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压实度检测方案

压实度检测方案

压实度检测方案
压实度检测方案

密实度检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

二、工艺流程

土方回填自检报监理验收密实度检测检测数据分析下层土回填

三、技术要求

1、第三方检测单位的有关资质、人员的上岗证和资质证等相关资料必须符合要求并上报监理公司。

2、回填碾压前应清除表面积水、淤泥、杂物和种植土、垃圾、树根等杂物,然后进行辗压。

3、碾压后报监理验收通过后进行首层土的回填,因场区各回填区域原始标高不同,故沙砾土回填厚度有所不同,回填时应先将坑洼填平压实后再进行整个场区的回填压实。场区采用分区域回填,并采用压路机碾压加固,因本施工区域地下水位较高,特别是池塘,如果首层土每层虚铺厚度仍为400-500MM,那么会发生橡皮土现象从而引起陷车现象,根据现场实际条件,对这些区域随时与监理现场协商虚铺厚度,目前按虚铺厚度1000 MM进行控制,争取首层土碾压后的厚度不超过800MM。然后进行辗压,辗压轮(夯)迹应相互搭接,防止漏压。使用8—15吨重的振动平碾时,宜先静压,后振压,辗压遍数一般为6—8遍。

4、首层土碾压要求表面平整密实,自检合格后,填写检测区土方分项评定表、20M标高方格网及坐标、检测点分布图、报验单及试验委托单后,报监理公司验收,由监理现场指定检测点,进行密实度检测。然后由监理会同业主、设计等方对检测数据判断合格与否,通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回填土。

5、二层以上回填土必须严格按每层虚铺厚度为400-500MM,碾压后的厚度不超过300 MM 进行控制,严禁超厚。

6、必须严格控制回填料的质量,填料中的淤泥、杂物、大石块等必须清理出场,若对填料进行取样试验,测得其现有含水量大于最优含水量,则在回填前需采取翻松、晾晒以及掺入干土等措施降低其含水量。

四、安全要求

1、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并系好帽带,严禁酒后作业。

2、现场车辆必须由专人佩带红袖章手拿红旗进行指挥,严禁现场车辆乱跑。

3、对新工人、特殊工作人员、机械操作人员必须进行岗位教育,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经常性的再教育。

4、机械操作人员施工前后必须对机械性能进行全面检查,防止机械带病作业。

5、现场采取洒水与人工清扫相结合的方式降低灰尘对环境的污染。

附图:各施工段回填土检测点图

三种常用的检测路基压实度检测的方法

路基压实度测定方法及其操作规程 灌砂法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1.1 本试验法适用于在现场测定基层(或底基层)、砂石路面及路基土的各种材料压实层的密度和压实度检测,但不适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的材料压实层的压实度检测。 1.2 用挖坑灌砂法测定密度和压实度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13.2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φ100mm的小型灌砂筒测试。 (2)当集料的最大粒径等于或大于13.2mm,但不大于31.5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200mm时,应用φ150mm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2 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 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 (1)灌砂筒:有大小两种,根据需要采用。型式和主要尺寸见图1及表1。当尺寸与表中不一致,但不影响使用时,亦可使用。储砂筒筒底中心有一个圆孔,下部装一倒置的圆锥形漏斗,漏斗上端面开口,直径与储砂筒底中心有一个圆孔,漏斗焊接在一块铁板上,铁板中心有一圆孔与漏斗上开口相接。在储砂筒筒底与漏斗顶端铁板之间设有开关。开关为一薄铁板,一端与筒底及漏斗铁板铰接在一起,另一端伸出筒身外,开关铁板上也有一个相同直径的圆孔。

图1 灌砂筒和标定罐(尺寸单位:mm)(2)金属标定罐: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罐,上端周围有一罐缘。 (3)基板: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方盘,盘的中心有一圆孔。 (4)玻璃板:边长约500--600mm的方形板。 (5)试样盘:小筒挖出的试样可用饭盒存放。大筒挖出的试样可用300mm×500mm×400mm的搪瓷盘存放。 (6)天平或台秤:称量10--15kg,感量不大于1g。用于含水量测定的天平精度,对细粒土、中粒土、粗粒土宜分别为0.01g、0.1g、1.0g。 (7)含水量测定器具:如铝盒、烘箱等。

压实度检测方法

灌砂法检测压实度方法及步骤 一、现场压实度检测准备工作 1、需要的仪器:灌沙筒、金属标定罐、基板样、天平或台秤、含水率测定器具、量砂(标准砂)。 2、标准击实试验数据: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 二、现场灌砂法压实度检测操作步骤: 1、首先要在实验地点选一块平坦表面,其面积不得小于基板面积,并将其清扫干净。 2、将基板放在此平坦表面上,沿基板中孔凿洞,在凿洞过程中应注意不使凿出的试样丢失,并随时将凿松的材料取出,放在已知质量的塑料袋内,密封。 3、试洞的深度应等于碾压层厚度。凿洞毕,称此袋中全部试样质量,准确至1克。减去已知塑料袋的质量后即为试样的总质量。 4、将灌沙筒直接安放在挖好的试洞上,这时灌沙筒内应放满砂,使灌沙筒的下口对准试洞。打开灌沙筒开关,让砂流入试洞内。直到灌沙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关闭开关,取走灌沙筒,称量筒内剩余砂的质量,准确至1克。 三、含水率测定和计算: 1、从挖出的全部试样中取有代表性的样品,放入铝盒内,用酒精燃烧法测其含水量。 2、(湿土+铝盒)-(燃烧后的干土+铝盒)=水重 水重除以干土重=含水量

四、压实度计算: 1、试洞内砂的质量=砂至满筒时的质量-灌沙完成后筒内剩余砂的质量-锥体的质量。 2、挖出土的总质量/试洞内砂的质量*标准砂的密度=路基土的湿密度。 3、干密度=湿密度/(1+0.01X含水量) 4、压实度=土的干密度/土的最大干密度*100%。 五、注意事项: 1、当填料最大粒径小于15mm、测定层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100mm的小型灌砂筒。 2、当填料粒径等于或者大于15mm、但不大于40mm,测定层超过150mm,但不超过200mm时,应采用?150mm的大型灌砂筒。

现场压实度检测方法

压实度检测方法 第一节压实度试验检测方法 路基、路面压实质量是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最重要的内在指标之一,只有对路基、路面结构层进行充分压实,才能保证路基、路面的强度。刚度及路面的平整度,并可以保证及 延长路基、路面工程的使用寿命。 现场压实质量用压实度表示,对于路基土及路面基层,压实度是指工地实际达到的干密度与室内标准击实试验所得的最大于密度的比值;对沥青路面,压实度是指现场实际达到的 密度与室内标准密度的比值。 一、标准密度(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的确定方法 由于筑路材料结构层次等因素的不同,确定室内标准密度的方法也多样化,有些方法需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最大干密度是指在标准击实曲线(驼峰曲线)上最大的干密度值,该 值对应的含水量即为最佳含水量。 (一)路基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确定方法 路基受到的荷载应力,随深度而迅速减少,所以路基上部的压实度应高一些;另外,公路等级高,其路面等级也高,对路基强度的要求则相应提高,所以对路基压实度的要求也应高一些。因此,高速、一级公路路基的压实度标准,对于路床0~80cm应不小于95%,路堤80~150cm应不小于93%,150cm以下应不小于90%;对于零填及路堑、路槽底面以 0~30cm应不小于95%。 在平均年降雨量少于150mm且地下水位低的特殊干旱地区(相当于潮湿系数≤0.25地区)的压实度标准可降低2%~3%。因为这些地区雨量稀少,地下水位低,天然土的含水量大大低于最佳含水量,要加水到最佳含水量情况下进行压实确有很大困难,压实度标准适当降低也不致影响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在平均年降雨量超过2000mm,潮湿系数>2的过湿地区和不能晾晒的多雨地区,天然土的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5%时,要达到上述的要求 极为困难,应进行稳定处理后再压实。 由于上的性质、颗粒的差别,确定最大干密度的方法也有区别,除了一般上的“击实法”以外,还有粗粒上和巨粒上最大干密度的确定方法。由于击实功的不同,可分为重型和轻型击实,两个试验的原理和基本规律相似,但重型击实试验的击实功提高了4.5倍。击实试验中按采集土样的含水量,分湿土法和干土,法;按土能杏重复使用,也分为两种,即土能重复使用和不能重复使用。选择时应根据下列原则进行: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按击实试验方法种类中规定选择轻型或重型试验方法;根据土的性质选用于土法或湿土法,对于高含水量上宜选用湿土法;对于非高含水量土则选用于土法;除易击碎的试样外)试样可以重复使用。 振动台法与表面振动压实仪法均是采用振动方法测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前者是整个土样同时受到垂直方向的振动作用,而后者是振动作用自上体表面垂直向下传递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元粘聚性自由排水上这两种方法最大干密度试验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但前者试验设备及操作较复杂,后者相对容易,且更接近于现场振动碾压的实际状况。因此,使用时可根据试验设备拥有情况择其一即可,但推荐优先采用表面振动压实仪法。已有的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砂、卵、漂石及堆石料等无粘聚性自由排水上而言,一致公认采用振动方法而不是普通击实法。因此,建议采用振动方法测定无粘聚性自由排水土的最大干密度。 各试验方法的仪器设备、试验步骤等详见《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I051-93)。 (二)路面基层混合料最大干密度及最佳含水量确定方法 常见的路面基层材料有半刚性基层及粒料类基层,粒料类基层最大干密度的确定可参照粗粒土和巨粒土的振动法。半刚性基层材料按照《公路工程元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94)执行,用标准击实法求得,但当粒料含量高时(50%以上),由于击实筒空间

路基压实度测定方法与及其操作规程

路基压实度测定方法与及其操作规程 灌砂法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1.1 本试验法适用于在现场测定基层(或底基层)、砂石路面及路基土的各种材料压实层的密度和压实度检测,但不适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的材料压实层的压实度检测。 1.2 用挖坑灌砂法测定密度和压实度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13.2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φ100mm的小型灌砂筒测试。 (2)当集料的最大粒径等于或大于13.2mm,但不大于31.5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200mm时,应用φ150mm 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2 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 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 (1)灌砂筒:有大小两种,根据需要采用。型式和主要尺寸见图1及表1。当尺寸与表中不一致,但不影响使用时,亦可使用。储砂筒筒底中心有一个圆孔,下部装一倒置的圆锥形漏斗,漏斗上端面开口,直径与储砂筒底中心有一个圆

孔,漏斗焊接在一块铁板上,铁板中心有一圆孔与漏斗上开口相接。在储砂筒筒底与漏斗顶端铁板之间设有开关。开关为一薄铁板,一端与筒底及漏斗铁板铰接在一起,另一端伸出筒身外,开关铁板上也有一个相同直径的圆孔。 图1 灌砂筒和标定罐(尺寸单位:mm)(2)金属标定罐: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罐,上端周围有一罐缘。 (3)基板: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方盘,盘的中心有一圆孔。 (4)玻璃板:边长约500--600mm的方形板。

(5)试样盘:小筒挖出的试样可用饭盒存放。大筒挖出的试样可用300mm×500mm×400mm的搪瓷盘存放。 (6)天平或台秤:称量10--15kg,感量不大于1g。用于含水量测定的天平精度,对细粒土、中粒土、粗粒土宜分别为0.01g、0.1g、1.0g。 (7)含水量测定器具:如铝盒、烘箱等。 (8)量砂:粒径0.3~0.6mm清洁干燥的砂,约20-40kg,使用前须洗净、烘干,并放置足够的时间,使其与空气的湿度达到平衡。 (9)盛砂的容器:塑料桶等。 (10)其它:凿子、螺丝刀、铁锤、长把勺、长把小簸箕、毛刷等。 表1 灌砂仪的主要尺寸要求

压实度检测的常规方法及注意点

压实度检测的常规方法及注意点 一、压实度检测原理 压实度是控制土料、无机结合料、砂砾混合料及沥青混合料等压实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压实度反应了现场压实后填筑材料的密实状况。压实度越高,密度越大,材料整体性能越好。例如:在道路施工中,对路基、路面结构层进行充分碾压后,才能保证其强度和刚度,投入使用后不致出现路面下沉、凹陷、裂缝。在房屋建筑工程中,为使浇筑的地坪不致下沉出现开裂,对基础回填也有压实度要求。 所谓压实度是指在施工现场抽取的样土经烘干至恒重测得的干密度与室内标准击实所得的最大干密度的比值。例如:10%灰土层现场取样的干密度为1.61g/cm3,设计压实度指标为≥97%,标准击实的最大干密度为1.67g/cm3取样的压实度为1.61/1.67=96.4%,不符合设计要求。 二、击实实验 土样的密度与含水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密度 最大干密度 含水量 最佳含水量 密度随含水量的不断增大而增大,当达到最大值时,随含水量的不断增大而减小。标准击实试验就是获得土样的干密度与含水量的关系曲线,然后求得最大干密度下的含水量即最佳含水量。 标准击实试验根据击实功的不同分为重型击实和轻型击实二种。实验室试验一般是通过调整击实锤重量及落距、样土体积来转换轻型或重型试验。选择何种试验方法应根据施工技术要求及施工工艺来确定。在实际操作中采用选择何种试验方法必须要明确。因为二者由于击实功的不同,所得的干密度相差甚远,对以此为基准计算得出的压实度结果截然不同。通常是道路、场地等按市政道路设计要求的应采用重型击实;一般的房屋建筑工程回填以轻型击实为多。

标准击实的作用:一是取得的最佳含水量可为实际施工中提供材料含水量的控制指标;二是为以后的压实度检测提供最大干密度标准值。 (一)、试样制备的注意点 1、试样含水量的确定 标准击实的试件一般制备6个,其中5个是用作正常实验,一个备用。在制备试件时应注意控制试件的预估最佳含水量。通常是土样的塑性指标,若不知塑性指标时可根据经验来确定。即:素土为:14%左右、5%灰土为:14%左右、7%灰土为:16%左右、9%灰土为:18%左右、砂石混合料为:5%左右、二灰碎石为:8%左右。其中灰土混合料的含灰量与含水量是成正比的,含灰量高预估最佳含水量就相应提高;砂石混合料中砂的比例大,预估最佳含水量应相应增大;同理二灰碎石的二灰比例大,预估最佳含水量应相应增大。确定预估最佳含水量后,根据预估最佳含水量按一定等距确定5个试件的含水量。例如:素土的5个试件含水量分别为:10%、12%、14%、16%、18%。 2、试样土的搅拌与浸润 盛放试样的容器需保证不吸水,甚至可用湿布将容器擦拭一遍。加水可用洒水壶均匀喷洒。加水后,试样土必须反复搅拌均匀,否则会导致平行含水量测定的不准确或数据作废。试样土搅拌均匀后应放入密封容器中浸润24小时,浸润时间不能过短以保证水分充分均匀扩散。 (二)、试件制作的注意点 在试件的制作中应注意控制试件的高度,试件高度控制在高于试样筒3mm,不宜过高或过低,否则会影响击实功及试件不容易削平。对于无经验的初试者可尝试以下方法:若分5层击实的,将试样土平均分成5份,逐份加入击实。同理分3层的将试样土平均分成3份,逐份加入击实。每层击实完毕后应将样土表面刨毛,后再加入第二份样土进行击实,这样可使层间能充分结合。 当一个试样击实完毕后,对高出试样筒的余土沿筒口削除,尽量与试样筒口平齐,否则会影响试件密度的准确性。因为计算试件的湿密度是以试样筒的容积作为试件的体积,以试件质量除以试样筒的容积得出试件湿密度。如果试件高出试样筒,则湿密度会偏大,反之则偏小。 在试件中取含水量测定样品时注意取样需具有代表性,取样部位宜分别在试

石灰土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压实度试验方法

石灰土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压实度试验方法 试验室2010-05-08 12:37:16 阅读79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1)仪器设备 ①小型击实仪一套(详见附图4.2); 技术性能为:锤质量2.6kg,锤底直径70mm,落高300mm,击实筒直径50mm,高50mm,其容积为100cm3。单位体积击实功:30击时为2207kJ/m3,35击时为2575kJ/m3,40击时为2943kJ/m3。 ②天平(感量0.001g),③上皿天平(称量500g,感量0.1g),④筛子(筛孔2mm),⑤烘箱及 盛土铝盒若干。 (2)材料准备 将土捣碎,通过2mm筛孔,选取1.5~2.0kg的土样,测其含水量,换算成干质量,按照设计的石灰剂量准确掺入熟石灰,并仔细拌匀。加入稍低于按经验估计的最佳含水量(约土样液限的0.65倍),再 充分拌匀备用。 (3)实验步骤 将两半圆筒3(见附图4.2)用少许煤油涂抹后,合拢起来放入底座1内,即将垫板9放入,拧紧螺丝2然后上套筒4,将折合干质量约200g的混合料装入套筒内,盖上活塞5,插入导杆7和夯锤6,夯击次数:砂性土的石灰土为30次;粉性土的石灰土为35次;粘性土的石灰土为40次;夯实试验应在坚实的地面(如水泥混凝土或块石)上进行,松软地面会影响测定结果。 试件按规定次数击实后,谨慎地将导杆、活塞及套筒取下,用土刀仔细地沿圆筒边缘将试件多余部分削去,表面与圆筒齐平拆开两半圆筒,或用锤自下向上将试件轻轻顶出,称其湿质量准确至0.1g。同时取样少许,测定其含水量。求该试件的干密度。如此重作数次(一般最好不少于5次),每次增加含水量2~3%一直做到水分增加而试件密度开始降低时为止。注意每次装筒的混合料质量要大致相等,过多或过 少都会影响试验结果。 (4)计算 试件干密度按下式计算: 式中ρd——试件干密度(g/cm3); ρ0——试件湿密度(g/cm3); ω1——试件含水量(%)。

压实度实验

资料一 现场用灌砂法检测压实度操作规程 一、检测依据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 二、检测原理 通过等集体法用标准砂的密度来测定土的密度,然后和试验室标准击实试验 所得出的最大干密度相比较得出压实度。 三、使用范围 3.1本试验法适用于现场测定路基,基层或底基层及砂石路面的各种细粒土,中粒土,粗料土,包括天然砂砾土、级配砂砾料、级配碎石及水泥、石灰、粉煤灰稳定土等的密度和压实度。也适用于沥青表面处治,沥青贯入式路面层的密度和压实度检测,但不适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材料的压实度检测。 3.2用挖坑灌砂法测定密度和压实度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3.2.1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15mm,测定层的厚度不150mm时,宜采用φ100mm的小型灌砂洞测试。 3.2.2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大于或等于15mm,但不大于40mm,测定层的厚度超过150mm,但不200mm时,应用φ150mm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四、本试验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 4.1灌砂筒:有大小两种,为一金属圆筒(可用镀锌铁皮制作)有大小两种,上部储砂筒小筒容积为2120cm3,大筒容积为4600cm3,筒底中心有一个圆孔。下部装一倒置的圆锥形漏斗,漏斗上端开口,直径与储砂筒的圆孔相同,漏斗焊接在一块铁板上,铁板中心有一圆孔与漏头上开口相接。自储砂筒筒底与漏斗顶端铁板之间设有开关。开关为一薄铁板,一端与筒底及斗铁板铰接在一起,另一端伸出筒身外,开关铁板上也有一个相同直径的圆孔。 4.2金属标准罐:用薄铁板作金属罐,用于小罐砂筒的内径为100mm,高150mm,用于大灌砂筒的直径为150mm,高200mm,上端周围均有一罐缘。 4.3基板:用薄铁板制作,用于小灌砂筒的基板为边长350㎜深40mm的金属方盘,盘的中心有一直径为150mm的圆孔。 4.4玻璃板:边长约500mm(用于小灌砂筒)或600mm(用于大灌砂筒)的方形板。 4.5试样盘:小筒挖出的试样可用饭盒存放、大筒挖出的试样可用300mm×500mm×400mm的搪瓷盘存放。 4.6天平或台称:称量10-15kg,数量不大于1g,用于含水量测定的天平精 度,对细粒土、中粒土、粗粒土宜分别为0.01g、0.1g、1.0g。 4.7含水量测定器具:如铝盒、烘箱等。 4.8量砂:粒径0.30-0.60mm或0.25-0.50mm清洁干燥的均匀砂,约20-40kg,使用前须洗净烘干,并放置足够的时间,使其与空气的湿度达到平衡。 4.9盛砂的容器:塑料桶等。

公路路基压实度的检测方法

公路路基压实度的检测方法 论文导读:路面结构承受一定的受力都是传递到路基上的。所以路基上部的压实度应高一些。是一种破坏性的检测方法。路基,公路路基压实度的检测方法。关键词:路基,压实度,检测方法 引言: 路面结构承受一定的受力都是传递到路基上的,压实路基是必须的,必须提高路基的承载力,减少由于路基不稳定造成的路面结构的破坏。 1 压实度试验检测方法 一、标准密度(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的确定方法 由于筑路材料结构层次等因素的不同,确定室内标准密度的方法也多样化,有些方法需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最大干密度是指在标准击实曲线(驼峰曲线)上最大的干密度值,该值对应的含水量即为最佳含水量。 (一)路基土的最大子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确定方法 路基受到的荷载应力,随深度而迅速减少,所以路基上部的压实度应高一些;另外,公路等级高,其路面等级也高,对路基强度的要求则相应提高,所以对路基压实度的要求也应高一些。因此,高速、一级公路路基的压实度标准,对于路床0~80cm应不小于95%,路堤80~150cm应不小于93%,150cm以下应不小于90%;对于零填及路堑、路槽底面以下0~30cm应不小于95% 。 在平均年降雨量少于150mm且地下水位低的特殊干旱地区(相当于潮湿系数≤ 0.25地区)的压实度标准可降低2%~3%。免费论文,路

基。因为这些地区雨量稀少,地下水位低,天然土的含水量大大低于最佳含水量,要加水到最佳含水量情况下进行压实确有很大困难,压实度标准适当降低也不致影响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在平均年降雨量超过2000mm,潮湿系数>2的过湿地区和不能晾晒的多雨地区,天然土的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5%时,要达到上述的要求极为困难,应进行稳定处理后再压实。 由于上的性质、颗粒的差别,确定最大干密度的方法也有区别,除了一般上的“击实法”以外,还有粗粒上和巨粒上最大干密度的确定方法。由于击实功的不同,可分为重型和轻型击实,两个试验的原理和基本规律相似,但重型击实试验的击实功提高了4.5倍。击实试验中按采集土样的含水量,分湿土法和干土,法;按土能否重复使用,也分为两种,即土能重复使用和不能重复使用。选择时应根据下列原则进行: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按击实试验方法种类中规定选择轻型或重型试验方法;根据土的性质选用于土法或湿土法,对于高含水量土宜选用湿土法;对于非高含水量土则选用干土法;(除易击碎的试样外)试样可以重复使用。 振动台法与表面振动压实仪法均是采用振动方法测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前者是整个土样同时受到垂直方向的振动作用,而后者是振动作用自上体表面垂直向下传递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无粘聚性自由排水土这两种方法最大干密度试验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但前者试验设备及操作较复杂,后者相对容易,且更接近于现场振动碾压的实际状况。因此,使用时可根据试验设备拥有情况择其一即可,但推荐优先

压实度检测试验作业指导书

压实度检测试验作业指导书 室外试验: 压实度试验检测2人,试验用时25-40分钟。 目的和适用范围 1.1本方法适用于在现场测定基层(或底基层)、砂石路面及路基土的各种材料压实层的密度和压实度检测。但不适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材料的压实度检测。 1.2用挖坑灌砂法测定密度和压实度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13.2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Φ100mm的小型灌砂筒测试。 ⑵当集料的最大粒径等于或大于13.2mm,但不大于 31.5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200mm,时,应用Φ150mm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2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 本方法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 ⑴灌砂筒:有大小两种,根据需要采用。主要尺寸见表

T 0921。当尺寸与表中不一致,但不影响使用时,亦可使用。上部为储砂筒,筒底中心有一个圆孔。下部装一倒置的圆锥形漏斗,漏斗上端面开口,直径与储砂筒的圆孔相同,漏斗焊接在一块铁板上,铁板中心有一圆孔与漏斗上开口相接。在储砂筒筒底与漏斗顶端铁板之间设有开关。开关为一薄铁板,一端与筒底及漏斗铁板铰接在一起,另一端伸出筒身外,开关铁板上也有一个相同直径的圆孔。 ⑵金属标定罐: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罐,上端周围有一罐缘。 ⑶基板: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方盘,盘的中心有一圆孔。 ⑷玻璃板:边长约500~600mm的方形板。 ⑸试样盘:小筒挖出的试样可用饭盒存放,大筒挖出的试样可用300mm×500mm×40mm的搪瓷盘存放。 ⑹天平或台秤:称量10~15kg,感量不大于1g。用于含水率测定的天平精度,对细粒土、中粒土、粗粒土宜分别为 0.01g、0.1g、1.0g。 ⑺含水率测定器具:如铝盒、烘箱等。

灌砂法检测路基压实度总结报告

灌砂法检测路基压实度总结报告

目录 一、路基检测方法概述 (1) 二、土的最大干密度的确定 (1) 2.1、击实试验方法的选取 (1) 2.2、不同类土最大干密度的确定 (2) 三、灌砂筒的选用 (2) 四、量砂松方密度的标定 (2) 4.1、储砂筒中砂面高度、砂的总重对量砂密度的影响 (2) 4.2、标定罐深度对量砂密度的影响 (3) 4.3、量砂的颗粒级配组成对量砂密度的影响 (3) 五、现场检测注意事项 (4) 5.1、试坑数量、位置、深度、形状的选择 (4) 5.2、土的含水量的测定 (5)

灌砂法检测路基压实度总结报告 一、路基检测方法概述 保证路基应有强度和稳定性的一项最经济有效的技术措施是路基压实,而现场路基压实的质量通常用压实度来衡量。路基压实度的检测有环刀法、灌砂法、核子密度仪法等试验方法,而灌砂法是路基压实度检测中最常用的试验方法,适用于现场测定细粒土、砂类土和砾类土的密度。灌砂法虽简单易学,但影响测试结果的因素较多,如果掌握不好,容易引起较大误差或错误。如何保证灌砂法检测路基压实度的精度,本文通过实践经验对这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二、土的最大干密度的确定 压实度就是土在压实后达到接近最大干密度的程度,施工压实度公式: K=d/c 式中:K---测试点的施工压实度(%); d---试样的干密度(g/cm3); c---由击实实验得到的最大干密度(g/cm3); 试样最大干密度c的值通过击实实验方法来确定,而且土质不同它的值也不相同。 2.1、击实试验方法的选取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中明确规定,路基压实度以重型击实试验法为准。 现在各国使用的击实试验方法分为轻型击实试验法和重型击实试验法,两种击实试验法的差异主要是击实功能的差别,重型击实试验法的单位击实功比轻型击实试验法要提高4.5倍,这样对同样的土质来讲,采用重型击实试验法时其最大干密度提高(经试验一般可提高6%~20%)。但有的施工单位却仍使用轻型击实试验法,这样得出的最大干密度值比实际要小,导致计算得到的压实度值偏大。

回填土压实度试验方法及试验记录方案

浅谈土方压实度试验方法及试验记录填写 一、试验方法 1.挖坑灌砂法测定压实度试验方法目的和适用范围 1.1 本试验法适用于在施工现场测定基层(或底基层)、砂石及路基土的各种材料压实层的密度和压实度,也适用于沥青表面处理、沥青贯入式路面层的密度和压实度检测,但不适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材料的压实度检测(也适用于甲方或监理要求全部使用此法检测土方密实度)。 1.2 用挖坑灌砂法测定压实度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15mm、测定的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φ100mm的小型灌砂筒测试。 ②当集料的最大粒径等于或大于15mm,但不大于40mm,测定的厚度超过150mm,但不超过200mm时,应用φ150mm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1.3测定现场含水量所用材料数量 ①在挖出的全部材料中取具有代表性的样品,放在铝盒或搪瓷盘中, 测定其含水量以%计,样品数量如下:用小型灌砂筒测定时,对于细粒土,不少于100g;对于各种中粒土,不少于500g。用大灌砂筒测定时,于细粒土,不少于200g;对于各种中粒土,不少于1000g;对于粗粒土或水泥、石灰、粉煤灰等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宜将取出的全部材料烘干,且不少于2000g,称其质量,准确至1g。(注:当为沥青表面处治或沥青贯入式结构类材料时,则省去测定含水量步骤。) 1.4挖坑灌砂法测定压实度试验方法的注意事项 ①量砂的松干密度要准确,重复使用时,用后应过筛,拣除混杂物并晾干,尽量同松房密度标定时的洁净、干燥状况一致。 ②一般都应尽量使用基板,确保试验精度,除非测点表面非常平整、 光滑。 ③试坑深度应恰好等于压实层厚度,坑壁笔直,上下口直径相等,

压实度检测方法

压实度检测方法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灌砂法检测压实度方法及步骤 一、现场压实度检测准备工作 1、需要的仪器:灌沙筒、金属标定罐、基板样、天平或台秤、含水率测定器具、量砂(标准砂)。 2、标准击实试验数据: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 二、现场灌砂法压实度检测操作步骤: 1、首先要在实验地点选一块平坦表面,其面积不得小于基板面积,并将其清扫干净。 2、将基板放在此平坦表面上,沿基板中孔凿洞,在凿洞过程中应注意不使凿出的试样丢失,并随时将凿松的材料取出,放在已知质量的塑料袋内,密封。 3、试洞的深度应等于碾压层厚度。凿洞毕,称此袋中全部试样质量,准确至1克。减去已知塑料袋的质量后即为试样的总质量。 4、将灌沙筒直接安放在挖好的试洞上,这时灌沙筒内应放满砂,使灌沙筒的下口对准试洞。打开灌沙筒开关,让砂流入试洞内。直到灌沙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关闭开关,取走灌沙筒,称量筒内剩余砂的质量,准确至1克。 三、含水率测定和计算: 1、从挖出的全部试样中取有代表性的样品,放入铝盒内,用酒精燃烧法测其含水量。 2、(湿土+铝盒)-(燃烧后的干土+铝盒)=水重 水重除以干土重=含水量

四、压实度计算: 1、试洞内砂的质量=砂至满筒时的质量-灌沙完成后筒内剩余砂的质量-锥体的质量。 2、挖出土的总质量/试洞内砂的质量*标准砂的密度=路基土的湿密度。 3、干密度=湿密度/(1+含水量) 4、压实度=土的干密度/土的最大干密度*100%。 五、注意事项: 1、当填料最大粒径小于15mm、测定层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100mm的小型灌砂筒。 2、当填料粒径等于或者大于15mm、但不大于40mm,测定层超过150mm,但不超过200mm时,应采用?150mm的大型灌砂筒。

使用灌砂法检测路基压实度的注意事项-任峰

用灌砂法检测路基压实度的几点注意事项 任峰 (黑龙江省农垦哈尔滨管理局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黑龙江哈尔滨150090) 摘要:灌砂法是目前公路建设中应用最广泛的压实度检测方法,本人根据在大广高速大庆段建设过程中总结的实践经验,从标准击实试验、量砂标定、现场检测三个方面提出了灌砂法检测压实度的一些注意事项,希望引起大家重视并在公路路基压实度检测中尽量避免。 关键词:灌砂法;压实度;注意事项 1标准击实试验注意事项 1.1试验室得出的最大干密度是压实度评定的基准值,它直接决定着路基压实结果的可靠性,因此,标准密度的室内试验确定要规范操作、数据真实,试验条件与实际压实条件相接近,同时要进行平行试验确定最大干密度。 1.2不同土类最大干密度差别很大,要保证所选取土样的最大干密度具有代表性。因此应严格按规范、规程中相关规定来确定不同土类、不同范围的土的最大干密度。当土类发生变化时必须重新做击实试验来确定该类土的最大干密度。 1.3工地上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图解法对击实试验数据进行处理。但图解法在绘制曲线过程受试验人员的能力、经验等影响因素很大,曲线的峰值点位置不准确。实践证明图解法所得到的最大干密度要小于或等于实际最大干密度。为了得到更精确的数据,建议采用幂函数拟合曲线等数值方法分析曲线的分布规律,确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2量砂标定注意事项 2.1灌砂法基本原理是用标准砂来置换试洞中的集料,利用试洞中的砂质量换算试洞体积。砂密度偏大会造成试洞换算体积偏小,压实度偏大;砂密度偏小会造成试洞换算体积偏大,压实度偏小。因此量砂密度标定准确与否直接影响路基压实度的检测精度。砂的颗粒组成、储砂筒砂面高度、砂的总重、标定罐深度等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量砂的密度。标定工作不容忽视,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2.2量砂必需采用洁净干燥的标准砂(粒径0.25~0.50或0.30~0.60mm)。不同颗粒粒径组成的砂,其级配不同,密度也明显不同。《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2007)明确指出使用粒径0.3~0.6mm 砂的重现性最好。每换一次量砂时都必须测定松方密度,同时漏斗中的余砂重量也要重新测定。 2.3要严格遵守《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2007)中对储砂筒砂面高度和标定罐深度的要求。筒内砂的高度与筒顶的距离不超过15mm,原因是不同砂面高度的砂下落速度也不同,会导致标定罐内砂的密实程度也不同。标定罐的深度对砂的密度有影响,标定罐的深度减2.5cm,砂的密度降低约1%。因此,标定罐的深度应与现场试洞的深度一致。此外,储砂筒内砂的质量准确至1g并在每次标定及试验中都维持不变。因为只有砂总重相同,其下落速度才能保持一致,从而提高量砂使用的准确性。 2.4锥砂质量大小对现场试验精度有直接影响。锥砂质量偏大,造成试洞中砂质量偏小,试洞换算体积相应偏小,压实度值偏大。锥砂质量偏小,造成试洞中砂质量偏大,试洞换算体积相应偏大,压实度相应偏小。标定锥砂重必须在现场多次重复标定,取平均值,确保试验准确性。

挖坑灌砂法测定压实度试验指导书

挖坑灌砂法测定压实度试验指导书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1.1 本试验法适用于在现场测定基层(或底基层)、砂石路面及路基土的各种材料压实层的密度和压实度,也适用于沥青表面处治、沥青贯入式路面层的密度和压实度检测,但不适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材料的压实度检测。 1.2 用挖坑灌砂法测定密度和压实度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15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 φ100mm的小型灌砂筒测试。 )当集料的最大粒径等于或大于15mm,但不大于40mm,测定层的厚度超过 150mm,但不(2 超过200mm时,应用φ150mm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2 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 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 (1)灌砂筒:有大小两种,根据需要采用。型式和主要尺寸见图1及表1。当尺寸与表中不一致,但不影响使用时,亦可使用。储砂筒筒底中心有一个圆孔,下部装一倒置的圆锥形漏斗,漏斗上端面开口,直径与储砂筒底中心有一个圆孔,漏斗焊接在一块铁板上,铁板中心有一圆孔与漏斗上开口相接。在储砂筒筒底与漏斗顶端铁板之间设有开关。开关为一薄铁板,一端与筒底及漏斗铁板铰接在一起,另一端伸出筒身外,开关铁板上也有一个相同直径的圆孔。

图1 灌砂筒和标定罐(尺寸单位:mm) (2)金属标定罐: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罐,上端周围有一罐缘。 (3)基板: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方盘,盘的中心有一圆孔。 1 (4)玻璃板:边长约500--600mm的方形板。 (5)试样盘:小筒挖出的试样可用饭盒存放。大筒挖出的试样可用 300mm×500mm×400mm的搪瓷盘存放。 (6)天平或台秤:称量10--15kg,感量不大于1g。用于含水量测定的天平精度,对细粒土、中粒土、粗粒土宜分别为0.01g、0.1g、1.0g。 (7)含水量测定器具:如铝盒、烘箱等。 (8)量砂:粒径0.3,0.6mm或0.25,0.5mm清洁干燥的均匀砂,约20,40kg,使用前须洗净、烘干,并放置足够的时间,使其与空气的湿度达到平衡。 (9)盛砂的容器:塑料桶等。 (10)其它:凿子、改锥、铁锤、长把勺、长把小簸箕、毛刷等。

路基压实度的检测方式及存在问题的探讨

路基压实度 路基压实度【degree of compaction】(原:指的是土或其他筑路材料压实后的干密度与标准最大干密度之比,以百分率表示。)路基压实度是路基路面施工质量检测的关键指标之一,表征现场压实后的密度状况,压实度越高,密度越大,材料整体性能越好。 简介 密度(最大干密度)确定和现场密度试验。 设质量监督总站组织编写)路基压实度是填土工程的质量控制指标。先取压实前的土样送试验室测定其最佳含水量时的干密度,此为试样干密度。再取由实试验后所得的试样最大干密度,用实际干密度除以最大干密度即是土的实际压实度。用此数与标准规定的压实度 路基压实度=试样干密度/最大干密度(100%) 传统压实度检验方法 ①环刀法,是一种破坏性的检测方法,适用于不含骨料的细粒土。优点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缺点是受土质限制,当环刀打入土中时,产生的应力使土松动,壁厚时产生的应力较大,因此干密度有所降低。②灌砂法,是一种破坏性检测方法,适用于各类土。优点是测定值精确;缺点是操作较复杂,须经常测定标准砂的密度和锥体重。③核子密度仪法,是一种非破坏性测定方法。能快速测定湿密度和含水量,满足现场快速、无破损的要求,并具有操作方便,显示直观的优点,但应与灌砂法进行对比标定后方可使用。 灌沙法的检测步骤 首先要在试验地点选一块平坦表面,其面积不得小于基板面积,并将其清扫干净。将基板放在此平坦表面上,沿基板中孔凿洞,洞的直径100毫米,在凿洞过程中应注意不使凿出的试样丢失,并随时将凿松的材料取出,放在已知质量的塑料袋内,密封。试洞的深度应等于碾压层厚度。凿洞毕,称此袋中全部试样质量,准确至1 克。减去已知塑料袋的质量后即为试样的总质量。然后从挖出的全部试样中取有代表性的样品,放入铝盒,用酒精燃烧法测其含水量。最后将灌砂筒直接安放在挖好的试洞上,这时灌砂筒内应放满砂,使灌砂筒的下口对准试洞。打开灌砂筒开关,让砂流入试洞内。直到灌砂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关闭开关,取走灌砂筒,称量筒内剩余砂的质量,准确至1克。试洞内砂的质量=砂至满筒时的质量-灌砂完成后筒内剩余砂的质量-锥体的质量。挖出土的总质量除以试洞内砂的质量再乘以标准砂的密度可计算路基土的湿密度。干密度就等于湿密度/(1+0.01*含水量) 压实度就等于土的干密度/土的最大干密度*100% 在路基施工过程中,为控制好路基压实质量,提高现场压实机械的工作效率,需要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通过试验准确确定不同种类填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二是现场控制填土的含水量。实际施工中,填土的含水量是一个影响压实效果的关键指标,路基施工中当含水量过大时应翻松晾晒或掺灰处理,降低含水量;当含水量过低时,应翻松并洒水闷料,以达到较佳的含水量。三是分层填筑、分层碾压。施工前,要先确定填土分层的压实厚度。

压实度检测方案

密实度检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 二、工艺流程 土方回填自检报监理验收密实度检测检测数据分析下层土回填 三、技术要求 1、第三方检测单位的有关资质、人员的上岗证和资质证等相关资料必须符合要求并上报监理公司。 2、回填碾压前应清除表面积水、淤泥、杂物和种植土、垃圾、树根等杂物,然后进行辗压。 3、碾压后报监理验收通过后进行首层土的回填,因场区各回填区域原始标高不同,故沙砾土回填厚度有所不同,回填时应先将坑洼填平压实后再进行整个场区的回填压实。场区采用分区域回填,并采用压路机碾压加固,因本施工区域地下水位较高,特别是池塘,如果首层土每层虚铺厚度仍为400-500MM,那么会发生橡皮土现象从而引起陷车现象,根据现场实际条件,对这些区域随时与监理现场协商虚铺厚度,目前按虚铺厚度1000 MM进行控制,争取首层土碾压后的厚度不超过800MM。然后进行辗压,辗压轮(夯)迹应相互搭接,防止漏压。使用8—15吨重的振动平碾时,宜先静压,后振压,辗压遍数一般为6—8遍。 4、首层土碾压要求表面平整密实,自检合格后,填写检测区土方分项评定表、20M标高方格网及坐标、检测点分布图、报验单及试验委托单后,报监理公司验收,由监理现场指定检测点,进行密实度检测。然后由监理会同业主、设计等方对检测数据判断合格与否,通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回填土。 5、二层以上回填土必须严格按每层虚铺厚度为400-500MM,碾压后的厚度不超过300 MM 进行控制,严禁超厚。 6、必须严格控制回填料的质量,填料中的淤泥、杂物、大石块等必须清理出场,若对填料进行取样试验,测得其现有含水量大于最优含水量,则在回填前需采取翻松、晾晒以及掺入干土等措施降低其含水量。 四、安全要求 1、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并系好帽带,严禁酒后作业。 2、现场车辆必须由专人佩带红袖章手拿红旗进行指挥,严禁现场车辆乱跑。 3、对新工人、特殊工作人员、机械操作人员必须进行岗位教育,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经常性的再教育。 4、机械操作人员施工前后必须对机械性能进行全面检查,防止机械带病作业。 5、现场采取洒水与人工清扫相结合的方式降低灰尘对环境的污染。 附图:各施工段回填土检测点图

关于公路路基路面压实度评定方法

公路路基路面压实度评定方法 压实度是施工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质量指标,压实度不够成为高速公路发生早期损坏原因之一。 1、现场测定(或计算)基层(或底基层)、砂石路面及路基土的各种材料的施工压实度常用挖坑灌砂法、环刀法等。施工压实度按下式计算: K=ρd ρc ×100 (1) 式中:K——测定地点的施工压实度,%; ρd——试样的干密度,g cm3 ?; ρc——由击实试验得到的试样的最大干密度,g cm3 ?。 2、对沥青路面的压实度,新的施工规范已经明确地转变对压实度的观念,即由原来采用的钻孔密度控制压实度转变为重点以压实工艺为主,钻孔作为辅助性检验。钻孔取样应在路面完全冷却后进行,对普通沥青路面通常在第二天取样,对改性沥青及SMA路面宜在第三天以后取样。沥青面层的压实度按下式计算: K=D D0 ×100 (2) 式中:K—沥青层某一测定部位的压实度,%; D—由试验测定的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实际密度,g cm3 ?; D0—沥青混合料的标准密度,g cm3 ?。 沥青路面的压实度,采取重点控制碾压工艺过程,适度钻孔抽检压实度校核的方法。 对于碾压工艺的控制包括压路机的配置(台数、吨位及机型)、排列和碾压方式、压路机与摊铺机的距离、碾压温度、碾压速度、碾压路段长度等。 钻孔作为压实度辅助性检验,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实验室标准密度、最大理论密度、试验路密度中的1~2中作为钻孔法检验评定的标准密度计算压实度。施工中采用核子密度仪等无损检测设备进行压实度控制时,宜以试验路密度作为标准密度。 施工及验收过程中的压实度不得采用配合比设计时的标准密度,应按如下方法逐日检测确定标准密度: (1)以实验室密度作为标准密度,即沥青拌合厂每天取样1~2次实测的马歇尔试件密度,取平均值作为该批混合料铺筑路段压实度的标准密度。其试件成型温度与路面复压温度

土的压实度测试方法

土的压实度测试方法 一.挖坑灌砂法测定压实度试验法。 1、目的和适用范围 1.1本试验法适用于现场测定基层(或底基层)、砂石路面及路基土的各种材料压实层的密度和压实度检测,但不适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的材料压实层的压实度检测。 1.2用挖坑灌砂法测定密度和压实度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2.1最大粒径小于13.2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φ100mm的小型灌砂洞测试。 1.2.2的最大粒径大于或等于13.2mm,但不大于31.5mm,测定层的厚度超过200mm时,应用φ150mm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2、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 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器设备: 2.1灌砂筒:有大小两种,为一金属圆筒(可用镀锌铁皮制作),上部为储砂筒(小筒容积为2120cm3,大筒容积为4600cm3),筒底中心有一个圆孔。下部装一倒置的圆锥形漏斗,漏斗上端开口,直径与储砂筒的圆孔相同,漏斗焊接在一块铁板上,铁板中心有一圆孔与漏头上开口相接。自储砂筒筒底与漏斗顶端铁板之间设有开关。开关为一薄铁板,一

端与筒底及漏斗铁板铰接在一起,另一端伸出筒身外,开关铁板上也有一个相同直径的圆孔。 2.2金属标准罐:用薄铁板作的金属罐,上端周围均有一罐缘。 2.3基板:用薄铁板制作金属方盘,盘的中心有一圆孔。 2.4玻璃板:边长约500mm~600mm的方形板。 2.5试样盘:小筒挖出的试样可用饭盒存放、大筒挖出的试样可用300mm×500mm×400mm的搪瓷盘存放。 2.6天平或台称:称量10-15kg,感量不大于1g,用于含水率测定的天平精度,对细粒土、中粒土、粗粒土宜分别为0.01g、0.1g、1.0g。 2.7含水率测定器具:如铝盒、烘箱等。 2.8量砂:粒径0.30~0.60mm清洁干燥的砂,约20-40kg,使用前须洗净、烘干,并放置足够的时间,使其与空气的湿度达到平衡。 2.9盛砂的容器:塑料桶等。 2.10其它:凿子、改锥、铁锤、长把勺、长把小簸箕、毛刷等。 3、方法步骤 3.1按现行试验方法对检测对象试样用同种材料进行击实试验,得到最大干密度(P c)及 最佳含水率。

路基压实度的检测方法

路基压实度的检测方法 压实度试验检测方法 路基、路面压实质量是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最重要的内在指标之一,只有对路基、路面结构层进行充分压实,才能保证路基、路面的强度。刚度及路面的平整度,并可以保证及延长路基、路面工程的使用寿命。现场压实质量用压实度表示,对于路基土及路面基层,压实度是指工地实际达到的干密度与室内标准击实试验所得的最大于密度的比值;对沥青路面,压实度是指现场实际达到的密度与室内标准密度的比值。一、标准密度(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的确定方法 由于筑路材料结构层次等因素的不同,确定室内标准密度的方法也多样化,有些方法需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最大干密度是指在标准击实曲线(驼峰曲线)上最大的干密度值,该值对应的含水量即为最佳含水量。(一)路基土的最大子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确定方法 路基受到的荷载应力,随深度而迅速减少,所以路基上部的压实度应高一些;另外,公路等级高,其路面等级也高,对路基强度的要求则相应提高,所以对路基压实度的要求也应高一些。因此,高速、一级公路路基的压实度标准,对于路床0~80cm应不小于95%,路堤80~150cm 应不小于93%,150cm以下应不小于90%;对于零填及路堑、路槽底面以下0~30cm应不小于95% 。 在平均年降雨量少于150mm且地下水位低的特殊干旱地区(相当于潮湿系数0.25地区)的压实度标准可降低2%~3%。因为这些地区雨量稀少,地下水位低,天然土的含水量大大低于最佳含水量,要加水到最

佳含水量情况下进行压实确有很大困难,压实度标准适当降低也不致影响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在平均年降雨量超过2000mm,潮湿系数2的过湿地区和不能晾晒的多雨地区,天然土的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5%时,要达到上述的要求极为困难,应进行稳定处理后再压实。 由于上的性质、颗粒的差别,确定最大干密度的方法也有区别,除了一般上的击实法以外,还有粗粒上和巨粒上最大干密度的确定方法。由于击实功的不同,可分为重型和轻型击实,两个试验的原理和基本规律相似,但重型击实试验的击实功提高了4.5倍。击实试验中按采集土样的含水量,分湿土法和干土,法;按土能否重复使用,也分为两种,即土能重复使用和不能重复使用。选择时应根据下列原则进行: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按击实试验方法种类中规定选择轻型或重型试验方法;根据土的性质选用于土法或湿土法,对于高含水量土宜选用湿土法;对于非高含水量土则选用干土法;(除易击碎的试样外)试样可以重复使用。振动台法与表面振动压实仪法均是采用振动方法测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前者是整个土样同时受到垂直方向的振动作用,而后者是振动作用自上体表面垂直向下传递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无粘聚性自由排水土这两种方法最大干密度试验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但前者试验设备及操作较复杂,后者相对容易,且更接近于现场振动碾压的实际状况。因此,使用时可根据试验设备拥有情况择其一即可,但推荐优先采用表面振动压实仪法。已有的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砂、卵、漂石及堆石料等无粘聚性自由排水上而言,一致公认采用振动方法而不是普通击实法。因此,建议采用振动方法测定无粘聚性自由排水土的最大干密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