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pkpm日常结构设计过程中遇到的百种问题汇总

pkpm日常结构设计过程中遇到的百种问题汇总

pkpm日常结构设计过程中遇到的百种问题汇总
pkpm日常结构设计过程中遇到的百种问题汇总

问题1:楼梯间荷载建模过程中如何输入?

答案:方法1 在楼梯间板厚度定义为0,恒活载大小按楼梯间取,这种方法比较便捷快速

方法2 楼梯间直接全房间开洞,楼梯梁上算一半梯板荷载,注意在平台梁位置不要漏了集中荷载。

[设计问题]坡屋面如何建模?

答案:1.关于坡屋面的层高,应该算到坡屋面屋檐的位置,也有说应该算到坡屋面屋檐和屋脊的1/2位置.

2.建坡屋面的时候可以使用"上节点高"命令设置节点的高度,这样就可以更加直观的看到整个结构的形状,但要注意的问题是,虽然设置了节点高度,从立体模型看是坡屋面的效果,这样建的模和按平屋面建的模的计算结果是一样的.所以一定要把荷载计算清楚,不要掉了荷载!!

用tat计算小高层,需要控制哪些参数?是和satwe控制一样吗?答案:TAT SATWE PMSAP 的OUT文本控制的参数基本差不多,不过在软件的实现操作输出上有些区别,我觉的高层建筑可以几个软件都计算一边,对结果做一个比较,取最合理的结果。

问题:框架结构计算时,梁柱箍筋间距如何考虑?

答案:框架梁存在集中荷载,宜取为100;框架柱一般情况下不存在集中荷载,宜为200,但当框架柱计算长度范围内有集中荷载时,还是应该区别考虑的!

因为程序中考虑非加密区箍筋间距为200,这样就带来了这个问题!

但是取100和200所计算出的非加密区箍筋面积应该这样采用。

问题:独立基础变阶要演算抗剪,配筋按照抗弯计算,但是配筋有没有最小配筋率的问题??

答案:我觉得既然是抗弯构建,应该满足最小配筋率的问题,否则配筋没有意思(我自己认为的答案,资料上没有找到,请高手点拨)

问题3:长宽比大于2小于3的板宜按双向板计算,请问怎么计算,查表没有系数,我是说的手算,高手赐教,我等待回答

问题4: 如何确定柱截面,梁截面和楼板厚度

回答: 梁截面估算:梁高与跨度的关系主梁一般取为跨度的1/8~1/12 次梁一般取为跨度的1/12~1/15 悬挑梁一般取为悬臂长的1/6 梁宽主梁

200,250,300…… 次梁200…… 跨度较小的厨房和厕所可以取到120,150……

楼板厚度估算:单向板:短边的1/35 双向板:短边的1/40 悬臂板:悬臂长的

1/10 同时要遵守混凝土规范10.1.1中对板的最小厚度规定

一般的估柱截面的方法: A=(受荷面积*层数*12~15)/(fc*轴压比)轴压比一般取0.8(框架) 0.5(异框) f c--------柱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 A--------柱的截面面积

用tat计算小高层,需要控制哪些参数?是和satwe控制一样吗?

求答案中...

(1)、TAT--它是一个空间杆件程序,对柱、墙、梁都是采用杆件模型来模拟的,特殊的就是剪力墙是采用薄壁柱原理来计算的,在它的单

元刚度矩阵中多了一个翘曲自由度θ’,相应的力矩多了双力矩。因此,在用TAT程序计算框剪结构、剪力墙结构等含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结构都要对剪力墙的

洞口、节点做合理的简化,有点让实际工程来适应我们的计算程序的味道。作这种简化都是因为分析手段的局限所制。当然,在作结构方案时,对结构作这样的调整对建筑结构方案的简洁、合理有很大的好处。它的楼盖是作为平面内无限刚、平面外刚度为零的假设。在新版的TAT程序中,允许增设弹性节点,这种弹性节点允许在楼层平面内有相对位移,且能承担相应的水平力。增加了这种弹性节点来加大TAT程序的适用范围,使得TAT程序可以计算空旷、错层结构。 (2)、SATWE--空间组合结构有限元程序,与TAT 的区别在于墙和楼板的模型不同。SATWE对剪力墙采用的是在壳元的基础上凝聚而成的墙元模型。采用墙元模型,在我们的工程建摸中,就不需要象TAT程序那样做那么多的简化,只需要按实际情况输入即可。对于楼盖,SATWE 程序采用多种模式来模拟。有刚性楼板和弹性楼板两种。SATWE程序主要是在这两个方面与TAT程序不同。

问:PMCAD中若修改标准层平面布置(如增、删杆件)会影响已输入的荷载吗?

答:不会,在A菜单修改完存盘退出后,应执行一遍1,2菜单内容,并且进行“输入次梁楼板”菜单应选第二项进入。再进行3菜单看各杆件荷载值和分布,除一些因修改打断(长度有变化)的杆件上的荷载自动给删除外,其它杆件上的荷载均被保留。

问:结构上多塔、错层的含义是什么?如果多塔楼之间层高不同能认为是错层吗?

答:结构设计上多塔、错层与日常习惯认为是有区别的,错层一般指结构中的竖向受力构件在某一层(或几层)没有与该层平面构件相连系而跨跃该层(或几层)延伸至上层,则认为有错层,多塔是指几栋建筑物或者底部几层,或者顶部几层(可能中部几层)平面构件(包括楼板)连在一起,其它各层结构自成体系,称为多塔楼结构。多塔楼之间层高不同的楼层只要不是连接部分的楼层,其本身是各自独立受力的,不能认为是错层。

问:有时更版后PMCAD与基础或TAT无法接力运行是什么原因?答:由于PMCAD 系列CAD软件数据共享有一定格式,软件更版一些模块作了功能的修改和补充,软件模块之间数据传递格式可能有所改变或补充,因此更版时必须将有关联的模块都进行更新,这样才能保证整体软件的数据互相连接,达到一体化运行(具体请在更版时向CAD 工程部有关技术人员咨询)。另外盗版和从非正规途径拿来的软件是完全不可能达到上述要求的,软件的接力运行是不稳定的,并且会由于数据格式上的问题造成运算结果的错误。

问:在基础软件中如何获得上部结构传给基础荷载的标准值?

答:在JCCAD的“输入荷载”中选“荷载参数”在弹出窗口把恒、活荷载分项系数改为1;

在EF“信息输入”弹出窗口中把恒、活荷载分项系数改为1;ZJ的“上部荷载”中的组合信息窗口,把恒、活荷载分项系数改为1;

BOX“荷载输入”菜单中的“荷载分项,组合,组合值系数”将恒、活分项系数改为1,即可。

问:我采用EF算基础与手算结果比较不一致,是什么原因?答:EF与手算结果

是不一致的,一是EF软件采用计算模型是以文克尔假定弹性地基梁计算,而手算一般用倒梁法模型;二是软件可以对底面积重复利用进行修正,而一般手算是不考虑的;三是对基梁上剪力墙考虑其约束作用影响;四是EF可考虑上部结构整体刚度对基础的影响;五是配筋计算考虑支座(柱)宽度影响,实际配筋值为距柱边B/3处(B为柱宽),同时折减弯距不大于最大弯距30%。

问:TAT与其它同类软件相比,其优势在什么方面?

答:TAT与其它同类软件都是采用三维空间杆系模型,然而TAT非常重视其深

度开发。作为PKPM系列中的一个重要分析模块,共享整个软件包的数据库和集成化

优势,TAT对多塔,错层等分析功能早已走向成熟,其活荷载不利布置已广泛用于多层复杂体形的内力分析,引入弹性节点功能,运用于空旷结构分析(如构筑物、塔架、体育场馆等)。另外,TAT具有对钢结构、钢砼混合结构的计算以及异形砼柱计算功能都深受广大设计工程师的欢迎。

问:在输入一个框架结构时,电梯井为砖墙或砼墙板围成,我该怎么输入?

答:应明确结构形式,框架结构不应将墙输入,只能将其简化为梁柱体系,但不要遗漏荷载。

继续阅读

结构设计pkpm软件satwe计算结果分析 (2)

结构设计pkpm软件SATWE计算结果分析 SATWE软件计算结果分析 一、位移比、层间位移比控制 规范条文: 新高规的4.3.5条规定,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角,A、B级高度高层建筑均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2倍;且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5倍,B级高度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4倍。高规4.6.3条规定,高度不大于150m的高层建筑,其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间之比(即最大层间位移角)Δu/h应满足以下要求: 结构休系Δu/h限值 框架 1/550 框架-剪力墙,框架-核心筒 1/800 筒中筒,剪力墙 1/1000 框支层 1/1000 名词释义: (1)位移比:即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与平均水平位移的比值。 (2)层间位移比:即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层间位移角与平均层间位移角的比值。 其中: 最大水平位移:墙顶、柱顶节点的最大水平位移。 平均水平位移:墙顶、柱顶节点的最大水平位移与最小水平位移之和除2。 层间位移角:墙、柱层间位移与层高的比值。 最大层间位移角:墙、柱层间位移角的最大值。 平均层间位移角:墙、柱层间位移角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除2。 控制目的: 高层建筑层数多,高度大,为了保证高层建筑结构具有必要的刚度,应对其最大位移和层间位移加以控制,主要目的有以下几点: 1.保证主体结构基本处于弹性受力状态,避免混凝土墙柱出现裂缝,控制楼面梁板的裂缝数量,宽度。 2.保证填充墙,隔墙,幕墙等非结构构件的完好,避免产生明显的损坏。 3.控制结构平面规则性,以免形成扭转,对结构产生不利影响。 结构位移输出文件(WDISP.OUT) Max-(X)、Max-(Y)----最大X、Y向位移。(mm) Ave-(X)、Ave-(Y)----X、Y平均位移。(mm) Max-Dx ,Max-Dy : X,Y方向的最大层间位移

PKPM结构技术问题汇总

PKPM结构技术问题汇总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PKPM CAD工程部 深圳分部 2011

说明 本文为PKPM结构技术问题汇总,文章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 CAD工程部深圳分部发表在其官方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5f14368681.html,的技术支持。本文只是对其整理汇总。 本文不是官方发布的,是网友学习时整理汇总的,仅是为了学习的方便,其中的文章以官方发表的为准。 本文排版说明: 本文字体均为:微软雅黑(黑色) 标题:微软雅黑、四号、加粗 问题:微软雅黑、五号、加粗 解答:微软雅黑、五号 汇总会随官方发布的进行更新。 更新可到“梁筑博客”下载。 梁筑博客:https://www.doczj.com/doc/5f14368681.html,/ 整编人:梁zl775443542 QQ:775443542 Ⅰ

目录 2011年9月第二周结构技术问题汇总 (1) 2011年7月第一周结构技术问题汇总 (4) 2011年6月第四周结构技术问题汇总 (7) Ⅱ

2011年9月第二周结构技术问题汇总 发布时间:2011-09-21 来源:PKPM 1、PM中布置了人防荷载,但SATWE计算后人防工况内力都为0,什么原因? 答:SATWE计算参数中勾选了“采用自定义组合工况”,将其取消即恢复正常。一般不需要勾选该项。 2、某模型加强区剪力墙配筋很大,经查为拉弯控制配筋;在非加强区的墙配筋没那么大,SATWE对非加强区的墙,有无考虑拉弯计算? 答:不论什么位置的墙,都考虑了拉弯配筋。非加强区配筋小,可能是拉力小,为压弯控制配筋。 3、PMCAD“画结构平面图”楼板计算不超筋,但实际配筋直径达到32,很大。 答:初始计算面积为2600平方毫米,由于程序中默认最大钢筋面积为18@100,即2544平方毫米,自动选择不到合适的钢筋,显示直径32。可在“钢筋级配表”中增加所需的直径及间距,再生成实配钢筋。 4、PMCAD“平面荷载显示校核”中的竖向导荷的单位面积质量,与SATWE结果WMASS.OUT中“各层单位面积质量分布”有差别。 答:“平面荷载显示校核”中默认是1.2恒+1.4活;SATWE中是“1.0恒+0.5活”。 5、基础CAD计算,30层结构,两桩承台, “桩基承台及独基沉降”菜单,计算后承台高度只有300mm,过小,什么原因? 答:桩承台高度经常由冲切确定。对墙下桩承台,程序将墙上荷载简化到两端点,相当于两个虚柱荷载,再进行相关计算。如果端点落在桩范围内,则不进行冲切计算,得到的承台高

PKPM框架结构设计—

摘要 该办公楼位于天门市,是五层框架结构。办公楼总长57.6m,宽16.8m,总高18.3m。此设计为五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分为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两部分。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采用天正建筑和PKPM 软件进行设计,综合考虑了使用功能、施工、材料、建筑设备、建筑艺术及经济等因素。在建筑选型方面,采用“一”字型布置。 在完成结构部分的计算之后,依据建筑方案和结构设计计算结果完成结构部分的施工图设计。结构设计内容主要是框架设计,首先必须满足水平地震力作用下的框架侧移验算的要求,其次还要满足风荷载作用下的框架侧移验算的要求。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内力组合;

Abstract The office is located in Tianmen: five layers framework structure. The length of office building is 57.6m, the width is 16.8m, the height is 18.3m. The design for a five-layer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office building which divided into two parts-- building design and structure desig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is the premise of the overall plan,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esign mission, use PKPM software to design structure, considering the functional use, construction, materials, construction equipment, architectural art and economy,using"—" font layout in construction shape. After completing the calculation structure part,structure of the construction design was completed on the basis of the construction scheme and the structure design. This scheme is a business office building,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is divided into five layers.The main content of structure design is the framework for the design stage,which must satisfy the request of motion checking under the action of horizontal seismic force firstly,secondly,it has to meet the request of motion checking under the action of wind force. Keywords: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 seismic design; the combination of internal force

PKPM建模教程(砌体部分)

PKPM(2010版)学习交流 (砌体结构部分) 砌体结构(masonry structure) 是由块材和砂浆砌筑而成的墙,柱作为建筑物主要受力构件的结构。包括砖结构、石结构和其它材料的砌块结构。分为无筋砌体结构和配筋砌体结构。 砌体结构在我国应用很广泛,砌体结构的有点是取材方便,有较好的稳定性及保温隔热性能,节约水泥和钢材。 缺点是自重大、体积大,砌筑工作繁重,原材料占用良田。由于砖、石、砌块和砂浆间粘结力较弱,因此无筋砌体的抗拉、抗弯及抗剪强度都很低。由于其组成的基本材料和连接方式,决定了它的脆性性质,从而使其遭受地震时破坏较重,抗震性能很差。 因此对多层砌体结构抗震设计需要采用构造柱、圈梁及其它拉结等构造措施以提高其延性和抗倒塌能力。 对于我们检测单位,常见的砌体结构分为两种,纯砌体结构、底框形式砌体结构。计算砌体结构的承载力验算,我们一般采用PKPM来进行计算。

第1步:“轴线输入” 利用作图工具绘制建筑物整体的平面定位轴线。这些轴线可以是与墙、梁等长的线段也可以是一整条建筑轴线。可为各标准层定义不同的轴线,即各层可有不同的轴线网格,拷贝某一标准层后,其轴线和构件布置同时被拷贝,用户可对某层轴线单独修 改。

第2步:“网点生成” 是程序自动将绘制的定位轴线分割为网格和节点。凡是轴线相交处都会产生一个节点,轴线线段的起止点也做为节点。这里

用户可对程序自动分割所产生的网格和节点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审核和测试。网格确定后即可以给轴线命名。删除不无用的节点。 第3步:“构件定义” 是用于定义全楼所用到的全部柱、梁、墙、墙上洞口及斜杆支撑的截面尺寸,以备下一步骤使用。

pkpm结构设计详细步骤

PM操作步骤(第二题卓老师)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双击击如下图标,进入PKPM主菜单 一、模块(PM整体结构建模与形成数据文件) (当前工作目录要自己先指定好路径) 点击 1.布置轴网 ①点击轴网输入,选择正交轴网 ②点击确定,布置如下 ③点击使用或两点直线命令,增加一条轴线 ④点击按TAP键成批输入,命名如下所示 2.楼层定义(布置柱子和梁) ①点击后点击 1)布置柱子出现柱布置菜单如下图所示,可进入柱截面定义、布置等 ②点然后 ③点击确定 选择500*500的柱后,选 柱布置如下 2)梁布置 ④点击250*400200*300 选择250*400布置如下 ⑤点击选择200*300布置(次梁也用来布置) ⑥点击 3)偏心对齐 ⑦点击选偏心如下所示 4)复制标准层 ⑧点击添加两个标准层 3.荷载输入 1)第1标准层荷载输入

选择第一标准层 ①点击选择如下所示 ②荷载输入 布置9KN/m的荷载 布置5KN/m的荷载 2)第2标准层荷载输入 ①选择先布置9KN/m的梁间荷载 ②再布置m的梁间荷载 2)第3标准层荷载输入 ①选择主菜单点击选择 ②点击选择输入m的荷载 4)楼面荷载的输入 ①点击添加如下 ②点击确定 4.设计参数 4.设计参数 ①单击“设计参数”出现如下对话框 ②点击 ③单击地震信息,出现如下对话框 ④单击风荷载信息,出现如下对话框 ⑤单击绘图参数,出现如下对话框 点击确定 ⑥单击楼层定义的换标准层,然后单击添加标准层,选则全部复制,同样的方法添加两个标准层 添加完两个标准层,然后对第二标准层进行修改如下图所示,对第三标准层进行修改,如下图所示 5.楼层组装 1) 2) ①保存退出

2010版PKPM技术问题汇总

2011年9月第二周结构技术问题汇总 发布时间:2011-09-21 来源:PKPM 1、PM中布置了人防荷载,但SATWE计算后人防工况内力都为0,什么原因? 答:SATWE计算参数中勾选了“采用自定义组合工况”,将其取消即恢复正常。一般不需要勾选该项。 2、某模型加强区剪力墙配筋很大,经查为拉弯控制配筋;在非加强区的墙配筋没那么 大,SATWE对非加强区的墙,有无考虑拉弯计算? 答:不论什么位置的墙,都考虑了拉弯配筋。非加强区配筋小,可能是拉力小,为压弯控制配筋。 3、PMCAD“画结构平面图”楼板计算不超筋,但实际配筋直径达到32,很大。 答:初始计算面积为2600平方毫米,由于程序中默认最大钢筋面积为18@100,即2544平方毫米,自动选择不到合适的钢筋,显示直径32。可在“钢筋级配表”中增加所需的直径及间距,再生成实配钢筋。 4、PMCAD“平面荷载显示校核”中的竖向导荷的单位面积质量,与SATWE结果WMA SS.OUT中“各层单位面积质量分布”有差别。 答:“平面荷载显示校核”中默认是1.2恒+1.4活;SATWE中是“1.0恒+0.5活”。 5、基础CAD计算,30层结构,两桩承台, “桩基承台及独基沉降”菜单,计算后承台高度只有300mm,过小,什么原因? 答:桩承台高度经常由冲切确定。对墙下桩承台,程序将墙上荷载简化到两端点,相当于两个虚柱荷载,再进行相关计算。如果端点落在桩范围内,则不进行冲切计算,得到的承台高度较小。 6、桩承台基础,计算书中输出CX、CY代表什么意思? 答:代表柱子相对承台形心的偏心距离。 7、10新版SATWE,0.2Q0设置调整层数后,退出再进入该参数则清0,什么原因? 答:10版要先选择“框剪体系”,再进行0.2Q0设置。 8、某工程有一层地下室,转换层在地上2层,转换层所在层号填3,软件用剪弯刚度计算转换层上下刚度比。新高规不是说2层采用剪切刚度吗? 答:因为该模型嵌固端设在基础上,即嵌固端层号填1,而不是地上一层,软件用转换层所在层号—嵌固端所在层号+1进行判断。所以为3层转换。故用剪弯刚度计算。

利用PKPM进行多层框架结构设计的主要步骤全doc

利用PKPM2005进行多层框架结构设计的主要步骤 一、执行PMCAD 主菜单1,输入结构的整体模型 (一)根据建筑平、立、剖面图输入轴线 1、结构标准层“轴线输入” 1)结构图中尺寸是指中心线尺寸,而非建筑平面图中的外轮廓尺寸 2)根据上一层建筑平面的布置,在本层结构平面图中适当增设次梁 3)只有楼层板、梁、柱等构件布置完全一样(位置、截面、材料),并且层高相同时,才能归并为一个结构标准层 2、“网格生成”——轴线命名 (二)估算(主、次)梁、板、柱等构件截面尺寸,并进行“构件定义” 1、梁 1)抗震规范第6.3.6条规定:b ≥200 2)主梁:h = (1/8~1/12) l ,b =(1/3~1/2)h 3)次梁:h = (1/12~1/16) l ,b =(1/3~1/2)h 2、框架柱: 1)抗震规范第6.3.1条规定:矩形柱b c 、h c ≥300,圆形柱d ≥350 2)控制柱的轴压比 c c c c f wnS f N A λγλ== λ——柱的轴压比限值,抗震等级为一到四级时,分别为0.7~1.0 γ——柱轴力放大系数,考虑柱受弯曲影响,γ=1.2~1.4 w ——楼面竖向荷载单位面积的折算值,w =13~15kN/m 2 n ——柱计算截面以上的楼层数 S ——柱的负荷面积 3、板 楼板厚:h = l /40 ~ l /45 (单向板) 且h ≥60mm h = l /50 ~ l /45 (双向板) 且h ≥80mm (三)选择各标准层进行梁、柱构件布置,“楼层定义” 1、 构件布置,柱只能布置在节点上,主梁只能布置在轴线上。 2、 偏心,主要考虑外轮廓平齐。 3、 本层修改,删除不需要的梁、柱等。 4、 本层信息,给出本标准层板厚、材料等级、层高。 5、 截面显示,查看本标准层梁、柱构件的布置及截面尺寸、偏心是否正确。 6、 换标准层,进行下一标准层的构件布置,尽量用复制网格,以保证上下层节点对齐。 (四)定义各层楼、屋面恒、活荷载,“荷载定义”

砌体结构pkpm设计步骤

砌体结构的pkpm设计步骤 具体步入程序时所出现的菜单次序一样: 一: 第1步:“轴线输入” 是利用作图工具绘制建筑物整体的平面定位轴线。这些轴线可以是与墙、梁等长的线段也可以是一整条建筑轴线。可为各标准层定义不同的轴线,即各层可有不同的轴线网格,拷贝某一标准层后,其轴线和构件布置同时被拷贝,用户可对某层轴线单独修改。 第2步:“网点生成” 是程序自动将绘制的定位轴线分割为网格和节点。凡是轴线相交处都会产生一个节点,轴线线段的起止点也做为节点。这里用户可对程序自动分割所产生的网格和节点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审核和测试。网格确定后即可以给轴线命名。删除不无用的节点。 第3步:“构件定义” 是用于定义全楼所用到的全部柱、梁、墙、墙上洞口及斜杆支撑的截面尺寸,以备下一步骤使用。 第4步:“楼层定义” 是依照从下至上的次序进行各个结构标准层平面布置。凡是结构布置相同的相邻楼层都应视为同一标准层,只需输入一次。由于定位轴线和网点业已形成,布置构件时只需简单地指出哪些节点放置哪些柱;哪条网格上放置哪个墙、梁或洞口。 注意:1构造柱布置,构造柱的设置位置应符合相应抗震规范; 2、墙体布置,墙体布置完毕后,荷载不必再输入,系统自动计算墙体荷载; 3、门窗洞口布置,注意洞口大小尺寸(厨卫门宽800mm、卧室900、大门1000,门高2.1米;窗户一般高1.8、1.6米,宽1.5米,满足窗地比即可。洞口设置时至左右节点距离应加以设置。避免洞口超过墙) 4、阳台或者要布置预制板但又不是规则闭合矩形的位置加设梁,此梁按主梁布置,相应的荷载设置也应布置。 第5步:“荷载定义” 是依照从下至上的次序定义荷载标准层。凡是楼面均布恒载和活载都相同的相邻楼层都应视为同一荷载标准层,只需输入一次。 荷载输入-恒活设置时,选择自动计算现浇板自重 注意:1、楼面恒载,根据楼面做法,经计算一般取1.0到1.2,卫生间加做防水后取1.6左右。楼梯处取梯段板及踏步换算厚度后,乘以相应容重加上粉刷层容重,为4.5左右。预制板恒载为3或2.96(自重2+粉刷0.4+做法0.6) 顶层楼面恒载加大,2.2考虑保温隔热。 2、楼面活荷载查荷载规范。

PKPM在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_边江

2012年6月(上)建筑科学科技创新与应用 PKPM在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边江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10) PKPM系列软件是目前工程应用最多的多高层结构分析软件之一,它对工程中的结构问题既可以做平面分析,也可以做空间分析。而且其适用性和正确性已经在很多工程中得到验证,但是,掌握好、运用好这一软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涉及的范围之广,要设置的参数之多,都可能影响到设计工作的质量和工程质量。文献[1]中规定,在利用计算机进行结构抗震分析时,计算模型的建立、必要的简化计算与处理,应符合结构的实际状况,本文结合工程实际,提出几个在运用时应注意的一些细节性问题,以飨读者。 1关于楼梯间中梯段板的导荷问题 混凝土板一般是按单向板或双向板进行计算的,单向板或双向板的划分主要是根据板边的边界条件进行确定的,即两对边支承和四边支承,根据文献[2]可知,对于两对边支承的板应按单向板进行计算。不管是多层砖混结构还是高层框架、框剪结构等等,楼梯问的梯段板不是参与主体施工时一起整浇的,全部是在落后于主体施工后浇的,从板的边界条件可以得到,梯段板就是属于两对边支承的这一类,所以应将其定义为单向板,特别是在楼板导荷时的计算,这一点特别重要,直接影响到导荷的正确性。PKPM提供了三种导荷方式:对边传导,梯形三角形传导,周边布置。 2楼梯间梯段板的开洞与板厚为零问题 从文献[3]中可知,对楼梯间可以由两种方法进行处理:1)在其位置开有较大的洞口,导荷时其洞口范围内的荷载扣除,房间周边的梁墙上需要交互布置梯段板传过来的恒载和活载。2)将梯段板所在房间的板厚设置为零,该房间上的荷载(楼板上的恒载和活载)仍能近似的导至周边的梁和墙上。这两种方式的不同之处主要有:全房间洞上不能布置均布面荷载,而零厚度板上可布置均布面荷载,且能近似地传导到周边的梁上或墙上,而且二者在施工图中的画法也是有区别的。为了省去手工导荷的麻烦,建议楼梯间采用板厚为零的做法。 3楼板较厚而与楼板相交的剪力墙较薄的问题 该类结构常见于主体结构转角部位开窗的纯剪力墙结构,由于该设计方案对结构的抗震性能很不利,所以常采取加强端开间楼板厚的做法加强,当楼板较厚,而剪力墙比较薄时(例如厚度为160mm),现浇板在运用PKPM进行结构设计时,假定板沿外墙边缘的支承为刚接,导致楼板的板面负筋比较粗,在常用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情况下,水平锚固长度将大于墙厚,将导致锚固性能不良,不能充分发挥其抗拉性能,引起板面负弯矩的增大,存在隐患。 4大柱周边楼板配筋的问题 大多数的设计者一般按照PKPM中“画结构平面图”生成板配筋,进行相关的裂缝宽度、挠度验算,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后即生成板配筋图。文献[2]中规定,对于现浇楼盖周边与混凝土梁或混凝土墙整体浇筑的单向板或双向板,当柱角或墙壁的阳角凸出到板内尺寸较大时,应沿柱边或墙阳角边布置构造钢筋,该钢筋伸人板内的长度应从柱边或墙边算起。从PKPM的使用中可以看出,楼板的板面负筋一般不能满足这一条要求,因此,应在生成完板配筋后补充大柱周边板配筋大样详图。 5建筑有伸缩缝断开的结构的建模问题 整体模型和分散模型都需要,分别适用于:一、整体模型:对于底盘(如果有底盘)的计算、基础布置一定以整体模型为准。二、各塔结构的参数指标鉴于目前程序的实际能力,如周期比、位移比等以分散模型为准。三、标准层的计算,特别是底盘上面相邻几层的标准层,取两模型的包络值。四、补充说明:无论是整体模型还是分散模型,风荷载是可以准确计算的(定义遮挡),但是程序需要改进的是:对于各塔如果风荷载体型系数不一的时候,建议在多塔定义里面人为分塔分层指定。(现在对于广义层建模方式的模型在SATWE参数指定中可以根据分段号指定三个,解决了一部分问题,但如果塔数多于3个且各不相同,广义层建模也无能为力,所以不能仅仅在前处理中指定,而应在多塔中也给予用户指定,这样适用性更好)。 6关于振型个数的问题 一般计算振型数应大于9,多塔结构计算振型数应取更多些。但也要特别注意一点:此处指定的振型数不能超过结构固有振型的总数,比如说,一个规则的两层结构,采用刚性楼板假定,由于每块刚性楼板只有三个有效动力自由度,整个结构共有6个有效动力自由度,这样系统自身只有6个特征值,这时候就不能指定9个振型,最多只能取6个,否则会造成地震作用计算异常。 7次梁按主梁输入 在PM主菜单1当作主梁输入的次梁,经过三维程序计算后,程序不一定认定他是次梁。此时程序判定次梁的过程是:对每个无柱节点需要判断为“支座”(用三角形表示)或“连通”(用圆圈表示),该节点处于负弯矩区的为支座,为正弯矩区的为连通。支座时,梁本身应为次梁,支座梁则为主梁。连通时,连通节点两端的两跨梁将合并为一跨,成为主梁,节点上的另一方向梁成为次梁。支座时,施工图上的梁下部钢筋在支座锚固长度仅为15倍钢筋直径。因处于负弯矩区而按非受拉锚固设计。连通时,该节点两端的梁下钢筋必然在节点下连通,程序不会出现锚入支座节点,因为处于受拉区。 对处于端跨的次梁(支承在梁支座上),程序需将其判断为“悬挑梁”或是“端支承梁”。当端跨梁下无正弯矩,全跨均作用负弯矩时,程序判定该端跨为挑梁,在该跨端部用园圈表示。反之,程序认定该跨为端支承梁,在该跨端部用三角支座表示。对如上程序自动判定的支座状况,一般人工应做干预修改。在中间跨,把支座改为连通将合并梁跨,施工图设计偏于安全。一般不应将连通改为支座。对于交叉梁系,更应注意把有些支座改为连通,才能得到符合实际的施工图设计。 对于在PM主菜单2输入的次梁,其跨度、跨数都已确定,与在PM主菜单1输入的主梁相交处,其本身是次梁的性质不能修改,其支座处的梁肯定当作主梁处理,也就是说,对这种次梁,一般没有修改支座的问题。 8合理确定中梁刚度放大系数 “中梁”指的是两侧均有楼板与之相连的梁,若仅有一侧楼板与之相连的梁,则称为“边梁”。程序自动搜索中梁和边梁。因程序中框架梁是按矩形部分输人截面尺寸并计算刚度的,对现浇楼板,在采用刚性楼板假定时,楼板作为梁的翼缘,是梁的一部分,在内力与位移分析中可用中梁刚度放大系数BK来考虑楼板对梁刚度的贡献,这样内力与位移分析结果才较符合实际受力情况。中梁刚度放大系数日K可在1.0-2.0范围内选取。程序仅给出默认的假定值,并非最合理值.最合理值必须由设计人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加以调整。通常调整情况是:对现浇楼板,采用刚性楼板假定时,取中梁刚度放大系数BK=2;对现浇梁柱、预制楼板,取BK=1;对现浇梁柱,楼板为预制楼板加盈合板,取BK=1.5。设中梁刚度放大系数为BK,则边梁刚度放大系数程序按1.0+(BK-1.0)/2自动计算。在实际工作中。往往由于经验不足,没有核实并调整这一参数,或造成设计配筋不足,留下安全隐患;或造成设计配筋过大,增加工程造价。 9结语 PKPM软件是一个工具,作为设计人员,不但要熟悉相关结构设计规范和相关结构概念,也要熟悉相关结构设计规范和相关结构概念在该软件上是如何实现的,这样才能正确地把相关的规范、概念在该软件上充分实现。 参考文献 [1]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S]. [2]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3]PKPM结构软件若干常见问题剖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摘要:结合工程实际,阐述了在结合结构设计规范应用PKPM进行现浇混凝土楼板配筋设计时应注意的事项,以指导结构设计人员熟练掌PKPM软件使用技巧,科学合理的进行结构设计。 关键词:PKPM;结构设计;楼梯间;楼板 226 --

pkpm一些使用心得,经典

2009年12月10日 11:04 A.M. 一.PKPM结构设计使用心得 ****以下为本人集多年PKPM使用心得所写,可能有不对之处,敬请原谅!如果你愿意把你的一些心得与大家共享,请告诉我。要想PKPM没有错误,很难,最好的办法就是别用她。如果做结构设计,不太可能不用PKPM,所以,最好不做这行,做“三陪”比这行轻松。 1.在PM中如果有定义错层梁的话,如果错层高差太大,会导致TAT检查出现“有多余节点,必须删除”的错误。(若PM中定义错层梁,错层高差不能太大) 2.如果斜杆高度大于层高,可能会导致TAT数据检查出现“有水平支撑,无法计算”的错误。(斜杆高度不能大于层高) 3.如果定义的工作目录名太长,可能会导致一系列问题,例如:.T文件无法转换为.dwg 文件。(工作目录名不能太长) 4.PKPM生成的.dwg文件字体是两边对齐,在\PKPM的安装目录\cfg\中有ET.lsp程序,可以在AUTOCAD中调用,将文字改为左对齐、右对齐,居中等格式。 5.在PKPM系统中,输入楼板厚度的唯一作用是计算楼板配筋,别无他用。对于TAT或SATWE,因为已经假设了楼板在平面内无限刚,平面外刚度为零,楼板厚度对于刚度计算不起作用。所以大家使用TAT或SATWE时,应考虑该假定的合理性。 6.在PKPM.ini文件中定义了斜杆竖向约束作用,如果斜杆变形或应力较大,大家应慎重取值考虑。 7.关于错层,PKPM中,如果楼板相错500以上,一般要按错层考虑。错层时,应在PM 中按两个标准层进行输入,TAT和SATWE会自动形成错层数据。如果按一层输入并考虑错层影响,应该在TAT或SATWE中,定义弹性节点等措施。 8. 关于节点太近,如果在PKPM输入时,不进行轴线简化,在节点较多较密的情况下,程序会提示节点太密(小于150)。此时应进行轴线简化调整,使上下节点尽量对齐。哪怕相近节点不在同一层,也会对后面的计算产生影响。(节点不能太密[小于150] ,应进行轴线简化调整) 9.关于斜梁、斜杆及斜柱,PKPM中,斜柱、支撑均按斜杆考虑,斜梁和普通梁一样,承受弯矩而无剪力。 10、特殊梁、柱、支撑定义,采用异或方式,即原有属性再次定义则取消原属性。举例:一下端铰接支撑要想定义为两端铰接,应该先再次定义下端铰接,此时上下端均为刚接,然后定义两端铰接。 11.TAT输出的构件内力正负号说明:TAT输出的构件内力,其正向的取值一般是遵循右手螺旋法则,但为了读取、识别的方便和需要,TAT在输出的内力作了如下处理:

PKPM- 砌体与底框结构设计入门

PKPM- 砌体与底框结构设计入门第一章PKPM软件在砌体结构设计中的应有概述 1.1 软件结构及功能 1.2 QITI工作环境与快捷键 1.3 文件存取管理信息化 第二章普通砌体结构的设计 2.1 设计条件(工程实例) 2.2 模型建立 2.3 平面荷载显示校核 2.4 砌体信息及计算 2.5 结构平面图绘制 2.6 楼面梁的计算和绘制 2.7 平面布置的详图设计 第三章底框-抗震墙结构的计算与设计 3.1 设计条件(工程实例) 3.2 模型建立 3.3 底框-抗震墙结构的初步计算 3.4 底框-抗震墙结构三维分析 第四章朽筋砌块砌体结构三维分析与设计 4.1 与普通砌体结构建模的对比 4.2 砌体信息输入及三维分析 4.3 配筋砌体结构三维分析

4.4 配筋砌块砌体结构的图设计 第五章砌体结构混凝土构件设计 5.1 雨篷、挑檐、阳台设计 5.2 挑梁设计 5.3 墙梁设计 5.4 圆弧梁设计 第六章结构施工图通用菜单及图形的编辑、打印和转换 6.1 简介 6.2 参数设置 6.3 施工图标注 6.4 大样图 6.5 TCAD图形系统的编辑、打印及转换 本书的使用,可按照三个阶段进行: 1)软件部分的学习:先学习技术条件,然后按照设计步骤,进行一至两遍的基本操作,使自己对软件的全局和基本的操作 流程具备初步的了解。 2)设计知识的学习:根据书中提及的有关设计原理和设计经验,并参照设计过程中的一些体会,结合例题阅读本文的设 计知识部分,以便熟悉设计原理和常用经验,理解软件使用 中各关键参数的意义,加深对软件的认识。 3)结构规范链接对工程实例进行再次演练,明确规范的常识性

PKPM2013.05结构技术问题汇总

2013.05.06结构软件问题汇总 1、在satwe活荷信息中已经选中了折减传递基础的活荷载这项,在JCCAD里面还要考虑自动按楼层折减活荷载吗? 答:如要考虑活荷载折减,即使satwe参数中已经折减,此处仍要折减。 2、PAAD出的图可用CAD直接打开吗?为什么没有显示梁,柱等构件,只有轴线? 答:可直接打开,在PAAD存图前,执行清除数据命令就不会只显示轴线。 3、为什么我模型中有些梁构件在配筋文件中丢失了? 答:模型中第4层和第5层的梁标高一样,软件执行了封口梁的处理方式,进行了合并,只显示一层的梁。 4、在slabcad中计算地下室底板时,水浮力能不能按负值输入计算?比如说恒载输入-38进行分析计算?正向跟反向计算出来的荷载值相差比较大? 答: 活荷载算出来应该是一样的,恒荷载的是算了板构件的自重的, 恒荷载有差别,即使你不勾选自动计算楼板自重这项。但是活活荷载正反向计算结果是一样的,所以正向计算值应该大于反向的计算值,因为你反向的话是要减掉一部分楼板自重引起的内力。 5、梁抗扭输出的箍筋值是不用叠加到梁箍筋结果里面的吧?应该是只是控制外围箍筋的单根截面是不是? 答:不用,箍筋值已经是抗剪箍筋和剪扭箍筋的大值了。输出单肢箍的面积是控制外围单根截面的。 6、梁板式筏基计算时,用弹性地基梁计算的梁配筋与在筏板有限元计算中计算出来的梁配筋不大一样,那梁配筋是不是有限元计算出来的结果更合理?

答:两个方法计算原理不一样,进行两种算法计算时首先要保证相关参数要一致,梁板式基础,一般如果板厚小于梁肋高的0.5时,优先选用梁元法,大于0.5的话,优先选用板元法。 7、砌体结构在墙体抗震计算结果图中有黄色数字和白色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答:黄色数字表示各大片墙体(包括门窗洞口在内)的抗震验算结果,其值为大片墙抗力与荷载效应的比值;白色数字表示各门窗间墙段的抗震验算结果,其值为墙段抗力与荷载效应的比值。 8、如何查看大底盘与上部塔楼质心的偏心率? 答:目前程序不能直接得到该偏心率的结果,可以通过程序大底盘的质心与上层塔楼的质心结果做参考,手动复核偏心率的结果。 9、筏板基础布置下柱墩后为什么对柱冲板的结果没有影响? 答:下柱墩的尺寸较小,在冲切线范围之内,柱冲板时,该柱墩起不到加厚板的作用。 10、独立基础需考虑人防荷载作用,程序中是否可以考虑? 答: JCCAD中直接布置的独基,不能考虑人防荷载的作用;可以将该独基改用小筏板建模,并在桩筏有限元计算中,读入SATWE的人防荷载后计算即可。

pkpm结构设计详细步骤

P M操作步骤(第二题卓老师) ??????????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双击击如下图标,进入PKPM主菜单 一、模块(P M整体结构建模与形成数据文件) (当前工作目录要自己先指定好路径) 点击 1.布置轴网 ①点击轴网输入,选择正交轴网 ②点击确定,布置如下 ③点击使用或两点直线命令,增加一条轴线 ④点击按TAP 键成批输入,命名如下所示 2.楼层定义(布置柱子和梁) ①点击后点击 1)布置柱子出现柱布置菜单如下图所示,可进入柱截面定义、布置等 ②点然后 ③点击确定 选择500*500的柱后,选 柱布置如下 2)梁布置 ④点击250*400 200*300 选择250*400布置如下 ⑤点击选择200*300布置(次梁也用来布置) ⑥点击 3)偏心对齐 ⑦点击选偏心如下所示 4)复制标准层 ⑧点击添加两个标准层 3.荷载输入 1)第1标准层荷载输入 选择第一标准层 ①点击选择如下所示 ②荷载输入

布置9KN/m的荷载 布置5KN/m的荷载 2)第2标准层荷载输入 ①选择先布置9KN/m的梁间荷载 ②再布置 1.5KN/m的梁间荷载 2)第3标准层荷载输入 ①选择主菜单点击选择 ②点击选择输入1.5kn/m的荷载 4)楼面荷载的输入 ①点击添加如下 ②点击确定 4.设计参数 4.设计参数 ①单击“设计参数”出现如下对话框 ②点击 ③单击地震信息,出现如下对话框 ④单击风荷载信息,出现如下对话框 ⑤单击绘图参数,出现如下对话框 点击确定 ⑥单击楼层定义的换标准层,然后单击添加标准层,选则全部复制,同样的方法添加两个标准层 添加完两个标准层,然后对第二标准层进行修改如下图所示,对第三标准层进行修改,如下图所示5. 楼层组装 1) 2) ①保存退出 ②确定(pmcad 的第一部就完成了) 6. 全房间开洞、修改板厚、荷载修改 ①单击“应用”出现如下图标 保存退出

PKPM框架结构步骤总结

一、执行PMCAD主菜单1,输入结构的整体模型 (一)根据建筑平、立、剖面图输入轴线 1、结构标准层“轴线输入” 1)结构图中尺寸是指中心线尺寸,而非建筑平面图中的外轮廓尺寸 2)根据上一层建筑平面的布置,在本层结构平面图中适当增设次梁 3)只有楼层板、梁、柱等构件布置完全一样(位置、截面、材料),并且层高相同时,才能归并为一个结构标准层 2、“网格生成”——轴线命名 (二)估算(主、次)梁、板、柱等构件截面尺寸,并进行“构件定义” 1、梁 1)抗震规范第6.3.6条规定:b≥200 2)主梁:h = (1/8~1/12) l ,b=(1/3~1/2)h 3)次梁:h = (1/12~1/16) l ,b=(1/3~1/2)h 2、框架柱: 1)抗震规范第6.3.1条规定:矩形柱bc、hc≥300,圆形柱d≥350 2)控制柱的轴压比 ——柱的轴压比限值,抗震等级为一到四级时,分别为0.7~1.0 ——柱轴力放大系数,考虑柱受弯曲影响, =1.2~1.4 ——楼面竖向荷载单位面积的折算值, =13~15kN/m2 ——柱计算截面以上的楼层数 ——柱的负荷面积

3、板 楼板厚:h = l /40 ~ l /45 (单向板) 且h≥60mm h = l /50 ~ l /45 (双向板) 且h≥80mm (三)选择各标准层进行梁、柱构件布置,“楼层定义” 1、构件布置,柱只能布置在节点上,主梁只能布置在轴线上。 2、偏心,主要考虑外轮廓平齐。 3、本层修改,删除不需要的梁、柱等。 4、本层信息,给出本标准层板厚、材料等级、层高。 5、截面显示,查看本标准层梁、柱构件的布置及截面尺寸、偏心是否正确。 6、换标准层,进行下一标准层的构件布置,尽量用复制网格,以保证上下层节点对齐。 (四)定义各层楼、屋面恒、活荷载,“荷载定义” 1、荷载标准层,是指上下相邻且荷载布置完全相同的层。 2、此处定义的荷载是指楼、屋面统一的恒、活荷载,个别房间荷载不同的留在PM主菜单3局部修改 (五)根据建筑方案,将各结构标准层和荷载标准层进行组装,形成结构整体模型,“楼层组装” 1、楼层的组装就遵循自下而上的原则。 2、楼层组装完成后整个结构的层数必然等于几何层数。 3、确定“设计参数”,总信息、地震信息、风荷载信息等。 二、执行PMCAD主菜单2,布置次梁楼板 1、此处次梁是指未在主菜单1布置过的次梁,对于已将其当作主梁在主菜单1布置过的梁,不得重复布置。 2、对楼梯间进行全房间开洞,“楼板开洞”

结构专业设计问题交流汇总

结构专业设计问题交流汇总 第二次内审在各所交流沟通时,各所提出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在设计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现将其汇总,并予回答。 1、抗震的不利地段结构应该怎么处理?当无法避开时,应采用什 么样的有效措施? 答:按《抗规》第3.3节、4.1.7条、4.1.8条、第4.3节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场地和地基基础的稳定性。 2、桩的持力层下有溶洞的时候,基础如何处理? 答:1)场地勘察时,应进行岩溶专项勘察,对岩溶稳定性进行分析判定。 2)桩基施工前,应先进行施工勘察,保证桩底3d或5.0m深度范围内无溶洞。 3)施工勘察要求:桩径d<1200时,每桩一孔;桩径d=1200~1500 时,每桩两孔;桩径d>1500时,每桩三孔。 3、地梁抬挡土墙,那么地梁的是否是转换梁,其截面宽度及配筋是否按转换梁进行考虑? 答:1)当挡土墙上部无剪力墙时,挡土墙竖向可按深梁设计,可不设地梁,另外应注意墙底平面外的弯矩与底板弯矩平衡。 2)如有上部剪力墙落下,则应设地梁抬墙,梁按转换梁设计,可按非抗震设计构造。 4、PKPM计算剪力墙轴压比时,相互连接的墙肢轴压比相差较大,门窗边的短肢轴压比经常超限,在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中,这一现象在框支转换层的上一层剪力墙出现尤为明显,请问如何解决? 答:一般情况下,每片墙肢的轴压比宜满足规范要求,如特殊情况,可考虑组合墙的轴压比满足规范要求。

5、《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结构(混凝土结构)》中2.6.5条关于裂缝控制的措施条文怎么解读,并结合湖南本土工程进行实际合理的运用? 答:按规范执行,裂缝宽度控制在0.3mm以内。 6、双向板消防车荷载取值按板跨大小来划分35KN/m2和2.0KN/m2,而 不是按照柱网大小来划分?因为这样可能导致柱距大的荷载 小,柱距小的反而荷载大。 答:按《荷载规范》第4.1.1条、第4.1.2条设计,院正在组织编写消防车等效荷载取值的统一技术措施。 7、水平力(作用)按抗侧刚度分配的前提是楼板的协调变形。那请问架空层时水平力还是按抗侧刚度来分配吗?此时无楼板来协调其变形。比如有些工程基础埋深较深又不做地下室,为了减少首层层高而在地面处拉梁,此时形成的架空层如何能保证水平力的有效传递? 答:举例说明:如20层剪力墙住宅,一层架空,层高5.10m,±0.00m 设建筑地坪,有拉梁,无结构板,基顶标高 -3.00m。 1)底部按一层(3.0+5.1=8.1m)和二层(3.0m,5.1m)分别计算,包络设计,同时剪力墙墙体稳定按8.1m层高验算。 2)建议±0.00m处设结构板,或建筑刚性地坪(150厚C20砼)设单层双向钢筋,且锚入墙(梁)内。 8、转换梁的设计除了看计算配筋外,还应该在哪些方面对其进行复核? 答:高规5.1.15条要求,宜按应力分析的结果校核配筋设计。 9、剪力墙的施工缝验算不过,需要采取什么措施? 答:按高规7.2.12条文说明,按计算补加插筋。 10、剪力墙边缘构件的箍筋型式“大箍筋+小箍筋”,“大箍筋+拉筋”,

pkpm砌体结构设计步骤

砌体结构的pkpm 设计步骤 具体步入程序时所出现的菜单次序一样:一: 第1 步:“轴线输入” 是利用作图工具绘制建筑物整体的平面定位轴线。这些轴线可以是与墙、梁等长的线段也可以是一整条建筑轴线。可为各标准层定义不同的轴线,即各层可有不同的轴线网格,拷贝某一标准层后,其轴线和构件布置同时被拷贝,用户可对某层轴线单独修改。第2 步:“网点生成” 是程序自动将绘制的定位轴线分割为网格和节点。凡是轴线相交处都会产生一个节点,轴线线段的起止点也做为节点。这里用户可对程序自动分割所产生的网格和节点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审核和测试。网格确定后即可以给轴线命名。删除不无用的节点。第3 步:“构件定义” 是用于定义全楼所用到的全部柱、梁、墙、墙上洞口及斜杆支撑的截面尺寸,以备下一步骤使用。第4 步:“楼层定义” 是依照从下至上的次序进行各个结构标准层平面布置。凡是结构布置相同的相邻楼层都应视为同一标准层,只需输入一次。由于定位轴线和网点业已形成,布置构件时只需简单地指出哪些节点放置哪些柱;哪条网格上放置哪个墙、梁或洞口。注意:1 构造柱布置,构造柱的设置位置应符合相应抗震规范;2、墙体布置,墙体布置完毕后,荷载不必再输入,系统自动计算墙体荷载;3、门窗洞口布置,注意洞口大小尺寸(厨卫门宽800mm、卧室900、大门1000,门高2.1 米;窗户一般高1.8、1.6 米,宽1.5 米,满足窗地比即可。洞口设置时至左右节点距离应加以设置。避免洞口超过墙)4、阳台或者要布置预制板但又不是规则闭合矩形的位置加设梁,此梁按主

梁布置,相应的荷载设置也应布置。第5 步:“荷载定义” 是依照从下至上的次序定义荷载标准层。凡是楼面均布恒载和活载都相同的相邻楼层都应视为同一荷载标准层,只需输入一次。荷载输入-恒活设置时,选择自动计算现浇板自重注意:1、楼面恒载,根据楼面做法,经计算一般取1.0 到1.2,卫生间加做防水后取 1.6 左右。楼梯处取梯段板及踏步换算厚度后,乘以相应容重加上粉刷层容重,为4.5 左右。预制板恒载为3 或2.96(自重2+粉刷0.4+做法0.6)顶层楼面恒载加大,2.2 考虑保温隔热。2、楼面活荷载查荷载规范。 3、梁间恒载,阳台挑梁3.5(阳台高1.05 到1.1 米不等,乘以容重,加上做法,窗户玻璃重),边梁高度与挑梁一致,但宽度减小。若跳梁宽度240,边梁150 即可。第6 步:“信息输入” 是进行结构竖向布置。每一个实际楼层都要确定其属于哪一个结构标准层、属于哪一个荷载标准层,其层高为多少。从而完成楼层的竖向布置。在输入一些必要的绘图和抗震计算信息后便完成了一个结构物的整体描述。修改相应本层信息及参数两保护层厚度25 即可。第7 步:“保存文件”是确保上述各项工作不被丢弃的必须的步骤。执行计算后,抗震及抗压计算不满的地方,加大砂浆砌体编号或修改没窗洞口尺寸。边梁,挑梁自行配筋。预制板摆放,跨度不大于 4.2 米。沿长向布置。顶层楼板为满足防水要求一律现浇。二.主菜单项目2 运行完后,产生的文件是TATDA1.PM,LAYDATN.PM。这两文件是描述各层布置并与本CAD 系统其它功能模块接口的重要数据文件。屏幕上出现四个选择菜单:0. 本菜单不是第一次执行当本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