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化进程与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存前景

城市化进程与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存前景

城市化进程与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存前景
城市化进程与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存前景

城市化进程与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存前景

来源:《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作者:林庆,李旭摘要: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建设前景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要在城市化进程中保护、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就要提高其“文化自觉性”, 调整其文化心态, 加强其对自身传统文化的调适、转换, 进而推进民族文化的重塑和整合。

关键词: 城市化;少数民族文化;前景

进入21世纪, 城市化已成为继工业化、现代化、信息化之后的又一全球性潮流。在交往全球化、社会进程城市化背景下, 少数民族如何既能保持自己传统文化的特色又能融入到世界文化、城市化行列中去, 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城市化的内涵及进程

对于城市化的含义, 不同的学科分别依据各自的角度有不同的理解。例如, 人口学认为城市化是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过程; 地理学认为城市化是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的过程; 社会学家认为, 城市化是由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经济学家认为, 城市化是由农村自然经济转化为城市集约大生产的过程。[2]尽管不同学科理解的侧重点不同, 但大家一致认为城市化是一个过程, 是人类文明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是现代化(Modernization) 和全球化(Globalization) 水平深化的结果, 也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结果, 它包括人口的非农化、产业的高级化、地域景观的复杂化等。如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美国学者英·克尔斯给现代化下了一般定义的同时, 还给出10项指标来明确现代化的状态和发展水平, 其中两项指标分别是: 非农业就业人口在总就业人口中所占比重超过45%;城市化50%。[3]可见城市化也是一个由低级社会不断向高级社会转化的过程, 其实质是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极大提高

和交往的全球化、现代化而出现的一个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农业文明向现代城市工业社会、城市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城市化过程要比“城市化”概念的提出早得多。实际上, 从人类早期定居开始就出现了城市化, 从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之后, 城市化的进程就大大加快了。而且这个进程不是匀速直线运动,而是加速度递增的运动。从20世纪初第三次科技革命风起云涌开始, 城市化的进程更是狂飙突进,其波及的范围和产生的影响甚至超过了之前几个世纪的长久酝酿。可以说, 从我们的祖辈到父辈再到我们, 目光所及的世界日渐辽阔。他们从没像我们这样如此关注“城市化”这个词汇。因此, 从我们所理解的这种意义上, 城市化不仅包括经济的城市化, 也包括政治的、文化的城市化。因为城市体系的建立, 不仅要把它的生产方式、经济体制输入到非城市地区, 而且也要把它的政治体制以及文化观念甚至宗教信仰都传播到非城市地区。“文化城市化”的倾向是前现代以国家、地域为载体的民族文化经过几个世纪的角力、碰撞和融合的结果。而这种结果正在为我们所经验: 一方面, 城市经济发展为我们创造了一个规模巨大、内容丰富的城市性文化市场; 另一方面, 迅猛发展的技术为我们搭建了城市性文化交流的物质载体, 提供了一整套用于信息传播的基础设施。在这种情况下, 文化非本土内的齐一性惊人地显露出来。我们可能崇拜同一个文化偶像, 向往同一个旅游城市, 穿同一种品牌的服装, 喝同一种软饮料。我们为同一个文化主题激动或者焦虑。我们能切身地感受到, 由于发达的电信、广播、交通设施, 文化流动所覆盖的区域与达到的频率在历史上都是空前的, 而人们对文化形象、文化符号的价值认同也变得前所未有的整齐划一。

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与现代化建设水平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差异和省际差异, 即城市化水平高的地区往往也是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东部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 同时表现在城市化水平和现代化发展程度也较高; 而作为我国相对落后的西部少数民族较为集中地区, 它的城市化水平和现代化发展程度明显偏低。

城市化发展到今天, 已经成为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阻挡的潮流。无论从何种角度观察,

作为经济现代化标志之一的城市化都会给少数民族民族地区带来全面的挑战, 尤其表现在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方面。城市化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力迅猛推进,以无法阻挡的穿透力渗透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刚性结构中。在交往全球化、社会进程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 如何处理好全球化、现代化、城市化与文化一体化、多元化的关系, 是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关注全球化、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因此, 正确认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存状况, 明确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的前景, 确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内容及其规范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尽管从某种意义上说, 今天的世界在经济上的联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 但是, 在政治上、文化上的认同度反而不高。事实上, 相对于经济秩序和政治秩序, 文化秩序和传统是更为稳固和复杂的。因为,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 城市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是现代性由西方勃兴然后传播到全世界的过程, 城市化与现代性之间有一种时空关联,城市化是现代性的空间维度, 而现代性是城市化的时间维度。对比经济、政治、技术、军事力量和世界影响力, 城市化在现在情况下, 还是一种西方中心的城市化, 而“文化城市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文化西化。“文化城市化”与文化西化之间的转换, 一方面是文艺复兴以来几个世纪的历史所带来的必然趋向; 另一方面也是西方国家有意识或下意识甚至是想当然地在对全球化中的边缘国家和民族进行文化同化。因此, 文化的全球融合也面临着一个危险, 即一种整齐划一、铁板一块的普遍主义的危险。如何才能避免这样的危险?

在交往全球化、社会现代化、城镇化的当代背景下, 少数民族如何既能保持自己文化的特色, 又能融入到世界文化、现代文化和城镇化进程的行列中去的问题, 是异常突出的。从文化哲学角度看,这个问题的深层, 实际上就是城市化背景下文化的“一体化”与“多元化”的关系问题, 即如何才能保证中华民族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个性和资源不致丢失, 保证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得以继续传承? 因此, 研究此问题,既关系

到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存前景, 也关系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发展战略, 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同时更是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

二、城市化背景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前景

文化始终是处于变迁之中的, 希望用某种方式, 尤其是借助某种外力, 让一个曾经在特定的情况下非常繁荣的文化重新按照过去的繁荣方式再繁荣起来是不现实的。所以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上应有两种思路, 即从生存论和意义论互补的角度去保护和传承。

我们认为, 就生存论层次的现代化而言,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要继续生存, 就只能作总体的、根本的适应性转型, 走一体化的道路, 并以依附性的边缘文化形态存在; 从意义论层次的现代化来看,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则可以在有可能作个性化选择的精神信仰和生活境界的范围内, 以多元化的民间风俗习惯和个性生活情趣形态长期存在, 并对现代社会、现代人的生活产生参考性影响。

(一)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经适应性转型可以依附性的边缘文化形态存在

首先, 应注意把握文化时代性与民族性的张力。这从根本上讲就是把握好普遍性与特殊性这一对矛盾的关系。一方面, 历史发展成为世界历史的过程表明, 城市化、现代化与全球化的进程已经不可逆转, 而全球化的文化实践具有历史必然性,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 是人类的一种普遍的历史发展趋势。历史地看, 少数民族多半是在“世界历史”形成的条件下被交往全球化拖进现代化、城市化的洪流之中的。为了维护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他们不得不参与现代化、城市化条件下的生存竞争, 并且作为相对弱势的一方, 现代化、城市化竞争的种种规则对他们而言都是“预设”的,他们无力左右这些竞争规则, 而只能被动地适应。这就是说, 在“世界历史”尚未形成, 各民族社会文化的历史进程尚未世界化, 族际交往的范围、频率和程度相对狭小、低缓、浅表的条件下,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或文化的民族性(个性、多样性)有可能在各民族社会文化进步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而在“世界历史”形成、交往全球化、城市化的现当代, 则是现代文化或

文化的世界性(共性、统一性) 在各民族社会文化进步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因此, 作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承继者, 我们必须积极寻求世界文化资源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平台, 总结提炼人类文化实践的一般规律, 在这种普遍的、一般的、合于理性的平台基础上获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合法性与认同感, 并致力于将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 转化成具有全球意义的文化价值资源, 对世界文化作出独特的贡献。

这种保护和传承方式我们称为保存化石的方式, 目前像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所做的种种努力, 都是称之为化石化努力, 即非常忠实的保留一个濒危民族文化的样本, 尽量排除一些现代人给予的观念, 或者是现代人给予的偏见, 影响我们对这些资料的观察, 尽量按照它的原状保留下来。在语言方面全世界流行的做法, 是当对于以这种语言作为日常交际的人不足一千人时,我们目前所能做到的就是让训练有素的田野语言学家忠实地记录他们的语言, 编辑这种当地语言和流行语言的字典, 如果能够完成这一步, 实际上我们就将化石材料完整的保留下来了, 这是我们当前工作的一个重点。

其次, 应改造、转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使其形成与中华文化一体的核心价值和共同理想。在中国的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 传统与现代的价值冲突、经济与道德的价值冲突、公平与效率的价值冲突以及个体与整体的价值冲突等等文化价值层面的矛盾冲突不可避免地凸显出来。这些矛盾和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中华文化普遍价值的再次形成。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时, 首先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另一方面要积

极挖掘民族优秀文化精神, 积极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 才能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保持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全民族共同的文化纽带,使中国文化的核心精神得以延续。也就是说, 面对交往全球化、城市化带来的现代化竞争, 面对现代化提出的开放化、民主化、法制化、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知识化、流动化等等“一体化”的要求, 为了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立足, 少数民族只能从根本上改变因习成风、分散自给、封闭自足、悠然自得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 和全国人民一道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培养和增强开放意识、法制意识、商品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质量意识、品牌意识、服务意识和教育意识, 整体地重塑、整合自己的民族文化, 形成既有本民族文化特色又能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核心价值观和共同理想。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当前出现的市场化动向、艺术化动向, 以及社会生活从原来主要靠民族习惯法、民族宗教和伦理习俗等非正式控制手段来运作, 到当前村政建设、法制建设等正式控制的加强, 从根本上说, 都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适应、依附现代文化的表现。

第三, 在生存论意义上,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城市化、现代化、全球化要求做整体的适应性调整, 并不意味着一定得完全放弃文化的民族性。我们知道, 后发展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不免要描摹西方, 这种描摹在其现实意义上只能是一种经济、政治的描摹, 而非全盘西化、全盘模仿。哈贝马斯就认为, 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化是一个逐渐合理化的过程, 社会的更新和演进, 也就是社会的进化必将达到一种较为理想的状态。在这个目标状态中, 文化传统被不断地批判和更新, 政治形式依赖于一套形成决策的程序, 人越来越自由, 对现代化的进程越来越具有反思性和批判性。这种反思与批判是依托于被批判和更新的文化传统在动态的过程中呈现的文化现代性而完成的。恰恰是这种作为现代化反省和批判的文化现代性是不能完全模仿西方的———无论是西方文化还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都是生长在历史盘根错节的复杂系统中。这样,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必须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为本位来发挥其反思和批判的作用, 中国的现代化社会才能

获得其整体正当性。比如, 在市场化过程中,从同行业和同类商品角度看, 商品生产的收益既取决于投入成本、产品质量, 也受产品的文化含量和特色的影响, 而少数民族正可以利用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 生产使用价值不同、文化特点突出的商品来满足市场需求。又如, 在现代社会控制方面, 少数民族村政建设、法制建设等正式控制的方式当然需要加强, 但由于生活环境、历史文化等特殊原因,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 民族习惯法、民族宗教信仰、民族伦理对少数民族社会的稳定还将继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能对现代社会、现代人的生活产生参考性影响

首先, 就意义论层次的现代化来看,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统生活方式所反映的精神信仰和生活情趣, 至今也还具有超越生存需要的人文价值。因为, 人类迄今为止的文明史似乎总是伴随着这样一种悖论: 在技术上的每一点进步, 社会分工、协作和交易范围的每一次扩大, 人的满足感或幸福感理应随之不断增长, 但事实上人们却常常发现自己与自然、与他人、与天真、完整的生活越来越疏远、隔膜乃至敌对。从中国古代的老子, 西方近代以来的卢梭等人文主义思想家, 到马克思, 甚至到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家, 对人类历史的这种缺憾似乎都有着特别清醒的意识。甚至有不少人还程度不同地表现出对人类童年时代的向往, 并怀着在更高阶段上“还给”人类天真、完整的人性和丰富的生活情趣的理想。从这方面看, 人类文化的演进就不是替代式的、“一次性”的, 而必然是累积式的、“重返性”的。为了不至于迷失理想的生活方向, 人类在前进的道路上总会, 而且也需要不时地左顾右盼、回头张望, 并籍此以确定理想生活的参照。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至今犹存并受青睐, 从根本上说,或许就在于它以丰富的形式和相对天真、质朴、完整的品格, 给现代人的生活提供了某种参照和选择的可能。更何况, 少数民族大多生活在自然环境比较恶劣、物质生活资源比较匮乏的境遇中, 充分发掘和利用民族传统文化本身的资源来满足心理、精神上的需要, 对于他们消减因物质生活困乏带来的无奈, 以此维持和增加生活的自足感和幸福感来说, 还是必须的。

其次, 在全球化、现代化背景下,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生存论层次上的边缘化, 绝

不意味着它们在意义论层次上也一定会边缘化。因为, “每种文化构成了解释世界和处理与世界关系的独特方式,世界是如此的复杂, 以至于只有以尽可能多的角度来观察它, 才能达到了解它和与它相处的愿望”。[4]毕竟,文化的产生、存在和发展, 既出于生存的需要, 更在于保证生活的充实和幸福, 在于使人获得艺术化的生存———“更加诗意的栖居”(海德格尔语) 。难怪20 世纪60 年代兴起的后现代主义针对现代性的缺陷提出, 观察世界并非只有一种视觉, 而是有许多种; 每一个个体的生活和思想都是一种叙述方式, 都有其合理性, 并非只有一种“大叙述”;每一种理想都有各具价值, 各有其存在理由, 并非只有一个理想王国。他们推崇文化互补意识, 认为如果说第一次启蒙的口号是“解放自我”, “第二次启蒙”的口号就是“尊重他者”, 尊重差别, 并强调多元文化互补特别是东西文化互补的重要性。20世纪末、21世纪初以“过程哲学”为基础的“建构性后现代主义”更是进一步提出要将第一次启蒙的成绩与后现代主义整合起来, 从而超越工具理性, 呼唤审美智慧。在他们看来, 工具理性使人们难以摆脱以功利为目的的行为动机, 而审美智慧是一种建立在有机联系观念基础上的, 以真善美的和谐统一为旨意的整合性思维。在这里, 科学思维、理性思维、感性思维、宗教思维、艺术思维得以相互补充、相互丰富。在此之前, 受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影响, 现代理性是以排斥感性、情感价值和美为前提的, 而审美智慧则强调亦此亦彼的和谐思维。对于城市化、现代化引发的文化全球化的危险, 中国哲学“和而不同”的原则和重“情”的传统给了我们最深刻的启示。《国语·郑语》记载, 西周末年, 伯阳父(史伯)同郑桓公谈论政局时第一次区别了“和”与“同”的不同概念, 提出“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的思想, 他说: “以他平他谓之和, 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 尽乃弃矣。”而中国文化历来强调“情”的价值, 如完成于公元前2 世纪之前的郭店楚简《性自命出》篇记载: “道始于情, 情生于性, 性自命出, 命自天降。”这一切文化传统,正和“第二次启蒙”所倡导的审美智慧即整合性思维正相呼应。因此: 一方面各国、各民族要充分地相互尊重, 通过对话来欣赏他者的独特性; 另一方面, 只有深刻地认识自身文化, 才能在全球文化的图景中找到民族文化的定位, 并赢得

全球的普遍关注和诚恳的尊重。少数民族如果要保证自身文化在时代性和民族性的张力中稳健前行, 就要首先深入民族文化传统,然后在中西文化互竞当中全面展现民族智慧的魅力和价值。事实上, 从世界历史和全球化、城市化的视域看, 这不仅是一种文化责任, 也是一种历史责任, 不仅关乎民族文化的方向, 也关乎全球文化的前景。不过, 最大的问题在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如何“适履”, 即什么应该传承下来? 什么应该放弃? 这个问题就是学界普遍提到的“文化自觉”的问题。

“文化自觉”的概念, 最初是由我国著名学者费孝通先生提出来的, 他说: “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 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 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 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 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5]认知、理解和诠释自己的民族文化历史, 联系现实,尊重并吸收他种文化的经验和长处, 与他种文化共同建构新的文化语境,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化自觉。费孝通先生将此总结为16个字: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在全球化、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中保护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文化上的自觉是必不可少的。费孝通先生提出“文化自觉”的问题, 依我们的理解, 其中一个重要的内涵, 应该是指拥有和传承着一种文化的民族和社区或者个人, 一定要对自己的文化有一种自觉的意识, 能冷静地看到自己文化的利弊, 学习异文化的长处优点, 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 懂得自己的文化, 热爱自己的文化; 此外, 要能够准确地认识到自己的文化的真正价值, 这样才会珍惜它, 爱护它, 并采取正确的方式方法来保护它, 发展它。如果没有这种文化的自觉, 文化毁灭在自己的手上了, 可能还不会意识到。在当今背景下, 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出路应是在“文化自觉”的建构方式下, 既创建符合民族现实生活环境和民族特点的发展目标及发展道路, 又在新的发展目标的指引下不断阐释与建构、传承自己特有的文化。然而, 在很多地方, 少数民族却对其传统文化做出了很多的改变, 比如, 在很多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 实际上歌舞形式往往和宗教仪式是不可割裂的。但是可能某些地方为了所谓的政治上的正确性, 强行把这种表演形式和宗教内涵割裂开来, 然后把表演形

式当作是一种歌舞形式予以保存下来, 把宗教的一部分放弃掉, 然后只留下了一个舞蹈的形式。在西南、华南这种现象是非常之多的。这样做的后果, 冯骥才先生曾尖锐地说过这样一段话: “我们的后代将找不到城市的根脉, 找不到自我的历史与文化地凭借。当他们知道这是我们的所作所为———是我们亲手把一个个沉甸甸的、深厚的城市生命, 变成亮闪闪的失忆者, 一定会斥骂我们这一代人的物质与愚蠢。”[6]这段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国当代城市建设的设计者和决策者因没有对本民族文化的一种“文化自觉”而导致的“破坏性建设的文化灾难”。

参考文献:

[1]谢文蕙,邓卫.城市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

[2]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3]吴永保.城市现代化及其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城市发展研究,2000(8).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报告(1998):文化、创新与市场·序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5]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4.

[6]冯骥才.文化遗产日的意义[J].新华文摘,2007(7).

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本文将通过对中国产同文化的概述及对现状的分析,重新解读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理顺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之间的关系,预测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以便更好的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应对措施 一、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中华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为人类留下丰厚的宝藏,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包括佛教文化,道教文化,穆斯林文化,基督教文化,儒家文化,中国民族文化,哲学文化,茶文化,酒文化,建筑园林文化,节日文化,中国性文化,中国中医药文化等,是东方整体观念、普遍联系、综合思维模式的典范。 它是我们的祖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它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它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在今天改革开放的时代,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时期,对每个人来说都存在着一个对传统文化的理性选择问题。当人们站在文明转折点的立交桥上重新审视这个文化世界的时候,既会有对未来的展望,又会有对过去的眷恋;既会有欢乐的憧憬,又会有痛苦的牺牲,历史的转折总是要付出代价的。 近百年来,国人对以传统文化的态度可谓冰火两重天。上世纪两次大的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到灭顶之灾,而尤其可悲的是使中国人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难以为继,使新一代的中国人出现了信仰危机、价值危机、道德危机,导致民族精神的衰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冷静的反思;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复,研究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下思想文化界一道众所瞩目的风景线。由政府到学界,由国内到国外,国学热不断升温。 中国文化是开放的文化,是海纳百川的文化。中国文化从一开始,就在不断地包容并融合外来文化。一切外来的思想文化,都经过了也都必将经过已有的中华文化体系的熔炼,其精华被吸取之后,又将生发出全新的更加灿烂博大的中华文化。 二、中国传统文化现状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中外交流,这无疑对我国国民视野开阔和思维开放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但在此同时,国外文化及文化产品也随之进入我国,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美国好莱坞电影、日本动漫和近年来韩流的席卷。自打美国电影进入我国境内后,一系列大片已在中国人心中打上深深烙印,而国产电影则受强烈冲击。外来文化的进入程度较高,但明显也为其带来巨大的经济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特征 摘要:悠远浩博的中国文化,从孕育发生到恢宏壮大,有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这一历程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日臻丰富的历程,也是“人不断解放自身",走向文明演进高峰的历程。而除此之外,各个历程的中国传统文化又有其各自的特征,各自有自己的精髓之处,也是这精髓之特征,书写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 关键词:传统文化发展历程基本特征儒家学说 所谓传统文化,广义上看应包括中国有史以来的所有文化,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狭义上主要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的中国儒释道文化,特别是宋明以降的程朱理学。中国传统文化实际上从汉武帝始分为前后两个不同的阶段,前期诸子并存、百家争鸣,后期一儒统天下,虽然也有释道参杂其中,个别时候甚至盖过儒术,但总体上是儒家独步天下,无有能与争雄。纵观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大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上古文化: 在古文化产生的过程中,最早出现的是工具。猿人最初使用的工具是天然和简单加工的石块,考古学上将这一时期称为旧石器时代。从元谋人直到距今约7000年前的四川资阳人均处于这一时代。其中火的使用是旧石器时代先民的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化创造。从距今7000年开始,中华先民进入了新石器时代,磨制的较为精致的石器取代了打制的粗糙的石器。农业、畜牧业取代采集狩猎,成为首要的生产部门。以“泥条盘筑”为主要制作方法的陶器也广泛出现。 与物质文化长足进展的同时,中国先民的观念文化亦日益丰富、深化。原始宗教与原始艺术便是其主要存在形态。中华先民原始宗教崇拜的对象非常广泛,大致可分为自然崇拜、生殖——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三大类。另外表现在关系方面,人在世界中所处的关系有两种,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社会内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上古时代主要有男女通婚关系,以及由此关系制约的氏族关系。其组织形式则包括原始群、家族、氏族、部落、部落联盟等等。 二、殷商西周文化: 商人发祥于山东半岛渤海湾。在初始阶段,商人主要从事游耕农业。与此相适应,商人的都城一再迁徒,史称“不常厥邑”。在长期定都的条件下,商人的文明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兼具“象形”、“会意”、“形声”等制字规则的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字进入了成熟阶段。文字的发明和使用,使迁殷以后的商人率先“有册有典”。以殷为中心展开活动的商人,脱离原始社会未久,在以神秘性与笼统性为特征的原始思维的支配下,商人尊神重巫,体现出强烈的神本文化的特色。关于殷商时期的神本文化,古代典籍屡有记述。《礼记·表记》便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 周人确立的兼备政治权力统治和血亲道德制约双重功能的宗法制,其影响深入中国社会机体。虽然汉以后的宗法制度不再直接表现为国家政治制度,但其强调伦常秩序、注重血缘身份的基本原则与基本精神却依然维系下来,并深切渗透于民族意识、民族性格、民族习惯之中。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宗法文化特征的话,那么,这种文化特征正是肇始于西周。

高中坚守传统文化的作文【三篇】

高中坚守传统文化的作文【三篇】 【篇一】 中国城市化进程就如一列高速前进的火车,身为乘客的我们在车上还未能仔细观看沿途的风景我们便一啸而过。我们的文化亦是如此,那些传统优秀文化还未来得及被我们带上车,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去吸收新文化。 “爱莲堂”,“饮冰室”…… 我们将成为精神的流浪儿,无家可归。 或许这次的“端午节” 【篇二】 在人类发展的历,四条文明的长河从悠远的历史向我们奔腾而来,三道水痕渐渐淡没或干枯,只剩一汪江水还打着旋儿,涌向更远的未来。然而,我们作为这条河孕育出的子孙,是否还坚守着她名为“文化”的江水,是否还保持着我们作为“龙的传人”的骄傲? 每个人,都有义务,有能力传承我们的文化。民国政界名家吴国桢,于暮年在美国完成了《中国的文化》一书,虽然那时,他早已过了年少气盛的年龄,甚至身在异土,但他心在中华,还有着拯救中华传统文化的信念,所以能够

着成这本简单易懂,却又不失科学性与深刻道理的名作。可见,无论年龄与地位,无论家世如何或者身在何方,只有你有一颗热爱文化的心,都能将文化传承甚至发展下去。 坚守传统文化也是意义重大的。不仅要从个体努力,也要从政府,从国家,保护这一文明的领土不再受任何玷污。韩国,是申遗大国之一。零五年,在端午节申遗中,我国落败;后来,他们提交了“风水”的申遗书;现在,他们又将 目光落在了“火炕”上。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披上了别国的外衣,成为他人的遗产。若再这样下去,我们的子孙回首, 只能看见一片冠着其他名称的历史。文化对一个国家来说,是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民族精神的体现,是代表它千年历史的结晶。若一个民族失去了文化,人民也将无法在世界中找到自己的归属。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应抱着感激的心情,去坚守我们珍贵的传统文化! 【篇三】 “韩流”、“日流”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迅速在中国“日饭”、“韩范” 它们“时尚”“潮流青年”的标志?还是因为在某些其拥护者的眼中,传统文化太“俗套”, 已经“过时” 不理解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失去了对传统文化的坚守。 然而,坚守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保留自身特色的基础,是一个民族不被全球化的洪流所淹没、不被文化入侵所同化的根本,也是一个人不忘根的底线。现今世界,信息通讯如此发达,人们很容易便可以对世界另一端的文化习俗了如指掌,因新鲜感而为之痴迷,甚至将其作为自己所追求的文化宗旨,而忘记自己本应代表的东西。不坚守传统文化,在外来文化潮流的冲击下,便等同于主动放弃了自己的文化属性和伟大的文化宝藏,便等同于沦为世界文化融合中一颗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的棋子。试想,如果身为一个中国人却毫不了解自己的文化,说外语,着洋装,庆祝着洋节日,宣扬着他国精神,他谈何对得起自己全身流淌的炎黄血脉?不坚守,只会在文化冲击之成为一只毫无方向的没头苍蝇,到头来成为文化交流中可悲的牺牲品。只有坚守传统文化,我们才能不忘本,才能活出民族特色,让自己的文化瑰宝闪烁出耀眼的光芒。

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和传承以及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和传承以及发展 高二(1)班张慧 提要:所谓传统文化,就是受特定文化类型中价值系统的影响,经过长期历史 积淀而逐渐形成的,为全民族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上的难以移易的心理和行为习惯。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笔者认为只有历史辩证地正视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保护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重构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采用不同的媒介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过去;发展;传承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近百年来,国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冰火两重天。上世纪两次大的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到灭顶之灾,而尤其可悲的是使中国人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难以为继,使新一代的中国人出现了信仰危机、价值危机、道德危机,导致民族精神的衰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冷静的反思;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复,研究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下思想文化界一道众所瞩目的风景线。由政府到学界,由国内到国外,国学热不断升温。如,在《百家讲坛》阎崇年讲清帝、刘心武讲红楼、易中天讲三国、王立群讲史记、于丹讲论语;《光明日报》专门开设了国学版,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开设了“国学频道”,新浪网高调推出乾元国学博客圈,政府举办了“俄罗斯‘中国年’”、“德国‘中国年’”,在各个国家开设孔子学堂,等等。这一冷一热带给我们很多思索: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笔者简要地探讨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并对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方式作了思考。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和传统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是个庞大的有机体,可以从多方面去解读,加上解读者视角和认识的差异,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乃是正常现象。愚见以为,从社会变迁的角度看,陈寅恪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见解很值得注意。他的见解概括起来有这么几个要点: 1.中国文化可分为制度层面和非制度层面。“自晋至今,言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故两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最巨者,

浅谈传统文化没落的原因

浅谈传统文化没落的原因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认识 发展 摘要:提起传统文化,成长于文化断层期的现代人多数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却出现了诸多文化侵略现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缺乏深刻的了解与认识,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对立,不顾自己民族的特点,一味模仿或照搬别的文化,是造成这种现在的主要原因。 提起传统文化,成长于文化断层期的现代人多数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有所涉猎的人可能感叹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也有人可能会说,在现今时代,传统文化已经过时。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正在慢慢的流失,而我们的国民,却没有意识到,只是盛赞现代生活丰富多彩,文化七彩斑斓。 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但由于传统文化的脆弱性和“文化大革命”的劫难,我国传统文化的生存现状仍然特别令人担忧:随着现代化进程、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大批风情独特的古村落、民居、作坊及其他文化遗址遭到破坏,大量珍贵的无形文化遗产失去传承,更严重的是出现了诸多文化侵略现象, 2005年底,沸沸扬扬的韩国将端午节申遗事件终于尘埃落定,韩国成功的 将“江陵端午祭”申报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这无疑是中华文化的一次耻辱,炎黄子孙永远的心痛! 2006年10月,韩国拟将中医改为韩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消息,所谓“韩医”,其实与中医是一脉相承的,病理理论和治疗方法基本类似。等等类似的事件多不胜数。礼失于野,而路人拾之,我们在这时才幡然醒悟,大声疾呼,可惜,悔之晚矣,在我们痛呼时,是否在想想,如何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目前我国在实行文化强国战略。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总要有建立在一定的经济、政治之上的文化,否定传统文化,也是否定历史,否定民族精神。人为地割断自己的“根”。美国文化哲学家怀特说过:“文化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文化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产生于更早的文化环 境”,“现在的文化决定于过去的文化,而未来的文化仅仅是现在文化潮流的”。可以说,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史,也就是发展和丰富传统的历史。同样,作为凝聚和激励人民重要力量的民族精神也是传统文化长期熏陶与培育的结果,是传统文化的结晶。一个民族陷入任何困境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民族精神支柱,精神上无所依托。所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问题,决不单纯是个文化问题,而是一个关系民族命运发展的问题。许多历史事实证明,一个国家走上民族振兴,走向现代化,无不是从弘扬民族精神做起。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否定传统文化,必然抹煞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对它的认识与评价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 当今,经济全球化浪潮方兴未艾,引起人们对经济以外诸如政治、文化等问题的思考,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将导致文化全球化。诚然,经济全球化会加强各个地区文化的联系,对文化交流有一定影响,但是不可能消除各地区文化的民族特色,更不会导致文化全球化。每个国家和民族在政治上是独立的,在文化上也是独立的,各民族应保持自己民族文化的特色。文化只有样式不同,才能更丰富。丰富多彩、百家争鸣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景,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对于文化而言,“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如今全球化越演越重,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已经成为民族研究与工作中的重大课题。文化作为民族凝聚力的根本要素,对国家经济、政治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力和影响力。文化资源、人文环境和民族素质,也是一个社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将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不竭的智力支持和丰富的经济生长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我们对待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时,应该持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呢?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以“周易”文化为中心发展出来的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文化。更实际地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应当说是以“道释儒三教为中心的十多种文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部分的内容具有很强的价值,可以世世代代继承和发扬下去。优秀的文化传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强不息。《易传》中提出“自强不息”,也称为“刚健”。中国从19世纪初就受到外国的侵略,在抵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中,中国人民就表现出了一种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今天,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中,中国人民表现出来的同样是一种自强不息、永远向前的精神;二是“和谐”。春秋初年,史伯提倡“和”,“以他平他为和”,意思就是,对于不同事物要肯定它的不同的特点,这样事物间才能保持平衡。而“和”即“和谐”。 但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是在长期的封建主义和小农经济的背景下产生出来的。它的确包含一些陈腐的内容,如专制主义传统、惰性等。这些内容是为适应封建社会和小农经济的社会背景而产生的。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内容我们不能够全盘照搬,不能够全盘继承和弘扬,我们应该通过合理的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与中国传统文化相比,西方文化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一是西方文化传统中讲究逻辑推理,所以,西方的逻辑学发达。从古希腊开始,人们就注重分析,而中国自古就缺乏分析方法。二是西方的自然科学相对发达。例如在数学方面,虽然中西在数学方面各有特点和贡献,但尤其在几何学方面中国却不如希腊。三是西方文化的文化创新速度要比中国快。 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不同文化间的碰撞,面对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张岱年先生运用哲学的方法提出了“文化综合创新论”。 “文化综合创新论”就是要运用唯物辩证主义的思想来对待文化问题。文化的综合创新,就是把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优点结合起来,在根植中国传统文化土壤的基础上而努力有所创造。如今,我们的任务就是创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它包括先进的自然科学和先进的人文社会科学。 科技、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使国家、民族之间交流和学习的机会更多了。我们在对其他民族文化兼容并包的同时,也应该采取主动回应的策略,向世界人民展示我们优秀的文化,同时传递我们由于进行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社会主义国家欣欣向荣的信息。加快文化交流和发展的步伐,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单就现阶段我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开展的文化交流来看,我们似乎“拿来”的多,“送去”的少。近年来,国家也搞了一些对外文化宣传活动,如:中国文化美国行、中国文化法国节等等。但这种“送去”的工作还不够。在“送去”的同时,“拿来”的工作也还要继续做。世界上各地区间在文化方面应该相互交流、取长补短。 中国传统文化向西方可以借鉴的就是民主制度。民主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的内容,儒家追求“天下为公”,道家的“无为”都是民主的思想内容。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主,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实践,在这种条件下,就需要对西方的民主文化进行借鉴,然后再逐步发展中华民族的民主文化。 经济的全球化加强了各国家、各民族之间文化上的联系,但绝不会消除各民族的各种样式文化的特色。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必须吸取西方文化的成就,同时保持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色。中国文化发展的道路是综合创新。我们必须坚持以唯物辩证主义思想指导文化研究,既反对全盘西化,也反对保守主义。因此我们要综合中西文化之长,创造新型的中国文化。而它的前提是,正确理解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这样才能具有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才能具备文化进步的基础。同时,还要看到中国文化在近代落伍了,必须吸取西方文化的先进成就,尤其是民主与科学。建设新文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离开了它,就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有学者曾把中华民族精神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即发扬自觉性、坚持前进精神,以和为贵、宽容博厚精神。这是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核心。 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文化。新的时代,必须建设新的文化。新的文化有自己的一些特点:第一,新的文化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将更加深刻;第二,新的文化必然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为重要使命;第三,新的文化必然大力弘扬人的价值和尊严,尊重人的合理需求;第四,继承、借鉴与创新,并主动融入世界文化,是中国今后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文化就是生活,文化就是创造; ——传统存于现在,我们的传统就在于我们的现实;

高中生传统文化议论文800字【三篇】

高中生传统文化议论文800字【三篇】 【篇一】 人们常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故事源远流长。”看完了以上的精美展示,相信大家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古代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是我们所熟知的节日。*在十七大中说过:“ 要因素。” “洋节”的 其是年轻人,似乎对“洋节” 不可。 【篇二】 静悄悄的新年像极了一个普通的周末。 昔日的年画、鞭炮和祭祖活动了无影踪,中国人最传统的新年文化似乎已逐渐被一次年夜饭、一台春晚和几条拜年的短信所取代。然而,安静的新年只是中国传统文化流失的一个表现。当韩国的端午祭申遗成功,当我们内蒙古族的马头琴成为蒙古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成影戏成了印度尼西亚的传统,当埃及和韩国在争夺中国造纸术的发明权时,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当在情人节的玫瑰和圣诞节的铃声中觉醒。我们应当重新回顾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那昔日的辉煌为什么如此轻易的被我们遗忘?那些正在一日日流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出路究竟在何方?

中华的文化有深厚的历史背景,那是几千年来的沉淀和积聚,每一次的民俗民风都有着其最独特的传说和文化背景,每一个节目都有上古的史载和存在流传的价值。西方简明快捷的文化似乎更易被接受,但中国文化的横深和纵深是不容许被遗忘和取代的。在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的时代背景之下,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个华夏儿女都有责任深思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保存并流传的方法。在某种意义上,那是中华民族得以稳站世界民族之林的出路,那是一个以礼治国的民族得以丰富和充实的出路。 虽然那瑰宝仍以痛心的速度流失着,但我们还是看到关注的目光正移向它们。 举世瞩目的奥运会开幕式便是的例证,在那次盛会上,我们看到了千人击缶的恢宏场面,我们听到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古诵,我们被昆曲的悠扬感动,我们被活字印刷术的精妙而慑服。张艺谋倾尽心血向世界展示了一个 我们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出路通向光明。 【篇三】 你瞧,在每家每户的门前; ;或呼唤着友谊,有的是喜庆的标志;有的是智慧的图腾;还有的烘托着欢乐, ! 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纯粹的文化精髓,富含丰富的文化底蕴。绳与神谐音,中国文化在形成阶段,曾经崇拜过绳子。又因绳像蟠曲的蛇龙,中国人是龙的传人,龙神的形象,在史前时代,是用绳结的变化来体现的结字也是一个表示力量、和谐,充满情感的字眼,无论是结合、结交、结缘、团结、结果,还是结发夫妻,永结同心,结给人都是一种团圆、亲密、温馨的美感结与吉谐音,吉有着丰富多彩的内容,福、禄、寿、喜、财、安、康等。 中国结,表现着中国心,包含着中国情。 中国结是由一根红线盘绕而成的,不管这根线扯得再远,最后也回到了起点,这个起点就是自己的祖国,自己的乡土!中国结也是炎黄子孙心连心的象征。

中国传统文化演讲稿.docx

最新整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演讲稿】中国传统文化演讲稿关于传统文化的演讲稿 各位同学们好: 我是十一年级的Summer,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是世界四大古国之一。五千年的悠悠历史筑成当今中国。其中,文化起源于公元前2070年的夏朝。与它的悠久历史相对应,中国文化内涵博大精深。而如今随着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传统文化的保留与摒弃已在国内成为一个深度讨论的话题。 文化的定义是什么?中国传统文化现在所面临的状况又是什么?文化在字典中的解释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其另一解释是: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以及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以上解释则已充分概括了中国三大文化:儒家文化、建筑遗迹和歌词诗赋。由于这些文化的存在,中国现共有31项文化遗产,居世界第三位。而如今那些我们曾经引以为傲的宝贵遗产,所面临的现状也是有目共睹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正面临着断子绝孙的,无以为继的重大危机。看似活生生地存在,却几乎是在渐渐消失,中国的传统文化所遭遇的异变,继“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以来,已在很大的程度上被横行而来的西方文化顶替掉了。而残存的部分也正在被全球化过程进一步的扫荡。对于一个文化是否存活着,我们就要看它的基本精神是否还能打动现实人群,与实际生活和历史进程有呼应。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但其近年来的遭遇使它的文化地位岌岌可危。首先,其传承儒家文化范式为自己生命的终极追求的团体,现已基本上消

失了。而儒家以家庭为根,以农业为本,半天然半教化的团粒结构也日益消退,几近消亡。且其的基本价值取向已基本上不能影响现代中国人在人生中面临的重大选择。而儒家乃至传统文化中的独特语言在人们表达关键思想和深刻情感的话语和艺术形式中已是岌岌可危。由此可见:以儒家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已陷入了生存危机。“中国向何处去”这个曾被完全政治化的问题,现在已经获得和正在获得越来越浓重的悲凉文化含义。 根据上述的情况,你所能感受和体会的是什么?如果曾经拥有的一件美好的东西,因为你的失误瞬间瓦解,难道你想说的仅仅只是一句:对不起?!并掺杂着内疚?为何很多的时候。人们总是因为失去了,才懂得珍惜?难道不能在失去前好好把握住机会抓住它呢?中国传统文化如今暂没有频临毁灭,因此,我们如今所能做的是挽留住它,让更多的人去xx它。不要在人们再次需要它的时候,才发现它已经离我们而去了。 黄河之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并同时孕育着新的文化长河,作为龙的传人,每个时代都有它自己的变化,对于每个人来说,应该要适应一种新文化的出现。一个文化伟大的时代,这个时代的人必定是好学的,因为只有好学,吸取别人的优秀文化,融洽自身文化,才能使其发扬光大。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摒弃自己的传统文化,相反我们要更加xx传统文化,毕竟它是我们生长的来源,经过五千年历史沧桑所保留下的精华。是外来者所不能完全替代的。 文化,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是脊梁!由此可见,一个国家和民族要没有自己的文化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虽然谈不上我们要拯救我们的传统文化,但传承和发扬是不容忽视的!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 中国传统文化演讲稿(二)

传承传统文化作文800字

传承传统文化作文800字 传承传统文化作文800字范文1 人们常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故事源远流长。”看完了以上的精美展示,相信大家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古代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其实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正是我们经常耳熟能详的传统节日。比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等,都是我们所熟知的节日。胡锦涛在十七大中说过:“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优秀的东西,我们需要坚守的是传统文化中那些优秀的富有民族精神的东西,物质文化如国画、书法、碑刻,精神文化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坚守的。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革,一个严峻的现实是,我们很多传统节日都被冷落了,诚然,圣诞节、复活节等“洋节”的到来带给了我们新鲜活跃的西方文化,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见闻,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如今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似乎对“洋节”过分偏爱从而忽视了我们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这个农业文明向城市文明、工业文明转化的时代,传统节日仪式上的淡化虽难以避免,但节日若是被人们淡忘,甚至寻觅不到一息对传统节日的记忆,那将是危险的。

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需要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不尊重不善待传统文化,难免逐渐丧失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如何坚守传统文化,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重视的课题。 每一个佳节都寄托着华夏儿女源自民族本性的希望和祝愿。在中国,每个传统节日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寓意,每个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都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里面所蕴含的是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智慧的结晶。当下,只要我们记住传统节日内涵,牢记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深刻韵味,改变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未尝不可。 当然,坚守传统文化内涵意在守住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这并不意味着墨守陈规或固步自封,而应是呼应时代、顺应发展要求、创新形式和突破。 传承传统文化作文800字范文2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是中华文化所具有的特质。但是,在当今各种“变异”文化的冲击之下,人们开始亵渎文化,把文明积淀看作炒作的工具。这怎能不令人担忧?坚守文化的本真,守护心中那泓清泉迫在眉睫。 曾几何时,我们悄悄地淡忘了李白、杜甫,淡忘了那清新自然、沉郁顿挫的气质和风格。微博时代的我们,早已习惯了“蓝精灵体”,习惯了那句例行公事的套话:“元芳,你怎么看?”殊不知,在我们戏谑调侃之时,传统文化在离我们渐行渐远。半文半白的“甄嬛体”在社会上风靡一时,不痛不痒、无病呻吟的“琼瑶体”居然号称能“医治心灵创伤”。这时的我们,情何以堪!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现代传承与发展(一)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现代传承与发展(一)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传承论文提要: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笔者认为只有历史辩证地正视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保护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重构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采用不同的媒介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近百年来,国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冰火两重天。上世纪两次大的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到灭顶之灾,而尤其可悲的是使中国人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难以为继,使新一代的中国人出现了信仰危机、价值危机、道德危机,导致民族精神的衰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冷静的反思;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复,研究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下思想文化界一道众所瞩目的风景线。由政府到学界,由国内到国外,国学热不断升温。如,在《百家讲坛》阎崇年讲清帝、刘心武讲红楼、易中天讲三国、王立群讲史记、于丹讲论语;《光明日报》专门开设了国学版,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开设了“国学频道”,新浪网高调推出干元国学博客圈,政府举办了“俄罗斯‘中国年’”、“德国‘中国年’”,在各个国家开设孔子学堂,等等。这一冷一热带给我们很多思索: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笔者简要地探讨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并对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方式作了思考。 一、理性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对中华民族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标志。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我们先民追之不舍、迄今十多亿中国人仍然哺之于中的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一棒子打死,妄自菲薄、数典忘祖,搞历史虚无主义是不行的;但抱残守缺、照抄照搬、全盘吸收,大搞复古主义也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冯友兰曾说:“中国人最关切的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继续和统一。”我们的智慧或可超然于文化之外,而我们的最终命运又必然统摄于文化之中。因此,理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不贰选择。 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有识之士也在不断思索,1935年《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应进行本位文化建设。指出对肇始于近代的民族文化危机,“我们不能任其自然推移,我们要求有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同时,“要使中国能在文化的领域中抬头,要使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思想都具有中国的特征,必须从事于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1958年《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建议以儒家文化为主,融会西方“民主、科学”,以达“返本开新”后的世界价值和济世功用。2004年《甲申文化宣言》的策略落脚点:侧重强调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平等、多元共生的见解及中华文化对世界未来的可能性贡献。“主张每个国家、民族都有权利和义务保存和发展自己的传统文化;都有权利自主选择接受、不完全接受或在某些具体领域完全不接受外来文化因素”,“不同族群的恒久信仰、行为方式和习俗,则理应受到尊重”,“主张文明对话,以减少偏见、减少敌意,消弭隔阂、消弭误解。我们反对排斥异质文明的狭隘民族主义,更反对以优劣论文明”。近代中国的三次文化宣言,通过以文化的名义直抒当下诉求,折射出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策略指向演进的历史轨迹以及未来文化建设策略在价值取向和技术选择上的理性趋势。

正确认识传统文化

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 生命的真正意义、最终目标及最高价值是相同的,就是完善生命。生命完善了,生命的真正意义才能完全实现,生命的最终目标才能彻底达到,生命的最高价值也才能充分体现。要完善生命必须不断地改善生命,要改善生命必须首先正确地认识生命。正确地认识生命,才能够准确地把握生命的发展规律而不断地去改善生命,进而才有可能最终完善生命。 在中国文化中,把认识、改善并最终完善生命的过程称为道,正确地认识生命叫悟道,改善生命叫修道,完善生命叫得道。生命的最终追求目标就是通过悟道、修道而得道。中国正统的民族文化包括儒道佛三家,它们分别把得道者称为圣人、真人、佛陀。中国文化中,至高无上的大道就是达到圣人、真人、佛陀的境界,这才算做到了对生命的完善,人生价值也因此而得到充分体现。三家文化的基本原则和最终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一致的,但是在形式和层次上有一定的差别。儒家重在追求悟道即认识生命,道家重在追求修道即改善生命,只有佛家真正达到了彻底完善生命而得道的圆满境界,成就了圆满的智慧和德行。儒家重人道,道家重越凡脱俗的天道,佛家则重在追求超越时空、超越世间、至善圆满的无上大道。 古人所说的道就是指真理,人类最终所追求的至高无上的大道即至善圆满的绝对真理就是完善生命。认识、改善、完善生命的过程就是发现、落实、实现真理的过程。圣人、真人、佛陀就是掌握了至高无上的绝对真理并把它真正落实到了自己的生活当中的得道者,他们达到了生命的最终目标、体现了生命的最高价值、实现了生命的真正意义,所以千百年来一直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和崇拜的偶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以这些具备圆满智慧和完善人格的人为榜样,人生的路才不会偏颇,才能够最终成就自己。 一、生命的真相 生命的完善需要一个不断改善的过程,生命要不断地通过正确的行为去改善,才有可能最终达到完善的程度。一个人的行为有偏差,生命就会有损失、有缺限、有遗憾。正确认识生命才能保证行为的正确,所以完善生命的关键就是正确地认识生命,即认识生命的真相。 关于生命的真相有几个要点: 1、人性本善。儒家文化讲道:“人之初性本善。”人性本来就是完善的,人的本来面目就是完美的,人人平等。佛家文化讲得更深广:“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一切生命都具有和佛一样圆满的智慧德能,一切生命本来都是一切具足的,具足真善美,纯洁天真,幸福美满,喜悦充实,众生平等。但是“性相近,习相远”,“唯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人们由于受名利色等各种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迷惑颠倒不识本性,偏离正道,妄想分别执著,形成了错误的思想、语言和行为,胡思乱想,胡作非为,造做无边的业障,产生无量无边的无明烦恼、尘沙烦恼、见思烦恼,象灰尘一样污染了生命的本性,把生命的本能障碍住了,导致本有的智慧德能起不了作用,使这个生命变得越来越复杂、虚伪、恶劣、丑陋、愚痴。如同乌云阻挡了阳光的照射,使大地一片黑暗,太阳和光明并没有丝毫的减少。如“鱼在水中而不知有水”,结果是“人在道中而不知有道”。悟道、修道、成道难的原因就在于我们迷得太深了,而且是执迷不悟,迷上加迷,错上加错。(见十法界图) 2、大道至简。大道至简,人人能行。真理至显,人人能明。“越是真理越明了,越是大道越简捷。”所谓完善生命、至高无上的大道、绝对真理,就是恢复生命的本性,显现生命的本来面目,这是人人本来都具备的。只要我们的思想观念正确、行为正确,我们的生命就会得到改善。正如孟子所说:“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儒学中讲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就是开启智慧,智慧本有,如太阳一样,并不会因乌云的存在而消失,所以称“明德”。“明明德”就是开启本有的智慧,本有的智慧不能发挥作用,是由于受到烦恼的障碍,烦恼消除,智慧自然显现。如乌云散去,光明自显。“亲民”就是服务社会,帮助他人,修福积德。最终使智慧福德达到至善圆满。具体做法就是“格物至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核心是“修身”,以修身为本。“格物至知诚意正心”是内在的改善,是“明明德”,淡化欲望修正思想纠正意识摆正心态,开启智慧;“齐家治国

高二坚守传统文化议论文800字作文

高二坚守传统文化议论文800字作文 【导语】中华上下五千年,积累无数瑰宝。它们是中国永远不能磨灭的历史,犹如朝阳,映在华夏文明的书页里。 【篇一】 去年春节,妈妈生拉硬拽、连哄带骗把我带回她的老家过年,说让我感受一下传统的年。果然这里的年味可足了,从三十早上开始,鞭炮声就不觉于耳,很多外出打工的家人都陆续从外地赶回来过团圆年,因为临街住着,不时地听到街上大家热情地招呼声、喧哗声。很多人家也并不像城里人急着关上自家的门,于是不经意间就能瞟见街邻四坊堂屋里荤的素的整了满满一大张桌子,也不管是不是吃的完,妈妈说一定要管够,这叫“年饱”,食材必须准备足,代表来年丰衣足食呢! 我们也要开吃了,我看了一眼直径1。5米的大圆桌上,摆满了各色吃的,一大家子 人落座后,正准备动筷子呢,妈妈使了个颜色,示意我不能动,还要干么呀?只见叔爷爷起身去屋里拿出一副对联之类的东西,走到门外,哦,贴对联呀!妈妈说我们老家的规矩,大家落座后,家里的男性长辈贴对联、放鞭炮,然后才开始吃年饭喽! 看着叔爷爷和舅舅一起贴好了长长的对联,又拿出两张长方形的纸来,上面有画,“这是什么?”我忍不住问。“年画呀!你们不贴吗?”叔爷爷奇怪地问。妈妈解释说:“我们那里不兴贴这个,顶多贴个“福”字!”我控制不住好奇心,赶紧去看看年画上画的啥?是两个威风凛凛地、怒目圆瞪、披盔带甲的大将军。是谁呀?妈妈说自己百度吧!我赶紧掏出手机忙活起来,是“秦叔宝、尉迟恭。”他们是两大的门神。 吃完饭,在街上闲逛,看见家家户户都贴着门神,有各抱一条大鱼的童男童女的,有贴大大的“福”字的,但大多都是两位大将军,却是衣着不同、形态各异了。有披着袍子的,骑在马上扬鞭的、回头马鞭、抱鞭、竖刀等各种姿态的,都挺威风的!有他们看门,晚上我一人在家睡觉也不怕了!爸爸乘机卖弄一下:“你知道贴在门上的画叫什么 吗?”“年画呀!谁不知道!”“给你普及点传统文化吧!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和四川绵竹,是我国的四大民间木刻年画产地。民间年画是中国民间美术中较大的一个艺术门类,它从早期的自然崇拜和神祗信仰逐渐发展为驱邪纳祥、祈福禳灾和欢乐喜庆、装饰美化环境的节日风俗活动,表达了人们的思想情感和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民间年画历史源远流长,流行也十分广泛,曾经有过颇为兴盛的发展。” “为什么大家都喜欢贴这两大门神呢!我指了指贴有秦叔宝、尉迟恭的一扇门。爸爸说:“这有个历史典故,唐太宗李世民生病时,梦里常听到鬼哭神嚎之声,以至夜不成眠。这时,大将秦叔宝、尉迟恭二人自告奋勇,全身披挂地站立宫门两侧,结果宫中平安无事。

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历经五千年沧桑岁月,中华民族经历了战和更替、聚散分合、对峙与融汇,却始终不曾割断共同的文化传统。民族,而且越是历经磨难,遭遇坎坷,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和对中华文明的越是增强。千百年来,对国家统一的不懈追求日渐发展成为中华民族高于一切的政治理想和。而造就中国历史这一鲜明特征的重要因素,不能不说是“”文化观念的潜移默化影响所致。它像一根坚韧的将中国境内各民族联系、团结在一起,逐渐形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并日见巩固。我们今天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中国统一大势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这一历史现象,就不能不充分认识到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实现国家统一过程中的特殊地位与重要作用。 追求“”的价值观是奠定和强化国家统一的牢固基石 对于国家统一大势的形成与发展的意义,首先在于“”价值观长期以来深入人心,从而使统一成为人们所普遍认同的理想政治秩序。 早在,中华民族随着内部凝聚力的不断增强,就初步形成了“大一统”观念。《·》中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莫非”,就表达了这种思想倾向和价值取舍。而战国时代“九州说”与“五服说”的盛行,则反映出人们的大一统观念进一步走向成熟。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众口言九州的情景,反映了九州观念普遍流行于先秦社会。……九州就是中国,九州的完整代表着中国的完整”(:《“体国经野”:试古代的王朝》,《二十一世纪》2000年8月号)。在出现这种追求统一的思想趋向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历史必然性。当时,西周社会创立的遭遇到根本性的冲击,早期初始形态的“一统”格局趋于瓦解,天下缺乏合法一统的政治秩序,结果导致,混战绵延,因而人们渴望重新实现政治上的统一,建立起合理合法的政治秩序。这一点在当时大多数思想家的学说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反映。虽然他们在追求统一的方式上存有歧见,但天下必须“定于一”则是普遍的共识。譬如,法家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扬权》);提倡“尚同”,“天子唯能一同天下之义,是以天下治也”(《墨子·尚同上》);儒家强调“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孟子·》),并憧憬着“四海之内若一家”(《》)的局面。这些思想充分反映了“大一统”观念已成为人们普遍的和,并发展成为观念的一个重要内容。正是具备着这样的思想基础,当统一条件基本具备之时,才会由秦国通过战争的手段,横扫六合,六国,使这种政治理想变成了现实,“,”,建立起多民族的统一的国家;才会有继秦而起的两汉大统一,出现汉武帝在“文”中所描绘的那幅国家“大一统”的理想图画:“四海之内,莫不为郡县,八蛮,咸来贡职。与天无极,人民,永得。”(《后汉书·祭礼志》注引《风俗通》)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

传统文化与学校诚信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嘉兴高级中学薛万霖王永平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其实质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而其中“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规范、道德的基石,是中国传统文化推崇的一种人格境界。 一、用传统文化解读诚信 《说文解字》对诚信的解释是:“诚,信也”,“信,诚也”。前者却是“从言成声”而后者则是“从人从言,会意”。其中如果说前者是自信的话,那么后者便是他信、为他人所相信或信任。由此可见,所谓“诚信”其实乃是两个词并分别包含着对己与人、或我与人两个面相上的要求,即对己曰诚,对人曰信。诚信就是要诚实、诚恳,就是真实不欺,开心见诚。韩非子曰:“巧诈不如拙诚”;管子说:“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屈原说:“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宋代程颐说:“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诚信就是要言行一致。韩非说:“内外相应,言行相称。”墨翟说:“言不信者行不果”诚信就是要守信、有信。“孔子云:“诚者,乃做人之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刘向说:“人背信则名不达。”晋朝隐士畅泉说:“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朱熹说:“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诚信就是要“真”,庄子说:“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诚,是中国文化的“魂”,是国人的共同理想和价值取向。孟子说:“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在这里,诚不但是天道本体的最高范畴,也是做人的规律和诀窍。荀子发挥了“诚”的思想,指出它为“政事之本”。他说;“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君上为尊矣,不诚则卑,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在《礼记·中庸》里,“诚”成为礼的核心范畴和人生的最高境界:“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至诚如神,有了诚笃的品德和态度,就可以贯通多种仁义道德,成己成人,甚至能够尽人之性,尽物之性,赞天地只化育而与天地参,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大学》把“诚意”作为八条目之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诚”成为圣贤们体察天意,修身养性和治国平天下的重要环节。宋代周敦颐进一步认为“诚”为“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把包括诚实在内的“诚”看作仁、义、礼、智、信这“五常”的基础和各种善行的开端。程颐更为直截了当地说:“吾未见不诚而能为善也”其见解入木三分。孔子认为,“信”是“仁”的体现,他要求人们“敬事而信”。他说:“信则人任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和孟子都将“信”作为朋友相交的重要原则,强调“朋友信之”,“朋友有信”。而历代当权者大都将“信”作为维护秩序的重要工具。《左传·文公四年》中说:“弃信而坏其主,在国必乱,在家必亡。”《吕氏春秋·贵信》对社会生活中的信与不信之后果,作了淋漓尽致的剖析:“君臣不信,则百姓诽谤,社会不宁。处官不信,则少不畏长,贵贱相轻。赏罚不信,则民易犯法,不可使令。交友不信,则离散忧怨,不能相亲。百工不信,则器械苦伪,丹漆不贞。夫可与为始,可与为终,可与尊通,可与卑穷者,其唯信乎!”汉代董仲舒将“信”与仁、义、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