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通用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 第五章 解决问题的策略 精讲精练

全国通用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 第五章 解决问题的策略 精讲精练

第五章解决问题的策略

【课标解读】

本单元主要画图解决关于面积计算问题的策略,和画线段图或列表的策略解决有关行程计算的问题。【考点解析】

用线段图、直观示意图解决问题

【知识要点】

1.画线段图整理信息,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解决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两个数的差,求这

两个数:(和-差)/2=小的数。小的数+差=大的数或(和+差)/2=大的数,大的数-差=小的数

2.画直观示意图解决问题:先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可以先根据减少的面积和长和宽减少的长度,先

求出小长方形的长和宽(也就是原来图形的宽和长),然后再考虑求什么的面积,然后再考虑求什么的面积,可以根据面积公式直接求或图形的面积公式间接求

3.画图表示物体的排列顺序,找出规律

【例题精讲】

例 1.在一张长20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余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先在图上画一画,再解答)

例 2.一个长5米,宽2米的长方形,宽增加了2米,面积就增加了()平方米。

例 3.小明和小芳家在学校两边,同时从家里出发走向学校,小明每分钟走70米,小芳每分钟走60米,经过4分钟两人在校门口相遇。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

1

例 4.一个修路队修了600米长的水渠,你能填出括号里的数吗?

水渠全长600第一周每天挖64米已挖5天

第二周每天挖70米还要挖()天

☆例 5.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骑车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驶20千米,乙每小时行驶18千米,两人相遇时距离全程中点3千米,求全程长多少千米?

☆例 6.向阳公园菊展的门票价格如下:

购票人数1-50人51-100人

100人以上

每人票价30元25元

20元

西湖幼儿园的大、中、小三个班同去赏菊,小班42人,中班52人,大班有64人。

(1)每班分别购票,各需要多少元?

(2)三个班合起来购票,共需要多少元?

【新题速递】

有一块周长32 分米的正方形玻璃,沿着它的两条边各截去 2 分米,剩下的仍然是一个正方形,截去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17

【课堂练习】

一.算一算

1.直接写出得数

147-20=540÷60=12×200=

30×60=52×100=660×6=

2.列竖式计算

138×16297×18407×35

179×91235×6950×33

3.列式计算

(1)325的15倍是多少?

(2)305与20的积除以4与25的积,商是多少?

二.画图整理,再解答

1.小红和小明同时从甲乙两地沿一条公路相对走来。小红每分钟走65米,小明每分钟走60米,经过5分

钟两人相遇。两地相距多少米?

2.小花和小迎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小华向南走,每分走55米;小迎向北走,每分走45米。经过5分钟,

两人相距多少米?

3.我们学校原来有一个长方形操场,长60米,宽40米。扩建校园时,操场的长增加了20米,宽增加

了10米。操场的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知识点拨】

学会画线段图整理相关信息,分析数量关系,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18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综合测试题

A D B C 八年级数学试卷(一)(第十一章:三角形)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3cm ,4cm ,5cm B .4cm ,6cm ,10cm C .1cm ,1cm ,3cm D .3cm ,4cm ,9cm 2、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等于4,一边长等于9,则它的周长是( ) A .17 B .13 C .17或22 D .22 3、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3和8,第三边长是一个偶数,则第三边的长不能为( ) A 、6 B 、8 C 、10 D 、12 4、在下图中,正确画出AC 边上高的是( ). A B C D 5、如图,线段AD 把△ABC 分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线段AD 是( ). A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B 、三角形的中线 C 、三角形的高 D 、以上都不对 6、适合条件C B A ∠= ∠=∠2 1 的三角形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等边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直角三角形 7、过多边形的一个顶点的所有对角线把多边形分成8个三角形,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 、8 B 、9 C 、10 D 、11 8、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08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8 C 9、n 边形的每个外角都为24°,则边数n 为( ) A 、13 B 、14 C 、15 D 、16 10、如图所示,已知△ABC 为直角三角形,∠B=90°,若沿图中虚线剪去∠B ,则∠1+∠2 等于( ) A 、90° B 、135° C 、270° D 、315° 11、 如图所示,在△ABC 中,CD 、BE 分别是AB 、AC 边上的高,并且CD 、BE 交于,点P ,若∠A=500 ,则 ∠BPC 等于( ) A 、90° B 、130° C 、270° D 、315° D F A E C B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及答案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学科期末试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20分) 亲爱的同学们,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 请认真审题,看清要求,题 号 一 二 } 三 四 五 总 分 核卷人 得 分 得分 评卷人 %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 1、一件工作,甲独做a 小时完成, 乙独做b 小时完成,则甲、乙两人合作完成需要( )小时。 A 、11a b + B 、1ab C 、1a b + D 、ab a b + 2、在三边分别为下列长度的三角形中,哪些不是直角三角形( ) A 、5,13,12 B 、2,3, C 、4,7,5 D 、1, 3、在下列性质中,平行四边形不一定具有的是( ) A 、对边相等 B 、对边平行 C 、对角互补 D 、内角和为360° 4、能判定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是( ) A 、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 B 、一组对边相等,一组邻角相等 \ C 、一组对边平行,一组邻角相等 D 、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角相等 5、反比例函数y=-x k 2 (k ≠0)的图像的两个分支分别位于( ) A 、第一、三象限 B 第一、二象限 C 第二、四象限 D 第一、四象限 6、某煤厂原计划x 天生产120吨煤,由于采用新的技术,每天增加生产3吨,因此提前2天完 题号 1 2 & 3 4 5 6 7 8 9 10 ¥ 答案 】

成任务,列出方程为( ) A 31202120-=-x x B 32120120-+=x x C 31202120-=+x x D 32 120120--=x x 7、函数y = x k 1 与y =k 2x 图像的交点是(-2,5),则它们的另一个交点是( ) A (2,-5) B (5,-2) C (-2,-5) D (2,5) \ 8、在函数y= x k (k<0)的图像上有A(1,y 1)、B(-1,y 2)、C(-2,y 3)三个点,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y 1

八年级数学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20分) 题 号 得 分 一.选择题(本小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如果分式 x -11 有意义,那么x 的取值范围是 A.x >1 B.x <1 C.x ≠1 D.x =1 2.己知反比例数x k y =的图象过点(2,4),则下面也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是 A.(2,-4) B.(4,-2) C.(-1,8) D.(16,2 1 ) 3.一直角三角形两边分别为3和5,则第三边为 A.4 B.34 C.4或34 D.2 4.用两个全等的等边三角形,可以拼成下列哪种图形 A.矩形 B.菱形 C.正方形 D.等腰梯形 5.菱形的面积为2,其对角线分别为x.y,则y 与x 的图象大致为 A B C D 6.小明妈妈经营一家服装专卖店,为了合理利用资金,小明帮妈妈对上个月各种型号的服装销售数量进行了一次统计分析,决定在这个月的进货中多进某种型号服装,此时小明应重点参考 A.众数 B.平均数 C.加权平均数 D.中位数 7.王英在荷塘边观看荷花,突然想测试池塘的水深,她把一株竖直的荷花(如右图)拉到岸边,花柄正好与水面成600夹角,测得AB 长60cm,则荷花处水深OA 为 A.120cm B.360cm C.60cm D.cm 320

第7题图 第8题图 第9题图 8.如图,□ABCD 的对角线AC.BD 相交于O,EF 过点O 与AD.BC 分别相交于 E.F,若AB=4,BC=5,OE=1.5,那么四边形EFCD 的周长为 A.16 B.14 C.12 D.10 9.如图,把菱形ABCD 沿AH 折叠,使B 点落在BC 上的E 点处,若∠B=700,则∠EDC 的大小为 A.100 B.150 C.200 D.300 10.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同一边上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B.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C.如果顺次连结一个四边形各边中点得到的是一个正方形,那么原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 D.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11.甲.乙两班举行班际电脑汉字输入比赛,各选10名选手参赛,各班参赛学生每分钟输入汉字 个数统计如下表: 输入汉字个数(个)132133 134135136137甲班人数(人)102412乙班人数(人)0141 22 通过计算可知两组数据的方差分别为0.22=甲S ,7.22 =乙S ,则下列说法:①两组数据的 平均数相同;②甲组学生比乙组学生的成绩稳定;③两组学生成绩的中位数相同;④两组学生成绩的众数相同.其中正确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2.如图,两个正方形ABCD 和AEFG 共顶点A,连 BE.DG.CF.AE.BG,K.M 分别为DG 和CF 的中点,KA 的延长线交BE 于H,MN ⊥BE 于N. 则下列结论:①BG=DE 且BG ⊥DE ;②△ADG 和 △ABE 的面积相等;③BN=EN,④四边形AKMN 为平行四边形.其中正确的是 A.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第9题图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3.一组数据8.8.x.10的众数与平均数相等,则x= . 14.如图,己知直线b kx y +=图象与反比例函数x k y = 图 象交于A (1,m ).B (—4,n ),则不等式b kx +>x k 的 解集为 . 第14题图 15.如图,每一个图形都是由不同个数的全等的小等腰梯形拼成的,梯形上.下底及腰长如图,依 此规律第10个图形的周长为 .

苏教版三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实录与评析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1~73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用列表、画图、列式的方法整合题目提供的信息,学会运用“从条件出发”的策略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2、数学思考: 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信息提取、发现问题、画图整理条件、解决问题的知识获取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缜密的思维习惯,发展学生推理的能力。 3、问题解决: 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4、情感态度: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运用策略的价值,能自觉运用策略解决问题,获得克服困难带来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用列表的方法解决合适的问题,运用“从条件出发”来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正确整理、分析数量关系,从而运用“策略”来解决实际的相关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台、作业纸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积淀素养 课前黑板出示课题:《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内容呢? 生齐答: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很会学习,能够从无声的语言中了解到我们需要的信息,而了解信息一个重要的出发点就是“认真观察”。 (评析:教师能够从课堂的一个小细节入手,渗透学习习惯的培养,对处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 师:那接下来我们要看看需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一、呈现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小猴吉吉家的果园丰收了,吉吉帮妈妈摘桃但是遇到了问题,想帮助它吗?(课件出示) 出示课本第71页的改编题 (评析:将课本的案例进行了改编,把问题置于一个更具有童话色彩的情境中,活泼生动,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究,感悟新知 1.分析例1 师:同学们默读题目,找找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 生:条件是:第一天摘了30个,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问题是:小猴第三天摘了多少个?第五天呢? 师:我们把找到的条件摘录下来(课件按照顺序出示) 师:你觉得要想解决题目的问题,哪个条件非常关键? 生: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 师:很好,这表明了2个量之间的关系。那我们该如何将这句话说的解释得更容易明白呢?(评析:让学生寻找题目中的关键条件并加以解释,发挥了教师的引领作用,让学生不知不觉中体验到分析题目的方法,学会整合信息,为解决问题铺路搭桥)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几何题训练含答案

八年级习题练习 四、证明题:(每个5分,共10分) 1、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E ⊥BC 于E ,CF ⊥AD 于F ,求证:BE = DF 。 2、在平行四边形DECF 中,B 是CE 延长线上一点,A 是CF 延长线上一点,连结AB 恰过点D ,求证:AD ·BE =DB ·EC 五、综合题(本题10分) 3.如图,直线y=x+b (b ≠0)交坐标轴于A 、B 两点,交双曲线y=x 2 于点D , 过D 作两坐标轴的垂线DC 、DE ,连接OD . (1)求证:AD 平分∠CDE ; (2)对任意的实数b (b ≠0),求证AD ·BD 为定值; (3)是否存在直线AB ,使得四边形OBCD 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直线的解析式;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A B C E O D x y F E D C B A F E D C B A

4. 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2,CD=1 ,∠A=60度,∠D=∠B=90度,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S 5.如图,梯形ABCD 中,AD//BC,AB=DC. 如果P 是BC 上任意一点(中点除外),PE//AB ,PF//DC ,那么AB=PE+PF 成立吗?如果成立,请证明,如果不成立,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证明题 1、证△ABE ≌△CDF ; 2、 ??? ?∠=∠?∠=∠?A BDE AC DE B ADF BC DF △ADF ∽△DBE BE DF DB AD =? 综合题 1.(1)证:由y=x +b 得 A (b ,0),B (0,-b ). ∴∠DAC=∠OAB=45 o 又DC ⊥x 轴,DE ⊥y 轴 ∴∠ACD=∠CDE=90o ∴∠ADC=45o 即AD 平分∠CDE.

(完整)六年级下解决问题的策略

解决问题的策略 知识点一:用画图和转化法策略解决分数问题 问题导入:星河小学美术组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2/5,已知女生有21人,男生有多少人? 方法一:算术法 方法二:转化法 方法三:方程法 练习:平安街小学六年级有56人,其中男生占3/7,后来转来几个男生,这时男生占7/15。转来多少个男生?

知识点二用多种策略解决同一问题 问题导入:全班42人去公园划船,租10只船正好坐满。每只大船坐5人,每只小船坐3人。租的大船小船各多少只? 画图法解题: 列举法解题: 假设法解题:

练习: 1.甲乙两袋糖的质量比是4:1,从甲袋中取出130克糖放入乙袋中,这时甲乙两袋糖的质量比是7:5,求甲乙两袋糖的质量和? 2.实验中学的学生进行野外军训。晴天每天行20千米,雨天每天行10米,8天一共行了140千米,这8天中晴天有多少天,雨天有多少天? 3.甲数是乙数的7/9,乙数比甲数多几分之几? 4.营业员把一张5元,一张1元和一张5角的人民币换成了29枚面值分别为一元和一角的硬币,求换来的这两种硬币各有多少枚? 5.六年级二班举办数学竞赛,共20道题,每做对一题得5分,不做或做错一题扣2分。小亮得了79分,他做对几题?

能力点:用假设法、方程法和组合法解决稍复杂的鸡兔同笼问题鸡与兔共有120只,鸡脚比兔脚多120只。鸡和兔各有多少只?方法一:假设法 方法二:方程法 方法三:组合法 练习: 1、鸡兔同笼共有262只脚,兔比鸡少20只。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2、某公司委托运输公司搬运30000个瓷碗,每个瓷碗可得运费0.3元,损坏一个瓷碗要赔偿0.8元,运输公司共得运费8670元。损坏多少个瓷碗? 3、鸡与兔共有100只,鸡脚比兔脚多26只,鸡有多少只? 4.动物园里饲养一群丹顶鹤和一群乌龟。数眼睛共有46只,数脚共有72只,丹顶鹤和乌龟各有多少只?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试卷(含答案)(免费)

xx 学校八年级下模拟入学试卷 数 学 试 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10分 测试范围:八年级上数学书)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C ) A.3cm,4cm,8cm B.5cm,6cm,11cm C.5cm,6cm,10cm D.3cm,8cm,12cm 2.如图,△ABC 中,∠C=90°,AC=BC ,AD 平分∠CAB 交BC 于D ,DE ⊥AB 于E 且AB=6 cm ,则△DEB 的周长为 ( B ) A .40 cm B .6 cm C .8 cm D .10 cm 第2题 3.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和8,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C ) A .13 B .18 C .18或21 D.21 4.如图,已知∠1=∠2,则不一定能使△ABD ≌△ACD 的条件是( B ) A .AB =AC B .BD =CD C .∠B =∠C D .∠BDA =∠CDA 8. 如图,直线l 1,l 2,l 3表示三条相互交叉的公路,现要建一个货物中转站,要求它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则可供选择的地址有( D ) A 、1处 B 、2处 C 、3处 D 、4处 第4题 2 1D C B A C A

l 2 l 1 l 3 第8题 第10题 第11题 9.若把分式xy y x 2+中的x 和y 都扩大3倍,且0≠+y x ,那么分式的值( C ) A 、扩大3倍 B 、不变 C 、缩小3倍 D 、缩小6倍 10. 如图,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F ⊥AB ,垂足为F ,DE=DG ,△ADG 和△AED 的面积分别为50和39,则△EDF 的面积为( B ) A. 11 B. 5.5 C. 3.5 D. 7 11.如图,∠ABD 、∠ACD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P ,若∠A=50°,∠D=10°,则∠P 的度数为( B ) A.15° B.20° C.30° D.25° 12.已知a 、b 、c 、d 都是正数,且,则与0的大小关系是 (C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3.分解因式:a 3b-2a 2b 2+ab 3= .{ab (a-b )2 } 14. 如图,已知CD ⊥AB ,BE ⊥AC ,垂足分别为D 、E ,BE 、CD 交于点O ,且AO 平分∠BAC ,那么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 4 对。 第14题 第16题 15. 若a 、b 满足2=+a b b a ,则2 2224b ab a b ab a ++++的值为2 1 16. 如图,△ABC 中,AB=AC ,∠A=36°,D 是AC 上一点,且BD=BC ,过点D 分别作 DE ⊥AB 、DF ⊥BC ,垂足分别是E 、F .给出以下四个结论:①DE=DF ;②点D 是AC 的中点;③DE 垂直平分AB ;④AB=BC+CD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把你认 为的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填上){①③④}

2018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和答案

最新2018年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期末检测试卷 (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0小题,满分共30分) 1.二次根式 2 1、12 、30 、x+2 、240x 、22y x +中,最简二次根 式有( )个。 A 、1 个 B 、2 个 C 、3 个 D 、4个 2.若式子2x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为( ). A 、x≥2 B 、x≠3 C 、x≥2或x≠3 D 、x≥2且x≠3 3.如果下列各组数是三角形的三边,那么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数是( ) A .7,24,25 B .1113,4,5 222 C .3,4, 5 D . 11 4,7,822 4、在四边形ABCD 中,O 是对角线的交点,能判定这个四边形是正方形的是( ) (A )AC=BD ,AB ∥CD ,AB=CD (B )AD ∥BC ,∠A=∠C (C )AO=BO=CO=DO ,AC ⊥BD (D )AO=CO ,BO=DO ,AB=BC 5、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B =80°,AE 平分∠BAD 交BC 于点E ,CF ∥AE 交 AE 于点F ,则∠1=( ) 1 F E D C B A A .40° B .50° C .60° D .80° 6、表示一次函数y =mx +n 与正比例函数y =mnx (m 、n 是常数且mn ≠0)图象是( ) 7.如图所示,函数x y =1和3 4 312+=x y 的图象相交于(-1,1),(2,2)两点.当21y y >时,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1 B .—1<x <2 C .x >2 D . x <-1或x >2 8、 在方差公式( )()( )[]2 22212 1 x x x x x x n S n -++-+-=Λ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n 是样本的容量 B. n x 是样本个体 C. x 是样本平均数 D. S 是样本方差 9、多多班长统计去年1~8月“书香校园”活动中全班同学的课外阅读数量(单位:本),绘制了如图折线统计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极差是47 (B )众数是42 (C )中位数是58 (D )每月阅读数量超过40的有4个月 10、如图,在△ABC 中,AB =3,AC =4,BC =5,P 为边BC 上一动点,PE ⊥AB 于E ,PF ⊥AC 于F ,M 为EF 中点,则AM 的最小值为【 】 A .54 B .52 C .53 D .65 M P F E C B A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

汇报交流情况:(学生遇到困难可作适当的引导。) ①根据 “男生人数 是女生的 2/3”理解 2/3这个分 数的意义,可以画线段图,看出男生人数是美术组总人数的2/5。原来的问题就转化成美术组一共有35人,男生人数是总人数的2/5,女生人数是总人数的3/5,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这是简单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②根据分数2/3的意义,可以推理出“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2∶3”。原来问题就转化成美术组一共有3/5人,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2∶3,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这是按比例分配问题。 ③根据分数2/3的意义,想到“女生人数看作3份,男生人数是2份”,于是产生解题思路:先算出1份是几人,再算2份、3份各是多少人。 ④把作为单位“1”的女生人数设为x,那么男生人数就是2/3x,利用美术组一共35人,能够列方程解题。 …… 谈话:通过刚才的汇报和交流看出大家都有各自的想法,那你们最喜欢哪一种方法呢?为什么呢?(让多名学生回答,征求各自的看法。) 刚才我们运用了不同的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你们能检验一下自己做的是否正确吗?(引导学生交流检验方法) 2.做第28页的“练一练” 引导学生运用刚才学过的策略,用自己喜欢的方画线段图 推理 说解题思路 独立尝试 学生回答 在交流中获得

年级六学科数学主备人嵇长荣课时 2 课题假设的策略 教材第28~29页的例2 和第29页的“练一练”,完成 练习五第4~5题。 复备人授课时间月日 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通过假设和调整来解决问题,进一步的提升思维水平。 2.在运用假设和调整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假设与调整的多样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学会假设和调整的策略来解决问题,并体会 假设与调整的多样性。 教学 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学程预设个人复备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运用已学的多种策略来解决问题,通过 对条件的进一步分析和转化,使一个问题多种思维、多种解法。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课题:假设的策略)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课件出示例2)X|k | B| 1 . c |O |m 全班42人去公园划船,租10只船正好坐满。每只大船坐5人,每只小船坐3人。租的大船、小船各有多少只? 提问:解决这个问题,你准备选择什么策略? 学生小组讨论。 画图法。 先画10只大船坐50人,再去掉多的8人。 列举法。 从大船有9只、小船有1只开始,有序列举。并填写右表。 (1)列表假设。 假设大船和小船同样多,那么我们要如何调整算出大船学生预习 学生动手画一画填表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

八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测试题 测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各式中,与的值相等的是( ) . A. B. C. D. 2.不解方程,判断的根是( ). A . B. C. D. 3.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5),若点(1,n)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n等于(). A.10 B.5 C.2 D.1 4.下列数组中,是勾股数的是() A.1,1, B.,, C.0.2,0.3,0.5 D.,, 5.下列命题错误的是(). A.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B.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C.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D.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 6.某住宅小区六月份中1日至6日每天用水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那么这6天的平均用水量是(). A.30吨 B.31吨 C.32吨D.33吨 (第6 题) (第7题) 7.如图,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网格上的△ABC中,边长为无理数的边数为(). A.0 B.1 C.2 D.3 8.轮船顺流航行40千米由A地到达B地,然后又返回A地,已知水流速度为每小时2千米,设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 为每小时x千米,则轮船往返共用的时间为( ).

A.小时 B.小时 C.小时 D. 小时 9.若函数y=k(3-x)与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相交,其中 k<0,则交点在(). A.第一、三象限 B.第四象限 C.第二、四象限 D.第二象限 10.期末考试后,办公室里有两位数学老师正在讨论他们班的数学考试成绩,林老师:“我班的学生考得还不错,有一半的学生考79分以上,一半的学生考不到79分。”王老师:“我班大部分的学生都考在80分到85分之间喔。”依照上面两位老师所叙述的话你认为林、王老师所说的话分别针对 () A.平均数、众数 B.平均数、极差 C.中位数、方差 D.中位数、众数 11.如图,EF过矩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O,且分别交AB、CD于 E、F,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矩形ABCD的面积的()A. B. C. D. (第11题)(第12题) 12.如图,在△ABC中,D、E、F三点将BC分成四等分,XG:BX =1:3,H为AB中点.则△ABC的重心是() A.X B.Y C.Z D.W 二、填空题(本题有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3.近视眼镜的度数y(度)与镜片焦距x(米)成反比例.已知400度近视眼镜片的焦距为0.25米,则眼镜度数y与镜片焦距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 14.若矩形一个角的平分线把一边分成4㎝、6㎝,则矩形的周长是。 15.已知一组数据0,1,2,3,x的平均数是2,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16.如图,学校有一块长方形花圃,有极少数同学为了避开拐角走“捷径”,在花圃内走出了一条“路”,他们仅仅少走 了步(假设1米 = 2步),却踩伤了花草. (第16题)(第17题)

苏教版三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 教学实录与评析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1~73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用列表、画图、列式的方法整合题目提供的信息,学会运用“从条件出发”的策略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2、数学思考: 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信息提取、发现问题、画图整理条件、解决问题的知识获取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缜密的思维习惯,发展学生推理的能力。 3、问题解决: 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4、情感态度: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运用策略的价值,能自觉运用策略解决问题,获得克服困难带来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用列表的方法解决合适的问题,运用“从条件出发”来分析数量 关系。 教学难点:正确整理、分析数量关系,从而运用“策略”来解决实际的相关问 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台、作业纸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积淀素养 课前黑板出示课题:《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内容呢? 生齐答: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很会学习,能够从无声的语言中了解到我们需要的信息,而了解信息一个重要的出发点就是“认真观察”。 (评析:教师能够从课堂的一个小细节入手,渗透学习习惯的培养,对处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 师:那接下来我们要看看需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一、呈现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小猴吉吉家的果园丰收了,吉吉帮妈妈摘桃但是遇到了问题,想帮助它吗?(课件出示) 出示课本第71页的改编题 (评析:将课本的案例进行了改编,把问题置于一个更具有童话色彩的情境中,活泼生动,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究,感悟新知 1.分析例1 师:同学们默读题目,找找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 生:条件是:第一天摘了30个,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问题是:小猴第三天摘了多少个?第五天呢? 师:我们把找到的条件摘录下来(课件按照顺序出示) 师:你觉得要想解决题目的问题,哪个条件非常关键? 生: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 师:很好,这表明了2个量之间的关系。那我们该如何将这句话说的解释得更容易明白呢?(评析:让学生寻找题目中的关键条件并加以解释,发挥了教师的引领作用,让学生不知不觉中体验到分析题目的方法,学会整合信息,为解决问题铺路搭桥) 生1:我想的是,以后每天都比第一天多摘5个。 师:大家同意吗?他是意思是第二天、第三天都比第一天多摘5个…… 生2:我不同意,我认为是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摘5个,第三天又比第二天多5个……. 生3: 第一天摘的个数加5就是第二天的 ,第二天的加上5就是第三天的……师: 刚才第一位同学你同意吗?(同意,师微笑点头示意坐下)按照后面这两位同学的意思,说明参照物是不断改变的, 符合题意,有道理!就按照你们的意思办. 师(板书: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 师:条件分析好了,咱们该怎么入手去解决呢? 要求第三天要先求什么? 生:第二天摘的个数. 师:求第二天要用到什么条件呢? 生:要用到第一天的天数和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都5个. 师:怎么列式呢? 生:第二天是30+5=35(个) 第三天是:35+5=40(个) 师:大家帮他验证下是否可行? 生:35比30多5个, 40又比35多5个,证明他的做法是可行的. 师:课本上还为我们提供了两种方法:列表和填算式,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写在书上.然后我们把成果展示给大家一起分享!同桌遇到了问题还可以互相交流一下。师:这位同学请说说你列表的答案是根据什么得到的呢? 生:根据条件“第一天摘了30个”和“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我得到了第二天的,又根据第二天的个数和这个关键条件求出了第三天的……. 师:你很会分析题目,知道组合条件.. 师: 实物展示台上展示“列算式”同学的成果。(师对照结果让同学们验证是否答案是否正确) (评析:学生在三年级是一次接触策略,无论是列表还是列式,可以说都是初步的尝试和体验,教师没有强加学生选择某种策略,而是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不

八年级下册数学试卷带答案

八年级下册数学试卷带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面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2.如图所示,在□ 中,,,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则△ 的周长是() A.6 B.8 C.9 D.10 3.如图所示,在矩形中,分别为边的中点.若,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3 B.4 C.6 D.8 4.如图为菱形与△ 重叠的情形,其中在上.若,,,则() A.8 B.9 C.11 D.12 5. (2020江苏连云港中考)已知四边形ABCD,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 A.当AD=BC,AB∥DC时,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B.当AD=BC,AB=DC时,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C.当AC=BD,AC平分BD时,四边形ABCD是矩形 D.当AC=BD,AC⊥BD时,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6. (2020湖北孝感中考)已知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外角等于60°,则这个正多边形是() A.正五边形 B.正六边形 C.正七边形 D.正八边形 7.若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2 cm,则这个正方形的面积为()

A.4 B.2 C. D. 8.(2020贵州安顺中考)如图,点O是矩形ABCD的中心,E是 AB上的点,折叠后,点B恰好与点O重合,若BC=3,则折痕CE的长 为() A.2 B. C. D.6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9.如图,在□ABCD中,已知∠ ,,,那么 _____ , ______ . 10.如图,在□ 中,分别为边的中点,则图中共有个平行四边形. 11. (2020湖北襄阳中考)在鰽BCD中,AD=BD,BE是AD边上的高,∠EBD=20°,则 ∠A的度数为_________. 12.如图,在△ 中,点分别是的中点,,则 ∠C的度数为________. 13.(2020上海中考)已知E是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一点,AE=AD,过点E作AC的垂线,交边CD于点F,那么∠FAD=________. 14.若凸边形的内角和为,则从一个顶点出发引出的对角线条数 是__________. 15.如图所示,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与相交于点O,且,则BD的长为_____cm,BC的长为_____cm.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下列各组代数式中,①a﹣b与b﹣a;②a+b与﹣a﹣b;③a+1与1﹣a;④﹣a+b与﹣a﹣b;互为相反数的个数有() A.1组B.2组C.3组D.4组 2 . 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A.B. C.D. 3 . 若,则下列不等式中成立的是() A.B. C. D. 4 . 下列情形中,不属于平移的是() A.钟表的指针转动 B.观光电梯上人的升降 C.火车在笔直的铁轨上行驶 D.传送带上瓶装饮料的移动 5 . 如图,直线a与直线b交于点A,与直线c交于点B,∠1=120°,∠2=45°,若使直线b与直线c平行,则可将直线b绕点A逆时针旋转()

A.10°B.15°C.20°D.25° 6 . 刘强同学为了调查全市初中生人数,他对自己所在城区人口和城区初中生人数进行了调查.城区人口约3万,初中生人数约1200.全市人口约300万,因此他推断全市初中生人数约12万,但市教育局提供的全市初中生人数约8万,与估计的数据有很大偏差.请你用所学的统计知识,找出其中的原因() A.样本不能估计总体B.样本不具有代表性、广泛性、随机性 C.市教委提供的数据有误D.推断时计算错误 7 . 关于x,y的方程组的解也是二元一次方程的解,则的值是() A.2B.1C.0 D. 8 .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2x和y=﹣x的图象分别为直线l1,l2,过点(1,0)作x轴的垂线交l1于点A1…过点A1作y轴的垂线交L2于点A2,过点A2作x轴的垂线交于点A3,过点A3作y轴的垂线交L2于点A4,依次进行下去,则点A2018的坐标为() A.(﹣21009,21009)B.(﹣21009,﹣21010) C.(﹣1009,1009)D.(﹣1009,﹣2018) 9 . 若将三个数-,,表示在数轴上,其中能被如图所示的墨迹覆盖的数是()

八年级下册数学测试题汇总

一、选择题 1. 当分式 1 3 -x 有意义时,字母x 应满足( ) A. 0=x B. 0≠x C. 1 =x D. 1≠x 2.若点(-5,y 1)、(-3,y 2)、(3,y 3)都在反比例函数y= -3 x 的图像上,则( ) A .y 1>y 2>y 3 B .y 2>y 1>y 3 C .y 3>y 1>y 2 D .y 1>y 3>y 2 3.(08年四川乐山中考题)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点E 是边CD 的中点,若 5 2AB AD BC BE =+= ,,则梯形ABCD 的面积为( ) A .254 B .252 C .258 D .25 4.函数k y x =的图象经过点(1,-2),则k 的值为( ) A. 12 B. 1 2 - C. 2 D. -2 5.如果矩形的面积为6cm 2 ,那么它的长y cm 与宽x cm 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大致( ) A B C D 6.顺次连结等腰梯形各边中点所得四边形是( ) A .梯形 B.菱形 C.矩形 D.正方形 7.若分式3 49 22+--x x x 的值为0,则x 的值为( ) A .3 或-3 8.(2004年杭州中考题)甲、乙两人分别从两地同时出发,若相向而行,则a 小时相遇;若同向而行,则b 小时甲追上乙.那么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的( ) A. b b a +倍 B. b a b +倍 C. a b a b -+倍 D. a b a b +-倍 9.如图,把一张平行四边形纸片ABCD 沿BD 对折。使C 点落在E 处,BE 与AD 相交于点D .若∠DBC=15°,则∠BOD= A .130 ° ° ° ° 10.如图,在高为3米,水平距离为4米楼梯的表面铺地毯,地毯的长度至少需多少米( ) o y x y x o y x o y x o A D E C B

六年级上解决问题的策略综合练习题

六年级上解决问题的策略综合练习题姓名:

4、在5个同样的大杯和7个同样的小杯里装满水,正好是3150毫升,每个大杯比小杯多装150毫升。每个大杯和小杯各装多少这毫升? 5、 5千克苹果和3千克梨,一共35元。已知每千克梨比每千克苹果贵1元,每千克苹果和梨各多少元? 6、希望小学买了1只篮球和8个皮球,正好用去330元。皮球的单价是篮球的 3 1 ,皮球和篮球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7、王老师买了12支钢笔和18支圆珠笔,共付57.60元。已知2支钢笔的价钱和3支圆珠笔一样多,每支钢笔和每支圆珠笔各多少钱? 8、粮店有大米20袋,面粉50袋,共重2250千克,已知1袋大米的重量和2袋面粉的重量相等,那么一袋大米重多少千克? 9、 5千克香蕉与4千克苹果价钱相等,1千克苹果比1千克香蕉贵0.40元。香蕉每千克多少元? 10、杨树、柳树和梨树一共有405棵,杨树比柳树少20棵,梨树比柳树少49棵,三种树各有多少棵? (先画线段图,再解答)

11.王老师买了16个网球和2个足球,正好用去720元。足球的单价是网球的4倍,足球和网球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12.某公司买了4张办公桌和6把椅子共用去900元,已知每张办公桌比每把椅子贵50元,每张办公桌和每把椅子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13、小明花20元钱买贺年卡和明信片,共14张,贺年卡每张1.75元,明信片每张比贺年卡便宜5角。问:买了几张贺年卡,几张明信片? 14、 9筐苹果和9筐梨一共有360千克。如果1筐苹果的质量是1筐梨的3倍,那么每筐苹果和每筐梨各有多少千克? 15、 9筐苹果和9筐梨一共有360千克。如果每筐苹果比每筐梨多6千克,那么每筐苹果和每筐梨各有多少千克? 16、一辆汽车上午行3小时,下午行2小时,上午和下午一共行340千米。如果上午每小时比下午每小时多行5千米,下午每小时行多少千米?上午呢?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测试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代数式x x 、n m n m 、 a 、x 2 32-+中,分式有(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2、对于反比例函数x y 2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点(-2,-1)在它的图象上。 B 、它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 C 、当x>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D 、当x<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3、若分式3 9 2--x x 的值为0,则x 的值是( )A 、-3 B 、3 C 、±3 D 、0 4、以下是分式方程 1211=--x x x 去分母后的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 A 、112=--x B 、112=+-x C 、x x 212=-- D 、x x 212=+- 5、如图,点A 是函数x y 4 =图象上的任意一点, A B ⊥x 轴于点B ,A C ⊥y 轴于点C , 则四边形OBAC 的面积为( ) A 、2 B 、4 C 、8 D 、无法确定 6、已知反比例函数)0(>= k x k y 经过点A (x 1,y 1) 、B (x 2,y 2),如果y 1x 1>0 B 、x 1>x 2>0 C 、x 2

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

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填空。 1、小红第一天写了5个毛笔字,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写2个字,第二天写了()个字,第五天写了()个字。 2、有3束月季花,每束10枝,玫瑰花比月季花多17枝,玫瑰有()支。 3、小明买了4盒水彩笔,每盒16支,圆珠笔比水彩笔少29支,圆珠笔有()支。 4、4个苹果是240克,一个梨比一个苹果重10克,一个梨重()克。 5、△○△○△○△○△ (1)如图,每两个△中间有一个○。图中一共有()个△,()个○,○的 个数比△少()。 (2)像这样一共摆20个△,那么中间一共要摆()个○。 6、 (1)如图,这段木料一共锯了()次,被锯成了()段,锯成的段数比锯的次数多()。 (2)像这样锯10次,这根木料要被锯成()段。 (3)如果要锯成10段,需要()次,若每锯一次需3分钟,用时共()分钟。 7、有18个小朋友排成一路纵队,每两个小朋友之间相距1米,这路纵队全长大约()米。 8、马路边上有一些电线杆,每两根电线杆中间有一块广告牌,已知广告牌有25块,那么电线杆有()根。 9、如图,用★围成一个正方形,每相邻两个★之间摆两个○,一共要摆()个○。 ★★★★ ★★ ★★ ★★★★ 10、在跑道的一边每隔4米插一面彩旗,从头到尾一共插了20面彩旗,这条跑道长()米。 二、判断。

1、一根木头,锯了5次后,变成了5段。() 2、在马路的一边插彩旗,两端都插比两端都不插要多用一面彩旗。() 3、小明比小华矮6厘米,小青比小明高12厘米,三人中小青最高。() 4、甲、乙、丙进行100米赛跑,甲比乙多用3秒,乙比丙多用2秒。甲跑的最快。() 5、一个圆形池塘,周长100米,每隔5米栽一棵树,需要树苗20课。() 三、选择。 1、车站每隔10分钟开出一辆公交车,1小时内最多能开出()辆公交车。 A、6 B、7 C、10 2、一条马路长500米,在路的一边每隔20米栽一棵树,起点和终点都是站牌,不用栽树,一共要栽()棵树。 A、24 B、25 C、26 3、小明过生日,买了一个圆形蛋糕,周长50厘米,每隔5厘米插一个小蜡烛,共需插()枝小蜡烛。 A、9 B、10 C、11 4、在一条25米长的走道一边,每隔5米放一盆花,一共要放4盆。正确的方法是() A、两端都放 B、只放一端 C、两端都不放 5、小明从一楼到家要走100级台阶,如果每上一层楼要走25级台阶,那么小明家住在()楼。 A、3 B、4 C、5 四、动脑筋,想一想。 (1)○=△+△+△+△(2)△+△+○=16 ○+△=30 △+○=14 ○=()△= ( ) △= ( ) ○=( ) (3)□+□=☆(4)●+●=△ ☆+☆+□=45 △+△+△+△+●+●=50 □=()☆=()●=()△=() (5)、1只兔子的重量+1只猴子的重量=8只鸡的重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