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播学专题

传播学专题

传播学专题
传播学专题

讲义 1

注意:区分知识与思想两个概念

知识告诉人们怎么做事;思想告诉人们思维方法。我们的传播学更侧重于思想。

一、关于传播学

(一)什么是传播学?——制度(信息传播者)、文本(信息内容)、受众(信息的接受者)

(二)为什么要学习传播学?

1.对个人的社会交往能力有帮助。

2.对理解社会有帮助。

3.对想从事新闻工作的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三)怎么学习传播学?

1. 多做笔记

(1)点面结合:点即为重点,面为广泛性。

(2)全面透彻

2.养成查阅参考书的习惯――有目的、有重点

查阅参考书的方法:有的书后面有索引,直接从索引中找概念。

另外:看书时要做标注。

二、关于社会科学

(一)社会科学的学习方法是什么?

现代科学可以分为三类: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

1.自然科学是一种理性主义的传统(客观的)。

2.人文科学是从人内在的主观思考出发的,更多的是一种主观阐述的方法。

3.社会科学是主客观混淆的。它是在18、19世纪,随着物理学的发展,在自然科学的影响下出现的。

学习方法:自然科学的方法和非理性主义传统。

(二)理论有用吗?

(三)理论工作的价值何在?

理论的价值在于澄清。

三、关于学习方法

读书为何?怎么读?

如何考试?心态、方法、努力、捷径哪个最重要?

1.心态要端正、稳定。

2.复习要注意方法。

3.注意复习的节奏。

专题一传播与传播学

一、传播(communication)的概念

(一)“共享”说、“互动关系”说、“信息符号”说、“目的、刺激反应”说。

(二)两个学科传统的定义:一是社会学传统的界定,可以总结为“社会整合传统”,该传统由美国社会学家库利开创。二是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的界定,该传统由符号学的创始人皮尔士开创,强调传播是一种意义的建构。

(三)两种传播观:过程观或传递观(a-b传播模式)、意义建构观(协商、社会建构)(四)传播是一切交往的实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过程,它直接表现为社会信息的流动以及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它既是一种人的社会化意义建构行为,又是一种人际间或组织间关系发生、发展和维持的基本机制。但社会传播本质上不是一个透明的过程,而是透过语言和其他符号展开的一种社会意义、社会结构和权力体系的建构行动。

二、传播类型的“四分法”

(一)人内传播(intra-personal communication)

(二)人际传播(personal communication)

(三)组织传播(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四)大众传播(mass communication)

人际传播是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的基础。

三、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一)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①环境监测;②社会协调;③社会遗产传承。查尔斯·赖特的补充。

(二)施拉姆对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概括:①社会雷达(即环境监视);②操纵(巧妙运用信息实现传播管理);③指导和教育;④娱乐。

(三)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①社会地位赋予功能、②社会规范强制功能、③作为负面效应的“麻醉作用”。

(四)对大众传播基本功能的一般认识:①信息告知、②协调关系、③文化传承、④提供娱乐

(五)三种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

(六)大众传播的负面效应:社会心理层面:麻醉、行为诱导等;文化层面:媚俗化、殖民化;政治层面:权力的传声筒。等等。

四、传播的过程与模式

(一)过程观是在结构功能主义影响下出现的。那么,什么是结构-功能主义?

1.结构-功能主义是20世纪美国社会学的主流方法论。起源于社会学的早期开拓者孔德、斯宾塞、涂尔干以及人类学家拉德克利夫-布朗、马林诺夫斯基等人。这些思想家把现代社会看成类似于生物体一样的结构体系,强调对社会结构的功能分析,尤其重视对“社会团结”(涂尔干术语)机制的研究。集大成者是帕森斯和默顿。

2.拉德克利夫-布朗认为,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其组成部分最低限度的整合;功能就意味着这一最低限度整合的过程。功能分析的首要任务是分析部分对系统的维持作用。

每一个社会都是一个具有自我调节机制的相对稳定的结构,可以自发的调节被内部和外部力量破坏干扰的系统平衡。但这是一种渐进的动态平衡,因此并不意味着社会系统一成不变,但也不意味着革命性的突变。

3.帕森斯认为,整个社会体系大大依赖于共享的价值。一个社会系统的一致性要求对于结构功能主义是核心问题。

4.默顿:功能、反功能、无功能结果;显功能、隐功能;功能分析的中立性。(罗伯特·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译林出版社2006年,第一编,第三章)

5.主要批评:米尔斯、达伦道夫等人认为,结构-功能主义远不是一种中立的方法,而是一种保守主义的意识形态偏见。结构-功能主义陷入抽象的概念和理论推论,而对各种尖

锐的现实问题漠不关心。典型的结构-功能主义方法只关心社会秩序问题,而不是社会变迁,是一致而非冲突,是规范而非对规范的突破与创新,是赞同而非批评,从而将资本主义现状合法化。(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二)传播过程模式的三个类型:

1.线性传播过程模式:5W(贡献和缺陷)、香农-韦弗模式(重点)

2.控制论传播过程模式: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施拉姆大众传播模式、德弗勒模式、韦斯特利-麦克来恩模式、

3.系统传播过程模式:赖利夫妇模式、马克莱茨模式、德弗勒的双模式

前两者是对传播过程内部的微观认识,后者是对传播过程外部关系的宏观认识。

(三)三论: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

其中,控制论是核心。

1.控制论

控制论(cybernetics)一词的希腊文词源意为“向导”、“舵”,是一种“引导人的艺术”或政治统治的艺术。

诺伯特·维纳是现代控制论的创始人。他三个步骤来完成这一理论建构:自动控制装置理论(两个系统、反馈)、信息论、神经生理学。

哈罗德·布朗克提出了反馈的概念,指的是信息接受者的行动和反应,对信息传播而言,这种行动有利于系统的调节。

正反馈与恶性循环、负反馈与良性调节。

正反馈是促使系统按照原有方向继续发展;负反馈是使系统认识到问题所在并进行调整。

控制论从人机对话的角度阐述了现代传播的基本作用过程。控制论方法的意义在于说明信息在系统内部的循环所起到的组织作用,这也说明信息的第一个目的是寻找系统的稳定。(陈卫星:《传播的观念》,人民出版社2004年)

2.系统论

系统论的思想古已有之,现代系统论的创始人是冯·贝塔朗菲。系统论的核心观点是强调,系统是一个关系结构。

系统的四个基本要素:元素、功能、关系、环境。

系统的特性:依存性、层级结构性、自我调控性、开放性、动态适应性、同等终极性。(斯蒂芬·李特约翰:《人类传播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超稳定系统的概念。

3.信息论

当代信息论的创始人是克劳德·香农。从通信当中的信息传输问题出发,香农对信息的概念和度量进行了科学研究。

从本质上说,信息这一概念处理的是可能性的问题,即不确定性的问题。因此,从数学上可以把信息界定为“概率分布的变动”,即能够使概率分配发生变动的东西,变动越大则信息量越大。信息的传递则是指可能性缩小的过程。(金观涛、华国凡:《控制论与科学方法论》,新星出版社2005年)

从热力学出发,还可以把信息界定为对熵的消除。

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更不是意识,而是主客体交互作用的抽象过程及其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信息不是客体。

信息只能在传播或流通中存在,此外,信息还具有可储存性、可加工性、共享性等特点。

信息是系统控制过程的重要条件,失败的控制是因为信息不充分。

五、人类传播发展史

前语言阶段的传播历史、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媒介时代、网络传播时代

演进规律:传播手段和传播媒介的进步贯穿整个人类发展过程,而且其发展进步呈加速度累积趋势;传播与人类社会文化的积累与发展密切相关;传播是经济及社会形态的直接产物。

六、传播学发展史

美国传播产生的背景:经济背景、媒介产业背景、政治背景、学科背景。

基础学科: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语言学、符号学、新闻学、“三论”等。其中,传统的新闻学、现代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以及三论的影响比较突出,尤其是社会学,被认为是传播研究的主要母体学科。

人物:美国传播学四大先驱,以及其他早期先行者。

西方传播学的流派:传统上分为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但从20世纪学术发展的实际看,这种简单的二分法不符合实际。

目前一种观点认为,可以大体分为三种取向:结构-功能主义取向(美国传播学研究的主流)、社会文化批判取向(欧洲传播研究的主流)、社会技术生态取向(多伦多学派及其继承者)。参阅:陈力丹:《试论传播学方法论的三个学派》。

我国传播学的发展。参阅:戴元光主编:《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传播学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专题二传播者与传播制度

一、传播者与控制研究

(一)传播者的概念。

(二)控制研究中“控制”的双重含义:施控与受控。

(三)控制研究的不同层面:

微观层面:把关研究;

组织层面:潜网理论、产权研究;

宏观层面:传播制度和传播政策。

二、把关研究

(一)“把关”与“把关人”(又称为守门人)由传播学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于1947年

发表的《群体生活渠道》一文中首先提出。

怀特的研究是把关研究的经典案例之一。怀特通过对美国一位地方报纸编辑一周内所收到的电讯稿和所选用的电讯稿数量差异的比较,得出了最基本的把关行为模式。

麦科内利的把关模式是对怀特单一把关说的修正与发展。该模式展示了信息流通网络中一系列的把关环节,试图描述在新闻事件与最终的接受者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中间传播者。缺陷在于每个把关人都处于等量齐观的地位,不分主次,忽视了各把关环节重要性的不

同。

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是对麦科内利模式的修正和完善,认为信息流通网络中最关键的把关人是新闻媒介。同时,该模式把新闻媒介的把关过程分为两个部分(即双重行动):第一部分是新闻采集阶段,主要的把关人是记者;第二部分是新闻加工阶段,主要把关人是编

辑,这一阶段相比前者更具有决定性。

(二)影响传播者“把关”的因素:政治法律、经济、社会文化、技术、信息、组织、受

众、传播者个人因素等。

三、布里德的“潜网”理论

布里德在《编辑部的社会控制》一文中描述了报社内部存在的一张十分微妙又非常强劲的控制网络。这个网络一方面确保媒介组织的传播意向得到顺利贯彻,另一方面防止不懂规

矩的新来者对媒介组织既定行规的袭扰。

“潜网”存在的原因是,社会的主要问题就是维护秩序和加强凝聚力,尤其是保持价值体系的一致。暗存在媒介组织中的这种控制网络,实际上是特定社会环境中更大范围的社会控制体系的折射。引申到普遍意义上的群体和组织层面,群体规范和群体压力是群体传播的主

要控制机制。

四、传播制度的规范理论

(一)集权主义

(二)自由主义:观点自由市场、真理的自我修正

(三)社会责任理论:有责任的自由、媒体自律

(四)社会主义:喉舌论、集体主义

自由主义传播制度理论和社会责任理论之间的关系。

对传统“四种传播制度理论”的批评

五、传播者的权利与责任问题

传播者的权力:知情权,编辑权,版权,消息来源保护权,安全保护权。

新闻自由、言论自由与现代基本人权、民主政治之间的关系。

新闻采访权、舆论监督与公民知情权。

新闻伦理败坏的种种表现、社会根源和出路。(参见《热点50题》相关部分。)

六、新闻专业主义

什么是新闻专业主义?

新闻专业主义是新闻媒介和新闻从业者所追求的一种职业理想和操作理念,其内涵不同于政治权力对传媒的要求,也不同于市场经济行为对传媒的要求,而是一种服务行业的专业化意识、一系列职业规范,以及评判标准,它包括专业知识的积累、获取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专业资格的认可、章显专业精神的范例,以及专业内部的自律。其中专业精神包括:真实、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和发表评论,以服务公众为中心目标,独立于政府、公众、财

团,担负独特的社会责任等。

缘起与发展:资本主义自由报业的兴起,对专业主义职业理念的呼唤。

主要理念:

(1)客观性是一种使新闻工作者将事实隔离于观点,从而避免个人偏见的规定或机制,它要求新闻工作者站在中立的立场上,以客观性的方法报道新闻、反映观点。

(2)独立性即新闻媒介和新闻工作者在经济独立前提下所发挥的独立地位和独特作用。

独立性通过不受干涉的出版自由、言论批评自由和信息获取自由的获得实现。

批评:客观性是一种理性的幻想和意识形态修辞,把关的存在更是证明绝对的客观性是不可能的;独立性在资本与政治权力的夹击下荡然无存。

七、传媒制度和规制问题

1.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制度

私营:产权私人所有、广告、美国、跨国集团

公营:公共服务、产权公有、代议机构管理、非商业、民族国家

国营:政府持有产权(或政党控制)、拨款或商业

台湾学者李瞻:国有国营、国有商营、公商并营、公有公营。

2.美国传播体制:实用主义和多元主义传统下的商业主导—多元主义的基本价值观

多元主义的三种假设:

(1)多元主义的核心假设是认定“公民社会”的强大的自我整合能力,因此,应当由社会进行自我组织,国家应尽可能地退出社会领域。

(2)多元主义认为,权力的分布是多元分散的,而不是单极控制,社会是由各种利益冲突的群体组成的,他们处于相互竞争的态势之中,凭借自身支持率或代表性获得影响力。

(3)利益集团处于公民个人和国家之间,它并不谋求取代政府或国家,但却对其构成强大的压力和制衡,防止国家对社会生活的殖民和入侵。因此,利益集团的行动才是社会的

基本政治和经济秩序的主导力量。

多元主义下的美国媒体体制,是典型的自由主义模式,强调媒体作为社会利益团体的代言人,是公民社会的看门人,各种利益主张应当有相应的空间在媒体上得到表达。

媒体应当由社会力量来自行发展,国家不应当参与或干涉媒体事务,不应当对媒体的竞

争和社会活动设置障碍或进行政治审查。

商业主导体制的确立:20世纪30年代的争论。“NCER和NACRE的失败标志着新时代的开始,建立在利益驱动、广告支撑基础上的美国广播在政治上是不可侵犯的,而且这种地位一直维持到现在。如果人们不重视20年代和30年代发生的事情,他就不可能理解美国广播作为一个公共机构所遭受的悲剧性命运。”(罗伯特?W?麦克切斯尼:《富媒体、穷民主:不确定时代的传播政治》,新华出版社2004年,p.266 )“当代美国,有关媒体与通讯政策的辩论有两个核心前提:一个是美国的广播系统很早以前就由公司控制,这些公司通过广告来实现利益最大化;另一个是几乎所有的美国人都把公司的这种行为看作是一种自然秩序。美国人认为广播的私有化和商业化是一个民主的、主要是一个慈善的过程,这个过程同时还强调了对人类智慧的尊重,即始终(或者说至少在我们能想象的未来)让市场完全主导美国和全球的媒体与通讯。”(麦克切斯尼:《富媒体、穷

民主》,p.265)

“当代政策制定者和美国广播史主要流派都倾向于认为,美国广播体制本质上就是由公司的利益驱动主宰和广告支撑的。这种观点占据主导地位的背景之下,教育和公共服务广播的支持者从开始就主动要被边缘化。这至多只说对了一半,不过这种观点起到了一定的辩护效果,即将私人和商业控制媒体这个问题从政治辩论中删除掉了。实际上,自从广播在美国发展之日起,广播体制的形成经历了大约十年的时间。这种体制的发展绝不是建立在公民普遍同意的基础之上的。商业广播的反对运动与商业广播体制的形成是同时出现的。根据根深蒂固的美国政治传统,这些改革者认为,商业广播是与民主社会对通讯机构的要求不相容的。虽然NCER最终失败了,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但是,这种失败很大程度上是要归因于它无法发起范围广泛的公共讨论,它为未来社会留下了反市场媒介批评的重要财富。”(麦克

切斯尼:《富媒体、穷民主》,p.298)

3.欧洲传播体制:法团主义(或社会合作主义)影响下的公共与商业的对垒

法团主义对多元主义主张的公民社会的自我整合能力表示怀疑,认为多元主义处理的是社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而对社会内部的冲突则视而不见。自由主义的个人至上主义不可避免会带来无法协调的矛盾。法团主义关注的是各利益集团政治影响力的不平衡性,对利益表

达的公正性和协调性提出要求。

“相对于多元主义的…自由竞争?价值,法团主义特别重视协调与整合的问题,即如何将

社会冲突转化为秩序。”法团主义“关注的中心不是个体权利和自由,而是不同权利之间的协

调、共处和整合”问题。

法团主义人为,国家是影响利益构成和社会结构的决定性力量,应当寻求在利益团体和国家之间建立制度化的联系渠道。为了避免团体斗争危机秩序,国家需要将它们吸纳到体制中,让它们在公共决策时发挥作用,并接受国家的统一管理。这种协调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市场的自由竞争,不会自动出现一个对各个利益集团都是公正的政策结果。

法团主义的表现形式是,公民社会组织通过合法的途径在不同程度上被纳入到与国家之间制度化关系结构中。这些团体的代表性地位受到国家的承认和保护,同时,它们有义务向国家提供意见。在这个意义上,法团主义实践促进了国家与社会的“交织”。德国、法国、北欧诸国以及日本的政治和经济实践均带有法团主义色彩。(张静:《法团主义》,中国社会科

学出版社2005年,p.17、18、25)

法团主义传统下的欧洲传播体制,呈现出以公共体制为主导,商业体制为补充的基本格

局。

公共广播体制体现了以国家为后盾,但又不同于集权体制下完全依附于国家权力的传播格局。公共传播体制贯彻协调公众利益的角色,避免多元主义商业体制下传播媒体的利益倾向性,保证以客观、公正的公众代言人的面目出现,强调对文化和公众利益的责任。

在运行模式上,强调广泛的代表性,反对商业化和权力介入,抵制利益集团的影响。

BBC的运营模式。参阅:邓炘炘:《动力与困窘:中国广播体制改革研究》,经济出版

社2006年,第14章。

1927年1月成立。公营体制的背景要素:质量和公益考虑。制度模式:功能与财源。

评价。运营模式:理事会、总裁、执行委员会、日常部门。

BBC的垄断地位。

1954年“独立电视法案”,独立电视管理局(ITA),独立电视网,公商并营。“播广告的

公共电视台”,为什么?

1972年,开放商业广播,改ITA为独立广播管理局(IBA)。

90年代之后的经费问题和改革。

目前格局:BBC、独立电视委员会(ITC)、广播电台管理局。

4.新自由主义与全球传媒放松规制潮流

新自由主义政策于1980年代兴起,美国里根总统与英国撒切尔夫人是新自由主义的主要推行者,它是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的替代物。

在经济方面,新自由主义强调市场的作用,保护公司的利益最大化,主张政府无为而治。它提倡政府放松对媒体的规制,允许媒体作最大程度的联合。在政治方面,新自由主义假定,在经济统治一切、政府"干预"经济最少的情况下,社会发展才能进入佳境。

总之,新自由主义主要包含以下观念:少数精英人物是政治和意识形态的主宰,因此有能力代表那些原子化公民的意愿。照此推理,美国社会中,凡是重大公共事务都没有必要进行公共辩论,少数决策者私下讨价还价就是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

在新自由主义背景下,民族国家内部的公共传播体制面临空前的政策压力,而在全球范围内,信息媒介产业从建立国际信息传播新秩序(NWICO)转向了以自由市场原则为主导,

特别是在WTO体系中的国家更是如此。

1996年美国出台的《电信法》是新政策最好的脚注。美国联邦电信委员会(FCC)进一步放松对媒介产业所有制的管制,允许更大的媒介集团扩张,如拥有更多的台和更大的覆盖面等。跨媒介交叉所有权的限制被逐步取消。

后果:大规模兼并和跨国巨型传媒的迅速扩张。国内民主危机和国际文化霸权问题的增

温。

5.中国传媒体制问题

从宣传工具走向双轨制:背景与矛盾

广播电视体制改革问题:1983年会议,37号文件,“四级办”及其后果;

业务改革:1986年,珠江模式;1997年,《广播电视管理条例》;90年代末,“村村通”

工程;1999-2004,集团化改革及其失败

制度经济学的解读。参阅邓炘炘:《动力与困窘:中国广播体制改革研究》,经济出版社

2006年,第11章。

我国媒介制度变迁。参阅胡正荣:《媒介寻租、产业整合与媒介资本化过程》。

专题三传播内容研究

专题三传播内容研究

人类社会传播的内容就是以符号为载体的信息,信息是本质上的传播内容,符号是信息的载体或流通手段,两者是不可分割的。一个表达了特定讯息的符号综合体,可以称之为讯息。因此,对传播内容的研究,就是从信息和符号两个方面入手。

一、信息

1.概念

2.特性

3.相关概念:熵、冗余、噪音/干扰、反馈。

二、符号

1.符号是用来指称或代表其他事物的象征物。一个符号包括“用什么来代表”和“代表的是什么”两个方面,即符号的形式和内容或符号具和符号义,符号学中称之为“能指”和“所指”。能指和所指的结合具有任意性,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过程中约定俗成的。符号是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中介物,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没有符号,人类的传播活动和一切社会交往都无从进行,由符号所组成的符码或语言,是任何传播赖以进行的基础。

2.符号的分类。

三、结构主义与文本分析方法

1.结构主义的基本主张

语言(langue)和言语(speech);

能指和所指。

“概念和音响形象的结合叫做符号”,

而“所指和能指分别代替概念和音响形象”。(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80年,p.102)

语义结构三角形

例:汉字“狗”、“狗”的词典意义、家里的一条狗

语言与现实的关系并不是一种对应的关系,而是一个切割现实、赋予其结构并使之成为可理解之物的过程。是语言把现实作为一种可理解之物呈现在我们的思想之中的,离开语言也就没有思想,现实也就是混沌一片。这种语言的神性叙事,是结构主义的核心主张。

作为一种独特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结构主义认为人类的社会实践是通过语言的表意活动建构起来的,完全客观的真实是不存在的。“‘真实’只有在论及它是如何形成、对象为谁和什么时间之情形下,才能成立,意识从来就不是真实或现实的产物,而是文化、社会和历史的产物。”(陈卫星:《传播的观念》,p.174)

结构主义主张,“事物的真正本质不在于事物本身,而在于我们在各种事物之间构造,然后又在它们之间感觉到的那种关系。”因此,“世界是由各种关系而不是由事物构成的”,“在任何既定的情境里、一种因素的本质就其本身而言是没有意义的,它的意义事实上由它和既定情境中的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所决定”。总之,任何实体或经验的完整意义只有在它被整合到结构中去时,才能够被意识所把握。(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第8-9页。)

后续代表人物:列维-斯特劳斯、罗兰·巴特、拉康、阿尔都塞等。请着重关注罗兰·巴特(神话的概念和意识形态分析)和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国家及其理论)。

意识形态概念溯源(罗兰·巴特):

意识形态,即“理念”的“逻格斯”,“观念学”或“理念学”。这个概念的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有所不同。

“意识形态”一词最早可追溯到法国哲学家特拉西。在笛卡尔、康德传统的基础上,这一概念用来意指探讨自我或人类观念的本质的学说。

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

阿尔都塞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结构主义的阐释。其意识形态理论进过了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认为作为上层建筑一部分的意识形态是科学的对立物,是阶级社会中的谬误、虚幻的工具手段,是必须被消解的对象(《保卫马克思》、《读〈资本论〉》)。

后期引入结构分析,融会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和弗洛伊德、拉康的精神分析学的元素,提出了成熟的系统的意识形态理论(《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1971)

生产关系的再生产问题:

国家的存在必须以社会的结构为存在的可能性依据,这意味着社会结构必须不断得到再生产。“总体的生产条件是生产条件的再生产”(Althusser,1971),而生产条件的再生产表现为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ISAs(意萨司)与RSAs(力萨司):

阿尔都塞认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必须结合国家的意识形态功能来考虑。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ISAs)和强制性国家机器(RSAs)共同构成了国家的上层建筑。RSAs包括

军队、警察、法律等系统,ISAs包括宗教、教育、家庭、法律、政治、工会、传播(大众媒体)和文件等系统。(葛兰西的影响)

国家存在并维持的关键点归根结底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国家不能赤裸裸地暴露出强制性国家机器的功能,否则就表明国家处在了危机之中。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通过意识形态大规模地、主导地位地运作着,其次也通过强制力运作,但这是非常微弱和隐蔽的,甚至是象征性的。”

(Althusser,1971)

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

“意识形态是个体与其存在的真实状况的想象性关系的‘再现’。”(Althusser,1971)两个主题:(1)意识形态再现了个体对其存在的真实状况的想象性关系(而非实存性关系)。(2)意识形态具有物质性。换言之,意识形态无论真假,都是要使主体不断再现与生产关系的关系,都能够产生实际的效用,引发主体的行动。意识形态以仪式的方式控制实践,为个体创造出一个赖以生存的“自明的”现实世界。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对传媒研究的影响:

结构主义及精神分析的融合开创了大众传媒文本分析的先河。文本作为大众传媒的具体意识形态的承载体,其内在结构正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深刻反映。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论为传媒批判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范式。

阿尔都塞的理论及其反思冲击了传统的传媒理论,为现代和后现代传媒批判理论打下了基础。(斗争与权力、权力与符号结构、主体的能动性与臣服性、媒体的虚假性和欺骗性、意识形态与潜意识等)

罗兰·巴特(法国符号学大师)

巴特意义上的“神话”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神话传说,而是符号学意义上的特殊用法。当把一个符号(包括一个能指和所指)作为一个新的能指,指向一个新的所指的时候,它就构成一个“神话”,这是对符号的二度使用,如下图所示:

例:请根据你对符号概念的理解,谈谈下列图中包含的意识形态意义。

评价:结构主义作为一种哲学和方法,深刻体现了20世纪人文社会思潮的语言学转向的巨大影响。但是,结构主义与人文主义相对立,极端强调了结构的决定性地位,否定人的存在,否定主体性和历史性,这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2.结构主义文本与话语分析方法

意识形态问题被置于核心地位。

文化研究中的文本分析:电影分析、女性主义研究、叙事学、亚文化研究等等。

长处:视角集中,对意识形态的内部运作机制的分析独到深刻。

短处:封闭性,缺乏对语境的关怀,停留在文本环节,而对生产和接受环节视而不见。

四、定量内容分析方法

内容分析法就是对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的分析与描述的一种方法。它是传播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内容分析与英国文化研究学派所进行的文本分析有所不同。文本分析主要采用的是符号学和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来分析文本(Text)的结构和意义,探寻受众对意义的不同解读方式和文本中所隐藏的意识形态的操纵力量,属于定性研究范畴;而内容分析主要是运用统计知识对传播的内容(Content)进行分析与归类,目的是为了描述传播内容的固有倾向,说明信息来源的特征等,属于定量研究范畴。

在早期的传播学研究中,内容分析主要用于对印刷媒介内容的分析。如李普曼等人对《纽约时报》上关于俄国布尔什维克革命进行的三年的研究。20世纪20年代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运用系统的内容分析法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宣传技巧进行了研究。在二战期间,拉斯韦尔又同其他学者共同对战时军事宣传品进行了内容分析。随着传播学研究的深入和媒介的发展,内容分析法的运用范围扩展到各种声音和图像讯息。可以说,内容分析适用于一切可以记录与保存且又有传播价值的讯息内容。

内容分析一般分为两个层次,即“说什么”(传播内容)和“怎么说”(传播形式)。具体而

言,内容分析法的实施程序大致分为以下五个步骤:

第一,确定分析单元。内容分析有五种基本的单元:关键词或专门术语、主题、特质、段落和篇目。分析单元的确定首先必须与研究目标相切合,其次也应该注意到操作上的可行性。

第二,制定分类标准。内容分析的核心就是通过某一标准来对媒介的信息内容进行分类统计。常见的分类标准有:题材、体裁、倾向性、主题、时效性、价值取向等。

第三,抽取分析样本。有必要采用抽样手段从数量庞大的信息几何题中选取一部分有代表性的样本作为实际分析对象。内容分析的取样过程一般分为抽取特定的“媒介样本”、抽取特定的“日期样本”和抽取特定的“内容样本”三个步骤。

第四,统计分析。样本收集以后,下一步就是对其加以分析。常用的统计分析指标有绝对数(频次)、百分比、平均数、相关系数等。统计的方法主要有两类:一是对某种分析单元出现的频次进行计量;二是对某种分析单元在媒介中出现的形式、位置、篇幅进行加权处理,并在加权赋值的基础上进行计量。

第五,解释与推论。即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对假设进行验证,分析和推断可能的结论和关系。

内容分析法应用广泛,它可以用来科学检验假设,描述传播内容的倾向,说明信息来源的特征,检查传播中不符合标准的内容,分析说服的方法,分析文本,说明读者对信息的意见,描述传播的模式。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内容分析法具有两个显著的优点:第一,内容分析所研究的内容来源于报刊、书籍、录音、录像,研究所需费用较低,便于操作。第二,内容分析研究对象是已经记录在案的信息,可以真实表现信源的特征。

内容分析法的问题在于一旦研究者受到主观倾向的影响,在内容选择和分类表制定环节上发生失误,就会影响到分析内容的客观和准确。内容分析如果能和其他定量分析相结合,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传播学经典理论

传播学经典理论------广告学必看 一个学科的构成,有史论和应用三个方面。传播学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从美国发展起来的、以人类社会信息传播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交叉学科。受信息传播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传播学已在世界范围内成为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笔者从国外图书馆大量的传播学英文原著中,选了10种学界推崇的经典著作,不揣冒昧,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加以解读,推荐给中国读者。 1、沃尔特·李普曼的《公众舆论》 李普曼是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在宣传分析和舆论研究方面享有很高的声誉。这位世界上最有名的政治专栏作家在其1922年的著作《公众舆论》中,开创了今天被称为议程设置的早期思想。此书被公认为是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 作为一部传播学经典著作,该书第一次对公众舆论做了全景式的描述,让读者能细细地体会到舆论现象的种种内在与外在联系。此书自1922年问世以来,在几十年中已经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至今仍然保持着这个领域中的权威地位。 李普曼的《公众舆论》影响力经久不衰的奥秘在于,该书对舆论研究中一系列难以回避的问题做了卓有成效的梳理,如舆论从哪里来和怎么样形成的?它能造成什么样的结果?谁是公众,什么样的公众?公众舆论是什么意思?它是仅仅在公众中传播还是由公众自己形成的?它是不是或者什么时候才能成为独立的力量?

在近代以来的社会中,公众舆论主要作为一种政治现象,可以说只出现过两个源头,即开放的舆论生成与流通系统和封闭的舆论制造与灌输系统,尽管它们都会产生一个复杂程度不相上下的舆论过程,但是结果却不大一样。李普曼的《公众舆论》对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等问题做了精辟而深刻的探讨,完成了新闻史上对舆论传播现象的第一次全面的梳理,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李普曼很早就注意到了大众传播对社会的巨大影响,因此,在《公众舆论》和《自由与新闻》等著作中,它不仅对新闻的性质及其选择过程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而且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一个是“拟态环境”(pseudoenvironment);另一个就是“刻板成见”(stereotype)。李普曼认为,现代社会越来越巨大化和复杂化,人们由于实际活动的范围、精力和注意力有限,不可能对与他们有关的整个外部环境和众多的事情都保持经验性接触,对超出自己亲身感知以外的事物,人们只能通过各种“新闻供给机构”去了解认知。这样,人的行为已经不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反应,而成了对新闻机构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应。 所谓“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之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然而,由于这种加工、选择和结构化活动是在一般人看不见的地方(媒介内部)进行的,所以,通常人们意识不到这一点,而往往把“拟态环境”作为客观环境本身来看待。 而“刻板成见”指的是人们对特定的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

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综述

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综述 白 贵 高 菲 2006年4月21日至24日,来自海内外的新闻传播学者在河北省历史名城保定汇聚一堂,共同庆贺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传播学分会(简称中国传播学会)的成立,并召开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共同主办。来自全国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的近150名代表围绕和谐与发展!的主题进行了热烈的研讨。 大会主题发言阶段,19位学者代表发表了各自的学术见解。主题发言涵盖传播学各个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尹韵公研究员对非典!时期的新闻传播进行了再反思,认为媒体既要依法报道疫情,又不要一味等待和失语;中国传播学会首任会长明安香研究员将新世纪的全球传播格局描述为扇型格局,并将扇型格局从塔尖至塔底分为:美国、跨区域文化语言传播大国、新兴文化语言传播国家、其他国家传播四部分;美国圣迭戈州立大学教授William Eaddie简要勾勒了美国传播学发展的主要历程,并介绍了其研究特色;南京大学新闻研究所教授丁柏铨在阐述灾难性事件中政府、新闻传媒、公众的关系时提出,灾难事件后政府在及时向公众公开发布有关信息时,公开比不公开好,早公开比迟公开好,主动公开比被动公开好,以用事实说话的方式公开比用观念公开好;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教授Christine Geraghty对大众传媒中的肥皂剧进行了研究,认为肥皂剧凭借电视的亲和力扮演了公共教育的角色,然而其社会角色和文化角色优先于其美学享受;台湾国立政治大学新闻系教授冯建三在评介美国关电视机运动时指出,关机策略的目的在于让电视更能够符合人们的需要,而不是陷入娱乐至死!的傻乐中,或失去人际互动的能力;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龚文庠阐述了跨国传播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提出了全球公民社会!和全球治理!的观念,并认为其可以作为促进国际和谐的途径;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邱沛篁教授认为,为构建和谐社会,新闻传媒在新闻报道中应坚持正确的导向,坚持正面报道为主,积极开展正确的舆论监督等;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熊澄宇从技术形态、传播平台、社会结构三个视角对新媒体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提出应加强有关新媒体历史的研究,注重研究新媒体的形态以及对社会的影响,加强从宏观战略和微观形态两方面进行应用研究;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程曼丽在论及我国软实力提升中的大众传播策略时指出,国家硬实力的提升与媒体传播力,特别是影响力的提升不一定是正相关的,为此需要调整观念,制定合乎规律与要求的、有效的大众传播策略,并将其作为国家软实力提升整体战略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来对待;暨南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吴文虎在对播客!现象进行较为深入的文本意义解读后提出,在播客特定的语境下,人们借助不同的符号系统,使自我实现!得到最大的满足;香港城市大学英文与传播系祝建华教授将权衡需求理论运用于对数码电视的市场前景的分析,认为数码电视的采纳与否,主要取决于每一观众对自己各种需求之轻重缓急的权衡、对满足这些需求而付出的成本与获得的回报之间的权衡;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关世杰对于10年来我国跨文化传播研究进行了回顾与反思,认为定量研究方法的缺失是学科发展的瓶颈;资深IT评论员胡泳介绍了新媒体环境下的参与式新闻,提出参与式新闻包括新闻评论、草根报道、另类编辑、核查事实四种形式,构成了主流媒体的一种反馈机制;深圳大学文学院院长吴予敏从视觉传播研究的知识谱系和当代意义、视觉传播观点中的图像真实!、媒介形象的视觉建构等方面深刻辨析了媒介形象和视觉传播二者之间的关系;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学院教授陈卫星认为,在目前传播全球化的形势下,一方面中西方之间存在发展的落差,另一方面,中国也经历了从对抗到缓和的过程;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怡红提出,关系传播不仅作为人际交流的研究对象而存在,作为透视人际交流现象的理论而存在,而且作为能左右传播研究者选择对人际交流进行解释的方式而存在,作为能代表和影响人际交流研究的面貌与发展方向的范式而存在;河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张雅明关注媒介心理学的兴起,认为我国媒介心理研究应充分关注心理学理论与研究进展,关注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与先进性,关注新媒介环境下具有重大意义的社会生活事件;上海大学影视艺术学院教授张咏华以若干新闻传播学刊物为例,对2005年中国大陆的国际传播研究方向的论文进行了研究,提出学界和新闻业界要共同构筑国际传播领域的关注话题并相互进入对方的研究视野。 4月23日,会议进入分组研讨阶段,与会代表共分4个分会场、11个单元进行了研讨。在大会主题和谐与发展!的统驭下,围绕传播学理论研究!、传播效果研究!、媒介经营与管理研究!、大众传播与文化研究!、新媒介研究!、传播与和谐社会!、媒介实务与市场经济!、媒介与妇女儿童研究!、跨文化传播研究!等主题进行了讨论。华中科技大学新媒介研究工作坊和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传播研究工作坊分别做了研究报告。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吴庚振教授指出,从当前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实际情况看,需要处理好专业核心领域研究与专业边际研究的关系、通论和专著的关系、著作和论文的关系、 白 贵 高 菲: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综述 学术动态 现代传播双月刊2006年第3期(总第140期)137

关于传播学在中国发展的若干思考_传播学访谈录

关于传播学在中国发展的若干思考 ———传播学访谈录 采访人:北京广播学院 韩运荣 被访者:暨南大学新闻系副主任陈卫星博士 您对西方传播学的总体印象如何?对此有什么具体的学术评价? 答:西方传播学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很难有个一致的定论。十多年前,我受国家教委派遣赴法国留学,攻读博士学位。当时,按照专业目录选定的学科是信息传播学,我隐隐约约的知道,在国外研究电影之类的大众媒介是被划分在这个学科里面。结果,去了之后,才发现跟我想的不一样。课堂上讲了很多传播媒介的政治经济结构分析、社会学、符号学、控制论、语用学、精神分析乃至法国人自成一派的媒介学(Mediologie)等等内容,当时学得很艰难,至今也不敢说很有收获。这些学科在理论建构上都很有内容,或者说很有诱惑性,外延很大,把信息传播活动当成社会再生产中的象征活动来看待,跟社会活动本身贴得比较紧(比如公共传播、组织传播和企业传播),同时又保持批评立场的理论自主性,对市场经济的商业化逻辑过多地渗透传播活动有警觉意识。当然这并不是说没有技术性的课程,法国毕竟是符号学理论比较发达的地方,有关对信息和媒介文本的话语分析的课程,内容丰富,学术性强,充分体现了法国学派思维精湛的特色。 1997年初回国工作时,我发现在国内传播学界盛行的是美国的经验—功能主义流派,其特点是有很多应用公式和实用技巧。其实从美国经验—功能主义流派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来看,它一开始就是和美国的市场经济扩张,特别是美国干预世界的政治、军事和文化活动的需要直接相关的。从30年代到60年代,美国的传播学研究活动迅猛发展的背景是和美国的企业需求和美国政府包括五角大楼的投资分不开的。之所以经验—功能主义学派具有巨大的国际影响,是因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美国在世界上建立了霸权地位,整个西方世界的政治和经济领导权在美国手上,这为美国在全世界范围推行的政治和经济扩张当中所伴随的文化和意识形态渗透提供了机会。如何通过大众传播来证实美国的支配地位和冷战中的主导权,经验—功能主义学派的理论恰好在美国内外提供了一个富裕社会的形象,这个社会能够提供各种满足。从传播角度来说,组成这个社会的个人是自由、自治的,可以接受到各种不同的信息,拉扎斯菲尔德的研究证明人际接触超过大众传媒的强力。从总体上来讲,作为一种传播战略和一种解释形式,美国传播学界的传统学派是一种美国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官方”话语,服务于冷战时期美国的政治需要,鼓吹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内容在内的美国模式,为美国的国际干预提供合法化的理论根据,并从中提炼出大量具有明显政治内容的研究术语,比如“思想战”、 “征服精神和意志的斗争”、“意识形态战争”、 “政治战”、“真理攻势”、“宣传战”、“词语战”、 “间接侵略”、 “煽动”等。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功能主义分析总是和美国政府站在一起鼓 93

#传播学必考的几个理论36695

沉默的螺旋理论 1、提出 2、观点 3、评价 1、提出 该理论是德国传播学者诺利—纽曼于1972年在其著作《重归大众传播的强力观》中首次提出的,1980年在《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社会的皮肤》中给予全面的概括。她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在影响公众意见的方面有强大的效果,她把舆论生成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称为"沉默的螺旋" 2、观点 (1)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个人在表明观点前要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便倾向于积极大胆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当发现自己属于"少数"或"劣势"意见时。一般就会屈于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者附和。 (2)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的意见增势,受群体压力而改变态度的人越来越多,使得优势意见越来越强,迫使更多持不同意见的人继续保持沉默或者既而转变态度追随支配意见。 (3)媒介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制约影响舆论,大众传媒以三种方式影响沉默的螺旋:a.对何者是主导意见形成印象 b.对何种意见正在增强形成印象 c.对何种意见可以公开发表而不会遭到孤立形成印象 对人们确定多数人的意见是什么,大众传媒起重要的作用。 3、评价 意义: 1)为传播学的效果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认为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2)强调社会心理机制在舆论形成种的作用,是一个突破。 3)强调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并指出这种影响来自传媒营造的"意见环境" 局限: 1)其理论前提"个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以及由这种"恐惧"所产生的对多数或者有时意见的趋同行为,仍有待于推敲。 2)对社会孤立恐惧,对优势意见趋同行为的动机不应该是一个绝对的常量,而是一个受条件制约的变量。 3)"多数意见"的压力强弱受社会传统、文化以及社会发展阶段等因素的制约,对于不同性质、类型的问题。多数意见压力不同。 4)过于强调"多数"或者"优势"意见的压力,忽略了舆论的变化过程何少数派的作用。实际上,少数派的"中坚分子"往往可以对多数派产生影响。 知识沟假说 1、背景 2、提出 3、基本观点 4、导致"知识沟"原因分析 5、发展与改进 6、现实意义 1、背景

传播学专业 各方向介绍

传播学专业(050302) 1.理论传播与传播史方向 在经济、社会日益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研究人类信息传播活动及其规律的传播学已经成为重要的基础性学科。本研究方向在传播学学术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该学术体系的基础理论。 本研究方向的特点是在从传播历史发展入手研究传播活动的普遍规律的基础上,侧重于研究代表传播发展方向的,以广播电视、互联网为主体的传播活动及其规律。传播学所具有的跨学科特征决定了其研究方法的综合与多元。宏观上,本方向研究有助于我国经济、社会信息化过程中把握传播活动的过程、机理和效果等的基本规律,从新的学术角度,用新的研究方法探讨、开拓传统学术领域;微观上,本研究方向结合我国传播业,尤其是广播电视业、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实践,研究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体传播的手段、受众、改革等重大问题。 本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为包括广播电视在内的各级各类传播媒体、政府相关机构、企事业宣传或公关部门等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同时兼顾学生理论、科研及教学能力的培养。通过学习,学生将形成宽厚的人文及社会科学基础,全面掌握传播学原理、理论框架和实践技能,具备对传播现象、媒介实践的批判及反思能力,成为具有现代传播理论素养、适应当前信息传播业以及媒介研究、教育领域实际需要的专业化的应用人才。 本方向的专业复合性要求具有相对宽泛的知识基础,为学生开设了传播全球化研究、基础统计学、传播学理论研究文化与传播研究、传播研究方法等重要的传播学基础课程,同时也为学生世界政治与中国外交、文化外交研究、新媒体传播形态与传播规律研究、跨文化传播研究等选修课程。这些课程不但加强了传播理论课程的比重,也更加有效提高了课程之间的延续性和连贯性。 2.应用传播学方向 本研究方向为应用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宏观层面的媒介产业政策和产业规制的研究、媒介发展战略研究,中微观层面的媒介策划、媒介品牌、媒介营销等研究。本方向研究依托传媒大学的综合学科交叉平台,如与传媒经济研究、受众研究、媒介市场调查研究、广告学研究等的有机结合,依托长期以来形成的与各种强势媒介的有效关联,使媒介经营管理研究具有学科延展性、专业贴近性和内容实用性的优势。

几个有名的传播学理论

1.子弹理论: 早期大众传播学有“子弹论”,认为传播如同打枪,传播者一说话,接受者就会被语言的枪弹击中,传播效果就达到了。后来,这个理论受到了否定,传播效果的产生被认为由传播者与受众在复杂的交互作用下形成。 2.传播流: “传播流”研究强调人际产播在大众传播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过程中的众多制约因素环节,对否定早期“魔弹论”的传播观起了重要作用,其代表学者是拉扎斯菲尔德,卡兹和罗杰斯等 3.有限效果论 其主要观点是:大众传播没有力量直接改变受传者对事物的态度,在人们作出某种决定之际,许多其他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个人的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的既有倾向受传者对信息的需求和选择性接触机制,群体归属关系和群体规范,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人际影响等等。 4.议程设置功能 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 5.沉默的螺旋 如果一个人感觉到他的意见是少数的,他比较不会表达出来,因为害怕被多数的一方报复或孤立。这一理论假设人们总是在判断什么是公众的观点,而且他们经常通过媒体来判断。理论同时假设我们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对被孤立的恐惧,而且我们知道什么观点可以导致我们被主流群体孤立。 6.培养理论 大众传播媒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受众的世界观。 7.知沟理论 ,“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二者这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8.第三人效果 它包括两个基本的假说:①知觉假说:人们感到传媒内容对他人的影响大于对自己的影响。②行为假说:作为第三人认知的后果,人们可能采取某些相应的行动,以免他人受传媒内容影响后的行为影响到本人的权益和福利;人们可能支持对传媒内容有所限制,以防止传媒对他人的不良影响。①从传播学角度分析该事件,“第三人效果”理论对这种因信息传播而引起“恐慌”的现象具有很强的解释力。据“第三人效果”理论,受众倾向于认为传媒信息对其他人(第三人)的影响更大。在此次碘盐危机中,受众首先考虑的不是自己家里缺不缺盐,而是预计其他人会因为碘盐恐慌而抢购。因此,为了避免“后下手遭殃”的结局,就必须“先下手为强”。当群体不约而同形成这种共识时,“恐慌购买”就不可避免地爆发了。9.媒介霸权了论 媒介霸权理论是葛兰西在其著名的《狱中札记》中提出的一个理论,对大众文化和媒介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葛兰西认为,一个社会制度的真正力量并不是统治阶级的暴力或其国家机器的强制性权力,而是被统治者对于统治者世界观的接受。霸权的产生、再生产以及转换是市民社会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作用的结果,这与国家暴力机器的强制性不同。对于葛兰西来说,国家实施压制,而市民社会则行使霸权。霸权在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运作时必须通过市民社会的各种机构,如教育、家庭、教会以及大众文化和大众传媒等社会机制来实施。

中国传播学交叉研究成果及资料

中国传播学交叉研究成果及资料

中国传播学交叉研究成果及资料 邵培仁主编的《21世纪媒介理论丛书》和《传媒与设计研究丛书》介绍 浙江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传媒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邵培仁教授主编的《21世纪媒介理论丛书》和《传媒与设计研究丛书》已分别于2008年、2014年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和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此两书系是由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和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大学传媒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共同推出,旨在展示研究所和研究中心最新研究成果,探索媒介研究的前沿阵地。 1.《媒介生态学: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邵培仁等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媒介崇拜论:现代人与传媒的异态关系》(樊葵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3.《媒介人种论:媒介、现代性与民族复兴》(海阔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4.《媒介身份论:中国媒体的身份危机和重建》(邱戈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研究丛书》的作者除导师之外,基本上都是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毕业的博士生或出站的博士后,寒窗苦读之后,学术成果斐然,如今他们当中,有的已是教授、副教授,有的已在学术界有一定的知名度。在浙大读研期间,他们利用学校丰富的馆藏资料,阅读了大量的国内外一流的新闻学、传播学、社会学、政治学和媒介学等方面的专著、教材和论文,掌握了一整套先进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技巧,在通过博士论文答辩的基础上,又积极申报省级以上课题并获得立项,经过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体系化,最终形成了已达预期目标的科研成果和学术专著。因此,这些成果和专著不仅符合上述要求,而且具有紧追前沿、观点新颖、内容创新、分析深刻、表述精当等特点,具有相当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这套丛书的出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对于这批浙江传播学人呕心之作的一次全面检阅。 这两套丛书中的每一种著作,还都坚持以理论与现实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导向,选准研究的切入口,运用国际学术界最先进的理论与方法,最前沿的思想与观念,着力思考问题产生的原因、路径和影响,以及如何科学、合理地解决

《传播学对中国的影响》

传播学对中国的影响 姓名:柴宇学号:N20814022 摘要:经过一个学期的传播学课程学习,我对传播学有了大致的了解。本文主要从传播学的基本概念、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其中的部分代表理论着手,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自己的见解。关键词:知识沟;本土化,亚洲中心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简言之,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传播学又称传学、传意学等。 传播学是本世纪30年代以来跨学科研究的产物。传播学和其他社会科学学科有密切的联系,处在多种学科的边缘。由于传播是人的一种基本社会功能,所以凡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语言学、语义学、神经病学、等等,都与传播学相关。它运用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新闻学、人类学等许多学科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来研究传播的本质和概念;传播过程中各基本要素的相互联系与制约;信息的产生与获得、加工与传递、效能与反馈,信息与对象的交互作用;各种符号系统的形成及其在传播中的功能;各种传播媒介的功能与地位;传播制度、结构与社会各领域各系统的关系等。 此外,传播学还要借鉴自然科学中的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所以,人们称它为边缘科学,意思是处在多种学科的十字路口。各种社会学科的理论又往往成为传播学理论的一部分。但是,传播又有它自身的理论,是其他社会科学所不能代替的。 传播学研究的重点和立足点是:人与人之间如何借传播的作用而建立一定的关系。 它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而其中又以大众传播为主。 研究传学其实就是研究人:研究人与人,人与其它的团体、组织和社会的关系;研究人怎样受影响,增养互相受影响;研究人怎样报告消息,怎样接受新闻与智据,怎样受教于人,怎样消遣与娱人。首先了解人于人怎样建立关系。 “知识沟”假想 知识沟理论的提出,反映了人们对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问题的重视。信息社会所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如何防止和解决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的两极分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新的社会矛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传播事业飞速发展,报刊、广播、电视的普及程度不断提高,在接触大众传媒方面,城乡和地区之间的信息差距大大缩小。 但是,在新传播媒介领域(例如电脑、网络、移动电话),城市和农村、沿海和内地、东部和西部之间的差距则很明显。这不能不引起重视。 另一方面,在媒介使用能力方面,社会各阶层或群体之间的差距也正在出现并呈扩大的趋势。不少调查表明,中国电脑和网络的用户主要集中于男性、青少年、高收入、高学历阶层中,而女性、中老年、低收入、低学历者对电脑的利用则很少;在拥有电脑的家庭中,许多人还只是作为“电子游戏机”来使用,而未能较全面地发挥它们的信息处理功能。 针对以上现象,中国的传播学在致力于两个方面的研究:1、新闻媒介的普及过程研究。 2、地区开发和社会发展的研究。 1、普及研究主要从人们获得信息和知识的物质手段——信息接收和处理设备的普及过程调查人手,来分析社会各阶层间的信息沟乃至知识沟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 2、地区开发和社会发展的研究。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教育事业和信息落后的地区。以便找到更好的对策来缩小知识鸿沟。 亚洲传播学的现状还有未来的发展趋势 可以说在传播学的发展中,西方话语和研究范式取得了“普遍性”的地位和权力,它规定和控制着传播学研究的方法、理论体系以及思维和表达方式。然而,普遍性并不意味着普适性,这种普遍性是在于“特殊性”的斗争中不断取得“真理性”地位的,它不能否定,更

传播学核心理论之令狐文艳创作

经验学派与批判学派的区别比较美国传统学派,欧洲批判学派研究目的①维护现行的社会制度传播制度②为大众传播媒介充分实现政治、经济、军事功能服务③实用 令狐文艳 性、经验性明显。 ①从哲学、社会学质化分析角度探讨传播与社会结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②利用对现有的传播 状况的研究改变既有事实社会变化。研究焦点①关于如何传播、如何有效传播之类的问题。②致力于寻求传播活动自身规律③落脚点在传播 效果和受众(微观)④更直接、更有效地服务于实践 ①关心为谁传播之类问题②传播体制的研究,传播者 和传播与社会结构各要素的关系(宏观)③落脚点在 传播意义上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社会学、心理学、等方法强调定量分析,注重实证经验微观 主要采用哲学、社会学、政治经济学、文化研究等 方法,强调定性分析,不排斥定量分析、注重思 辩、理论宏观、全面

社会观资本主义是多元社会只要实现多元利益的协调与平 衡即可消除社会矛盾,认为媒体可以帮助改进社会 问题 资本主义制度、传播制度本身并不合理,大众传媒 本质是少数垄断资产阶级对大多数人实现统治的意 识形态的工具,必须批判 1.传播学的经验学派美国传播学研究的主流学派,也称传统学派。主要代表学者有拉斯维尔,拉扎斯菲尔德,霍夫兰,克拉帕,施拉姆等。这个学派主要是从行为科学的角度出发,采用经验性实证方法研究传播现象,因而成为经验学派。主要研究领域和理论有:传播过程模式研究、说服与态度改变研究、“传播流”研究、先有倾向理论、选择性接触理论,补强理论、意见领袖与两级传播理论等。由于该学派的主要理论观点强调大众传播效果和影响得有限性,又被称为“有限效果理论”。70年代以后该学派受到了批判学派的激烈批评,研究视角有所改变,提出了“议程设置功能”等较为强调传媒影响力的理论 2.传播学批判学派:法兰克福学派:法兰克福学派始终自认是马克思批判理论的继承者,始终把自己的理论看作马克思批判理论的直接延续。法兰克福大学哲学系教授霍克海默,担任研究所所长后,网罗了一大批志同道合、学识渊博的人才,代表人物有马尔库塞和阿道尔诺。霍克海默在1932年创办了研究

传播学理论体系

传播学理论体系 一、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象征符:①象征符必须是人工符号,是人类社会的独创物。只有人类才能理解它,理解这个符号的意义。②象征符不仅能够表示具体的事物,而且能够表达观念、思想等抽象事物。③象征符不是遗传的,而是通过传承学习来继承的。④象征符是可以自由创造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符号的基本功能:一是表述和理解功能,二是传达功能,三是思考功能。 二、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 语言的基本特征: 1)语言是静态的,现实是动态的。 2)语言是有限的,现实是无限的。 3)语言是抽象的,现实是具体的。 非语言符号 1.非语言符号的类型 (1)语言符号的伴生符(副语言) 第一类是语言符号的伴生符,如声音的高低、大小、速度和快慢,文字的字体、大小、粗细、工整或潦草等等,都是声音语言和文字的伴生物,也称为副语言。 (2)体态符号 第二类是体态符号。体语是以身体的动作表示“意义”,体语不但能传播信息,并且会影响人际互动。一般来说体语包括动态的动作和静态的姿势。 (3)物化、活动化、程式化的符号 第三类非语言符号是物化、活动化、程式化的符号。包括服装、摆设、建筑等,如果说上述两类符号大多还是语言的辅助物,那么第三类符号更具有独立性和能动性。 2.非语言传播的功能 1)传播态度与情绪2)辅助语言传播3)代替语言。 三、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 1、什么是意义 所谓意义,就是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意义本是抽象无形的,但可以通过语言以及其他符号得到表达和传递,因此符号是意义的载体和表现形态。 2、象征性社会互动与传播 象征性互动理论 象征性互动理论(symbolic interaction theory)的创始人是20世纪初的美国心理学家G.H米德,60年代以后,H.G.布鲁默、T.西布塔尼、R.H.特纳等美国学者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象征性互动理论把人看作是具有象征行为的社会动物,把人类的象征活动看作是一个积极的、创造性的过程,是人类创造出广泛的文化的一种活力。研究人类的象征行为不仅对揭示人的本质,而且对理解现实的社会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象征性社会互动与传播

传播学核心理论知识

传播学核心理论知识专题(1)传播学的诞生 1、传播学产生的背景 形成于20世纪初至40年代的美国,其形成是许多因素促成的: 第一、传播媒介发展。由于电子媒介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媒介增加和社会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使得许多社会科学家越来越关注信息与传播的问题并开始从各自的学科背景出发来研究这些问题。 第二、历史社会环境。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双方利用各种传播媒介进行大规模的宣传活动,对战争的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使得社会科学家对传播尤其是大众传播在战争和社会变革中的作用产生了强烈的关心,对宣传的研究成了这一时期的热点课题 第三、社会科学的发展。与传播学有着许多衔接点的一些社会科学,如新闻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文化人类学等都已经有了充分的发展,为传播学提供了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基础。 2、诞生于美国的原因 第一、在政治上,美国的政治家无论是在日常的政治活动中,还是在四年一次的竞选中,都比较重视和利用传播媒介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树立形象争取支持。 第二、在经济上,一方面传播学的兴起与传播特别是大众传播在美国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密切相关;另一方面,美国的大众传播在两次大战中和以后日益壮大,也成为一个相对独立而完善的经济实体,共同形成一个产业---大众传播业。 第三、在社会上,美国的大众传播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互动中媒介给社会生活带来的负面作用也显现出来。我们可以看到传播学是在美国特定政治、经济和社会条件下兴起发展的。 要著作《社会分化论》《社会学》《社会学的根本问题》等。最早研究群体对个人行为的影响的社会心理学家,最早提出了传播网络理论,认为社会上的个人都是由特定的信息渠道相互连接的。 传播学核心理论知识专题(2)传播学早期学术思想源流 欧洲源流: (1)塔尔德(Jean Gabriel Tarde,1843-1904): 著有《模仿的法则》社会心理学中模仿理论创始人,模仿理论对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研究传播在人格形成和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影响。后出版《舆论与群集》对舆论的结构及其形成、运动过程作了详细的分析,认为报刊是公众的"精神纽带",它在"理性的舆论"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套的作用。(2)西默尔(Gerog Simmel,1858-1918):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形式社会学的创始人,主要著作《社会分化论》《社会学》《社会学的根本问题》等。最早研究群体对个人行为的影响的社会心理学家,最早提出了传播网络理论,认为社会上的个人都是由特定的信息渠道相互连接的。 美国源流: (1)杜威(John Dewey,1895-1952): 美国著名实用注意哲学家和教育学家。他强调教育在社会改造中的作用,认为大众传播是变革和改造社会的重要工具,新的传播技术将会导致社会价值体系的重构,他的这些观点至今影响着许多传播学者。(2)库利(Charles Horton Cooley,1864-1929): 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他在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专设"传播"一章,对传播的许多重要问题做了深刻的论述。从这个意义上说,库利可以说是最早系统研究传播现象,并最早进行了理论化常识的以为重要学者。库利关心的重要课题是人的社会化问题,并为社会学和传播学提出了两个影响深远的概念:一是"初级群体"(primary group) 认为个人日常所处的基本群体(父母、伙伴、邻居等)是社会化的基础;"镜中我"(looking-glass),这个概念说明,个人的行为在很多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人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湖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或评价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库利认为传播是"镜中我"形成的主要机制。 (3)帕克(Robert Ezla Park,1964-1944):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芝加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和芝加哥学派对传播学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人大新闻传播学笔记一——传播学基本理论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双重偶然性 2、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3、社会信息 4、传播(99新) 二、简述 1、传播的基本特点 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第二章传播历史与发展 一、名词解释 1、信息社会 2、信息革命 3、信息 4、大众社会 5、大众文化 二、简述 1、哈特的媒介系统分类 2、信息社会的特点。 第三章符号与意义一、名词解释 1、语义空间 2、符号

3、意义 4、象征性互动理论 二、简述 1、人类传播的发展阶段 第四章传播过程与系统一、名词解释 1、反馈 2、“5W”模式(98) 3、香农-韦弗的数学模式 4、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5、噪音(00传) 6、信源 7、传播过程(02新名) 8、单向传播、双向传播(00新名) 9、前馈 10、信宿 二、简述 1、传播过程的基本构成要素。(02新) 2、传播过程的特点。 3、简评社会传播总过程理论。 4、传播过程直线模式与循环模式的区别。(00传) 5、简评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 第五章人内传播和人际传播 第六章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 一、名词解释

1、人内传播 2、人际传播 3、组织传播 4、群体传播 5、传播基本形态 6、从众行为 7、库利的“镜中我”理论 第七章大众传播 一、名词解释 第八章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一、名词解释 1、极权主义理论 2、自由主义理论(96名) 3、社会责任理论(95名) 4、民主参与理论 5、发展中国家媒介理论(01新名) 6、“意见的公开市场”(99传)、“自我修正过程”(02新) 7、报刊四种理论 二、简述 1、国家和政府对媒介的政治控制方式。 2、垄断资本控制传播事业的方式。 3、受众对媒介进行社会监督控制的手段。 4、我国目前基本传播制度。 三、论述 1、试析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传播学基本理论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资料系列 (一)传播学基本理论笔记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双重偶然性2、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3、社会信息4、传播(99新)二、简述1、传播的基本特点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什么?第二章传播历史与发展一、名词解释1、信息社会2、信息革命3、信息4、大众社会5、大众文化二、简述1、哈特的媒介系统分类2、信息社会的特点。第三章符号与意义一、名词解释1、语义空间2、符号3、意义4、象征性互动理论二、简述1、人类传播的发展阶段第四章传播过程与系统一、名词解释1、反馈2、“5W”模式(98)3、香农-韦弗的数学模式4、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5、噪音(00传)6、信源7、传播过程(02新名)8、单向传播、双向传播(00新名)9、前馈10、信宿二、简述1、传播过程的基本构成要素。(02新)2、传播过程的特点。3、简评社会传播总过程理论。4、传播过程直线模式与循环模式的区别。(00传)5、简评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第五章人内传播和人际传播第六章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一、名词解释1、人内传播2、人际传播3、组织传播4、群体传播5、传播基本形态6、从众行为7、库利的“镜中我”理论第七章大众传播一、名词解释1、大众传播2、拟态环境(02传名)3、信息环境(02传)4、廉价报纸、大众报纸(99传名)5、社会地位赋予功能(01传)6、社会雷达(99传名)7、预言的自我实现8、信息环境的环境化(00传论)9、象征性现实二、简述1、大众传播有哪些特点。2、拉斯维尔“三功能说”。3、赖特“四功能说”。4、施拉姆的社会功能观。5、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6、大众传播的信息特点三、论述1、试述现代社会中“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现象。(00传)2、试析关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观点。第八章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一、名词解释1、极权主义理论2、自由主义理论(96名)3、社会责任理论(95名)4、民主参与理论5、发展中国家媒介理论(01新名)6、“意见的公开市场”(99传)、“自我修正过程”(02新)7、报刊四种理论二、简述1、国家和政府对媒介的政治控制方式。2、垄断资本控制传播事业的方式。3、受众对媒介进行社会监督控制的手段。4、我国目前基本传播制度。三、论述1、试析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第九章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一、名词解释1、媒介即讯息(98名)这是麦克卢汉在《媒介即讯息》中提出的概念,是对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高度概括,其含义是: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即人类有了某种媒介才能从事与之相应的传播或其他活动,因此,真正有意义的、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们所开创的可能性及其带来的社会变革。在麦克卢汉看来,每一种新媒介产生都开创了社会生活和社会行为的新方式、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2、地球村这是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中提出的概念。他认为,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在原始社会,口语是主要的传播媒介,由于听力的物理限制,人们必须生活在小空间的部落群体中,相互保持着近距离的密切联系。文字和印刷媒介产生后,人类由“耳朵的社会”转向了“眼睛的社会”,由于交往和传播不再以物理空间的接近性为前提,人与人的关系变得疏远,部落社会便发生了解体。电子媒介尤其是电视的普及再次改变了这种情况,它们把遥远的世界拉得很近,人与人之间的感觉距离大大缩小,于是人类在更大的范围内重新部落化,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新的“地球村”。无论在国际政治、经济还是跨文化交流领域,“地球村”已成为形容当今世界的一个普遍的概念。3、媒介即人体的延伸这是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中提出的概念。他认为,媒介是人的感觉能力的延伸或扩展。印刷媒介是视觉的延伸,广播是听觉的延伸,电视则是视听觉的综合延伸。每种媒介的使用都会改变人的感觉平衡状态,产生不同的心理作用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反应方式。这个观点说明,不同的媒介具有不同性质的社会影响,但它并不是严密的科学考察

小王子-传播学核心理论

传播学核心理论总结 1、提出 该理论是德国传播学者诺利—纽曼于1972年在其著作《重归大众传播的强力观》中首次提出的,1980年在《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社会的皮肤》中给予全面的概括。她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在影响公众意见的方面有强大的效果,她把舆论生成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称为"沉默的螺旋" 2、观点 (1)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个人在表明观点前要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便倾向于积极大胆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当发现自己属于"少数"或"劣势"意见时。一般就会屈于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者附和。 (2)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的意见增势,受群体压力而改变态度的人越来越多,使得优势意见越来越强,迫使更多持不同意见的人继续保持沉默或者既而转变态度追随支配意见。 (3)媒介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制约影响舆论,大众传媒以三种方式影响沉默的螺旋: a.对何者是主导意见形成印象 b.对何种意见正在增强形成印象 c.对何种意见可以公开发表而不会遭到孤立形成印象 对人们确定多数人的意见是什么,大众传媒起重要的作用。 3、评价 意义: 1)为传播学的效果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认为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2)强调社会心理机制在舆论形成种的作用,是一个突破。 3)强调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并指出这种影响来自传媒营造的"意见环境" 局限: 1)其理论前提"个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以及由这种"恐惧"所产生的对多数或者有时意见的趋同行为,仍有待于推敲。 2)对社会孤立恐惧,对优势意见趋同行为的动机不应该是一个绝对的常量,而是一个受条件制约的变量。3) "多数意见"的压力强弱受社会传统、文化以及社会发展阶段等因素的制约,对于不同性质、类型的问题。多数意见压力不同。 4)过于强调"多数"或者"优势"意见的压力,忽略了舆论的变化过程何少数派的作用。实际上,少数派的"中坚分子"往往可以对多数派产生影响。 二.知识沟假说 1、背景 20世纪60年代,美国政府提出通过大众传播手段改变贫困儿童受教育的条件,其中《芝麻街》节目是其中一项重要的项目,后来发现尽管对贫富儿童都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是对节目接触和利用最多,产生更好效果的仍然是富裕家庭的儿童,因此它不但没有缩小不平等,反而扩大了差异。 2、提出

传播学理论知识归纳

《传播学理论》十三章知识重点归纳 第一章重点 传播学研究的五大领域 自然科学的“三论”对传播学学科建设的贡献 传播学五大奠基人 第二章重点 “信息”的概念 关于“传播”的代表性观点 社会传播的特点 大众传播信息系统的特点 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 第三章重点 人类语言的本质特征 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信息社会的特点 第四章重点 信息在结构上的三要素 符号的定义 象征符的特点 符号的基本功能 意义的定义 符号意义的分类 构成共通的意义空间的三要素 第五章重点 传播过程八要素 传播模式定义 5W模式(定义及模式图) 线性传播模式的不足 不同模式所属类型(线性、双向循环、系统模式)及特点 第六章重点 人内传播的定义 人内传播过程的要素 人内传播自我管理的主要内容 人际传播定义 人际传播动机 人际传播的特点 新媒体的出现如何影响人际传播的效率和质量? 如何用“约哈瑞窗口”理论说明人际传播的重要性?

第七章重点 群体的定义 所罗门·阿什的“线段实验” 流言的流通量公式 组织传播的定义 组织传播的功能 组织内传播的媒体形式 组织信息输出的形式 组织的危机传播 第八章重点 大众传播的定义 大众传播的特点 大众传播的十大社会功能 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两种代表性观点 拟态环境的定义 第九章重点 大众传播传播者的定义 对传播者的研究被称为“控制分析”的原因《报刊的四种理论》的定义 关于媒介规范理论的主要类型 我国目前的传播体制 民主-参与理论的主要观点 “把关人”概念 影响传播者把关的因素 第十章重点 认识大众传播媒介的四个角度 主要大众传播媒介的特性 麦克卢汉关于媒介的几种理论 麦克卢汉理论评价 选择的或然率公式 决定媒介选择的因素 第十一章重点 大众传播的受众的定义 关于大众传播的受众观主要有哪些? 作为权利主体的公众的受众主要拥有哪些权利?政治既有倾向假说的定义 选择性接触假说的定义 “使用与满足”研究的评价

传播学在中国20年

传播学在中国20年 [内容提要]本文论述了传播学在中国20年的发展轨迹以及在这轨迹上的几个亮点,并对传播学未来走向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传播学发展轨迹亮点未来走向 传播现象在中国古已有之,而正式作为一门学问的“传播学”(The Science of Communication),则完全是从国外引起的“舶来品”,其最早的引起可以追溯到50年代①,但当时的影响极为有限。如果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初具规模的译介算起,传播学在中国也只有区区20年的历史。 但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20年。这是中国思想解放、经济转轨的20年。正是在这样的年代背景之下,传播学在中国获得了生长的土壤和空间,完成了从起步到腾飞的发展阶段。 传播学在中国的发展轨迹 放眼看世界——引进与起步 关于传播学在中国大陆的引入问题,一般可分为两次。一次是50年代的早期引入,这方而的代表人物当属郑北渭、张隆栋、王中等教授,他们在教学及研究中都曾有过运用传播学相关知识的先例,复旦新闻系的一个没有刊号的杂志《世界新闻译丛》也曾比较系统地介绍了传播学②。可惜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这种引鉴刚刚露头便无疾而终,很快就中断了。再次的引入已是20多年以后的事情。70年代末,复旦大学新闻系创办的一本内部刊物《外国新闻事业资料》 上介绍了传播学的一些情况;198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写的《传播学(简介)》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以此为开端,一批西方传播学著作也相继在大陆出版发行,如《报刊的四种理论》(1980年)、《传播学概论》(1984 年)、《传播学的起源、研究与应用》(1985年)、《传播概论:传媒、信息与人》(1985年)等。后来许多学者将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这一举措视作中国大陆传播学研究的真正起步。 值得一提的是,正是在这一时期,百废待兴的中国开始敞开胸怀,放眼看世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