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组织理论与组织管理

组织理论与组织管理

组织理论与组织管理
组织理论与组织管理

组织理论的发展

组织理论的发展 系统的组织理论出现于19世纪末,组织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古典组织理论、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系统权变组织理论三个主要时期,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组织现象和组织管理进行了研究。 一、传统和古典的组织理论 1、科学管理学派的组织观 此派以科学管理运动的先驱者,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勒为代表。泰勒一生发表许多管理论著,最有影响的是《科学管理原理)》。他提出许多与组织管理有关的思想,这些思想是: (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效率。 (2)要提高工作效率,就必须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 (3)实行刺激性工资制度,实行“差别计件制”,按组织成员的绩效来支付报酬,鼓励竞争。 (4)将组织的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 (5)实行职能工长制。 (6)实行组织控制的例外原则。 泰勒以其毕生的精力,在美国掀起了一场科学管理的革命。泰勒提出的这些概念与思想为整个古典管理理论奠定了基础,泰勒的许多思想为以后的管理学派所采纳。科学管理的精神是永存的。 2、行政管理学派的组织观 20世纪前半期出现的行政管理学派是从宏观上探讨组织管理的知识体系。这派的代表人物是被誉为“管理理论之父”的法国人法约尔。作为管理实践家和管理理论家,法约尔—生著述颇多,著有《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国家在管理上的无能——邮政与电讯》、《公共精神的觉醒》等著作和《管理的一般原则》、《管理职能在事业经营中的重要性》、《国家管理理论》等论文。法约尔的主要贡献在于其在吸收科学管理学派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组织管理的原则,这些原则是: (1)实行专业分工。 (2)权力与责任相一致。 (3)纪律。 (4)统一指挥。 (5)统一指导。 (6)个人利益服从组织利益。 (7)理想的工作报酬。 (8)权力集中。 (9)等级链。

组织管理理论

组织管理 组织具有综合效应,这种综合效应是组织中的成员共同作用的结果。组织管理(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就是通过建立组织结构,规定职务或职位,明确责权关系,以使组织中的成员互相协作配合、共同劳动,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组织管理是管理活动的一部分,也称组织职能。 工作内容 组织管理的工作内容,概括地讲,包括四个方面:第一,确定实现组织目标所需要的活动,并按专业化分工的原则进行分类,按类别设立相应的工作岗位;第二,根据组织的特点、外部环境和目标需要划分工作部门,设计组织机构和结构;第三,规定组织结构中的各种职务或职位,明确各自的责任,并授予相应的权力;第四,制订规章制度,建立和健全组织结构中纵横各方面的相互关系。依据制度经济学,“道”是理想与“器”是体制;企业管理的政策制度化,才能实施可操作性管理。组织管理,应该使人们明确组织中有些什么工作,谁去做什么,工作者承担什么责任,具有什么权力,与组织结构中上下左右的关系如何。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由于职责不清造成的执行中的障碍,才能使组织协调地运行,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理论发展 组织管理理论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至今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 古典管理理论 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代表人物有美国的F·W·泰勒、法国的H·法约尔和德国的M·韦伯等人。这一阶段的前期,泰勒等人重点探讨了组织内的企业管理理论,后期,以韦伯为代表的管理理论重点,探讨了组织内部的行政管理。这一阶段的理论基础是“经济人”理论,他们认为人们工作是为了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以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为了满足人们工作的经济利益,他们提出科学管理方法以追求组织的生产效率和合理化,因此要建立一套标准化的原则来指导和控制组织及成员的活动。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初,其代表人物有美国的G·E·梅奥,F·赫茨伯格等人。他们认为人是有多种需要的“社会人”,满足人的多种需要,在组织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提高组织效率的根本手段。这一阶段的理论重点研究了组织中的非正式组织,人际关系、人的个性和需要等等。 C管理模式理论 所谓C管理模式,就是构建一个以人为核心,形神兼备、遵循宇宙和自然组

组织管理基本理论讲义

组织管理理论综述 1. 我国古代组织管理思想 长期以来,管理理论一直沿用西方特别是美国管理学家提出的各种理论和方法。近四百年来,我国国力不张,处处被动挨打、受制于人,"师夷之长技"也是迫不得已的出路。但作为一个在历史长河中长期处于领先地位的泱泱大国,我国古代在管理思想和理论实践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在学习别人的同时,也要继承自己优秀的东西,才能赶超列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愿望。 就组织管理而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已作了系统的研究,他在《韩非子·王道》中说道:"官有万职,君唯一身。贤君之用官,如大将之御众。以一用十,以十用百,以百用千,以千用万,是则君之用者有万,而凭之者唯十。约而易操,进而能烛"。意思是说,官职有千千万万种,君主却只有一个。贤明的君主任用官吏,好比大将驾御军队。一人指挥十人,十人指挥百人,百人指挥千人,千人指挥万人。这样君主统辖一万人,而直接管理的只有十人。管理简单易于操作,朝夕相处易于沟通。因此,"圣人治吏不治民"(《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只有领导者能够采用合理的组织形式,逐级授权,无论组织规模多大,他都能够掌握应付,而不会出现失控的局面。 《吕氏春秋·分职》中说道:"君者故无任,而以职授任。工拙,下也;赏罚,法也。君奚事哉?"意思是说,君主没有具体事务,而是根据下属的职位分配任务和职责。事情的好坏,由臣下负责;该赏该罚,由法律规定。君主不必事必躬亲。 正是这些优秀的组织管理思想,我国才能够在广阔的疆域上建立相对稳定的封建政权,才能够兴建诸如万里长城、大运河、古驿道之类的浩大工程,才能够进行兴兵数百万、奔袭千万里的大型军事活动。 2. 西方古典组织管理理论 2.1. 泰罗的管理职能分工 西方管理理论的第一部公认的经典著作是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罗所著的《科学管理原理》(1911),距今还不到100年。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非常丰富,仅在组织管理方面,泰罗提出了3个管理职能分工的重大原则: 1) 对管理职能和执行职能进行明确分工,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以前,"要求每个工人对总的工作程序承担全部责任,包括工作中的每个细节,直到将工作全部完成。除此之外,他必须承担全部的体力劳动。"也就是说,全部管理职能和作业职业都由工人承担,结果工人只能按自己的经验工作,不能按科学规律办事。泰罗提出,为了使作业管理科学化,就必须合理地进行职能分工,即"有一种人去预先作计划,而另一种人按计划进行工作";为此,要在工厂设立专门的计划管理部,负责全部管理事务。

管理学原理

管理学原理—1 1. 什么形式的团队是学习型组织的基本单位(D)自我指导的) 2. 根据韦伯的“官僚式组织”观点,组织应当建立在什么基础上(C)理性的职权) 3. 在一个组织中,那些指导一个组织中其他成员活动的人员是(C)管理者) 4. 以下观点哪项不正确(B)管理者只能承担一种管理角色,一旦确定,难以改变) 5. 根据霍桑试验的研究结果,梅奥提出的观点有(B)工人是“社会人”) 6. 管理的基本职能有(A)计划B)组织C)领导 E)控制) 7. 很多经理人到像海尔这样的经营成功的企业“取经”,然后在自己的企业中照搬海尔的做法,这种做法毫无疑问是非常有效的。(N) 8. 统一指挥原则的含义是组织中的经理人应当在组织的目标方面达成一致。(N) 9. 挂名首脑角色意味着管理者承担着仪式性和象征性的角色。(Y) 管理学原理—2 1. 以下哪个选项是代表了识别和解决问题的过程(C)决策) 2. 战略决定了(),而组织决定了(D)做什么,如何做)。 3. 某公司正在遵循成本领先战略,以下哪个方面的职能层战略内容与他们的业务层战略相关(B)标准化的产品) 4. 计划过程始自以下哪项活动(B)使命的确定) 5. 计划职能的特点(B)计划工作具有首要性C)计划具有普遍性D)计划要讲究经济利益) 6. 理性决策得以应用的条件是(A)能得到所需的全部决策信息 B)能了解所有人的社会价值取向 C)能找到所有的决策方案 D)能准确预测各种备选方案可能产生的后果 E)能正确选择最有效的决策方案) 7. 集中战略意味着企业会将资源集中在某个具体的细分市场或者顾客群。(Y) 8. 当公司面临着巨大变化的时候,目标管理就会带来很大的问题。(Y) 9. 非程序化决策需要六个步骤,但是程序化决策仅仅需要一个步骤就可以了。(N) 管理学原理—3 1. 根据赫塞和布兰查德的情境领导理论,(B)参与)型领导风格描述了领导者愿意与他人分享想法并帮助他人做决策。 2. 指明任职者要开展某项工作必须拥有何种最低限度可以接受的资格标准的文件是(A)职务规范)。 3. 当组织中一个职位空缺时,优先考虑企业现有员工,这是一个什么例子(B)内部招聘) 4. (C)职权)是管理人员进行决策的正式和法定权力。 5. 以下属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内容是(A)工作分析B)设计薪酬C)业绩评估D)提拔晋升) 6. 领导艺术形成的关键影响因素是(A)领导者的经验B)领导者的创造性C)领导者的个性特征E)领导者结合情景的能力) 7. 跨职能团队通常会由两个不同的团队构成,持有不同的意见。(N) 8. 360度业绩评估就是由被考评人的上级、下级和客户担任考评者,对被评者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再通过反馈程序,达到改变行为、提高业绩等目的。(Y) 9. 定规维度的含义是指领导者是否能够关心下属的感受,尊重他们的想法和感觉,建立起共同信任。(N) 管理学原理—4 1. 全面质量管理成功的有利因素不包括(A)管理层的期望过高) 2. 非语言沟通当在使用以下哪项沟通渠道时最具有影响力(D)当面的沟通) 3. 管理者增加某一职位的工作数量和频率属于(C)工作丰富化) 4. 以下哪项理论属于激励的过程理论(B)公平理论)

管理学原理-组织与管理复习题-复习纲要

一、名词解释 1、管理的概念:管理,就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协调以人为中心的组织资源与职能活动,以有效实现目标的社会活动。 2、管理职能的定义:是指管理者实施管理的功能或程序。即管理者在实施管理中所体现出的具体作用及实施程序或过程。 3、法约尔提出的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控制,指挥,协调。 4、决策的定义:决策是指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 5、计划职能的涵义:广义的计划职能是指管理者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执行情况的过程;狭义的计划职能是指管理者事先对未来应采取的行动所作的谋划和安排。 6、组织职能的概念:从狭义上讲,组织职能是指建立健全组织体系的工作过程;从广义上讲,组织职能是指从工作目标与组织体系的建立,到组织的运行,工作目标的实现的全部工作过程。 7. 管理幅度:管理幅度是指一名管理者直接管理下级的人数 8. 目标管理:目标管理,是以制定和实现目标为中心的,被管理者自主控制达标过程,管理者实行最终成果控制的一种现代管理思想与管理方法。 9、职权:是指由于占据组织中的职位而拥有的权力。职权是履行职责的必要条件与手段。 10、职责:职责,是指担当组织职位而必须履行的责任,是行使权力所要达到的目的和必须履行的义务。 11、制度分权:是在组织设计时,考虑到组织规模和组织活动的特征,在工作分析、职务和部门设计的基础上,根据各管理岗位工作认为的要求,规定必要的职责和权限。 12、授权:担任一定管理职务的领导者在实际工作中,为充分利用专门人才的指示和技能,或出现新增业务的情况下,将部分解决问题、处理新增业务的权利文人给某个或某些下属。 13、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狭义上,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为实现组织目标,对组织成员所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行为。在广义上,人力资源管理包括狭义的人力资源管理和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开发是指对人力资源的充分发掘与合理利用和对人力资源的培养与发展。 14、人员考核的定义:人员考核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采用科学的方法,衡量与评定人员完成岗位职责任务的能力与效果的管理方法。 15、“社会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认为人有强烈的社会心理需要,职工的“士气”是提高生产率最重要的因素;采取重视人际关系,鼓励职工参与的方式。 16、企业六大经营职能:企业经营活动有六项不同活动,称为六大经营职能。即: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 17、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简称TQC),就是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把企业各部门、各环节的质量管理活动都纳入统一的质量管理系统,形成一个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 18、领导的定义:管理者指挥、带领和激励下属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 19、领导的实质:领导实质上是一种对他人的影响力,即管理者对下属及组织行为的影响力。领导的基础是下属的追随与服从。 20、管理层次:管理层次是指组织内部从最高一级管理组织到最低一级管理组织的组织等级。 21、“自我实现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认为人特别重视自身社会价值,以自我实现为最高价值;采取鼓励贡献,自我控制方式。指示

管理学原理1—3章章节测试答案

1、赫伯特·西蒙认为管理是()。 A、事先安排工作,指挥他人用最好的工作方法去工作 B、决策 C、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 D、通过其他人或者与其他人一起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将事情完成的过程 正确答案:B 2、在管理的职能中,对组织未来活动进行的预先筹划和安排是()。 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 正确答案:A 3、在管理的职能中,为了完成计划而对分工协作关系所做的整体安排是()。 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 正确答案:B 4、在管理的职能中,指挥和影响下属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过程的是()。 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 正确答案:C 5、在管理的职能中,为了保证组织按预定要求运作而进行的一系列监督检查工作的是()。 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 正确答案:D 6、管理的首要职能是()。 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 正确答案:A 7、古代许多方面的事迹都凸显了有效管理的重要作用,下列选项中不受管理活动影响的是()。 A、长城的修建 B、奴隶起义 C、氏族分工 D、造纸术的发明 正确答案:D 8、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当中,儒家所主张的治国管理之道是()。

A、仁爱礼德 B、以法治国 C、穷兵黩武 D、增加赋税 正确答案:A 9、对西方社会的管理实践起着指导性作用的是()。 A、基督教文化 B、巴比伦文化 C、君主立宪制 D、古希腊文化 正确答案:A 10、古巴比伦人在管理思想方面做的最大贡献是()。 A、汉摩拉比法典 B、货殖列传 C、君主论 D、圣经 正确答案:A 11、泰勒的管理理论提出了“职能工长制”,建议每个工人的监督至少要()个职能工长。 A、3 B、5 C、8 D、10 正确答案:C 12、一般管理理论中,能够连接、联合、调和所有的活动和力量的管理要素是()。 A、协调 B、指挥 C、控制 D、组织 正确答案:A 13、“整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的总和,一个组织谋求实现总目标比实现个人目标更为重要。”这体现了一般管理理论的()原则。 A、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B、统一指挥 C、统一领导 D、纪律 正确答案:A 14、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目标是()。 A、强调规章制度的作用 B、提高生产率 C、重视个人积极性的发挥 D、重视团队建设 正确答案:B 15、下列选项中,属于简单和稳定环境的有()。 A、标准挂衣架制造商

组织管理理论整理

第一章 组织界限的作用? 社会组织作为开放的系统,它的界限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开放的、可渗透的。组织不可能对所有可能的环境都做出反应,组织界限最重要的功能是,保证组织对环境有选择的开放,与环境进行有限的能量、材料、信息的交换,使组织在环境系统中发挥特定的动能。组织界限无论对组织接受投入、输出还是产出来说,都起着一种类似于过滤和筛选的作用。通过组织界限,组织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输入能量、材料和信息,以便组织有效地加以处理。通过组织界限,组织向环境输送特定的产出,例如企业组织特定的产品和质量检验标准。组织与环境之间的交换过程需受组织界限的限定。组织界限的另一个功能,是保证组织一定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使组织在一定的活动范围内不受环境的干扰。在组织界限之内,组织拥有决定内部事务的自主权。组织界限的过滤和筛选作用,对于组织有效地完成它的目标及其他的交换职能是必不可少的。 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的区别于联系? 联系:课件上非正式组织是以正式组织的存在为立足点的,而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也有一定的作用。正式组织由非正式组织产生并且必须有非正式组织。但在正式组织产生以后,它们又创造出非正式组织并且需要非正式组织。 区别: 组织形成方式:正式组织是由管理者通过正式的筹划建立起来的,有明确的目标、分工、职能以及由此形成的成员间的责权关系,并对岗位和组织结构进行设计,以实现组织目标为目的,组织结构层级严密;而非正式组织没有经过正式的任命或相关程序,组织成员出于情感的需要或共同的利益自发形成的,没有明确的组织结构和岗位设计。可能存在分工,但是其目标和分工并不是经过正式计划的,也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来保证实施,组织结构比较松散。 领导权力来源:正式组织的领导由组织正式任命,其支配权、强制权和奖赏权等由组织赋予。非正式组织虽然没有正式任命的领导,但实际上每个非正式组织都有自己的核心人物,这些核心人物往往在非正式组织中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发挥着领导的作用。 组织控制方式:正式组织有明确的权力层次和规章制度,有严格的奖惩机制,对于成员的行为约束很强。非正式组织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但成员共同遵循的观念、价值标准、行为准则等形成潜在规则。 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的优缺点?

组织管理中的管理机制

组织管理中的管理机制 2012-07-02 15:44:07 作者:长松咨询阅读次数:8 次 管理目标的实现,最终是要落实到部门和岗位职责上,而部门和岗位职责的落实,需要以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机制来保障。合理的管理机制是员工才能得以发挥的前提,也是长久留住人才的保障。从组织管理的角度,管理机制主要应该从权责分配、激励约束、沟通协调三个方面来实现。 第一,权责分配机制。权责分配从本质上说,仍然是一种分工思想的延续,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权责分配就是要将企业发展目标分解到各部门和岗位职责,在分解责任的同时也授予相应的权利,比如决策权、督导权、建议权、知情权等等。同时,权责分配中,需要注意“有权必有责、权责需对等”的原则,权利的使用应该受到监督,责任的落实应该有相应的激励。权责分配恰当,才能人尽其才,各部门和岗位职责明确,既能确保目标的实现,也避免了职权的重叠和混乱造成的多头管理、无人区等问题。 第二,激励约束机制。激励与约束是企业管理中的经典话题,很多企业都在强调对于核心人才要激励也要约束,也都在纠结到底激励应该到什么程度,约束到什么程度是合适的,既能吸引和留住人才,也实现了最佳的成本效益配置。但激励与约束的关键其实不在于数量的问题,而是能否有一套合理的机制来实现激励和约束的目标。海尔提出的“相马不赛马”,就是一个成功的

激励约束机制,在这套机制下,企业提供的是一个平台和游戏规则,而不是死的规定,给员工以更大的发挥和提高空间。 第三,协调沟通机制。协调与沟通就是企业中的信息传递,在复杂和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信息的传递速度和决策反应能力就决定了企业对商机的把握和利用能力,同时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也是员工自我学习、创新的基础。GE 历史上曾经有过一次重大的组织机构调整,就是杰克·韦尔奇所领导的“组织扁平化改革”,将GE由原来的金字塔型组织管理模式调整为扁平化的组织管理模式,压缩管理层级,缩短市场信息到决策者之间的距离,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彻底改变了GE机构臃肿、官僚主义、反应迟钝等问题。 长松咨询观点:明确企业的组织架构管理,加强企业的管理,实现企业的系统化管理,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长松组织系统工具包》——数千家企业成功发展壮大的选择,值得您的信赖!点击咨询 企业组织架构管理的核心 2012-07-02 15:14:36 作者:长松咨询阅读次数:12 次 一个企业的组织管理模式,是由企业的发展历程、业务特点、发展战略、文化背景、管理风格等共同决定的。采取哪种组织管理模式,需要根据企业具体特点来决定,但这种模式的选择首先应该是理性的,是能够将企业特点与“人”的特点充分结合的,不是仅仅强调一个方面而忽略另一个方面;其次这种模式更有利于组织和个人的发展,而且这种发展应该是相互协调的。

管理学原理作业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第一大题:简答题 1、简述管理环境的分类。 答: 以影响因素在组织内还是在组织外为标准,可以将管理环境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类。 内部环境是指存在于组织内部的对组织管理活动发生影响的诸因素的总称,主要包括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物质环境主要是指组织内的人、财、物等因素,它影响甚至是决定组织活动的效率和规模。文化环境是指出在组织内存在并影响组织存在和发展的文化背景和条件。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以及传统和习惯的总和。 外部环境是存在于组织之外的不以组织的意志为转移的对组织管理活动发生影响的诸因素的总称,主要包括特定环境和一般环境。特定环境是指与组织有直接关系的外部环境因素。它主要包括资源供应者、服务对象、竞争者、政府部门、社会利益维护团体。一般环境是指与组织有间接关系的外部环境因素。它主要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政治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 2、简述权变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 权变理论又称应变理论或权变管理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经验主义学派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一种管理理论。权变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世界上不存在一成不变、无条件适用于一切组织的最好管理方法,因此,管理必须根据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而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情况寻找不同的答案和方法。权变理论的代表人物包括美国管理学家卢桑斯(F. Luthans)以及英国女学者伍德沃德(Joan Woodward)等人。其主要观点包括: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在内的环境变量,与管理变量即管理者所选择和采用的管理观念和技术之间,存在着函数关系,即权变关系;在一般情况下环境是自变量,管理观念和技术是因变量,因此,如果环境条件一定,为了更快达到目标,必须采取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原理、方法

第七讲 组织管理理论

第七讲组织管理理论(20世纪初) 一、法约尔的一般组织管理理论 二、马克斯·韦伯的行政官僚组织理论 三、管理理论的系统化和综合化 埃菲尔铁塔背后科学管理方法的应用 埃菲尔铁塔(法语:La Tour Eiffel)是一座于1889年建成、位于法国巴黎战神广场上的镂空结构铁塔,高300米,天线高24米,总高324米。 ?埃菲尔铁塔得名于设计它的桥梁工程师居斯塔夫?埃菲尔。 ?铁塔设计新颖独特,是世界建筑史上的技术杰作,因而成为法国和巴黎的一个重要景点和突出标志。 ?建成后高300米的埃菲尔铁塔,直到1930年始终是全世界最高的建筑。 ?1887年1月28日,埃菲尔铁塔正式开工。250名工人冬季每天工作8小时,夏季每天工作13小时,终于,1889年3月31日这座钢铁结构的高塔大功告成。 ?埃菲尔铁塔是由很多分散的碎片组成的——看起来就像一堆模型的组件。 ?这些碎片可不是塑料的,而是金属的,而且有18038个,重达10000吨,施工时共钻孔700万个,使用铆钉250万个。 ?由于铁塔上的每个部件事先都严格编号,所以装配时没出一点差错。施工完全依照设计进行,中途没有进行任何改动,可见设计之合理、计算之精确。据统计,仅铁塔的设计草图就有5300多张,其中包括1700张全图。 ?埃菲尔铁塔的建造可以说是科学思维方法的具体应用。尽管在当时还没有科学管理的相关理论。 ?在20世纪初期,自从泰勒制形成后,就成为工业化时代企业提高效率的有效方法。 ?在法国,陆军部所管辖的工作都必须研究和应用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法国建立了“泰勒主义”组织,普及和推广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一、法约尔的一般组织管理理论 1、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l,1841—1925),是法国管理学家,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主 要代表人之一,亦为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誉为“行为管理理论之父”。 ?1916年,法约尔在75岁时出版了《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一书,对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提出了一般管理理论(general theory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also known as Fayolism) ? 2、法约尔对管理理论的贡献一是关于组织管理理论 ?企业的全部活动分为六种: ?技术活动:生产、制造、加工 ?商业活动:购买、销售、交换 ?财务活动:筹集和最适当地利用资本 ?安全活动:保护财产和人员 ?会计活动:财产清点、资产负债表、成本、统计等。 ?通过对企业的全部经营活动的分析,将管理活动从经营职能中提炼出来,成为经营的第六项职能。 ?管理活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一般管理理论

著名管理思想-组织管理理论

马克斯·韦伯:组织管理理论 马克斯·韦伯是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 他的观点对社会学家和政治学家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组织理论学家有重大影响,因而在管理思想发展史上被人们称之为“组织理论之父”。 他在管理思想史上的最在贡献就是提出了所谓“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 【思想概述】 韦伯提出了所谓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其核心是组织活动要通过职务或职位而不是通过个人或世袭地位来管理。他在组织管理方面有关行政组织的观点,是他对社会和历史因素引起复杂的组织的发展的研究结果,也是其社会理论的组成部分。 他的理论是对弗雷德里克·泰勒和亨利·法约尔理论的一种补充。他不仅考察了组织的行政管理,而且广泛地分析了社会、经济和政治结构,深入地研究了工业化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韦伯的主要著作有:《一般经济史》、《社会和经济组的理论》、《社会学论文集》、《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等。 【背景故事】 韦伯,1864年出生在德国爱尔福特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1882年进入海德堡大学攻读经济学和法律,之后又就读于柏林大学。 他曾担任过教授、政府顾问、编辑、著作家,并且对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宗教等许多总是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独到的见解。他还曾参军服役,1888年参与波森的军事演习,因而对德国的军事生活和组织制度有相当地了解,这对他今后建立组织理论有相当的影响。1891年,他以《中世纪贸易公司史论》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1894年,获得海德堡大学的教授资格。 此外,韦伯是同泰勒和法约尔同一历史时期,并且对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确立做出杰出贡献和德国著名管理学家。 【思想精要】 权力的类型 韦伯明确指出,任何组织都是以某种形式的权力基础的,如果没有这种形式的权力,其组织的生存都是非常危险的,就更谈不上实现组织的目标了,权力可以消除组织的混乱,使得组织的运行有秩序地进行。 在他看来,社会与其组成部分,更多地不是通过契约关系或者道德一致,而是通过权力的行使而被聚在一起,在那些和谐与秩序占上风的地方,权力和权威性运用从未彻底消失过。可以说,人类社会行为的一切领域都无一例外地要受到权力的影响,没有一定形式的权力,一切社会组织的活动都不可能正常的运行,从而也就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接着,韦伯对权力进行了一系列的划分。 韦伯把这种权力划分为三种类型:

法约尔组织管理理论

法约尔组织管理理论 法约尔组织管理理论概述[1] 古典组织理论的代表人物是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l)和马克思·韦伯(Max Weber)。法约尔是最早的一般管理理论家之一。人们认为他是管理理论之父。法约尔把企业的全部活动分为6种: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他把管理定义为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法约尔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了著名的14项管理原则:劳动分工、权利和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人员的报酬、集权、等级制度、秩序、公平、人员的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这些原则都与合作有密切的关系。 [编辑] 法约尔组织管理理论的内容[2] 法约尔认为“管理的过程就是预测、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的过程”。法约尔认为管理活动由5种要素构成,即计划、组织、协调、指挥、控制。这是法约尔在管理学理论上最突出的贡献。它奠定了管理学的基础,建立了管理学的主要框架。 1.计划 就是探索未来,制订行动方案。计划是法约尔着重强调的一个重要要素。他认为制订计划需要组织中所有人的共同参与。一个良好的计划应该具有统一性、连续性、灵活性、精确性4个特点。法约尔还认识到了制订长期计划的重要性。 2.组织 就是建立企业的物质和社会的双重结构。包括有关组织体系、结构框架、活动内容与规章制度、职工的选拔、任用、奖惩、培训。组织可以分为物质的和社会的组织。法约尔还认为组织中的管理人员要具备健康的体魄、旺盛的精力、道德品质、教养、管理能力和一般业务知识这6种才能和条件。成员的素质和首创精神决定了组织的效率。对于职工的培训方面他主张注重管理培训,减少技术培训。 3.指挥 简单说就是使员工发挥自身潜力的一种领导艺术。法约尔主张在组织管理中采用参谋职能制而不是泰罗的职能工长制,这样可以确保对员工进行统一指挥。法约尔认为指挥人员应具备8个条件:①对自己的手下人员有深入的了解;②淘汰不胜任的人;③制定约束企业和员工的合同;④树立榜样;⑤定期检查账目;⑥召集主要助手参加会议以便统一指挥和集中精力;⑦不要把精力浪费在细节琐事之中;⑧要使员工保持团结努力、勇于创新的工作精神。 4.协调 即调动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实现组织目标,使企业的一切工作都和谐进行并且相互配合。法约尔认为应从3个方面对协调进行分析:①各个部门的工作是否与其他部门协调一致;②各个部门的各个部分对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和彼此之间的义务是否明确清楚;③每个部门的计划是否做到随时间和其他情况的变化而有所调整。 5.控制

组织管理理论发展

组织管理理论发展 组织管理理论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至今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具体请看以下的组织管理理论发展资料。 古典管理理论 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代表人物有美国的FW泰勒、法国的H法约尔和德国的M韦伯等人。这一阶段的前期,泰勒等人重点探讨了组织内的企业管理理论,后期,以韦伯为代表的管理理论重点,探讨了组织内部的行政管理。这一阶段的理论基础是经济人理论,他们认为人们工作是为了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以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为了满足人们工作的经济利益,他们提出科学管理方法以追求组织的生产效率和合理化,因此要建立一套标准化的原则来指导和控制组织及成员的活动。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初,其代表人物有美国的GE梅奥,F赫茨伯格等人。他们认为人是有多种需要的社会人,满足人的多种需要,在组织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提高组织效率的根本手段。这一阶段的理论重点研究了组织中的非正式组织,人际关系、人的个性和需要等等。 现代组织管理理论

产生于20世纪中叶,学派甚多,主要有以美国CI巴纳德为代表的社会系统论、以HA 西蒙为代表的决策理论,以FE卡斯特为代表的系统与权变理论和以ES巴法为代表的管理科学理论等等。 这一阶段理论的特点是吸收了古典组织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精华,并且在现代系统论的影响下有了新的发展。他们把组织看成一个系统,要实现组织目标和提高组织效率取决于组织系统内各子系统及各部门之间的有机联系。 C管理模式理论 所谓C管理模式,就是构建一个以人为核心,形神兼备、遵循宇宙和自然组织普遍法则,能够不断修正、自我调节、随机应变的智慧型组织,并将中国人文国学(为人处事之道)与西方现代管理学(做事高效高量之法)相互融合,进行企业人性化管理的一种新型企业组织管理运营模式。 这种以人为运营核心的、具有更大的能动性和更强的应变能力的企业组织,简称为智慧型组织,由于它是继金字塔型机械式组织(A管理模式)、学习型扁平式组织(B管理模式)之后出现的第三种组织模式,并且是在西方先进的现代管理学的基础上,融入了中国国学之大智慧的组织类型,因而取CHINA的第一个字母C,为这个智慧型组织命名为企业C管理模式。

[计划]法约尔组织管理理论的内容及启发

2、法约尔组织管理理论的内容包括哪些?对我们有何启发?P74

任的存在。”为了贯彻权利与责任相符的原则,应该建立有效的奖惩制度,用来鼓励好的行为,制止不良行为的发生。 ⑶纪律是以尊重而非恐惧为基础的。纪律是企业领导人同下属员工之间在服从、积极、勤勉、举止和尊敬等方面所达成的一种协议。纪律包含2个方面:一是纪律协定,二是人们对纪律协定的态度及遵守情况。纪律是一个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一个企业要有良好的纪律应做到以下3点:①要有好的各级领导;②要有尽可能明确而又公平的纪律协定;③奖惩的执行必须合理。纪律是由领导人制定的,组织的纪律状况取决于领导人的品德状况。不良的纪律往往由不良的领导造成,因此领导也要和下属人员一样,必须接受纪律的约束,遵守纪律。 ⑷统一指挥法约尔在这方面产生了与泰罗截然相反的观点,泰罗的分权制是法约尔绝不容许的,他对职能工长制极力反对。他认为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工作,一个下属都应接受而且只应接受一个上级的命令。如果没有统一指挥,那么权力将遭到损害,纪律也会受到破坏,秩序和稳定也会受到威胁。如果组织中有2位领导对同一个人或事下达了不同的命令,将会使下属人员无所适从,造成组织活动出现紊乱。因此,必须避免出现多重指挥的现象。 ⑸统一领导是指具有同一目标的全部活动,仅应有一个领导者和一项方案。统一领导与统一指挥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统一指挥是一个下属人员只能听从一个领导者的指挥,而统一领导则是指组织机构设置的问题,即人们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来实现一个社会团体的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员工的作用。 ⑹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是一场持久的较量。在一个企业中,个人利益不能置于企业利益之上。为了贯彻这一原则,企业目标应尽可能多地包含个人目标,在企业目标实现的同时满足个人的合理需求;企业领导人要以身作则,起模范带头作用,以集体利益为重;对员工进行教育,努力使其做到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优先考虑集体利益。 ⑺人员的报酬报酬制度应当首先考虑能够维持职工的最低生活消费,其次要考虑企业的资本经营状况,然后再结合员工劳动贡献的多少,制定一个公平合理的报酬制度,人员报酬应符合3个条件:①报酬要公平; ②奖励努力工作的员工;③报酬要有一个合理的限度。 ⑻适当集权与分权管理的集权与分权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适合企业发展就是好的,只是需要把握好一个尺度的问题,即掌握好集权与分权的尺度。一个组织,必须有某种程度的集权,问题是合适的集权程度是什么。合适的集权程度是由领导者的能力、员工素质、企业领导对发挥下属工作积极性的态度等因素决定的。这些因素总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一个机构的最合适的集权程度也要根据因素变化和组织的实际情况发生相应的变化。 ⑼等级系列等级制度就是从企业的最高领导层到基层管理人员的管理系列。等级制度一方面表明组织中各个层级之间的权力关系,另一方面也可以表明组织中信息传递的通道,在一个正式组织中,信息的传递是按照组织的等级系列进行的,贯彻等级系列原则有利于组织加强统一指挥,但是有时候可能会因为信息沟通的路线太长而延误了信息传递的速度,甚至会出现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失真现象。为了既能维护统一指挥原则,又能避免这种信息的延误和失真问题,法约尔提出了著名的“跳板原则”,即在相同层次的人员之间也要有直接联系,在需要沟通的2个部门之间建立一个“跳板”,建立沟通的渠道。 在一个等级制度表现为I——s双梯形式的企业里,要使F部门与P部门信息传递,这就需要沿着等级路线:F——P——F,且每一级都要进行停顿,这样传递的时间较长,影响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如果可以通过“F—P”这一跳板,使F直接P,问题就简单多了,而且效率也高多了,只要F与P的直接领导人E和0同意他们直接联系,等级制度就得到了捍卫,如果F、P立即向0、E汇报他们所共同商定的事情,整个情况都完全合乎规则。只要F、P双方意见一致,而且他们的活动都得到了他们直接领导人的同意,这种直接关系可以继续下去,他们协作一旦中止,或他们的直接领导人不再同意了,这种直接关系就中断,而等级线路又恢复了原样。

组织理论 管理理论的发展及主要学派观点

组织理论 组织理论(Organization Theory) 组织理论的概述 组织理论是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是研究组织结构、职能和运转以及组织中管理主体的行为,并揭示其规律性的逻辑知识体系。组织理论的演进与社会存在和管理实践的需要有密切的关系,其发展历史是一个不断扬弃的过程,也是辨证的否定过程。组织结构理论是组织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印证了组织理论发展的历史轨迹。 组织理论的发展 自泰罗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辟了组织理论以来。系统的组织理论经历了古典组织理论。行为科学组织理论到现代组织理论的发展进程。组织理论的演进与社会存在和管理实践的需要有密切的关系。其发展历史是一个不断扬弃的过程。也是辨证的否定过程。 一、古典组织理论的演进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和欧洲。资本主义企业取得一定的发展。对管理的要求日益强烈。这一时期,组织理论的研究分为三个派别:科学管理学派、行政管理学派、官僚体制学派。 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学派主张实行职能管理制。不仅要单独设置职能管理机构。还要在职能管理机构内部的各项管理职能之间实行专业化和标准化的分工。使所有的职能人员只承担1至2项管理职能;提出权利下放的例外原则。使上下级之间实行合理分工,上级把一般性的日常事务授权给下级管理人员去处理,只保留例外特殊管理事务的决策权和对下级工作的监督权。 法约尔是行政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管理的五个基本的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并认为组织职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职能;同时他又提出了直线一职能制的组织模式.设计了一种为解决上下级之间跨越统一的指挥链而进行直接联系的组织形式,即“法约尔跳板”:他也概括了包括组织职能在内的14条一般管理原则。 韦伯的科层制理论认为组织治理机制有三种基础:其一是理性基础。即组织建立在对权力和法规的信念之上。并通过相应的规则来组织活动;其二是传统基础,即组织建立在古老传统和统治身份的神圣信念之上;其三是魅力基础.即组织建立在具体的、非同寻常的个人及其统治方式之上:同时韦伯用合理一合法的职权观念论证了官僚制存在的合理性。对官僚制的组织形式的结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官僚制的组织结构应该分为三层,顶端是主要负责人,主要职能是决策,中间层是一般管理人员,主要职能是执行主要负责人做出的决策,底部是业务人员,主要职能是从事具体的业务工作。韦伯论证了个人行为的合理性和社会秩序的合法性,形成了经典性的“官僚组织理论”,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古利特和厄威克的组织理论是建立在泰罗和韦伯的组织理论基础之上。古利克提出了著名的“管理七职能论”,并认为组织的目标是协调,厄威克提出组织理论的八条原则。他们的理论标志着“古典管理组织理论”体系的形成。 古典组织理论构造了集权型层级制的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的表现形式适应了社会生产体制由作坊式小生产体制向工厂化的社会化大生产的体制的转化,促进了组织效率的提高和生产力的发展。古典组织结构理论用其科学和理性的准确性、严格性和普遍性来解释组织结构的变化原因。理论的重点放在组织管理的基本原则的概括和分析上。 二、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的演进 随着科学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管理学家认为组织不仅是一个经济系统。还是一个社会系统。对人的激励不仅仅有经济因素,还应有社会和心理方面的满足。这种满足对组织效率的提高至关重要。因此在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就应运而生了。代表人物有梅奥和巴纳德等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