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下册正比例与反比例练习题

六年级下册正比例与反比例练习题

六年级下册正比例与反比例练习题
六年级下册正比例与反比例练习题

正比例和反比例测试题

一、轻松填一填。

1、比例尺=():(),

2、一幅平面地图上,图上距离4厘米表示实际距离8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3、A、B两地相距6千米,在比例尺是1:300000的地图上应画()厘米。

4、比例尺800:1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倍。

5、一个零件长8毫米,画在设计图上是16厘米,这幅设计图的比例尺是()。

6、用边长是2分米的方砖铺地需要3000块,改用边长是5分米的方砖铺地,要用()块。

7、在A×B=C中,当B一定时,A和C成( )比例,当C一定时,A和B成( )比例。

8、一幅图的比例尺是。A、B两地相距320km,画在这幅图上应是()cm。

9、六年级同学排队做广播操,每行人数和排成的行数成()比例;出油率一定,花生油的质量和花生的质量成()比例;3x=y,x和y成()比例;实际距离一定,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成()比例。

二、判断如下情形成“正”比例、“反”比例或“不成”比例。

1、教室的面积一定,某班学生人数与人均占地面积成( )比例。

2、《鹤壁日报》定价一定,订阅份数和所需要的总钱数成( )比例。

3、大豆油的总质量一定,大豆的千克数和出油率成( )比例。

4、圆的半径和周长成( )比例。

5、长方形的周长一定,长和宽( )比例。

6、一袋面粉食用去的数量和剩下的数量( )比例。

7、长度一定的铁丝平均分成若干段,每段长度和截的段数成( )比例。

8、如果y=5x,那么x和y成( )比例。

9、购置电脑的总价一定,电脑单价和数量成 ( ) 比例。

10、电脑的单价一定,购置电脑的数量和总价成 ( ) 比例。

11、一个人的年龄和身高成 ( ) 比例。

12、圆锥的体积和底面积成 ( ) 比例。

13、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成 ( ) 比例。

14、在一定的时间里,制造零件的个数与制造一个零件所需要的时间成 ( ) 比例。

15、从兰州到北京,火车所行的时间与速度成()比例。

16、长方体的底面积一定,体积和高成()比例。三、选择。

三、选择题

1、如果甲数=乙数÷5,那么甲数和乙数()。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2、一个正数和它的倒数成()。

A、正比例

B、反比例

C、不成比例

3、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按1:4的比例尺放大后它的面积是()。 A、48平方厘米 B、96平方厘米 C、192平方厘米

4、下面数量关系中()能构成正比例,()能构成反比例。

A、路程÷速度=时间(一定)

B、总价=单价×数量

C、A×B=C (一定)

D、A+B=C(一定)

四、数学与生活。

1、在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甲市到乙市的距离是3.6厘米。汽车以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从甲市到达乙市要用几小时?

2、在比例尺是1:500000的地图上,测得南京与上海的距离是6厘米,在另一幅比例尺是1:400000的地图上,南京与上海的距离应是多少厘米?

3、在同一张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是40厘米,乙丙两地的距离是50厘米,已知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8千米,乙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4、某张平面示意图的比例尺是1:8000,

(1)3200米的长的马路在图上应是多长?

(2)一个长方形居民小区在图上长1厘米、宽0.5厘米,它的实际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5、某小区要修建一个长方体游泳池,在比例尺是1:200的设计图上,游泳池的长为30厘米,宽为10厘米,深为1厘米。

①这个水池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②按这图纸施工,修建这个水池要挖出多少立方米的土?

(完整word)六年级下册“正比例和反比例”练习题

六年级下册“正比例和反比例”练习题 一、填空题: 1、两种()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如果这两种量中()的两个数的()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关系式是()。 2、两种()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如果这两种量中()的两个数的()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关系式是()。 3、练习本总价和练习本本数的比值是().当()一定时,()和()成()比例. 4.35:()=20÷16=25() =()%=()(填小数) 5.因为14 X=2Y,所以X:Y=():(),X和Y成()比例。 6.一个长方形的长比宽多20%,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的最简整数比是()。 7.向阳小学三年级与四年级人数比是3:4,三年级比四年级少()% 四年级比三年级多()% 8.甲乙两个正方形的边长比是2:3,甲乙两个正方形的周长比是(),甲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比是()。 二、判断题: 1.一个因数不变,积与另一个因数成正比例.()

2.长方形的长一定,宽和面积成正比例.() 3.大米的总量一定,吃掉的和剩下的成反比例.() 4.圆的半径和周长成正比例.() 5.分数的分子一定,分数值和分母成反比例.() 6.铺地面积一定,方砖的边长和所需块数成反比例.() 7.除数一定,被除数和商成正比例.() 8.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同一个数,比值不变。() 9.总价一定,单价和数量成反比例。() 10. 正方体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成反比例。() 11. 订阅《今日泰兴》的总钱数和分数成正比例。()12.铺地面积一定,方砖面积和所需块数成反比例.()三、选择题: 1.把一堆化肥装入麻袋,麻袋的数量和每袋化肥的重量.()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2.和一定,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3.在汽车每次运货吨数,运货次数和运货的总吨数这三种量中,成正比例关系是(),成反比例关系是(). A.汽车每次运货吨数一定,运货次数和运货总吨数. B.汽车运货次数一定,每次运货的吨数和运货总吨数. C.汽车运货总吨数一定,每次运货的吨数和运货的次数. 4. 已知X8 =1.2、8Y=1.2,所以X和Y比较()

六年级数学比例练习题

六年级数学比例练习题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第五周 六年级数学周周清 姓名: 一、 填空 1、( )∶12=8 6=( )÷20=( )%=( )用小数表示。 2、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1)7:5和8 :6( )(2)10:9和:18 ( ) (3)3.05.052:32:和( )(4)1.06.018 193:和:( ) 3、写出比值是4 3的两个比:( ) :( )和( ) :( ), 再把它们组成比例是( )。 4、4 .06.15.02=根据( )性质 ( )×( )=( )×( ) 5、8×5=10×4 ( ):( )=( ):( ) ( ):( )= ( ):( ) 6、写出18的所有因数,并选两组组成比例。 7、(1)3.05m 3=( )m 3( )dm 3 (2)=( )kg (3)93000mL=( )L=( )dm 3 (4)125g=( )kg 8、 判断、在下面各题中成正比例的打上∨。

①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 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底和高。() ③一个加数一定,和与另一个加数。() ④每行植树的棵数一定,植树的总棵数和行数。() ⑤数量一定,单价和总价。() ⑥三角形面积一定,底和高。() 1、新堂小区1号楼的实际高度是38米,它的高度与模型高度的 比是500 :1 。模型的高度是多少厘米 2、汽车厂按1:24的比生产了一批汽车模型。轿车模型长㎝ 它的实际长度是多少 3、学校计划绿化一块400m2的空地,先划出总面积的20%种树,剩下的按3:5种花和种草,种花的面积有多大 4、图书馆买来180本儿童故事书,按1∶2∶3分给低、中、高年级同学阅读.低、中、高年级各分到多少本

六年级数学正比例练习题

正比例 一.判断下面的两种量就是否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1.苹果的单价一定,购买苹果的数量与总价。( ) ( )○( )=单价( ) 因为与的( )一定,所以( )与( )正比例。 2、轮船行驶的速度一定,行驶的路程与时间。( ) ( )○( )=速度( ) 因为与的( )一定,所以( )与( )正比例。 3、每小时织布米数一定,织布的米数与时间。( )

( )○( )=每小时织布米数( ) 因为与的( )一定,所以( )与( )正比例。 4.幼儿园老师分给每个小朋友的饼干的块数一定,小朋友的人数与所需的饼干数。( ) ( )○( )=( ) 因为与的( )一定,所以( )与( )正比例。 5、订阅《中国小年报》的份数与钱数。( ) ( )○( )=( ) 因为与的( )一定,所以

6、小新跳高的高度与她的身高。( ) 因为与的( )一定,所以( )与( )正比例。 7.长方形的宽一定,它的面积与长。( ) ( )○( )=( ) 因为与的( )一定,所以( )与( )正比例。 8、长方形的宽一定,它的周长与长。( ) ( )○( )=( ) 因为与的( )一定,所以

9、小麦的每公顷产量一定,小麦的公顷数与总产量( )。 ( )○( )=( ) 因为与的( )一定,所以( )与( )正比例。 10.平行四边形的高一定,它的面积与底。( ) ( )○( )=( ) 因为与的( )一定,所以( )与( )正比例。 11、三角形的高一定,它的面积与底。( ) ( )○( )=( )

因为与的( )一定,所以( )与( )正比例。 12、圆的周长与半径。( ) ( )○( )=( ) 因为与的( )一定,所以( )与( )正比例。 13、圆的面积与半径。( ) ( )○( )=( ) 因为与的( )一定,所以( )与( )正比例。 14、甲地到乙地,已行的路程与剩下的路程。( )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教学设计 一、复习 1.什么叫做“比”,“比”的性质有哪些?(两数相除就叫做两个数的比,比号的前面是比的前项,后面是比的后项,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比值不变这就是比的基本性质。) 2.求下面两个比的比值,你发现了什么?12∶16(3/4),18∶24(3/4) 二、教学比例的意义 1.创设情景引发思考 出示教科书中的主题图: (1)说一说各幅图的情景(1是天安门广场升国旗,2是校园里升国旗,3是教室里的国旗,4是谈判桌上的国旗)

(2)这些国旗的大小都一样吗?(不一样) 这是老师测量的结果第一个国旗长5m,宽10/3m,第二个国旗长2.4m,宽1.6m,第三个国旗长60cm,宽40cm,第四个国旗长15cm,宽10cm 这几面国旗的形状是一样的,但长和宽却各不相同,你们能发现什么规律吗?(各个国旗的长宽的比值都相同,都是3:2) 2.探究新知 (1)理解比例的意义 实践活动:根据刚才的发现,画一面与这几面国旗长和宽都不同的国旗外形,并保证不变形。 汇报展示:让学生汇报自己所画国旗的长和宽,并说明为什么没有变形。 理解比例的意义: 这些比化简后都是3:2,也就是比值是多少呢?(3/2) 教师边板书边总结因为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所以我们可以写一个等式: 2.4:1.6=60:40或2.4/1.6=60/40 像这样由两个相等的比组成的式子我们把它叫做比例。我们已经知道组成一个比的两个数分别叫做比的前项和后项,组成比例的四个数页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在图上这四面国旗的尺寸中,还能找出哪些比来组成比例? 分组讨论,教师巡视,给予指导。 请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将组成的比例分类板书在黑板上。 教师结合板书归纳:根据同学们找到的结果,我们看到,这四面国旗的长与宽的比值都相等,所以每两面国旗的长与宽的比都可以组成比例。同样,这四面国旗长与宽的比值也相等,所以每两面国旗的宽与长的比也都可以组成比例。另外我们还发现每两面国旗的长与长的比值与宽与宽的比值也相等,所以每两面国旗的长与长的比,与宽与宽的比页可以组成比例。根据两个相等的比可以组成比例,从四面国旗的尺寸中,我们可以组成许多哥比例。 三、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观察黑板上的比例式,你能发现比例的内项与外项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完整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练习题

比例练习题 一、填空 1. 4 :5 = 24÷( ) 3.5:( )= 5:7 2. 图上距离3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8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3. 如果x ÷y = 320×2,那么x 和y 成( )比例;如果x:3=6:y ,那么x 和y 成( )比例。 4. 一本书的总页数一定,看的天数与平均每天看的页数成( )比例,总路程一定,已行的路程与未行的路程( )比例,长方体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成( )比例。 5. 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边长的比是4:5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面积的比是( )。 6. 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是5.6,如果一个外项是2.8,另一个外项是( )。 7. A ×B=C ,当C 一定时,A 和B 成( )比例;当B 一定时,A 与C 成( )比例。 8. 甲数是乙数的5 3,乙数比甲数多( )。(填百分数) 二、解比例 (1)96:X = 16:5 (2)53:0.75=4:X (3) 10X =54.2 三、解决问题 1. 修一条路,如果每天修70米,8天可以修完;如果每天修80米,几天可以修完?(用比例方法解)

2. 一个房间的地面,用面积为9平方分米的方砖来铺,要960块; 如果改用边长为4分米的方砖来铺,需要多少块?(用比例方法解) 3. 一个晒盐场用100克海水可以晒出10克盐。如果一块盐田一次放 入585000吨海水,可以晒出多少吨盐? 4.甲地到乙地的实际距离是120千米,在一幅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应画多少厘米? 5. 小明买4本同样的练习本用了3.2元,4.8元可以买多少本这样的 练习本?(用比例方法解答)。

六年级正比例和反比例专题训练

正比例和反比例专题训练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圆的周长与下面那种量成正比例关系() A.圆的面积 B.圆的直径 C.圆周率 2.如果圆锥的底面半径一定,那么圆锥的体积与圆锥的高()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3.如果ab=3,那么a与b() A.不成比例 B.成反比例 C.成正比例 4.用地砖铺一间教室,地砖的块数和()成反比例. A.每块地砖的边长 B.每块地砖的面积 C.每块地砖的周长5.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幅方格图中,数对(1,2)和(2,1)表示的位置相同 B.把1.005这个数扩大100倍,原数的小数点要向右移动三位 C.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5厘米,它的面积和高成反比例 D. 8﹣5X=1是方程 6.一本书的总页数一定,已经看到的页数和未看的页数()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7.当x×y=56时,x和y是() A.成正比例的量 B.成反比例的量 C.不成比例 8.下列各题中,哪两种量不成正比例或不成反比例关系的是() A.长方形的面积一定,长和宽 B.征订《小学生周报》,征订的数量和总价 C.收入一定,支出和结余 9.下列选项中()成反比例关系. A.比例尺一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B.路程一定,车轮的半径与车轮转动的圈数 C.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 10.下面的四句话中,错误的有()句. ①平均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高与底成正比例. ②车轮的周长一定,车轮行驶的路程和转数成反比例. ③如果ab÷4=40,那么a与b不成比例. ④如果a与b成反比例,b与c成反比例,那么a与c也成反比例. A.四 B.三 C.两 D.一

六年级数学下册正比例的意义练习题

六年级数学下册正比例的意义练习题 一、判断。 1.一个因数不变,积与另一个因数成正比例。 ( ) 2.长方形的长一定,宽和面积成正比例。 ( ) 3.大米的总量一定,吃掉的和剩下的成正比例。 ( ) 4.圆的半径和周长成正比例。 ( ) 5.分数的分子一定,分数值和分母成正比例。 ( ) 6.铺地面积一定,方砖的边长和所需块数成正比例。 ( ) 7.圆的周长和直径成正比例。 ( ) 8.除数一定,被除数和商成正比例。 ( ) 9.和一定,加数和另一个加数成正比例。 ( ) 二、填空。 1.两种( )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 ),如果这两种量中( )的两个 数的( )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 ),关系式是( )。 2.一房间铺地面积和用砖数如下表,根据要求填空。 (1)表中( )和( )是相关联的量, ( )随着( )的变化而变化.。 (2)表中第三组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是( ),比值是( );第五组这两种 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是( ),比值是( )。 (3)上面所求出的比值所表示的的意义是( ),铺地面积和砖的块数的( ) 是一定的,所以铺地面积和砖的块数( )。 3.练习本总价和练习本本数的比值是( ).当( )一定时,( )和 ( )成( )比例。

三、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1.平行四边形的高一定,它的底和面积。 2.被除数一定,商和除数。 3.小明的年龄和他的体重。 4.做一件衬衫的用布量一定,生产这种衬衫的总用布量和件数。 5. 拖拉机每天耕地的公顷数一定,耕地的总公顷数与天数。 四、思考。 第一题: A、B 、C 三种量的关系是: A×B = C 1.如果 A一定,那么 B和 C成( )比例; 2.如果 B一定,那么 A和C 成( )比例。 第二题: 如果Y=8X (Y ,X都不为0), X和 Y成( )比例。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专项复习题(最新)

一、填空题 1、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是最小的质数,一个内项是0.5,另一个内项是( )。 2、甲数× 43 =乙数×60%,甲:乙=( : )。 3、0.75:3 2 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 4、一幅地图的线段比例尺是 它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 )倍。 5、在 1000 1 的图纸上,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为16平方厘米,它的实际面积是( )平方米。 6、甲数的5 3是甲乙两数和的41 ,甲乙两数的比是( )。 7、一个比例式,两个外项的和是37,差是13,比值是6 5 ,这个比例式可以是( )。 8、一车水果重1.8吨,按2:3:5的比例分配给甲、乙、丙三个水果店,乙水果店分得这批水果的(  )。 9、星期天,小丽看一本书用了2小时15分,小红同样一本书用了2.15小时,小丽和小红看书用的时间比是( )。 10、在一个比例式中。两个外项都质数,它们的积是22,一个内项是这个积的10 1 ,这个比例式可以是( )。 11、两地相距80千米,画在比例尺是1:400000的地图上,应画( )厘米。 12、一杯糖水,糖与水的比是1:4,喝去2 1 杯糖水后,又用水加满,这时杯中糖与水的比是( )。 13、已知一个比例的两个外项分别是3和41,组成比例的两个比的比值是2 1 ,这个比例是( )。 14、甲数比乙数多 3 2 ,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15、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5,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2:3:4,甲数是( )。 16、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互为倒数,一个外项是 8 1 ,另一个外项是( )。 17、圆柱的高一定,圆柱的底面积与体积( )比例。 0 80 40120 160千

(完整版)六年级下册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练习题.doc

马西小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练习题二 一、判断. 1.一个因数不变,积与另一个因数成正比例.() 2.长方形的长一定,宽和面积成正比例.() 3.大米的总量一定,吃掉的和剩下的成反比例.() 4.圆的半径和周长成正比例.() 5.分数的分子一定,分数值和分母成反比例.() 6.铺地面积一定,方砖的边长和所需块数成反比例.() 7.铺地面积一定,方砖面积和所需块数成反比例.() 8.除数一定,被除数和商成正比例.() 二、选择. 1.把一堆化肥装入麻袋,麻袋的数量和每袋化肥的重量.() A.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2.和一定,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A.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3.在汽车每次运货吨数,运货次数和运货的总吨数这三种量中,成正比例关系是(),成反比例关系是(). A.汽车每次运货吨数一定,运货次数和运货总吨数. B.汽车运货次数一定,每次运货的吨数和运货总吨数. C.汽车运货总吨数一定,每次运货的吨数和运货的次数. 正比例反比例练习(一) 一、判断题: 1、圆的面积和圆的半径成正比例。() 2、圆的面积和圆的半径的平方成正比例。() 3、圆的面积和圆的周长的平方成正比例。() 4、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成正比例。() 5、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成正比例。() 6、长方形的面积一定时,长和宽成反比例。() 7、长方形的周长一定时,长和宽成反比例。() 8、三角形的面积一定时,底和高成反比例。() 9、梯形的面积一定时,上底和下底的和与高成反比例。() 10、圆的周长和圆的半径成正比例。() 二.选择题 (1)根据表格判断数量间的比例关系。 时间(小时) 2 3 5 7 8 路程(千米)100 150 250 350 400 时间与路程 ( ) 。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 2)圆柱体底面积与高( )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 例 C.不成比例 圆柱体底面积 300 200 150 120 100 (平方分米) 圆柱体高 2 3 4 5 6 (分米) (3) 年龄与身高 ( ) 。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 例 C.不成比例 年龄(岁) 2 3 4 5 6 身高(厘米)94 110 119 125 131 三.看图表填空 ( 1)根据规律判断比例关系,并填空。

六年级正比例练习题.docx

六年级正比例练习题 一、判断是否成正比例并说出理由 1、比例尺一定,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 2、小麦的出粉率一定,小麦的质量与面粉的质量() 3、分数值一定,分数的分子与分母() 4、时间一定,速度与路程() 5、被减数一定,减数与差() 6、买相同的电脑,购买的电脑台数与总价() 7、总路程一定,已行的路程与未行的路程() 8、六( 1)班同学做操,每排站的人数与排数()_ 9、长方形的长一定,宽和面积成正比例.() 10、报纸的单价一定,总价与订阅的份数.() 11、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 12 时间一定,每小时织布的米数和织布总米数() 13、路程一定,车轮的直径与车轮的转数.() 14、三角形的高一定,底和面积() 15.小刚跳高的高度和他的身体成正比例() 16、班级学生的总人数一定,出勤率与缺勤率成正比例 17 、小明要做了 12 到数学题,做完的题和没做的题。() 18、.圆的周长和半径。() 19、平行四边形的高一定,它的面积和底。() 20、.圆的面积和半径。() 二、判断 1.一个因数不变,积与另一个因数成正比例.() 2.长方形的长一定,宽和面积成正比例.() 3、大米的总量一定,吃掉的和剩下的成正比例.() 4.圆的半径和周长成正比例.() 5.分数的分子一定,分数值和分母成正比例.() 6. 铺地面积一定,方砖的边长和所需块数成正比例.() 7.圆的周长和直径成正比例.() 8 除数一定,被除数和商成正比例.() 9.和一定,加数和另一个加数成正比例.() 10、拖拉机每天耕地的公顷数一定,耕地的总公顷数与天数。() 三、填空. 1.两种()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如果这两种量中()的两个数的()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关系式是(). 1 / 1

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习题及答案

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习题 第4单元比例——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1组成一个比例是:()1、用0.4、1.2、1.5和 2 答案提示:(答案不唯一) 1 1.2:0.4=1.5: 2 第4单元比例——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2013年5月22日,中华鲟纪念币和白鳍豚纪念币的价格比是2:3,每枚中华鲟纪念币的价格是50元,每枚白鳍豚纪念币的价格是多少元? 答案提示: 75元。 解题思路: 解:设每枚白鳍豚纪念币的价格x 元。

50: x = 2: 3 2x=50×3 2x= 150 x=75 答:每枚白鳍豚纪念币的价格是75元。 第4单元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 3、一堆西瓜,西瓜的数量和总价如下表: 西瓜的数量与总价成比例关系吗?为什么? 答案提示: 答:不成比例。 解题思路: 虽然西瓜的数量增加,总价也随着增加,但是总价与数量的比值(单价)是变化的,所以不成比例。 第4单元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 4、李刚和王红做同样多的数学题,两人做题的效率比是5:8,

两人做题的时间比是多少? 答案提示: 答:8:5 解题思路: 做题的总数量一定,做题的效率和时间成反比例关系,因此是8:5。 第4单元比例——比例的应用 在一幅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个城市之间高速公路之间的距离是5.5cm。在另一幅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这条公路的图上距离是多少? 答案提示: 解:设甲、乙两城高速公路实际距离x厘米。 1: 2000000=5.5: x

x=2000000×5.5 x=11000000 11000000cm=110km 设高速公路在1: 5000000地图上图上距离为y cm。 1: 5000000=y: 11000000 5000000y=11000000 y=2.2 答:这条公路的图上距离是2.2厘米。 解题思路: 根据比例尺1: 2000000求出甲乙两城高速公路实际距离,再根据比例尺1: 5000000求出该地图上这条公路的图上距离。 第4单元比例——比例的应用 明明量得公园的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是157米,他想把它画在平面图上,请你帮忙画一画。(比例尺根据纸张的大小和圆规的大小确定。)

六年级下册正比例与反比例练习题

正比例和反比例测试题 一、轻松填一填。 1、比例尺=():(), 2、一幅平面地图上,图上距离4厘米表示实际距离8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3、A、B两地相距6千米,在比例尺是1:300000的地图上应画()厘米。 4、比例尺800:1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倍。 5、一个零件长8毫米,画在设计图上是16厘米,这幅设计图的比例尺是()。 6、用边长是2分米的方砖铺地需要3000块,改用边长是5分米的方砖铺地,要用()块。 7、在A×B=C中,当B一定时,A和C成( )比例,当C一定时,A和B成( )比例。 8、一幅图的比例尺是。A、B两地相距320km,画在这幅图上应是()cm。 9、六年级同学排队做广播操,每行人数和排成的行数成()比例;出油率一定,花生油的质量和花生的质量成()比例;3x=y,x和y成()比例;实际距离一定,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成()比例。 二、判断如下情形成“正”比例、“反”比例或“不成”比例。 1、教室的面积一定,某班学生人数与人均占地面积成( )比例。 2、《鹤壁日报》定价一定,订阅份数和所需要的总钱数成( )比例。 3、大豆油的总质量一定,大豆的千克数和出油率成( )比例。 4、圆的半径和周长成( )比例。 5、长方形的周长一定,长和宽( )比例。 6、一袋面粉食用去的数量和剩下的数量( )比例。 7、长度一定的铁丝平均分成若干段,每段长度和截的段数成( )比例。 8、如果y=5x,那么x和y成( )比例。 9、购置电脑的总价一定,电脑单价和数量成 ( ) 比例。 10、电脑的单价一定,购置电脑的数量和总价成 ( ) 比例。 11、一个人的年龄和身高成 ( ) 比例。 12、圆锥的体积和底面积成 ( ) 比例。 13、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成 ( ) 比例。 14、在一定的时间里,制造零件的个数与制造一个零件所需要的时间成 ( ) 比例。 15、从兰州到北京,火车所行的时间与速度成()比例。 16、长方体的底面积一定,体积和高成()比例。三、选择。 三、选择题 1、如果甲数=乙数÷5,那么甲数和乙数()。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2、一个正数和它的倒数成()。 A、正比例 B、反比例 C、不成比例 3、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按1:4的比例尺放大后它的面积是()。 A、48平方厘米 B、96平方厘米 C、192平方厘米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比例练习题

一、填空: 1.在6 :5 = 1.2 中,6 是比的 ( ),5 是比的 ( ),1.2 是比的 ( )。 在4 :7 =48 :84中,4和84是比例的( ),7和48是比例的( )。 2. 4 : 5 =24+( ) = ( ): 15 3.一种盐水是由盐和水按1 :30 的重量配制而成的。其中,盐的重量占盐水的( — ),水的重量占盐水的( )。 4. 图上距离3 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80 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5. 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图上6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千米。实际距离150 千米在图上要画( ) 厘米。 6. 12 的约数有( ),选择其中的四个约数,把它们组成一个比例是( )。 7. 写出两个比值是8 的比( )、( )。 8. 加工零件的总个数一定,每小时加工的零件个数的加工的时间( )比例;订数学书的本数与所需要的钱数( )比例;加工零件的总个数一定,已经加工的零件和没有加工的零件个数( )比例。 9. 如果x + = 712 X2,那么x和y成( )比例;如果x:4=5:y ,那么x 和y 成( )比例。 二、判断( 4 分) 1 . 由两个比组成的式子叫做比例。( ) 2. 正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边长和边长不成比例。( ) 3. 如果8A = 9B 那么B :A = 8 :9 ( ) 4.15 : 16和6 : 5能组成比例。()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图上6厘米表示表示实际距离24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 1 ) 1 : 40000 ( 2) 1 : 400000 ( 3) 1 : 4000000 2. 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边长的比是2:7 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面积的比是( ) (1) 2 : 7 (2) 6 : 21 (3) 4 : 14 3. 下面第( ) 组的两个比不能组成比例。 (1) 8:7 和14:16 (2) 0.6:0.2 和3:1 (3) 19: 110 和10:9 4. 三角形的高一定,它的面积和底( ) (1) 成正比例(2) 成反比例(3) 不成比例

(完整版)六年级数学正比例练习题

+正比例练习题一 判断下面的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1.苹果的单价一定,购买苹果的数量和总价。()( )○( )=单价( ) 所以和()正比例。 2. 轮船行驶的速度一定,行驶的路程和时间。() ( )○( )=速度( ) 所以和()正比例。 3.每小时织布米数一定,织布的米数和时间。() ( )○( )=每小时织布米数( ) 所以和()正比例。 4.幼儿园老师分给每个小朋友的饼干的块数一定,小朋友的人数和所需的饼干数。() ( )○( )=( ) 所以和()正比例。 5.订阅《中国小年报》的份数和钱数。() ( )○( )=( ) 所以和()正比例。 6.小新跳高的高度和他的身高。() 所以和()正比例。 7.长方形的宽一定,它的面积和长。() ( )○( )=( ) 所以和()正比例。 8. 长方形的宽一定,它的周长和长。() ( )○( )=( ) 所以和()正比例。 9.小麦的每公顷产量一定,小麦的公顷数和总产量()。 ( )○( )=( ) 所以和()正比例。10.平行四边形的高一定,它的面积和底。( ) ( )○( )=( ) 所以和()正比例。11. 三角形的高一定,它的面积和底。( ) ( )○( )=( ) 所以和()正比例。12.圆的周长和半径。() ( )○( )=( ) 所以和()正比例。13.圆的面积和半径。() ( )○( )=( ) 所以和()正比例。14.甲地到乙地,已行的路程和剩下的路程。() ( )○( )=( ) 所以和()正比例。15.小明要做了12到数学题,做完的题和没做的题。() ( )○( )=( ) 所以和()正比例。16.三(1)班的出勤率一定,全班人数和出勤人数。() ( )○( )=( ) 所以和()正比例。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岩洞村完小教师杨庆芬 教学内容:P40~41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正确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探究、概括归纳、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初步感知事物间是相互联系、变化发展的。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判段两个数能否成比例,并正确的组成比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学期我们学过的比的知识,谁能说说什么叫做比?并举例说明什么是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教师把学生举的例子板书出来,并注明比的各部分的名称。 2、我们知道了比的前后项相除所得的商叫做比值,你们会求比值吗?教师板书出下面几组比,让学生求出它们的比值。 12:16 : 4.5:2.7 10:6

学生求出各比的比值后,再提问:哪两个比的比值相等?(4.5:2.7的比值和10:6的比值相等。) 教师说明:因为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所以这两个比也是相等的,我们把它们用等号连起来。(板书:4.5:2.7=10:6)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什么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比例的意义)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比例的意义。 (1)出示P40 每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分别是多少?指名分别算出一面国旗长和宽的比。 5: 10 3 2.4:1.6 60:40 15:10 每面国旗长和宽的比值有什么关系?(都相等)5: =2.4:1.6 60:40=15:10 2.4:1.6=60:40 (2)象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比例也可以写成: 6.14.2 = 40 60 指着比例式5: 10 3=2.4:1.6 60:40=15:10 2.4:1.6=60:40 提问:“谁能说说什么叫做比例?”引导学生观察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然后板书: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并让学生齐读一遍。“从比例的意义我们可以知道,比例是由几个比组成的?这两个比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因此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关键是看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小结: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比例是由两个相等的比组成的。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时,关键是看这两个

(word完整版)六年级下正比例练习题.docx

一、判断 . 1.一个因数不变,积与另一个因数成正比例.( ) 2.长方形的长一定,宽和面积成正比例 .( ) 3.大米的总量一定,吃掉的和剩下的成正例.() 4.圆的半径和周长成正比例.( ) 5.分数的分子一定,分数值和分母成正比例.( ) 6.铺地面积一定,方砖的边长和所需块数成正比 例.( ) 7.圆的周长和直径成正比例.( ) 8.除数一定,被除数和商成正比例.( ) 9.和一定,加数和另一个加数成正比例 .( ) 二、填空 . 1.两种 ()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 如果这两种量中 ()的两个数的 ()一定,这两种量 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关系式 是().

2.一房间铺地面积和用砖数如下表,根据要求填空. .铺地面积1 2 3 4 5(平方米) 用砖块数255075100125 (1) 表中 ()和()是相关联的量, ()随着 ()的变化而变化.(2)表中第三 组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是(),比值是();第五组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是(),比值是(). (3)上面所求出的比值所表示的的意义是 ( ),铺地 面积和砖的块数的 ( )是一定的,所以铺地面积和砖的块 数 ( ). 4.练习本总价和练习本本数的比值是 ( ).当( ) 一定时,( )和( )成( )比例 . 三、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并说明理由 . 1.平行四边形的高一定,它的底和面积. 2.被除数一定,商和除数 .

3.小明的年龄和他的体重 . 4.做一件衬衫的用布量一定,生产这种衬衫的总用布量和件数。 5.拖拉机每天耕地的公顷数一定,耕地的总公顷数与天数。 四、思考 . 第一题: A 、 B 、 C 三种量的关系是:A×B = C 1.如果 A 一定,那么 B 和 C 2.如果 B 一定,那么 A 和 C 成( )比例 ; 成( )比例。 第二题: 如果Y=8X (Y,X都不为0) ,X 和Y 成()比例.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测试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比例》单元测试题(一)姓名: 一、填一填。 1. 18的因数有(),写出1个用18的因数组成的比例()。 2. 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3/7,另一个内项是()。 3. 3.6×1.5=l.8×3,写成比例式()。 若5a=4b,则a:b=( ):()。 4. 写出比值1.2的两个比()和(),组成比例是(). 5. 用4、5、12和15组成的比例是(). 6. 圆的周长与半径成( )比例. 7. 圆锥体的高一定,体积和底面积成( )比例. 8. 车轮的直径一定,所行使的路程和车轮的转数成( ) 比例. 9. xy=1,x与y成( )比例 二.火眼金睛辨对错。 1. 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与两内项之积的差为0. ( ) 2.由两个比组成的式子叫比例。() 3. 长方形周长一定,成和宽成反比例. ( ) 4. 15:16和6 :5能组成比例() 5. 订阅<<小学生数学报>>的份数和钱数不成比例. ( ) 6. 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成正比例关系. ( ) 7. 如果x. y成正比例,那么当x扩大时,y 也随着扩大.( ) 三.选一选。 1.下面的两个比不能组成比例的是()。 A.8:7和14:16 B.0.6:0.2和3:1 C.19: 110 和10:9 2. 一架客机从北京飞往上海,飞行速度和所用时间().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3. 已知x和y是相关联的量,当x=3时,y=6;当x=5时,y=10。则x和y之间() A.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4. X =5/4是比例()的解。 5 A. 2.6∶X=1∶8 B. 3∶6=X∶8 C. 2∶X= 1∶ 8 5. 每箱苹果重量一定,箱数和苹果总重量()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6. 已知被减数与减数的比是5∶3,减数是15,差是() A.10 B.15 C.20 四.计算 18∶30=24∶X 3∶5=(X+6)∶20 8:21=0.4:x 6.5:x=3.25:4

六年级数学下册正比例练习题

一、判断下面的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1.小新跳高的高度和他的身高。() 因为和的()一定, 所以()和()正比例。 2.长方形的宽一定,它的面积和长。() ( )○( )=( ) 因为和的()一定, 所以()和()正比例。 3. 长方形的宽一定,它的周长和长。() 因为和的()一定, 所以()和()正比例。 4.小麦的每公顷产量一定,小麦的公顷数和总产量()。 ( )○( )=( ) 因为和的()一定, 所以()和()正比例。 5.平行四边形的高一定,它的面积和底。( ) ( )○( )=( ) 因为和的()一定, 所以()和()正比例。

6. 三角形的高一定,它的面积和底。( ) ( )○( )=( ) 因为和的()一定, 所以()和()正比例。 7.圆的周长和半径。() ( )○( )=( ) 因为和的()一定, 所以()和()正比例。 8.圆的面积和半径。() 因为和的()一定, 所以()和()正比例。 9.甲地到乙地,已行的路程和剩下的路程。() 因为和的()一定, 所以()和()正比例。 10.小明要做了12到数学题,做完的题和没做的题。() 因为和的()一定, 所以()和()正比例。 11.三(1)班的出勤率一定,全班人数和出勤人数。() ( )○( )=( )

因为和的()一定, 所以()和()正比例。 二、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并自己写出理由.1.平行四边形的高一定,它的底和面积. 2.被除数一定,商和除数. 3.小明的年龄和他的体重. 4.做一件衬衫的用布量一定,生产这种衬衫的总用布量和件数。 5.拖拉机每天耕地的公顷数一定,耕地的总公顷数与天数。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比例知识点

比例知识点总结与复习 1、比的意义和性质 (1)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 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比的后项不能是零。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知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 (2)比的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3)求比值和化简比 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它的结果是一个数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它的结果必须是一个最简比,即前、后项是互质的数。 2、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1)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2)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向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3)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数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3、正比例和反比例 1)成正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变化方向相同),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y/x=k(一定)2)成反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变化方向相反同),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xy=k(一定) 3)判断两种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的方法:关键是看这两种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商一定还是积一定,如果商一定,那么就成正比例;如果积一定,那么就成反比例。 4、比例尺 (1)比例尺的意义: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按表现形式分为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按用途分为放大比例尺和缩小比例尺。 (2)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3)应用比例尺画图的方法:○1确定比例尺○2根据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3画图并标出名称和比例尺。 5、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1)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特点:形状相同,大小不同。 (2)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方法:一看、二算、三画。 6、用比例解决问题 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方法:先根据问题中的不变量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并判断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再根据正、反比例关系式列出相应的方程并求解。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比例练习题

比例测试题 1.在6 :5 = 1.2中,6是比的(),5是比的(),1.2是比的()。 在4 :7 =48 :84中,4和84是比例的(),7和48是比例的()。 2.4 :5 = 24 ÷()= ():15 3.一种盐水是由盐和水按1 :30 的重量配制而成的。其中,盐的重量占盐水的(—),水的重量占盐水的()。 4.图上距离3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8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5.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图上6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千米。实际距离150千米在图上要画()厘米。 6.12的约数有(),选择其中的四个约数,把它们组成一个比例是()。 7.写出两个比值是8的比()、()。 8.加工零件的总个数一定,每小时加工的零件个数的加工的时间()比例;订数学书的本数与所需要的钱数()比例;加工零件的总个数一定,已经加工的零件和没有加工的零件个数()比例。9.如果x÷y = 712 ×2,那么x和y成()比例;如果x:4=5:y,那么x和y成()比例。 二、判断(4分) 1.由两个比组成的式子叫做比例。() 2.正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边长和边长不成比例。() 3.如果8A = 9B那么B :A = 8 :9 () 4.15:16和6 :5能组成比例。()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图上6厘米表示表示实际距离24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1)1 :40000 (2)1 :400000 (3)1 :4000000 2.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边长的比是2:7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面积的比是( ) (1) 2 :7 (2) 6 :21 (3) 4 :14 3.下面第( ) 组的两个比不能组成比例。 (1) 8:7 和14:16 (2) 0.6:0.2 和3:1 (3) 19: 110 和10:9 4.三角形的高一定,它的面积和底( ) (1) 成正比例(2) 成反比例(3) 不成比例 四、解比例 25:7=X:35 514: 35= 57:x 23:X= 12:14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练习题

正比例练习题 一、判断是否成正比例并说出理由 1、比例尺一定,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 2、小麦的出粉率一定,小麦的质量与面粉的质量() 3、分数值一定,分数的分子与分母() 4、时间一定,速度与路程() 5、被减数一定,减数与差() 6、买相同的电脑,购买的电脑台数与总价() 7、总路程一定,已行的路程与未行的路程() 8、六(1)班同学做操,每排站的人数与排数()_ 9、长方形的长一定,宽和面积成正比例.() 10、报纸的单价一定,总价与订阅的份数.() 11、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 12、时间一定,每小时织布的米数和织布总米数() 13、路程一定,车轮的直径与车轮的转数.() 14、三角形的高一定,底和面积()15.小刚跳高的高度和他的身体成正比例() 16、班级学生的总人数一定,出勤率与缺勤率成正比例 17 、小明要做了12到数学题,做完的题和没做的题。() 18、.圆的周长和半径。() 19、平行四边形的高一定,它的面积和底。( ) 20、.圆的面积和半径。() 二、判断 1.一个因数不变,积与另一个因数成正比例.() 2.长方形的长一定,宽和面积成正比例.() 3、大米的总量一定,吃掉的和剩下的成正比例.() 4.圆的半径和周长成正比例.() 5.分数的分子一定,分数值和分母成正比例.() 6、铺地面积一定,方砖的边长和所需块数成正比例.() 7.圆的周长和直径成正比例.() 8 .除数一定,被除数和商成正比例.() 9.和一定,加数和另一个加数成正比例.() 10、拖拉机每天耕地的公顷数一定,耕地的总公顷数与天数。() 三、填空. 1.两种()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如果这两种量中()的两个数的()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关系式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