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洋微塑料的来源及其危害

海洋微塑料的来源及其危害

海洋微塑料的来源及其危害
海洋微塑料的来源及其危害

塑料制品由于加工容易,价格较低廉,因此被广泛应用到工业、农业、科研和日用品等多个领域中,使用量巨大[1]。但塑料制品化学性质稳定,普遍耐腐蚀且难以被生物降解,导致其在环境中存在数百年至几千年而不消散,从而引起塑料垃圾的不断累积[2]。生活中一些没有被妥善处置的塑料垃圾会直接,或者以碎片、微粒的形式进入并长期存在于海洋中,随海水运动进行远距离的迁移,引起全球范围的海洋塑料污染[3]。这些残留在海洋中的塑料垃圾经过长时间的风化、裂解,形成粒径小于5mm或1mm甚至纳米级的微塑料[4],而被称为海洋中的PM2.5[5]。微塑料包括初生微塑料和次生微塑料,前者是在生产中被制成微米级的微塑料颗粒,后者则是大型塑料、合成纤维等经过光照、高温及土壤磨损等环境作用后分裂或降解形成的[6]。海洋微塑料数量多、分布广、不易降解且极易随海水迁移[7]。截止至2016年的数据统计表明,海洋中已经积累了约3.5万吨的微塑料[8]。

由于微塑料颗粒小、比表面积大、疏水性强、表面会附着微生物等的特点,使其能强有力得富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从而成为众多海洋污染物的载体[1],所以微塑料污染对海洋环境造成的影响要比大型塑料大得多[9]。

1微塑料的来源

据统计,海洋中的塑料碎片中有75%~90%来自陆地,其余的10%~25%则直接来自海洋[10]。根据初生微塑料和次生微塑料的分类,其来源也有所不同,但调查发现在人类居住较密集的地区,往往微塑料的污染会更加严重,有力地说明了人类活动是海洋微塑料的主要来源[11]。

1.1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中的微塑料主要是指塑料微珠和纺织纤维等。有市场调研[2]表明,年龄在20~45岁的大部分受访者日常生活中均使用洗面奶,而添加在化妆品及个人护理用品中的塑料微珠,会随着洗浴污水流入下水道,从而进入水循环系统[12]。由于目前全球生活污水处理水平有限,难以保证这些塑料微粒能在污水处理系统中完全被过滤下来,所以部分微塑料会随污水进入海洋环境。而来源于日常衣物、地毯等纺织品清洗的纤维,由于尺寸较小,大部分都可以通过污水处理系统而进入河流和海洋中,因此家用洗衣机也成为了海洋微塑料污染的一个主要源头[2]。但在海洋初生微塑料污染中,合成化纤衣物才是主要来源,塑料微珠的污染源也只占主要微塑料的2%[13]。

1.2工业废水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微米级塑料也是水环境中微塑料的来源之一,包括了大块塑料在制造、使用以及保存等过程中产生的磨损,如汽车轮胎使用过程中的磨损、纺织印染厂中衣物的制造和印染过程中而产生的微纤维[2]。这些微塑料会随着工业废水进入污水厂处理,由于难以过滤处理而最终可能汇入淡水河流和海洋中。

1.3塑料垃圾的倾倒

塑料垃圾的直接倾倒无疑是海洋中塑料污染物的首要源头,这些主要源自于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塑料污染物。据

《科学》杂志报告,2016年全球约192个沿海国家和地区制造了近3亿吨塑料垃圾,其中900万吨左右的塑料垃圾直接或间接地被排入海洋[1]。由于海水养殖中使用了大量的聚苯乙烯漂浮装置,也增加了海洋塑料垃圾的可能来源。据美国官方统计,每年约30000多万磅的塑料渔具污染来自全世界各个国家的渔船和商船倾倒,其中塑料包装就占比约16%[1]。这些塑料垃圾会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例如在水流、风力等的作用力下,塑料会被风化、脆化、裂变而形成更小的颗粒。由于沙滩比热低、升温快,光氧化速率更快,残留在沙滩附近的塑料更易于其他塑料垃圾裂解而产生次生微塑料[11]。

2微塑料的危害

微塑料由于体积小、质量轻,主要分布在水体表层,但近海岸的海滩和水底深积物中也会有所分布[14]。因为微塑料的形状、大小与一些有机物和浮游生物比较相似,因此容易被小型鱼类或无脊椎动物误食。而较大型生物则通过捕食小型鱼类间接摄入微塑料,并通过食物链在各营养级之间传递,进而可能导致最终整个生态系统的生物都处于受到微塑料污染的危险中[15]。需要注意的是,微塑料的危害不仅是其本身的理化性质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同时也包括了微塑料含有添加剂的毒害作用,以及从海水中吸附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的毒害作用[3,16]。

2.1微塑料对生物的单独毒性效应

由于微塑料大小、形状和颜色与普通海洋动物的食物相似,海洋生物尤其是幼小生物在摄食过程中很难将微塑料与其他食物颗粒区分开来,所以在摄食过程中容易将微塑料一同摄入体内,从而造成微塑料的误食[16,17]。微塑料被海洋动物误食后,会通过划伤和阻塞动物的消化道,影响系统平衡和正常代谢等的方式降低动物身体机能[15],如粒径小的微塑料能够进入鱼的肝脏,引发肝脏炎症进而影响脂质和能量的代谢,造成脂质的累积[18]。微塑料还可能导致组织病变与炎症反应、干扰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降低鱼类的存活率等[19]。

飘浮在海水中的微塑料对太阳光的遮挡和反射作用也会阻碍藻类的光合作用,减少有机物的积累,从而降低了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15]。因本身重力较大,或因吸附了有机、无机污染物质而使得其重力明显增加的微塑料,沉积在海底后,也会直接威胁海底生物的生存,如深海里的海参会对微塑料进行直接摄食等[20]。

2.2微塑料与污染物的联合毒性效应

微塑料比表面积大,疏水性强,易于与环境中的一些有机污染物相互作用[21]。有研究表明,微塑料会从海洋环境中吸附一些

海洋微塑料的来源及其危害

江秀萍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广东广州510642)

摘要:随着海洋中塑料制品的不断累积,海洋塑料污染也逐渐成为了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被称为海洋PM2.5的微塑料作为一类新型的海洋污染物,正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微塑料对海洋生物及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方面。本文综述了海洋微塑料的主要来源,包括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塑料垃圾的倾倒,阐述了微塑料对海洋生物的单独及联合毒性效应,对目前海洋微塑料污染防治方面的内容做出总结,仅供参考。

关键词:海洋微塑料;来源;危害

中图分类号:X5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3872(2019)17-0276-02

作者简介:江秀萍(1996—),女,广东梅州人,本科,研究方向:新兴有机

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2018广东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

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 ①最近,一篇关于英国女王向塑料宣战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据说白金汉宫等王室房产内将禁用抛弃式塑料吸管和塑料瓶。这一新闻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海洋塑料污染问题的关切。 ②塑料垃圾是海洋不能承受之重。据统计,全球每年有1000万—2000万吨的塑料垃圾进入海洋,随时间的流逝破碎成不计其数的微塑料存在于水体中,能够存在数百年时间。 ③微塑料,指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个体。如今,微塑料的分布区域已遍及地球各个角落,从近岸河口区域到大洋,从赤道海域到南北极,从海洋的表层到大洋的超深渊带,人类都发现了它的踪迹。根据来源,微塑料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初生微塑料,其成品就是微塑料粒,例如日化用品中含有的微塑料及塑料微珠在运输过程中泄露进入环境;另一类是次生微塑料,也就是体积较大的塑料垃圾进入自然环境后,经光照、物理、化学及生物降解作用,碎片化形成的微塑料。 ④海洋微塑料极易被生物当作饵料而误食。这是由于其与海洋食物链底端生物处于相同的尺寸范围,而且表面可以附着微生物和其它海洋生物。在食物网的流动过程中,对生物产生物理和化学上的危害。例如,无法被消化也不容易排出体外的微塑料,在海洋生物的消化道中长期累积,会使生物产生饱腹感,导致营养不良甚至因无法摄食而死亡;微塑料自身的化学毒性以及从环境中吸附的化学毒物,可能会对摄食的生物产生直接伤害,并且可能在食物链中的各个水平生物体内富集。 ⑤相对于渫浮的藻类和其他生物残骸等自然物质,微塑料的性质稳定,但是,微塑料也可能造成入侵物种及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因为在海洋环境中的微塑料就像一艘乘风破浪的小船,能搭载附着在表面的微生物随洋流旅行,其中部分有害微藻和水产致病菌,可能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⑥现在,荷兰、澳大利亚和美国都发明了海洋塑料垃圾收集装置,对塑料垃圾有很好的效果,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投入运行后的管理,包括收集的塑料垃圾如何进一步分类、利用等。此外,如果没有政府的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推广工作也会困难重重。 ⑦面对现在海洋塑料污染问题,我们从上到下都应该行动起来。让我们共同向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宣战!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4月13日;有删改) 链接: 科学家己经在许多食品中发现了微塑料。有研究表明,平均每只海洋生物贻贝中含有1.8个微塑料粒,每公斤食盐中含有1~10个,每瓶啤酒中甚至含有上百个。微塑料对人的危害要考虑剂量。东海每立方米的海水中只含有几个甚至不到一个微塑料粒,虽然微塑料可以通过水产品等进入人类食物链,但其对人类健康是否造成危害还未被科学证实。 (选自《南方周末》2018年5月17日;有删改) 12下列对“微塑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微塑料是指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个体,体积与海洋食物链底端的生物相当,能随着洋流流动 B微塑料是塑料垃圾经过物理、化学及生物降解作用,从而形成的塑料}微珠,进入环境产生污染。 C微塑料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危害体现在其加速了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造成了其他物种的入侵 D人类食物链中的微塑料来源于水产品,其对人类的健康是否造成危害,还有待科学证

海洋污染的调查报告

导言: 背景:暑假期间国外研究人员在youtube上放出一段8分钟的视频瞬间扩散到世界各地,几小时后在优酷、bilibili等网站的点击数就上万,并且在微博引起热烈讨论。海龟保育团体的研究人员在哥斯达黎加发现了一只口腔有异物的海龟,刚开始还以为是寄生虫,船上没有专业兽医器材,研究人员只能用镊子帮他拔除,整个过程持续了8分钟左右,海龟十分痛苦,最终拔出一根10公分的塑料吸管。1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目前海洋污染的情况、原因治理方法和治理进度。 方法:网络调查,查阅资料。 正文: 2015年世界海洋日的主题是“健康的海洋,健康的地球”,关注塑料污染。国家海洋局最新监测结果表明:我国海洋海面漂浮垃圾91%来自陆地,海滩垃圾86%来自陆地。60%~80%的海洋垃圾是塑料类。这些海洋垃圾主要分布在旅游休闲娱乐区、农渔业区、港口航运区及邻近海域。 塑料原材料的提取和处理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消耗了超过30%的自然资本,但海洋污染是最大的下游成本。海洋中的塑料垃圾来自于垃圾桶、管理不善的垃圾填埋场、旅游业和渔业活动。一些材料会沉入大洋海底,另外一些塑料垃圾会随着洋流漂浮很远的距离,污染了海岸线并在海洋中大量积累。2 海洋污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石油污染:石油污染是一种严重的海洋污染。来源于经河流、向海洋注入的含油废水,海上油船漏油、排放和油船事故等;海底油田开采溢漏;逸入大气中的石油烃的沉降等。进入海洋的石油烃年约600万吨。 1、入海变化: ①、扩散:入海石油先在海洋表面迅速扩展成薄膜,在风浪、海流作用下分割成块、带状油膜,随风漂移,速度约为风速的百分之三,石油中的氮、硫、氧等非烃组分是表面活性剂,促进石油扩散。 ②、蒸发:石油的轻组分发生蒸发。含碳数小于12的烃在几小时内大部分蒸发,碳数在12~20的烃蒸发要几个星期,碳数大于20的烃不易蒸发。蒸发大约消除泄入海中石油量的1/4~1/3。 ③、氧化:海面油膜在光、微量元素的催化下发生氧化。扩散、蒸发、氧化过程在石油入海后的几天内,对石油的消失起重要作用,其中扩散速率高于自然分解速率。 ④、溶解:低分子烃、有些极性化合物溶入海水中。正链烷分子量越大,溶解度越低,芳烃溶解度大于链烷。溶解、蒸发都是低分子烃的效应,对水环境影响不同。石油烃溶于海水易被海洋生物吸收。 ⑤、乳化:受海流影响,石油易发生乳化。油包水乳化较稳定,聚成像冰淇淋的块状,较长期在水面漂浮;水包油乳化较不稳定易消失。使用分散剂有助于水包油乳化的形成,加速油污的去除。 ⑥、沉积:海面石油经过蒸发、溶解后,形成致密的分散离子,聚合成沥青块,或吸附于其他颗粒物上,最后沉降于海底,或漂浮上海滩。 ⑦、微生物降解:烃类氧化菌广泛分布于海水、海底泥中。浮游、定生海藻直接从海水中吸收、吸附溶解的石油烃。海洋动物摄食吸附有石油的颗粒物质,由于石油烃是脂溶性的,生物体内石油烃的含量一般随着脂肪含量增大而增高。在清洁海水中,海洋动物体内积累的石油可以较快地排出。

海洋环境污染与保护

海洋环境污染与保护教案 王梦天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海洋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理解海洋污染防治的意义。 2.知道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了解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定义、分类,以及我国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基本情况。 3.结合“中国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图,归纳我国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分布特点。(二)过程与方法 收集整理有关我国近海生态环境的资料分析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并讨论保护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的主要对策。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注现实生活中可能引起海洋污染的事件,体会海洋环境保护对于人类社会的意义,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1.海洋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2.海洋自然保护区 3.我国近岸海域海洋生态环境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教学难点] 海洋环境保护 [教学媒体与教具] 利用网络收集资料,结合案例分析、探究导学完成教学任务。

[课时安排] 1课时 [讲授过程] 【复习提问】海洋污染的类型、来源以及危害。 【导入新课】海洋环境是人类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海岸带的大规模开发建设,海洋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防治海洋污染,进行海洋环境保护己经成为人类社会的共识。 【板书】第三节海洋污染的防治与环境保护 一、海洋污染的防治 【案例分析】阅读课本82页材料“水质污染鱼先知”探究讨论与陆地污染相比,海洋污染有哪些独特性?在治理上有哪些难度?你有什么治理良策?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1.海洋污染的危害:海洋污染不仅威胁着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也危及人类的健康。 2.特点:海洋污染容易,治理难 3.海洋污染的防治措施主要有: 1. 对向海洋直接排污的企业实行强化管制; 2. 加快沿海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生活污水处理之后再排放入海; 3. 禁止向海洋倾倒工业废料; 4. 禁止含磷洗涤用品的销售和使用; 5. 实施垃圾分类回收和循环利用,使用可降解塑料,不把海洋作为废水排放地和垃圾填埋场等等 【启发提问】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措施可以防治海洋污染?

说明文《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及材料,完成 17-20题(12分) 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 ①最近,一篇关于英国女王向塑料宣战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据说白金汉宫等王室房产内将禁用抛弃式塑料吸管和塑料瓶。这一新闻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海洋塑料污染问题的关切。 ②塑料垃圾是海洋不能承受之重。据统计,全球每年有1000万—2000万吨的塑料垃圾进入海洋,随时间的流逝破碎成不计其数的微塑料存在于水体中,能够存在数百年时间。 ③微塑料,指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个体。如今,微塑料的分布区域已遍及地球各个角落,从近岸河口区域到大洋,从赤道海域到南北极,从海洋的表层到大洋的超深渊带,人类都发现了它的踪迹。根据来源,微塑料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初生微塑料,其成品就是微塑料粒,例如日化用品中含有的微塑料及塑料微珠在运输过程中泄露进入环境;另一类是次生微塑料,也就是体积较大的塑料垃圾进入自然环境后,经光照、物理、化学及生物降解作用,碎片化形成的微塑料。 ④海洋微塑料极易被生物当作饵料而误食。这是由于其与海洋食物链底端生物处于相同的尺寸范围,而且表面可以附着微生物和其它海洋生物。在食物网的流动过程中,对生物产生物理和化学上的危害。例如,无法被消化也不容易排出体外的微塑料,在海洋生物的消化道中长期累积,会使生物产生饱腹感,导致营养不良甚至因无法摄食而死亡;微塑料自身的化学毒性以及从环境中吸附的化学毒物,可能会对摄食的生物产生直接伤害,并且可能在食物链中的各个水平生物体内富集。 ⑤微塑料还可能造成入侵物种及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在海洋环境中的微塑料就像一艘乘风破浪的小船,相对于漂浮的藻类和其它生物残骸等自然基质,它的性质更加稳定,能搭载附着在表面的微生物随洋流旅行,其中包含的部分有害微藻和水产致病菌,可能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⑥现在,荷兰、澳大利亚和美国都有人发明了海洋塑料垃圾收集装置,对塑料垃圾有很好的收集效果,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投入运行后的管理,包括收集的塑料垃圾如何进一步处理、分类、利用等。如果主要靠公益,没有政府资金支持,推广就很困难。 ⑦面对现在海洋塑料污染和微塑料问题,一方面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完善与塑料污染管控相关的法律,建立良好的废弃塑料回收循环利用机制;另一方面需要我们从自身做起,改变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消费习惯,减少废弃塑料垃圾的产生。例如,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塑料袋、塑料吸管、塑料餐具等的使用,尽量使用耐用品;减少对塑料瓶装饮用水的消费,外出携带水杯;对被过度包装的产品说“不”,提倡简约的生活方式;在购置美妆、个人护理类用品时,阅读产品成分标签,不购买含有塑料微珠的产品等。让我们共同向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宣战!(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链接一:科学家已经在许多视频中发现了微塑料。有研究表明,平均每只海洋生物胎贝中含有1.8个微塑料粒,每公斤食盐中含有1--10个,每瓶啤酒中甚至含有上百个。微塑料对人有危害要考虑剂量。东海每立方的海水中只含有几个甚至不到一个微塑料粒,虽然微塑料可

保护海洋演讲 海洋污染的演讲稿

保护海洋演讲海洋污染的演讲稿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保护海洋演讲篇一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走向海洋》。 《走向海洋》是我刚读过的一本书。顾名思义,这本书是介绍海洋的。其实在读这本书之前,关于大海,我只是听老师说过:大海是无边无际的,连接着天和地。海洋是一个蕴藏着大量能量的宝藏。偶尔也在电视上看到过海洋的一角。至于其他,我一无所知。 读完这本书,让我对海洋有了初步的了解,让我知道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0.8%。四大洋是: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第一个到达南极的是阿蒙森。在各国的海洋历史上也有过重要的战争。如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流传至今的历史名人还有更多,郑和,他证明了地球是圆的,麦哲伦、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还有民族英雄郑成功等等,让我知道,我们的祖国不仅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而且还有人民海军用生命换来的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 这本书也告诉我海洋对人类的重要性。海洋是人类的家园,海洋是人类之母,海洋与人类息息相关。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海洋是蓝色的瑰宝。究其原因,正如书中所说:海洋中有大量的淡水资源、化学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和空间资源。 它抚养我们,但不求回报。它给了我们,但并不要求得到。难道

这种无私的精神不值得学习吗?大海是美丽而无私的。然而,我们人类却在不断地破坏美,大海的无私换来的却是我们的伤害。过度的能源开发和严重的环境污染已经使美丽的海洋伤痕累累。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星球,不要让它再受伤害,让它永远留在这里。它愿意奉献它的一切。难道我们不应该关心它吗?正如书中所说:世界的海洋是相通的,人类的利益是共同的。让我们携起手来,让海洋世纪的钟声响起高歌,与海同行......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感谢大家。 保护海洋演讲篇二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珍惜水资源,保护海洋资源。 水是生命之源。如果地球上没有水,那么地球母亲就不会养育我们人类的后代。因为最早的原始生命最初是在海洋中形成的,并逐渐扩展到陆地上。 海洋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清澈的蓝色海水下,地球上80%的生物都得到了滋养。海洋促进水流,提供氧气和能量,平衡气候。一旦我们没有水,就没有海洋。然后地球上的生命就结束了。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土地资源的短缺,人类开始了对海洋的研究和开发。因此,海洋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中,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财富,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生活中的必需品。 因此,当前的海洋对我们的生活和世界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

小学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doc

小学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微塑料——海洋 中的新型污染物 小学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 最近,一篇关于英国女王向塑料宣战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据说白金汉宫等王室房产内将禁用抛弃式塑料吸管和塑料瓶。这一新闻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海洋塑料污染问题的关切。 塑料垃圾是海洋不能承受之重。据统计,全球每年有1000万2000万吨的塑料垃圾进入海洋,随时间的流逝破碎成不计其数的微塑料存在于水体中,能够存在数百年时间。 微塑料,指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个体。如今,微塑料的分布区域已遍及地球各个角落,从近岸河口区域到大洋,从赤道海域到南北极,从海洋的表层到大洋的超深渊带,人类都发现了它的踪迹。根据来源,微塑料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初生微塑料,其成品就是微塑料粒,例如日化用品中含有的微塑料及塑料微珠在运输过程中泄露进入环境;另一类是次生微塑料,也就是体积较大的塑料垃圾进入自然环境后,经光照、物理、化学及生物降解作用,碎片化形成的微塑料。 海洋微塑料极易被生物当作饵料而误食。这是由于其与海洋食物链底端生物处于相同的尺寸范围,而且表面可以附着微生物和其它海洋生物。在食物网的流动过程中,对生物产生物理和化学上的危害。例如,无法被消化也不容易排出体外的微塑料,在海洋生物的消化道中长期累积,会使生物产生饱腹感,导致营养不良甚至因无法摄食而

死亡;微塑料自身的化学毒性以及从环境中吸附的化学毒物,可能会对摄食的生物产生直接伤害,并且可能在食物链中的各个水平生物体内富集。 微塑料还可能造成入侵物种及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在海洋环境中的微塑料就像一艘乘风破浪的小船,相对于漂浮的藻类和其它生物残骸等自然基质,它的性质更加稳定,能搭载附着在表面的微生物随洋流旅行,其中包含的部分有害微藻和水产致病菌,可能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现在,荷兰、澳大利亚和美国都有人发明了海洋塑料垃圾收集装置,对塑料垃圾有很好的收集效果,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投入运行后的管理,包括收集的塑料垃圾如何进一步处理、分类、利用等。如果主要靠公益,没有政府资金支持,推广就很困难。 面对现在海洋塑料污染和微塑料问题,一方面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完善与塑料污染管控相关的法律,建立良好的废弃塑料回收循环利用机制;另一方面需要我们从自身做起,改变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消费习惯,减少废弃塑料垃圾的产生。例如,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塑料袋、塑料吸管、塑料餐具等的使用,尽量使用耐用品;减少对塑料瓶装饮用水的消费,外出携带水杯;对被过度包装的产品说不,提倡简约的生活方式;在购置美妆、个人护理类用品时,阅读产品成分标签,不购买含有塑料微珠的产品等。让我们共同向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宣战!

中班社会:被污染的海洋

中班社会:被污染的海洋 活动目标: 1.了解目前海洋生物的生活环境,知道海洋具有净化能力。 2.能说出海洋污染对人类的影响,并找到一些减少污染的方法。 3.加深喜爱海洋的情感,产生保护海洋的愿望。 活动准备: 1.《小鱼游》的音频,PPT《被污染的海洋》,小鱼的信,有关海洋污染危害的新闻。 2.场景布置:被污染的海边。 活动重难点:了解目前海洋生物的生活环境,并找到一些减少海洋污染的方法。活动过程: 一、“小鱼游”,情景导入 1.教师:小朋友,今天我们要去海底世界遨游,让我们一起模仿小鱼,随着音乐畅游吧! (幼儿随教师一起做鱼游的动作) 2.播放警告声:这里已经被污染了,请马上离开。 3.教师带着小鱼换方向游,可是又听到警告声。 4.大鱼和小鱼逃啊逃,发现到处都污染严重,无处可游,这时发现自己都生病了。(幼儿做生病状回到座位) 二、被污染的海洋 1.小鱼的来信。 教师:你们想想鱼儿为什么会生病呢?我这里有一封小鱼给我们的信,信上是这样写的:亲爱的小朋友们,告诉你们我生病了,那是因为你们人类不保护环境,把我们的家——海水变得很脏。海滩上垃圾都冲到了海里,我们就生病了,请你们赶紧救救我吧! 2.播放PPT《被污染的海洋》 (1)和幼儿一起讨论海洋怎么会变成这样的。请幼儿想象海洋里生物的感受:当你生活在这个环境中,你会有什么感觉? (2)教师:我们去海滩看到了什么?(海滩上到处是人们留下的垃圾)污染的

海水发出什么气味? 小结:海洋原本是具有净化能力的,它能够把一些垃圾分解掉,是我们地球上最大的清理场。可是垃圾越来越多,超过了海水的负担,海水就被污染了。 3.了解海洋与人类的关系。 通过新闻,了解海洋污染对生物以及我们人类的危害:海洋环境受到污染,海中生物手牵连,而海产品又是我们的食物来源之一,这样我们吃了受污染的食物,就会引发疾病,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安全。 三、清洁海滩 1.教师:现在小鱼们害怕去人类污染的海滩,它们要搬家了,如果大海里没有鱼儿,会是什么样子呢?我们要怎么做才不会让大鱼和小鱼搬家呢?小朋友们,请你们东东脑经想想,我们应该怎样去救小鱼。现在我们马上出发去帮助小鱼。 2.教师带领幼儿去布置的海边场景 3.教师:你发现了什么,我们的海滩怎么样了?我们的海滩变脏了,那我们怎么办呢?让我们一起动手把我们的海滩变得更干净好吗? 4.教师与幼儿一起动手清洁“海滩”。 教师:小鱼很高兴,它开心极了,它夸奖我们小朋友真能干、真棒。 活动延伸: 设计保护海洋的宣传单、宣传口号,呼吁大家一起保护海洋。

海洋微塑料的来源及其危害

塑料制品由于加工容易,价格较低廉,因此被广泛应用到工业、农业、科研和日用品等多个领域中,使用量巨大[1]。但塑料制品化学性质稳定,普遍耐腐蚀且难以被生物降解,导致其在环境中存在数百年至几千年而不消散,从而引起塑料垃圾的不断累积[2]。生活中一些没有被妥善处置的塑料垃圾会直接,或者以碎片、微粒的形式进入并长期存在于海洋中,随海水运动进行远距离的迁移,引起全球范围的海洋塑料污染[3]。这些残留在海洋中的塑料垃圾经过长时间的风化、裂解,形成粒径小于5mm或1mm甚至纳米级的微塑料[4],而被称为海洋中的PM2.5[5]。微塑料包括初生微塑料和次生微塑料,前者是在生产中被制成微米级的微塑料颗粒,后者则是大型塑料、合成纤维等经过光照、高温及土壤磨损等环境作用后分裂或降解形成的[6]。海洋微塑料数量多、分布广、不易降解且极易随海水迁移[7]。截止至2016年的数据统计表明,海洋中已经积累了约3.5万吨的微塑料[8]。 由于微塑料颗粒小、比表面积大、疏水性强、表面会附着微生物等的特点,使其能强有力得富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从而成为众多海洋污染物的载体[1],所以微塑料污染对海洋环境造成的影响要比大型塑料大得多[9]。 1微塑料的来源 据统计,海洋中的塑料碎片中有75%~90%来自陆地,其余的10%~25%则直接来自海洋[10]。根据初生微塑料和次生微塑料的分类,其来源也有所不同,但调查发现在人类居住较密集的地区,往往微塑料的污染会更加严重,有力地说明了人类活动是海洋微塑料的主要来源[11]。 1.1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中的微塑料主要是指塑料微珠和纺织纤维等。有市场调研[2]表明,年龄在20~45岁的大部分受访者日常生活中均使用洗面奶,而添加在化妆品及个人护理用品中的塑料微珠,会随着洗浴污水流入下水道,从而进入水循环系统[12]。由于目前全球生活污水处理水平有限,难以保证这些塑料微粒能在污水处理系统中完全被过滤下来,所以部分微塑料会随污水进入海洋环境。而来源于日常衣物、地毯等纺织品清洗的纤维,由于尺寸较小,大部分都可以通过污水处理系统而进入河流和海洋中,因此家用洗衣机也成为了海洋微塑料污染的一个主要源头[2]。但在海洋初生微塑料污染中,合成化纤衣物才是主要来源,塑料微珠的污染源也只占主要微塑料的2%[13]。 1.2工业废水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微米级塑料也是水环境中微塑料的来源之一,包括了大块塑料在制造、使用以及保存等过程中产生的磨损,如汽车轮胎使用过程中的磨损、纺织印染厂中衣物的制造和印染过程中而产生的微纤维[2]。这些微塑料会随着工业废水进入污水厂处理,由于难以过滤处理而最终可能汇入淡水河流和海洋中。 1.3塑料垃圾的倾倒 塑料垃圾的直接倾倒无疑是海洋中塑料污染物的首要源头,这些主要源自于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塑料污染物。据 《科学》杂志报告,2016年全球约192个沿海国家和地区制造了近3亿吨塑料垃圾,其中900万吨左右的塑料垃圾直接或间接地被排入海洋[1]。由于海水养殖中使用了大量的聚苯乙烯漂浮装置,也增加了海洋塑料垃圾的可能来源。据美国官方统计,每年约30000多万磅的塑料渔具污染来自全世界各个国家的渔船和商船倾倒,其中塑料包装就占比约16%[1]。这些塑料垃圾会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例如在水流、风力等的作用力下,塑料会被风化、脆化、裂变而形成更小的颗粒。由于沙滩比热低、升温快,光氧化速率更快,残留在沙滩附近的塑料更易于其他塑料垃圾裂解而产生次生微塑料[11]。 2微塑料的危害 微塑料由于体积小、质量轻,主要分布在水体表层,但近海岸的海滩和水底深积物中也会有所分布[14]。因为微塑料的形状、大小与一些有机物和浮游生物比较相似,因此容易被小型鱼类或无脊椎动物误食。而较大型生物则通过捕食小型鱼类间接摄入微塑料,并通过食物链在各营养级之间传递,进而可能导致最终整个生态系统的生物都处于受到微塑料污染的危险中[15]。需要注意的是,微塑料的危害不仅是其本身的理化性质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同时也包括了微塑料含有添加剂的毒害作用,以及从海水中吸附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的毒害作用[3,16]。 2.1微塑料对生物的单独毒性效应 由于微塑料大小、形状和颜色与普通海洋动物的食物相似,海洋生物尤其是幼小生物在摄食过程中很难将微塑料与其他食物颗粒区分开来,所以在摄食过程中容易将微塑料一同摄入体内,从而造成微塑料的误食[16,17]。微塑料被海洋动物误食后,会通过划伤和阻塞动物的消化道,影响系统平衡和正常代谢等的方式降低动物身体机能[15],如粒径小的微塑料能够进入鱼的肝脏,引发肝脏炎症进而影响脂质和能量的代谢,造成脂质的累积[18]。微塑料还可能导致组织病变与炎症反应、干扰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降低鱼类的存活率等[19]。 飘浮在海水中的微塑料对太阳光的遮挡和反射作用也会阻碍藻类的光合作用,减少有机物的积累,从而降低了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15]。因本身重力较大,或因吸附了有机、无机污染物质而使得其重力明显增加的微塑料,沉积在海底后,也会直接威胁海底生物的生存,如深海里的海参会对微塑料进行直接摄食等[20]。 2.2微塑料与污染物的联合毒性效应 微塑料比表面积大,疏水性强,易于与环境中的一些有机污染物相互作用[21]。有研究表明,微塑料会从海洋环境中吸附一些 海洋微塑料的来源及其危害 江秀萍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广东广州510642) 摘要:随着海洋中塑料制品的不断累积,海洋塑料污染也逐渐成为了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被称为海洋PM2.5的微塑料作为一类新型的海洋污染物,正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微塑料对海洋生物及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方面。本文综述了海洋微塑料的主要来源,包括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塑料垃圾的倾倒,阐述了微塑料对海洋生物的单独及联合毒性效应,对目前海洋微塑料污染防治方面的内容做出总结,仅供参考。 关键词:海洋微塑料;来源;危害 中图分类号:X5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3872(2019)17-0276-02 作者简介:江秀萍(1996—),女,广东梅州人,本科,研究方向:新兴有机 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海洋微塑料污染及其防治

环境工程 2019·0311 Chenmical Intermediate 当代化工研究 济管理需求为核心展开工作,确定实际工业污染物排放满足有效分析的条件同时,基于有效和完善的分析条件确定生态环境的影响。这样才能够真正基于环境检测工作基于环境管理多元化的协调优势,并在后续工作环境中提供稳定的数据管理条件,促进多元化的服务环境能够被贯彻。 (3)促进环境治理监测工作更完善 在环境日益突出的背景下,人们的环保意识也不断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获得了较快的发展。通过环境检测技术手段与方法的应用,可以获知充分的环境检测数据指标,科学全面的评估企业的实际排放情况以及是否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对企业的污染种类进行确定,判断国家规定标准下企业实际的“三废”排放情况,实时监测,在环境治理工作中做好监测,随时发现问题反映出来,使得环境治理更为高效。 (4)促进环境治理技术的提高 环境检测使用各种先进性技术获取数据并分析,结合数据更要展开科学合理化分析探讨,将各方面知识内容系统结合起来,针对环境中污染因子成分进行准确检测,随后展开定量定性分析工作。在此期间需注意一点便是在进行样本选择时应尽可能保证科学合理性,做好样本保存处理操作,并且定量定性检测分析时也要做好数据处理。现阶段,先进检测技术已逐渐被广泛应用到环境检测工作中去,进而不但能有效提高环境检测结果准确性,还能进一步加快环境治理工作效率,为环境治理取得更好的效果提供了充足技术保障。 (5)促进环境治理科学性的提高 由上文可知,当前环境检测技术手段是越来越多样,逐渐实现了全天候、自动化检测目标。以下展开详细阐述,以往环境检测大多都是针对某一区域开展的,所采用的检测技术相对落后,且检测科学性无法保证,再加上外界因素的影响,都容易使环境检测效率和质量大幅度下降。随着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快,环境检测技术手段也得到了创新性突破,开始逐渐向自动化检测方向过渡转变,并且检测得到的数据信息还实现了全网络化,在此基础上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可充分保证检测报告编制的科学合理性,准确找出环境检测动态信息,对检测人员自身行为起到严格约束规范,从而可为环境治理科学性创造良好条件,将环境检测的作用在环境治理中体现出来。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当前环境破坏问题迫在眉睫,要铺好可持续发展之路,就要开始重视环境检测,做好环境治理,环境检测可以通过检测数据和结果制定合理高效的环境治理方案,可以促进整个环境治理行业水平的提升,这种积极促进作用,可以有效的改善环境问题,让我们早日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参考文献】 [1]张慧芳.环境检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性探讨[J].工业,2016 (10):00313-00313. [2]叶红春.环境检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性探讨[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6(5):419-419. [3]赵斌,卢生.环境检测以及对环境治理的促进性探讨[J].科研,2017(2):00146-00146. ?【作者简介】 张俊美(1989-),女,河北渤海远达环境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研究方向:环境监测。 海洋微塑料污染及其防治 *麻耘豪 (重庆十一中 重庆 408415) 摘要:微塑料是一种新形式的海洋污染物,微塑料污染已成为全球生态和环境问题,近年来逐受到国内外的关注。海洋微塑料污染会对海洋生态环境和海洋生物带来危害,并沿着食物链在各个营养级富集,进而影响人类健康。根据目前对海洋微塑料的研究进展,本文提出完善微塑料治理法律法规,严格管理塑料海洋排放和开发微塑料降解技术等方法对微塑料污染进行预防和治理,以期能为系统评估我国海洋微塑料污染带来的影响与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微塑料;海洋污染;海洋生态环境;防治 中图分类号:X 文献标识码:A Pollution of Marine Micro-plastics and It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a Yunhao (Chongqing No.11 Middle School, Chongqing, 408415) Abstract:Micro-plastic is a new form of marine pollutant. Micro-plastic pollution has become a global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 and has attracted attention at home and abroad in recent years. The pollution of marine micro-plastics will bring harm to marin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marine life, and will enrich at various trophic levels along the food chain, thus affecting human health.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research progress of marine micro-plastic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methods to prevent and control micro-plastics pollution, such as improving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governing micro-plastics, strictly managing plastic marine emissions and developing micro-plastics degrad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systematically evaluating the impact and control of marine micro-plastics pollution in China. Key words:micro-plastics;marine pollution;marine ecological environment;prevention and control 上接第10页 下转第12页

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阅读理解及答案

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 副标题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30.0分) 1.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 李道季 ①最近,一篇关于英国女王向塑料宣战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据说白金汉宫等 王室房产内将禁用抛弃式塑料吸管和塑料瓶。这一新闻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海洋塑料污染问题的关切。 ②塑料垃圾是海洋不能承受之重。据统计,全球每年有1000万-2000万吨的塑料 垃圾进入海洋,随时间的流逝破碎成不计其数的微塑料存在于水体中,能够存在数百年时间。 ③微塑料,指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个体。如今,微塑料的分布区域已遍及地球 各个角落,从近岸河口区域到大洋,从赤道海域到南北极,从海洋的表层到大洋的超深渊带,人类都发现了它的踪迹。根据来源,微塑料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初生微塑料,其成品就是微塑料粒,例如日化用品中含有的微塑料及塑料微珠在运输过程中泄露进入环境;另一类是次生微塑料,也就是体积较大的塑料垃圾进入自然环境后,经光照、物理、化学及生物降解作用,碎片化形成的微塑料。 ④海洋微塑料极易被生物当作饵料而误食。这是由于其与海洋食物链底端生物处 于相同的尺寸范围,而且表面可以附着微生物和其它海洋生物。在食物网的流动过程中,对生物产生物理和化学上的危害。例如,无法被消化也不容易排出体外的微塑料,在海洋生物的消化道中长期累积,会使生物产生饱腹感,导致营养不良甚至因无法摄食而死亡;微塑料自身的化学毒性以及从环境中吸附的化学毒物,可能会对摄食的生物产生直接伤害,并且可能在食物链中的各个水平生物体内富集。 ⑤微塑料还可能造成入侵物种及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在海洋环境中的微塑料就像 一艘乘风破浪的小船,相对于漂浮的藻类和其它生物残骸等自然基质,它的性质更加稳定,能搭载附着在表面的微生物随洋流旅行,其中包含的部分有害微藻和水产致病菌,可能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⑥现在,荷兰、澳大利亚和美国都有人发明了海洋塑料垃圾收集装置,对塑料垃 圾有很好的收集效果,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投入运行后的管理,包括收集的塑料垃圾如何进一步处理、分类、利用等。如果主要靠公益,没有政府资金支持,推广就很困难。 ⑦面对现在海洋塑料污染和微塑料问题,一方面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完善与塑料污 染管控相关的法律,建立良好的废弃塑料回收循环利用机制;另一方面需要我们从自身做起,改变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消费习惯,减少废弃塑料垃圾的产生。例如,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塑料袋、塑料吸管、塑料餐具等的使用,尽量使用耐用品;减少对塑料瓶装饮用水的消费,外出携带水杯;对被过度包装的产品说“不”,提倡简约的生活方式;在购置美妆、个人护理类用品时,阅读产品成分标签,不购买含有塑料微珠的产品等。让我们共同向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宣战!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4月13日;有删改)链接: 科学家已经在许多视频中发现了微塑料。有研究表明,平均每只海洋生物胎贝中含有1.8个微塑料粒,每公斤食盐中含有1--10个,每瓶啤酒中甚至含有上百个。 微塑料对人有危害要考虑剂量。东海每立方的海水中只含有几个甚至不到一个微塑

海洋塑料垃圾污染与应对

海洋塑料垃圾污染与应对Plastic Marine litter Pollution and Combating 2020 年8 月14 日

触目惊心的海洋塑料垃圾污染

2017年,世界塑料制品总产量已达3.48亿吨,据估计到2050年,世界塑料制品总产量将高达24亿吨 24亿吨 ≈ 2050

全球塑料的生产、处置和回收 ?化学工业27%的产量(吨)是热塑性塑料 ?塑料生产呈指数级增长推动了对塑料生产中使用的化学添加剂和化学品的需求 ?不到9%的塑料垃圾被回收;12%被焚烧,79%被处理 ?在海洋、河流、湖泊、土壤、空气和食品中发现的微塑料 ?中国占全球塑料产量的约四分之一 1950-2050年全球和地区塑料产量(百万吨)(改编自Pravettoni2018) 全球塑料产量最大地区分布

塑料产品的使用 ?截至2015年,人类已至少产生了69亿吨塑料垃圾。其中,仅有9%得到回收利用,12%被焚烧,其余的79% 堆积在填埋场或某些角落 ?世界上有一半塑料是过去15年生产的,每年全世界有一万亿塑料袋被使用,平均只使用15分钟 ?超过40%的塑料制品都只用过一次,随后就被扔掉 ?目前,塑料应用的最大领域就是包装材料。全世界的塑料垃圾中,源于包装的比例几乎占了一半,其中绝 大部分得不到回收利用或焚烧 以上图片和内容来自National Geographic 2018.06

海洋几乎成为了一个“塑料世界”?每年全球约有480万-1200万吨的塑料垃圾进入海洋“Approximately 4.8–1.2million tons of plastic waste end up in the oceans each year”?2015年4月,联合国海洋环境保护科学问题联合专家组(GESAMP)WG40发布报告称,微塑料对海洋生物的危害程度等同于大型海洋垃圾! (Cózar et al., 2014. PNAS)The ocean has almost become a “plastic world”海洋塑料垃圾污染 The Challenge of Marine plastic waste pollution 7,000 -35,000吨漂浮塑料 7,000–35,000Tons of floating plastic debris “The harm of microplastics to marine life is equal to that of large marine plastic Debris.”

海洋环境中塑料污染调查研究

海洋环境中塑料污染调查研究 1 引言 塑料是人工合成的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其主要成分是树脂.自赛璐珞(Celluloid,硝化纤维塑料)问世以来,塑料工业的发展已有约120年的历史.由于塑料热塑性好、坚实耐用,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2013年全球塑料产量高达约3亿t,连续3年的平均增长率约为3.7%.同年,我国初级形态的塑料产量约为0.58亿t,连续3年的平均增长率约为10.2%.塑料产量巨大,在自然条件下很难被完全降解,因而容易在环境中累积,对陆地及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存在潜在的威胁,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其安全性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备受世界关注的“大太平洋垃圾带”(Great Pacific Garbage Patch)——海洋漂浮的最大的垃圾岛,据报道,该垃圾带中人造塑料碎末在过去40年中增加了100倍,估计塑料垃圾高达1000万t.据《2013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报道,监测海域聚苯乙烯泡沫碎片和塑料碎片占海面漂浮垃圾总量的83%,占海滩垃圾总量的74%,占海底垃圾总量的83%.进入海洋中的较大型的塑料块,经长期的光化学降解、热氧化和生物腐蚀(如海洋污损生物)等过程的反复作用,断裂成粒径较小的塑料颗粒(包含Plastic Particles)或者纤维(Plastic Fibers.散布于海洋环境中的各种微型塑料对海洋生态环境存在着潜在的影响,一些海洋生物(水螅虫、硅藻等)可在微型的塑料颗粒表面附着生长,海黾属的昆虫可将微型塑料作为产卵“基地”,与生物数量存在显著相关性.海洋环境中的微型塑料还可能被生物摄入体内,进而影响并威胁海洋生物的健康生活和生存.目前已有大量关于海洋生物摄食废塑料的事件被报道,比如夏威夷海岛上因摄食废塑料而大批死亡的信天翁.早在1990年,科学家Hoss和Settle在实验室开展了鱼类摄食研究,将100~500 μm的塑料颗粒分别放入6种幼鱼的饲养池中,结果显示,所有鱼类都有摄入微型塑料,证实了鱼类会主动摄食塑料颗粒,摄入的塑料可能会通过磨损和堵塞等作用伤害到生物体.另外,微型塑料被证实能吸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进而成为海洋生态系统的携带性污染源,这类微型塑料被海洋生物摄入体内后,吸附的污染物可能会释放或被生物体吸收,其毒性也可能通过食物链进一步放大. 目前,关于海洋环境中微型塑料的污染研究也逐渐增多,但呈现出较强的地域差异.Ivar do Sul等总结了101篇与微型塑料相关的文献,结果显示,关于它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欧洲西海岸和美洲沿岸,而亚洲的研究相对较缺乏.我国关于海洋环境微型塑料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资料非常缺乏.仅Zurcher等对香港自然海滩做了塑料碎片的种类、分布和毒物吸附含量的研究,以及Zhou等(2011)对中国南海北部的海滩和沿海海水中的海洋碎片(Marine Debris)的数量、组成和来源做了相关调查研究.此外,还有Zhao等对长江河口和东海的海水中的悬浮微型塑料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我国的海洋微型塑料的调查研究有待进一步充实.鉴于此,本研究选取榕江河口附近的自然沙滩作为研究区域,展开野外调查与研究,初步讨论废塑料的类型、密度和来源,为研究塑料污染对海洋生态健康造成的影响提供基础资料,也将为塑料污染评估及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及时间

海洋污染源和海洋环境保护

海洋污染源和海洋环境保护 一、造成海洋污染的途径有哪些 1、沿海工业企业直接向海洋排放污水; 2、流入海中的河流,这些河流在流经区域有企业向水体排放污水; 3、由于带有污染物的废气排放到大气中,形成酸雨后,造成降雨进入海中; 4、过度捕捞,破坏了海洋的生态平衡; 5、运输船只抛弃废弃物、污染物泄露,有机物泄露; 6、对海洋地下矿物开采造成的泄露、遗漏等 二、防止海洋污染的方法 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随着各国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海洋受到了来自各方面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日益严重的污染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后果。据不完全统计,1999年我国共发生较大渔业污染损害事故947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5亿元;2000年发生较大渔业污染损害事故1120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5.6亿元。海洋渔业污染损害事故据不完全统计,1999年我国共发生较大突发性海洋渔业污染损害事故104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2.7亿元,其中特大渔业污染损害事故(经济损失在1000万元以上)3起,重大渔业污染损害事故(经济损失在100万元以上)12起。2000年共发生较大渔业污染损害事故120余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3亿元,其中特大渔业污染损害事故4起,重大渔业污染损害事故11起。日益严重的污染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后果,

这一问题引起了有关国际组织及各国的政府的极大关注。为防止、控制和减少污染,在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努力下,国际社会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公约,它们对防止、控制和减少污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虽然,沿海各国政府及国际组织,针对本国实际情况制订了相应的法律,国际社会也针对世界海洋污染制订了一系列的国际公约,但是,海洋环境污染的形势还是非常严重。造成污染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如,空气污染、躁音污染、淡水污染等。本文只就造成海洋污染的原因对策作一探讨。 (一)、造成污染的原因 1、船舶造成的污染 何谓船舶造成的污染,是指因船舶操纵、海上事故及经由船舶进行海上倾倒致使各类有害物质进入海洋,海洋生态系统平衡遭到破坏。船舶造成污染的特征:(1)经由船舶将各类污染物质引入海洋。(2)污染物质进入海洋是由于人为因素而不是自然因素,也就是说污染行为在主观上表现为人的故意或过失。(如:洗舱污水、机舱污水未经处理排入海洋)(3)污染物进入海洋后,造成或可能造成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 船舶造成的污染主要表现为:(1)船舶操作污染源,这种污染的产生主要是船舶工作人员的故意或过失造成的。如:有的船舶工作人员故意的将含有有害物质的洗舱污水排入海洋,船舶机舱工作人员故意将含有污油的机舱污水未经处理排入海洋,还有的由于工作责任心不强错开伐门将燃油排入海洋。(2)海上事故污染源,船舶由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