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明清外贸顺差、白银流入及对经济的影响

明清外贸顺差、白银流入及对经济的影响

明清外贸顺差、白银流入及对经济的影响
明清外贸顺差、白银流入及对经济的影响

明清外贸顺差、白银流入及对经济的影响

――兼与当前贸易顺差之比较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特邀研究员王信[ 2010-08-09 ] 共有0条点评摘要:16到19世纪初,中国对外贸易长期顺差,白银大量流入,与当时发达的国内经济相适应,满足了国内货币需求,促进了商业发展和农业、手工业的专业化生产。但明

清对海外贸易严格限制,使其积极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当前中国贸易顺差很大程度上是政

策扭曲的结果,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贸易顺差本身不是问题,关键是能否与经济发展

阶段、经济结构等相适应。明清和当代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根本上是由于政府

对经济活动干预过多。

中国外贸持续顺差并非始于今日。16世纪到19世纪初(约明正德到清嘉庆年间),中国执世界经济之牛耳,早期的工业化得到长足发展,[1] 海外贸易长期顺差,白银大量流入。但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加快走向衰败,与西欧、北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郭树清(2007)认为,明清巨额白银流入是外汇储备强大而不必然导致经济强盛的先例,提出了一个非常令人深思的问题。明清时期的外贸顺差及白银流入对中国经济产生何种影响,与当今的外贸顺差有何异同,值得客观深入分析。

一、明清海外贸易持续顺差对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1、海外贸易长期顺差,白银大量流入。

与传统的欧洲中心论相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直到19世纪初,中国仍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对国际贸易有着重要影响。中国的海外贸易分为官办的朝贡贸易和民间贸易两种。朝贡贸易指朝廷允许海外藩属国前来朝贡,并负载货物在指定时间和地点与中国交易。明初,朝贡贸易被作为怀柔海外藩属国的重要手段,政治色彩浓厚而经济功能较弱(李庆新2007)。藩属国奉上象征性的贡品,却能换得大量商品,朝廷不得不进行大量补贴。由于不堪重负,明中叶以后对朝贡贸易有诸多限制。民间海外贸易早在宋代和元代就有大发展,但明初朝廷为了集中精力对付来自蒙古人等北方势力的侵袭,消除东南沿海的倭患,民间海外贸易受到严禁。尽管如此,海上走私仍屡禁不绝。明中叶以后,民间贸易因政策放宽而得到发展,主要贸易对象从亚洲其它地区变为欧洲。这是国内经济发展的结果,与15、16世纪连接中国、拉美的太平洋新航线开通也有密切关系(方行等1999)。明清海外贸易政策时紧时松,政策放宽时海外贸易就得到较大发展,贸易网络不断扩大。大体上,16世纪到19世纪初,中国海外贸易都是顺差。贸易促进了东亚的经济联系,滨下武志(2004)把当时的亚洲看作以中国为中心、藩属国为外围,靠纳贡和民间贸易连接的统一体系。该体系不但涵盖东亚、东南亚,也连接印度、伊斯兰地区和欧洲等其它贸易区。其

中,东南亚等地的华侨发挥了重要作用。早在明万历年间,菲律宾的华侨进口中国土产,由当地西班牙人销往美洲的西属殖民地,获得的白银再通过华侨流入中国。

中国出口商品主要是陶瓷、丝绸等纺织品及后来的茶叶。以最富庶的江南地区为例,江南棉布在明代主要出口日本、南洋,到清代输往欧美、俄国等地的规模增长迅速。1786-1833近50年中,欧美各国在广州购买的“南京棉布”达4462.3万匹。1775-1781年,俄国每年进口中国棉布达106万卢布以上,占当时中俄贸易总额的63%。明后期(17世纪初),出口西欧、东北亚、东南亚的江南丝织品折生丝4500担以上,到清代更有迅猛增长,清代中期(19世纪40年代)出口欧美、东北亚、东南亚的江南丝织品折生丝11.5万担以上(李伯重2000)。从瓷器贸易来看,明代中国垄断了世界市场。中国80%的瓷器出口亚洲(其中日本占20%),约16%出口欧洲,但都是高档品,其价值占中国瓷器出口的50%。明清之间的朝代更替对中国瓷器等出口有较大影响,但1680年代后得到恢复和发展(贡德.弗兰克2000)。

中国海外贸易长期顺差,加之大部分时期金银比价低于国外,导致白银大量流入。白银起初主要从西班牙、葡萄牙流入,后来荷兰、英国确立其对华白银输出的优势地位(滨下武志2004)。白银大量净流入局面大致从1570年代持续到1830年代。到19世纪初,尽管中国大量进口鸦片,导致白银外流,但由于美国商人用银购买茶叶等物,白银仍净流入中国(彭信威1965)。国内外学者对明清中国的白银流入量进行了多种估计,弗兰克(2000)综合前人的研究后得出最乐观的结果:1800年前的250年,中国从欧洲(其白银主要来自美洲)、日本获得近4.8万吨白银,可能还从马尼拉获得1万吨甚至更多,加上其它,总计约6万吨白银合16亿银两流入,占有记录的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2] 贺力平(2007)根据这一数据,剔除非货币用银、运输损失和磨耗等,得出1800年时中国货币用银的存量约10.7亿银两。我国学者庄国土(1995)估计,16世纪中叶到1840年,白银流入中国的总量为5.2亿两。但他没有考虑清朝时期从日本、俄罗斯等渠道流入的白银,因此估计数可能偏低。

2、贸易顺差与中国经济之强盛相适应。

理论上,一国贸易顺差约等于该国总供给对总需求,国民储蓄对国内投资的剩余。通常对非资源出口国而言,经济发展水平高,增长速度快的时期易出现贸易顺差。明清中国也符合这一规律。19世纪初以前,中国经济总量仍雄居世界榜首。1700年,中国、西欧的GDP在世界的占比分别为22.3%和22.5%,1820年则分别为32.9%和23.6%。作为对比,1820年日本、美国、俄罗斯的占比分别只有3%、1.8%和5.4%(图1)。1700-1820年,中国经济平均增长0.85%,高于西欧的0.56%(安格斯.麦迪森2003)。乾隆15年(1750年),中国工业总产值是法国的8.2倍、英国的17.3倍。直到1830年,中国工业总产值仍为法国的5.7倍、英国的3倍(保罗.肯尼迪1990)。另有研究估计,中国制造业产量在世界的占比,1750年为32.8%,1800年提高到33.3%(方行等2000)。

中国经济总量巨大,并非仅仅因为人口众多。[3]实际上,在明清大部分时期,中国按人均衡量的收入、生产和消费都居世界前列。以1900年英国人均工业化水平为100,1750年中国人均工业化水平为8,西欧几个重要国家的水平分别为:英国10,法国和意大利都是8,西班牙7,大体与中国相当(Bairoch 1982)。据估计,1800年长江三角洲人均纺织品产量为14.5磅棉织物和2磅丝织物,而在纺织技术革新已起步的英国,人均棉、

毛和亚麻产量不过13磅。从一定程度上能体现生活水平的人均糖、棉消费来看,中国18世纪中叶仍处于世界较高水平。[4]

图1 各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的占比(%)

资料来源:安格斯.麦迪森(2003), 沈明高(2007)。

有学者认为,中国明清时期未能出现内生的货币创造,不得不长期依靠白银“进口”,为此消耗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和剩余(张宇燕、高程2006a)。确实,如果存在以中央银行为核心的成熟的货币信用制度,确实有利于减少经济发展对进口白银的依赖。但当时中国生产力处于世界最高水平,出现持续的资源对外输出和贸易顺差是正常的,也是完全可以承受的。

3、白银流入在满足国内货币需求的同时并未造成显著通胀。

明初发行纸币大明宝钞,同时允许铜钱流通而禁用白银。但由于财政体制不完善和纸币滥发,出现恶性通货膨胀,纸币不得不让位于金属货币尤其是作为贵金属的白银。明代白银货币化是受社会经济发展内在动力的驱使,明初到成化、弘治年间(约1470年代),白银在民间日益得到普遍使用,之后因朝廷认可而“朝野率皆用银”(万明2003)。例如,1430年代,浙江、江西、湖广等地的税粮按一定比价折收白银――“金花银”,大大加快了田赋货币化的进程。1460年代以后(成化年间),广东南海已用白银交租。16世纪初以后,官吏的薪俸十分之九用银支付。到1520年代,白银货币化基本完成。其后嘉靖、万历年间,广东、福建率先实行“均徭”、“均平”和“一条鞭法”等赋役制度改革,其中白银折纳都是重要内容。到清代,国家收支始终以银两为计算单位(杨端六2007)。明清几百年间,大抵大额交易用银两,小额交易用铜钱,银两是主要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可以说,明清实行银本位制。法国汉学家谢和耐认为,白银被广泛用作支付手段是

16世纪以来中国历史“最重要的变化”之一。然而,中国自产白银一年最多只有区区几十万两,需要大量进口白银。清代在19世纪下叶大量发行纸币前,对进口白银的依赖远超明代。

在银本位制下,白银流入较好地满足了国内的货币需求,对明清的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白银流入加上市场的发展,导致中国利率水平缓慢而稳定地下降,从过去的三分以上降至明末的三分以下,以两分至三分之间居多(刘秋根2000)。这促进了借贷活动的扩大和资本形成。相反,明末外部因素导致白银流入剧减,给经济造成了沉重打击。

17世纪前半期,拉美、中欧、日本等地的白银生产衰退,导致世界性白银短缺。[5] 根据Reid(1993)的估计,1620年代中国白银输入平均每年178吨,1630年代平均162吨,1640年代突然下降到89吨。白银紧缺、物价下跌造成许多人无法缴纳租税和还债,生产下降,朝廷的统治基础也因军饷和装备严重不足而受到削弱。明朝1643年曾考虑重发纸币,但因担心通货膨胀进而危及政权而作罢。通货紧缩加上东亚地区气候普遍恶劣,旱涝灾害频繁,农业歉收等,是导致明朝1644年灭亡的重要经济因素。白银紧缩的状况延续到清初,1650-1662年清朝被迫发行有限的纸币(贡德.弗兰克2000)。

总体来看,除少数时期外,明清白银流入较好地满足了国内的货币需求。由于经济发展和货币化程度提高导致货币需求上升,加之海外贸易规模只占中国经济很小比重(后文详述),白银持续流入并未造成明显的通货膨胀。从物价的国际比较来看,都以黄金来计算,15-19世纪500年间,中国最有代表性的米价只上涨1倍多一点,而英国、法国最有代表性的小麦价格的上涨分别超过6倍和3-4倍。如果用白银来计算,500年间中国米价涨了5-6倍,平均每百年上涨55%(彭信威1965),即每年只上涨0.44%。从图2也可看出,17世纪20-40年代和18世纪30-60年代,随着白银流入的增多,货币供给不断扩大,米价出现明显上涨。当然,物价上涨有多方面原因,除白银流入外,人口增多、朝廷连年用兵,导致民间消费、政府支出增加;加之一些时期天灾人祸影响,也增加了物价上涨的压力。

图2 1500-1800年中国米价变动

资料来源:根据彭信威(1965)第705、850页的数据整理。

4、海外贸易促进商业、经济发展和专业化分工。

一是广东、福建地少人多,难以依靠农耕经济,海外贸易则推动了当地商业、手工业的发展和经济繁荣。乾隆六年两广总督庆复曾言:“就粤而论,借外来洋船以资生计者,约计数十万人。”

二是沿海地区生产专业化程度提高。王国斌(Wong 1997)指出,早在16世纪外贸活动就刺激了东南沿海茶叶、蔗糖等经济作物的生产。赋役折银和白银的持续流入,促进了农业商业化、专业化进程。珠江三角洲地区更多从事外贸、养殖和经济作物的生产,而岭南其它地区单一生产水稻,供应珠江三角洲等地区。同时,国内外市场的扩大促进了纺织业的发展,使之成为中国早期工业化最重要的产业之一。17世纪晚期的传教士估计,仅上海就有20万织布工人和60万提供纱线的纺织工人(Ho Chuimei 1994)。广东等地的丝织、陶瓷业还主动灵活地调整产品结构,开发了专供海外市场的“粤缎”、“粤纱”等。

三是海外贸易促进国内各地区的商业往来和市场的扩大。如内地生丝、陶瓷等大量运往粤、闽以供加工出口,换回洋货和沿海生产的水果、蔗糖等。商品交换频繁带动国内市场的扩大。Marks(1996)指出,16世纪后40年,广东粮食市场的数目增加了75%,增幅比人口增幅高得多。国内外贸易的发展推动了大商人资本的兴起,徽、晋、陕三个最大商帮均形成于16世纪早期,粤、闽海外贸易商帮形成于16世纪中,其余五大商帮的出现不晚于17世纪前叶。它们与16世纪西欧的“专业商人”相似,集中了大量的资本,社会地位明显提高,在商品经济中开始发挥重要作用。

二、海外贸易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1、海外贸易长期受压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整体较小。

与当时荷兰、西班牙、英国等欧洲国家大力推动海外贸易发展相反,明清两朝对海外贸易进行压制。为了“御倭寇”,明清一再实行海禁,即使沿海经济受到重创也在所不惜。1523年,发生日本两大家族在对华朝贡贸易中自相争斗并攻击明政府军的“争贡之役”,之后朝廷中止中日贸易,实行全面海禁。主要措施包括:填平港口,烧毁全部出海大船,对从事海外贸易者实行连坐等。沿海居民生活无着,许多人转而为盗为寇,少数豪门则利用特权大肆走私牟取厚利。16世纪20―40年代的嘉靖时期,国内市场大发展,财政白银化完成,而海外贸易深受禁锢,白银流入不足(吴承明2002a)。当然,海禁也不是铁板一块。民间贸易可为地方提供一定财源,因此地方政府往往对其采取默认态度。1567年隆庆初年,由于迫切需要来自海外贸易的税收[6] 以支付军饷、弥补财政亏空,加之闽、粤、浙海商的斗争,部分海禁得以解除。1599年,在广州、宁波恢复主管贸易的市舶司,正式开放海禁,海外贸易得以迅速发展起来。1630年前后,当明朝财政急转直下时,更需要来自海外贸易的税收,当时民间贸易空前繁荣,海商的财富和影响力不断提高。尽管如此,自由贸易仍无从谈起,来华外商必须通过官方中介与中国商人进行买卖。明代吏治败坏,市舶太监和地方官吏对中外商人恣意勒索、掠夺,正常的贸易深受其害。

清初为消灭郑成功为首的小股反清势力,海禁之严远超明代,沿海居民不得出海贸易

和捕鱼,正常海外贸易几乎完全断绝。更有甚者,1661-1679年,清廷三次强制沿海居民向内地迁移,波及北起山东半岛、南至珠江三角洲的广大地区,造成“滨海数千里,无复人烟”的惨剧(王日根2000)。1644-1683年的海禁对打击敌对势力效果有限,却极大地影响海外贸易和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海商势力更是急剧衰退。清军平定台湾后,海上敌对势力减弱,为增加财政收入、防止沿海地区因经济萧条生乱,海禁有所放松。但这是从稳固政权的需要出发,而不是着眼于经济发展。例如,1681年首先开禁的是北洋,而非沿海贸易活跃的南洋;开禁后,对船的大小、载运量、护航武器等还有诸多限制,且不准在外进行贸易的华商回国。华商和侨胞在外多次遭到打击、屠戮,朝廷都无动于衷。同时,清政府在通商口岸推行“行商”制度,由特许专门从事外贸的行商来管理、控制外商,并就外商停留时间和地点、融资、雇工等项进行限制。1717-1727年,清政府因担心流亡南洋的抗清势力死灰复燃,中止了对东南沿海经济至关重要的南洋贸易。到乾隆盛世,对外经济政策愈趋保守:几次中止中俄恰克图边境贸易;对丝绸、茶叶等商品出口严加限制;改变1684-1759年实行的多口通商制度,仅限广州作为对外通商口岸,该政策从1760年一直延续到1842年。1793年,英国马戈尔尼使团访华要求全面通商,清廷对此断然拒绝。乾隆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书曰:“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既有中国国力雄厚、生产能力强的因素,也反映了清廷极端保守、轻视外贸的心态。然而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的海上大门最终还是被打开:先是大量鸦片走私进口,继而洋枪洋炮彻底粉碎了摇摇欲坠的大清闭关锁国、惟我独尊的美梦。

总之,由于明清朝廷的限制,尽管中国民间海外贸易极富活力,但整体而言在国民经济中并不占显著地位,其巨大潜力远未发挥出来。这从国内外金银比价的差异较大以及海商对财政税收的贡献很小中可见一斑。宋、元两代,中国与外界的贸易联系较紧密,中国与欧洲的金银比价相当接近。17世纪到18世纪中叶,中国金银比价最低为10:7,最高12.5:1,白银相对于黄金的价格较高,而1687-1871年欧美该比价长期稳定在15:1左右(杨端六2007)。影响金银比价的因素很多,但中国经济总体而言开放度不高可能是重要原因之一。否则,海外贸易导致白银流动,将使国内外金银比价趋同。从图3可知,1750年代后,尤其到18世纪末,随着海外贸易的发展,白银大量流入,中外金银比价之差才收窄(彭信威1965)。

图3 18世纪中外金银比价(单位:每两黄金合白银数)

资料来源:根据彭信威(1965)第873页的数据整理。

此外,与同期西欧相比,晚明中国来自工商业和贸易的税收占比很小(张宇燕、高程2006a)。在17世纪的英国,海外贸易的进口税约占每年财政收入的40%。荷兰人战时向政府纳税占年收入的1/3以上,和平时期约为1/4,其中大部分由商人负担(查尔斯.达维南特1995)。根据黄仁宇(2001)的估计,明末从事长途贩运的大商人和海商缴纳的钞关税和番舶抽分分别为34万两和7万两银子,两项合计仅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1.1%左右,相当于国家土地收入的1/50。当然,由于走私猖獗、大海商买通官吏偷漏税等原因,商业税实缴额大大低于应缴额。但即使考虑这一因素,海外贸易相关税收对财政收入的贡献也是偏低的。

2、海外贸易的潜力远未发挥,不利于市场扩大和专业化分工。

地区分工和专业化生产可促进生产力的提高,而与其它地区的贸易可扩大市场范围,为产品提供广阔的出路。英国工业革命以后,大英帝国内的地区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以及英国与其殖民地的贸易,极大地促进了英国工业的发展。明清早期的工业化也符合这一规律,且中国国内外市场的扩大可能具备更好的条件。一方面,明清造船业在重工业中一枝独秀,生产规模大,技术世界领先,可支撑大规模的海外贸易。明初用于远洋航运的大舯宝船排水量超过7800吨,比工业革命前夕英国最大的海船几乎大3倍(李伯重2000)。1405年起郑和七下西洋,到达东南亚并横跨印度洋,其海船之大、之多,近一个世纪之后的哥伦布、达加玛船队都望尘莫及。

另一方面,中国国内市场向外扩张、促进专业化生产的潜力巨大。17世纪大部分时期,中国市场的一体化程度高于欧洲。明清时期国内长途贸易较发达,[7] 全国性市场已经形成。[8] 该市场扩张速度和绝对规模可观,超过了整个大英帝国。18世纪相当时期内,海外贸易受到抑制,但国内市场的扩大仍可推动经济较快发展。由于中国还是迅速发展的东亚贸易圈的中心,因此中国可以依靠的整个东亚市场就更为惊人。这一市场较为集中、稳定,而大英帝国各殖民地与英国本土相距遥远,海外贸易并不总是很安全,不得不经常依靠皇家海军保护。因此,中国特别是经济最发达的江南,在市场拓展上处于非常有利的地位。江南在东亚的劳动分工中,逐渐成为附加值高的轻工业产品的生产中心。19世纪初,在江南大部分地区,工业的地位与农业不相上下,在最发达的江南东部,工业甚至已超过农业(李伯重2000)。如果海外贸易能够更自由地发展,市场的扩大可能促进近代工业的成长,中国的外贸顺差还会扩大,主要出口产品将不再限于丝绸、瓷器等。但很大程度上由于多年的海禁造成海路不畅,中国不但没有更多的商品输往国外,连靠近海边、易于开采的河北开滦、辽宁本溪等煤矿的产煤都较少运往江南,缺乏煤铁资源的江南也就不可能发展近代工业(李伯重2000)。张宇燕、高程(2006a)认为,由于中国过于依赖白银流入,海外市场对丝绸、瓷器、茶叶需求很大,中国产业结构一定程度上受制于海外需求,中国陷入了国际贸易的分工陷阱,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日益扭曲和固化。笔者认为,海外贸易在明清中国经济中占比很小,似不足以制约经济结构的调整。而且19世纪初以前,中国在国际生产和贸易中并不处于低端,当时经济也较发达的西欧、印度对华贸易都是逆差,向中国输出一般商品的能力非常有限。[9]总之,中国丝绸、瓷器出口和白银大量流入本身不是问题,政府压制导致海外贸易未能进一步发展进而推动产业升级,才是问题的关键。

3、海外贸易受压制影响资本形成和金融创新。

直到19世纪初,中国仍缺乏有效的金融市场和现代意义的货币信用制度,对进口白银依赖较大。明清压制海外贸易,与实行银本位制之间存在根本矛盾。在海外贸易持续萎缩时期,即使国际白银生产等外部因素没有发生变化,白银流入也会减少,易导致国内出现通货紧缩。从图2可看出,16-19世纪,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中国以米价为代表的物价水平呈上升趋势,但在16世纪20-60年代、1644-1683年持续海禁时期,物价或几乎不变,或比前期显著下降,如康熙米价只有顺治时的一半。清朝前期在国家统一、生产恢复的过程中,却出现商业萧条、物价大跌的窘迫局面,主要是由于海禁导致海外贸易受到很大打击,白银流入减少,市场需求萎缩(吴承明2002b)。1720年代禁南洋贸易,1760年关闭广州以外的通商口岸,之后米价也曾显著下降。通货紧缩导致实际利率上升,不利于资本形成和生产的扩大,更谈不上推动工业革命。西方国家的经验表明,商业革命是工业革命的前提和序幕,能够为工业革命积累宝贵的资本。例如,海外贸易的繁荣为美国工业起步提供了流动资金,当时航运业大亨纷纷投资新兴工业,成为工业革命的主导力量(张宇燕、高程2006b)。但在明清中国,海外贸易长期受压制,海商的实力难以壮大,对工业化所必需的投资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此外,海外贸易受压制不利于金融创新和资源的有效配置。外贸投资巨大,属于高风险、高回报行业,其发展有可能促进股份制等金融创新(文贯中2006)。中国长期实行海禁,制度创新滞后,海外贸易仍主要停留在个体作业方式,没有实行公司化,可能导致资本、专业知识和技能难以有效积累,[10] 不利于工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三、古今对比和简要结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抓住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转移的契机,大力发展加工制造业和对外贸易。过去20年,中国与明清时期类似,出现了持续的贸易顺差。未来一段时期,如果我国经济发展模式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外贸顺差还会存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并演变为国际金融危机以后,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慢,我国出口大幅下滑,但进口也较快萎缩,贸易顺差不一定明显下降。近年来,我国外贸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其重要作用值得充分肯定。但在外贸顺差不断扩大的同时,也存在值得关注的问题。

政策倾斜是外贸顺差增长的重要原因。与明清抑制外贸发展的做法相反,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大力鼓励外商直接投资,发展对外贸易,实行“奖出限入”的倾斜政策,通过各种手段发展出口,对进口实行一定限制。主要表现在:政府低价提供能源、土地,出口收汇企业较易获得低息贷款,特定区域还有优惠贷款和利率补贴;产品出口的外商投资企业购买国产设备减免所得税,特定区域内外资企业享受所得税优惠;政府强调建设门类齐全的制造业体系和重要设备的国产化;在平均关税下调的同时,还存在国营贸易管理和指定经营管理、进口关税配额、技术性贸易壁垒等非关税壁垒,服务业对外开放有待进一步扩大;一些省市对出口企业提供奖励、贷款贴息和地方税收优惠,等等。这些倾斜政策加上劳动工资偏低,社会保障不健全,环保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等,都降低了出口企业成本,增强其价格竞争力。近年来,除传统的加工贸易外,高能耗、高污染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发展过快,化工、机械、汽车等行业出口迅速扩大,我国贸易顺差过快增长。尽管我国提出转变贸易增长方式,减少过大的贸易顺差,但随着金融危机以后出口的下滑,有关政策的落实难免大打折扣,甚至可能重走不遗余力刺激出口的老路。总体来看,“奖出限入”政策导致环境资源代价过大、国际贸易摩擦增加等问题。

在人均收入仍很低的情况下出现大额贸易顺差。当前我国人均收入水平低,资本对劳

动力的比率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资本相对稀缺。此时消费和投资需求理应较大,更可能出现储蓄对投资的不足即贸易逆差。但近年来贸易顺差占GDP的比重处于较高水平,2007年为7.7%,2008年仍达6.6%。中国实际资源和国民储蓄大量输出,在发展中大国极其罕见,很难说是合理的现象。明清中国贸易长期顺差,但当时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人均产出和收入与西欧相比并不逊色。类似地,美国在1874年以后的90多年间,德国从1880年代到“一战”前夕以及1952年至今,日本从1981年到最近,对外贸易均长期顺差。这些国家在上述阶段经济较快增长、人均收入水平较高,储蓄相对投资过剩并不奇怪。一些学者根据发达经济体的情况论证当今中国外贸长期顺差的必然性、合理性,值得商榷。

贸易外汇净流入对增加货币供给并非不可或缺且存在较大外汇风险。明清海外贸易顺差导致白银流入,在银本位制下直接增加了货币供给,促进资本形成和经济发展,且不存在外汇风险问题。目前我国外贸持续顺差,外汇大量净流入,央行购汇投放基础货币也能增加货币供应。但在现代货币信用体制下,央行能通过各种方式创造货币,不一定依靠外贸顺差、货币流入来满足国内货币需求。事实上,当前流入的外汇并不直接用于国内,而是主要通过官方外汇储备运作的方式对外投资。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2003年我国刚转为对外净资产国,即拥有的对外金融资产超过对外金融负债,但到2008年末,我国对外净金融资产就高达15190亿美元,与GDP之比为35%。本次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实行季度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美元面临较大贬值压力,我国以美元资产为主的外汇储备投资折成本币后将大幅缩水。

贸易外汇大量净流入增加通胀、资产价格波动和经济结构失衡压力。在金银等贵金属本位下,贸易顺差导致贵金属流入,通常会加大物价上涨压力,增加出口成本,影响出口增长。这是经济中贸易差额的自调节机制,但国内物价较大变动往往会对经济产生较大冲击。明清时期海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占比较小,整体而言白银流入并没有导致物价持续显著上涨。但在当前人民币汇率弹性有待提高,外贸顺差是国际收支顺差主要来源的情况下,外贸顺差过大,央行被动购汇可能导致国内流动性过多,加大通胀和资产价格波动压力。此次金融危机以后,通胀和资产价格泡沫问题一度有所缓解,但2009年下半年后,情况又不容乐观。

总之,16世纪到19世纪初,中国对外贸易长期顺差,白银大量流入,与当时发达的国内经济和较高的人均收入水平相适应。在银本位制下,白银大量流入满足了国内货币需求,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商业发展、市场扩大和农业、手工业的专业化生产,江南等地早期的工业化也得到发展。但由于明清两朝过多从打击海上敌对势力等政治需要出发,对海外贸易严格限制,海外贸易在经济中占比较小,远未能发挥其对市场开拓、专业化生产和资本形成的推动作用。中国与近代工业化失之交臂,19世纪中叶后更是加速走向衰落,闭关自守的政策及外贸发展不足,可能是重要的经济因素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发展加工制造业和对外贸易,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增长。但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人均收入很低的情况下出现较大的贸易顺差,在中外历史上非常罕见。其中有合理、必然的因素,但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政策扭曲。外贸顺差过大加大通胀和资产价格波动压力,我国外汇资产面临较大的汇率风险。可见,不能简单笼统地评判持续的贸易顺差的优劣,关键是贸易顺差与经济发展阶段、经济结构等因素是否相适应。明清和当代中国对外贸易都存在值得深思的问题,根本原因是政府对经济活动干预过多,影响市场作用的充分发挥。历史教训提醒我们,当前如果不及时调整相关政策,

减少对外贸的依赖,就没有理由对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过于乐观。

注:

[1]早期的工业化以手工业为基本特征,有别于以机器大工业为主要特征的近代工业化。李伯重(2000)认为,中国早期工业化发生在1550-1850年,大体与本文考察的时段重合。

[2]当时中国经济总量约占世界的三分之一,世界各国货币用银程度不一,一些国家货币信用有所发展,相应减少对白银的依赖。因此,世界一半的白银产量流入中国并非特别不可思议。作为比较,当前美国经济占世界的四分之一,其经常项目逆差却靠世界四分之三的剩余储蓄来弥补。

[3]中国在经济繁荣的同时,人口迅速增长。1750-1800年,欧洲人口从1.44亿增加到1.93亿,大约同期的1741-1812年,中国人口却从1.43亿激增至3.6亿(谢和耐1995)。

[4]1750年,中国人均消费糖3.8-5磅,而欧洲只有2.2磅,到1800年也不过2.6磅。1750年,中国人均棉花消费约6.2磅,而英国到1800年,人均棉、毛和亚麻消费合计才8.7磅(彭慕兰2003)。

[5]期间,美洲和西班牙之间的货运吨数下降了1/3,西班牙白银进口下降了2/3。主要白银产地之一的日本限制长崎的对外贸易,禁止白银出口以备国内之需。

[6]在明代,凡出海者要从官府领取执照并缴纳引税,此外官府对进口商船征水饷、对进口货物征陆饷,对从吕宋归来的商船专门征加增饷(史志宏2004)。

[7] 到鸦片战争前期,粮食、棉花、棉布等主要商品的长途贸易量占国内贸易总量的比重约为30%,这用近代标准来看也相当高(李伯重1999)。

[8]王业键(Wang 1992)对中国15个城市1738-1740年米价的研究发现,各主要区域市场价格变化非常一致,说明十分统一的全国市场已经形成。

[9]欧洲长期存在结构性贸易赤字,金银出口在其总出口中从未少于2/3。1660-1720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对亚洲的总出口中,贵金属占87%,一般货物占比较小。从印度外贸情况看,其对欧洲是顺差,但对华是逆差(贡德.弗兰克2000)。

[10]感谢贺力平教授向笔者指出这一点。

参考文献:

安格斯.麦迪森,2003,《世界经济千年史》,伍晓鹰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滨下武志,2004,《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贸易体系与近代亚洲经济圈》,朱荫贵、欧阳菲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查尔斯.达维南特,1995,《论英国的公共收入与贸易》,朱泱、胡企林译,商务印书馆。

保罗.肯尼迪,1990,《大国的兴衰:1500年到2000年的经济变化和军事冲突》,梁于华译,世界知识出版社。

方行、经君健、魏金玉主编,2000,《中国经济通史?清代经济卷》,经济日报出版社。

贡德.弗兰克,2000,《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刘北成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郭树清,2007,《直面两种失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贺力平,2007,“鸦片贸易与白银外流关系之再检讨――兼论国内货币供给与对外贸易关系的历史演变,” 《社会科学战线》,第1期。

黄仁宇,2001,《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税收》,阿风等译,三联书店。

李伯重,1999,“中国全国市场的形成,1500-1840年,” 《清华大学学报》,第14卷,第4号。

李伯重,2000,《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庆新,2007,《明代海外贸易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刘秋根,2000,《明清高利贷资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彭慕兰,2003,《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史建云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彭信威,1965,《中国货币史》,上海人民出版社,第二版。

沈明高,2007,“金融改革与投融资渠道多元化,” 花旗集团研究报告,4月8日。

史志宏,2004,“明及清前期保守主义的海外贸易政策,”《中国经济史研究》,第2期。万明,2003,“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初步考察,”《中国经济史研究》,第2期。

王日根,2000,“明清海洋管理政策刍论,” 《社会科学战线》,第4期。

文贯中,2006,“中国自陷于农本社会怪圈的经济地理学析解,”载《制度变迁与长期经济发展》,复旦大学出版社。

吴承明,2002a,“16世纪与17世纪的中国市场”,《吴承明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吴承明,2002b,“18世纪与19世纪上叶的中国市场”,《吴承明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

谢和耐,1995,《中国社会史》,耿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杨端六,2007,《清代货币金融史稿》,武汉大学出版社。

张宇燕、高程,2006a,“海外白银、初始制度条件与东方世界的停滞,” 载《制度变迁与长期经济发展》,复旦大学出版社。

张宇燕、高程,2006b,“阶级分析、产权保护与长期增长――对皮建才博士评论的回应,” 《经济学季刊》,第6卷第1期。

庄国土,1995,“16-18世纪白银流入中国数量估计,” 《中国钱币》,第3期。

我国贸易顺差的原因,影响及趋势

我国贸易顺差的原因,影响及趋势 摘要 近年来, 随着我国进出口贸易的高速增长,我国贸易顺差规模也持续扩大。2005年,我国的贸易顺差突破千亿美元,我国贸易顺差问题成为国内乃至全球关注的焦点。 本文首先对贸易顺差的相关概念进行了介绍和我国贸易顺差的绝对量分析;然后对我国巨额贸易顺差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接着对巨额贸易顺差给我国所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最后就对外贸易顺差的趋势进行分析。 关键词:进出口;贸易顺差;原因;影响;趋势

The Cause, effects and trend of trade surplus in China Abstract I n recent years, China's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growth, China's trade surplus scale also expands continuously. In 2005, China's trade surplus exceeded 100 billion U.S. dollars, China's trade surplus has become the domestic and global focus. In this paper, the trade surplus related concepts are introduced and China's trade surplus the absolute quantity analysis; then China's huge trade surplus and the causes are analyzed; then the huge trade surplus the influence which brings for our country are studied; finally the foreign trade surplus trend analysis. Key words: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surplus; cause; effect; trend

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或逆差对经济的影响

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或逆差对经济的影响 国际收支无论出现顺差或逆差都是失衡的表现,国际收支的平衡是相对的,失衡是绝对的,也就是就是说国际收支失衡是正常的,但是如果一国国际收支长期大幅度的顺差或逆差,则会对该国经济,甚至世界经济产生不利的影响。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而我们往往认为顺差就有利于经济发展,逆差就不利于,其实不然。以下我就对顺差和逆差进行利于弊的分析。 一.国际收支顺差 国际收支顺差即是指某一国在国际收支上入大于出,而国际收支一般是用美元结算,这种结算是在银行之间进行的,但是美元除在美国外其他国家不能直接流通,我国央行就将顺差多出来的美元储备起来,而发行3倍于储备左右(我国就是这样)的本国货币,以维持货币流通量的平衡。顺差越多外汇储备自然就会增长的越多。 利 1.国际收支顺差促进经济增长。 2.国际收支顺差增加了外汇储备,增强了综合国力,有利于维护国际信誉,提高对外融 资能力和引进外资能力。 3.国际收支顺差有利于经济总量平衡。 4.国际收支顺差加强了我国抗击经济全球化风险的能力,有助于国家经济安全。 5.国际收支顺差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稳定和实施较为宽松的宏观调控政策。 弊 虽然顺差给我们带来很多利处,但同样也有很多的不利。持续的、大量的国际收支顺差,首当其冲的影响就是使迫使本国货币汇率上升,本币过于坚挺,会引发大规模的套汇、套利和外汇投机活动。比如,在我国就是人民币升值,现在看来已经是大势所趋,最近也有说法加息与人民币升值一步到位,其实就是,在中国套汇的同时,再进行套利。 其次,导致通货膨胀,就拿我国来说,我国就属于输入性的通货膨胀,3月时共持有美国国债1.145万亿美元,顺差会增加外汇的供给和对本币的需求,货币当局不得不在外汇市场上购入大量外汇进行干预。两种情况都会迫使国内货币投放量扩大,物价上涨,从而引发通货膨胀。在我国通货膨胀的最好控制,就是保持一定的外汇收支平衡,在加大出口的同时也加大进口,而不是通过减少出口。 当然也会影响进出口,使其失衡,因而引发贸易摩擦,影响国际经济关系。 二.国际收支逆差 国际收支逆差也被称为国际收支赤字,是指某一国在国际收支上支出大于收入。 国际收支逆差会导致本国外汇市场上外汇供给减少,需求增加,从而使得外汇的汇率上涨,本币的汇率下跌。如果该国政府采取措施干预,即抛售外币,买进本币,政府的干预将直接引起本国货币供应量的减少,而货币供应量的减少又将引起国内利率水平的上升导致经济下滑,失业增加。 但是并不是出现国际收支逆差就一定不好。比方说美国国际收支连年逆差,就没影响到其强国的地位。其原因之一是出口减少,但进口却增加了。细讲就是许多国外公司纷纷投资美国的股票、债券和房地产,其国内投资需求的增加刺激了生产设备进口的上升。随着大笔资金流入美国,美国可以利用这些资金进口资本货物以及投资高科技领域,从而提高了生产力。 综上所述,不管是顺差还是逆差,都没有绝对的利与弊,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稳定最重

国际贸易的顺差逆差对经济的影响

国际贸易的顺差逆差对经济的影响 贸易顺差。所谓贸易顺差是指在特定年度一国出口贸易总额大于进口贸易总额,又称“出超”。贸易顺差就是在一定的单位时间里(通常按年度计算),贸易的双方互相买卖各种货物,互相进口与出口,甲方的出口金额大过乙方的出口金额,或甲方的进口金额少于乙方的进口金额,其中的差额,对甲方来说,就叫作贸易顺差,反之,对乙方来说,就叫作贸易逆差。贸易顺差越多并不一定好,过高的贸易顺差是一件危险的事情,意味着经济的增长对外依存度过高。 优势:1.贸易顺差促进经济增长。 2.贸易顺差增加了外汇储备,增强了综合国力,有利于维护国际信誉,提高对外融资能力和引进外资能力。 3.贸易顺差有利于经济总量平衡。 4.贸易顺差加强了中国抗击经济全球化风险的能力,有助于国家经济安全。 5.贸易顺差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稳定和实施较为宽松的宏观调控政策。 劣势:1.贸易顺差使得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加大,国际贸易摩擦增加。 2.贸易顺差弱化了货币政策效应,降低了社会资源利用效率。 3.贸易顺差提高了外汇储备成本,增加了资金流出。

4.贸易顺差导致经济对外依存度过高,民族经济发展空间狭窄,出口结构难以调整。 5.贸易顺差影响了国内金融业利率市场化进程。 贸易逆差,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半年、一个季度、一个月等)出口贸易总值小于进口贸易总值,即贸易逆差。又称“入超”、“贸易赤字”。反映的是国与国之间的商品贸易状况,也是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 利弊分析:必须转变追求贸易顺差的传统观念,应该努力追求外贸平衡。传统贸易观念认为出口为了创汇,顺差是好事,逆差是坏事。这一观念长期主导着我国的贸易政策和实践。据统计,截至2010年2月底,自1993年以后,我国再没出现过年度贸易逆差,自2004年4月份以后,我国没出现过月度贸易逆差。其实,一国的对外贸易应追求长期的进出口基本平衡,而不是长期的贸易顺差。 贸易平衡是指一国在特定年度内外贸进、出口总额基本上趋于平衡。纵观世界各国政府的外贸政策实践,这种现象并不多。一般来说,一国政府在对外贸易中应设法保持进出口基本平衡,略有结余,此举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论文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获得了快速发展,货物进出口总额由 1978年的 206.4亿美元增加到 2010年的 29740.0亿美元,增长了144倍,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大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本文运用数量经济学的测算方法,对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更好发挥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对外贸易经济增长贡献

目录 一、理论研究综述 (3) 二、我国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数量分析 (4) (一)对外贸易的增长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增长 (4) (二)对外贸易依存度增长明显 (5) (三)对外贸易对 GDP增长的贡献率 (6) 三、充分发挥对外贸易对全国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建议 (8) (一)适度扩大进口,提高进口增长率 (8) (二)推动先进技术的进出口,加速经济增长的转型 (9) (三)实施科教兴贸,加快出口产业的技术进步 (10) (四)做好产业规划,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11) 参考文献: (12) 致 (13)

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对外贸易经营者队伍不断壮大,民营企业进出口迅速发展,外贸规模不断扩大,出口质量不断提升,形成了一批支柱性出口产品。 2010年全国进出口总额为29740.0亿美元,同比增幅为34.7%。这一对外贸易的增速已远远高于 GDP增速,这对全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一、理论研究综述 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历来都受到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的重视。对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理论探讨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1776)的绝对贸易理论,上个世纪30年代Roertson就提出了“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的说法;随后凯恩斯提出了对外贸易乘数理论。Quah和 Rauch(1997)在生增长模型的框架论述了国际贸易能提高一国的专业化水平,进而使该国通过有效利用动态规模经济实现生产力和经济的更快增长。 Balassa(1978,1984)、Feder(1981)、Moschos(1989)、Sachs Warner(1995)等人的研究结果发现对外贸易促进了经济增长;Feder(1983)认为出口产业会通过各种因素对非出口产业产生正外部性,Helpman和 Krugman(1985)也指出出口扩可以产

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

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解答: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 (1)研究的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的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2)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3)中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的决定展开的。 (4)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1)相互补充。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因此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是不合理的、无效的。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某个厂商降低工资,从该企业的角度看,成本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的那个厂商的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整个社会的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同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可以增加家庭财富,但是如果大家都节约,社会需求就会降低,生产和就业就会受到影响。 2.举例说明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区别不是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而是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 解答: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一件产品究竟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加以区别,而只能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这一点来加以区别。例如,我们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判断面粉和面包究竟是最终产品还是中间产品。看起来,面粉一定是中间产品,面包一定是最终产品。其实不然。如果面粉为面包厂所购买,则面粉是中间产品,如果面粉为家庭主妇所购买,则是最终产品。同样,如果面包由面包商店卖给消费者,则此面包是最终产品,但如果面包由生产厂出售给面包商店,则它还属于中间产品。 3.举例说明经济中流量和存量的联系和区别,财富和收入是流量还是存量? 解答:存量指某一时点上存在的某种经济变量的数值,其大小没有时间维度,而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某种经济变量的数值,其大小有时间维度;但是二者也有联系,流量来

我国国际收支顺差利弊分析

历年来我国国际收支顺差利弊分析 ——国际金融论文课程 经管学院会计专业 2 李傲由于出口导向型的贸易战略及政府的相关鼓励措施我国出口产业已经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导致我国的对外贸易中出现大量持续顺差。 据统计。除1998年外,我国的资本和金融项目都实现了顺差,2004年以前,除2000年有所下降外,我国的资本和金融项目不断增长。2004年,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达到1106.59亿美元,为历年来的新高。从2005年开始,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不断下降,2006年降至66.7亿美元,达到2001年来的最低点,2007年又恢复到较高水平,为735.09美元。从2001年开始2006年达到历史的低点,其在总顺差中的比例为3%。2007年,该比例有所上升,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占总顺差的比例为17%。,2006年,经常项目顺差增长55%,连续五年大幅增长,使得经常项目顺差占总顺差的比重高达97%,创历年以来的新高。2007年,我国国际收支交易总规模为4.3万亿美元,较上年增长30%,经常项目顺差继续扩大,由上年的2533亿美元增加到3718亿美元,占总顺差的比例达到83%,继续实现了较快增长。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国际收支始终呈现“双顺差”

的状态。尤其是2005年以来,双顺差的规模仍然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我国持续16年的“双顺差”格局,在国际经济中是非常罕见的。由于长期的历史原因、政策原因、外部环境等内外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的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格局不可能短时间消失,并且,长期的“双顺差”状态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弊大于利,因此,找出导致“双顺差”的原因对于改变这种状况是十分重要的。 我国长期持续出现高额顺差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国际原因 1.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联系不断紧密,为了寻求更优化的资源配置,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产业和产品向国外的转移。而我国为了适应国际形势的发展,不断地加大对外开放的步伐,同时具有廉价的劳动力、日趋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优惠的法律和政策,逐渐成为国际制造产业转移的一个主要目的地,连续数年位居世界前列 2.我国的国内金融市场并不完善,有待发展,大量的外国资本通过金融市场流入我国企业,从而增加了资本流入,而对外投资的扩大也是形成我国高额顺差的重要原因。 二.国内原因 1.我国的业结构,加工贸易仍将占主导地位,而顺差主要就是来自于我国密集的加工贸易企业。

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宏观经济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Ⅰ部分模拟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平均消费倾向表示与之比。 2、在二部门经济中,均衡的国民收入是和相等时的国民收入。 3、宏观财政政策包括政策和政策。 4、交易余额和预防余额主要取决于,投机余额主要取决于。 5、宏观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有调整法定准备金率、、。 1、消费支出、可支配收入。 2、总支出、国民收入。 3、财政支出、财政收入。 4、国民收入、利息率。 5、调整贴现率、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 二、判断题(下列各题,如果您认为正确,请在题后的括号中打上“√”号,否则请打上“×”号,每题1分,共10分) 1、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有助于缓和经济的波动。() 2、从短期来说,当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为0时,消费支出也为0。()。 3、消费曲线的斜率等于边际消费倾向。() 4、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时,我们就可以说,发生了通货膨胀。(), 5、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国民收入的递增函数。() 6、当投资增加时,IS曲线向右移动。() 7、在IS曲线的右侧,I

宏观经济学题及答案

第一章结论 复习思考题: 1.重要概念:超长期;总供给曲线;实际GDP的趋势线;长期;总需求曲线;产出缺口;中期;菲利普斯曲线;潜在产出;短期;增长率;通货膨胀;增长理论;经济周期;消费价格指数;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2.长期中为什么产出水平只取决于总供给? 3.短期中为什么产出水平只取决于总需求? 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复习思考题: 1.重要概念:GDP;GNP;GDP缩减指数;CPI;PPI;生产要素;最终/中间产品;名义GDP/实际GDP;通货膨胀;名义利率/实际利率 2.下列交易的价值是否应当计入国内生产总值(GDP)?为什么? (1)顾客在饭店支付餐费。 (2)一家公司购买一幢旧楼。 (3)一家供应商向制造个人计算机的公司出售计算机芯片。 (4)一位消费者从交易商手中买进一辆汽车。 3.国内生产总值(GDP)高是否一定意味着福利状况好呢?在评价经济福利状况时还应考虑哪些因素? 4..假定某经济社会有A、B、C三个厂商,A厂商年产出5000美元,卖给B、C和消费者。其中B买A 的产出200美元,C买2000美元,其中2800美元卖给消费者。B年产出500美元直接卖给消费者,C年产6000美元,其中3000美元由A买,其余由消费者买。 (1)假定投入在生产中用光,计算价值增加; (2)计算GDP为多少; (3)如果只有C有500美元折旧,计算国民收入。 5.假定GDP是6000美元,个人可支配收入是5100美元,政府预算赤字是200美元,消费是3800美元,外贸赤字是100美元,求: (1)储蓄S是多大; (2)投资I是多大; (3)政府支出是多大? 第三章增长与积累 复习思考题: 1.重要概念:增长核算方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趋同;全要素生产率;索洛剩余;新古典增长理论;稳态均衡; 2.索络增长模型能否有助于解释趋同现象?

中国经常账户顺差的原因分析

影响我国经常账户顺差的因素分析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张,外来资本不断涌入中国市场,我国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持续处于于盈余阶段,形成特殊的“双顺差”形态。本文从经常账户形成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入手,研究影响顺差形成的基本要素,从而为相应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际收支经常账户顺差政府储蓄美国 (一)对国际收支结构的分析 对于发展中国家,其合理的国际收支结构应该是经常性账户为逆差,资本与金融账户为顺差。因为对于发展中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它需要利用国外的资源发展本国经济,这样必然会造成大量进口,这样便会造成经常项目账户出现逆差。而对于资本与金融项目,发展中国家具有更多的投资机会,外资的投资边际利润率高于发达国家的资本在其国内投资的边际利润率。发达国家通常有过剩资本,这会促使发达国家将这些过剩资本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使得发展中国家出现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像中国这种发展中大国,由于其国内资源与资本不足,更应采取此种发展模式,而我国在这两个方面都是顺差,其中以经常帐户顺差数量之巨大尤为明显。 (二)我国经常帐户顺差的现状 当前我国国际收支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出现了“双顺差”,而其中的主要部分是经常帐户顺差。经常帐户顺差在我国已经存在了将近20 年,这种顺差在2003 年以前数量不是很大,只有458 亿美元,因此,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不明显。但是到了2008 年,经常项目顺差达4261 亿美元,如此巨大的顺差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运行,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如货币供应量过多引发近几年的通货膨胀,资源配置错位引起我国经济畸形发展,资产价格上涨,人民币不断被迫升值等。经常账户包括:货物与服务账户、收益账户、转移账户。下面是中国近几年来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账户的统计。从表1 可以看了,从2003 年起,中国经常账户顺差迅速扩大,特别是2007 和2008 年表现得由为明显,而引起经常账户顺差扩大的根本原因是进出口贸易不断扩大。

宏观经济学习题集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试题库 第一单元 一、单项选择题 1、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价格决定理论; B、工资决定理论; 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D、汇率决定理论。 2、表示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量指标是()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内生产总值; C、名义国民生产总值; D、实际国民生产总值。 3、GNP核算中的劳务包括() A、工人劳动; B、农民劳动; C、工程师劳动; D、保险业服务。 4、实际GDP等于() A、价格水平除以名义GDP; B、名义GDP除以价格水平; C、名义GDP乘以价格水平; D、价格水平乘以潜在GDP。 5、从国民生产总值减下列项目成为国民生产净值() A、折旧; B、原材料支出; C、直接税; D、间接税。 6、从国民生产净值减下列项目在为国民收入() A、折旧; B、原材料支出; C、直接税; D、间接税。 二、判断题 1、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有形的物质产品。() 2、今年建成并出售的房屋和去年建成而在今年出售的房屋都应计入今年的国民生产总值。 () 3、同样的服装,在生产中作为工作服就是中间产品,而在日常生活中穿就是最终产品。 () 4、国民生产总值一定大于国内生产总值。() 5、居民购房支出属于个人消费支出。() 6、从理论上讲,按支出法、收入法和部门法所计算出的国民生产总值是一致的。() 7、所谓净出口是指出口减进口。() 8、在三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计算,GNP等于消费+投资+税收。() 三、简答题 1、比较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 2、比较国民生产总值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3、为什么住房建筑支出作为投资支出的一部分? 4、假定A为B提供服务应得报酬400美元,B为A提供服务应得报酬300美元,AB商定相 互抵消300美元,结果A只收B100美元。应如何计入GNP? 第一单元答案: 一、C、A、D、B、A、D; 二、错、错、对、错、错、对、对、错; 三、1、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在于计算时所用的价格不同。前者用不变价格,后者用当年价格。两者之间的差别反映了通货膨胀程度。 2、国民生产总值用人口总数除所得出的数值就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前者可以反映一国的综合国力,后者可以反映一国的富裕程度。 3、由于能长期居住,提供服务,它比一般耐用消费品的使用寿命更长,因此把住房的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

中文摘要:一国对外贸易能否促进该国经济增长.以及如何才能促进经济增长的问题, 一直是经济界广泛关注和研究的课题。改茧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 同时这一过程也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那么,究竟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对外 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究竟是如何呢?本文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在理论研究和 实证研究回顾的基础上,运用实证研究的分析万法,得出了中国对外贸易促进了 经济增长的结论。同时,文章还针对目前我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的现状,结合 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一些有效提高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政策建议。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 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的增长在很多人开来已经是个毋庸置疑的真理了。的确,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的对外经济与经济增长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是1978年对外开放政策实施以来,中国经济伴随着对外贸易的迅速扩大而高速增长。1978年至2002年的25年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由3624.1亿元猛增至104790.6亿元,增长了约28.9倍,年均增长率可达到14.6%。同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由379元猛增至8184元,增长了约21.6倍,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3.9%。同期,由于进出口贸易的迅速增长以及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贸易在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也不断上升,1978年,贸易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9.8%;到了2002年这一比重已经上升至49.0%,提高了约五倍。这些数值反映了对外贸易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力已经越来越大,已经成为支持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对外贸易的形式与特点也发生了变化。由建国初的机械产品进口和初级产品进口逐渐升级为改革开放初的加工贸易也补偿贸易为主再到新世纪以来以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贸易形式。可以说我国经济的主导产业引领者对外贸易的发展。因此,对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有着很强的研究价值。 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依据。关于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不能只着眼于我国现实的经济发展与相关的统计数字。对于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理论研究也是我们所要研究的重点对象。其中重点理论依据有马克思提出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交换与生产的关系”。马克思说:“交换的深度、广度和方式都是由生产的发展与结构决定的。可见,交换就一切要素来说,或者是直接包含在生产之中,或者由生产直接决定。”从本质意义上讲,生产决定交换,但如果从再生产过程看,作为再生产过程的一个阶段的交换不仅仅是一个消极的被决定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交换也能对生产发生反作用,有时会对生产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或阻碍作用。生产与交换在每一瞬间都互相制约和影响,一直他们被叫做经济曲线的横坐标和纵坐标。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理论。亚当斯密提出的动态生产理论和“剩余产品出口”模型,对以后的理论发展有重要影响。作为最早涉及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问题的古典经济学家斯密认为,分工的发展是促进生产率长期增长的主要因素,而分工的程度则是受到市场范围的强烈制约。对外贸易是市场范围扩展的显著标志,因而对外贸易的扩大必然能够促进分工的深化和生产率的提高,加速经济增长。斯密的这些论述包含了国际贸易具有带动经济增长作用的最初思想。其“剩余产品出口”理论更是着眼于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他首先假定一国在开展国际贸易之前,存在着闲置的土地和劳动力,这些多余的资源可以用来生产剩余产品以供出口,这样对外贸易为一国提供了利用过去未能充分利用的土地和劳动力机会,为本国的剩余产品提供了“出路”。而且,这种剩余产品的生产不需要从其他部门转移资源,也不比减少其他国内经济活动,因而出口所带来的收益以及换回的本国需要产品,也没有机会成本,因而必然促进该国的经济增长。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大为李嘉图创立的比较成本理论,论证了贸易静态利益的基础。实际上在他的著作中,也包含着国际贸易带动经济增长的思想。他认为,对外贸易是实现英国工业化和资本积累的重要手段。并指出,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是资本积累。随着人口的增加,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会因土地收益的递减规律的作用而逐渐昂贵,工资(劳动力价格)也会随之上涨。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工资上涨将使利润下降,从而妨碍资本积累。通过对外贸易,如果转移从外国获得较便宜的食品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原料,就会阻止在本国发生作用的土地收益递减化倾向,促使经济增长。以上是近代几位经济学家对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几种论证。分别站在生产与交换;生产力提高与剩余产品出口;资本积累与边际成本的角度论证了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微观分析。而现代的一些经济学家则更多的站在宏观的角度来分析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罗伯逊的发动机命题也纷争。受古典经济学家上述观点和理论的启发,后来额度经济学家进一步探讨了贸易对经济的带动问题。其中较为著名的是d h 罗伯逊在20世纪30年代首次提出的“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engine for growth)命题。20世纪50年代,r 纳克斯对这一学说又进行了进一步的充实和发展。纳克斯在分析19世纪国际贸易的性质时指出,19世纪的贸易不仅是简单地把一定数量的资源加以最适当配置的手段,他实际上是通过对外贸易把中心国家的经济成长传递到其他国家,即中心国家经济迅速增长引起的对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的大量需求引发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因此,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这一理论认为,①较高的出口水平意味着这个国家有了提高其进口水平的手段。进口中包括资本货物的进口,而资本货物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是特别重要的。资本货物的进口使这个国家取得了国际分工的利益,大大节约了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有助于提高工业的效益,他是经济成长的主要因素;②出口的增长趋向于使有关国家把资金投向国民经济中最有效的领域,即他们享有比较优势的领域,进行专业化生产,提高劳

刘辉煌版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

刘辉煌版宏观经济学课 后答案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第十二章 1.解释下列概念: 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动,以解决、、经济波动、等问题,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公民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国(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在本国领土范围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国民生产净值:是指一国以当年价格(或不变价格)计算的一年内用于销售的一切产品和劳务价值的总和减去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资本后余下的部分,也即NNP是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价值。 国民收入:是指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报酬总和,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 个人收入: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个人所得的收入的总和。 个人可支配收入: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个人可以支配的全部收入。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是指在一定经济理论的指导下,综合应用统计、会计、数学等方法,为测定一个国家(地区、部门)在特定时期内的经济活动(流量)和特定时点上的经济成果(存量)所构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其各项总量指标及其组成,是进行经济分析、经济预测和决策研究的重要依据。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有两种:国民经济账户体系和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 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所关心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答: 研究对象是整个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 主要问题有:总体经济问题,如经济增长、经济周期波动、失业和通货膨胀、国家财政、进出口贸易和国际收支等。国民经济总量及各项总量的相互关系。如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总就业量或总失业量、全社会消费、投资、储蓄,物价水平、利息率,以及这些变量的增长率和变动率等。 3.说明核算国民生产总值的方法并解释为什么这两种方式所得GNP是一 致的? 答:方法主要有两种:支出法和收入法。 支出法:是从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定时期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计算出该时期生产出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之和。在统计上,用于购买最终产品的全部支出可分为个人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四项。即GNP=C+I+G+(X-M)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原因和影响

导致国际收支双顺差主要原因 原因之一:我国经济中储蓄大于消费的结构性失衡 长期以来,我国国内经济的主要特点之一是低消费、高储蓄。消费不足带来储蓄过高,而高储蓄带来的是则高放贷和高投资。在国内消费不旺的状况下,高投资形成的过剩产能只能通过对外出口来释放,由此导致了不断扩大的贸易顺差。原因之二:我国长期实施的出口导向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为解决资金、外汇短缺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我国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出口的优惠政策,发展沿海外向型经济。这些有利于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的实施和体制环境的形成,都使得我国出口商品竞争优势得以进一步发挥,出口高速增长。 原因之三:国内长期实行的对外资的优惠政策 鼓励外资进入的各种优惠政策使得国外资金可以通过合资和直接投资的方式进入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带来的外汇流入并不是以购买外国资本品的方式,即通过经常项目逆差的形式流出,而是这些外商将直接投资带来的外汇简单地卖给中国人民银行,然后用换来的人民币购买国内资本品,投资生产的产品进一步通过出口产生经常项目顺差,从而产生了“双顺差”的格局。 原因之四:国际间产业结构的转移 第一,在双边贸易中,我国顺差增加较大的市场主要是美国、欧盟和香港,而同一时期我国对亚洲地区却由顺差转变为逆差;第二,在商品结构上,我国顺差集中在工业制成品,尤其是轻纺和机电产品上,而同一时期初级产品进出口却由顺差变为逆差;第三,从经营主体看,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已经由逆差变为顺差;第四,从贸易方式看,加工贸易顺差远远大于一般贸易顺差。十多年来我国商品进出口的迅速增长和顺差的扩大,与国际间产业结构的调整、一部分加工出口产业以外商投资形式由其他亚洲经济体向我国转移有着直接的关系。这归根到底是我国在世界产业结构中的分工角色造成的。 原因之五:全球过剩流动性的输入 2001年以来,美联储开始实施了长达两年多的低利率政策,与其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步,我国资本项目顺差开始持续增长,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国际压力也日益高涨,这些事件均不是巧合。事实上,正是由于世界三大经济体长期的低利率政策,创造了全球过剩的流动性,推动石油价格和全球资产价格上涨,也强行推动着过剩的流动性流入我国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我国开始被动地被制造流动性过剩。 三、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影响 第一,国际收支双顺差引起的外汇储备激增,导致“对冲”过多流动性成为央行货币政策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内的重要任务。由于外汇储备迅速增加,央行“对冲”操作的任务越来越重,难度越来越大,成本也越来越高。 第二,削弱了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央行旨在弱化基础货币大量投放的负面影响的“对冲”操作带有很大的被动性,限制了央行货币政策调控的空间和主动程度,也影响了央行的政策调控效果。

宏观经济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导论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习题 1.简释下列概念: 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经济周期、失业、充分就业、通货膨胀、GDP、GNP、名义价值、实际价值、流量、存量、萨伊定律、古典宏观经济模型、凯恩斯革命。 2.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是()。 A.斯密;B.李嘉图; C.凯恩斯;D.萨缪尔森。 3.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价格决定理论;B.工资决定理论; 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汇率决定理论。 4.下列各项中除哪一项外,均被认为是宏观经济的“疾病”()。 A.高失业;B.滞胀; C.通货膨胀;D.价格稳定。 5.表示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 的市场价值的总量指标是()。 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 C.名义国内生产总值;D.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6.一国国内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 场价值根据价格变化调整后的数值被称为()。 A.国民生产总值;B.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C.名义国内生产总值;D.潜在国内生产总值。 7.实际GDP等于()。 A.价格水平/名义GDP;B.名义GDP/价格水平×100; C.名义GDP乘以价格水平;D.价格水平乘以潜在GDP。 8.下列各项中哪一个属于流量?()。 A.国内生产总值;B.国民债务; C.现有住房数量;D.失业人数。 9.存量是()。 A.某个时点现存的经济量值;B.某个时点上的流动价值; C.流量的固体等价物;D.某个时期内发生的经济量值。 10. 下列各项中哪一个属于存量?()。 A. 国内生产总值; B. 投资; C. 失业人数; D. 人均收入。 11.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利息率的灵活性使得()。 A.储蓄大于投资;B.储蓄等于投资; C.储蓄小于投资;D.上述情况均可能存在。 12.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实现充分就业的原因是()。 A.政府管制;B.名义工资刚性; C.名义工资灵活性;D.货币供给适度。 13.根据古典宏观经济理论,价格水平降低导致下述哪一变量减少()。 A.产出;C.就业; C.名义工资;D.实际工资。 14.在凯恩斯看来,造成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根源是()。 A.有效需求不足;B.资源短缺; C.技术落后;C.微观效率低下。

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

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而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通过对消费、投资、出口的影响带动着经济的增长。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广泛和频繁,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日益增强。对于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中国来说,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并有效地利用这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有利条件和机会来促进本国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迅速发展,我国同期的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也前所未有地活跃起来,进出口的增长率一直领先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对外贸易依存度近几年也保持在40%以上的较高水平。显而易见,我国的对外贸易在拉动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对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国际贸易可以产生“外溢效应”。因为国际贸易不仅可以增加世界贸易总量,而且可以加速先进科学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性,使贸易参与国的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本水平都得到提高,使先进国家的技术和人力资本的资源能够逐级传递和扩散到落后国家,从而产生“外溢效应”。国际贸易的新原则应当从“比较成本优势”或“资源优势”向“技术或人力资本优势”转变,要强调知识、技术、人力资本等新要素的扩散性。在新增长理论看来,国际贸易不再是一方受益而一方受损的“零和博弈”,而是双方互利互惠的“正和博弈”。从世界上总体资源的使用效率来看,北方向南方的技术转让并不是一件坏事,生产从发达国家流向欠发达国家,为发达国家节约了大量资源,有利于新产品的研发.落后国家通过学习和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可以实现“赶超效应”。不过,技术不可能自发地从富国向穷国转移,而是有赖于提高跨国公司的作用,以及落后国家对技术转移的反应。 技术与人力因素在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中具有重要作用。20世纪80年代中期,新增长理论完善和发展了技术进步论和人力资本论。它通过对知识外溢、人力资本投资、研究与开发、收益递增、劳动分工和专业化、边干边学、开放经济和垄断化等问题的深入研究,重新阐释了经济增长的源泉,建立起新的经济增长模型,形成了内生增长理论。它指出,经济增长不是外部力量,而是经济体系内部力量尤其是在内生技术变化的结果。技术进步论和人力资本论顺应了战后新技术革命和产业高度化的趋势,阐明了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本对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增长模式。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增长模式(Lueas,1988)应用人力资本来解释持续的经济增长,证明了人力资本的增长率与人力资本生产过程的投入产出率、社会平均的和私人的人力资本在最终产品生产中的边际产出率正相关,与时间贴现率负相关。这一理论认为人力资本积累为经济长期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并使之内生化。从此,人力资本因素在西方主流派经济增长理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此模型由两个模式组成,一是两时期模式,二是两商品模式。其中两商品模式被用来对两个厂商或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进行比较,它假定有两个国家或两个企业同时生产两种商品,并给出了各自的人力资本水平及其比较的公式。利用这个公式可以很方便地测度不同国家人力资本积累率的高低,从而测度其经济增长率的高低。结果证明,人力资本增长率越高的国家,它的收入增长率也越高。正是由于各国在人力资本方面所存在的差异,导致了各国在经济增长率和收入水平方面的差异。 关于资本倒流问题。发达国家的富余资本在 20世纪60、70年代主要在发达国家之间进行流动。资本倒流现象引起了现代经济发展理论界的高度注意,并对此进行了研究。《资本为什么不从富国流向穷国》(Lucas,1989)分析了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指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存在着人力资本差异,人力资本的外部收益不一,资本市场的不同及政治风险等是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智力投资是增长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本的生产比实物资本的生产更重要。“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增长模式”对国际贸易问题的分析很有启发意义。它说明,

宏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

思考与练习 1.名词解释 汇率 国际收支平衡 净出口函数 浮动汇率制 固定汇率制 净资本流出函数 IS -LM -BP 模型 均衡汇率 2.说明国际收支平衡的确切含义。 3.均衡汇率是如何决定的? 4.影响汇率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5.推导开放经济条件下政府购买乘数的表达式。 6.说明浮动汇率制下国际收支逆差的调整过程。 7.说明国际收支曲线(即BP 曲线)的推导过程。 8.汇率变动和净出口变动有哪些相互影响? 9.假设美元和中国人民币的汇率为1美元兑换8.03元人民币。试求: (1)用美元表示的人民币汇率是多少? (2)售价1245元人民币的一台电视机的美元价格是多少? (3)售价800美元的一台电脑的人民币价格是多少? 10.假定1英镑的价格为2美元,1马克的价格为0.4美元,问: (1)英镑对马克的价格是多少? (2)若1英镑的市价为6马克,英镑持有者如何在套汇中获利? 11.某人打算以不超过7500美元的价格买辆小轿车,现在商店的报价为3500英镑,问: (1)若汇率是1英镑=2.2美元,双方能否成交? (2)汇率为多少时他才能买到小轿车? 12.设一国边际进口倾向为0.2,边际储蓄倾向为0.1,问当政府支出10单位货币时,对该国进口的影响。 13.设某国呵呵经济有下述方程描述: ) 10(Y .102mY M M 20 X X Y 2.025T 26 G G 20 =I0=I 0.8Y +28=C 0d 亿美元单位:+=+===+=== 试求该国的均衡产出和贸易赤字(或盈余)。 14.IS 曲线的斜率在封闭经济中和开放经济中有什么不同? 15.设一国的经济有下述方程描述:

试分析对外贸易中持续贸易顺差的原因利弊及策略5.21

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试分析对外贸易中持续贸易顺差的原因利弊及策略 学生姓名:刘琦 学号: 0801110224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级:国贸0802 指导教师:杨太康 完成日期:2012 年 5 月 10 日

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诚信责任书 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毕业论文(设计)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在网上发表的论文。 特此声明。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试分析我国对外贸易中持续贸易顺差的原因利弊及策略 内容摘要 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现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我国国际收支长期顺差导致我国外汇储备增长过快,使得对冲外汇储备过多而引起的流动性泛滥,使人们认识到了持续顺差的利和弊。国际收支双顺差影响国内的整体经济结构,加大通货膨胀的压力,由于我国特殊的外汇政策和货币政策,导致我国现有的流动性过剩,物价上涨压力大。因此分析我国当前国际收支顺差的原因和找出对策,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分析了我国对外贸易中持续顺差的成因,分为国际和国内两方面。从五个方面阐述了顺差的好处,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它的弊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条办法来控制持续的贸易顺差。 关键词:顺差成因利弊策略 Ⅰ

Try analysis of China's foreign trade for the cause of the trade surplu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strategy Abstract China international balance of payments imbalances now more and cause the attention of people. China's international payments long-term surplus leads to Chinese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growth too fast, makes hedge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and cause too much liquidity flood, make people know to continu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surplus. International payment surplus impact the overall economic structure, increasing inflationary pressures, as our country's special foreign exchange policy and monetary policy, leading to our country's existing liquidity, rising prices pressure. So analyses the international payment surplus and find out the cause of the countermeasures of our countries current economic situation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continuing surplus in China's foreign trade is divided into two aspects of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From the five aspects of the benefits of the surplus 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its drawbacks. Let us clearly understand the real conditions of China now, and find out some way to control the continued trade surplus. Keywords:surplus the causes of the pros cons of policy 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