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大学传热学2006年真题解析

浙江大学传热学2006年真题解析

浙江大学传热学2006年真题解析
浙江大学传热学2006年真题解析

浙江大学传热学2006年真题解析

三、计算题(每小题9分,共计45分)

1.用一个外径(直径)为25m m 、壁厚为2m m 的钢管作换热表面,已知管外烟气侧的换热系数2

110.W

m K

,管内水侧换热系数2

4300.W

m K

,烟气平均温度450o c ,水的平均温

度50o c ,钢管的导热系数为40.W m k

。若可以忽略钢管的曲率影响,按平壁公式进行计算,

试求: 1) 传热系数

2) 当运行一段时间后管内壁上结了厚1m m 、导热系数为1.2.W m k

的水垢,外壁面结了

厚1m m 、导热系数为0.5.W m k

的灰垢时,求每米管长的热流量和管子的外壁温度,并与

两侧均未结垢前作比较。

解:设钢管的外径为025d m m =,壁厚2m m δ=,烟气侧的换热系数为2

110.o W h m K

=,

水侧的换热系数为 2

4300.W

hi m K

=,钢管的导热系数40.W

m k

λ=,烟气的平均温度

为 450o

f t c =,水的平均温度为50o

s t c =,水垢的厚度11m m δ=,水垢的导热系数

1 1.2.W

m k

λ=,灰垢的厚度21m m δ=,灰垢的导热系数20.5.W

m k

λ=

1)按平壁公式进行,它的传热系数为 2

11

106.38.1110.00214300

40

110

s

W

k m K

h h δλ

=

=

=+

+

++

2)设未结垢时每米管长的热流量为1Φ,管子外壁温度1t ,结垢后每米管长的热流量为2Φ,管子外壁温度2t ,传热系数为2k 对于结垢后的管子,它的传热系数为 2

2212

1

1

1

81.77.10.0020.0010.0011114300

40

0.5

1.2

110

s

W

k m K

h h δδδλ

λλ=

=

=+++++

+

+

+

它的每米管长的传热量为

()()22281.77 3.140.025*******.58f s o f s k A t t k d t t W πΦ=-=???-=???=

管子的外壁温度为(这里我们认为管子的外壁温度是灰垢表面的温度,如果认为管子的外壁温度是金属管外表面的温度,那么再运用一下热阻分析的方法就可得出)

2

200

1f t t h d π-Φ=

,代入数据 2

4502567.581

110 3.140.025

t -=

??,得 2152.65o t c =

对于未结垢管长,它的每米管长的传热量为

()()1106.38 3.140.025*******.33f s o f s kA t t k d t t W πΦ=-=???-=???=

管子的外壁温度为 1

100

1f t t h d π-Φ=

,代入数据 1

4503340.331

110 3.140.025

t -=

??,得 163.16o t c =

由于水垢和灰垢的生成,使每米管长的传热量减少了772.75W ,管子外壁的温度升高了

89.49o

c 。

2 有一水平放置的热水管道。用保温材料保温,保温层外径200m m ,外表面平均温度45o c ,周围空气温度15o c ,试计算每米长蒸汽管道上由于自然对流而引起的散热量。已知空气的

物性:

3

1.165kg m

ρ=, 1.005.p kJ

c kg k

=,

2

2.6710.W m k

λ-=?,

2

6

16.010m

s

υ-=?,

推荐的适用公式:()

0.25

0.53.Pr m m m Nu Gr = ()4910Pr 10m m Gr <<

解:设保温层外径为0200d m m =,外表面平均温度045o

t c =,周围空气温度15o

f t c =,

定性温度为m t ,每米长蒸汽管道上由于自然对流而引起的散热量为

我们由定性温度公式 02

f

m t t t +==4515302

o

c +=

由格拉晓夫数公式 ()()()()

3

3

3

07

2

2

2

6

9.845150.2

3.0310161027330f o

v m m

g t t d g tl

G r T αυ

υ-?-??-??=

=

=

=????+

6

3

2

1.16516.010 1.00510

Pr 0.7022.6710

p p m c c a

μρυυλ

λ

--????=

=

=

=

=?

7

7

Pr 0.702 3.0310 2.1310m m G r =??=? 在上述公式的适用范围,则

由 ()

0.25

0.53.Pr m m m Nu Gr =

()0.25

7

0.532.13

1036.01

hd λ

=?=

2

0.236.012.6710

h -?=?, 2

4.81.W

h m K

=

那么,每米长蒸汽管道上由于自然对流而引起的散热量

()()0

4.81 3.140.23090.62o f

o

f

hA t t h d t

t W

πΦ=-=???-=???=

3 如图1长套管,外管1内径为400m m ,辐射率为0.8,温度为0227c .内管2外径为

200m m ,辐射率为0.5,温度为0427c 。画出该系统的辐射换热网络图,并计算出单位管

长内管表面的净辐射热损失。为减少内外管间的辐射换热量,又在内外管间同心套上外径为

300m m ,厚1m m 的钢管,内外面的辐射率为0.7,忽略钢管的导热热阻,再求此时单位管

长内管表面的净辐射热损失。

解:设外管1的内径1400d m m =,辐射率10.8ε=,温度1227o t c =,内管2外径

2200d m m =,辐射率20.5ε=,温度2427o

t c =,外管的黑体辐射力为1b E ,有效辐射为

1J ,内管的黑体辐射力为2b E ,有效辐射为2J 。

则,44

121

05005.673543.75100100b T W E C m ????==?= ? ?????

4

4

222

07005.6713613.67100100b T W E C m ????==?= ? ?????

1

111

110.850.80.4

8R A εεππ

--=

=

=??

1,222,1

1

1

5

0.2

R A X ππ

=

=

=

? (这里,内管为凸表面,2,1X =1)

2

222

110.5

5

0.50.2

R A εεππ

--=

=

=

??

由系统的辐射换热网络图,可得单位管长内管表面的净辐射热损失

21

2,11

2

11

22,1

22

13613.673543.75

2979.171155

5

18b b E E W A A X A εεπ

π

π

εε--Φ=

=

=--++

+

+

2) 设套上的钢管的内表面标记为3 ,外表面标记为4,四个表面间的辐射换热网络图见,由于题目给的是长套管,所以,我们认为1,3表面之间,1,2表面之间,3,4表面之间,2,4表面之间是互相看不见的,所以1,31,23,42,40,0,0,0X X X X ==== 即,

1,31,2

3,4

2,4

0,0,0,0R R

R

R

====,那么四个表面间的辐射换热网络图可以简化为如下形

式,设套上的钢管的温度为3t (表面3,4温度相等,因为忽略了钢管的导热热阻)则

4

33

0100b T E C ??

= ???

3

333

110.7100.70.37R A εεππ--=

=

=??

3

433

110.7100.70.3

7R A εεππ

--=

==

??(因为,钢管的厚度很小,这里认为34A A =)

144,14

41

11

100.3

3R X A A ππ=

=

=

=

? (这里4,11X =)

2,32,32

2

111

5

0.2

R X A A ππ

=

==

=

?(这里2,31X =)

那么,4,1表面间辐射换热 41

44,14

1

44

4,14

11

3543.7511101051738b b b E E E A X A A εεπ

π

π

εε--Φ=

=

--+++

+

2,3表面间辐射换热 24

4

2,33

2

22

2,32

33

13613.6715

5

10117b b b E E E A X A A εεπ

π

π

εε--Φ=

=

--+

+

+

+

由于处于热平衡时2,34,1Φ=Φ即

4

413613.673543.755

5

10

105107387b b E E ππππ

π

π

--=

+

+

++,得 2

46773.05b W

E m

=

进而得,

2,31879.46W Φ=

【真题】2015年浙江大学833 传热学考研初试真题

更多最新考研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 renrenkaoyan 3,大平板温度分布函数,圆筒壁温度分布函数, 4,俩表面计算角系数的,给了X11,A1,A2,求X21,X12,X22 5,雷偌比拟建立在模型,比拟式,pr= 什么的前提下(pr=1) 6,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处于热平衡时,漫射灰体,一般表面3种情况求吸收比 7,集总参数法是,应用条件, 8影响自然对流换热因数,,,,, 9导热微分方程各项意义,由哪些定律得到, 10黑体辐射函数,因数, 11k=45,h1=75,h2=200,x=20mm,求导热系数= ;用了一段时间后k0=35,则热阻= , 12临界热绝缘半径含义,然后给了h,导热系数,求出Dcr, 13大容器沸腾的几个点,DNB,CHF,还有一个拉格什么点的,传热学书上这些点标的不全,可以参考相关热工水利计算书。 简答题 1管壳换热器,热油走管程,冷空气走壳程,提出5个强化换热的措施 2强化凝结换热措施,珠状凝结可以实现吗? 3肋片原理,及作用 4多孔型隔热保温原理,及措施 5根据火焰颜色判断温度原理,及这个原理的3个应用 计算题 (2)顺排布置,算热量。 (3)比较优缺点。 整个大题主体部分就是08第一道计算题 2. 30mm球,t0=20℃,放在100℃水中,温度变化至80℃是时间,稳定时的时间,其中h,导热系数,密度,比容均给出 3.30mm球,t0=20℃,放在炉膛中,炉壁温度300℃,烟气温度1200℃,黑度0.2,h=10,求稳定时的球温度(2)若黑度=0.1,求球温度 (3)若h=20,求球温度 更多最新考研资讯请扫描上方二维码 爱考机构https://www.doczj.com/doc/5e4299214.html, 中国保过保录高端考研第一品牌! 每年每校每专业限招1‐3人 报名电话010‐51283340 QQ:744569778

浙江大学历史学历年真题

浙江大学1999年历史学考研真题 【中国古代史】 一、名词解释 1、五刑 2、合纵连横 3、王莽 4、《水经注》 5、牛、李党争 6、锄社 7、开中法 8、改土归流 二、简答 1、魏晋南北朝时期土地制度演变的主要内容入及其实质。 2、王安石变法的指导思想及其一生的实践,并分析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原因浙江大学2000年历史学考研真题 【中国古代史】 一、名词解释 1、共和行政 2、更戍法 3、党锢之祸 4、玄壮 5、三长制 6、斡脱钱 7、多伦会盟8、乾嘉学派 二、论述题 1、西汉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措施及作用。

浙江大学2001年历史学考研真题 【中国古代史】 一、名词解释 1、马陵之战 2、上计 3、尚书台 4、齐民要术 5、俗讲与变 6、差遣制度 7、猛安谋克 8、马可波罗 二、论述 1、评析曹操的统一北方 2、论明清时期赋役制度的改革——以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为中心。 【世界史】 一、简答题 1、法老建造金字塔的基本原因 2、试析古代史上生产力较为落后的民族常能征服较先进地区的原因,并举两个以上的例子加以说明 3、简要归纳古希腊城邦的基本特征 4、简要说明原始宗教产生的原因和基本表现形式。 二、论述题 1、婆罗门教和佛教有哪些异同之处? 2、分析斯巴达的阶级结构与政治制度的内容及其成因 3、分析希腊地理环境及其对古希腊史的影响 4、试论中古时期英法从议会君主制到专制君主制的历史道路,并分析英法专制君

主制的历史作用 5、评哥伦布 6、明代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其表现。 浙江大学2002年历史学考研真题 【世界上古中世纪史】 一、名词解释 1、伯利克里 2、隶农 3、犹太战争 4、查士丁尼法典 5、自由大宪章 6、加尔文有两个忘了 二、简答 1、西欧封建城市兴起的背景及历史意义。 2、亚历山大东征的背景及影响 【世界近代史】 一、名词解释 1、巴布教徒起义 2、邦联条例 3、印象主义 4、废藩置县 5、加里波第其他的忘了 二、简答 1、结合史实,评价拿破仑的历史作用。 2、结合史实,评价英国工业革命的后果。 3、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 【世界现当史】 论述题 1、德意日法西斯夺取政权道路的比较。 2、战后日本民主化改造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浙大高等传热学复习题部分答案

高等传热学复习题 1.简述求解导热问题的各种方法和傅立叶定律的适用条件。 不论如何,求解导热微分方程主要依靠三大方法: 理论法、试验法、综合理论和试验法 理论法:借助数学、逻辑等手段,根据物理规律,找出答案。它又分: 分析法;以数学分析为基础,通过符号和数值运算,得到结果。方法有:分离变量法,积分变换法(Laplace变换,Fourier变换),热源函数法,Green函数法,变分法,积分方程法等等,数理方程中有介绍。 近似分析法:积分方程法,相似分析法,变分法等。 分析法的优点是理论严谨,结论可靠,省钱省力,结论通用性好,便于分析和应用。缺点是可求解的对象不多,大部分要求几何形状规则,边界条件简单,线性问题。有的解结构复杂,应用有难度,对人员专业水平要求高。 数值法:是当前发展的主流,发展了大量的商业软件。方法有: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边界元法,直接模拟法,离散化法,蒙特卡罗法,格子气法等,大大扩展了导热微分方程的实用范围,不受形状等限制,省钱省力,在依靠计算机条件下,计算速度和计算质量、范围不断提高,有无穷的发展潜力,能求解部分非线性问题。缺点是结果可靠性差,对使用人员要求高,有的结果不直观,所求结果通用性差。 比拟法:有热电模拟,光模拟等 试验法:在许多情况下,理论并不能解决问题,或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或不能完美解决问题,必须通过试验。试验的可靠性高,结果直观,问题的针对性强,可以发掘理论没有涉及的新规律。可以起到检验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结果的作用。理论越是高度发展,试验法的作用就越强。理论永远代替不了试验。但试验耗时费力,绝大多数要求较高的财力和投入,在理论可以解决问题的地方,应尽量用理论方法。试验法也有各种类型:如探索性试验,验证性试验,比拟性试验等等。 综合法:用理论指导试验,以试验促进理论,是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如浙大提出计算机辅助试验法(CA T)就是其中之一。 傅里叶定律向量形式说明,热流密度方向与温度梯度方向相反。它可适用于稳态、非稳态,变导热系数,各向同性,多维空间,连续光滑介质,气、液、固三相的导热问题。 2.定性地分析固体导热系数和温度变化的关系 3.什么是直肋的最佳形状与已知形状后的最佳尺寸? Schmidt假定:如要得到在给定传热量下要求具有最小体积或最小质量的肋的形状和尺寸,肋片任一导热截面的热流密度都应相等。 1928年,Schmidt等提出了一维肋片换热优化理论:设导热系数为常数,沿肋高的温度分布应为一条直线。Duffin应用变分法证明了Schmidt假定。Wikins[3]指出只有在导热系数和换热系数为常数时,肋片的温度分布才是线性的。Liu和Wikins[4]等人还得到了有内热源及辐射换热时优化解。长期以来肋片的优化问题受到理论和应用两方面的重视。 对称直肋最优型线和尺寸的无量纲表达式分析: 假定一维肋片,导热系数和换热系数为常数,我们有对称直肋微分方程(忽略曲 线弧度): yd2θ/dx2+(dy/dx)dθ/dx-θh/λ=0 由Schmidt假定,对任意截面x: dθ/dx=-q/λ=const

浙江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

2015年浙江大学822地理信息系统全套资料 温馨提示:点击蓝色字体查看原文 ◇资料构成 本专业课考试科目的全套资料主要包括: 1.历年真题 本全套资料提供浙江大学822地理信息系统1998-2000,2003,2004,2010考研真题。最新真题由于官方未公布而无法取得,我们正在通过各方面途径收集,如有会第一时间补发给学员。 ·浙江大学2010年地理信息系统考研真题 ·浙江大学2004年地理信息系统考研真题(回忆版,不完整) ·浙江大学2003年地理信息系统考研真题 ·浙江大学1999年地理信息系统考研真题(试题不完整) ·浙江大学1998年地理信息系统考研真题 ·浙江大学2000年地理信息系统考研真题 注:考研真题或答案如有补充,会第一时间予以上传,并在详情中予以标注,请学员留意。 2.指定参考教材 浙江大学822地理信息系统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地理信息系统》(刘南、刘仁义,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材:《地理信息系统》(刘南、刘仁义,高等教育出版社,PDF版) 3.兄弟院校历年考研真题精选 本全套资料提供的兄弟院校历年考研真题部分,提供其他同等高校历年考研真题详解,以便学员复习备考。所列的高校考研真题非常具有参考性!这部分内容包括: ·北京大学1998—2007年地理信息系统考研真题 ·南京大学2000—2008年地理信息系统试题 ·北京师范大学2004—2006、2008年地理信息系统考研真题 ·首都师范大学2007—2012年地理信息系统考研真题 ·浙江农林大学2008—2011年地理信息系统考研真题(均含答案)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2007年地理信息系统考研真题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02—2007年地理信息系统考研真题 4.教学资源 为便于考生复习备课,特提供老师授课讲义。具体包括: ·成都理工大学《地理信息系统》教学课件(PDF版)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系统》精品课程资源、南京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系统精品课程资源 5.其他相关精品资料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word版,共7页) 附注:全套资料尤其是真题会不断更新完善,待更新完善后会及时上传并予以说明标注,学员可下载学习!

浙江大学传热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高等传热学复习题答案 热动硕士2015 吕凯文 10、燃用气、液、固体燃料时火焰辐射特性。 答:燃料的燃烧反应属于比较剧烈的化学反应。由于燃烧温度较高,而且燃料的化学成分一般都比较复杂,所以燃烧反应的过程是非常复杂的过程,一般的燃料燃烧时火焰的主要成分还有CO 2、H 2O 、N 2、O 2等,有的火焰中还有大量的固体粒子。火焰中还存在大量的中间参悟。在不同的工况下,可能有不同的中间产物和燃烧产物。火焰的辐射光谱是火焰中的各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燃烧中间产物或燃烧产物受火焰加热,要对外进行热辐射。在火焰的高温环境下,固体粒子的辐射光谱多为热辐射的连续光谱,而气体分子的发射光谱多为分段的发射或选择性吸收。此外,还有各物质的特征光谱对火焰的辐射的影响。在工业火焰的温度水平下,氧、氢等结构对称的双原子分子没有发射和吸收辐射的能力,它们对于火焰光谱的影响比较小。而CO 2和H 2O 等结构不对称的分子以及固体粒子对火焰光谱的影响起主导作用。在火焰中大量的中间产物虽然存在时间很短,但对火焰辐射光谱也有一定的影响。(该答案仅供参考) 11、试述强化气体辐射的各种方法。 答:气体辐射的特点有:①不同种类的气体的辐射和吸收能力各不相同;②气体辐射对波长具有强烈的选择性;③气体的辐射和吸收是在整个容积中进行的,辐射到气体层界面上的辐射能在辐射行程中被吸收减弱,减弱的程度取决于辐射强度及途中所遇到的分子数目。 气体的辐射和吸收是气层厚度L 、气体的温度T 和分压p (密度)的函数,(,)f T pL λα=。由贝尔定律,,0k L L I I e λλλ-=?可知,单色辐射在吸收性介质中传播时其强度按指数递减。 由上述可知,强化气体辐射的方法有:提高气体的温度;减小气体层的厚度,;选择三原子、多原子及结构不对称的双原子气体;减小气体的分压。(该答案仅供参考) 12、固体表面反射率有哪几种? 答:被表面反射的能量与投射到表面的能量之比定义为表面反射率。固体表面反射率有: ①双向单色反射率;②单色定向-半球反射率;③单色半球-定向发射率。

浙大经济学历年真题

浙江大学199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西方经济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 1、乘数 2、萨伊定律 3、摩擦失业 4、边际转换率 5、外在经济 6、消费者剩余 二、简答题(每题10分) 1、在市场经济的国民收入她集中,如按产品流动法分,一般有哪些项目? 2、请导出费雪(I.Fsiher)的效应方程,费雪通过该方程的出什么结论?依据是什么? 3、产商决定销售价格是否应该考虑需求价格弹性因素?为什么? 4、加尔布雷斯(J.K.Galbraith)施工怎样说明生产者主权与消费者主权的? 三、论述题(每题18分) 1、试述国民收入核算中的缺陷及纠正 2、试述“蛛网理论”(Cobweb theorem) 浙江大学199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西方经济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 1.支持价格 2.一般均衡 3.边际转换率 4.加速系数 5."挤出效应" 6.准货币 二、简答题(每题10分) 1.生产规模扩大导致收益的变动可分为哪些阶段?它说明了什么问题? 2.欲望与效用的关系如何?关于欲望有什么样的规律? 3.什么是"流动性陷阱"?请用图表示。 4.什么是"需求管理"的目的?其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政策? 三、论述题(每题18分) 1.试述西方经济学,解释滞胀问题的"市场操纵论"。 2.试述西方经济学中的"公债哲学"极其运用。 浙江大学199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国际经济学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 1.贸易条件 2.幼稚产业理论

3.国际投资 4.跨国银行 5.国际收支 6.单一价格定律 二、简答题:(每小题9分,共27分) 1.一国征收关税对商品相对价格的影响及其经济效应。 2.简述劳动力在国际间流动的作用。 3.简述一国货币扩张与财政扩张对一国汇率和产出的影响。 三、论述题:(第1小题19分,第2、3小题每题18分,共55分) 1.试析行业间贸易与行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 2.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积极引进外资,请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引进外资的重要意义。 浙江大学199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技术经济学 一、简答题(共6题,每题8分,共48分) 1.技术经济学中静态评价方法的主要不足。 2.初步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 3.环境影响评价在技术经济分析中的地位和作用。 4.简述社会收益率的含义。 5.简述影响工艺过程设计的三大基本因素。 6.价值工程经济效果的评价指标有哪些? 二、某投资项目有三个技术可行的方案,计算期为12年,基准收益率Ic为6%,有关初始投资和每年净收益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试选择最经济合理的方案。(10分) 方案初始投资(万元)年净收益(万元) 1 500 60

浙江大学《传热学》单考考试大纲

浙江大学《传热学》单考考试大纲2017年浙江大学《传热学》(单考)考试大纲 参考书目: 1.杨世铭、陶文铨编著《传热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 2.王秋旺《传热学——重点难点及典型题精解》,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10 考题类型:填空题(4×10=40分)、选择题(4×10=40分)、计算题(2×15=30分)、问答题(4×10=40分)等。 复习大纲: 第一章绪论 1.1传热的三种基本方式 1.2傅里叶定律 1.3牛顿冷却公式 1.4斯蒂潘-玻尔兹曼定律 1.5传热系数和传热热阻 第二章稳态热传导 2.1导热系数的物理意义 2.2保温材料的定义以及工程应用 2.3导热微分方程及其定解条件(三类边界条件) 2.4热扩散率的物理意义

2.5傅里叶定律和导热微分方程的适用范围 2.6单层圆筒壁稳态导热问题求解 2.7肋片导热的特点 2.8肋片的工程应用 第三章非稳态热传导 3.1集中参数法 3.2毕渥数物理意义 3.3时间常数 3.4傅里叶数的物理意义 3.5傅里叶数和毕渥数对温度场的影响 第四章对流传热理论基础 4.1流动边界层和热边界层定义 4.2二维稳态无内热源边界层方程组 4.3特征数方程 4.4普朗特数的物理意义 4.5雷诺比拟的定义 第五章单相对流传热实验关联式 5.1相似原理的内涵 5.2努赛尔数的物理意义 5.3量纲分析法推导无量纲参数 5.4模化试验的定义 5.5管内强制对流的Dittus-Boelter公式和Gnielinski公式5.6管束叉排和顺排对流动换热的影响

5.7格拉晓夫数的`物理意义 第六章凝结与沸腾 6.1强化凝结传热的途径 6.2大容器饱和沸腾过程的特点 6.3临界热流密度 6.4强化沸腾换热的途径 第七章辐射传热基本定律和辐射特性7.1辐射传热的特点 7.2黑体辐射的斯蒂潘-玻尔兹曼定律7.3普朗克定律 7.4维恩位移定律 7.5兰贝特定律 7.6漫射体的物理意义 7.7温室效应与工程应用 第八章辐射传热计算 8.1角系数定义和性质 8.2两表面封闭系统的辐射传热计算8.3气体辐射的特点 8.4强化辐射传热的途径 8.5遮热板的原理及其工程应用 第九章换热器的设计和校核 9.1通过圆筒壁的传热过程计算 9.2通过肋壁的传热过程计算

浙江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传热学初试真题回忆版

浙江大学 201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传热学回忆版编号833注意: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均无效。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15题45分): 1空气换热器壁温过高时,螺纹预警力消失,传热效果变差,原因是增加了(1.1),导致传热恶化。 2热扩散系数是表征(2.1)。 3除了水,其他液体的传热系数都是随着温度的增加而(3.1);此外,气体的传热系数随着温度的增加而(3.2)。 4Biot数物理意义是指(4.1)与(4.2)之比。 5写出三维、稳态、常系数、无内热源导热微分方程(5.1);在数学上它被称为(5.2)。6流体流过弯道时传热系数(6.1),原因是(6.2)。 7凝结换热有(7.1)和(7.2)两种形式,其中(7.3)换热效果更好。 8雷诺比拟是(8.1)的比拟,它的结果是St=(8.1)或h=(8.2)。 9自然对流的自模化现象是在(9.1)状态时,(9.2)的现象。 10总传热系数100,热流体传热系数200,冷流体传热系数250,污垢热阻为4×10-4,那么导热热阻为(10.1)。(单位请脑补)。 11贝尔定律表明(11.1),单色穿透比的公式是(11.2)。 12有效辐射是(12.1),它包括(12.2)两部分,且它与投入辐射的关系是(12.3)。 13金属发射率随温度升高而(13.1),为减小人在卫星向阳面与背阳面温差,需涂上(13.2)小的涂层。 14角系数几何因子基于(14.1)和(14.2)两个假定。 15加热铁块,由黑色变红色,说明加热金属时,金属的颜色变化遵循(15.1)定律。 二、简答题(每题9分,共5题45分): 1导热系数与导温系数的区别?导热系数能否是负值?为什么? 2用传热学原理解释笔记本电脑在加强散热方面都做了哪些设计?并指出这些设计的原理。 3冷油器在冷却方面要加强换热,提高流速却效果不佳,为什么?你能否对它改进,都有哪些措施? 4普通玻璃瓶和保温热水瓶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保温热水瓶的效果更好?试画出两者的热阻图并加以分析。 5有一空心圆柱体(见右图),内径10mm,外径20mm,高为20mm,已知角系数F2,1=0.41,F2,2=0.33,求角系数F3,4。 三、计算题(每题20分,共3题60分): 1有一正方体铁块,边长为0.1m,其中λ=46.6W/(m·K),C p=460 J/(kg·K),ρ=7800Kg/m3,一开始加热到500℃,然后对铁块进 行淬火,目标是冷却到100℃,已知表面传热系数h=9.3W/(m2·K) 求当温度冷却到150℃时所需的时间。 2有一套管式换热器,冷却水进口温度为30℃,流速为0.857kg/s,

浙江大学传热学2004年真题解析

浙江大学传热学2004年真题解析 三、计算题(每小题9分,共计45分) 1. 一种低温介质流过一根直径220d mm =的长管道,其外表面可以视为漫灰表面,且黑度为20.02ε=,277T K =,其外有一直径为150d m m =的同心套管,内表面也为漫灰表面,黑度为10.05ε=,温度1300T K =,两管之间抽真空。试问: 1)这种情形下单位长度从环境传给低温介质的热量是多少? 2)若在内外管之间再插一根直径为235d m m =,两面黑度相同均为230.02εε==的薄壁管,则单位长度从环境传给低温介质的热量是多少? 3)请画出上述两种情况的辐射网络图。 4)若希望加入薄壁管,从外界传入的热量为未加前的110 ,则薄壁管两面的黑度应该是多 少? 解:设外管的黑体辐射力为1b E ,有效辐射为1J , 内管的黑体辐射力为2b E ,有效辐射为2b J 。 4 4 22 0775.67 1.99100100b T W E C m ????==?= ? ????? 4 4 121 03005.67459.27100100b T W E C m ????==?= ? ????? 2 22 110.022450 0.020.02A εεππ --= =?? 1 11 110.05380 0.050.05 A εεππ --== ?? 22,1 1 1 50 0.02 A X ππ = = ?(这里,内管为凸表面,2,11X =) 由系统的辐射换热网络图,可得单位管长内管表面的净辐射换热量1,2Φ 12 1,21 2 11 22,1 22 459.27 1.990.5011380 50 2450 1b b E E W A A X A εεπ π π εε--Φ= = =--+ + + + 由热平衡可以知道,1,22,1Φ=-Φ ,那么单位长度从环境传给低温介质的热量为0.50W 。

2003浙大传热学

浙江大学 2003年研究生考试试题(传热学) 第 页 1 浙江大学 2003年研究生考试试题(传热学) 一、填空(每空2.5分,共二十空50分): 1、导温系数a 表征了物体 的能力,其单位(国际单位制)是 ,流体运动粘性v 与a 的比值组成的无量纲数 。 2、固体辐射表面的有效辐射J 由 和 两部分组成。 3、在计算导热热阻时,若导热系数是温度的线性函数.则其定性温度取为 最准确。 4、流体横掠管束时,计算表面传热系数(换热系数)时,其特征尺寸一般取 ,当纵向流过管束时,其特征尺寸一般取 。 5、管道的临界热绝缘直径计算式d=2λ/h 中,λ表示 的导热系数,h 表示 的表面传热系数。 6、无量纲数(h δ)/λ中的λ在Bi 数中是指 ,在Nu 数中是指 。 7、在常物性一维稳态导热时,长圆筒壁随半径增 加,热流密度 ;大平壁随厚度增加,热流密度 。 8、膜状凝结的主要热阻是 热阻,其表面传热系数与凝结壁面的过冷度的 次方成正比。 9、漫射表面(兰贝特表面)的辐射强度与 无关.灰体的 与投射波长无关,具有这两个性质的固体表面通常叫灰漫表面。 10、在换热器热计算中,组合min )/(C q KA m 叫 ,效能的定义式为 。 二、问答题(每题8分,共五题40分) 1、己知大容器饱和核态沸腾的实验关联式如下: 33 .0)(Pr ?? ? ? ???-=?v l l wl s l pl g r q C r t c ρρσ μ 试详细说明沸腾表面传热系数h 与哪些因数有关? 2、为较准确测量管道内流体的温度,测温套管材料有紫铜、不锈钢和玻璃,选用哪 种材料好?为什么? 3、有人说,在换热器冷热流体进出口温度t'1、t''1、t'2、t''2保持不变时,逆流布置时的对数平均温差总比顺流布置时大,你认为对吗?试证明你的结论。 4、为什么多在春天放风筝(提示从春天地面附近空气的温度变化及分布规律着 手)? 5、诗歌“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热情歌颂了我国志士在严寒东北的艰苦条件下 抗击日本侵略的英雄气概,也生动描述了不同传热方式的特点。你能分析出是哪几 种传热方式使人在严冬的野外用篝火取暖时有这样的感受? 三、计算题(每题20分,共三题60分) 1、一根温度为800℃、直径100mm 的圆捧位于一间大房子正中放热,室温为10℃, 棒表面黑度为0 8,求: (1)单位长度圆棒的辐射散热量; (2)如果装有一个绝热的半圆形全反射罩(直径500mm ),位冒见图,求此时单位长度圆棒的辐射散热量(设反射罩对自身的角系数为0.4)。 2、在一个逆流式油玲却器中已测得油的进口温度T 1=85℃,出口温度T 2=47.5℃, 冷卸水进口温度t 1=40℃,油流量q m1=3250kg/hr ,冷却水流量q m2=5700kg/hr ,油的比热C l =2.035kJ/(kg K),出的比热C 2=4.180kJ/(kg K),传热面积为12㎡,不计热损失,求: a )计算冷却水的出口温度t 2。 b )计算该换热器的传热系数。 3、一金属圆球的直径150mm ,它在炉内被加热到500℃,然后放到温度为20℃的 液体中冷却.该金属的导热系数是50W/(mK),密度为7800kg/m 3,比热为2700J/(kg.K),圆球表面与流体间的表面传热系数为40 W/(㎡K),试计算该圆球冷却到200℃所需要的时(按集中参数法计算)。

浙大考研-细胞生物学历年真题

浙大考研-细胞生物学历年真题

浙大细胞生物学历年考研真题汇总 2015细胞生物学考研题 1、免疫共沉淀 2、钙火花 3、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 4、电压依赖性的阴离子通道 5、转化医学 6、人造微小染色体 7、说明细胞内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流动性 8、内质网合成的磷脂向其他膜转运的可能机制 9、细胞自噬的过程和特征 10、mTor 蛋白激酶调节细胞体积的机制 11、生物大分子的自我装配和协助装配的生物意义 2014细胞生物学考研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50分) 1. 酵母双杂交系统 2. 分子开关 3. 脂筏模型 4. 磷脂交换蛋白 5. 细胞通讯 6. 核定位信号 7. 弹性蛋白 8. 锚定连接 9. 自噬体 10.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CDK 二、问答题(每题20分,共100分) 1、调控线粒体融合和分裂的基因主要包括哪些?概述其基因调控机制以及线粒体融合和分离对细胞功能的影响。 2、概述网格蛋白介导转运膜泡的形成、运输及其与靶膜融合的分子基础、特点、过程。

3、以p53为例,试述肿瘤抑制基因的鉴定策略,以及调控肿瘤发生的机制。 4、什么是病人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iPS cell)?举例说明以其为细胞模型研究致病机制的策略、优势。 5、概述细胞信号整合和控制机制 2013细胞生物学考研题 一、解释下列名词(每题 5 分,10 题共 50 分) 1.内质网应激 2.死亡诱导复合物 3.肿瘤干细胞 4.端粒酶 5. RNA 干扰 6.马达蛋白质 7.人造微小染色体 8.转分化

9.胞外基质 10. 孔蛋白 二、问答题(每题 20 分,5 题共 100 分) 1、细胞内转运膜泡的类型、特点、以及膜泡运输的关键步骤。 2、受体酪蛋白激酶介导的信号通路的组成、特点及生物学功能。 3、试述治疗性克隆技术及其在理论和医学实践中的重要意义。 4、线粒体在细胞凋亡调控中的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 5、以微丝组装为例,试述生物大分子的组装原则及生物学意义 2012 细胞生物学考研题 一、解释下列名词(每题 5 分,10 题共 50 分) 1. 蛋白质组学 2. 自噬 3. 纤连蛋白 4. 脂筏 5. 蛋白酶体

浙大新闻传播学历届真题

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分历年真题(欢迎大家补充,希望斑竹帮我加精,谢谢) 浙江大学(西溪校区)一九九八年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论述题(共四题) 考试科目:传播学理论 1、古代邸报与现代报纸比较谈(15分) 2、论新闻选择(15分) 3、论新闻传播与人类生存之关系(30分 4、当前新闻指导性效果之我见(40分) 一九九九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传播学理论 一、名词解释(5题,每题4分,共20分) 1、传播: 2、信息 3、符号: 4、媒介: 5、新闻价值: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新闻与新闻传播的区别是什么? 2、新闻与宣传的关系是什么? 3、怎样正确对待受众的反馈? 4、类传播史上发生了哪几次重大革命?它给我们的启迪是什么? 三、论述题(任选两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论抵御西方信息侵略的对策和措施。 2、论传播效果的特征和构成。 3、论市场经济时代的传媒角色与功能。(略) 2000年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传播理论 一、名词解释(5题,每题4分,共20分) 1、新闻: 2、守门人: 3、传播规律: 4、传播原则: 5、新闻法规: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新闻事业与一般新闻传播活动的联系与区别。 2、有没有内向传播?内向传播可以不用语言吗?为什么? 3、为什么信息接受的真正原动力应该来自接受者本身? 4、弹效果论是传播学者杜撰的吗?为什么?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大众传媒应如何适应和引导受众的动机? 2、评判麦克鲁汉的媒介理论。 浙大2000年新闻学考研试题(新闻理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新闻编辑部 2、媒介 3、符号 4、讯息 5、新闻政策

浙江大学电气学院考博电力系统分析历年真题2008-2016(回忆版)

1.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与电力系统状态估计的异同? 2.什么是派克变换,为什么要进行派克变换,其物理意义是什么?为什么在计算暂态稳定时又要统一变换到xy坐标系统? 3.试述电力系统无功功率的本质?画出电力系统无功-电压曲线,并作简要分析? 4.写出单机无穷大系统的经典二阶模型方程,并用小扰动分析法分析其在平衡点的稳定性? 5.画出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计算的流程框图,并作简要分析? 电力系统分析考题2010 我只知道三道大题是考的什么,具体的数值肯定不知道了 电力分为选择、填空、三个大题 选择、填空好像就有60分了,三道大题40分 选择、填空(据师兄说很简单)都是课本上的 第一道大题:求解电网节点的导纳矩阵 二:不对称故障的分析计算,三相短路电流的计算以及其他类型的不对称短路计算 三:电力系统稳定分析(论述题),不用计算 电力系统分析考题2011 1、填空题,比较简单,书上一些概念 2、(1)什么是电力系统中性点,有那种?有什么区别和作用 (2)提高静态稳定和暂态稳定的措施有哪些?优缺点是什么? 3、求矩阵导纳,其中包括变压器的 变换 4、求电力系统的标幺值, 电力系统分析考题2013 填空、判断、单选 计算: 1、导纳矩阵的修改:两节点间增加一条支路、从一个节点新增一条变压器支路 2、小干扰稳定性分析(包含励磁模型,何仰赞华中科技大学电力系统分析的书上有) 电力系统分析考题2014 一、单项选择题 总共50分,10道题。考察的比较多,也比较杂。 如问暂态稳定计算是用的什么微分方程(选项有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等); 问500KV输电线路的自然阻抗大约多少,有选项可选的; 问谐波滤波是属于电磁暂态、机电暂态还是什么过程; 问高压输电能减小输电损耗的原理; 其他的记不清了。。。。。。 二、计算题 发电机的电磁功率特性计算。利用有关功率平衡,有关公式计算发电机电磁功率型的计算题。这题要在熟知《电力系统分析》(何仰赞,温增银,下册)中的第16章例题16-1,例题16-2的基础上,才能会计算。 三.问答题 1、电力系统中提高输电线路输电功率的措施有哪些。 2、电力系统中发电机上安装的控制有哪些,分别阐述。

浙江大学2003-2008年传热学试题

浙江大学200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填空(每空2.5分,共二十空50分) 1.导温系数a 表征了物体 的能力,其单位(国际单位制)是 ,流体运动粘性v 与a 的比值组成的无量纲数 。 2.固体辐射表面的有效辐射J 由 和 两部分组分。 3.在计算导热热阻时,若导热系数是温度的线性函数,则其定义性温度取为 最准确。 4.流体横掠管束时,计算表面传热系数(换热系数)时,其特征尺寸一般取 ,当纵向流过管束时,其特征尺寸一般取 。 5.管道的临界热绝缘直径计算式h d /2λ=中,λ表示 的导热系数,h 表示 的表面传热系数。 6.无量纲数()λδ/h 中的λ在Bi 数中是指 ,在Nu 数中是指 。 7.在常物性一维稳态导热时,长圆筒壁随半径增加,热流密度 ,大平壁随厚度增加,热流密度 。 8.膜状凝结的主要热阻是 热阻,其表面传热系数与凝结壁面的过冷度的 次方成正比。 9.漫射表面(兰贝特表面)的辐射强度与 无关,灰体的 与投射波长无关,具有这两个性质的固体表面通常叫灰漫表面。 10.在换热器热计算中,组合()min /qmC KA 叫 ,效能的定义式为 。 二、问答题(每题8分,共五题40分) 1.已知大容器饱和核态沸腾的实验关联式如下: ()33.0Pr ??????-=?v l l wl s l pl g r q C r t c ρρσμ 试详细说明沸腾表面传热系数h 与哪些因数有关? 2.为较准确测量管道内流体的温度,测温套管材料有紫铜、不锈钢和玻璃,选用哪种材料好?为什么? 3.有人说,在换热器冷热流体进出口温度2211"'"'t t t t 、、、保持不变时,逆流布置时的对数平均温差总比顺流布置时大,你认为对吗?试证明你的结论。 4.为什么多在春天放风筝(提示从春天地面附近空气的温度变化及分布规律着手)? 5.诗歌“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热情歌颂了我国志士在严寒东北的艰苦条件下抗击日本侵略的英雄气概,也生动描述了不同传热方式的特点。你能分析出是哪几种传热方式使人在严冬的野外用篝火取暖时有这样的感受?

浙大教育学专业考博笔试历年真题

2011年 1、运用人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等相关理论分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德育优先”“注重能力”“全面发展”三大原则 2、四大支柱及其要求,并说明四大支柱对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启示 3、试述博雅教育理论 4、试述定性分析的过程,并选一个教育问题进行设计 5、“癸卯学制”的特点 6、试述杜威实用主义思想,并举其中一例,谈谈它对我国教育的影响 2012年 试论述自然科学研究范式与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基本规定性及对开展教育研究的启示 2、实践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如何在满足社会需要与满足个人需要之间进行抉择和整合 3、教育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各自的基本属性,消除教育理论与实践推进两张皮现象的措施及建议 4、斐斯泰洛奇教育思想的述评 5、清末废除科举的过程和影响 2013年 试描述分析教育科学性质争论,并提出基本看法 试论述教育“本体论”(理想主义)“工具论”关系,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一种有一定社会影响的教育价值观 3、近五年我国中小学教育领域中国家和地区层面开展的课程教育与管理方面的一种有一定影响的改革,重点分析这种改革的目标内容和过程 4、简述西方教育思想对1904,1922学制的影响 5、论述系统科学对教育研究所具有的方法论价值,并举例某一横断学科的相关概念和分析方法在教育中的运用 2014年 名词解释: 国家课程 价值澄清 改造主义 鉴赏模式 简答: 用哲学原理来分析论述教学活动的主体和客体 论述卢梭的教育思想和实践 论述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和实践 论述教育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关系 论述成为一个反思型教师的实施途径 论述泰勒的课程原理 某一课程的设计模式 试述课程实施的本质 2015 鸦片战争以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教育经历的变革、特征和影响 杜威教育思想及对当代教育的意义 用教育研究方法分析元分析mata-analysis的原理和方法 论教育目的

2009华科传热学真题

2009 传热学 一、简答 1)说明推导导热微分方程所依据的基本定律,并解释求解导热问题的三类边界条件。 2)右图为三种不同情况下双层平板稳态导 热时的温度分布。假定双层平板各自的导热 系数λ1和λ2为定值,试分析比较三种情况 下λ1和λ 2 的相对大小。 3)写出毕渥数Bi的定义式并解释其意义。Bi→0和Bi→∞各代表什么样的换热条件?4)流体在两平行平板间做层流充分发展的对流 换热。在充分发展段某截面上流体温度分布剖面 如右图所示。试说明:(a)流体是被加热还是被 冷却?(b)哪一侧壁面处的热流密度绝对值要 大? 5)同一种流体流过直径不同的两根管道,A管直径是B管的两倍,A管的流量也是B管的2倍。两管中的流动现象是否相似?请说明理由。 6)简述维恩位移定律,并分析为何炼钢时随着温度的升高,钢锭表面颜色由暗黑逐渐变白? 7)在漫灰表面间的辐射换热计算中采用有效辐射J。什么是有效辐射?结合投入辐射G写出有效辐射J的表达式,并说明有效辐射包含哪几部分辐射?黑体的有效辐射J为多少?

8)一动力蒸气管道,外直径25cm,外面包上5cm厚的绝热材料。绝热材料的导热系数为0.12 W/(m·K),绝热层与环境之间的自然对流换热系数为45 W/(m2·K),试问为了进一步减少散热损失是否可以增加绝热层厚度,为什么? 二、分析 1)一直径为d,长度为L,导热系数为λ的金属棒内部有强度为q W/m3 的均匀内热源,两端分别维持固定的温度t1和t2,周围和温度为t∞的空气进行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为h,假设金属棒同一断面温度分布均匀,试导出此金属棒的导热微分方程,并给出定解条件。2)对于竖直夹层内的自然对流换热,换热计算公式为q=h(t w1 – t w2),格拉晓夫数Gr=gβ(t w1 – t w2)δ3/ν 2 ,式中t w1 、t w2 分别为两壁面的温度;δ为夹层厚度;H为竖夹层高度。已知恒壁温条件下竖直间层内空气的换热准则关系式为: 当Gr<2000时,Nu=1 当2×104m2c p2)

浙大医学分子生物学真题2005-2011

2011年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 1、 Okazaki fragments 2、 Trans-acting factor 3、 Multiple-cloning site 4、 Micro RNA 5、 Chaperone 二、简答题(每题5分) 1、简述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2、真核细胞基因转录的主要调控点有哪些? 3、表观遗传学机制如何调控染色体 4、简述真核细胞中RNA聚合酶的类型及功能; 5、真核生物RNA的类型; 6、什么是基因突变?真核细胞基因突变的主要类型? 7、什么是"组学"?常有的组学技术有哪些? 8、简述兔源多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 9、研究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法有哪些? 三、问答题(每题10分): 1、什么是蛋白质修饰?细胞内蛋白质修饰主要类型有哪些?其主要功能是什么? 2、大规模临床证据显示非受体酪氨酸磷酸酶在乳腺肿瘤转移灶组织中高表达。请设 计一个实验研究方案在细胞水平探讨该蛋白在肿瘤发生、转移过程中的可能作用。 3、什么是模式生物?为什么医学研究中需要模式生物? 4、结合你的实际经历和知识背景,谈谈分子生物学在医学中的作用。

2010年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 1、基因与基因组: 2、基因诊断: 3、半保留复制: 4、疾病模型与模式: 5、ncRNA: 二、简答题: 1、为什么个体基因型可以用于健康风险预测? 2、蛋白质哪些理化性质可以用于检测和鉴定? 3、蛋白质非共价键作用包括?蛋白质相互作用机制? 4、细胞死亡的方式? 5、肝细胞对医学的作用? 6、基因转录、翻译和基因表达的区别? 7、DNA损伤类型、检测方式? 8、蛋白质为什么能够细胞定位?怎样检测蛋白质定位? 9、为什么同一个体的细胞基因组相同,蛋白质组不同?怎样检测蛋白质组差异? 三、问答题: 1、谈谈转化医学的定义? 你对转化医学研究有何建议? 2、表观遗传机制?如何研究?有何意义? 3、设计一个实验说明信号传导的过程?(研究信号通路,信号从细胞外传至细 胞内,往往是形成一个复合物,从而引起效应,请你设计一个方法,了解整个信号通路的传递过程) 4、端粒和端粒酶为何能获诺贝尔医学奖?

2000浙大传热学

浙江大学2000年研究生考试试题(传热学)一、填空(每题2分): 1、自然对流换热是指。 2、肋片效率ηf是之比。 3、流体在大空间沿竖直壁作对流换热时,对于紊流工况,其对流换热系数正比于 竖壁高度的次方。 4、管槽内对流换热的入口效应是指。 5、定性温度是,特征尺度是。 6、导温系数a描述了物体的的能力。 7、如图所示半球直径为d,其内壁对底部半圆的角系数 为。 8、导热集总参数系统的热惯性可有时间常数τ0来描述, 其影响因素为。 9、黑体的温度越高,其最大辐射波长越,描述这一性质的物理定律叫 定律。 10、均质平壁的稳态温度分布如图所示,它说明该平壁材质的导 热系数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为。 二、问答题(每题10分): 1、试举出5个隔热保温的措施,并用传热学理论阐明其原理。 2、试解释蔬菜塑料大棚温室效应的传热学原理。 3、试分析逆流与顺流布置、管束的顺排与叉排布置的特点,并说明在具体换热器设计时如何选择流动形式与管束的排列方式。 4、一名游泳者刚从游泳池中上来,其皮肤上有一层水,这时是阴天且有风,试分析其皮肤上所发生的所有传热过程:用传热学解释为什么这时会比皮肤完全干燥时要冷得多;如果正在这时太阳出来了,发生在他身上的传热过程又会怎样?

三、计算题: 1、一逆流式换热器刚投入工作时在下列参数下运行:t1'=360℃,t1''=300℃,t2'=30℃, t2''=200℃,G1C1=2500W/℃,K=800W/(m2℃)。运行一年后发现,在G1C1、G2C2以及t1'、t2'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冷流体只能被加热的162℃,试确定此时的污垢热阻和热流体的出口温度是多少?(12分) 2、为了研究某种肋片管的对流换热性能,在传热风洞中进行空气横掠单管试验。 管长300mm,竖直布置,其内径为20mm,壁厚2.5mm。管壁导热系数为45W/(m℃),管内以压力1.013×105Pa、饱和温度为100℃的饱和水蒸气凝结来加热管外空气,实验中测得空气平均温度为30℃,单管换热量为450W,管端散热可忽略,试计算这时以管外径计算面积为基准的管外对流换热系数是多少?(已知管内凝结换热系数ɑ =15000('?t)-1/4)。(12分) 3、在两平行放置的相距很近的大平板1与2中插入一块很薄且两个表面黑度不等的第三块平板。已知t1=300℃,t2=100℃,ε4=0.5,ε2=0.8,当板3的A面朝向1时,板3的温度为170℃,当板3的B面朝向1时,稳态时板3的温度为260℃。试确定表面A、B各自的黑度(精确到2位有效数字)。(16分)

自主招生试题下载:浙江大学历年自主招生部分试题汇总

自主招生试题下载:浙江大学历年自主招生 部分试题汇总 自主招生试题下载,有同学想了解浙江大学近几年的自招面试题目,小编特意整理了,给大家看看,希望对你有帮助啊! 一、浙江大学2015自主招生试题 面试采用小组面试的形式,学生5—8人一组,考官也是差不多8人一组,每轮面试时间不少于45分钟。 每组考官根据考生情况等随机提问,没有固定的模式,关键是考查考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所体现的知识水平、批判思维、创新意识等。 浙大还注重考生的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学科特长,需要有学科竞赛获奖等材料来证明;创新潜质,则要看有没有获得专利等。 二、浙江大学2014自主招生面试题(部分) 面试就是考试,考生一进来,面试官就在全方位观察考生,考生言行举止等,都是考查的内容。考官通过全方位考查,看考生是否适合到浙大学习。 面试题:

说一下最能代表家乡特点的一个风俗。 你有什么绰号? 现在不仅有IQ(智商),EQ(情商),还有一种叫AQ,就是指抗打击能力,你觉得你在这3个方面哪个更加突出? 如果你未来成功的话,这3个Q当中,哪个所占的比例比较大? 爱因斯坦和达尔文,谁对人类的贡献更大? 从小到大,你印象最深、一直坚持的事情是什么? 20年以后,你能给你家乡带来什么? 考官一口气说10个词,请考生复述一遍。 你怎么看待医患纠纷? 你怎么看待学霸和你的关系?

请你用英文介绍下你的家庭情况。 你高中做的最有成就感的事情是什么? 用英语说下父母的童年。 如果PX项目落户你的家乡,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你觉得浙大现阶段有什么不足?有什么改进的建议? 你最喜欢自己高中的哪一点? 你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建议? 关于马航失联事件,如果你是国家领导人,你会对全国人民怎么说? 诸子百家是指哪些?你最倾向于哪一家? 如果你是乌克兰总统,你会怎么治理好这个国家,处理好克里米亚问题?假如你的生命只剩下两个小时,你会做点什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