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口腔材料学知识点教学内容

口腔材料学知识点教学内容

口腔材料学知识点教学内容
口腔材料学知识点教学内容

口腔材料学知识点

第一章

口腔材料:为了对缺损或缺失的软硬组织进行人工修复,恢复其外形和功能,所使用的主要是人工合成的材料或其组合物,这些材料被称为口腔材料

口腔材料的分类:

1.按材料性质分类:有机高分子材料,无机金属材料,金属材料

2.按材料用途分类:修复材料,辅助材料

第二章

构成现在材料科学的三大支柱: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

合金特性:

1.熔点和凝固点:合金没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多数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各成分金属的低

2.力学性能:合金强度及硬度较其所组成的金属大,而延性及展性一般均较所组成的金属为低

3.传导性:合金的导电性和导热性一般均较组成的金属差,其中尤以导电性减弱更为明显

4.色泽:合金的色泽与所组成金属有关

5.腐蚀性:加入一定的铬、镍、锰和硅等可提高合金的耐腐蚀性

口腔金属分类:

1.贵金属:金(Au),铂(Pt),铱(Ir),锇(Os),钯(Pd),铑(Rh),钌(Ru).(不包括银)

2.非贵金属

贵金属合金:合金中一种或几种贵金属总含量不小于25wt%的合金

金属的成型方法:铸造,锻造,机械加工,粉末冶金,电铸和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型

金属的腐蚀: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

口腔内可以形成原电池的情况:

1.摄取的食物中含有一些弱酸、弱碱和盐类物质,食物残屑经分解发酵可产生有机酸等均可构成原电池。

2.口腔内两种不同组成的金属相并存或相接触,可形成原电池,使相对活泼的金属被腐蚀,两种金属间的活泼程度差异越大腐蚀越快。

3.口腔捏金属表面的裂纹、铸造缺陷及污物的覆盖等能降低该处唾液内的氢离子浓度而形成原电池正极,金属呈负极,由此构成原电池使金属腐蚀。

4.因冷加工所致金属内部存在残余应力,有应力部分将成为负极而被腐蚀

影响金属腐蚀的因素:

1,组织结构的均匀性

2.材料本身的组成、微结构、物理状态、表面形态以及周围介质的组成和浓度

3.环境变化如湿度和温度的改变,金属表面接触的介质的运动和循环

4.腐蚀产物的溶解性和其性质等

金属的防腐蚀:

1.使合金组织结构均匀

2.避免不同金属的接触

3.经冷加工后所产生的应力需通过热处理减小或消除

4.修复体表面保持光洁无缺陷

5.加入耐腐蚀元素。

陶瓷的结构:晶相、玻璃相和气相

与金属相比,陶瓷的力学性能有以下特点:

1.高硬度

2.高弹性模量,高脆性

3.低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较高的压缩强度

4.优良高温强度和低抗热震性

单体:由能够形成结构单元的分子所组成的化合物称作单体,也是合成聚合物的原料

聚合度:化合物中重复单元数成为聚合度,是衡量高分子大小的指标

高分子材料分为:橡胶,纤维和塑料三大类;

单个高分子从几何结构分为线型、支链和交联三种类型

聚合反应可分为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两大类

缩聚反应:聚合反应过程中,除形成聚合物外,同时还有低分子副产物产生的反应,称作缩聚反应

第三章

尺寸变化:口腔修复材料及其辅助材料在凝固成形过程中或者使用过程中由于物理及化学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材料外形尺寸变化的现象

线胀系数:是指固体物质的温度没改变1摄氏度时,其长度的变化和它在0摄氏度时长度之比,是表征物体长度随温度变化的物理量。

流电性:在口腔环境中异种金属修复体相接触时,由于不同金属之间的电位不同,所产生的电位差,导致电流产生,称为流电性,又称伽伐尼电流

润湿:液体在固体表面扩散的趋势称为液体对固体的润湿性,可由液体在固体表面的接触角的大小表示

彩色的三个特性:色调,彩度,明度

应变:当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不能产生位移时,它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将发生变化,这种形变称为应变

应力:物体发生形变时内部产生了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反作用抵抗外力,定义单位面积上的这种反作用力为应力

应力集中:如果物体的几何形状、外形尺寸发生突变,则在突变处局部为会显著增大,应力峰值远大于由基本公式算得的应力值,这种现象称为应力集中

弹性变形:材料受力产生变形,去除外力,材料恢复原形,这种外形的暂时性变化,称为弹性变形

塑性变形:外力作用到一定程度,去除外力,材料也不能完全恢复原形,开始发生永久,这种材料的永久性形变称为塑性变形。

弹性模量:是量度材料刚性的量,指的是在弹性状态下的应力与应变的比值。表示材料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与材料的组成有关,不受材料所受弹性或塑性应力影响

屈服强度和极限强度是反映材料强度的两个重要性能指标

疲劳强度:是指材料在交变应力作用下经过无限次循环而不发生破坏的最大应力,表示了材料抵抗疲劳破坏的能力

脆性材料:延伸率低于5%

塑性材料:延伸率高于5%

硬度测定方法:表面划痕法,表面压入法,回跳法

蠕变:固体材料在保持应力不变的条件下,应变随时间延长而增加的现象。

腐蚀:由于环境的作用而引起材料破坏或变质的现象,主要是由化学、电化学或物理作用引起

老化:高分子材料在加工、贮存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其物理、化学性质和力学性能逐渐变坏的现象

生物相容性:是指在特定应用中,材料产生适当的宿主反应的能力。包括组织对材料的影响及材料对组织的影响

口腔材料的生物性能包括:生物相容性、生物安全性和生物功能性

第四章

汞齐化:银合金粉与汞在室温下混合后形成坚硬合金的过程

延迟膨胀:银汞合金在调和及充填过程中被潮湿污染,则会产生较大的膨胀,通常发生在充填后的3-5天,可延缓数月,膨胀可达0.4%,主要由合金中的锌引起

第五章

水门汀:通常是指由金属盐或其氧化物作为粉剂与水或专用液体调和后能够凝固的一类材料,在口腔临床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粘固各种固体修复体,窝洞衬层或垫底,乳牙和恒前牙的充填修复,根管填充等

磷酸锌水门汀牙髓刺激性

后升至pH4.2,1小时后升至pH6左右,48小时后接近中性。磷酸锌水门汀充填入牙齿时的酸性可能刺激牙髓发生反应,特别是当保留牙本质厚度很薄时。对于正常健康的牙齿,牙髓反应是完全可逆的,而那些因创伤而压力增大的牙髓则可能是不可逆的,会造成牙髓坏死。因此,在用磷酸锌水门汀垫底时,深洞情况下应实施牙髓保护措施,例如应用氧化锌丁香酚水门汀、氢氧化钙水门汀、树脂成膜性洞衬剂等

丁香酚影响树脂固化

氧化锌丁香酚水门汀:对牙髓的刺激性很小,并具有按抚、抗炎、抑菌作用。不宜和复合树脂材料共用

氢氧化钙水门汀:可溶于唾液中,在水中可逐渐崩解,在临床上,有时会出现已垫底的氢氧化钙因接触牙本质小管液而逐渐溶解消失的现象。具有抗菌性,该水门汀具有强碱性,对龋坏牙本质的细菌有一定的杀菌和抑菌作用。可杀死及抑制龋洞中残留的细菌,在间接垫底时,可不必去净龋洞中软化牙本质。(促进牙本质和牙髓的修复反应,诱导牙本质再矿化,促进牙本质桥的形成。)有修复牙本质的形成。可用于间接盖髓、直接盖髓及根管充填。

聚羧酸锌水门汀:可与金属修复体表面的金属离子产生化学作用,因此它对金属修复体也有较强的粘接作用(独有)。牙髓刺激性:聚羧酸锌水门汀在固化过程中溶出物呈较强的酸性,固化24小时后,其浸泡液仍呈酸性。但由于聚丙烯酸是大分子羧酸,不易析出,而且容易与牙本质中的钙离子、胶原蛋白反应,从而很难渗入牙本质小管,因此它对牙髓刺激性较小,与氧化锌丁香酚水门汀相似。聚羧酸锌水门汀不能促使继发性牙本质的形成,对暴露的牙髓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炎症故不能用于直接盖髓。

传统玻璃离子水门汀:可以释氟,具有再充氟能力,可以摄取含氟溶液中的氟离子。

玻璃离子水门汀:色泽与天然牙接近,具有一定的半透明性,可以作为前牙牙体缺损修复。具有防龋性能,所释放的氟离子可与紧邻的牙齿硬组织中的羟基磷灰石反应。玻璃离子水门汀对牙髓的刺激性与聚羧酸锌水门汀相近。

第六章

树脂基复合材料:以可聚合树脂为基体,以无机填料或纤维为增强材料的一类复合材料,包括了复合树脂、聚酸改性复合树脂、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

根据临床修复过程,树脂基复合材料分为直接修复材料和间接修复材料。

树脂基复合材料主要由可聚合的树脂基质、增强材料和引发体系组成。

常用的增强材料有颗粒状填料和长纤维,前者主要用于复合树脂,后者主要用于冠桥树脂。

固体引发体系:1.氧化还原引发体系,2. 光固化引发体系,3.热引发体系

复合树脂分类:

1、按无机填料的大小分类:超微填料复合树脂,混合填料复合树脂,纳米填料复合树脂

2,按操作性能分类:流动性复合树脂,可压实复合树脂

3,按应用部位分类:前牙复合树脂,后牙复合树脂,通用型复合树脂,冠核复合树脂,临时冠桥复合树脂

4,根据临床修复过程:直接修复复合树脂,间接修复复合树脂

5,根据固化方式:化学固化复合树脂,光固化复合树脂,双重固化复合树脂

较深窝洞的修复需要分层固化,每层通常不超过2mm

残留单体:固化后并非所有复合树脂的单体都发生聚合,仍有部分单体未能聚合,成为残留单体。

聚合收缩:复合树脂在固化过程中由可流动的糊剂凝固成密度更大的固体,体积发生了收缩,称为聚合收缩

微渗漏:在用复合树脂充填修复牙齿缺损时,修复体与牙齿的界面存在破坏界面结合的应力,主要是聚合收缩应力和冷收缩应力。当破坏应力大于界面结合力时,就会导致结合破坏,材料与牙齿硬组织间出现微小缝隙。口腔中的食物残渣、色素、细菌及其代谢产物能进入缝隙内,形成微渗漏。

复合树脂一般不具有缓释氟性能

复合树脂应用注意事项:用复合树脂充填修复深窝洞时,洞底应当用氢氧化钙水门汀或玻璃离子水门汀等先行垫底,保护牙髓,然后用流动性复合树脂衬洞,再充填复合树脂。不可用氧化锌丁香油水门汀直接在复合树脂下垫底

聚酸改性复合树脂具有长期释放氟离子的性能,但其释氟量小于玻璃离子水门汀

第七章

粘接:两个同种或异种的固体物质,通过介于两者表面的另一种物质的作用而产生牢固结合的现象

能够将一种或数种固体物质粘接起来的材料,称为粘接剂

窝沟封闭剂与牙釉质表面间的粘接只有一个粘接界面

玷污层:牙体预备时,由于车针的高速切割和挤压,牙本质表面形成厚1~5um玷污层,它由无机物碎屑和凝固的胶原纤维碎屑组成。切割碎屑深入牙本质小管口形成管塞。玷污层能降低牙本质通透性。通常认为玷污层不利于牙本质的粘接。

最常用的釉质酸蚀剂是37%质量分数的磷酸水溶液

牙齿充填修复用粘接剂分为釉质粘接剂和牙本质粘接剂。根据粘接剂的固化方式,又可将其分为化学固化(自凝)粘接剂、光固化粘接剂和双重固化(化学固化+光固化)粘接剂釉质粘接机制:经过酸蚀处理的釉质表面呈凹凸不平的蜂窝状结构,粘接剂渗入其中,固化后形成大量的树脂突,形成强大的微机械锁结结合力。同时,粘接剂中的粘接性单体能与釉质中的Ca+形成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甚至化学键,进一步提高粘结强度。

通常用37%的磷酸溶液酸蚀釉质15~30秒。乳牙釉质表面层通常为无釉柱结构,氟斑牙较为耐酸蚀,对于这两种釉质应当延长酸蚀时间(1~2分钟)

牙本质粘接剂分为:酸蚀—冲洗类,自酸蚀类

混合层:由于牙本质在组成和结构上不同于釉质,富含水分,因此粘接剂对牙本质的粘接难度远高于牙釉质。目前粘接剂对牙本质的粘接机制是建立在粘接界面形成混合层和树脂

突结构的基础上的,混合层是粘接剂与牙本质间的杂化结构,其内既有牙本质的胶原纤维网状结构,又有渗入胶原纤维网内粘接剂成分。这些结构的作用实质是界面互相渗透和微机械锁结。

湿粘接:所谓的湿粘接技术,就是首先用某种酸溶液处理牙本质表面,使牙本质发生一定程度的脱矿,然后在粘接剂涂布之前牙本质表面必须保持一定的湿润度,以利于粘接剂的渗透和较为理想的粘接界面的形成,从而达到最佳的粘接效果。

第八章

根管填充材料是用于根管治疗过程中充填封闭根管牙髓腔及根管空隙的材料。

第九章

口腔印模是用于记录或重现口腔软硬组织外形以及关系的阴模。

制取口腔印模所用的材料称为印模材料。

分类

弹性和非弹性印模材料

可逆性和不可逆性印模材料

根据材料的主要成分还可以分为:藻酸盐印模材料、琼脂印模材料和合成橡胶类印模材料。

粉剂型 1、藻酸盐 2、惰性填料 3、缓凝剂 4、增稠剂 5、反应指示剂

凝固后的藻酸盐印模含有大量的水分,水分减少时印模的体积发生收缩,甚至出现干裂,这种现象称为凝溢。

藻酸盐印模接触水后会进一步吸收水分,导致体积膨胀,此现象称为渗润。尺寸稳定性:加成型硅橡胶在凝固反应中无副产物产生,凝固过程中体积收缩率较低,24小时收缩率为0.14%~0.18%,可被模型材料的膨胀所补偿。

第十章

水/粉比:是水与石膏粉的混合比例,例如100g的石膏粉与50ml的水混合时,水/粉比为0.5。

影响凝固速度的因素

(1)石膏粉的质量:石膏粉含生石膏多,凝固速度快;含硬石膏(无水石膏)多,凝固

缓慢甚至不凝。

(2)水/粉比:水量过多,凝固时间延长;水量过少,结晶核聚集生长发生早,则凝固时间缩短,表面粗糙,硬度下降。

(3)调拌时间和速度:调拌时间越长,速度越快

(4)添加剂:添加缓凝剂(如硼砂等)添加促凝剂(如硫酸钾等)

(5)水温0~30℃时凝固速度随水温升高而加快;30~50℃凝固速度与水温升高无明显关

残余应力:虽然蜡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但是塑形后的蜡型中总是存在残余应力,有回复原形态的倾向。

第十一章

根据义齿基托树脂聚合固化方式分为热凝、自凝型、光固化型、热塑注射型四种。

调和后的变化:①湿砂期②稀糊期③黏丝期④面团期(填充期)⑤橡胶期⑥坚硬期

面团期是充填型盒的最佳时期。

残留单体:基托树固化后仍然有少量单体未固化,称之为残留单体。

基托中产生气孔的原因:①升温过快过高②粉液比例失调③填塞过早或过迟④压力不足

基托发生变形的原因:

1)装盒不妥,压力过大

2)填胶过迟

3)升温过快

4)基托厚薄差异过大

5)冷却过快,开盒过早

重衬是在义齿基托组织面上加一层衬垫材料,以改善义齿的垂直距离,提高义齿基托与牙槽嵴的密合性,以便增加义齿的固位力

义齿重衬材料包括义齿软衬材料和硬衬材料

第十二章

锻制合金是通过对固体合金进行塑性变形而获得所需形状的合金型材(如丝、片),临床应用时还需要在常温下对这些型材进行进一步塑形加工(弯曲、锤压等)及必要的热处理,以制成义齿修复体或修复体和矫治器的附件。

铸造合金是指通过铸造成型方法制备口腔修复体的合金。

铸造合金按其组成中贵金属元素的含量可分为贵金属铸造合金和非贵金属铸造合金。根据熔化温度可将铸造合金分为高熔铸造合金(1100℃以上)、中熔铸造合金(501~1000℃)和低熔铸造合金(500℃以下)

高贵金属铸造合金指贵金属元素含量不低于60%,其中金含量不低于40%的铸造合金。贵金属铸造合金指贵金属元素含量不小于25%的合金

钴-铬合金和镍-铬合金是临床常用的非贵金属铸造合金

瓷熔附合金是用于制作瓷熔附金属修复体冠、桥基底的合金,其表面熔附一层烤瓷。

瓷熔附合金应具备的要求

1、合金的熔化温度必须高于瓷的烧结温度以及用于连接桥体的焊料的焊接温度,因此瓷熔附合金通常具有较高的融化温度

2、合金表面应当具有较高的表面能

3、合金与瓷之间必须具有良好的结合

4、合金与瓷的热膨胀系数应相近,通常合金的热膨胀系数应略高于瓷的热膨胀系数

5、合金基底应有充分的刚性和强度

6、合金及其表面的氧化物不会降低瓷的强度,或导致瓷体热膨胀系数的改变

7、铸造合金应当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

第十三章

制作工艺→金属烤瓷:烧结

→全瓷:烧结、热压铸、粉浆浇铸、切削成型

→义齿瓷牙:模压

金属烤瓷材料是指用于瓷熔附金属修复体的陶瓷材料,其烧结后的结构以玻璃相为主

金属烤瓷材料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能模拟自然牙的外观

2、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熔结,通常要低于基底金属熔化温度至少100℃左右

3、能与金属基底形成牢固的结合

4、具有与基底金属相匹配的线胀系数

5、对金属基底表面有良好的润湿性

6、耐受口腔环境

7、具有与釉质相似的硬度,不能过度磨耗对(牙合)牙

烧结是指高温条件下,瓷坯体孔隙率降低、力学性能提高的致密化过程。

烤瓷与金属基底的结合方式有四种,即化学性结合、机械嵌合、物理性结合和界面压缩应力结合。

提高金瓷结合的途径:

1、基底金属与烤瓷的线胀系数的匹配

2、适当增加金属的表面粗糙程度

3、改善瓷粉熔融后在金属表面的润湿性

热压铸全瓷材料又称为注射成型玻璃陶瓷,简称铸瓷

白榴石增强热压铸全瓷材料和二硅酸锂增强热压铸全瓷材料

粉浆堆涂玻璃渗透全瓷材料简称为玻璃渗透全瓷,是通过粉浆堆涂成型方法将耐高温微晶体颗粒在耐火模型上成型,耐火模型吸收堆涂的粉浆中的水分,干燥后进行高温半烧结,烧制成由微粒骨架组成的、具有多孔结构的瓷修复体,随后将镧系玻璃粉熔融后通过毛细管作用渗透入瓷的孔隙内,最后用线膨胀系数匹配的饰面瓷对修复体进行饰面。

切削成型陶瓷是指通过机械切削工艺(数控铣床或靠模铣)制作修复体的陶瓷材料。

第十四章

口腔铸造修复体一般采用失蜡铸造法制作,修复体制作过程中包埋蜡型所用的材料称铸造包埋材料。

牙科包埋材料主要由耐火填料和结合剂组成

将包埋材料凝固膨胀特性应用在金属铸造的过程中,使铸造收缩得到进一步补偿的方法称为吸水膨胀法。

第十五章

口腔植入材料是指部分或全部埋植于口腔颌面部软组织、骨组织的生物材料,用于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器官缺损并重建其生理功能,或为口腔颌面部组织器官缺失、缺损修复重建提供固位体,也可作为口腔颌面部疾患治疗的装置。

人工牙根是指牙种植体埋入骨组织的部分,其作用是将种植体上部修复体承受的咬合力直接传导和分散到颌骨组织中。

第十六章

研磨是指利用涂敷或压嵌在研具上的磨料颗粒,通过研具与物体在一定压力下的相对运动对加工表面进行的精整加工的过程。

抛光是指利用机械、化学或电化学的作用,使物体表面粗糙度降低,以获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

义齿稳定材料是一类暂时性辅助义齿固位的材料,主要用于全口义齿固位不佳的患者,可以增强义齿的固位效果。

常用的牙齿漂白剂为过氧化氢,此外还有过氧化脲、过硼酸钠等,过氧化脲是过氧化氢的复合物,稳定性更好。

漂白治疗的方法主要分为外漂白和内漂白两种,外漂白根据在口腔诊室内完成或在家中自行完成又可分为诊室漂白和家庭漂白治疗。

口腔基础医学 教学大纲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 口腔基础医学系 <口腔基础医学>教学大纲 (口腔医学本科学生用)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口腔基础医学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时:186学时(62讲/124习) 学分:12学分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口腔基础医学是口腔医学中重要基础课程,其主要任务是根据医学院校口腔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应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阐述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材料学、口腔生物化学、口腔微生物学及口腔生物力学的主要内容,从而为学习其它口腔基础课程和口腔临床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 在口腔基础医学的教学中,教师应认真按照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三严(严肃态度、严格作风、严密方法)的要求培养学生。学生通过听课、绘图、实习操作、观察标本、自学、教师辅导、考试等方式完成教学大纲内容。 三、教学内容 口腔基础医学参考性时间分配表 内容要求: 口腔解剖生理学篇 一、牙体外部形态

掌握恒牙的外形特点。 掌握牙体形态的生理意义。 了解牙体形态的应用解剖。 二、牙列、牙合与颌位 掌握牙正常排列的倾斜规律。 掌握牙列牙合面形态特征。 熟悉牙列的分型,牙列的大小。 掌握牙尖交错牙合的名称与定义。 掌握牙尖交错牙合的咬合接触特征。 掌握牙合的建立。 熟悉面部标志与面部协调关系。 掌握牙尖交错位、后退接触位、下颌姿势位。 掌握三种基本颌位的关系。 熟悉下颌在前伸、后退以及侧向移动状态下的咬合接触特征。 熟悉正常牙合的概念。 口腔组织病理学篇 一、牙釉质、牙骨质 掌握牙釉质和牙骨质组织结构及理化特性。 掌握釉质中有机物集中处的组织学现象。 熟悉了解釉质的生活代谢及超微结构特征。 了解牙骨质的生物学特性,釉牙骨质界和釉牙本质界。 二、牙本质、牙髓 掌握牙本质和牙髓的组织结构及前者的理化特性。 掌握牙本质中钙化程度差异的组织学现象及反应性变化。 了解牙本质的神经分布及感觉、熟悉牙髓的增龄变化。 三、牙周组织 掌握牙周膜、牙槽骨、牙龈的组织学结构及牙龈的表面解剖。 熟悉牙周韧带的形态和功能的关系,牙槽骨的生物学特性和牙龈的结合上皮与牙面的附着关系。 四、牙发育 掌握牙板、牙胚的发育及牙胚发育各个时期的组织学特征。 掌握牙板的结局及牙胚异常发育所产生的主要畸形。 五、颌面部发育 掌握面部、腭部发育的正常过程要点及主要发育异常。 掌握舌、涎腺的发育步骤及发育异常。 六、颌面部肿瘤和瘤样病变 掌握牙龈瘤、口腔粘膜鳞状细胞癌的病理变化。 熟悉骨化纤维瘤、嗜酸性淋巴肉芽肿、血管瘤和淋巴管瘤的病理变化。 了解口腔颌面部其他组织来源肿瘤情况。 口腔生物化学篇 一、牙体组织生物化学 掌握正常牙体组织生物学作用。

口腔材料学考试重点汇总

第三章材料的性能 一物理性能 1尺寸的变化 2线(膨)胀系数 线(膨)胀系数是表征物体长度随温度变化的物理量。当温度有微小变化dT时,其长度也会有微小的改变d L,将长度的相对变化d L/L除以温度的变化dT,称为线(膨)胀系数,符号为a L。 3热导率 热传导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导热性能,这对口腔修复体非常重要。在牙体修复时,接近牙髓的部分,必须选择热导率的的材料,以免在口腔温度变化时刺激牙髓组织;而义齿寄托材料则以热导率高为理想,这样可使被寄托覆盖的口腔粘膜具有良好的温度感觉。 4流电性 流电性口腔内不同金属修复体之间产生小电流,此种性质即为流电性。因此,相邻或有咬合接触的牙,应避免异种金属修复体,以免产生微电流,引起对牙髓的刺激和导致材料的腐蚀。 5表面张力和润湿现象 表面张力分子间存在范德华力,液体表面的分子总是受到液体内部分子的引力作用而有减少表面积的趋势,因而在液体表面的切线方向上产生一缩小表面的力,把沿液体表面作用在单位长度上的力叫做表面张力 润湿现象液体在固体表面扩散的趋势称为液体对固体的润湿性,可由液体在固体表面的接触角的大小来表示。 接触角越小润湿性越好,润湿是粘结的必要条件 6色彩性 机械性能 1应力应力和应变 当材料受到外力作用时,从材料内部诱发一种与之抗衡的力,叫做应力,它与外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应力---应变曲线 研究材料机械性能常用的方法是测定应力---应变曲线。对材料施加拉力、压力或剪切力及弯曲力均可得到应力---应变曲线。可分为弹性变形阶段和塑性变形阶段。 屈服强度:超过某一点就变形,低于或等于尚可回复(回弹) 极限强度:断裂前所承受的最大强度如是拉应力为拉伸强度、切应力为剪切强度、弯曲应力时为桡曲强度 断裂强度:断裂时承受的最大强度 4硬度 硬度是材料的抗弹性形变、塑性形变或破坏能力,或者的抗其中两种或三种情况同时产生的能力。 5应变与时间曲线 应力---应变曲线有时难以反应材料的多方面性能,比如加载时间长短即印模材料在口腔内形变问题,所以还要研究应变与时间曲线 7挠曲强度与挠度 挠曲强度或称作弯曲强度,是描述材料承受多点受力的复杂应力下的性能,是牙科复合树脂充填材料及义齿基托树脂的重要机械性能,对恢复缺失和缺损牙体的咀嚼功能有重要作用。 挠度是物体承受其比例极限内的应力所发生的弯曲形变。 8应力集中、裂缝扩展、温度应力 应力集中指在材料截面突变处,如孔、裂纹、螺纹等处,有应力骤然增大的现象。裂缝扩展当应力集中处的应力达到一定程度时,材料容易产生裂纹而破坏。材料在工作应力远低于屈服强度时发生的脆性断裂,又称为低应力脆裂。它是由材料中裂纹扩展引起的。 温度应力由于温度变化产生的应力称为温度应力或热应力。 9疲劳是指材料在交变应力作用下发生失效或断裂的现象,此时的断裂称为疲劳断裂。 疲劳强度是指材料在交变应力作用下经过无限次循环而不发生破坏的最大应力。 10.蠕变是指固体材料在保持应力不变的条件下应变随时间延长而增加的现象。化学性能

口腔材料学

1. 国际牙科联盟的英文简称是FDI 2. 表征物体长度或体积随温度变化的物理量是热膨胀系数 3. 液体与固体表面的接触角θ=180°时,液体在材料表面的浸润性为完全不浸润 4. 表征物体刚性的物理量是弹性模量 5. 义齿基托材料是一种…..? 6.游离基聚合反应中,延长反应时间,能增加单体转化率 7.下列印模材料中,属弹性不可逆印模材料的是.硅橡胶印模材料 8.藻酸盐印模材料中,能延长其工作时间的物质是磷酸盐 9.下列材料室温放置时会产生凝溢和渗润现象的是藻酸盐印模材料 10.临床用蜡制作蜡型后,室温放置其形状会逐渐变化,其原因是应力松驰。 11.热凝义齿基托树脂加热固化时,应与室温下的水一同缓慢加热固化 12.提高牙托粉中聚合物的分子量,将导致力学性能增加,达面团期时间延长 13.复合树脂中,填料的表面处理常用KH-570 14.光固化复合树脂光照固化时, 延长光照时间, 其.残留单体下降, 固化深度增加 15.不能用作复合树脂垫底的材料是氧化锌丁香酚水门汀 16.粘接剂与被粘物体产生牢固结合的必要条件是能在被粘物体表面浸润 17.牙釉质表面经酸蚀后, 能增加表面能并产生机械嵌合力 18.牙科粘接剂中,功能性单体的作用是与被粘物体表面产生化学结合力 19.下列包埋料中, 只宜作内包埋的材料是正硅酸乙酯包埋料 20牙本质处理剂中, 常用的10-3溶液是10%柠檬酸3%的三氯化铁 21.下列陶瓷材料中, 具有生物可吸收性的是磷酸三钙陶瓷 22.在制作烤瓷牙时,在预成型体制作时应加压并适当放大尺寸 23.烤瓷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应稍小于金属. 24.当种植陶瓷材料的孔径>78μm时,纤维和骨组织可长入材料内部 24.普通模型石膏的主要成分是β-半水硫酸钙 25.模型石膏的水粉率增大, 则强度降低, 凝固时间延长 26.下列金属中, 可用作种植材料的是钛和钛合金 27.金的熔点应低于被焊合金100 ℃ 28.粉中, 银的主要作用是增加强度, 增加膨胀 29.金充填时, 增加充填压力, 可增加强度, 减小蠕变 30.料中, 不适宜用金刚石钻针切削的是塑料 31.后的基托材料充填于石膏模型中时, 石膏表面应涂一层藻酸盐分离剂。 32.作用是防止金属氧化, 降低液态金属与金属的表面张力 33.一种石英的热膨胀最大方石英. 34.包埋材料用下列哪一种溶液调和获得的膨胀最大硅溶胶 35.门汀中, 对牙髓刺激性最小的是氢氧化钙水门汀 36.瓷材料中, 生物力学相容性最好的是碳素陶瓷 37.18-8不锈钢丝中, 镍元素的主要作用是增加抗腐蚀性, 提高强度, 增加韧性 38.下列印模材料中属水胶体弹性可逆印模材料是琼脂印模材料 39.一般只用于制作临时义齿基托的材料是自凝义齿基托材料 40.调和模型石膏时,调伴速度过快将导致强度降低,膨胀增加 41.下列合金中可用于制作活动义齿支架的是铸造钴铬合金 42.银汞合金中,下列哪一相抗腐蚀性能最差?2相 43.下列水门汀中能与牙体质中的钙形成化学结合的是玻璃离子水门汀

完整word版,口腔材料学个人整理重点

第一章、总论 一、口腔材料的分类 1、按性质分:有机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 2、安用途分:印模材料,模型材料,义齿材料,填充材料,粘结材料,种植材料,齿科预防保健材料 3、按接触方式分:间接与口腔接触材料,直接与口腔接触材料(表面接触材料,外部接入材料,植入材料) 4、按应用部位分:非植入人体材料,植入人体材料 二、口腔材料的标准化组织 fdi 国际牙科联盟 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tc106 dentistry 国际标准化组织牙科技术委员会 tc99 全国口腔材料和器械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于1987,12 三、材料的性能:生物性能,化学性能,物理性能,机械性能 (一)生物性能 1、生物相容性(biocompatibility)在特定应用中,材料产生适当的宿主反应的能力。取决于材料与宿主组织间的反应。 要求:材料有生物安全性,与机体间相互作用协调。 2、生物安全性(biological safety)材料制品具有临床前安全使用的性质。 要求:对人体无毒性刺激性致癌性致畸性,在人体正常代谢下保持稳定,无生物退变性,代谢/降解产物对人体无害,易被代谢。 口腔材料生物学评价试验:第一组:体外细胞毒性试验;第二组:主要检测材料对集体的全身毒性作用及局部植入区组织的反应;第三组:临床应用前试验。 4、生物功能性(biofunctionality):指材料的物理机械化学性能使其在应用部位行使功能。 (二)化学性能 1、腐蚀:(corrosion)材料由于周围环境的化学侵蚀而产生的破坏/变质。 分为湿腐蚀:(电化学腐蚀);干腐蚀:(高温氧化) 腐蚀的形态:均匀腐蚀,局部腐蚀。 变色:腐蚀发生的初级阶段,表面失去光泽或变色。 2、扩散:物体中原子分子向周围移动。 吸附:固液态表面的分子原子离子与接触相中的分子离子原子借静电力作用范德华力所产生的吸附现象。 1)化学吸附:吸附剂与吸附质之间化学反应所引起,有选择性,更牢固。 2)物理吸附:由分子间引力引起,无选择性。 吸附是表面效应,不影响内部。 吸水值:Wsp=(m2-m3)/V 溶解值:Wsl=(m1-m3)/V 3、老化:材料在加工,储存,使用过程中,物化性能,机械性能变坏的现象,主要针对高分子材料。 机理:自由基作用,外界环境使分子链产生自由基,引起分子链降解,交联,引起老化。

口腔材料学(2015教案)

一绪论 (一)口腔材料学的概念和内容 (二)口腔材料的发展简史 (三)口腔材料的分类(方法不同分类的结果不同) 按照用途(工艺流程)分类:印模材料、模型材料、义齿材料(塑料、金属和陶 瓷)、种植材料,包埋材料、粘接材料及其他辅助材料。 按材料的性质分类:a 有机高分子材料:蜡、塑料、印模膏等 b 无机非金属材料:水门汀、石膏、陶瓷等 按照材料与口腔组织的接触关系分类: a 直接、暂时接触 b 直接、长期接触 c 间接接触 按材料的应用部位分类:a 植入材料 b 非植入材料 (四)口腔工艺材料的性能 物理性能:【一】尺寸变化 【二】热传导 【三】流电性: 【四】色彩性 【五】润湿性: 机械性能【一】应力与应变: 【二】弹性模量: 【三】延伸率 【四】硬度 化学性能【一】腐蚀性 【二】溶解性 【三】老化 【四】化学性粘接 生物性能 【一】生物安全性 【二】生物相容性 【三】生物功能性 二.印模材料 (一).印模材料的分类 口腔印模材料的分类,有以下三种: 1.根据印模塑形后有无弹性,分为弹性印模材料和非弹性印模材料两类。弹性印模材料是经塑形后,印模具有弹性;非弹性印模材料是经塑形后,印模 无弹性的材料。 弹性和非弹性印模材料的分类

2.根据印模材料凝固的形式分为化学凝固类、热凝固类和常温定型类三种。化学凝固类是材料在使用中经化学反应后产生凝固。热固类属热可塑 性材料,具有加热软化冷却后自行凝固的特点。常温定型类是利用材料的 可塑性,在常温下稍加压力定性。 3.根据印模材料是否可反复使用分为可逆性印模材料和不可逆性印模材料。能多次反复使用的,称为可逆性印模材料。反之,塑形后不能再回复 到原有状态的材料,称为不可逆性印模材料。 常用印模材料的分类 几个概念:分散体系:分散质和分散介质 混悬液、胶体溶液和真溶液 以水为介质的印模材料称为水胶体印模材料 不可逆性水胶体印模材料如藻酸盐类: 藻酸盐类溶胶(有一定流动性)经化学反应转化为凝胶(固体,有弹性) 可逆性水胶体印模材料如琼脂: 琼脂(常温下为胶冻状,固体)经加热转化为溶胶(有流动性) 冷却后再变回凝胶(胶冻状)可反复使用。 使用注意事项:含水量的改变会影响到模型尺寸稳定性,要求及时灌注模型。(二)常用的印模材料 1.、藻酸盐类印模材料: 【一】概述:是一种弹性不可逆性水胶体印模材料。性能好、价格低。 藻酸盐类印模材料是一种弹性不可逆性的水胶体印模材料。该材料的分散介质是水,又称水胶体印模材料。藻酸盐印模材料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弹性、可塑性、准确性,尺寸稳定,与模型材料不发生化学变化,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等优点,所以目前最常用。 常见的有藻酸钠、藻酸钾、藻酸铵,分为粉剂型和糊剂两种。粉剂型与水调和使用,糊剂型与胶结剂配合使用。 藻酸是从海藻中提取的一种胶质酸是D-甘露糖醛酸的聚合体,分子量在5000-15000之间,可形成D-甘露糖醛酸的钾、钠、铵等盐类,分子量与材料的黏稠度成正比,一般取

口腔材料学超详细知识点,推荐文档

名词解释 #线胀系数linear expansion coefficient 是指固体物质的温度每改变1 摄氏度时,其长度的变化和它在0 摄氏度时的长度之比。它是表示物体长度随温度变化的物理量,单位为每【开尔文】,符号为K-1 #弹性模量modulus of elasticity 是量度材料刚性的量,也称杨氏模量,它是指材料在弹性状态下的应力与应变的比值,在应力-应变曲线上,弹性模量就是弹性变形阶段应力-应变线段的斜率,即单位弹性应变所需的应力,它表示材料抵抗弹性形变的能力,也称刚度 #粘结bonding/adhesion 是指两个同种或异种的固体物质通过介于两者表面的另一种物质作用而产生牢固结合的现象。 #生物相容性biocompatibility 是指在特定应用中,材料产生适当的宿主反应的能力。包括组织对材料的影响及材料对组织的影响。 #生物安全性biological safety 是指材料制品是否具有安全使用的性质,亦即材料制品对人体的毒性,人体应用后是否会因材料的有害成分对人体造成短期或长期的损害 #生物功能性biofunctionability 指材料的物理机械及化学性能能使其在应用部位行使功能的性质。 口腔材料学 是将材料科学与口腔医学结合在一起的一门界面科学,主要内容包括口腔医学应用的各种人工材料的种类、性能特点、用途和应用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弹性形变elastic deformation 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形变,外力去除后变形的物体可完全恢复其原始形状则称为~ 塑性形变plastic deformation 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形变,若外力去除后变形的物体不能完全恢复其原始形状,则称为~ 应力stress 物体发生形变时内部产生了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反作用抵抗外力,定义单位面积上的这种反作用力为应力。 弹性极限elastic limit 材料不发生永久形变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值。 汞齐化amalgamation 汞在室温下是液态,由银合金粉与汞在室温下混合后形成坚硬合金,这一形成合金的过程称~。 表面张力 分子间存在范德华力,液体表面的分子总是受到液体内部分子的引力作用而有减少表面积的趋势,因而在液体表面的切线方向上产生一缩小表面的力,把沿液体表面作用在单位长度上的力叫做表面张力 润湿现象 液体在固体表面扩散的趋势称为液体对固体的润湿性,可由液体在固体表面的接触角的大小来表示。接触角越小润湿性越好,润湿是粘结的必要条件 印模材料impression material 制取口腔印模所用的材料。

口腔科学教学大纲

《口腔科学》(Stomatology)教学大纲

目录 一、课程简介 (3) 二、课程总览 (4) 三、课程各论..................................5绪论..........................................5口内系统.. (6) 口外系统 (7) 修复正畸系统 (12)

课程简介 口腔科学是研究口腔颌面部各组织器官(牙齿、牙周、牙槽骨、颌骨、唇、颊、舌、腭、口底、涎腺、颞下颌关节等)各组织器官疾病发生、发展和防治的一门临床医学分科。

课程总览

绪论 第一章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 【教学学时】1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①各组织器官的解剖名称,常用解剖标志 ②牙齿、牙周组织的解剖、组织结构2.熟悉:①牙齿的数目、名称及牙位记录 ②舌背乳头的名称和作用 3.了解:①三叉神经的分布范围 【重点、难点】 ①常用解剖标志 ②牙齿、牙周组织的解剖、组织结构【教学内容】 ①口腔功能 ②口腔解剖生理 ③颌面部解剖生理 第二章口腔颌面部检查 【教学学时】1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①口腔常规检查 ②病历书写规范 2.熟悉:①颌面部常规检查 3.了解:①特殊检查 ②影像学检查 【重点、难点】 ①口腔常规检查项目 ②牙位的书写 【教学内容】 ①口腔颌面部的常规检查方法 ②特殊检查 ③影像学检查

第三章口腔卫生保健 【教学学时】1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①正确的刷牙方法 ②口腔卫生 2.熟悉:①爱牙日的日期。 3.了解:①口腔保健。 【重点、难点】 ①正确的刷牙方法 【教学内容】 ①口腔卫生 ②口腔保健 第四章牙体牙髓病 【教学学时】1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①龋病的发病原因; ②急性牙髓炎的疼痛特点; 2.熟悉:①龋齿的临床表现及分类; ②急性根尖周围炎的临床表现 3.了解:①四环素牙 ②楔状缺损 【重点、难点】 ①龋病的发病原因; ②急性牙髓炎的疼痛特点; 【教学内容】 ①重点讲述龋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一般讲述龋齿的治疗方法。 ②重点讲述急性牙髓炎、根尖炎的临床表现;一般讲述其发病原因及 治疗方法。 ③一般讲述牙齿的非龋性疾病,慢性牙髓炎、根尖炎等的临床表现。 ④简要介绍干尸术和根管治疗术。 第五章牙周疾病 【教学学时】1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①慢性龈缘炎 ②慢性牙周炎

口腔材料学知识点

第一章 口腔材料:为了对缺损或缺失的软硬组织进行人工修复,恢复其外形与功能,所使用的主要就是人工合成的材料或其组合物,这些材料被称为口腔材料 口腔材料的分类: 1、按材料性质分类:有机高分子材料,无机金属材料,金属材料 2、按材料用途分类:修复材料,辅助材料 第二章 构成现在材料科学的三大支柱: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与高分子材料 合金特性: 1、熔点与凝固点:合金没有固定的熔点与凝固点,多数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各成分金属的低 2、力学性能:合金强度及硬度较其所组成的金属大,而延性及展性一般均较所组成的金属为低 3、传导性:合金的导电性与导热性一般均较组成的金属差,其中尤以导电性减弱更为明显 4、色泽:合金的色泽与所组成金属有关 5、腐蚀性:加入一定的铬、镍、锰与硅等可提高合金的耐腐蚀性 口腔金属分类: 1.贵金属:金(Au),铂(Pt),铱(Ir),锇(Os),钯(Pd),铑(Rh),钌(Ru)、(不包括银) 2.非贵金属 贵金属合金:合金中一种或几种贵金属总含量不小于25wt%的合金 金属的成型方法:铸造,锻造,机械加工,粉末冶金,电铸与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型 金属的腐蚀: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 口腔内可以形成原电池的情况: 1.摄取的食物中含有一些弱酸、弱碱与盐类物质,食物残屑经分解发酵可产生有机酸等均可构成原电池。 2.口腔内两种不同组成的金属相并存或相接触,可形成原电池,使相对活泼的金属被腐

蚀,两种金属间的活泼程度差异越大腐蚀越快。 3.口腔捏金属表面的裂纹、铸造缺陷及污物的覆盖等能降低该处唾液内的氢离子浓度而形成原电池正极,金属呈负极,由此构成原电池使金属腐蚀。 4.因冷加工所致金属内部存在残余应力,有应力部分将成为负极而被腐蚀 影响金属腐蚀的因素: 1,组织结构的均匀性 2.材料本身的组成、微结构、物理状态、表面形态以及周围介质的组成与浓度 3.环境变化如湿度与温度的改变,金属表面接触的介质的运动与循环 4.腐蚀产物的溶解性与其性质等 金属的防腐蚀: 1.使合金组织结构均匀 2.避免不同金属的接触 3.经冷加工后所产生的应力需通过热处理减小或消除 4.修复体表面保持光洁无缺陷 5.加入耐腐蚀元素。 陶瓷的结构:晶相、玻璃相与气相 与金属相比,陶瓷的力学性能有以下特点: 1.高硬度 2.高弹性模量,高脆性 3.低拉伸强度、弯曲强度与较高的压缩强度 4、优良高温强度与低抗热震性 单体:由能够形成结构单元的分子所组成的化合物称作单体,也就是合成聚合物的原料 聚合度:化合物中重复单元数成为聚合度,就是衡量高分子大小的指标 高分子材料分为:橡胶,纤维与塑料三大类; 单个高分子从几何结构分为线型、支链与交联三种类型

口腔材料学试题及答案大全

口腔材料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10 分。) 1. 合金化后金属的性质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不包括:. 凝固点与熔点的分离 . 韧性增高 . 传导性下降 . 硬度降低 . 延展性降低 正确答案: 2. 下列哪些物质可以延缓高分子材料的聚合: . O2 . 酚类 . PO . 有机叔胺 . 樟脑醌 正确答案: 3. 汞合金中哪个相的存在对其性能有较大的不良的影响:. γ1相 . γ2相 . γ相 . η相 . ε相 正确答案: 4. 以下属于弹性可逆性印模材料的是: . 琼脂 . 藻酸盐 . 硅橡胶 . 印模膏 . 石膏 正确答案: 5. 石膏类包埋材料的组成不包括: . 石英 . α-SO4·1/2H2O . 石墨 . 硼酸 . 磷酸盐 正确答案: 6. 对蜡型材料的性能要求不应包括: . 在软化温度时可以塑形 . 热胀率要小 . 流动性要好 . 应力松弛明显 . 颜色易于区别 正确答案: 7.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比色结果不会受到光源的影响 . 牙本质的颜色是比色的主体 . 尖牙颜色饱和度较中切牙高 . 颈部颜色较切端色度深

. 随年龄增长,牙色明度降低 正确答案: 8. 熟石膏的混水率为: . 0.1 . 0.3 . 0.5 . 0.7 . 1 正确答案: 9. 口腔材料的使用应满足哪些性能: . 生物安全性 . 机械强度 . 化学稳定性 . 美观 . 以上均对 正确答案: 10. 室温固化义齿基托树脂主要用途不正确的是:. 制作暂时冠 . 义齿修理 . 可摘局部义齿基托 . 义齿重衬 . 活动矫治器 正确答案: 二、名词解释(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尺寸变化 2. 应力 3. 包埋材料 4. 生物相容性 5. [正]比例极限 6. 粘接 7. 陶瓷 8. 合金 9. 老化 答: 10. 复合树脂 答:

口腔材料学 名解 总结

口腔材料学名词解释 1.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元素或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熔合在一起所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2.熔融(melt):金属由固态向液态转变的过程。 3.凝固(solidification):金属从液态向固态转变的过程。 4.冷却曲线:熔融的纯金属由液态向固态的冷却过程,可用冷却过程中所测得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冷却曲线来表示。 5.热处理(heat treatment):对固态金属或合金采用适当方式加热、保温和冷却,以获得所需要的组织结构 与性能的加工方法。 6.自由基(free radicals):是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共价键在光、热、射线的影响下,分裂成为两个含不成对 带独电子的活泼基团。 7.自由基聚合反应(free radical polymerization):单体分子借助于引发剂、热能、光能或辐射能活化成 单体自由基,然后按自由基历程进行聚合的反应。 8.聚合反应:由低分子单体合成聚合物的反应称聚合反应,分为加聚和缩聚两大类。 9.加聚反应(addition polymerization):单体通过加成反应而聚合起来的反应称为加聚反应,反应产物称 为加聚物。 10.缩聚反应(condensation polymerization):聚合反应过程中,除形成聚合物外,同时还有低分子副产 物产生的反应,其产物称作缩聚物。是缩合反应多次重复形成聚合物的过程。 11.尺寸变化(dimensional change):口腔修复材料及其辅助材料在凝固成形过程中或者使用过程中由于物 理及化学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材料外形尺寸变化的现象称为尺寸变化。 12.线[膨]胀系数(linear expansion coefficient):是指固体物质的温度每改变1℃时,其长度的变化和它 在0℃时长度之比,是表征物体长度随温度变化的物理量。单位为K-1。 13.热导率(thermal conductivity):又称为导热系数,其定义为当温度垂直梯度为1℃/m时,单位时间内 通过单位水平横截面积所传递的热量。单位W·m-1·K-1。 14.流电性/伽伐尼电流(Galvanism):是指在口腔环境中异种金属修复体相接触时,由于不同金属之间的电 位不同,所产生的电位差,导致电流产生,称为流电性。 15.表面张力(surface tension):促使液体表面收缩的力叫做表面张力。单位N/m。 16.表面能(surface energy):由于物质表面层原子或分子朝向外面的键能没有得到补偿,使得表面原子或 分子比物质内部原子或分子具有额外的势能,这种势能称为表面能,单位J/m2。 17.润湿性(wettability):液体在固体表面扩散的趋势称为液体对固体的润湿性,可由液体在固体表面的接触 角的大小来表示,接触角越小,润湿性越好。 18.应变(strain):当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不能产生位移时,它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将发生变化,这种形变称为应 变。应变是描述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形状变化的量。是指单位长度的变形。 19.应力(stress):物体发生形变时内部产生了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反作用抵抗外力,定义单位面积上的这 种反作用力为应力。应力是描述物体内部各点个方向的力学状态;单位面积所受的内力即为应力。 20.应力集中(stress concentration):指在材料截面的突变处,如孔、裂纹、螺纹等处,局部应力骤然增 大,应力峰远大于由基本公式算得的应力值,这种现象称为应力集中。 21.弹性模量(modulus of elasticity):是量度材料刚性的量,也称为杨氏模量,指材料在弹性状态下的应 力与应变的比值。弹性模量越大,材料的刚性越大。 22.回弹性(resilience):是材料抵抗永久变形的能力。它表征了在弹性极限内使材料变形所需的能量。可以 通过测定应力-应变曲线中弹性部分下的面积来计算回弹性。 23.韧性(toughness):指使材料断裂所需的弹性和塑性变形的能量。可用应力应变曲线弹性区和塑性区的总 面积表示。是材料抵抗开裂的能力。 24.冲击韧性/冲击强度:指在一次性冲击试验中,材料试样受冲击而破坏时单位横截面积破断所吸收的能量。 断裂韧性:指有裂纹的物体抵抗裂纹开裂和扩展的能力。 25.疲劳(fatigue):是指材料在交变应力作用下发生失效或断裂的现象,此时的断裂称为疲劳断裂。 26.疲劳强度(fatigue strength):指材料在交变应力作用下经过无限次循环而不发生破坏的最大应力,表示 了材料抵抗疲劳破坏的能力。 27.热应力:指由温度变化产生的应力。热应力长期作用的结果使充填体出现疲劳损伤,甚至裂纹。

【口腔医学】儿牙笔记

第一章乳牙、年轻恒牙的解剖形态与组织学结构特点 一、乳牙 1、乳牙体积小,牙冠短,呈乳白色,颈部缩窄明显,颈嵴特别突,尤其是乳磨牙的近中颊 颈嵴更明显。牙根细长且分叉特大,一方面以容纳下方正在生长的双尖牙牙胚,另一方面, 乳牙列因无双尖牙组,乳磨牙的功能负担重,特大的牙根分叉更有利于其在牙槽骨内的稳固。 2、乳牙的牙釉质和牙本质很薄,钙化程度比恒牙低,乳牙如有龋坏,扩散程度快且范围广 泛,容易导致牙髓疾病。 3、乳牙的髓腔大,髓壁薄,髓角高,(尤其是近中髓角比远中髓角要高,注意治疗。)根管粗,根尖孔大,包绕牙根的牙槽骨骨质疏松,骨髓腔大。乳牙牙髓组织疏松,内含细胞成分 多,血管分布广,纤维成分少,血运丰富、活力强,故乳牙的防御能力和修复功能都强。相 反,治疗不及时,感染则易于扩散。 4、乳磨牙牙根的生理性吸收多发生在根分叉的内侧面。乳前牙牙根的吸收常从根尖1/3的舌侧面开始。 二、年轻恒牙 概念:牙根未完全形成的萌出恒牙 1、髓腔 髓腔和根管都较粗大,髓角也相对较高,牙根未完全形成,根尖孔开扩呈喇叭口样,牙 齿萌出后牙根继续发育,约2-3年后才能完全形成,根尖孔也逐渐缩小,多根牙的各个牙根 发育,形成程度不完全一致。 2、牙髓组织 牙髓组织未分化的间叶细胞较多,纤维成分较小,血管丰富,活力旺盛,牙髓抗病能力 和修复能力均较强,有利于控制早期感染和消除炎症。应及时作保存活髓治疗。 第二章牙齿的发育及发育异常 儿童时期的三个牙列阶段 1、乳牙列阶段6月— 6岁口内只有乳牙 作用:婴幼儿、学龄前儿童的咀嚼器官 良好的咀嚼①促进颌骨的正常发育②使恒牙能够正常排列③食物嚼碎--反射性刺激唾液分泌--有助于消化、吸收。 问题:这个阶段是乳牙龋由开始到增高的时期 防治: (1)早发现,早治疗,防止牙髓病根尖病 (2)防止乳牙早失,造成恒牙错颌畸形 重点:VIII IIIV VIII IIIV 2、混合牙列阶段6岁— 12岁口内既有乳牙,又有恒牙。 作用:(1)是儿童颌骨、牙重要生长期。 (2)恒牙牙合建立的关键期。 问题:乳牙龋严重患龋时期,恒牙错合畸形的形成期。 恒牙龋开始患龋的时期。 防治:(1)早期矫治,诱导建立正常牙合。 (2)积极治疗乳牙龋、牙髓病、根尖病。 (3)早期防治恒牙龋窝沟封闭口腔健康教育早期充填

口腔材料学考试重点内容

1.聚合物的产生:聚合物的产生方法有本体聚合、溶液聚合、悬浮聚合、乳液聚合等。 2.润湿性:液体在固体表面扩散的趋势称为液体对固体的~。可由液体在固体表面的接触角的大小来表示。接触角越小,润湿性越好。润湿是粘结的必要条件。 3.彩色三个特性,由色调、彩度和明度三个特性构成 4.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 弹性变形: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变形。外力去除后变形的物体可完全恢复其形状。这种变形称为~。 塑性性变:如果外力取出后变形外力去除后变形的物体发生永久性变形不能完全恢复其原始形状,则称~。 5.弹性模量:是度量材料刚性的量,也称杨氏模量,指在弹性状态下应力与应变的比值。弹性模量越大,刚性越大。 6.疲劳:是指材料在交变应力作用下发生失效或断裂的现象。此时的断裂称为~断裂 7.延性:是指材料在受到拉力而产生破坏之前的塑性变化能力,可通过测量材料断裂后延伸率以及拉伸试样面积的减小来测定材料的延性。 8.展性:材料在压应力下承受一定的永久变形而不断裂的性质称为~。 9.硬度:是固体材料局部抵抗硬物压入其表面的能力,是衡量材料软硬程度的指标。 10.硬度测量的方法有三种:表面划痕发、表面压入法、回跳法。 11.蠕变:是指固体材料在保持应力不变的条件下,应变随时间延长而增加的现象。 12.老化:高分子材料在加工、贮存和使用过程中犹豫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其物理、化学性质和力学性能逐渐变坏的现象,称为~。 13.扩散:物体中原子和分子向周围移动的现象,称为扩散。 14.吸附:固体或液体表面的离子、原子或分子与接触相中的离子、原子或分子之间,借助于静电力或分子见范德瓦耳斯力所产生的吸着现象。 15.银汞合金:是一种特殊的合金。它是由银合金粉与汞在室温下混合后形成的坚硬合金。这一形成合金的过程称作汞齐化。银汞合金的优良性能,是一种使用悠久的牙齿充填修复材料。 16.汞的污染与保护:临床在应用银汞合金时应注意防护,可采取以下措施 1)银汞合金的手工调和研磨应当在密闭且有通风的调和箱内进行 2)操作过程中皮肤不要接触汞及其调和物 3)汞应保存在不易破损的密闭容器中,且远离热源 4)磨除旧银汞充填物时,应使用大量喷水,术者宜戴口罩或面具,以免吸入汞尘 5)从口腔内清除的银汞合金碎屑不应排入下水道,而应集中收集于装有水的容器中防止汞对环境的污染。 6)胶囊使用后应立即盖紧,并收集于密闭容器中 7)诊室要保持通风良好,工作台面应无渗漏,并有突起的边缘,以防汞滴溢流,有利于收集、清除溅落的汞滴 8)诊室地面最好用易于清洁的无缝材料铺盖,并延续至墙上10cm以上 9)如果汞洒落地面,应在洒落处洒上硫磺粉,然后再清除处理 10)不可对银汞合金加热 17.玻璃离子水门汀的应用:适用范围玻璃离子水门汀主要用于牙缺损的充填修复、固定修复体及正畸附件的粘固、窝洞的垫底及衬层,还可用于封闭窝沟点隙应用注意事项通常作充填修复材料时的粉液比为3:1(质量比),作为粘固时粉液比为1.25—1.5:1(质量比)将粉、液置于清洁,干燥的玻璃板上,用塑料拌刀进行调和,金属调拌刀会导致调和物颜色变灰。一旦量取好,粉液应当尽快调和,以免液剂中水分挥发。通常在45秒内

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实习教学大纲

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实习教学大纲(2015年修订)一、实习目的与要求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思维方法,巩固和提高所学的基础理论、临床知识和技能,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的重要阶段。在临床实习中,要培养实习生树立救死扶伤及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塑造良好的医德医风、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掌握常见口腔疾病的检查方法、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和治疗技能、危急病症的治疗原则,了解新知识、新技术和各学科的进展,完成实习大纲规定的教学要求,为今后从事口腔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二、实习科室与内容(一) 实习科室:口腔内科(包括牙体牙髓、牙周粘膜、儿童口腔、口腔预防),口腔颌面外科(包括门诊和病房),口腔修复科,口腔正畸科,口腔放射科。 (二) 实习内容(要求实习生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实习任务) 1.牙体牙髓单纯龋洞充填大面小根管实习安直接间接前牙后牙脱 I 积充手长度 II III IV V 内容抚盖髓盖髓根充根充敏类填术测量类洞类洞类洞类洞洞工作量 40 25 12 15 25 5 6 2 8 20 15 10 2 35 2.牙周粘膜口腔全口全口特殊粘牙周实习全身结扎调脱牙周卫生龈上龈下局部膜系统内容用药固定和敏手术宣教洁治洁治用药病病历工作量 50 30 5 10 5 2 3 2 2 20 1 3.口腔修复科固定修复全口义齿修复实习活动义齿拆除不良修补全冠(含种植内容修复修复体桩冠固定桥单颌全口总全口修复2枚)

工作量 7 5 3 10 1 1 3 2 4.口腔颌面外科门诊 (1)掌握门诊病历、处方、化验单的正确书写。(2)掌握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 断和治疗方法。(3)了解门诊病人急救的原则和方法。(4)掌握一 般牙、常见阻生牙的常规拔除技术,以及拔牙并发症的处理和 预防,要求每人拔牙总数30颗以上(二个月内)。 1 (5)外科门诊常见小手术的基本操作,包括唇、舌系带矫正术,牙助萌术,乳头状瘤切除术,牙龈瘤切除术,活检术以及清创术,牙种植术,颌间栓结术等,要求每人动手参与小手术10例左右。 (6)掌握常规护理知识,每人须从事一周时间的护理工作。附:口腔外科门诊实习工作量实习乳牙切牙前磨牙磨牙阻生牙 松牙固多生牙系带牙槽粘液囊种植牙内容拔除拔除拔除拔除拔除定术 拔除术修整修整肿切除手术工作量 10 10 10 10 2 1 2 2 1 1 2 5.口腔颌面外科病房(1)每人须参与管理病床3—5张,在老师的指导下,定期查房,掌握换药、穿刺、缝合等常规操作。(2)掌握各种医疗文书的书写,完成10—30份完整的住院大病历。(3)跟班学习,当好器械师、助手,参加手术要达到10—20次。(4)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参加住院病人及急诊病人的抢救工作。(5)熟悉X线片、CT及MRI的阅读知识。 6.口腔预防社区口腔保健简单的儿童根据需要参与预防科其窝沟氟化口腔实习口腔健 康教牙病治疗(龋他日常工作(爱牙日,封闭泡沫卫生育,流行病学齿

口腔材料学考点整理

1、基托变形影响因素P159 (1)装盒不妥,压力过大 (2)填胶过迟 (3)升温过快 (4)基托厚薄差异过大 (5)冷却过快,开盒过早 2、基托产生气孔的原因 1.升温过高过快 2.粉液比失调(牙托水过多过少) 3.填塞过早过迟 4.压力不足 3、影响树脂光固化深度的因素P91 (1)材料的透明度 (2)照射光源有效波长的光强度 (3)照射时间 (4)光源离材料表面的距离 4、蠕变指的是什么P51 蠕变是指固体材料在保持应力不变的条件下,应变随时间延长而增加的现象。(与塑性变形不同,塑性变形通常在应力超过弹性极限之后才出现,而蠕变只要应力的作用时间相当长,它在应力小于弹性极限时也能出现。牙科银汞合金存在蠕变现象,蠕变较大,更容易产生应变积累和断裂以及修复体边缘破碎,可导致继发龋。) 5、种植材料的性能 (1)生物学性能→生物安全性、生物相容性、生物功能性 (2)适宜的力学性能 (3)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4)可消毒灭菌 (5)良好的加工成型性和临床操作性 (6)生产实用 6、常用的口腔种植材料——钛 7、对牙髓刺激最小的水门汀——氧化锌丁香酚水门汀 8、修复常用器材——金刚砂 9、磷酸锌水门汀的性能要求 (1)凝固时间:2~5分钟 (2)薄膜厚度:≤25μm (3)粘固性能:机械嵌合力固位 (4)力学性能:压缩强度70~110MPa,径向拉伸强度大约为5.5MPa,弹性模量约13.7GPa (5)尺寸变化:凝固初期轻微膨胀,凝固后轻微收缩0.04%~0.06% (6)溶解性:在唾液中会逐渐溶解,溶解导致强度和粘固力降低。粉液比小,固化后材料在唾液中溶解性大。 (7)传导性:不到热,也不导电 (8)牙髓刺激性:对牙髓和牙龈有较大的刺激。但引起的牙髓反应一般是可逆的,通常在5~8周后可以恢复。 10、烤瓷合金的性能要求 (1)合金的熔化温度>瓷的烧结温度和焊料的焊接温度

口腔材料学课程标准

《口腔材料学》课程标准 建议课时数: 学时 36 学分 2 一、课程定位 《口腔材料学》是口腔医学专业核心能力课程,是口腔医学专业必修课,是口腔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丰富、知识广泛,不仅包括口腔医学内容,还涉及物理、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以及生物医学基础与临床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充分掌握《口腔材料学》的基础理论,并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能运用这些知识。本课程的前导课程为《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后续课程为《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和《口腔预防医学》。 二、课程任务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充分掌握常用口腔材料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能,为临床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各类口腔材料的组成、性能、应用范围与使用方法。 2.了解口腔材料的定义、类型及其与临床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1.掌握常用口腔材料的使用技能。 2.学会口腔常用材料的选择技能。 (三)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勤奋、严谨求实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2.注重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职业道德。

具有“双师”素质,主讲教师要求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专(校内教师)、兼(临床一线教师)教师比例约为l:2。实验教师要求有3年以上的口腔临床经验,具有协助专业教师指导实训教学的能力。 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常规课程资源: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学进度表、教案、多媒体课件、试题库、影像图库各一套。其中,教学大纲在教务处指导下由教研室不定期修订;每位主讲教师需有自制的教案、课件、题库。 2.纸质专业图书、电子书籍、期刊、数字图书馆等,由学校图书馆系统性提供,本课程的专业教师对图书馆的购进书目,有重要的参考和建议权。 3.精品课程网站:需有本校自己的精品课程网站,同时参阅借鉴同类院校

(完整版)《口腔材料学》理论教学大纲(口腔)

《口腔材料学》理论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本科口腔医学专业使用) Ⅰ前言 口腔材料学是研究口腔材料及其与口腔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达到利用这些材料及制品以替代和恢复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口腔软、硬组织缺损缺失的生理外形,并重建已丧失的生理功能的一门学科.它是口腔医学与材料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是口腔医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口腔材料的分类、组成和主要理化性能、机械性能、生物性能以及与临床应用的关系,为合理有效地利用口腔材料和准确制作修复体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学习口腔医学其它课程和临床实践奠定基础。 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口腔医学学生使用。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 二教师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专业要求和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为24学时,理论20学时,实验4学时。 四《口腔材料学》,人民卫生出版社,陈治清,3版,2003年。 Ⅱ正文 第一章总论 一教学目的 学习口腔材料的基本概况、材料的性能。 二教学要求 (一)熟悉口腔材料的性能。 (二)了解口腔材料的发展简史、分类、标准和标准化组织。 三教学内容 (一)口腔材料学的概述(发展简史、分类、口腔材料的标准和标准化组织、本教材的范围和的) (二)材料的性能(物理性能、机械性能、化学性能、生物性能) 第二章口腔有机高分子材料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口腔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概念,熟悉常用高分子材料的性能特点及性能与临床 用的关系;临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二教学要求

口腔材料学重点笔记

口腔材料学 口腔材料发展史列表 从公元前开始的口腔材料的粗浅尝试: 史载2500年前口腔材料最早应用 公元前700-500年黄金制造牙冠及桥体 公元1世纪棉绒、铅和其他物质充填龋齿 公元7-10世纪的中国唐代以银膏补牙,其主要成分为银,汞,锡 口腔材料发展史列表 1050-1122年?研碎的乳香、明矾和蜂蜜充填龋齿 1548年Walter Herman Ryff撰写第一部口腔医学专着,对口腔修复材料的发展影响深远 18世纪口腔材料伴随口腔医学迅速发展 1728年Pierre Fauchard发表专着标志着现代口腔医学的开端,并介绍当时各种修复材料及其操作技术,包括象牙制作义齿 1756年用蜡制取口腔印模,并用煅石膏灌注模型 1770年Jean Darcet开始将低熔点合金用于牙科 1792年法国人De Chemat获得瓷牙制作方法的专利 20世纪60年代中期聚羧酸水门汀问世 1963年美国学者Bowen获得牙科复合树脂专利 1971年英国学者Wilson开发玻璃离子水门汀 1978年?羟基磷灰石等生物陶瓷作为植入材料应用于口腔临床 20世纪80年代后期?树脂改性的玻璃离子水门汀问世 20世纪90年代初期聚酸改性的复合树脂--复合体(Compomer)问世 口腔材料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从20世纪开始形成的。1900年以前只有为数极少的人专门从事口腔材料的研究工作,而目前世界上有相当数量的具备口腔医学、物理学、化学、工程学等专业知识、训练有素的专门人才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许多医科大学的口腔医院内,设立了专门的口腔材料学教研室、研究室或中心, 开设了口腔材料学课程,还授予这门学科的硕士和博士学位 近来一些综合性大学也开始了口腔材料的研究工作,使口腔材料研究范围不断扩展,显示出了不同学科互相渗透的真谛。而且自1920年建立了口腔材料制品的第一项质量标准(银汞合金质量规格)以来,目前已经建立了各种口腔材料、器械和设备的国际标准 口腔材料学已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具有自身学术价值和理论水平的基础科学 口腔材料按材料性质分 有机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 印模材料烤瓷材料锻造合金 蜡模材料瓷材料铸造合金 基托树脂种植瓷材料银汞合金 复合树脂瓷牙焊接合金 塑料牙模型材料金属制品 根充材料水门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