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0106 资金转移定价概念及原理介绍

00106 资金转移定价概念及原理介绍

最新自动控制原理概念及定义

自控概念及定义 1.开环控制的定义:若系统的被控制量对系统的控制作用没有影响,则此系统叫开环控制 系统 2.闭环控制的定义:凡是系统的被控制信号对控制作用有直接影响的系统都叫闭环控制系 统 3.恒值控制系统的定义:如果反馈控制系统的参考输入信号为常量则称这类反馈控制系统 为恒值控制系统 4.程序控制系统的定义:系统的参考输入信号按照一定的时间函数变化则称这类反馈控制 系统为程序控制系统 5.随动控制系统的定义:闭环控制系统中,如果参考输入信号为一任意时间函数,其变化 规律无法预先予以确定,则承受这类输入信号的闭环控制系统叫做随动控制系统 6.被控对象的定义:控制系统中被控制的设备或过程 7.被控参数或输出量的定义:指被控对象中按一定规律变化的物理量,与输入信号间满足 一定的函数关系 8.扰动量的定义:所有妨碍控制量对被控量进行正常控制的因素称为扰动量 9.控制量的定义:直接加到被控对象、直接改变被控量的变量,称为控制量 10.反馈量的定义:由系统(或元件)输出端取出并反向送回系统(或元件)输入端的信号 称为反馈量 11.偏差量的定义:参考输入与主反馈信号之差 12.控制器的定义:控制系统中除了被控对象外各个部分的组合 13.负反馈控制基本原理:在反馈控制系统中,控制装置对被控对象施加的控制作用,是取 自被控量的反馈信息,用来不断修正被控量与输入量之间的偏差,从而实现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的任务,这就是负反馈控制的原理。 14.前向通道的定义:在闭环控制系统中,从系统输入量到系统被控量之间的通道称为前向 通道 15.反馈通道的定义:在闭环控制系统中,从被控量到输入端的反馈信号之间的通道称为反 馈通道 16.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稳定,精确,迅速 17.传递函数的定义:在初始条件为零时,线性定常系统或元件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式与输 入信号的拉氏变换式之比称为该系统或元件的传递函数 18.什么叫基本环节:一个复杂的控制系统分成的一个个小部分称为环节。从动态方程、传 递函数和运动特性的角度看不宜再分的最小环节称为基本环节 19.比例环节传递函数:G(s)=K 20.惯性环节传递函数:G(s)=1/(Ts+1) 21.积分环节传递函数:G(s)=1/s 22.振荡环节传递函数:G(s)=1/()= 23.纯微分环节传递函数:G(s)=s 24.一阶微分环节传递函数:G(s)=s+1 25.二阶微分传递函数:G(s)= 26.延迟环节传递函数:G(s)= 27.二阶系统五个性能指标:上升时间、峰值时间、最大超调量、过渡过程时间、振

机械原理概念题(含答案)

第 2 章机构的结构分析 一、正误判断题:(在括号内正确的画“V” ,错误的画“X” ) 1. 在平面机构中一个高副引入二个约束 (X) 2. 任何具有确定运动的机构都是由机架加原动件再加自由度为零的杆组组成 的。(V) 3. 运动链要成为机构,必须使运动链中原动件数目大于或等于自由度。 (X) 4. 平面机构高副低代的条件是代替机构与原机构的自由度、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 度必需完全相同 (V) 5. 当机构自由度F > 0,且等于原动件数时,该机构具有确定运动 (V) 6. 若两个构件之间组成了两个导路平行的移动副,在计算自由度时应算作两 个移动副。(X) 7. 在平面机构中一个高副有两个自由度,引入一个约束 (V) 8. 在杆组并接时,可将同一杆组上的各个外接运动副连接在同一构件上。 (X) 9. 任何机构都是由机架加原动件再加自由度为零的基本杆组组成。因此基本 杆组是自由度为零的运动链 (V)

10. 平面低副具有2 个自由度,1 个约束。 (X) 二、填空题 1.机器中每一个制造单元体称为零件。 2.机器是在外力作用下运转的,当外力作功表现为盈功时,机器处在增速阶 段,当外力作功表现为亏功时,机器处在减速阶段。 3.局部自由度虽不影响机构的运动,却减小了高副元素的磨损,所以机构中 常出现局部自由度。 4.机器中每一个独立的运动单元体称为构件。 5.两构件通过面接触而构成的运动副称为低畐通过点、线接触而构成的运动副称 为高副。 6.平面运动副的最大约束数为 2 ,最小约束数为 1 。 7.两构件之间以线接触所组成的平面运动副,称为高畐9,它产生2 个约束。 三、选择题 1. 机构中的构件是由一个或多个零件所组成,这些零件间_B ____ 产生任何相 对运动。 A.可以 B.不能 C. 变速转动或变速移动 2. 基本杆组的自由度应为_C ______ o A. —1 B. +1 C. 0 3. 有两个平面机构的自由度都等于1,现用一个带有两铰链的运动构件将它 们串成一个平面机构,则其自由度等于_B ___ o A. 0 B. 1 C. 2

电荷、电流、电压、电阻概念

电荷、电流、电压、电阻概念复习 一、电荷 1、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是 ,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是 。电荷量指的是 ,简称 。电荷量用 来表示,单位是 ,记作 所带电量总是等于某一个最小电量的整数倍,这个最小电量叫做 ,也称 ,用 表示,在计算中可取值为 。它等于一个 所带电量的多少,也等于一个 所带电量的多少 。 2、有些化纤布料做成的衣服穿在身上很容易脏,着主要是因为化纤布料容易发生 现象而吸引细小的灰尘所造成的。 3、我们经常在加油站看到一条醒目的警示:“严禁用塑料桶运汽油”。这是因为在运输过程中汽油会不断与筒壁摩擦,使塑料桶带________,造成火灾隐患。 4、用与橡胶棒摩擦过的毛皮靠近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则毛皮与玻璃棒( ) A.相互吸引 B.相互排斥 C.无相互作用 D.无法判断 5、有A 、B 两个带电体,若A 与B 相互排斥,而A 又与带正电的C 相互吸引,那么A 一定带________电,B 与C 一定能相互________。 6、带电小球靠近带正电的物体附近被排斥,则小球( ) 变形:轻质小球靠近带正电的物体附近被吸引,则轻质小球( ) A.一定带正电 B.一定带负电 C.可能带负电 D.一定不带电 7、如果元电荷的电荷量为C e 19106.1-?=,那么5个电子所带的电量是 二、电路 1.将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等元器件连接在一起就组成了_________。基本电路的连接方式有_________联和_________联。 2.在电路中提供电能的装置叫_________;消耗电能的元器件是_________;导线的作用是_________;开关的作用是_________。 3、在下图所示的电路图中,正确的是( ). 4、在下图所示的电路中,两灯串联的是哪几个? 5、关于串联电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串联电路中,只要有一处断开,就处处无电流。 B. 串联电路中,只要有一盏灯被短路,其余各灯就都不亮。 C. 马路上的电灯,一起亮,一起灭,可知它们是串联的。 D. 串联电路中的各用电器之间是互不影响的。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7版)习题详解(第11章附录 联合厂商的内部转移定价)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7版)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7版) 第11章附录 联合厂商的内部转移定价 课后练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复习关于莱斯卡摩托的数字化例子。计算讨论过的三种情况下上游分部、下游分部和企业总体所赚到的利润,三种情况即:(1)没有发动机的外部市场;(2)有一个市场价格为6000美元的发动机的竞争性外部市场;(3)该厂商是发动机外部市场的垄断供应商。在哪种情况下莱斯卡摩托赚到最多的利润?在哪种情况下上游分部赚到最多的利润?下游分部呢? 解:莱斯卡摩托的需求为:20000P Q =-,故边际收益为200002MR Q =-。下游分部 装配汽车的成本为()8000A C Q Q =,上游分部生产发动机的成本为()22E E E C Q Q =。 (1)不存在发动机的外部市场的情况下,因为每辆车有一个发动机,因此E Q Q =。 利润函数为: ()22000080002Q Q Q Q π=--- 利润最大化的条件为: d 12000240d Q Q Q π=--= 解得:2000E Q =,2000018000P Q =-=(美元)。 上游分部的利润为: 280002000220008000000E π=?-?=(美元) 下游分部的利润为: ()18000200080002000160000004000000A π=?-?+=(美元) 总利润为:12000000E A ππ+=(美元)。 (2)有一个市场价格为6000美元的发动机的竞争性外部市场的情况。 价格低于没有外部市场时的最优转移价格8000美元,因此企业会从外部购买一些发动机。发动机的边际成本,以及最优转移价格现在是6000美元。 发动机的净边际收益为:2000028000120002E A E NMR MR MC Q Q =-=--=-。 令6000120002E Q =-,解得:3000E Q =。 因此,发动机和汽车的总产量现在为3000。 汽车的价格为:20000300017000P =-=美元。

《自动控制原理》专科课程标准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地位 自动控制原理是空间工程类、机械控制类、信息系统类等相关专业学历教育合训学员的大类技术基础课程。由于自动控制原理在信息化武器装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将本课程设置为大类技术基础课,对培养懂技术的指挥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课程所覆盖的知识面较宽,既有较深入的理论基础知识,也有较广泛的专业背景知识,因而,它在学员知识结构方面将起到加强理论深度和拓展知识广度的积极作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为了贯彻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思想,本课程将在注重自动控制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与设计方法的基础上,适当引入自动控制发展中的、学员能够理解的新概念和新方法;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科学取舍各种主要理论、方法的比例,正确处理好理论与案例的关系,以适应为部队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的需要;适当引入和利用Matlab工具来辅助自动控制原理中的复杂计算与作图、验证分析与设计的结果;本课程应该既使学员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并了解它们对实际问题的指导作用,又要促进学员养成积极思考、长于分析、善于推导的能力和习惯。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主要介绍自动控制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的分析与设计方法。课程采用“一纵三横”的设计思路,具体来说,“一纵”就是在课程讲授中要求贯彻自动控制系统的建模、分析及设计方法这条主线;“三横”就是在方法讲授中要求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快速性和准确性,稳准快三个字是分析的核心,也是设计的归宿。在课程讲授中,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即对重点、难点讲深讲透;注意理论联系专业实际,例子贴近生活,注重揭示抽象概念的物理意义;注意传统教法与现代教法的有机结合,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特别注重发挥课程教学网站的作用。在课程学习中,注重阅读教材、完成作业、课程实验及讨论问题等四个环节,深刻理解课程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自动控制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与设计方法。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掌握自动控制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的分析与设计方法,重点培养学生利用自动控制的基本理论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和初步能力,并为学习后续相关专业课程,以及进一步学习和应用自动控制方面的新知识、新技术打下必要基础。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掌握自动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的一般过程与基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在五个方面得到磨练与培养。 (1)实践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 (2)质量意识: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事,在学习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坚持质量至上的思想。 (3)协作意识: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很少是一个人可以独立完成的了,所以要能与同学协同工作、协调配合。 (4)创新意识:勇于不断追求和探索新意境、新见解。 (5)坚毅意志:具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精神,要敢于面对困难、善于克服困难。

机械原理复习思考题含答案

1)机构的结构分析包括哪些主要内容?对机构进行结构分析的目的何在? 1)研究机构是怎样组成的,其组成对运动的影响,以及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2)研究机构的组成原理及机构的结构分类 3)学习如何绘制运动简图 2)何谓构件?构件与零件有何区别? 构件是独立运动的单元体,构件是组成机构的基本要素之一。零件是机械制造的单元体。构件可有一个或者多个零件组成。 3)何谓高副?何谓低副?在平面机构中高副和低副一般各带入几个约束?齿轮副的约束数应如何确定? 运动副:两构件组成的相对可动连接称之为运动副。 高副:两构件通过点或者线接触构成的运动副称之为高副。 低负:两构件通过面接触构成的运动副称之为低副。 齿轮副(包括内,外啮合副,齿轮与齿条啮合副):如果两齿轮中心相对位置已经被约束,则算作引入一个约束;如果两齿轮中心相对位置未被约束则算作引入两个约束。 4)何谓运动链?运动链与机构有何联系和区别? 运动链:构件通过运动副联接而构成的相对可动的构件系统称之为运动链。 机构与运动链的区别:机构是具有一个固定构件的运动链。 5)何谓机构运动简图?它与机构示意图有何区别? 机构运动简图:根据机构的运动尺寸按照一定比例尺定出各运动副的位置,并用运动副的代表符号和国家规定的常用机构的简图符号以及简单的线条绘制的表现机构运动情况的简图。 机构示意图:不严格按照比例尺画出。 6)何谓机构的自由度?在计算平面机构的自由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机构自由度:机构具有确定的运动所必需给定的独立运动参数的数目。 计算时应注意:复合铰链,虚约束,局部自由度

7)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说明? 说明机构的自由度数等于原动件。 1)何谓速度瞬心?相对瞬心与绝对瞬心有何区别? 速度瞬心:两构件绝对速度相等的瞬时重合点。 绝对速度瞬心:绝对速度为零的瞬心点。 2)何谓三心定理?有何用途? 三心定理:彼此作平面相对运动的三个构件的瞬心在一条直线上。 作用:求不直接成副的构件的速度瞬心。 3)速度瞬心法一般适用于什么场合?能否利用速度瞬心法对机构进行加速度分析? 4)何谓速度影像和加速度影像, 有何用途? 5)机构中机架的影像在图中的何处? 1)何谓驱动力?何谓阻抗力?何谓有效阻力?何谓有害阻力? 驱动力:驱使机械运动的力。 阻抗力:阻止机械运动的力。 有效阻力:机械在生产过程中预定要克服的与生产工作直接相关的阻力。 有害阻力:机械在运转过程中除掉生产阻力之外所受到的其他阻力。 2)何谓质量的动代换和静代换?各需满足哪些条件? 质量代换:为了简化构件惯性力的确定,设想把构件的质量按照一定条件集中作用 质量的动代换:满足代换前后构件的质量不变,构件的质心位置不变,构件对质心轴的转动惯量不变。 质量的静代换:满足代换前后构件的质量不变,构件的质心位置不变 3)构件所受的摩擦力的方向总与构件运动的绝对速度方向相反,对吗? 不对,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与构件运动的绝对速度方向相反。 4)何谓当量摩擦系数?何谓当量摩擦角?为何要引进当量摩擦的概念?为什么槽面摩擦大于平面摩擦?是否因为槽面摩擦的摩擦系数f大于平面摩擦的摩擦系数所致? 当量摩擦系数:为了简化摩擦力的计算,将接触面的几何形状和实际摩擦系数f对于摩

电阻应变测量原理及方法

目录 电阻应变测量原理及方法 (2) 1. 概述 (2) 2. 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构造和分类 (2) 2.1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 (2) 2.2电阻应变片的构造 (4) 2.3电阻应变片的分类 (4) 3. 电阻应变片的工作特性及标定 (6) 3.1电阻应变片的工作特性 (6) 3.2电阻应变片工作特性的标定 (10) 4. 电阻应变片的选择、安装和防护 (12) 4.1电阻应变片的选择 (12) 4.2电阻应变片的安装 (13) 4.3电阻应变片的防护 (14) 5. 电阻应变片的测量电路 (14) 5.1直流电桥 (15) 5.2电桥的平衡 (17) 5.3测量电桥的基本特性 (18) 5.4测量电桥的连接与测量灵敏度 (19) 6. 电阻应变仪 (24) 6.1静态电阻应变仪 (24) 6.2测量通道的切换 (26) 6.3公共补偿接线方法 (27) 7. 应变-应力换算关系 (28) 7.1单向应力状态 (28) 7.2已知主应力方向的二向应力状态 (29) 7.3未知主应力方向的二向应力状态 (29) 8. 测量电桥的应用 (31) 8.1拉压应变的测定 (31) 8.2弯曲应变的测定 (34) 8.3弯曲切应力的测定 (35) 8.4扭转切应力的测定 (36) 8.5内力分量的测定 (36)

电阻应变测量原理及方法 1. 概述 电阻应变测量方法是实验应力分析方法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该方法是用应变敏感元件——电阻应变片测量构件的表面应变,再根据应变—应力关系得到构件表面的应力状态,从而对构件进行应力分析。 电阻应变片(简称应变片)测量应变的大致过程如下:将应变片粘贴或安装在被测构件表面,然后接入测量电路(电桥或电位计式线路),随着构件受力变形,应变片的敏感栅也随之变形,致使其电阻值发生变化,此电阻值的变化与构件表面应变成比例,测量电路输出应变片电阻变化产生的信号,经放大电路放大后,由指示仪表或记录仪器指示或记录。这是一种将机械应变量转换成电量的方法,其转换过程如图1所示。测量电路的输出信号经放大、模数转换后可直接传输给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 电阻应变测量方法又称应变电测法,之所以得到广泛应用,是因为它具有下列优点 1.测量灵敏度和精度高。其分辨率达1微应变(με),1微应变=10-6应变(ε)。 2.测量范围广。可从1微应变测量到2万微应变。 3.电阻应变片尺寸小,最小的应变片栅长为0.2毫米;重量轻、安装方便,对构件无 附加力,不会影响构件的应力状态,并可用于应力梯度变化较大的应变的测量。 4.频率响应好。可从静态应变测量到数十万赫的动态应变。 5.由于在测量过程中输出的是电信号,易于实现数字化、自动化及无线电遥测。 6.可在高温、低温、高速旋转及强磁场等环境下进行测量。 7.可制成各种高精度传感器,测量力、位移、加速度等物理量。 该方法的缺点是: 1.只能测量构件表面的应变,而不能测构件内部的应变。 2.一个应变片只能测定构件表面一个点沿某一个方向的应变,不能进行全域性的测量。 3.只能测得电阻应变片栅长范围内的平均应变值,因此对应变梯度大的应力场无法进 行测量。 2. 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构造和分类 2.1 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 由物理学可知,金属导线的电阻值R 与其长度L 成正比,与其截面积A 成反比,若 图1 用电阻应变片测量应变的过程

企业集团内部转移价格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 题目企业集团内部转移价格问题研究 一、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 (一)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步伐的深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也促进了学术界对更为广泛的经济领域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90年代中后期,我国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全面改造,企业破产、兼并、重组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企业扩张的速度在加快,规模在变大,在此环境下,我国企业集团进入了全面快速发展时期。新事物的出现理所当然地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的研究兴趣,其中,对企业集团转移价格研究就是一个重要方面,尤其是对转移定价的研究。转移价格伴随着现代分权管理模式的产生而产生,在某种程度上,它又是伴随着企业集团的发展而进一步发展。在经济贸易一体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企业集团的规模在不断扩大,交易范围已经不局限于国内。目前,跨国交易已经成为体现一国经济实力的重要方面,与其相对应的内部转移价格问题因此也变得复杂起来,它已经演变为关系到集团内部管理,税收筹划等诸多方面。因此,企业集团的内部转移价格制定问题也就成为了企业管理领域里一个有意义的课题。 (二)意义 1、理论意义 研究企业集团的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方法,将有利于了解企业集团内部经济情况,同时运用合理指标进行评价可以弥补我国在企业集团内部转移价格研究方面的不足,有利于将国外先进评价方法有效结合到国内的转移研究定价方法,有利于企业集团内部转移价理论价格制定方法的发展和完善。 2、实践意义 在定价实践中,对于各种限制条件,集团企业往往很难制定出一个非常理想的内部转移价格。转移价格制定时既要考虑到企业的各种外部因素,又要协调各种可能互为矛盾的内部目标;既要考虑集团整体公平原则,又要注重内部经营激

自动控制原理题库(经典部分)解读

《自动控制原理》题库 一、解释下面基本概念 1、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方式有哪些? 2、什么是开环控制系统? 答:在控制器与被控对象之间只有正向控制作用而没有反馈控制作用,即系统的输出量对控制量没有影响。 3、什么是自动控制? 答:自动控制就是采用控制装置使被控对象自动地按照给定的规律运行,使被控对象的一个或数个物理量能够在一定的精度范围内按照给定的规律变化。 4、控制系统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5、什么是反馈控制原理? 6、什么是线性定常控制系统? 7、什么是线性时变控制系统? 8、什么是离散控制系统? 9、什么是闭环控制系统? 10、将组成系统的元件按职能分类,反馈控制系统由哪些基本元件组成? 11、组成控制系统的元件按职能分类有哪几种? 12、典型控制环节有哪几个? 13、典型控制信号有哪几种? 14、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通常是指? 15、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是哪几项? 16、在典型信号作用下,控制系统的时间响应由哪两部分组成? 17、什么是控制系统时间响应的动态过程? 18、什么是控制系统时间响应的稳态过程? 19、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有哪几个? 20、控制系统的稳态性能指标是什么? 21、什么是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22、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有: 23、什么是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 24、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有? 25、经典控制理论中,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有?

26、系统的物理构成不同,其传递函数可能相同吗?为什么? 27、控制系统的分析法有哪些? 28、系统信号流图是由哪二个元素构成? 29、系统结构图是由哪四个元素组成? 30、系统结构图基本连接方式有几种? 31、二个结构图串联连接,其总的传递函数等于? 32、二个结构图并联连接,其总的传递函数等于? 33、对一个稳定的控制系统,其动态过程特性曲线是什么形状? 34、二阶系统的阻尼比10<<ξ,其单位阶跃响应是什么状态? 35、二阶系统阻尼比ξ减小时,其阶跃响应的超调量是增大还是减小? 36、二阶系统的特征根是一对负实部的共轭复根时,二阶系统的动态响应波形是什么特点? 37、设系统有二个闭环极点,其实部分别为:δ=-2;δ=-30,问哪一个极点对系统动态过程的影响大? 38、二阶系统开环增益K 增大,则系统的阻尼比ξ减小还是增大? 39、一阶系统可以跟踪单位阶跃信号,但存在稳态误差?不存在稳态误差。 40、一阶系统可以跟踪单位加速度信号。一阶系统只能跟踪单位阶跃信号(无稳态误差)可以跟踪单位斜坡 信号(有稳态误差) 41、控制系统闭环传递函数的零点对应系统微分方程的特征根。应是极点 42、改善二阶系统性能的控制方式有哪些? 43、什么是二阶系统?什么是Ⅱ型系统? 44、恒值控制系统 45、谐振频率 46、随动控制系统 47、稳态速度误差系数K V 48、谐振峰值 49、采用比例-微分控制或测速反馈控制改善二阶系统性能,其实质是改变了二阶系统的什么参数?。 50、什么是控制系统的根轨迹? 51、什么是常规根轨迹?什么是参数根轨迹? 52、根轨迹图是开环系统的极点在s 平面上运动轨迹还是闭环系统的极点在s 平面上运动轨迹? 53、根轨迹的起点在什么地方?根轨迹的终点在什么地方? 54、常规根轨迹与零度根轨迹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55、试述采样定理。

机械原理试卷库概念题及答案

第2章机构的结构分析 一、选择题 1.机构中的构件是由一个或多个零件所组成,这些零件间 B 产生任何相对运动。 A.可以B.不能 2.基本杆组的自由度应为 C 。 A.-1 B.+1 C.0 3.有两个平面机构的自由度都等于1,现用一个带有两铰链的运动构件将它们串成一个平面机构,则其自由度等于 B 。 A.0 B.1 C.2 4.平面运动副提供约束为 C 。 A.1 B.2 C.1或2 5.由4个构件组成的复合铰链,共有 B 个转动副。 A.2 B.3 C.4 6.计算机构自由度时,若计入虚约束,则机构自由度就会 C 。 A.不变B.增多C.减少 二、填空题 1.机器中每一个制造单元体称为零件。 2.局部自由度虽不影响机构的运动,却减小了高副元素的磨损,所以机构中常出现局部自由度。 3.机器中每一个独立的运动单元体称为构件。 4.平面运动副的最大约束数为 2 ,最小约束数为 1 。 5.两构件通过面接触而构成的运动副称为低副;通过点、线接触而构成的运动副称为高副。 6.两构件之间以线接触所组成的平面运动副,称为高副,它产生1 个约束。 三、判断题 1.在平面机构中一个高副有两个自由度,引入一个约束。(√) 2.在杆组并接时可将同一杆组上的各个外接运动副连接在同一构件上。(×) 3.若两个构件之间组成了两个导路平行的移动副,在计算自由度时应算作两个移动副。(×) 4.六个构件组成同一回转轴线的转动副,则该处共有6个转动副。(×)

5.在平面机构中一个高副引入二个约束。(×) 6.任何具有确定运动的机构都是由机架加原动件再加自由度为零的杆组组成的。(√) 7.任何机构都是由机架加原动件再加自由度为零的基本杆组组成。因此基本杆组是自由度为零的运动链。(√) 8.平面低副具有2个自由度,1个约束。(×) 9.当机构自由度F>0,且等于原动件数时,该机构具有确定运动。(√) 第3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一、选择题 1.平面六杆机构有共有 A 个瞬心。 A.15 B.12 C.6 二、填空题 1.不通过运动副直接相连的两构件间的瞬心位置可借助三心定理来确定。 2. 当两构件以转动副相连接时,两构件的速度瞬心在转动副的中心处。 三、判断题 1.利用瞬心既可以对机构作速度分析,也可对其作加速度分析。(×) 2.速度瞬心是指两个构件相对运动时相对速度为零的点。(√) 第5章机械的效率和自锁 一、填空题 1.从效率的观点来看,机械的自锁条件是效率≤ 0。 2.机械发生自锁时,机械已不能运动,这时它所能克服的生产阻抗力≤ 0。 第7章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 一、选择题 1.为了减小机械运转中周期性速度波动的程度,应在机械中安装 B 。 A.调速器B.飞轮C.变速装置 2.在最大盈亏功和机器运动不均匀系数不变前提下,将飞轮安装轴的转速提高一倍,则飞轮的转动惯量将等于原飞轮转动惯量的 C 。 A.2 B.1/2 C.1/4

上拉电阻与下拉电阻的概念与用法

上拉电阻 定义: 上拉就是将不确定的信号通过一个电阻嵌位在高电平!电阻同时起限流作用!下拉同理!上拉是对器件注入电流,下拉是输出电流;弱强只是上拉电阻的阻值不同,没有什么严格区分;对于非集电极(或漏极)开路输出型电路(如普通门电路)提升电流和电压的能力是有限的,上拉电阻的功能主要是为集电极开路输出型电路输出电流通道。 上拉: 1TTL驱动CMOS时,如果TTL输出最低高电平低于CMOS最低高电平时,提高输出高电平值 2 OC门必须加上拉,提高电平值 3 加大输出的驱动能力(单片机较常用) 4 CMOS芯片中(特别是门的芯片),为防静电干扰,不用的引脚也不悬空,一般上拉,降低阻抗,提供泄荷通路 5 提高输出电平,提高芯片输入信号的噪声容限,增强抗干扰 6 提高总线抗电磁能力,空脚易受电磁干扰 7 长线传输中加上拉,是阻抗匹配抑制反射干扰 原则: 1 从节约功耗和芯片的电流、能力应是电阻尽量大,R大,I小啊 2 从确保驱动能力,应当电阻足够小,R小,I大啊 3 对高速电路,加上拉可能边沿平缓(上升时间延长) 建议可以在1K---10K之间选(可根据实际情况) 信号输入端上拉电阻的工作原理 (从电路原理的角度分析输入端口电压为何会被提高) 悬赏分:20 - 提问时间2008-11-7 02:57 假如信号输入端是外界电路送来的低电平,那么输入端的电压不是应该被锁定在低电平吗,为什么加了个上拉电阻和电源,输入端的电压就被提高了呢?这个问题一直很困惑,希望能耐心解答。 问题补充: 我想问的是上拉电阻如何实现电压上拉的,而不是问的上拉电阻的使用目的和必要性,我很清楚上拉电阻的作用和目的。 提问者:michael6810 - 二级 其实你不清楚上拉电阻的作用和目的。否则你不会困惑。 你的困惑,yao311yan805 已经说出来了。只是你没有细心看,或者没有想到你该专著的重点。

公司内部转移定价探讨

公司内部转移定价探讨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集团内部之间的交易越来越普遍,合理的定价转移能促进企业的发展,但有时候公司内部人为刻意使用定价转移给公司经营带来错误信息,带来了内部经营的混乱。作者在内部转移定价相关理论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探讨了S公司在事业部制改革过程中完善内部转移定价的实践过程,提出了转移定价一些思路。 关键词:内部转移定价;责任成本 一、内部转移定价概述 公司内部转移定价是指在集团公司内部、或在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购销产品,提供劳务、转让技术和资金借贷等活动所确定的企业集团内部价格。内部转移定价的理论源于在分权管理的基础上,为提高整体经济效益,集团内部或子公司直接被划分若干个责任中心,便于实现业绩考核与评价。这种内部定价不完全由交易双方按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和独立竞争原则确定,而是根据集团公司的战略目标和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原则由集团公司上层决策者人为确定的。 公司内部转移定价一般可以分为成本基础转移定价法

和市场基础转移定价法。 (一)市场基础转移定价法 市场基础转移定价法以市场价格为基础,在经过买卖双方进行一定的协商之后所制定的价格,一般情况下协议价具有一定的浮动区间。一般而言,分权化程度越高的集团公司常常会把制定内部转移价格的权利下放,采用以市场价格为基础再进行协商内部定价的方法。 (二)成本基础转移定价法 成本为基础的转移价格以成本为基础,在对供给方一定的激励下,考虑利润水平等因素在成本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加成。一般而言,集权化程度越高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策略的也会较多采用,通常情况下会采用以成本为基础的内部转移价格制定方法。 二、内部转移定价的实践 (一)实践中考虑的因素 S公司为适应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根据集团战略发展目标,推行事业部制的改革,其中一项重要任务是改革原有的内部转移定价体系,希望通过更有效的绩效考评形成良性循环,来实现公司目标,推动公司整体的发展。 在内部转移定价具体制定过程中,由于集团整体的战略目标、责任成本的计算、集团内部及各个子公司责任中心的利益以及相关的业绩评价都会对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产生

机械原理概念题(含答案)

第2章机构的结构分析 一、正误判断题:(在括号内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在平面机构中一个高副引入二个约束。(×) 2.任何具有确定运动的机构都是由机架加原动件再加自由度为零的杆组组成的。(√) 3.运动链要成为机构,必须使运动链中原动件数目大于或等于自由度。(×) 4.平面机构高副低代的条件是代替机构与原机构的自由度、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必需完全 相同。(√) 5.当机构自由度F>0,且等于原动件数时,该机构具有确定运动。(√) 6.若两个构件之间组成了两个导路平行的移动副,在计算自由度时应算作两个移动副。(×) 7.在平面机构中一个高副有两个自由度,引入一个约束。(√) 8.在杆组并接时,可将同一杆组上的各个外接运动副连接在同一构件上。(×) 9.任何机构都是由机架加原动件再加自由度为零的基本杆组组成。因此基本杆组是自由度为 零的运动链。(√) 10.平面低副具有2个自由度,1个约束。(×) 二、填空题 1.机器中每一个制造单元体称为零件。 2.机器是在外力作用下运转的,当外力作功表现为盈功时,机器处在增速阶段,当外力作功 表现为亏功时,机器处在减速阶段。 3.局部自由度虽不影响机构的运动,却减小了高副元素的磨损,所以机构中常出现局部自由 度。 4.机器中每一个独立的运动单元体称为构件。 5.两构件通过面接触而构成的运动副称为低副;通过点、线接触而构成的运动副称为高副。 6.平面运动副的最大约束数为 2 ,最小约束数为1。 7.两构件之间以线接触所组成的平面运动副,称为高副,它产生2 个约束。 三、选择题 1.机构中的构件是由一个或多个零件所组成,这些零件间 B 产生任何相对运动。 A.可以 B.不能 C.变速转动或变速移动 2.基本杆组的自由度应为 C 。 A.-1 B. +1 C. 0 3.有两个平面机构的自由度都等于1,现用一个带有两铰链的运动构件将它们串成一个平面 机构,则其自由度等于 B 。 A. 0 B. 1 C. 2 4.一种相同的机构 A 组成不同的机器。 A.可以 B.不能 C.与构件尺寸有关 5.平面运动副提供约束为( C )。 A.1 B.2 C.1或2 6.计算机构自由度时,若计入虚约束,则机构自由度就会( C )。 A.不变B.增多C.减少 7.由4个构件组成的复合铰链,共有(B )个转动副。 A.2 B.3 C.4 8.有两个平面机构的自由度都等1,现用一个带有两铰链的运动构件将它们串成一个平面机 构,则其自由度等于( B )。 A 0 B 1 C 2

电阻应变片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电阻应变片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电阻应变片的结构如图4-1-3所示,其中,敏感栅是应变片中把应变量转换成电阻变化量的 敏感部分,它是用金属丝或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单丝 或栅状体。引线是从敏感栅引出电信号的丝状或带 状导线。 (1)粘结剂:是具有一定电绝缘性能的粘结 材料,用它将敏感栅固定在基底上。 (2)覆盖层:用来保护敏感栅而覆盖在上面的 绝缘层。 (3)基底:用以保护敏感栅,并固定引线的 几何形状和相对位置。 电阻应变片能将力学量转变为电学量是利用了金属导线的应变——电阻效应。我 们知道,金属导线的电阻R 与其长度L 成正比,与其截面积A 成反比,即 A L R ρ= (4-1-3) 式中ρ是导线的电阻率。 如果导线沿其轴线方向受力产生形变,则其电阻值也随之发生变化,这一物理现象被称为金属导线的应变——电阻效应。为了说明产生这一效应的原因,可将式(4-1-3)取对数后进行微分得 ρ ρd A dA L dL R dR +-= (4-1-4) 式中,L dL 为金属导线长度的相对变化,用轴向应变来表示,即L dL =ε;A dA 是截面积的相对变化。2r A π=(r 为金属导线的半径),,r dr A dA 2= r dr 是金属导线半径的相对变化,即径向应变 r 。导线轴向伸长的同时径向缩小,所以轴向应变与径向应变r 有下列关系: μεε-=r (4-1-5) 为金属材料的泊松比。 根据实验,金属材料电阻率相对变化与其体积的相对变化之间的关系为V dV C d =ρρ,C 为金属材料的一个常数,如铜丝C =1 。 由L A V ?= 我们可导出V dV 与、r 之间的关系。 1 2 3 4 5 图4-1-3 电阻应变片 1-敏感栅;2-引线;3-粘结剂; 4-覆盖层;5-基底

金属电阻、电阻率等基本概念

第二节 金属电阻 电阻率等基本概念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电阻的大小是电线电缆产品测试的一项基本指标; (2)了解导体发热与电阻有关,掌握公式 Rt I Q 2=; (3)掌握电阻率ρ是表征导体导电性能的重要参数,并会熟练使用=R S L ρ计算导体的电阻; (4)掌握温度对导体电阻的影响关系) (12112t t R R R --=α,并会熟练运用。 二、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对电阻率ρ的理解和熟练使用公式=R S L ρ、)(12112t t R R R --=α求解问题。 (2)教学难点:对电阻率ρ的理解和熟练使用公式=R S L ρ、) (12112t t R R R --=α求解问题。 三、知识细化 1、导体发热与电阻有关 情境:我们应该有这样的感受:家里的用电器在打开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它的导线上有发热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呢? 2、表征导体导电性能好坏的参数 思考一:我们以前学过哪些计算电阻的公式?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究竟是什么呢?

①I U R =(欧姆定律): 提示:只适用于确定电阻的求解。我们可以利用加在其两端的电压U 和通过的电流I 来计算该电阻阻值的大小,但U 、I 不能影响该电阻阻值的大小,因为一个已经做好的电阻其阻值大小是确定的。 ②公式 =R S L ρ(电阻定律) 式中:ρ为导体的电阻率 单位 m ?Ω L 为导体的长度 单位 m S 为导体的横截面积 单位 2m 该公式告诉我们:导体的电阻不仅与其尺寸有关,还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因此,导体的导电性能好坏直接取决于导体的材料。请看课本第31页(B 页)表1-1. 从表中我们可以得出: 导体: 半导体: 绝缘体: 思考二:日常生活中,作为导线常用的材料是什么?结合表1-1说说为什么? 结论:反映导体导电性能好坏的不是电阻R ,而是电阻率ρ。电阻率越大,导电性能越差。因此,电阻率ρ是检测技术上用来判定导体的合格与否的一个重要参数。 对于我们检测而言,我们要判断原材料是否合格有两个方法: 一是运用化学成分分析法。分析材料的纯度,如铜杆,只要纯度达到99.99%

自动控制原理基本概念总结

《自动控制原理》基本概念总结 1.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是稳定性、快速性、准确性 2.一个控制系统至少包括控制装置和控制对象 3.反馈控制系统是根据被控量和给定值的偏差进行调节的控制系统 4.根据自动控制系统是否形成闭合回路来分类,控制系统可分为开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 根据信号的结构特点分类,控制系统可分为: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和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根据给定值信号的特点分类,控制系统可分为:恒值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和程序控制系统。 根据控制系统元件的特性分类,控制系统可分为:线性控制系统、非线性控制系统。 根据控制信号的形式分类,控制系统可分为:连续控制系统、离散控制系统。 5.令线性定常系统传递函数的分母多项式为零,则可得到系统的特征方程 6.系统的传递函数完全由系统的结构和参数决定 7.对复杂系统的方框图,要求出系统的传递函数可以采用梅森公式 8.线性控制系统的特点是可以应用叠加原理,而非线性控制系统则不能 9.线性定常系统的传递函数,是在零初始条件下,系统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的比。 10.信号流图中,节点可以把所有输入支路的信号叠加,并把叠加后的信号传送到所有的输出支路。 11.从控制系统稳定性要求来看,系统一般是具有负反馈形式。 12.组成控制系统的基本功能单位是环节。 13.系统方框图的简化应遵守信号等效的原则。 14.在时域分析中,人们常说的过渡过程时间是指调整时间 15.衡量一个控制系统准确性/精度的重要指标通常是指稳态误差 16.对于二阶系统来说,系统特征方程的系数都是正数是系统稳定的必要条件 17.若单位反馈系统在阶跃函数作用下,其稳态误差ess为常数,则此系统为0型系统 18.一阶系统的阶跃响应无超调 19.一阶系统 G(s)= K/(Ts+1)的T越大,则系统的输出响应达到稳态值的时间越长。 20.控制系统的上升时间tr、调整时间tS等反映出系统的快速性。 21.二阶系统当0<ζ<1时,如果ζ增加,则输出响应的最大超调量将减小。 22.对于欠阻尼的二阶系统,当阻尼比ξ保持不变时,无阻尼自然振荡频率ωn越大,系统的超调量σp不变 23.在单位斜坡输入信号作用下,?II型系统的稳态误差 ess=0 24.衡量控制系统动态响应的时域性能指标包括动态和稳态性能指标。 25.分析稳态误差时,将系统分为0型系统、I型系统、II型系统…,这是按开环传递函数中的积分环节数来分类的。 26.二阶系统的阻尼系数ξ=时,为最佳阻尼系数。这时系统的平稳性与快速性都较理想。 27.系统稳定性是指系统在扰动消失后,由初始偏差状态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的性能。 28.系统特征方程式的所有根均在根平面的左半部分是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 29.如果系统中加入一个微分负反馈,将使系统的超调量减小。 30.确定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可用劳斯判据判断。 31.主导极点的特点是距离虚轴很近。 32.根轨迹上的点应满足的幅角条件为∠G(s)H(s)等于±(2l+1)π (l=0,1,2,…) 33.如果要求系统的快速性好,则闭环极点应距离虚轴越远越好。 34.根轨迹的分支数等于特征方程的阶数/开环极点数,起始于开环传递函数的开环极点,终止于开环传递函数的开环零点。 35. 根轨迹与虚轴相交时,在该交点处系统处于临界稳定状态,系统阻尼为0

机械原理复习题(含答案)及解答

《机械原理》复习题 一.填空题: 1两构件通过点、线接触而构成的运动副称为( 高副 );两构件通过面接触构成的运动副称为( 低副 )。 2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槽面摩擦大于平面摩擦,其原因是( 正压力分布不均 )。 3设螺纹的升角为λ,接触面的当量摩擦系数为( fv ),则螺旋副自锁的条件为( v arctgf ≤λ )。 4 度 )。 5 成的。块机构中以( 6 ( 高速 )轴( 模数和压力角应分 ); 8一对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重合度由( 端面重合度,轴向重合度 )两部分组成,斜齿轮的当量齿轮是指( 以法向压力角为压力角,以法向模数为模数作的 )的直齿轮; 9、3个彼此作平面平行运动的构件间共有( 3 )个速度瞬心,这几个瞬心必定位于( 同一条直线上 )上; 10、含有6个构件的平面机构,其速度瞬心共有( 15 )个,其中有

( 5 )个是绝对瞬心,有( 10 )个是相对瞬心; 11周期性速度波动和非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方法分别为( 安装飞轮 )和( 使用电动机,使等效的驱动力矩和等效阻力矩彼此相互适应 ); 12 在凸轮机构推杆的四种常用运动规律中( 一次多项式) 运动规律有刚性冲击, ( 二次多项式 ) 运动规律有柔性冲击; ( 正弦 ) 运动规律无冲击; 13 凸轮的基圆半径是指( 凸轮回转轴心 )至 14 15 而(基)圆及(分 2,则称其为(差动轮系),若自由度为1,则称其为(行星轮系)。 18 一对心曲柄滑块机构中,若改为以曲柄为机架,则将演化为(回转导杆)机构。 19 在平面四杆机构中,能实现急回运动的机构有(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等。 20 蜗轮蜗杆的正确啮合条件是(蜗杆的轴面模数和压力角分别等于

九年级物理《电阻的定义》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物理《电阻的定义》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物理《电阻的定义》知识点归纳 知识点总结 1、电阻的概念;每个导体都具有阻碍电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电阻。符号为R。 2、电阻的单位:单位欧姆Ω,常见的的还有Ω、Ω。106Ω= 103Ω= 1 Ω。 3、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 关系为: 4、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及其使用: ①接线柱②滑片③电阻丝④金属杆⑤瓷筒 、滑动变阻器的接法 为了使变阻器能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必须把电阻丝介入电路中,无论采用什么接法,都是“一上一下”。 6、读电阻箱的示数: 各旋钮对应的指示点的示数乘以面板上标记的倍数,他们之和就是电阻箱接入电路的电阻。 常见考法 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考查电阻单位间的换算,电阻大小的影

响因素,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电阻箱的读书方法。 误区提醒 1、电阻的大小决定因素是导体的材料; 2、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分压或分流; 3、电阻箱可以间断的变化电阻值,滑动变阻器是连续变化。 【典型例题】 例析: 甲、乙两条用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线,甲的长度是乙的3倍,甲、乙横截面积之比是2∶1。若乙电阻是30Ω,那么甲电阻是多少? 初中物理电阻的定义知识点(二) 一、电压 (一)电压的作用 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电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①电路中有电(或电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是连通的。 注:说电压时,要说“xxx”两端的电压,说电流时,要说通过“xxx”的电流。 3在理解电流、电压的概念时,通过观察水流、水压的模拟实验帮助我们认识问题,这里使用了科学研究方法“类比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