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陕西省富平县富平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4月月考试题

陕西省富平县富平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4月月考试题

陕西省富平县富平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4月月考试题
陕西省富平县富平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4月月考试题

陕西省富平县富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4月月考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共30小题,第Ⅱ卷3大题。请将第Ⅰ卷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将第Ⅱ卷答案答在答题纸相应位置.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上交。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有关惩治腐败问题上,甲说:“不用管腐败问题,生产力水平提高了,腐败现象就自然没有了。”乙说:“一定要依法严惩严管腐败问题,抓一个腐败分子就杀一个。”丙说:“对腐败分子,要用‘德’和‘礼’来教育感化。”丁说:“要从平民百姓中挑选有能力的人去治理腐败。”上述四位同学的说法对应的思想流派正确的是

A.甲—墨、乙-法、丙-儒、丁-道 B.甲—儒、乙-法、丙-道、丁-墨C.甲—道、乙-法、丙-儒、丁-墨 D.甲—墨、乙-法、丙-道、丁-儒

2、孔子主张重人事而远“天道”,孟子提倡“济天下”,董仲舒强调“圣人之为天下者,兴利也”,降至宋明,理学家把提倡“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大学》抬到了“四书”的地位。这说明儒家思想

A.逐渐成为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有效工具

B.不断调整以顺应经济发展需求

C.一贯强调积极人世和社会责任担当之精神

D.坚持追求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

3、“大一统”是中国传统社会呈现的著名特色,秦汉时期形成,包括了地理一统、制度一统、经济一统、文化一统、思想一统。作为对古代中国“一统”思想基础的表述准确的是

A.外儒内法、济之以道 B.罢黜百家,表彰六经

C.礼法并用,君舟民水 D.礼乐文明、仁人志士

4、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认为“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对其理解最准确的是

A.融合了黄老之学、法家主张,充满专制迷信,没有多大价值

B.新儒学从根本上摒弃了“为政以德”的先秦民本思想

C.强化君主专制的同时主张人君“行仁政以顺天道”

D.“顺天命”与“大一统”的政治思想符合汉高祖的统治需要

5、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对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

A.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

B.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

C.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

D.强化了儒家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6、理学排斥私心,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以此来压抑个性,压抑人性。李贽则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无私则无心矣。”对李贽这一思想认识正确的是A.宣扬私心为以权谋私者张目

B.肯定私心的合理性以宣扬个人自由

C.承认私欲膨胀的合理合法性

D.否定公心以彰显反传统的叛逆精神

7、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史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是

甲:“亲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要“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

乙:“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

丙:“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丁:“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A.朱熹、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

B.程颐、朱熹、李贽、黄宗羲

C.王阳明、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

D.王夫之、程颢、王阳明、顾炎武

8、张岱年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指出:“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这里的“先天不足”是指

A.知识分子群体不够强大 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不够充分

C.民众的公民意识尚未觉醒 D.专制集权体制顽固持久

9、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消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

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这里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A.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

B.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

C.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

D.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

10、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A.史实: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的主张。

结论:孔子的思想确立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B.史实:董仲舒的《春秋繁露》等著作。

结论:儒学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最为精致、完备的理论

C.史实:宋代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结论:宋代之后不再使用雕版印刷术

D.史实: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

结论:宗教改革在德意志拉开了序幕,成为反对天主教会的思想运动

11、对下图的解读中,正确地揭示了中西科技发展轨迹上的差异的是

A.中国古代科技一直领先于西方

B.15世纪中国、西方科技发展趋势出现逆转

C.公元前后中国科技达到最高峰

D.公元前后到10世纪中国科技走向衰落

12、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曰:“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下列各句中与这段话在含义上近似的是

A.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B.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C.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13、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以下最符合该学者观点的是

A.风俗画和文人画 B.话本和小说 C.汉赋和唐诗 D.元曲和傩戏

14、严复曾说:“牛有牛的‘体’和‘用’,马有马的‘体’和‘用’——牛之‘体’决定了它有负重之‘用’,马之‘体’决定了它有致远之‘用’;讲‘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好比要求‘以牛为体’来求马之‘用’。”主要批评了洋务派

A.师夷长技不合国情 B.对西方的制度文明缺乏认识

C.目的是巩固清朝专制统治 D.违背了近代化的历史潮流

15、19世纪后期,报刊上诸如《论中西历之所以不同》《中西饮食异宜说》《论中西民情不同》《中西政情之别》一类的文章屡见不鲜。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西比较的范围在逐渐扩大,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习俗、法律、思想、学术等各个领域。这一现象表明,中国知识分子

A.放弃了儒家是古非今的传统观念 B.突破了“中体西用”思想的束缚

C.知识结构与认知空间的重大变化 D.传统思维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

16、以下是近来解密的《蒋介石日记》:1923年9月22日“下午看《马克思学说概要》。”10月4日“上午复看《马克思学说概要》,习俄语,下午看《概要》。”10月13日“晚,看《共产党宣言》。”10月16日“看《共产党宣言》。”10月18日“看《马克思传》。下午,看《马克思学说》乐而不能悬卷。”由此可见

A.蒋介石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持怀疑态度

B.以俄为师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的一种追求

C.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中国社会主流思想

D.国共合作的实现使蒋介石思想发生改变

17、甲午战争之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流行用语,在新式学堂及学会均以其作为办学及创会的口号,然而新式学堂及学会的教学内容与发展目标,却偏重于西学或新学。形成此一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因为新式学堂及学会的创办人

A.多半是接受西方新式教育的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较为陌生

B.多对中国传统文化抱持否定的态度,认为它会阻碍西学的发展

C.多为外国人士或在华传教士,自然会偏重于西学或新学的引介

D.多以“中学为体”作为对付保守势力攻击学堂及学会的挡箭牌

18、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A.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 B.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

C.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 D.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

19、延安时期与改革开放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两个扭转乾坤的“黄金时代”。这两个时代的共同标志是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局面。二者的主要表现分别是

A.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确立“依法治国”方略

B.毛泽东思想萌芽、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形成

C.毛泽东思想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D.毛泽东思想成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

20、时评作家梁立俊发表文章说:“我们纪念小平南巡讲话20年,也深深期待中国能够如小平同志的20年前一样,再来一次启动中国今后20年大发展的“破”和“立”。对邓小平南巡讲话的“破”和“立”的理解正确的是

A.破除斯大林模式束缚,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破除公有制束缚,建立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新体制

C.破除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建立中国的市场经济体系

D.破除个人崇拜思想束缚,建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争论内容上讲,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

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

D.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22、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了新中国教育工作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1958年9月,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83年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985年重申:“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这反映出新中国的教

育方针

A.长期“左”倾冒进 B.具有时代性 C.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D.缺乏连续性

23、斯宾诺莎的法律思想是建立在人性论基础之上的。他认为,社会之所以需要法律,是为了约束人们,使之听从理性的指导,而人并不是生来就能听从理性指挥的,因此,法律是人类本性的需要。以下中国古代先贤的思想与之有相似之处的是

A.朱熹 B.董仲舒 C.李贽 D.王夫之

24、法国著名历史学家德尔玛指出:“现代欧洲文明源于古希腊和罗马的文明,因为欧洲人从希腊那里‘继承了关于任何社会的某种概念的动力线’;而从罗马那里‘继承了一种政治的和法律的思想,一种范畴。”对“动力线”和“一种范畴”的概括最全面、对应最准确的是

A.人文主义思想和民主政治形式,国家尊重个人权利

B.人民主权原则和轮番而治方式,个人尊重国家利益

C.公民大会机制和陪审法庭监督,冲叭和团体的权利

D.个人主义碑想和民主社会观念,国家的权利和利益

25、孟德斯鸠在《罗马盛衰原因论》中说:“没有比在法律的借口下和装出公正的姿态时所做出的事情更加残酷的暴政的了。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说不幸的人们正是在他们得救的跳板上被溺死的。”在此,孟德斯鸠认为

A.法律有阶级性 B.法律地位至上

C.司法必须公正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6、有人认为,如同牛顿发现了自然界的“三大定律”一样,西方先哲们也在人类社会同样发现了“三大定律:第一,人是社会的中心;第二,个人利益是治理社会的基础,建立了承认和尊重个人利益的哲学观念;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其中,第二大定律是指

A.人文主义思想 B.启蒙思想 C.自由主义思想 D.马克思主义思想

27、1862年,马克思重读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他说,“我重新阅读了达尔文的著作,使我感到好笑的是……达尔文在动植物界中重新认识了他自己的英国社会及其分工、竞争、开辟新市场、‘发明’以及马尔萨斯的‘生存斗争’。”据此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

A.生物进化论是自然进化的结果

B.生存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C.达尔文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来源

D.达尔文混淆了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的区别

28、牛顿力学认为时间是绝对的,空间也是绝对的;爱因斯坦相对论则认为“物质告诉时空怎样弯曲,时空告诉物质怎样运动”,时间、空间和物质是一个有机整体。这表明

A.牛顿力学更加能被世人所理解

B.相对论革新了牛顿力学时空观

C.爱因斯坦相对论丰富了时空观

D.爱因斯坦否定了牛顿力学理论

29、四川某中学举行了一场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会,一学习小组的代表作了精彩的演讲,其演讲提纲如下图所示。你认为该学习小组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是

演讲提纲

……例证

瓦特——英国工业革命

法拉第——第二次工业革命

爱因斯坦——第三次科技革命

比尔?盖茨——信息技术革命

……

A. “重大科学理论出现是科技革命的先导”

B. “杰出历史人物推动历史进程大发展”

C. “伟大的科技革命造就伟大的科学家”

D. “欧洲是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中心”

30、“在欧洲(最早在法国)唯美主义与自然主义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文艺思潮和艺术流派。主要表现在绘画上,反对学院派的保守,主张到大自然中去写生、直接获取光与色的无穷变化以作艺术表现……也是人类将艺术与科技相互融合的一种全新的成果。”此评论适用于

A.表达情感的“浪漫主义”绘画 B.反传统、反理性的“现代主义”艺术

C.穿透历史的“印象派”艺术 D.注重表现社会现实的“现实主义”美术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第31题18分,第32题15分,第33题10分)

31、(15分)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从“天朝上国”的梦幻里惊醒,开始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新思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有好些新的因素推动着人们更新对西方和中国的认识:……1892年,在西方传教士所办的各种学校中学习的学生已达一万六千余名。从1815年至1891年间,中国先后创办的各种华文报刊达64种,加上香港地区的6种,共达70种之多,……努力介绍西方的科学技术成就、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状况以及近日新闻,为中国士子的视野与世界连接提供了客观条件。同时,有数以百计的外国书籍翻译为中文出版。到外国考察、留学、经商和做工的中国人至70年代末已达80万以上。

——袁伟时《帝国落日》

材料二图文材料:

……中国不可能只从我们这里引进知识、科学和工业资源模式而不引进那些带有病毒性质的政治上的改革。否则,她将什么也得不到。

——1881年7月23日《纽约时报》社论材料三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还是辛亥革命;无论是李鸿章、康有为,还是孙中山,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相关整理

材料四中国的启蒙运动具有与欧洲启蒙运动迥异的特点。如果说欧洲启蒙运动是一场以个性自由为鹄的人文启蒙运动,那么中国启蒙运动则是一场旨在国家富强的现代化启蒙运动。这是中西启蒙运动的最基本差异。关于启蒙与现代化的关系,西方与中国适成倒置:在欧洲,是由启蒙而现代化;在中国,则是为现代化而启蒙。欧洲由启蒙而现代化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文化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启蒙运动则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

——郑大华《民国思想史论》

材料五 晚清以来,国人科技意识因“师夷”而增长。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冲决专制制度和伦常之网罗,接引“西学”以启蒙。进入民国,各主要报刊加入对《临时约法》的大讨论,民主与科学思想得以倡扬。北洋军阀上台,妄图复古倒退,陈独秀等奋起反击,掀起新

文化运动。

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起因,有学者侧重于从晚清以来西学东渐的演变历程分析,也有的侧重于从1915年前后各种主客观因素分析。 ——据李侃等《中国近代史》整理

(1)依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了解西方的主要途径。(2分)透过材料二及图片,从中可以获取哪些有效的历史信息?(3分)

(2)依据材料三,说明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促使中国“内部改变”的指导思想分别有哪些?(3分)

(3分)据材料四概括中国思想启蒙的特点,并结合以上材料指出导致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4分)

(4)阅读材料五,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起因,你侧重于哪一种观点?试结合相关史实扼要论述。(3分)

32、(10分)在西方思想史上,一共出现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智者运动、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在这三次思想解放运动中,西方的人文精神经历了产生、复兴到发展成熟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约公元前5世纪中叶,希腊城邦的民主政治高度发展,公民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思想活跃,孕育出一个新的思想流派——智者学派。普罗塔戈拉是智者学派主要代表人物,“Man is the measure of all things”是他不朽的名言。

材料二 1535年,某画家写道:“许多已经湮没的事物将要再生。”

材料三 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张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国”。不难看出,启蒙运动实质上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是人文精神的继续弘扬。

材料四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

(1)请结合你的认识,谈谈材料一中的这句名言在当时的积极意义,并指出材料二中这种文化现象的实质。(3分)

(2)材料三中“新的历史条件”指的是什么?与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相比,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精神有了怎样的发展?(5分)

(3)材料四体现了什么进步的思想原则?结合具体实例来说明此原则在西方政治制度中的体现方式。(2分)

33、(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若夫美、法民政,英、德共和,地远俗殊,变久迹绝,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然求其时地不远,教俗略同,成效已彰,推移即是,若名书佳画,墨迹尚存,而易于临摹,如宫室衣裳,裁量恰符,而立可铺设,则莫如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矣。……考其维新之始,百度甚多,惟要义有三:一曰大誓群臣以定国是,二曰立对策所以征贤才,三曰开制度局而定宪法。……日本之强,效原于此。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材料二 (康有为)在制定宪法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并上书说,英国的政治制度只符合英国的需要,普鲁士的政治制度却比较接近日本的国情……日本在制定宪法的工作中定下的基调是:“按普鲁士方式组成一个向国会负责的内阁。”

——摘编自钱乘旦《论明治维新的失误》

(1)据材料说明康有为建议光绪帝“取鉴于日本维新”的理由,指出这份奏折在戊戌变法中的地位。(9分)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主张效法日本“开制度局而定宪法”的实质及其局限性。(6分)

高二历史月考答案

【答案】

1—30 CCACB BCBDD BBABC BDCDC DBAAC BDBBC

31、(15分)

(1)主要途径:教会学校的教育;报刊的宣传;新闻的传播;译著的介绍;国外华人的影响。(答到2点即可给2分)

信息:清政府开始重视海洋权,建立比较强大的近代海军;清政府把受挫的原因归结为不利的外部环境;清政府政治制度腐败,没能实现国家的强大。(3分)

(2)指导思想:“中体西用”;维新思想(实行君主立宪);三民主义(实行民主共和)。(3分)

(3)特点:现代化启蒙(2分)

原因:资本主义列强侵略或民族危机加深;先进中国人的探索(此处答“国情”、“社会性质”等不给分。(2分)

(4)(3分,观点1分,论述2分)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史论结合,言简意赅。在“结合相关史实扼要论述”部分:

侧重①:“师夷长技”促进了对西方先进技术的学习。维新派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革命派提出三民主义思想,辛亥革命和《临时约法》促进了民主与科学思想的传播。

侧重②:民国的建立,促进民主与科学思想的传播。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北洋军阀妄图复辟帝制。新式学堂和留学风气促进了先进知识分子对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吸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北京大学实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32、(10分)

(1)积极意义: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有利于雅典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2分)

实质: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1分)

(2)“新的历史条件”:资本主义的发展及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近代科学的兴起和发展;文艺复兴利宗教改革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进一步解放。(3分)

发展:发展到理性主义、主张构建“理性王国”(即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2分)

(3)原则:三权分立思想原则。(1分)

体现方式:美国中央政府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三部分组成,分别执掌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1分)

33、(15分)

(1)理由:欧美各国距中国较远,习俗与中国不同,变革的时间相隔太久,不易效仿;日本距中国较近,文化习俗相似,改革时间较近,成效显著,便于直接效仿。

地位:成为维新派的施政纲领。(9分)

(2)实质:变革政治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

局限:该主张不适合当时中国的国情;所效法的政治体制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6分)

高二历史月考试卷

高二历史月考试卷 试题部分 xx.12 命题:赵茂生审核:王正昌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7小题,每题2分,总分74分,每小题 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漏选、多选都不得分。) 1、下列几次航海活动中得到西班牙王室支持的是 ①达伽马到达印度②哥伦布发现新大陆③麦哲伦环球航行④迪亚士抵达 好望角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之中,……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这句话体现了什么思想? A、禁欲主义 B、人文主义 C、理性主义 D、社会主义 3、“欧洲绘画之父”乔托的艺术表现风格不包括: A、宗教题材为主 B、气势恢宏豪华 C、表现人物个性 D、刻画世俗世界 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这个“要求”是指 A、资产阶级革命已在世界范围内兴起 B、启蒙运动呼唤着社会的巨大变革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成为时代的潮流 D、殖民扩张急需政权的强有力的支持 5、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之初的情况,下列文献中可供参考的是: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民法典》 (xx年上海高考题) 6、下列有关英国圈地运动后果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土地合并于资本 B、使小农式资本主义扩展 C、使圈地贵族资产阶级化 D、使失地农民成为雇佣工人后备军 7、首先提出分权学说的启蒙思想家是: A、孟德斯鸠 B、洛克 C、霍布斯 D、伏尔泰 8、人们将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人的思想称为启蒙思想。对“启蒙思想”这一历史概 念最准确的表述是 A、批判旧制度,对社会提出新设想的思想

B、批判专制主义,提倡自由平等的思想 C、批判教权主义,提倡个人自由的思想 D、否定封建王权,提倡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9、下列各项措施最能体现雅各宾派政治理想的是: A、废除贵族地主的一切封建权利 B、实行革命恐怖政策 C、限制国王权利 D、强化中央集权 10、法国大革命期间,立宪派和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热月党人间的斗争说明了 A、封建势力同资产阶级之间斗争表面化 B、在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上存在根本分歧 C、资产阶级不同阶层存在着一定的利益冲突 D、对待外部封建势力的态度不同 11、拿破仑战争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下列各项不能体现其革命作用的是: A、摧毁了封建旧制度 B、传播了法国的新生产方式 C、消灭了当地贵族势力 D、扩大了法国的自然疆界 12、将7月4日作为美国的国庆日,是为了纪念 A、来克星顿胜利 B、大陆军组建 C、《独立宣言》发表 D、联邦政府成立 13、说北美独立战争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其主要依据是: A、采取了武装斗争的形式 B、确立了共和政体 C、为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奠定基础 D、鼓舞和推动了法国大革命 14、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最主要的成果是: A、确立了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 B、奠定了资本主义若干原则 C、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 D、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15、与海地独立革命的发生没有直接联系的是: A、西班牙、葡萄牙的衰落 B、法国大革命的进行 C、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 D、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 16、下列哪一项不符合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特点 A、世界上最早的独立运动 B、以小胜大,以弱胜强 C、各地区相互支援,共同对敌 D、持续时间长,席卷整个拉美地区 17、马克思说:“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 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这表明 ①市场扩大是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②蒸汽机的发明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③工场手工业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阶段④蒸汽和机器是工业革命的起因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18、19世纪早期和中期,阻碍德意志工业革命进程的最重要因素是 A、封建专制制度 B、政治局面四分五裂 C、地理位置比较封闭 D、海外殖民地缺乏 19、一位伟人指出:“俾斯麦依照自己的方式,依照容克的方式,完成了历史上的进步事业……”这一事业指 A、阻止奥地利的回归 B、戳穿俄罗斯的觊觎

四川省某知名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_3

四川江油中学2017级高二上期第一学月考试 历史试题 22.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万卷史书中,字里行间随处可见“家国”二字。无论社会变迁沧海桑田, 不管乡野小农高官巨贾,人人皆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的规则,在中国人心中总是充溢着“家国”的浩然正气。以下名言诗句中能体现这种家国情怀的是() 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②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④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3.孔子学院被誉为“中国出口的最好最妙的文化产品”。目前全球已有123个国家设立了465 所孔子学院,注册学员达85万人。孔子学院的快速发展表明() ①民族文化渐趋融合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A.①②B.③④C.②③ D.①④ 24、《老子》中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孝经》中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左传》中记载:“夫民,神之主也。……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易?贲卦?象辞》中记载:“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以上资料的共同点是 A、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 B、体现了中国古代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C、说明中国古代没有宗教和神学 D、说明了中国古代要求统治者重视民意 25、《国语·晋语》中记载,晋国范中行氏的子孙,因避祸逃亡出国,“将耕于齐”,自耕而食。有人就大加指责,说不该将祭祀的牲畜用来耕地。材料主要反映了A.春秋时期牛耕已经出现 B.晋国农业生产技术比齐国先进 C.传统的保守思想是先进技术传播的阻碍 D.牛耕技术还不普遍 26、秦始皇历来是一位充满争议的帝王。董仲舒批评秦王朝“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食犬彘之食。”而唐太宗则评论说“近代平一天下,拓定边方者,惟秦皇、汉武。”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A.董仲舒去秦不远,他的评论应该更接近于历史事实 B.唐太宗着眼国家统一的历史大趋势,评论更为准确 C.两人没有认识历史规律,对秦始皇的评价均不准确

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山丹一中2019—2020学年上学期11月月考试卷 高二历史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测试范围:人教必修3第1—6单元。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0个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学者在谈到春秋时期的某学派时用以下言语归纳:“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跳出纷争归于自然的哲学”“守愚为智的人生哲学”。据此推知,这一学派 A. 提倡破旧立新追求实现社会的进步 B. 核心理念具有多样化的特点 C. 主张“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D. 高扬道德自觉并关注人伦亲情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跳出纷争归于自然的哲学”“守愚为智的人生哲学”可知,这是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崇尚自然,超越功利追求精神自由,C符合题意;提倡破旧立新追求实现社会的进步是法家思想,A与材料不符;据所学可知,道家主张消极无为,积极退让,主张社会退回到小国寡民状态,与多样化矛盾,B错误;据所学可知,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崇尚自然,超越功利追求精神自由,与高扬道德自觉并关注人伦亲情不符,D错误。【点睛】老子思想的核心是“无为”、“道”。老庄崇尚自然,超越功利追求精神自由 2.“灾异示警”是中国古代神学政治理论的核心主张,更是中国古代言谏文化与制度的精神支柱,由于其与“君权神授”同为中国古代天命哲学的构成基础而广为统治阶级所接受,代代相传而深入人心。这表明 A. 君主专制催生了“君权神授”思想 B. “灾异示警”有效制约了君主集权 C. 言谏制度源于原始宗教迷信思想 D. 统治者借宗教思想稳定政治秩序 【答案】D 【解析】

【详解】“灾异示警”“君权神授”被广大统治者所接受,说明这些思想有助于巩固统治,即统治者借宗教思想稳定政治秩序,D符合题意;材料只是强调其有利于巩固统治而被统治者接受,没有体现君主专制催生了“君权神授”思想,A不符合题意;“灾异示警”对统治者的行为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但其本质还是有利于加强专制,B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反映言谏制度源于原始宗教迷信思想,C不符合题意。 3.下表先秦秦汉思想家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据此可知 A. 思想家都有维护君主专制愿望 B. 儒道两派的思想主张基本一致 C. 古人已经注意到环境污染问题 D. 天人合一思想的大致形成过程 【答案】D 【解析】 【详解】老子强调万事都要遵循法则,不能违背;庄子认为人是天地自然的一部分;董仲舒认为天、人之间存在一种神秘的联系,天主宰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动天。三者都突出了人对自然的顺应与和谐。故答案为D项。道家的思想在西汉时经董仲舒改造后成为新儒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不代表两者思想主张基本一致,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古人在当时是否已经注意到具体的环境污染问题,排除C项;君主专制的形成和发展以秦朝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为起点,老子和庄子生活的时代还没有产生,排除A项。 4.公元前140年,董仲舒在《对策》中建议设置太学,“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达到“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的效果。这反映出其建议的目的在于通过太学教育

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选修) 新、人教版.doc

2019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选修)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题2分,计80分) 1.蔡元培在《中国伦理学史,中之所以赞扬古代—位思想家“提倡民权,为孔子所未及焉”,是由于他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这位思想家是 A.老子 B.朱熹 C.孟子 D.荀子 2.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于198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竟然得出——致的结论,认为在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0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他们从孔子那里去寻找的“智慧”是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C.“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D.“制天命而用之” 3. 1999年,在每年一届的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召开前夕,以生产“孔府”牌系列香烟享誉国内的滕州卷烟厂,独具慧眼、抓住良机,隆重推出了一枚“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烟盒,引起了广大烟标收藏者的关注。下列与该烟标有关的史实,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 B.孔子思想在当时并未受到重视,但其后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 C.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认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D.孔子的著作有《诗》《书》《礼》《易》《乐》《春秋》《论语》等 4.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 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 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 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

D.认为孩子犯错并非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择善而居 5.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对推动我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贡献最大的是 A、“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 B.“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C、“知之为知之”的学习态度D“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 6.孔子认为作为社会性的人要“仁者爱人”要“克己复礼”,因而其本质思想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它是: A.追求天下为公 B.崇尚秩序 C.主张仁政 D.天人感应 7.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在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因材施教. B.有教无类 C.温故知新 D.当仁不让于师 8.孟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的一些言论,对今天仍然有着很大影响。其中,我们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中获取的精神营养是 A.注重气节,健全人格 B.人性本善,舍生取义 C.先义后利,关注民生 D.仁爱友善,以德服人 9.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景公高兴地说:“对呀,要不这样,即使有很多粮食,我还能吃得着吗?”这说明孔子提倡 A.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 B.克已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 C.政在爱民,国君要严于律已 D.仁政治国,人际关系要和谐 10.诸子百家的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孔子到孟子、苟子的思想,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 A.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 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C.从个人的道德修养人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理想社会 D.通过实行法治,可以使小人变君子,普通人变圣人 11、战国秦汉时期,思想界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所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 B.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C.商品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加强 12、儒家学说到了汉代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即 A.君权神授 B.独尊儒术 C.人定胜天 D.实行“仁政”

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 文1

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文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6页,共30小题,第Ⅱ卷为第7页至第8页,共2大题。请将第Ⅱ卷答案答在答题纸相应位置,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上交。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与“大一统”局面出现之间的关系是 A.用政治上的统一保证思想上的统一B.用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 C.为政治上的统一赋予神权色彩D.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2. “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某一学派的思想与主张。下列各项中符合该学派观点的是 A.“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 B.“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而不义之辩乎?” C.“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D.“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3. 周公要求统治者“敬天保民”,孔子主张“德治”,孟子提出“仁政”,董仲舒提倡“天人感应”、“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朱熹强调“正君心”。材料表明,儒家主张为政者应该 A.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B.顺应天意,无为而治 C.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D.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 4. 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5.有学者评价中国古代史说:“强迫性的等级制度是建立在主动性、情感性的亲情关系之上的”。能用来支撑该观点的是①西周实行宗法制②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③董仲舒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思想④李贽提出“各从所好,各聘所长”的观点 A. ①④ B. ②③ C.②④ D.①③ 6. 体现春秋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是 A.列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B.强本节用,人给家足 C.不辨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D.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 7.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简编》中指出:汉武帝“更喜欢儒家的是‘三纲五伦说’”;朱熹在后世影响最大的著作是《家礼》,并且在他及其他理学家的影响下,南宋有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劝孝文》《劝学文》《谕俗文》等。由此可见,南宋与西汉相比在“三纲五常”方面的最大区别在于A. 由服务于统治者到服务于民众 B. 用理来论证其合理性 C. 注重民族性格的培养 D. 儒家伦理道德普及化、通俗化 8. 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去在任仅八十余日的彭泽县令;李白傲睨权贵,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呼声,他一生狂放不羁,隐逸行乐。二人的人生价值和处世准则明显受到 A.孔孟之道的影响B.老庄哲学的影响 C.韩非思想的影响D.墨家学说的影响 9. 随着社会的变迁,儒家文化自身也在不断地充实和发展,下列各项能够体现儒家思想与时俱进精神内涵的是 ①汉代董仲舒将“春秋大一统”融入儒家思想②宋代儒学家将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

高二历史月考试卷及答案定稿

高二文科 6月份月考历史2018.6.3 考试内容:必修一1--17课,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一卷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清人李富孙指出,封建制使得“诸侯可骄不可叛,故周室得以久安”。秦代废封建改郡县,是“矫一时之弊而适贻后世之害”。对李富孙观点解读正确的是 A.封建制优于郡县制 B.封建制能保证清朝长治久安 C.郡县制毫无进步性 D.郡县制是秦朝灭亡主要原因 2.春秋时期“公室”与“私室”之间的斗争激烈·不少国家私家势力逐渐上升,公族势衰。鲁国出现了“公室卑,三桓强”的局面,而晋国和齐国的公族势力先后退出历史舞台,出现了“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这反映出 A.国家间的兼并重组十分频繁B.王权尚未完全确立 C.政治体制与经济发展发生矛盾D.私有制逐渐建立 3.春秋晚期晋国大夫赵襄子一日之内拔擢中牟两位出身耕稼的读书人为大夫,并“予以田宅”。于是“中牟之民弃田圃而随文学者邑之半”。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官学兴盛人才辈出 B.贵族政治受到冲击C.土地兼并井田瓦解 D.诸子蜂起百家争鸣 4.在西周时代,“姓”和“氏”是两个概念, “姓”表明血统,“氏”则为“姓”的分支。贵族男子的“字”全称有三个汉字:第一字表长幼行辈(伯、仲、叔、季等),第二字任意,末一字为“父”字。这说明姓氏名字制度在当时最主要的作用是 A.强化宗族认同 B.继承华夏传统 C.突显族地位 D.维护尊卑关系 5.史学家许倬云根据对春秋时期在政治上活动的516人和战国时期在政治上活动的713人所做的统计研究,发现后一个时期出身微贱的人的百分比两倍于前一个时期:春秋时期为26%,战国时期为55%。比例增加说明 A.更多儒家思想家得到重用 B.宗法分封制逐渐走向解体 C.世卿世禄制度被彻底打破 D.战国时普遍推行军功爵制 6.刘邦因宠爱戚夫人而打算废太子,大臣叔孙通说:“秦以不早定扶苏,胡亥诈立,自使灭祀,此陛下亲见也。……陛下必欲废嫡而立少,臣愿先伏诛,以颈血污地。”这表明 A.皇帝权威遭到臣下严重挑战 B.秦朝灭亡在于不遵循宗法制 C.嫡长子继承制利于统治稳定 D.各派围绕太子展开利益争夺 7.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曾下诏:“自今以后,……务尽实核,选择英俊贤行廉洁平端于县邑,务授试以职,有非其人,临计过署,不变习官事,书疏不端正,不如诏书,有司奏罪名,并正举者。”此诏书意在 A.规范官员选拔考核制度 B.向地方征召有才德之人 C.通过考试选拔被推荐人 D.鼓励检举揭发买官卖官 8.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敕谏议大夫论事,自今后不须令宰相先知。”乾元二年(759年)又规定“两省谏官十日一上封事。”这些规定体现了 A.谏官主要职能是监督宰相 B.谏官谏议权不断增强 C.谏官隶属尚书、门下两省 D.谏官地位相当于宰相 9. 唐前期的政治人物多为北方人,北宋时政治人物多出生于江西、福建、苏南等地。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官僚集团重视本地域人才 B.南北方士人志向差异 C.科举制改变人才地域分布 D.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 10.《汉仪注》记载:大祠日饮酎受金。金少不如斤两,色恶,王削县,侯免国。这一措施的政治作用是A.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 B.凸显了嫡长子拥有祭祖特权 C.使得诸侯王国封地越分越小 D.打击地方势力巩固中央集权

高二历史月考试卷试题部分

高二历史月考试卷试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7小题,每题2分,总分74分,每小题 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漏选、多选都不得分。) 1、下列几次航海活动中得到西班牙王室支持的是 ①达伽马到达印度②哥伦布发现新大陆③麦哲伦环球航行④迪亚士抵达 好望角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之中,……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这句话体现了什么思想? A、禁欲主义 B、人文主义 C、理性主义 D、社会主义 3、“欧洲绘画之父”乔托的艺术表现风格不包括: A、宗教题材为主 B、气势恢宏豪华 C、表现人物个性 D、刻画世俗世界 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这个“要求”是指 A、资产阶级革命已在世界范围内兴起 B、启蒙运动呼唤着社会的巨大变革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成为时代的潮流 D、殖民扩张急需政权的强有力的支持 5、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之初的情况,下列文献中可供参考的是: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民法典》 (上海高考题) 6、下列有关英国圈地运动后果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土地合并于资本 B、使小农式资本主义扩展 C、使圈地贵族资产阶级化 D、使失地农民成为雇佣工人后备军 7、首先提出分权学说的启蒙思想家是: A、孟德斯鸠 B、洛克 C、霍布斯 D、伏尔泰 8、人们将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人的思想称为启蒙思想。对“启蒙思想”这一历史概念 最准确的表述是 A、批判旧制度,对社会提出新设想的思想 B、批判专制主义,提倡自由平等的思想 C、批判教权主义,提倡个人自由的思想 D、否定封建王权,提倡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2021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我国古代衣着织物的三种原料开始使用的先后顺序是() A、丝、棉、麻 B、麻、棉、丝 C、丝、麻、棉 D、麻、丝、棉 2、官营手工业生产关系调整的原因有() ①商品经济的发展②私营手工业的发展③官营手工业弊端丛生④雇募工匠的出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3、“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 , 典制六材。”这段材料主要说明了() A、官营手工技术水平高超 B、官营手工业资金雄厚 C、官营手工业分工细密 D、官营手工业代表当时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 4、下列历史现象中,最能体现明清时期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一项是() A、玉米、甘薯等作物传入我国,并在一些地区广泛种植 B、“湖广熟,天下足”取代了“苏湖熟,天下足”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即日受值” D、贵金属货币广泛应用,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5、、“(明政府规定)政府以钱粮、银两或预先购好的丝料分发机户,机户织毕交官取酬。但钱粮往往每发后期(延误时期),且多扣克,以剥削之余,市积压之料。”对材料的最准确的理解是() A、明政府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明朝已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机户没有生产自主权 D、明政府组织机户进行有序地生产 6、在19世纪上半期,欧洲流行着这样的说法:“史蒂姆(Steam,即蒸汽机)是英国人。”对这句话的准确理解是() ①当时使用蒸汽机的都是英国人②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都是英国发明的③当时的英国已广泛使用蒸汽机④蒸汽机的出现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象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某史学家说,新航路开辟以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既促进着全球的联系,又造成了“全球分裂”。这里“全球分裂”是() A.西班牙葡萄牙在全球争夺殖民霸权 B.欧洲形成了两个政治军事集团 C.美苏争夺世界霸权格局形成D.欧美与亚非拉国家之间的鸿沟扩大 8、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的解说词中写道:17世纪的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

辽宁省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辽宁省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 (含解析)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项题 1.孔子讲“礼”,孟子重“义”,荀子也说:“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先秦儒家讲求“礼”“义”的主要目的是 A. 构建平等社会 B. 强化中央集权 C. 规范社会秩序 D. 缓和诸侯纷争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先秦儒家宣扬礼义是强调人们按照自己所属的社会地位来行使自己的权利,意在规范社会秩序,故C项正确;孔子代表春秋晚期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孟子和荀子代表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与平等社会无关,故A项错误;中央集权是在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确立的,先秦谈不上“强化”,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出现缓和诸侯纷争的意思,故D项错误。 【点睛】“先秦儒家”是解题的关键。 2. 围绕着人与神、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问题的思考,公元前6~5世纪,东西方社会几乎同时诞生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先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孔子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具有人文精神 B. 老子注重探讨宇宙本源的问题,用以指导人生 C. 普罗塔哥拉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 D. 苏格拉底着重讨论的是人与神的关系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孔子思想核心是“仁”,也就是强调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老子认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是“道”,用以指导人生;普罗塔哥拉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标志着人文主义的起源;苏格拉底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而不是研究人与神的关系。故本题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的思想、老子的思想;古代希腊、罗马·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学派的思想、苏格拉底的思想 3.隋唐时期在思想文化上继承了魏晋的特点,又出现了新的趋向。隋唐思想“新的趋向”主要是指 A. 儒、佛、道始终受统治者的推崇 B. 道教取得了独尊的地位 C. 儒学不断吸收佛、道的合理成分 D. 佛教的地位超过了儒、道【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汉武帝时,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得到统治者的推崇,魏晋时期,由于 社会动荡,统治者用佛教和道教思想维护统治,故“始终”的说法错误,故A项错误;道教在我国未取得独尊地位,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魏晋以来,儒学遭遇危机,因此儒学不断吸收佛、道德合力成分,到宋明时期发展为理学,故C项正确;佛教的地位超过了儒、道不符合历史史实,故D项错误。 4. “孔子所创的原始儒学,礼乐占主要部分”。战国时代,“用别一种观点即庶民的观点,发挥仁义学说,成为儒家的反对学派”。该反对学派指的是( ) A. 法家 B. 道家 C. 墨家 D. 阴阳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法家强调的是法治,加强中央集权等措施,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道家倡导“无为”,未体现仁义的观点,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用别一种观点即庶民的观点,发挥仁义学说,成为儒家的反对学派”结合所学可知代表的是下层民众,它反对儒家的仁义说法,可以推断为墨家,主张兼爱的思想,故C项正确;阴阳家主要是涉及天地关系等,材料中未体现,故D项错误。 5.“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持此观点的是 A. 道家 B. 儒家

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

高二历史B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在雅典,每一个能够实际完全享有参政权利的公民必须要服兵役,保卫自己的城邦,而 对当时要靠自备武器和粮食的战士来说,就一定要有购买能力。赫尔岑曾经说过:“假若没有充足的粮食存结起来,……那么,你就不要参加公民大会,听取法庭诉讼。”其主旨是() A.公民实际享有的民主权利不同B.雅典民主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 C.雅典民主排斥外邦人和奴隶D.雅典公民有护卫城邦的义务 2、梭伦在当选执政官之前,曾经赋诗说:“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 最古老的地方,竟至陷于绝境。”梭伦说雅典“陷于绝境”是指() A.奴隶的反抗斗争 B.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斗争激烈 C.奴隶主贵族之间的斗争 D.自然灾害的威胁 3、公元前594年的一个清晨,新上任的首席执政官梭伦宣布的第一项改革措施是() A.遗嘱令 B.财产等级制度 C.“解负令” D.建立“四百人会议” 4、雅典的改革家梭伦曾留下诗作:“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我制定法律,不分贵贱,一视同仁。”这反映了改革家的一种怎样的改革指导思想() A.中庸和不偏不倚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全面维护贵族利益 D.极力维护平民利益 5、梭伦改革将全体雅典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中的依据是() A.身份高低 B. 财产多寡 C.权利多少 D. 债务多少 6、春秋战国时期改革运动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出现 C.百家争鸣的出现 D.新兴地主阶级的强烈要求 7、战国时期,最合乎社会发展需求,并成为各国变法改革思想武器的是()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8、“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首者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材料体现了商鞅变法的哪一措施() A.奖励耕战 B.移风易俗 C.什伍连坐 D.强制分家 9、商鞅变法措施中对中国封建社会影响最深远的是() A.实行军功爵制 B.实行县制 C.奖励耕织 D.重农抑商 10、商鞅一人多姓。史书上说:秦封于商,故号商君。卫之诸庶孽公子也,人称卫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据此判断,商鞅的“商”姓来源应是:() A.以古国名为姓 B.以官职为姓 C.以技艺为姓 D.以封地为姓 11、小李在图书馆翻阅有关孝文帝改革的古籍时,看到一句话:”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卖田宅,漂居异乡,事涉数世。”小李觉得这应该是改革前的北魏社会状况。请问,孝文帝改革中改变了这一状况的措施有( ) ①均田制②迁都洛阳③整顿吏治④改穿汉服 A.②③B.①③ C.①④D.②④ 12、(北魏孝文帝)“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谋南伐,其实 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这段材料说明的问题不包括( ) A.孝文帝对迁都的困难估计不足B.北魏王朝的保守势力很强

2021年高二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2021年高二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百家争鸣”的论述,正确的是( ) ①百家是指一百个思想流派 ②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③他们彼此对立攻击,没有融合 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A.①②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拥有无限同 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 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 A.儒、道、法B.儒、法、道 C.法、儒、道D.道、法、儒 3.《季羡林说和谐人生》一书说: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什么?据我的看法,中国文化的精髓就是“和谐”。自古以来,中国就主张“和谐”……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下列能佐证这一说法的是( ) ①孔子主张“仁者爱人”②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③老子主张“天道自然”④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在纪念孟子的大典中,上百名儿童在“亚圣”像前朗诵孟子名言的场景蔚为壮观。其中可能朗诵到的名言有( ) A.“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B.“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C.“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D.“过犹不及,和而不同” 5.学完“百家争鸣”的历史后,某班几名同学将本班任课老师“对号入座”,你认为其中不恰当的是( ) 甲:历史老师关爱学生,教育我们要和谐相处,有儒家的风范 乙:英语老师着装时尚,特别讲究师道尊严,这是墨子的做法 丙:语文老师给我们充分的自主权,极少干预,深得老子真传 丁:数学老师是法家弟子,起初她就制订了班规,并严格执行 A.甲 B.乙 C.丙 D.丁 6.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 )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正统的孔孟学说 C.糅合了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等学说的儒家 D.儒家学说与权术

2021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

2021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 A.不以人助天 B.制天命而用之 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2.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 原则办事; 待人学儒家,即 A.爱无差等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存天理,灭人欲 3.“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的是 A.墨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 4.传统文化强调人要奋发有为,勇于担当。下列名句中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 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②位卑未敢忘忧国③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 ④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5.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来 A.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6.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皇太子李建成,逼父皇李渊退位,李世民违反了 ①孔子的“礼”②董仲舒的三纲五常③宗法制④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7.“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8.宋明时期理学的出现与走向成熟,体现了儒学的新发展。下列观点与理学家的思想明显不符的是A.“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 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D.“正君心,立纪纲,亲贤臣,去小人” 9.某思想家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他所反对的是 A.民主共和制 B.中央集权制 C.专制主义制度 D.君主立宪制10.《焚书·答耿中丞》说:“夫天性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故为‘愿学孔子’之说者,乃孟子自所以止于孟子,仆方痛撼其夫,而公谓我愿之欤?” 李贽此话的含义主要是 A.批判摧残人性的孔子思想 B.肯定人皆有独立思考权利 C.揭露道学家们的虚假面目D.主张亲身实践并学以致用 11.下列各项中,最早记载蕃薯(甘薯)传入我国的文献是 A.《齐民要术》 B.《农书》 C.《农政全书》 D.《四洲志》 12.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

陕西省富平县蓝光中学2021届九年级八模理综化学试题

1 陕西省富平县蓝光中学2021年九年级八模理综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21年12月5日国务院印发了《“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下列做法有利于西安市环境保护的是() A .加强机动车尾气检测,报废不达标汽车 B .鼓励在田间焚烧秸秆 C .将重污染企业迁挪至西安周边地区 D .生活污水排放至河流 2.水在化学实验中用途广泛。下列图示实验中水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③⑥⑦⑧B.①②④⑦C.①②③⑧D.②⑥⑦⑧ 3.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书写及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A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NaHCO 3+HCl NaCl+H 2O+CO 2↑中和反应 B .除去CO 2中混有的CO ,通入氧气,点燃:CO+O 2 CO 2化合 反应

C .工业用磁铁矿炼铁:Fe 2O 3+3CO 2Fe+3CO 2置换反应 D .用稀硫酸除铁锈:Fe 2O 3+3H 2SO 4 Fe 2(SO 4)3+3H 2O 复分解反 应 4.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类推结果错误的有 ①液氧和氧气元素组成相同,化学性质相同,则H 2O 2和H 2O 的化学性质也相同 ②铜可以和硝酸银反应得到单质银,也可以和氯化银反应得到单质银 ③H 2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发生爆炸,CO 与空气混合点燃也可能发生爆炸 ④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可以构成盐类物质,所以盐类物质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⑤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⑥稀硫酸能和氯化钡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所以能和氯化钡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 ⑦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所以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一般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A .4个 B .5个 C .6个 D .7个 5.小明为了比较X 、Y 、Z 、W 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有关实验,结果如下表(“√”表示能反应,“—”表示不能反应,“空白”表示未做该实验)。请你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 .Y>Z>X>W B .X>Y>W>Z C .X>W>Y>Z D .W>X>Y>Z 6.下列关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总结,正确的是( ) A .CO 2、CH 4、CH 3COOH 、C 2H 5OH 等都含有碳元素,都属于有机物 B .、两种微粒最外层电子数都为2,化学性质相似 C .纯碱溶液、石灰水、氨水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高二历史4月试题

连州市二中高二级4月月考文综试题(历史部分) 命题人:陈国建 一、选择题:满分60分。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西周推行宗法制的主要目的是:() A、确立分封制的推行 B、更好地对奴隶和平民进行统治 C、加强统治者内部的团结 D、维护周王室王权的稳定 2、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①周王室——周王正室所生之子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3、西周与商朝相比,在政治上最突出的不同点 ...是() A、实行王位世袭制 B、实行宗法制 C、实行分封制 D、压迫奴隶和平民 4、分封制在周初起到了巩固统治的作用,在后期则造成分裂割据,瓦解了周朝的统治。导致这种截然不同结果的最主要因素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关系的发展 C、诸侯争权夺利 D、井田制的破坏 5、秦始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 A、规定皇权至高无上 B、中央设三公九卿 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 6、分封制在周初巩固了周朝统治,扩展了西周疆域;在后期却造成了分裂割据,瓦解了周朝的统治。造成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的根本原因是( ) A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高B生产关系的发展 C诸侯地位的变化D井田制的兴衰 7、秦朝郡县制是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制度,其依据主要在于:() A、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 B、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C、郡县官吏与皇帝臣与君的关系 D、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官吏不能世袭 8、商鞅变法中,对建立封建经济基础起决定作用的内容是 A、废井田、开阡陌 B、奖励军功、按功受爵 C、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D、废分封,行县制 9、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最强的国家,主要是因为 A、实行商鞅变法 B、更多使用铁制工具

2021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选修)

2021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选修)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在参观中国某一古代思想家的纪念馆时,在大厅内有一副对联:“反躬践实,穷理致知,传二程而分流;讲学授徒,著书立说,配十哲之永馨。”由此判断这位思想家是() A.王阳明 B.程颢 C.朱熹D.董仲舒 2、正史中各代烈女的数字:《唐书》54人;《宋史》55人;《元史》l87人;《明史》“不下万余人”。从《中国婚姻家庭史》这几组数据反映的信息有() ①宋以后我国婚姻观渐趋保守②政府重视纲常教化③元明妇女追求个性与气节④儒家以“理”杀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生活中处处包含着历史。在山东某旅游点,导游在一处为“杏亭”的景点讲解:“春秋时期,此人在这里大办教育,讲学授课,培养了大批人才。”你联想到此人的政治主张是() A.兼爱非攻,互助互爱 B. 为政以德,爱惜民力 C.民贵君轻,社稷次之 D. 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4、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心外无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 C.“夫形于天地之间也,物也” D.“舍天地 则无以为道” 5、重视或发展民本思想的思想家有() ①孔子②孟子③王阳明④黄宗羲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6、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朗九疑,浮於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庞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这段材料告诉我们获取史料的重要方式是() A.实地调查 B.文献查阅 C.道听途说 D.考古发掘 7、北宋“二程”认为:“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已何与焉?”“天下物皆可以理照(照即洞明),有物必有则,一物需有一理”。这两句话的含义有() ①天地之间有理有气②理是宇宙终极本原和主宰世界的唯一存在 ③天下万物都可以用理来解释④气必须依傍理而运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这里的“某人”是指()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9、明清之际,产生了冲破传统儒学思想束缚的“异端”思想,其社会原因包括() ①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②欧美民主、自由思想的传入 ③封建专制统治极端腐败④社会阶级矛盾非常尖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0、下列言论不符合宋明理学思想观点的是() A.“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 B.“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11、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心动。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程颢 C.朱熹 D.王阳明 12、“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朱熹 B.李贽 C.陆九渊 D.黄宗羲 13、“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 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 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 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 14、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认为“君权神授”、黄宗羲则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儒学思想家的观点前后矛盾 B.三种主张都是社会转型时期的真实反映C.孟子和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剖度 D.三种主张都发展了儒家思想 15、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与“学士词”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A.李煜 B.李清照 C.陆游 D.辛弃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