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沪科版《9.1分式及其基本性质》教案1

沪科版《9.1分式及其基本性质》教案1

沪科版《9.1分式及其基本性质》教案1
沪科版《9.1分式及其基本性质》教案1

9.1分式及其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类比的方法,是学生熟练的掌握分式的定义以及基本性质,并能够运用它来进行分式的约分和通分.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简单的应用题,引导学生列式,由分数的式子自然转到分式的式子,从而引出分式的概念,导入新课.

2 通过相应的习题使学生准确的理解分式的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式的意义及基本性质

·难点:分式基本性质的灵活运用.

教学环节

新课导入:

一个长方形的面积为s 2

m ,如果它的长为a m ,那么它的宽为_____m . 上面的问题中出现了a s

,与整式有什么不同?

一般的,如果a ,b 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 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b a

叫做分式,其中a 叫做分式的分子,b 叫做分式的分母.

整式和分式统称为有理数.

分式的基本性质:

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用式子表示是:

M B M A B A M B M A B A ÷÷=??=, ( 其中M 是不等于零的整式). 与分数类似,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可以对分式进行约分.

先思考约分的方法,再解题,并总结如何约分:若分子和分母都是多项式,则往往需要先把分子、分母分解因式(即化成乘积的形式),然后才能进行约分.约分后,分子与分母不再有

公因式,我们把这样的分式称为最简分式.

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题.

(1)赋值法

(2)增值代入作商法

1.取各分式的分母中系数最小公倍数;

2.各分式的分母中所有字母或因式都要取到;

3.相同字母(或因式)的幂取指数最大的;

4.所得的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与各字母(或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其中系数都取正数)即为最简公分母.

例:约分

444

22+--x x x

解: 444

22+--x x x =2)2()2)(2(--+x x x =22-+x x .

说明:在进行分式约分时,若分子和分母都是多项式,则往往需要先把分子、分母分解因式(即化成乘积的形式),然后才能进行约分.约分后,分子与分母不再有公因式,我们把这样的分式称为最简分式.

分式的的变号法则

例1 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含“—”号:

(1)a b 65--; (2)y x 3-; (3)n m

-2.

例2 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最高次项的系数是正数:

(1)21x x -; (2)322+--x x

.

注意:(1)根据分式的意义,分数线代表除号,又起括号的作用.

(2)当括号前添“+”号,括号内各项的符号

不变;当括号前添“—”号,括号内各项都变号.

2019年(沪科版)物理必修一精讲学案 第20点 含解析

第20点静摩擦力的被动性 对于物体间是否存在摩擦力,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它的大小和方向怎样,不少同学模糊不清.究其原因,主要是对摩擦力的“被动性”不理解,甚至形成错误的认识. 1.方向的被动性: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受主动力的方向、运动状态有关.2.大小的被动性:静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受主动力的大小、运动状态有关. 对点例题如图1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上共受到三个力,即F1、F2和摩擦力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 N、F2=2 N,若撤去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 ) 图1 A.10 N,方向向左B.6 N,方向向右 C.2 N,方向向左D.零 解题指导F1没有撤去时,木块所受合力为零,此时静摩擦力大小为8 N,方向向左.撤去F1以后,木块在F2作用下不可能沿水平方向发生运动状态的改变,木块仍保持静止,此时地面对木块的静摩擦力的大小为2 N,方向向右,木块所受的合力仍为零,选项D正确. 答案 D 规律总结静摩擦力是被动力,没有自己独立的方向和大小,要视物体受到

的主动力和运动状态而定. 如图2所示,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顶端安有定滑轮,两物体P、Q用轻绳连接并跨过定滑轮(不计定滑轮的质量和摩擦).P悬于空中,Q放在斜面上,且均处于静止状态,则( ) 图2 A.Q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一定向下 B.Q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可能向上 C.Q受到的静摩擦力可能为零 D.Q受到的静摩擦力不可能为零 答案BC 解析设斜面倾角为θ,对Q进行受力分析,将重力G进行正交分解,沿斜面方向:G x=mgsin θ;垂直斜面方向:G y=mgcos θ.(1)当mgsin θ>T时,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上;(2)当mgsin θ=T时,静摩擦力为零;(3)当mgsin θ<T时,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下,故选项B、C正确.

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期末综合试题

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期末综合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物理量中,属矢量的是() A.路程B.加速度C.速率D.质量 2.把两个矢量首尾相接,从而求出合矢量的方法叫三角形法,运用三角形法求合矢量有时很方便。如下图所示,大小分别为F1、F2、F3的三个力围成一个闭合三角形,且三个力的大小关系为,则下列四个图中,这三个力的合力最大的是() A.B.C.D. 3.10月20日早上8时20分,刘老师在操场跑步,跑了5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月20日早上8时20分”指的是时间间隔 B.刘老师跑了5圈,他的位移和路程都为0 C.刘老师跑了5圈,他的平均速度为0,但瞬时速度不为0 D.研究跑步姿势时可以将刘老师看作质点 4.一台空调外机用两个三角形支架固定在外墙上,如图所示,空调外机的重心恰好在支架横梁和斜梁的连接点O的上方,重力大小为240 N。横梁AO水平,斜梁BO跟横梁的夹角为37°,sin 37°=0.6。假定横梁对O点的拉力总沿OA方向,斜梁对O点的支持力总沿BO方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如果把斜梁加长一点,仍保持连接点O的位置不变,横梁仍然水平,这时 横梁对O点的作用力将变大 B.如果把斜梁加长一点,仍保持连接点O的位置不变,横梁仍然水平,这时 斜梁对O点的作用力将变大 C.横梁对O点的拉力为160N D.斜梁对O点的支持力为400N 5.在平直的公路上以72km/h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因发现前方有危险而进行紧急刹车,已知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则刹车后6.0s时间内汽车的位移为()

A.30m B.40m C.216m D.342m 6.牛顿是近代科学的开创者,他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有许多重大发明,为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提出的牛顿运动三定律成为经典力学的基础.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 A.合力停止作用后,物体就会慢慢停下来 B.物体的速度改变时,一定受到合力的作用 C.物体只有在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有惯性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也就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 7.在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有时发现电磁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不稳 定,其原因可能是( ) A.交流电源的电压不稳定 B.交流电源的频率不稳定 C.永久磁铁的磁性太弱 D.小车运动时快时慢 8.A、B两辆汽车在同一直线路段上同向行驶,它们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且A车在前、B车在后,时刻,两车相距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车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B.B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C.A、B两车在内的位移相同D.若,A、B两车必定相撞 9.如图所示的是甲、乙两运动物体相对同一原点的位移一时间图象。下面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和乙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 C.乙运动的速率大于甲运动的速率 D.乙比甲早出发t1的时间 10.关于力和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章节练习全集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章节练习汇总 第16章达标检测卷 (150分, 90分钟) 题号一二 三[来源:Z. xx. https://www.doczj.com/doc/5e4774198.html,]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4分, 共40分) 1.下列二次根式中, 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m 3B.18m C.3m 2D.(2m)2+1 2.若要使代数式 -x x+1 有意义, 则x的取值范围是() A.x≤0 B.x≠-1 C.x≤0且x≠-1 D.x>-1 3.二次根式-a3化简的结果是() A.-a-a B.a-a C.-a a D.a a 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4-2=2 B.20 2=10 C.2×3= 6 D. () -32=-3 5.设a=6-2, b=3-1, c= 2 3+1 , 则a, b, c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A.c>b>a B.a>c>b C.b>a>c D.a>b>c 6.小明的作业本上有以下四题: ①16a4=4a2;②3a-2a=a;③a 1 a=a 2· 1 a=a;④5a×10a=5 2a, 其 中做错的题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7.表示实数a 的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则化简(a -4)2+(a -11)2的结果为( ) (第8题) A .7 B .-7 C .2a -15 D .无法确定 8.若3的整数部分为x , 小数部分为y , 则3x -y 的值是( ) A .3 3-3 B. 3 C .1 D .3 9.若三角形的面积为12, 一条边的长为2+1, 则这条边上的高为( ) A .12 2+12 B .24 2-24 C .12 2-12 D .24 2+24 10.观察下列等式:①1+112+122=1+11-11+1=112 ;②1+122+132=1+12-1 2+1 =11 6 ;③ 1+132+142=1+13-13+1=11 12 .根据上面三个等式提供的信息, 请猜想1+142+1 52的结果为( ) A .114 B .115 C .119 D .1120 二、填空题(每题5分, 共20分) 11.不等式(1-3)x >1+3的最大整数解是________. 12.计算:(2+3)2-24=________. 13.一个底面为30 cm ×30 cm 的长方体玻璃容器中装满水, 现将一部分水倒入一个底面为正方形、高为10 cm 的长方体铁槽中, 当铁槽装满水时, 玻璃容器中的水面下降了20 cm, 则铁槽的底面边长是________cm . 14.若x >0, y >0, 且x -xy -2y =0, 则 2x -xy y +2 xy 的值是________.

高一数学(沪教版)第一学期第一章部分习题

1.5充分条件,必要条件 训练题 一、选择题 1、α是β的充要条件的是( ) A 、532:5 23:->-->+x x βαB 、b a b a ><>:2,2:βα C 、四边形是正方形相垂直平分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βα D 、有唯一解的方程关于1:0 :=≠ax x a βα 2、“22≤≤-a ”时“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012 =++ax x 无实根”的( ) A 、必要不充分条件 B 、充分不必要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已知b a ,是实数,则“0>a 且0>b ”是“0>+b a 且0>ab ”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0>x ”是“0≠x ”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对任意实数c b a ,,,给出下列命题:①“b a =”是“bc ac =”充要条件;②“5+a 是 无理数”是“a 是无理数”的充要条件;③“b a >”是“2 2b a >”的充分条件;④“5a C 、1-k ,5

高一物理沪科版必修一的重点和要点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第一节认识运动 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发生变化,这样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 运动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样性 参考系 1.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这个参照物称为参考系。 2.参考系的选取是自由的。 (1)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选用同一参考系。 (2)参照物不一定静止,但被认为是静止的。 质点 1.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是,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2.质点条件: (1)物体中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物体做平动) (2)物体的大小(线度)<<它通过的距离 3.质点具有相对性,而不具有绝对性。 4.理想化模型: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使复杂的问题得到简化。(为便于研究而建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 第二节 时间位移 时间与时刻 1.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某一个瞬间,就是时刻,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某一点。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 △t=t2—t1 2.时间和时刻的单位都是秒,符号为s,常见单位还有min,h。 3.通常以问题中的初始时刻为零点。 路程和位移 1.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但不能完全确定物体位置的变化,是标量。 2.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重点的有向线段称为位移,是矢量。 3.物理学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称为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 4.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是,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两者运算法则不同。 第三节 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

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教(学)案.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唐玲收集整理 澄城中学高一物理教(学)案 年级:高一编写人:雷娜审核人:胡晓亮编制时间:2011.11.7 课题力与相互作用单元检测 班级授课(完成)时间教师(学生)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 能 进一步认识受力分析,对受力分析形成更深刻地认识 过程与方 法 通过本节课,学生能够正确的选取研究对象对物体进行受力分 析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科学的求知态度 重点 难点 学会灵活选取研究对象,会正确的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 学生 自学 反馈 新知导学备注分析以下物体的受力: 1、一架梯子斜靠在光滑的竖直墙上,下端放在水平的粗糙地面上,试画 出梯子的受力示意图:

2、在水平桌面上叠放着A 、B 两木块,当对木块A 施以水平力F 时,能使两者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 、B 两木块分别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分别画出它们的受力示意图。 3、光滑圆柱体固定于水平地面,AB 为一重为G 的均匀直棒,A 端放在地 上,C 点压在柱面上,AB 棒处于静止,请画出直棒AB 所受各个作用力。 4、如图,放在地面上的斜面和斜面上的木块都静止,O 为斜面的重心,请画出斜面所受的各个作用力。 合作探究、课堂互动(核心知识突破) 备注 O A B C O A B

1、如图,重力大小为G 的木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对它施加一竖直向上且逐渐增大的力F ,若F 总小于G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木块对地面的压力随F 增大而减小 B . 木块对地面的压力就是木块的重力 C . 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木块重力的大小 D . 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木块对地面压力的大小 2、如图所示,物体A 和B 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则物体A 受到的力是( ) A. 重力、B 对A 的支持力 B. 重力、B 对A 的支持力、下滑力 C. 重力、B 对A 的支持力、摩擦力 D. 重力、B 对A 的支持力、摩擦力、下滑力 3、如图所示,A 、B 、C 三个物体的质量相等,有F=1N 的两个水平力作用于A 、B 两个物体上,A 、B 、C 都静止,则地面对A 物体,A 物体对B 物体,B 物体对C 物体的摩擦力分别为( ) E. 1N ,2N ,1N B. 1N ,0N ,1N C . 0,1N ,0 D. 1N ,1N ,0N 赢在课堂课内探究3、5、6、 课后巩固1、7 A B C F F A B F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综合检测卷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综合检测卷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2 A.√3+√3=√6 B.√3-√2=1 C.2+√3=2√3 D.√2÷√1 2 2.把方程x2-4x-1=0化成(x+m)2=n的形式,则( ) A.m=2,n=-5 B.m=-2,n=5 C.m=2,n=5 D.m=-2,n=-5 3.下列二次根式中,能与√3合并的是( ) A.√18 B.√8 C.-√12 D.√24 4. 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1 08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8 B.7 C.6 D.5 5.八(1)班45名同学一天的生活费统计如下表: 生活费/元1015202530 学生人数3915126 则这45名同学一天的生活费的平均数是( ) A.15元 B.20元 C.21元 D.25元 6.若x=2 是关于x的方程x2-(m-1)x+m+2=0的一个实数根,并且这个方程的两个实数根恰好是等腰三角形ABC的两边长,则△ABC的周长是( ) A.7或10 B.9或12 C.12 D.7 7.如图,已知菱形ABCD的周长为24,对角线AC,BD交于点O,且AC+BD=16,则该菱形的面积等于( ) A.6 B.8 C.14 D.28

8.如图,一个由传感器控制的灯,装在门上方离地面高4.5 m的墙上(门的厚度忽略不计),任何东西只要移 至该灯5 m及5 m以内,灯就会自动发光.请问一名身高1.5 m的学生要走到离门多远的地方灯刚好发光? ( ) A.4 m B.3 m C.5 m D.7 m 9. 已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下列条件中,能证得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的个数是( ) ①如图1,DE⊥AC,BF⊥AC;②如图2,DE平分∠ADC,BF平分∠ABC;③如图3,E是AB的中点,F是CD的中 点;④如图4,E是AB上一点,EF⊥AB. A.1 B.2 C.3 D.4 10.如图,AD为△ABC的高,∠B=2∠C,M为BC的中点,若AB=8,则DM的长为( ) A.8 B.4 C.2 D.1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 11.若1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2x-1 12.有一组数据如下:3,a,4,6,7.如果它们的平均数是5,那么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沪教版(上海)物理高一第一学期(试用版)-第一章 G.1 自由落体运动 教案 [001]

自由落体运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 ⑵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和自由落体加速度。 ⑶能应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和分析推论,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2)通过对伽利略的工作的回眸,掌握伽利略的科学的思维方法。 (3)通过探究活动,掌握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在科学研究中的逻辑思维素质,培养学生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和谐结合的能力。 (2)培养学生在科学研究中大胆质疑的精神。 (3)培养学生动手、交流、分析、创新和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2、难点:通过牛顿管的实验合理外推到自由落体运动的方法。 三、设计思路 本节教学从实验出发,逐步深入探索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性质、规律及应用,使学生从对现象的表面观察到对现象的本质特征的掌握。适当穿插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历史,让学生充分了解伽利略的科学方法;利用探究活动----测量反应时间,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知识、技能、创新能力,这是新世纪对教师提出的重要课题。 【教学准备】 纸片、纸团、羽毛、小铁片、牛顿管和抽气机等。 【教学过程】 复习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关系: 等时间分割:t时间内、2t时间内、3t时间内……nt时间内的位移比为1:4:9……:n2。 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第n个t内位移比1:3:5……:(2n-1)。 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之差ΔS=at2。 等间距分割:通过1S、2S、3S……nS位移的时间比为: 通过第一个S、第二个S、第三个 S……第n个S的时间比为: 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翻开课本41页,今天我们将接触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被安排在“学习包”里,意思就是让我们用研究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学习知识的目的,就是“学以致用”,比如我们的先人们所研究的,都是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比如说雨滴从天上落下来,羽毛从天上飘下来等。 (一)现象 (释放一张纸片,让其飘落)提问:同学们看到了什么现象?——“物体从某一高度下落”,这就是现象。那么由现象提出问题:物体为什么会下落?——受重力作用。是不是只受重力作用呢?如果只受重力作用它干嘛要飘落下来而不是直接落下来呢?—

2017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章末检测卷(一)

章末检测卷(一)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桥流水不流”中的“桥流”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考系是( ) A.水 B.桥 C.人 D.地面 答案 A 2.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 ) A.位移、时间、速度 B.速度、速率、加速度 C.加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速度 D.路程、时间、位移 答案 C 解析位移、速度、加速度以及速度的变化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而时间、路程和速率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故C正确. 3.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位移是矢量,有大小,也有方向 B.物体沿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一定等于位移大小 C.物体两次通过的路程不等,位移不可能相等 D.物体通过一段路程,则它通过的位移不可能为零 答案 A 解析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A对.物体只有做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才等于位移大小,B错.物体从一位置沿不同路径到达另一位置时,路程可能不等而位移相等,C错.物体运动了一段路程后又回到了出发点,则位移为零,D错. 4.在某段公路上,分别有如图1所示的甲、乙两块告示牌,告示牌上面数字的意思是( ) 图1 A.甲是指位移,乙是指平均速度 B.甲是指路程,乙是指平均速度 C.甲是指位移,乙是指瞬时速度 D.甲是指路程,乙是指瞬时速度 答案 D 解析告示牌甲上面的数字是车辆沿公路行驶到达告示牌上指定的地点时通过的路程,告示牌乙上面的数字“120”表示该公路限制速度为120 km/h,表明车辆在行驶时的瞬时速度不能高于该速度,选项D正确.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全套试卷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全套试卷 特别说明:本试卷为最新沪科版中学生八年级达标测试卷。 全套试卷共6份。 试卷内容如下: 1. 第十六单元使用 2. 第十七单元使用 3. 第十八单元使用 4. 第十九单元使用 5. 第二十单元使用 6. 期末检测卷 第16章达标检测卷 (150分,9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下列二次根式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 . m 3 B .18m C .3m 2 D .(2m )2+1 2.若要使代数式 -x x +1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0 B .x ≠-1 C .x ≤0且x ≠-1 D .x >-1 3.二次根式-a 3化简的结果是( ) A .-a -a B .a -a C .-a a D .a a 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4-2= 2 B. 20 2 =10 C.2×3= 6 D.()-32=-3 5.设a =6-2,b =3-1,c = 2 3+1 ,则a ,b ,c 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A .c >b >a B .a >c >b C .b >a >c D .a >b >c 6.小明的作业本上有以下四题: ①16a 4=4a 2;②3a -2a =a ;③a 1a =a 2·1 a =a ;④5a ×10a =5 2a ,其中做错的题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7.表示实数a 的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a -4)2+(a -11)2的结果为( ) (第8题) A .7 B .-7 C .2a -15 D .无法确定 8.若3的整数部分为x ,小数部分为y ,则3x -y 的值是( ) A .3 3-3 B. 3 C .1 D .3 9.若三角形的面积为12,一条边的长为2+1,则这条边上的高为( ) A .12 2+12 B .24 2-24 C .12 2-12 D .24 2+24 10.观察下列等式:①1+112+122=1+11-11+1=112 ;②1+122+132=1+12-1 2+1 =116 ;③1+132+142=1+13-13+1=1112 .根据上面三个等式提供的信息,请猜想1+142+1 5 2 的结果为( ) A .114 B .115 C .119 D .11 20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 11.不等式(1-3)x >1+3的最大整数解是________. 12.计算:(2+3)2-24=________. 13.一个底面为30 cm ×30 cm 的长方体玻璃容器中装满水,现将一部分水倒入一个底

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年级物理第五单元质量检测试题 学校:宝鸡高新实验中学命题人:杨宇辰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 1、关于惯性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只要质量相同,那么惯性就一定相同 B、用相同的水平力分别推放在地面上的两个材料不同的物体,难以推动的物体惯性大 C、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容易让它停下来,所以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D、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同一个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 2、伽利略理想实验交将可靠的事实和抽象思维结合起来,能更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有关的实验程序内容如下: (1)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斜面上仍然能达到原来的高度 (2)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3)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释放时的高度 (4)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 请按程序先后次序排列,并指出它究竟属于可靠事实,还是通过思维过程的推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括号内数字表示上述程序的号码) A.事实(2)、事实(1)、推论(3)、推论(4) B.事实(2)、推论(1)、推论(3)、推论(4) C.事实(2)、推论(3)、推论(1)、推论(4) D.事实(2)、推论(1)、推论(4)、推论(3) 3、关于惯性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只要质量相同,那么惯性就一定相同 B.用相同的水平力分别推放在地面上的两个材料不同的物体,难以推动的物体惯性大C.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容易让它停下来,所以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D.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同一个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 4、马拉车由静止开始,先做加速运动,后改为匀速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运动中,马向前拉车的力大于车向后拉马的力 B.匀速运动中,马向前拉车的力小于车向后拉马的力 C.只有匀速运动中,马向前拉车的力的大小才等于车向后拉马的力的大小 D.无论是加速运动还是匀速运动,马拉车的力的大小总等于车拉马的力的大小 5、关于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要保持物体的运动,必须施加外力 B、物体如不受任何力的作用,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C、力是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的原因 D、物体不受任何外力,也可以做曲线运动 6、关于运动状态的改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仅指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的改变 B、仅反映物体运动速度方向的改变 C、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与物体的初始运动状态有关 D、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有力的作用 7、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017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章末检测卷四

章末检测卷(四)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关于合力与分力,下列说法正确的就是( ) A、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每一个分力的大小 B、合力的大小至少大于其中一个分力 C、合力的大小可以比两个分力都大,也可以比两个分力都小 D、合力不能与其中的一个分力相等 答案 C 解析由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知:两个力的合力范围就是|F1-F2|≤F≤F1+F2,故合力的大小可以比分力大、比分力小或者与分力大小相等,故C对,A、B、D都错、 2、用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法悬挂一个镜框,绳中所受拉力最小的就是() 答案 B

3、如图1所示,物体A与B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则物体A受到的力就是() 图1 A、重力、B对A的支持力 B、重力、B对A的支持力、下滑力 C、重力、B对A的支持力、摩擦力 D、重力、B对A的支持力、摩擦力、下滑力 答案 A 4、如图2所示,一把正常使用的自动雨伞,关于其中弹簧的状态,正确的说法就是() 图2 A、无论雨伞收起或打开,弹簧都受到压力 B、无论雨伞收起或打开,弹簧都受到拉力 C、雨伞打开时,弹簧受到压力;雨伞收起时,弹簧受到拉力 D、雨伞打开时,弹簧受到拉力;雨乎收起时,弹簧受到压力

答案 A 5、架在A、B两根电线杆之间的均匀电线在夏、冬两季由于热胀冷缩的效应,电线呈现如图3所示的两种形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就是( ) 图3 A、夏季与冬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一样大 B、夏季与冬季电线杆对电线的拉力方向不变 C、夏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较大 D、冬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较大 答案 D 解析以电线为研究对象,夏季与冬季电线杆对电线的拉力方向发生变化,即电线重力的两个分力的夹角发生变化、冬季,两分力夹角较大,所以分力较大,使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较大、综上,选项D正确、 6、两个共点力F1与F2的合力大小为6 N,则F1与F2的大小可能就是() A、F1=2 N,F2=9 N B、F1=4 N,F2=8 N C、F1=1 N,F2=8 N D、F1=2 N,F2=1 N 答案 B 7、如图4所示,小球系在细绳的一端,放在倾角为α的光滑斜面上,用力将斜面在水平桌面上缓慢向左移动,使小球缓慢上升(最高点足够高),那么在斜面运动的过程中,细绳的拉力将()

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章末综合测评(一) 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有关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质量和体积都极小的物体才能视为质点 B.研究一列火车过铁路桥经历的时间时,可以把火车视为质点 C.研究自行车的运动时,因为车轮在不停地转动,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自行车看作质点 D.虽然地球很大,还在不停地自转,但是在研究地球的公转时,仍然可以把它视为质点 D[物体能否看成质点,不是看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大小,是看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能否忽略,故A错误;研究火车过桥,火车的长度不能忽略,火车不能看成质点,故B错误;研究车轮的转动,车轮的形状不能忽略,自行车不能看成质点,但在研究自行车的运动速度时,就可以忽略自行车的自身大小,则可把自行车看作质点,故C错误;地球很大,在研究地球公转时,地球的大小与日地距离比较,可以忽略,可以看作质点,故D正确.] 2.我们描述某个物体的运动时,总是相对一定的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们说:“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太阳为参考系的 B.我们说:“地球围绕太阳转”,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 C.我们说:“同步卫星在高空静止不动”,是以太阳为参考的 D.坐在火车上的乘客看到铁路旁的树木、电线杆迎面向他飞奔而来,乘客是以火车为参考系的 D[“太阳东升西落”是相对于我们居住的地球而言的,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所以A错误;“地球围绕太阳转”是以太阳为参考系的,所以B错误;“同步卫星在高空静止不动”是相对于地球而言的,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所以C错误;火车上的乘客看到铁路旁的树木、电线杆迎面向他飞奔而来,是以火车或他自己为参考系的,所以D正确.] 3.如图1所示,当月球、地球和太阳在同一直线上,整个月球完全进入地球的本影之时,就会出现月全食.2011年12月10日,我国上空出现一轮十全十美“红月亮”.这是十年一遇最美月全食,本次月全食从北京时间20时45分开始初亏,经过食既、食甚、生光、复圆,持续约3个半小时.而完全“被吃掉”的“红月亮”,只有大约51分钟.文中提到的“时刻”有() 图1 A.51分钟B.3个半小时 C.20时45分D.2011年12月10日 [答案] C 4.如图2所示,小明骑自行车由静止沿直线运动,他在第1 s内、第2 s内、第3 s 内、第4 s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1 m、2 m、3 m、4 m,则()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一、相信自己(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多项式2ab a -分解因式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 2、人体某种细菌的形状可近似的看成一个球,它的直径约为,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出来是________m 。 3、如果代数式x-2y 的值为3,那么分式1 y 2x y 4x y 4x 2 2+-+-的值为_______。 4、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是108°,你们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___。 5、小明随意将一枚1元和一枚5角的硬币同时抛出,着地时两枚硬币都是正面朝上的概率是 。 6、要使式子1 x x 2+-有意义,实数x 的取值范围应是 。 ; 7、一凡测得菱形ABCD 的边长为2cm ,∠A 为45°,那么这个菱形的面积为 cm 2。 n=0 8、如图,取一条长度为1的线段AB ,把线段AB 三等份,以中间一段为边做等边三角形,然后去掉这一段,就得到由四条相等的线段组成的折线(如图n=1时),如此重复进行,那么当n=4时,这条折线的总长度为 。 二、全面分析(本题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9、下列各式中计算正确的是 A 、416±= B 、12223=- C 、565253=? D 、 ()13132 =- 10、将5张分别画有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正六边形的卡片任意放入袋中,从中抽取一张,抽得中心对称图形的概率是 | A 、51 B 、52 C 、53 D 、5 4 11、将一张矩形纸片ABCD 按如图方法折叠,定点C 落在C '处,已知AB=2∠ DEC=30°,则折痕的长为

沪科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全教案

沪科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全教案 好的教案还可以给八年级数学教师带来更多的反思,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沪科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的教案,仅供参考。 沪科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17.1 一元二次方程》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能够判断一个方程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 2.能够将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并确定a,b,c的值. 二、(重)难点预见 重点:知道什么叫做一元二次方程,能够判断一个方程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 难点:能够将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并确定a,b,c的值. 三、学法指导 结合教材和预习学案,先独立思考,遇到困难小对子之间进行帮扶,完成学习任务. 四、教学过程 开场白设计: 一元二次方程是初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它在实际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什么形式的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这样的方程怎么解答呢?它又能解决哪些问题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学习

《一元二次方程》这一章,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节课,同学们肯定有很多新的收获. 1、忆一忆 在前面我们曾经学习了什么叫做一元一次方程?一元指的是什么含义?一次呢?你能猜想什么叫做一元二次方程吗? 学法指导: 本节课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先让学生回忆一元一次方程.学习四边形可以让学生回忆三角形,学习四边形的边、角、顶点,可以让学生回忆三角形的边、角、顶点,则可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2、想一想 请同学们根据题意,只列出方程,不进行解答: (1)一个矩形的长比宽多2cm,矩形的面积是15cm,求这个矩形的长和宽. (2)两个连续正整数的平方和是313,求这两个正整数. (3)直角三角形三边的长都是整数,它的斜边长为13cm,两条直角边的差为7cm,求两条直角边的长. 预习困难预见: (1)学生在列方程时没有搞清楚平方和与和的平方的区别,以至于把方程列错了. (2)学生在解答第(3)题时,设未知数时忘记带单位. (3)还有的同学没有注意只列方程,以至于学生列出方程后尝试着解方程,导致耽误了一些时间.

2017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章末检测卷

章末检测卷(三)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正确的说法是( ) A.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性质相同,总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B.某物体若只受一个力的作用,说明可以只有作用力,而没有反作用力 C.凡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必定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合力为零 答案 A 解析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具有同时性,即它们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A对,B错.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为一对平衡力,C错.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力,它们不能求合力,D错.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B.质量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 C.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D.由磁铁间存在相互作用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 答案 B 3.如图1所示,P是位于水平粗糙桌面上的物块.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将P与小盘相连,小盘内有砝码,小盘与砝码的总质量为m.在P运动的过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关于P 在水平方向受到的作用力与相应的施力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A.拉力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和桌面 B.拉力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绳和桌面

C.重力mg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和桌面 D.重力mg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绳和桌面 答案 B 解析以P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P受到绳的拉力和桌面对P的摩擦力的作用,拉力的施力物体是绳,摩擦力的施力物体是桌面.B正确. 4.如图2所示,A、B两均匀直杆上端分别用细线悬挂于天花板上,下端放在水平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悬挂A杆的绳倾斜,悬挂B杆的绳恰好竖直,则关于两杆所受摩擦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接触面粗糙)( ) 图2 A.A、B杆都受静摩擦力 B.A、B杆都不受静摩擦力 C.A杆受静摩擦力、B杆不受静摩擦力 D.A杆一定受静摩擦力、B杆可能受静摩擦力 答案 C 5.如图3所示,球A靠在光滑斜面上,并用竖直悬绳吊起.A保持静止状态,球A受力的个数为( )

沪科版八年级下学期知识点总结

第七章力和运动知识归纳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2.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3.物体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就叫做二力平衡。 4.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5.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第八章压强知识归纳 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3.压强公式:P=F/S ,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1帕=1牛/米2,压力F单位是:牛;受力面积S单位是:米2 4.增大压强方法:(1)S不变,F↑;(2)F不变,S↓(3) 同时把F↑,S↓。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5.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 6.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7.* 液体压强计算公式:,(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g=9.8牛/千克;h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米。) 8.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9.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10.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11.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12.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 13.标准大气压:把等于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1.013×105帕=10.34米水柱。

沪科版必修一 第1章 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 章末总结 精品导学案 Word版含解析

学案6章末总结 一、速度与速率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速率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1.速度:

(1)平均速度=位移时间 . (2)瞬时速度是当时间趋近于零时的平均速度的极限值. 2.速率 (1)平均速率=路程时间 . (2)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常称为速率. 例1 如图1所示,小球从高出地面h =15 m 的位置,在t =0时刻竖直向上抛出,经1 s 小球上升到距抛出点5 m 最高处,之后就开始竖直回落,经0.5 s 刚好经过距最高点1.25 m 处位置,再经过1.5 s 到达地面.求: 图1 (1)前1.5 s 内平均速度是多少. (2)全过程的平均速率是多少.(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解析 (1)由题图可知:前1.5 s 小球的位移为:s =H -h ′=5 m -1.25 m =3.75 m 所以前1.5 s 内平均速度v =s t =3.751.5 m/s =2.5 m/s (2)由题图可知:全过程小球的路程为L =5 m +5 m +15 m =25 m 全过程的平均速率为v ′=L t =253 m/s ≈8.3 m/s 答案 (1)2.5 m/s (2)8.3 m/s 二、关于速度v 、速度变化量v t -v 0与加速度a 的理解 1.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变化量是末速度与初速度的矢量差;加速度是速度变化量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它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也称为速度变化率. 2.速度v 、速度变化量v t -v 0、加速度a 三者的大小无必然联系. (1)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速度变化量也不一定大;速度小,加速度不一定小,速度变化量也不一定小. (2)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不一定大;速度变化量小,加速度不一定小. 3.速度的方向是物体的运动方向,速度变化量的方向是加速度的方向,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关系决定了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 (1)当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时,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 (2)当加速度与速度反向时,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

2017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章末检测卷

章末检测卷(一)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桥流水不流"中的“桥流”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考系就是() A、水 B、桥 C、人 D、地面 答案A 2、下列各组物理虽中,都就是矢虽的就是() A、位移、时间、速度 B、速度、速率、加速度 C、加速度、速度的变化疑、速度 D、路程、时间、位移 答案C 解析位移、速度、加速度以及速度的变化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就是矢量,而时间、路 程与速率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就是标量,故C正确、 3、下列关于位移与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就是() A、路程就是标量,只有大小;位移就是矢量,有大小,也有方向 B、物体沿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一左等于位移大小 C、物体两次通过的路程不等,位務不可能相等 D、物体通过一段路程,则它通过的位移不可能为零 答案A 解析路程就是标量,位移就是矢量,A对、物体只有做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才等于位移大小,B错、物体从一位置沿不同路径到达期一位置时,路程可能不等而位移相等,C错、物体运动了一段路程后又回到了出发点,则位移为零,D错、 4、在某段公路上,分别有如图1所示的甲、乙两块告示牌,告示牌上面数字的意思就是()

图1 A、甲就是指位移,乙就是指平均速度 B、甲就是指路程,乙就是指平均速度 C、甲就是指位移,乙就是指瞬时速度 D、甲就是指路程,乙就是指瞬时速度 答案D 解析告示牌甲上而的数字就是车俩沿公路行驶到达告示牌上指左的地点时通过的路程,告示牌乙上而的数字“120”表示该公路限制速度为120 km/h,表明车辆在行驶时的瞬时速度不能高于该速度,选项D正确、 5、如图2所示, 图2 小球以PX=3 m/s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碰到墙壁经尸0、01 s后以v:=2 m/s的速度沿同 一直线反弹,小球在这0、01 s内的平均加速度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