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

内部资产转移定价(FTP)

目录

第1章 FTP的概念及实质 (3)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的概述 (3)

FTP及其实质 (4)

第2章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的定价方法 (6)

定价原则 (6)

具体定价方法 (6)

期限定价法 (6)

指定利率法 (7)

现金流法 (7)

第3章资金中心的性质及其战略定位 (8)

资金中心的性质 (8)

资金中心的战略定位 (9)

第4章推行FTP体系对国内商业银行的影响 (10)

资金管理模式的变化。 (10)

分行净利息收入(NII)核算方式及其在行际间分布格局的变化。

(10)

银行经营管理中经济调节手段的变化。 (10)

总、分行市场风险管理职能的变化。 (11)

银行管理基础平台的提升。 (11)

第5章国内商业银行推行FTP体系面临的困难 (12)

人民币金融市场不健全所带来的FTP定价基准问题 (12)

市场上非理性竞争行为的存在所带来的市场竞争力问题 (12)

原有利益格局被打破所带来的分行利益再分配问题 (13)

第6章国内商业银行推行FTP体系的对策 (14)

新理念、新技术的引入所带来的学习和运用问题 (14)

人民币市场对冲工具的匮乏所带来的市场风险管理问题 (14)

综合评价资金成本、营运成本和风险成本所带来的产品盈利性分析问题 (15)

内部资产转移定价(FTP)

商业银行应用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管理,有助于其将产品定价、策略指引、风险管理及绩效考核应用于日常经营管理。商业银行依托合理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形成机制,可以通过反映筹资成本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约束资产业务的产品定价;可以通过制定倾向性的价格政策,用利益驱动来引领经营部门的业务发展方向;可以通过将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损失纳入内部资金转移价格进行核算来进行风险管理;亦可以定量核算不同部门、不同业务条线的收益来进行绩效考核及分配。而构建适用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定价机制,准确反映筹资成本,是保障实现上述功能的基础。

目前,国外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管理通常采用的是市场模式,也就是根据当期的市场筹资成本和业务收益确定不同类型、不同期限档次的资金价格。流行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定价方法是期限匹配法,即按照业务的期限和利率类型,应用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曲线,逐笔确定转移价格。市场收益率曲线是国外商业银行确定其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的基础。

第1章 FTP的概念及实质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的概述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是商业银行内部资金中心与业务经营单位按照一定规则全额有偿转移资金,达到核算业务资金成本或收益等目的

的一种内部经营管理模式。在国外被称为Funds Transfer Pricing system,简称FTP。资金中心与业务经营单位全额转移资金的价格称为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以下简称FTP价格),通常以年利率(%)的形式表示。

在FTP体系的管理模式下,资金中心负责管理全行的营运资金,业务经营单位每办理一笔业务(涉及资金的业务)均需通过FTP价格与资金中心进行全额资金转移。具体地讲,业务经营单位每笔负债业务所筹集的资金,均以该业务的FTP价格全额转移给资金中心;每笔资产业务所需要的资金,均以该业务的FTP价格全额向资金管理部门购买。对于资产业务,FTP价格代表其资金成本,业务经营单位需要支付FTP利息;对于负债业务,FTP代表其资金收益,业务经营单位从中获取FTP利息收入。

例如,某分行叙做了一笔期限1年的定期存款,固定利率%,金额1000万元。如果该笔存款的FTP价格为2%,则经营单位从资金中心获得20万元FTP利息,减去其付给客户的利息15万元,该笔存款的净利息收入为5万元。

又如,某分行发放了一笔贷款,期限2年、固定利率6%、金额1000万元。如果该笔贷款的FTP价格为3%,则经营单位每年付给资金中心30万元FTP利息,加上其向客户收取的贷款利息60万元,该笔贷款的年净利息收入为30万元,两年净利息收入共计60万元。

FTP体系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四大功能:科学评价绩效、优化资源配置、指导产品定价和集中市场风险。它们发挥作用的内在逻辑机理表现为:由于FTP提供了每笔业务的资金成本或资金收益,所以,在FTP管理模式下,银行对每笔业务都可以计算出其净利息收入。这样,基于每笔业务的基础信息,银行就可按产品、按部门、按客户或按个人来衡量其对全行整体净利息收入的贡献。将这些量化结果运用于绩效管理上,银行可以不同考核对象所赚取的净利息收入作为考核指标;运用于优化资源配置上,银行可以此为基础,客观地比较不同产品的盈利性,从而将有限的资源运用到最有利可图的产品、客户群或地区;运用于产品定价上,客户经理可清楚地量化业务的资金成本或资金收益,从而在综合考虑成本因素、获利因素的基础上制订科学的定价策略。

FTP体系集中市场风险的管理功能,则是指FTP体系能剥离业务经营单位的利率风险,将全行利率风险统一集中到总行管理。若一笔业务的FTP净利差在其整个业务期间内保持不变,则表示该笔业务对经营单位而言没有利率风险。也就是说,不论市场利率发生怎样的变化,该业务的净利息收入都不会发生变化。但由于FTP体系带来的只是银行内部的资金转移,它并不能改变银行整体的利率风险,所以,业务经营单位没有利率风险,并不表示整个银行没有利率风险。事实上,该业务背后的利率风险,只是通过资金的全额FTP计价转移,从业务经营单位剥离到了资金中心。所有业务经营单位的利率风险都被剥离到了资金中心,也就是实现了市场风险的集中管理。正因为如此,

使得FTP体系同时还具有集中市场风险的管理功能。

FTP及其实质

FTP其实是上存下借资金业务的另一种翻版。在FTP未引入中国银行业之前,上存下借以及联行往来是大家最熟悉不过的银行内部资金业务,当分支机构有剩余资金时,可以将这些剩余资金存入总行资金中心;当分支机构缺资金时,可以向总行资金中心申请资金,这就是典型的差额管理模式下的上存下借资金业务。所谓FTP就是将上存下借资金业务由差额管理模式向全额管理模式转变,在全额管理模式下,分支机构将存款逐笔存入总行资金中心,同时又从资金中心逐笔借出资金用于贷款业务。

上存下借的资金业务由差额管理模式向全额管理模式转变,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功能:首先,这种转变方便绩效考核,有利于条线型事业部管理。在西方商业银行中,一项重要的管理变革就是,将管理体制以块块为主的事业部制管理模式向以条线为主的事业部制管理模式、再向条块结合的事业部制管理模式转变,这种转变依赖于完善的会计核算体系和利润报告体系,FTP为会计核算体系和利润报告体系的完善提供了技术条件。其次,这种转变方便转移风险,有利于市场风险的集中管理。在利率、汇率市场化的环境里,市场风险愈来愈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这种风险毫无疑问需要集中的专业化管理。FTP实际上将市场风险从分支机构的业务经营中剥离出来,使其

能获得覆盖信用风险、运作成本并有一定利润的稳定利差。市场风险完全由总行资金中心来承担。第三,这种转变方便产品定价,有利于培育理性竞争意识。对于资产业务而言,FTP是资金成本,是分支机构延揽资产业务的价格底线;对于负债业务而言,FTP是资金收益,是分支机构对外承诺存款利率的上限。FTP实际上为资产负债产品的定价订立了基本的游戏规则。第四,这种转变方便资源配置,有利于实施结构调整战略。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看,资源应该投入到高回报的金融业务当中去。通过FTP,商业银行就能清晰地核算出产品、客户、员工、部门所创造的利润和所占用的资本,而这使得资源分配有了客观的依据和标准。

第2章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的定价方法

定价原则

目前国际通行的FTP定价原则是期限匹配原则,即根据FTP定价曲线,按照业务的期限特性、利率类型和支付方式逐笔确定存、贷款等相关业务的FTP价格。其中,FTP定价曲线是一条反映不同期限资金价格的曲线,它是按照期限匹配原则确定产品FTP价格的基础。国外商业银行通常采用机会成本法(opportunity cost)确定其FTP定价曲线,即:根据银行当前的机会筹资成本和机会投资收益计算各期限档次资金的价格。市场收益率曲线是国外商业银行确定其FTP定价曲线的基础。现举例说明如下:

例如,某分行于2005年11月21日叙做了如下两笔业务:

1)一笔期限1年、利率1%的存款,其FTP价格(不含其他调整因素)等于FTP定价曲线上1年期的收益率%,该存款的净利差为%。(存款的净利差=FTP价格-存款利率=%-1%=%);

2)一笔期限2年、利率4%的贷款,其FTP价格(不含其他调整因素)等于FTP定价曲线上2年期的收益率%,该贷款的净利差为%(贷款的净利差=贷款利率-FTP价格=4%%=%)。

以上是最基本的定价原则,在实际经营过程中,资金中心在确定每笔业务的FTP价格时,还要根据业务的具体特性选择不同的定价方

法。通常,一笔业务的 FTP价格包括两部分,即基础FTP价格和FTP 调整项。其中,基础FTP价格根据业务特性,采用国际通行的FTP定价方法确定,FTP调整项则根据银行管理需要设置。当FTP调整项用百分点表示时,产品最终的FTP价格为:产品最终的FTP价格=基础FTP价格+/-FTP调整项,当FTP调整项用百分比表示时,产品最终的FTP价格为:产品最终的FTP价格=基础FTP价格×(1+/-FTP 调整项)

具体定价方法

目前,国际通行的FTP定价方法有十几种,但最常用的主要是期限定价法(term to maturity/repricing)、指定利率法(assign rate )和现金流法(cash flow)等三种。

期限定价法

期限定价法是指按照业务的原始期限或重定价周期在FTP定价曲线上找到对应期限的点,并以该点收益率作为基础FTP价格的FTP定价法。期限定价法通常适用于具有确定期限、本金一次支付、利率类型为固定利率(整个业务期内产品利率固定不变,以下同)或定期调整利率(产品利率跟随某个利率按一定周期进行调整,以下同)的业务。

例如:现有贷款A(1年期固定利率的贷款)和贷款B,贷款A 是1年期固定利率贷款,贷款B是一年期定期调整利率贷款,其利率每3个月调整1次。按照期限定价法,它们的基础FTP价格分别为3%

和2%(见下图)。

指定利率法

指定利率法是指根据业务的特性直接指定某个收益率作为其基础FTP 价格的定价方法。使用该定价方法时,首先需要确定指定的收益率,(如1个月LIBOR),然后计算该指定收益率在数据处理周期内的平均值(如月度平均值),并以之作为该业务的基础FTP价格。指定利率法通常适用于无确定期限的业务、利率按天浮动的业务,以及需由经营单位承担利率风险的业务。

现金流法

现金流法是指以每期清偿的本金金额及其占用期限的乘积作为权重,对FTP定价曲线上每期本金占用期限对应的收益率进行加权平均,并以求得的结果作为基础FTP价格的一种FTP定价方法。

第3章资金中心的性质及其战略定位

资金中心的性质

在金融市场不太发达的环境里,商业银行缺乏主动性资产负债运营工具(比如,发行主动负债工具、调整投资筹资组合、实施资产证券化或利用衍生产品套期保值等),资金中心(香港银行界经常将资金中心称之为司库)主要工作就是留好备付,维持银行流动性。在二元金融结构中,各分行在分行内部也要维持资金平衡,形成差额上存下借的资金管理模式。但是,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特别是主动性资产负债运营工具不断丰富,资金中心的职责不断充实,作用不断提升,影响不断扩大。此时,资金中心由被动式资金管理(以指令性、指导性计划手段为主)逐步转向主动式资金运营(以市场交易为主),由中台管理机构逐步演变成前台运营机构,主要职责就是,通过全额FTP机制,将全行的资产负债转换成资金中心的资金池,资金中心在保证银行流动性的前提下,对资金池进行运营,实现资金池的保值和增值。

毫无疑问,这是一种典型的前台经营性职能,属于典型的业务层面和微观层面,商业银行需要对资金中心的经营进行严格的利润考核。

首先,这是业务层面的资产负债运营职能,与战略层面的资产负债管理职能有所不同。资金中心业务层面的资产负债运营职能是指通

过对本外币利率、汇率的预测判断,对FTP后的资金池进行主动的表内调整和表外对冲,达到经营资金池风险、获得资金错配利润的目的;而战略层面的资产负债管理职能着眼于全行的资产负债表,其表内调整和表外对冲手段更加多样,不仅包括投资筹资组合的调整和衍生工具套期保值,而且包括存贷款组合的调整、资产负债证券化等多种手段,这些手段往往通过下达经营计划和风险限额的方式,要求前台业务部门(不仅包括资金中心,而且也包括分支机构及其他战略业务单位)具体执行。因此,战略层面的资产负债管理更多地是站在宏观层面,完全是一种典型的中台管理性职能。

其次,资金中心也有微观层面的风险经营职能,这种微观层面的风险经营职能与宏观层面的风险管理职能也完全不同,微观层面的风险经营,主要着眼于微观层面的经营,通过把握风险、承担风险、控制风险,实现一定的经营利润,这充分反应了银行是经营风险的企业实质;而宏观层面的风险管理着眼于宏观层面,通过把握经济金融形势以及政策动态,制定风险管理政策,计量、监控、报告整体风险状况,对异常风险事件提出处理意见。

资金中心的战略定位

在我国经营实践中,最常见的误区就是,对金融市场的变化充耳不闻,仍延续过去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将资金中心仍简单地视作中台管理部门,一是将资金中心完全视为提供银行流动性的管理部门,且将流动性管理视为政策性业务,丝毫不考虑流动性、赢利性和安全性

的三性统一;二是将资金中心的前台经营职能与战略层面的资产负债管理职能、战略层面的市场风险管理职能混为一谈,将资金中心的经营职能完全赋予计划财务部门,结果严重违反了前台、中台、后台相互独立、相互牵制的内部控制原则。

从国内外商业银行经营实践看,资金中心(也就是司库)的管理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司库部门与金融市场部门完全合一,世界著名的花旗银行和汇丰银行就是其中的最佳典范;另一种是司库部门与金融市场部门适度分开,这种管理模式比较少见,但通常在司库部门和金融市场部门之上设置资金总监来进行协调管理。不过,无论采取哪种管理模式,所有的商业银行都无一例外地推行前、中、后台相互独立、相互牵制的内部控制体系,将司库和金融市场都作为前台业务部门,与计划财务、资产负债管理等中台控管部门实行相对隔离。

第4章推行FTP体系对国内商业银行的影响

相对于现行"上存下借"的资金管理体系,FTP体系更加公平、合理,而且具有更强大的管理功能。推行FTP体系将对国内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产生深刻影响,带来许多新变化。

资金管理模式的变化。

推行FTP体系后,资金管理模式将由资金的差额转移转变为资金的全额转移。在现有的上存下借资金管理模式下,分行的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首先在分行内部进行安排和匹配,只有资金余缺部分才通过上存或下借与总行发生资金往来。而推行FTP体系后,分行所有的营运资金都通过FTP价格与总行发生转移,每笔负债业务通过FTP价格将资金上存给总行,并从中获取FTP利息收入;每笔资产业务通过FTP价格从总行获得资金,并同时支付FTP利息费用。

推行FTP体系意味着两种资金管理模式的切换,将带来总、分行资金管理职能的变化。在FTP体系下,分行原来的二级缴存、上存、下借、联行往来等内部往来资金业务都不复存在,分行在当地人民银行的资金和在联行帐户上的资金都属于总行的资金,总、分行资金管理工作的内容和职责都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分行净利息收入(NII)核算方式及其在行际间分布格局的变化。

推行FTP体系前,分行的净利息收入等于计息资产业务的利息收

入与计息负债业务的利息支出之差,其中,与总行间的上存、下借业务以及联行往来业务都属于分行的资产、负债业务。而推行FTP体系后,分行的净利息收入等于每笔业务产品利率与FTP价格间的FTP净利差之和。由于分行FTP净利息收支的大小取决于分行资产/负债的规模、期限、利率特征等多方面因素,所以,推行FTP体系后,各分行净利息收入的变化程度不一,由此必然会带来分行原有净利息收入贡献格局的变化。

银行经营管理中经济调节手段的变化。

不论是内部资金转移价格还是上存下借利率,都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经济调节杠杆。但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比上存下借利率的经济调节作用更加直接、有效。理由是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的作用点可以直接定位到银行需重点扶持的某类业务、某个地区、某个行业、某类客户上,而上存下借利率的作用点通常只是分行差额资金的筹资成本或资金收益,在操作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便利性。

总、分行市场风险管理职能的变化。

在上存下借资金运作模式下,分行承担利率风险,可以用其吸收的短期存款来发放长期贷款,从中获得以短支长的期限错配收益。推行FTP体系后,期限匹配原则下的FTP定价方法,使分行大部分产品的市场风险都被集中到资金中心实行统一管理。可见,推行FTP体系后,总、分行的利率风险管理职能将发生彻底改变,并对总行市场风

险管理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银行管理基础平台的提升。

FTP体系是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础工具,也是国内商业银行提升管理水平,实现管理与国际接轨的起点和基础。推行FTP体系,将为国内商业银行的事业线改革、产品定价、绩效考核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出台创造切实可行的平台,极大地提升国内商业银行的管理基础。

第5章国内商业银行推行FTP体系面临的困难

基于国内金融市场和银行经营环境的特殊性,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技术的引入和推行将面临许多来自制度、体制、市场和环境等多方面的约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积极妥善解决。

人民币金融市场不健全所带来的FTP定价基准问题

国内银行推行FTP面临的首要困难是人民币缺乏公认的市场收益率曲线,且市场收益率不能直接反映存、贷款业务的机会收益或机会成本。确定FTP定价曲线,是确定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最基本且最重要的步骤,其作用是确定一个为所有业务部门所认同的定价标尺。在国外市场条件十分成熟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确定 FTP定价曲线通常以市场收益率曲线为基础,其数据可直接在金融市场上获得。但在国内,由于我国金融市场还欠发达,至今尚未形成一条公认权威的市场收益率曲线。不仅如此,由于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仍以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利率为定价基础,使得存、贷款利率与市场利率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背离,在这种情形下,即便能找到一条市场收益率曲线,也不能直接用作存、贷款业务的FTP定价曲线。针对这一困难,建议商业银行首先应明确推行FTP体系的总体目标,然后围绕该总体目标,按照FTP定价曲线代表银行机会筹资成本或机会投资收益的基本原理,构建自身的人民币业务FTP定价曲线。

市场上非理性竞争行为的存在所带来的市场竞争力问题

运用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引导产品定价可能面临市场非理性竞争行为的冲击,若不正确引导,分行可能会无所适从。确定合理的资金成本或资金收益,指导经营单位合理定价是FTP体系的一大管理功能,也是国内商业银行推行FTP体系的目的之一。但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国内某些银行一定程度上还遵循着以追求规模扩张为主的粗放式经营策略,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业务领域,不惜为规模牺牲效益,以非理性地价格参与市场竞争。面对市场上的非理性竞争行为,按照FTP价格进行理性定价,可能会使银行陷于两难境地:参与非理性竞争会损害利益,理性定价又会失去市场。

事实上,不推行FTP体系同样会面临非理性竞争问题。而推行FTP体系,则可让业务单位更清楚自己的底线,使自己在竞争中处于主动。故建议国内商业银行在推行FTP体系时,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按照风险与综合收益对称的基本原则,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指导思想,与业务管理部门一起,客观分析市场上非理性竞争行为的存在原因,有针对性地合理确定产品的FTP价格,使之既能真实反映业务的资金成本或收益,又能给分行提供一定的盈利空间。

原有利益格局被打破所带来的分行利益再分配问题

长期以来,国内银行绩效考核一直以账面利润为主导,对资产业务的风险认识不足,缺乏建立在统一风险、成本计量之上的经营绩效

评价机制。推行FTP体系后,新的资金成本(收益)核算方式,将更加公平、合理地反映各分行的净利息收入贡献,并将期限错配收益从分行剥离出来,集中反映到总行。在目前净利息收入占居七分天下的收入结构下,该核算方式的变化必然会打破分行原有的利润贡献格局。如果全行绩效考核办法不进行相应调整,这一改变,势必会影响部分分行的既得利益,如果处理不当,将会给FTP体系推广带来无形的阻力,影响FTP体系的推行效果。

第6章国内商业银行推行FTP体系的对策

为了国内的商业银行能够很好的推行FTP方法,需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通过培训、指导和沟通,统一思想认识,提高分行对FTP 结果的认可程度;二是在FTP体系推广过程中注重策略,在不改变FTP最本质涵义的前提下,避免对分行造成过大震荡,确保管理平台的平稳切换。

新理念、新技术的引入所带来的学习和运用问题

FTP体系的推广所带来的不仅是内部资金管理模式和资金价格的改变,更重要的是银行经营管理平台的切换,银行经济调节手段的提升。但FTP体系实施效果的好坏,直接取决于业务人员和管理人员对它的认识和运用水平。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对FTP体系的基本原理、定价方法和运行机制还普遍缺乏基本认识,如果不尽快改变这一现状,不仅FTP体系的实施效果会大打折扣,而且还可能由于对其涵义的片面理解,造成总、分行经营决策方向上的偏差。因此,国内商业银行必须把 FTP培训作为推行FTP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针对不同对象,从多个层面对全行员工进行培训和指导,不断强化全行对FTP体系的认识和运用水平。

人民币市场对冲工具的匮乏所带来的市场风险管理问题

相对于西方成熟的金融市场和丰富的金融工具,人民币的外部环境使得国内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的集中管理面临较大挑战。在人民币金

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方案

端, 借用上级行资金为末端的信贷资金 流通过程。内部资金转移价格 ,包括上存资金价格、 借用上级行资金价格。 相关因素: 贷款利率为 营业税税率 贷款经营费用率 上存资金利率定价模型: R 3= R 1Q 1(1- I - B 1)- Q 1Q2+D ( B 2- R 2)- E 发放贷款实际得利与归还上级行资金实际得利之间的等价平衡关系式为 R 4= R 1 Q 1(1- I - B 1)- Q 1 Q 2+D ( R 4- R 2)- E 资金综合成本率。 二是借用上级行资金价格要高于上存资金价格。 内部资金转移是指在实行分支行体制的商业银行内部 , 以上级行为中间环节 , 上存资金为始 贷款收息率 Q 1(实收利 息与贷款应收利息之比) 收入贷款损失率为 Q2 ( 贷款本金损失与贷款实收利息之比 ) 贷款派生存款系数 D ( 发放单位贷款可以带来的存款数量 ) 活期存款利率 R2 存款资金综合成本率 B 2( 指通过组织存款途径筹集的可以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成本水 平 , 其成本构成要素有存款利息支出、 为组 织存款而支出的经 营和管理费用、存款经营活动 中的备付现金而支付的利息成 本) 上存资金利率 R3 借用上级行资金利率 R4 发放贷款的实际得利与上存资金实际得利之 间的等价平衡关系式为 上存资金和借用上级行资金定价的基本原则 有四条 : 一是借用上级行资金价格要高于存款 三是在上存资金不追加利

润任务的条件下 , 上存资金价格要高于存款资金综合成本率 ; 在上存资金追加利润任务的条 件下 ,上存资金价格与追加利润任务之差要高于存款资金综合成本率。四是要较好地体现区 别对待、分类调节的资金定价原则 , 以有利于调动低效高险支行压缩贷款而扩大上存或归还 上级行资金和高效低险支行适度借用上级行资金而扩张贷款的积极性。 设定低 效高险支行有关因素符号的右上角以“’”表示 , 高 效低险支行有关因素符号的右 上角以“〃”表示 , 在上存资金不追加利润任务的条件下 , 上存资金、借用上级行资金价格较合理区间关系式为 B’ 2R' 1Q' 1(1 - I - B’ 1) - Q' 1Q' 2+D' ( B'2 - R 2)- E R3< R 4<[ R" 1Q'' 1(1 - I - B" 1) - Q" 1Q''2 - D''R 2- E ]/(1- D") 而且在上存资金追加利润任务条件下 ,设上存资金追加利润任务为E 1,单位贷款追加利润任 务为E 2,且有E 1 + E 2=E ,那么,上存资金、借用上级行资金价格较合理区间关系式为 B’ 2<(R 3-E1)>R’ 1Q’ 1(1 -I -B’ 1)-Q’ 1Q’ 2+D’ (B’2 -R2)- E2 R3

农村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管理办法

农村商业银行部资金转移定价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本行”)部资金管理,规和约束本行资金营运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资产负债精细化管理,充分发挥价格导向作用,根据《商业银行法》、《商业银行部控制指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部资金转移定价是指总行计划财务部与各支行按照一定规则有偿转移资金,达到核算业务资金成本或收益等目的的一种部管理模式。 第三条本行部资金管理遵循“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灵活调度、利率调节”的原则。总行有偿使用支行上存资金,金融市场部有偿使用总行资金。 (一)统一管理。总行计划财务部是全行系统资金的运营管理中心,拥有全行资金配置权和调度权,负责全行资金平衡,指导各支行开展资金营运。 (二)分级负责。各支行分别管理本支行部资金,负责支行资金营运管理,执行总行资金调度指令,平衡资金并保证支行的资金支付。 (三)灵活调度。根据资金来源与运用的变化,灵活有效的调度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四)利率调节。总行通过运用部资金价格杠杆,引导资金合理有序流动,最大限度减少不生息资金和无息资金占用。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本行总行及辖属各支行。 第二章资金转移定价方式 第五条通过建立虚拟资金池,以全行统一的部资金转移价格,从资金筹集部门买入资金,将资金卖给资金营运部门,将各支行利息的资产和负债的收入收益、和支出进行细分,充分发挥利率杠杆作用,通过盈利能力分析和绩效考核,体现效益性经营对各业务单位的导向作用,实现各网点经营效益最大化。 第四条资产与负债业务的净利差收入分为两个部分:资产业务净利差和负债业务净利差。 第五条资产业务净利差等于资产业务收益减去资金成本。负债业务净利差等于负债业务资金收益减去利息成本。 第三章资金池管理 第六条资金池设在总行资金营运中心总行运营管理部清算中心,分支行每笔负债业务所筹集的资金,均以该业务的部定价全额转移给总行资金营运中心运营管理部清算中心;每笔资产业务所需要的资金,均以该业务的部定价全

内部转移资金定价管理办法

内部转移资金定价管理办法

签发表 本《内部转移资金定价管理办法》(版)于以下会签日期中较晚日生效 文件信息详单

修订记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对全行资金资源配置进行有力的引导和集聚,实现全行资金资源配置的整体效益最大化和整体质量最优化的有机 统一,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商业银行法》、《人民币利率管理规定》、《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建设有关事宜》相关通知 文件,结合我行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unds Transfer Pricing,以下简称FTP)是指我行内部资金管理中心与业务经营单位按照一定 规则全额有偿转移资金,达到核算业务资金成本或收益等目的的 一种内部经营管理模式。资金管理中心与业务经营单位全额转移 资金的价格称为内部资金转移价格。 第三条FTP是一种为公司、零售和资金等业务提供定价、业绩评价标准及考核导向的工具,通过该工具可以优化全行资产负 债业务结构和收入结构,引导全行各项业务健康、持续发展。 第四条由于系统的限制,目前我行的FTP管理实行基准FTP 管理,暂不实行分产品FTP管理。基准FTP是指根据金融市场的 重置成本和重置收益而制定的基础FTP利率。 第五条全行FTP管理包括FTP政策的制定、FTP价格的制定和发布、基础业务数据的收集、计算和内部管理报表的编制等。 第二章职责分工 第六条总行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是FTP定价的决策机构,负责讨论审议FTP管理过程中的重大决策,具体内容包括: 1、负责审议我行FTP定价的基本原则。 2、负责审议我行FTP定价的基本方法。 3、负责审议我行FTP定价中的重大政策等。 4、监督FTP价格的执行情况。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

内部资产转移定价(FTP) 目录 第1章FTP的概念及实质 (3) 1.1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的概述 (3) 1.2 FTP及其实质 (5) 第2章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的定价方法 (7) 2.1定价原则 (7) 2.2具体定价方法 (8) 2.2.1期限定价法 (8) 2.2.2指定利率法 (8) 2.2.3现金流法 (9) 第3章资金中心的性质及其战略定位 (10) 3.1资金中心的性质 (10) 3.2资金中心的战略定位 (11) 第4章推行FTP体系对国内商业银行的影响 (13) 4.1资金管理模式的变化。 (13) 4.2分行净利息收入(NII)核算方式及其在行际间分布格局的变化。 (13) 4.3银行经营管理中经济调节手段的变化。 (14) 4.4总、分行市场风险管理职能的变化。 (14) 4.5银行管理基础平台的提升。 (14)

第5章国内商业银行推行FTP体系面临的困难 (15) 5.1人民币金融市场不健全所带来的FTP定价基准问题 (15) 5.2市场上非理性竞争行为的存在所带来的市场竞争力问题 (15) 5.3原有利益格局被打破所带来的分行利益再分配问题 (16) 第6章国内商业银行推行FTP体系的对策 (17) 6.1FTP新理念、新技术的引入所带来的学习和运用问题 (17) 6.2人民币市场对冲工具的匮乏所带来的市场风险管理问题 (17) 6.3综合评价资金成本、营运成本和风险成本所带来的产品盈利性分析问题 (18) 内部资产转移定价(FTP) 商业银行应用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管理,有助于其将产品定价、策略指引、风险管理及绩效考核应用于日常经营管理。商业银行依托合理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形成机制,可以通过反映筹资成本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约束资产业务的产品定价;可以通过制定倾向性的价格政策,用利益驱动来引领经营部门的业务发展方向;可以通过将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损失纳入内部资金转移价格进行核算来进行风险管理;亦可以定量核算不同部门、不同业务条线的收益来进行绩效考核及分配。而构建适用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定价机制,准确反映筹资成本,是保障实现上述功能的基础。 目前,国外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管理通常采用的是市场模式,也就是根据当期的市场筹资成本和业务收益确定不同类型、不同期限档次的资金价格。流行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定价方法是期限匹配法,即按照业务的期限和利率类

资金转移定价FTP

FTP(Funds Transfer Pricing :资金转移定价)资金转移定价(FTP)最早诞生于生产企业,目的是核算生产流程每个环节所耗费的成本,以确定企业的最终利润来自哪个产品。20世纪八十年代美洲银行首次在银行业引入FTP,用于核算资金的成本或收益,识别银行利差的真正来源。目前,FTP 已经被国际商业银行所普遍使用,并在商业银行的绩效考核、利率风险管理、资源配置以及产品定价方面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 资金转移定价 一个内部成本会计系统或方法,将基金成本支出转移到需要资金来产生资产的利润中心,将基金信贷转移到提供资金的利润中心。 资金转移定价是指银行内部各分支机构或部门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结算价格,原属于银行会计范畴,用于核算目的。随着金融机构试图在负债和资产两大业务均取得利润,资金转移定价已主要用于资产负债的管理,包括分离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产品定价和实现资金配置等多种用途。 需要指出,资金转移定价不发生实际的资金流动,而是通过专门的管理信息系统来为每一账户、产品或部门等建立虚拟的资产负债表发生交易而实现的。在资金转移定价的基准利率选择上,一些国际银行或使用短期市场利率或使用长期市场利率。使用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各有利弊,如使用短期利率可以使内部资金调拨能很快反映市场的变化,但也可能对业务决策有误导。 [编辑本段]FTP 进入银行业的背景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洲银行首次采用FTP进行内部资金成本与收益的核算。当时美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基本完成,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压力是一方面存款成本迅速上升,另一方面是资产收益快速下降,银行净息差大幅收窄。 ○存款成本迅速上升。金融自由化和混业经营使商业银行流失了许多长期稳定的低成本存款,为了防范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不得不通过提高资金成本获得资金来源。 ○资产收益快速下降。直接融资渠道的开放,信用市场的扩展,使商业票据、企业债等成为企业新的融资渠道,信贷资产证券化促使资产的市场价格进一步走低。 息差收入大幅收窄,银行经营陷入困境,到底是存款更赚钱还是贷款更赚钱无从知晓,识别利润来源成为商业银行首先面临的课题——FTP 应运而入。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2015年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方案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2015年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适应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增强内部资金价格的市场敏感 性,发挥优化资源配置和引导对外定价的作用,现对2015年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以下称“FTP”)方案做出更新和调整,整体思 路如下。 (一)服从全行战略导向,延续贷款业务鼓励政策 2015年,各项业务定价方法和业务利差锁定原则保持不变, 总行将继续以资金的市场价格为基础衡量机会成本,保持内部曲线的市场敏感性。但受外部经济环境影响,为调动分行发展贷款业务的积极性,2015年总行对贷款业务将延续鼓励政策,在市 场价格基础上加大FTP价格打折幅度。 (二)鼓励拉长信贷业务重定价期限 为应对降息预期,在确定2015年贷款FTP价格时遵循“固定利率优于浮动利率,重定价周期长优于短”的原则。即:同等 期限贷款,固定利率FTP价格低于浮动利率;对浮动利率贷款 设置重定价周期调整项,重定价周期越长则FTP价格越低。通过FTP这一经济手段主动调整我行贷款业务期限结构,鼓励分 行拉长贷款业务重定价期限。 (三)单独核算总行市场化业务 我行资金的主要来源为储蓄和公司存款,当前存贷比还远低于同业,其他可用资金主要配置在总行市场化业务。为加强成本约束,资金运用必须覆盖吸收存款的资金成本,2015年以储蓄存款FTP价格和公司存款FTP价格为基础构建总行市场化业务

曲线,按期限确定其FTP价格,对总行市场化业务进行单独核算。 (四)收取公司存款转移收支 为完善FTP理论模型,抑制分行套利冲动,自2015年起对提前支取的公司定期存款进行转移收支调整。即:因提前支取日之前总行按照定期期限对应的FTP价格付给分行收益,该价格高于活期存款FTP价格,对提前支取日之前多付给分行的收益,总行将以转移收支的形式进行追溯调整。 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曲线 2015年我行设置四条FTP基础曲线:人民币存贷款业务曲线、人民币非存贷款业务曲线、总行人民币市场化业务曲线及外币业务曲线。 (一)人民币存贷款业务曲线 人民币存贷款业务曲线的构建方法与2014年保持一致,采用2014年最近一个季度的市场价格数据算术平均得到,按年调整。若市场出现较大变化,随时调整。数据及其来源可参见《中 国邮政储蓄银行2014年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方案》(见邮银发〔2013〕1217号),各期限价格具体数值见附件1。 (二)人民币非存贷款业务曲线 人民币非存贷款业务曲线构建方法与2014年保持一致,按周更新,每周一9:00前由总行在利率管理群内发布。数据及其 来源可参见《中国邮政储蓄银行2014年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方案》(见邮银发〔2013〕1217号)。

农村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管理办法39215

农村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本行”)内部资金管理,规范和约束本行资金营运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资产负债精细化管理,充分发挥价格导向作用,根据《商业银行法》、《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是指总行计划财务部与各支行按照一定规则有偿转移资金,达到核算业务资金成本或收益等目的的一种内部管理模式。 第三条本行内部资金管理遵循“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灵活调度、利率调节”的原则。总行有偿使用支行上存资金,金融市场部有偿使用总行资金。 (一)统一管理。总行计划财务部是全行系统内资金的运营管理中心,拥有全行资金配置权和调度权,负责全行资金平衡,指导各支行开展资金营运。 (二)分级负责。各支行分别管理本支行内部资金,负责支行资金营运管理,执行总行资金调度指令,平衡资金并保证支行内的资金支付。 (三)灵活调度。根据资金来源与运用的变化,灵活有效的调度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四)利率调节。总行通过运用内部资金价格杠杆,引导资金合理有序流动,最大限度减少不生息资金和无息资金占用。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本行总行及辖属各支行。 第二章资金转移定价方式 第五条通过建立虚拟资金池,以全行统一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从资金筹集部门买入资金,将资金卖给资金营运部门,将各支行利息的资产和负债的收入收益、和支出进行细分,充分发挥利率杠杆作用,通过盈利能力分析和绩效考核,体现效益性经营对各业务单位的导向作用,实现各网点经营效益最大化。 第四条资产与负债业务的净利差收入分为两个部分:资产业务净利差和负债业务净利差。 第五条资产业务净利差等于资产业务收益减去资金成本。负债业务净利差等于负债业务资金收益减去利息成本。 第三章资金池管理 第六条资金池设在总行资金营运中心总行运营管理部清算中心,分支行每笔负债业务所筹集的资金,均以该业务的内部定价全额转移给总行资金营运中心运营管理部清算中心;每笔资产业务所需要的资金,均以该业务的内部定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及其机制原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f757592.html,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及其机制原理 作者:门悦 来源:《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年第22期 [摘要]在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金融脱媒以及同业竞争的加剧,中国商业银行面临利率风险程度逐渐加深,从而引起一系列诸如风险管理、产品定价和绩效考评等问题。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利用各种精细化管理手段经营利差,提升盈利管理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FTP作为国际上现代化科学的商业银行内部资金管理模式,是银行公平评价绩效、集中管理市场风险、科学指导产品定价和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效工具。本文将对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的定义、背景、功能作用等进行介绍,并从FTP运行结果的角度剖析其机制原理。 [关键词]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利差管理;剥离;补贴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22.054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22-00-02 1 FTP定义及相关背景 1.1 定义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unds Transfer Pricing,FTP)即商业银行按照一定规则,在本银行系统内部向资金提供单元确定提供资金的收入价格、向资金使用单元确定使用资金的成本价格的定价机制。 1.2 FTP背景及相关文献综述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要实现可持续盈利,势必面临前所未有的多重压力和巨大挑战。特别是利率持续下降,迫使银行必须不断提高其绩效管理能力。在市场利率接连跌至2015年历史新低的形势下,FTP模式在我国部分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实践中的作用进一步突显。一般而言,使用FTP模式主要是利用其分析的结果,并将结果数据导入其他管理系统,以辅 助分析客群、组织及产品的盈利能力。事实上,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在FTP模式应用 方面已有了较长时间的经验积累,管理层可以清晰地掌控机构内部各项金融产品的价值,并据此作出动态决策。FTP定价模型应用过程中演变出3种主要模式:单一资金池定价模式、多重资金池定价模式和期限匹配定价模式。 由于各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及运营模式存在差异,提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FTP模式有极大的局限性,也不切实际,且FTP模式也需要在经济环境变化的背景下不断调整,因此,对FTP的研究也需要更加深入、全面。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过程已逐步趋于完善,商业银行也将直面利率完全市场化下的种种冲击,建立完善、可靠的FTP模式对优化商业银行内部管理

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方案

内部资金转移是指在实行分支行体制的商业银行内部,以上级行为中间环节,上存资金为始端,借用上级行资金为末端的信贷资金流通过程。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包括上存资金价格、借用上级行资金价格。 相关因素: 贷款利率为R1 贷款收息率Q1(实收利息与贷款应收利息之比) 收入贷款损失率为Q2 (贷款本金损失与贷款实收利息之比) 营业税税率I 贷款经营费用率B1 贷款派生存款系数 D (发放单位贷款可以带来的存款数量) 活期存款利率R2 存款资金综合成本率B2(指通过组织存款途径筹集的可以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成本水平,其成本构成要素有存款利息支出、为组织存款而支出的经营和管理费用、存款经营活动中的备付现金而支付的利息成本) 上存资金利率R3 借用上级行资金利率R4 上存资金利率定价模型: 发放贷款的实际得利与上存资金实际得利之间的等价平衡关系式为: R3=R1Q1(1-I-B1)-Q1Q2+D(B2-R2)- E 发放贷款实际得利与归还上级行资金实际得利之间的等价平衡关系式为: R4=R1Q1(1-I-B1)-Q1Q2+D(R4-R2)- E 上存资金和借用上级行资金定价的基本原则有四条:一是借用上级行资金价格要高于存款资金综合成本率。二是借用上级行资金价格要高于上存资金价格。三是在上存资金不追加利润任务的条件下,上存资金价格要高于存款资金综合成本率;在上存资金追加利润任

务的条件下,上存资金价格与追加利润任务之差要高于存款资金综合成本率。四是要较好地体现区别对待、分类调节的资金定价原则,以有利于调动低效高险支行压缩贷款而扩大上存或归还上级行资金和高效低险支行适度借用上级行资金而扩张贷款的积极性。 设定低效高险支行有关因素符号的右上角以“′”表示,高效低险支行有关因素符号的右上角以“〃”表示, 在上存资金不追加利润任务的条件下,上存资金、借用上级行资金价格较合理区间关系式为: B′2<R3>R′1Q′1(1-I-B′1)-Q′1Q′2+D′(B′2-R2)-E R3<R4<[R″1Q″1(1-I-B″1)-Q″1Q″2-D″R2-E]/(1-D″) 而且在上存资金追加利润任务条件下,设上存资金追加利润任务为E1,单位贷款追加利润任务为E2,且有E1+E2=E,那么,上存资金、借用上级行资金价格较合理区间关系式为: B′2<(R3-E1)>R′1Q′1(1-I-B′1)-Q′1Q′2+D′(B′2-R2)-E2 R3<R4<[R″1Q″1(1-I-B″1)-Q″1Q″2-D″R2-E2]/(1-D″) 根据上述模型测算出来的上存资金、借用上级行资金利率是一系列数据组。在实际中,还应该根据资金供求状况和信贷资金增值部分在各类支行间的分割比例来确定具体利率水平,并要控制在合理水平区间之内。 三、内部资金定价模型的应用举例 例如:某国有商业银行二级分行共有10个县级支行,其中高效低险支行有4个,低效高险支行有6个。据调查统计综合分析,1997年,6个低效高险支行综合贷款利率为%,贷款收息率为 64%,收入贷款损失率为%,贷款经营费用率为%,贷款派生存款系数为5%,存款资金综合成本率为%;4个高效低险支行综合贷款利率为%,贷款收息率为94%,收入贷款损失率为%,贷款经营费用率为%,贷款派生存款系数为28%。对发放贷款追加2%的利润任务,

国家开发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商业银行资金转移定价FTP机制

国家开发银行金融研究中心 商业银行资金转移定价FTP机制调查分析 刘明康 研究专论第十二号 二零一四年二月 香港中文大学全球经济及金融研究所香港新界沙田泽祥街十二号郑裕彤楼十三楼

商业银行资金转移定价FTP 机制调查分析 刘明康* 2014年2月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 )是指,商业银行内部资金中心与业务经营单位按照一定规则全额有偿转移资金,达到核算业务资金成本或收益等目的的一种内部经营管理模式。此次调查涉及13家银行,其中包括6家大型商业银行,7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调查层面为大型商业银行及股份制银行的总行管理部门。其中未涵盖城市商业银行,样本选择主要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城市商业银行中资产规模和管理能力良莠不齐,大部分银行均未建立FTP 机制,易导致本次调查后续问题无效,二是从市场影响力来看,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在FTP 机制中,将影响整个行业的建立标准。因此,将13家银行作为调查对象,其调查结果具有较强的参考意义。样本结构如下: 图1:调查样本分布情况 * 香港中文大学全球经济及金融研究所BCT 银联集团杰出研究员。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本所的观点。感谢中国银行业协会在问卷设计和收集数据过程中所提供的帮助。 大型商业银行 股份制商业银行 股份制商业银行

一、各银行FTP机制基本情况 (一)多数银行建立全额FTP机制 目前FTP机制主要包括全额FTP、差额FTP和部分FTP三种机制。全额FTP 机制,即全行建立唯一的资金管理中心,对资金全额集中管理;差额FTP机制,即经营单位首先在内部进行配置,如有资金剩余则上存,有资金缺口则下缴;部分FTP机制,即在全行范围内,设立若干资金管理中心,由各行与所属司库交易。调查显示,13家商业银行全部建立了FTP机制,其中有69.2%的银行建立了全额FTP机制,23.1%的银行建立了差额FTP机制,而建立部分FTP机制的银行仅为7.7%。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FTP机制建设目前以全额FTP为主。 图2:2013年被调查银行FTP机制的建设情况 7.7% 23.1% 69.2% (二)定价曲线与信息系统是建立FTP机制的主要配套因素 有效实施全额FTP机制需要诸多方面的配套保障因素。对FTP机制建立中相关因素重要性的调查显示,有69.2%的银行认为科学的FTP定价曲线基础和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是主要的配套保障因素。此外,也有超过60%的银行认为科学的经营绩效评价机制和完备的产品定价机制是重要的配套保障因素。可见在建立FTP机制的过程中,科学的FTP定价曲线基础、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科学的经营绩效评价机制和完备的产品定价机制应是银行重点考虑的因素。

资金转移定价

实施资金转移定价管理 全面提升商业银行精细化管理水平 —中信银行副行长曹国强 我国商业银行近年来通过治理结构的完善、先进理念的引人以及内部管理的强化,总体经营管理水平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尤其是在经历了2008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的洗礼后,我国商业银行无论是从资本实力,还是从盈利能力和估值水平来看,均已跻身国际银行业前列。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商业银行整体经营管理水平依然不高,与国外先进的商业银行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在精细化管理方面。国外先进的商业银行在很多年以前就采用了大量先进的定量管理工具,建立起了依托先进管理信息系统的全方位精细化管理平台。多维度盈利分析、情景模拟、风险定价等技术,在管理和营销实践中已经得到广泛熟练地运用;市场的细分、客户的经营、产品的创新与定价、内部管理与决策支持,均建立在科学精准的定量分析基础之上。而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在这些方面还处于初级的起步阶段,尚无一家银行能够真正做到精准的多维度盈利分析,情景模拟、风险定价也处在相对初级的水平。缺乏科学成熟的精细化管理平台,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商业银行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最主要的瓶颈。 商业银行的精细化管理,是一项涉及前中后台,涵盖营销、管理和决策支持等各个环节的庞大系统工程。在银行精细化管理平台的建设过程中,资金转移定价(FTP)管理平台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FTP是伴随着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商业银行竞争加剧而出现的一种精细化管理手段,其诞生和发展的过程,也正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和竞争力逐步提升的过程。目前FTP已经成为国际现代商业银行通用的基础管理工具,除了具备公平绩效考核、分离利率风险、优化资源配置和指导产品定价四大功能之外,FTP更是商业银行建立现代经营管理体系的前提,只有基于FTP的全面实施,商业银行的多维度盈利核算才能成为可能,相关组织创新、业务创新等一系列重大经营管理举措才能稳步推进。与FTP诞生时期国外商业银行面临的金融环境相类似,这几年我国银行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银行全功能化的发展趋势,金融脱媒的日益深化,利率市场化步伐的逐步加快,金融监管审慎性要求的不断加强,都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更是给商业银行敲响了警钟。我国商业银行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国际银行业中站稳脚跟,就迫切需要尽快搭建精细化管理平台,全面实施FTP管理。 打造精细化管理平台是应对外部经营环境变化的必然要求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

部资产转移定价(FTP) 目录 第1章 FTP的概念及实质 (2) 1.1 部资金转移定价的概述 (2) 1.2 FTP及其实质 (3) 第2章部资金转移价格的定价方法 (5) 2.1定价原则 (5) 2.2具体定价方法 (5) 2.2.1期限定价法 (5) 2.2.2指定利率法 (6) 2.2.3现金流法 (6) 第3章资金中心的性质及其战略定位 (7) 3.1资金中心的性质 (7) 3.2资金中心的战略定位 (8) 第4章推行FTP体系对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9) 4.1资金管理模式的变化。 (9) 4.2分行净利息收入(NII)核算方式及其在行际间分布格局的变化。 (9) 4.3银行经营管理中经济调节手段的变化。 (9) 4.4总、分行市场风险管理职能的变化。 (10) 4.5银行管理基础平台的提升。 (10) 第5章国商业银行推行FTP体系面临的困难 (11) 5.1人民币金融市场不健全所带来的FTP定价基准问题 (11) 5.2市场上非理性竞争行为的存在所带来的市场竞争力问题 (11) 5.3原有利益格局被打破所带来的分行利益再分配问题 (12) 第6章国商业银行推行FTP体系的对策 (13) 6.1FTP新理念、新技术的引入所带来的学习和运用问题 (13) 6.2人民币市场对冲工具的匮乏所带来的市场风险管理问题 (13) 6.3综合评价资金成本、营运成本和风险成本所带来的产品盈利性分析问题 (14)

部资产转移定价(FTP) 商业银行应用部资金转移价格管理,有助于其将产品定价、策略指引、风险管理及绩效考核应用于日常经营管理。商业银行依托合理的部资金转移价格形成机制,可以通过反映筹资成本的部资金转移价格约束资产业务的产品定价;可以通过制定倾向性的价格政策,用利益驱动来引领经营部门的业务发展方向;可以通过将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损失纳入部资金转移价格进行核算来进行风险管理;亦可以定量核算不同部门、不同业务条线的收益来进行绩效考核及分配。而构建适用的部资金转移价格定价机制,准确反映筹资成本,是保障实现上述功能的基础。 目前,国外商业银行部资金转移价格管理通常采用的是市场模式,也就是根据当期的市场筹资成本和业务收益确定不同类型、不同期限档次的资金价格。流行的部资金转移价格定价方法是期限匹配法,即按照业务的期限和利率类型,应用部资金转移价格曲线,逐笔确定转移价格。市场收益率曲线是国外商业银行确定其部资金转移价格的基础。 第1章FTP的概念及实质 1.1 部资金转移定价的概述 部资金转移定价是商业银行部资金中心与业务经营单位按照一定规则全额有偿转移资金,达到核算业务资金成本或收益等目的的一种部经营管理模式。在国外被称为Funds Transfer Pricing system,简称FTP。资金中心与业务经营单位全额转移资金的价格称为部资金转移价格(以下简称FTP价格),通常以年利率(%)的形式表示。 在FTP体系的管理模式下,资金中心负责管理全行的营运资金,业务经营单位每办理一笔业务(涉及资金的业务)均需通过FTP价格与资金中心进行全额资金转移。具体地讲,业务经营单位每笔负债业务所筹集的资金,均以该业务的FTP价格全额转移给资金中心;每笔资产业务所需要的资金,均以该业务的FTP价格全额向资金管理部门购买。对于资产业务,FTP价格代表其资金成本,业务经营单位需要支付FTP利息;对于负债业务,FTP代表其资金收益,业务经营单位从中获取FTP利息收入。 例如,某分行叙做了一笔期限1年的定期存款,固定利率1.5%,金额1000万元。如果该笔存款的FTP价格为2%,则经营单位从资金中心获得20万元FTP 利息,减去其付给客户的利息15万元,该笔存款的净利息收入为5万元。 又如,某分行发放了一笔贷款,期限2年、固定利率6%、金额1000万元。

资金转移定价(FTP)在银行绩效考核中的应用

资金转移定价(FTP)在银行绩效考核中的应用随着我国金融体系改革逐步深化、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作为商业银行管理的重要工具日益受到业界重视。从整个银行业的发展来看,资金转移定价理论从提出到实际应用,中间经过了较长时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从时间维度上看,它发端于上世纪60、70年代的几个美国银行,上世纪70、80年代开始发展,直至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在西方各国银行间普及。受体制及机制上的限制,加上客观条件的制约,我国银行体系资金转移定价工作起步较晚,进入21世纪才开始逐步引入。 在21世纪的最初10年中,国内银行对资金转移定价的理念接受及系统建设得到了一定发展。2010年之后,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在部分商业银行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截止目前已有相当部分银行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资金转移定价系统。目前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主要用于业绩考核(PM)及资产负债管理(ALM)两大领域,对银行绩效提升及内部管理提升起到了较好的指挥、推动作用。笔者所在的Q银行于2010年开始实施内部资金转移定价项目,经过1年架构设计及系统开发、测试,于2011年开始投入运行。 在经过近1年试运行及系统完善后,于2012年开始正式推行。该系统的运用对Q银行经营绩效考核及资产负债管理工作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效果较为显著。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整理了转移定价理论的发展及定价方法的演变,对转移定价运作模式进行了分析。从Q银行传统定价模式存在问题分析入手,通过对比传统定价模式与资金转移定价模式的差异,分析传统定价模式存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Q银行实行基于资金转移定价系统的绩效考核体系,结合2010年至2016年Q银行实际数据,对资金转移定价系统的影响及作用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即实施资金转移定价之后,银行的同一家分支机构经济利润与实施之前的考核利润会出现不同变化;银行各分支机构存贷比分布多样化会有较明显变化;通过对利差进行准确分解,可以提升对利差的监测和控制水平,争取利润最大化。通过结论证明实施资金转移定价在分离利率风险、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绩效管理等方面对商业银行具有积极作用,是商业银行提升资产负债管理水平、优化外部定价及资源配置水平、提升盈利水平、优化绩效考核政

银行FTP(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学习资料

银行FTP(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学习资料 人民币FTP是指:我国的商业银行资金营运中心与业务部门按照一定规则、全额有偿转移资金,达到核算业务资金成本或是收益的目的的内部定价。它对于银行负责就是收益,对于银行资产就是成本,其目的就是核算负责带来的收益,资产带来的成本。FTP与负责实际利率差就是收入,二与资产实际利率就是成本,所以很大程度,FTP与市场利率有很大的关系。人民币FTP市场收益率,就是银行在进行FTP管理过程中,根据市场变化,而获得的收益率。 资金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资源,资金管理则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业务之一。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普遍采用的内部资金管理模式,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深入,利率的波动性不断加大,利率风险越来越大,从而影响到商业银行经营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为加强利率风险管理,我国商业银行亟须改革现行的内部资金管理模式,建立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机制。 一、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的产生 当前大型商业银行越来越成为一系列各不相同的、相对拥有较大自主权的业务单元的组合,但这些业务单元的资产与负债的数量并不相对应。因而它们或者成为净资金提供者(负债大于资产),或者成为净资金使用者(资产大于负债)。例如,银行的营业分支机构往往产生较多的存款,但其资产业务却较少;而贷款部门却正好相反,其负债较少但资产较多。贷款部门为客户提供贷款的资金大部分来自于银行各营业分支机构所吸收的存款。于是,在评价贷款部门和营业分支机构的经营绩效时,就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贷款所产生的净利差收益到底应归哪个部门? 一些银行害怕在划分净利差收益时产生持续的内部冲突,就采用资金提供者和资金使用者都获得全部净利差收益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这种双重计算方法,虽然可以避免业务单元之间的冲突,但各业务单元的盈利报告却很难与整个银行的盈利报告统一协调起来。更严重的是,这种方法使得高层管理人员几乎不可能有效地明辨那些经营存在问题的业务单元。 鉴于上述难题,大多数银行开始建立和实行资金转移定价体系,以解决银行各业务单元的绩效评估问题。资金转移定价体系是与银行的内部资本市场紧密联系的。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中,资金盈余的业务单元在银行内部资本市场上作为资金提供者向资金使用者贷放资金。资金的转移价格通常采用银行在外部资本市场上获得或贷放资金的利率。于是,在资金使用者的资产负债表中,将包括资产方(即对应的贷款项目)及负债方(即该业务单元从内部资本市场上获得资金对应的负债项);同样,在其损益表上,该贷款所获得的利差收益将等于贷款的利率与内部资本市场上获得提供贷款资金的转移价格之间的差价。而对于资金提供者来说,它在内部资本市场上出售的资金将作为其资产负债表上的一项资产;同时在损益表上,该业务单元的净利差收益将等于转移资金的价格与获得该部分资金对应的存款利率的差价。这样资金转移定价体系就通过外部资本市场的资金价格标准将整个贷款的净利差收益分解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产生于资金提供方,另一部分产生于资金使用方,用于分别衡量存款或贷款部门的经营利润。 二、西方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的具体原则和方法 (一)西方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的一般原则

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方案

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方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内部资金转移是指在实行分支行体制的商业银行内部,以上级行为中间环节,上存资金为始端,借用上级行资金为末端的信贷资金流通过程。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包括上存资金价格、借用上级行资金价格。 相关因素: 贷款利率为R1 贷款收息率Q1(实收利息与贷款应收利息之比) 收入贷款损失率为Q2 (贷款本金损失与贷款实收利息之比) 营业税税率I 贷款经营费用率B1 贷款派生存款系数 D (发放单位贷款可以带来的存款数量) 活期存款利率R2 存款资金综合成本率B2(指通过组织存款途径筹集的可以用于发放贷款的资 金成本水平,其成本构成要素有存款利息支出、为 组织存款而支出的经营和管理费用、存款经营活 动中的备付现金而支付的利息成本)上存资金利率R3 借用上级行资金利率R4 上存资金利率定价模型: 发放贷款的实际得利与上存资金实际得利之间的等价平衡关系式为: R3=R1Q1(1-I-B1)-Q1Q2+D(B2-R2)- E 发放贷款实际得利与归还上级行资金实际得利之间的等价平衡关系式为: R4=R1Q1(1-I-B1)-Q1Q2+D(R4-R2)- E 上存资金和借用上级行资金定价的基本原则有四条:一是借用上级行资金价格要高于存款资金综合成本率。二是借用上级行资金价格要高于上存资金价格。三

是在上存资金不追加利润任务的条件下,上存资金价格要高于存款资金综合成本率;在上存资金追加利润任务的条件下,上存资金价格与追加利润任务之差要高于存款资金综合成本率。四是要较好地体现区别对待、分类调节的资金定价原则,以有利于调动低效高险支行压缩贷款而扩大上存或归还上级行资金和高效低险支行适度借用上级行资金而扩张贷款的积极性。 设定低效高险支行有关因素符号的右上角以“′”表示,高效低险支行有关因素符号的右上角以“〃”表示, 在上存资金不追加利润任务的条件下,上存资金、借用上级行资金价格较合理区间关系式为: B′2<R3>R′1Q′1(1-I-B′1)-Q′1Q′2+D′(B′2-R2)-E R3<R4<[R″1Q″1(1-I-B″1)-Q″1Q″2-D″R2-E]/(1-D″) 而且在上存资金追加利润任务条件下,设上存资金追加利润任务为E1,单位贷款追加利润任务为E2,且有E1+E2=E,那么,上存资金、借用上级行资金价格较合理区间关系式为: B′2<(R3-E1)>R′1Q′1(1-I-B′1)-Q′1Q′2+D′(B′2-R2)-E2 R3<R4<[R″1Q″1(1-I-B″1)-Q″1Q″2-D″R2-E2]/(1-D″) 根据上述模型测算出来的上存资金、借用上级行资金利率是一系列数据组。在实际中,还应该根据资金供求状况和信贷资金增值部分在各类支行间的分割比例来确定具体利率水平,并要控制在合理水平区间之内。 三、内部资金定价模型的应用举例 例如:某国有商业银行二级分行共有10个县级支行,其中高效低险支行有4个,低效高险支行有6个。据调查统计综合分析,1997年,6个低效高险支行综合贷款利率为%,贷款收息率为 64%,收入贷款损失率为%,贷款经营费用率为%,贷款派生存款系数为5%,存款资金综合成本率为%;4个高效低险支行综合贷款利率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