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语文主题阅读和高效课堂建设

小学语文主题阅读和高效课堂建设

小学语文主题阅读和高效课堂建设

在农村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书少、读书时间少的问题。首先小学语文教材字数少,阅读量不够。北师大版教科书总字数约为217万多字。农村学校藏书较少,而农村家庭藏书更少,甚至没有,学生只能学习教科书和阅读少量的课外书。其次,在语文课堂中教学中教师精读、分析多,课堂时间让教师占据了大部分。而课余时间、在家时间又没书可读,导致学生的时间多但读书时间少。这种现状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还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通过学习李希贵“语文主题学习”、刘宪华“主题阅读”和窦桂梅“主题教学研究”等成功经验,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我以为在语文教学中坚持主题阅读就可以实现语文高效课堂建设。

一、以读代讲,形成以阅读实践为主的自主学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于永正在《主题阅读.三人行》中谈到:“语文能力不是学生做题做出来的,也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读书读出来的。老师讲得再好,也不如课文好,也不如作家写得好。”

教师讲学生听,讲的教师是主动的,全身心投入的,而听的学生被动的,听的时候学生很容易疲乏。一节课教师的讲占据大多数时间的时候,学生通过听接受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形成的能力更是有限。而学生读的时候,有多种感官在参与,大脑在不停地运转,从心理和生理角度来说,读的效果比听效果好得多。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与其让学生被动地听教师的讲解,不如让学生读好的文本。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应体现在学生自己的阅读过程中,体现在学生的语文实践中。学生只有读的实践中形成语文能力。倡导读,不反对教师讲,那么在什么情况下讲呢?在学生不明时、体验不深时、解读有误、探究卡壳时讲,讲时语言要精练、准备、准确,一节课最多10分钟。

以读代讲是一种教学方式,也是一种自主学习方式。当阅读在课堂教学中、在学生生活中占据主要位置时,学生会形成阅读习惯,进而形成语文能力,形成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有能力。

二、以主题为主线,拓展学习资源,改只教教材

为大量的主题阅读。

语文教学也遵循量变到质变的规律。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中国教育协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顾之川说:“要想学好语文,只有精读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大量的阅读。”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编排更有利于我们开展语文主题阅读教学。像我们定西市使用的是北师大版,此教材就是按单元主题编写的,如果在教学中以教材为主线,围绕单元主题选择几十篇相关、相近、相似,甚至相反、连续的文章,在课内、课外拓展阅读,并且长期坚持,就会实现“量变到质变”,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高效。

目前,有好几套读本适合北师大教材。例如,刘宪华主编的《新语文.主题阅读》、钱理群主编的《小学生名家文学读本》和《新语文读本》。这些读本遵循着《语文课程标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强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理念。并且都以单元为主,每个单元选编了感动、感恩、博爱、敬畏、品位、睿智、和谐、宽容、生命、自然等文章。如果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以教材为主,以这些读本为辅,开展大单元教学法,老师不光在“教教材”,更

是在“整合课程资源”;学生不仅是在“学教材”,更是在“学文化”。如教学《师恩难忘》(北师大四年级上册)时,可以把《小学生名家文学读本》中的《怀念佩弦老师》、《温和的刘先生》、《怀李叔同先生》整合到课内,在精读《师恩难忘》后,让学生自由或者大声朗读这三篇文章,在读中体会,在读中对比,但不求甚解。再如利用阅读课和课外时间指导学生阅读《名家文学读本》,《名家文学读本》共10册,选编了鲁迅、老舍、叶圣陶、冰心等10位名家的经典作品。可以从四年级开始阅读,一月或者两月一个读本。在阅读中“让学生走近大师,与思想和文化的巨人进行对话和交流,使学生在生命发展的起点上,占据一个精神的高地”。(钱理群)

三、诵读经典古诗文,用人类和民族最好的精神食粮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读诗是可以直抵心灵的,儿童感受诗如同听音乐”,培养儿童热爱的母语的思想感情,应该从读诗开始。习近平主席在考察北师大时表示:“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经典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传承了几千

年,积淀了中国人的优秀精神、美好品德和审美情趣。诵读中华经典古诗文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形成健康的人格。《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要求小学背诵优秀古诗文160篇(段),还推荐了120篇。

如何落实呢?每天诵读20到30分钟,利用早读、课间、课前分几个时段背诵,回家后读一读。周六、周日写一写。一周一复习。背诵“不求甚解”,重积累,重感悟。每天安排一节阅读课,课上不准老师讲、辅导作业,让学生自主诵读。主要诵读诗歌、童谣、儿童文学作品。阅读时可以分组,可以设置竞赛。教材以安定区教育体育局编写《国学经典诗文选读》和刘宪华主编的《经典诵读》为主。《国学经典诗文选读》共1册,《经典诵读》一个年级一册。在一、二年级《三字经》,三年级《弟子规》,四年级《朱子家训》、《诫子书》,五年级《论语》、《孟子》、《大学》选读,六年级《中庸》、《庄子》《老子》选读。《经典诵读》可以结合单元教学进行诵读。诵读坚持的原则是循序渐近、化整为零,诵读

为本、不求甚解、重在积累。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坚持主题阅读,开展大单元教学法,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建设高效课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