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唐诗宋词鉴赏(精选10篇)

语文唐诗宋词鉴赏(精选10篇)

语文唐诗宋词鉴赏

语文唐诗宋词鉴赏(精选10篇)

青砖黛瓦之间,身着荆钗布裙的江南女子,走过青色的瓦沿,曲折的巷口,婀娜的眠柳,去看那隐藏在诗词里的宋朝烟雨唐朝风,勾起落花摇曳的一丝哀愁。以下是语文唐诗宋词鉴赏,欢迎阅读。

语文唐诗宋词鉴赏篇1

鹧鸪天

枫落河梁①野水秋,澹烟衰草②接郊丘。醉眠小坞③黄茅店,梦倚高城赤叶楼④。

天杳杳⑤,路悠悠⑥。钿筝⑦歌扇等闲休。灞桥杨柳⑧年年恨,鸳浦芙蕖⑨叶叶愁。

【注释】

①河梁(hé liáng):代指送别之地。旧题汉李陵《与苏武》诗之三:“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后因以“河梁”借指送别之地。

②衰草:干枯的草。

③小坞(wù):小山村的客店。坞:四面高中间低的山间村落。

④赤叶楼:周围种了枫、槭类树木的楼,这里指装修豪华的房子。赤叶:生长在我国中部的一种树叶茂密的树木。

⑤杳(yǎo)杳:形容幽静深远的样子。

⑥悠悠:遥远悠长。

⑦钿(diàn)筝:指奏乐。钿:用金片做成的花朵形的装饰品;或在木器上和漆器上用螺壳镶嵌的花纹。

⑧灞(bà)桥杨柳:汉人送别,在灞桥折柳,放“灞桥杨柳”意指离别。灞桥折柳是灞桥的一个颇有名气的故实,《三辅黄图》在“灞桥”条下说:“汉人送客至此,折柳赠别。”《开天遗事》还说:“来迎去送,至此黯然,故人呼为断魂桥。”在长安成为汉唐京都的漫长岁月里,灞桥是众多外放官员离京饯别的理想之处。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

⑨鸳浦芙蕖(qú):意指年华老去,自伤迟暮。其出自诗人贺铸。贺铸《踏莎行》云:”杨柳回塘,鸳鸯别浦“,是说浦中的绿荷于”红衣脱尽”后,再也没有”蜂蝶“来依慕。代指年华老去。芙蕖:荷花的别名。如:蕖华(即莲花);蕖影(莲花影);蕖耦(即莲藕)。

【白话译文】

红彤彤的枫叶已经凋落了,剩下光秃秃的老树干,站在河桥上一望,野水退落,呈现出秋的寂寥。喝醉了躺在小山村里面破旧的屋子里面,睡梦中却是睡在富丽堂皇的高楼中。

天是那么遥远,路是这样的悠长。和心爱的人奏乐执扇的时间已经一去不复返。灞桥边的杨柳长的依然很旺盛,但水中的荷花已经脱去华丽的外衣。看到他们这些景象,就想到了自己逝去的年华。

【创作背景】

徽宗大观、政和之际,苏庠曾依苏固与徐俯、洪刍、洪炎、潘淳、吕本中、汪藻、向子諲等结诗社于江西,在澧阳(今湖南澧县)筑别墅以供游憩。高宗绍兴年间,苏庠与徐俯同被皇帝征召,只有他自己不前往朝廷,隐居直到去世。此诗写于词人推掉皇帝征召游玩于山水,路过一小山村时见景思情有感而发。

【赏析】

该词上阕写旅途风景、词人醉梦情景,下阕言离愁别恨,抒发怀人的感情,整首词层次清晰,语尽而意不尽。

“枫落河梁野水秋,澹烟衰草接郊丘”一句写途中秋景,以“河梁”作为观景的出发点,视线遍及周围红叶掉光的枫树,枯涩干涸的“野水”,远处淡淡缭绕的烟气雾霭,连天的郊野、山丘,以及漫山遍野的衰瑟秋草。这两句,准确而传神地抓住最能表现秋月黄昏郊原景色的典型化物象,富有立体感地描绘出一幅旅人眼中的秋色图景,渲染出秋的寥廓与苍凉、萧瑟,词人将触目所及的景色,浓缩在短短十四个字内,由近及远描绘出深秋的萧条气象,从而引发词人愁苦的情绪,因此下文“醉眠小坞黄茅店”一句便接续得十分自然。

但从词意上来看,从写景直接过渡到“醉眠”,中间其实留有空白。小令因其篇幅短小,故而不可能铺排渲染情感的演变。此处景物

中蕴涵的情绪,只能由读者亲自去体会。

词人行至山中村落,进到一家茅草搭盖的陋店,饮而醉,醉而眠,眠而人梦,“梦倚高城赤叶楼”,梦见自己回到了繁华的城市,在一座遍值枫树的高楼上斜倚栏杆。词意到此戛然而止,词人并未交代他在那座“高城赤叶楼”上做了什么,但联系“醉眠”一句来看,身在陋店,梦见高楼,现实与梦境的对比,十分鲜明,因而加倍表现出词人的愁深难解。梦中的“赤叶”与此前所见“枫落”相照应,笔致细密。词人因见“枫落”而生愁,以致人梦得见,景情交融的蕴藉不露,竞至于此。

下阕由醉梦至清醒,只见“天杏杏,路悠悠”,词人仍行走在无边无际的征程之中。这一句仍是状写眼前之景,“杳杳”、“悠悠”两个叠词,余韵悠长,备显惆怅忧伤。天远路长一方面是实写,另一方面也是词人情绪外化的结果。因做了一场好梦,醒来之后,原本就很长的路途此时显得更长了,不知何时才能走完,也不知何时才是归期。

词人满怀愁情,想到梦中高楼之上的美好时光,再联系现实中的冷清寥落,不由得感叹“钿筝歌扇等闲休”,那些歌舞欢笑的生涯,轻易就结束了。“等闲”二字,点出现实的无情和不由分说。紧接着,自然接出“灞桥杨柳年年恨,鸳浦芙蓉叶叶愁”的伤感慨叹。

结尾两句抒写别恨和迟暮之感。“年年”说明别恨无止无尽,暗合前面“天杳路悠”之语。“叶叶”则表示愁之深广沉重。词人浪迹天涯,到处播下相思情种,离别于他自然是时有发生的了。“鸳浦芙蓉”句,化用贺铸《踏莎行》中“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句意,言浦中的绿荷于“红衣脱尽”(即繁花凋落)后,再没有“蜂蝶”来依慕(即无人垂顾)了。灞桥杨柳年复一年的离苦别恨,水中的夏荷一经凋落,便只余荷叶,“愁”自己在秋冬来临之际,将逐渐枯老。此句既与“秋”的萧瑟相呼应,又流露出词人对自己长年羁旅在外、年老体衰的深沉喟叹。此二句以精美工整的对仗,借物言情,表达了词人哀叹流年、自伤迟暮的深沉悲慨。

名家点评

当代诗评家洪柏昭评价:“全词言短意长,含蓄有味,写景言情,皆臻佳境;且格律工细,语言醇雅,深得小令创作三昧,是宋词中的上乘之作。”

【词人介绍】

毛滂(1064——?),字泽民,衢州江山石门(今属浙江)人。宋哲宗元佑年间(1086——1094)为杭州法曹,苏轼曾加荐举,晚年与蔡京亦有交往。官至祠部员外郎、知秀州,一生仕途失意。其词受苏轼、柳永影响,清圆明润,别树一格,无秾艳词语,自然深挚、秀雅飘逸。其词对陈与义、朱敦儒乃至姜夔、张炎等人的创作都有影响。有《东堂集》,词集为《东堂词》,存词200余首。

语文唐诗宋词鉴赏篇2

石头城——【唐】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赏析:

石头城在今南京市清凉山,原为楚国金陵邑,孙权重建改用此名。它北临长江,南濒秦淮河,相传诸葛亮观看山头形势,叹息“钟山龙盘,石头虎踞,帝王之宅也”。这是刘禹锡七绝组诗《金陵五题》的第一首,把刘禹锡称为“诗豪”的白居易对之“掉首苦吟,叹赏良久”,称赞“石头题诗云:潮打空城寂寞回,吾知后之诗人不复措词矣”。刘禹锡将这些话录入组诗引子,可见他自视此诗为得意之作。金陵为六朝(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古都,当时殿阁富丽、声色繁盛,一班君臣不惜以亡国作代价来追欢逐笑。但自从隋朝灭陈,唐高祖又把扬州都督府从金陵移到扬州后,这里就变成古城荒草的世界,变成历代诗人凭吊历史沧桑的对象物。刘禹锡此诗,妙就妙在它以淡远的笔墨,写石头山、长江潮,写故国空城受山围潮打,却寂静得没有什么帝都气象的生命力反应。山围得周遭严密,似乎还可以令人联想到当年虎踞龙盘的模样;但是江潮的拍打和退回,见到的只是空城,已经不知当年的灯火楼台、彻底歌舞的繁华为何物了。

诗歌由地写到天,在地上失落了的,想从天上找到答案。秦淮河东面那轮由古照到今的明月,想必领略过昔时那种醉生梦死的繁华的,但它升起东方、待到夜深,也还只是清光飘零地从城垛(“女墙”)上照进城来。诗人随手拈来山、城、水、月等常见的意象,别具匠心组合成“意象之城”,进行了城与人之间探究历史奥秘的对话。意象之间相互映照折射,形成了意象集成的效应,讲述着一个没有故事的故事,一个关于历史沧桑和城市盛衰的故事,一个具有宇宙意识的关于常与变、瞬息与永恒的故事。这样的诗人也就是哲性诗人、或诗性哲人了。

这首愁情词由春愁离愁写起,再写失恋之愁和叹老嗟卑之愁,省略或者说是虚化了具体时空背景,仿佛将词人一生所经历之愁都凝聚浓缩在一首词中了,很富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上片前三句写初春的离别,并未出现告别的对象而悲泪滂沱,已寓无限隐情。“犹记”两句转为忆旧,“多情”指恋人,“系归舟”指飘泊重逢的激动。“碧野朱桥”是当日系舟处所,又是今日处境。“当日事”唯存记忆,而眼前是“人不见,水空流”。即谓再度离别,再度“归来”时,已无人“系舟”,只见水流了!几个波折,诉尽赴约而不遇的绝望哀情。换头“韶华”句为议论,道破人生真理,此理虽为常理常情,但由词人体味人生后道出则有极哀切的意蕴。这青春不再,年华易衰,才是“恨悠悠”的终极原因,何况春天又一次完结了哩!此悠悠长恨,当然将词人仕途不遇、理想落空的伤感融注其间了。最后,将愁恨之泪化作春江,极尽夸饰之能事,却仍“流不尽,许多愁”!妙在“流不尽”!此喻,在李后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比喻基础上,又翻出一层新意,乃脱胎换骨,点铁成金之法。

此词结构布局极缜密。下片“飞絮落花”印上片“杨柳弄春柔”;“登楼”印“离忧”;“春江都是泪”印“泪难收”;“韶华不为少年留”总提全词命意,天然浑成,意态兼善,神韵悠长。

语文唐诗宋词鉴赏篇3

卖炭翁

苦宫市也

白居易

卖炭翁,

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

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

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

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

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

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

系向牛头充炭直!

白居易诗鉴赏

这是《新乐府》五十篇中的第三十二篇。诗前有序说:苦宫市也。意思是有感于宫市而作。所谓宫市,就是皇帝派太监到宫外集市上公开掠夺民间资财的一种形式。德宗之前,宫中用物都由专门官吏采办。但自贞元末年起,改为由宦官直接从民间采购。

太监及其爪牙往往多至数百人,经常在市场上寻找物色,看到合意的东西,就叫嚷着宫市,强买甚而硬夺,以致卖主空手而归。韩愈在《顺宗实录》中曾说:名为宫市,其实夺之。白居易这首诗描写的就是这种不合理现象。

语文唐诗宋词鉴赏篇4

捕鱼谣

曹邺

天子好征战,

百姓不种桑。

天子好少年,

无人荐冯唐。

天子好美女,

夫妇不成双。

曹邺诗鉴赏

以官仓老鼠大如斗著称的曹邺,如果生于现代,很可能是个优秀的杂文家。他的诗从民间歌谣吸取营养,美刺比兴。本诗从表面看,似是汉乐府《城中谣》仿作,(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大袖,四方全疋帛..)但两者只有形式的似点。《城中谣》是顺向推导,把同类现象从外部加倍放大,产生正比的讽谕效果;《捕鱼谣》则为逆向反讽,突出相反事物之间的内在因果关系。《城中谣》批评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竞尚效仿的奢靡风气,矛头向下;《捕鱼谣》则锋芒指向最高统治者天子,揭露社会祸乱所由因。《城中谣》富于喜剧色彩;《捕鱼谣》则充满悲剧意味。在封建社会,作为大中进士,官祠部中,洋州刺史的曹邺,竟敢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韪,也可说是石破天惊了。

语文唐诗宋词鉴赏篇5

【作品介绍】

《述怀》是唐代名臣魏徵的代表诗作,全诗共二十句,一百字,是一首言志抒情的古诗。

【原文】

中原初逐鹿②,投笔事戎轩③。

纵横计不就④,慷慨志犹存⑤。

杖策谒天子⑥,驱马出关门⑦。

请缨系南越⑧,凭轼下东藩⑨。

郁纡陟高岫⑩,出没望平原。

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

既伤千里目,还惊九逝魂。

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

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

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

【注释】

①述怀:陈述自己的怀抱、志向。

②中原:原指黄河南北一带,这里代指中国。逐鹿:比喻争夺政权。典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③投笔:出自《后汉书·班超传》:“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事戎轩:即从军,戎轩指兵车;亦以借指军队、军事。《后汉书·朱祐景丹等传赞》:“有来羣后,捷我戎轩。”

④纵横计:进献谋取天下的谋略。不就:不被采纳。

⑤慷慨志:奋发有为的雄心壮志。

⑥杖:拿。策:谋略。谒:面见。

⑦关:潼关。

⑧请缨[yīng]:出自《汉书·终军传》:“南越与汉和亲,乃遣终军使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而致之阙下。”终军:字云长,汉武帝时人,西汉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

⑨凭轼:乘车。轼:古代车厢前面用作扶手的横木。下:是敌人降服。东藩:东边的属国。

⑩郁纡[yù yū]:山路盘曲迂回,崎岖难行。陟[zhì]:登。岫[xiù]:山。

出没:时隐时现。

古木:老树。

千里目:荒凉冷落,令人凄伤的景象。

九逝魂:旅途遥远而艰险。九:表示多次。

惮:畏惧、害怕。

怀:感。国士:一国之中的杰出人才,《左传·成公十六年》:“皆曰:国士在,且厚,不可当也。”恩:待遇。

季布:楚汉时人,以重然诺而著名当世,楚国人中广泛流传着“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诺:答应,诺言。

侯嬴:年老时始为大梁监门小吏。信陵君慕名往访,亲自执辔御车,迎为上客。魏王命将军晋鄙领兵十万救赵,中途停兵不进。侯嬴献计窃得兵符,夺权代将,救赵却秦。

感:念。意气:指志趣投合,君臣际遇,必须实践诺言,感恩图报

谁复论:谁还能去计较。

【白话译文】

如今是一个群豪并起争夺天下的时代,男儿当弃文从武成就一番事业。我曾经向李密献计但不被他采纳,但我心中的壮志并没因此丧失。我拿着自己的计谋献给天子,领命纵马西出潼关。终军当年请缨缚南越王,我乘车东去招降李密旧部和各路豪强。盘旋在崎岖的山路间,放眼望去山下的平原时隐时现。山林间寒鸟悲鸣,深山中不时传来猿啼。远望去一片荒凉,不知前途几何,凶吉难卜。在这样的环境中怎么会不担心个人的人身安全,但一想到唐王以国士之礼相待,不敢不尽心以报其知遇之恩。季布、侯嬴都是千金一诺的人物。人活在世上意气当先,又何必在意那些功名利禄。

【创作背景】

《述怀》又作《出关》,是魏徵的代表作,也是初唐时期的名篇。此诗作于唐高祖武德二年。在前一年魏征向故主李密献计,不被李密所采用,最后被王世充击败。魏征随李密投降了唐高祖,并受到唐高祖以礼相待,极重其才。当时李密的余部还占据着广袤的地盘,魏征为报答高祖的知遇之恩,主动请缨去劝降李密的旧部李勣等人。在劝降李勣等人的路上,魏征作此诗,不仅抒发了个人的雄心壮志,更表达了对唐高祖的知遇之恩的感激。

【赏析】

前四句“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主要表现的是诗人在这之前的胸襟怀抱。那时候作者先后投到元宝、李密帐下,自以为胸有珠玑,频频向故主献策,但都不为故主所用,很有些怀才不遇的感慨。

“中原”等二句,表明了天下纷扰,各地豪强并起,争夺天下。正是投笔从戎的时机,与其做个刀笔之吏,还不如从军,谋定天下。《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后汉书·班超传》:“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纵横句,魏徵借此指自己曾向李密献下策,但不被李密所采纳,反被其耻笑为老生常谈。颇有苏秦不得志时的情景,英雄无用武之地。而“慷慨志犹存”一句充满了转折之意,表明了自己虽然屡遭挫折,但心中热血未灭、壮志依旧还在。

“杖策谒天子,驱马出关门。请缨系南越,凭轼下东藩”四句,主要勾勒诗人遇到明主,颇受唐太祖重用,为报太祖的知遇之恩,自告奋勇出潼关去招降山东的群雄,并表现所负使命之重大。“杖策”句指出作者果断为李渊献策,并义无反顾去实现这条计谋。“驱马”表达出作者奉命安抚山东时的豪迈、敏捷和急迫之态。“请缨”等二句,则用汉终军和郦食其的故事比拟自己的山东之行,表明所负使命的性质之非同凡比。“系”、“下”二动词轻捷活脱,生动地表现出其安邦定国的宏图大志,蕴含着大唐江山的辟建就在此行之意,显示了诗人卓越的政治远见。

“郁纡陟高岫,出没望平原。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四句,表明作者在路途中的艰险景况。“郁纡”等二句,是写因为山路萦回,崎岖不平,行迹在群山中放眼望去,那些平原时隐时现、时出时没,反衬出作者心情因任务艰巨,前途未卜而起伏不平,忐忑不安。“古木”等二句,从听觉的角度来渲染旅途的荒凉凄楚。古老的丛林里寒鸟悲啼,深山夜间猿猴哀鸣,构成了一幅荒无人烟,战乱留给人民的是一片凄凉。诗人把复杂的心情,都融汇到生动的旅途景物描写中,

做到意境两浑,情景交融,形象地暗示了完成使命的艰难和诗人心情的沉重。

“既伤千里目,还惊九逝魂。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四句,既有对出关前景的展望,也有其肺腑的坦露。“既伤”二句既表现作者不但知道前途的艰险,个人也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伤千里目:是说远望心里伤感的意思。《楚辞·招魂》:“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九逝魂:屈原《哀郢》中有“魂一夕而九逝”的诗句。“岂不”二句的自问自答,更显示出诗人胸襟的坦荡。“岂不惮”意为有所惮,如同不掩饰自己对未知危险的恐惧,这不但无损于主人公的高大形象,反而更真实的展现了人性,更为作者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更突现了他重意气、报太祖的知遇之恩。

最后四句“季布无二诺,侯赢重一言。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是直抒胸臆,表明了作者重视信义,有恩必报,不图功名的思想。这里,诗人以季布、侯赢自比,表达了自己既然请缨就决不负使命的决心。“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明确地反映出魏徵的人生观、价值观。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显著特色是气势雄伟,意境开阔,诗人善于抓住在历史进程中的巍峨奇观,以粗犷的笔触,一扫汉魏六朝绮靡浮艳的'诗风,成功地展示了诗人急欲建功立业的感情世界。魏徵后来在《隋书·文学传序》中提倡一种将南朝的清绮与北国的气质合一的“文质彬彬”的雅体,《述怀》就基本上实践着这一主张。它一方面措语朴素,直抒胸臆,慷慨激昂,与声色大开的南朝诗风相异。另一方面又融汇典语,自铸新辞,对仗妥贴,与理胜其辞的河朔诗风不同。

【作者介绍】

魏征(580-643),唐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字玄成,魏州曲城(故址在今山东掖县东北)人,一作馆陶(今河北馆陶县)人。少时家境孤贫,曾出家为道士。隋末随元宝参加李密领导的瓦岗军。李密失败后,投唐主李渊,自请安辑山东,擢秘书丞,后又为窦建德俘获,任起居舍人。窦建德败亡,入唐任太子洗马.“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重其才,擢为谏议大夫,历官尚书右丞、秘书监、侍中、

左光禄大夫、太子太师等职,封郑国公。任职期间,敢于犯颜直谏,劝诫太宗居安思危,兼听广纳,轻徭薄赋,躬行俭约,对实现贞观之治颇有贡献,为一代名臣。曾主持校定秘府图籍,主编《群书治要》,撰《隋书》序论及《梁书》、《陈书》、《北齐书》总论。

语文唐诗宋词鉴赏篇6

这首诗画面的描写形象生动,人物心理的刻画细腻传神。这些天真可爱的少女,入宫前,在家乡都是有着各自的自由生活的。入宫后,则成了笼中之鸟,失去了自由。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首诗是怎样写的吧。

宫词

王建

射生宫女宿红妆,

把得新弓各自张。

临上马时齐赐酒,

男儿跪拜谢君王。

王建诗鉴赏

唐朝写宫女苦闷哀怨的诗很多。象元稹的《行宫》:寥寥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张祐的《宫词》: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等诗都是其中的名篇。王建的《宫词》一百首,由于作者生活的时代和出身阶级的局限性,有些不免歌颂宫廷的腐朽生活,但同时也深刻地揭露了这种生活的黑暗面,表现了宫女的内心苦闷和她们的不幸遭遇。从而使人对这些虽身处富贵之地,但肉体和精神却倍受蹂躏的不幸妇女,萌生极大的同情;对戕害她们的封建制度,投以谴责的目光!

这一首诗是描写宫女要随从皇帝出猎前的情况,从表面的活跃场面中,可窥测到宫女们不耐宫中索味寂寥的生活而追求自由的心境。前两句射生宫女宿红妆,把得新弓各自张写她们得知消息后夜里欢快的情形。听说第二天要随从皇帝出去打猎,个个都喜兴难言,提前在夜里就开始了梳妆打扮,都想把自己妆扮得漂亮利落,以露出自己的娇俏妩媚。打扮好后又去把刚发下来的新箭拿来试弄、演习,以求在

猎场上能一显身手。后两句临上马时齐赐酒,男儿跪拜谢君王描写第二天清晨出发时宫女们活泼的情态。

临要上马了,皇帝赏来御酒,大家齐整恭敬地接来饮下,以壮猎兴,饭后又都一齐地学着男儿跪拜的方式向君王拜谢,这既符合外出骑马打猎的身份,又表现了少女活泼天真的情态。

象《宫词》另外几首所描叙的那样:

闷来无处可思量,旋下金阶旋意床。宫人早起笑相呼,不识阶前扫地夫,乞与金钱争借问,外头还似此间无?正是这些闭锁深宫,百无聊赖,希求得到外面消息的宫女们心绪和景况的写照。所以当她们一旦知道能出宫打猎,哪怕是短促的一会儿外出,也都高兴得欢呼雀跃,又梳妆,又弄箭,兴奋得全无睡意。第二天临行前的接酒、上马,学着男儿跪拜的活泼爽利举止实际上也是她们心中高兴的折射。由于诗人把握住了她们的内心活动和外在形态,从而塑造了她们的活跃形象,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图画。但在这幅图画的背面,却闪耀着作者对这伙少女不幸命运的同情和对摧残她们青春的封建制度的强烈谴责。

语文唐诗宋词鉴赏篇7

古风

李白

齐有倜傥生,

鲁连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

一朝开光耀。

却秦振英声,

后世仰末照。

意轻千金赠,

顾向平原笑。

吾亦澹荡人,

拂衣可同调。

李白诗鉴赏

这首诗借鲁仲连的故事表达诗人的政治理想。鲁仲连是战国时齐

人,策士。秦国围攻邯郸,魏安赦王派人劝赵归秦,鲁仲连在围城中往见平原君,制止了这件将导致奇耻大辱的事,邯郸因信陵君援军到达而围解。为此,平原君欲以千金相酬,仲连不受而去。

后来齐国田单攻聊城,岁余不下,鲁仲连以书信缚箭射进城内,劝喻死守围城没有出路,困守城中的燕将见信自杀,聊城因此而破。齐王欲封鲁仲连官爵,鲁仲连说:吾与富贵而诎于人,宁贫贱而轻世肆志焉。并逃隐海上。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诗一开始就化用《史记》中的话。《史记》称鲁仲连好奇伟俶傥(倜傥)之画策,而不肯仕宦任职,好持高节。高妙二字,同时表现其卓异的谋略和清高的节操两个方面。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耀。诗人在此将鲁仲连的出仕视为明月出海,这种极度的推崇,可见诗人对鲁仲连的景仰不同一般。鲁仲连一生大节,史传只举了反对帝秦和助收聊城二事。《古风》的这首则专书前一事。当初新垣衍劝赵帝秦以图缓颊,平原君已为之犹豫,若无鲁仲连雄辩坚拒,难免因一念之差铸成大错。在此关键时刻,鲁仲连起的作用无异挽澜于既倒。却秦振英声五字就是对这事的肯定和推崇。

而后世仰末照一句,又承明月出海底的比喻而来,形容其光芒能穿过若干世纪的时空而照耀后人,使之景仰。这是其功业即画策的高妙所致。但鲁仲连的为人钦敬不仅如此,还在于他高尚的人品。当平原君欲以官爵千金相酬时,他却笑道:所谓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而无取也。即有取者,是商贾之事也,而连不忍为也。说罢辞去,终身没有再见平原君。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直书其事,而赞赏之意溢于言表。

热爱自由和渴望建功立业,本来是两种不同的理想追求,然而一些杰出的盛唐文士却力图将二者统一,并以此与政界庸俗作风相对抗,似曾成为一种思潮。

功成身退是李白的政治理想和自我设计的重要部分,在这个方面,他引为楷模的历史人物,便是张良、鲁仲连。前引诗句中以一箭书取聊城功,就是鲁仲连的故事。李白的功成身退的表示,主要是为了抬高自己的从政身份,目的在以谋臣策士出仕。所以诗末引以自譬,谓

鲁连为同调。

这首诗直书其事,直抒胸臆,可说是最为质朴的写法。寥寥数句,给我们刻画了一个高蹈而又仗义的历史人物形象,其中又寄寓了诗人自己的理想。全诗虽然有为个人作政治广告的意图,却也能反映诗人一贯鄙弃庸俗的精神。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

(《妾薄命》),这两句诗正好可用来形容李白自己的诗品,即随意挥洒,独具标格。

语文唐诗宋词鉴赏篇8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

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

隔篱呼取尽馀杯。

鉴赏

这是一首洋溢着浓郁生活气息的纪事诗,表现诗人诚朴的性格和喜客的心情。诗人自注:喜崔明府相过,简要说明了题意。

一、二两句先从户外的景色描写,点明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和来访前夕诗人的心境。舍南舍北皆春水,把绿水缭绕、春意荡漾的环境描写得十分秀丽可爱。这就是临江近水的成都草堂。皆字表现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群鸥,在古人笔下常常作水边隐士的伴侣,它们日日到来,足见环境清幽僻静,为诗人的生活增添了隐逸的色彩。但见,言下之意:群鸥固然可爱,而不见其他的来访者,不是也过于单调么!诗人就这样寓情于景,表现了他在闲逸的江村中的寂寥心情。这就为贯串全诗的喜客心情,巧妙地作了铺垫。

颔联将笔触转向庭院,引出客至。诗人采用与客谈话的口吻,增强了宾主接谈的生活实感。上句说,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还没有因为迎客打扫过。

下句写,一向紧闭的家门,今天才第一次为你崔明府打开。寂寥之中,佳客临门,一向闲适恬淡的主人不由得喜出望外。这两句,前后映衬,情薛深厚。前句不仅说不常来客,还有主人不轻易延客意,今日君来,更说明两人交情之深厚,为后面的酣畅欢快作了铺垫。后句的今始为又使前句之意显得更为超脱,补足了首联两句。

以上虚写客至,下面转入实写待客。诗人舍弃了其他情节,专拈出最能显示宾主情份的生活场景,重笔浓墨,着意刻划。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使我们仿佛看到诗人延客就餐、频频劝饮的情景,听到诗人抱歉酒菜欠丰盛的话语:远离街市买东西不便,菜肴很简单,买不起高贵的酒,只好用家酿的陈酒,请随便进用吧!家常话语听来十分亲切,很容易从中感觉到主人竭诚尽意的盛情和力不从心的歉仄,也可以体会到主客之间真诚相待的深厚情谊。

字里行间充满了友好的融洽气氛。

客至之情到此似已写足,诗人巧妙地以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作结,将席间的气氛推向更热烈的高潮。诗人高声呼喊着,请邻翁共饮作陪。这一细节描写,细腻逼真。不难想象,两位挚友越喝酒意越浓,越喝兴致越高,兴奋、欢快,气氛相当热烈。就写法而言,结尾两句真可谓峰回路转,别开境界。

杜甫《宾至》、《有客》、《过客相寻》等诗中,都写到待客吃饭,但表情达意各不相同。在《宾至》中,诗人对来客敬而远之,写到吃饭,只用百年粗粝腐儒餐一笔带过;在《有客》和《过客相寻》中说,自锄稀菜甲,小摘为情亲、挂壁移筐果,呼儿问煮鱼,表现出待客亲切、礼貌,但又不够隆重、热烈,都只用一两句诗交代,而且没有提到饮酒。而《客至》中的待客描写,却不惜以半首诗的篇幅,具体展现了酒菜款待的场面,还出人料想地突出了邀邻助兴的细节,描写得那样情彩细腻,语态传神,表现了诚挚、率真的友情。这首诗,把门前景、家常话、身边情、编织成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表现出浓

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语文唐诗宋词鉴赏篇9

【海棠】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苏轼在花开时节与友人赏花时的所见。首句写白天的海棠,泛崇光指海棠的高洁美丽。第二句写夜间的海棠,作者创造了一个散发着香味、空空蒙蒙的、带着几分迷幻的境界。略显幽寂,与海棠自甘寂寞的性格相合。后两句用典故,深夜作者恐怕花睡去,不仅是把花比作人,也是把人比作花,为花着想,十分感人,表明了作者是一个性情中人。作者要烧红烛陪伴、呵护海棠,另一方面创造了一种气氛,让海棠振作精神,不致睡去。后两句极赋浪漫色彩。宋释惠洪《冷斋夜话》认为此诗造语之工尽古今之变。

这首绝句写于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期间。前两句写环境,后两句写爱花心事。题为海棠,而起笔却对海棠不做描绘,这是一处曲笔。东风袅袅形容春风的吹拂之态,化用了《楚辞·九歌·湘夫人》中的袅袅兮秋风之句。崇光是指正在增长的春光,着一泛字,活写出春意的暖融,这为海棠的盛开造势。次句侧写海棠,香雾空蒙写海棠阵阵幽香在氤氲的雾气中弥漫开来,沁人心脾。月转廊,月亮已转过回廊那边去了,照不到这海棠花;暗示夜已深,人无寐,当然你也可从中读出一层隐喻:处江湖之僻远,不遇君王恩宠。

只恐夜深花睡去,这一句写得痴绝,是全诗的关键句。此句转折一笔,写赏花者的心态。当月华再也照不到海棠的芳容时,诗人顿生满心怜意:海棠如此芳华灿烂,怎忍心让她独自栖身于昏昧幽暗之中呢?这蓄积了一季的努力而悄然盛放的花儿,居然无人欣赏,岂不让她太伤心失望了吗?夜阑人静,孤寂满怀的我,自然无法成眠;花儿孤寂、冷清得想睡去,那我如何独自打发这漫漫长夜?不成,能够倾

听花开的声音的,只有我;能够陪我永夜心灵散步的,只有这寂寞的海棠!一个恐写出了我不堪孤独寂寞的煎熬而生出的担忧、惊怯之情,也暗藏了我欲与花共度良宵的执著。一个只字极化了爱花人的痴情,现在他满心里只有这花儿璀璨的笑靥,其余的种种不快都可暂且一笔勾销了:这是一种忘我、无我的超然境界。

末句更进一层,将爱花的感情提升到一个极点。故照应上文的只恐二字,含有特意而为的意思,表现了诗人对海棠的情有独钟。此句运用唐玄宗以杨贵妃醉貌为海棠睡未足的典故,转而以花喻人,点化入咏,浑然无迹。烧高烛遥承上文的月转廊,这是一处精彩的对比,月光似乎也太嫉妒于这怒放的海棠的明艳了,那般刻薄寡恩,不肯给她一方展现姿色的舞台;那就让我用高烧的红烛,为她驱除这长夜的黑暗吧!此处隐约可见诗人的侠义与厚道。照红妆呼应前句的花睡去三字,极写海棠的娇艳妩媚。烧照两字表面上都写我对花的喜爱与呵护,其实也不禁流露出些许贬居生活的郁郁寡欢。他想在玩物(赏花)中获得对痛苦的超脱,哪怕这只是片刻的超脱也好。虽然花儿盛开了,就向衰败迈进了一步,尽管高蹈的精神之花毕竟远离了现实的土壤,但他想过这种我行我素、自得其乐的生活的积极心态,又有谁可以阻挠呢?

语文唐诗宋词鉴赏篇10

《渔翁》

唐代: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渔翁》译文

渔翁晚上停船靠着西山歇宿,早上汲取清澈的湘水,以楚竹为柴做饭。

旭日初升,云雾散尽四周悄然无声,渔翁摇橹的声音从碧绿的山水中传出。

回身一看,他已驾舟行至天际中流,山岩顶上,只有无心白云相

互追逐。

《渔翁》注释

傍:靠近。西岩:当指永州境内的西山,可参作者《始得西山宴游记》。

汲(jí):取水。湘:湘江之水。楚:西山古属楚地。

销:消散。亦可作“消”。

欸(ǎi)乃:象声词,一说指桨声,一说是人长呼之声。唐时湘中棹歌有《欸乃曲》(见元结《欸乃曲序》)。

下中流:由中流而下。

无心: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无心而出岫。”一般是表示庄子所说的那种物我两忘的心灵境界。苏轼《书柳子厚〈渔翁〉诗》云:“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熟味此诗有奇趣。然其尾两句,虽不必亦可。”严羽《沧浪诗话》从此说,曰:“东坡删去后二句,使子厚复生,亦必心服。”然刘辰翁认为:“此诗气泽不类晚唐,下正在后两句。”此后,关于此诗后两句当去当存,一直有两种意见。

《渔翁》创作背景

柳宗元这首山水小诗是在永州(今湖南零陵)时所作。公元806年(唐宪宗元和元年),柳宗元因参与永贞革新而被贬永州,一腔抱负化为烟云,他寄情于异乡山水,作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并写下了许多吟咏永州地区湖光山色的诗篇,《渔翁》就是其中的一首代表作。

《渔翁》赏析

此篇作于永州(治今湖南永州)。作者所写的著名散文《永州八记》。于寄情山水的同时,略寓政治失意的孤愤。同样的意味,在他的山水小诗中也是存在的。而在艺术上,此诗尤为后人注目。宋苏东坡赞叹说:“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熟味此诗有奇趣。”“奇趣”二字,的确抓住了此诗的艺术特色。此篇入选于《唐诗三百首》。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开头两句是说,渔翁晚上靠着西山歇宿,早上汲取清澈的湘水,以楚竹为柴做饭。首句就题

从“夜”写起。首句的“西岩”即指《始得西山宴游记》的西山。首句还很平常;可第二句写到拂晓时就奇了。本来早起打水生火,也是再普通不过的寻常事。但“汲清湘”而“燃楚竹”,造语新奇,为读者所未闻。事实不过汲湘江之水,以枯竹为薪而已。不说汲“水”燃“竹”,而用“清湘”、“楚竹”借代,诗句的意蕴也就不一样了。犹如“炊金馔玉”给人侈靡的感觉一样。“汲清湘”而“燃楚竹”则有超凡绝俗的感觉,似乎象征着诗中人孤高的品格。可见造语“反常”能表现一种特殊情趣,也就是所谓“合道”。这两句写尽拂晓,读者从汲水的声响与燃竹的火光知道西岩下有一渔翁在。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这两句是说,太阳出来云雾散尽不见人影,摇橹的声音从碧绿的山水中传出。三、四句方写道“烟销日出”。按理此时人物该与读者见面,可是反而“不见人”,这也“反常”。然而随“烟销日出”,绿水青山顿现原貌。忽闻橹桨“欸乃一声”,原来人虽不见,却在山水之中。这又“合道”。这里的造语也是奇特:“烟销日出”与“山水绿”互为因果,与“不见人”则无干,“山水绿”与“欸乃一声”更不相干。但熟味这两句,“烟销日出不见人”能够传达出一种惊异感;而与青山绿水中间闻橹桨欸乃之声尤为悦耳怡情,山水也似乎为之绿得更可爱了。作者通过这样的奇趣,写出了一个清寥得有几分神秘的境界,隐隐传达出他那既孤高又不免寂寞的心境。所以又不是为奇趣而奇趣。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日出以后,画面更为开阔。此时渔船已进入中流,而回首骋目,只见山巅上正浮动着片片白云,好似无心无虑地前后相逐,诗境极是悠逸恬淡。对这一结尾苏东坡认为“虽不必亦可”,因而还引起一场争论,一时间,宋严羽、刘辰翁,明胡应麟、王世贞,清王士禛、沈德潜等人各呈己见,众说纷纭,但是他们的争论都局限在艺术趣味上,却没有深入体会柳宗元作此诗的处境和心情。柳宗元在诗文中,曾多次言及他被贬后沉重压抑的心绪,在《与杨诲之第二书》中,他写道:“至永州七年矣,蚤夜惶惶”,理想抱负和冷酷的现实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在极度悲愤的情况下,他“但当把锄荷锸,决溪泉为圃以给茹,其隟则浚沟池,艺树

诗歌欣赏唐诗宋词鉴赏大全

诗歌欣赏唐诗宋词鉴赏大全在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历史中,唐诗和宋词的地位是无可争议的。这两个时期的文人墨客们用丰富的艺术语言,抒发了情感、描绘了风景、抨击了社会不公,并创造了许多经典之作。在本文中,我们将带您欣赏唐诗宋词的精选作品,一同感受古人的才华与情感。 一、唐诗欣赏 1.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中以壮丽的自然景色作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进取精神的赞美。王之涣通过富有想象力的词藻和独特的写景方式,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壮丽的景色和无限的向上之意。 2.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的《静夜思》以极简的文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景。通过用意象丰富的表达方式,作者将自己的思乡之情与明月、夜色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悠远的遐想。

二、宋词鉴赏 1.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苏轼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绿草萋萋红叶稀。 满目青山无处话,凄凉楚客何时归? 苏轼是宋代文坛的巨擘,他的《浣溪沙》表达了诗人的遗憾和对人生变幻的无奈之情。通过对景物和主人公的描绘,苏轼巧妙地运用音韵和意象,营造出浓厚的意境,让读者在音乐般的语言中,感受到生活的无常和人生的追问。 2.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 夜行黄沙道中,累累白骨新翻雁塔底。 纵使千帆过尽,归来仍是少年风姿。 斜阳初到眉头镇,楚腰几许才人惜。 豪情壮志,只付与一江春水。 辛弃疾的《西江月》以豪情壮志和忧国忧民的情怀为主题,以征战中的英雄人物和历史背景为蓝本,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惋惜和对未来的期许。辛弃疾运用独特的写意手法和饱含深情的词句,让读者领略到那个充满英雄气概和热血壮志的时代。

经典唐诗宋词赏析

经典唐诗宋词赏析 经典唐诗宋词赏析 因为一首诗,记住一个人,能流传千年的经典诗词,一首诗足矣!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经典唐诗宋词赏析的内容,欢迎阅读借鉴。 《侠客行·赵客缦胡缨》 【唐代】李白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赏析:《侠客行》是诗人李白以夸张的笔墨,从游侠的服饰开始:“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仅二十个字,仿佛全是写物而不写人。但当时游侠儿的气势、风貌,就栩栩如生的展现在目前了。因为诗人并不是为物而夸张的写物,而是处处着眼于人的精神气势而写物。 “缦胡”的“缨’,“霜雪明”的”吴钩”,“飒沓如流星”的“白马”这些当时流行的任侠服饰,不仅具有典型性,而且流露出主人豪纵、慷慨之气,把物都写活了。 《寄黄几复》 【宋代】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赏析:试想,要用七个字写出两人离别和别后思念之殷,不那么容易。诗人却选了“江湖”、“夜雨”、“十年灯”,作了动人的抒写。 “江湖”一词,能使人想到流转和飘泊:两个朋友,各自飘泊江湖,每逢夜雨,独对孤灯,互相思念,深宵不寐。而这般情景,已延续了十年。 《荆轲歌 / 易水歌》 【先秦】佚名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赏析:“风萧萧”有声,从听觉上渲染离别之际的惨烈;“易水寒”彻骨,从感觉上描状环境的悲凉;一上一下,极尽天地愁惨之状,更加烘托出荆轲“君子死知己”,慷慨赴国难的凛然正气。 虽寥寥十五字,却“凄婉激烈,风骨情景,种种具备”。 《风雨》 【唐代】李商隐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 赏析:李商隐一生羁旅漂泊,宦海沉浮,不得重用,饱尝世态炎凉。遂借风雨以起兴,抒发抑郁悲愤之情。 作者一生是斗争的牺牲品,四处漂泊寄寓幕府,穷愁潦倒,全诗喟叹深沉,词哀情苦。 《剑门道中遇微雨》 【宋代】陆游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经典唐诗宋词精选100首赏析

经典唐诗宋词精选100首赏析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中的经典,它们以其深邃、含蓄的意境、优美的诗歌语言,影响着世代文化的传承。百花齐放的唐代,有很多杰出的诗人,他们创作的诗歌让人们感受到生命的精神和情感的魔力。而宋代的词则更加注重曲调的优美和曲式的华丽,让人们在其中感受到无尽的意境和感动。 下面就是本人精选的唐诗宋词100首及其赏析,让我们一起欣赏: 【唐诗】 1.《将进酒》--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这首诗在文学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李白以写饮酒来发表自己的个人独立精神,传达了“出门如此,亦何足挂心”的态度。文章笔力雄健,雄浑有力,豪气干云,充满了对生命的欣赏和追求。 2.《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此诗描绘了山川壮丽景致,表达了诗人的境遇和境况。杜甫以“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开篇,抒发自己的苦痛之情,表达了人生的颠沛流离。同时,此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山水、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的追求。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杜甫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曲未成,笔下诗先谗。 杞梓悲黄鹤,湘灵病白翎。 谁知青山外,天寒有人行。 诗中所赞美的是一位异乡游士的归来。琅琊王昌龄被贬为远方,但他在那里仍然热爱祖国,忠于尽职的责任。杜甫以诗歌的方式,传递了对王昌龄的敬仰和对他远行的祝福。同时也表达了“天寒有人行”这句话,在诗中的意义,展现了对那些勇敢追求理想和幸福的人们的赞美和敬仰。 4.《夜泊牛渚怀古》--杨万里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人月。 喜看稻菽当窗长,思飞散鸟急如射。

经典唐诗宋词精选100首赏析

经典唐诗宋词精选100首赏析 经典唐诗宋词精选100首赏析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其中涵盖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这之中,有很多经典唐诗宋词不仅成为了文学的经典之作,而且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精神寄托。本文将为您精选100首经典唐诗宋词,希望通过这些诗词欣赏,能够带给您一些灵感和启发。 唐诗 1.《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赏析:杜甫的这首《登高》写的是他登高观景的情景,写到的是大自然的雄浑和神秘,此诗句势恢宏,气势如虹,融入了杜甫的宏大思想,心潮澎湃。 2.《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赏析:杜甫的这首《春望》描绘了一个飘摇不定的时代背景和人们的疾苦,此诗语境苍凉,悲壮感人,引起人们对战火带来的苦难的深思,在表达疾苦和悲愤的同时,满怀温情与鼓舞向前的力量。 3.《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赏析:李白的这首《静夜思》是一首流传最广的古诗之一,诗三句短小,词句优美,发人深思,其写述了对乡愁的怀念,对故园的思念,充满深情,引人咀嚼。 4.《将进酒》--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赏析:李白的《将进酒》句句富有激情,充满豪情,用词豪放,气势磅礴,让人眼前一亮,精神为之振奋。此诗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属于辞格豪放体,表现了他豁达奔放的胸怀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5.《送元二使安西》--王之涣

唐诗宋词鉴赏大全

唐诗宋词鉴赏大全 唐诗宋词鉴赏大全 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诗。唐诗是中华民族最珍贵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国家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后人研究唐代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参考意义和价值。下面是唐诗宋词鉴赏大全,请参考! 1、《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整体赏析 这是一首饯别抒怀诗。在诗中,诗人感怀万端,既满怀豪情逸兴,又时时掩抑不住郁闷与不平,感情回复跌宕,一波三折,表达了自己遗世高蹈豪迈情怀。 此诗发端既不写楼,更不叙别,而是陡起壁立,直抒郁结。“昨日之日”与“今日之日”,是指许许多多个弃我而去“昨日”和接踵而至“今日”。也就是说,每一天都深感日月不居,时光难驻,心烦意乱,忧愤郁悒。这里既蕴含了“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精神苦闷,也融铸着诗人对污浊政治现实感受。他“烦忧”既不自“今日”始,他所“烦忧”者也非止一端。不妨说,这是对他长期以来政治遭遇和政治感受一个艺术概括。忧愤之深广、强烈,正反映出天宝以来朝政愈趋腐败和李白个人遭遇愈趋困窘。理想与现实尖锐矛盾所引起强烈精神苦闷,在这里找到了适合表现形式。破空而来发端,重叠复沓语言(既说“弃我去”,又说“不可留”;既言“乱我心”,又称

“多烦忧”),以及一气鼓荡、长达十一字句式,都极生动形象地显示出诗人郁结之深、忧愤之烈、心绪之乱,以及一触即发、发则不可抑止感情状态。 三、四两句突作转折:而对着寥廓明净秋空,遥望万里长风吹送鸿雁壮美景色,不由得激起酣饮高楼豪情逸兴。这两句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壮阔明朗万里秋空画图,也展示出诗人豪迈阔大胸襟。从极端苦闷忽然转到朗爽壮阔境界,仿佛变化无端,不可思议。但这正是李白之所以为李白。正因为他素怀远大理想抱负,又长期为黑暗污浊环境所压抑,所以时刻都向往着广大可以自由驰骋空间。目接“长风万里送秋雁”之境,不觉精神为之一爽,烦忧为之一扫,感到一种心、境契合舒畅,“酣饮高楼”豪情逸兴也就油然而生了。 五、六两句承高楼饯别分写主客双方。东汉时学者称东观(政府藏书机构)为道家蓬莱山,唐人又多以蓬山,蓬阁指秘书省,李云是秘书省校书郎,所以这里用“蓬莱文章”借指李云文章。上句赞美李云文章风格刚健,具有“建安风骨”。下句则以“小谢”(即谢朓)自指,说自己诗像谢朓那样,具有清新秀发风格。李白非常推崇谢朓,这里自比小谢,正流露出对自己才能自信。这两句自然地关合了题目中谢朓楼和校书。 七、八两句就“酣高楼”进一步渲染双方意兴,说彼此都怀有豪情逸兴、雄心壮志,酒酣兴发,更是飘然欲飞,想登上青天揽取明月。前面方写晴昼秋空,这里却说到“明月”,可见后者当非实景。“欲上”云云,也说明这是诗人酒酣兴发时豪语。豪放与天真,在这里得到了和谐统一。这正是李白性格。上天揽月,固然是一时兴到之语,未必有所寓托,但这飞动健举形象却让读者分明感觉到诗人对高洁理想境界向往追求。这两句笔酣墨饱,淋漓尽致,把面对“长风万里送秋雁”境界所激起昂扬情绪推向最高潮,仿佛现实中一切黑暗污浊都已一扫而光,心头一切烦忧都已丢到了九霄云外。 然而诗人精神尽管可以在幻想中遨游驰骋,诗人身体却始终被羁束在污浊现实之中。现实中并不存在“长风万里送秋雁”这种可以自由飞翔天地,他所看到只是“夷羊满中野,菉葹盈高门这种可憎局面。

唐诗宋词赏析

篇一:唐诗宋词赏析 唐诗宋词赏析 在狱咏蝉骆宾王 p39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在狱咏蝉》诗,属对工整,句法善变,语言精炼,音韵和美,格调深沉而不颓丧,给人以整齐活泼的美感。 首联一方面表明时令已是秋天,一方面又交待了诗人被囚禁的地点一禁垣西。蝉的哀鸣声唤起了诗人思念故乡的无限惆怅与悲戚。这个“侵”字,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诗人忧心忡忡的心境和情境。 颔联从“己”着笔,从自己感受的角度写蝉的外形、蝉的悲鸣。一句说蝉,一句说自己,用“不堪”和“来对”构成流水对,把物我联系在一起。诗人在狱中看到这高唱的秋蝉,还是两鬓乌玄,而自己已经白发满头,两两对照,不禁自伤年老。在这十个字中,诗人运用比兴,把凄恻的感情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出来。 颈联表面是写蝉,实际是抒写自己境况。秋季露水凝重,打湿了蝉的翅膀,使它难以飞行;秋风频吹,使蝉的声音传不到远方。此处以蝉的困厄处境比喻自己仕途曲折,蹉跎难进;受谗言诽谤良多,身陷囹圄,辩词无以传递。诗句委婉,意在言外。 尾联为一句深沉的慨叹:现在世上无人看重“高洁”,又能指望谁来替我平反昭雪呢!这声哀叹,仿佛对苍天呼吁,又象是控诉奸佞,满腔愤懑倾泄而出。 总之,这首诗作于患难之中,感情充沛,取譬明切,用典自然,语多双关,于咏物中寄情寓兴,由物到人,由人及物,物与人不即不离,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是咏物诗中的佳作。秋登兰山寄张五孟浩然 p66 北山白山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这是一首临秋登高远望,怀念旧友的诗。全诗情随景生,以景烘情,情景交融,浑为一体。“相望”表明了对张五的思念。由思念而“登万山”远望,望而不见友人,但见北雁南飞。诗人的心啊,似乎也随鸿雁飞去,消逝在遥远的天际。这是写景,又是抒情,情景交融。雁也看不见了,而又近黄昏时分,心头不禁泛起淡淡的哀愁,然而,清秋的山色却使人逸兴勃发。 “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这四句诗是全篇精华所在。作者用朴素的语言,如实地写来,既显示出农村的静谧气氛,又表现出自然界的优美景象。在这四句诗里,作者创造出一个高远清幽的境界,“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照应开端数句。既明点出“秋”字,更表明了对张五的思念,从而显示出友情的真挚。 渭川田家王维 p66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语文唐诗宋词鉴赏(精选10篇)

语文唐诗宋词鉴赏 语文唐诗宋词鉴赏(精选10篇) 青砖黛瓦之间,身着荆钗布裙的江南女子,走过青色的瓦沿,曲折的巷口,婀娜的眠柳,去看那隐藏在诗词里的宋朝烟雨唐朝风,勾起落花摇曳的一丝哀愁。以下是语文唐诗宋词鉴赏,欢迎阅读。 语文唐诗宋词鉴赏篇1 鹧鸪天 枫落河梁①野水秋,澹烟衰草②接郊丘。醉眠小坞③黄茅店,梦倚高城赤叶楼④。 天杳杳⑤,路悠悠⑥。钿筝⑦歌扇等闲休。灞桥杨柳⑧年年恨,鸳浦芙蕖⑨叶叶愁。 【注释】 ①河梁(hé liáng):代指送别之地。旧题汉李陵《与苏武》诗之三:“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后因以“河梁”借指送别之地。 ②衰草:干枯的草。 ③小坞(wù):小山村的客店。坞:四面高中间低的山间村落。 ④赤叶楼:周围种了枫、槭类树木的楼,这里指装修豪华的房子。赤叶:生长在我国中部的一种树叶茂密的树木。 ⑤杳(yǎo)杳:形容幽静深远的样子。 ⑥悠悠:遥远悠长。 ⑦钿(diàn)筝:指奏乐。钿:用金片做成的花朵形的装饰品;或在木器上和漆器上用螺壳镶嵌的花纹。 ⑧灞(bà)桥杨柳:汉人送别,在灞桥折柳,放“灞桥杨柳”意指离别。灞桥折柳是灞桥的一个颇有名气的故实,《三辅黄图》在“灞桥”条下说:“汉人送客至此,折柳赠别。”《开天遗事》还说:“来迎去送,至此黯然,故人呼为断魂桥。”在长安成为汉唐京都的漫长岁月里,灞桥是众多外放官员离京饯别的理想之处。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

⑨鸳浦芙蕖(qú):意指年华老去,自伤迟暮。其出自诗人贺铸。贺铸《踏莎行》云:”杨柳回塘,鸳鸯别浦“,是说浦中的绿荷于”红衣脱尽”后,再也没有”蜂蝶“来依慕。代指年华老去。芙蕖:荷花的别名。如:蕖华(即莲花);蕖影(莲花影);蕖耦(即莲藕)。 【白话译文】 红彤彤的枫叶已经凋落了,剩下光秃秃的老树干,站在河桥上一望,野水退落,呈现出秋的寂寥。喝醉了躺在小山村里面破旧的屋子里面,睡梦中却是睡在富丽堂皇的高楼中。 天是那么遥远,路是这样的悠长。和心爱的人奏乐执扇的时间已经一去不复返。灞桥边的杨柳长的依然很旺盛,但水中的荷花已经脱去华丽的外衣。看到他们这些景象,就想到了自己逝去的年华。 【创作背景】 徽宗大观、政和之际,苏庠曾依苏固与徐俯、洪刍、洪炎、潘淳、吕本中、汪藻、向子諲等结诗社于江西,在澧阳(今湖南澧县)筑别墅以供游憩。高宗绍兴年间,苏庠与徐俯同被皇帝征召,只有他自己不前往朝廷,隐居直到去世。此诗写于词人推掉皇帝征召游玩于山水,路过一小山村时见景思情有感而发。 【赏析】 该词上阕写旅途风景、词人醉梦情景,下阕言离愁别恨,抒发怀人的感情,整首词层次清晰,语尽而意不尽。 “枫落河梁野水秋,澹烟衰草接郊丘”一句写途中秋景,以“河梁”作为观景的出发点,视线遍及周围红叶掉光的枫树,枯涩干涸的“野水”,远处淡淡缭绕的烟气雾霭,连天的郊野、山丘,以及漫山遍野的衰瑟秋草。这两句,准确而传神地抓住最能表现秋月黄昏郊原景色的典型化物象,富有立体感地描绘出一幅旅人眼中的秋色图景,渲染出秋的寥廓与苍凉、萧瑟,词人将触目所及的景色,浓缩在短短十四个字内,由近及远描绘出深秋的萧条气象,从而引发词人愁苦的情绪,因此下文“醉眠小坞黄茅店”一句便接续得十分自然。 但从词意上来看,从写景直接过渡到“醉眠”,中间其实留有空白。小令因其篇幅短小,故而不可能铺排渲染情感的演变。此处景物

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及唐诗宋词鉴赏 背诵篇目

《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背诵篇目 1、秋声赋(北宋欧阳修)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钅从)鏦(钅从)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一气之余烈。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为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夫!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物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 2、后赤壁赋北宋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gāo)。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

古诗的鉴赏(精选15篇)

古诗的鉴赏(精选15篇) 古诗的鉴赏1 1、《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土。 2、《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3、《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4、《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5、《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缺乏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6、《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土水,万里送行舟。 7、《月夜》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8、《把酒问月》 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假设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古诗的鉴赏2 〔1〕黍离语出《诗经o黍离》,东周大夫路经西周故都,见其满地禾黍,遂有宫室宗庙毁坏之叹。后以此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唐许浑《登洛阳故城》:“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 〔2〕商女语出唐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很,隔江犹唱后庭花。〞商女即歌女。后以此为不顾国家兴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宋王安石《桂枝香》:“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3〕投笔东汉班超年轻时,以替宫府抄写公文为生。他曾投笔感慨,要效仿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取爵封侯。后指弃文从武。唐骆宾王《宿温城望军营》:“投笔怀班业,临戎想顾勋。〞宋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3〕阳关阳关,古关名,今甘肃敦煌西南。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谱成送别之曲,名《阳关曲》。唐李商隐《饮席戏赠同舍》:“唱尽阳关无限叠,半杯松叶冻颇黎。〞〔4〕折柳汉代京城习俗,凡送远客,都要送到长安东面的霸桥,并折柳枝相赠。后指送别。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5〕折腰陶渊明因不愿为五斗米而向乡里小儿折腰,遂辞官归隐。后喻指屈身事人。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颜?〞 例如,阅读下边这首宋词,答复后边的问题: 如梦令〔严蕊〕“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这首宋词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他出自谁的什么作品?由此可知这首宋词写的是什么事物?抒发的是什么感情? 回想一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知道了“人在武陵微醉〞一句用了“武陵人〞的典故,并由此推知这首宋词抒写的是桃花,表达了作者心地高洁,凌

对唐诗宋词的鉴赏作文【范文5篇】

对唐诗宋词的鉴赏作文【范文5篇】 对唐诗宋词的鉴赏作文【范文5篇】一 东风吹柳日初长,雨余芳草斜阳。杏花零落燕泥香,睡损红妆。 宝篆烟销龙凤,画屏云锁潇湘。夜寒微透薄罗裳,无限思量。 赏析/鉴赏 杨湜《古今词话》云:“少游《画堂春》‘雨余芳草斜阳,杏花零落燕泥香’善于状景物。至于‘香篆暗消鸾凤,画屏萦绕潇湘’二句,便含蓄无限思量意思,此其有感而作也。”至于因何有感,从词中所写,美人生活规律颠倒,白天红窗稳睡,夜里枕畔难安的情状,显然是描写女子思人难眠、春情难耐的情思。 词一开始“东风”二句,为春睡渲染气氛,写东风吹拂柳条,春日渐长,雨后斜阳映照芳草,正是人困春睡时光。接着“杏花”两句,枝头的杏花零落入泥,燕子衔沾花的泥土筑巢,犹自散发着微微的香气。由景而人,美人面对花落春去之景,青春难再,自然无心红妆,不得不陷于春困矣。这两句与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句颇有相似之处,但写得更为隽永。王国维《人间词话附录》说:“温飞卿《菩萨蛮》‘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少游之‘雨余芳草斜阳,杏花零落燕泥香’,虽自此脱胎,而实有出蓝之妙”。 词的下片写女子枕畔难眠所见到的景象。“宝篆”二句写她长时间失眠,直到篆香销尽,不眠的’原因,是因所思念的人在潇湘所致。“宝篆”,盖今之盘香。秦观《减字木兰花》曾有“断尽金炉小篆香”句。“云锁”,指屏风上所画的云雾潇湘图,云锁,则迷不可见。词的歇拍“夜寒”二句,具体描写夜深寒气袭人,女子无法再进入甜蜜的梦乡,只有思前想后,辗转反侧。 对唐诗宋词的鉴赏作文【范文5篇】二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诗词鉴赏唐诗宋词欣赏

诗词鉴赏唐诗宋词欣赏 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瑰宝,它们以其深刻的意境、优美的词藻和卓越的艺术成就被世人所推崇。本文将对部分唐诗宋词进行欣赏和鉴赏,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优秀的诗词作品。 一、唐诗欣赏 1.《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由王之涣创作,以描绘登高望远之景为主题。诗中以黄河入海,扩展出壮丽的自然景观,让人感受到无限的宽广与壮丽。作者通过“更上一层楼”的意象,表达了人们向上追求的精神状态。 2.《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是孟浩然的一首代表作,描绘了清晨春景的美丽与宁静。作者以“春眠不觉晓”一语开头,生动地表达了人们沉浸在春天的美景中而不愿醒来的心情。最后两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则揭示了美好的春光转瞬即逝,引人深思。 二、宋词鉴赏

1.《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范仲淹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这是范仲淹的《浪淘沙》中的一首,表达了作者的崇高抱负和豪情壮志。首句描绘了壮阔的黄河景象,而第三句以“直上银河去”表达了作者通过自己的努力追求理想,并向往牵牛织女的神话故事。 2.《渔家傲·秋思》- 朱淑真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首宋词由朱淑真创作,以描绘秋夜的寂静和美丽为主题。作者通过描绘月光下的景色和扑动的萤火虫,表达了孤寂中对牵牛织女的思念之情。 三、诗词之美 唐诗宋词以其深远的意境和内在的美感,赢得了无数读者的赞赏和喜爱。它们通过精炼的词句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将日常生活和自然景物转化为艺术的形象,使人们在欣赏中得到心灵的满足。 诗词不仅是语言的表达方式,更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和传承。通过鉴赏和欣赏唐诗宋词,我们能够更好地领略古代文人的情感和智慧,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总结:

唐诗宋词鉴赏

唐诗宋词鉴赏 唐诗宋词鉴赏3篇 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诗。唐诗是中华民族最珍贵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国家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后人研究唐代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参考意义和价值。下面是唐诗宋词鉴赏3篇,请参考! 1、《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整体赏析 这是一首饯别抒怀诗。在诗中,诗人感怀万端,既满怀豪情逸兴,又时时掩抑不住郁闷与不平,感情回复跌宕,一波三折,表达了自己遗世高蹈豪迈情怀。 此诗发端既不写楼,更不叙别,而是陡起壁立,直抒郁结。“昨日之日”与“今日之日”,是指许许多多个弃我而去“昨日”和接踵而至“今日”。也就是说,每一天都深感日月不居,时光难驻,心烦意乱,忧愤郁悒。这里既蕴含了“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精神苦闷,也融铸着诗人对污浊政治现实感受。他“烦忧”既不自“今日”始,他所“烦忧”者也非止一端。不妨说,这是对他长期以来政治遭遇和政治感受一个艺术概括。忧愤之深广、强烈,正反映出天宝以来朝政愈趋腐败和李白个人遭遇愈趋困窘。理想与现实尖锐矛盾所引起强烈精神苦闷,在这里找到了适合表现形式。破空而来发端,重叠复沓语言(既说“弃我去”,又说“不可留”;既言“乱我心”,又称“多烦忧”),以及一气鼓荡、长达十一字句式,都极生动形象地显示出诗人郁结之深、忧愤之烈、心绪之乱,以及一触即发、发则不可抑止感情状态。

著名古诗词鉴赏

著名古诗词鉴赏 著名古诗词鉴赏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著名古诗词鉴赏,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著名古诗词鉴赏篇1 《题西林壁》 宋代: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词鉴赏: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句说的是游人从远处、近处、高处、地处等不同角度观察庐山面貌是可以得到不同观感的。有时你看到到是起伏连绵的山岭,有时你看到的是高耸入云端的山峰。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古诗词鉴赏是高中语文学习中必须掌握的技能。如果我们在欣赏古诗词时能分析典故,那么下面的话题就容易理解了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钱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诗词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西湖美景的名篇。这诗处处扣紧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恰到好处。 诗的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楼观参差”景象,两个地名连用,显示诗人是在一边走,一边观赏。后一句正面写湖光水色: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 颔联从静到动,从全景的写意到细节的工笔。先写仰视所见禽鸟,莺在歌,燕在舞,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黄莺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莺声婉转,流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勤劳,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都写出了初春的生机。“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谁家”二字的疑问,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理活动,并使读者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 颈联写俯察所见花草。因为是早春,还未到百花盛开季节,所以能见到的尚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东一团,西一簇,用一个“乱”字来形容。而春草也还没有长得丰茂,仅只有没过马蹄那么长,所以用一个“浅”字来形容。这一联中的“渐欲”和“才能”又是诗人观察、欣赏的感受和判断,这就使客观的自然景物化为带有诗人主观感情色彩的眼中景物,使读者受到感染。

唐诗宋词鉴赏

唐诗宋词鉴赏 唐诗宋词作为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瑰宝,以其优美动人的艺术表现形 式和深刻独特的意境,吸引了无数读者的关注和喜爱。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唐诗宋词的鉴赏价值,通过赏析几首经典的作品,感 受其中蕴含的情感和艺术之美。 一、唐诗鉴赏 1. 杜牧《秋夜将晓》 秋天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季节,而杜牧的《秋夜将晓》恰好捕捉到了 秋夜的神秘和静谧。一首词,以忧愁、寂寥的笔调,描绘了一个人病 榻边的离愁别绪。诗中的"天将晓,雾满树"表达了作者对于离别的无奈和思念之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凄凉的意境,杜牧成功地表达出了人 与自然相互融合的情感。 2. 王之涣《登鹳雀楼》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是一首描写壮丽景色的诗,通过对长城和边 塞的描绘,展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两句诗,以简练的文字揭示了长城的巍峨和黄河的奔流。整首诗以形象生 动的语言,表达了对壮丽山河的景仰之情。 二、宋词鉴赏 1. 李清照《如梦令》

李清照是宋代著名女词人,她的作品以纤细细腻、柔美动人著称。《如梦令》是其中一首经典之作,以悲伤的情思为主题。"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这句词,通过对流水、溪亭、日暮等元素的刻画,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和思念之情。李清照巧妙地运用了音乐的节奏和形象的描写,使词意更加深沉。 2.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是南宋文学史上最著名的爱国词人之一,他的作品多以激昂慷慨、奋发向前为主题。《青玉案·元夕》中,辛弃疾以元宵佳节为背景,以对家乡的思念为主线,描述了异乡黄昏时思亲之情。"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这句词,通过对飞鸿踏雪泥的形象描绘,表达了对自由和家园的追求。辛弃疾擅长运用对比手法,以及精确的写景和感情的表达,使得作品充满动人力量。 结语: 唐诗宋词以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情感表达,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通过对唐诗宋词的鉴赏,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诗人们的才华横溢和艺术成就,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和美学的魅力。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一扇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窗口,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阐述,能够引起更多读者对于唐诗宋词的兴趣和热爱,从而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语文诗歌鉴赏(通用18篇)

语文诗歌鉴赏 语文诗歌鉴赏(通用18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诗歌吧,诗歌具有精炼含蓄的特点,起着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好的诗歌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诗歌鉴赏,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诗歌鉴赏篇1 春夜别友人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1)首联“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描绘了一个别筵将尽,朋友分手在即的场景,句中的“吐”字写出了友人怎样的神情?(2分)(2)简要分析“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一联的表达效果。(4分) 答: (1)友人相无言,只是凝视着银青烟。 (2)精于炼字,巧用衬托。“隐”字写出高高的树阴遮住了西沉的明月:“没”字写出了银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衬托出时光催人离别,难舍难分的心绪。 语文诗歌鉴赏篇2 知识点1.鉴赏人物形象型 【得分技法】第一步,简要概括人物形象的总体特点;第二步,联系诗歌中表现这一形象特点的内容加以分析说明;第三步,分析诗歌刻画这一人物形象的原因或意义,如抒发了作者何种思想感情,对表达诗歌主旨有什么作用等。 典例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李白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 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 空负头上巾,吾于尔何有。 王历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从题目来看,诗人是嘲笑王历阳不肯饮酒。大雪纷飞,正是饮酒的天气,王历阳“不饮杯中酒”的行为,让陶渊明也会笑死。陶两明喜欢饮酒,常戴头巾,抚琴自乐,宅边有五棵柳树。诗歌借陶渊明来嘲笑王历阳“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空负头上巾”,刻画了王历阳追慕陶渊明却徒有虚名的形象。 【答案】王历阳是一个追慕陶渊明却徒有虚名的人,表面上以陶渊明为榜样抚琴、栽柳、戴头巾,可是喝酒不痛快。“浪”“虚”“空”三字用得巧妙,传达出嘲讽及激将之意,充分显示了李白的冲天豪气。 知识点2.鉴赏事物形象型 【得分技法】第一步,概括事物形象的总体特点;第二步,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说明;第三步,分析事物形象体现的人物品格或寄寓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典例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花影 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诗中的“花影”有着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事物形象。诗歌描写了“花影”在不同情境下的不同变化。“重重叠叠”写花影之多,“上瑶台”写花影移动;“扫不开”写花影难除,表现憎恶花影之情;“收拾去”写花影消失,大有庆幸之感;“送将来”写花影再现,又发无奈之叹。

古诗鉴赏优秀文章(精选13篇)

古诗鉴赏优秀文章 古诗鉴赏优秀文章(精选13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鉴赏优秀文章(精选13篇),欢迎大家分享。 古诗鉴赏优秀文章篇1 古诗词犹如一杯茶,恬静中带着一丝清香;古诗词又似一枚橄榄,愈品愈有味;古诗词更像一朵莲花,既清新又自然,让人心旷神怡。一直以来,古诗词都是我的良师益友,伴我成长,让我的成长之路洒满阳光。 我好似望见那多情的李白着一袭青袍,脸色微红地在屋中踱步。笔墨一泼就是一首诗:“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这是何等的自信啊,“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知音呀!苏轼大笔一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辞章雄伟,气势磅礴,晏殊却发出了“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人生慨叹,他们那一句句诗词,把我带入了那令人神往的世界,思绪也跟着飞翔…… 我爱古诗词,古诗词无处不在:当我在学习道路上消极受挫时,仿佛有人在我耳边呢喃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当我求知若渴,而却屡屡碰壁时,我会想起那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来给自己加油。当我迷失了方向,感到前途迷茫时,一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重新点燃了我的希望,当我沉迷于网络游戏,虚度光阴时,妈妈常会吟诵着“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让我细细咀嚼“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个中滋味……那一句句富含哲理的诗,不时地敲醒了一个梦中人! 悠悠的古诗情也让我体会到了诗人当时的独特情感,学会了“炼字”的技巧。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中: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是大家熟悉的唐朝著名的苦吟诗人,

唐诗三百首名诗鉴赏大全10篇

唐诗三百首名诗鉴赏大全10篇 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确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唐诗三百首名诗鉴赏大全,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唐诗三百首名诗鉴赏大全1 【年月】:唐 【】:元稹——《行宫》 【内容】: 寥落古行宫,宫花孤独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 字微之,河南河内人。幼孤,母郑贤而文,亲授书传。举明经书判入等,补校书郎。年五十三卒,赠尚书右仆射。自少与白居易倡和,当时言诗者称元白,号为元白体。其集与居易同名长庆。 【解释】: 寥落:孤独冷落。 行宫:皇帝在京城之外的宫殿。 【赏析】: 这首诗平实,但很有概括力,也很含蓄,并给人以想象的天地,历史沧桑之感尽在不言之中。首句点明地点:古行宫;二句示意时间:红花盛开之季;三句介绍人物;白头宫女;四句描绘动作:闲坐说玄宗。构筑了一幅完好动人的图画。当年花容月貌,娇姿艳质,辗转落入宫中,孤独幽怨;如今青春消逝,红颜憔悴;闲坐无聊,只有谈论已往。此情此景,好不凄绝! 唐诗三百首名诗鉴赏大全2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解】:

1、鹳雀楼:在今山西省蒲县西南,传奇鹳雀经常栖息于此。 【韵译】: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漂浮,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评析】: 这是一首登高望远诗。寥寥数语,把景色写得浩瀚壮阔,气魄雄浑,放眼宇宙之 无限,寓寄哲理之深沉。诗的两联皆用对仗,而且对得顺乎自然,气概充分,浩大无 边,浑然天成。“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被作为追求理想境界的座右铭,遗芳 千古。 唐诗三百首名诗鉴赏大全3 :王建朝代:唐代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新嫁娘词》鉴赏中唐人以白描叙日常生活,往往曲尽人情。朱庆余《闺意上张水部》写洞房花烛夜后的新嫁娘,令人过目不忘;王建《新嫁娘词》内容如朱之续,艺术上亦不相让。古时常言新媳妇难当,在于夫婿之上还有公婆。夫婿称心还不行,还得婆婆顺眼,第一印象特殊重要。古代女子过门第三天(俗称“过三朝”),按例要下厨做菜,这风俗到清代还保持着,《儒林外史》二十七回:“南京的风俗,但凡新媳妇进门,三天就要到厨下去整理一样菜,发个利市”。画眉入时当然重要,拿味合口则更为紧要。所以新媳妇总会有几分忐忑担忧的。“三日入厨下”直赋其事,同时也交待出新婚的特定程序。“洗手”本是操作中无关紧要的环节,写出来就有表现新妇慎重留神的成效——看来她是颇为内行,却分明有几分踌躇。缘由很简洁:“未谙姑(婆婆)食性”。考虑到姑食性的问题,颇见出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