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福莱特

福莱特

福莱特
福莱特

福莱特

福莱特

玛丽·派克·福莱特(Mary P.Follett,1868—1933),一位在“科学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之间起着桥梁作用的美国管理学家。她生于美国的波士顿城,在塞耶学院和哈佛大学的安内克斯(后称拉德克利夫学院)受的教育。她具有广泛的兴趣和知识,开始学的是哲学和政治学,以后对职业指导、成人教育和当时正在兴起的社会心理学感到兴趣。1924—1925年间,她以纽约向一批企业经理人员作了一系列有关她的政治哲学在企业管理中应用情况的报告,通过这些报告,她对企业管理的兴趣更大了,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提出许多有启发性的意见,受到当时和以后管理学者的重视和好评。

福莱特从她生活的看作工来讲,是“科学管理”时期,而且她对泰罗的某些观点很赞赏,并作了进一步的概括;但她的政治哲学和管理哲学的基本倾向,则明显地具有“社会人”时代的特征。她既概括了泰罗的许多思想,又得出与后来的梅奥等人所作的“霍桑试验”的研究成果大致相同的结论,所以她成了这两个时代之间

的一个联系环节。福莱特的主要著作有:“《新国家》(1918年),《创造性的经验》(192 4年),《作为一种职业的管理》(1925年)等。

群体原则——一种“新心理学”

福莱特在哲学和政治上是德国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约翰·费希特的一个狂热崇拜者,她的思想明显受到弗希特的影响。费希特信奉个人自由服从于集体的民族主义,他认为个人并没有什么自由意志,而是束缚于一个所有人都参与的人际网络之中,所以“个人的自我”从属于一个“更广泛的自我世界”之中,使自我成为一种

社会性的自我,成为一种“大自我”,这种“大自我”是所有人的共同生活的一部分。受费希特这一思想的影响,福莱特提出了一种所谓“群体原则”。她于1918年在所著《新国家》一书中表达了这一思想,并以此向当时流行的政治假设挑战。她的论点是,只有在群体中才能发现真正的人。个人的潜能在被群体才能发现自己的真正本性,获得真正的自由。这种“群体原则”相对于个人独立思考、感觉和行动的老观念,成为一种“新心理学”。“群体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个人存在于相互的社会交往之中这种观点表明福莱特接受了格式塔心理学(即完形心理学)的并接受了查尔斯·霍顿·库利有关社会自我通过联合而扩大以及社会“镜子”的思想。她应用“一致性”、“群体思维”和“集体意志”这一类词汇,追求一种以群体原则而不是以个人主义原则为基础的新社会。福莱特并不是以此而

否定个人,她只强调个人只有通过群体才能发现“真正的自我”,一个人的“真正自我就是团体自我”,“人没有脱离社会、独立于社会或反对社会的权力”。

民主是一种社会意识这是她反对关于政府的目的是保障个人权利这一说法而提出的关于民主的新概念。她说:“民主是一种从人发展来的巨大的精神力量,民主利用每一个人,把所有的人在多成员的社会生活中交织在一起,使个人的不完整性得以补充……。她认为,民主是一种社会意识而不是个人主义的发展,新的真正

的民主,是从小的邻近地段的团体开始,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地区群体、全国群体,甚至发展为国际群体“意志”。

她对投票箱式的民主不感兴趣,认为那只不过反映了人群心理学和单纯用数量来表示权的“权利”。

群体目标——结合的统一性这是福莱特在1924年发表的《创造性经验》一书中对先前的《新国家》一书中未能予以考察的团体冲突问题所提出的新的假设。她认为,人们可以通过会议、讨论和协作来彼此启迪思想,并在对共同目标的追求中表示其统一性,并认为个人可以通过群体经验而使自己的创造力得到更大的发挥。

她提出了四种解决利益冲突的途径:(1)一方自愿退让;(2)斗争,一方战胜另一方;(3)妥协;(4)结合。前两者显然不足取;妥协也不利于辨明是非曲直,因为“真正并不是在于双方之间”;最佳途径为第四种,即通过结合找出一种使双方都满意的解决办法。福莱特在这里提出了一个与泰罗的所谓“精神革命”十分近似的观点。

她提出的通过结合解决冲突的方法的前提,是力图使工人和管理当局双方真正感到是为一个共同目标的服务,而所有成员都在各级承担一定的责任,为整体作贡献,并以此使社会和经济达到结合的统一。

情境规律——有关权力和权威的思想这是福莱特提出的使命令“非人称化”的一种设想。要实现“群体原则”,通过结合的方式来解决利益冲突,就必须重新考虑关于权威和权力的概念。当存在着“发命令者”和“接受命令者”时,结合的原则就难以实现,“上司”和“下属”的等级为利益共同性的认识制造了障碍。为克服这一障碍,福莱特试图用“共享的权利”来代替“统治的权利”,用共同行动来代替同意和强制,变服从命令为服从“情境规律”。她说:“不应该由一个人给另一个人下命令,而应该是双方都从情境中接受命令。如果命令只不过是情境的一部分,那就不会产生某些人发命令而另一些人接受命令的问题。”在这里,福莱特的观点与泰罗提出的“职能管理”大致相同,福莱特在对泰罗的“职能管理”的评论中也作了一致的解释:“既然权威是由职能所产生,那就同……等级地位无关。……一位工作调度员工在工作调度方面比总经理更有权威。”福莱特进一步还提出了“权威知识和经验相联系”的思想,认为把权威转向知识就可以避免个人之间的冲突,因为每个人都感到那是情境在发出指示,因而能较少摩擦地实现结合的统一性。她赞扬泰罗的“科学管理”把人和情境分开这一点,因为这从心

理方面来讲是对待下级的好办法。她用了这样一个比喻:“你对奴隶有统治的权力,而你对仆人有共事的权力。”

任何统治的努力都是同结合和建设性不相容的。在生活的各种形式中,从人际关系到处理国际争端,“统治的权力”和服从都应该转变为情境规律,即以某一方能够影响另一方的机会为基础,相互作用,达到“共享权力”。

对于工人和企业管理当局来说,这可以通过公开的有关成本、价格和市场的资料来达到。在国际事务中,外交应是开诚布公而不是隐瞒真相,注意之点应放在事实上而不是放在胜利上。而实际上,对权力的要求就是参与控制,但又不愿去承担责任,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工业冲突。她认为,所谓“最终权威”是以权力的一种虚假前提为依据的幻想;权威产生于情境而不是个人或其地位。同样,所谓“最终责任”同样是一种幻想。责任是所要完成的工作或职能所固有的,它是一个总体系中所有个人责任和群体责任“累计的”总和。从个人来说,一个人只是对工作而不是对任何个人负责。对于部门来说,工作的责任应由所有作出贡献的人来共同承担,而经理则把个人责任和群体责任联结起来。经理具有把各个人、各部门工作起来的累计责任。在这里,福莱特提出了有关权威和责任的反传统的观点,否定了军队或其他组织的权威就是“控制的权力”以及责任源自最终权威的思想。

情境规律——有关控制的思想

福莱特有关控制的新哲学的基本要点有两个:(1)由事实控制而不是由人控制;(2)是相互关联而形成的控制而不是上面加给的控制。她的这些观点,反映了一种处理整体和全部形势,

使之达到统一性的完形心理学的观点。在控制活动中,除非在某种情境中的所有要素、材料和人之间存在着统一和合作,否则,有效的控制是

难以实现的。如果不能有对共同的利益的追求,情境就会失去控制。控制的基础就在于有认识到相互间共同利益并自觉控制其工作,使之符合于既定目标的自我管理、自我指挥的个人和团体。经理人员所要控制的,不是单个的要素,而是复杂的相互关系,不是个人,而是情境,其结果是要达到使整个情境形成一种生产性的结构。由于许多群体力量的交织决定着相应的总行为,所以绝大多数情境都显得十分复杂,以致最高层的集中控制难以有效地发挥作用,这就要求在组织机构中设立许多个控制点,并使其“相互关联”。这种相互关联是以协调为基础的,具体可包括四个方面:(1)作为一种情境中全部因素交互相关的协调;(2)由全部有关负责人员直接接触的协调;(3)在阶段的协调;(4)作为一种连续过程的协调。有关协调的这四个方面被认为是“组织的四项基本原则”,并包含着这样的结论:要对组织进行控制,因为组织和协调的目的是保证有控制地实现任务。协调是为了实现统一,而统一就是控制。列如,采购部门想降低采购材料的成本,而生产部门则坚持要用较好的材料进行生产,这似乎是一个难以解决的矛盾。但如果他们遵循早期协调和连续协调的原则,每一方面就能够看到对方的问题,并转而寻求或开发一种能满足他们双方要求的材料。这样,双方都没有牺牲自己的目标,而能使自己的部门、公司和消费者达到利益的统一。这种利益的统一就是通过协调的自我管理而达到的。

情境规律——有关领导方式的思想

这是福莱特有关企业哲学的思想的最后一个方面。既然领导不再以权力为基础,而是以在情境的相互联系中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相互影响为基础,那么领导的方式也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福莱特认为,领导的首要任务是确定组织的目标——这是一种具有目标管理特征的思想。她认为,领导者应该使其同事认识到,他们所要

达到的,不是个人的目标,而是由群体的愿望和活动所产生的共同目标。一个好的领导者,不应要求人们为他服务,而应要求人们为共同的目标服务。“最好的领导者并没有随从者,而只有同他一起工作的男人和女人”。

要使公司的目标同个人目标和群体目标结合起来,是一件带有微妙性的工作,要求经理有很高的领导能力。他所能够依靠的不是命令和服从,而是协调、确定目标和鼓励人们对情境规律作出反应的技能。福莱特意识到,经理人员的这种技能,决不是单靠提倡所能达到的,必须对之加以认真的培训,即:(1)在作出物的方面和人的方面的决策时更具科学性;(2)培养一种为公众服务的动机。这两点构成了科学和服务精神相结合的管理“职业”,使经理人员利用知识来为别人。她认为管理这门职业所承担的重大的、创造性的责任,只有经过训练的人才能成功地担当起来。福莱特在这里提到为公众服务的动机问题,然而她并不认为服务的概念可以用来代替利润的支机,而是这两者结合成一个更广泛的职业动机。福莱特因此而说:“我们为利润、为服务、为我们自己的发展、为创造某种事物的爱好而工作。的确,在任何一个时刻,我们之中的绝大多数人并不是直接地或立即地为这些一情中的任何一件而工作,而是以尽可能好的方式把手头的工作做好。……再回过头来讲专门家(指医生、律师等),正是在这点上,难道我们不能向他们学习一些东西吗?专门家并没有放弃金钱动机。……但他们还有其他的动机,而且他们常常愿意为了这些其他事情而牺牲相当多的收入。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我们全都希望生活得富裕些。我们可以纯化和提高我们的愿望。遏止愿望并不会造成个人和社会的进步。”从福莱特的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她同泰罗制的差异,她提出了在人们工作的物质动机之外还存在着可以因而牺牲物质收入的社会动机,这已初步具备了“社会人”的雏形,与泰罗的“经济人”的思想则大相径庭。

福莱特企业哲学的基本原理靠结合以及从更广泛的范围来解决问题,启发了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可以视为类似于泰罗的“精神革命”和梅奥等人有关人群协作的号召。她提出的权威的非人称化和对情境规律的服从的思想,对改变专制主义度的管理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澳门行政程序法典

澳门行政程序法典 第一部分 一般原则 第一章 引则 第一条 (定义) 一、行政程序,系指为形成与表示公共行政当局意思,或为执行该意思而进行之一连串有序之行为及手续。 二、行政卷宗,系指体现组成行政程序之行为及手续之文件整体。 第二条 (适用范围) 一、本法典之规定,适用于从事公共管理行政活动时与私人建立关系之公共行政当局所有机关,亦适用于不属公共行政当局之本地区机关在执行实质上之行政职务时所作属行政事宜之行为。 二、本法典之规定,亦适用于被特许实体在行使当局权力时所作之行为。 三、透过法律,得将本法典之规定适用于谋求公益之私人机构之机关所实行之活动。 四、本法典所订定之行政活动之一般原则,适用于行政当局实行之所有活动,即使所实行之活动仅属技术性或仅属私法上之管理亦然。 五、本法典有关行政组织及行政活动之规定,适用于行政当局在公共管理领域内之所有活动。 六、本法典之规定,只要不致减少对私人之保障,亦候补适用于特别程序。 第二章 一般原则 第三条 (合法性原则) 一、公共行政当局机关之活动,应遵从法律及法且在该机关获赋予之权力范围内进行,并应符合将该等权力赋予该机关所拟达致之目的。 二、在紧急避险时未依本法典所定之规则而作出之行政行为,只要其结果不能以他法达致,均为有效;但受害人有权依据有关行政当局责任之一般规定,获损害赔偿。 第四条 (谋求公共利益原则及保护居民权益原则) 行政机关有权限在尊重居民之权利及受法律保护之利益下,谋求公共利益。 第五条 (平等原则及适度原则) 一、与私人产生关系时,公共行政当局应遵循平等原则,不得因被管理者之血统、性别、种族、语言、原居地、宗教、政治信仰、意识形态信仰、教育、经济状况或社会地位,而使之享有特权、受惠、受损害,或剥夺其任何权利或免除其任何义务。 二、行政当局之决定与私人之权利或受法律保护之利益有冲突时,仅得在对所拟达致之目的属适当及适度下,损害该等权利或利益。 第六条 (使用正式语文原则) 公共行政当局之机关从事活动时,应使用澳门之正式语文。 第七条 (公正原则及无私原则) 公共行政当局从事活动时,应以公正及无私方式,对待所有与其产生关系者。 第八条 (善意原则) 一、在任何形式之行政活动中,以及在行政活动之任何阶段,公共行政当局与私人均应依善意规则行事及建立关系。 二、遵守上款规定时,应考虑在具体情况下需重视之法律基本价值,尤应考虑: a)有关活动使相对人产生之信赖; b)已实行之活动所拟达致之目的。 第九条 (行政当局与私人合作原则) 一、公共行政当局之机关应与私人相互紧密合作,尤应: a)提供被要求之信息及解释,只要该等信息及解释不属机密或不涉及个人隐私者; b)支持与鼓励对社会有益之一切活动。 二、公共行政当局须对以书面方式提供予私人之信息负责,即使该等信息非属强制性提供亦然。 第十条 (参与原则) 公共行政当局之机关,在形成与私人及以维护其利益为宗旨之团体有关之决定时,应确保私人及该等团体

建议在我国行政程序法典中设立紧急程序条款

建议在我国行政程序法典中设立紧急程序条款 内容提要:本文从公共应急法制建设的角度探讨了完善紧急行政程序的现实意义,考察了若干国家行政程序立法中的紧急程序规范,提出了在我国行政程序法试拟稿中增设紧急程序条款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公共应急法制;行政程序法;紧急程序条款 一、公共应急法制与紧急行政程序 在抗击非典(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SARS疫情)的公共危机管理中,各级人民政府和行政机关采取了许多紧急应对措施,如成立防治工作指挥部、及时公布疫情、定点治疗和严加隔离、紧急征用亟需设施、加强市场监管和交通管制等等,取得显著成效;同时,在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也有许多经验教训警示人们:必须全面加强我国重大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建设,也即危机管理系统建设。从制度建构的角度来看,重大突发事件的政府应对机制,包括预防机制、应变机制、资源调配机制以及自动修复机制,涉及到紧急预案、组织机构、物质保障(技术、设备、物资、资金等)、立法、政策、宣传教育(旨在改变信息不对称状态、改善社会心理条件)等制度要素。各国防治非典的政府应急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和立法实践表明:重大突发事件应对机制要高效稳定运行,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必须完善公共应急法制。我国非典防治工作初期阶段公共应急法制保障不力的种种情况表明:没有完善的公共应急法制就没有高效的突发事件政府管理,完善的公共应急法制是国家公共应急系统中最重要的非技术支撑体系之一,是有效化解公共危机的一个重要保障机制。在现代法治国家,为防止重大突发事件的巨大冲击力导致整个国家生活与社会秩序的全面失控,需要运用行政紧急权力和实施系统配套的紧急法律规范,来调整公共紧急情况下的各种社会关系,有效控制和消除紧急情况,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和法律秩序,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这就是公共应急法制。本文所讨论的公共应急法制是指:突发事件引起的公共紧急情况下如何处理国家权力之间、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公民权利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和,其核心和主干是宪法中的紧急条款和统一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法或紧急状态法。公共应急法制是一个国家在非常规状态下实行法治的基础,也是一个国家法律体系和法律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常规状态下的法律运作机制相比,公共应急法制具有许多特点。 主要特征有五:(1)权力优先性,这是指在非常规状态下,与立法、

制定一部适合我国国情的行政程序法典———当前行政程序和行政程序法研究述评

制定一部适合我国国情的行政程序法典———当前行政程序和行政 程序法研究述评 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在中国这一传统的“重实体、轻程序”(指法学意义上的程序,即法律程序)的东方大国逐渐形成了一股“程序热”的研究浪潮。 在这场程序热浪潮中,行政法学界也不甘寂寞,不甘人后。为了行政程序法的早日出台,众多专家学者撰文为行政程序和行政程序法典化鼓而呼,有的学者发出“依法行政即依行政程序法行”的呐喊,有的学者奏起了“行政程序法是中国行政法制现代化的基础”的号角,行政法学界上上下下对行政程序和行政程序法进行了多方面、多层次的研究和思考。 一、关于行政程序含义的讨论 有行政行为就有行政程序,但什么是行政程序目前尚未形成一个为各国行政法学界共同接受的概念。实际上也很难形成一个各国普遍适用的行政程序概念,这主要是因为各国法律传统、行政法基本观念的差异以及各国行政程序法调整范围的不同。 国内在一个相当长时间内,行政程序法被行政诉讼法的光芒所遮蔽,学术界对于行政程序的研究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1986年《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颁布,开始引起人们对行政程序的关注。1989年《行政诉讼法》的制定吸引了更多学者投入到行政程序理论研究的行列中,学者们在介绍和研究欧美行政程序理论的同时也纷纷开始构建中国的行政程序理论体系,其中对行政程序的含义之争成为行政程序研究中的第一个争论点。 迄今为止对行政程序的含义之争在我国主要形成了两种代表性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行政程序是指行政主体的活动程序,即行政主体采取行政行为的步骤、方式、次序”。行政程序行为的主体必须是行政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和个人,行政相对人不能成为行政程序行为的主体,行政相对人的行政程序至多只是引起行政程序开始、终止或终止的一个前提条件。类似观点再如“行政程序是行政主体作成,变更或消灭有效行政行为所必须遵守的,由互相衔接的先后阶段所组成的法律程序。” 另一种观点认为,行政程序法是规范行政管理活动中的各种程序的总称,行政程序是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在行政活动中应遵循的程序。因此行政程序的主体不仅包括行政主体,而且包括行政相对人,凡是行政法律规范确定的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活动的程序都是行政程序。

中国行政程序法典化问题探析

中国行政程序法典化问题探析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制定一部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典已是中国当务之急,并从国际和其他地区的立法经 验及国内立法条件两个方面阐述了我国制定行政程序法典的时机已经成熟。文章着重讨论了中国行政程序 法典化所涉及的几个重要问题,并结合国内外的实际提出了自己的构想。 关键词行政程序法/行政程序法基本原则/行政程序法基本制度 一 实现行政法治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瓶颈问题,而制定一部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典则是实现行政法 治的重头戏和新的突破口。没有行政程序法,依法行政可能沦为空谈。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行政法以《行政诉讼法》的颁布和实施为标志获得了迅速的发展,进入90年 代以后,行政法学的一个关注点(热点)就是中国行政程序法典化问题。学者的研究已经推动了立法实践 ,引起了国家立法部门的重视。 中国加入WTO是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WTO涉及的远不仅是市场开放和贸易问题,它的主要约束对 象是各成员单位的政府。WTO协议和规则对行政程序的公开性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中国政府承诺的及时 通知义务,及时公布法律、法规和其他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司法行政决定义务,设立咨询点义务等等,无一 例外都要履行。另外,中国政府还承诺建立贸易政策审查机制,在相关的贸易领域,任何影响利害关系人 权益的政府行为必须接受法院的司法审查,违反法定程序的行政行为将被法院撤销等等,无一例外都要履 行。一句话,中国各级政府的相关行政行为必将更加严格遵守法定程序。 凡此种种,可以得出这一结论:中国目前迫切需要制定一部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典。

行政程序法的价值越来越为学术界和实际部门所公认,对此,国内学者已作了相当多地阐发。笔者认 为,行政程序法的价值可以简单归结为以下三方面:首先,行政程序法规范、监督行政权的合法行使,体 现了法治政府和责任政府的理念,重点在于对政府行为实行有效的事先自我控制;其次,行政程序法提升 了行政相对方的法律地位,为行政相对方提供程序权利保障,从而体现人性尊严,追求社会公正,保障行 政相对方合法权益,促进行政民主化;第三,行政程序法促使行政权得到合理行使,提高行政效率,使行 政权代表的公共利益与行政相对方的个别利益获得“双赢”的积极的效果。制定行政程序法的必要性问题 目前已没有太多争论,关键是目前制定该法典的条件、时机是否成熟,有没有可能立即纳入我国立法日程 。 笔者认为,参照国际和各地区的经验,对照我国的现实条件,我国制定行政程序法典的时机已趋成熟 。 (一)国际和其他地区立法经验可资借鉴 20世纪是世界各国公法得到显著发展的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宪法与行政法在许多国家得 到重视,各国行政法在关注行政权配置和运行的正当性的同时,对行政权运行程序的正当性给予了更多的 关注。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出现了新一轮行政程序法典化高潮,如葡萄牙于1992年、日 本于1993年、韩国于1996年分别制定了各自的行政程序法典。我国澳门地区于1994年颁布了《行政程序法 典》,我国台湾地区《行政程序法典》也于1999年正式出台。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在全球涌动的经济

福莱特2020年上半年财务分析结论报告

福莱特2020年上半年财务分析综合报告 一、实现利润分析 2020年上半年利润总额为56,533.26万元,与2019年上半年的 31,040.68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82.13%。利润总额主要来自于内部经营业务,企业盈利基础比较可靠。在营业收入迅速扩大的同时,营业利润也迅猛增加,经营业务开展得很好。 二、成本费用分析 2020年上半年营业成本为154,425.08万元,与2019年上半年的146,179.87万元相比有所增长,增长5.64%。2020年上半年销售费用为13,626.75万元,与2019年上半年的9,598.71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41.96%。从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比例变化情况来看,2020年上半年销售费用大幅度增长的同时收入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企业销售活动效果明显,但相对来讲销售费用增长快于营业收入增长。2020年上半年管理费用为5,626.02万元,与2019年上半年的5,231.69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7.54%。2020年上半年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25%,与2019年上半年的2.57%相比变化不大。管理费用与营业收入同步增长,销售利润有较大幅度上升,管理费用支出合理。2020年上半年财务费用为4,239.02万元,与2019年上半年的2,465.34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71.94%。 三、资产结构分析 2020年上半年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下降。从流动资产与收入变化情况来看,流动资产增长快于营业收入增长,资产的盈利能力增加。与2019年上半年相比,资产结构趋于改善。 四、偿债能力分析 从支付能力来看,福莱特2020年上半年是有现金支付能力的,其现金支付能力为211,586.98万元。企业负债经营为正效应,增加负债有可能给企业创造利润。 内部资料,妥善保管第1 页共3 页

我国行政程序法的现状及其改革

我国行政程序法的现状及其改革

我国行政程序法的现状及其改革 学号:20134143033 姓名:罗外兰班级:13人力1班摘要:行政程序法是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时所应遵循的方式、时限、步骤和顺序等程序规范的总称。行政程序法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及政府法治建设的重要标志。本文对我国行政程序法中的现状和发展进程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可行的完善行政程序法的建议。 关键词:含义行政程序法现状法典化改革趋势 我国目前对行政程序法的概念众说纷纭,概括起来主要是以下几种观点:第一,认为行政程序法就是"关于行为的方式、步骤及其形成的过程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第二,认为行政程序法是“对行政法律关系中当事人行使或履行实体权利和义务的程序作出规定的法律规范”;第三,认为行政程序法是“规范国家行政机关组织与活动程序的法规。行政程序法包括行政组织、行政策划与执行、行政监督、行政诉讼等方面的规定,其中以行政诉讼为主要部分”。第四,认为行政程序法是“有关行政主体行使有关行政管理职权

《税收征管法》,确立了税收征管领域的程序机制得以不断完善。1996年的《行政处罚法》堪称我国行政程序立法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该法为行政处罚设定了程序机制,给我国行政部门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观念转变与工作方式的变革。1999年的《行政复议法》,不仅使行政复议程序机制更加完善,而且为行政复议管理程序的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诸如复议申请的移送机制等方面的规定,充分体现了服务行政的理念,大大推进了我国行政管理方式变革的进程。同年颁布的《价格法》,为政府的定价行为自己价格监督检查等规定了较为完善的程序机制。尤其是该法关于价格听证的程序设置,在实践中已经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此后,2000年的《立法法》以及2001年的《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和《规章制定程序条例》,为行政立法程序机制的确立提供了较为全面和充分的法律依据。 二、我国行政程序法典化的改革趋势 (1)背景知识。行政程序法典化的兴起和发展是20世纪行政法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 所谓“法典化(例如民法、刑法法典化),

福莱特2020年上半年财务分析详细报告

福莱特2020年上半年财务分析详细报告 一、资产结构分析 1.资产构成基本情况 福莱特2020年上半年资产总额为1,119,336.51万元,其中流动资产为588,555.46万元,主要以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应收账款为主,分别占流动资产的38.62%、28.65%和17.57%。非流动资产为530,781.05万元,主要以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为主,分别占非流动资产的60.8%、19.75%和8.86%。 资产构成表(万元) 项目名称 2019年上半年2020年上半年 数值百分比(%) 数值百分比(%) 总资产0 - 804,864.06 100.00 流动资产0 - 384,349.62 47.75 货币资金0 - 75,072.92 9.33 应收票据0 - 118,073.5 14.67 应收账款0 - 117,660.81 14.62 非流动资产0 - 420,514.44 52.25 固定资产0 - 253,792.62 31.53 在建工程0 - 95,197.26 11.83 无形资产0 - 55,880.36 6.94

2.流动资产构成特点 企业持有的货币性资产数额较大,约占流动资产的67.27%,表明企业的支付能力和应变能力较强。但应当关注货币性资产的投向。 流动资产构成表(万元) 项目名称 2019年上半年2020年上半年 数值百分比(%) 数值百分比(%) 流动资产0 - 384,349.62 100.00 货币资金0 - 75,072.92 19.53 应收票据0 - 118,073.5 30.72 应收账款0 - 117,660.81 30.61 存货0 - 47,194.23 12.28 预付款项0 - 6,796.98 1.77 其他流动资产0 - 19,111.77 4.97 其他应收款0 - 148.33 0.04 3.资产的增减变化 2020年上半年总资产为1,119,336.51万元,与2019年上半年的804,864.06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39.07%。

福莱特2019年财务分析结论报告

福莱特2019年财务分析综合报告福莱特2019年财务分析综合报告 一、实现利润分析 2019年实现利润为86,267.02万元,与2018年的46,614.53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85.06%。实现利润主要来自于内部经营业务,企业盈利基础比较可靠。在市场份额迅速扩大的同时,营业利润也迅猛增加,经营业务开展得很好。 二、成本费用分析 2019年营业成本为328,973.55万元,与2018年的223,276.22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47.34%。2019年销售费用为25,511.29万元,与2018年的12,832.74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98.8%。2019年销售费用大幅度增长的同时收入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企业销售活动效果明显,但相对来讲销售费用增长快于营业收入增长。2019年管理费用为12,149.86万元,与2018年的11,778.64万元相比有所增长,增长3.15%。2019年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53%,与2018年的3.84%相比有所降低,降低1.32个百分点。营业利润有所提高,管理费用支出控制较好。2019年财务费用为5,312.95万元,与2018年的161.16万元相比成倍增长,增长31.97倍。 三、资产结构分析 2019年企业不合理资金占用项目较少,资产的盈力能力较强,资产结构合理。从流动资产与收入变化情况来看,流动资产增长慢于营业收入增长,并且资产的盈利能力有所提高。因此与2018年相比,资产结构趋于改善。 四、偿债能力分析 从支付能力来看,福莱特2019年是有现金支付能力的。企业负债经营为正效应,增加负债有可能给企业创造利润。 五、盈利能力分析 福莱特2019年的营业利润率为17.60%,总资产报酬率为11.21%,净内部资料,妥善保管第1 页共3 页

四阶段法

四阶段法在交通规划中的应用 收藏下载跳至底部↓ 阅读:3079次大小:2KB(共2页) 四阶段法在交通规划中的应用 □于明魏彦明李振勇 (山东东泰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山东淄博256414)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交通四阶段法的相关理论,并列举了各个阶段常用的预测方法和模型。并通过在威海市交通规划中运用四阶段法进行实例分析验证,得出此方法可行有效,对于以后进行交通规划实践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交通规划;四阶段法;预测;交通分配 前言 交通是指人、货物、信息在不同的地点间,伴随着人类思维意识的移动。交通运输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因此,如何构建四通发达的交通网络对于提升国民收入、提高经济总体水平就体现出很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是因为,合理的交通网络在经济上可以缩短运输时间、降低车辆的油脂耗损、提高交通安全、降低运输价格;可以促进地区之间的交流、扩大市场、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城市化、扩大就业、打破地区间距离的隔阂、促进地区之间的专业分工,形成一体化社会。 交通规划(Traffic/Transportation Planning)是根据国家/区域/城市社会与经济发展情况对交通运输设施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做出安排,其主要内容包括确定运输线网结构、港站地点位置、能力规模及建设序列。 交通需求预测作为交通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城市规划必不可少的前提,也是确保交通规划符合未来发展需求。很多学者基于多种理论开发出众多的交通需求预测模型。应用最为广泛的理论及模型为20世纪50年代开发的四阶段预测法。作为交通需求预测的经典方法,其逻辑关系明确、步骤分明,在实际工程项目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在世界范围内也被广泛应用。 1.交通四阶段法相关理论 交通四阶段段法以居民出行调查(person trip survey)为基础,由交通生成(trip generation/attraction)、交通分布(trip distribution)、交通方式划分(modal split)、交通量分配(traffic assignment)四个阶段组成。 1.1 交通生成

福莱特

福莱特 福莱特 玛丽·派克·福莱特(Mary P.Follett,1868—1933),一位在“科学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之间起着桥梁作用的美国管理学家。她生于美国的波士顿城,在塞耶学院和哈佛大学的安内克斯(后称拉德克利夫学院)受的教育。她具有广泛的兴趣和知识,开始学的是哲学和政治学,以后对职业指导、成人教育和当时正在兴起的社会心理学感到兴趣。1924—1925年间,她以纽约向一批企业经理人员作了一系列有关她的政治哲学在企业管理中应用情况的报告,通过这些报告,她对企业管理的兴趣更大了,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提出许多有启发性的意见,受到当时和以后管理学者的重视和好评。 福莱特从她生活的看作工来讲,是“科学管理”时期,而且她对泰罗的某些观点很赞赏,并作了进一步的概括;但她的政治哲学和管理哲学的基本倾向,则明显地具有“社会人”时代的特征。她既概括了泰罗的许多思想,又得出与后来的梅奥等人所作的“霍桑试验”的研究成果大致相同的结论,所以她成了这两个时代之间 的一个联系环节。福莱特的主要著作有:“《新国家》(1918年),《创造性的经验》(192 4年),《作为一种职业的管理》(1925年)等。 群体原则——一种“新心理学” 福莱特在哲学和政治上是德国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约翰·费希特的一个狂热崇拜者,她的思想明显受到弗希特的影响。费希特信奉个人自由服从于集体的民族主义,他认为个人并没有什么自由意志,而是束缚于一个所有人都参与的人际网络之中,所以“个人的自我”从属于一个“更广泛的自我世界”之中,使自我成为一种 社会性的自我,成为一种“大自我”,这种“大自我”是所有人的共同生活的一部分。受费希特这一思想的影响,福莱特提出了一种所谓“群体原则”。她于1918年在所著《新国家》一书中表达了这一思想,并以此向当时流行的政治假设挑战。她的论点是,只有在群体中才能发现真正的人。个人的潜能在被群体才能发现自己的真正本性,获得真正的自由。这种“群体原则”相对于个人独立思考、感觉和行动的老观念,成为一种“新心理学”。“群体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个人存在于相互的社会交往之中这种观点表明福莱特接受了格式塔心理学(即完形心理学)的并接受了查尔斯·霍顿·库利有关社会自我通过联合而扩大以及社会“镜子”的思想。她应用“一致性”、“群体思维”和“集体意志”这一类词汇,追求一种以群体原则而不是以个人主义原则为基础的新社会。福莱特并不是以此而 否定个人,她只强调个人只有通过群体才能发现“真正的自我”,一个人的“真正自我就是团体自我”,“人没有脱离社会、独立于社会或反对社会的权力”。 民主是一种社会意识这是她反对关于政府的目的是保障个人权利这一说法而提出的关于民主的新概念。她说:“民主是一种从人发展来的巨大的精神力量,民主利用每一个人,把所有的人在多成员的社会生活中交织在一起,使个人的不完整性得以补充……。她认为,民主是一种社会意识而不是个人主义的发展,新的真正 的民主,是从小的邻近地段的团体开始,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地区群体、全国群体,甚至发展为国际群体“意志”。 她对投票箱式的民主不感兴趣,认为那只不过反映了人群心理学和单纯用数量来表示权的“权利”。

浅析行政程序法典化路径

试论行政程序法典化路径 马骏 行政程序法治是依法行政的基础和重要内容。在现代行政法中特别要注意这一点,不仅行政实体法如此,行政程序法更如此。当代宪法学者和行政法学者普遍认为,“参与是民主政治的基石”。现代民主宪政和民主行政的成长,主要系于政治参与和行为参与,“正当法律程序”(包括行政程序)的概念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和成长起来的。行政程序法治化的最有效形式是行政程序法典化,这也已成为中国法学界学者们憧憬的目标,它将是中国行政法走向成熟的标志,但同时要看到,这是一项最艰巨的行政立法系统工程,也是行政法学研究中最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一、行政程序法典化面临的困难与不足 在我国,虽然《行政诉讼法》实施以来,广大公民和政府工作人员的行政法治意识已有很大提高,单行的行政程序立法工作已初步开展起来,学者们对行政程序法的研究已有一些基础,但在立法理论和实践的准备方面仍相当不足。其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我国历史上缺乏民主法制传统。中国法制史上有关行政程序立法理论几乎是空白,更谈不上给我们留下民主行政程序方面的思想遗产。在一般政府工作人员和行政领导头脑中,依法定程序行政的观念十分淡薄,“目的和效果是一切,程序是无关紧要的”观念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执法过程中往往占主导地位。 (二)投入少,准备不足。行政程序法典化需要具备比较充分的理论准备,尤其需要在比较研究各国行政程序法典化,借鉴别国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方面做大量基础性的工作。我国对于我国行政程序法典化问题尚缺少相当人力、人才的投入。 (三)行政行为范围广泛、复杂,且变化频繁。尤其是我国幅员辽阔,中央到地方行政机关林立,职能广泛,对各种行政机关的程序作统一的规范和要求,要有极强的概括力,并且必然遇到许多立法技术上的困难。 (四)行政程序立法体系不健全。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行政程序中纳入法制轨道的仅占很少的份量,绝大部分行政程序还没有纳入行政程序法轨道。已有的行政程序法规范大多分散、零乱地存在于各种形式的规范性文件中,缺乏各系统、分领域的、科学的规定。已有的行政程序法律规范大多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的,反映了高度集权为特征的行政体制模式的要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民主政治的要求尚有不小的差距,等等。 二、我国行政程序法法典化路径选择 行政程序法典化能够促进政治参与、推进民主政治,防止行政侵权、保障公民权益,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改革开放。可以说,行政程序法典化是中国行政法走向成熟的标志。但应看到,这是一项最艰巨的行政立法系统工程,我国在立法理论和实践的准备方面仍相当不足。为搞好这项工作,首先,应使中央立法部门对此高度重视;其次,要做好充分的理论准备;第三,要在取得阶段性立法成果基础上再创制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典;第四,要开展行政程序立法的比较研究,进行立法经验交流,为后来居上创造条件。 (一)从实现社会主义法治高度认识行政程序法典化的必要性,使中央立法部门高度重视此项工作。 行政程序法典的立法工作肯定会遇到阻力,首先来自行政机关体制的习惯势力,他们往往认为搞行政程序法是多此一举,不适合中国国情和行政部门特点云

西方行政学说之九:福莱特的动态管理理论

十、西方行政学说之九:福莱特的动态管理理论一、生平与著述 –美国人,泰罗的同时代人,一位在“ 科学管理” 理论与“ 行为科学” 理论之间架起桥梁的管理学家。 -主要著作有:1918〈新国家〉,1924〈创造性经验〉,1925〈作为一种职业的管理〉,1941〈动态行政管理,玛丽? 福莱特论文集〉(其中包括有〈建设性冲突〉、〈作为一个整体的企业〉等非常具有前沿性思想的论文〉。 二、福莱特的主要管理思想 1 、群体原则(过程)—— 一种新心理学 (1)个人存在于相互的社会交往之中; (2)群体目标、建设性冲突与整合; A 、冲突是无所不在不可避免的; B 、对冲突应予以重视与利用,使之发挥建设性作用; C 、整合是解决冲突的最佳途径; (3)民主是一种社会意识; ? 现存的“ 投票箱” 民主不是真正的民主; ? 真正的民主是一种社会意识,能创造出一种团结一致的局面,鼓励创造。它以大众的实质性参与、众多邻里群体共存的联邦制结构以及代议而非代表为前提条件。 2、情境规律:关于权威、控制与领导的思想 (1)关于权力、权威的思想 要实现“群体原则”,通过事例的办法来进行解决利益冲突,就必须重新考虑传统的权力与权威的概念。 A.权力:指成事的能力,要解决利益冲突,就应以“共享的权力” 代替“统治的权力” ; B.权威:既得的权力,既得的控制。由于人是理性而敏感的,只有在环境的逻辑和事实的需要下,才肯接受权威,因此,必须以共同行动代替同意和强制,变服从命令为服从“ 情境规律” 。权威不应源于等级,身份,而应与工作职能相联系,以知识经验为基础: –“ 不应该由一个人给另一个人下命令,而应该是双方都从情境中接受命令,如果命令只不过是情境的一部分,那就不会产生某些人发命令而另一些人接受命令的问题” –“情境规律” :“ 当周围的变化与反应相互交织,不断出现时,针对这种情况必然出现的敏感能力” 。 – 即有无权威不取决于个人的意志,而是取决于工作情况的客观要求。–把权威转向知识,可以避免冲突,每个人都感到那是情境在发出指

制定一部适合我国国情的行政程序法典——— 当前行政程序和行政

制定一部适合我国国情的行政程序法典——— 当前行政程 序和行政 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在中国这一传统的“重实体、轻程序”(指法学意义上的程序,即法律程序)的东方大国逐渐形成了一股“程序热”的研究浪潮。 在这场程序热浪潮中,行政法学界也不甘寂寞,不甘人后。为了行政程序法的早日出台,众多专家学者撰文为行政程序和行政程序法典化鼓而呼,有的学者发出“依法行政即依行政程序法行”的呐喊,有的学者奏起了“行政程序法是中国行政法制现代化的基础”的号角,行政法学界上上下下对行政程序和行政程序法进行了多方面、多层次的研究和思考。 一、关于行政程序含义的讨论 有行政行为就有行政程序,但什么是行政程序目前尚未形成一个为各国行政法学界共同接受的概念。实际上也很难形成一个各国普遍适用的行政程序概念,这主要是因为各国法律传统、行政法基本观念的差异以及各国行政程序法调整范围的不同。 国内在一个相当长时间内,行政程序法被行政诉讼法的光芒所遮蔽,学术界对于行政程序的研究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1986年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颁布,开始引起人们对行政程序的关注。***年《行政诉讼法》的制定吸引了更多学者投入到行政程序理论研究的行列中,学者们在介绍和研究欧美行政程序理论的同时也纷纷开始构建中国的行政程序理论体系,其中对行政程序的含义之争成为行政程序研究中的第一个争论点。毕业论文 迄今为止对行政程序的含义之争在我国主要形成了两种代表性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行政程序是指行政主体的活动程序,即行政主体采取行政行为的步骤、方式、次序”。行政程序行为的主体必须是行政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和个人,行政相对人不能成为行政程序行为的主体,行政相对人的行政程序至多只是引起行政程序开始、终止或终止的一个前提条件。类似观点再如“行政程序是行政主体作成,变更或消灭有效行政行为所必须遵守的,由互相衔接的先后阶段所组成的法律程序。” 另一种观点认为,行政程序法是规范行政管理活动中的各种程序的总称,行政程序是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在行政活动中应遵循的程序。因此行政程序的主体不仅包括行政主体,而且包括行政相对人,凡是行政法律规范确定的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活动的程序都是行政程序。 上述两种观点对行政程序是由行为的步骤方法、过程等要素构成无重大分歧,分歧主要在于行政程序适用范围上存在着大小之分。第

福莱特2019年经营成果报告

福莱特2019年经营成果报告 一、实现利润分析 1、利润总额 2019年实现利润为86,267.02万元,与2018年的46,614.53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85.06%。实现利润主要来自于内部经营业务,企业盈利基础比较可靠。 2、营业利润

3、投资收益 2018年投资收益亏损1,619.12万元,2019年扭亏为盈,盈利690.81万元。 4、营业外利润 2019年营业外利润为1,671.38万元,与2018年的762.8万元相比成倍增长,增长1.19倍。 5、经营业务的盈利能力 从营业收入和成本的变化情况来看,2019年的营业收入为480,680.4万元,比2018年的306,380.27万元增长56.89%,营业成本为328,973.55万元,比2018年的223,276.22万元增加47.34%,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同时增长,但营业收入增长幅度大于营业成本,表明企业经营业务盈利能力提高。 实现利润增减变化表 项目名称 2019年2018年2017年 数值增长率(%) 数值增长率(%) 数值增长率(%) 营业收入480,680.4 56.89 306,380.27 2.42 299,149.7 0 实现利润86,267.02 85.06 46,614.53 -5.99 49,585.4 0 营业利润84,595.64 84.5 45,851.72 -6.74 49,163.48 0

投资收益690.81 142.67 -1,619.12 -5,176.75 -30.68 0 营业外利润1,671.38 119.11 762.8 80.79 421.93 0 二、成本费用分析 1、成本构成情况 2019年福莱特成本费用总额为373,980.53万元,其中:营业成本为328,973.55万元,占成本总额的87.97%;销售费用为25,511.29万元,占成本总额的6.82%;管理费用为12,149.86万元,占成本总额的3.25%;财务费用为5,312.95万元,占成本总额的1.42%;营业税金及附加为3,502.68万元,占成本总额的0.94%。 成本构成表(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例) 项目名称 2019年2018年2017年 数值百分比(%) 数值百分比(%) 数值百分比(%) 成本费用总额373,980.53 100.00 251,171.29 100.00 242,326.21 100.00 营业成本328,973.55 87.97 223,276.22 88.89 212,799.81 87.82 销售费用25,511.29 6.82 12,832.74 5.11 13,751.32 5.67 管理费用12,149.86 3.25 11,778.64 4.69 10,291.36 4.25 财务费用5,312.95 1.42 161.16 0.06 2,849.01 1.18 营业税金及附加3,502.68 0.94 2,863.6 1.14 3,530.27 1.46 2、总成本变化情况及原因分析

行政程序法与行政法法典化———兼论行政法律规范的制定规则

行政程序法与行政法法典化———兼论行政法律规范的制定规则 研究行政法法典化,首先要对行政法法典化涵义取得共识。通常所谓法典化,是指将众多杂乱的成文法,予以分门别类,将同性质的法律规范,有系统地编纂于同一法典之中。因行政法涉及国家权力,不仅发展迟缓,其法典化与民、刑法典不同,有特定涵义。从行政法治实践看,所谓行政法法典化,应为将行政法规范,以及行政判例和行政机关行为惯例等,其中具有各类行政行为共同适用的规范、规则,制定成为系统的成文法律、法规,构成一国行政法的总则部分。尽管行政法总则的内涵仍有讨论的必要,但通常以专门适用于特定行政领域的法律、法规为行政法分则或各论;而以一般通用于所有行政行为的原理、原则、规范与准则,订为总则。行政法律规范规定权利义务,又分为实体法规范与保障其实现的程序规范。因此,完整意义上的行政法法典化,应当是指总则部分行政实体法规范与行政程序法规范的全面整合后,整理、编纂制定为成文法的过程。这也是人类认识自律性法律规范总规律及其体系的极其艰难的探索过程。 当人们理性考察完备的行政法律规范的内容,并包括了成熟的形式时,在行政立法中,实体规范和程序规范不仅独立存在,各自发挥着相互不可替代的功能,而且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在实体规范与程序规范的分配上遵循着其固有的、并正被人们认识的规则:即在行政实体规范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分配中,行政主体的权利(力)多,而相对实体义务少;行政相对人则实体义务多而相对实体权利少。在行政法程序规范双方当事人权利与义务的分配中恰恰相反,行政主体承担程序义务多,而享有程序权利少;行政相对人却享有尽可能多的程序权利,而较少承担程序义务。行政法律规范就这样在规则支配下精致地权衡、公允地分配着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在实体权利义务与程序权利义务的统一中最终兑现了法的平等。 研究各国(地区)行政法法典化的进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行政法法典化不仅比刑法典、民法典甚至成文宪法要晚百余年,而且难度也大得多。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行政法涉及权力的法律控制,影响国家权威;二是国家管理事务的庞杂与变化性加大了规范进程的难度。总之,人类设定自律性规范比认识掌握自然法则要困难,特别是制定直接约束权力的规范比划分权力的规范还要艰难。 第二,各国对行政法法典化的探索始于大陆法系国家,是从实体法规范开始的,受阻后转向一般手续法规范的制定。20世纪中期以美国为代表的《行政程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文件反馈意见【模板】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 请文件反馈意见 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现对你公司推荐的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发行人”)首发申请文件提出反馈意见,请你公司在30天内对下列问题逐项落实并提供书面回复和电子文档。若涉及对招股说明书的修改,请以楷体加粗标明。我会收到你公司的回复后,将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再次向你公司发出反馈意见。如在30天内不能提供书面回复,请向我会提交延期回复的申请。若对本反馈意见有任何问题,请致电我会发行监管部审核人员。 一、规范性问题 1、招股书披露,2010年8月1日,景总法将其持有的本公司10万股股份作价35万元人民币转让给阮洪良,每股转让作价3.5元。2010年11月1日,魏述涛、肖敬民分别将其持有的福莱特镜业107万股股份作价695.5万元人民币、10万股股份作价65万元人民币转让给阮洪良,每股转让作价6.5元。请保荐机构、发行人律师核查并说明两次股权转让的原因、定价依据、价款支付情况以及受让股份资金来源的合法合规性,转让价格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存在纠纷或潜在纠纷。 2、招股书披露,2000年6月25日,公司原股东及姜瑾华、祝全明两名新股东对公司进行增资,公司注册资本从51万元增加到258万元,新增注册资本207万元中,包括货币资金158万元,债转股49万元。(1)请补充披露相关债权的具体情况,请

保荐机构和发行人律师核查该笔债权是否真实存在,发行人是否具有偿还能力以及未偿还的原因;(2)请保荐机构和发行人律师核查本次增资是否真实有效,发行人注册资本是否充足,债权出资是否符合当时有效的法律、法规的要求。 3、招股书披露,2010年12月20日,博信成长、博信优选、鼎峰创业、国元投资以货币资金对公司进行增资,增资价格为每股50.08元。2014年1月1日,公司向上述股东回购股份,本次减资完成后前述四家企业不再持有公司的任何股份。经协商,以年均获得5%的投资收益率为基础,双方确定本次定向回购的股份作价为每股19.1973元,公司全部以现金方式支付股份回购款。请保荐机构、律师核查:(1)上述股东增资的原因、定价依据、价款支付情况以及增资资金来源的合法合规性,与前后次增资价格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及合理性;(2)上述股份回购的真实原因,回购股份的定价依据、资金来源、股份回购款是否已经支付完毕;(3)上述股东是否含有国资成分,入股和退出发行人是否需要履行国资相关审批手续;(3)上述股东入股发行人时是否签署对赌协议,是否存在触发对赌协议生效的情形,发行人是否存在应履行而未履行的其他义务,是否与上述股东存在纠纷或潜在纠纷。请保荐机构和发行人律师发表明确核查意见。 4、请保荐机构和发行人律师核查公司资产、人员、技术等是否存在来自于国有或集体企业的情形,公司是否存在收购国有或集体资产的情形。 5、请保荐机构、发行人律师核查并说明:(1)发行人是否曾经或目前存在股权代持或其他利益安排,是否存在纠纷和潜在纠

行政程序法典化相关问题研究论文

行政程序法典化相关问题研究论文 关键词:行政程序/行政程序法/行政权 内容提要:中国行政程序法典化是法治国家建设的必然要求之一。但是,当下中国行政程序立法所面对的现状却是行政程序法治观念缺失,行政程序价值理念的失落,行政程序法律化程序滞后。在这样的现实基础上行政程序如何“法典化”,我们需要若干基本共识加以引领。这若干的基本共识应当是有限制的且有效率的行政权是行政程序立法的价值取向,借鉴他国经验且重视法律本土资源是行政程序立法的基本方法,而单一立法与统一立法的并存则是行政程序立法的基本模式。中国行政程序法典化应当是制定具有通则意义的行政法典。 一、当下中国行政程序立法所面对的现状 虽然我们还没有制定统一的行政程序法,但是由程序性法律、法规和规章所构成的行政程序制度却并不少见,如听证制度、说明理由制度等。虽然我们宪法和法律上还没有“正当法律程序”的字眼,但是现有成文法条文背后却不缺乏这种法治理念,即使在一直被视为相对保守的法院也在其判决书中表达了对正当法律程序理念的认同,尽管是个别法院的作为,但我们不妨把它看作是一种晨曦的点点霞光。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当下中国行政程序立法所面临的现状仍然是相当严峻的。 (一)行政程序法治观念缺失 近20年来尤其是九十年代以来的行政法制建设,尽管我们在行政程序立法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但是,行政程序的法治观念却并没有较好地与行政机关的执法人员意识相结合。许多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仍停留在“法律管的是老百姓”、“穿制服是高人一等”的认识水平上。在执法上只看结果的合法性,不重视过程的正当性,虽然执法效率较高,但执法的实效却很低。没有行政程序法治观念,必然导致行政程序中“人治”观念占主导地位,法律实用主义大行其道。 行政机关是依法行政还是随意行政,关键是看它是否遵守行政程序,但是,实践中的随意行政、恣意行政的现象可以说是屡见不鲜。我认为,形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在理论上是流行于我们法学理论上的“法律工具论”和“治国运动论”。

(完整版)交通规划原理考试重点

交通规划原理考试重点 考察题型:选择题15、判断题15、名词解释20、简答题26、计算题24 1、交通规划 定义:交通规划是有计划地引导交通的一系列行动,即规划者如何制定交通发展目标,又如何将发展目标付诸实施的方法。 交通规划的主体具有基础性和公共性。规划对象为主要的交通设施和交通服务。 交通规划的构成要素:需求要素、供给要素和市场要素三个部分。 交通规划的内容包括交通调查、交通与土地利用、交通需求量预测、交通网络规划与设计、交通网络分析评价。 2、交通需求量的预测 四阶段预测法:其内容包括 交通的生成、发生与吸引(第一阶段), 交通的分布(第二阶段), 交通方式划分(第三阶段)和 交通流分配(第四阶段)。 3、居民出行调查(统称PT调查) 以对象区域内居民为对象,主要调查居民某日的出行情况和交通工具利用情况,为交通规划提供基础数据。 4、交通网络规划与设计 交通网络规划与设计是交通规划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交通需求预测的基础。人们进行交通规划,首先面临的就是对象区域中的现有交通网络,评价网络规模、体系结构和密度等服务指标是否合理。对于将来交通网络,在交通规划阶段需要利用确定与经济社会和对向区域发展相适应的规模、体系结构和密度,线路走向和断面属性(车道数、线路数)等,以进行网络结构设计和拓扑建模,便于计算机进行交通需求预测和分析评价。 5、交通网络分析评价 在网络设计阶段提出的交通规划方案,其上的交通流动是否合理、局部线路的交通负荷度或运输能力以及环境等指标能否满足预定目标等,均需要对方案的优劣进行必要的评价以

便于优化规划方案,获得预期效果。此外,成本效益评价也是交通网络规划方案评价的内容之一。考虑到交通项目的社会性和公共性,成本效益分析不仅是财务分析,更重要的是其社会效益。 6、OD调查的定义 OD调查:又称为起讫点调查,是对某一调查区域内出行个体的出行起点和终点的调查,OD交通量就是指起讫点间的交通出行量。 出行:出行指居民或车辆为了某一目的从一地向另一地移动的过程,可以分为车辆出行和居民出行。出行作为计测单位,具备三个基本属性:①每次出行有起、讫两个端点;②每次出行有一定的目的③每次出行采用一种或几种交通方式。 核查线:指为校核起讫点调查结果的精度,在调查区域内设置的分隔线,一般借用天然的或人工的障碍,如河流、铁道等。 期望线:指连接各个小区质心的直线,代表了小区之间的出行,其宽度通常根据出行数大小而定。 7、交通小区的划分原则 (1)同质性。区内的土地利用、经济、社会等特性应尽量一致。 (2)以轨道交通、河流等天然屏障作为分区的界限,不但资料准确,且易于核对。 (3)尽量配合行政区的划分,以利用政府的统计资料,如人口、经济统计资料等。 (4)分区的过程中要考虑道路网。 (5)分区越小,计算数据越多,成果就越细,但工作量也越大。反之,工作量小,但有可能掩盖该范围内的交通特点。通常交通量分散的郊区划分可以大些,而交通量集中的市区分区划分可以小点。 8、交通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宏观互动关系 9、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微观互动机理 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均由一系列不同的特征量所描述,任意两个特征量之间的微观作用机理是不相同的。 交通容量与容积率的关系,是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互动关系在微观层面的具体体现。 交通容量与容积率之间存在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二者通过一系列的循环反馈过程,将有可能达到一种“互补共生”的稳定平衡状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