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度交通运输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库推荐成果汇总表【模板】

2020年度交通运输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库推荐成果汇总表【模板】

2020年度交通运输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库推荐成果汇总表【模板】

附件

2020年度交通运输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库

推荐成果汇总表

推荐单位联系人:手机:

注:

(1)成果类别即交通运输科技项目(分为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和科技成果推广项目)、专利、科技论文和科技专著。请按类填写。

(2)完成时间是指:交通运输科技项目整体技术首次应用时间;专利获得授权时间;论文发表(或通过答辩)时间;专著正式出版发行或书稿完成时间。

我单位承诺:所推荐成果内容真实,无知识产权纠纷,行业内无不良影响。

推荐单位(公章)

2020年月日

抄送: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1

交通运输行业创新安全监管的手段与途径(最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交通运输行业创新安全监管的手段与途径(最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交通运输行业创新安全监管的手段与途径 (最新版) 交通运输业发达特别是道路运输业发展,是**成为产业大市、工业强市的重要条件,是保障**经济迅猛发展的血脉。据2012年数据统计,全市公路货运周转量达165.4万吨公里,大量工业原料的运入与工业产成品的运出,既带来经济繁荣,但另一方面,道路交通事故频频发生,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占全部事故死亡人数的90%以上。而就交通运输行业而言,营运车辆特别是外地营运车辆在本市造成死亡事故时占比很大,也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损失。最近,发生的**区较大道路交通事故,就是一起外地营运车非法改装超载16倍以上,造成3人死亡的较大事故。 要抓好交通运输行业安全,就要抓道路运输行业安全作为重点来抓。

一、加强安全监管中的行政指导。道路运输企业从业人员多,流动性大,人员素质普遍偏低,企业安全基础薄弱。因此,需要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对企业的行政指导。要对原来安全管理中零星、不全面的教育和指导工作进行总结归纳,逐步推行的规范化、制度化、高效化的管理方式,提高了行业安全监管水平,促进依法行政和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达到“事先指导、事中规范、事后巩固”的行政管理目标。 二、逐步建立货运源头的行业安全监管机制。继续落实《**市道路货物运输源头治理超限超载实施办法》。《实施办法》从2013年开始实施,但真正能落实到位还尚需时日,建议将源头治超列入各区、各镇(街)的安全生产考核内容。按照“谁许可、谁负责;谁发证、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落实货运源头企业和行业监管部门责任,真正使超载车辆出不了厂门、货场。 三、落实车辆动态监管机制。落实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国家安监总局联合下发的《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交通运输部2014年第5号令),加入资金投入,按照规定建立起可融入全国

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摘要 交通运输业指国民经济中专门从事运送货物和旅客的社会生产部门,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运输部门。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联系交往的手段,也是衔接生产和消费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交通运输业在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综合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扬长避短,使得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关键词:交通运输业;交通运输业发展现状;交通运输业存在的问题;交通运输业发展趋势 1交通运输业发展现状 铁路运输 铁路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同时又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虽然我国铁路运营里程在总量上尚处于短缺状态,路网结构对国土的覆盖性尚有较大的差距,但在各种运输方式组成的交通运输体系中,铁路运输始终处于骨干地位,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持作用。2009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万公里,2009年全国铁路共完成新线铺轨5461公里、复线铺轨4063公里;投产新线5557公里,其中客运专线2319公里;投产复线4129公里、电气化铁路8448公里。 1.1.1铁路路网 干线铁路是铁路网络的关键部分,是铁路发挥骨干作用的坚实基础。目前,我国铁路主要干线共有22条,根据其发挥作用和地理位置分布的不同,可大致分为能源运输干线、南北铁路干线、华东地区干线、西北地区干线、西南地区干线和东北地区干线。 1.1.2铁路客货运输 2009年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亿人,同比增加6321万人,增长%。货物发送量完

成亿吨,均创历史新高。同比增加6113万吨,增长%;总换算周转量亿吨公里,同比增加亿吨公里,增长%。 公路运输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公路运输,比起水运和铁路起步晚,直到19世纪末才有了第一批汽车。这种新型交通工具问世后,在实践中显示出其突出的优越性,即机动、灵活、方便、快速、直达,因此,它的发展速度远快于水运和铁路。截止2006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万公里。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为公路运输发挥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基础作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2.1公路网络 我国公路网络由国道、省道和县乡道路构成。国道为我国公路的主骨架,起着连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重要城市、港口、车站、工农业生产基地等作用。省道和县乡道路是国道的支线,起着省区范围内城乡之间联系和通过国道与省外联系的作用。全国公路总里程中,国道万公里,省道万公里,县道万公里,乡道万公里,专用公路万公里,村道万公里,分别占公路总里程的%、%、%、%、%和%。高速公路的出现,有效地改善了干线公路的交通状况,使干线公路在全国公路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 1.2.2公路客货运输 近些年来,公路客货运输发展较快,特别是公路客运,现已在客运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2007年,我国公路运输需求保持了快速的增长,其中公路货运周转量同比增长%,客运周转量同比增长13%,增速基本为近5年之最。 水路运输 我国水路运输发展很快,特别是近30多年来,水路客、货运量均增加16倍以上,目前中国的商船已航行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中国当前已基本形成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水运体系。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水路运输对经济、文化发展和对外贸易交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3.1基础设施建设

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标准化第七要素——科技创新与信息化

七、科技创新与信息化 7.1 关于印发车辆动态安全生产监管的通知7.2 卫星定位装置及监控平台管理使用制度7.3 车辆动态监控管理制度 7.4 安全监控值班制度 7.5 车载卫星定位装置管理台账 7.6 车载卫星定位装置检查维修记录 7.7 车辆GPS动态监控记录表 7.8 驾驶员违规行为管理台账 7.9 动态监控值班记录

某某有限公司卫星定位装置及监控平台管理使用制度为切实加强公司营运车辆在道路运输中的监管,确保运输安全,实现道路运输业由静态监管向动态监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管工作知》,特制订本制度。 第一条安全监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全面监控,重点控制”的原则,进行实时监控和调度指挥。 第二条所有安装安全监控设备的车辆和相关人员均应遵守本制度。 第三条安全监控人员应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安全管理知识,工作责任心强。 第四条监控设备维护人员,负责监控设备的检查和维护,及时排除设备故障,保证监控设备工作正常。 第五条安全监控实行24小时轮流值班制度。 第六条安全监控人员值班时应按规定时间提前到岗,做好交接班的准备工作,接班人员未到岗时值班人员不得离岗。 第七条安全监控人员要严格遵守安全监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车辆的实时监控,保证车辆运行安全。 第八条值班人员值班时,应认真做好安全监控,不准上网聊天、玩游戏、看其他网站等与安全监控工作无关的事。 第九条对夜间运行的车辆,要重点进行监控。对零点以后运行的车辆每一小时进行一次安全提示。

交通运输部关于科技创新推动交通运输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交通运输部关于科技创新推动交通运输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法规类别】交通运输综合规定科技进步与经费 【发文字号】交科技发[2013]540号 【发布部门】交通运输部 【发布日期】2013.09.07 【实施日期】2013.09.0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交通运输部关于科技创新推动交通运输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交科技发[2013]54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计划单列市、经济特区交通运输厅(局、委),天津市市政公路管理局,天津市、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部属各单位,部内各单位,部管各社团,有关交通运输企业: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全局的突出位置,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交通运输转型升级,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总体部署,紧密结合交通运输发

展的中心任务,切实把握交通运输行业创新发展规律,以提高交通运输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核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面向发展、开放协同、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原则,充分调动全行业全社会创新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开创交通运输创新发展的新局面。 --面向发展。充分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交通运输发展的根本要求,准确把握交通运输发展的一般规律,以破解行业发展难题、解决行业实际问题为导向,加强创新组织,推动交通运输创新发展。 --开放协同。促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紧密结合,注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协调发展,积极吸纳国内外科技创新成果,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完善全行业全社会开放协同创新机制。 --重点突破。针对制约交通运输发展的牵动性、关键共性技术难题,明确创新的主攻方向和着力点,聚焦重点,集中力量,协调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实现重大科技突破。 --全面提升。建立适应交通运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的科技创新体系,提升行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强人才培养,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提高综合交通、智能交通、绿色交通和平安交通的发展水平,打造交通运输升级版。 二、总体目标和实施途径 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到2020年,形成开放协调、充满活力的创新发展体制机制,行业创新能力得到新提高,行业创新发展取得新成效。努力在工程建养、运输服务、安全应急、绿色循环低碳交通和信息化等领域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取得一批国际领先、实用性强的自主创新成果,推动交通运输转型升级,行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科技创新推动交通运输转型升级的实施途径: --重大科技突破引领。从推进交通运输安全发展、高效发展、协调发展、创新发展的重

交通运输行业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建设发展方案(2019—2025年)

交通运输行业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建设发展方案(2019—2025年) 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以下简称野外观测基地)是重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通过长期野外定位观测获取科学数据,开展野外科学试验研究,加强科技资源共享,为科技创新提供基础支撑和条件保障。为完善交通运输行业科技创新体系,推进行业野外观测基地的建设发展,依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国发〔2018〕4号)、《国 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发展方案(2019—2025)》(国科办基〔2019〕55号)等,制定本方案。 一、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要不断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提出要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实验室、试验基地、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加大资源开放共享力度。交通运输点多、线长、面广,服役环境对基础设施安全性、耐久性影响很大。野外科学观测作为工程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也是交通运输行业科技创新工作的特色和基础。建设野外观测基地,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举措,也是完善行业科技创新体系、补齐行业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短板,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支撑交通强国建设的具体措施。 二、总体思路 (一)基本原则。 系统规划,统筹推进。根据行业需求和交通运输各学科领域发展需要,综合考虑区域代表性和基础条件,按照成熟程度,分轻重缓急,统筹推进野外观测基地布局。 强化基础,提升能力。加强野外观测基地基础设施、仪器设备和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规范化的观测指标体系,改善野外观测基地条件,提升野外科学观测试验能力。 开放共享,协同合作。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通过统一数据采集、传输、存储等方式,加强科学数据等科技资源共享。积极推动野外观测基地向国内外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开放,支撑重大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等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 科学评估,动态管理。制定科学客观的野外观测基地评价体系,实现动态管理、优胜劣汰。建立以依托单位为主、社会多方投入的保障机制,对野外观测基地给予稳定支持。 (二)发展目标。 到2025年,在基础设施长期性能、特殊环境下重大工程安全运行等方面认定 20个左右的野外观测基地,基本涵盖我国交通运输所处的自然区划和典型地质条件。 建立规范的野外观测基地运行管理制度,改善观测和试验研究条件,加快提升行业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水平,在人才培养、成果推广、开放共享和科学普及等方面发挥示范作用,为交通强国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三、统筹野外观测基地布局 根据新时期行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需要,在基础设施长期性能和特殊环境重大工程安全2个方面,依托一批基础条件优势明显的单位,整合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等野外观测研究力量,形成学科体系完整、空间布局合理、管理体制完善的野外科学观测体系。

交通运输行业创新安全监管的手段与途径

交通运输行业创新安全监管的手段与途径交通运输业发达特别是道路运输业发展,是**成为产业大市、工业强市的重要条件,是保障**经济迅猛发展的血脉。据2012年数据统计,全市公路货运周转量达165.4万吨公里,大量工业原料的运入与工业产成品的运出,既带来经济繁荣,但另一方面,道路交通事故频频发生,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占全部事故死亡人数的90%以上。而就交通运输行业而言,营运车辆特别是外地营运车辆在本市造成死亡事故时占比很大,也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损失。最近,发生的**区较大道路交通事故,就是一起外地营运车非法改装超载16倍以上,造成3人死亡的较大事故。 要抓好交通运输行业安全,就要抓道路运输行业安全作为重点来抓。 一、加强安全监管中的行政指导。道路运输企业从业人员多,流动性大,人员素质普遍偏低,企业安全基础薄弱。因此,需要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对企业的行政指导。要对原来安全管理中零星、不全面的教育和指导工作进行总结归纳,逐步推行的规范化、制度化、高效化的管理方式,提高了行业安全监管水平,促进依法行政和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达到事先指导、事中规范、事后巩固的行政管理目标。 二、逐步建立货运源头的行业安全监管机制。继续落实《**市道路货物运输源头治理超限超载实施办法》。《实施办法》从2013年开始实施,但真正能落实到位还尚需时日,建议将源头治超列入各区、各镇(街)的安全生产考核内容。按照谁许可、谁负责;谁发证、谁

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落实货运源头企业和行业监管部门责任,真正使超载车辆出不了厂门、货场。 三、落实车辆动态监管机制。落实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国家安监总局联合下发的《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交通运输部2014年第5号令),加入资金投入,按照规定建立起可融入全国网络的市、区两级道路运输车辆动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主要服务对象为拥有12吨以上货车少于50辆的企业),将此平台与企业建设的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控平台(针对道路旅客运输企业、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和拥有50辆及以上重型载货汽车或者牵引车)相结合,通过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与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责任,将营运车辆的安全行驶纳入实时、事中监管的轨道。 四、创新安全管理理念,培养企业安全文化。作为行业管理部门,在抓安全管理中实现三个转变,即从人治向法治转变,从集中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向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管理转变、从事后查处向事前预防转变,通过安全监管规范、程序、制度的建立、促使行业安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使行业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在抓基础建设、抓隐患防范上来;作为道路运输企业,要抓好安全管理方式创新。树立面向科技要安全的创新意识,依靠科技进步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难点问题。企业在加强制度约束、措施跟进的同时,根据形势的变化,针对运输生产经营主体、从业人员的思想以及运输安全生产实际,从营造企业安全文化入手,不断调动生产经营主体、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讲安全、要安全、保安全的氛围积极性,通过安全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绷紧头脑中安全生产的弦,敲响安全生产的警钟,达到通过文化活动,促进安全生产的目的。

最新2020年交通运输科技创新、信息化和绿色交通工作要点精选

2020年交通运输科技创新、信息化和绿色交通工作要点 2020年全省交通运输科技创新、信息化和绿色交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以及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省两会和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交通强国试点省份建设各项要求,攻坚克难,抢抓机遇,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样板工程为重点,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大关键技术科技攻关,加快现代高新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融合应用,推动信息化整合建设,推进绿色智能交通运输发展,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支撑和引领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主要工作如下: 1。加强创新能力建设。贯彻落实科技体制改革精神,优化科技创新组织推进体系,研究制定科技项目信用管理办法等;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全面开展水下隧道智能设计、建造与养护技术与装备自动驾驶测试评估及车路协同关键技术2个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建设;加大推进省先进制造业集群重点创新平台(智能网联创新平台)建设并取得突出成效。加快构建由高校院所、行业研究单位和成果应用单位等组成的创新链,凝聚优势科研力量,统筹创新资源,积极争取更多创新成果纳入部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库和重点科技项目清单,主动参与国家重大专项综合交通运输与智能交通和国家与行业标准制修订,培养科技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 2。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样板工程。省市联动加强高新技术应用、重大技术攻关、绿色智慧交通产业等方面重点任务实施,并支撑交通强国江苏方案其他九大样板工程建设。打造智慧基础设施,完成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试点工程建设和验收,开展公交智能驾驶示范应用。利用高分遥感等技术加强交通运输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岸线资源利用管理、运行监测与救援管理等;推进ETC、电子车牌等技术在超限运输治理、两客一危风险防范、非现场执法等方面应用研究;开展智慧路网云控平台、智慧农路管理、高可靠性公路货运系统等一批关键应用研究,并加强总结推广,提升行业治理能力。 3。推进和启动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和科技示范工程。完成交通运输部科技示范工程绿色智能航道建设与维护,并在通扬运河等工程中应用推广;实施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太湖隧道部科技示范工程;集中力量推进智慧高速公路、京杭运河智能航运等10个重大专项,淮安有轨电车自动驾驶等15个科技示范工程研究;开展海铁联运、港口粉尘监测、两客一危精准监管等攻关,支撑运输结构调整、污染防治攻坚战、平安交通、品质工程等重点工作。 4。推进智能化建造技术和装备研发应用。国家和省重点工程中应用BIM技术的项目比例达90%,并在跨江大桥等运营养护领域取得突破,形成较为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和相关标准体系。依托开展的科技示范工程,建成G344淮河大桥、S420金湖段等智慧工地,形成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依托徐工集团等力量,研究应用3D机械控制推土机、平地机和无人驾驶压路机、就地热再生机群智能化协同施工技术等,聚集公路建设养护技术、材料、装备一体化研发,自主研发热风微波复合就地热再生机组、步履式应急抢险救援装备等2套养护设备。 5。加大标准研究和制修订工作。围绕支撑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等国家发展战略,开展长三角三省一市内河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建设规范、省际毗邻公交运营服务规范等研究和制修订;以互联互通基础建设、BIM技术应用、绿色环保、品质工程等为重点,组织《多式联运信息服务平台技术指南》等标准研究;提出2020年度省地方标准项目制修订需求,争取12项标准列入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建成江苏省交通运输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为行业单位提供标准政策和标准文本查询服务,强化标准项目申报、编制等过程性管理。 1。加快政务信息化整合建设。编制出台省级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项目立项指导意见。加快建设交通运输数据资源管理系统(具备交通行业数据中心、共享交换功能);完成移动应用平台、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主体功能建设应用;完成厅政务系统整合工程前期并启动建设;完成厅专网整合方案编制并组织实施。

交通运输行业科技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管理办法

交通运输部 关于印发《交通运输行业科技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管理 办法》的通知 交科技发〔2014〕10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厅(局、委)、天津市市政公路管理局、天津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有关交通运输企业、高等学校,部属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交通运输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推动交通运输行业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交通运输部决定实施交通运输行业科技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为规范和加强管理,特制定《交通运输行业科技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管理办法》,现予以印发,请结合本系统、本单位实际情况,做好组织实施工作。 附件:1.交通运输行业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推荐表 2.交通运输行业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推荐表 3.交通运输行业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推荐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2014年5月5日 交通运输行业科技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交通运输行业科技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以下简称“推进计划”)的管理工作,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推进计划的目标: 遴选出一批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行业重点科研领域的优秀创新团队和具有示范带头作用的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通过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政策环境、强

化保障措施等多种方式,集中各方力量加大对入选对象的支持,加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引领和带动各类科技人才的发展,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交通运输行业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支持总规模控制在50名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5个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和10个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第三条推进计划的任务: ——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建设。培养一支瞄准科技发展前沿,能够引领行业科技创新发展方向,取得高水平创新成果,具有较大的创新发展潜力的领军人才队伍。 ——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建设。支持一批符合行业重点发展方向和长远需求,具有明确的研发目标和科研规划,团队创新业绩突出,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和较好的发展前景的创新团队。 ——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形成一系列在科研管理、人事制度、经费使用、考核评价、人员激励等方面勇于探索,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第四条推进计划由部人才主管部门归口管理,由部科技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第二章申报条件 第五条申报者应为从事交通运输领域科技研发的个人或单位,并需有推荐单位意见。推荐单位包括: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中央管理的交通运输企业、部属单位、相关高等学校等。 第六条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申报者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坚持科学精神,恪守科学道德,无学术不端行为。 2.近5年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一线从事研究开发工作,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具有较大的创新发展潜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