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师大古代汉语练习教学教材

北师大古代汉语练习教学教材

北师大古代汉语练习教学教材
北师大古代汉语练习教学教材

汉字练习第一套

1 .填空:

( 1 )汉字形体演变六个阶段中的前四个阶段及其代表字体依次是:商代的甲骨文、▁▁▁▁▁▁▁▁、▁▁▁▁▁▁▁▁、▁▁▁▁▁▁▁▁。

( 2 )我国第一部用六书分析汉字结构、说解字义的文字学著作,是东汉许慎作的《▁▁▁▁▁▁▁▁》。清代学者解释和研究这部文字学著作的所有著述中,成就最高的是段玉裁的《▁▁▁▁▁▁▁▁》。

2 .简答:

( 1 )什么是“六书”?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给六书下的定义及所举的例字是什么?( 2 )以下面所举八字为例,分别说明象形与指事,象形与会意,会意与指事,会意与形声之间最根本的区别。

木、人(象形);本、高(指事);休、囚(会意);沐、浴(形声)

( 3 )根据题中所提供材料,说明下列各字分别是用何种造字方法造的(即属于六书中的哪一种);并且说明在所举例句中,该字用的是它的本义或是引申义或是假借义:

A .《说文》:“从,相听也。从二人。”《鞌之战》:“师从齐师于莘。”

答:“从”字的造字方法属于▁▁▁。例句中“从”字用的是▁▁▁义。

B .《说文》:“顛,顶也。从页,真声。”《汉书·司马相如传》:“偃蹇杪颠。”唐颜师古注:“杪颠,枝上端也。”

答:“顛”字的造字方法属于▁▁▁。例句中“顛”字用的是▁▁▁义。

C .顧许慎:“顧,還视也。从页,雇声。”《庄辛论幸臣》:“臣闻鄙语曰:‘见兔而顧犬,未为晚也。'”

答:“顧”字的造字方法属于▁▁▁。例句中“顧”字用的是▁▁▁义。

D .《说文》:“彫,琢文也。从彡,周声。”《晋灵公不君》:“厚敛以彫墙。”

答:“彫”字的造字方法属于▁▁▁。例句中“彫”字用的是▁▁▁义。

E .:“習,数飞也。从羽,从白(白即鼻)。”《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習之,不亦说乎?'”

答:“習”字的造字方法属于▁▁▁。例句中“習”字用的是▁▁▁义。

F .《说文》:“宵,夜也。从宀——宀下冥也,肖声。”《礼记·学记》:“大学始教……《宵雅》肄三,官其始也。”

答:“宵”字的造字方法属于▁▁▁。例句中“宵”字用的是▁▁▁义。

G .《说文》:“術,邑中道也。从行,术声。”《齐桓晋文之事》:“无伤也,是乃仁術也。”

答:“術”字的造字方法属于▁▁▁。例句中“術”字用的是▁▁▁义。

H .《说文》:“本,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学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本”字的造字方法属于▁▁▁。例句中“本”字用的是▁▁▁义。

I .《说文》:“辨,判也。从刀,辡声。”(许慎:“判,分也。从刀,半声。”)《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

“辨”字的造字方法属于▁▁▁。例句中“辨”字用的是▁▁▁义。

3. 讨论与思考

( 1 )讨论:为什么说汉字属于表意文字系统?如何利用汉字的这种性质学习古代汉语?( 2 )思考:就汉语言文字而言,字与词的的异同是是什么?

汉字练习第二套

1 .单项选择(在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 1 )、下列各组形声字,形符相同的一组是()

A 、颖颇颠项

B 、裏哀裸裳

C 、栽载戴哉

D 、徒造迎违

( 2 )、下列各组汉字,全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

A 、莫步末向

B 、门表冠暴

C 、安涉秉兼

D 、而监集寇

( 3 )、下列各组字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全部都有的一组是()

A 、刃日除鱼

B 、象朱牧闻

C 、集日信暴

D 、山河旦车

( 4 )、下列各组汉字,全部是形声字的一组是()

A 、欣斯析近

B 、宝牢宇室

C 、胜功勤营

D 、杞采案材

( 5 )下列各组异体字,全是声符不同的一组是()

A 、雞鶏,线線

B 、蚓螾,勝剩

C 、俯頫,袴裤

D 、软輭,时旹

( 6 )下列各组异体字,全属于会意和形声之别的一组是()

A 、嶽岳,野埜

B 、淚泪,惭慙

C 、岩岩,和咊

D 、襍雜,渺淼

( 7 )下列各组汉字,完全属于异体字的一组是()

A 、遊游,酤沽

B 、礙碍,卻却

C 、傑杰,寘置

D 、蚤早,哲喆

( 8 )下列各组字中,不属分化字的一组是()

A 、内纳

B 、尉慰

C 、然燃

D 、泪淚

( 9 )下列各句加着重号的词,用本字而不用假借字的是()

A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至

B 、卒有盗贼之警,则相与恐惧讹言,不战而走

C 、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D 、敝邑以政刑之不脩,寇盗充斥

3 .写出下列加点字的繁体字形。

收获()发射()经历()借贷()辛丑()

猎获()理发()历法()凭借()丑恶()

台风()出征()饥馑()回复()干枯()

楼台()征兆()饥饿()重复()树干()

4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分化字、异体字现象,并写出相应的本字、今字和正字。

A .姜氏欲之,焉辟害?

B .无庸,将自及。

C .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D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E .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F .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

G .宣子田于首山。

H .惜也,越竟乃免。

I .请曲县、繁缨以朝。

J .臧宣叔逆晋师,且道之。

词汇练习第一套

1 .词语解释(用现代汉语的词、词组或句子,简单解释例句下所给词在例句中的词义):( 1 )《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望洋:

( 2 )《许行》:“后稷教民稼穑。”

稼:

穑:

( 3 )《晏子春秋》:“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

齐:

济:

( 4 )《礼记·学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開而弗达。”

道:

開:

( 5 )《晋灵公不君》:“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

骤:

贼:

( 6 )《齐桓晋文之事》:“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莅:

( 7 )《郑伯克段于鄢》:“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亟:

( 8 )《鞌之战》:“齐师乃止,次于鞫居。”

次:

( 9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旨:

( 10 )《齐桓晋文之事》:“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觳觫:

( 11 )《齐桓晋文之事》:“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爱:

( 12 )《学记》:“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

中:

( 13 )《桀纣之失天下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就:

走:

( 14 )《齐桓晋文之事》:“对曰:‘将以釁钟。'”

釁:

《郑伯克段于鄢》:“先王之制:大都不过三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国:

2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词义:

A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B .犹不改,宣子骤谏。

C .仲尼闻之,曰:“惜也。不如多与之邑。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

D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E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F .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G .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

H .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以自养也。

I .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

J .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

3 .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的意义,并指出它在本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1 )、子倍之师而学之,亦异于曾子矣。

倍:

( 2 )、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

比:

( 3 )、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三日不食矣!”

饿:

( 4 ).子曰:“此城濮之赋也。”

赋:

( 5 ).楚始得曹,而新昏于卫。

昏:

( 6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饥:

( 7 )、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

( 8 )、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

趋:

( 9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涂:

( 10 )、问者曰 :" 徒术而无法 , 徒法而无术 , 其不可 , 何哉 ?

徒 :

( 11 ).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

闻:

( 12 ).庄公寤生,惊姜氏。

寤:

( 13 ).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

益:

( 14 )、解狐乃引弓迎而射之。

引:

( 15 ).回之家贫,唯不饮酒不茹荤者数月矣。

月:

词汇练习第二套

1 .单项选择题

( 1 )、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不属于双音合成词的是

A 、若舍郑以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 、乃筑诸侯之馆

C 、寡君闻命矣

D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日益骄固

( 2 )、下列各组词中,全部是联绵词的一组是

A 、憔悴经济颁发

B 、仓卒参差流离

C 、匍匐辗转男女

D 、琵琶清静组织

( 3 ).下列词语中,属于叠韵连绵词的是

A .犹豫、参差、蝉娟

B .扶摇、磅礴、逍遥

C .霹雳、窈窕、徘徊

D .纷缊、荒忽、萧瑟

( 4 ).下列各句加着重号的词中,古今词义相同的是

A .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

B .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

C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D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 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的词为同义项的是

A 、①楚一言而定三国,我一言而亡之②不许楚言,是弃宋也

B 、①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②五谷多寡同,则贾相若

C 、①淮西寓军帅尹少荣,刚直士也②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D 、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②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圆平直( 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不属同一义项的是

A 、①三年之外,门人治任将归

②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

B 、①而其平居,常苦于多疾

②夫风雨霜露寒暑之变,此疾之所生也

C 、①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

②君子知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

D 、①而士大夫未尝言兵,以为生事滋民,渐不可以长

②以尊宗庙,重朝廷,防微杜渐

( 7 ).下列各句加着重号的词中,未用本义的是

A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B .回之家贫,唯不饮酒不茹荤者数月矣

C .叔山冉搏人以投,中车折轼

D .斩一首者爵一级

( 8 ).下列句加着重号的词,用本字而不是用假借字的是

A .楚师薄于险

B .敝邑以政刑之不脩,寇盗充斥

C .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

D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

2 、多项选择题

( 1 )、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不属于复合词的有

A 、天地盈虚,与时消息

B 、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

C 、是社稷之臣也

D 、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者也

( 2 )、下列加着重号的词在句中的意义与现代常用义不同的有

A 、遂乃开仓廪,假贫民

B 、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C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D 、平原君乃免冠谢

( 3 )、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属于单纯词的是

A 、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

B 、九月肃霜,十月涤场。

C 、若仆大质已亏缺矣。

D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E 、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 4 )、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属于词组的是

A 、上闵之,问左右:“武在匈奴久,岂有子乎?”

B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C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D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E 、为此诗者,其知道乎?

( 5 )、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属于复合词的是

A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

B 、男女同姓,其生不番。

C 、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

D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E 、故日月不高,则光辉不赫。

( 6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在句中用本义的是

A .我君景公引领西望。

B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

C .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D .孟孙才其母死,哭泣无涕,中心不戚。

E .大叔命西鄙、北鄙贰於己。

3 、讨论与思考:

( 1 )讨论:

①连绵词有哪几种来源?从语音上可划分为几种类型?

②古今汉语词义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③什么是多向的引申?什么是多层的引申?

④怎样判定同义词?怎样辨析同义词 ?

⑤什么是同源词?什么是同源通用 ?

⑥什么是系源、什么是推源 ?

⑦什么是词的本义?举例说明如何探求词的本义。

( 2 )思考:

①学习同义词的理论对学习古代汉语有什么作用?

②同源词的意义与同义词的意义有无不同?

古代汉语试题6及答案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6) 古代汉语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古代汉语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2×10) 1、在古汉语中有许多谦词,如:辱、敝、孤等,除此之外,下列是谦词的有:() A 不谷 B 惠 C 令 D 陛下 2、许慎所谓“视而可识,察而见意”指的是:()A 象形B 指事C 会意D 形声 3、从古汉语词汇复音化的语言现象分析下列句子的加点词,不属于联绵词的是:() A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B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C凡民有丧,匍匐救之D子慕予兮善窈窕 4、下列句中不属于判断句式的句子是:() A 制,严邑也。 B 是皆秦之罪也。 C 南冥者,天池也。 D 颖考叔为颖谷封人。 5、下列汉字中,形符相同的一组形声字是:() A 然煮烹烧 B 遵道建造 C 鄙阶阵都 D 物特牢牺 6、《说文解字》的作者是东汉() A 贾逵 B 郑玄C许慎D 马融 7、“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之“已”的用法或意义是:() A 动词“停止”B同“矣”,语气词。C 副词“已经”D 而已、罢了 8、下列几组字中属于异体字的有:() A 迹、跡 B 知、智 C 详、佯 D 沽、酤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属于意动用法的有:() A 王者贵乎?士贵乎?B德厚之道,得贵士之力也。C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D 小国寡民 10、下列句子不属于宾语前置句的是:() A姜氏何厭之有?B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C桓公问管仲曰:“治国最奚患?”D莫之夭阏者。 二、填空题(把正确的答案写在空格上)(1ⅹ10) 1、我国第一部专门解释词义的辞典是(),它共分十九篇,包括:释诂、释言、释训、释亲、释宫、释器等等。 2、《老子》一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道经》,下篇《德经》,所以又称为()。 3、在《北冥有鱼》一文里,庄子运用()的艺术手法刻画了鲲鹏的高大形象,使之与渺小的斥鴳形成强烈对比。 4、词义引申的方式主要有链条式引申和()。 5、《诗经》的语言以()为主,兼用杂言,显得参差变化,错落有致,有一种形式美。 6、汉字产生的途径有记号和()。 7、“为酒甚美,縣帜甚高”的“縣”与()构成古今字。 8、《郑伯克段于鄢》这篇文章选自(),原书本无题目,这一题目是选者后来加的。 9、尽管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但它仍然是汉字的(),而不是源。 10、“離毁辱之非,堕先王之名者”的“離”与()构成通假字。 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1×10) 1、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2、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3、寡人有疾,寡人好货。 4、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5、宋人有酤酒者。 6、泾以渭浊,湜湜其止。 7、多行不义,必自斃,子姑待之。8、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9、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10、水击三千里,摶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四、指出下列汉字属于“六书”中的哪种类型(1×10) 自:北:眉:上:莫:吠:雲:三:其:霜: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特点》 一、教材内容,体现的是生活化的数学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打开北师大一年级数学课本,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生动有趣的、图文并、丰富多彩的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图示,我们在得到这一套教材的时候,我们就深深地被其中的情景图所吸引,他把所有的知识点都蕴藏在情景图中,而这些情景图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东西,都是学生生活中看得见,用得着,听得懂,体会得到的,密切了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如乘车问题、购物问题等等。让学生能从身边的事例中或者感兴趣的问题入手,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应用数学。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觉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我在教学时多为学生提供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兴趣的事物,可操作的材料,使数学教学具体、直观、形象。 二、教材内容,体现的是活动化的数学 新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没有给出例题的字样,而是以认一认,说一说,做一做,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等形式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体验和学习数学。每一个知识点的学习都是以数学活动为线索去安排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基本按照“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基本叙述模式,例如在教学“十几减8、9”时,我们先创设一个买铅笔的情景,让学生摆小棒等方法,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当中建立减法这个数学模型。在教学中灵活地设计符合低年级学生好动、好说、好玩的特征的活动情境,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了学习热情和求知欲,同时,也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们在有趣的活动情境中互动互爱,轻松、愉快地体验和学习数学,锻炼学生的动口、动脑、动手的能

古代汉语课后答案全集

练习二 一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的词哪一个是本义,哪一个不是?请说明理由(教材引文下加△处,本书改为下加点)。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左传·曹刿论战》)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左传·郑伯克段于鄢》)“鄙”在第二句中义为“边邑”,是本义。从字形看,其意符为“邑”,旧注训为“边”,字义与字形相合。在第一句中义为“浅陋”、“见识短”,为引申义。 2.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左传·齐桓公伐楚》) 备欲呼鲁肃等共会语。(《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 “共”是“供”的古字,在第一句中义为“供给”,是本义。在第二句中用的是副词“共同”义,是引申义。 3.故不能推车而及。(《左传·鞌之战》) 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左传·鞌之战》) 从字形看,“及”的甲骨文和金文字形都像一只手抓住了一个人。《说文解字》:“及,逮也。”“及”在第一句中义为“赶上”,字形与字义相合,与《说文》释义相合,是本义;在第二句中义为“到”、“至”,是引申义。 4.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史记·孙膑》) 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三国志·华佗传》) 《说文解字》:“疾,病也。”“疾”字在第二句中义为“病”,与字形以及《说文解字》释义相合,是本义;而在第一句中义为“快”、“急速”,是引申义。 5.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左传·庄公十年》) 骞因与其属亡乡月氏。(《汉书·张骞传》) “乡”字甲骨文像两人对食之状,上古时代同一氏族部落的人在一起共食,故其本义是在一起生活的人或地方,即今所谓“家乡、乡里”。“乡”在第一句中义为“乡里”、“同乡”,是本义;在第二句中义为“朝向”,是“向”的通假字,不是本义。

郭锡良本《古代汉语》考试题库

郭锡良本《古代汉语》考试题库 古代汉语试题·一 一、填空(20分) 1、古人常用谦称和尊称。谦称代替第人称,尊称代替第人称。 2、文学学家主要凭来辨析本义。从造字方法上来看,最能反映本义。形声字的和本义亦有密切关系。 3、《经籍籑诂》由清代等编纂,这是一部专门收集代以前各种古书注解的字典,全书共分为卷。 4、“比类合谊,以见指为”是许慎给“六书”中下的定义。 2、“鹿、逐、鼎、甘”四字中,会意字是。 3、“难”本是鸟名,后用来表示不容易,这种情况在“六书”中属于。 4、“荆”是个形声字,它的形符是。 5、“哲一喆、奉一俸、后一後”三组字中,属于古今字关系的是。 6、把中古三十六字母按发音部位的不同分出的五个类别是__、__、__、__、__。 7、研究上古声母得出上古只有舌头而无舌上音结论的是清代的学者。 8、“从”意为“跟随”时,音cóng;用作使动词时,音 zòng 。这种改音别义的方法叫。 9、当一首七言律诗首句的平仄为“仄仄平平平仄仄”时,其领联对句的平仄应是。 10、三十六字母中,舌头音指,舌上音指。 二、简答题(40分) 1、同中古声母相比,上古代汉语声母的何不同特点?各举例说明。(5分) 2、什么叫“读破”?怎样看待读破?(5分) 3、下列各句中“字”的意义是怎样引申的?请用示意图表明它们之间的引申关系(5分) A、妇人疏字者子活,数乳者子死。 B、仓颉之初作书,盖依声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C、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 D、搜奇扶怪,雕镂文字。 E、二兄早逝,奉嫂字孤,恩礼兼尽。 F、高丽国王王治请婚于辽,辽许以东京留守萧恒德女字之。 G、楚虽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 4、区别下列各组字在古书中表意上的差异(5分) (1)后:後 (2)征:徴 (3)余:馀 (4)丑:醜 5、请说明章炳麟、黄侃、曾运乾在上古声母的研究上有何特点。(5分) 6、中古声母演变为现代普通话声母,主要变化是什么?(5分) 7、古人名、字之间常有同义、近义关系,请举三例说明之。(5分) 8、《诗经·鄘风·硕鼠》:“相鼠有齿,人而无止”。毛传:“止,所止者息也”。郑笺:“止,容止。《孝经》:‘容止可观’。”释文云:“无止:《韩诗》:‘止,节’,无礼节也。请说明这三家注何者为优?为什么?(5分) 三、标点下面二段古文(20分) 1、段氏說文注與桂馥王筠並列量其殊勝固非二家所逮何者凡治小學非專辨章形體要於推尋故言得其經脈不明音韻不知一字數義所由生此段氏所以爲桀旁有王氏廣雅疏證郝氏爾雅義疏咸與段書相次郝於聲變猶多臆必之言段於雅訓又不逮郝文理密察王氏爲優然不推說文本字是其瑕適若乃規摹金石平秩符璽此自一家之業漢之鴻都鳥篆盈簡曾非小學之事守也專治許書竄句增字中聲雅誥略無旁通若王筠所爲者又非夫達神恉也(15分) 2、又楚人屈原含忠履洁君匪从流臣进逆耳深思远虑遂放江南耿介之意既伤壹欎之怀靡诉临渊有怀沙之志吟泽有憔悴之容骚人之文自兹而作(5分) 四、把下面的古文译成现代汉语(20分) 1、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篠。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爲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雞爲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10分) 2、尝试论之曰:《诗序》云:“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至于今之作者,异乎古昔。古诗之体,今则全取赋名。荀宋表之于前,贾马继之于末。自兹以降,源流实繁。述邑居则有“凭虚”“亡是”之作,戒猎游则有《长杨》、《羽猎》之制。若其纪一事,咏一物,风云草木之兴,鱼虫禽兽之流,推而广之,不可胜载矣。 附加题(可做可不做): 1、翻译下列文言文:(10分) 绰然亭西三四里,有双山曰“标“,各广四十亩,童无树林。东西并峙,皆青石迭矗,势陂陀,可步而上。按《舆图经》无其名,盖土人以旁无他山,惟此若标可望,故以名之。其居东埏,上有洞如屋,可避风雨。(10分) 2、标点古文: 夏公會齊侯于祝其實夾谷孔丘相犁彌言于齊侯曰孔丘知禮而無勇若使萊人以兵劫魯侯必得志焉齊侯從之孔丘以公退曰士兵之兩君合好而裔夷之俘以兵亂之非齊侯所以命諸侯也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俘不幹盟兵不偪好於神爲不祥於德爲愆義于人爲失禮君必不然齊侯聞之遽辟之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必备知识点梳理

北师大版语文基础 语文必备知识点梳理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 、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 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 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 、摹状貌、引用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 递进式。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字词积累 第一单元1、字词: 审阅陈设一盏蒙眬咨询浏览简朴思索呼啸汹涌澎湃搁板心惊肉跳 怒吼抱怨僵硬蜷缩魁梧黧黑忐忑不安喃喃自语 蜿蜒瞭望倚靠摇曳低吟浅唱身躯浮躁狂妄一撮烟瘾揣着警惕絮 絮低语倾诉衷肠拜谒浑浑噩噩难以企及唉声叹气微不足道盛赞不绝傻 乎乎不义之财 第二单元字词 白痴沮丧蹑手蹑脚隆重诅咒抱歉打搅和谐羞愧洋溢荒唐难以臵信 潜滋暗长天方夜谭介意擅长灰心丧气一无所知蓬勃局促不安独一无 二恒常谦逊耸人听闻扼杀盘踞不可弥补第三单元字词 奢望气概依恋回荡磅礴哺育荡涤灌溉蟒蛇荡漾流淌反驳朦胧谷壑 清冽素锦源源不断得天独厚震撼心魄缭绕疏落有致繁衍震耳欲聋惊 涛怒吼积淀趋势灭顶之灾为时不远熟视无睹 第四单元字词 欢娱猝然容光焕发巅峰晨曦塑造卑鄙欲望堕落悉心匀 称

最新北师大古代汉语-作业答案

古代汉语作业(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平时作业) 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1. 《待坐》紧接“如或知尔,则何以哉?”之后的一句是()。 A、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 B、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C、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 D、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2. 下列《晋灵公不君》中的一段文字完全正确的是()。 A、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B、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避丸也。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C、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D、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置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3. 《寡人之于国也》紧接“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之后的一句是()。 A.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B.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C.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D.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4.《郑伯克段于鄢》紧接“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之后的一句是()。A.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於己。 B.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C.不义不昵,厚将崩。 D.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5.《不见诸侯》紧接“昔齐景公田”之后的一句是()。 A、终日而不获一禽。 B、招虞人以旌,不至,将杀之。 C、一朝而获十禽。 D、不失其驰,舍矢如破。 6.《说文解字·叙》中所谓“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指的是“六书”中的()。 A、象形 B、形声 C、会意 D、转注 7.下列四组字中,都是象形字的一组是()。 A、亦、刃、贝、中 B、牛、鼠、月、果

古代汉语试题(下)评分标准以及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模拟试题(下) 一、解释术语(20分) 古无舌上音三十六字母叶音说四库全书总目 二、分析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翻译该句(10分) 1.(苏天爵)进为师长,端已悉心,以范学者。(《元史·苏天爵传》) 2.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所以通治道而来谏者。(《史记·孝文本纪》) 3.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淮南子·原道训》) 4.欲影正者端其表。(《盐铁论·疾贫》) 5.圣人甚祸无故之利。(《史记·赵世家》) 三、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说明它们前置的条件,并翻译全句(10)。 1.子路曰:“意者吾未仁耶?人之不我信也。”(《史记·孔子世家》) 2.旁无介绍,惴惴然疑先生之未必我见也。 (袁枚《徐灵胎先生传》) 3.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4.何以知人之且病也?以其不嗜食也。何以知国之将乱也? 以其不嗜贤也。(王符《潜夫论》) 5.谁为为之,孰令听之。(《报任安书》) 四、把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并说明其主语和谓语。(10分) 1.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论语·雍也》) 2.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战国策·魏策四》) 3.法者,治之正也,所以禁暴率善人也。(《史记·孝文本纪》) 4.角抵者,相扑之异。又谓之争交。(《罗梁录》卷二十《角抵》) 5.夏阳者,虞、虢之塞邑也。(《 梁传·僖公二年》) 五、根据古汉语中的被动表示法,给下列句子填上适当的表示被动意义的词(10分)。 (1)兵败()陈涉,地夺()刘氏。(《汉书·贾谊传》) (2)秦城恐不可得,徒()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此非孟德之困()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 (4)吏当广所失亡多。()虏()生得,当斩。(《史记·李将军列传》) (5)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天下笑。 六、找出下列句子中的代词,并说明其类别和语法功能(10分)。 1.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史记·项羽本纪》) 2.以小易大,彼恶知之?(《孟子·梁惠王上》) 3.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史记·陈涉世家》) 4.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荀子·天论》) 5.是叶公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新序·杂事》) 七、注出下面这首诗的平仄,如有拗救,请指出:(10分,要求一律划在字的上方,用一代表平,用|代表仄。用△代表拗,用*代表救。注:加点的字是古入声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杜甫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八、给下面一段《诗经》经文的注疏加上标点,并将毛传(下画——)、郑笺(下画~)、孔疏(下画=)及《经典释文》的注释(下画····)表示出来,最后回答问题(20分): 交交黄鸟,止于棘。兴也交交小貌黄鸟以时往来得其所人以寿命终亦得其所笺云黄鸟止于棘以求安已也此棘若不安则移兴者喻臣之事君亦然今穆公使臣从死则刺其不得黄鸟止于棘之本意谁从穆公,子车奄息。子车氏奄息名笺云言谁从穆公者伤之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乃特百夫之德笺云百夫之中最雄俊也临其穴,惴惴其栗。栗栗惧也笺云穴谓塜圹中也秦人哀伤此奄息之死临视其圹皆为之悼栗○惴之瑞反栗音栗圹苦晃反彼苍者天,歼我良人。歼尽良善也笺云言彼苍天者天诉之○歼子廉反徐又息廉反诉苏路反如可赎兮,人百其身。笺云如此奄息之死可以他人赎之者人皆百其身谓一身百死犹为之惜善人之甚○赎食烛反又音树[疏]交交至其身○毛以为交交然而小者是黄鸟也黄鸟飞而往来止于棘木之上得其所以兴人以寿命终亦得其所今穆公使良臣从死是不得其所也有谁从穆公死乎有子车氏名奄息者从穆公死也此奄息何等人哉乃是百夫之中特立雄俊者也今从穆公而死秦人悉哀伤之临其圹穴之上皆惴惴然恐惧心悼栗乃诉之于天彼苍苍者是在上之天今穆公尽杀我善人也如使此人可以他人赎代之兮我国人皆百死其身以赎之爱惜良臣宁一人百死代之…… ①毛传是如何解释“交交”一词的? ②郑笺是如何解释毛传的“兴也”? ③“圹”字的反切是什么?读什么音?

(完整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知识点归纳—简化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一年级下册知识领域及结构图 一、 生活中 的数 三、加减法 (一) 数与代数 五、加与减 (二) 六、购物 七、加与减 (三)

空间与图形 四、有趣的 图形统计与概率八、统计 我和小树一起成长 实践活动小小运动会 今天我当家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一部分:全册知识点 一、数与代数(1、2、4、6、7、8单元) 1.掌握至少两种相同加数连续相加的方法,体会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的书写、认读、运用的方法。2.编制和识记2~9的乘法口诀,知道每一句乘法口诀的含义。能用一句口诀写两道有关乘法的算式。熟练运用口诀及乘法口诀的变形计算乘法或解决实际问题。会归纳整理乘法口诀表。 3.了解估算的意义,培养估算意识,会简单的估算。 4.体会平均分和等分的过程,了解平均分和等分的含义,会用除法表示。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及各部分名称。会用口诀准确计算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5.理解乘除法之间互逆的关系。了解倍数关系,“倍”的含义及“倍”与等分之间的联系。 6.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运算顺序并准确计算。 7.正确掌握时间的基本单位:时、分、秒。正确读写时钟表面上所表示的时间,理解分与秒之间的关系,会计算时间差。 二、空间与图形(3、5单元) 1.初步建立空间观念,知道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最多能看到三个面。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了解物体正面、侧面和上面的正确含义。会观察简单的组合图形并根据图形想象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3.确立“东”的方位,正确辨别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在给定一个方向的情况下会别人其它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够运用简单的方位词描述行走路线。 三、统计与概率(9单元) 1.进一步体验数据的调查、收集和整理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2.能根据简单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收集数据并将数据记录在统计图表中。 3.初步体验猜测活动中事情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各单元知识点

《古代汉语》上下册课后习题答案全网精心

《古代汉语》郭锡良版 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A.练习一 一??查阅下列各字在《康熙字典》(或《辞源》修订本)中所属的部首: 丹(丶部)??之(丿部)??亚(二部)??常(巾部) 卍(十部)??受(又部)??严(口部)??隣(邑部) 巡(巛部)??希(巾部)??幽(幺部)??胡(肉部) 怡(心部)??攻(攴部)??书(曰部)??民(氏部) 煎(火部)??者(老部)??茁(艹部)??贰(贝部) 郊(邑部)??望(月部)??平(干部)??术(行部) 按:繁体字“隣”与“邻”为异体字,都简化作“邻”。《康熙字典》“隣”字在阜部,“邻”字在邑部。《辞源》修订本不收“隣”字,只收“邻”字,在邑部。 二??“行”字在《康熙字典》和《辞源》中各有几种读音?两者是否一致?“行窳”的“行”读什么音? “行”字在《康熙字典》中有5种读音,在《辞源》中有4种读音。其中xíng、xìng、háng 、hàng是一致的。《康熙字典》还引了《集韵》的一条注音“乎

监切”(读音为xián)。 “行窳”的“行”读xíng。 三??从《词诠》中查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在句中的意义: 1.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列子?汤问》) 曾,副词,乃、竟。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则……则……,承接连词,表文中对举关系,就、那么。 3.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陶渊明《桃花源记》) 既,时间副词,表过去,已经。 4.或圆如箪,或方似笥。(《水经注?巫山、巫峡》) 或,无定代词,有的。 5.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水经注?巫山、巫峡》) 自,假设连词,苟、如果。常“自非”连用。 6.广袤丰杀,一称心力。(白居易《庐山草堂记》)

古代汉语考试重点

古代汉语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反切: 我国传统的一种注音方法,是用两个字合注一个字的音,被切字的声母跟反切上字相同,被切字的韵母和声调跟反切下字相同。 2、叶音: 用后代的语音读古代的诗文,不押韵的韵脚,临时改读为一个押韵的音,即为“叶音”,这个称呼由朱熹提出。 3、古音通假: 古代汉语里音同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或本有其字,或本无其字,两个字形体不同,意义不同,只是由于声音相同或相近,就用甲字来代替乙字。 4、声纽: 古代声母用汉字代表,称为“字母”,上古也称“声纽”或“纽”。 5、入派三声: 是一种声调系统的变化。随着语音的发展变化,古代的入声发展逐渐消失,分别演变派入到平、上、去三个声调中去。具体情况是:全浊声母入声字归阳平,次浊声母入声字归去声,清声母入声字分派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各调中去。 6、平仄: 近体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在诗和韵文中构成一种高低长短相互交替的节奏,即所谓的“声律”。阴平、阳平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为仄声。古代的入声现在转入其他三声中。 7、破读、如字: “破读”是通过改变字(词)的读音来区别词义或词性的方法。传统上把一个字(词)原来的读音叫“本音”或“如字”,把改变的读音叫“破读”或“读破”。 8、读若、读如: 注音术语,主要用来注音,有时也用来注明假借字。它实属一种譬况法,与现代用音标注音相比较是粗疏的,注释字与被释字的读音有时不完全相同,只是相近。 9、浑言、析言: 浑言:汉语训诂学用语,指笼统的说。 析言:对同类事物,辨析异同,另加别名。 10、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中有些词临时改变词性,如名作动、形容词作如动词,名词作状语,动词作状语等等情况。 11、疏: 由于时代的变迁,前人的注解已经不再容易理解,出现了一种新的注解,作者不仅解释正文,还给前人的注解作注解,成为“疏”,也叫“正义”。 12、黏对: “黏”:是指上联的对句和下联的出句的平仄类型必须是同一大类的:上联对句是A型,则下联出句是a型;上联对句是B型,则下联出句是b型。 “对”:是指每联的出句和对句必须是相反的类型:出句是a型,则对句是B型;出句是b型,则对句是A型。 13、拗救: 所谓拗句,就是不依照一般平仄的句子。 拗救:诗人对于拗句,往往用“救”,就是一个句子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则在本句或者对句的适当位置,把该用仄声的字改用平声,以便补救。合起来叫作拗救。 二、简答 1、词类活用和词的兼类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1)词的兼类是指一个词同时拥有几种不同的词性,经常性地具有几类词的语法功能;词的兼类是词

北师大古汉语文字练习

古代汉语第一学期文字学练习姓名: 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 2 分) 1、下列各组形声字,形符相同的一组是() A、xx 颈题领 B、袖哀袜裳 C、栽载xx D、徒xx 2、下列各组字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全部都有的一组是() A、刃日除鱼 B、象xx C、集月信暴 D、xx 旦车 3、下列各组汉字中,全部为形符相同的形声字的一组是() A、xxxx E、xx C、赶赴徒 D、相材桃 4、《说文解字叙》中所谓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指的是六书”中的) A、象形 B、指事

D、形声 5、下列各组异体字,全属于会意和形声之别的一组是() A、嶽岳,埜野 B、泪淚,xx坵 C、村邨,韭韮 D、裤绔,尘塵 6.下列各组字中全部是形声字的一组是() A、哀匐眉 B、衷吐息 C、xx D、xx 7.下列各组汉字中含会意字的一组是[ ] A、闽酱xx B、向上夜 C、折赖空 D、xx 8.《说文解字叙》中所谓视而可识,察而见意”,指的是六书”中的() A、象形 B、指事 D、形声

9.下列各组汉字,全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 A、xx 向 B、門表冠暴 C、安涉取兼 D、而監集寇 10、下列各组汉字,全部是形声字的一组是() A、欣斯析近 B、xx 室 C、勝功勤晚 D、杞米案材 11.下列各组异体字,全是声符不同的一组是() A、雞鶏,线線 B、蚓螾,賸剩 C、俯頫,袴裤 D、软輭,时旹 12.下列各组汉字,完全属于异体字的一组是() A、遊游,酤沽 B、礙碍,卻却

C、xx,寘置 D、蚤早,xx詰 13.下列各组字中,不属分化字的一组是() A、xx B、xx C、然燃 D、泪淚 二、多项选择题: (每题 3 分) 1、下列各组字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全部都有的是[ ] A、刃颠救行 B、本牧闻象 C、集硕暴臭 D、山河旦車 E、石甘伐闷 2、下列句加着重号的词,用本字而不是用假借字的是[ ] A、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B、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 C、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

古代汉语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 一、选择题: .下面几种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成熟的隶书产生于秦代。 .行书是由楷书发展而成的。 .小篆的产生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汉字由篆书到隶书的变化叫“隶变”。 .下列四组字中全是指事字的一组是() .亦、寸、甘、下.犬、上、本、州 .夕、末、刃、及.未、又、曰、目 .“太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中,“兵”的词义保留在下列成语中的是().先禮后兵.窮兵黷武.短兵相接.兵不厭詐 .以下各项关于词义变化的例子,属于词义扩大现象的一项是() A.獄:原义为“案件”,引申为“监狱”。 B.丈夫:原义为“成年男子”,引申为“女子的配偶”。 C.臭:原义为“气味”,引申为“难闻的气味”。 D.裁:原义为“裁衣”,引申为“裁断,裁决”。 .下列各句中的“也”,用在句中表示提顿语气的一句是() A.寡人之於國也,盡心为耳矣 B.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奚谷,不知地之厚也。 C.吾所欲者土地也,非斯言所謂也。 D.故言有召禍也,行有招辱也。 .下列句子,含有不及物动词用作使动的一句是() .脩道而不貳,则天下能禍。.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 .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沛公旦欲從百餘騎來見項王。 .以下韵书中,作为近体诗押韵所遵循的诗韵、由南宋人根据唐诗用韵情况归并而成的一部是() .《切韵》.《廣韵》.《平水韵》.《中原音韵》 .下列句子中,“以”作连词,表示后一动作是前一动作的目的或结果的一句是( ) A.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不忍殺之,以賜公。 B.信喜,謂漂母曰:“吾必有以重報母。” C.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D.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 .下列句子中,属于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前置的一句是( ) A.許子奚爲不自織? B.沛公安在? C.且焉置土石? D.臣實不才,又誰敢怨? .下列句子“責”用本义的一句是 A.亦恐二世誅之,故欲以法誅將軍以塞責。 B.責畢收,以何市而反?

大学《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大学《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一、选择题1、下列字具有相同义符的一组是(A)A、條脩倏修B、福视神祈C、脾胡肺胃 D、颖颍顿颈2、下列字属于异体字的一组是(D)A信——伸B遁——遯C说——悦D距——拒3、下列各组字属于通假字的一组是(C)A矜——鳏B歌——謌C辟——避D昏——婚4、下列句子,属于疑问代词做宾语而前置的一句是(B)A姜氏何厌之有?B敢问何谓也?C夫执舆者为谁?D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5、下列句子具有形容词用作意动用法的一句是(D)A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B上帝临女,无贰尔心。C恕思以明德,则令名载而行之。D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6、下列句子,属于双宾语句的一句是(C)A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B寡君使群臣为鲁卫请。C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D盍各言尔志?7、下列句子,属于被动句式的一句是(B)A象有齿以焚其身。 B 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 C 空自苦无人之境,信义安所见乎。D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8、下列句子为判断句的一句是(B)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B是非君子之言也。C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D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9、下列句中,“于”引进比较对象的一句是(D)A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B卻克伤于矢,流血及屦。C 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10、下列句子,属于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工具的一句是(C)A惠等哭,舆归营。B文人相轻,自古而然。C收族陵家,为世大戮。 D 君为我呼入,吾将兄事之。二、填空题(共20分)1、《说文解字》的编排方式是按照部首,全书共分540个部首。2、《经传释词》的作者是王引之。3、近人张相所编,汇集唐宋元明清以来流行于诗词剧曲中的特殊语辞并加以解释的一部工具书是《诗词曲语辞汇释》。4、古书旧注中见到“东,德红切”的注解,这是采用了反切的注音方法,其中“东”和“红”两字在语音上具有叠韵的关系。4、根据“四书”分析,“綱”字的构造类型是形声,本义是鱼网上的总绳。5、根据“四书”分析,“亦”字的构造类型是指事,本义是腋窝。6、《说文解字叙》关于“六书”中的“象形”的解释是象形字的结构特点是依样画葫芦,即许慎所谓“画成其物,随体诘诎”。7、从造字结构分析“之”字的本义,可以知道在“姜氏欲之,焉辟害”句中,“之”用的是它的假借义;至于在“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句中,“之”字用的是它的本义。8、在《左传?子产说范宣子轻币》“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句中,“之”的词性是代词,其语法功能是复指前置宾语无贿无令名。9、在“文以五月五日生”句中,“以”的词性是介词,其语法作用是表示凭借某种原因。10、在“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句中,“与”的词性是介词,其语法作用或意义是介进动作行为的服务对象。11、在“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句中,“其”的词性是代词。三、释词题(共30分)(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义(20分)1、收族陵家,为世大戮。戮:羞耻2、愿无伐善,无施劳。伐:夸耀3、载玄载黄,我朱孔阳。阳:鲜明4、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贿:财物5、有先君之明与先大夫之肃,故捷。肃:敏捷6、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焚:毁灭7、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物故:死亡,“物”通“殇”,死8、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绝:穿过9、惟天为大,惟尧则之。则:效法10、陵虽驽怯,令汉且贳陵罪,全其老母。贳:赦免,宽大(二)说明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的词性和意义,如无实在意义,则说明其语法作用(共10分)(1)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莫:莫:否定性无定代词没有谁没有什么(2)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所以:介词“以”和辅助性代词“所”结合构成的习惯格式表示用来……的方式、手段(3)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乎:表示处所(4)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为:介词在被动句中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被”。(5)吾孰与徐公美?孰与:疑问代词“孰”和介词“与”组合,表示比较,“哪一个更”。四、古文标点题(共10分)给下面一段短文加上新式标点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特点及使用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特点及使用 前期在胡校长的带领下,中心学校教学教研处通过“新教师汇报课”和教学视导,发现了课堂教学的一些问题,并与老师做了及时沟通。活动结束后,大家都有个共识:我们有必要正确认识和使用北师大版教材。现在,我就《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特点及使用》谈谈: 一、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特点 1、教材内容,体现的是生活化的数学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打开北师大一年级数学课本,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生动有趣的、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图示,我们在得到这一套教材的时候,我们就深深地被其中的情景图所吸引,他把所有的知识点都蕴藏在情景图中,而这些情景图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东西,都是学生生活中看得见,用得着,听得懂,体会得到的,密切了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如乘车问题、购物问题等等。让学生能从身边的事例中或者感兴趣的问题入手,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应用数学。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觉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我在教学时多为学生提供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兴趣的事物,可操作的材料,使数学教学具体、直观、形象。 2、教材内容,体现的是活动化的数学 新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没有给出例题的字样,而是以认一认,说一说,做一做,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等形式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体验和学习数学。每一个知识点的学习都是以数学活动为线索去安排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基本按照“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基本叙述模式,例如在教学“十几减8、9”时,我们先创设一个买铅笔的情景,让学生摆小棒等方法,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当中建立减法这个数学模型。在教学中灵活地设计符合低年级学生好动、好说、好玩的特征的活动情境,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了学习热情和求知欲,同时,也充分地体现了

最新北师大古代汉语-作业答案

古代汉语作业(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平时作业) 选择题(每题 1 分,共15 题) 1.《待坐》紧接“如或知尔,则何以哉?”之后的一句是()。 A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 B、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C、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 D、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2.下列《晋灵公不君》中的一段文字完全正确的是()。 A、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B、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避丸也。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C、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D、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置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3.《寡人之于国也》紧接“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之后的一句是()。 A.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B.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C.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D.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4.《郑伯克段于鄢》紧接“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之后的一句是()。A.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於己。 B.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C.不义不昵,厚将崩。 D.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5.《不见诸侯》紧接“昔齐景公田”之后的一句是()。 A、终日而不获一禽。 B、招虞人以旌,不至,将杀之。 C、一朝而获十禽。 D、不失其驰,舍矢如破。 6.《说文解字·叙》中所谓“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指的是“六书”中的() A、象形 B、形声 C、会意 D、转注 7.下列四组字中,都是象形字的一组是()。 A、亦、刃、贝、中 B、牛、鼠、月、果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

古代汉语复习(二)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五四运动”是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分界线。 2、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都是独体字,是汉字发展的基础。 3、形声字的声符起到表音的作用,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形声字的声符来读准该字。 4、“望洋兴叹”可解释为“望着汪洋大海而叹息。” 5、“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句中“责”的意思是“责令,命令”。 6、词义缩小的特点是古义的范围大于今义,今义一般包括在古义之中。 7、“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中的“箕畚”是名词活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意为“用箕畚”。 8、“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活用为使动用法,意为“使……变绿”。 9、“不亦……乎”表委婉的反问句式,意在肯定,可翻译为“不也……吗”。 10、“朕皇考曰伯庸”中的“朕”属于代词,表示第一人称“我”。 二、选择(每小题1分,共10分) 1、选择下列各组字中全是象形字的是() A、鸟羊果 B、人手寸 C、木山北 D、大泉章 2、下列属于会意字的一组是:() A、休息依靠 B、采取寻找 C、册封冰雹 D、礼堂电影 3、“塞向墐户”中的“向”用的是本义,意思是() A.向北的窗户B.方向C.朝着,对着D.从前 4、下列同义词中不属于轻重程度不同的是() A、饥,饿 B、疾,病 C、惊,恐 D、征,伐,侵,袭 5、下列句子中的“鄙”是表示其本义的一句是 ( ) 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B、今之争夺,非鄙也,财寡也。 C、四鄙之萌人。 D、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6、下列句子无使动用法的是() A、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B、庄公寤生,惊姜氏。 C、时(赵)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 D、项伯杀人,臣活之。 7、下列加点字中,属于名词作状语的是() A、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C、鲁欲将.吴起。 D、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8、下列句中不属于被动句的是() A、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C、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D、风吹草低见牛羊。 9、下列否定句中,不属于宾语前置的是() A、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B、我无尔诈,尔勿我虞。 C、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 D、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10、比较下列句子中“而”,其词性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D、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古代汉语下考试翻译

一、修辞部分:指出下列各例各包含哪种修辞格,并作简要分析。(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起兴、引用、借代、互文、变文、共用、变序、重言、复重、顶真。 二、语法部分(本大题共三题、每题包括若干小题,共30分) (一)、用恰当的句式翻译下列句子划线部分(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二)、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前置或提前的宾语,并分析前置或提前的原因(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三、语音部分(本大题共四题、每题包括若干小题,共30分) (一)、说明下列反切为什么今天被切字与反切上下字切出的读音不同(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 1.鱼(语居切) 答:因为平分阴阳问题,古代平声分化为阴平和阳平两调,“鱼”是古代浊声母字,所以读阳平。 2.之(止而切) 答:“之”是清声母字,读今阳平调,韵母变了,由“脂、支、知、微”变化定。 3.限(胡简切) 答:全浊声母上声,现变读去声,因为“胡”是全浊声母,所以限读去声。 4.不(分勿切) 答:由于双唇音与唇齿音混切,重唇音与轻唇音不分,所以读“不”。 5.似(详里切) 答:上字精组,下字洪音,改j.q.x.为z.c.s.;x—s 韵母,开口韵母发生变化声母s后读i,声调与“脂、支、知、微”变化有关。“似”字原上声全浊声母变为去声。(二)、阅读下面这首诗①根据以注的平仄标注出标准格式②指出诗中平仄已随意变化的字③指出拗字和救字④标出韵脚和对仗的句子(本题共1小题,8分) (三)、举例说明什么是……?什么叫……(本题共1小题,8分)? (四)、根据标注的下列字的声母和韵部,分析每一组字上古时的声韵关系,请说明理由。(本题共2小题,6分) 1.知、智:古音相同,声母相同,韵母也同 2.由、犹:古音相同,声母相同,韵母也同 3.那、奈:古音相近,声母相同,韵母相近 4.红、工:古音相近,韵母相同,声母旁组 5.亶、但:古音相近,韵部相同,声母相近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能够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能够战胜他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是真正的强者。知道满足而不妄想的人是富有的,努力不懈地去奋斗的人是有志气的。言行不离道之规律中的人能够活得长久。躯体虽死而精神仍然存在于世的人才是真正的长寿的。 2.子谓子贡曰:“汝与回也孰愈①?”对曰:“赐也何敢望②回?回也闻一以③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④女弗⑤如也!”——《论语》 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比,谁好些?”子贡说:“我怎能和他比!他能闻一知十,我只能闻一知二。” 孔子说:“是不如,我和你都不如颜回啊!” 3.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意思是: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4.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任,路途遥远。以实行仁道为己任,不是很重大吗?直到死才能罢休,不是很遥远吗? 5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孟子说:“要是完全相信《书》,那还不如没有《书》。我对《武成》篇只不过取其中两、三竹简罢了。仁者在天下无敌,以最讲仁道的人去征伐最不仁道的人,怎能不使血多得把木槌都漂流起来呢?” 6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 (名言译文:渔具是为捕鱼而存在的,鱼捕到了渔具就没有需要了。捉兔子的陷阱是为捕兔而存在的,兔子捕到,陷阱就没有需要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