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弱电解质的电离检测题(带答案)

弱电解质的电离检测题(带答案)

弱电解质的电离检测题(带答案)
弱电解质的电离检测题(带答案)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检测题

一、选择题

1.常温下,对于0.1 mol·L-1氨水和0.1 mol·L-1醋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0.1 mol·L-1氨水的pH=13

B.0.1 mol·L-1氨水加水稀释,溶液中c(H+)和c(OH-)都减小

C.0.1 mol·L-1醋酸溶液中:c(H+)=c(CH3COO-)

D.0.1 mol·L-1醋酸与0.1 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a+)>c(CH3COO -)>c(OH-)>c(H+)

2.某温度下,相同pH的盐酸和醋酸分别加水稀释,溶液pH随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 )

A.Ⅱ为盐酸稀释时的pH变化曲线

B.b点溶液的导电性比c点溶液的导电性强

C.a点K W的数值比c点K W的数值大

D.b点酸的总浓度大于a点酸的总浓度

3.常温下,在pH=5的CH

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

3

COOH CH

3

COO-+H+,对于

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水时,平衡向右移动,CH

3

COOH电离常数增大

B.加入少量CH

3

COONa固体,平衡向右移动

C.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右移动,c(H+)减少

D.加入少量pH=5的硫酸,溶液中c(H+)增大

4.对室温下氢离子浓度、体积均相同的HCl溶液和CH

3

COOH溶液分别采取以下措施,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加适量的CH

3

COONa晶体,两溶液的氢离子浓度减小

B.使温度升高20 ℃,两溶液的氢离子浓度不变

C.加水稀释2倍,两溶液的氢离子浓度增大

D.加足量的Zn充分反应后,两溶液中产生的氢气一样多

5.室温下向10 mL pH =3的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溶液中所有粒子的浓度都减小

B .溶液中

c 3

COO -

c

c

3

不变

C .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 (H +)亦增大

D .加入10 mL pH =11的NaOH 溶液,混合液pH =7

6.25 ℃时,向盛有50 mL pH =2的HA 溶液的绝热容器中加入pH =13的NaOH 溶液,加入

NaOH 溶液的体积(V )与所得混合溶液的温度(T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HA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 mol·L -1

B .b→c 的过程中,温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溶液中发生了吸热反应

C .a→b 的过程中,混合溶液中可能存在:c (A -)=c (Na +)

D .25 ℃时,HA 的电离平衡常数K 约为1.43×10-2

7.下列事实中不能证明CH 3COOH 是弱电解质的是 ( )

A .常温下某CH 3COONa 溶液的pH =8

B .常温下0.1 mol·L -1CH 3COOH 溶液的pH =2.8

C .CH 3COONa 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H 3COOH 和NaCl

D .CH 3COOH 属于共价化合物

8.室温下,pH 相差1的两种一元碱溶液A 和B ,分别加水稀释时,溶液的pH 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稀释前,c(A)=10c(B)

B.稀释前,A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的浓度大于10-7mol/L

C.用醋酸中和A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为7

D.在M点,A、B两种碱溶液中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9.25 ℃时,用0.1 mol·L-1CH

3

COOH溶液滴定20 mL 0.1 mol·L-1NaOH溶液,当滴加V mL CH3COOH

溶液时,混合溶液的pH=7。已知CH

3

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 a,忽略混合时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

A.K a=2×10-7

0.1V-2

B.V=

2×10-7

0.1K a-2

C.K a=2×10-7

V+20

D.K a=

2×10-8

V

10.常温下,向10 mL b mol·L-1的CH3COOH溶液中滴加等体积的0.01 mol·L-1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中c(CH3COO-)=c(Na+),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0.01

B.混合后溶液呈中性

C.CH

3COOH的电离常数K a=

10-9

b-0.01

D.向CH

3

COOH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减小二、非选择题

11.25 ℃时,部分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所示:

(1)CH

3COOH、H

2

CO

3

、HClO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浓度的CH

3COO-、HCO-

3

、CO2-

3

、ClO-结合H+的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四种物质的溶液:

A.Na

2CO

3

B.NaClO C.CH

3

COONa D.NaHCO

3

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

COOH溶液在加水稀释过程中,下列表达式的数据一定变小

(4)常温下0.1 mol·L-1的CH

3

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c(H+) B.c(H+)/c(CH3COOH )

C.c(H+)·c(OH-) D.c(OH-)/ c(H+)

E.c(CH3COOH )·c(H+)/c(CH3COOH )

若该溶液升高温度,上述5种表达式的数据增大的是______。

(5)体积为10 mL pH=2的醋酸溶液与一元酸HX分别加水稀释至1 000 mL,稀释过程中pH变化如图所示,则HX的电离平衡常数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稀释后,HX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H+)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醋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H+),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在一定温度下,有A.盐酸b.硫酸c.醋酸三种酸。

(1)当三种酸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用字母表示,下同)。

(2)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酸,中和NaOH的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3)若三者c(H+)相同时,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4)当三者c(H+)相同且体积也相同时,分别放入足量的锌,相同状况下产生气体的体积

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5)当三者c(H+)相同且体积相同时,同时加入形状、密度、质量完全相同的锌,若产生

(相同状况),则开始时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反应所需时间的长相同体积的H

2

短关系是________。

(6)将c(H+)相同的三种酸均加水稀释至原来的100倍,稀释后溶液的pH大小关系是

________。

参考答案

1-5 DBCAB 6-10 CDDAD

11 (1)CH

3COOH>H

2

CO

3

>HClO

(2)CO2-

3>ClO->HCO-

3

>CH

3

COO-

(3)A>B>D>C (4)A ABCE

(5)大于稀释相同倍数,HX的pH变化比CH

3

COOH的大,酸性强,电离平衡常数大大

于HX酸性强于CH

3

COOH的,稀释后HX溶液中的c(H+)小于CH3COOH溶液中的c(H+),所以其对水电离的抑制能力也较弱

12 (1)b>a>c (2)b>a=c (3)c>a>b

(4)c>a=b (5)a=b=c a=b>c (6)a=b>c

弱电解质的电离知识点总结

弱电解质的电离 一、电解质、非电解质、 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均指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 ②电解质必须是自身能直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的化合物。SO2、CO2 ③条件:水溶液或融化状态 对于电解质来说,只须满足一个条件即可,而对非电解质则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④难溶性化合物不一定就是弱电解质。 例如:BaSO4、AgCl 难溶于水,导电性差,但由于它们的溶解度太小,测不出(或难测)其水溶液的导电性,但它们溶解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所以他们是电解质。 ⑤酸、碱、盐、金属氧化物和水都是电解质(特殊:盐酸是电解质溶液); 蔗糖、酒精为非电解质。 二、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1、强电解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几乎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2、弱电解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只有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

①电解质的强弱与化学键有关,但不由化学键类型决定。强电解质含有离子键或强极性键,但含有强极性键的不一定都是强电解质,如H 2O 、HF 等都是弱电解质。 ②电解质的强弱与溶解度无关。如BaSO 4、CaCO 3等 ③电解质的强弱与溶液的导电能力没有必然联系。 说明 离子化合物在熔融或溶于水时离子键被破坏,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共价化合物只有在溶于水时才能导电.因此,可通过使一个化合物处于熔融状态时能否导电的实验来判定该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还是离子化合物。 3、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和导电能力 ① 电解质不一定导电(如NaCl 晶体、无水醋酸),导电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石墨),非电解质不导电,但不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非电解质; ②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弱决定于溶液离子浓度大小,浓度越大,导电性越强。离子电荷数越高,导电能力越强。 ③ 强电解质溶液导电性不一定比弱电解质强(浓度可不同);饱和强电解质溶液导电性不一定比弱电解质强 ④ 电解质的导电条件是水溶液或高温熔融液(熔液)。共价化合物只能在溶液中导电,离子化合物在熔液和溶液均可导电。(区别离子与共价化合物) 三、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电离平衡概念 一定条件(温度、浓度)下,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溶液中各分子和离子的浓度都保持不变的状态叫电离平衡状态(属于化学平衡)。 导电性强弱 离子浓度 离子所带电荷 溶液浓度 电离程度

弱电解质的电离知识点#精选.

第三章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 一、电解质、非电解质、 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实例: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水。 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实例:大多数有机物、酸性氧化物、氨气等。 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均指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 ②电解质必须是自身能直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的化合物。如:SO2、CO2则不是。 ③条件:水溶液或融化状态:对于电解质来说,只须满足一个条件即可,而对非电解质则 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④难溶性化合物不一定就是弱电解质。例如:BaSO4、AgCl 难溶于水,导电性差,但由 于它们的溶解度太小,测不出(或难测)其水溶液的导电性,但它们溶解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所以他们是电解质。 ⑤酸、碱、盐、金属氧化物和水都是电解质(特殊:盐酸是电解质溶液)。 蔗糖、酒精为非电解质。 练习1: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 ①NaCl溶液②NaOH ③H2SO4 ④Cu ⑤CH3COOH ⑥NH3·H2O ⑦CO2 ⑧乙醇⑨水 二、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1、强电解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几乎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2、弱电解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只有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①电解质的强弱与化学键有关,但不由化学键类型决定。强电解质含有离子键或强极性键, 但含有强极性键的不一定都是强电解质,如H2O、HF等都是弱电解质。 ②电解质的强弱与溶解度无关。如BaSO4、CaCO3等

③ 电解质的强弱与溶液的导电能力没有必然联系。 说明 离子化合物在熔融或溶于水时离子键被破坏,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共价化合物只有在溶于水时才能导电.因此,可通过使一个化合物处于熔融状态时能否导电的实验来判定该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还是离子化合物。 电解质的强弱与其水溶液的导电能力有何关系? 3、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和导电能力 ① 电解质不一定导电(如NaCl 晶体、无水醋酸),导电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石墨),非 电解质不导电,但不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非电解质; ②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弱决定于溶液离子浓度大小,浓度越大,导电性越强。离子电 荷数越高,导电能力越强。 ③ 强电解质溶液导电性不一定比弱电解质强(浓度可不同);饱和强电解质溶液导电性不 一定比弱电解质强 ④ 电解质的导电条件是水溶液或高温熔融液(熔液)。共价化合物只能在溶液中导电,离 子化合物在熔液和溶液均可导电。(区别离子与共价化合物) 注意: 强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弱 强弱电解质≠物质的溶解性大小 三、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1)强电解质用=,弱电解质用 (2)多元弱酸分步电离,多元弱碱一步到位。 H 2CO 3 H ++HCO 3-,HCO 3- H ++CO 32-,以第一步电离为主。 NH 3·H 2O NH 4+ + OH - Fe (OH )3 Fe 3+ + 3OH - (3)弱酸的酸式盐完全电离成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但酸根是部分电离。 NaHCO 3=Na ++HCO 3-,HCO 3- H ++CO 32- (4)强酸的酸式盐如NaHSO 4完全电离,但在熔融状态和水溶液里的电离是不相同的。 熔融状态时:-4 4HSO Na NaHSO +=+ 溶于水时:NaHSO 4=Na ++H ++SO 42- 1.先判断强、弱电解质,决定符号 2.多元弱酸分步电离,电离能力逐渐降低 3.多元弱碱也是分步电离,但书写电离方程式时写总式 4.Al(OH)3有酸式和碱式电离 5.多元弱酸的酸式盐的电离方程式 练习1: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⑴NH 3·H 2O ; ⑵HClO ;⑶H 2SO 3; ⑷Fe(OH)3; (5)Al(OH)3; (6)NaHCO 3 ;(7) NaHSO 4 (8)Ba(OH)2 练习2:有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相等的三种酸:a 、盐酸 b 、硫酸 c 、醋酸,同时加入足量的锌,则开始反应时速率________。(用<、=、> 表示) 三、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电离平衡概念:一定条件(温度、浓度)下,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溶液中各分子和离子的浓度都保持不变的状态叫电离平衡状态(属于化学平衡) 导电性强弱 离子浓度 离子所带电荷 溶液浓度 电离程度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二十 弱电解质电离(1)(含解析)

专题二十 弱电解质电离 1、已知34H PO 是一种三元中强酸。25 °C 时,向某浓度34H PO 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滴加过程中各种含磷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δ随溶液pH 的变化曲 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2和曲线4分别表示2-4δHPO ()和s 3-4δ(PO )变化 B.25 ℃时,34H PO 的电离常数5112K :K =10 C.pH = 7. 2 时,浴液屮由水电离出的() +-7.2 c H =10m ol /L D.PH = 12. 3 时,() +2-3-442c Na 5c HPO +5c PO ()+() 2、25℃ 时,向体积均为20mL 、浓度均为0.1000mol·L -1 的三种酸HX 、HY 、HZ 溶液中分别逐滴加入0.1000mol·L -1 ,的NaOH 溶液,所得溶液的pH 与加入NaOH 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V (NaOH 溶液)=0mL 时,三种溶液相比较c (X -)>c (Y -)>c (Z - ) B.当三种溶液pH 均等于7时,反应消耗的n (HX)>n (HY)>n (HZ) C.当V (NaOH 溶液)=10mL 时,反应后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c (X -)>c (Y -)>c (Z -)>c (Na +) D.HY 与HZ 混合溶液中:c (H + )=c (Y -)+c (Z - )+ () W K c H + 3、25 °C 时,改变0. 1 mol/L 弱酸RCOOH 溶液的pH ,溶液中RCOOH 分子的物

质的量分数 ()δRCOOH 随之改变[已知 -c() δ()c RCOOH RCOOH = RCOOH RC )+c(OO () ],甲酸(HCOOH)与丙酸 32CH CH C )OOH (溶液中()δRCOOH 与pH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M 、N 两点对应溶液中的-c(OH )比较:前者>后者 B.丙酸的电离常数K= 4.8810- C.等浓度的HCOONa 和32CH CH COONa 两种榕液的pH 比较:前者 > 后者 D.将 0. 1 mol/L 的 HCOOH 溶液与 0. 1 mol/L 的 HCOO-Na 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 --+>c HCOOH >c HCOO >c O c N H a >c H + 4、常温下,HA 的电离常数K a =1×10-6,向20 mL 浓度为0.01mol·L -1的HA 溶液中逐滴加入0.01 mol·L -1的NaOH 溶液,溶液的pH 与加入NaOH 溶液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点对应溶液的pH 约为4,且溶液中只存在HA 的电离平衡 B .b 点对应溶液中:c (Na +)>c (A -)>c (HA)>c (H +)>c (OH -) C .d 点对应溶液中:c (OH -)-c (H +)=c (A -) D .a 、b 、c 、d 四点对应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

弱电解质的电离导学案

编号:__1 使用时间:2014__年 10_ 月_27日编写:李桂芳审核:白永强 选修四:弱电解质的电离 学习目标 ⒈了解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⒉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能正确书写常见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⒊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以及温度、浓度等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重点、难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旧知回顾】 1.电解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 2.非电解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思考1】以下几种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 ①.石墨能导电,所以是电解质。 ②.由于BaSO4不溶于水,所以不是电解质。 ③.盐酸能导电,所以盐酸是电解质。 ④.SO2、NH3、Na2O溶于水可导电,所以均为电解质。 【小结】a、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b、化合物本身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时,才是电解质。 c、电解质不一定导电,导电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 d、非电解质不导电,但不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非电解。 【合作探究】 一、强弱电解质 【实验探究】(观察试验3-1:) [结论]:不同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程度不一定相同。 1、定义:强电解质: 如:。 弱电解质: 如:。 2、电解质的强弱与其溶解性的关系 【思考3】CaCO3、Fe(OH)3的溶解度都很小,CaCO3属于强电解质,而Fe(OH)3属于弱电解质;CH3COOH、HCl的溶解度都很大,HCl属于强电解质,而CH3COOH 属于弱电解质。电解质的强弱与其溶解性有何关系?怎样区分强弱电解质? 3、溶液导电性强弱与电解质强弱的关系。 〖例〗把0.05mol NaOH固体分别加入到下列100mL液体中,溶液的导电性基本不变,该 液体是( ) A. 自来水 B. 0.5mol/L盐酸 C. 0.5mol/L醋酸 D. 0.5mol/L氨水 【总结归纳】:①电解质的强弱与其溶解性________,只与其在溶液中的___________有关。

(完整版)弱电解质的电离练习题(带答案)

弱电解质的电离 山海2012-11-30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A 、强电解质的水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弱电解质的水溶液中存在溶质分子和离子 B 、强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性强于弱电解质的水溶液 C 、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 D 、强电解质易溶于水,弱电解质难溶于水 2. 已知HClO 是比H 2CO 3还弱的酸,氯水中存在下列平衡:Cl 2+H 2O HCl+HClO ,HClO H ++ClO — ,达平衡后,要使HClO 浓度增加,可加入 A 、H 2S B 、CaCO 3 C 、HCl D 、NaOH 3.将浓度为0.1mol ·L -1 HF 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 A. c (H +) B. )(HF K a C. )()(+-H c F c D. )()(HF c H c + 4.一定温度下,将一定质量的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 能力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b 、c 三点溶液的pH :c

高考化学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第23讲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基础题组 1.(2018陕西西安模拟)下列事实一定能证明HNO2是弱电解质的是() ①常温下NaNO2溶液pH大于7 ②用HNO2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很暗 ③HNO2和NaCl不能发生反应 ④常温下0.1 mol·L-1 HNO2溶液的pH=2.1 ⑤NaNO2和H3PO4反应,生成HNO2 ⑥常温下将pH=1的HNO2溶液稀释至原体积的100倍,溶液pH约为2.8 A.①④⑥ B.①②③④ C.①④⑤⑥ D.全部 2.近期发现,H2S是继NO、CO之后的第三个生命体系气体信号分子,它具有参与调节神经信号传递、舒张血管减轻高血压的功能。下列事实中,不能比较氢硫酸与亚硫酸的酸性强弱的是() A.氢硫酸不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而亚硫酸可以 B.氢硫酸的导电能力低于相同浓度的亚硫酸 C.0.10 mol·L-1的氢硫酸和亚硫酸的pH分别为4.5和2.1 D.氢硫酸的还原性强于亚硫酸

3.常温下1 mol·L-1的氨水加水稀释时,下列选项中随着加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 A.c(OH-) B.NH3·H2O电离程度 C.n(H+) D.K W 4.室温下,关于pH=1的醋酸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c(H+)比pH=1的盐酸小 B.1 L该醋酸溶液与足量的Fe粉完全反应,生成0.05 mol H2 C.若将10 mL该醋酸溶液加水稀释至100 mL,溶液pH=2 D.与0.1 mol/L的NaOH溶液完全反应所需溶液体积:V(NaOH溶液)>V(醋酸溶液) 5.(2017湖南三市联考)常温下0.1 mol·L-1醋酸溶液的pH=a,下列措施能使溶液pH=(a+1)的是() A.将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 B.加入适量的醋酸钠固体 C.加入等体积0.2 mol·L-1盐酸 D.升高溶液的温度 6.室温下,向0.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滴入pH=7的醋酸铵溶液,溶液pH随滴入醋酸铵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高考化学试题含解析——弱电解质的电离

跟踪检测(二十五) 弱电解质的电离 1.(2018·济宁模拟)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 3COOH H ++CH 3COO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醋酸的电离常数K a 值增大 B .0.10 mol·L -1的CH 3COOH 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中c (OH - )增大 C .CH 3COOH 溶液中加少量的CH 3COONa 固体,平衡逆向移动 D .25 ℃时,欲使醋酸溶液pH 、电离常数K a 和电离程度都减小,可加入少量冰醋酸 解析:选D A 项,醋酸的电离吸热,升高温度促进电离,导致电离常数增大,正确;B 项,加水稀释促进电离,溶液中c (H +)减小,c (OH -)增大,正确;C 项,向醋酸溶液中加入CH 3COONa 固体,c (CH 3COO -)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正确;D 项,温度不变,电离常数不变,错误。 2.下列关于电离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离常数随着弱电解质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B .CH 3COOH 的电离常数表达式为K a = c (CH 3COOH )c (H +)·c (CH 3COO -) C .电离常数只受温度影响,与浓度无关 D .CH 3COOH 溶液中加入少量CH 3COONa 固体,电离常数减小 解析:选C 电离常数是温度函数只与温度有关,故A 、D 错误,C 正确;电离常数是弱电解质达到电离平衡时,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的乘积与未电离的电解质分子的浓度的比。 因此CH 3COOH 的电离常数表达式为K a =c (H +)·c (CH 3COO -)c (CH 3COOH ) ,B 错误。 3.(2018·房山区模拟)将0.1 mol·L -1的NH 3·H 2O 溶液加水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c (NH +4)c (NH 3·H 2O ) 的值减小 B .OH -的物质的量减小 C.c (NH +4)·c (OH -)c (NH 3·H 2O ) 的值减小 D .NH +4的浓度减小 解析:选D 在NH 3·H 2O 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NH 3·H 2O NH +4+OH -,当加水稀释时,电离平衡正向移动,使电离出的n (NH +4)增大,溶液中的n (NH 3·H 2O)减小,则

弱电解质的电离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3-1《弱电解质的电离》课时练 双基练习 1.下列状态时,不能导电的电解质是() A.液态氯化氢 B.熔融食盐 C.胆矾晶体D.氯水 解析:氯水是混合物,能导电;熔融的食盐能导电。 答案:AC 2.下列电解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NH4)2SO4溶于水:(NH4)2SO4===2NH+4+SO2-4 B.H3PO4溶于水:H3PO43H++PO3-4 C.HF溶于水:HF H++F- D.NaHS溶于水:NaHS===Na++HS-,HS-H++S2- 解析:H3PO4溶于水要分步电离:H3PO4H++H2PO-4、H2PO-4 H++HPO2-4、HPO2-4H++PO3-4。 答案:B 3.下列物质中的分类组合正确的是() 解析:CaCO3应为强电解质,Cu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H2O是极弱的电解质。 答案:AD 4.关于强、弱电解质叙述正确的是() A.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 B.强电解质都是可溶性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难溶性化合物 C.强电解质的水溶液中无溶质分子,弱电解质的水溶液中有溶质分子 D.强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能力强,弱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能力弱 解析:A项,部分共价化合物是强电解质;B项强电解质有些是难溶性的,如BaSO4;C项,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无溶质分子,弱电解质在水中部分电离,有溶质分子。D项,水溶液的导电能力取决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与电解质的强弱无关。 答案:C 5.(2011·广东模拟)下列对氨水溶液中存在的电离平衡NH3·H2O NH+4+OH-叙述正确的是() A.加水后,溶液中n(OH-)增大 B.加入少量浓盐酸,溶液中c(OH-)增大 C.加入少量浓NaOH溶液,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加入少量NH4Cl固体,溶液中c(NH+4)减少 解析:A项加水使NH3·H2O电离,使n(OH-)增大;B项加入少量浓盐酸使c(OH-)减小;C项加入浓NaOH溶液,平衡向左移动;D项,加NH4Cl固体,c(NH+4)增大。

弱电解质的电离 专题练习题 带答案

高二年级化学选修四同步小题狂练 第三章第一节 弱解质的电离 一、单选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 B. 食盐溶液能导电,所以它是电解质 C. SO 3的水溶液可以导电,但它不是电解质 D. NaHSO 4无论在水溶液里还是在熔融状态下都可以电离出Na +、H +和SO?42? 2. 用蒸馏水稀释0.1mol/L 的醋酸至0.01mol/L ,稀释过程中温度不变,下列各项中始终保持增大趋势的是( ) A. c(H +)c(CH 3COOH) B. c(H +)?c(CH 3COO ?) c(CH 3COOH) C. c(CH 3COOH) D. c(H +) 3. 醋酸的电离方程式为CH 3COOH(aq)?H +(aq)+CH 3COO ?(aq)△H >0.25℃时,0.1mol/L 醋酸溶液中存在下述关系:c(H +)?c(CH 3COO ?) c(CH 3COOH)=1.75×10?5,其中的数值是该温度下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向该溶液中滴加几滴浓盐酸,平衡逆向移动,c(H +)减小 B. 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CH 3COONa 固体,平衡正向移动 C. 该温度下0.01mol/L 醋酸溶液Ka <1.75×10?5 D. 升高温度,c(H +)增大,Ka 变大 4. 下列关于电离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离常数随着弱电解质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B. CH 3COOH 的电离常数表达式为K a =c(CH 3COOH)c(H +)?c(CH 3COO ?) C. 电离常数只受温度影响,与浓度无关 D. CH 3COOH 溶液中加入少量CH 3COONa 固体,电离常数减小 5. 体积相同的盐酸和醋酸两种溶液,n(Cl ?)=n(CH 3COO ?)=0.01mol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醋酸溶液的pH 大于盐酸 B. 醋酸溶液的pH 小于盐酸 C. 与NaOH 完全中和时,醋酸消耗的NaOH 多于盐酸 D. 分别用水稀释相同倍数后,所得溶液中:n (Cl ?)=n (CH 3COO ?)

专题3第一单元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知识点总结归纳

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第一单元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一、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一)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2.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1)强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能够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如:强酸、强碱、绝大多数盐。 (2)弱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如:弱酸、弱碱、极少数的盐。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比较 【注意】 (1)CO2、SO2、NH3等物质溶于水能导电,是因为溶于水后生成H2CO3、H2SO3、NH3·H2O

等电解质导电,不是其本身电离出离子,故应为非电解质。 (2)电解质的强、弱与其溶解性无关。难溶的盐如AgCl、CaCO3等,溶于水的部分能完全电离,是强电解质。易溶的如CH3COOH、NH3·H2O等在溶液中电离程度较小,是弱电解质。 (3)电解质的强弱与其溶液导电能力强弱没有必然联系,溶液导电能力是由单位体积内自由移动电荷数目的多少决定的,只是在相同条件下,相同类型、相同浓度的电解质溶液,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大于弱电解质溶液。区分电解质强弱的依据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否完全电离,即电离程度。 (4)在强弱电解质的判断中还要特别注意其概念的研究范畴——化合物,溶液、单质即使导电也不是电解质。 (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电离平衡状态 (1)概念:在一定条件(如温度、浓度一定)下,当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达到最大程度时,电离过程并没有停止,此时弱电解质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溶液中各分子和离子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就达到了电离平衡。 (2)建立过程 (3)电离平衡的特征

弱电解质的电离测试题及答案

弱电解质的电离测试题及 答案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

弱电解质的电离练习一 1、下列物质是电解质的是() A、硫酸溶液 B、食盐 C、酒精 D、铜 2、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NH 3·H 2 O == NH 4 ++OH- B、NaHCO 3 == Na++HCO 3 - C、H 2S ≒ 2H++S2- D、KClO 3 == K++Cl-+3O2- 3、下物质分类组合正确的是() A B C D 强电解质:HBr FeCl3 H3PO4 Ca(OH)2 弱电解质:HF HCOOH BaSO4 HI 非电解质:CCl4 Cu H2O C2H5OH 4、下列叙述中,能说明某化合物一定是弱电解质的是:() A、该化合物水溶液不导电; B、该化合物饱和溶液导电能力较弱 C、.该化合物在熔融时不导电; D、该化合物溶于水中发生电离,溶质离子浓度小于溶质分子浓度 5、关于强弱电解质的导电性的正确说法是() A、由离子浓度决定; B、没有本质区别; C、强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弱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弱;

D、导电性强的溶液里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一定比导电性弱的溶液里自由移 动的离子数多 6、某固体化合物A不导电,但熔化或溶于水都能完全电离,下列关于A的说法 中正确的是() A、A为非电解质 B、A是强电解质 C、A是分子晶体 D、A为弱电解质 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用H=+OH-=H 2 O表示的有() A、盐酸和氨水反应 B、稀硝酸和氢氧化钾溶液反应 C、碳酸氢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硫酸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8、在KHSO 4 的稀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存在的离子是() A、H+ B、HSO 4- C、SO 4 2- D、K+ 弱电解质的电离练习二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强酸、强碱都是强电解质; B、可溶性碱都是强电解质; C、不溶于水的化合物都是弱电解质或非电解质; D、能导电的物质都是电解质 2、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叫电解质;在不能 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电解质可分为和。在水溶液中能称为强电解质,和绝大多数盐属于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称为弱电解质,弱酸、弱碱属于。

弱电解质电离经典习题

某温度下,相同pH值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溶液的pH值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A.Ⅱ为盐酸稀释时的pH值变化曲线 B.b点溶液的导电性比c点溶液的导电性强 C.a点K W的数值比c点K W的数值大 D.b点酸的总浓度大于a点酸的总浓度 下列关于强、弱电解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 B.强电解质都是可溶性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难溶性化合物 C.强电解质的水溶液中无溶质分子,弱电解质的水溶液中有溶质分子 D.强电解质的导电能力强,弱电解质的导电能力弱 根据以下事实得出的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A.HA的酸性比HB的强,则HA溶液的pH比HB溶液的小 B.A+和B-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A原子的核电荷数比B原子的大 C.A盐的溶解度在同温下比B盐的大,则A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B盐溶液的大D.A原子失去的电子比B原子的多,则A单质的还原性比B单质的强 对室温下pH相同、体积相同的醋酸和盐酸两种溶液分别采取下列措施,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加适量的醋酸钠晶体后,两溶液的pH均增大 B.使温度都升高20℃后,两溶液的pH均不变 C.加水稀释2倍后,两溶液的pH均减小 D.加足量的锌充分反应后,两溶液中产生的氢气一样多 列叙述中,能说明某物质是弱电解质的是() A.熔化时不导电 B.不是离子化合物,而是极性共价化合物 C.水溶液的导电能力很差 D.溶液中溶质分子和溶质电离出的离子共存 现有等pH或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入足量镁产生H2的体积(同温同压下测定)的变化图示如下: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④D.都不对

专题九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专题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考纲要求: 1、掌握电离平衡状态的概念。 2、掌握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考点精讲与典型例题 考点一: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电离平衡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如温度、浓度),当电解质分子: 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叫做电离平衡。 2、电离平衡的特点: 例1: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盐酸和醋酸,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盐酸氢离子浓度大 B、醋酸氢离子浓度大 C、盐酸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多 D、醋酸氢离子物质的量大 例2:(05全国卷Ⅱ)相同体积的pH =3的强酸溶液和弱酸溶液分别跟足量的镁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弱酸溶液产生较多的氢气B.强酸溶液产生较多的氢气 C.两者产生等量的氢气 D.无法比较两者产生氢气的量 例3:氢离子浓度都为1×10—2mol/L的盐酸和醋酸各100 mL分别稀释2倍后,再分别加入0.03 g锌粉,在相同条件下充分反应,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醋酸与锌反应放出氢气多 B.盐酸和醋酸分别与锌反应放出的氢气一样多 C.醋酸与锌反应速率大 D.盐酸和醋酸分别与锌反应的速率一样大 考点二: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3、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1)内因: (2)外因: 例5:(2010年北京顺义)关于0.1mol·L-1CH3COOH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加水稀释时,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都减小。 ②加入少量0.1 mol·L-1HCl溶液,溶液中c(H+) 减小。 ③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因为醋酸钠水解显碱性,所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④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因为醋酸钠会电离出很多的醋酸根离子,所以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⑤若加入少量的冰醋酸,则氢离子浓度减小⑥若加入少量的冰醋酸,醋酸溶液的电离程度减小。 A、④⑥ B、①② C、①②③④⑥ D、都正确 例6:用水稀释0.1mol·L-1氨水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 A、c(OH-)/c(NH3·H2O) B、c(NH3·H2O)/c(OH-) C、 c (OH-) D、H+的物质的量 ★★★选学考点三:电离度 1、电离度 2、经验公式 例7:一定温度下,A、B两瓶乙酸的浓度分别是1mol/L和0.1mol/L,则A、B两瓶乙酸溶液中[H+]之比 10(填“<”、“>”或“=”),并简述理由。 强化训练: 1、pH值相同的盐酸溶液和醋酸溶液分别和锌反应,若最后锌都已完全溶解,放出的气体一样多,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整个反应阶段平均速度:醋酸>盐酸 B.反应所需时间:醋酸>盐酸 C.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盐酸=醋酸 D.开始反应速度:盐酸>醋酸 2、(09石景山)22.在0.1 mol·L-1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 3COO -+ 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加入少量0.1 mol·L-1HCl溶液,溶液中c(H+)减小 D.加入少量CH3COO 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3、100mL 6 mol/L H2SO4跟过量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度,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不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A.碳酸钠(固体) B.水 C.硫酸钾溶液 D.CH3COONa(固体) 4、对于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醋酸根的浓度大约是0.1 mol·L-1 B、若加入少量的冰醋酸,则氢离子浓度减小 C、若加入少量的固体NaOH,则醋酸根离子浓度增大 D、若加入少量的浓盐酸,则醋酸根离子浓度减小 5、(09海南卷6)已知室温时,0.1mo1/L某一元酸HA在水中有0.1%发生电离,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A.该溶液的pH=4 B升高温度,溶液的pH增大 C.此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1×10-7 D.由HA电离出的c(H+)约为水电离出的c(H+)的106倍

实验十一 弱电解质电离常数的测定(电导法)B

实验十一弱电解质电离常数的测定(电导法) 11化学覃创林20110765143 2014.3.31 一、目的要求 1.了解溶液电导的基本概念。 2.学会电导(率)仪的使用方法。 3.掌握溶液电导的测定及应用。 二、基本原理 以cΛm对1/ Λm作图,其直线的斜率为(Λm∞)2K c,如知道Λm∞值,就可算出K c。 三、仪器试剂 电导仪(或电导率仪)、恒温槽、电导池、电导电极、容量瓶(100ml)5只、移液管(25ml、50ml各1个)、洗瓶、洗耳球 0.0100mol/LKCl溶液、0.1000mol/LHAc溶液 四、实验步骤 1.用50ml容量瓶将原始醋酸溶液(0.1000mol/L)进行2倍、4倍、8倍稀释,得到4种不同浓度的醋酸溶液。 2.将恒温槽温度调至25℃或30℃。 3.测定电导池常数K cell=l/A 4.测定电导水的电导(率) 5.测定HAc溶液的电导(率) 五、数据记录与处理 1.实验条件

2.电导池常数K cell=l/A 25℃或30℃时,0.0100mol/ dm-3 KCl溶液电导率(查手册) 表1 0.0100mol/ dm-3 KCl溶液的k值记录(25℃) 电导池常数K cell=l/A=/m-1 3.醋酸溶液的电离常数 表2 电导水的电导率k的测定记录 表3 不同浓度醋酸溶液的k值记录

4.作图求结果 以cΛm对1/ Λm作图,其直线的斜率为(Λm∞)2K c,如知道Λm∞值,就可算出K c。 表4 醋酸溶液的各组数据入表 根据公式,且由上图已知斜率可得:(Λm∞)2K c=0.0009 查表计算得Λm∞=39.05×10-3 S·m2·mol-1 所以解得K c=0.59 六、思考题 1.本实验为何要测水的电导率? 答:水的电导率相对弱电解质的电导率是不能忽略的,因此要测定水的电导率。2.实验中为何用铂黑电极?使用时注意事项有哪些?

高一化学《离子反应》知识点归纳总结+典例解析

离子反应 【学习目标】 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2.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并会判断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 3.能运用书写规则书写常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或结合具体反应对所给离子方程式进行正误判断。 【要点梳理】 要点一、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1)电解质、非电解质均应是化合物。金属属于单质,故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电解质导电必须有外界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 (3)电解质应是一定条件下本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CO2、SO2、SO3、NH3溶于水后也导电,却是与水反应生成新物质后电离而导电的,不是本身电离导电的,故属于非电解质。 (4)能导电的物质并不一定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能导电,但因其为单质,故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食盐水能导电,但其为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溶于水不能导电的物质可能是电解质,如BaSO4难溶于水,但其溶于水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属于电解质。 要点二、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1

电解质的强弱是以电离的程度来区分的,与物质的溶解度、溶液的导电能力没有必然联系。 ①BaSO4、CaCO3等虽然在水中溶解度很小,溶液的导电性很差,但是由于都是离子化合物,溶于水的部分是全部电离的,是强电解质。 ②浓氨水的导电性比极稀NaOH溶液强,但NH3·H2O属于弱电解质。 2.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1)要求左边书写电解质的化学式,右边写电解质电离出的离子的化学式,不同离子间用加号相连。强电解质用“==”,弱电解质用“”。 如:H2SO4==2H++SO42-;NaHSO4==Na++H++SO42—;Ca(HCO3)2==Ca2++2HCO3— CH3COOHCH3COO- + H+;NH3·H2ONH4+ +OH- ;H2OH++ OH- (2)电离过程中,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不变。离子所带电荷数等于它在化合物中显示的化合价。 (3)检查电离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时,不仅要检查质量是否守恒(即电离前后原子的种类是否相同和个数是否相等),而且要检查电荷是否守恒(即电离后的阴、阳离子所带负、正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4)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且第一步电离程度远远大于第二步,如碳酸电离方程式: H2CO3H++HCO3―;HCO3―H++CO32― (5)多元弱碱电离方程式一步写出,如氢氧化铁电离方程式:Fe(OH)3Fe3++3OH― 3.酸、碱、盐的定义 (1)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叫做酸。 HCl = H+ + Cl- H2SO4 = 2H+ + SO42- HNO3 = H+ + NO3- (2)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的化合物叫做碱。 NaOH = Na+ + OH- Ba(OH)2 = Ba2+ + 2OH- KOH = K+ + OH- (3)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NH4NO3 = NH4+ + NO3- MgCl2 = Mg2+ + 2Cl- Fe2(SO4)3 = 2Fe3+ + 3SO42- 要点三、离子反应 1.定义:由于电解质溶于水后电离成为离子,所以,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像这样,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就叫做离子反应。 2.本质:反应物中的某些离子的浓度减小。 3.发生条件: ①生成难溶(或微溶)的物质,如Al(OH)3、BaSO4、Ag2SO4、CaSO4、Ca(OH)2等。 ②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如弱酸、弱碱、水等。 ③生成挥发性的物质,如CO2、SO2、NH3等。 ④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Zn与硫酸铜溶液:Zn+Cu2+=Zn2+ +Cu 要点四、离子方程式 1.概念: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2.书写离子方程式的四个步骤(以碳酸钙和盐酸的反应为例): “一写”:首先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CO2↑+H2O “二改”(或拆):把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改写成离子形式(最关键的一步): CaCO3+2H++2Cl―==Ca2++2Cl―+CO2↑+H2O 注意: (1)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易溶的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和可溶性盐)必须写成阴、阳离子的形式。难溶的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和单质则必须保留化学式。 (2)对于微溶性的强电解质:①在反应物中视情况而定。如澄清石灰水中Ca(OH)2以Ca2+、OH―存在,可以拆成离子的形式;石灰乳中主要以不溶的Ca(OH)2固体形式存在,不能拆成离子形式。②在生成物中,一般不能拆,以化学式形式表示。 (3)可溶性多元弱酸酸式盐的酸式根一律保留酸式根形式。如在水溶液中HCO3―写成H++CO32―是不对的。 “三删”:删去方程式两边未参加反应的离子:

(浙江选考)202x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八 第一单元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教师备用题库

第一单元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教师备用题库 1.苯甲酸钠(,缩写为NaA)可用作饮料的防腐剂。研究表明苯甲酸(HA)的抑菌能力显著高于 A-。已知25 ℃时,HA的K a=6.25×10-5,H2CO3的K a 1=4.17×10-7,K a 2 =4.90×10-11。在生产碳酸饮料的过程 中,除了添加NaA外,还需加压充入CO2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为25 ℃,不考虑饮料中其他成分)( ) A.相比于未充CO2的饮料,碳酸饮料的抑菌能力较低 B.提高CO2充气压力,饮料中c(A-)不变 C.当pH为5.0时,饮料中K(HA) K(A-) =0.16 D.碳酸饮料中各种粒子的浓度关系为:c(H+)=c(HC O3-)+c(C O32-)+c(OH-)-c(HA) 答案 C HA的抑菌能力显著高于A-,碳酸饮料中存在反应CO2+H2O+NaA HA+NaHCO3,HA含量比未充CO2的饮料要高,抑菌能力更强,A项不正确;增大压强可使更多的CO2溶于水中,生成更多的HA,c(A-) 会减小,B项不正确;已知HA的K a=6.25×10-5,K a=K(H+)·K(A-) K(HA) ,当c(H+)=10-5mol·L-1时,饮料中 K(HA) K(A-)=K(H+) K a =10-5 6.25×10-5 =1 6.25 =0.16,C项正确;由物料守恒知c(Na+)=c(A-)+c(HA),由电荷守恒知 c(Na+)+c(H+)=c(HC O3-)+2c(C O32-)+c(OH-)+c(A-),两式联立可得c(H+)=c(HC O3-)+2c(C O32-)+c(OH-)-c(HA),D项不正确。 2.常温下,将pH均为3,体积均为V0的HA溶液和HB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pH随lg K K0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稀释相同倍数时:c(A-)>c(B-) B.水的电离程度:b=c>a C.溶液中离子总物质的量:b>c>a

跟踪检测(三十六)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第1页共11页 跟踪检测(三十六)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5℃时,下列有关0.1mol·L-1醋酸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pH=1 B.c(H+)=c(CH3COO-) C.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后,醋酸的电离程度减小 D.与0.1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显中性 解析:选C A项,醋酸为弱酸,0.1mol·L-1醋酸溶液的pH>1,A错误;B项,根据电荷守恒,c(H+)=c(CH3COO-)+c(OH-),错误;C项,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后,c(CH3COO-)增大,抑制醋酸的电离,电离程度减小,正确;D项,与0.1mol·L-1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生成醋酸钠溶液,水解显碱性,错误。 2.在25℃时,用蒸馏水稀释1mol·L-1氨水至0.01mol·L-1,随溶液的稀释,下列各项中始终保持增大趋势的是() A.c(OH-)c(NH3·H2O) B.c(NH+4)c(OH-) C.c(NH3·H2O) c(NH+4) D.c(OH-) 解析:选A A项,加水稀释促进NH3·H2O电离,溶液中n(OH-)、n(NH+4)增大,分子的物质的量减小,该比值增大,正确;B项,溶液中OH-、NH+4的物质的量增大,且水电离出OH-数目增多,该比值变小,错误;C项,稀释时,溶液中NH+4的物质的量增大,NH3·H2O分子的物质的量减小,该比值减小,错误;D项,加水稀释c(OH-)减小,错误。 3.(2020·南昌八一中学期末)下列事实能说明HNO2是弱电解质的是() ①25℃时,NaNO2溶液的pH大于7; ②用HNO2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很暗; ③HNO2溶液不与Na2SO4溶液反应; ④25℃时,0.1mol·L-1HNO2溶液的pH=2.1。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④D.①②④ 解析:选C25℃时,NaNO2溶液的pH大于7,说明NO-2发生了水解反应,则HNO2是弱电解质,①符合题意;用HNO2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很暗,说明溶液中离子浓度较小,但由于未与等浓度盐酸等强电解质作比较,故不能判断HNO2是否为弱电解质,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