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基础知识

关于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基础知识

关于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基础知识
关于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基础知识

关于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基础知识

篇一

一、性质不同

居委会是国家任命的行政管理机构,村委会是村民选举的自治领导机构。

二、基本职能不同

居民委员会:

1、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应尽的义务;

2、办理本居住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3、调解民间纠纷;等职责。

村民委员会:

1、宣传贯彻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维护村民合法权益,教育和推动村民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发展文化教育,普及科技知识,促进村和村之间的团结、互助,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2、依照法律规定,管理本村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财产,教育村民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3、支持和组织村民依法发展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和其他经济,承担本村生产的服务和协调工作,促进农村生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等职责。

三、工作制度不同

居民委员会实行:居民委员会协调会制度、居民委员会选举公投、听证会制度、评议会制度、居民来访制度、居委会报告工作制度、居民委员会图章保管使用制度

村民委员会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扩展资料:

相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修正案(草案)》23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拟将村委会、居委会的任期由3年改为5年。2017年10月24日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至五年。为贯彻落实党章规定,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党的基层组织任期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村和社区党的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为5年。

草案将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的任期由3年改为5年,与村和社区党的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的任期保持一致,有利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完善党领导下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和工作机制,促进村和社区公共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有利于实现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换届工作与村和社区党组织换届工作统一部署、统一实施,有利于保持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负责人队伍相对稳定。

篇二

村委会是村民委员会的简称,是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进行工作,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依照宪法和法律,支持和保障村民开展自治活动、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村民委员会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是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

村民委员会协助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开展工作。

村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三至七人组成。

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妇女应当有适当的名额,多民族村民居住的村应当有人数较少的民族的成员。

村民委员会成员不脱离生产,根据情况,可以给予适当补贴。

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出。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

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届满应当及时举行换届选举。

村民委员会成员可以连选连任。

村民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一、领导本村村民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

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

二、负责召集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并报告工作。

组织村民落实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的决定。

三、接受党支部领导和乡、镇政府指导,完成乡、镇政府布置的各项任务。

负责领导下属各委员会和村民小组的工作。

四、组织村民发展经济,完善各种经济承包责任制,维护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的合法权益,做好村民在生产、生活中的协调服务工作,教育村民履行公民义务。

五、管理本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财产,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六、兴办本村农田水利、交通道路、广播供电、文化教育、卫生防疫、社会福利等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七、做好救灾、救济、低保、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和殡葬改革工作。

八、协助政府做好计划生育、征兵、拥军优属、社会治安、民事调解、税费收缴等工作。

九、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组织村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教育村民尊老爱幼、扶贫帮困、团结互助,开展“双文明户”评选工作。

十、及时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建议,负责处理全村的日常事务。

居民委员会设置于城镇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1954年12月3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1980年1月19日重新公布。

据此,首先在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设立了居民委员会,以后又逐步在镇和乡政府驻地的小集镇设立了居民委员会。

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根据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有关规定,居民委员会的基本职能和任务是:①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应尽的义务,爱护公共财产,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②办理本居住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③调解民间纠纷;④协助维护社会治安;⑤协助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做好与居民

利益有关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青少年教育等项工作;⑥向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居民委员会按照居民的居住状况和便于居民自治的原则设立。

一般以100~700户居民设立一个居民委员会。

居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5~9人组成。

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本居住地区全体有选举权的居民或者由每户派代表选举产生;根据居民意见也可以由每个居民小组选举的2~3名代表中选举产生。

居民委员会根据需要设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等委员会。

居民委员会同城市基层政权的关系是:居民委员会在市辖区人民政府、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街道办事处的指导下进行工作,市、市辖区人民政府的有关部门也可以对居民委员会有关的下属委员会进行业务指导。

这些单位如需要居民委员会或其下属委员会协助工作,应当经市、市辖区人民政府或其派出机关同意并统一安排。

篇三

为进一步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作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大力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现就进一步明确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职责、正确处理城乡社区组织相关关系提出如下意见:

一、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的主要职责

(一)自治职责

1.根据需要设置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等委员会,并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

2.组织社区居民小组长、社区成员代表、社区居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的选举工作。

3.组织召开社区居民会议或社区成员代表会议,讨论决定社区工作的重大事项,报告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听取居民对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接受评议;

4.执行社区居民会议或社区成员代表会议决议,对本社区公共事务、社区服务收入或其他劳务收入进行日常管理,组织居民参与社区管理。

5.制定并实施本社区公共服务事业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草拟《居民自治章程》、《居民公约》等各项居民自治制度。

6.落实社区居务公开制度,实行政务、居务、财务、服务四公开,督促搞好组务公开。

7.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及党和国家的政策,引导、教育居民履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恪守公民道德规范,加强民族团结,调解民间纠纷,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

8.办理本社区居民的公共事务,筹措本社区公益事业资金,管理和维护社区集体资产。

9.开展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建设与管理社区服务队伍,兴办、指导和管理社区服务站、社区托幼、养老、助残等社区服务机构开展服务工作。

10.开展社区文化、教育、体育、科普、精神文明创建等活动,丰富居民生活,提高居民文明素质。

11.开展与辖区机关、团体、学校、部队、企事业单位的共驻共建活动。

12.依法对本社区的物业服务活动进行指导、监督,调解物业服务纠纷。

13.依法积极培育发展社区民间组织,壮大社区志愿者队伍。

14.加强社区间的联系,促进团结、互助,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与政府部门、镇街、村及其他社区进行合作。

15.搜集社情民意,排查安全信访稳定信息,向政府部门反映社区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16.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自主决定属社区居民自治范围的其他事务。

(二)协管职责

1.协助党委和政府在社区开展信访稳定、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民事调解、就业再就业、最低生活保障、社会保险、社会救助、拥军优属、公共卫生、医疗卫生、人口计生、宗教管理、形势教育、法制宣传、法律援助、社区矫正和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环境保护、市政管理、民间组织管理、流动人口管理、青少年教育、老龄工作、残疾人工作等事务。

2.协助政府部门对以下具体行政事务进行初审:

(1)居民申请最低生活保障金;

(2)居民申请社会救济救助金;

(3)困难家庭申请子女学杂费减免;

(4)居民申请收养子女登记;

(5)应征入伍青年及直系亲属在社区的政治表现;

(6)居民再生育申请、婴儿户口申报;

(7)居民申报计划生育奖励优待;

(8)居民申办生育服务证、流动人员婚育证明、独生子女证;

(9)失业(无业)居民申办失业证;

(10)居民申报社保补贴、就业补贴;

(11)享受养老金、工伤保险待遇人员的资格验证及异地协查;

(12)占用社区公共绿地手续办理;

(13)社区内业主委员会备案;

(14)社区服务业申办、变更经营项目申请;

(15)驻社区单位创建文明单位;

(16)社区幼教办园设置申请;

(17)社区医疗机构设置申请;

(18)社区民间组织备案申请;

(19)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的其他事务。

3.社区居民委员会应了解知情以下事项:

(1)社区物业服务单位设置、物业服务项目、物业服务收费标准情况;

(2)与本社区相关的市政建设、拆迁改造等项目的计划和实施情况;

(3)房屋出租、出售、变更情况;

(4)社区居民户口迁移情况;

(5)社区出生、死亡人口情况;

(6)社区流动人口情况;

(7)其他需社区居民委员会知情的事项。

(三)监督职责

1.对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各项工作落实情况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民主监督和评议。

2.对政府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民主监督和评议。

3.对驻社区单位参与社区工作的情况进行民主监督和评议。

4.对社区物业公司的工作进行监督。

5.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对居住在社区内的党员干部的社会表现进行民主监督和评议,并通过社区党组织向其所在单位和上级组织如实反映情况。

6.对政府职能部门和驻区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评先评优,作出民主评议意见。

二、村民委员会的主要职责

(一)自治职责

1.根据需要设置人民调解、治安保卫、文教卫生、经济管理、护林防火等委员会,并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

2.组织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的选举工作,落实村民的选举权;

3.召集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重大事项,报告村委会工作,接受评议,落实村民的决策权。

4.制定并组织实施本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草拟《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等各项村民自治制度,落实村民的参与权与管理权。

5.建立、完善村务公开制度,实行政务、村务、财务、服务四公开,督促搞好组务公开,落实村民的监督权与知情权。

6.管理本村集体经济组织和专业经济协会,承担本村生产的服务、协调和信息传送工作,组织和支持村民发展生产,开展各项经济活动,支持并尊重其自主经营权,推进农村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落实村民的受益权。

7.管理本村属于村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河滩、水面、山林、水利设施和其他财产,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8.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维护村民合法权益,调解民间纠纷,教育和引导村民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爱护公共财物和设施,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促进村际、村民、民族团结和家庭和睦。

9.执行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的决议、决定,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筹措本村公益事业资金,组织实施本村建设规划,维护村容村貌,搞好公共卫生,改善人居环境。

10.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社区服务,实行为民服务的全程代办制,引导村民在自愿的基础上建立各类社区民间组织,建设与管理服务队伍,壮大社区志愿者队伍。

11.发展文化教育,普及科技知识,培育后备人才,倡导健康文明的农村新风尚,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提高村民文明素质。

12.开展与驻村的学校、企事业单位的共驻共建活动。

13.加强村与村之间、村与城市社区之间的联系,促进团结、互助,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与政府部门、镇街、城市社区及其他村进行合作。

14.搜集社情民意,排查安全信访稳定信息,向政府部门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15.组织村民对政府部门的政务进行民主评议和民主监督。

16.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自主决定属村民自治范围的其他事务。

(二)协管职责

1.协助党委和政府在本村开展信访稳定、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拥军优属、公共卫生、人口计生、宗教管理、村级五保家园管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青少年教育及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权益保护等工作,推进劳动保障、社会救助、防灾减灾、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法律服务等政府公共服务向农村的延伸。

2.协助政府部门安排好本村的宅基地,引导村民科学合理建设住宅,合理使用土地。

3.协助政府部门对以下具体行政事务进行初审:

(1)村民申请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济救助金;

(2)村民申请收养子女登记申请;

(3)城乡低保户在校学生享受“两免一补”等教育优惠政策的申请,农村独生女高考加

分申报;

(4)农村出生婴儿登记申报,农村照顾生育二孩的申办,生育服务证、流动人员婚育证明、独生子女证办理,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和独生子女奖励优待的申办;

(5)农村社区服务业申办、变更经营项目申请;

(6)农村社区民间组织备案申请;

(7)村医疗机构设置申请;

(8)应征入伍青年及直系亲属在村政治表现;

(9)农村“双文明”单位建设申报;

(10)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的其他事务。

4.村民委员会应了解知情以下事项:

(1)村民户口迁移及流动人口情况;

(2)本村动物防疫、畜牧生产情况;

(3)农村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情况;

(4)村民婚姻、死亡情况;

(5)农村房屋改扩建、出租以及宅基地的使用情况;

(6)农村村民土地转、承包情况;

(7)其他需村委会知情的事项。

(三)监督职责

1.对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项工作落实情况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民主监督和评议。

2.对政府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民主监督和评议。

3.对驻村单位参与村级工作的情况进行民主监督和评议。

4.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对居住在村内的党员干部的社会表现进行民主监督和评议,并通过村党组织向其所在单位和上级组织如实反映情况。

5.对政府职能部门和驻村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评先评优,作出民主评议意见。

三、正确处理与相关组织的关系

1.正确处理村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与村(社区)党组织的关系。村(社区)党组织是党在村(社区)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城市)工作的基础,是村(社区)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依法支持和保障村(居)民开展自治活动。村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在村(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履行职责,依法自治,行使村(社区)管理、服务、教育和监督的职能。

2.正确处理村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与村民(社区居民)会议和村民(社区成员)代表会议的关系。村民(社区居民)会议和村民(社区成员)代表会议是村(社区)的权利机构,决定涉及全体村民(社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公益事业等重大事项;监督村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行使村(社区)管理、服务、教育的职能,动员驻村(社区)单位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村(社区)的各项建设。村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是村民(社区居民)会议和村民(社区成员)代表会议的执行机构,负责落实村民(社区居民)会议和村民(社区成员)代表会议作出的各项决定,接受村民(社区居民)会议和村民(社区成员)代表会议的监督并向其汇报工作。

3.正确处理村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与社区民间组织和志愿者组织的关系。在村(社区)成立的为居民服务的文化、体育、教育、培训、康复、互助等各类社区公益性民间组织和志愿者组织,其工作和活动受村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指导和监督。村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要积极鼓励、支持、帮助社区民间公益性组织和志愿者组织开展各种健康、文明、丰富多彩的活动。

4.正确处理村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与驻村(社区)单位的关系。驻村(社区)单位是村(社区)的组成部分,应按照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原则,积极向社区提供资源和服务,支持配合村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开展工作。村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要主动与驻村(社区)单位密切合作,为驻村(社区)单位的生产、工作、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共同建设和管理好村(社区)。

5.正确处理社区居民委员会与物业服务单位的关系。社区居民委员会应当关心支持本社区的物业服务,维护社区居民的合法权益,调解物业服务纠纷;指导、监督社区内业主大会召开、决策及业主委员会选举、运作等工作,监督物业服务单位履行物业服务合同。物业服务单位应当接受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指导和监督,支持、配合社区居民委员会做好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工作。整合社区管理服务资源,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可以兼任物业服务单位负责人或业主大会顾问,在小区型社区积极探索推进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与物业服务单位“三位一体”的模式。

6.正确处理村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与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关系。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与村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是“指导与协助、帮助与监督”的关系。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不能把村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视为下伸机构,不得干涉依法属于村民(社区居民)自治的各种事务,要尊重村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民主自治权利,引导、帮助村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增强民主自治的意识和能力,对村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并主动接受其监督和评议。村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要在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指导下开展工作,依法协助、监督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各项工作的落实,建立健全村(居)民小组信息员等制度,及时收集村(社区)群众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并向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反映。

7.正确处理村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与政府部门的关系。政府部门与村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是“指导与服务、协调与监督”的关系。涉及村(社区)工作的政府部门及其派出机构要转变工作方式和思想观念,将工作重心放在村(社区),特别是在履行各自职能、为村(社区)搞好服务的同时,要充分尊重村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自治地位,保障民主管理行使初审权和知情权的落实,指导村(社区)开展各项工作,主动接受村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的监督和评议。村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要积极协助、配合政府及其派出机构管理村(社区)有关行政事务,为他们依法行政、落实政府目标管理创造良好的村(社区)环境。

坚决克服村(社区)工作行政化倾向。实行多项工作进入村(社区),是将工作下沉到村(社区),实现工作方式的重大转移,而不是将工作推给村(社区)。在今后工作中,要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属于村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依法承担的工作职责由村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负责履行,政府部门负责进行指导、协调和督促;属于政府部门承担的行政职责必须由政府部门独立履行,不得转嫁给村(社区)。各部门确需村(社区)协助的事项,由区政府统一下达,镇街指导实施并按照“费随事转、权随责走”的原则,给予村(社区)相应的工作经费和补贴。

四、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政策有新规定的,按新规定对职责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明确。

关于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基础知识

关于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基础知识 篇一 一、性质不同 居委会是国家任命的行政管理机构,村委会是村民选举的自治领导机构。 二、基本职能不同 居民委员会: 1、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应尽的义务; 2、办理本居住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3、调解民间纠纷;等职责。 村民委员会: 1、宣传贯彻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维护村民合法权益,教育和推动村民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发展文化教育,普及科技知识,促进村和村之间的团结、互助,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2、依照法律规定,管理本村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财产,教育村民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3、支持和组织村民依法发展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和其他经济,承担本村生产的服务和协调工作,促进农村生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等职责。 三、工作制度不同 居民委员会实行:居民委员会协调会制度、居民委员会选举公投、听证会制度、评议会制度、居民来访制度、居委会报告工作制度、居民委员会图章保管使用制度 村民委员会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扩展资料: 相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修正案(草案)》23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拟将村委会、居委会的任期由3年改为5年。2017年10月24日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至五年。为贯彻落实党章规定,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党的基层组织任期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村和社区党的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为5年。 草案将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的任期由3年改为5年,与村和社区党的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的任期保持一致,有利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完善党领导下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和工作机制,促进村和社区公共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有利于实现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换届工作与村和社区党组织换届工作统一部署、统一实施,有利于保持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负责人队伍相对稳定。 篇二 村委会是村民委员会的简称,是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进行工作,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依照宪法和法律,支持和保障村民开展自治活动、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选举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选举法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村民委员会的组成和职责 第三章村民委员会的选举 第四章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 第五章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第六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村民委员会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村民委员会向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第三条村民委员会根据村民居住状况、人口多少,按照便于群众自治,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的原则设立。 村民委员会的设立、撤销、范围调整,由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提出,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村民委员会可以根据村民居住状况、集体土地所有权关系等分设若干村民小组 第四条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进行工作,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领导和支持村民委员会行使职权;依照宪法和法律,支持和保障村民开展自治活动、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第五条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是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 村民委员会协助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开展工作。 第二章村民委员会的组成和职责 第六条村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三至七人组成。 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应当有妇女成员,多民族村民居住的村应当有人数较少的民族的成员。 对村民委员会成员,根据工作情况,给予适当补贴。 第七条村民委员会根据需要设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与计划生育等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成员可以兼任下属委员会的成员。人口少的村的村民委员会可以不设下属委员会,由村民委员会成员分工负责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与计划生育等工作。 第八条村民委员会应当支持和组织村民依法发展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和其他经济,承担本村生产的服务和协调工作,促进农村生产建设和经济发展。 村民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管理本村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财产,引导村民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自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自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自治法 2012-3-14 22:17:59 1998年11月4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2010年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修订)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村民委员会的组成和职责 第三章村民委员会的选举 第四章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 第五章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第六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

主管理、民主监督。 村民委员会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村民委员会向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第三条村民委员会根据村民居住状况、人口多少,按 照便于群众自治,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的原则设立。 村民委员会的设立、撤销、范围调整,由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提出,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村民委员会可以根据村民居住状况、集体土地所有权关系等分设若干村民小组。 第四条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按照中国共产 党章程进行工作,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领导和支持村民委员会行使职权;依照宪法和法律,支持和保障村民开展自治活动、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第五条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 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是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 村民委员会协助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开展工作。 第二章村民委员会的组成和职责 第六条村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三至七人

村官考试农村工作知识_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题和答案

村官考试农村工作知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题 及答案 2010-05-31 14:02:48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评论:0点击:9604 一、基本常识 1、村民委员会是什么性质的组织?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条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2、村民委员会设立的原则是什么?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八条规定:“村民委员会根据村民居住状况,人口多少,按照便于群众自治的原则设立”。其基本原则是: (1) 规模要适中。村民委员会一般设在自然村,也可几个自然村联合设立村民委员会;大的自然村可以设立几个村民委员会。 (2)要考虑自然地理状况。要考虑各自然村之间的相互关系,注意考虑交通、风俗等多种因素。 (3)要照顾民族分布。在多民族杂居地设立村民委员会,一定要考虑民族关系。在某一民族相对聚集地,即使面积较小,人口较少,也应单独设立,以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富裕。 (4)要有利于村民行使民主权利。农村实行村民自治的实质就是要便于村民行使民主权利,让村民充分享受民主。 (5)要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设立村民委员会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使村民直接管理本村事务,以充分体现村民当家作主的精神。 3、村民委员会的设立、撤销、范围调整程序有哪些?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八条规定:“村民委员会设立、撤销、范围调整,由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提出,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后,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村民委员会的设立、撤销、范围调整,在审批程序中需要分以下三步来完成:

第一步,乡镇人民政府提出。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乡镇人民政府有权也有责任根据村民委员会设置原则,结合本乡镇实际情况,提出村民委员会设立、撤销、范围调整等方案,不能由其他组织和个人提出。 第二步,村民会议讨论通过。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的方案,须交村民会议讨论通过,让村民充分发表意见。 第三步,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page] 4、村民委员会一般应设立哪些下属组织?其主要职责是什么? 根据我国《宪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有关规定,村民委员会设立后,还要根据需要设立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等工作委员会。人口少的村民委员会可以不设下属委员会,由村民委员会成员分工负责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等工作。 人民调解委员会是群众性调解组织,它的任务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调解一般民事纠纷和轻微刑事案件。 治安保卫委员会是群众性治安保卫组织,它的任务是协助维护社会治安,保证本村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公共卫生委员会是群众性卫生组织,主要任务是向村民进行爱国卫生常识的宣传教育,协助搞好本地区的环境卫生等。 有的还设有其他委员会,如计划生育委员会、生产服务委员会等。设立什么委员会,要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为了减轻群众负担,村民委员会成员可以兼任下属委员会的成员。 5、村民委员会与乡镇人民政府是什么关系?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四条明确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是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村民委员会协助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开展工作”。可见,乡镇人民政府与村民委员会是指导、支持和帮助的关系,同时,村民委员会也应依法协助乡镇人民政府开展工作。 6、村民委员会与村党支部的关系是怎样的? 村党支部与村委员会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这是党章中明确规定的。党章规定: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街道、乡、镇党的基层委员会和村党支部,领导本地区的工作,支持和保证行政组织、经济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充分行使职权。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村民自治是在党的领导下,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的自治。这一点必须明确,不能含糊。《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三条规定,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按照中国共产党章

党建基础知识.doc

党建基础知识 1、党的组织 党的组织分为党的中央组织、党的地方组织、党的基层组织。 党的中央组织,是指党的中央一级的组织,是党的首脑机关,领导全党的工作。党的中央组织包括: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委员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中央书记处、中央军事委员会。根据党的组织原则,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由它选举产生的中央委员会是最高领导机关,其他中央组织接受中央委员会领导。 党的地方组织指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县(旗)、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的代表大会;上述各级党的委员会。 党的基层组织是指在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团体、社会中介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成立的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还包括基层委员会经批准设立的纪律检查委员会。 2、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原则 党的基层组织的组织形式,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确定。在一般情况下,党员人数超过100名的基层单位, 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可成立党的基层委员会。党员人数超过50名的基层单位,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可成立党的总支部委员会。正式党员人数超过3名、不足50名的基层单位,经上级党

组织批准,可成立党支部。正式党员人数不足3名的,可与邻近单位的党员联合组成党支部。其中,党员人数超过7名的党支部,应设支部委员会;党员人数不足7名的,只设书记1名,必要时增设副书记1名。有的基层单位党员人数虽然不足100 名或50名,但因特殊情况和工作需要,经上级党组织批准,也可以成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或总支部委员会。党的基层委员会由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党的总支部委员会和支部委员会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为完成某项临时性任务而成立的临时单位、临时机构、短期学习班等,经批准,可以成立党的临时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或支部委员会。临时党组织的书记、副书记和委员会委员由上级党组织指定。 3、党建六大领域 旧三大领域:农村、国有集体企业、机关事业单位; 新三大领域:社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社区: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共同体。目前城市社区的范围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做了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作为自治性社会基层组织,其特征是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社区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延续了居委会的组织形式,承接了原单位制的社会职能,成为了人们社会生活的主要场所,它不仅是一个地域概念,而且是一个社会概念,因此,社区是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形式。 新经济组织:是指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我国内

居委会与村委会的异同

居委会与村委会的异同 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建设、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它在基层政权或者它的派出机关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 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它们同基层政权的相互关系由法律规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居民、村民选举。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任务是办理本居住地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并且向人民政府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为了实现上述任务,在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之下设立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等委员会。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基层政权的细胞,自治组织选举工作是加强自治组织建设的基础,是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关键.然而,居委会和村委会的换届选举工作就成为了能否很好开展工作的中心。村委会较居委会的选举难度大,主要体现在人数多,范围大,影响大。而社区居委会换届则相对比较顺利,运行比较平稳。两者相比之下,其中让我最为关注的是人们对村委会选举的关注程度居然远远高于居委会的选举,整体看,农村选民对选举更为重视,而城市选民则相对淡漠,这是造成农村“难选”、城市“易选”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为什么会形成重视与淡漠的区别呢?原因还是离不开利益的问题。村委会具有自治组织和经济组织合一的性质,许多村都有集体企业和集体资产,一般来说,集体经济越发达、集体资产越多的村,村委会成员职位的吸引力就越大,就会有更多的人参与竞争,特别是一些临近城区的村,由于地理位置优越,村庄在城市改造和扩建中出让出卖土地多,集体收益比较大,有些人参选村干部就不是为了给村民服务,而是为自己有利可图,因此,在换届选举中,竞争就异常激烈。居委会相对而言就不会存在这种利益关系的存在,社区没有什么经济收入,其办公经费和人员工资主要依靠各级财政负担,且数额有限,而且社区不象村委会那样担负着很多管理职能,它的主要任务是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因此,社区居委会的职位对居民吸引力不大。 基层自治组织选举中存在的问题,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中发生的新问题,也是必然会发生的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法制建设进程的加快,随着人民群众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些问题终究会得到解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突出重点,抓关键、抓落实,促进我市城乡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健康发展。要继续加大宣传,强化教育,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群众的民主素质。要加强制度的完善和落实,用民主的办法解决民主中存在的问题。要搞好社区服务,完善社区自治,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1

村民自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自治法 2012-3-14 22:17:59 1998年11月4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2010年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修订)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村民委员会的组成和职责 第三章村民委员会的选举 第四章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 第五章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第六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村民委员会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村民委员会向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第三条村民委员会根据村民居住状况、人口多少,按照便于群众自治,有

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的原则设立。 村民委员会的设立、撤销、范围调整,由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提出,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村民委员会可以根据村民居住状况、集体土地所有权关系等分设若干村民小组。 第四条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进行工作,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领导和支持村民委员会行使职权;依照宪法和法律,支持和保障村民开展自治活动、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第五条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是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 村民委员会协助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开展工作。 第二章村民委员会的组成和职责 第六条村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三至七人组成。 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应当有妇女成员,多民族村民居住的村应当有人数较少的民族的成员。 对村民委员会成员,根据工作情况,给予适当补贴。 第七条村民委员会根据需要设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与计划生育等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成员可以兼任下属委员会的成员。人口少的村的村民委员会可以不设下属委员会,由村民委员会成员分工负责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与计划生育等工作。 第八条村民委员会应当支持和组织村民依法发展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和其

村民委员会各岗位工作职责

村党总支书记主要职责 村党总支书记主持村党总支全面工作,有以下主要工作职责: 一、宣传和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主持召开党总支部委员会会议和党员大会,负责讨论制定本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研究决定重大事项,带领党员、干部和群众,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增强村级经济实力,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变本村面貌,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二、按照《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村党组织“五好”、创建目标,抓好本村党建工作;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党员先进性经常教育;落实日常学习、民主评议党员和干部、“三会一课"等制度;组织实施“双带"工程,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做好新党员的考察培养和发展;强化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建设并充分发挥其作用,抓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推进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推行党务公开,督促落实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支持和保障村民依法开展自治活动;大力发展和维护村级集体经济,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负责建立健全村级组织工作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 四、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带头做好村民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村民移风易俗,破除迷信,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 五、负责村组干部的教育、培养、选拔、推荐、考核和监督管理等工作。支持和督促他们完成工作任务。 六、领导村民委员会、农业专业合作社、工青妇、民兵等组织,支持和帮助他们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及各自章程行使职权。 七、维护本村社会稳定,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维稳、安全生产和计划生育等工作。 八、完成上级党组织交给的任务,执行党员大会的决定。 村民委员会主任工作职责 村民委员会主任在村党总支的领导下主持全村的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认真贯彻执行《村委会组织法》,坚持依法治村,民主管理,做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二、组织实施街道办事处下达的经济、教育、农村建设事业和优抚、扶贫、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工作任务,组织村干部和村民如期完成并将情况报告街道办事处; 三、组织制定和实施本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规划。村经济计划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制定须在充分发动群众,集中多数群众意见,正确分析评估当地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并报街道办事处批准后实施。 四、组织和帮助村民发展生产,选择致富项目,并在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做好服务工作,千方百计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 五、重视发展村办经济,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努力为村民多办实事,增强村委会的凝聚力。 六、重视发展村级文化教育事业,提高适龄儿童入学率。采取业余文化、技术学校等多种形式,组织村民学习政治、法律、文化和技术,提高村民的政治思想和科学文化素质,做好村民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工作。 七、重视了解村民的思想、生产、生活情况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积极地向上级反映群众的意见,争取街道的支持、帮助和指导,为村民解决实际问题。 八、定期召开和主持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报告本村经济计划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执行和

基层党建基本知识

基层党建基本知识 1.“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3.“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5.五种重要的思维方式: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和底线思维。 6.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两个"翻一番”: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7.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两个倍增”、“两个同步”:“两个倍增”,一个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倍增,一个就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倍增。两个同步,一个就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要和经济增长同步,另一个就是劳动者报酬要和生产率提高同步。 8.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9.互联网+: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

展生态。 10.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11.两学一做:“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 12.合格党员的“四讲四有”: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 13.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14.党面临的“四大危险”: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 15.党面临的“四大考验”: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16.八项规定: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强调要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 17.中央政治局强调的“四种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村民委员会的性质

村民委员会的性质 村委会的性质 宪法第111条明确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村委会组织法第二条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根据以上规定,村委会的性质是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自治的含义,就是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治的方式就是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自治的主体是广大村民,而不是只占村民少数的村委会成员。因此,村委会这一概念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由广大村民组成的自治共同体;一是指由村民选举产生的村委会成员,即主任、副主任和委员。村委会成员是村民选举出来为村民办事的,是村民自治的具体组织者和执行者。村民自治的根本途径和形式是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村民透过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涉及全村村民切身利益的事,都务必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讨论决定,决不能由村委会成员几个人决定。总之,村民是自治的主人,是自治权利的享有者。真正由村民当家作主,是发展农村基层直接民主的本质和核心。 为什么要把村委会规定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呢?主

要有两点思考: 第一点思考是,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我国是个封建统治时间很长的国家,缺乏民主传统,群众的民主意识比较淡漠,很多人都不明白民主是何物,因此,要在我国建立现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务必首先从基层做起,让群众先学会自我管理自我身边的事务,逐渐培养民主意识,提高管理潜力。因此,把村委会规定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决不是一两个人的偏好,也不是几个人的灵机一动,而是我们党经过深思熟虑的、事关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战略决策。在立法过程中有许多同志不赞成将村委会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认为我国的基层群众,个性是农村基层群众还没有自治意识和自治潜力,还不具备实行自治的条件。这种认识是十分错误的,他不仅仅低估了群众,而且缺乏长远的眼光。实践证明,一个村,群众长期生活在一齐,相互间都比较了解,群众对本村的事务也都比较熟悉,明白要办什么,不要办什么,就应先办什么,不就应先办什么,也明白就应怎样办,只要放手让他们自我去办,都能办得很好。而且,群众也只有透过亲身的民主实践,才能逐步养成民主习惯,增强民主意识,提高管理潜力。从来就没有什么先知先觉,唯有实践,才是走向民主的最好途径。透过村民自治,群众把一个村的事情管理好了,逐渐就会管理 好一个乡镇、一个县的事情,直到学会管理好一个省、

村民自治组织法

xx主席令 第三十七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于 2010年10月28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xx主席xx 2010年10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1998年11月4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2010年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修订)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村民委员会的组成和职责 第三章村民委员会的选举 第四章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 第五章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第六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村民委员会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村民委员会向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第三条村民委员会根据村民居住状况、人口多少,按照便于群众自治,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的原则设立。 村民委员会的设立、撤销、范围调整,由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提出,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村民委员会可以根据村民居住状况、集体土地所有权关系等分设若干村民小组。 第四条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进行工作,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领导和支持村民委员会行使职权;依照宪法和法律,支持和保障村民开展自治活动、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第五条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是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 村民委员会协助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开展工作。 第二章村民委员会的组成和职责 第六条村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三至七人组成。 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应当有妇女成员,多民族村民居住的村应当有人数较少的民族的成员。 对村民委员会成员,根据工作情况,给予适当补贴。 第七条村民委员会根据需要设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与计划生育等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成员可以兼任下属委员会的成员。人口少的村民委员会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题节选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题节选 17、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组织。答:基层群众性自治。 18、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自我、自我的基层群众性组织。答:管理、教育、服务。 19、村民委员会依法应当实行“四大民主”,这“四大民主指的是。答: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20、乡、镇人民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B)。 答:A:进行领导和决策。 B:予以指导、支持和帮助。 21、村民委员会(B)乡、镇人民工作。 答:A:帮助B:协助 22、村民委员会的设立、撤销和范围调整,均需报请(B)批准。答:A:乡、镇人民;B:县级人民;C:省级人民。 23、村民委员会的组员为。 答:主任、副主任和委员。 24、村民委员会法定的成员总数应是 答:三至七人。 25、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应当有适当的名额。 答:妇女。

26、村委会是村民自治性组织,其成员为村民服务,不得领取任何报酬。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错,可以根据情况,给予适当补贴。 27、村民委员会成员,由选民选举产生。 答:A:直接;B:间接。 28、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村民委员会成员。 答:指定、委派或者撤销。 29、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 A 年。 答:A:三年;B:五年。 30、凡村民委员会成员B 。 答:A: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二届;B:可以连选连任。 31、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村民名字,应当在的二十日以前公布。 答:选举日。 32、村委会的选举,由 C 主持。 答:A:村党支部书记;B:乡、镇长;C:村民选举委员会。 33、村委会的选举,实行 A 。 答:A:差额选举;B:等额选举;C:差额或者等额选举。 34、村民会议由(A)村民组成。 答:A:年满十八周岁以上;B:全体。 35、村民要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其年龄必须。 答:年满十八周岁。 36、选举村委会成员,必须要全体村民的过半数投票,选举方为有效。这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考试试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每题1分) 1、村民委员会根据村民居住状况、人口多少,按照便于群众自治,有利于( C )的原则设立。 A、经济发展 B、社会管理 C、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 2、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应当有( C ),多民族村民居住的村应当有人数较少的民族的成员。 A、外出务工人员 B、带头致富人员 C、妇女成员 3、村民委员会依照( C )规定,管理本村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财产,引导村民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A、法规 B、宪法 C、法律 D、国家的政策 4、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 D )直接选举产生。 A、村民会议 B、村民代表会议 C、各村民小组会议 D、村民 5、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 C ),届满应当及时举行换届选举。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四年 6、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被提名为村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 B )村民选举委员会。 A、可以不退出 B、应当退出 C、必须退出 7、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名单应当在选举日的( D )前由村民选举委员会公布。 A、五日 B、十日 C、十五日 D、二十日 8、对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名单有异议的,应当自名单公布之( C )日起内向村民选举委员会申诉,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诉之日起三日内作出处理决定,并公布处理结果。 A、七日 B、六日 C、五日 D、四日 9、选举村民委员会,由( A )的村民直接提名候选人。 A、登记参加选举 B、年满18周岁 C、全体本村 10、选举村民委员会,有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过( A )投票,选举有效。

A、半数 B、三分之一 C、三分之二 D、五分之四 11、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的村民过( A )的选票,始得当选。 A、半数 B、三分之一 C、三分之二 D、五分之四 12、本村( D )以上有选举权的村民或者三分之一以上的村民代表联名,可以提出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的要求。A、半数 B、三分之一 C、四分之一 D、五分之一 13、村民委员会应当自新一届村民委员会产生之日起( D )内完成工作移交。 A、五日 B、七日 C、八日 D、十日 14、有( D )以上的村民或者三分之一以上的村民代表提议,应当召集村民会议 A、五分之一 B、七分之一 C、八分之一 D、十分之一 15、召集村民会议,应当提前( D )通知村民。 A、十天 B、九天 C、八天 D、七天 16、召开村民会议,应当有本村十八周岁以上村民的过半数,或者本村三分之二以上的户的代表参加,村民会议所作决定应当经到会人员的过( A )通过。 A、半数 B、三分之一 C、三分之二 D、五分之四 17、村民代表会议由村民委员会成员和村民代表组成,村民代表应当占村民代表会议组成人员的( C )以上,妇女村民代表应当占村民代表会议组成人员的三分之一以上。 A、半数 B、五分之三 C、五分之四 D、三分之二 18、村民代表会议由村民委员会召集。村民代表会议( C )召开一次。 A、每年 B、每半年 C、每季度 D、每月 19、村民代表会议有( C )以上的组成人员参加方可召开。 A、五分之四 B、四分之三 C、三分之二 D、三分之一 20、村民委员会成员连续( B )被评议不称职的,其职务终止。 A、一次 B、两次 C、三次 二、多项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 1、村民委员会是村民( ABC )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A、自我管理 B、自我教育 C、自我服务 D、自我监督

组织部考试基层党建知识

组织部考试之基层党建知识 1、“创先争优”活动简介:创先争优活动是由中组部、中宣部联合组织的,其内容是“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创先争优活动是在学习实践 创建”。 4、创先争优活动总体要求: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

5、全区创先争优活动主要环节:调研走访、公开承诺、领导点评、群众评议、评选表彰 6、创先争优“五学五比五落实”实践活动内容:学沈浩、比发展,把创先争优落实到争先进位上;学沈 11、“双向带动”:把家乡更多的劳动力带出去务工,把在外面挣得的资金、学到的技术和联系到的项目带回家乡。

12、“双评双述双公开”:村党组织委员会、村委会班子及成员向党员和村民代表述职述廉;党员和村民代表对村党组织委员会、村委会班子及成员进行民主评议;党务公开、村务公开。 记制度。(2)流动党员行前教育制度。(3)流动党员定期联系制度。(4)流动党员发挥作用承诺制度。(5)民主评议党员制度。(6)预备党员考察鉴定制度。

17、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四个一”活动内容:按照省、市委要求,进一步深化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大力宣传贯彻“四个一活动”,既构建一张网络家园,送去一条关爱短信,开通一部咨询电话,开辟一条创就业 作,依法全程为申办人办理其申办事项的一种新的工作制度和办事方式。通俗地讲,就是群众要批什么证件、办什么执照等事项,只要《服务指南》中有的,不需要申办人亲自到场即可办理的,按《服务指南》要求将所

需的材料交村(社区)全程代理接收点,由干部帮助代办,申办人不需出村(社区),办好后直接送到申办人家中。 20、三级代理:村级代理为一级代理,实行即到即 共列了217个项目,其中,全程代理类118项,咨询服务类99项。全程代理类是指不需要申办人亲自到场,在埇桥区内能够审批或办结的项目。咨询服务类是指必须由申办人亲自到场或审批权限在省、市级的项目。

村民委员会自治法

村民委员会自治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村民大会、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委员会都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它们决定问题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第三条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级自治组织的工作给予指导、帮助,但不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 第二章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会议 第四条村民大会是行政村的最高决策形式,由本村十八周岁以上的村民组成。具有本行政村户籍;或者户籍不在但在本行政村有固定住所,并连续居住一年以上者,可称为本村村民。 第五条召开村民大会,应当有本村十八周岁以上村民的过半数参加,或者有本村三分之二以上的户的代表参加,所作决定应当经到会人员的过半数通过。必要的时候,可以邀请驻在本村的企业、事业单位和群众组织派代表列席村民会议。 第六条村民大会可以制定和修改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并报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备案。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以及村民大会决定的事项不得与宪法、法律相抵触。 第七条村民大会每年最少应举行一次,所有带有规则性的

事项以及其它只要有五十名以上村民认为重要的事项,均应由村民大会决定。 第八条村民代表会议是村民大会的常设机构,每届任期三年,由每个村民组选举一人组成。村民代表会议首席代表主持村民代表会议。首席代表由村民代表会议代表按姓氏笔画从少到多轮流担任,一次任期为三个月。村民代表会议代表每年可以从村财政获得相当于成年村民年平均收入两个月的补贴。 第九条村民代表会议每季度最少举行一次全体会议,讨论、决定应由它决定的事项。 第十条村民代表会议对村民大会负责。职责是:(一)及时召集村民大会,必要时也可召集全体村民会;(二)起草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并在村民大会通过后监督执行;(三)根据村民委员会主任的提名决定对村民委员会委员的任命;(四)审议村民委员会制定的村发展规划和本届村委会任期目标;(五)审议、批准村民委员会制定的村预算、决算;(六)讨论、决定20名以上50名以下村民提出的事项;(七)评议村民委员会成员及各组长的工作;决定是否向村民委员会成员或组长提出书面表扬或警告;是否向村民大会提出弹劾某村委会成员、组长提案;(八)执行村民大会授予的其它短期权力。 第三章村民委员会 第十一条村民委员会是村的行政执行机关,执行村民大会及其常设机关依法决定的事项。村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

基层党建基础知识

基层组织建设名词解释 1、什么是“小学教”活动? 2008年、2009年主题分别是什么? 答:为巩固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成果,建立“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的有效机制,安徽省委决定自2003年起,每年春节前后集中1个月左右的时间,在全省农村党员、干部中开展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教育活动。由于这样的学习教育活动规模较小、时间较短,被简称为农村“小学教”活动。2008年主题“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美好新家园”。 2009年主题:“兴起农村改革新热潮、谱写科学发展新篇章”。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答: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3、基层组织建设“三级联创”指什么? 答:所谓“三级联创”是指县区争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区、乡镇(街道)争创“五个好”乡镇党(工)委、村(社区)争创“五个好”村级党组织。 4、“五个好”党组织指哪五个好? 答: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群众反映好。 5、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有哪几项载体? 答: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务村务公开、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双培双带”先锋工程、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党员承诺制等。 6、什么是“双培双带”先锋工程? 答:把农村党员、干部培养成发展能手,把农村发展能手培养成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7、什么是“双向带动”? 答:把家乡更多的劳动力带出去务工,把在外面挣得的资金、学到的技术和联系到的项目带回家乡。 8、什么是“双评双述双公开”? 答:村党组织委员会、村委会班子及成员向党员和村委会向党员和村民代表述职述廉;党员和村民代表对村党组织委员会、村委会班子及成员进行民主评议;党务公开、村务公开。 9、什么是双向承诺?

村民委员会选举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选举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选举法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村民委员会的组成和职责 第三章村民委员会的选举 第四章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 第五章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第六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村民委员会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村民委员会向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第三条村民委员会根据村民居住状况、人口多少,按照便于群众自治,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的原则设立。 村民委员会的设立、撤销、范围调整,由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提出,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村民委员会可以根据村民居住状况、集体土地所有权关系等分设若干村民小组。 第四条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进行工作,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领导和支持村民委员会行使职权;依照宪法和法律,支持和保障村民开展自治活动、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第五条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是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 村民委员会协助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开展工作。 第二章村民委员会的组成和职责 第六条村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三至七人组成。 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应当有妇女成员,多民族村民居住的村应当有人数较少的民族的成员。 对村民委员会成员,根据工作情况,给予适当补贴。 第七条村民委员会根据需要设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与计划生育等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成员可以兼任下属委员会的成员。人口少的村的村民委员会可以不设下属委员会,由村民委员会成员分工负责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与计划生育等工作。 第八条村民委员会应当支持和组织村民依法发展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和其他经济,承担本村生产的服务和协调工作,促进农村生产建设和经济发展。 村民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管理本村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财产,引导村民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村民委员会应当尊重并支持集体经济组织依法独立进行经济活动的自主权,维护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保障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承包经营户、联户或者合伙的合法财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 第九条村民委员会应当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教育和推动村民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爱护公共财产,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发展文化教育,普及科技知识,促进男女平等,做好计划生育工作,促进村与村之间的团结、互助,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村民委员会应当支持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依法开展活动,推动农村社区建设。 多民族村民居住的村,村民委员会应当教育和引导各民族村民增进团结、互相尊重、互相帮助。 第十条村民委员会及其成员应当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遵守并组织实施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执行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的决定、决议,办事公道,廉洁奉公,热心为村民服务,接受村民监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