”[1](P28-29)而Ben Johns on(班?章孙)称赞他是“the first poet in the w orld in s ome things”。[2](P537)文学作品所要揭示的真谛往往不止一个,不同的读者,由于欣赏水平不同,欣赏的角度不同,对同一作品可以得出完全不同的诠释,从而对同一作者可以作出迥然不同的评价。而对作品的诠释和对作者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作品中具体的语言形式和作者的创作手段。本文结合Searle的隐喻理论及荣格的“原型”理论,对约翰?邓恩爱情诗中爱的隐喻作一探讨。 爱情是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人们力图以最精妙和最富有情感的言辞来描绘人世间的爱,以引起读者广泛的共鸣。《告别辞:莫伤悲》一诗是诗人约翰?邓恩于1611年赴法国之前写给他妻子安妮的,全诗流露出诗人对理想爱情的认识与追求,该诗最吸引人之处在于一个大胆而奇特的比喻。诗人把一对相爱人的灵魂比作一副圆规的两脚,无论离合,都紧紧相连。为了便于理解,在此附上此诗的后三节: 我们俩的灵魂即便是两个,/那也和圆规的两只脚相同/你的灵魂是圆心脚,没有任何/动的迹象,另只脚动了,它才动 这只脚虽然在中心坐定,/如果另只脚渐渐远离/它便倾斜着身子侧耳倾听,/待到另只脚归返,它就直立。 对于我,你就是这样,我象另只脚,/必须倾斜着身子转圈,/你坚定,我的圆才能画得好,/我才能终止在出发的地点。[3](P49) (胡家峦译)诗中的“圆心脚”代表诗人的妻子安妮。毫无疑问,“另只脚”即圆周脚则代表赴法国的诗人自己。历代文人都好用蝴蝶、鸳鸯、连理枝等有生命的,具有典型的爱情象征物的意象来颂扬爱情,而用无生命的仪器圆规作为爱情的象征物,在一般读者眼里显得陌生、奇特、不可理喻。圆规在外形上两脚纤细、对称,中国读者也许马上会联想到鲁迅笔下的杨二嫂:“我吃了一吓,赶紧抬起头来,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Ξ收稿日期:2001-04-25 作者简介:潘宇文(1971-),女,浙江长兴人,湖州师范学院外语系讲师。

1 玄学派诗人The Metaphysical Poets

1 玄学派诗人The Metaphysical Poets 指英国17世纪以约翰·多恩为首的一派诗人,还包括赫伯特、马韦尔、克拉肖、亨利·金、克利夫兰、特勒贺恩、沃恩、考利、凯利、拉夫莱斯等。其中有些诗人在风格和内容上也属于"骑士派",如克利夫兰、凯利、拉夫莱斯。 他们并不是一个有组织的文学团体,只有在诗歌风格上有共同点。首先用"玄学派"这名词的是17世纪英国诗人、批评家德莱顿,他指出多恩这一派诗人太学究气,他们用哲学辩论和说理的方式写抒情诗,用词怪僻晦涩,韵律不流畅。18世纪英国批评家约翰逊进一步分析了这一派的特点,指出"玄学派诗人都是学者",他们的"才趣"在诗歌中的表现是"把截然不同的意象结合在一起,从外表绝不相似的事物中发现隐藏着的相似点","把最不伦不类的思想概念勉强地束缚在一起" (即所谓"奇想")。 18世纪古典主义诗人重视规范,19世纪浪漫派诗人强调自然,都不重视玄学派诗歌。20世纪初英国学者格里尔逊先后编选了《多恩诗集》(1912)和《十七世纪玄学派抒情诗和诗歌》(1921),引起了强烈反响。美裔英国诗人、批评家艾略特广为传布,并指出玄学派诗人是"把思想和情感统一起来",是"统一的感受性"的典范。30年代"新批评派"作了更进一步的研究,英美文学评论界对玄学派的兴趣迄今未衰。他们之间有意见分歧,但基本态度是肯定的。

玄学派诗歌主要有爱情诗、宗教诗、挽歌、诗简、讽刺诗、冥想诗等。爱情诗用说理辩论的方式,从科学、哲学、神学中摄取意象,反映出对流行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彼特拉克式的"甜蜜的"抒情诗的不满。宗教诗和其他诗歌则多写信仰上的苦闷、疑虑、探索与和解。玄学派诗歌反映了17世纪初斯图亚特王朝日趋反动和旧教重新抬头的情况下人文主义传统中肯定生活、歌颂爱情、个性解放的思想遇到的危机。玄学派诗歌的情绪很符合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普遍存在的怀疑气氛,符合对维多利亚和爱德华两朝的温情和庸俗道德观念的不满情绪,也符合作家追求新的生活体验和表现方式的要求,因而风行。 [编辑本段] 2 玄学派诗人写作特点 玄学派诗人具有强烈的叛逆精神,试图从伊丽莎白时期传统的爱情诗歌中分离出去。诗人的措辞采用简洁的白描法,大大区别于伊丽莎白时期或新古典主义时期的诗歌风格,并反映了普通语言和强弱自然的节奏。诗中的意象都是从现实的生活中提取。诗歌的形式经常都是以作者同爱人,同上帝,甚或同自己进行争论的方法存在的。由于品味的不同,邓恩及其后继者们的作品在18世纪与19世纪初期备受冷落,然而到了19世纪晚期及20世纪初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青睐于邓恩及其他

顾左右而言她――约翰邓恩爱情诗歌创作特色剖析及The Fle.

fil[61韦清琦?生态批评:完成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最后合国!逸;;佣?外国文学研究,2003(4? }的i r7】约翰?斯坦贝克?愤怒的葡萄【M】?胡仲持译.北京:人民l想;;文学出版社.1956. 1象i 118 顾左右而言“她" ——约翰.邓恩爱情诗歌创作特色 剖析及ne nea一诗赏析 口石家庄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丁宁康静 摘要:文艺复兴时期因其作为英语走向盛世的一个重要 :时期而孕育并催生了大量历史上最知名剧作家、诗人和重要作 ;品。特别是在诗歌创作方面。涌现了如克里斯托弗?马洛(Chris topher Mar lowe.本?强森(Ben Jonson翰?邓,恩-(John Donne。 f约翰?弥尔顿(John MiZton:敞表人物。他们的作品各具特色。写 作手法精练独特。内涵丰富。其中约翰.邓恩更是以其特立独行 的诗歌创作而在其中独树一帜.成为玄学派诗人的代表。 本文通过对约翰.邓恩诗歌创作特色进行概括分析和赏析 i其爱情诗作精品711le Flea(g蚤,对其中体现出的玄学派诗歌

:申独特的“顾左右而言‘她”’的示爱手法和诗人的玄思妙想加 :以展示.蔫望以此归结文艺复兴时期玄学派诗人在爱情诗歌创 :作上的共同特点. 关键词:顾左右而言“她”;约翰?邓恩;玄学派;示爱 1.引言 约翰.邓恩极具诗歌天赋。他的诗歌最显著的一个特色毫 无疑问是他的玄思妙想(conceit。在他所有的诗歌作品中,他摒 弃了过去人们在诗歌中所应用的传统的意象.采用了奇特的比喻,多变的格律等。具有他独特的诗歌特色。 作为玄学派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活跃分子和代表人物.约 翰?邓恩在其诗歌中将玄学派推崇的推理(reasnnin异和象征主义(symbolism发挥到了极致。尤其是在他的爱情诗歌中。约翰?邓恩看似懒散且不经意的“顾左右而言他”的示爱手法.其实恰恰 体现出他这种精妙绝伦的创作思路和高超的写作手法。 2.。顾左右而言‘她”的标题 所谓的“顾左右而言‘她”.在约翰?邓恩的爱情诗歌题目上 的体现有两层含义: 1约翰.邓思的爱情诗标题往往给人与其要表达的爱情内 容风马牛不相及.甚至是背道而驰的印象。他的爱情诗歌的标

邓恩玄学派诗歌的影响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03720345.html, 邓恩玄学派诗歌的影响分析 作者:刘露溪南方 来源:《天津教育·下》2018年第01期 约翰·邓恩(1572-1631),17世纪英国玄学派诗歌的奠基人与代表人物,以富于理性思辨、新颖大胆的诗歌意象和直率雄辩的诗风挑战了英国伊丽莎白时期的诗歌创作传统,创建了诗思高度合一的玄学派诗歌。国内外学界一般认为,邓恩诗歌以及英国玄学派诗歌大致经历了一个从17世纪最初的辉煌到18、19世纪的冷清,最终在20世纪大放异彩的文学作品经典化过程。正如这种“U”形评价图示所显示的,邓恩的玄学派诗歌对17世纪和20世纪英语诗歌创作的影响力已有目共睹,但18和19世纪的评论界如何看待邓恩的玄学派诗歌似乎并非“U”形图所示那般明了。 其实,邓恩的玄学诗在18、19世纪的诗学影响远比人们想象的复杂和深刻。18世纪诗人对邓恩诗歌的改写与仿写使邓恩诗歌以曲折的方式嵌入到18世纪英国诗坛,而柯勒律治、德昆西等浪漫主义作家对邓恩玄学诗的赞美表明后者对19世纪诗学的影响。因此,本文致力于揭示和分析邓恩玄学派诗歌对后世英美诗歌创作以及20世纪文学理论发展的深远影响与有益启示。 17世纪:膜拜邓恩诗歌的纪元 伊丽莎白时期彼特拉克诗歌传统依然统治着16世纪的英国诗坛,华丽甜蜜的文风、浮夸空洞的情感和程式化的意象充斥着诗人的创作。而与这种歌舞升平的文学创作场面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当时人心动荡的社会现实和由于自然科学进步引发的信仰危机。在这种现实与想象形成巨大差别的历史背景下,邓恩的玄学诗横空出世。他的诗歌一扫当时诗坛扁平空泛的意象、虚张声势的文风与意义贫瘠的情感表达,以玄奇的诗歌意象、直率大胆的文风和深刻智性的主题震撼了英国诗界,征服了读者与评论家的心。邓恩的玄学诗很快成为当时受人追捧的新锐创作,并直接影响了当时以及17世纪英国诗歌的走向,继而形成了包括乔治·赫伯特、安德鲁·马维尔、亨利·沃恩、理查德·克拉肖和托马斯·卡鲁在内的英国玄学派诗歌团体。其中,马维尔的《致他娇羞的女友》、克拉肖的《哭泣者》被誉为英国玄学诗的经典名作,而邓恩的《跳蚤》《封圣》《告别辞:莫伤悲》以及神圣十四行诗系列更是英国玄学诗的扛鼎之作,对其同时代的诗人创作影响巨大。 邓恩诗歌在18世纪的影响 邓恩的玄学诗是对彼特拉克诗歌创作传统的自觉偏离与反拨。在他的诗歌中,似是而非的矛盾意象清算了程式化的意象,强势直白的书写击退了温柔浪漫的表达方式,庞杂深邃的思想冲击了浅显明了的主题。邓恩这种标新立异的诗歌创作令人耳目一新,更符合了17世纪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风貌对文学创作的时代要求,因此获得了当时学界和读者的一致赞许。然而,在英国18世纪是理性当道的时代。追求和谐、讲究秩序的美学理念和价值观令充满矛盾张力的

人教版语文试卷

人教版小学语文毕业测试卷 又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沉甸甸的果实正躲在树丛后面笑吟吟地望着你,愿你努力攀爬,细心采摘,到时那最美,最甜的硕果肯定会在你的手中“绽放”! 一、基础展示台 1.拼音是你学习的好伙伴,请你借助拼音朋友,写出词语。(8分) jī xia piē zuǐ máo dùn pái huái ()()()() kānɡ kǎi zī xún yùn niànɡ fùɡài ()() ( ) ( ) 2、你一定有一双慧眼,能够选择正确的读音或汉字,请用横线标出。(2分) 不可估量(liànɡliánɡ)曲(qū qǔ)线震(憾撼)书(籍藉) 3、.仔细看一下该选那个意思?把序号写在括号里。(2分) 顾:①转过头看,看;②注意,照管;③拜访奋不顾身()三顾茅庐()盛:①兴旺;②炽烈;③热烈,规模大鼎盛()盛况() 4、读下面的一段话,用“清”组成恰当的词语填空。(2分) 走进森林,空气格外()。只见泉水从泉眼里涌出,顺势向远处流去,汇成了一条()的小溪。我们喝着()的泉水,听着()的鸟叫声,真是心旷神怡。 二、句子大本营 5.下面的句子有错误。不要急,请你用修改符号改病句。它们谢谢你了! (4分)(1)小明不禁忍不住笑出声来。 (2)暑假快到了,我们已经结束了小学的学习生活。 (3)不亲身体验,怎能获得真实的感受不是很清楚吗? (4)我们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6.下面几种句式的变化是你熟悉的,请照样子把句子换个说法,句意不变(3分) ⑴、听到波涛的轰鸣和狂风怒号,小新感到心惊肉跳。 改成反问句: ⑵、天气太热了,简直叫人受不住。 改成夸张句: ⑶、我只有用劳动来解决饥饿的威胁。 改成双重否定句: 三、积累运用屋 7你一定积累了很多优美词语,请你把每个成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做题。(10分)司空见()群()群力独出心()百()成() 集思广()标新立()精益求()迎()而上 见微知()莫()其妙()而不舍沁人心()

英美文学流派整理笔记

MTI(翻译硕士)百科·英美文学流派整理笔记 玄学派:是指17世纪英国文坛出现的一个独特的诗歌流派。英国诗人约翰·邓恩是这个流派的代表人物,他因在诗歌中精妙地运用“奇喻”的比喻手法而蜚声文坛。它们往往以精致典雅的形式表现情感与观念的矛盾,把古典主义的性情与浪漫主义的风骨很好地融合到了一起。 骑士文学:盛行于西欧,反映了骑士阶层的生活理想。骑士精神和道德是上层社会的贵族文化精神,它是以个人身份的优越感为基础的道德与人格精神,但它也积淀这西欧民族远古尚武精神的某些积极因素。 三联剧:在古希腊悲剧创作中,有一类悲剧均由三部分组成,每部分即能独立存在,各部之间又有紧密联系。这种剧合则为一,分则为三,代表作家为埃斯库罗斯。 文艺复兴:是指13世纪末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核心思想,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思潮,也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最初形式。它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享受人世的欢乐,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推崇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 七星诗社:是16世纪中期法国的一个文学团体,是由七位人文主义诗人组成的文学团体。他们中以龙沙和杜贝莱最著名。七星诗社的诗人们从事过各种创作,他们的诗声望很高,但他们的主要贡献却是对于法语改革的主张。 狂飙突进运动:是18世纪德国文学界的运动,是文艺形式从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时的阶段,也可以说是幼稚时期的浪漫主义。但其中心代表人物是歌德和席勒,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是其典型代表作品,表达的是人类内心感情的冲突和奋进精神。 伤感主义:18世纪后期欧洲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中的一种文艺思潮,也称为“主情主义”。该派的得名,源与英国作家斯特恩的小说《在法国和意大利的感伤的旅行》。该派作家崇尚感情,把感情看的高于“理性”,因而强调文学的主要任务是细致刻画任务的心理动态和描写人物的不幸遭遇,以便唤起读者在感情上的同情和共鸣,表达出对当时贵族阶级的理性主义和古典主义的反抗。伤感主义把个人主义和主观幻想的因素带进文艺,代表作家有英国的斯特恩,理查逊,法国的卢梭(如《忏悔录》《遐想录》),伏尔泰,德国的歌德,里希特,海涅等等。 “梅塘集团”是十九世纪法国文坛由以左拉为核心的六位作家组成的文学创作团体。因在巴黎郊外左拉的梅塘别墅为主要活动场所而得名。一八七O年开始的普法战争,法国战败,被迫割让亚尔萨斯、洛林两省,并赔款五亿法郎。成为法国历史上的奇耻大辱,使得法国的一些爱国主义作家大为震惊和愤慨。 宪章派文学: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无产阶级性质的文学。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发生宪章运动,其间产生战斗性的诗歌,作者有工人活动家,也有普通群众,其作品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反映工人的苦难生活,表达争取自由的愿望,抨击资本家的罪恶。大多采用歌谣体,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语言通俗,有名的宪章派诗人有琼斯、林顿等人。宪章派文学在历史上却是无产阶级文学的萌芽,是以后巴黎公社文学和一切社会主义文学的先驱,它在英国文学史上和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达达主义艺术运动是1916年至1923年间出现于法国、德国和瑞士的一种艺术流派。达达主义是一种无政府主义的艺术运动,它试图通过废除传统的文化和美学形式发现真正的现实。达达主义由一群年轻的艺术家和反战人士领导,他们通过反美学的作品和抗议活动表达了他们对资产阶级价值观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绝望。 超现实主义(surrealism),探究此派别的理论根据是受到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影响,致力于发现人类的潜意识心理。因此主张放弃逻辑、有序的经验记忆为基础的现实形象,而呈现人的深层心理中的形象世界,尝试将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与梦的经验相融合。 “黑色幽默”:的小说家突出描写人物周围世界的荒谬和社会对个人的压迫,以一种无可奈何的嘲讽态度表现环境和个人(即“自我”)之间的互不协调,并把这种互不协调的现象加以放大,扭曲,变成畸形,使它

喂——出来续写(5000字)

续写一:几天后,又有一个带着绳子的秤砣从天而降,砸到了一个工匠的头上,工匠当场死亡,周围的人惊呆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很快警方便着手调查此事,但无任何线索,也找不到嫌疑人,最后被含糊的确认为工地意外身亡,让工地负责人赔了款安慰死者家属。 第二天,从那里传出刺耳的声音,周围的人个个因此而耳膜震破,失去听觉,此事再次引起警方注意,最后又因无从查起,再次被搁浅。 但随即下来,城市里出现了很多的原子能废物,国家机密文件保险柜等都飞出来了,很快那里受到了原子能废物产生的放射性物质的影响,相继死了很多很多的人,接踵而至的并不只是这些,无数的得了传染病的动物尸体与不少的流浪者的尸体夹杂着污水,全部都毫不客气地从洞中涌出来,伴随着臭味与腥味……很快传染病开始肆虐,这个美丽城市的人们都因此得了各种稀奇古怪的疾病,整座城市的人死的死,伤的伤,逃的逃……很快,这里成了一片废墟,还时不时有核反应,病毒遍布了这里,这里已经成了生命的禁区,没有人再敢进入这座城市,它周围100公里范围内连花草树木都没有,更别说有人。 城市上空已经是乌黑乌黑的了,乌黑的天空下则是一片恐怖的废墟…… 此事惊动了国家有关部门…… 续写二:半晌,只见一个秤砣由相同的方向从空中袭来,上面还绑着一节支离破碎的麻绳,“梆”地一声在不远处坠地。“这是哪个没社会公德的家伙!”工人暗骂。他一脚把那可怜的的秤砣踢开,埋下头继续铆另一个铆钉。从那天起,城市里就源源不断地有怪事发生。某天凌晨,在居民们都沉浸在梦乡中的时候,声声刺耳的噪音传入了人们的耳中,打破了黎明前的寂静。那震天动地的噪音巨浪般地一波接着一波向人们涌来,有排山倒海、万马奔腾之势,令人毛骨悚然、惊怕不已!这成为了当时地头条重大新闻,各大媒体披露了社会各领域人士对此事的看法与观点,有的说这是旱天雷的一种,有的则是认为是外星人向地球传来的呼救信号。那些恐怖分子正抓住了人们恐怖的心理,大量的捏造世界末日就要来临的荒诞谬论,使原本处于极度恐慌与不安的中的市民对此更加畏惧了! 续写三:在某个周末,广场中突然下起了“大雪”,人们纷纷跑回家躲避,十几个小时后,当人们在出来看时,原本整洁、宽阔的广场已被密密麻麻的纸张覆盖,几个广场管理人员立即冲了上去,只见那大大小小的纸张中有机密文件、企业资料;有日记、账单、假钞、照片、情书;甚至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犯罪证据以及偷税单据等..... 一日,一群海外游客来到这个城市观光聚餐时,突然从空中掉下来许多动物和人类的已经腐朽变质的尸体,它们跌落在游客们的餐桌与食物上,引起了游客们的阵阵尖叫与呼喊,大家都四散而逃。从此,再也没有人来这里参观或访问了,有些世世代代居住于此的居民也都移民了。更可怕的是,有一年冬天,在降雪时,

No.14 邓恩《圣十四行诗10》

对邓恩的《圣十四行诗10》的介绍、浅析及汉译本诗发表于1633年,是多恩19首神圣十四行诗中的第10首。在这首诗中。多恩将敏捷的思维和基督教激情融为一体,在斥责死亡的时候采用了他惯常的辩论口吻。这里没有繁辞丽藻,而是口语化,戏剧化,刚健有力。 这是一首意大利体的十四行诗。诗的起句突兀,表达了对死神的嘲笑和蔑视。死亡是人生的终结,许多人对死亡表现出极度的恐惧,把死亡同黑暗的地狱联系在一起。然而,在多恩看来,死亡并没有什么可怕之处。他把死亡看作睡眠,看作是通向“永远觉醒”的必经之路。死亡只是从有限的生命通向永恒的过程。这种思想并非多恩特有,因为在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生存还是死亡”这一著名的内心独白中,莎士比亚也曾根据西方人的宗教思想把死亡比作睡眠,但是,把死神作为无能而又自傲的形象进行如此淋漓尽致的讥讽,恐怕只有出现在多恩的作品中。 汉译(一) 死神莫骄妄 约翰.邓恩 死神莫骄妄, 虽有人称你 蛮横可怖, 其实外强中干; 你自以为能把众生摧残, 但枉然;可怜的死神,我超越你! 你不过类似睡眠,憩息, 必然比安眠更令人舒坦; 故而人杰英豪不怕归天, 无非白骨入土,灵魂安息. 你受厄运,杀机,暴君与狂徒差遣,

用毒药,战争和疾病害人; 鸦片与妖术也能使人昏, 且更灵验,你何必如此气焰! 凡人了却浮生,但精神永生, 超脱死的魔掌,灭绝死神! 从诗的结构来看,第一、二行“死亡,不要骄傲,虽然有人说你/强大而又可怖,而你并不真的这样”,是论点,而第二行到第八行是论据,说明死亡没有什么可怕,死亡同睡眠没有多少不同,都可以使人“获得身体的休息,灵魂的解脱”。第九、十行指出死神的无能,而第十一、二行说明死神并没有什么独特之处,没有什么可资骄傲的理由。这四行进一步提供论据,来支持诗人的论点。第十三、四行则是结论。虽然这首诗有很强的论说性,但表达了诗人对死神的蔑视和无畏之情。情与理的结合使诗本身具有有说服力,而比喻的运用使这篇说理的诗生动。整个诗作铿锵有力,富于阳刚之气。 汉译(二) 死神,你莫骄横,尽管有人将你看得 如何强大,如何可怖,你呀,名不符实; 你自以为已经把芸芸众生毁灭, 可怜的死神,他们没死.你至今还杀不死我; 休憩和睡眠,其实就是你的写照, 你定然比它们更让人感到舒适惬意, 而我们最出色的人们随你而去越早, 越能早日让灵魂获救,肉体安息, 你是命运、时机、君主和狂徒的奴隶, 你与毒药、战争和病魔同流合污, 鸦片与巫术也能灵验地进行蛊惑, 而且效果更佳,你又何必颐指气使? 人们小憩一会,精神便得以永远清朗, 便再不会有死亡,死神你自己将死亡。

玄学派诗人

玄学派诗人 [编辑本段] 1 玄学派诗人The Metaphysical Poets 指英国17世纪以约翰·多恩为首的一派诗人,还包括赫伯特、马韦尔、克拉肖、亨利·金、克利夫兰、特勒贺恩、沃恩、考利、凯利、拉夫莱斯等。其中有些诗人在风格和内容上也属于"骑士派",如克利夫兰、凯利、拉夫莱斯。 他们并不是一个有组织的文学团体,只有在诗歌风格上有共同点。首先用"玄学派"这名词的是17世纪英国诗人、批评家德莱顿,他指出多恩这一派诗人太学究气,他们用哲学辩论和说理的方式写抒情诗,用词怪僻晦涩,韵律不流畅。18世纪英国批评家约翰逊进一步分析了这一派的特点,指出"玄学派诗人都是学者",他们的"才趣"在诗歌中的表现是"把截然不同的意象结合在一起,从外表绝不相似的事物中发现隐藏着的相似点","把最不伦不类的思想概念勉强地束缚在一起" (即所谓"奇想")。 18世纪古典主义诗人重视规范,19世纪浪漫派诗人强调自然,都不重视玄学派诗歌。20世纪初英国学者格里尔逊先后编选了《多恩诗集》(1912)和《十七世纪玄学派抒情诗和诗歌》(1921),引起了强烈反响。美裔英国诗人、批评家艾略特广为传布,并指出玄学派诗人是"把思想和情感统一起来",是"统一的感受性"的典范。30年代"新批评派"作了更进一步的研究,英美文学评论界对玄学派的兴趣迄今未衰。他们之间有意见分歧,但基本态度是肯定的。 玄学派诗歌主要有爱情诗、宗教诗、挽歌、诗简、讽刺诗、冥想诗等。爱情诗用说理辩论的方式,从科学、哲学、神学中摄取意象,反映出对流行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彼特拉克式的"甜蜜的"抒情诗的不满。宗教诗和其他诗歌则多写信仰上的苦闷、疑虑、探索与和解。玄学派诗歌反映了17世纪初斯图亚特王朝日趋反动和旧教重新抬头的情况下人文主义传统中肯定生活、歌颂爱情、个性解放的思想遇到的危机。玄学派诗歌的情绪很符合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普遍存在的怀疑气氛,符合对维多利亚和爱德华两朝的温情和庸俗道德观念的不满情绪,也符合作家追求新的生活体验和表现方式的要求,因而风行。 [编辑本段] 2 玄学派诗人写作特点 玄学派诗人具有强烈的叛逆精神,试图从伊丽莎白时期传统的爱情诗歌中分离出去。诗人的措辞采用简洁的白描法,大大区别于伊丽莎白时期或新古典主义时期的诗歌风格,并反映了普通语言和强弱自然的节奏。诗中的意象都是从现实的生活中提取。诗歌的形式经常都是以作者同爱人,同上帝,甚或同自己进行争论的方法存在的。由于品味的不同,邓恩及其后继者们的作品在18世纪与19世纪初期备受冷落,然而到了19世纪晚期及20世纪初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青睐于邓恩及其他玄学派诗人的作品。这种对邓恩的重新承认是由于人们认识到了他们创艺术的严肃性,并对他们的叛逆精神,他们的现实主义以及他们与现代人思想品味的相似非常感兴趣,同时还由于邓恩派诗人们的确创作了绝妙的作品。T.S.艾略特,约翰·兰塞姆与埃伦·泰特都是深受玄学派影响的现代诗人典例。 [编辑本段] 3 代表人物约翰邓恩John Donne. 约翰.邓恩便是“玄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给人一种固有的戏剧性,展示了看上去零散多样的经历与观念,以及漫无边际的情感与心境。他的诗歌形式是动态的,语言别致精巧,意象栩栩如生,韵律生动活泼,与其他单纯静谧,乐感十足而平淡无奇的伊丽莎白时代爱情诗相比大相径庭。邓恩诗作最显著的特点是那强烈的现实主义气息,也就是说诗中的反映不是诗意的世界而是现实的世界。除了邓恩,玄学派诗人的代表还有赫伯特,沃恩,克拉肖,马韦尔及考利。 玄学派诗人 [编辑本段] 1 玄学派诗人The Metaphysical Poets

20世纪英国玄学派诗歌的复兴

2007年11月 河北学刊 Nov.,2007第27卷第6期 Hebei Acade m ic Journal Vol.27 No.6 20世纪英国玄学派诗歌的复兴 王海红,刘立军 (石家庄学院外语系,河北石家庄050801) [摘 要]兴起于17世纪的玄学派诗歌给当时的英国诗界带来了新鲜的空气,但是,其特立独行的风格却在以后的近三百年间鲜被关注。20世纪的人们却在玄学派诗歌中找到了共鸣,并把玄学诗歌称为英语诗的最高峰。本文拟从玄学诗歌的历史背景和艺术魅力以及新批评派的影响等三个方面,对玄学派诗歌在20世纪复兴的根源加以探究。 [关键词]玄学派;新批评派;复兴 [作者简介]王海红(1968—),女,河北省张家口市人,石家庄学院外语系讲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刘立军(1970—),男,河北省丰润县人,石家庄学院外语系讲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I10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071(2007)06-0240-03 [收稿日期]2007-08-12 17世纪,英国诗坛上涌现出了一派玄学诗人,这支突起的异军由约翰?多恩引领,旗下还有马韦尔、赫伯特、克拉肖、亨利?金、克利夫兰、考利、凯利等多位代表人物。“玄学”这一标签,是德莱顿最先贴用在约翰?多恩的诗歌上的,原意是在批评多恩在诗歌中多用复杂的哲学思辨。然而,在玄学诗人的作品中并不多见对形而上的哲学命题的直接处理和关注,故而有论者认为,玄学诗这个名称实际上是误用。但也有论者认为,正是在某个玄学问题的语境中表现爱情、死亡、上帝等题材才造成了玄学诗的独特品质。 玄学派诗歌对当时甜腻空泛的诗歌传统提出了挑战,改变了当时奢华铺排的文风。玄学派诗人和他们的诗歌共同构成了英国文学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但是,在他们身后的近三百年里,玄学派诗人一直被主流派诗人和评论家们认为是次等诗人,他们的诗歌也大多被埋没了。但20世纪以来,玄学诗歌以新的生命力得以复兴。本文拟从玄学诗歌的历史背景和艺术魅力以及新批评派的影响等三个方面,对玄学派诗歌在20世纪复兴的根源加以探究。 一、玄学诗歌的复兴与17世纪和 20世纪有着相似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 艾略特曾指出,判断一个诗人是否具有现代性,有以下两种方式:一是这个诗人曾有过“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性陈述;二是他的头脑和我们(现代读者)之间有着偶然的联系,能引起我们的共鸣。就玄学派诗歌与现代诗歌的关系而言,更多地属于后一种[1]。玄学派诗歌在荒诞不经中隐藏着的求真意识、理智与情感,在多重象征中水乳交融,早已使他们的诗歌远离了之前或同时期那些寓言式或浪漫式的场景而独树一帜。无论主题、结构或是修辞手法都表明,他们的诗歌不再完全属于伊丽莎白时代,而是具有现代性[1]。但是,玄学诗歌的现代性与17世纪和20世纪相似的历史背景有着直接的关系。 首先,相似的社会背景让20世纪的人们在玄学派诗歌中找到了共鸣。17世纪的英国社会变化十分剧烈,史称“资产阶级革命和王朝复辟时期”。一方面,资产阶级与封建君主及其贵族之间的政治矛盾和斗争不断升级,政权交替更迭,民众无所适从;另一方面,在17世纪的英国,国教已经被确立,而以多恩为首的玄学派诗人们大多为天主教徒,他们要在社会上取得地位,就不得不依附权贵,这使得他们的内心极度困惑。当时的詹姆士一世和查里一世两朝政治腐败,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更是败坏到了极点。所以,在17世纪的英国社会中到处都弥漫着一种怀疑、幻灭的感觉[2](P242)。玄学派诗人不仅将《圣经》作为政治和道德真理的典范,更遵循“通灵、玄想”,抑或神秘主义,即借助祈祷和默想得知真理及与上帝同在的经验,并试图对复杂的现实社会加以再现。20世纪的现代诗人们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他们所面对的饱受战火摧残的世界,满目疮痍,所处的时代同样动荡不定。艾略特的《荒原》就深刻揭露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社会生活的极度荒唐、贫乏、枯涩和绝望。当社会上出现信仰“断裂 042

[Kz][死]歌词

死 2019-03-05 我讨厌自己并且想死 呢个念头不停喺心头涌起 生存比起死需要付出更加大嘅勇气 嚟到最尾用最后嘅勇气写最后嘅日记 x2 今日完结嘅一日 当你睇到呢一页嘅时候我已经消失 我嘅遗体可能已经喺殓房全身发黑 堆积如山嘅烂衫同账单算系我嘅遗物 我嘅丧礼会播住我嘅歌 我嘅亲朋我嘅敌人听住我嘅歌送别我 跟住人龙瞻仰遗容再点火 之后就将我烧淨嘅骨灰 放入我细个踢波赢番嚟唯一嘅奖杯 请恕我失陪身心已经崩溃好攰好攰 再行唔到落去唯有撤退 每一步都有留低我绝望嘅眼泪 对抗世界嘅秩序就判决我为另类 我唔介意死后被神指责令我无得上天堂 我只系希望喺地狱可以收到你地烧俾我纸扎嘅任天堂

任天堂再宽鬆亦无可能包容我嘅癫狂 开始将自己锁埋喺睡房 连续多年失眠令我讨厌软枕高床 延续多年前嘅愿望决定远走彼岸 感觉有如终于鬆绑 个世界要汰弱留强 我讨厌呢种生活讨厌生命太长 我嘅天空永远睇唔见温暖嘅太阳 命运安排我嘅定位系喺坟场嘅中央 我天生悲观点解要迫我乐观 终日鬱鬱不欢今日终于可以落棺 我嘅离开你地并唔需要悲哀 唔需要感慨只要用笑容帮我冚盖 选择呢条路我并唔系睇唔开 只系太清楚无未来唯有尽快投胎 重複嘅等待无数嘅伤害茫茫嘅苦海 上帝嘅主宰无办法去篡改 尝试过平凡嘅生活晚五朝九 但每当坐喺写字楼就会喺窗口见到死神向我招手究竟边个可以帮我跳过呢个关口 越系极力逃走反而越接近生命嘅尽头 我唯有亲手系额头割一个十字形嘅伤口

任由血液一滴一滴流走 我讨厌自己并且想死 呢个念头不停喺心头涌起 生存比起死需要付出更加大嘅勇气嚟到最尾用最后嘅勇气写最后嘅日记我讨厌自己并且想死 呢个念头不停喺心头涌起 生存比起死需要付出更加大嘅勇气嚟到最尾用最后嘅勇气写最后嘅日记(我讨厌自己并且想死) (我讨厌自己并且想死) (我讨厌自己并且想死) (我讨厌自己并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