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坑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的一般规定

基坑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的一般规定

基坑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的一般规定
基坑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的一般规定

【tips】本文由李雪梅老师精心收编整理,同学们定要好好复习!

基坑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的一般规定

基坑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的一般规定

监测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基坑等级、精度要求、设计要求、场地条件、地区经验和方法适用性等因素综合确定,监测方法应合理易行。

变形测量点分为基准点、工作基点和变形监测点。其布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每个基坑工程至少应有3个稳固可靠的点作为基准点;

2 工作基点应选在稳定的位置。在通视条件良好或观测项目较少的情况下,可不设工作基点,在基准点上直接测定变形监测点;

3 施工期间,应采用有效措施,确保基准点和工作基点的正常使用;

4 监测期间,应定期检查工作基点的稳定性。

监测仪器、设备和监测元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满足观测精度和量程的要求;

2 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经过校准或标定,且校核记录和标定资料齐全,并在规定的校准有效期内;

对同一监测项目,监测时宜符合下列要求:

1 采用相同的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

2 使用同一监测仪器和设备;

基坑支护监测要求与要点

附件1 基坑支护监测要求与要点 建设工程基坑支护设计文件(以下简称设计文件)中有关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的监测应满足国家标准《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规程》(JGJ120-2012)等的相关规定。 一、监测平面布置图 设计文件中应有基坑监测平面布置图,在基坑监测平面布置图中应标明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主要包括基坑周边道路、地铁、地上管线、地下管线、建筑物、构筑物、江河、水渠等)的监测项目、监测点位置和监测点数量。 二、监测项目 根据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等级,应包含如下相应的监测项目: (一)一级基坑 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支护结构深部水平位移、支护结构顶部沉降、支撑立柱沉降、基坑周边地面沉降、基坑周边建(构)筑物沉降、周边建(构)筑物倾斜与裂缝、基坑周边道路沉降、基坑周边地下管线沉降、支撑轴力、锚杆或锚索拉力、地下水位等。

(二)二级基坑 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支护结构深部水平位移、基坑周边地面沉降、基坑周边建(构)筑物沉降与裂缝、基坑周边道路沉降、基坑周边地下管线沉降、支撑轴力、锚杆或锚索拉力、地下水位等。 (三)三级基坑 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基坑周边建(构)筑物沉降、基坑周边道路沉降、基坑周边地下管线沉降等。 三、监测技术要点 设计文件中应明确基准点布置、监测点布置、监测频率、监测时限、控制值和监测报警值等,应满足如下要点:(一)各类水平位移观测、沉降观测的基准点应可靠设置,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二)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监测点的间距不宜大于20m,且基坑各边的监测点不应少于3个;基坑周边地面沉降监测点应设置在支护结构外侧的土层表面或柔性地面上;周边建筑物沉降监测点应设置在建筑物结构墙或柱基上,邻近基坑一侧监测点间距不宜大于15m;基坑周边道路沉降监测点间距不宜大于30m, 且每条道路的监测点不应少于3个;基坑周边地下管线沉降监测点间距不宜大于20m。 (三)采用测斜管监测支护结构深部水平位移时,对现浇混凝土挡土构件,测斜管应设置在挡土构件内,测斜管深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试题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一、单选题 1、开挖深度大于等于(A )的基坑应实施基坑工程监测。 A、5m B、6m C、7m D、8m 2、基坑工程施工前,应有(C )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对基坑工程实施现场监测。 A、涉及方 B、勘探方 C、建设方 D、施工方 3、围护墙或基坑边坡顶部的水平和竖向位移监测点应沿基坑周边不知,周边( B)应布置监测点。 A、中部、端部 B、中部、阳角 C、端部、阳角 D、端部、阴角 4、围护墙或基坑边坡顶部的监测点水平间距不宜大于( C ) A、10m B、15m C、20m D、25m 5、用测斜仪观测深层水平位移时,当测斜管埋置在土体中,测斜管长度不宜小于基坑开挖深度的( C ) A、0.5倍 B、1倍 C、1.5倍 D、2倍 6、围护墙竖直方向监测点应布置在弯矩极值处,竖向间距宜为( C ) A、1m-3m B、2m-4m C、3m-5m D、4m-6m 7、钢支撑的监测截面宜选择在两指点间( B )部位或支撑的端头。 A、1/2 B、1/3 C、1/4 D、1/5 8、每层锚杆的内力监测点数量应为该层锚杆总数的1%-3%,并不应少于( A )根 A、3根 B、4根 C、5根 D、6根 9、基坑外地下水位监测点应沿基坑、被保护对象的周边或在基坑与被保护对象之间布置,监测点间距宜为( D )

A、10m-30m B、20m-40m C、30m-50m D、20m-50m 10、水位观测管的管底埋置深度应在最低设计水位或最低允许地下水位之下( C )。 A、1m-3m B、2m-4m C、3m-5m D、4m-6m 11、测斜仪的系统精度不宜低于( C ) A、0.15mm/m B、0.2mm/m C、0.25mm/m D、 0.3mm/m 12、开挖深度为6米的一级基坑,现场进行检测的频率为( B ) A、1次/1d B、1次/2d C、2次/1d D、3次/1d 13、一级基坑土钉墙顶部水平位移累计绝对值超过( C )应进行报警。 A、20mm B、25mm C、30mm D、15mm 14、一级基坑土钉墙顶部水平位移的变化速率超过( D )应进行报警。 A、2mm/d B、3mm/d C、4mm/d D、5mm/d 15、一级基坑土钉墙顶部水平位移累计绝对值超过( D )应进行报警。 A、10mm-15mm B、15mm-25mm C、25mm-30mm D、 30mm-35mm 16、一级基坑土钉墙顶部水平位移的变化速率超过( B )应进行报警。 A、1-5mm/d B、5-10mm/d C、10-15mm/d D、15- 20mm/d 17、地下水位变化累计值超过( D )应进行报警。 A、250mm B、500mm C、750mm D、1000mm 18、地下水位变化速率超过( B )应进行报警。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标准

4 监测项目 4.1 一般规定 4.1.1 基坑工程的现场监测应采用仪器监测与巡视检查相结合的方法。 4.1.2 基坑工程现场监测的对象应包括: 1 支护结构。 2 地下水状况。 3 基坑底部及周边土体。 4 周边建筑。 5 周边管线及设备。 6 周边重要的道路。 7 其他应监测的对象。 4.1.3 基坑工程的监测项目应与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方案相匹配。应针对监测对象的关键部位,做到重点观测、项目配套并形成有效的、完整的监测系统。 4.2 仪器监测 4.2.1 基坑工程仪器监测项目应根据表4.2.1进行选择。 表4.2.1 建筑基坑工程仪器监测项目表

续表4.2.1

注:基坑类别的划分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执行。 4.2.2 当基坑周边有地铁、隧道或其他对位移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及设施时,监测项目应与有关管理部门或单位协商确定。 4.3 巡视检查 4.3.1 基坑工程施工和使用期内,每天均应由专人进行巡视检查。 4.3.2 基坑工程巡视检查宜包括以下内容: 1 支护结构: 1)支护结构成型质量; 2)冠梁、围檩、支撑有无裂缝出现; 3)支撑、立柱有无较大变形; 4)止水帷幕有无开裂、渗漏; 5)墙后土体有无裂缝、沉陷及滑移; 6)基坑有无涌土、流沙、管涌。 2 施工工况: 1)开挖后暴露的土质情况与岩土勘察报告有无差异; 2)基坑开挖分段长度、分层厚度及支锚设置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 3)场地地表水、地下水放状况是否正常,基坑降水、回灌设施是否运转正常; 4)基坑周边地面有无超载。 3 周边环境:

压力机精度测量方法和标准

压力机精度测量和方法 压力机的主要精度参数为:飞轮的径向跳动和端面跳动;滑块与工作台的垂直度、平行度;滑块的导轨间隙;工作台的水平度;拉伸垫垫顶冠与底座的平行度;拉伸垫垫顶冠导轨间隙;工作台内托板与工作台面的平行度;工作台内托板与工作台台板之间的安全距离;传动轴综合间隙等外形精度尺寸。 量具:深度尺0——500mm 、框式水平仪、百分表、百分表座、塞尺、百分表加长杆、宽度角尺等。 图(1) 注:L1为工作台板长边减去两边不测长度;L2为滑块长边减去两边不测长度;L3为滑块下平面长度减去两边不测长度;S为滑块行程长度;P为压力机公称力,单位为kN。 检测方法: 1、飞轮跳动检测:将百分表和表架固定牢靠,测量面要保持清洁;百分表需进表(进表的

目的是防止有负值出现)转动飞轮一周读出来的数据就是跳动量。 2、 拉伸垫检测:将拉伸垫顶起,气压应在最大拉伸垫最大工作气压。用塞尺测量间隙。(塞 尺能够进去但要有一定阻力)读出数值标准如上图(1);拉伸垫顶冠与底座上平面的平行度测量, (如图) 用深度尺测量顶冠的六个点位的数据分别算出各点的差值。 3、滑块导轨间隙:滑块导轨测量的点位共有8个。滑块的上平面4个下平面4个,用塞尺测量间隙。(塞尺能够进去但要有一定阻力)读出数值。标准如上图(1) ;滑块下平面与 用百分表找滑块的任意一点数值 此时标杆锁死,作为基准值。分别测出其它点的数据。测量数据时一定要找滑块下端面与工作台上表面两点之间的最小距离。测量平行度时有滑块的两个角度和三个位置1、180度2、中间角度(270或90;255或55)和最大装模高度、中间装模高度、最下装模高度三个位置;滑块下平面与工作台板上平面的垂直度:将百分表固定在滑块上,宽度角尺放在滑块与工作台之间。此时滑块的位置要在下死点,百分表要在角尺的最下端调整好位置,将滑块开到上死点百分表要进表(进表的目的是防止有负值出现)将表盘调整到零位。用微调开动滑块一周读出数据,180度之前的数据是重中之重数据要求数据密度大,180度之后选270度之前的三个数据和0度数据作为检测数据。测量垂直度有左右和前后,有三个位置:最大装模高度、中间装模高度、最下装模高度。 4、滑块连接部位的总间隙:滑块位置应在下死点将平衡器的气压调到与总气源大小相等,关闭平衡器进气阀门。百分表放在滑块的下方调整百分表为零位。滑块每个角都要有百分表。进行排放平衡器气压得出各个气压点的间隙。直到最后的平衡器气压为零的最大总间隙。 工作台内托板与工作台面的平行度测量方法等 同于拉伸垫测量方法

基坑监测规范要求

基坑监测内容摘要 基坑围护体系随着开挖深度增加必然会产生侧向变位,关键是侧向变位的发展趋势如何。一般围护体系的破坏都是有预兆的,因而进行严密的基坑开挖监测非常重要。通过监测可及时了解围护体系的受力状况,对设计参数进行反分析,以调整施工参数,指导下步施工,遇异情可及时采取措施。应该说,基坑监测是保证基坑安全的一个重要的措施。 基坑监测规范要求如下: 一、监测点布置 1、土体的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点宜布置在基坑周边的中部、阳角处及有代表性的部位;当测斜管埋设在土体中,测斜管长度不宜小于基坑开挖深度的 1."5倍,并应大于维护墙的深度。以测斜管底为固定起算点,管底应嵌入到稳定的土体中。 2、地下水位监测点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基坑内地下水位当采用深井降水时,水位监测点宜布置在基坑中央和两相邻降水井的中间部位;当采用轻型井点、喷射井点降水时,水位监测点宜布置在基坑中央和周边拐角处,监测点数量应视具体情况确定; (2)、基坑外地下水位监测点应沿基坑、被保护对象的周边或在基坑与被保护对象之间布置,监测点间距宜为20~50m。相邻建筑、重要的管线或管线密集处应布置水位监测点;当有止水帷幕时,宜布置在止水帷幕的外侧约2m处; (3)、水位观测管的管底埋置深度应在最低设计水位或最低允许地下水位之下3~5m。承压水水位监测管的滤管应埋置在所测的承压含水层中; (4)、回灌井点观测井应设置在回灌井点与被保护对象之间。 3、基坑周边环境监测点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从基坑边缘以外1~3倍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需要保护的周边环境应作为监测对象。

必要时尚应夸大监测范围。 (2)、位于重要保护对象安全保护区范围内的监测点的布置,尚应满足相关部门的技术要求。 (3)、建筑竖向位移监测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建筑四角、沿外墙每10~15m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且每侧不小于3个监测点; b、不同地基或基础的分界处; c、不同结构的分界处; d、变形缝、抗震缝或严重开裂处的两侧; e、新、旧建筑或高、低建筑交接处的两侧; f、高耸构建筑基础轴线的对称部位,每一构筑物不应少于4点。 (4)、建筑水平位移监测点应布置在建筑的外墙墙角、外墙中间部位的墙上或柱上、裂缝两侧以及其他有代表性的部位,监测点间距视具体情况而定,一侧墙体的监测点不宜少于3点。 (5)、相邻地基沉降观测点可选在建筑纵横轴线或边线的延长线上,亦可选在通过建筑重心的轴线延长线上。其点位间距应视基础类型。荷载大小及地质条件,与设计人员共同确定或征求设计人员意见后确定。点位可在建筑基础深度 1."5- 2."0倍的距离范围内,由外墙向外由密到疏布设,但距基础最远的观测点应设置在沉降量为零的沉降临界点以外。 (6)、建筑裂缝、地表裂缝监测点应选择有代表性的裂缝进行布置,当原有裂缝增大或出现新裂缝时,应及时增设监测点。对需要观测的裂缝,每条裂缝的监测点至少应设2个,- 1 - 且宜设置在裂缝的最宽处及裂缝末端。

桩基检测及基坑检测的规范要求

桩基检测及基坑检测得规范要求 一、桩基检测 桩基作为目前工程建设中大量采用得深基础形式,就是涉及结构安全得重要组成部分。桩基就是隐蔽工程,它就是建筑物得基础,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这些建筑物得平安。在桩基础得施工过程中,桩基检测就是一个不可短少得环节。近年来桩基础在高层建筑与铁路建设中普遍运用,随着建设单位对工程质量要求得提高,基桩检测技术将发挥越来越重要得作用。桩基质量检测技术,特别就是桩基动力试验,涉及到岩土力学、振动学、桩基施工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等诸多学科知识,它既不同于常规得建筑材料试验,又不同于普通得建筑结构测试。不断提高桩基检测得质量水平,不断强化对桩基检测队伍得管理,对工程得质量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目前桩基检测得主要方法有静载试验、钻芯法、低应变法、高应变法、声波透射法等几种。tF9whx4。Le2SgAJ。 工程桩应进行单桩承载力与桩身完整性抽样检测,检测方法应根据下表选择。桩身完整性宜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得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基桩检测除应在施工前与施工后进行外,尚应采取符合《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106-20033》规范规定得检测方法或专业验收规范规定得其她检测方法,进行桩基施工过程中得检测,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VQhXIeC。5IMbSIs。 桩基检测方法选用表

检测工作得程序,应按下图进行:

1、静载试验法 静载试验法就是指在桩顶部逐级施加竖向压力、竖向上拔力与水平推力,观测桩顶部随时间产生得沉降、上拔位移与水平位移,以确定相应得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与单桩水平承载力得试验方法。这就是目前公认得检测基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最直接、最可靠得试验方法。但在工程实践中发现,基准桩得问题有时会被检测人员所忽视,容易出现基准桩打入深度不足,试验过程产生位移得问题。又可分为三种检测方法,分别就是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与单桩水平静载试验。 (1)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本方法适用于检测单桩得竖向抗压承载力,当埋设有测量桩身应力、应变、桩底反力得传感器或位移杆时,可测定桩分层侧阻力与端阻力或桩身截面得位移量。如为设计提供依据得试验桩,应加载至破坏;当桩得承载力以桩身强度控制时,可按设计要求得加载量进行。对工程桩抽样检测时,加载量不应小于设计要求得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得2、0倍。

机床精度检测方法

大型数控机床验收的几个问题 对集机、电、液、气于一体的进口大型数控机床(含加工中心)的验收,无论是预验收、还是最终验收,都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对机床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的质量,特别是对机床精度的总体检验。它直接关系到机床的功能、可靠性、加工精度和综合加工能力。 然而在实际验收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带有技术性或管理性的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正确处理,将会影响到机床的验收质量。 1 定位精度的检测 检测机床的定位精度,常用标准有两种: ·德国VDI/DGQ3441标准(机床运行精度和定位精度的统计方法)。 ·美国AMT标准(美国机械制造技术协会制定)。 用两个标准,测量数据的整理均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即沿平行于坐标轴的某一测量轴线选取任意几个定位点(一般为5~15个),然后对每个定位点重复进行多次定位(一般为5~13次)。可单向趋近定位点,也可以从两个方向分别趋近,然后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求出算术平均值。进而求出平均值偏差、标准差、分散度。分散度代表重复定位精度,它和平均值偏差一起构成定位精度,两者之和是在任意两点间定位时可能达到的最大定位偏差。 由于被测坐标轴长度不尽相同,因而其定位精度的线性允差的给定方式不应是单一的,而应有所区别。国标GB10931-89数字控制机床位置精度的评定方法中规定,轴线定位精度线性允差的给定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在全行程上规定允差; ·根据被测对象长度分段规定允差; ·用局部公差方式规定允差; 既规定局部公差,同时也规定全行程允差。 东方汽轮机厂从德国科堡(COBURG)公司进口工作台5m×17m的数控龙门铣床(下称龙门铣),共有X、Y、Z、W四个坐标轴。只有Z轴长度小于2m、最长的X轴全行程为17.70m;从意大利贝拉尔蒂(BRERADI)公司进口的镗杆直径 250mm

基坑监测流程规定

基坑监测工作流程及要求 一、业务接洽 要求: 1、了解工程地址,建设单位等基本情况。 2、通过委托单位获取工程地质报告,围护设计方案、电子图等相关技术资料。 3、根据相关规范及设计、甲方单位的要求拟写并签署合同(合同拟写由项目负责人会同业务联系人共同完成)。 二、方案编制 1根据规范及设计,甲方的要求编制监测方案。 2监测方案的内容必须包括以下内容: ○1、工程概况 ○2、监测目的和监测依据 ○3监测项目及监测点的布置 ○4各监测项目、监测方法及精度 ○5监测人员、仪器设备及核定要求 ○6监测周期,变频、报警值及异常情况下的监测措施 ○7监测数据处理机信息反馈 ○8作业安全级质量保证措施 另外还须附上本工程监测点平面布置图或示意图、水准控制网平面布置图或示意图、企业人员资质等相关资料 3、监测方案作为本工程的执行纲领性文件,在编制是应该充分考虑

到实际实施的难易问题,尽量做到监测方案中的实施办法都具有最佳可操作性 4、监测方案中所应用的监测方法,监测频率、周期、报警值等内容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设计要求确定,若监测方案设计人员认为频率过缓或者报警值过大,在请示公司技术负责人,并讨论确认的情况下可在原数据基础上,适当提高报警值及监测频率。但绝不允许擅自将报警值数据改大,将监测频率降低。 5、监测方案中测点数量应与合同内严格一致。 6、在编制监测方案时,应熟读基坑围护设计,了解设计思路,同时还应了解工程的地质状况 7、编制方案完成后,必须经公司领导审核通过后,才可加盖公章,并提交委托单位确认。在委托单位确认后,拿回2份,一份交由公司归档,另一份交由项目负责人使用。 三、监测实施 外业监测实施部分 1、项目负责人,根据监测方案内容到现场尸体踏勘场地,并告知甲方、施工单位、监测班组进场施工 2、项目负责人,在现场踏勘后,安排各班组主要人员召开进场准备会议,在会中明确各班组实施细则,实施时间,质量要求等内容,并做好会议记录。 3、钻机班组、测量班组实施作业时,必须严格按照方案及公司制度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试题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试题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 试题 一、单选题(6题) 1.围护墙或基坑边坡顶部的水平和竖向位移监测点应沿基坑周边布置,周边中部、阳角处应布置监测点,其监测点水平间距不宜大于()m,每边监测点数目不宜少于()个。 A.15;3 B. 20;4 C.20;3 D.25;4 正确答案:( C )见规范【5.2.1】 2.以下关于基坑工程应实施监测的说法错误的是()。A.基坑开挖深度大于等于3m B.基坑开挖深度等于5m C.开挖深度等于8m D.现场地质情况和周围环境复杂 正确答案:(A)见规范【3.0.1】 3.有支撑的支护结构各道支撑开始拆除到拆除完成后3d内监测频率应为()。 A.2次/1d B.1次/1d C.1次/2d D.1次/3d 正确答案:(B)见规范【7.0.3】 4.一级基坑喷锚支护顶部水平位移监测绝对累计值(mm)和变化速率(mm/d)报警值是()。 A. 10~20;2~3 B. 25~30;2~3 C. 20~40;3~5 D. 30~35;5~10 正确答案:(D)见规范【表8.0.4】

5.用测斜仪观测深层水平位移时,当测斜管埋设在土体中,斜管长度不宜小于基坑开挖深度的()倍,并应大于围护墙的深度。 A. 0.5 B.1.0 C.1.5 D.2.0 正确答案:(C)见规范【5.2.2】 6.以下关于裂缝监测说法错误的是()。 A.裂缝宽度监测可采用千分尺或游标卡尺等直接量测。 B.裂缝宽度量测精度不宜低于0.1mm,裂缝长度和深度量测精度不宜低于1mm。 C.裂缝长度监测可采用直接量测法。 D.裂缝深度监测可采用超声波法和凿出法。 正确答案:(A)见规范【6.6.3/6.6.4】 二、多选题(4题) 1.以下关于基坑工程的监测方案应进行专门论证说法正确的有()。 A.地质和环境条件复杂的基坑工程; B.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一、二、三级基坑 工程; C.临近重要建筑和管线,以及历史文物、优秀近现代建筑、地 铁、隧道灯破坏后果很严重的基坑工程; D.开挖深度大于5m的基坑工程; E.已发生严重事故,重新组织施工的基坑工程;

监测方法与精度要求

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 一、一般规定 监测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基坑等级、设计要求、场地条件、场地条件、当地经验和方法适用性等因素综合确定,监测方法应合理易行。 变形测量网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布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1每个基坑工程至少应有3个稳固、可靠的点作为基准点; 2工作基点应选在先对稳定和方便使用的位置。在通视条件良好、距离较劲、观测项目较少的情况下,可直接将基准点作为工作基点。 3监测期间,应定期检查工作基点和基准点的稳定性。 6.1.3 监测仪器、设备和监测元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满足观测精度和量程的要求,且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应经过校准或标定,且校核记录和标定资料齐全,并应在规定的校准有效期内使用。 3监测过程中应定期进行检测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检测以及监测元件的检查。 6.1.4 对同一监测项目,监测时宜符合下列要求: 1采用相同的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 2使用同一监测仪器和设备; 3固定观测人员; 4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工作。 6.1.5 监测项目初始值应在相关施工工序之前测定,并取至少连续观测3次的稳定值的平均值。 6.1.6 地铁、隧道等其他基坑周边环境的监测方法和监测精度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以及主管部门的要求。 6.1.7 除使用本规范规定的监测方法外,亦可采用能达到本规范规定精度要求的其他方法。

6.2 水平位移监测 6.2.1测定特定方向上的水平位移时,可采用视准线法、小角度法、投点法等;测定监测点任意方向的水平位移时,可视监测点的分布情况,采用前方交会法、 后方交会法、极坐标法等;当测点与基准点无法通视或距离较远时,可采用GPS 测量法或三角、三边、边角测量与基准线法相结合的综合测量方法。 6.2.2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点的埋设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8的有关规定,宜设置有强制对中的观测墩,并宜采用精密的光学对中装置,对中误差不宜大于0.5mm。 6.2.3基坑围护墙(边坡)顶部、基坑周边管线、临近建筑水平位移监测精度应根据其水平位移报警值按表6.2.3确定。 表6.2.3 水平位移监测精度要求(mm) 注:1监测点坐标中误差,是指监测点相对测站点(如工作基点等)的坐标中误 差,为点位中误差的2 1。 2当根据累计值和变化速率选择的精度要求不一致时,水平位移监测精度优 先按变化变化速率报警值的要求确定; 3本规范以中误差作为衡量精度标准。 6.2.4地下管线的水平位移监测精度宜不低于1.5mm。 6.2.5其他基坑周边环境(如地下设施、道路等)的水平位移监测精度应符合相关规范、规程等的规定。 6.3竖向位移监测 6.3.1竖向位移监测可采用几何水准或液体静力水准等方法。

建筑深基坑工程检测要求

附件2: 建筑深基坑工程检测要求 基坑类型 检测项目 检测方法及数量 检测单位 排桩 灌注桩 完整性检查 抽取总桩数的30%,且不少于20根进行小应变检 测 检测单位 小应变检测结果影响受力时,采用钻芯法进行补充检测,其检测数量为总桩数的 2%,不少于3根 对于直径大于800mm 的灌注桩应抽取 10%进行超 声波或取芯检测 成孔的垂直度 钻孔桩采用测斜仪测量,其数量为总桩数的10%, 且不少于10根 检测或施工单位 孔径钻孔桩采用井径仪测量,其数量为总桩数的10%, 且不少于10根预制桩焊缝探伤检测 对焊接接头抽取总桩数的10% 检测单位 完整性检查 抽取总桩数的30%,且不少于20根进行小应变检 测 钢桩焊缝探伤检测抽取总桩数的20% 检测单位地下连续墙 混凝土质量检验 抽取大于总槽段数 20%的槽段,且不少于 3个槽段 进行声波透射法检查墙身混凝土结构内在质量检测单位 成槽的垂直度、倾斜度、沉渣采用井径仪等,其数量为总槽段数的 20% 检测或施工单位 水泥土墙 (SMW 支护) 成桩质量检查 成桩三天内,轻便动力触探不少于总桩数的2%,且 不少于5根 施工或检测单位 完整性及其强度 水泥土达到28天后,采用钻芯法检测完整性及其强度,其钻芯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2%,且不少于5 根 检测单位 土钉墙 承载力 采用抗拉试验检测承载力。在同一条件下,试验数量不少于土钉总数的 1%,且不应少于6根 检测单位 喷射混凝土厚度检测 喷射混凝土的厚度采用钻孔检测,钻孔数为每100m2墙面1组,每组不少于3点 锚杆锚杆抗拔力不应少于锚杆总数的 1%,且不应少于3根 检测单位支撑体系焊缝探伤检测钢支撑的焊缝应抽取总数的 20%进行探伤检测 检测单位 基坑土体加固 同水泥土墙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试题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 试题 一、单选题(6题) 1.围护墙或基坑边坡顶部的水平和竖向位移监测点应沿基坑周边布置,周边中部、阳角处应布置监测点,其监测点水平间距不宜大于()m,每边监测点数目不宜少于()个。 A.15;3 B. 20;4 C.20;3 D.25;4 正确答案:(C )见规范【5.2.1】 2.以下关于基坑工程应实施监测的说法错误的是()。A.基坑开挖深度大于等于3m B.基坑开挖深度等于5m C.开挖深度等于8m D.现场地质情况和周围环境复杂 正确答案:(A)见规范【3.0.1】 3.有支撑的支护结构各道支撑开始拆除到拆除完成后3d内监测频率应为()。 A.2次/1d B.1次/1d C.1次/2d D.1次/3d 正确答案:(B)见规范【7.0.3】 4.一级基坑喷锚支护顶部水平位移监测绝对累计值(mm)和变化速率(mm/d)报警值是()。 A.10~20;2~3 B.25~30;2~3 C. 20~40;3~5 D.30~35;5~10 正确答案:(D)见规范【表8.0.4】 5.用测斜仪观测深层水平位移时,当测斜管埋设在土体中,斜管

长度不宜小于基坑开挖深度的()倍,并应大于围护墙的深度。 A. 0.5 B.1.0 C.1.5 D.2.0 正确答案:(C)见规范【5.2.2】 6.以下关于裂缝监测说法错误的是()。 A.裂缝宽度监测可采用千分尺或游标卡尺等直接量测。 B.裂缝宽度量测精度不宜低于0.1mm,裂缝长度和深度量测精度不宜低于1mm。 C.裂缝长度监测可采用直接量测法。 D.裂缝深度监测可采用超声波法和凿出法。 正确答案:(A)见规范【6.6.3/6.6.4】 二、多选题(4题) 1.以下关于基坑工程的监测方案应进行专门论证说法正确的有()。 A.地质和环境条件复杂的基坑工程; B.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一、二、三级基坑工 程; C.临近重要建筑和管线,以及历史文物、优秀近现代建筑、地铁、 隧道灯破坏后果很严重的基坑工程; D.开挖深度大于5m的基坑工程; E.已发生严重事故,重新组织施工的基坑工程; 正确答案:(ACE)见规范【3.0.7】 2.对同一监测项目进行监测,在正常情况下其监测要求以下说法

基坑监测方案标准版

基坑监测方案标准 版

新百年国际商业中心基坑 支护监测方案 方案编制人:薛超林 审核:肖宁祥 审定:谢成 广西地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资质证书编号:乙测资字45012034 计量认证证书: 20 1431E 04月20日

目录 1 工程概况 (2) 2 监测目的 (2) 3监测项目 (2) 4 方案编制依据 (2) 5、监测布点 (3) 6 监测方法及观测精度 (3) 7监测频度 (4) 8监控报警 (4) 9数据记录、处理及监测成果 (4)

新百年国际商业中心 基坑支护监测方案 1工程概况 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为14.3米~17.4米,基坑周长约700米。属于临时性基坑支护工程,基坑边坡采用桩锚支护形式,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使用年限为1年。 2 监测目的 1)为基坑周围环境进行及时、有效的保护提供依据。 2)验证支护结构设计,及时反馈信息,指导基坑开挖和支护结构的施工。 3)将监测结果反馈设计,为其它区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3 监测项目 1)基坑周边建筑物沉降监测; 2)基坑周边道路沉降监测 3)基坑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和沉降监测。 4)地下水位监测。 5)基坑护坡顶土体深层位移监测。 主要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边坡有无塌陷、裂缝及滑移。

②开挖后暴露的土质情况与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有无差异。 ③基坑开挖有无超深开挖。 ④基坑周围地面堆载是否有超载情况。 ⑤基坑周边建筑物、道路及地表有无裂缝出现。 4 方案编制依据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 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 50497- 4)《工程测量规范》 GB 50026- 5)《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JGJ 8- 6)委托方提供的图纸。 5 测点布置 1)基准点:基准点应设在基坑开挖变形影响范围以外,通视条件良好并便于保存的稳定位置。对于本工程,在距基坑边缘50m外的路边设置三个位移观测基准点,在距基坑边缘50m外的旧有建筑物上设置三个水准观测基准点。 2)观测点:基坑坡顶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观测点沿基坑周边布置,考虑到本基坑较大,观测路线较长,若过多布置观测点,则使当天的工作量过大,在定人定仪器的要求下,势必会影响监测的质量,同时也增大了监测费用。综合考虑,观测点间距

DCS系统通道校验方法及精度要求

DCS系统通道校验方法及精度要求 摘自:DL/T 774-2004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检修运行维护规程 4.2.1.7模件信号处理精度测试: 4.2.1.7.1模件信号处理精度测试时,应保证标准信号源(校正仪)的阻抗与模件阻抗相匹配,内外供电电源相对应。 4.2.1.7.2检查每个通道的转换系数,应符合测量系统量值转换要求。 4.2.1.7.3对于新建或大修机组,每块模块的I/O通道应逐点进行精度测试;对于中、小修和其他情况,每块模件上可随机选取1~6个通道(见表1)。 表1输入模件通道精度标准 信号类型 基本误差 回程误差 模件通道数 通道抽样点的方和根1481632 电流 mA ±0.2%±0.15%0.1% 随 机 抽 样 通 道11234 直流电压 V 11234直流电压(0~1) V ±0.3%±0.2%0.15%11234脉冲 Hz ±0.2%±0.15%0.1%11234热电偶 mV ±0.3%±0.2%0.15%11246热电阻 ±0.3%±0.2%0.15%12346 4.2.1.7.4模拟量输入(AI)信号精度测试: a)用相应的标准信号源,在测点相应的端子上分别输入量程的0、25%、50%、75%、100%信号,在操作员站或工程师站(手操器)读取该测点的显示值,与输入的标准 值进行比较。 b)记录各测点的测试数据,计算测量误差,应满足表1的精度要求。 4.2.1.7.5脉冲量输入(PI)信号精度测试: a)用标准频率信号源,在测点相应的端子上分别输入量程的10%、25%、50%、75%、100%信号,在操作员站或工程师站(手操器)读取该测点的显示值与输入的标准值 进行比较。 b)记录各测点的测试数据,计算测量误差,检查触发电平,均应满足表1要求(或制造厂出厂精度)。 4.2.1.7.6模拟量输出(AO)信号精度测试: a)通过操作员站(或工程师站、或手操器),分别按量程的0、25%、50%、75%、100%设置各点的输出值,在对应模件的输出端子,用标准测试仪测量并读取输出信 号示值,与输出的标准计算值进行比较。 b)记录各点的测试数据,计算测量误差,应满足表2的精度要求。 表2输出模件通道精度标准 AO信号类型基本误差回程误差

建筑基坑工程检测技术规范

建筑基坑工程检测技术规范 3.0.1 开挖深度大于等于5m或者开挖深度小于5m但是现场地质情况和周边环境较复杂的基坑工程以及其他需要监测的基坑工程应实施基坑工程监测。 3.0.2基坑工程设计提出的对基坑工程监测的技术要求应包括检测项目、检测频率和检测报警值等。 3.0.3 基坑工程施工前,应由建设方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对基坑工程实施现场监测。监测单位应编制监测方案,监测方案需经过建设方、设计方、监理方等认可,必要时还需与基坑周边环境涉及的有关管理单位协商一致后方可实施。(第三方监测并不取代施工单位自己开展的必要的施工监测,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仍应进行必要的施工监测。监测单位拟定出监测方案后,提交工程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应该遵照建设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组织设计、监理、施工、监测等单位讨论审定监测方案。当基坑工程影响范围内有重要的市政、公用、供电、通讯、人防工程以及文物等时,还应组织有相关主管单位参加的协调会议,监测方案经协商一致后,监测工作方能正式开始。) 3.0.5 按监测需要收集基坑周边环境各监测对象的原始资料和使用现状等资料。必要时可采用拍照、录像等方法保存有关资料或进行必要的现场测试取得有关资料。 3.0.7 下列基坑工程的监测方案应进行专门论证: 1 地质和环境条件复杂的基坑工程 2 临近重要建筑和管线,以及历史文物、优秀近现代建筑、地铁、隧道等破坏后果很严重的基坑工程。 3 已发生严重事故,重新组织施工的基坑工程。 4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一、二级基坑工程。 5 其他需要论证的基坑工程。 3.0.8 监测单位应严格实施监测方案。当基坑工程设计或者施工有重大变更时,监测单位应与建设方及相关单位研究并及时调整监测方案。 4.1.2 基坑工程现场监测的对象应包括: 1 支护结构。 2 地下水状况。 3 基坑底部及周边土体。 4 周边建筑。 5 周边管线及设施。 6 周边重要的道路。 7 其他应监测的对象。

(整理)基坑监测要求

基坑监测要求 4 监测项目 4.1 一般规定 4.1.1 基坑工程的现场监测应采用仪器监测与巡视检查相结合的方法。 4.1.2 基坑工程现场监测的对象包括: 支护结构; 地下水状况; 基坑底部及周边土体; 周边建筑; 周边管线及设施; 周边重要的道路; 其他应监测的对象。 4.1.3 基坑工程的监测项目应与基坑工程设计方案、施工方案相匹配。应抓住关键部位,做到重点观测、项目配套,形成有效的、完整的监测系统。 4.2 仪器监测 4.2.1 基坑工程仪器监测项目应根据表4.2.1进行选择。 表4.2.1 建筑基坑工程仪器监测项目表

注:基坑类别的划分按照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执行。 4.2.2 当基坑周边有地铁、隧道或其它对位移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及设施时,监测项 目应与有关管理部门或单位协商确定。 4.3 巡视检查 4.3.1 基坑工程整个施工期内,每天均应进行巡视检查。 4.3.2 基坑工程巡视检查宜包括以下内容: 1 支护结构 1)支护结构成型质量; 2)冠梁、围檩、支撑有无裂缝出现; 3)支撑、立柱有无较大变形; 4)止水帷幕有无开裂、渗漏; 5)墙后土体有无裂缝、沉陷及滑移; 6)基坑有无涌土、流砂、管涌。 2 施工工况 1)开挖后暴露的土质情况与岩土勘察报告有无差异; 2)基坑开挖分段长度、分层厚度及支锚设置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 3)场地地表水、地下水排放状况是否正常,基坑降水、回灌设施是否运转正常; 4)基坑周边地面有无超载。 3 周边环境 1)周边管道有无破损、泄漏情况; 2)周边建筑有无新增裂缝出现; 3)周边道路(地面)有无裂缝、沉陷; 4)邻近基坑及建筑的施工变化情况。 4 监测设施 1)基准点、监测点完好状况; 2)监测元件的完好及保护情况; 3)有无影响观测工作的障碍物。 5 根据设计要求或当地经验确定的其他巡视检查内容。 4.3.3 巡视检查以目测为主,可辅以锤、钎、量尺、放大镜等工器具以及摄像、摄影等设备进行。 4.3.4 对自然条件、支护结构、施工工况、周边环境、监测设施等的巡视检查情况应做好记录。检查记录应及时整理,并与仪器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4.3.5 巡视检查如发现异常和危险情况,应及时通知建设方及其他相关单位。 5 监测点布置 5.1 一般规定 5.1.1 基坑工程监测点的布置应能反映监测对象的实际状态及其变化趋势,监测点应布置在内力及变形关键特征点上,并应满足监控要求。 5.1.2 基坑工程监测点的布置应不妨碍监测对象的正常工作,并应减少对施工作业的不利

基坑监测技术方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科学院科研综合楼工程基坑监测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新疆维泰开发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房建公司第四项目部 2012年4月 10 日

目录 1监测技术方案 (1) 1.1 工程概况 (2) 1.2 周边环境概况 (2) 1.3 监测目的 (2) 1.4 监测技术方案编制依据与原则 (3) 1.4.1 监测技术方案编制依据 (4) 1.4.2 监测技术方案编制的原则 (4) 1.5 监测范围及内容 (5) 1.6.监测方法、数据处理及测点的埋设 (6) 1.6.1 监测控制网的布设 (6) 1.6.2 锚杆支护水平位移监测 (10) 1.6.3临边建筑物沉降、裂缝、倾斜监测 (12) 1.6.4巡视 (13) 1.7监测技术要求 (14) 1.7.1 技术要求 (14) 1.7.2 监测精度 (15) 1.7.3 监测频率 (15) 1.7.4 监测参考报警值 (15) 2 监测仪器设备及人员组织 (16) 3 监测质量保证措施 (18) 3.1 质量目标 (18) 3.2 质量保证体系 (19) 3.3 监测工作的管理 (20) 3.4 保证监测质量的措施 (20) 3.4.1健全监测管理服务质量保证体系 (21) 3.4.2工序质量控制措施 (21) 3.4.3 监测管理服务质量保证组织措施 (21) 3.5监测管理服务质量保证技术措施23 3.5.1 仪器、仪表 (23) 3.5.3 资料采集及整理 (23) 3.6监测进度保证措施 (26) 3.6.1施工进度目标 (26) 3.6.2施工进度程 (26) 4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目标和保证措 (27) 4.1安全文明施工目标 (27) 4.2安全保证体系 (27)

怎样确定沉降观测的精度等级

怎样确定沉降观测的精度等级 2010-04-12 08:50:59|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怎样确定沉降观测的精度等级 随着工业与民用建筑业的发展,各种复杂而大型的工程建筑物日益增多,工程建筑物的兴建,改变了地面原有的状态,并且对于建筑物的地基施加了一定的压力,这就必然会引起地基及周围地层的变形。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与建(构)筑物的安全性,并为以后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愈加明显。现行规范也规定,高层建筑物、高耸构筑物、重要古建筑物及连续生产设施基础、动力设备基础、滑坡监测等均要进行沉降观测。特别在高层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应用沉降观测加强过程监控,指导合理的施工工序,预防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沉降,及时反馈信息,为勘察设计施工部门提供详尽的一手资料,避免因沉降原因造成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破坏或产生影响结构使用功能的裂缝,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结合建筑施工过程中沉降观测的实践,阐述了沉降观测的方法与意义。 一、沉降观测的实施 (一)工作基点与观测点标志的布设 工作基点(以下简称基点)就是沉降观测的基准点,应根据工程的沉降施测方案与布网原则的要求建立,而沉降施测方案应根据工程的布局特点、现场的环境条件制订。依据工作经验,一般高层建筑物周围要布设三个基点,且与建筑物相距50m至100m间的范围为宜。基点可利用已有的、稳定性好的埋石点与墙脚水准点,也可以在该区域内基础稳定、修建时间长的建筑物上设置墙脚水准点。若区域内不具备上述条件,则可按相应要求,选在隐蔽性好且通视良好、确保安全的地方埋设基点。所布设的基点,在未确定其稳定性前,严禁使用。因此,每次都要测定基点间的高差,以判定它们之间就是否相对稳定,并且基点要定期与远离建筑物的高等级水准点联测,以检核其本身的稳定性。 沉降观测点应依据建筑物的形状、结构、地质条件、桩形等因素综合考虑,布设在最能敏感反映建筑物沉降变化的地点。一般布设在建筑物四角、差异沉降量大的位置、地质条件有明显不同的区段以及沉降裂缝的两侧。埋设时注意观测点与建筑物的联结要牢靠,使得观测点的变化能真正反映建筑物的变化情况。并根据建筑物的平面设计图纸绘制沉降观测点布点图,以确定沉降观测点的位置。在工作点与沉降观测点之间要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并在架设仪器站点与转点处做好标记桩,保证各次观测均沿统一路线。 (二)沉降观测的周期及施测过程 沉降观测的周期应能反映出建筑物的沉降变形规律,建(构)筑物的沉降观测对时间有严格的限制条件,特别就是首次观测必须按时进行,否则沉降观测得不到原始数据,从而使整个观测得不到完整的观测结果。其她各阶段的复测,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必须定时进行,不得漏测或补测,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沉降情况或规律。一般认为建筑在砂类土层上的建筑物,其沉降在施工期间已大部分完成,而建筑在粘土类土层上的建筑物,其沉降在施工期间只就是整个沉降量的一部分,因而,沉降周期就是变化的。根据工作经验,在施工阶段,观测的频率要大些,一般按3天、7天、15天确定观测周期,或按层数、荷载的增加确定观测周期,观测周期具体应视施工过程中地基与加荷而定。如暂时停工时,在停工时与重新开工时均应各观测一次,以便检验停工期间建筑物沉降变化情况,为重新开工后沉降观测的方式、次数就是否应调整作判断依据。在竣工后,观测的频率可以少些,视地基土类型与沉降速度的大小而定,一般有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半年与一年等不同周期。沉降就是否进入稳定阶段,应由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判定。对重点观测与科研项目工程,若最后三个周期观测中每周期的沉降量不大于2倍的测量中误差,可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一般工程的沉降观测,若沉降速度小于0、01~0、04mm/d,可认为进入稳定阶段,具体取值应根据各地区地基土的压缩性确定。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标准

4 监测项目 4、1 一般规定 4、1、1 基坑工程得现场监测应采用仪器监测与巡视检查相结合得方法. 4、1、2 基坑工程现场监测得对象应包括: 1 支护结构。 2地下水状况. 3 基坑底部及周边土体。 4 周边建筑. 5 周边管线及设备。 6 周边重要得道路。 7其她应监测得对象。 4、1、3基坑工程得监测项目应与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方案相匹配。应针对监测对象得关键部位,做到重点观测、项目配套并形成有效得、完整得监测系统。 4、2 仪器监测 4、2、1 基坑工程仪器监测项目应根据表4、2、1进行选择。 表4、2、1 建筑基坑工程仪器监测项目表

续表4、2、1 注:基坑类别得划分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

2002执行。 4、2、2 当基坑周边有地铁、隧道或其她对位移有特殊要求得建筑及设施时,监测项目应与有关管理部门或单位协商确定. 4、3 巡视检查 4、3、1基坑工程施工与使用期内,每天均应由专人进行巡视检查。 4、3、2 基坑工程巡视检查宜包括以下内容: 1 支护结构: 1)支护结构成型质量; 2)冠梁、围檩、支撑有无裂缝出现; 3)支撑、立柱有无较大变形; 4)止水帷幕有无开裂、渗漏; 5)墙后土体有无裂缝、沉陷及滑移; 6)基坑有无涌土、流沙、管涌。 2施工工况: 1)开挖后暴露得土质情况与岩土勘察报告有无差异; 2)基坑开挖分段长度、分层厚度及支锚设置就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 3)场地地表水、地下水放状况就是否正常,基坑降水、回灌设施就是否运转正常; 4)基坑周边地面有无超载. 3 周边环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