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童:走出成人世界的概念

儿童:走出成人世界的概念

儿童:走出成人世界的概念
儿童:走出成人世界的概念

儿童:走出成人世界的概念

深思大写“人”,遵循儿童的生长节律

“儿童是什么?”“儿童对成年人意味着什么?”“儿童与未来世界是一种怎样的关系?”这些问题,可以称为教育学的基本问题。当教育失明不见人的时候,所有的教育问题均由此而生。

对于绝大多数儿童而言,教育,并不是一个适合跨越式发展的事业。

教育的任务,就是承认“一切理智的原料并不是所有年龄阶段的儿童都能吸收的,我们应该考虑到每个年龄阶段的特殊兴趣和需要”(皮亚杰),这是对儿童生长节律的必要尊重。

“儿童”有时被称作“孩子”,”childhood”有时又译为儿童期。“儿童期”指的是整个孩童期,而不仅是习惯意义上的界于幼儿与少年的阶段。近几十年来,学者研究证明,所谓“儿童期”,本质上是近代社会变迁的产物。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法国学者阿利艾斯(Philippe Aries)在他的研究中指出:儿童概念其实只是近代教育制度以来确立的一个概念,在那以前,人们对于儿童与成年人的差异并没有明确的意识。换句话说,“儿童”的概念是被教育不断凸显和强化的概念。这其中蕴含着值得推究的深意。本来,

不同年龄的人,只有年幼、年长与年老的区分,他们是小的人、大的人或老的人,他们也因此可能有体能、智能及经验上的差异,但近代以来有关儿童的概念,却把这种差异扩大为不同类的人。人们注意到,当人们言及儿童期时,不仅指儿童具有种种区别于成人的身心特征,而且意味着儿童与成人社会形成一种特殊的关系。正如普南姆所说:“渐渐的,儿童变成受尊重的对象,他们是具有不同物质与需求的特别的生物,需要与成人世界隔绝和受保护。”(J?H?Plumb,The change in children,参见Neil Postman萧昭君译《童年的消逝》,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4年版,P47)

从本质上讲,教育就是怀着“期望儿童成为什么”而对儿童施加影响的过程。虽然不同国度、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视域中的儿童形象千差万别,但其中依然不难找到共同点。

儿童往往被视为纯洁的人。即使在“性恶论”及“原罪说”影响广泛的社会,孩子依然被视为尚未污染或较少污染的人。“天使”“天真无邪”“赤子之心”“童心母爱”都被视为对孩子纯洁天性的赞美。“童年时代”也由之而与“黄金岁月”“花样年华”等夸饰词紧密联系在一起。

儿童是成年人的心灵故乡。孩子因承载着成年人的记忆而成为过去岁月的象征物,成为精神安放的最佳之所――她(他)是我的,我曾经多么像她(他),她(他)会出息

得如我所望。

儿童是有赖于成年人哺育、培养的生命体和社会成员,对孩子的爱、关怀与保护,被视为成年人的天职,孩子于成年人意味着责任和义务。“爱我所爱无愿无悔”的彻底奉献成为名利场打拼的成年人最温柔的心灵绿地。“幼吾幼及人之幼”,则是仁义发扬光大的最动人的赞美诗。

儿童被赋予了种种特殊的意义,“儿童中心”在城市的中产阶级中更成为一种支配地位的生活式样。为了让孩子成为自己“期望”的社会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几乎有着相当默契的认识:努力地将孩子们隔绝到一个缺少污染没有危险的世界里,努力为孩子们提供最好的物质营养和精神环境,最好远离各种欲望,专心读“圣贤书”,并为此制定了一系列完备的保育制度、教育制度及法律制度。尼尔?普斯特曼(Neil Postman)曾这样概括美国社会的“儿童”定义:“西元1850年到1950年,代表童年概念发展的分水岭。……在这期间,美国人成功地让所有的儿童接受教育,离开有着自己的穿着,自己的家具,自己的文字,自己的游戏,自己的社交的世界。数以百计的法令规定儿童和成人在本质上有别,数以百计的风俗授予儿童优待的地位,提供保护,免于成人世界的荼毒。”

由于发展的未定性与无限可能性,孩子便成为成人社会所有未竟梦想的集散地。所有的儿女,均成为“背着眼睛

儿童文学考试范围

1:儿童文学的概念、范围? 答:(一)本位论(“五四”以后普遍流行) 1、代表人物,郭沫若:在《儿童文学之管见》中提出儿童文学是“儿童本位的文学”。周作人:在1920年10月26日在北大作题为“儿童的文学”的报告中专门提到儿童读什么书的问题,第一次有影响地提出了“儿童的文学”,强调在小学教育中让孩子读儿童文学是非常重要的。周作人还在《儿童的书》、《童话的讨论》中论及“儿童文学只是儿童本位的,此外更没有什么标准”,儿童文学应当“顺应满足儿童之本能的兴趣与趣味”。杜威(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于1919年5月12日到北京大学讲学,之后又到十几省演讲,演讲的中心是“儿童本位论”。杜威认为“儿童的世界是一个具有他们个人兴趣的人的世界”,“教育的重心要放在儿童,一切要服从儿童的本能”,“教育者必须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并且以儿童为中心,而且是目的”。 2、“儿童本位论”观点归纳:“儿童本位论”认为,儿童文学是用“儿童本位”组成的文学,其艺术构成都必须以儿童本位心理特征为依据和标准。 3、对“儿童本位论”的评价:“儿童本位论”对儿童文学概念的揭示,既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又带着难以避免的理论缺陷和历史局限性。积极意义——在“五四”时期,这种观点是有其积极的历史意义的。它发现并强调了儿童作为生命主体的独特的心理世界和精神需求特征,为中国儿童文学的现代自觉提供了观念上的巨大推动力。局限与不足——它强调了儿童读者的特殊性,却相对忽视了成人作者的主体性地位;它重视了儿童世界的独立性,却相对忽视了儿童生活与整个社会生活之间所存在的千丝万缕的必然联系。 (二)工具论(20世纪80年代后被普遍认可) 1、代表人物:《先驱》:1923年社会主义青年团机关报《先驱》发文《儿童共产主义组织运动决议案》指出:“儿童读物要在儿童稚嫩的脑子里播下共产主义的种子,培养未来的同志”。鲁兵:20世纪60年代,儿童文学作家鲁兵作“教育儿童的文学”的演讲,提出“儿童文学是教育儿童的文学”。这一观点被认为是“工具论”的代表性观点。贺宜:1979年儿童文学作家贺宜专门提到“真正的儿童文学是为儿童所喜闻乐见的文学,是使儿童受到教育的文学,是有益于儿童身心健康,使儿童受到美感和愉快的文学”这种观点较肯定地提出了儿童文学的趣味性和美感要求,强调了美感问题,这在当时是具有突破性的观点。贺宜还提到“儿童文学作为一种教育的工具,它辅助学校教育,帮助学校一起完成对儿童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2、“工具论”观点归纳:“工具论”观点认为,儿童文学是教育儿童的工具。至20世纪80年代,工具论的观点被普遍认可,为文艺界和教育界普遍接受,并在一些儿童文学论著、论文中得到阐释。 3、对“工具论的”评价从广义上说,这一观点并不错。积极意义:在于看到了儿童文学的重要功能——教育功能;其局限:在于忽视了儿童文学的审美功能。(三)专为论1、主要观点:“专为论” 认为“儿童文学是指专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2、对“专为论”的评价:这种观点肯定了儿童文学的社会职能,肯定了儿童文学是成人针对儿童阅读欣赏的心理需求、年龄特点,注意了创作动机和服务对象,但从儿童文学整体来观照,显出不严密的地方,其所指不能包容全部的儿童文学作品。不少为世人所公认的优秀作品的作者,其创作初衷并非为儿童创作,而是为成人所作,但是由于作品本身富有儿童情趣,充满新奇、快乐和荒诞,情节生动,语言浅近,深受小读者的喜爱,因此也被儿童占为已有,成为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 4、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的内涵从儿童文学的整体来考察,对儿童文学的概念应该作这样的认识: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正是现代社会为满足儿童的独特精神需求和成长需要而专为儿童创作和提供的特殊文学品种,“儿童文学”概念的基本含义应该包括这样几层意思:(1)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2)儿童文学是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3)儿童文学是适合于儿童接受并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4)儿童文学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综上

儿童文学的概念

儿童文学的概念: 儿童文学是专为少年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儿童文学特别要求通俗易懂,生动活泼。 儿童文学通常由成人所编著,深层动机可以说是重造童年或教育儿童,许多儿童文学也会改编自成人文学作品作。由儿童自行创作也虽可广泛包含在内,但因儿童创作常流于鸭涂或不合艺术,仍须由成人鉴定是否为具文学价值。 儿童文学的分层: 不同年龄阶段的读者对象,儿童文学又分为婴儿文学、幼年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体裁有儿歌、儿童诗、童话、寓言、儿童故事、儿童小说、儿童散文、儿童曲艺、儿童戏剧、儿童影视和儿童科学文艺等。 儿童文学的特点: 教育性 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有很大的不同,即它对教育性特别强调。儿童的可塑性很大,古人曾用素丝来作譬喻,说它:“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由于儿童的年龄特征,使其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所以儿童文学特别注意教育性。 形象性 抽象的说教是儿童不容易也不乐意接受的。对儿童进行教育要借助各种各样的生动形象;儿童年龄越小,越依赖于形象化的手段。儿童小说要求和戏剧一样富于动作性,更多的以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活动。儿童诗需要更多的“比”、“兴”,以加强形象性。儿童文学作品的语言要有声有色,娓娓动听。儿童文学应调动一切艺术手段,创造出千姿百态的艺术形象来。 趣味性 儿童知识、生活经验不丰富,理解力薄弱,对那些复杂的整理不易理解,对成人的生活经验和某些思想感情也难以体会。他们对于自己没有兴趣的内容就不喜欢看,甚至不看。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就是在轻松愉快地说笑中,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潜移默化地给孩子们讲述一个深刻的道理或做一些有益的启示。 故事性 儿童文学的故事情节,要求结构单纯,情节紧凑、生动。强调故事性,并不是单纯追求情节离奇,不从生活出发,不写人,只写事。儿童文学主要是写人,刻画人物的性格、心理、思想。它的主人公不一定都是人,也可以使其他动物、植物,甚至无生物。这些在作品中都是人格化了的。不论写人还是写其他东西,他们的思想、性格都要着重借助故事情节表现出来,不宜多用静止的冗长的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 知识性 儿童文学作品中应巧妙地穿插一些知识性的东西,以增加作品的艺术魅力,满足少年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小学四年级语文 哈哈之欧阳语创编

1、请说一部童话故事的名称、作家 安徒生《海的女儿》、怀特《夏洛的网》、叶圣陶《稻草人》、拉格洛夫《骑鹅旅行记》 2、请说一儿童故事的名称、作者 列夫。托尔斯泰《谢谢你》、冰子《小手印》、杨金光《大家一起吃》 3、请告诉我们一本图画书的名称 山姆。麦克布雷尼|文|安妮塔。婕郎|图《猜猜我有多爱你》、佩特。哈群斯《母鸡萝丝去散步》、佐野洋子《活了100万次的猫》、无味太郎《鳄鱼怕怕牙医怕怕》 4、说一位你熟悉的儿童诗人(冰心) 5、请说说儿童文学的范围 (1)被儿童占为己有的“儿童文学” (2)“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 (3)“自我表现”的儿童文学。 (4)儿童自己创作的文学作品 6、谈一谈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 (1)、纯真——稚嫩,纯真,美好

体现为一种童真美,在作品中主要借助于人物的言行,心理活动等表现,所以集中于在形象刻画中表现纯真美 (2)稚拙——稚气,拙朴 稚拙美在内容方面籍人物的言行,心理,动作表现出儿童特有的稚气和憨态,表现儿童心理,生活中的稚拙情态和形态(3)欢愉——幽默,滑稽,可笑 儿童文学是快乐的文学,营构欢愉的手段:幽默与夸张,滑稽与变形 (4)变幻——幻想,荒诞,动态美 变幻的心理依据:儿童好动,善于幻想,注意时间短 变幻的具体表现:富于幻想色彩,具有荒诞美。情节发展动态推进,快速流动 (5)质朴——简洁,朴素 质朴是用最简洁,自然的文学形式来表达最本真的生命意趣和形态 7、告诉我们儿童文学的作用 认识、教育、审美、娱乐功能 8、请解释一下“童话” 童话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是儿童文学的重要形式 9、请解释一下“儿童故事” 儿童故事是以叙述生动引人的事件为主的适合儿童读和

0034《儿童文学概论》2014年12月期末考试指导

0034《儿童文学概论》2014年12月期末考试指导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儿童文学概论》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与中国文学相比,《儿童文学概论》的研究对象更具针对性,即它是针对儿童这一特定年龄群体的文学。该课程主要介绍了幼儿文学的发展历程、主要特点以及与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的关系。 《儿童文学概论》考试题由两种题型组成,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试卷内容的构成及分数分布如下所示: 1、简答题:共4题,每题15分,共60分。 答题技巧:简述题要求简略地回答出所要求的问题答案,简略的结果要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概括来完成,再用自己的话将其加以叙述。不要事无巨细地将教科书或讲义中相关的内容不加整理与概括地全部搬到试卷上。这样的回答虽然内容上有了保障,把可能的答案都给了出来,但不符合题的要求。简答题,不仅考察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情况,更为主要的是考察学生把握和处理知识的能力。化繁为简,是对知识深入理解和将其纳入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的重要过程和重要步骤。所以,能否在几百字间将简答题的答案写清楚,是考察简答题质量的一个标准。也就是说,如果全答对了,但是不够简练,也不会得到满分。 2、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 答题技巧:论述题的要求是用所学的概念或理论观点分析和认识现实问题,而这种认识的结果,是学生所形成的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是我们学习这门课程的根本目标。学以致用,是我们学习任何知识共同的目的。但是,这里的论述题,不是简单的将所学相关内容套到考试题重的问题上就可以了,而是要用来分析解释问题,得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自己的看法可以和教科书以及老师课堂上讲述的观点和看法不同,但要有理有据,即对自己的看法给出实证的和逻辑上的支持。 第二部分复习重点内容 第一章幼儿文学的概念 1.儿童文学(以3——17、18岁的少年儿童为读者对象,专为他们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且具 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文学作品的总称)、幼儿文学(以3——6岁的幼儿为主体接受对象,为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而创作或改编的、并具有适应幼儿审美意识的艺术精神的文学)的概念:儿童读物与儿童文学的关系:二者的服务对象是相同的;二者的目的是一致的;二者间最大的区别是范围不同。(常见题型:概念题、简答题) 2.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幼儿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三个层次划分的意义是:可以明确不 同层次的儿童文学的服务对象与思想、艺术上的不同要求,从而使创作更具有针对性;可以回答和澄清一些在儿童文学理论方面长期纠缠不清的问题;可以明确儿童文学的各个层次存在的价值,提升儿童文学的地位。(常见题型:简答题) 第二章幼儿文学接受主体的特殊性 3.幼儿心理的发展处于感知——运动阶段,其审美意识特征是具体形象性、同一性、生命性。幼 儿动态的审美心理特点是:主要是通过“听”来接受文学意识;感知型的接受方式;带有游戏性质的自我幻化与精神扮演。(常见题型:简答题) 第三章幼儿文学的特征 4.幼儿文学的文体特征是:启蒙文学、亲子共读的互动文学、单纯明快的浅语文学、图文并茂的

《儿童文学概论》自学考试大纲

[05823] 《儿童文学概论》自学考试大纲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 二OO八年七月 自学用书:《儿童文学教程》,黄云生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1996年12月第一版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儿童文学教程》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教育(专科)的必考课程和汉语言文学(专科)的选修课程。它具有丰富的知识性、多维的理论性、鲜明的师范性和较强的应用实践性,是从事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一门必修课程。 本课程以儿童文学理论和儿童文学史构成两大基本板块。以文体考察和创作、鉴赏及阅读指导等作为基本理论的延伸和补充;以作家作品的介绍和评述充实历史内容;最后选择部分优秀儿童文学作品,配以点评文章帮助理解和应用。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使自学应考者在全面学习和掌握该课程的知识和理论的基础上,增进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提高语言教学水平和儿童文学阅读指导的能力,从而更好地胜任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着眼于儿童,立足于审美;阅读一定数量的儿童文学佳作;基础理论学习与作品应用实践相结合,尝试儿童文学创作,初步学会儿童文学的鉴赏和评论。 二、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 第一章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共分四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儿童文学的概念及其基本含义,明确古典意义和现代意义的儿童文学作品的范围。了解儿童文学读者的主要特点及成人读者参与儿童文学阅读的原因和意义。把握儿童文学基本的美学特质。 二、考核知识点 1.儿童文学的基本含义。 2.儿童文学的读者。 3.儿童文学与儿童年龄特征。 4.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 三、考核要求 1、识记:(1)古典意义的儿童文学范围;(2)现代意义的儿童文学范围;(3)儿童读者的文学接受能力的特殊性;(4)儿童读者的多样性的特点。 2、领会:(1)怎样理解儿童文学的基本含义?(2) 成人读者接受儿童文学的主要原因;(3) 根据儿童年龄的特点,儿童文学可分为哪几种具体形态?它们各有哪些主要特点?(4)何谓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 3、应用:(1)试举例说明儿童文学的纯真美、稚拙美、欢愉美、变幻美、朴素美(任选其中一点)。 第二章儿童文学的创作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儿童文学-课程标准

《儿童文学》课程标准 1.课程性质和课程设计 1. 1课程定位与作用 课程的定位:《儿童文学》课程是五年制小学教育文科专业的专业课程。 课程的作用:儿童文学是高职高专小学教育文科专业四年级开设的专业课程,是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师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对师范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在小学教育人才培养方面,有很强的基础性、实用性及综合性,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起着重要作用。学生通过儿童文学课程的学习与实践,可以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上获得较大的改善,毕业后能较快的适应小学教育文科专业领域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儿童文学》课程作为培养小学教育文科专业技能的一门核心课程,它与其他相关的一些课程,共同承担着高职师范生的知识、理论、技能的教学任务。它的前导课程如语文、现代汉语等课程,平行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等,后续课程如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等,共同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和文学素养的学习,为学生顺利走上教师岗位奠定了必备的文学素养基础,因而本课程的设置与学生未来职业岗位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1.2课程设计理念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表述:“要用终身教育的理念把握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儿童文学课程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主干课程,是学生终身教育的需要,为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形成打下人文素养基础。

儿童文学课程设计理念体现了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经典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民族性与多元性的统一的原则。 1.3课程设计思路 1.3.1 教学要求: 1)掌握儿童文学相关的理论; 2)针对不同文体的作品要学会运用方法进行分析和理解。 3)培养儿童文学创作实践的能力。 《儿童文学》课程主要是以学生以往的阅读经验为基础,以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为基点,对儿童文学课程的相关理论、儿童文学的各种文体,中外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作品以及针对的重要问题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训练学生的教学技巧而进行的系统教学。 学生在学习中,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理论,还需要阅读大量的作品,每一章节完成相应的一般性作业与创造性作业(一般性作业为理论的书面作业,创造性作业包括儿童文学创作和课堂训练),这对学生儿童文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意义深远。 教学中既注意基本理论的学习,注重引进新的信息与新的研究成果,还注重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更注重学生将来的实际需要和实际技能的培养,培养他们分析作品、评价作品、讲授作品和创编作品的能力,注重培养目标的多元化。 1.3.2学情分析: 入校以来,学生已经初步接触了教育学、心理学、普通话等课程知识,对未来的职业定向也已基本明确。他们对教学内容及授课形式有较高兴趣,这些都有利于师生互动的开展,对教学目标的达成起积极作用。

儿童心理学概念题

《儿童心理学》一、概念题(1、学前儿童心理学:以学前儿童为研究对象,研究从受精卵形成到入学前这一成长过程中,儿童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规律。 2、婴儿传记:观察并记录自己子女的发展,并以传记的形式出版这些资料。 3、纵向研究:又称追踪研究,是指在较长时间内对同一群被试进行定期的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4、横向研究: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被试进行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5、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称为榜样)的行为,进行的学习。 6、替代强化:由于观察到别人的行为受到表扬或惩罚,而使儿童也受到了相应的强化。 7、认知:人的认识活动,其中包括我们通常所讲的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想象过程。 8、认知结构图式:有组织的思维或行动模式,可用来整合经验、解决问题。 9、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使外在刺激适应于个体内在心理结构的过程(将当前刺激纳入一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结构中的过程)。顺应是指改变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在刺激结构的过程(当他发现原有的图式不能适应新的刺激时,就会改变自己原有的图式来应对新的刺激,这就是顺应)。 10、最近发展区: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与“通过成人的指导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就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10、社会生态系统论:美国学者布朗芬布伦纳提出。他认为个体的发展处在直接环境(养育家庭)到间接环境(社会文化)之间的几个环境系统中,每个系统都和其他系统以及儿童个体本身发生交互作用,这种作用结果导致儿童不同的发展水平。个体的环境由里到外依次为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观系统和动态变化系统构成。 1、气质:由神经类型决定的个体在情绪反应、活动水平、注意和情绪控制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个体差异。 2、人格:个体在对人对己对事反应时显示出的特有的模式,这个模式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3、阿普加量表:由美国医生阿普加设计的一种快速测定新生儿是否正常的量表。该量表由不同等级组成,测量的内容包括心律、呼吸、肌肉弹性、肤色和应激反射。 4、髓鞘化:随着大脑细胞的分裂与生长,一些神经胶质细胞开始产生髓磷脂,这是一种蜡状物质,它们把单个神经元包裹起来,形成一层髓鞘。 5、补偿性生长:是儿童身体发展的一个基本原则。营养不良的儿童生长非常缓慢。如果营养不良持续时间不长,也不特别严重的话,这些儿童一旦获得充足的营养,一般都会快速生长并追赶上正常的生长水平。 1、视觉偏好法:研究者同时给婴儿呈现至少两种刺激,观察婴儿是否对其中的一个刺激更感兴趣。 2、视觉悬崖实验:用来研究婴儿深度知觉的实验。“视觉悬崖”的装置是一块长方形的玻璃,下方用红白格子布铺设成一边深一边浅的两种平面。把婴儿放在玻璃板的中间,婴儿的母亲则分别诱使婴儿爬过浅的一面或深的一面,以观察婴儿的反应来研究婴儿的深度知觉。 3、知觉整合能力:能够根据一种感觉特征,确认另一感觉通道所熟悉的刺激物或形式的能力。 4、幼儿的记忆策略:记忆策略是指人们用来达到记忆目的的手段,包括存储信息时对信息的复述、组织、精细加工以及提取信息时的系统检索(再认、重组和回忆),幼儿的记忆策略以复述为主。 5、感知运动图式:用来达到目标的活动的表征。这是最先出现的智力结构,包括抓握、抛掷、吸吮、咬、敲击和踢等。 6、客体概念:我们关于客体基本性质的内隐的常识信念,如客体永久性——当我们看不到某个物体时,我们知道这个物体仍然存在。 7、单词句:一周岁左右,婴儿开始能用一个单词来代表一个完整的意义与他人进行交流。因为这个单词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义,因此我们称之为“单词句”。 8、电报句:双词句中省略了如助词、介词等功能词,就像我们发电报时用的语言,这种句子也被称为“电报句”。 9、“妈妈语”:养育者与幼儿说的话,有许多有趣的特征,这些特征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被称为“妈妈语”。其特征是:简短的句子,具体的内容和夸张的声调和表情,以及正确的语法。 1、移情:知觉到他人的情绪体验,并产生相应的情绪反应,也就是对他人情绪产生共感的反应。 2、情绪理解:儿童能识别自己和别人的情绪,并理解情绪产生的原因和结果的能力。情绪理解包括对情绪状态的理解和对情绪过程的理解。 3、社会性参照:当婴儿处于不确定的情境中时,他们就会观察父母对这种情境的反应,并利用得到的信息来调整自己的行为,这就是社会性参照。 4、情绪调节:对情绪的内部过程和外部行为表现所采取的监控、调节,以适应外界环境和人际关系需要的动力过程。 5、依恋: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接触的倾向。 6、拟合模型:指父母的抚养模式和抚养环境与儿童的气质之间的匹配。 7、自我认知:个体对自己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社会特征的认识,是对“我是谁”、“我为什么是这样的人”等问题的回答。 8、自我控制:对优势反应的抑制和对劣势反应的唤起。 9、自尊:个体对自己的价值判断和由此产生的情感体验。 10、性别概念:儿童能分清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并认识到性别是一种无法改变的特征。 1、社会化:儿童获得他所在的社会的价值标准、行为准则和行为技能的过程。 2、家庭功能:家庭为其成员提供一定的环境条件,以支持他们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3、隔代教养:简单地说,就是有祖辈父母照顾孙辈孩子的现象。 4、同伴与同伴互动:同伴是指儿童与之相处的、具有相同或相似社会认知能力的人。同伴互动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由某种共同的活动引发,并在活动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5、平行游戏:儿童单独玩,但是他选择的活动自然把他带到别的孩子中间。他的玩具与周围孩子玩的相似,但是他自己玩,不影响或改变其他孩子的活动,没有相互的交流,但有时有相互的模仿。一个人离开后,另一个人还会继续游戏。 6、联合游戏:儿童与别的孩子玩,所有成员进行相似的活动,不一定完全相同,往往因材料的交流而互有沟通,可能也有自发的相互配合,但没有分工,没有对材料、活动安排及活动目的和结果的计划与组织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同学们,你小时候有过这样的疑问吗:我从哪里来?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我是男孩还是女孩?这就是人们对自我的最初探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不是生来就有的,它是个体在社会交往过程中,由于言语和思维的发展,在与他人的互动中逐渐认识自己而形成的。婴儿的自我意识处于萌芽期。初生婴儿不能把自己与周围的物体区分开来,他们吸吮自己的手指、玩弄自己的手或脚,就像吸吮乳头、玩弄玩具一样。当婴儿发现咬手指与咬布娃娃的感觉不一样时,就有了最初的自我意识,开始区分自己的身体和其他事物,发现“我”和“非我”之间有明显的分界,有了对自己身体的知觉。 当婴儿不小心把手里的玩具掉到地上,成人捡起来时,婴儿就会有意识地把玩具反复扔到地上,区分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玩具)之间的关系。他们还会不断敲打汤勺、玩具,以体验自己的动作和动作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几个月的婴儿就会对镜子里的自己感兴趣,会花很长时间在镜子前研究自己。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经典试验“点红试验”。被试是9-24个月的婴儿,在婴儿无知觉的情况下,在其鼻子上涂上红点,然后观察婴儿照镜子时的反应,结果,18-24个月的婴儿中,立刻去摸自己鼻子的人数迅速增加,开始出现自我意识。在随后的实验中,在婴儿的膝盖上贴上标签,把他们放到镜子前,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一旦婴儿能认识到自己,他们对自己的形象偏好就胜过了其他同龄小朋友的形

象。 语言的发展对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1岁左右婴儿开始学会使用自己的名字,比如问他:这个苹果是谁的?他会答:“宝宝的。”问谁想吃苹果?他会答:“宝宝吃。”这时婴儿只是把名字理解为自己的信号,在遇到叫同名的别的孩子的时候,他就感到困惑了。 2岁左右,婴儿会使用第一人称称呼自己,“我是……”“我要……”“我有……”等,这时, 婴儿不再把自己当作客体看待,而把自己当作主体认识,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心理活动。会使用第一人称称呼自己是婴儿自我意识形成的最重要标志。 此时,婴儿开始进入人生的第一逆反期,喜欢说“不”、“我自己来”,遇到什么事都想自己干,其内在原因是要听从自我的意志,体验自我的力量,希望成人接纳“我长大了”、“我很能干”的“现实”。 走过了自我意识的萌芽期,开始进入自我意识的发展期。研究表明,学前儿童自我意识随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幼儿期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个方面。 幼儿自我评价的第一个特点是从依从性评价发展到独立性评价。幼儿初期,自我评价依赖于成人对自己的评价,如:他们评价自己是好孩子,是因为“妈妈说我是好孩子”。幼儿晚期,开始出现独立的评价,对成人的评价逐渐持有批判的态度。如果成人对他的评价不符合他自己的评价,幼儿会提出疑问,甚至表示对抗。 幼儿自我评价的第二个特点是从片面、表面性评价发展到全面、深刻性评价。幼儿早期的自我评价倾向于片面性和表面性,如小班幼儿说自己

学前心理学具体知识点整理

《学前心理学》具体知识点整理 1.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普莱尔的《儿童的心理》,标志着科学的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2.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教育性原则。3.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类型以研究实践为标准,可以分为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以研究范围为标准,可以分为整体研究和分析研究;以研究课题为标准,可以分为差异研究、相关研究和因果研究。双生子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说明遗传和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如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梯试验。跨文化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早期隔离或剥夺试验,是研究环境对心理发展作用的方法之一。 4.观察法是研究学前儿童的基本方法。日记发或传记法是一种长期而全面地观察。 5.实验室试验法在研究出生头几个月的婴儿时广泛运用,如吉布森为研婴儿的深度知觉设计的视崖实验。 6.作品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儿童的作品(如手工、图画等)去了解儿童的心理。如“绘人测验”。 7.婴儿期是儿童心理开始发生和心理活动开始萌芽的阶段,也是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时期。先学前期是真正形成人类心理特点的时期,是各种心理活动发展齐全的时期,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第一个转折期,又有人称作第一个反抗期或危机期。幼儿期是心理活动系统的奠基时期,是个性形成的最初阶段。 8.新生儿(0-1个月)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适应新生活而展开的,柔弱、娇嫩是新生儿解剖生理上的特点,他们依靠各种无条件反射来适应新生活。如:吮吸反射、觅食反射、怀抱反射、抓握反射(达尔文反射)、眨眼反射等等。9.条件反射的出现就是心理的发生。最早出现的自然条件反射,是对喂奶姿势的吮吸反射。 10.视觉和听觉的集中,是注意发生的标志。 11.4-5个月,手眼协调动作发生了,它是用手的动作区有目的的认识世界和摆弄物体的萌芽,是儿童的收成为认识器官和劳动器官的开端。眼手(视触)协调的出现的主要标志是伸手能够抓住东西。 12.5-6个月的孩子开始认生。6-12个月,五指分工出现。 13.母子之间的交往,是婴儿心理发展的首要条件。新生儿末期,明显的交往行为——“天真活跃反应”出现了。 14.人类特有的语言、想象和思维活动,是在2岁左右形成的。 15.4-5岁是坚持性行为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大约2岁左右,孩子出现自我意识的萌芽,其突出的表现在独立行动的愿望很强烈。 16.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2岁以前儿童依靠感知觉认识世界。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分析综合水平的提高和感知过程主动性的增强上。 17.学前儿童视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视觉敏度的发展和颜色视觉的发展。新生儿相当于具有20/150的视力,也就是说新生儿在20英尺处才能看到视

完成 语言教育

一、填空题 1.一般而言,学前儿童只掌握基本的口语词汇,他们对词汇的掌握主要表现在词汇数量的增加、词类范围的扩大,以及对词义理解的确切和加深等方面 2.儿童母语习得的过程有着惊人相似:一般是从无意义的声音,发展到单词句阶段,然后进入双词句阶段,再进入多词句及至最后进入成人句阶段。 3.语言的层级体系就是语言的组成规则,语言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的运转规则4.组合关系是符号与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也就是构成线性序列的语言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 5.独词句体现了词和事物的联系,特别是词指称整类事物的概括性。双词句体现了造句的基本原理,就是选择需要的词,按照学会的格式把它们组合在一起。 6.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其代表性观点是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认知相互作用论。 7.后天环境决定论,强调环境和学习对语言获得的决定性影响,是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上提出的理论。 8.语言观念是指人们对于语言的认识、情感、看法、态度和审美情趣等有关语言的一系列态度和看法。 9.在儿童掌握语言之前,有一个较长的言语发生准备阶段,称为前言语阶段 10.一般把从儿童出生到能够说出第一个具有真正意义的词之前的这一时期划为前言语阶段;从儿童开始进入正式的学说话阶段,到讲出第一批有真正意义的概括性的词的时期,划为言语发生阶段。 11.前语言阶段,儿童发展了三方面能力,即前语言感知能力、前语言发音能力和前语言交 际能力。 12.前语言阶段,感知语音的能力是儿童获得语言的基础。 13.一般来说,儿童自第一声啼哭到作好说话的准备,经过了大量的发音练习,这个过程大 致分为三个阶段,即单音发声、音节发声和前词语发声。 14.在儿童理解和使用新词时,时常出现词义“泛化”、“窄化”、“特化”的现象。 15. 词义泛化,即词义扩张,是指儿童扩大词义,对词义的理解和使用超出目标语言范围的 现象,即一词多义。 16.词义特化,是指儿童的词语指称对象完全与目标语言不同。 17.语言能力就是使用语言的人对语言内容内在规则的把握,语言运用能力则是指在一定的 语境中对于语言具体运用的能力。 18.制定语言教育活动的目标,是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环,它的恰当与否,将对 真个活动设计产生决定性影响。 19.1岁半以后是儿童语言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此时儿童能说出词的量大大增加,出现“词语 爆炸现象”。 20.1周岁以后,婴儿学习语言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新词,扩大词汇量。 21.儿童语句产生的评定和分析通常采用两种方式:儿童说出的句子中包含的语词数量、句 子中结构的完整性和复杂性。 22.幼儿发音不准确,往往是由于在言语听觉上不能正确分辨语音,在言语运动觉方面不能 正确掌握发音动作。 23.词汇量只能笼统地从数量方面说明儿童词汇的水平,词类范围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儿童词汇的质量。 24.幼儿听到别人说“知不道”,指出应该说“不知道”。这说明他们已出语法意识。 25.由于儿童在早期阅读中往往要借助成人的帮助才能进行,亲子共读便成了早期阅读的主 要方式。 26.幼儿园教育的总目标和年龄阶段目标一般由专门的机构制定,而幼儿语言教育的具体活 动目标一般由教师自己制订。 27.教育活动的目标应包含认知、情感态度和能力三个方面的内容。 28.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提高幼儿运用语言的能力。

儿童文学概念

儿童文学概念

儿童是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除非对其适用之法律规定的成年年龄低于18岁。——《儿童权利公约》联合国1989年11月20日大会通过 儿童的分类: 0——6岁:幼年 7——12岁:童年 13——18年:少年 西方儿童概念的出现 1、叶永俐 欧洲各国在16世纪前没有儿童这个概念 2、夸美纽斯《世界图解》 1568年《世界图解》——儿童第一次有了自己的读物 儿童读物应属于一个特殊的级别,儿童不是缩小的成人 3、《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把儿童当作特别的值得关注的人始于18世纪下半叶 中国的儿童概念出现在五四时期,约比西方晚1个多世纪 周作人《儿童的文学》 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质疑: 儿童崇拜——赤子之心:"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战国孟轲《孟子离娄下》 能婴儿说——"含德之厚,比于赤于。"——《老子》第55章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老子》第10章 童心说——"夫童心也,真心也。"——(明)李贽《童心说》 但这些并不是主流的儿童观 儿童本位不是唯一的标准,具有两面性,不能完全由儿童自给自足。 中国儿童文学概念发展的脉络 1、古代:"经史子集"中的儿童形象, 2、"儿童文学"这一名称始于五四——茅盾 3、1922年,冰心儿童散文集《寄小读者》(但是过于简单化了) 4、1922年,郑振铎《儿童世界》(杂志) 5、1923年,叶圣陶短篇童话集《稻草人》(中国第一部短篇童话集) 6、1923年,魏寿镛《儿童文学概论》(中国第一本儿童文学概论) (三)定义 儿童文学是为0——18岁未成年人服务的一种文学形式,包含幼年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三个层次。 它既具有文学的一般特性(审美),又蕴含了独特的审美品格:"以儿童为本位"、承担着"寓教于乐"的功能。

学前儿童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横向研究: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加以观察,求出某种心理水平的代表值,或求出几个年龄组儿童的代表值加以比较。 2.具体形象思维:指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表象的联想而进行的思维。 3.记忆策略:是指为提高记忆效果而采用的手段以及对自身记忆活动的有意识控制的心理活动。 4.自传体记忆:是指婴儿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具体事件的记忆 5.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谦让、帮助、合作、分享、安慰和捐赠等。 6.依恋:是婴儿与母亲或其他养育者之间形成的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婴幼儿以依恋行为(如微笑、啼哭、吸吮、喊叫、抓握、偎依和跟随等)表达对依恋对象的依恋关系。7.观察学习:就是通过观察他人(范型或称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8.关键期:(见简答题) 9.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是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 10.象征性游戏:通过使用替代物并扮演角色的方式,来模拟社会生活的假装或想象游戏。 二、填空 1.发展的社会性是指个体的心理发展不能脱离(社会条件)。 2.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过程是由一个个(特定的发展阶段)组成的。 3.发展的差异性是指每一个儿童的心理都有自己的(发展速率)、(特色和风格)等,从而构成个体间心理发展的不同。 4.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两大类。 5.纵向和横向的研究取向具体体现为(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三种方法。6.调查法包括(谈话法)、(问卷法)、(测验法)和(产品分析法)四种。 7.尽力减少环境中的(噪音)是保护儿童听力的重要保障。 8.6、7岁时儿童的脑重约(1280 )克,已基本接近成人脑重的90%。12岁达1400克(即成人脑的平均重量)。 9.个体心理是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体自身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这就体现了(发展的普遍性)。 10.美国心理学家范茨专门用(视觉偏爱)的方法研究了婴儿对形状的辨别和偏好。11.多通道知觉主要指(视觉-听觉)、(视觉-触觉)、(视觉-动觉)之间的联合。12.研究表明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顺序为先(上下),再(前后),然后是(左右)。13.儿童思维发展的总趋势,是按(直觉行动思维)在先,(具体形象思维)随后,(抽象逻辑思维)最后的顺序发展起来的。 14.直觉行动思维一方面使儿童的动作(得以协调),一方面把客体从时间和空间上(组

幼儿的自我意识及良好自我意识的培养

幼儿的自我意识及良好自 我意识的培养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幼儿的自我意识及良好自我意识的培养 摘要 我国学前儿童自我意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的发展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的。自我的发展有助于幼儿妥善处理自己与环境、与他人的关系,如认识到人的态度、体验他人的情感、建立平等关系、共享社会经验、实验共同目标等。本研究主要采用质的研究,通过现场观察、资料收集等方式,对其进行了分析。本文首先是阐释了自我意识的概念及其发展,其次解构了幼儿自我意识的结构,再次分别从社会、教育的角度论述了良好自我意识对幼儿身心发展的意义,最后对幼儿自我意识的培养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幼儿自我意识自主教育培养 引言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提出,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幼儿教育,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让我们充分意识到幼儿良好意识的重要性。 美国心理学家弗拉威尔提出有明确自我意识的学习者能够发现和改正不良错误或行为。早在1962年,朱智贤教授在其《儿童心理学》一书中,对儿童自我意识、自我评价的发生、发展及其作用做了深刻的分析,对自我意识的实质、作用等问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着名心理学家维列鲁学派创始人维果斯

基就对认知思想有过精辟的论述,在《思维与言语》一书中,他指出:意识活动可以指向不同方向。本文侧重于阐述自我意识的概念及其发展,重点是对幼儿良好自我意识的培养策略,从实践方面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2.自我和自我意识及其发展 自我及自我意识的概念 “自我”的概念,弗洛伊德在1895年就已提出,但直到1923年,才有了比较明确的阐述。自我是在个体成长过程中从本我那儿分化出来的。当本我的要求与现实相抵触而不能得到满足时,便产生了自我。 自我就是内心深处的自己,真实的自己,自己毫不掩饰的一面。心理学上的自我这个概念是许多心理学学派所建构的关键概念,虽然各派的用法不尽相同,但大致上共通是指个人有意识的部分。“自我”属于意识范畴,出生时婴儿的精神知识由本我构成,自我正是一个人出生之后,幼儿时代通过父母的训练和与外界打交道而形成的人格的一方面,它正视现实,符合社会需要,按照常识和逻辑行事,是本我和外界的中介。它的作用是既坚持本我的目的,以利其冲动之实现,不让本我和这些外界规范发生冲突,于是便遵照现实原则,压抑本我的种种冲动和欲望以进行自我保存,另外也尽量使本我得以升华,将其盲目冲动、情欲引入社会认可的渠道。因此,控制和统辖着本我与

儿童文学概念

儿童是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除非对其适用之法律规定的成年年龄低于18岁。——《儿童权利公约》联合国1989年11月20日大会通过 儿童的分类: 0——6岁:幼年 7——12岁:童年 13——18年:少年 西方儿童概念的出现 1、叶永俐 欧洲各国在16世纪前没有儿童这个概念 2、夸美纽斯《世界图解》 1568年《世界图解》——儿童第一次有了自己的读物 儿童读物应属于一个特殊的级别,儿童不是缩小的成人 3、《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把儿童当作特别的值得关注的人始于18世纪下半叶 中国的儿童概念出现在五四时期,约比西方晚1个多世纪 周作人《儿童的文学》 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质疑: 儿童崇拜——赤子之心:"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战国孟轲《孟子离娄下》 能婴儿说——"含德之厚,比于赤于。"——《老子》第55章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老子》第10章 童心说——"夫童心也,真心也。"——(明)李贽《童心说》 但这些并不是主流的儿童观 儿童本位不是唯一的标准,具有两面性,不能完全由儿童自给自足。 中国儿童文学概念发展的脉络 1、古代:"经史子集"中的儿童形象, 2、"儿童文学"这一名称始于五四——茅盾 3、1922年,冰心儿童散文集《寄小读者》(但是过于简单化了) 4、1922年,郑振铎《儿童世界》(杂志) 5、1923年,叶圣陶短篇童话集《稻草人》(中国第一部短篇童话集) 6、1923年,魏寿镛《儿童文学概论》(中国第一本儿童文学概论) (三)定义 儿童文学是为0——18岁未成年人服务的一种文学形式,包含幼年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三个层次。 它既具有文学的一般特性(审美),又蕴含了独特的审美品格:"以儿童为本位"、承担着"寓教于乐"的功能。

《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最初概念的掌握

1.最初的词的概括和概念的掌握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的反映。概念是在概括的基础上形成起来的,是用词来标志的。从种系发展来看,概念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起来的。但从个体发展看来,对于人类长期形成的概念只能逐步来掌握。虽然概念总是以一定的词来标志的,但是,每个儿童所掌握的同一概念的广度和深度是不同的,同一儿童在其不同发展时期,对同一概念掌握的广度和深度也是不同的。这个过程也就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过程。 儿童最初概念的掌握跟儿童最初概括的特点相联系。儿童要对某一类事物进行概括,首先需要对这些事物能够理解,也就是说,要有关于这些事物的经验。同时,要有相应的作为概括用的词。而这两者又是密切联系的。儿童知识经验水平的高低、词的水平的高低,制约着儿童概括水平的高低、概念水平的高低。学前儿童的词的概括水平还是很低的,跟成人的概括水平是不同的,因而学前儿童概念的水平也跟成人概念的水平有所不同。学前儿童的特点有三。 (1)概括的内容比较贫乏。学前初期儿童还跟两三岁儿童一样,只能进行初步的概括,概括的内容极其贫乏。每一个 词,基本上只代表一个或某一些具体事物的特征,而不是代表某一类的大量的事物的共同特征。例如,“猫”只代表自己家里的小花猫或少数他所看过的猫,“树”只代表自己家门前的树或少数他所看过的树。到了学前晚期,概念所概括的内容才逐渐比较丰富。 (2)概括的特征很多是外部的、非本质的。儿童虽能概括某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但常常把外部的和内部的、非本质的和本质的特征混在一起,还不能很好地对事物的内部的、本质的特征进行概括。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学前儿童大多以功用性的定义来说明关于事物的概念。例如“杯子”,这是喝水的;“衣服”,这是穿的。 (3)概括的内涵往往不精确。儿童还不能进行本质的概括,因而概括的内涵往往不精确。有时失之过宽,例如,把桌椅、柜子概括为“用的东西”,把萝卜也归为“果实”这个概念里。有时又失之过狭,例如,4岁小孩以为“儿子”一词就代表小孩,因此,有一天看见一个高大而嘴上有短胡须的男人,说是幼儿园里保姆的儿子,就感到非常惊奇。 正是由于这些特点,学前儿童概念掌握的广度和深度都是很差的,他们一般只能掌握比较具体的实物的概念,而不易掌握一些比较抽象的性质概念、关系概念、道德概念。只有到了学前晚期,儿童才有可能掌握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例如野兽、动物、家具、种子、勇敢等等。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标准

一、前言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高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该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中历来占有特殊地位,它是学习学前教育专业相关课程的重要基础。 本课程的任务在于:使学习者了解和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形成正确的儿童观,了解研究儿童心理的基本方法,形成初步的了解和研究儿童心理的能力,为将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和科研奠定基础。 本课程主要研究对象包括以下两方面: 1、0—6岁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2、幼儿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使学生日后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时能够更好地贯彻教育方针,完成教育任务。根据幼儿园新课改的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如何培养人才,还要关注培养人才的社会效益,即培养的人才还要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满足社会的需要。学习幼儿心理学有助于将来从事前教育事业的学生了解幼儿心理的特点,更加科学有效地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是学前教育专业必不可少的一门基础课程,突出学前教育的专业特点。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初步掌握幼儿园教学工作必需的心理学知识,特别是幼儿心理的年龄特点、发展趋势,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初步能力,逐步树立热爱幼教事业的专业思想和提高自身素质的自觉性。 (二)知识目标 1.掌握系统的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相关的理论知识。 2.掌握中外著名的心理学家的经典理论和相关的教学活动。 3.具有教育改革和创新的能力。 4.能运用所学理论指导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并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三)能力目标 1.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指导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 2.掌握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儿童创设适合他们发展的心理空间。 3.在实际教学中具有教育改革和创新的能力。 4.自主学习新知识;具有团队合作能力。 (四)素质目标 1.掌握幼儿心理特点和规律,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做好幼儿教育工作。 2.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具有职业热情和爱心。 3.有转化、传递知识的教学水平和育人的教养能力,为幼儿发展提供更加适合的外部和心理环境。 4.通过学习本门课具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丰富和充实心理学的一般理论。 三、内容标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