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8例心搏骤停心肺复苏效果分析

58例心搏骤停心肺复苏效果分析

58例心搏骤停心肺复苏效果分析
58例心搏骤停心肺复苏效果分析

心肺复苏

心搏骤停的现场急救 心肺复苏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第一部分科学共识 第二部分伦理原则 第三部分生命支持 第四部分培训教育 一.科学共识 (Consensus on Science) 以《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国际指南(2000-2005)》为基础,介绍现场心肺复苏。 国际指南会议所推荐的意见 以循证医学(EBM)为依据: ※证实了许多安全、有效的抢救方法; ※对一些证实为无效的抢救方法予以否定; ※推荐经过严格循征医学证实的新方法; ※在目前的条件下指南为最有效和便于教学; ※提供了最新的知识、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 历史回顾 50年代美国医生彼得?沙法(Peter Safar)教授等重新发表了口对口吹气术。 1960年,考恩医生(Kouwenhoven)等人观察用力在胸外按压,可以维持血液循环。 沙法与考恩确认了口对口吹气和胸外心脏按压术联合应用技术的合理性。 沙法结合两种方法,奠定了现代CPR的基础。 *40年来CPR在全球风靡,美国普及7000万人次; CPR带来的希望,欧美平均每天能挽救1000例院外心搏骤停者; 中国电力部门从5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人工呼吸为主的救护培训,70年代开始CPR普及,在触电抢救上取得了成就。 《国际CPRECC指南2000 》2000年2月在美国达拉斯定稿,2000年8月15日,在美国心脏协会主办的《循环》杂志上颁布。 2005年1月对《CPR与ECC指南2000》作了修订,称为《国际CPR与ECC指南2005》,并将于2005年11月在美国《循环》杂志上以100页的篇幅面世。该指南凝集了全球110个国家、地区医学专家的心血。 广泛与接受,就是在科学的基础上,医学人员、专业急救人员的参与。 二.伦理原则(Ethical Aspects) CPR的目标: 1.挽救生命,恢复健康,解除病痛和减少伤残。 2.但是,CPR一个特殊的目标是逆转临床死亡,故有很大局限性。 病人自主的原则 在伦理学上是受到尊重的,在许多国家亦受法律保护。 临终遗嘱:提出自己的医疗范围包括CPR。 形式:谈话、书面遗嘱、生存意愿及对医务人员永久的委托书。 遇下列情况可不进行CPR 1.科学的评估已表明没有明确的标准能准确预测CPR无效。因此,推荐所有心搏骤停病人均应接受CPR ,除非: 病人有有效的遗嘱; 病人有不可逆的死亡体征:僵死、断头或尸斑; 预测不能得到生理上的益处,对危重败血症、心原性休克进行了最积极地治疗,重要的脏器

心搏骤停和心肺复苏术

心搏骤停和心肺复苏术 北京急救中心:冯庚 “只要采取预防措施,就能减少一半人的死亡,不少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 ——前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中岛宏 为什么要开展现场自救? 急病和伤害发生后,患者在什么时间最危险?第一个小时 在因外伤而死的人群中,即刻死亡(伤后数秒钟至数分钟)和早期死亡(伤后2~3小时)者占80%,而死于伤后2~3周内者仅占20%。 在因冠心病急症死亡的患者中,其中三分之二死于发病后的第一个小时。 当急症或外伤发生后,有时患者来不及去医院,医生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到达现场,因此必须进行现场自救,否则可能发生严重后果。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人类最紧急、最严重、最危险的疾病只有一个,那就是:猝死什么是猝死? 猝死就是患者猝然而死,无论患者本人和他(她)的家人都将始料不及,这就是该病的可怕之处。 87.7%的猝死是发生在医院外 导致猝死的直接原因什么:心搏骤停 一.心搏骤停的相关知识 3.心搏骤停的常见原因 1.心律失常(心室颤动):较常见的有触电和各种疾病导致的心脏电活动紊乱。 2.缺氧:较常见的有溺水、各种原因导致的窒息(如小儿呼吸道堵塞)及哮喘等。 心搏骤停后发生,患者的血液循环立即中断,全身各个脏器立即失去了血液供应,此时患者所处的状态称为:临床死亡 心搏骤停发生后,处在临床死亡状态的患者并非不可救药,只要得到及时正确的抢救,很多患者都可以转危为安。但是…… 残酷的现实: 心搏骤停发生后,临床死亡的患者如果在四分钟内没有得到正确抢救,将进入生物学死亡阶段,此时生还希望渺茫。 为什么只有四分钟 四分钟是常温下,人的脑细胞对完全缺氧的耐受极限。超过了这个极限,脑细胞就会发生不可逆转的坏死,患者也因此生还无望。 在所有的疾病中,就其突发性.紧急性.严重性.恶性程度和后果而言,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疾病能够与心搏骤停相比。 心搏骤停者如果在四分钟之内得不到正确的抢救,患者就会死亡。 结论三:绝大部分心搏骤停都发生在医院外 没有急救医生没有急救药品没有急救设备 急救医生能在4分钟内赶到吗?我们怎么办? 如果此时你在患者身边,你该怎么办? 1. 手足无措听天由命任患者走向死亡… 这是目前多数人的做法,由于不懂急救知识,使患者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抢救时机。 2. 拨打急救电话,然后坐等待医生到来… 这也是目前很多人的做法,但是急救医生能在四分钟内赶到发病现场吗?其结果仍然是断送患者的生命。 3 给患者服药. 掐人中等 4 呼叫120 或999,同时展开现场自救

心脏骤停和心肺复苏技术

心脏骤停和心肺复苏技术 对危重病人的抢救是医疗护理工作中重要任务,在抢救过程中需要争分夺秒。因此,必须在思想上、组织上、物质上、技术上做好充分准备,并且需要常备不懈,只有这样才能在遇有急危重病人时,当机立断、全力以赴,积极进行抢救,以挽救病人的生命。 心脏骤停是指病人的心脏在正常或无重大病变的情况下,受到严重的打击,致使心脏突然停搏,有效泵血功能消失,引起全身严重缺血、缺氧。如果4分钟内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存活率可达50%,超过10分钟,生存渺茫。复苏越早,成功率越高。 心肺复苏是指心跳和(或)呼吸骤停者在开放气道下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将带有新鲜空气的血液运送到全身各部,尽快恢复自主呼吸和循环功能。其主要目标是对心、脑及全身重要器官供养,延长机体耐受临床死亡的时间。包括胸外心脏按压(circulation C)、开放气道(airway A)、人工呼吸(breathing B)三个步骤。 (一)心脏骤停的原因 许多原因可以引起心脏骤停,常见原因可以分为两类: 1、心源性心脏骤停:由心脏本身病变引起的。如心肌梗塞、病毒性心肌炎、传导阻滞等。 2、非心源性心脏骤停:因其他疾患或因素影响到心脏所致。 非心源性原因可以分为:(1)、呼吸停止(2)、严重的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3)、药物中毒或过敏(4)、电击、雷击或溺水(5)、麻醉和手术意外(6)、其他:某些诊断性操作如冠脉造影、心导管检查。 不论原因如何,最终通过以下环节彼此影响而导致心脏骤停。 1、心肌收缩力减弱 2、冠脉灌注不足 3、心输出血量降低 4、心律失常 (二)、心脏骤停的类型 1、心室颤动:又称为室颤。心电图表现为QRS波群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颤动波,频率为200-400次/分。 2、心脏停搏:又称为心电静止。心电图上房室均无激动波可见,呈一条直线,或偶见P波。 3、心电-机械分离:心电图呈缓慢、矮小、宽大畸形的心室自主节律,但无心搏出量。 以上三种类型,虽在心电和心脏活动方面各有特点,但共同的结果是心脏丧失有效收缩和排血功能,使血液循环停止而引起相通的临床表现。其中以室颤最为常见。 (三)、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 当心脏骤停后,血流运行立即停止。由于脑组织对缺氧最为敏感,临床上以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症状最为明显,主要表现为: 1、突然意识丧失或伴有短暂抽搐 2、脉搏触及不到,血压测不出 3、心音消失 4、呼吸断续,呈叹息样,后即停止,多发生在心脏骤停后30秒内 5、瞳孔散大 6、面色苍白兼有青紫 诊断最可靠而出现较早的临床征象是意识丧失伴以大动脉搏动消失。大动脉通常检查颈动脉搏动,时间不超过10秒。切勿依靠听诊器反复听诊,更不应寻找检测仪器来判断而延误时间。因为心脏骤停后复苏开始的迟早是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必须分秒必争。 (四)、心脏骤停处理

前列地尔对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术后氧化应激损伤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

前列地尔对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术后氧化应激损伤及相关并发症 的影响 :目的:为了探讨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术中使用前列地尔抢救成功后,前列地尔对减少患者氧化应激损伤与相关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本院急诊科接诊的突发心脏骤停的病患30人,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5人,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前列地尔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心肺复苏术后48小时、72小时、7日的血清肌酐(SC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等指标。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SCr水平与MDA含量低于对照组,但是SOD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性。结论:在急诊科中,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术中使用前列地尔,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氧化应激反应,还能减少有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标签:心搏骤停;心肺复苏术;前列地尔;氧化应激反应 在急诊工作中,遇到心脏骤停患者时,应及时给予心肺复苏术抢救。在心肺复苏术后,患者很容易产生氧化应激反应与其他并发症,为了缓解应激反应对器官造成的损伤,可以选用前列地尔。前列地尔可以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活性与激活细胞膜上的腺苷环化酶等途径,降低自由基的形成,从而减少应激反应的影响。本院针对急诊科接诊的突发心脏骤停的病患,为其提供前列地尔药物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資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本院急诊科接诊的突发心脏骤停的病30人,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5人。观察组中,男性10人,女性5人;年龄最小为18岁,年龄最大为72岁,平均年龄为(45.3±1.7)岁。对照组中,男性9人,女性6人;年龄最小为20岁,年龄最大为74岁,平均年龄为(47.2±2.4)岁。上述患者均选自本院急诊科接诊的心脏骤停病患,其中有4例病患中毒,有7例病患心肌梗塞、有9例病患溺水、有7例病患电击,有3例病患急性心肌炎。对比这些病患的性别、年龄、导致心脏骤停的各种因素,P>0.05,缺少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意义,可以进行对比。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根据患者情况使用心肺按压与电除颤,然后为患者提供药物复苏治疗,如静脉注射1mg肾上腺素,并且每隔3~5分钟重复使用1次;静脉注射40U血管升压素;使用胺碘酮治疗室颤,使用300mg治疗首次室速,如果没有效果,3~5分钟第2次给予150mg的胺碘酮,每日最大剂量为2200mg,每次

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模拟急救情景

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急诊模拟情景 1. 接诊环节。 病人家属按床头铃呼叫护士,护士及时到达病房,发现病人意识丧失,立即通知值班医生。 摆正患者体位,解开患者衣领,另一护士前来协助抢救工作,轮流为患者胸外按压。同时绑上袖带,吸氧、上心电监护。 值班医生为患者查体: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心音消失,瞳孔散大,心电监护显示:患者无呼吸、无心跳、无血压,考虑心脏骤停。 立即心肺复苏:A:保持气道通畅B:人工呼吸C:建立人工循环(胸外按压), 开辟静脉通道,给肾上腺素1mg 静推,必要时5-10 分钟重复一次。同时急查心电图。 立即通知上级医师,请ICU、心内科医师会诊。 2. 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初步处理。 询问患者家属,患者发病心脏骤停前有无诱因,既往有无心脏病、有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检查患者的血压、脉搏、心率;结膜是否充血、水肿、苍白,心前区是否隆起,心尖搏动位置、范围、程度,有无震颤、心包摩擦音;心脏的左右浊音界;心脏的心音、额外心音、杂音。 目前患者病情危急,况且年岁已高,虽然我们采取了积极治疗措施,在救治过程中仍可以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3.死亡。如果经济允许建议到ICU治疗,救治更加方便。由于本院医疗技术和技术力量与上级医院有一定差距,您与其他亲戚商量,可以往大医院转院治疗,我们会积极陪护,但在转院过程中出现的任何不良后果,我院概不负责。如留院治疗,我们会积极治疗,现已告知上述风险,如果没有问题,请在病危通知单签字。 对病人处理: 1. 吸氧2. 持续心电监护,观察体温、心律、血压、脉搏3. 开辟第二条静脉通道,维持有效循环、维持有效呼吸、防止脑水肿与缺氧、促进脑细胞代谢、防治肾衰竭及预防感染。 护士核对值班医生医嘱,重复确认,执行医嘱。 值班医师按照病历书写要求,完成病历书写。 3. 会诊与处理。 ICU心内科医师5分钟到达病房。 心内科医师:继续监测患者血压、心率、脉搏,完善相关检查,寻找病因与予以治疗。 ICU医师:患者病情危急,转入ICU进一步观察治疗。

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

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 概念 ?心肺复苏:对心脏骤停所采取的旨在恢复生命活动和智能的一系列及时、规范、有效的抢救措施。 ?包括: 基础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BLS):迅速建立有效的通气和人工循环,以保证脑组织及其他重要脏器的血供,支持基础生命活动。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dvanced cardiovascular life support,ACLS):在BLS的基础上使用药物或电技术(除颤或起搏)来恢复自主心律和 呼吸,以维持生命活动。 延续生命支持(prolonged life support, PLS):脑复苏、原发病的治疗和并发症的防治。 猝死标准 ?WHO建议:猝死指发病后6小时内非预料中的突然死亡;多数心脏病专家认为从猝死的突发性及意外性而言,主张将发病后1小时内死 亡者定为猝死。针对这一情况采取的最初的急救措施,称为心肺复苏(CPR),复苏最终的目的必须达到脑功能的恢复,即智能的恢复,又称为心肺脑复苏(CPCR)。 发展史 ?早在1947年美国Claude Beek教授首次报道对一室颤患者电除颤成功,以后除颤器材不断改善。

?Peter Safer 1958年发明口对口人工呼吸,因为简单易行而被确定为呼吸复苏的首选方法。 ?1960年William Kouwenhoven等发表了第一篇有关胸外心脏按压的文章,被称为心肺复苏的里程碑。 口对口呼吸法和胸外心脏按压的结合,配以体外电击除颤法,构成现代心肺复苏的三大要素。 发展史 ?1966年全美复苏会议对CPR技术加以标准化,1974年开始制定了心肺复苏指南,并随着医学的发展和进步于1980、1986、1992、2000、 2005年多次修改,挽救了许多心血管急症病人的生命。 ?1986年第四届全美复苏会议对过去的CPR标准进行了评价和修改,并强调CPR的目的不仅仅是使患者恢复心跳和呼吸,更重要的是必须 达到恢复智能和工作能力,将CPR的全过程称为CPCR。 发展史 ?2005年1月23-30日对该指南重新进行修改,并广泛征求意见,新指南在2005年12月13日的Circulation刊出。 心脏骤停的原因及诱因 导致心脏呼吸骤停的原因众多,60%以上是由于心血管疾病所致,40%左右为其他原因。 ?心源性心跳骤停:以冠心病最常见,尤其是在AMI的早期更易发生。其他如心瓣膜病、心肌病、心肌炎、心脏肿瘤、急性心包压塞、肺动 脉高压、急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脏或主动脉窦破裂等均可导致心跳骤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B添加义项 ? 医学内容仅供参考,不能视为治病就医依据 此词条由挂号网提供专业内容并参与编辑,经中国健康教育卫生中心/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专家审核。心脏骤停即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心脏骤停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突然停止跳动,有效泵血功能消失,引起全身严重缺氧、缺血。临床表现为扪不到大动脉搏动和心音消失;继之意识丧失,呼吸停止,瞳孔散大,若不及时抢救可引起死亡。一般认为,心脏停搏5~10s可出现眩晕或晕厥,超过15s可出现晕厥和抽搐,超过20s可出现昏迷;若心搏停止超过5min常可造成大脑严重损伤或死亡,即使复跳也往往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因此,心脏骤停是临床上最危重的急症,必须争分夺秒积极抢救。 症状体征 心脏性猝死的发生具有上午发生率增高的节律变化。上午发生率增高可能与病人此时体力和精神活动增加有关,心肌缺血、心室纤颤及血栓形成等危险性增高是上午易发生心脏性猝死的可能原因。猝死发生前病人可无任何症状,甚至可无明确器质性心脏病史。约半数以上的猝死病人在2周内常有胸痛、心悸、恐惧、渐重的疲乏无力等先兆症状。 心脏丧失有效收缩4~15s,即出现临床体征。主要有:突然意识不清或抽搐,呼吸迅速变浅、变慢或停止,大动脉搏动消失,心音消失,瞳孔散大,皮肤出现发绀,神经反射消失,有些病人在睡眠中安静死去。 心电图检查可发现PQRS波消失而出现粗细不等的室颤波形,或心电图呈缓慢畸形的QRS 波,但不产生有效的心肌机械性收缩,心室停搏心电图呈直线或仅有房波。 用药治疗 1.心脏骤停发生后最主要的抢救措施是及时正确地进行心肺脑复苏。心肺脑复苏(cardiopulmonary-encephalic resuscitation,CPR)是针对心脏骤停,旨在尽快建立有效循环,提高心输出量,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研究表明,心脏停搏时间越长,全身组织特别是脑组织经受缺氧的损害越严重,维持生命的可能性就越小。因此,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的关键,是开始抢救时间的早晚。据统计,心肺复苏成功的病例64%是在心脏停搏后4min内急救的,因此提出抢救心脏骤停的最佳时机是在心脏停搏后0~4min内。而心脏停搏大多数发生在

心搏骤停与心肺复苏

心搏骤停与心肺复苏 佛山市中医院急诊科06年健康讲座 心搏骤停的定义 心搏骤停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在未能预计的时间内,心脏突然停止搏动,从而导致有效心泵功能和有效循环突然中止,引起全身组织严重缺血、缺氧和代谢障碍,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心搏骤停不同于任何慢性病终末期的心脏停搏,若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复苏措施,病人有可能康复。 一、心搏骤停的原因 (一)心源性心搏骤停 因心脏本身的病变所致,如冠心病,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或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急性心肌炎心肌病(以肥厚型多见,扩张型次之);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原发性电生理紊乱(如窦房结病变、预激综合征、Q-T间期延长综合征)等。 (二)非心源性心搏骤停 1.呼吸衰竭或呼吸停止,气道异物、溺水和窒息等所致的气道阻塞,烟雾吸入和烧伤所致气道水肿,脑血管意外和颅脑损伤等均可导致呼吸衰竭或呼吸停止,从而引起心肌严重缺氧而发生心搏骤停。 2.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 3.药物、食物中毒和过敏反应; 4.电击或雷击; 5.手术、治疗操作和麻醉意外。 二、临床特点与识别 绝大多数病人无先兆症状,常突然发病。少数病人在发病数分钟到数十分钟有头晕、乏力、心悸、胸闷等非特异性症状。心搏骤停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突然丧失, 对于心博骤停的病人,在诊断确立后,应立即就地抢救,迅速采取有效果断措施,实施心肺复苏术。 徒手心肺复苏(CPR)流程 操作步骤 1.意识判断:轻摇患者肩膀呼叫:“你怎么了?”无反应再给强刺激(如按压人中穴)仍无反应。 2.呼救:“来人呀!救命啊!”或叫人呼叫“120”。

通过拔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启动EMS系统,本院急救电话:82229111、82286256。打电话的人要保持平静,不要慌张,准备回答下列问题: (1)急救患者所处位置(街道或路名、办公室名称、房室号); (2)急救患者所在地电话号码; (3)发生什么事件,心脏病发作或交通事故等; (4)所需急救的人数; (5)患者的一般情况; (6)已经给予患者何种急救措施(“正在行CPR”,“正使用AED”) (7)其它任何被询问的信息,确保EMS急救人员无任何疑问。最好在急诊医生对现场救治提出指导后,拔打电话者再挂断电话。 3.体位:快速使病人脱离不利环境(火灾现场、触电、溺水、楼梯等,注意脊柱损伤病人的搬 运),摆好体位为实施CPR,判断复苏效果,须使患者仰卧在坚固的平(地)面上,如果患者面朝下时,应把患者整体翻转,即头、肩、躯干同时转动,避免躯干扭曲,头、颈部应与躯干始终保持在同一个轴面上。松开病人衣扣,必要时先头偏向一侧,将双上肢放置身体两侧,这种体位更适于CPR。 4.开放呼吸道:操作者跪于患者右侧胸旁,膝部与病人肩部、平卧水平平齐,①未发现颈受伤 者采用“仰头抬颌法”;②疑有颈外伤者采用“托颌法”。观察口、鼻腔,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假牙等。 5.呼吸判断:面部尽量贴近患者的鼻子 1)感觉:用面部感觉是否有呼吸的气息; 2)视:眼睛看是否有胸廓起伏: 3)听;是否有气流声音。 6.人工呼吸: 1)保持患者气道开放(标准:鼻尖与耳垂的连线与地面垂直),抬下颌的手最好不要松开; 要在呼吸道通畅的基础上吹气; 2)深吸气,捏住患者鼻孔,口唇完全包住患者口部缓慢吹气,松鼻换气,吹气时观察患者 胸廓是否起伏,连续吹气2次,吹气时间不少于1秒。 7.循环判断: 1)评价循环体征,对非专业人员是指以下内容:给人工呼吸并评价患者的正常呼吸、咳嗽 情况,以及对急救通气后的运动反应,非专业人员通过看、听、感知呼吸以及患者其它 机体运动功能,应仔细鉴别正常呼吸和濒死呼吸。专业人员对于1岁以上的患者,颈动 脉比股动脉要易触及,方法是患者仰头后,急救人员一手按住前额,用另一手的食、中 手指找到气管,两指下滑到气管与颈侧肌肉之间的沟内即可触及颈动脉,如无搏动,立 即进行下一步。 2)呼吸、心跳存在者采用“复原(恢复)体位”等待救助。 3)复原(恢复)体位按以下6条原则: (1) 患者尽量取正侧位,头部侧位便于引流; (2) 体位应该稳定; (3) 避免胸部受压,以免影响呼吸; (4) 尽可能侧向易使患者恢复到仰卧位,并可能估计到颈部脊髓损伤; (5) 应易于观察通气情况,便于气道管理; (6) 体位本身不应造成患者进一步损伤。 特别强调,因不当地转动体位可进一步加重患者的损伤,如有创伤或怀疑创伤,只有在气道难以维持通畅时,才转动患者体位开放气道。对肢端血流受损的患者,要密切

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急救与护理

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急救与护理 目的探究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急救以及护理,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心脏骤停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心肺复苏急救措施以及护理干预,总结疗效。结果通过本文研究可以看出,对心脏骤停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急救措施以及护理干预,好转48例(96%)。 结论对心脏骤停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急救措施,并在患者心跳恢复之后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治疗、护理价值,值得应用及推广。 标签: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急救;护理 心脏骤停主要是指患者心脏突然停止跳动,从而使排血终止,并出现心脏射血功能停止,无法听到大动脉搏动等一系列反应的一种急危病症。心脏骤停会导致患者呼吸停止,在短时间内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伤害,即导致患者出现缺氧、缺血症状[1],从而影响患者生命安全。本文主要对我院收治的50例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其治疗与干预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心脏骤停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满足心脏骤停诊断,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18~81岁,平均年龄(56.41±10.87)岁。 1.2 方法 对心脏骤停患者采用心肺复苏急救措施进行治疗,即清理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准备急救设备、建立静脉通道等。 在对患者实施急救之后,护理人员还需要对其进行一系列护理干预,即降温护理、查房护理、吸痰护理、口腔护理、静脉滴注护理等。 2 结果 通过对50例心脏骤停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措施治疗,经有效急救、护理最终好转48例(96%)。 3 讨论 临床上对于心脏骤停患者实施诊断的时候,应该及时确切,患者最佳诊断时

心跳骤停与心肺复苏术

心跳骤停与心肺复苏术 一.心跳骤停原因 心跳骤停的主要原因有: 1.冠心病发作及电击引起的心室纤颤; 2.窒息及严重的低氧血症:如严重的肺炎、溺水、自缢、一氧化碳中毒等; 3.严重创伤或意外灾害如车祸、空难、工伤事故等引起的重型颅脑损伤、胸部损伤; 4.大失血如心脏及大血管损伤或破裂; 5.中毒(洋地黄、酒石酸锑钾中毒等)及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如高血钾等)。 二.心跳骤停的临床表现 心跳骤停的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有时伴有癫痫样抽搐发作;心跳及大血管搏动消失;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呼吸运动停止或即将停止(阿斯综合征)。其发生顺序为:在10-15秒内意识丧失、癫痫样抽搐发作,30-45秒内瞳孔散大,1-2分钟内呼吸停止。一般情况下心跳停止5分钟后就会发生不可逆的大脑皮层损害。 心跳骤停在心电图上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 1.心室纤颤; 2.心室停搏; 3.电机械分离。 三.心跳骤停的处理 心跳骤停的处理即心肺复苏术,也就是基本的生命支持。它包括三项基本内容,即心肺复苏ABC。它包括:A:开放气道(airway opening);B呼吸支持(breathing support);C:循环支持或胸外心脏按压(circulation support)。(一)开放气道 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复苏成功的关键措施之一。意识丧失的病人肌肉松弛使下颌及舌骨后坠。后坠的舌及会厌可阻塞气道。在急救现场若手头无适当

的器械,保证气道通畅的首要措施是用手或其它方法将上呼吸道异物,包括假牙、呕吐物、及其它异物清除。同时将病人平放,复苏者用一手托起病人下颌并使头轻度后仰(举颏、抬颈、拉颌),以减轻舌后坠造成的气道阻塞。 最简单的开放气道的器械是鼻咽导管或口咽导管。 (二)呼吸支持 恢复肺有效通气的最简单、最有效、最易于施行的措施是口对口人工呼吸。口对口人工呼吸时,病人的气道压可达70cm水柱、潮气量1000—1250ml、血氧分压75mmHG、二氧化碳分压可降至30—40mmHG。这样,在短时间内可基本满足病人最基本生命活动的氧需要,为进一步抢救争取时间。 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复苏者站或跪在病人一侧,将病人头轻度后仰使颈项平直。用一手抬起病人下颌并打开口腔,同时另一手捏住病人鼻孔。在深吸一口气后,用口将病人口腔紧紧盖住。然后用力向病人呼吸道吹气,直吹至其胸部相应抬起为止。吹气后,复苏者移开口腔,并放开病人的鼻孔借病人的胸廓与肺弹性回缩自然呼气。吹气动作应均匀,每次吹气时间均占呼吸周期的三分之一,间歇时间占三分之二。重复此动作,成人及年长儿18—20次/分,婴儿30—40次/分。 若有简易复苏器亦可用简易复苏器将病人口鼻全部盖紧,同时用简易复苏器的皮球给病人送气。 当人工呼吸遇到异常阻力或吹气时胸廓不能抬起时应考虑下呼吸道异物存在的可能,需及时作相应处理。 在复苏者认为病人已经得到满意的通气之后接着连续给病人作四次吹气即可开始循环支持。 (三)循环支持 当气道通畅得到保证,并经四次连续吹气后,复苏者立即用右手触病人的颈动脉,如果触不到颈动脉搏动,就应立即开始胸外心脏按压。 1.胸外心脏按压的指征 (1)心跳骤停; (2)对给氧及口对口呼吸无反应的饿心动过缓(成人小于40次/分;儿童小于60次/分;新生儿小于80次/分;产房新生儿小于100次/分)。

心搏骤停与心脏复苏

心搏骤停与心脏复苏 第一节心搏骤停 心搏骤停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在未能预计的时间内心脏突然停止搏动,从而导致有效心泵功能和有效循环突然中止,引起全身组织严重缺血、缺氧和代谢障碍,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心搏骤停不同于任何慢性病终末期的心脏停搏,若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复苏措施,病人有可能康复。 [心搏骤停的原因] (一)心源性心搏骤停 因心脏本身的病变所致,如冠心病,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或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常发生心室颤动或心室停顿;急性心肌炎可发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或室性心动过速而导致心搏骤停;心肌病(以肥厚型多见,扩张型次之);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原发性电生理紊乱(如空窦房结病变、预激综合症、Q-T间期延长综合症)等。 (二)非心源性心搏聚停 1.呼吸衰竭或呼吸停止、气道异物、溺水和窒息等所致的气道阻塞、烟雾吸人和烧伤所致气道水肿,脑血管意外和颅脑损伤等均可导致呼吸衰竭或呼吸停止,从而引起心肌严重缺氧而发生心搏骤停。 2.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体内严重高血钾可抑制心肌收缩力和心脏自律性而发生心搏骤停;严重低血钾可诱发高危室性心律失常而致心搏骤停。严重高钙可致房室和室内传导阻滞、室性心律失常甚至发生心室颤动。严重的高血镁也可以引起心搏骤停。血钠过低和血钙过低可加量高血钾的影响;血钠过高和低血镁也又可加重低血钾的表现。酸中毒时细胞内钾外移,使血钾增高、也可发生心搏骤停。 3.药物中毒和过敏反应:洋地黄类、氯啼奎尼丁等镄物的毒性反应可致严重心律失常而发生心搏骤停。静脉内较快注射维拉帕米、利多卡因、普罗帕酮、氯化钙等,也可导致心搏骤停。青霉素及某些血清制剂发生严重过敏反应时,也可引起心心搏骤停。 4.电击或雷击:电击或雷击可因强电流直接通过心脏或头部生命中枢而导致心搏骤停。 5.手术、治疗操作和麻醉意外:心脏手术、某些诊断性操作如血管造影或心导管检查、硬膜外麻醉药物误人蛛网膜下腔、肌肉松池剂使用不当、全麻剂量过大、低温麻醉、温度过低等,均可能引起心搏骤停。 [心搏骤停的类型] 心搏骤停时,心脏虽然丧失了有效泵血功能,但并非心电和心脏活动完全停止,根据心电图特征及心脏活动情况心搏骤停可分为以下3种类型: (一)室颤动(心电图) 心室肌发生快速而极不规则、不协调的连续颤动。心电图表现为QRS波群消失,代之以不规则的连续的室颤波,频率为200~500次/分,这种心搏骤停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80%,复苏成功率最高。 (二)心室静止(心室停搏) 心室肌完全丧失了收缩活动,呈静止状态。心电图表现是一直线或仅有心房波,多在心搏骤停3~5min时出现。常继发于室颤及电机械分离。 (三)心电-机械分离 此种情况也是缓慢而无效的心室自主节律。心室肌可断续出现缓慢而极微弱不完整的收缩。心电图表现为间断出现逐步增宽的QRS波群,频率多为20~30次/分以下。由于心脏无有效泵血功能,听诊无心音,周围动脉也扪不到搏动。此型多为严重心肌损伤的后果,最后以心室静止告终,复苏较困难。

最新急危重症-第五章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急危重症-第五章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第五章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第一节概述 一.心脏骤停的原因 (一)心源性原因 1.冠状动脉病变 2.心肌病变 3.主动脉疾病 (二)非心源性原因 1.呼吸停止 2.严重的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 3.药物中毒或过敏 4.电击,雷击或溺水。 5.麻醉和手术 二.心脏骤停的类型 1.心室颤动(室颤):常见。心室肌发生极不规则的快速而又不协调的颤动。心电图表现:QRS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颤动波,频率200-400次/分 2.心脏停搏又称心室静止,心房,心室肌完全失去电活动能力,心电图上房室均无激动波可见,呈一条直线,或偶见P波 3.心电-机械分离:心电图呈缓慢,矮小,宽大畸形的心室自主节律,但无心搏出量。 三.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一)临床表现 1.意识突然丧失或伴有短阵抽搐。 2.脉搏扪不到,血压测不出。 3.心音消失 4.呼吸断续,呈叹息样,后即停止。多发生在心脏骤停后30秒内。 5.瞳孔散大 6.面色苍白兼有青紫。 (二)诊断

最可靠而出现较早的临床征象是意识丧失伴以大动脉搏动消失。 第二节心肺脑复苏 若能在心脏骤停4分钟内进行基础生命支持,8分钟内进行心脏除颤,则存活率可达40%,越早抢救,复苏成功率越高。 一。基础生命支持 BLS又称初期复苏处理或现场急救。目标是向心,脑及全身重要器官供氧。包括畅通呼吸道A。人工呼吸B,建立有效循环C。2010改为CAB。 (一)判断并其启动EMSS 1.判断病人反应:轻拍重喊。如病人有头颈部创伤或怀疑有,切勿轻易搬动,以免造成进一步损伤。对有脊髓损伤的病人不适当地搬动可能造成截瘫。 2.监测循环体征:检查颈动脉搏动。一岁以下婴儿触肱动脉。 3.启动EMSS (二)病人体位 复苏体位,恢复体位。 (三)开放气道 病人无意识时,肌张力下降,舌体和会厌可能使咽喉部阻塞。舌后坠是造成呼吸道阻塞最常见的原因。无颈部创伤,采用仰头抬法开放气道。 方法:仰面举颌法:成人90度,儿童60度。婴儿30度。托颌法。 (四)呼吸支持 人工呼吸:借外力来推动肺,膈肌或胸廓的活动,使气体被动进入或排除肺脏,以保证机体氧的供给和二氧化碳排出。正常人呼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和16%-18%的氧。

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模拟急救情景

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急诊模拟情景 1.接诊环节。 病人家属按床头铃呼叫护士,护士及时到达病房,发现病人意识丧失,立即通知值班医生。 摆正患者体位,解开患者衣领,另一护士前来协助抢救工作,轮流为患者胸外按压。同时绑上袖带,吸氧、上心电监护。 值班医生为患者查体: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心音消失,瞳孔散大,心电监护显示:患者无呼吸、无心跳、无血压,考虑心脏骤停。 立即心肺复苏:A:保持气道通畅B:人工呼吸C:建立人工循环(胸外按压),开辟静脉通道,给肾上腺素1mg静推,必要时5-10分钟重复一次。同时急查心电图。 立即通知上级医师,请ICU、心内科医师会诊。 2.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初步处理。 询问患者家属,患者发病心脏骤停前有无诱因,既往有无心脏病、有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检查患者的血压、脉搏、心率;结膜是否充血、水肿、苍白,心前区是否隆起,心尖搏动位置、范围、程度,有无震颤、心包摩擦音;心脏的左右浊音界;心脏的心音、额外心音、杂音。 目前患者病情危急,况且年岁已高,虽然我们采取了积极治疗措施,在救治过程中仍可以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3.死亡。如果经济允许建议到ICU治疗,救治更加方便。由于本院医疗技术和技术力量与上级医院有一定差距,您与其他亲戚商量,可以往大医院转院治疗,我们会积极陪护,但在转院过程中出现的任何不良后果,我院概不负责。如留院治疗,我们会积极治疗,现已告知上述风险,如果没有问题,请在病危通知单签字。 对病人处理:1.吸氧2.持续心电监护,观察体温、心律、血压、脉搏3.开辟第二条静脉通道,维持有效循环、维持有效呼吸、防止脑水肿与缺氧、促进脑细胞代谢、防治肾衰竭及预防感染。 护士核对值班医生医嘱,重复确认,执行医嘱。 值班医师按照病历书写要求,完成病历书写。 3.会诊与处理。 ICU、心内科医师5分钟到达病房。 心内科医师:继续监测患者血压、心率、脉搏,完善相关检查,寻找病因与予以治疗。

第八章 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1. 下列哪项是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可能出现的心电图特征 A QRS波群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颤动波,频率可为200~400次/分 B QRS波群形态畸形,时限超过0.12秒,ST-T波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心室率通常为100~250次/分,心律基本规则,但大动脉没有搏动 C 不同种类或节律的电活动节律,往往测不到脉搏 D 心电图呈一条直线,或偶有P波 E 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的f波,R-R间期绝对不等 2. 下列哪种心律失常是冠心病猝死的最常见原因 A 室颤 B 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 C 无脉性电活动 D 室速 E 停搏 3. 下列关于除颤的陈述,正确的是 A 如果施救者目睹发生院外心搏骤停应从开始心肺复苏5分钟后除颤 B 对于院内心搏骤停,有心电监护的患者,从心室颤动到给予电击的时间可超过3分钟 C 对非目击的心搏骤停,应先进行5个循环30∶2(大约2分钟)的CPR,然后再除颤 D 使用直线双向波型除颤仪首次除颤能量为360J E 使用单向波除颤仪时除颤能量为150~200J 4. 当心搏骤停几秒钟时,患者即会出现 A 头晕 B 晕厥、意识丧失 C 血压下降 D 全身抽搐 E 大小便失禁 5. 下列哪项是基础生命支持的主要目标 A 迅速准确判断心、肺功能衰竭或停止,立即实施现场心肺复苏术 B 加强对脑细胞损伤的防治和促进脑功能的恢复 C 应用辅助设备及特殊技术,建立和维持更为有效的通气和血液循环 D 识别及治疗心律失常 E 改善并维持心肺功能 6. 进行心肺复苏时应将患者放置适当体位,下列正确的是 A 患者躺卧在软床上 B 头部位置高于心脏 C 双手放于胸前 D 仰卧位,头、颈部应与躯干保持在同一轴面上 E 可采取头高脚低位 7. 有效的胸外按压可产生的收缩期动脉峰压是 A 20~40mmHg B 40~60mmHg C 60~80mmHg

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是一种救助心搏骤停

心肺复苏术 卫生室——臧琦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是一种救助心搏骤停患者的急救措施,通过人工保持脑功能直到自然呼吸和血液循环恢复。心肺复苏术并非单一的技术,它包含了一系列的评估及行动。 国际复苏联合会和美国心脏协会在联合制定的心肺复苏指南中,将心肺复苏的内容制定为:首先实行胸外按压,再实行开放气道,接着是人工呼吸。 心搏骤停一旦发生,如果患者得不到及时的抢救复苏,4~6分钟后就会造成脑和其他人体重要器官组织的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心搏骤停后的心肺复苏必须在现场立即进行,为进一步抢救患者生命而赢得最宝贵的时间。 在施行心肺复苏前,急救者应对环境和患者进行评估,并向外界求助。 1.评估患者及现场安全:急救这在确认现场安全的情况下,应立即启动对无脉 搏、无反应、无呼吸或无正常呼吸者的急救反应系统并进行心肺复苏。 2.启动紧急医疗服务(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EMS):如发现患者无反应 无呼吸,急救者应启动EMS体系(拨打120)。 3.脉搏检查:对于非专业急救人员,不再强调训练其检查脉搏,只要发现无反 应的患者没有自主呼吸就应按心搏骤停处理。 4.胸外按压(circulation, C):确保患者仰卧于平地上或用胸外按压板垫于其 肩背下,解开患者衣扣,急救者可采用跪式或踏脚凳等不同体位,将一只手的掌根放在患者胸部的中央,胸骨中下三分之一处(即两乳头连线),将另一只手的掌根置于第一只手上。手指不接触胸壁。按压时双肘须伸直,垂直向下用力按压,成人按压频率为至少100次/min,下压深度至少为5厘米,每次按压之后应让胸廓完全恢三复。按压时间与放松时间各占50%左右,放松时掌根部不能离开胸壁,以免按压点移位。为了尽量减少因通气而中断胸外按压,对于未建立人工气道的成人,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推荐的按压-通气比率为30:2。 5.开放气道(airway, A):有两种方法可以开放气道提供人工呼吸:仰头抬颏 法和推举下颌法。后者仅在怀疑头部或颈部损伤时使用,因为此法可以减少颈部和脊椎的移动。遵循以下步骤实施仰头抬颏:将一只手置于患者的前额,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_百度文库(精)

第五章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三、延续生命支持 PLS 的重点是脑保护、脑复苏及复苏后疾病的防治,即除了积极进行脑复苏,应严密监测心、肺、肝、肾、凝血及消化器官的功能,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 (一)脑完全性缺血缺氧的病理生理 心脏骤停时因缺血、缺氧,最易受损的是中枢神经系统。复苏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能否恢复有密切关系。临床数据表明,心脏骤停病人恢复自主循环后1/3未能得到脑复苏而死亡,1/3长期存活者可遗留运动、认知障碍,其中仅1%~2%能生活自理。近年来对于心脏骤停后神经系统受损的严重性和正确的治疗方法已越来越引起临床专家的关注。一项临床统计资料值得重视,经“复苏存活”而住院、但最终死亡的病人,由于明显的神经系统损伤者占59%。 心脏骤停缺氧首当其冲是对脑的损害。脑组织缺氧量高,能量储存少,无氧代谢能力有限。因此,脑组织对缺氧很敏感,在正常体温下,心脏停搏3~4分钟,即可造成“不可逆转”的脑损伤。脑复苏是复苏的最终母的,直接关系到整个复苏的研究成败。现已证实,神经细胞的损害发生在心跳恢复后,即缺血后再灌注损害。近年来对这种脑缺血后再灌注损害的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示了诸多的学说,包括能量衰竭、离子内环境尤其是钙离子紊乱、花生四烯酸代谢异常、酸碱平衡紊乱、氧自由基学说、兴奋毒性学说、基因突变等。这些研究对提高脑复苏成功率具有指导意义。 缺氧对脑组织造成的损害:①脑血管自动调节机能丧失,脑血流量减少;②微血管管腔狭窄,微循环灌注受限;③脑细胞代谢紊乱、脑水肿;④二氧化碳蓄积,渗透压升高,加重脑水肿。有的学者将复苏后的脑损伤称之为“复苏后综合征”,大致可以分为三期:①充血期,这是最初很短暂的时期,灌注可以超过正常时期,但是分布不均匀。目前尚不清楚这些增加了的血流是否确切灌注了微循环。②低灌流期(无再灌流期),经过充血15~30分钟后,开始发生细胞水肿,同时出现血凝块,红细胞凝集,血流成泥流状,血小板聚集。此外,还可能存在颅压增高、脑血管收缩、毛细血管周围红细胞肿胀等。最终发生脑血管痉挛,此时脑血流显著淤滞。这一低灌流现象在脑组织各部的严重程度并不一致,一般可持续18~24小时。③后期,低灌流期以后,经过救治,脑组织可能部分恢复功能,并逐渐完全恢复(这与抢救是否及时所采取的措施是否得当有密切关系);或持续性低灌流,导致长时间或永久性昏迷,甚至脑死亡。 (二)脑复苏 1.治疗措施 (1)维持血压:循环停止后,脑血流的自主调节功能丧失,而依赖于脑灌注压,故应维持血压于正常或稍高与正常水平,已恢复脑循环和改善周身组织灌注,同时应防止血压过高而加重脑水肿,防止血压过低而加重脑及其他脏器组织缺血、缺氧。 (2)呼吸管理:大脑缺氧是脑水肿的重要根源,又是阻碍呼吸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心脏骤停开始应及早加压给氧,以纠正低氧血症。应用呼吸机过度通气,使PaCO2降低,从而使脑小动脉平滑肌收缩,脑血容量缩减,有利于防止颅内压升高及“反跳”现象。一般采用中等程度控制过度换气。纠正低氧血症和过度换气对缺氧性损伤的恢复,保证脑组织充分供氧是非常必须的。 (3)降温:脑组织的代谢率决定脑局部血流的需求量。体温每升高1℃,脑代谢率约增加8%。复苏后,体温升高可导致脑组织氧供需关系的明显失衡,从而影响到脑的康复。相对而言,低温时降低大脑代谢率的一种有效方法,曾广泛应用于心血管外科手术中,而低温对心脏骤停复苏后的病人可以产生明显副作用,包括可增加血液粘滞度、降低心排血量和增加感染的易感性。最近研究表明,轻度低温(34℃)对于减轻脑缺血损伤有很好的疗效,而且损害作用也较小.正常脑组织中,脑部温度每降低1℃,大脑代谢率可降低7%。

心搏骤停与心肺复苏

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一、心搏骤停 心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是心脏性猝死的最主要原因。心脏性猝死是指急性症状发作后1小时内以意识突然丧失为特征、由心脏原因引起的死亡。 (一)心搏骤停的常见原因 导致心搏骤停的主要原因包括心源性和非心源性因素。 1.心源性原因心源性原因是心脏本身的病变所致。 (1)冠心病:是造成成人心搏骤停的最主要病因,约80%心脏性猝死是由冠心病及其并发症引起,而这些冠心病患者中约75%有急性心肌梗死。 (2)心肌病:各种心肌病引起的心脏性猝死约占5%-15%,如肥厚梗阻型心肌病、致心率失常型心肌病等。 (3)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和心室停顿。 2.非心源性原因非心源性原因是因其他疾患或因素影响到心脏所致。 (1)各种原因所致呼吸停止:如气管异物、溺水、窒息等引起的气道阻塞,各种休克以及脑血管意外、颅脑外伤等,均可导致呼吸停止,引起心肌严重缺氧而发生心搏骤停。 (2)严重的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严重低血钾、高血钾等电解质紊乱,严重酸中毒等可影响心脏自律性和心肌的收缩性,最终可引发心搏骤停。 (3)突然意外事件:如严重创伤、电击伤等可导致心搏骤停。 (4)其他:低血容量、各种药物中毒(如抗心律失常药物、洋地黄类药物、钙离子拮抗剂、三环类抗抑郁药物等)或过敏反应、诊断性操作如血管造影、心导管检查等均有可能造成心搏骤停。 不论何种原因,最终都直接或间接影响心脏电活动和生理功能,或引起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排出量降低;或引起冠状动脉灌注不足;或导致心律失常,成为导致心搏骤停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二)心搏骤停的临床表现及判断 1.临床表现 (1)意识丧失,或全身短暂性抽搐。 (2)心音消失、脉搏摸不到、血压测不出。 (3)呼吸断续,呈叹息样或短促痉挛性呼吸,随后呼吸停止。 (4)瞳孔散大、固定。 (5)面色苍白或发绀。 2.判断标准心搏骤停时,出现较早而最可靠的临床征象是意识突然丧失伴大动脉搏动消失。 二、心肺脑复苏(CPCR) 心肺复苏(CPR)是针对心搏、呼吸停止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即应用胸外按压或其他方法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心脏自主搏动和血液循环,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并恢复自主呼吸,达到恢复苏醒和挽救生命的目的。脑复苏是心肺功能恢复后,主要针对保护和恢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治疗,其目的是在心肺复苏的基础上,加强对脑细胞损伤的防治和促进脑功能的恢复,此过程决定患者的生存质量。 为了挽救心搏骤停患者的生命,需要诸多环节环环相扣,美国心脏协会提出“生存连”概念。根据国际CPR与ECG指南,成人生存连是指对突然发生心搏骤停的成年患者通过遵循一系列规律有序的步骤所采取的规范有效的救护措施,将这些抢救序列以环链形式连接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