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动机教案1

发动机教案1

发动机教案1
发动机教案1

课时计划

授课日期年月日总第26课时课题曲柄连杆机构构造与维修课型新课教学

目的要求1掌握使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曲柄连杆机构主要零部件检测电子白板

是否使用

使用

教学难点教学方法实物教学法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调控学生活动

组织教学复习提问导入新课讲授新课活塞环的泵油作用:由于侧隙和背隙存

在,活塞下行时,环靠在环槽的上方,

环从缸壁上刮下机油充入环槽下方,而

当活塞上行时,环靠在环槽下方,机油

挤压到环槽上方,如此反复,实现泵油

气环的断面形状

1)矩形环

结构简单,与缸壁接触面积大,散热好,

但易泵油。

(2)锥形环

1)特点与缸壁线接触,有利于密封和磨

合。下行有刮油

作用,上行有布油作用,并可形成楔形油膜。

学生按要求进

行实践训练

巡回指导分组练习

2)安装注意:锥角朝下(在环端有向上

或TOP等标记);

(3)扭曲环

将矩形环内圆上方或外圆下方切成台阶

或倒角而成。

实操演示

板书设计:

气环的断面形状课后回顾:

完成授课任务,学生反映良好

课时计划

授课日期年月日总第27课时课题曲柄连杆机构构造与维修课型新课教学

目的要求1掌握使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电子白板

是否使用

使用

教学难点曲柄连杆机构主要零部件检测教学方法实物教学法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调控学生活动

组织教学复习提问导入新课讲授新课

油环

作用

刮油,即将气缸壁上多余的润滑油

刮下来。

类型

(1)整体式:其外圆上切有环形槽,

槽底开有回油用的

小孔或窄槽。

(2)组合式:由上下刮油片和产生

径向、轴向弹力的衬

簧组成。

实操演示

巡回指导

分组练习1 —钢片;

2 —衬簧;

3 —径向衬簧;

4 —轴向衬簧;

5 —活塞

活塞销

作用:连接活塞和连杆,并传递活塞的

力给连杆。

结构:用低碳钢或低碳合金钢制成

的厚壁管状体。

1.全浮式

(1)定义:在发动机正常工作温度下,

活塞销在连杆小头孔和

活塞销座孔中都能转动。

2)装配:销与销座孔在冷态时为过渡配

合,采用分组选配法;

将活塞放入热水或热油中加热后,迅速

将销装入(热装合)

学生按要求进

行实践训练

板书设计:

活塞销课后回顾:

完成授课任务,学生反映良好

课时计划

授课日期年月日总第28课时课题曲柄连杆机构构造与维修课型新课教学

目的要求1掌握使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活塞销电子白板

是否使用

使用

教学难点曲柄连杆机构主要零部件检测教学方法实物教学法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调控学生活动

组织教学复习提问导入新课讲授新课

活塞销

半浮式

(1)定义:销与销座孔和连杆小头两处,一

处固定,一处浮动(一

般固定连杆小头)。

(2)装配:加热连杆小头后,将销装入,冷

态时为过盈配合

全浮式

学生按要求进

行实践训练

巡回指导

分组练习

半浮式

连杆

功用

将活塞的力传给曲轴,变活塞的往

复运动为曲轴的旋转运动。

组成

连杆组由连杆体、连杆盖、连杆螺

栓和连杆轴瓦等组成。

连杆构造

小头用来安装活塞销,以连

接活塞。

杆身常做成“工”字形断面。

大头与曲轴的连杆轴颈连。

大头一般做成分开式,即连杆大

头和连杆盖。

连杆大头

1)切口形式

有平切口和斜切口两种。

实操演示

板书设计:

连杆课后回顾:

完成授课任务,学生反映良好

课时计划

授课日期年月日总第29课时课题曲柄连杆机构构造与维修课型新课教学

目的要求1掌握使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定位方式电子白板

是否使用

使用

教学难点曲柄连杆机构主要零部件检测教学方法实物教学法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调控学生活动

组织教学复习提问导入新课讲授新课(2)定位方式

1)连杆螺栓定位依靠连杆螺栓的光

圆柱部分与螺栓

孔的配合来定位。其定位精度较差,用

于切口连杆。

2)锯齿形定位依靠接合面的齿形定

位。

3)套或销定位依靠套或销与连杆体

(或盖)的孔紧

配合定位。

4)止口定位。

实操演示

巡回指导

分组练习学生按要求进行实践训练

板书设计:

定位方式课后回顾:

完成授课任务,学生反映良好

课时计划

授课日期年月日总第30课时课题曲柄连杆机构构造与维修课型新课教学

目的要求1掌握使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曲轴飞轮组连杆轴承电子白板

是否使用

使用

教学难点曲柄连杆机构主要零部件检测教学方法实物教学法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调控学生活动

组织教学复习提问导入新课讲授新课

连杆轴承

作用

保护连杆轴颈及连杆大头孔。

组成

由钢背和减摩层组成。钢背由1~3mm

的低碳钢制成。

减摩层为0.3~0.7mm的减摩合金,层质较

软能保护轴颈。

减摩层材料

(1)白合金(巴氏合金):减摩性能好,但

机械强度

低,且耐热性差。常用于负荷不大的汽油机。

(2)铜铅合金:机械强度高,承载能力大,

耐热性

好。多用于高负荷的柴油机。但其减摩性能

差。

(3)铝基合金:有铝锑镁合金、低锡铝合

金和高锡铝

合金三种。

学生按要求进

行实践训练

巡回指导

分组练习

曲轴飞轮组

曲轴飞轮组由曲轴、飞轮、带轮、正时齿轮(或

链轮)等组成。

一、曲轴

功用

1. 把活塞连杆组传来的气体压力转变为

扭矩对外输出。

2. 驱动配气机构及其他附属装置。

工作条件

曲轴在周期性变化的气体力、惯性力及其力矩

的共同作用下工作,承受弯曲和扭转交变载

荷。

因此,曲轴应有足够的抗弯曲、抗扭转的疲劳

强度和刚度;

轴径应有足够大的承压表面和耐磨性;

曲轴的质量应尽量小;

对各轴径的润滑应该充分

实操演示

板书设计:

曲轴飞轮组课后回顾:

完成授课任务,学生反映良好

课时计划

授课日期年月日总第3 1课时课题曲柄连杆机构构造与维修课型新课教学

目的要求1掌握使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曲轴飞轮组电子白板

是否使用

使用

教学难点曲柄连杆机构主要零部件检测教学方法实物教学法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调控学生活动

组织教学复习提问导入新课讲授新课

曲轴飞轮组

工作条件

曲轴在周期性变化的气体力、惯性力及其力矩

的共同作用下工作,承受弯曲和扭转交变载

荷。

因此,曲轴应有足够的抗弯曲、抗扭转的疲劳

强度和刚度;

轴径应有足够大的承压表面和耐磨性;

曲轴的质量应尽量小;

对各轴径的润滑应该充分.

曲轴材料及要求

·一般由45、40Cr、35Mn2等中碳钢和中碳

合金钢模锻而成,轴颈表面经高频淬火或氮化

处理,最后进行精加工。

·有的柴油机采用球墨铸铁曲轴,价格便宜,

耐磨性好,轴颈不需硬化处理。

·为提高曲轴的疲劳强度,消除应力集中,轴

颈表面应进行喷丸处理,圆角要经滚压处理。

曲轴构造

·曲轴由若干个单元曲拐组成。一个曲柄销(连

杆轴颈)、左右两个曲柄臂和左右两个主轴颈

构成一个单元曲拐

·装正时齿轮的一端称为自由端(前端),另

一端用来装飞轮,称为输出端(后端)

1)曲轴分类

1)按主轴颈数分类

实操演示

巡回指导分组练习·全支撑曲轴:在相邻的两个曲拐间都有主轴

颈的曲轴。优点是抗弯能力强,但主轴颈多,

加工表面多,曲轴长。

·非全支撑曲轴:主轴颈数少于全支撑的曲轴,

其优缺点与全支撑曲轴相反。

2)按单元曲拐连接方式分类

整体式曲轴:各单元曲拐锻制或铸造成一个整

体的曲轴。工作可靠,质量轻,结构简单。

组合式曲轴:由单元曲拐组合装配而成的曲

轴。单元曲拐便于制造,使用中损坏可以更换,

不必将整根轴报废,但拆装不便。

单元曲拐结构

·主轴颈和曲柄销一般是实心,曲柄臂一般是

椭圆形

·部分锻钢曲轴曲柄销空心,减小曲柄销质量

及其产生的旋转惯性力(图3-34a)

·部分铸铁曲轴主轴颈和曲柄销铸成空心。

空心的连杆轴颈,与主轴颈之间有油孔相连。

或空心的连杆轴颈的润滑靠来自主轴颈的润

滑油经压入曲轴的油管而实现

学生按要求进

行实践训练

板书设计:

曲轴分类课后回顾:

完成授课任务,学生反映良好

课时计划

授课日期年月日总第32课时课题曲柄连杆机构构造与维修课型新课教学

目的要求1掌握使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曲拐布置与发动机工作顺序电子白板

是否使用

使用

教学难点曲柄连杆机构主要零部件检测教学方法实物教学法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调控学生活动组织教学

复习提问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曲拐布置与发动机工作顺序

各曲拐的相对位置或曲拐布置取决于气

缸数、气缸排列形式和发动机工作顺序。当气

缸数和气缸排列形式确定之后,曲拐布置就取

决于发动机工作顺序。在选择发动机工作顺序

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应该使连接做功的两个气缸相距尽可能远,以

减轻主轴承载荷和避免在进气行程中发生抢气现象

各缸发火的间隔时间应该相同

V型发动机左右两列气缸应交替发火(1)直列四缸发动机工作循环(图3-35)发火间隔角为:720°/4=180°

工作顺序为:1-2-4-3或1-3-4-2 学生按要求进行实践训练

巡回指导

分组练习工作循环表(假定一缸为压缩行程上止

点,绘制工作循环)

1)直列六缸四冲程发动机曲轴曲拐布

工作顺序:153624或142635

绘制工作循环表(假定一缸为压缩行程

上止点)

实操演示

板书设计:

曲拐布置与发动机工作顺序课后回顾:

完成授课任务,学生反映良好

课时计划

授课日期年月日总第33课时课题曲柄连杆机构构造课型新课教学

目的要求1掌握使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曲轴前后端油封电子白板

是否使用

使用

教学难点曲柄连杆机构主要零部件检测教学方法实物教学法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调控学生活动

组织教学复习提问导入新课讲授新课V8发动机工作循环

·发火间隔角为:720°/8=90°

·工作顺序为:R1-L1-R4-L4-L2-R3-L3-R2或

L1-R4-L4-L2-R3-R2-L3-R1

曲轴前后端油封

曲轴前端的密封

·曲轴前端借助甩油盘和橡胶油封实现密封

·发动机工作时,落在甩油盘上的机油,在离

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到定时传动室盖的内壁上,

再沿壁面流回油底壳

·即使有少量机油落到甩油盘前面的曲轴上,

也会被装在定时传动室盖上的自紧式橡胶油

封挡住

曲轴后端密封

·由于近年来橡胶油封的耐油、耐热和耐老化

性能的提高,再现代汽车发动机上曲轴后端的

实操演示

巡回指导分组练习密封愈来愈多的采用与曲轴前端一样的自紧

式橡胶油封

·自紧式油封由金属保持架、氟橡胶密封环和

拉紧弹簧构成

曲轴扭转减震器

1.曲轴扭转减震器的功用

概念:当发动机工作时,曲轴在周期性变化的

转矩作用下,各曲拐之间发生周期性相对扭转

的现象称为扭转振动

危害:当发动机转矩的变化频率与曲轴扭

转的自振频率相同或成倍数时,就会发生共

振。共振时扭转振幅加大,并导致传动机构磨

损加剧,发动机功率下降,甚至使曲轴断裂

功用:为了消减曲轴的扭转振动,现代发

动机多在扭转振幅最大的曲轴前端装置扭转

减震器

橡胶扭转减震器

震器壳体与曲轴连接,减震器壳体与扭转

振动

学生按要求进

行实践训练

板书设计:

曲轴前后端油封课后回顾:

完成授课任务,学生反映良好

课时计划

授课日期年月日总第34课时课题曲柄连杆机构构造课型新课教学

目的要求1掌握使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飞轮电子白板

是否使用

使用

教学难点曲柄连杆机构主要零部件检测教学方法实物教学法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调控学生活动

组织教学复习提问导入新课讲授新课橡胶扭转减震器

·震器壳体与曲轴连接,减震器壳体与扭转振

动惯性质量粘结在硫化橡胶层上

·发动机工作时,减震器壳体与曲轴一起振动,

由于惯性质量之后于减震器壳体,因而在两者

之间产生相对运动,使橡胶层来回揉搓,振动

能量被橡胶的内摩擦阻尼吸收,从而使曲轴的

扭振得以消减

硅油扭转减震器

由钢板冲压而成的减震器壳体与曲轴连接。

侧盖与减震器壳体组成密封腔,其中滑套着扭

转振动惯性质量。惯性质量与密封腔之间留有

一定的间隙,里面充满高粘度硅油

当发动机动作时,减震器壳体与曲轴一起

旋转、一起振动,惯性质量则被硅油的粘性摩

擦阻尼和衬套的摩擦力所带动。由于惯性质量

学生按要求进

行实践训练

巡回指导分组练习相当大,因此它近似作匀转动,于是在惯性质

量与减震器壳体间产生相对运动。曲轴的振动

能量被硅油的内摩擦阻尼吸收,使扭振消除或

减轻

飞轮

1.飞轮功用

能量存储器,保证发动机运转平稳

摩擦式离合器的主动件

轮缘上镶嵌起动用飞轮齿圈

刻有上止点记号,用于调整点火正时、喷

油正时或配气正时

2.飞轮的结构

盘形零件

轮缘较宽厚以获得较大的转动惯量

与曲轴一起进行动平衡,用定位销将飞轮紧

多用灰铸铁制造,也有球墨铸铁或铸钢

实操演示

板书设计:

飞轮课后回顾:

完成授课任务,学生反映良好

课时计划

授课日期年月日总第35课时课题曲柄连杆机构构造课型新课教学

目的要求1掌握使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曲柄连杆机构主要零部件检测电子白板

是否使用

使用

教学难点曲轴轴承教学方法实物教学法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调控学生活动

组织教学复习提问导入新课讲授新课

曲轴轴承

1.主轴承和连杆轴承

(1)载荷及材料要求

·连杆轴承和主轴承均承受交变载荷和高速摩

擦,因此轴承材料必须具有足够的抗疲劳强

度,而且要摩擦小、耐磨损和耐腐蚀

(2)结构和材料

·连杆轴承和主轴承均由上下两片轴瓦对合而

成。每一片轴瓦都是由钢背和减磨合金层或钢

背、减磨合金层和软镀层构成

轴瓦一般是等壁厚的,但也有变厚度轴瓦,多

用于强化程度较高的发动机

·轴瓦在自由状态时,两个结合面外端的距离

比轴承孔的直径大,其差值称为轴瓦的扩张

量。在装配时,轴瓦的圆周过盈变成径向过盈,

对轴承孔产生径向压力,使轴瓦紧密贴合在轴

承孔内

·在轴瓦的结合端冲压出定位唇,在轴承孔中

加工有定位槽。以便装配时有正确的定位

·通过连杆小头喷油孔喷油冷却活塞的发动

机,在主轴承和连杆轴承的上下轴瓦上均加工

有环形油槽和油孔,以便不间断的向连杆小头

喷孔供油

2.曲轴止推轴承

(1)功用

保证曲轴轴向定位

实操演示

巡回指导

分组练习(2)翻边轴承

·轴瓦止推面与曲轴止推面之间

隙:0.06~0.25mm

(3)半圆环止推片

·一般为四片,上下各两片,分别安装在机体

和主轴承盖上的浅槽中,用定位舌或定位销定

位,防止其转动

·装配时,需将有减磨合金层的止推面朝向曲

轴的止推面,不能装反

(4)止推轴承环

·止推轴承环为两片止推圆环,分别安装在第

一主轴承盖的两侧

学生按要求进

行实践训练

板书设计:

曲轴轴承课后回顾:

完成授课任务,学生反映良好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教案

汽车发动机教案 教案1 教学时数:2 重点:发动机的基本术语、单缸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难点:单缸发动机工作原理 难点突破方法:利用学生已有的物理知识,着重强调活塞的运动方向、气门的开闭情况、气缸容积的变化与缸压力温度的关系,使学生通过一个行程的讲授掌握知识的规律,进而很自然地接受其他各行程的工作原理。 第一章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 第一节发动机的分类 1) 按照所用燃料分类:汽油机、柴油机、煤气机…… 2) 按照行程分类:二行程发动机、四行程发动机 3)按照冷却方式分类:水冷式发动机、风冷式发动机 4) 按照气缸数目分类:单缸发动机、多缸发动机 (5) 按照气缸排列方式分类:直列式发动机、双列式(V型)发动机 (6) 按照进气系统是否采用增压方式分类:增压式发动机、非增压式发动机 第二节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4、单缸发动机的结构 利用课件讲授,对照课件中的结构图,逐一讲授,使学生对四冲程发动机的构造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特别就弄清楚曲柄连杆机构和配气机构的基本工作情况。 **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应对发动机的重要零件加以特别强调,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曲轴之“曲”、连杆之“连”、活塞之“活”与“塞”、气门之“门”、气缸之“缸(容器)”等,使这些发动机的重要机件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提高教学效果 二、发动机常用基本术语 . .

利用课件进行讲授,对照课件中的构造简图,对发动机的常用术语逐一说明,简单说明其含义。 特别注意强调术语中的关键字:止点——止、气缸总容积——总、气缸工作容积——工作、燃烧室容积——小、压缩比——比、排量——排。 这些关键字的意义讲清了,不但可使学生掌握这此术语的含义,更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四行程汽油机工作原理 1、进气行程 2、排气行程 3、作功行程 4、排气行程 讲授过程是:先对照课件中不运动的示意图进行讲授,再利用动画加深理解。 讲授中特别强调的应该是:气门的开闭情况、活塞开始时的位置及运动方向、气缸的气体压力和温度的变化规律,行程终了时气门的开闭情况等,具体参数只是帮助学生理解,不作为重点容强调。 工作过程全部讲授完成后,利用动画对工作过程进行小结。 教案2教学时数:2 重点:柴油机与汽油机工作原理上主要区别 难点:二行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难点突破方法:利用学生已有的四行程发动机的知识,着重将活塞上方和下方的工作分别清晰的分开,使学生对曲轴箱换气的原理形成清晰的思路。 四、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1、进气行程 2、压缩行程 3、作功行程 4、排气行程 教学方法:仍利用课件演示讲授,由于已讲授四行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柴油机工作原理重点放在其工作原理与汽油机的区别上。 四个过程讲授结束后,利用动画进行小结,留出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其规律。 五、二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总结

《汽车发动机结构与维修》教学总结 依据我校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决定,在校教务科领导的指导和支持下,我们对汽车专业《机械识图》课程进行了较大调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总结如下:1.“三位一体”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将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分开进行,难以有机统一。根据《机械识图》课程直观性、实践性强的特点,我们相对集中了一个月时间,进行“三位一体”的教学,即将汽车发动机的拆装实习、现场教学和课堂多媒体教学有机组合在一起,根据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同学们的认知规律,由老师指导,学生动手,由外到内,由表及里,逐个系统,逐个零部件地进行发动机的拆装,在分组拆装发动机的同时,老师现场讲解其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直观明了,学生轻松掌握;学生现场提问,现场得到解答,师生互动,既锻炼了同学“真刀实枪”的动手能力,又增强了师生感情交流。对发动机一些复杂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全班集中进行多媒体教学,这样有分有合,有理论有实践,实践——理论——再实践,不断提高,现场即是课堂,多媒体课堂也在现场,灵活机动,有机结合,相辅相成,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了教学效果。 2.“五合一”的教学内容组合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将汽车发动机的构造与发动机原理分为二册,先讲“构造”,后讲“原理”,将一个有机整体割裂开来,导致讲“构造”时难以深入,而讲“原理”时,又枯燥乏味,而且以前所学的构造已经忘记,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 本次调整,我们将汽车发动机“构造”与“原理”合成一门课,相关内容有机穿插,有些系统是先讲构造,后讲原理;而有的是先讲理论,提出问题,再讲构造;还有的是构造、原理穿插进行,有机结合,使学生觉得有骨有肉。除此之外,我们还结合拆装发动机的机

发动机实训教案汇总

一)汽车发动机模块 课题一常用工具 实训目的及要求: 1、熟悉汽车修理常用工具的名称和正确使用方法。 2、常用工具的维护保养知识。 工具、量具: 通用工具、专用工具课时:12 实训操作步骤及方法: 1、通用工具 通用工具有手锤、起子、钳子、扳手等。 1)、手锤 手锤由锤头和手柄组成。锤头重量有0.25 千克、0.5 千克、0.75 千克、1 千克等。锤头形状有圆头和方头。手柄用硬杂木制成,长般为320~350 毫米。 2)、起子 起子(又称螺丝刀),是用来拧紧或旋松带槽螺钉的工具。起子分木柄起子,穿心起子,夹柄起子,十字起子和偏心起子。起子的规格 杆部长)分:50毫米、65毫米、75毫米、100毫米、125 毫米、150 毫米、200 毫米、250毫米、300毫米和350 毫米等几种。使用起子时,要求起子刃口端应平齐,并与螺钉槽的宽度一致,起子上无油污。让起子口与螺钉槽完全吻合,起子中心线与螺钉中心线同心后,

拧转起子,即可将螺钉拧紧或旋松。 3)、钳子 钳子种类很多,汽车修理常用锂鱼钳和尖嘴钳两种。鲤鱼钳:用 手夹持扁的或圆柱形零件,带刃口的可以切断金属。使用时,擦净钳子上的油污,以免工作时打滑。夹牢零件后,再弯曲或扭切;夹持 大零件时,将钳口放大。不能用钳子拧转螺栓或螺母。尖嘴钳:用于在狭小地方夹持零件。 2、专用工具 汽车修理常用的专用工具有火花塞套筒、活塞环装卸钳、气门弹簧装卸钳、黄油枪、千斤项等。 1)、火花塞套筒 火花塞套筒用于拆装发动机火花塞。套筒内六角对边尺寸为22~26毫米用,用于折装14 毫米和18 毫米的火花塞;套筒内六角对边为17 毫米的,用于折装10 毫米的火花塞。(2)、活塞环装卸钳 活塞环装卸钳用于装卸发动机活塞环,避免活塞环受力不均匀而拆断。使用时,将活塞环装卸钳卡住活塞环开口,轻握手柄,慢慢收缩,活塞环就慢慢张开,将活塞环装入或拆出活塞环槽。 3)、气门弹簧装卸钳 气门弹簧卸钳用于装卸气门弹簧。使用时,将钳口收缩到最小位置,插入气门弹簧座下,然后旋转手柄。左手掌向前压牢,使钳口贴紧弹簧座,装卸好气门锁(销)片后,反方向旋转气门弹簧装卸手柄,取出装卸钳。 4)、千斤顶 千斤顶有螺旋千斤项、液压千斤顶和液压举升器。汽车常用液压千斤顶。千斤顶的举升力为3吨、5 吨、8吨等。液压千斤顶用于举升汽车及其他重物。其结构由顶块、螺旋杆、贮油筒、油缸、摇动手柄、压油柱塞、柱塞筒、进出油阀、油阀、螺塞和壳体等组成。

发动机教案17讲解

山西省农业机械化学校教案 课题: 项目六汽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的构造与检修 任务3 汽油发动机燃油供给装置的构造与检修 教学目的: 1、掌握汽油发动机的燃油供给装置作用、组成; 2、掌握燃油泵、压力调节器、喷油器的结构和工作。 教学重点: 燃油泵、压力调节器、喷油器的结构和工作。 教学难点: 压力调节器的工作原理 教学方法及教改手段: 理实一体化 教学用具: 桑塔纳2000整车;本田-雅阁发动机实训台; 教材分析及教学内容:

项目六汽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的构造与检修 任务3 汽油发动机燃油供给装置的构造与检修导入新课 回忆前面汽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的组成,导入新课。 相关知识: 一、汽油发动机燃油供给装置的作用和组成 功用:向气缸提供燃烧所需要的燃油。 组成: 如图所示,燃油供给系统通常由油箱、电动汽油泵、汽油滤清器、压力调节器、脉动阻尼器、喷油器和冷起动喷油器组成。 发动机工作时,电动汽油泵把汽油从油箱中吸入并泵出去,汽油经燃油管和滤清器到达燃油分配管,然后分送到各个喷油器和冷启动喷油器。分配管上装有压力调节器,对燃油的压力进行调整,多余的燃油经压力调机器返回油箱。 二、主要零件的构造和工作 1、电动汽油泵 作用:将汽油从油箱中吸出,加压后通过燃油管道输送到喷油器。 分类:外装式电动汽油泵、内装式电动汽油泵

安装位置:外装式布置在油箱外面,可以安装在燃油管路的任一适当位置;内装式安装在油箱内,或者固定在油泵支架上垂直地悬挂在油箱内,或者垂直安装在油箱底上。 内装式电动汽油泵具有不易气阻和汽油泄露,运转噪声小等优点。目前大多数电控汽油喷射系统都采用内装式电动汽油泵。 滚柱式汽油泵 1)组成: 电动机、转子、定子(泵体与转子偏心)和滚柱(在转子和定子间起到密封的作用)等。 2)工作原理 转子由电动机驱动,当转子在电机带动下旋转时,位于转子凹槽内的滚柱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压靠在定子的内表面上,两个相邻的滚柱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空腔。在转子旋转过程中,这些空腔的容积随转子的转动产生变化,在容积由小变大一侧汽油被吸入,在有大变小的一侧被压出。

汽车发动机原理课程教学改革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c17019623.html, 汽车发动机原理课程教学改革 作者:雷朱坦 来源:《都市家教·上半月》2016年第05期 【摘要】课程教学的职责就是培养人才,而教学方式就是培养人才的必经之路,汽车发 动机原理是我国以工程、机械或汽车等学院为主院校开设的一门专业课,旨在培养汽车及交通工程行业的人才,填补我国这方面人才的空缺。本文将从汽车发动机原理课程的概述以及国内外的课程教学现状出发,探究发动机原理课程教学改革。 【关键词】汽车发动机原理课程;课程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本科及高职院校等毕业生的增多,人才市场正趋于饱和,为了能在毕业后的求职大军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也为了能被越来越主动实践能力和个人特长的企业顺利录取,学生必须在学习期间掌握专业性知识,学校的责任也就是尽全力培养出各行各业的人才。汽车发动机原理课程的改革,有助于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增添实际经验,为之后从事汽车及交通工程类行业奠定基础。 1 汽车发动机原理课程及其教学现状 1.1 汽车发动机原理课程 汽车发动机原理是与汽车及交通工程有关的专业性课程,主要学习内容有汽车发动机性能评价、提高性能的有效方法、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及其特性等。此课程主要是为了加深学生对汽车工作原理的了解,也是为了学生能在更深入了解提高汽车工作效率相关途径之前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同时此课程也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设置实践课时,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相关行业积累技术知识及实践经验。 1.2 国外教学现状 国外发达国家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重视培养创新素质突出、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发达国家的高等院校在汽车发动机原理课程中主要是开设自主讨论课时以及实践课时,其实国外发达国家高校的教学活动中就特别重视自主讨论,发展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例如位于美国的常春藤名校之一的普林斯顿大学就设有七十多节学生自主讨论课。所以国外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创类活动,注重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结合性地开展实践教学,这会使得汽车发动机原理这一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的课程顺利高效地进行。 1.3 国内教学现状

《汽车发动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发动机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发动机原理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专业 总学时(学分):48 理论学时:48 实践学时:0 适用对象:交通工程专业 一、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汽车发动机理论》是交通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内容为汽车发动机性能评价指标、提高性能指标的途径、发动机的基本工作过程(换气过程及混合气形成和燃烧过程)发动机特性等,并介绍排气污染和噪声振动等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内燃机理论的基本知识,为提高汽车的应用效率奠定基础,为学生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打下理论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要求 1、掌握内燃机的能量转换以及循环充量的原理和规律,即动力机械的动力输出与能量利用问 题; 2、掌握内燃机的燃烧与排放问题,包括内燃机的燃烧过程、规律与有害排放物及噪声 控制。 3、掌握内燃机应用于汽车动力时具有重要影响的运行特性与性能调控问题。 (三)课程考核办法 课程的考核方式是将理论考试的70%成绩和实验考试的30%成绩记为总成绩。

、讲授内容 第一篇热力工程基础(6) 第二篇动力输出与能量利用 第五章发动机实际循环与评价指标( 6 学时)第一节四冲程发动机的实际循环 一、发动机的实际循环 二、发动机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的比较 第二节发动机的指示指标 一、发动机的示功图 二、发动机的指示性能指标 第三节发动机的有效指标 一、动力性指标 二、经济性指标 三、强化指标 第四节机械损失与机械效率 一、机械效率 二、机械损失的测定 三、影响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 四、发动机的热平衡 第六章换气过程与循环充量(6 学时) 第一节四冲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 一、换气过程 二、换气损失 第二节四冲程发动机的充量系数 一、充量系数

汽车发动机教案

长沙县职业中专 汽 车 发 动 机 教 案 任教者:刘俊 2017年下学期 汽车发动机教案 关于教案的几点说明: 1、本教案主要着重于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对教学的具体内容则主要体现 于课件中。 2、本教案中的教学方法设计内容用红色字体表示,以区别于一般课程内 容。

3、由于本课程由多从头到教师讲授,在教学研究过程中对教学重点难点 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并对难点的突破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体现 于教案开头之“难点突破方法栏”中。 4、对教学重点的强调由于不同教师根据各自的授课特点采用的方法不尽 相同,教案中未体现。 教案1 教学时数:2 重点:发动机的基本术语、单缸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难点:单缸发动机工作原理 难点突破方法:利用学生已有的物理知识,着重强调活塞的运动方向、气门的开闭情况、气缸容积的变化与缸内压力温度的关系,使学生通过一个行程的讲授掌握知识的规律,进而很自然地接受其他各行程的工作原理。 第一章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 第一节发动机的分类 1) 按照所用燃料分类:汽油机、柴油机、煤气机…… 2) 按照行程分类:二行程发动机、四行程发动机 3)按照冷却方式分类:水冷式发动机、风冷式发动机

4) 按照气缸数目分类:单缸发动机、多缸发动机 (5) 按照气缸排列方式分类:直列式发动机、双列式(V型)发动机 (6) 按照进气系统是否采用增压方式分类:增压式发动机、非增压式发动机 第二节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4、单缸发动机的结构 利用课件讲授,对照课件中的结构图,逐一讲授,使学生对四冲程发动机的构造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特别就弄清楚曲柄连杆机构和配气机构的基本工作情况。 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应对发动机的重要零件加以特别强调,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曲轴之“曲”、连杆之“连”、活塞之“活”与“塞”、气门之“门”、气缸之“缸(容器)”等,使这些发动机的重要机件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提高教学效果。 二、发动机常用基本术语 利用课件进行讲授,对照课件中的构造简图,对发动机的常用术语逐一说明,简单说明其含义。 特别注意强调术语中的关键字:止点——止、气缸总容积——总、气缸工作容积——工作、燃烧室容积——小、压缩比——比、排量——排。

汽车发动机技术教案

自然吸气相对涡轮增压的优点: 1.相比之下温度稍低,从而产生的积碳问题轻一些。 2.发动机寿命相对长些。 3.动力输出相对较为线性。 4技术可靠性高、耐久性好 以同等动力输出而不是同等排量来比较,涡轮发动机因为排量更小,所以在涡轮不全力工作的状态下,它比同等动力水平的自然吸气发动机更加省油。例如:一台1.8T发动机动力水平相等于另一台2.4L自然吸气发动机,彼此都全力工作时,大家的油耗可能差不多;但当这两台发动机在90km/h等速巡航这种低负荷工作时,1.8T发动机的涡轮由于未充分介入工作,这时气缸内部实际工作排量只有1.8L,而另一台自然吸气发动机工作排量始终为2.4L,这时候1.8T带涡轮的比2.4L自然吸气的更省油。

增压就是将空气预先压缩然后再供入气缸,以期提高空气密度、增加进气量的一项技术。由于进气量增加,可相应地增加循环供油量,从而可以增加发动机功率。同时,增压还可以改善燃油经济性。实践证明,在小型汽车发动机上采用涡轮增压或机械增压,当汽车以正常的经济车速行驶时,不仅可以获得相当好的燃油经济性,而且还由于发动机功率增加,可以得到驾驶人所期望的良好的加速性。 第一节概述

增压有涡轮增压、机械增压和气波增压等三种基本类型。实现空气增压的装置称为增压器。各种增压类型所用的增压器分别称为涡轮增压器、机械增压器和气波增压器。 机械增压器由发动机曲轴经齿轮增速器驱动,或由曲轴齿形传动带轮经齿形传动带及电磁离合器驱动。机械增压能有效地提高发动机功率,与涡轮增压相比,其低速增压效果更好。另外,机械增压器与发动机容易匹配,结构也比较紧凑。但是,由于驱动增压器需消耗发动机功率,因此燃油消耗率比非增压发动机略高。 第一节概述

发动机工作原理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任务三认识四冲程汽油发动机工作过程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在项目六认识汽车的总体结构章节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阐述了汽油发动机的工作过程以及四个行程的工作过程和特点。学生清晰理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将为今后进行发动机故障诊断和拆修打下基础。因此,本节课的成败直接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即工作原理,并在工作原理掌握的基础上,能够分析四冲程汽油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各组成部分的工作状态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工作关系,提高学生在学习专业课过程中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四冲程汽油发动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各行程的工作过程。 教学难点:四冲程汽油发动机各个工作行程的工作特点。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视频演示法 五、教学工具:教材、黑板、粉笔、PPT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导入] 展示一张四冲程汽油机结构图,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们回答各个部件的名称。 [设计意图] 通过小组抢答的方式回忆上节课所学知识内 容,即考查学生对于基本知识结构的掌握程度,也 为这节新内容做好铺垫,同时使学生有学习的成就 感,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产生对新课 学习的兴趣。 [讲授新课] 一、观看视频 带着问题观看四冲程汽油发动机工作过程,问 题如下:

(1)每个进程过程中的活塞运动方向? (2)每个进程过程中的进、排气门开、闭状态? (3)每个进程过程中曲轴转过的角度? 二、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1)进气行程 ①活塞运动方向:由上向下运动 ②气门状态:进气门开、排气门关 ③曲轴转角:0°—180°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进气行程工作示意图回答问题,把黑板上的 工作特性表格填写完整。 【教师提问】混合气为何会被吸入气缸? 引导学生回答:活塞由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活塞上方额气缸容积 增大,从而气缸内的压力降低到大气压一下,造成真空吸力,此 时气缸内气体压力为0.075—0.09MPa。 (2)压缩行程 ①活塞运动方向:由下向上运动 ②气门状态:进气门关、排气门关 ③曲轴转角:180°—360°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压缩行程工作示意图回答问题,把黑 板上的工作特性表格填写完整。 ①【教师提问】为什么要将可燃混合气压缩? 引导学生回答:为了使吸入气缸的可燃混合气能迅速燃烧, 以产生较大的压力,从而使发动机发出较大功率,必须在燃 烧前将可燃混合气压缩,使密度增大,压力增大,温度升高, 此时气缸内气体压力为0.6—1.2MPa。 ②【教师提问】回忆压缩比概念? 引导学生回答:压缩比=气缸总容积/燃烧室容积=压缩前容积/压缩后容积 压缩比越大,混合气压力、温度越高,燃烧速度增快→使发动机功率增大,经济性也越好。 ▲注意:压缩比过大,会产生爆燃和表面点火等不正常燃烧现象(汽油机6-10,

高级技工学校发动机教案

高级技工学校发动机教案

四川自贡市高级技工学校教案

板书设计 课题二汽油机燃油喷射装置 ——故障诊排 一、电控发动机不能起动的原因分析 1、电控发动机不能起动的故障现象:起动机不能带动发动机或转动困难;起动机能带动发动机, 2、电控发动机不能起动的故障原因:有起动系、点火系、汽油喷射系统及发动机机械部分故障。 二、电控发动机不能起动故障的检测步骤 1、确定防盗系统是否锁定 2、确定起动系是否工作(起动机是否运转) 3.1 起动系正常,检查点火系是否正常, 3.2 起动系不正常,转得慢,检查蓄电池电压、起动机有无故障、发动机是否阻力过大;起动机不运转,检查起动机的电路和电磁开关。 4.1 点火系正常,检查燃油供给系是否正常。 4.2 点火系不正常,检查点火系的电路,检查曲轴位置传感器和凸轮轴位置传感器是否正常,检查ECU的电源和接地。 三、电控发动机不能起动故障诊排实例: 1、帕萨特轿车运行中熄火后,无法起动。 2、红旗轿车,起动时进气管回火,排气管“放炮”,发动机无法起动。 3、雅阁轿车发动机无法起动 4、红旗轿车发动机无法起动。

一、组织教学 1、强调课堂纪律,检查学生到课情况。 2、说明本次课的教学目标。 二、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传统汽油机燃料系故障诊排注意事项有哪些? 1)对于汽油机燃油供给系故障诊排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不可生搬硬套,注重故障分析,才能更快、更顺利的解决故障。 2)故障诊断中,应从主要现象区别、确定是哪一种,再按故障现象进行诊断。 3)对于上吸式油箱,拆下汽油泵进油管接头放低油平面时,有时往往由于虹吸条件不充分,不一定能虹吸出油,不能仅由此诊断为上油管堵塞,应辅以其他诊断方法综合诊断。 4)急加速必须急踩加速踏板或急转节气门操纵臂,不能缓慢动作,否则,起不到加速作用。 5)以上故障都是以点火系工作正常的情况下为前提的,否则应进行油路、电路综合故障诊断。 三、讲述新知识 课题二汽油机燃油喷射装置 ——故障诊排 (一)电控发动机不能起动的原因分析 1、电控发动机不能起动的故障现象:起动机不能带动发动机或转动困难;起动机能带动发动机,但不能起动(无着车征兆或有着车征兆,但不能起动)。 2、电控发动机不能起动的故障原因:有起动系、点火系、汽油喷射系统及发动机机械部分故障。 (二)电控发动机不能起动故障的检测步骤 1、确定防盗系统是否锁定 2、确定起动系是否工作(起动机是否运转) 3.1 起动系正常,检查点火系是否正常,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说课稿

读书铸魂强体博才 XXXXXX学院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说课稿 工程汽车学院汽修教研室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说课稿

一、课前分析 (一)生产实际分析 新发动机装配、发动机大修及气门出现异响时,都需检查调整气门间隙。 (二)学情分析 授课学生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该班学生已经完成了《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前两个模块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能正确使用一些日常工具,并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总体构造及曲柄连杆机构有了全面的了解。 通过前两个模块的教学,该班学生在学习新课时都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致,渴望学到更多的新知识是他们的最大优点,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对理论知识理解不够深刻和对所学技能不愿多加练习,熟练程度不够,往往存在自以为是的误区。所以在课堂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同学们学习优点和不足,在深刻分析他们学习习惯的基础上,有重点和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二、教学目标确定及重、难点分析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该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及企业生产实际的需要,结合学生情况和我校教学资源情况,确定本次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目标:理解气门间隙的概念,领会气门间隙的调整原理。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运用两次调整法进行四缸发动机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重点、难点分析

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本次课的教学重点: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根据与老教师的交谈、学过的学生的交流及自己教学经验,确定本次课的难点为:气门间隙的调整原理。 (三)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 根据我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及我校对模块教学的要求,本次课实施分组教学,将学生分成五个小组,每组2名学生。由我负责每一组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四)教学方法的选择 1.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为了实现本次课的教学目标和以往的教学经验,本次课总体上采用边讲边练、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 2.多媒体课件讲授法:为了加深学生对气门间隙的调整原理这个难点的理解,特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将彩色图片、动画、视频等有机结合,生动形象,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3.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引入新课,使学生觉得学的内容能解决实际问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乐于接受所学知识。 4.口诀教学法:为了更快的使学生掌握两次调整法进行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教学生“双排不进、不进双排”的口诀。 5.示范操作法:在实践操作时,先由教师示范操作,讲解操作要领和规范,然后学生分组操作,教师指导。 (五)学生学习方式的设计 1.探究学习:研究四缸发动机曲轴布置、工作情况表、凸轮的形状等与调整气门间隙的关系,使其能够更好的领会本节的难点。 2.合作学习: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探讨、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自主学习:通过布置作业与思考题,让学生学会查找资料,网上学习,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过程设计

最新《汽车发动机原理》教案

课程简介 课程说明: 发动机原理是车辆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等专业学生必修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它以发动机的性能指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把合理组织工作过程,提高整机性能作为中心内容,系统阐明发动机工作过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试验方法,并深入到工作过程的各个阶段, 分析影响性能指标的各种因素,从中找出提高发动机性能指标的一般方法和具体措施;也为更合理有效地选择和使用发动机提供必要的基 本知识和实验技能。本课程系统地讲授汽车拖拉机发动机工作过程的基本理论,内容包括工程热力学基础、发动机的性能指标、发动机 的换气过程、发动机的燃料与燃烧、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柴 油机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发动机的排放控制、发动机特性、发动机 的排气涡轮增压等。 先修课程: 发动机构造、机械原理等。 参考教材: 《内燃机原理》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2 刘永长 《内燃机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8 蒋德明 《汽车发动机原理》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5 陈培陵 《汽车拖拉机发动机》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 董敬 《汽车发动机原理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年刘峥、王建《火花点火发动机的燃烧》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2年蒋德明《汽车新能源技术》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3年边耀璋

授课章节:第1章发动机的性能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知识目的: 1.掌握发动机的3种基本理论循环及热效率的计算方法、影响因素及比较; 2.掌握发动机的指示性能指标和有效性能指标; 3.了解发动机的其它性能;掌握机械效率的概念、机械损失的4种测定方法、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了解提高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能的途径,了解发动机热平衡的分析内容和意义。 能力目的: 1.能结合四冲程发动机的示功图分析理论循环与实际循环的差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对发动机理论循环与实际循环的分析,发动机指示性能指标和有效性能指 标,汽车发动机机械效率的测定方法与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指示性能指标和有效性能指标的分析与提高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的技术 措施,汽车发动机机械效率的测定方法,影响汽车发动机机械效率的因素。 三、授课学时4课时 四、授课方式讲授 五、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设计 (一)导入新课 我们经常听说某某车发动机动力强劲,马力大,加速性能好,是如何评价出来的呢及如何界定的呢,这就是我们本章需要学习的内容。 (二)新课教学 1.发动机理论循环 (1)三种循环 发动机有三种基本空气标准循环,即定容加热循环、定压加热循环和混合加

电控发动机教案(全本)

课时计划

分组练习字表显示相应的值,为0时,档位打得 太大,为1时档位打得太小。前面有“一” 说明电压实际方向与测量表笔方向相 反。 3.电阻的测量 档位置于电阻测量档,红黑表笔接到被 测设备(电阻)两端。 方法:(指针表测量电阻前必须调零,确 保测量数据的准确。) (1)表笔插到相应的孔内。 (2)估算电阻大小,选择相应的 档位。(无法确定时随便选 一档位进行初测) (3)测量时与被测量设备并联, 设备断点测量,测量受其它 设备影响时设备要脱离电 路测量。 (4)指针表档位乘刻度读数,数 字表显示相应的值,为0时, 档位打得太大,为1时档位 打得太小。 4.蜂鸣档的使用 4.万用表的使用注意事项 万用表使用注意事项:万用表不使用时, 必须将档位放置在电压档的最高档;测 量未知电流或电压或电阻时,档位放置 在最高位,然后由高向低,逐档位试,直 到合适的档位;测电流必须串联,测电压 学生按要求 进行实践训 练

课时计划

巡回指导分组练习量后,作为主要控制信号告知ECU,据 此确定汽油的基本喷射量。节气门关闭 (怠速)时,进气量由ECU通过怠速阀 控制 燃油供给系统的功能 燃油供给系统将具有一定压力的清洁汽 油通过喷油器适时喷射到进气歧管或气 缸内,系统油压由燃油压力调节器控制 在规定的范围内,喷油量和喷射时刻均 由ECU根据各传感器的信号确定。 电子控制系统的功能 电子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是ECU,在发 动机工作时,ECU接收各传感器的信号, 经分析、比较、计算后,确定控制对象和 范围,发出指令控制执行器,使发动机 处于最佳的进气量、空燃比、点火时刻, 同时视情况调节发动机怠速 点火系统的功能 点火系统主要由ECU根据转速、负 荷和水温传感器的信号确定实际工况的 最佳点火提前角,再由发动机转速传感 器(曲轴或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确定活塞 在气缸内的实际位置,并发出指令控制 电子点火组件(电子点火器),由电子点 火组件完成点火线圈一次侧电路接通和 断开的控制,从而在点火线圈二次绕组 内产生出2万伏左右的高电压,高压击 穿火花塞间隙产生电火花,点燃可燃混 合气。 点火系统的组成 电控发动机可按照喷油器安装位置、燃 油喷射部位、喷射方式、喷射时序、控 制方式和进气量检测方式的不同 按喷油器安装部位分类 (1)电子控制单点汽油喷射系统(SP I (2)电子控制多点汽油喷射系统(MP I) 学生按要求 进行实践训 练

汽车发动机实训教案

一、安全教育与常用工具的介绍 1、实训的目的与要求: ⑴、学生掌握安全的重要性。 ⑵、掌握各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⑶、掌握英制扳手与米制扳手的区别及单位的换算关系。 2、实训内容: (1)、由老师讲解安全内容,根据一定的案例说明安全在我们生产生活的重要性,由此引出在汽车维修行业的安全内容。 (2)、把实操室的工具陈列在桌上,由老师讲解各个工具的用途、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由老师示范一次各工具的正确使用。 3、实训设备及工具: (1)、常用工具(梅花板手、开口扳手、套筒扳手等)各一套。(2)、专用工具(机油滤清器扳手、活塞环装卸钳、火花塞套筒等)若干。 (3)、EQ1091发动机2台、普桑发动机一台、CA1091发动机2台。 4、实训方法及步骤: (1)、老师讲解 (2)、老师示范 (3)、抽部分学生检查学生了解的程度。 (4)、对部分学生的动手进行评比,提出缺点,表扬掌握好的学生。

二、发动机总体构造的认识 1、实训目的与要求 (1)、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各系统组成; (2)、初步认识汽车发动机主要部件的名称、外形及安装联接;(3)、初步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工作过程。 2、实训内容 (1)、汽车发动机的整体和主要部件的认识; (2)、了解汽车发动机工作过程。 3、实训设备 (1)、装备齐全的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各一台; (2)、拆散机件齐备的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各一台; (3)、发动机及各系统的电动示教板一套。 4、实训方法及步骤 (1)、每班分成三个大组或若干小组,分三个内容进行实训:一个大组进行汽车发动机整体及外围部件认识,一个大组进行发动机内部主要部件的认识,一个大组通过电动示教板了解发动机及各系统的工作过程。 (2)、三个大组依次进行轮换,分三次完成。 (3)、课内实训时以指导老师讲解、演示为主,学生提问进行教学互动。学生实际指认零、部件时老师可进行适当的提问。

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与构造教案

发动机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 任务一汽车发动机的发展史 学习目标 1.了解发动机的发展史; 2.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分类。 1.发动机的发展史 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源。汽车发动机大多是热能动力装置,简称热力机。热力机是借助工质的状态变化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 1876年,德国人奥托(Nicolaus A. Otto)在大气压力式发动机的基础上发明了往复活塞式四冲程汽油机。由于采用了进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发动机的热效率从大气压力式发动机的11%提高到14%,而发动机的质量却降低了70%。 1892 年,德国工程师狄塞尔(Rudolf Diesel)发明了压燃式发动机(即柴油机),实现了内燃机历史上的第二次重大突破。由于采用高压缩比和膨胀比,热效率比当时其他发动机又提高了1 倍。 1926 年,瑞士人布希(A. Buchi)提出了废气涡轮增压理论,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能量来驱动压气机,给发动机增压。50 年代后,废气涡轮增压技术开始在车用内燃机上逐渐得到应用,使发动机性能有很大提高,成为内燃机发展史上的第三次重大突破。[1] 1956年,德国人汪克尔(Wankel)发明了转子式发动机,使发动机转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1964年,德国NSU公司首次将转子式发动机安装在轿车上。 1967 年德国博世(Bosch)公司首次推出由电子计算机控制的汽油喷射系统(Electronic Fuel Injection,EFI),开创了电控技术在汽车发动机上应用的历史。经过30年的发展,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发动机管理系统(Engine Management System,EMS)已逐渐成为汽车(特别是轿车发动机)上的标准配置。由于电控技术的应用,发动机的污染物排放、噪声和燃油消耗大幅度地降低,改善了动力性能,成为内燃机发展史上第四次重大突破。[3] 1967年,美国进行了一次氢气汽车行驶的公开表演,那辆氢气汽车在80公里时速下,每次充氢10分钟可运行121公里。该车有19个座位,由美国比林斯公司制造。1971年,第一台装有斯特林发动机(Strling)的公共汽车开始运行。1972年,日本本田技研工业在市场售出装有复合涡流控制燃烧(CVCC, Compound Vertex Controlled Combustion)的发动机的西维克(Civic)牌轿车,打响了稀薄气体燃烧发动机的第一炮。 1977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了第一次国际电动汽车会议。会议期间,展出了各种电动汽车一百多辆。1978年,日本研究成功混合动力汽车。1979年8月,巴西制造出以酒精为燃料的汽车。巴西是现在世界上使用酒精汽车最多的国家。 1980年,日本研制成功液态氢气车。在后部装有保持液态氢低温和一定压力的特制贮存罐。该车用85公升的液氢,行驶了400公里,时速达135公里。 1980年,美国试制成功了一种锌氯电池电动汽车。

发动机教案

第课时 课时内容:第一次质量检测复习题(1) 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背诵掌握题目中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名词解释 教学难点:综合题 教学方法:背诵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及步骤:(2课时) 组织教学: 课堂提问: 讲授新课 名词解释: 51发动机压缩比 52配气相位 1.化油器供油量的多少取决于汽油泵的______。 A.泵室的大小B.泵膜行程的大小C.出油腔的大小D.进油腔的大小 2.活塞在制造中,其头部有一定锥度,主要是由于______。 A.节省材料B.可减少往复运动惯性力C.润滑可靠D.活塞在工作中受热不均匀 3.四缸发动机发火次序:1 - 3 - 4 - 2 ,第一缸处在做功行程,第三缸处在______。 A.进气行程B.压缩行程C.做功行程D.排气行程 4.采用双金属活塞的主要优点是______。 A.增加刚度B.限制活塞裙部的膨胀量C.节省材料D.减少往复运动的惯性力 5.多缸发动机为使各缸工作温度均匀,分水管上的孔______。 A.前小后大B.前大后小C.前后一样大D.两边大中间小 6.减速时______排放量最少,______排放量显著增加。 A.NOx......HC B.NOx......CO C.HC......CO D.CO......HC 7.下列零件不属于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低压回路的是______。 A.输油泵B.滤清器C.溢油阀D.出油阀 8.采用两次调整法调整气门间隙时,两次旋转曲轴的转角差值为______。 A.180°B.360°C.540°D.720° 9.活塞销采用______连接可使活塞销磨损均匀。 A.全浮式B.半浮式C.固定式D.分开式 10.发动机的有效功率属于发动机的______。 A.动力性指标B.经济性指标C.排放性指标D.通过性指标 41.机油牌号:夏季用黏度高;冬季用黏度低。 42.汽缸垫安装时,应是带卷边的一面朝向缸盖和机体两个接触面之中易修正的或较硬的接触面。 43.对多缸发动机来说,所有气缸的工作行程都是同时进行的。 44.曲柄连杆机构由活塞连杆组和曲轴飞轮组两部分组成。 45活塞在气缸内作匀速直线运动。 简答题: 53.如何用气缸压力表检测汽油机的气缸压力?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计划2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计划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本校特色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中的基础模块专业教程。它的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对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各零部件的名称,各零部件的简单构造、工作原理、常见损坏、损坏后的故障现象、常用的检测手段、排除解决方法及综合故障的排查思路,且能够按正规操作要求能熟练地拆装发动机等。能将所学的知识灵活地应用到今后的实际维修中。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及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是:学生学习本课程后,应能基本达到维修技工(机修工)四级/中技水平,具备一定发动机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能应付实际维修中的常规保养作业、一级维护保养作业、二级维护保养作业、发动机大修拆装作业等,能排除发动机机械的一般性常见故障。初步形成解决维修实际问题的能力。 1、理论知识教学目标: 1)发动机的基本知识 2)四行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及其与二行程发动机的区别 3)发动机的基本组成 4)各组成部件的原理、结构和安装部位 5)各组成部件的常见损伤、故障、检测方法和解决手段,及某些部件的维修、拆装注意事项 6)依据理论分析某些故障产生的因素及故障的大致排查思路 2、实际操作教学目标: 1)能正确选用工具与量具 2)能独立完成发动机本体的拆卸与装配作业 3)能应用量具测量发动机各机件的配合间隙 4)能独立完成教材和课堂规定的实操作业 三、课程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内容: (一)发动机润滑系统 1、掌握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润滑方式 2、理解润滑系统的工作原理 3、掌握润滑剂的分类和使用 4、掌握机油泵的构造、工作原理、耗损和检测维修方法 5、掌握机油滤清器的工作原理、更换里程及注意事项 6、理解机油冷却器的构造、工作原理 (二)发动机冷却系统 1、理解发动机的冷却形式及原理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授课教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汽车构造与维修 授课教师李业旺 授课班级 15级汽修5 参考教材《汽车构造》 授课时间:2016学年度第1学期

学情分析 一、基本情况分析: D13E1班为汽车运用与维修一年级学生,共9人,大部分同学学习积极性较高,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但个别学生学习习惯不是很好,整体水平不够理想,从课堂上看,他们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很容易分心,作业和试卷上的错误比较多。 二、认知状况 大多数学生对汽修行业并不了解,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习汽修。但是通过第一学期汽车认知的学习,大多数同学已经对汽车有了个一个整体框架概念。部分同学在假期参加社会维修实践,具备一定拆装经验。但是班级学生厌烦理论课程的学习,喜欢实践动手,但做事缺乏耐性。对感兴趣的事情有较强的持续性。 三、解决方案及实施计划 1、“要抓质量,先抓习惯”。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要求学生先从行为习惯做起,再到怎样学习专业知识,后到提高技能水平。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方法。 2、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对知识的延伸与拓展需深入了解,特别是对各知识的融会贯通,灵活理解与运用。 3、注重开发性使用对教材,做到“吃透”教材的前提下,大胆创新,对于知识的重难点力求把握准确,突破有法。对基本技能的训练,通过创设新的情景,让学生在变化的情景中去运用,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训练,而不是变成大量的、机械的、重复的操练,因为操练并不发展意义,重复并不引起理解,反而加重学习负担,降低学习效率,引起学生的厌恶。同时,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 4、注重积极的情感、负责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的培养,注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应用价值,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大力鼓励和奖励学生,对优良学生,鼓励他们还要刻苦学习,努力进步,要致力于发展性思维训练,不光是为了考试分数高,更主要的是掌握学习策略和学习过程。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计划完整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教学计划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计划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本校特色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中的基础模块专业教程。它的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对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各零部件的名称,各零部件的简单构造、工作原理、常见损坏、损坏后的故障现象、常用的检测手段、排除解决方法及综合故障的排查思路,且能够按正规操作要求能熟练地拆装发动机等。能将所学的知识灵活地应用到今后的实际维修中。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及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是:学生学习本课程后,应能基本达到维修技工(机修工)四级/中技水平,具备一定发动机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能应付实际维修中的常规保养作业、一级维护保养作业、二级维护保养作业、发动机大修拆装作业等,能排除发动机机械的一般性常见故障。初步形成解决维修实际问题的能力。 1、理论知识教学目标: 1)发动机的基本知识 2)四行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及其与二行程发动机的区别 3)发动机的基本组成 4)各组成部件的原理、结构和安装部位 5)各组成部件的常见损伤、故障、检测方法和解决手段,及某些部件的维修、拆装注意事项 6)依据理论分析某些故障产生的因素及故障的大致排查思路 2、实际操作教学目标: 1)能正确选用工具与量具 2)能独立完成发动机本体的拆卸与装配作业 3)能应用量具测量发动机各机件的配合间隙 4)能独立完成教材和课堂规定的实操作业

三、课程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内容: (一)发动机润滑系统 1、掌握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润滑方式 2、理解润滑系统的工作原理 3、掌握润滑剂的分类和使用 4、掌握机油泵的构造、工作原理、耗损和检测维修方法 5、掌握机油滤清器的工作原理、更换里程及注意事项 6、理解机油冷却器的构造、工作原理 (二)发动机冷却系统 1、理解发动机的冷却形式及原理 2、掌握水泵的构造、工作原理、耗损和检测维修方法 3、掌握冷却液的作用及使用致意事项 4、掌握节温器与散热器的构造、工作原理、耗损和检测方法 5、掌握冷却风扇的构造、分类、损坏及维修方法 (三)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 1、了解汽车燃料的种类及特性 2、掌握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及部分组成部件的构造、工作原理、损耗和简单的维修解决方法 3、理解汽油的燃烧特性及空燃比的含义 4、掌握化油器的基本结构、简单的工作原理和检修,以及各部位的调整 5、了解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6、掌握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特点 (四)发动机综合维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