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不同种类的氨基酸和糖对美拉德反应的影响

不同种类的氨基酸和糖对美拉德反应的影响

不同种类的氨基酸和糖对美拉德反应的影响
不同种类的氨基酸和糖对美拉德反应的影响

不同种类的氨基酸和糖对美拉德反应的影响

戴永鑫

(天津春发食品配料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天津 300300)

摘要:概述了美拉德反应的原理及影响因素,介绍了美拉德反应对食品风味的影响、不同氨基酸和糖的种类对美拉德反应风味的影响及对反应产物抗氧化性的影响。

关键词:美拉德反应;氨基酸;还原糖;抗氧化性

1 美拉德反应概述

美拉德反应又称羰氨反应,指含有氨基的化合物和含有羰基的化合物之间经缩合、聚合而生成类黑精的反应。此反应最初是由法国化学家美拉德于1912年在将甘氨酸与葡萄糖混合共热时发现的,故称为美拉德反应。由于产物是棕色的,也被称为褐变反应。反应物中羰基化合物包括醛、酮、还原糖,氨基化合物包括氨基酸、蛋白质、胺、肽。反应的结果使食品颜色加深并赋予食品一定的风味,如:面包外皮的金黄色、红烧肉的褐色以及它们浓郁的香味。

和焦糖化反应(caramelization)相比,美拉德反应发生在较低的温度和较稀的溶液中。研究证明,美拉德反应的程度与温度、时间、系统中的组分、水的活度、以及pH有关。当美拉德反应温度提高或加热时间增加时,表现为色度增加,碳氮比、不饱和度、化学芳香性也随之增加。在单糖中,五碳糖(如核糖)比六碳糖(如葡萄糖)更容易反应;单糖比双糖(如乳糖)较容易反应;在所有的氨基酸中,赖氨酸(lysine)参与美拉德反应,可获得更深的色泽。而半胱氨酸(cysteine)反应,获得最浅的色泽。总之,富含赖氨酸蛋白质的食品,如奶蛋白易于产生褐变反应。糖类对氨基酸化合物的比例变化也会影响色素的发生量。例如,葡萄糖和甘氨酸体系,含水65%,于65℃储存时,当葡萄糖对甘氨酸比值从10:1或2:1减至1:1或1:5时,即甘氨酸比重大幅增加时,色素形成迅速增加。如果要防止食品中美拉德反应的生成,就必须除去其中之一,即除去高碳水化合物食物中的氨基酸化合物,或者高蛋白食品中的还原糖。在高水分活度的食品中,反应物稀释后分散于高水分活度的介质中,并不容易发生美拉德反应;在低水分活度的食品中,尽管反应物浓度增加,但反应物流动转移受限制。所以,美拉德反应在中等程度水分活度的食品中最容易发生,具有实用价值

的是在干的和中等水分的食品中。pH对美拉德反应的影响并不十分明显。一般随着pH的升高,色泽相对加深。在糖类和甘氨酸系统中,不同糖品在不同pH时,色度产生依次为:pH<6时:木糖>果糖>葡萄糖>乳糖>麦芽糖;

pH>6时:木糖>葡萄糖>果糖>乳糖>麦芽糖。

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接触到美拉德反应。面食烘烤产生棕黄色和香味,就是面团中糖类和氨基酸或蛋白质反应的结果,这也是食用香料合成的途径之一。现今市场大量肉类香精的合成,均离不了美拉德反应,但美拉德反应在有些场合是有害的。例如淀粉糖生产,如有少量蛋白质存在,就会因美拉德反应使糖浆产生棕色,影响质量。所以,淀粉糖生产用原料淀粉,其蛋白质含量有严格规定,即食品工业用为0.5%,医药用为0.35%。

2 氨基酸和糖种类对美拉德反应风味的影响

2.1 美拉德反应对食品风味的影响

通过控制原材料、温度及加工方法, 可制备各种不同风味、香味的物质, 比如: 核糖分别与半胱氨酸及谷胱甘肽反应后会分别产生烤猪肉香味和烤牛肉香味。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的温度下反应后, 产生的风味也不一样, 比如: 葡萄糖和缬氨酸分别在100℃、150℃及180℃温度条件下反应, 会分别产生烤面包香味和巧克力香味; 木糖和酵母水解蛋白分别在90℃及160℃反应会分别产生饼干香味和酱肉香味。加工方法不同, 同种食物产生的香气也不同, 比如:土豆经水煮可产生125种香气, 而经烘烤可产生250种香气; 大麦经水煮可产生75种香气, 经烘烤可产生150种香气。

可见利用美拉德反应可以生产各种不同的香精。目前, 主要用于生产肉类香精。肉中的还原糖主要是葡萄糖和核糖, 在加工过程中它们和肉中的氨基酸、肽、蛋白质发生美拉德反应形成风味物质。这些风味物质主要是含氮、硫、氧的杂环化合物以及其他的含硫化合物, 其中包括呋喃、吡嗪、吡咯、噻吩、噻唑、咪唑、吡啶以及环烯硫化物。另外, 在美拉德反应的中间产物中有一些二羰基化合物, 它们可以进一步和脂质以及硫胺素的降解产物反应, 生成具有肉香味的化合物。目前在制备肉味香味料时通常采用含硫的氨基酸如胱氨酸、半胱氨酸以及肽类, 含硫氨基酸发生美拉德反应经过斯特勒克尔降解会产生硫化氢和氨, 为大量杂环风味物质的形成提供前体物质。同时通过斯特勒克尔降解可产生氨基酮, 2分子的氨基酮缩合会产生1分子二氢吡嗪, 经过氧化生成吡嗪。烷基吡嗪是一种重要的香味呈味物质。

2.2 氨基酸种类对美拉德反应风味的影响

对牛肉加热前后浸出物中氨基酸组分分析,加热后有变化的主要是甘氨酸、丙氨酸、半胱氨酸、谷氨酸等,这些氨基酸在加热过程中与糖反应产生肉香味物质。吡嗪类是加热渗出物特别重要的一组挥发性成分,约占50%。另外从生成的重要挥发性肉味化合物结构分析,牛肉中含硫氨基酸、半胱氨酸和胱氨酸以及谷胱甘肽等,是产生牛肉香气不可少的前体化合物。

半胱氨酸产生强烈的肉香味,胱氨酸味道差,蛋氨酸产生土豆样风味,谷胱氨酸产生出较好的肉味。当加热半胱氨酸与还原糖的混合物时,便得到一种刺激性“生”味,如有其他氨基酸混合物存在的话,可得到更完全和完美的风味,蛋白水解物对此很合适。。据国外研究,当这些不同口感的氨基酸和葡萄糖,在1:1和180℃美拉德反应后,能产生各种新的风味,见表1。

表1 氨基酸种类对美拉德反应风味的影响

2.3 还原糖种类对美拉德反应的影响

从发生美拉德反应速度上看, 糖的结构和种类不同导致反应发生的速度也不同。一般而

言, 醛的反应速度要大于酮, 尤其是α、β不饱和醛反应及α-双羰基化合物; 五碳糖的反应速度大于六碳糖; 单糖的反应速度要大于双糖; 还原糖含量和褐变速度成正比关系。

对于反应来说,多糖是无效的,双糖主要指蔗糖和麦芽糖,其产生的风味差,单糖具有还原力,包括戊糖和己糖。研究标明,单糖中戊糖的反应性比己糖强,且戊糖中核糖反应性最强,其次是阿拉伯糖、木糖。由于葡萄糖和木糖廉价易得,反应性好,所以常用葡萄糖和木糖作为美拉德反应原料。

2.4 氨基酸和糖种类对食品风味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Gly、Ala、Tyr、Asp等氨基酸于180℃和等量葡萄糖反应可产生焦糖香气;而Val能产生巧克力香气;His、Lys、Pro可产生烤面包香味;Phe则能产生一种特殊的紫罗兰香气(见表2)。因此在加工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氨基酸的这种性质,将其和葡萄糖直接加人食品并热处理,使食品产生宜人的风味和色泽,以提高营养和改善食品的风味。

糖是Maillard反应中必不可少的一类物质。有资料表明,单糖和ARP(Amadori重排产物)的呋喃糖或吡喃糖比其它形式的糖更能脱水。环状ARP脱水后随着温度的升高形成共轭产物,再经过专一的再环化,可形成5、6、7环杂环化合物,而许多杂环类化合物本身就是风味物质。有研究者认为随着环状结构的增大,Maillard反应速度急剧降低。所以,在食品加工中可以人为的添加适量的糖,使形成诱人的风味、色泽。

表2 等量葡萄糖与氨基酸混合物加热产生的香气

3 糖氨种类对美拉德产物抗氧化性的影响

为了防止食品,特别是含油食品氧化变质,一般均使用国家批准使用的抗氧化剂,如BHA、BHT等。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化学合成抗氧剂的疑虑日益增加,所以科技人员一直在研发低毒、无毒的天然抗氧剂,如茶多酚、迷迭香、甘草黄酮、天然Vc等。这些天然提取物虽然安全性好,在抗氧化性能方面,能达到食物保鲜的要求,但其生产成本比化学合成的要高,难以在价格上与合成抗氧剂相竞争。因而,研究利用食物原料,合成廉价的抗氧剂,来取代合成抗氧剂,已成为国内外竞相研发的热点。由于食品级氨基酸和糖类安全可靠,且来源广泛,因而利用氨基酸和糖类获得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美拉德反应产物(MRPs),引起了国内外科技工作者的浓厚兴趣。

常用食品抗氧剂,其功能和作用主要是抑制和消除自由基的生成;螯合食品中有催化氧化作用的金属离子,使其失去活性;清除和吸收食品中的氧,分解氢过氧化物等。

作为美拉德反应的氨基酸,自身有一定的防腐抗氧功能。例如,半胱氨酸常常用来作为果汁的防褐变剂,因半胱氨酸有巯基,能产生还原作用。有些加工食品含有微量铜、锌等金属离子,能促进含油食品的氧化;而甘氨酸、丙氨酸等氨基酸,能和金属离子螯合,而使其失活,但只能局限在一定的水平,尚达不到代替抗氧剂的程度。但某些氨基酸和糖类美拉德反应的产物,能达到和化学合成抗氧剂BHA、BHT同样的水平。

国外研究表明,美拉德反应分成几个复杂的步骤,包括形成葡基胺,生成呈味羰基化合物、含氮有色物类黑精、羰胺聚合物、杂环化合物等。其中,类黑精具有螯合金属抗氧化活性,可在面包和咖啡中发现它,但尚未能对纯的类黑精进行分离和定性。美拉德反应生成物

(MRPs)是一个复合物,其抗氧化作用是破坏自由基链和延缓其生成;还原过氧化物和钝化自由基,络合重金属。添加MRPs于高脂类食品中的研究结果表明,如以脂类被氧化发生的2,3-辛烷二酮浓度表示,当不添加MRPs时,则3d后辛烷二酮含量达0.5mg/kg;如加入0.18的MRPs,则辛烷二酮浓度为0.04 mg/kg;当添加MRPs0.72%时,则辛烷二酮发生量降至0.01 mg/kg以下。总之,MRPs能抑制脂类的氧化,用较高浓度的MRPs能获得较低浓度的脂类氧化物。

当用果糖、葡萄糖、木糖和六种不同氨基酸制取MRPs时,测定其抗氧化性能,其比值如表3所示。从表3可知,不同的糖和不同的氨基酸发生美拉德反应,获得不同抗氧化活性的MRPs。要获得较高抗氧化活性的美拉德反应产物,原料中糖类以木糖最优,氨基酸以赖氨酸最隹。

表3 糖及氨基酸种类对MRPs抗氧化性的影响

综上所述,氨基酸和糖类的美拉德反应在生活中经常存在。随着技术进步,美拉德反应已成为新型风味剂的重要组成和新的增长点,并将成为开发食用原料制取食品抗氧剂的新途径。参考文献:

[1] 阚建全.食品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

[2] 马相杰,谢华.美拉德反应与肉味变化[J].肉品工业,2002,(11):8-10

[3] 蔡妙颜,肖凯军,袁向华.美拉德反应与食品工业[J].食品工业科技,2003,(7):90-93

[4] 毛善友,周瑞宝,马宇翔,等.美拉德反应产物抗氧化活性[J].粮食与油脂,2003,(11):15-16

[5] 江志炜,沈蓓英,潘秋琴.蛋白质加工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6] 张彩菊,等.利用美拉德反应制备鱼味香料[J].无锡轻工大学学报,2004,(9):11-14

[7] 庄名扬.再论美拉德反应产物与中国白酒的香和味[J].酿酒科技,2005,(5):34-38

[8] 万素英,侯银菊,李小六,等.美拉德反应产物的抗氧化性能研究[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5,(6):46-49

[9] Franzke C, Iwainsky H. Antioxidant capacity of melanoidin[J].Dtsch Lebensm

Rundsch,1954,50:251-254

[10] 艾萍,张伟民.论述利用美拉德反应来制备牛肉香味料[J].中国调味品,2002,(7):32-35

[11] 宋焕禄.利用鸡肉酶解物/酵母抽提物-美拉德反应产生肉香味化合物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1,22(10):83-85

[12]陈华.影响食品中美拉德反应的因素[J].四川食品与发酵.1998(3).21-23

[13]Mendel Friedman.Food browning and its prevention(An overview)[J].Agrie Food Chem.1996,44,631-648

[14]李林,卢家炯.美拉德反应的抑制及消除方法[J].广西轻工业.2000(4).16-18

[15]Sapers G.M;Browning of foods:control by sulfites,antioxidants and

other means.Food Teehno1.,1993(10):75-84

[16]Waller C R,eta1.The Maillard Reaction in Foods and Nutrition ACS Symps[J].Ser,215,Washington,DC,1983

[17]丁耐可.食品风味化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6,244.

[18]王德峰.食品香味料制备与应用手册[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141.

[19]李和.食品香料化学—杂环香味化合物[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2,126-127.

[20]方继功.食品调味论[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9,(1):188-189.

[21]H·马斯.芳香物质研究手册(中译本)[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89,7-8.

必需氨基酸

必需氨基酸 蛋白质(protein)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因此,它是与生命及与各种形式的生命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物质。机体中的每一个细胞和所有重要组成部分都有蛋白质参与。蛋白质占人体重量的16%~20%,即一个60kg重的成年人其体内约有蛋白质9.6~12kg。人体内蛋白质的种类很多,性质、功能各异,但都是由20多种氨基酸按不同比例组合而成的,并在体内不断进行代谢与更新。 蛋白质在胃液消化酶的作用下,初步水解,在小肠中完成整个消化吸收过程。氨基酸的吸收通过小肠黏膜细胞,是由主动运转系统进行,分别转运中性、酸性和碱性氨基酸。在肠内被消化吸收的蛋白质,不仅来自于食物,也有肠黏膜细胞脱落和消化液的分泌等,每天有70g左右蛋白质进入消化系统,其中大部分被消化和重吸收。未被吸收的蛋白质由粪便排出体外。 必需氨基酸,是指只存在食物中,动物无法合成,只能由食物中摄取,则这些氨基酸被称为必需氨基酸。动物需摄取必需氨基酸以制造蛋白质。 人体无法合成的九种氨基酸包括: 1.苯丙胺酸(Phenylalanine) 2.缬胺酸(Valine) 3.苏胺酸(Threonine) 4.色胺酸(Tryptophan) 5.异亮氨酸(Isoleucine) 6.亮氨酸(Leucine) 7.甲硫胺酸(Methionine) 8.赖氨酸(Lysine) 注:首行括号内的文字为相应项目的测定者或测定机构的名称。数据来源: 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简称Phe或F),是二十种常见氨基酸的一种,化学式为:HO2CCH(NH2)CH2C6H5。 苯丙氨酸可被转换成另外一种DNA编码氨基酸 L-酪氨酸,接着会被转换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这3种物质都属于儿茶酚胺。 作用:苯丙氨酸与色氨酸使用相同的主动转运通道来穿过血脑屏障,并在大剂量的情况下阻止血清张力素的产生。

影响美拉德反应的因素.doc

影响美拉德反应的因素: 美拉德反应: (1)PH值对美拉德反应的影响:PH小于7时,美拉德反应不明显,即对美拉德反应的影响不明显,在酸性条件下,氨基处于质子化状态,由于受带正电荷原子的吸引,电子离开C,使12烯醇化较为容易,使得葡基胺不能形成,因此酸性条件不利于反应的继续进行:PH大于7时,美拉德反应明显加快,当PH大于11时,美拉德反应颜色变化明显减弱,即PH的变化对美拉德反应的影响明显减弱 (2)温度对美拉德反应的影响:在相同的条件下,加热时间越长,美拉德反应颜色越深,温度越高,反应越快;低于80℃颜色反应不明显,温度每升高10℃,达到相同的吸光度所需的时间约减少2至3倍,高于100时反应速度明显加快。 (3)不同糖类及浓度对美拉德反应的影响:除蔗糖外,吸光度随糖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糖浓度增加能促进美拉德反应,对于不同的糖,褐变速率为:木糖>半乳糖>葡萄糖>果糖>蔗糖,五碳糖褐变的速度是六碳糖的10倍,还原性单糖中五碳糖褐变排序为:核糖阿拉伯糖木糖。六碳糖排序为:半乳糖甘露糖葡萄糖,还原性双糖分子量大,反应速率也慢,木糖是五碳糖相对于六碳糖来说,其碳链较短,碳架空间位阻小,故其活性较大。葡萄糖属于醛糖,果糖属于酮糖,醛糖比酮糖更易于发生反应,是因为醛糖的末端基团空间位阻效应小,更易于与氨基酸发生反应,故葡萄糖更易发生美拉德反应 (4)金属离子对美拉德反应的影响:金属离子对美拉德反应的影响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金属离子的类型,而且在反应的不同阶段其影响程度也不同,在有不同离子存在的情况下,美拉德反应中类黑素的凝聚受抑制,有实验结果表明:金属离子尤其是二价铁离子和二价铜离子存在的情况下,褐变趋于加快。 (5)水分活度对美拉德反应的影响:水分活度与美拉德反应有较大的关系,水分在百分之10到15时最容易发生褐变,一般情况下,褐变反应速度与基质浓度成正比,在完全无水的情况下,就几乎不发生褐变反应,这是因为氨基化合物和羧基化合物的分子完全无法运动的缘故,而在水分含量较高的情况下,反应基质浓度很低,美拉德反应也难于发生。 ()

人体必需氨基酸

人体必需氨基酸 https://www.doczj.com/doc/5f4593627.html, 2006-8-10 10:25:54 来源:生命经纬 参与蛋白质结构的20种氨基酸,在营养学中一般将它们划分为两类,称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必需氨基酸是指人体需要,但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由食物蛋白质供给,否则就不能维持机体氮平衡的氨基酸。通常认为人体必需氨基酸有八种,它们是赖氨酸(Lysine, Lys)、蛋氨酸(Methionine, Met)、亮氨酸(Leucine, Leu)、异亮氨酸(Isoleucine, Ile)、缬氨酸(Valine, Val)、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 Phe)、苏氨酸(Threonine, Thr)和色氨酸(Tryptophan, Try)。近年来认识到,对婴儿讲来,组氨酸(Histidine, His)属于必需氨基酸;有资料证明,对成年人组氨酸亦属必需氨基酸。 非必需氨基酸,这个名称不精确,只是相对于必需氨基酸而言,并非机体不需要,它们也为机体需要,并且必须以某种形式提供;其特点是机体自身能合成,或可由其他氨基酸转化而来,且一般食物蛋白质中含量丰富,一般不会出现供给匮乏的情形。非必需氨基酸包括甘氨酸(Glycine, Gly)、丙氨酸(Alanine, Ala)、丝氨酸(Serine,Ser )、半胱氨酸(Cysteine, Cys)、门冬氨酸(Aspartic acid, Asp)、门冬酰胺(Asparagine, Asn)、酪氨酸(Tyrosine, Tyr)、精氨酸(Arginine, Arg)、脯氨酸(Proline, Pro)。此外,胱氨酸(Cystine, Cyss)和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 HO-Pro)也可算作非必需氨基酸。在体外,半胱氨酸不稳定,分子间极易缩合,产物为胱氨酸。羟脯氨酸可看成是脯氨酸的衍生物,它大量存在于胶原蛋白质中。 在动物饲喂实验中看到,胱氨酸(Cyss)可替代蛋氨酸(Met),替代量达80%;酪氨酸(Tyr)可替代苯丙氨酸(Phe),替代量可达70%。原因是,在机体的代谢过程中,蛋氨酸本来就大量用于合成半胱氨酸(Cys);苯丙氨酸本来就大量用来合成酪氨酸,故当食物中胱氨酸和酪氨酸供给丰富时,机体便无须以宝贵的Met和Phe来合成这两种非必需氨基酸,从而可降低机体对Met和Phe的需要量,据此,有时将Cyss 和Tyr称为半必需氨基酸。 在生物化学中,是按照分子结构来对氨基酸分类的,分组情况如下: ⑴脂肪族氨基酸 ①中性氨基酸(一氨基一羧基):Gly、Ala、Val、Leu、Ile、Ser、Thr、Cys、Cyss ② 酸性氨基酸(一氨基二羧基):Asp、Asn、Glu、Gln ③ 碱性氨基酸(二氨基一羧基):Arg、Lys ⑵芳香族氨基酸:Phe、Tyr

氨基酸分类

氨基酸分类 一根据侧链基团的极性 1、非极性氨基酸(疏水氨基酸)8种 丙氨酸(Ala)缬氨酸(Val)亮氨酸(Leu)异亮氨酸(Ile)脯氨酸 (Pro)苯丙氨酸(Phe) 色氨酸(Trp)蛋氨酸(Met) 2、极性氨基酸(亲水氨基酸): 1)极性不带电荷:7种 甘氨酸(Gly)丝氨酸(Ser)苏氨酸(Thr)半胱氨酸(Cys) 酪氨酸(Tyr)天冬酰胺(Asn)谷氨酰胺(Gln) 2)极性带正电荷的氨基酸(碱性氨基酸) 3种赖氨酸(Lys)精氨酸(Arg)组氨酸(His) 3)极性带负电荷的氨基酸(酸性氨基酸) 2种天冬氨酸(Asp)谷氨酸(Glu)[1] 氨基酸 二、根据化学结构 1、脂肪族氨基酸 丙、缬、亮、异亮、蛋、天冬、谷、赖、精、甘、丝、苏、半胱、天冬酰胺、谷氨酰胺 2、芳香族氨基酸:苯丙氨酸、酪氨酸 3、杂环族氨基酸:组氨酸、色氨酸 4、杂环亚氨基酸:脯氨酸[1] 三、从营养学的角度 1、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

指人体(或其它脊椎动物)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远不适应机体的需要,必需由食物蛋白供给,这些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成人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约为蛋白质需要量的20%~37%。共有8种其作用分别是: 1)赖氨酸:促进大脑发育,是肝及胆的组成成分,能促进脂肪代谢,调 节松果腺、乳腺、黄体及卵巢,防止细胞退化; 2)色氨酸:促进胃液及胰液的产生; 3)苯丙氨酸:参与消除肾及膀胱功能的损耗; 4)蛋氨酸(甲硫氨酸):参与组成血红蛋白、组织与血清,有促进脾 脏、胰脏及淋巴的功能; 5)苏氨酸:有转变某些氨基酸达到平衡的功能; 6)异亮氨酸:参与胸腺、脾脏及脑下腺的调节以及代谢;脑下腺属总司 令部作用于甲状腺、性腺; 7)亮氨酸:作用平衡异亮氨酸; 8)缬氨酸:作用于黄体、乳腺及卵巢。 2、半必需氨基酸和条件必需氨基酸: 1)精氨酸:精氨酸与脱氧胆酸制成的复合制剂(明诺芬)是主治梅毒、病 毒性黄疸等病的有效药物。 2)组氨酸:可作为生化试剂和药剂,还可用于治疗心脏病,贫血,风湿性 关节炎等的药物。 人体虽能够合成精氨酸和组氨酸,但通常不能满足正常的需要,因此,又被称为半必需氨基酸或条件必需氨基酸,在幼儿生长期这两种是必需氨基酸。人体对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成人比婴儿显著下降。(近年很多资料和教科书将组氨酸划入成人必需氨基酸) 3、非必需氨基酸(nonessentialamino acid): 指人(或其它脊椎动物)自己能由简单的前体合成,不需要从食物中获得的氨基酸。例如甘氨酸、丙氨酸等氨基酸。

影响美拉德反应因素的评价

东北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学号:A15060083 影响美拉德初级反应阶段参数的确定 学生姓名:卫冰乐 指导教师: 冯一兵 所在院系:国际学院 所学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研究方向:畜产品加工 东北农业大学 中国·哈尔滨 2011年5月

B.A.Degree Thesis of NEAU Dissertation Number:A15060083 Determine the parameters of Maillard reaction in the initial stages Candidate:Wei Bingle Supervisor: Feng Yibing College: Food college Specialty: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arbin·China May 2011

摘要 摘要 本实验采用比色法,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的时间、pH、温度、H2SO3浓度、Na2SO3浓度等条件下试验,研究美拉德初级反应阶段溶液OD值的变化,确定影响美拉德初级反应阶段的参数。结果表面:pH偏碱性、温度越高美拉德初级反应进行的程度越深,美拉德初级反应进行的时间越短;亚硫酸、亚硫酸钠对美拉德初级反应起到抑制作用,且随着添加量的增大抑制作用越明显。 关键词:美拉德反应、比色法、OD值

Abstract Abstract The experiment used colorimetric method, utilized spectrophotometer to determine how different time、pH、temperature、the concentration of H 2SO 3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Na 2SO 3 influence the maillard reaction by the optical density of the solution。Under the conditions carry out the maillard reaction to determin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maillard reaction。The result shows:the maillard reaction will go deeper when the solution in alkalescence and higher temperature condition,the time of themaillard reaction will become shoter。Sulfurous acid and sodium can inhibit the maillard reaction and with the more capacity adding,the Inhibition is more obviously。 Key words:colorimetric method;spectrophotometer;maillard reaction; - 4 –

必须氨基酸种类及其作用

必需氨基酸种类及其作用 必需氨基酸指的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 必须氨基酸的种类及其作用: 赖氨酸:能使注意力高度集中;对儿童发育、增加体重和身高具有明显的作用 亮氨酸:促进睡眠;降低对头疼的敏感性;缓解偏头疼;缓和焦躁及紧张情绪减轻因酒精而引起生化反应失调的症状,并有助于控制酒精中毒。 色氨酸:促进睡眠,减少对疼痛的敏感度;缓解偏头痛,缓和焦躁及紧张情绪。 蛋氨酸:帮助分解脂肪,能预防脂肪肝、心血管疾病和肾脏疾病的发生;将有害物质如铅等重金属除去;防止肌肉软弱无力;治疗风湿热和怀孕时的血毒症;一种有力的抗氧化剂 苏氨酸:协助蛋白质被人体吸收、利用所不可缺少的氨基酸;防止肝脏中脂肪的累积;促进抗体的产生,增强免疫系统。 缬氨酸:加快创伤愈合;治疗肝功能衰竭;提高血糖水平,增加生长激素 异亮氨酸:血红蛋白形成必需氨基酸;调节糖和能量的水平,帮助提高体能;帮助修复肌肉组织 苯丙氨酸:降低饥饿感;提高性欲:改善记忆力及提高思维的敏捷度;消除抑郁情绪饮食中缺少上述氨基酸,会影响身体健康,然而,对婴儿来讲,这些氨基酸是身体发育时的重要因素。除上述八种必需氨基酸外,对于婴幼儿和孕妇来说,另外两种氨基酸也是必不可少的。它们的作用是: 精氨酸:被称为“大脑食粮”因为它能增强记忆能力,提高记忆商数. 组氨酸:促进宝宝的免疫系统功能尽早完善,强化生理性代谢机能,稳定体内蛋白质的利用节奏,促进宝宝机体发育 必须氨基酸的食物: 赖氨酸:鳝鱼、泥鳅、鱿鱼、带鱼、鳗鱼、海参、墨鱼、蜗牛,其次有山药、银杏、冻豆腐、豆腐皮。 亮氨酸:存在于动物蛋白质和奶制品中,如牛奶、乳制品、蛋、猪肉、牛肉、鸡肉、豆类等,全谷、叶菜、燕麦和小麦胚芽中也发现有亮氨酸存在,同时大蒜黑木耳也含有丰富的亮氨酸 色氨酸:含色氨酸最多的是小米,每100克含色氨酸202mg,此外,牛奶、香菇、葵花子、海蟹、黑芝麻、黄豆、南瓜子、肉松、油豆腐、鸡蛋、鱼片等也是富含色氨酸的食物。 蛋氨酸:豆制品,黑芝麻酱,海藻类含有丰富蛋氨酸。 苏氨酸:发酵食品(谷物制品)、鸡蛋、茼蒿、奶、花生、米、胡萝卜、叶菜类、番木瓜、苜蓿等。 缬氨酸:白干酪、鱼、禽类、牛、花生、芝麻籽和滨豆。 异亮氨酸:糙米,豆类,肉类,坚果,大豆粉,和全麦。 苯丙氨酸:苯丙氨酸在大部分的食物里都可以找到。肉和奶制品中苯丙氨酸的含量尤其的高,燕麦和小麦胚芽里苯丙氨酸的含量很低。 如果担心食物中的氨基酸不宜吸收,可以饮用一些氨基酸补充剂,氨康源氨基酸饮料,含有八种必需氨基酸,且吸收率在97%以上,并且可以和其他饮品一起食用,因为氨康源氨基酸的稳定性及高,不用担心其他饮品影响其营养价值。 以上就是必需氨基酸及其作用与食物。

氨基酸及其种类教学设计优质课用

氨基酸及其种类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为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第一章从宏观世界引入,初步介绍微观世界的细胞的概念,第二章从分子的角度,介绍细胞的基本组成。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着,因此是生物学中尤为重要的物质,因此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初步了解到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但是高一的学生没有学过有机化学,缺乏有关氨基酸的化学结构知识,缺乏系统、客观的认识,没有全面、深刻的感受,这部分内容为分子角度,不是人肉眼可以观察到的,因此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比较难以理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掌握氨基酸的基本结构; ②了解氨基酸的种类。 2.过程与方法 ①能自主写出氨基酸的通式; ②培养学生观察和总结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认同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结构; ②理解氨基酸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2.难点: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五、教学方法 情景导入法、启发式教学、问题引导法、合作学习 六、课前准备 课件制作,教学需要图片搜集 七、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早上好!请问你们今天的早餐吃了什么?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的早餐要怎样搭配才更合理呢?老师这里有三位同学提供的早餐食谱,大家看看谁的搭配更合理一些? 教师课件展示: 甲同学:一碗稀饭、三个包子 乙同学:两个馒头、一杯豆浆 丙同学:两个包子、一个鸡蛋、一杯牛奶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后回答:丙同学 教师:对的,丙同学的早餐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都知道组成细胞的有机物中含量最多的就是蛋白质。 提问:我们每天吃进去的这些蛋白质能不能直接被人体吸收呢?

氨基酸种类文档19页word

20种蛋白质氨基酸在结构上的差别取决于侧链基团R的不同。通常根据R基团的化学结构或性质将20种氨基酸进行 分类 根据侧链基团的极性 1、非极性氨基酸(疏水氨基酸)8种 丙氨酸(Ala)缬氨酸(Val)亮氨酸(Leu)异亮氨酸(Ile)脯氨酸(Pro)苯丙氨酸(Phe) 色氨酸(Trp)蛋氨酸(Met) 2、极性氨基酸(亲水氨基酸): 1)极性不带电荷:7种 甘氨酸(Gly)丝氨酸(Ser)苏氨酸(Thr)半胱氨酸(Cys) 酪氨酸(Tyr)天冬酰胺(Asn)谷氨酰胺(Gln) 2)极性带正电荷的氨基酸(碱性氨基酸) 3种赖氨酸(Lys)精氨酸(Arg)组氨酸(His) 3)极性带负电荷的氨基酸(酸性氨基酸) 2种天冬氨酸(Asp)谷氨酸(Glu) 根据氨基酸分子的化学结构 1、脂肪族氨基酸: 丙、缬、亮、异亮、蛋、天冬、谷、赖、精、甘、丝、苏、半胱、天冬酰胺、谷氨酰胺 2、芳香族氨基酸:苯丙氨酸、酪氨酸

3、杂环族氨基酸:组氨酸、色氨酸 4、杂环亚氨基酸:脯氨酸 从营养学的角度 1、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指人体(或其它脊椎动物)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远不适应机体的需要,必需由食物蛋白供给,这些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成人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约为蛋白质需要量的20%~37%。共有8种其作用分别是: 赖氨酸:促进大脑发育,是肝及胆的组成成分,能促进脂肪代谢,调节松果腺、乳腺、黄体及卵巢,防止细胞退化; 色氨酸:促进胃液及胰液的产生; 苯丙氨酸:参与消除肾及膀胱功能的损耗; 蛋氨酸(甲硫氨酸):参与组成血红蛋白、组织与血清,有促进脾脏、胰脏及淋巴的功能; 苏氨酸:有转变某些氨基酸达到平衡的功能; 异亮氨酸:参与胸腺、脾脏及脑下腺的调节以及代谢;脑下腺属总司令部作用于甲状腺、性腺; 亮氨酸:作用平衡异亮氨酸; 缬氨酸:作用于黄体、乳腺及卵巢。 2、半必需氨基酸和条件必需氨基酸: 精氨酸:精氨酸与脱氧胆酸制成的复合制剂(明诺芬)是主治梅毒、病毒性黄疸等病的有效药物。 组氨酸:可作为生化试剂和药剂,还可用于治疗心脏病,贫血,风湿

氨基酸的种类及对人体的作用

氨基酸的种类及对人体的作用 氨基酸(anjisuan)含有氨基的羧酸都是氨基酸,但在生物体中存在的氨基酸种类不多。组成天然蛋白质基本结构的氨基酸共有20种。 除组成天然蛋白质基本结构的20种氨基酸外,还发现几种特殊的其他氨基酸是某些特 种蛋白质的成分。每种特殊氨基酸都是20种基本氨基酸中某种氨基酸的衍生物,都是 在其母体氨基酸参入多肽链后经酶促修饰生产的。例如4-羟基脯氨酸、5-羟基赖氨酸、N-甲基赖氨酸、γ-羰基谷氨酸、锁链素和异锁链素等。 1、非极性氨基酸 包括: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 2、极性氨基酸 极性中性氨基酸:色氨酸、酪氨酸、丝氨酸、半胱氨酸、蛋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苏氨酸 酸性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 碱性氨基酸: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 已知基本氨基酸有二十个品种,其中赖氨酸、苏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8种氨基酸,人体不能自己制造,我们称之为必须氨基酸,需要由食物提供。此外,人体合成精氨酸、组氨酸的力不足于满足自身的需要,需要从食物中摄取一部分,我们称之为半必须氨基酸。其余的十种氨基酸人体能够自己制造,我们称之为非必须氨基酸。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大约有200多种,但在动物的营养中起重要作用而且被人们广泛认识的只有20多种,称之为标准氨基酸。根据动物对氨基酸的营养需要通 常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两大类,必需氨基酸是指在标准氨基酸中,动物体不能自身合成,或者合成的速度或数量不能满足动物正常生长的需要,必须由饲料提供的一类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并不是可要可不要的氨基酸,而是动物体可以自身合成或者需要量较少的一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中需要在饲料中补充量最多的称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补充量排在后面的称为第二限制氨基酸。 氨基酸是构建生物机体的众多生物活性大分子之一,是构建细胞、修复组织的基础材料。氨基酸被人体用于制造抗体蛋白以对抗细菌和病毒的侵染,制造血红蛋白以传送氧气,制造酶和激素以维持和调节新陈代谢;氨基酸是制造精卵细胞的主体物质,是合成神经介质的不可缺少的前提物质;氨基酸能够为机体和大脑活动提供能源,氨基酸是一切生命之元。 芳香族: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 杂环:组氨酸、脯氨酸、色氨酸 杂环亚氨基酸:脯氨酸,指其alpha-氨基是亚氨基。 其余:脂肪族 分支氨基酸是指beta-碳原子有分支的氨基酸 一般来说,分支氨基酸指Val缬氨酸,Leu亮氨酸,Ile异亮氨酸, 脂肪氨基酸:甘氨酸Gly 丙氨酸Ala Val缬氨酸,Leu亮氨酸,Ile异亮氨酸 芳香族:苯丙氨酸氨酸Tyr 色氨酸Trp 含羟基氨基酸:半胱氨酸Cys 甲硫氨酸Met 含羧基:天冬氨Asp 谷氨酸Glu

氨基酸及其种类

“氨基酸及其种类”教学设计 夏晗学号:2011211873 一、前端分析 【学习内容分析】 本小段是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前承《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后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本段主要介绍了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以及结构特点。在本小段的内容中,氨基酸的结构是重点,它对后面理解脱水缩合起到了重要的铺垫作用。本小段内容在氨基酸的组成上也呼应了上一小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内容。 【学习者分析】 学习者是刚入校的高一学生。初中学过生物,有一定的生物基础。在学完《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这一小节后对理解氨基酸的组成元素不会有困难。但在氨基酸的结构方面,其结构对于高一从未接触过生物结构的学生来说有些抽象,理解起来有些难度。 【学习环境分析】 此次上课在多媒体教室,有齐全的多媒体设备。教师将用多媒体展示课件,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辅助学习。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氨基酸的元素组成。 2.写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3.阐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能力目标】 尝试构建氨基酸的结构模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关注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及其他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 氨基酸的空间结构 四、教学媒体 多媒体设备,课件用power point展示在大屏幕上。 五、教学策略 科学史的教学策略、PBL、合作性教学策略 六、教学过程 时间分配教师行为教学意图学生行为 所用的教 学媒体 1分钟【播放】一段关于蛋 白质的视频,【提问】 蛋白质是有什么组 成的。【正板书】标 题——氨基酸 课堂导入 观看视频,思考这是一段 关于什么营养物质的视 频,思考蛋白质是有什么 组成的并积极举手回答。 多媒体视 频 1分钟【讲述】一段氨基酸 从蛋白质水解出来 的科学史,【讲授】 氨基酸是组成蛋白 质的基本单位。构成 但蛋白质的氨基酸 提起学生 兴趣,讲授 知识 听教师讲科学史轻松接 受知识

影响美拉德反应的因素

美拉德反应: (1)PH值对美拉德反应的影响:PH小于7时,美拉德反应不明显,即对美拉德反应的影响不明显,在酸性条件下,氨基处于质子化状态,由于受带正电荷原子的吸引,电子离开C,使12烯醇化较为容易,使得葡基胺不能形成,因此酸性条件不利于反应的继续进行:PH大于7时,美拉德反应明显加快,当PH大于11时,美拉德反应颜色变化明显减弱,即PH的变化对美拉德反应的影响明显减弱 (2)温度对美拉德反应的影响:在相同的条件下,加热时间越长,美拉德反应颜色越深,温度越高,反应越快;低于80℃颜色反应不明显,温度每升高10℃,达到相同的吸光度所需的时间约减少2至3倍,高于100时反应速度明显加快。 (3)不同糖类及浓度对美拉德反应的影响:除蔗糖外,吸光度随糖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糖浓度增加能促进美拉德反应,对于不同的糖,褐变速率为:木糖>半乳糖>葡萄糖>果糖>蔗糖,五碳糖褐变的速度是六碳糖的10倍,还原性单糖中五碳糖褐变排序为:核糖阿拉伯糖木糖。六碳糖排序为:半乳糖甘露糖葡萄糖,还原性双糖分子量大,反应速率也慢,木糖是五碳糖相对于六碳糖来说,其碳链较短,碳架空间位阻小,故其活性较大。葡萄糖属于醛糖,果糖属于酮糖,醛糖比酮糖更易于发生反应,是因为醛糖的末端基团空间位阻效应小,更易于与氨基酸发生反应,故葡萄糖更易发生美拉德反应 (4)金属离子对美拉德反应的影响:金属离子对美拉德反应的影响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金属离子的类型,而且在反应的不同阶段其影响程度也不同,在有不同离子存在的情况下,美拉德反应中类黑素的凝聚受抑制,有实验结果表明:金属离子尤其是二价铁离子和二价铜离子存在的情况下,褐变趋于加快。 (5)水分活度对美拉德反应的影响:水分活度与美拉德反应有较大的关系,水分在百分之10到15时最容易发生褐变,一般情况下,褐变反应速度与基质浓度成正比,在完全无水的情况下,就几乎不发生褐变反应,这是因为氨基化合物和羧基化合物的分子完全无法运动的缘故,而在水分含量较高的情况下,反应基质浓度很低,美拉德反应也难于发生。 ()

氨基酸及其种类教学设计

氨基酸及其种类教学设计 一、前端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为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第一章从宏观世界引入,初步介绍微观世界的细胞的概念,第二章从分子的角度,介绍细胞的基本组成。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着,因此是生物学中尤为重要的物质,因此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 2.学情分析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初步了解到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但是高一的学生没有学过有机化学,缺乏有关氨基酸的化学结构知识,缺乏系统、客观的认识,没有全面、深刻的感受,这部分内容为分子角度,不是人肉眼可以观察到的,因此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比较难以理解.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氨基酸的基本结构;了解氨基酸的种类; 能力目标:能自主写出氨基酸的通式;培养学生观察和总结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结构;理解氨基酸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 三、重难点分析 重点: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难点: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四、教学方法 情景导入法,PBL法,启发式教学,发现式教学。 五、课前准备 课件制作,教学需要图片搜集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行为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从日常生活引出蛋白质的重要性。介绍蛋白质在生 活中的地位,我们 的生活离不开蛋 白质。 了解蛋白质的重 要性。 从社会现象引入 课程,提起学生的 兴趣,引导学生关 注社会现状,关注 生活。 蛋白质的消化吸收我们的食物中一 些肉蛋奶和豆类 中蛋白质的含量 比较丰富,然而蛋 白质却不能被人 体直接吸收。蛋白 质必须经过消化 成为各种氨基酸, 才能被人体吸收 阐释氨基酸与蛋 白质的关系,提出 氨基酸。

利用。 引出氨基酸的概念。给学生观看各种 氨基酸产品的图 片,引出氨基酸。 观看照片,初步了 解氨基酸。 从生活中引入氨 基酸的概念,使知 识与生活相联系。没有市场也就没 有产品,从这么多 琳琅满目的氨基 酸产品中,我们看 出氨基酸的重要, 那么我们肯定会 思考,什么是氨基 酸呢? 氨基酸的结构引导学生考虑:什 么氨基酸?给大 家看氨基酸的结 构式,提问:不同 氨基酸有什么特 点?有什么共 性?观察氨基酸的结 构,归纳结构特 点。 引导学生积极主 动的思考,培养学 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其他的氨基酸那么有人会问,是 不是这几种氨基 酸只是特列呢? 让我们看看其他 的氨基酸。 了解其他的氨基 酸结构。 引导学生们认同 氨基酸的结构通 式。 总结氨基酸的通式通过所观察到的 氨基酸的共性,总 结氨基酸的通式, 回答什么是氨基 酸? 归纳总结氨基酸 的结构特点,及通 式。 培养学生的归纳 总结能力。 总结氨基酸的特点氨基酸是构成蛋 白质的基本单位, 是含有一个碱性 氨基和一个酸性 羧基的有机化合 物。 1、每个氨基酸至 少含有一个氨基 和一个羧基; 2、有一个氨基和 一个羧基链接在 一个碳原子上; 3、该碳原子上还 连着一个氢和一 个R基。 总结所学知识,加 深印象。 七、板书设计 1.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2.结构特点 每个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链接在一个碳原子上;

311碳水化合物(美拉德反应)3.29

影响美拉德反应的几种因素 12食品科学与工程3班邓春林 201230600311 摘要:本文研究了温度、时间、反应体系 pH、底物、金属离子、水分活度和亚硫酸盐对美拉德颜色反应的影响。实验表明在一定条件下,温度越高、时间越长美拉德反应的颜色越深,pH 低于7.0 时反应不明显,当 pH>7.0 时美拉德反应的速度加快。5 种糖的反应活性依次为木糖﹥半乳糖﹥葡萄糖﹥果糖,蔗糖无明显反应。不同氨基酸的美拉德反应程度不一样。Fe3+,Mg2+,Gu2+能促进美拉德反应;Sn2+对美拉德反应起抑制作用;一定范围内,水分活度越高,反应越易进行; 关键词:美拉德反应;温度;时间;pH;底物;金属离子;水分活度;亚硫酸盐 前言:美拉德反应也称为羰氨反应是引起食品非酶褐变的主要因素之一。美拉德反应是加工食品色泽(如焙烤类食品的色泽)和各种风味的重要来源,在调味品生产中尤为重要。美拉德反应技术在香精领域中的应用打破了传统的香精调配和生产工艺的范畴,是一种全新的香精香料生产应用技术,该技术在肉类香精及烟草香精中有非常好的应用,所形成的香精具天然肉类香精的逼真效果,具有调配技术无法比拟的作用,这在食品加工生产上具有特殊意义。由于美拉德反应无论从反应还是产物,均可视作天然,这些香基被国际权威机构认定为“天然的”,因而其应用已广受关注。美拉德反应是十分复杂的化学过程,反应历程、反应产物的性质及结构受氨基酸及糖种类、性质的影响,而且还与反应时的水分、pH 值、反应的温度和时间、金属离子等有关。本文探讨温度、时间、反应体系 pH、底物、金属离子、水分活度和亚硫酸盐几个因素对美拉德反应的影响,希望对食品加工提供有益的理论依据。 1.温度和时间对美拉德反应的影响 图1 温度和时间对美拉德反应的影响 由图 1[1]可见,不同温度加热相同时间的吸光度不同。总体来说,吸光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随加热时间的延长而增加。80℃时其吸光度较低,100℃时吸

10种必需氨基酸及作用

人体必需氨基酸 人体必需氨基酸指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远不适应机体地需要,必需由食物蛋白供给,这些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共有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种,另一种说法把组氨酸()、精氨酸()也列为必需氨基酸总共为种. 种人体必须氨基酸地简单记忆方法:“假设来写一两本书”就是甲硫氨酸、色氨酸、赖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 氨基酸地种类有种,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其中,有种氨基酸,人体不能自己合成,而且这些氨基酸都非常重要,必须通过食物来摄取,这些氨基酸就称为必需氨基酸.此外,人体合成精氨酸、组氨酸地力不足于满足自身地需要,需要从食物中摄取一部分,我们称之为半必需氨基酸.另外地十种氨基酸,人体可以自己合成,不必靠食物补充,我们称为非必需氨基酸. 一、赖氨酸 促进大脑发育,是肝及胆地组成成分,能促进脂肪代谢,调节松果腺、乳腺、黄体及卵巢,防止细胞退还. 赖氨酸为碱性必需氨基酸.由于谷物食品中地赖氨酸含量甚低,且在加工过程中易被破坏而缺乏,故称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赖氨酸可以调节人体代谢平衡.赖氨酸为合成肉碱提供结构组分,而肉碱会促使细胞中脂肪酸地合成.往食物中添加少量地赖氨酸,可以刺激胃蛋白酶与胃酸地分泌,提高胃液分泌功效,起到增进食欲、促进幼儿生长与发育地作用.赖氨酸还能提高钙地吸收及其在体内地积累,加速骨骼生长.如缺乏赖氨酸,会造成胃液分沁不足而出现厌食、营养性贫血,致使中枢神经受阻、发育不良. 赖氨酸在医药上还可作为利尿剂地辅助药物,治疗因血中氯化物减少而引起地铅中毒现象,还可与酸性药物(如水杨酸等)生成盐来减轻不良反应,与蛋氨酸合用则可抑制重症高血压病. 单纯性疱疹病毒是引起唇疱疹、热病性疱疹与生殖器疱疹地原因,而其近属带状疱疹病毒是水痘、带状疱疹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生症地致病者.印第安波波利斯研究室在年发表地研究表明,补充赖氨酸能加速疱疹感染地康复并抑制其复发. 长期服用赖氨酸可拮抗另一个氨基酸――精氨酸,而精氨酸能促进疱疹病毒地生长. 二、色氨酸(促进胃液及胰液地产生) 色氨酸可转化生成人体大脑中地一种重要神经传递物质――–羟色胺,而–羟色胺有中和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地作用,并可改善睡眠地持续时间.当动物大脑中地–羟色胺含量降低时,表现出异常地行为,出现神经错乱地幻觉以及失眠等.此外,–羟色胺有很强地血管收缩作用,可存在于许多组织,包括血小板和肠粘膜细胞中,受伤后地机体会通过释放–羟色胺来止血.医药上常将色氨酸用作抗闷剂、抗痉挛剂、胃分泌调节剂、胃粘膜保护剂和强抗昏迷剂等.

20种常见氨基酸的名称、结构及分类

20种常见氨基酸的名称和结构式 名称中文英文缩写结构式等电点非极性氨基酸 丙氨酸 (α-氨基丙酸) Alanine 丙Ala A CH COO NH3 CH3 6.02 缬氨酸 (β-甲基-α-氨基丁酸) *Valine 缬Val V CHCOO NH3 (CH3)2CH 5.97 亮氨酸 (γ-甲基-α-氨基戊酸) *Leucine 亮Leu L CHCOO NH3 (CH3)2CHCH2 5.98 异亮氨酸 (β-甲基-α-氨基戊酸) *Isoleucine 异亮Ile I CHCOO NH3 CH3CH2CH CH3 6.02 苯丙氨酸 (β-苯基-α-氨基丙酸) *Phenylalanine 苯丙Phe F CHCOO NH3 CH2 5.48 色氨酸 [α-氨基-β-(3-吲哚基)丙 酸] *Tryptophan 色Trp W N CH2CH COO NH3 H 5.89 蛋(甲硫)氨酸 (α-氨基-γ-甲硫基戊酸) *Methionine 蛋 (甲硫) Met M CHCOO NH3 CH3SCH2CH2 5.75 脯氨酸 (α-四氢吡咯甲酸) Proline 脯Pro P COO N H H 6.30 非电离的极性氨基酸 甘氨酸 (α-氨基乙酸) Glycine 甘Gly G CH2COO NH3 5.97 丝氨酸 (α-氨基-β-羟基丙酸) Serine 丝Ser S CHCOO NH3 HOCH2 5.68 苏氨酸 (α-氨基-β-羟基丁酸) *Threonine 苏Thr T CHCOO NH3 CH3CH OH 6.53

半胱氨酸 (α-氨基-β-巯基丙酸) Cysteine 半胱Cys C CHCOO NH3 HSCH2 5.02 酪氨酸 (α-氨基-β-对羟苯基丙 酸) Tyrosine 酪Tyr Y CHCOO NH3 CH2 HO 5.66 天冬酰胺 (α-氨基丁酰胺酸) Asparagine 天胺Asn N CH2CHCOO NH3 H2N C O 5.41 谷氨酰胺 (α-氨基戊酰胺酸) Glutamine 谷胺Gln Q CH2CH2CHCOO NH3 H2N C O 5.65 碱性氨基酸组氨酸 [α-氨基-β-(4-咪唑基)丙 酸] Histidine 组His H N CH2CH COO NH3 H N7.59 赖氨酸 (α,ω-二氨基己酸) *Lysine 赖Lys K CHCOO NH2 CH2CH2CH2CH2 NH39.74 精氨酸 (α-氨基-δ-胍基戊酸) Arginine 精Arg R H 2 N C CHCOO NH2 NHCH2CH2CH2 NH210.76 酸性氨基酸天冬氨酸 (α-氨基丁二酸) Aspartic acid 天冬Asp D NH3 HOOCCH2CHCOO 2.97 谷氨酸 (α-氨基戊二酸) Glutamic acid 谷Glu E CHCOO NH3 HOOCCH2CH2 3.22 带“*”为必需氨基酸

氨基酸分类

氨基酸分类一、总表

20种氨基酸密码子表 二、分类 1. 根据氨基酸分子中所含氨基和羧基数目的不同,将氨基酸分为中性氨基酸、酸性氨基酸和碱性氨基酸: 2. 根据氨基酸的极性分类:

其中,属于芳香族氨基酸的是:色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 属于亚氨基酸的是:脯氨酸 含硫氨基酸包括:半胱氨酸、蛋氨酸 3. 按其亲水性、疏水性可分为: 4. 其它的分类方法 天然的氨基酸现已经发现的有300多种,其中人体所需的氨基酸约有22种,分非必需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人体无法自身合成)。另有酸性、碱性、中性、杂环分类,是根据其化学性质分类的。 1、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指人体(或其它脊椎动物)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远不适应机体的需要,必需由食物蛋白供给,这些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共有8种其作用分别是: ①赖氨酸(Lysine ):促进大脑发育,是肝及胆的组成成分,能促进脂肪代谢,调节松果腺、乳腺、黄体及卵巢,防止细胞退化; ②色氨酸(Tryptophane):促进胃液及胰液的产生; ③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参与消除肾及膀胱功能的损耗; ④蛋氨酸(又叫甲硫氨酸)(Methionine);参与组成血红蛋白、组织与血清,有促进脾脏、胰脏及淋巴的功能; ⑤苏氨酸(Threonine):有转变某些氨基酸达到平衡的功能; ⑥异亮氨酸(Isoleucine ):参与胸腺、脾脏及脑下腺的调节以及代谢;脑下腺属总司令部作用于甲状腺、性腺; ⑦亮氨酸(Leucine ):作用平衡异亮氨酸; ⑧缬氨酸(Viline):作用于黄体、乳腺及卵巢。 其理化特性大致有: 1)都是无色结晶。熔点约在230°C以上,大多没有确切的熔点,熔融时分解并放出CO2;都能溶于强酸和强碱溶液中,除胱氨酸、酪氨酸、二碘甲状腺素外,均溶于水;除脯氨酸和羟脯氨酸外,均难溶于乙醇和乙醚。 2)有碱性[二元氨基一元羧酸,例如赖氨酸(lysine)];酸性[一元氨基二元羧酸,例如谷氨酸(Glutamic acid)];中性[一元氨基一元羧酸,例如丙氨酸(Alanine)]三种类型。大多数氨基酸都呈显不同程度的酸性或碱性,呈显中性的较少。所以既能与酸结合成盐,也能与碱结合成盐。

美拉德反应与食品风味

美拉德反应与食品风味 摘要:文章主要介绍了美拉德反应及简单叙述了影响美拉德反应的一些因素,并对美拉德反应产物对一些食品风味的影响和应用做了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美拉德反应;食品风味 Abstract: This text mainly introduces Maillard reaction and the factors which affect the reaction,and the maillard reaction products for some food flavor of the influence and the application to a simple introduction. Keywords: maillard reaction; Food flavor 美拉德反应(Maillard反应), 是一种常见于食品加工过程的非酶褐变反应, 由法国化学家Louis Cam illeMaillard于1912年发现, 并于1953年由JohnH odge等正式命名为美拉德反应。该反应指的是含游离氨基的化合物和还原糖或羰基化合物在常温或加热时发生的聚合、缩合等反应, 经过复杂的过程, 最终生成棕色甚至是棕黑色的大分子物质类黑精或称拟黑素, 所以又被称为羰胺反应。除产生类黑精外, 反应还会生成还原酮、醛和杂环化合物, 这些物质是食品色泽和风味的主要来源, 因此, 美拉德反应已经成为与现代食品工业密不可分的一项技术, 在食品烘焙、咖啡加工、肉类加工、香精生产、制酒酿造等领域广泛应用。 美拉德反应是加工食品中食品的色泽和浓郁芳香的各种风味的主要来源,特别是对于一些传统的加工工艺过程,如对咖啡、可可豆的焙炒,饼干、面包的烘烤以及肉类食品的蒸煮中形成良好风味所不可缺少的化学反应。但同时由于生成这些风味物的前提物质大多来自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如糖类、蛋白质、脂肪以及核酸、维生素等,从营养学角度来说,食品在贮藏加工过程中发生生成风味物质的反应是不利的。反应不但使食品的营养成分受到损失,尤其使那些人体需要而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量远远不能满足人体需要的氨基酸、脂肪酸和维生素等达不到充分利用[2]。当这些反应控制不当时,甚至还会生成抗营养的或有毒性的物质,

美拉德反应反应机理以及影响因素

美拉德反应反应机理以及影响因素(课本p47-50) 反应机理 起始阶段 1、席夫碱的生成(Shiffbase):氨基酸与还原糖加热,氨基与羰基缩合生成席夫碱。 2、 N-取代糖基胺的生成:席夫碱经环化生成。 3、 Amadori化合物生成:N-取代糖基胺经Amiadori重排形成Amadori化合物(1—氨基—1—脱氧—2—酮糖)。 中间阶段 在中间阶段,Amadori化合物通过三条路线进行反应。 1、酸性条件下:经1,2—烯醇化反应,生成羰基甲呋喃醛。 2、碱性条件下:经2,3—烯醇化反应,产生还原酮类褐脱氢还原酮类。有利于Amadori重排产物形成1deoxysome。它是许多食品香味的前驱体。 3、 Strecker聚解反应:继续进行裂解反应,形成含羰基和双羰基化合物,以进行最后阶段反应或与氨基进行Strecker分解反应,产生Strecker醛类。 最终阶段 此阶段反应复杂,机制尚不清楚,中间阶段的产物与氨基化合物进行醛基—氨基反应,最终生成类黑精。美拉德反应产物出类黑精外,还有一系列中间体还原酮及挥发性杂环化合物,所以并非美拉德反应的产物都是呈香成分。反应经过复杂的历程,最终生成棕色甚至是黑色的大分子物质类黑素。目前研究发现其与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密切相关。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显示出美拉德反应作为与人类自身密切相关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研究焦点在蛋白质交联、类黑素、动力学以及丙烯酰胺,而这些方面在中药炮制、制剂、药理作用中处处可见。因此,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美拉德反应的研究将可能成为中药研究的新视角。 影响因素 1 、糖氨基结构还原糖是美拉德反应的主要物质,五碳糖褐变速度是六碳糖的10倍,还原性单糖中五碳糖褐变速度排序为:核糖>阿拉伯糖>木糖,六碳糖则:半乳糖>甘露糖>葡萄糖。还原性双糖分子量大,反应速度也慢。在羰基化合物中,α-乙烯醛褐变最慢,其次是α-双糖基化合物,酮类最慢。胺类褐变速度快于氨基酸。在氨基酸中,碱性氨基酸速度慢,氨基酸比蛋白质慢。 2 、温度20~25℃氧化即可发生美拉德反应。一般每相差10℃,反应速度相差3~5倍。30℃以上速度加快,高于80℃时,反应速度受温度和氧气影响小。 3、水分水分含量在10%~15%时,反应易发生,完全干燥的食品难以发生。 4、pH 值当pH值在3以上时,反应随pH值增加而加快。 5、化学试剂酸式亚硫酸盐抑制褐变,钙盐与氨基酸结合成不溶性化合物可抑制反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