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小企业信用管理研究

中小企业信用管理研究

中小企业信用管理研究
中小企业信用管理研究

中小企业信用管理研究

【摘要】本文从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及产生信用缺失的原因入手,详细论述了中小企业缺失的五大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自己的对策。特别是从税制不完善、税负重的角度来阐明自己的观点可能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对于建立公民个人信用档案,对于创新信用管理模式和方法可能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中小企业市场经济信用管理

一、引言

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就业人数庞大、经营方式灵活多样,是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基础。加强中小企业的信用管理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对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降低企业经营成本、诚信社会的建立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搞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于弘扬诚信精神、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建设有序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良好的信用关系是企业正常经营与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基本保证。改善中小企业信用状况,对于提升中小企业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抵御信用风险,改善中小企业融资条件,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及产生信用缺失的原因

根据国家工商总局的统计数据,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各类企业总数为1527.84万户。其中,中小型企业1169.87万户,占到企业总数的76.57%。将4436.29万户个体工商户纳入统计后,中小企业所占比重达到94.15%。因此,毫不夸张的说中小企业占市场主体的绝对多数,是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也是我国社会就业的主要承担者,是我们国家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但是由于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度高,两极分化明显,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近年来中小型企业虽然一方面敢于创新,各类新兴行业和新型业态不断涌现,另一方面又大多集中于以资源开发型、产品初加工型、服务低层次型为主的传统行业工业,因此它们大多敏感脆弱,易受外部环境变化影响,自身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面临大企业的挤出效应,生存空间受到挤压。有一部分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铤而走险,造成市场信用缺失。

1、生产产品以次充好,假冒伪劣

由于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经营规模小、资金不足、人才缺失的情况。在和国有、外资、民营大中型企业的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面临大企业的挤出效应。很多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方法就是大打价格战,价格战带来的恶果导致利润快速下降,这些企业的老板千方百计节省成本,但有的企业节省成本的方法不是科技创新,提高生产效率而是以次充好、偷

工减料、生产假冒伪劣产品。这几年地沟油、三聚氰胺毒奶粉、黑心棉、假药事件、偷排污水废气等事件的出现就是明证。这些现象的出现沉重打击了国民对国产食品安全、产品质量的信心。

2、税制的不完善,税负过重

我国目前现行的税种有18种,其中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以及社保费用成为中小企业的沉重负担,税负明显偏重。对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某企业辛苦一年下来,获得100万元的利润总额。在经过企业所得税税前调整后,利润额变成110万元。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这110万元要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为27.5万元。如果要分配给股东个人,还要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14.50万元【(100-27.5)*20%】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合计为42万元。占税前利润总额的42%,也就是说,股东个人只能分配到58万元。许多人就会觉得心理不平衡从而采用各种手段甚至是违法的手段来逃避税收。我国目前经过人大立法的税种仅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等流转税主体税种均是以国务院暂行条例的形式颁

布施行的。这些税收暂行条例主要从保障国家财政收入的角度出发,忽略了纳税人的承受能力。另外由于税务机关的自由裁量权过大,税务机关和纳税人事实上处于权利和义务不对等的情况下。这样,也出现一些税务机关在政府保财政收

入的压力下,征收过头税的情况出现,进一步加重了企业的税收负担。另外,在税收以外,还存在各种名目的诸如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堤围防护费、残疾人保障金等本应从财政收入中支出却由纳税人负担的行政收费。除了上述税费外,还有就是社会保障费,目前五险一金的费率单位缴纳部分占工资总额的45.5%(其中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单位21%、医疗保险缴费比例:单位9%、失业保险缴费比例:单位2%、工伤保险缴费比例:单位0.5%、生育保险缴费比例:单位1%、住房公积金缴费比例:单位12%)假设一个企业有20名员工,按2013年广州职工个人月均工资总额为5808元计算,该企业每年负担的“五险一金”=5808?鄢20?鄢12?鄢45.5%=634,233.6元。中小型企业的盈利能力本就不强,税费如此沉重,进一步削弱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导致偷逃税费的情况屡屡出现。

3、国家法治建设滞后,违法成本低廉

遵守法律、普遍守法是法治社会的当然特征,严厉制裁违法行为是保障法治权威和发挥法治威慑力的必要条件。但是现实中,在一些方面,由于责任设置过低,特别是查处率不高,导致违法成本极低、守法成本相对畸高,不仅诱使当事人违法,更重要的是客观上造成“逆向选择”、守法者吃亏,违法者赚便宜,进而劣胜优汰,并导致普遍违法。目前,宪法和法律还缺乏应有的权威,法律实施效果较差。全社会

的法律意识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治观念有待加强。与经济立法相比,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和平等发展、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环境资源保护和财政税收等方面的立法明显滞后。司法不公、司法腐败问题,打官司难、执行难、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等问题仍然存在。近10年来,中国经济就像坐上了高速列车,增速位居世界前列。然而,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我们有多少法律法规还处于“原始社会”?有多少法律法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初制定的?这些古董法规,早已跟不上时代的进步,甚至有些法规由于“生锈”,早已名存实亡。现有的法规尚且落后,那些应该随着时代、产业的进步而新生的法规就更不用说了。比如美国的商品召回制度涉及超过4000多种商品,而中国,却只有4种。由于法律法规的滞后,使得在中国出现一种现象,许多行业,违法成本很低,守法成本却很高。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违法的成本是按照九十年代的标准来执行的,九十年代的1万块钱很贵,而现在的1万块钱,在广州连买1个平方的房子都不够。由于法律法规的滞后,有些行业处于灰色地带,没人管,无法可依的尴尬局面。

4、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善,政府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监管缺失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其难度甚至大于金关、金税、金卡组成的“三金工程”。但直

至今日,在国家层面上,国务院并没有确定哪个部门作为全国信用建设的统一领导机构。从国家到地方,同样也没有统一的领导机构。在信用数据库拥有者上依然存在各自为政的情况,与信用有关的大量信息分散在不同的政府部门,如工商、税务、外贸、海关、交通、银行、证券、保险、公安、法院、质检、药监、环保等方面的信息和数据,目前90%以上集中在政府,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和数据依然存在既不流动也不公开、大量有价值的信息资源被闲置和浪费的情况。“信息孤岛”在全国到各地方没有完全被打破,没有形成互联互通的信息征信平台。关键在于缺乏一个强有力的统一领导机构。一个企业想调查另外一个企业的资信情况,必须到不同的政府部门进行征询,由于不同的政府部门信息公开和提供相应材料的规定各不相同,人为地增加了企业的获取征信信息的难度,提高了取得征信资料的时间和人力成本。

5、市场经济下惟利是图思想泛滥,诚信道德教育缺失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冲击着诚信教育市场经济主张四个原则:自主、求利、竞争和等价交换,这些原则有利于优胜劣汰,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但这些原则本身也容易导致自由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的泛滥。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惟利是图、见利忘义,有些人为了谋取暴利,将“诚信”二字抛在脑后,致使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凸现信用危机。马克思说过:“一旦有适当

的利润,资本家就会大胆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死的危险。”因此,加强诚信教育是现阶段公民道德建设的一项艰巨任务。要打造一个“信用中国”,就必须建立诚信的政府、诚信的企业群体和诚实守信的社会群体。而这一切的基础,都依赖我们对下一代的教育。在教育领域内,学生欺骗老师、家长、抄袭作业、考试作弊;教师有偿家教、滥订资料;学校乱收费、招生广告虚假、弄虚作假应对各种检查,凡此种种,从本质上说都属于欺诈行为,不管是出于何种原因,这些不诚信的行为都会在学生的心灵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影响到孩子的一生,从而使整个社会的诚信失落处于一种恶性循环之中。

三、加强和规范中小企业信用管理的对策

1、放宽市场准入制度,严格把好市场监管关

凡是市场主体基于自愿的投资经营和民商事行为,只要不属于法律法规禁止进入的领域,不损害第三方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安全,政府不得限制进入。改革市场准入制度、大力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禁止变相审批、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当然,市场准入条件的放宽,不代表市场准入后监管力度的放松。创造诚信守约的信用环境,既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更是发展先进

生产力的必然要求。强化市场行为监管要创新监管方式,强化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强化依据标准监管、严厉惩处垄断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强化风险管理、广泛运用科技手段实施监管,保障公平竞争。目前,国务院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一年多来,国务院已经先后取消和下放7批共632项行政审批等事项。一系列简政放权的举措持续发力,大大激发了市场活力。为人熟知的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放宽了市场准入条件,将“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126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企业年检制度也改为年度报告公示。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实行工商登记改革,大大方便了企业和居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今年1―6月,新登记注册各类市场主体593.95万户,同比增长16.71%,其中,新登记私营企业增长60.17%;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大幅增长,2014年前6个月的就业人数比去年底增加1300万人以上,同比增长了3倍多。

2、在税制改革的基础上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

要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必须要增强企业活力。总体而言,当前企业的直接税负和各种费用负担仍然很重,企业在市场竞争,特别是国际市场竞争中普遍面临成本过高的问题,所以应该通过减税给企业进一步减负和松绑,增强企业的内在竞争力。实施结构性减税有利于促进企业间

的公平竞争。大企业的资源禀赋条件较好,因此在竞争中,中小企业往往处于劣势。将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作为结构性减税的重点,降低其负担,将有利于各种企业在市场中开展公平竞争。从宏观层面上讲,实施结构性减税还有助于扩大内需,增加投资者和消费者在投资、消费方面的需求,提高他们对投资品和消费品的购买能力,从而有利于提振经济。我们要尽快推动营业税全面改征增值税、大幅修改个人所得税法,从现行的分类征收模式转变成按家庭为单位的征收模式。征收个人所得税,应该在所有收入综合计算的同时,考虑家庭的支出后给予抵扣额。支出包括赡养老人、抚养子女的负担、再教育需求、住房贷款等等。这样,个人所得税制度更公平合理。最后,全国人大应尽快回收税收立法权。而不应再由国务院制定税法条例。因为国务院制定税法条例,是目前税收领域饱受非议的根源所在。国务院作为征税人和立法者,在立法上必然会强化政府的权限,他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目前是税收立法权收回的一个很好时机,在征税问题上,由全国人大来立法,实行民主的方式,不管是学者还是企业的意见,也无论穷人抑或富人的利益,都可以统筹考虑。税收立法必须法律化和固定化,才能保证其合法性和合理性。全国人大制定税法,其实就是纳税人在行使发言权。我们要做的是尽快完善税收立法的程序,使纳税人的代表和社会公众能充分参与,比如召开座谈会、听证会。增强立法

程序的公开度,广泛征求意见,比如草案的起草过程要公布,我们现在公布的是已经审议后的草案;征求意见后要对社会公众有回应,对意见作出梳理,让公众知道提了哪些意见,多少人提的,要有问有答,这样参与表达权才有彻底的落实。

3、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真正做到依法治国

我们必须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在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保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尊重和保障人权,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保障公民人身权、财产权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形成人们不愿违法、不能违法、不敢违法的法治环境,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当前,特别要重点加强在深化体制改革、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以及网络监管等重点领域的立法。在立法时,要重点考虑大幅提高违法成本。在一定意义上,只有提高违法成本才能拯救法治。在许多西方发达国家,违法行为要面临天价罚单,违法成本远高于守法成本,所以即使是从利益着想,企业也必须选择守法。在中国的市场经济中,要想阻挡法治滑坡,就必须提高违法成本,只有这样才能催生

法治,才能形成诚信守法的良好局面。

4、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建立统一的信用信息发布平台

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事关社会诚信的基础,涉及面广,创新性强,协调难度大,必须政府推动,全社会参与,尤其在信用体系建设的启动和前期发展阶段,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组织、引导、推动和示范作用。

首先,诚信是为政之本,各级政府及其部门要在信用体系建设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强自身信用建设,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务公开,主动开放信用信息,带头使用信用产品,提高决策透明度,同时要切实履行对社会的承诺,自觉接受社会监督,通过政府的诚信施政、诚信作为、诚信执法,带动整个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的提升。

其次,政府要自上而下构建一个条块结合、职责明晰、统一高效的信用组织管理体系,通过整体规划、完善法治、健全机制、协调有关部门开放数据、组织建设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建立健全信用奖惩机制、培育信用服务市场、开展信用宣传教育、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等有效措施,统筹协调,上下联动,积极组织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各方面工作。一方面,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应当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承担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统筹规划、组织管理和信用信息征集服务的具体工作,及时协调解决信用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开

展信用领域重大问题研究,加强社会信用立法和宣传教育,组织、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协同做好信用体系建设各方面工作。另一方面,各级政府部门要认真落实本部门诚信建设和信用监管职责,统筹协调本行业及相关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明确责任主体,在信用信息共享、社会信用监督管理、突出失信问题惩治等方面加强协作,密切配合,联手行动,形成推进信用体系建设的合力。

随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当信用体系的基本构架已经形成、信用法制环境较为完善、信用服务市场基本成熟之时,政府可逐步退出主导地位,主要履行监督管理职责,让市场发挥更多作用,强化市场化运行机制,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自身良性运转。

5、完善中小企业自身信用管理

(1)在企业成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制定合理的信用管理政策,选用专人对企业进行全程信用管理;(2)中小企业应注重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开发出有竞争力的新产品,靠质量取信于民,在企业内部培养一种“守信为荣、失信为耻”的经营理念,培育良好的企业信用文化,加强企业信用自律意识;(3)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及时、准确地披露企业财务信息,同时,完善企业自身信用风险控制制度,加强企业的自我信用控制能力,建立财务核算制度、银行贷款管理制度和应付账款管理制度,防止自身发生失信行

为,塑造企业守信的社会形象;(4)完善客户信用风险控制制度,提高信用风险防范能力,建立包括客户资信管理制度、客户授信制度和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在内的一系列管理规章,提升企业信用管理水平。

6、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探索建立公民诚信档案

培育全社会的信用文化,一方面要通过宣传、教育等途径,强化全社会,特别是企业经营者的信用意识,树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思想观念,从思想上确立和强化人们的公平交易原则和市场原则概念,让更多企业的经营者、经理人认识到重视企业信誉和企业信用可以赢得更多的合作者,赢得更多依赖和支持。另一方面,通过道德规范和精神文明建设,在全社会树立讲诚信的公德意识,形成信用即财富的共识和理想,并强化市场主体的信用观念和信用意识,使讲信用成为社会的一种基本公德。具体在教育领域,学校应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加强德育常规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发出诚信倡议书、进行诚信宣誓、签订考试诚信承诺书等活动,形成重信誉、守信用、讲信义的良好风尚,努力使诚信建设的要求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引导他们从小树立从不说谎、不作弊、不作假、不欺诈等良好的诚信道德观。对于步入社会工作的公民,除了加强诚信道德宣传以外,还可以参照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探索建立公民道德诚信档案。公民道德诚信档案应

当附加在公民身份信息的内容中,按身份管理程序,由法律授权部门负责管理。对于出现违反公民道德行为规范和诚信品德操守的行为者,经授权的管理部门确认或鉴定,由其所在的单位或户籍管理部门对本人予以告诫,因失德失信造成其他公民利益损失或危害社会的,由授权部门在告知本人的前提下,录入个人道德诚信档案。此记录可作为其就业、晋职、贷款、社会购买行为、出入境行为、享受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及经贸合同行为的可信度参考。让诚信档案成为第二身份证。

四、结论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信用缺失,从而导致假冒伪劣商品泛滥、合同欺诈、融资难、守法企业无法跟违法企业平等竞争等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从一定程度上严重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加强中小企业信用管理,建立信用体系,对于培育健康的市场经济、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树立诚实守信的社会道德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体系不是一朝一夕之力就可以实现的,需要企业、公民、政府乃至全社会共同努力,完善法治、加强社会道德教育,创新信用管理手段和方法,通过不断地探索和修正完善才能逐步实现。

【参考文献】

[1] 全国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情况报告(摘要)[R].中国工商报,2014-

03-31.

[2] 李宝庆:中小企业发展之信用管理体系的构建[J].金融研究,2002(3).

[3] 周军霞: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制度性缺陷与发展对策[J].企业经济,2011(1).

(责任编辑:谌盼)

浅谈企业信用管理贯标

浅谈企业信用管理贯标 ----兼答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 1、企业管理贯标是贯的什么标? 答:就是贯彻《江苏省企业信用管理规范》这个江苏省地方标准。具体评价按《江苏省企业信用管理状况评价指标》执行。 2、对于申请贯标的企业,需要做哪些事情? 答:按照《规范》的要求,建立企业的信用管理体系。它包括:企业自身信用管理;客户信用管理;也就是“三机制一部门”。 三机制: 企业资信调查和评估机制 债权保障机制 应收账款管理和回收机制。 一部门:企业内部建立的信用管理部门 3、企业信用贯标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A、建立企业信用管理机构:大的企业成立信用管理部,下设商情科、授信科、商账科,每个科若干人;中等规模的企业成立信用管理科,下设商情员(档案员)、授信员、商账管理工作员;小微企业可设信用管理小组,至少设一名专职信用管理员和若干名兼职信用管理员。 另外,企业还可以成立信用管理领导小组,考核和协调信用管理工作。 B、制订完善的信用管理制度。该制度要与自身的行业、产品、规模、自身的管理体系相适应。员工容易理解执行。 C、学会信用管理的操作方法。 为了方便大家贯标,我已经为大家编制了制度、方法的范本,希望大家能够熟悉它们、掌握这些方法。 D、运用这些方法试着做一至三个实例,表明你们已经初步掌握了这些方法,为今后工作中运用这些方法打下基础。 4、申报贯标的企业需要做哪些资料?怎么做? 一、贯标申报:要写实的,写你的实际情况。包括:贯标理由、工作计划、贯标

工作总结。我给了你一个范本,你最好不要全部照抄,因为你不可能长得与别人一样,哈哈。 二、企业基情况:尽可能将所要求的资料复印件附上,因为这是表明你的合法身份和企业地位。不要怕麻烦。 三、这项应该没有困难,按照模板照做就行。主要是信用管理方针、目标的确定,需要你按照你公司的总体方针目标自行编写,不可能每个企业都一样,你就动一下脑子吧,好吗? 四、信用管理信息系统:有,就用电脑做个示例,没有就做个说明,下面的各个子目就删去。 五、信用管理实务:这部分是重点,现分述如下。 (一)信用管理机构职能、岗位职责和绩效考核制度:这部分你如有创新最好,没有你就照抄,不多说了。 (二)企业自身诚信管理:首先是制度,你基本上照抄就是,也可以增删。重点是附在后面的东西,它们是用来证明,你这个企业是个诚信的企业,如果你不是个诚信的企业,还贯什么标?因此要不怕麻烦,把有的资料都要附上,特别是:工商、税务、银行的证明资料要拿内附的表格请工商局、税务局和你的开户银行盖章。没有的项目可以删除。 (三)客户信用档案的建立与管理:要求按照标准中所规定的方法,用你所掌握的你公司的客户资料,做1---3个实例。大家一致反映的是,这些资料无法搜集得到。我给出了A例和B例两种,你可以另行做一种,拣你能够搜集到的信息做成客户档案。 (四)客户资信管理:制度可以照抄;调查可以模拟范例试做一二例。有此项目填不了的可以忽略。 (五)客户信用评审:这个容易,按照所给的模型做就是了。 (六)客户授信管理:同样的,按照所给你的表格学着做。没有RRP的删除这项。(七)合同管理:制度照抄,然后把你公司的合同台账附上,不一定用我这个式样。尚未建立合同台账的企业可以照我的样子抄录一下附上。 (八)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照抄,管理表单可以附上你公司实际使用的表单。也可以用我的这个表单。有些表上的内容你公司可能没有做,那就删除。

(信用管理)信用信息平台建设方案

(信用管理)信用信息平台 建设方案

信用信息体系平台 建设方案 2017年x月x日 目录 1.平台概述 (6) 1.1. 建设背景 (6) 1.2. 建设目标 (6) 1.3. 建设原则 (7) 1.4. 建设内容 (8) 1.5. 建设依据 (9) 2.平台需求分析 (9) 2.1. 系统业务需求分析 (10) 2.1.1. 信用信息资源整合的需求 (10) 2.1.2. 政府部门开展信用联合奖惩的需求 (11) 2.1.3. 社会公众信用信息化需求 (11) 2.1.4. 重点领域诚信建设信息化需求 (12) 2.1.5. 重点人群诚信建设信息化需求 (12) 2.1.6. 其它个性化的信用信息使用需求 (12) 2.2. 信用数据征集范围及来源分析 (13) 2.2.1. 信用数据的征集范围 (13)

2.2.2. 信用数据的主要信源单位 (13) 2.3. 系统主要功能需求分析 (14) 2.3.1. 信用信息资源编录管理流程 (14) 2.3.2. 信用信息共享流程 (15) 2.3.3. 信用信息查询服务流程 (16) 2.3.4. 信用信息异议处理流程 (18) 2.4.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18) 2.4.1. 系统性能指标 (18) 2.4.2. 集群和负载均衡 (19) 2.4.3. 可扩展性 (19) 2.4.4. 可靠性 (19) 2.4.5. 安全性 (20) 2.4.6. 可用性 (21) 2.4.7. 帮助文档 (21) 3.总体设计 (22) 3.1. 总体建设思路 (22) 3.2. 系统总体架构 (22) 3.3. 数据架构 (24) 3.4. 技术路线 (25) 3.4.1. J2EE的体系架构 (25) 3.4.2. MVC处理模式 (26) 3.4.3. XML规范 (27)

企业信用管理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

企业信用管理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信用管理问题已成为影响和制约企业发展的一究其原因,是我国企业内部在信用管理上缺少防范信用风险的知识和制度,缺少依靠信用工具去开拓市场的方法和技术,缺少信用管理方面的专门人才.正如大家所了解的,短缺经济状况结束后,“三角债”就长期困扰着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虽然经历一次大规模的“解扣清欠”,但是问题并未从根本年来,企业相互拖欠货款,应收账款长期居高不下,已成为经济运行中的一大顽症,严重影响了企业资金的周转、经济效益的提高,为国有企业改革设置了很大障碍,甚至连简单的生产经营活动都难以为继.因此,提高企业各级管理人理干部的风险防范意识,加强企业信用管理工我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当务之急. 我国企业无论是在国际市场上,还是在国内市场上都越来越感到严重的竞争压力.这种竞争的压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在目前买方市场为主的竞争环境中,企业为扩大市场销售份额,必须向客户提供有和服务,其中包括优惠的交易结算方式,例如赊销.另一方面,企业也必须时刻注意防范和减少交易风险,提高资金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回收率,降低管理成本... 关键词:信用管理;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Enterprise credit management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development of China's market economy, credit management problem has become the influence and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 a , investigate its reason, is our country enterprise internal lack of guard against credit risks in the credit management system of knowledge and the lack of the method of credit tool to expand the market and technology, lack of credit management. As you know, after the shortage economy, "zombie" plagued by enterprise for a long time, especially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While undergoing a massive "trip off", but the problem is not a fundamental over the years, enterprises default payment for goods to each other, accounts receivable is high for a long time, has become a persistent ailment in the economic operation, seriously affected the enterprise capital turnover and increase of economic benefit for the refor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set up a big obstacle, even the simple production and business operation activities are unsustainable. Therefore, improve the enterprise managers at all levels manage cadre's risk awareness, strengthen enterprise credit management work the priority of our country enterpris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ur country enterprise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or in the domestic market is becoming more serious pressure of competition. The competition pressure from two aspects: on the one hand, in the current buyer's market competition environment, enterprise to expand market share, must be and the services provided to clients, including preferential trading settlement way, such as credit sales. On the other hand, the enterprise also must always pay attention to prevent and reduce transaction risks, improve the capital turnover and accounts receivable recovery and reduce management cost... Key words: Credit management; There is a problem; countermeasures

企业信用报告解读说明

企业信用报告解读说明 一、报告结构和样式设计 报告主要包括报告头、报告说明、基本信息、信息概要、信贷记录明细、公共记录明细、声明信息明细等7个部分。 报告头,展示包括信息主体的名称、机构信用代码、贷款卡编码、报告编号、报告日期。 报告说明,主要进行免责声明并对信用报告的重要之处或一些专有名词进行解释和说明。 基本信息,描述信用主体的身份信息、主要出资人信息和高管人员信息等。 信息概要,主要是让信息主体能够迅速了解自己的信用报告主要包含哪些内容。 信贷记录明细,通过逐笔详细描述信用主体在金融机构的当前负债和已还清债务信息,反映信用主体借钱和还钱的历史。 公共记录明细,用于记录信息主体的社会表现,通过展示信息主体在社会公共部门所形成的正、负面信息,从另一侧面反映其还款能力和经营能力。 声明信息明细,主要展示那些无法与具体信贷业务相关联的报数机构说明、征信中心标注和信息主体声明等信息。 报告包括主体与附录两大部分。其中,主体部分的结构包括上述七个部分;附录部分则包括当前负债中正常类票据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保函等负债明细和已还清债务中正常类贷款、贸易融资、保理、票据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保函等债务明细。

二、报告样本解读 (一)报告头。报告的起始部分,用于描述信用报告的生成时间、查询信息等基本要素。 (二)报告说明。主要进行免责声明并对信用报告的重要之处或一些专有名词进行解释和说明,详细内容详见下表。 (三)基本信息。依次展示信息主体的身份信息、主要出资人信息、高管人员信息等。 贷款卡状态包括:正常、注销、暂停使用。用以提醒使用者该贷款卡是否年审或年审是否即将到期。

浅谈企业的诚信管理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2) 绪论 (3) 一、为什么要对企业进行诚信管理 (3) (一)诚信对企业的重要性 (3) (二)诚信缺失的形成原因 (3) 1.市场经济发展不成熟 (3) 2.企业对短期利益的追求 (3) 3.信息不对称造成企业失信 (4) 4企业内部缺乏诚信管理 (4) 二、企业诚信管理的主要内容 (4) (一)建立企业诚信管理体系 (4) (二)加强企业各部门的内部控制 (4) 三、企业诚信管理的主要管理 (5) (一)发挥诚信质量管理 (5) (二)明确企业内部管理职责 (5) 1.目的 (6) 2.范围 (6) 3.职责 (6) 四、企业诚信管理的主要意义和途径 (6) (一)诚信管理是现代企业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 (6) (二)诚信管理构成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容之一 (6) (三)诚信管理是打造企业品牌的基本条件 (6) (四)加强企业诚信文化建设,促进企业诚信管理 (6)

五、企业诚信管理后的收获及成效 (8) (一)企业内部对自己的岗位进行了重新定位 (8) (二)诚信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性 (8) 1.绩效的考核 (8) 2.企业的流程设计和再造 (9) 结论 (12) 参考文件 (13) 致谢 (14) 摘要 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则之一,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根到底就是信用经济,没有信用就没有现代经济。对于企业而言,一方面,做到诚实守信能够树立企业良好形象,诚信作为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能够给企业创造价值;另一方面,企业

对外提供信用可以获得更多的客户资源,扩大市场份额,增强企业的实力。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用销售已经在我国各个行业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在绝大多数竞争激烈的行业中,如纺织、机械、医药保健品等行业,信用销售方式完成的交易额已达到60%至90%的比例。因此,信用经济对于企业而言是一把双刃剑,在增加收入的同时也增加了风险。所以,企业信用管理就成为企业能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而作为指导企业信用管理的信用政策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企业信用管理在我国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企业存在着盲目制定信用政策、信用政策不完整、执行重要政策的过程中缺乏灵活性等一系列问题,导致信用管理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对于这种情况,本文选择企业信用政策问题进行研究,目的是为了呼吁企业管理者重视企业的信用管理,同时为企业信用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提供方法,通过对企业信用政策的分析,针对我国企业信用政策崔仔的问题,提出完善信用政策的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企业管理法律机制诚信核心竞争力监督完善 Abstract Honest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rincipl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and is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market economy development. The root of the market economy is credit economy, no credit, there is no modern economy. For businesses, on the one hand, be honest and trustworthy to the setting up enterprise good image, the good faith as an important intangible assets, can create value to the enterprise; , on the other hand, enterprises provide credit can get more customer resources, to expand market share, enhance the strength of the enterprise.

企业信用管理建设的必要性

企业信用管理建设的必要性 企业信用管理是企业对于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科学管理的专业技术,主要目的在于规避因赊销产生的风险,增加赊销的成功率。信用管理是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诸多管理中最有效和见效快的管理之一。****公司为提升企业信用管理水平,建立完善的企业信用管理评价体系,申请参加了由市信用办组织的“企业信用管理贯标”工程。通过贯标,2013年该公司在增强企业竞争力、扩大销售规模、减少库存积压、改善财务应收应付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2014年1月,公司通过信用管理贯标的验收,并被评为“市级信用管理示范企业”。 一、我国企业信用管理现状 在我国,企业信用制度在政策法规层面上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尚无针对性法规规范的企业商业行为的信用结算制度。企业交易过程中,只能间接参照《公司法》与《合同法》中的相关规定。但是由于针对性不强,上述两种法规无法对商业信用制度起到全面的规范作用,主要起指导及参照作用,导致企业信用观念淡薄,信用水平低下。而且,我国尚无专门对企业信用制度进行监管的官方机构。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指出,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又是信用经济。法制经济是从市场经济制度的角度上而言的,信用经济是从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上而言的。自从有商品以来,市场交易行为也就伴随而产生。无论市场交易行为有多么复杂的形式,共同一条就是必然也

必须要遵守交易行为自身的要求:信用。我国自古就有“人无信不立”之说。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它需要有序地发展,同时它又是一种平等、开放、统一的竞争经济,也是一种不断扩大的分工合作经济和一切合作主体、交易主体的信用经济。信用经济的归宿只能是守信,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种经济关系,诸如商品、货币、买卖、支付、借贷、合同、证券等无不体现信用关系,市无信则乱。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律最核心的内容就是维持市场经济的信用秩序,确保“公平、公正、公开”的信用法则不受践踏。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信用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企业要把产品销售出去,越来越依赖于赊销等信用手段。但是企业在通过信用销售提高竞争力、扩大销售的同时,会面临大量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甚至不能全部收回的风险,大量的货款拖欠、坏账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风险损失。据2011年5月4日经济参考报报道:我国企业坏账率高达1%至2%,且呈逐年增长势头,而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企业坏账率通常为0.25%至0.5%,截止2010年11月末,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全国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的应收账款总额达到6.46万亿,同比增长22.4%,比上年增长8.4个百分点,这说明应收账款的风险很高。据商务部统计,我国企业每年因信用缺失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6000亿元。所以,建立企业信用迫在眉睫。 二、我省实施“万企贯标、百企示范”工程 2004年我省人均GDP突破2000美元,2007年突破4000美元,

中小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中小企业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已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目前中小企业举步维艰,失败率较高,企业平均寿命只有3—5年,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财务管理工作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生存、发展和盈利就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科学地进行资本运营,而这一切都需强化财务管理。 一、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明确的产业发展方向,对项目投资缺乏科学论证 一是片面追求“热门”产业,不顾客观条件和自身能力,无视国家宏观调控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二是对项目的投资规模、资金结构、建设周期以及资金来源等缺乏科学的筹划与部署,对项目建设和经营过程中将要发生的现金流量缺乏可靠的预测,仓促上马。一旦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收紧银行信贷,使得建设资金不能如期到位,企业就面临进退两难的境地,甚至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近几年来许多企业所投资的钢铁、电解铝、水泥等项目由于资金困难而夭折,或“割肉”卖出或成为永久性“在建工程”,不仅企业自己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也将一些银行拖入泥潭。 (二)资金短缺,融资困难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由于投资规模小、资本和技术构成偏低,在融资的过程中遇到许多的困难,为此制约中小企业的发展。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来自于企业自身的素质,中小企业规模小,自有资金不足、信誉不高、信用等级普遍较低;另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对固定资产投资贷款审批权限过于集中,加上目前不良贷款比重较高,收贷难度大,而国家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方面目前尚不健全,使得金融机构无法对不良经营行为进行有效防范,为降低贷款风险,金融机构不得不持谨慎的态度。其次,中小企业没有民间融资渠道,在民间投资较多的地区大多数是采取民间集资的办法来解决资金问题,完全靠个人信用和高利息,融资成本很高,风险相对来说要大得多。由此造成中小企业的资金严重不足,投资能力相对较弱,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三)管理模式僵化,管理观念陈旧 一方面,中小企业典型的管理模式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统一,企业的投资者同时就是经营者,这种模式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了负面影响。中小企业中相当一部分属于个体、私营性质,在这些企业中,企业领导者集权、家族化管理现象严重,并且对于财务管理的理论方法缺乏应有的认识和研究,致使其职责不分,越权行事,造成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监控不严,会计信息失真等。企业没有或无法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即使有,也很难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质差,管理思想落后。有些企业管理者基于其自身的原因,没有将财务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有效机制中,缺乏现代财务管理观念,使财务管理失去了它在企业管理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四)管理基础薄弱,内部控制不严格 由于中小企业管理模式集所有权与经营权于一身,这就使得企业在决策和经营管理方面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缺乏一套比较规范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财务控制方法。一是对现金管理不严,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二是应收账款周转缓慢,造

《信用管理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金融系信用管理专业 《信用管理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概况】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信用管理概论》是一门信用管理专业基础课。它是在对信用、征信、信用管理体系及其相关概念进行阐述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现代信用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实务技术。主要包括信用相关概念、国家信用管理体系、企业信用管理、个人(消费者)信用管理、信用等级评定、信用管理法规、征信调查及征信数据库应用开发等内容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实务技术的介绍。为信用管理专业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基础,是信用管理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信用管理的重要原理和基本概念,掌握信用管理的基本方法,让学生能够了解信用管理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以及对国家经济的重大影响,从而在信用管理工作中能更好地把握国家规定的经营方针与政策,并为学习其它各专业课程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能够在掌握信用管理的相关理论和基本方法。 本课程是金融领域的基础学科之一,在学习本课程之前,高职学生应该学习金融学基础、经济学基础、经济法规、金融法规等金融经济类公共基础课程。在学习过本课程,并取得合格以上综合成绩之后,高职学生可以继续深入学习信用管理专业的各门专业必修课,例如资信评级、信用风险管理等。 二、课程主要内容及要求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具备从事信用管理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从事信用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并注重渗透职业道德思想教育,加强学生的信用管理职业的道德观念。 ●了解信用管理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了解企业信用制度对职业 道德的要求。 ●了解社会信用体系的内涵和基本框架掌握社会信用体系的功能与作 用。 ●掌握失信惩戒机制的内涵与外延、工作原理以及操作流程 ●掌握企业信用管理的内涵与外延,掌握企业信用管理的基本职能。 掌握企业信用管理部门的设置和主要工作内容。 ●理解企业信用政策的原则、影响企业信用政策的因素和企业授信管 理的流程。掌握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和内容。 ●掌握资信调查的概念、资信调查的内容和对客户的评价。 ●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掌握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信用管理的原理和方 法,分析各个行业信用管理的业务问题和具体案例的能力;学习掌 握从事信用管理业务实践,并从中探索一般规律和理论概括的思维 方法。 三、课程内容学时分配 本课程是高职高专类院校信用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其功能在于培养学生有关信用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实务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应用相关理论与方法分析、解决信用管理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从事信用管理行业相关职业的职业资格、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使学生具备从事信用管理工作的职业道德规范和信用管理工作的相关能力,并为后续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夯实基础。 本课程安排在一个学期内完成,课程总学时数为68学时,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的课时分配比例为50%:50%,即理论教学34学时,实训教学34学时,具体教学内容的学时分配如下:

浅谈我国企业的信用管理问题

浅谈我国企业的信用管理问题 摘要:在企业内部各种管理机制中,信用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如 果一个企业没有有效完善的管理机制,就会缺少足够的市场竞争力,最终将会被 市场无情地淘汰。本文主要介绍我全国企业的信用管理问题。首先介绍了企业信 用管理的概念和意义,然后介绍了我国企业信用管理的现状和提高我国企业信用 管理的意义。 关键词:企业;管理;信息;竞争 一、企业信用管理的内涵及意义 从广义上来讲,企业的信用管理是指企业为获得他人提供的信用或授予他人信用 而进行的管理活动。从狭义的角度看,企业的信用管理指的是对企业的授信活动 和授信决策进行的科学管理。企业信用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扩大企业的市场占有份额。 企业信用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企业管理学的一个重 要分支。从企业管理职能的角度来说,企业信用管理是指通过制定信用管理政策,指导和协调内部各部门的业务活动,对客户信息进行收集和评估,对信用额度的 授予、债权保障、应收账款回收等各交易环节进行全面监督,以保障应收账款安 全和及时回收的管理。企业信用管理可以减少企业的经营风险,可以提高企业的 经济效益。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的信用管理问题越来越受到了企业管理者的 重视,因为企业的信用管理问题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在买方市场条件下, 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光是企业商品价格和质量的竞争,同时也包括企业之间信用 销售的竞争能力。现代企业需要更多地采用信用结算方式增强企业竞争力。与现 汇结算方式相比,信用结算方式的优势显而易见,购买方可以凭借自身良好的信 用充当交易媒介先收货后付款,从而大大提高购买方的购买能力和销售商的营业额。在西方国家,所有商业贸易几乎都采用信用方式进行,信用结算方式已经成 为商品交易中的绝对主流。而在我国,由于企业信用的缺失和不足,企业间信用 交易方式仅占所有交易比例很低,这种落后的结算方式严重地阻碍了贸易的扩大 和企业的发展,也使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大大减弱。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我国要想与西方国家的销售相抗衡,就必须加强企业的信用管理,必须提高赊销 比例,做好企业的信用管理,才能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二、我国企业信用管理的现状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企业普遍存在着信用缺失的问题,导致我国企业自 身赊销业务管理混乱、信用风险损失过高,阻碍了我国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重要 原因。 1.我国企业信用管理只能不健全。 可以说,在我国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下,信用管理职能基本上是一个空白, 企业在开展信用销售业务时,在业务授权、管理职责分工、业务流程等方面存在 较大的不合理性。由于信用管理职能的缺乏,使得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经济 主体,没有对自身的信用及交易对象的信用进行合理的、有效的管理。这种状况 使得每个企业作为个体,其失信的成本较低,然而整个市场的信用交易成本却大 为提高。这使得企业的财务预算和风险防范机制极其脆弱,一旦发生交易就极有 可能被拖欠,呆账、坏账大量发生。企业自身的信用能力不强,过多的应收账款 导致企业现金流不足、负债率过高,无力对外偿付到期债务。因此,建立和强化 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已成为当前我国企业改革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之思考

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之思考 胡文莲 (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陕西西安710075) 摘要:本文基于对陕西中小企业的调查,详细分析了影响我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国外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先进经验对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进一步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信用体系建设;中小企业;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0.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0017-2008(12)-0007-03中小企业作为市场经济最活跃的主体,在繁荣市场,扩大就业,技术创新,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重要举措分工方案的通知(发改企业〔2005〕966号)》等法律、文件精神,为提高中小企业信用意识,增强中小企业信息透明度,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人民银行从2006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开展以中小企业信用档案库建设为基础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经过近两年多来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企业与银行共赢格局。截至2008年4月底,全国累计已组织对中小企业培训及宣传84056次,征集中小企业信用档案121.98万户,中小企业信用档案库提供查询47.03万次;累计已有58542户企业取得银行授信意向,20809户企业获得银行贷款,贷款余额2218.51亿元。近年来,陕西省中小企业发展呈现出速度加快、规模扩大、结构优化、效益提高、贡献增加的良好势头。2007年,全省中小企业达107.6万个,从业人员600万人,实现营业收入6343亿元、利润总额443亿元。中小企业个数、就业人数、实缴税金、出口额分别占全省总量的99%、70%、38%、50%以上,为陕西省的经济增长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仍有一些中小企业信用状况较差,信用问题比较突出。个别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合同违约,商业欺诈;随意拖欠贷款,恶意逃废银行债务;财务信息失真,违反财经纪律等问题,这些信用缺失问题,造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小企业发展,降低了市场交易效率。 一、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备的法律法规及政策依据。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必须得到征信法规的支持,使征信机构能依法对中小企业进行征信,但目前国家没有法规及政策对可以收集和使用的中小企业信息内容、采集方法和使用范围做出明确规定。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分散于工商、税务、质检、海关、司法、社保、电信等多个部门,在中小企业信息征集过程中由于没有充分的法规政策,这些部门参与或支持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信息资源实现共享难度大。 (二)缺乏良好的信用意识。目前,中小企业发展参差不齐、部分中小企业信用意识薄弱。一是由于部分中小企业长期难以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认为无需与商业银行建立信贷关系,因此拒绝提供信息;二是有的中小企业规模小,内部财务管理较差,担心提供信息后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而不愿提供信息;三是部分企业主担心泄露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拒绝披露自身的信用状况。 (三)缺乏健全的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据调查,陕西省只有不到3%的中小企业设立了信用管理部门,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信用管理部门或由财务部门兼做信用管理。由于缺乏中小企业财务信息的集中披露制度,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信息不完整的现象。一是部分中小企业没有编制财务报表,二是部分中小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不真实。多数中小企业仍停留在传统的经营管理层面上,甚至是家族式管理,生产经营偶然性、随意性较大,缺乏必要的财务制度和管理人员,缺乏中介机构确认的财务报表,有的 收稿日期:2008-11 作者简介:胡文莲(1956.10-),女,高级经济师,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 7

浅析企业信用管理

浅析企业信用管理 论文关键词:企业信用管理信用管理体系信用管理部门客户资信管理内部授信应收帐款DSO 论文摘要:我国的经济已经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在以买方市场为主的竞争格局中,信用交易已成为企业获取市场竞争力的必要手段和经营方式。国内企业缺乏信用风险意识,盲目追求销售和市场份额的增长而无序放账造成企业间长期大量拖欠债务,因此在国家大力建立和完善信用体制的同时企业自身也应该加紧步伐发展内部信用管理。 1企业信用管理的内涵及意义 广义的信用管理是指企业为获得他人提供的信用或授予他^、信用而进行的管理活动。狭义的信用管理是指对企业的授信活动和授信决策进行的科学管理,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份额。本文探讨的企业信用管理主要是狭义的企业信用管理,也是传统的企业信用管理。企业信用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企业管理学的—垂耍分支。从企业管理职能的角度来说,企业信用管理就是通过资信调查收集客户的各种信用信息与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判断,对客户的信用质量做出评价,在风险与收益之间权衡,进行恰当的信用决策,并对产生的应收帐款进行管理。 2我国信用管理现状 2.1企业信用制度不健全。国内外关于信用方面的相关法律文献有很多。如:国际上的~w’ro的基本原则》、《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国际商事合同通则》、《服务贸易总协定》等;国内的《合同法》、饭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我国硎法也对诈骗犯罪行为处以刑罚和规定。 22企业信用意识淡薄。一方面由于法律法规不健全,企业问经营行为得不到有效的监督和约束,使企业信用观念淡薄,信用水平低下,欺骗贸易规模扩大。另一方面,企业管理目标发生偏移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信用管理。 2.3缺乏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和专业人员。企业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在风险控制和信用管理问题上职责划分不清,相当多的企业是由销售人员或其他部门人员兼做信用管理工作,其根源在于这些企业没有设立—个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企业内部缺少专门的信用风险管理职能,没有专业人员从事信用管理工作。 2-4信用管理方法和技术落后。信用管理包括资信调查、产品赊销、应收账款收付。在各个环节都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在以上环节上还存在很大不足。资信调查的内容包括贸易对象的政治状况、资信情况、经营范围经营能力等。由于没有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企业不可能全面准确地掌握这些信息,势必增加贸易的风险。信用管理的方法不当、技术落后,使企业产品赊销没有得到有效地控制,赊销风险缺乏客的估计,造成我国多数企业面临严重的”债权’危,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 3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迫切陛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和企业间竞争的不断加剧,使得我国市场经济秩序尚不范的问题表现的越来越突出,信用已成为当前品过剩时期最稀缺的资源。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之间的交易总是伴着风险的发生,经营风险和交易风险随时威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4我国企业IFII用管理制度体系的构建 4.1树立正确的企业信用管理瑰念,企业领导必须对信用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正确的

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基本数据项指引

附件: 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基本数据项指引 1.适用围 本指引适用于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中采集中小企业信用信息,为中小企业建立信用档案及建设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管理系统。 2.数据项类型 数据项类型分为如下3类: N 表示每一位必须是0-9的数字。 AN 表示包含0-9的数字和不包括汉字在的其他字符。 ANC 表示包含汉字在的所有字符。 3.数据项容 3.1 企业标识信息 数据项名称:机构信用代码 说明:指中国人民银行以金融业务为基础,按照一定规则赋予每一个机构在全国围唯一、不变的编码。 数据项类型:AN 数据项名称:工商注册登记号 说明:指企业工商注册登记证上的。 数据项类型:AN

数据项名称:税务登记证 说明:企业在税务机关的缴税统一标识。 数据项类型:ANC 数据项名称:组织机构代码 说明:指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中华人民国组织机构代码证》中的代码。 数据项类型:AN 3.2企业概况信息 数据项名称:企业名称 说明:指企业营业执照上登记的企业名称。 数据项类型:ANC 数据项名称:注册日期 说明:指企业营业执照上登记的成立日期,格式为YYYYMMDD。 数据项类型:N 数据项名称:注册地址 说明:指企业营业执照上登记的企业地址,按省(市、区)、县、街道门牌号等字段分别填写。 数据项类型:ANC 数据项名称:通信地址 说明:指企业收发信件的接收地址、或企业实际办公的地址,

按省(市、区)、县、街道门牌号等字段分别填写。 数据项类型:ANC 数据项名称:营业执照到期日 说明:指企业营业执照上登记的营业期限截止日期,格式为YYYYMMDD。 数据项类型:N 数据项名称:企业登记注册类型 说明:指企业营业执照上登记的企业类型。代码型数据项(见数据字典)。 数据项类型:N 数据项名称:行业分类 说明: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GB/T 4754- 2011)填写,要求细化到中类。 数据项类型:AN 数据项名称:企业特征 说明:填写企业的规模,大型/中型/小型/微型。按照201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颁布的《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填写。代码型数据项(见数据字典)。 数据项类型:N 数据项名称:从业人数

安徽省工程建设监管和信用管理平台-+企业安全生产手册

安徽德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省工程建设监管和信用管理平台

安徽德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目录 (i) 第1章安全生产许可证 (1) 1.1 查看安全生产许可证信息 (1) 1.2 首次申请 (2) 1.3 变更申请 (4) 1.4 延期申请 (5) 1.5 注销申请 (7) 1.6 申请审核 (7) 1.7 申请撤回 (9) 1.8 审核通过 (11) 1.9 审核不通过 (12)

第1章安全生产许可证 安全生产许可证主要有安全生产许可证、首次申请、变更申请、延期申请、注销申请、申请审核、申请撤回、审核通过、审核不通过九个核心模块(如下图) 1.1 查看安全生产许可证信息 点击左边的栏目树如图 进入查看安全生产许可证信息页面

该页面中可以查看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相关具体信息。 1.2 首次申请 点击左边的栏目树如图 图1.2.1 进入首次申请安全许可证页面

图1.2.2 图1.2.3 (1)图1.2.2为申请安全许可证“申请单信息”页面,正确填写页面信息,其中加*号为必填项。 (2)图1.2.3为申请安全许可证“申请单附件”页面,正确上传申请所需的附件,其中加*号为必填项。 信息填写完成后点击按钮,申请过程完成。 备注:1.点击保存信息后在未提交申请审核前还可以对申请单信息进行修改。 2.在该页面名称后面可以查看申请的状态(如:

) 1.3 变更申请 点击左边的栏目树如图 进入变更申请安全许可证页面 页面显示所有未提交审核的变更申请,可以对该变更申请执行“删除”和“查看变更内容”的操作 (1)变更申请 点击该页面上方的“变更申请”,进入安全许可证信息变更页面

浅谈企业信息化建设于企业管理之重要性

浅谈企业信息化建设于企业管理之重要性 [摘要] 为提高企业生存能力和赢利水平,企业应优化其企业管理水平,并加强企业信息 化建设。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是提高企业生存 能力和赢利水平的必要前提和利器,对企业管理意义重大。 [关键词] 企业信息化企业管理 市场经济中,生存和赢利是任何企业都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为求生存就须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就须提高其生存能力和赢利水平,就须提高优化其企业管理水平。随着企业管理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注意到: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必要条件和利器,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意义重大。目前,企业信息化已经并正在国外企业中引起一场管理方面的革命,对企业管理的影响非同一般。 1 企业信息化及其必要性 《子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意即在战争中能够优先掌握敌我两方足够多的有效信息的一方将立于不败之地。商场如战场,信息对于激烈竞争中的企业同样重要。 及时、准确、充分和系统的有效信息,是企业能够进行科学管理的必要前提;否则,企业管理者将无法进行各种科学的分析、预测、判断和决策,无法针对各种外变化进行及时、积极和有效的调整和应对,无法有效正常运营,在管理上会变得被动和盲目。同样,没有成功、系统的企业信息化,企业管理的计划、实施和总结都将不能有效进行,企业将不能成功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所谓企业信息化就是借助以计算机、互联网等先进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手段,将企业的经营及管理流程在线实现, 并使企业管理层真正可以在线获得完整而明晰的“信息”。企业信息化是有效企业管理的必要条件。 企业信息化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前提和利器,企业信息化建设对企业管理意义重大。 2 企业信息化建设 因为企业信息化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企业管理者应高度重视本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企业信息化建设,应从企业的切身实际和需要出发,系统规划和有效实施,以为企业管理服务为根本,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能否增强企业赢利能力作为自身建设成功与否的衡量标准。企业信息化和企业管理都是动态的永无止境的过程,不可能一劳永逸,需要不断的根据主客观条件和要素的变化而不断创新。 2.1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原则 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能滞后,更不能冒进,而应切实坚持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结合起来。

浅谈企业信用管理(正式稿)

浅谈企业信用管理 学号:20 号 专业:工商管理(03春)姓名:高勤珍

提纲: 信用管理被认为是企业的生命,企业信用风险是银行信用风险的源头,有效防范信用风险,必须首先加强企业信用管理。 一、企业信用管理的内涵及意义 1、企业信用管理的内涵 2、企业信用管理的意义 二、我国企业信用管理的现状 1、企业经营管理目标发生偏离 2、缺乏专门的信用管理职能部门 3、信用管理方法和技术落后 4、信用管理重点严重滞后 5、缺乏经过专门训练的信用管理人员 三、加强企业信用管理的对策思路 1、企业领导必须对信用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 2、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 3、实行客户资信管理制度 4、建立内部授信制度 5、完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 6、全面提高信用管理人员的素质 7、建立完善的社会评价机制 8、信用体系建设需要有强制性的法律规范做保障

浅谈企业信用管理 内容摘要: 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银行之间货款或贷款的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顽症。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摆在企业管理者面前的一大难题,本文从企业信用管理的角度,论述信用管理企业对提高企业竞争力方面的重要性。 信用管理是对企业的授信活动和授信决策进行的科学管理,其主要目的是提高企业竞争力、扩大市场点有份额。信用管理问题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一个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除了加强商品质量和价格竞争力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提高信用销售的能力。 我国企业信用管现状:企业经营管理目标发生偏离、缺乏专门的信用管理职能部门、信用管理方法和技术落后、信用管理重点严重滞后缺乏经过专门训练的信用人员等现状,制约着我国企业的竞争力。我国企业只有摆脱现状,完善信用管理制度,才能提高企业竞争力。 本文提出了加强企业信用管理的对策思路,具体从8个方面进行论述,如果这8项建议能够落到实处,相信企业定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本文的关键词:加强企业信用管理 我国信用问题突出表现在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银行之间货款或贷款的拖欠,拖欠问题始终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顽症。众所周知,拖欠问题的背后反映的是信用风险问题,它源于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两个方面,其中内部管理起决定作用。在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中,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信息管理和信用管理相互交叉,缺一不可,而信用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中,信用管理被认为是企业的生命,没有一个完善、有效的信用管理制度,企业将缺少足够的市场竞争力,将失去防范信用风险的能力,最终将会被市场无情地淘汰。我国企业间帐款拖欠现象的产生,其根本原因是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缺少专门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企业信用风险是银行信用风险的源头,有效防范信用风险必须首先加强企业信用管理。 一、企业信用管理的内涵及意义 1.企业信用管理的内涵:企业信用管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信用管理是指企业为获得他人提供的信用或授予他人信用而进行的管理活动。狭义的信用管理是指对企业的授信活动和授信决策进行的科学管理,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份额。本文所说的企业信用管理主要是狭义的企业信用管理,也是传统的企业信用管理。 企业信用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企业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从企业管理职能的角度,企业信用管理是指通过制定信用管理政策,指导和协调内部各部门的业务活动,对客户信息进行收集和评估,对信用额度的授予、债权保障、应收账款回收等各交易环节进行全面监督,以保障应收账款安全和及时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