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液压转向

全液压转向

全液压转向
全液压转向

双驾驶车辆全液压转向液压系统的设计

魏立基1,宋建安1,李永顺

Hydrulic System Design for Dual2power2steering C ontrol

Wei Li2ji1,S ong Jian2an1,Li Y ong2Shun

(11长安大学321信箱,陕西省西安市南二环中段 710064)

摘 要:介绍了一些特种车辆的双驾驶全液压转向系统设计,提出了一个手动换向阀替换电磁换向阀组完成避免双驾驶干扰问题,提高了系统可靠性。

关键词:多个换向阀;组合阀;双驾驶;全液压转向

中图分类号:TH137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24858(2002)0920006202

1 问题的提出

在一些较大型的行走车辆或机械中,如常见的工程建筑机械,整车转向往往需要采用液压助力转向或全液压转向。它具有操纵灵活省力,总体布局方便,随动精度高等优点,并可根据需要增添反作用元件以获得比较理想的‘路感’,来符合驾驶员的驾驶习惯。有时,需要在两个位置来驾驶车辆,例如大型压路机,在碾压路边缘时,为了保证驾驶员的视野,在压路机的两边用两个方向盘选择驾驶,驾驶员可以选择靠近路边缘一侧的方向盘驾驶,能够侧身看到路边缘的情况,驾驶方向更加精准;再如牵引车,在对接被牵车辆或飞机时,需要牵引车倒车驾驶,才能更加精确地完成对接,有时甚至需要牵引车倒车驾驶相当一段距离,将被牵车辆或飞机顶回机库,这就需要增加一个反方向驾驶的方向盘,为驾驶员提供舒适方便的操作条件。两个位置来驾驶车辆需要考虑两个方向盘操作时的干扰,在液压系统设计中应考虑这一问题,调整改造系统、相应增加元件来防止因操作误动作而带来的事故,保证驾驶安全。

2 原理设计

图1是为飞机牵引车设计的全液压转向系统,系统采用两个全液压转向器,分别由两个方向盘操作,共同控制同一转向液压缸来推动转向轮。最原始的思路是直接采用两个全液压转向器并联连接,分别独立操纵。但是,由于飞机牵引车为了坐更多的人员,在正反两驾驶位置都同时坐有人,在设计回路时应考虑两个全液压转向器之间存在的操纵干扰问题,避免由于两个全液压转向器被同时误操作等原因而造成损失。通常情况下,可以用电磁换向阀组来隔断两个全液压转向器,自由选择其中某一个全液压转向器参与工作。这样做的优点是电磁换向阀可以选择通用产品,使设计、加工和维护更换都比较方便,

缺点是由于同时需要多个电磁换向阀,元件的增加会大大提高故障率。对于飞机牵引车这类特种车辆,可靠性是第一位的,为此我们专门设计了一种手动组合换向阀,其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由于将所有的油路切换任务都集中在一

图1 全液压转向系统

 收稿日期:2002205224

 作者简介:魏立基(1965—),男,山西省太原市人,讲师,主要从事液压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个相对而言比较可靠的手动组合换向阀上来完成,减低了由于电路和任何一个电磁换向阀故障而导致的系统失败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了转向系统的可靠性。图3为该阀的结构原理,P口接单支稳流阀来油,T口接

6液压与气动2002年第9期

图2 

带手动组合换向阀的转向系统

图3 手动组合换向阀结构原理图

油箱,A1接1号全液压转向器的进油口,A2接2号全

液压转向器的进油口,B1接1号全液压转向器的回油口,B2接2号全液压转向器的回油口,L1和L2直接接油箱,而把两个全液压转向器A 口和B 口直接并联接

到转向液压缸即可,这样,两个全液压转向器的压力油和回油的切换是同步完成的,钢球定位及手动操纵相对可靠。图示只是其主阀的结构原理图,钢球定位及手动操纵部分未画出。经过在飞机牵引车上试用,效果良好。3 转向器的选择

全液压转向器的选择,应当充分考虑其工作状况和操作要求,以确定合理的类型和主要性能参数。

目前摆线转阀式全液压转向器可以有几种选择:开心无反应型、开心有反应型、闭心无反应型、闭心有反应型、负载传感中卸型和负载传感无反应型等几个类型。其中开心式说明当转向控制阀在中位时,内部通道将进油路和回油路导通,这时转向动力油源可以通过该通道卸载,此系统需要由恒流油源来供油,可以采用单支稳流阀帮助实现转向流量稳定,不受发动机转速和转向工作负载变化的影响。闭心式全液压转向器的控制阀在中位时,封闭进油路,该装置应该由恒压油源供油。而有反应型和无反应型是指全液压转向器的控制阀在中位时转向工作负载能否反作用到方向盘上,从而驾驶员是否从中能感觉到路况的变化,即所谓“路感”,这在行走速度较高时尤其重要。负载传感型是指全液压转向器的控制阀在中位时封闭进油路,或者在进油路和回油路之间设置一个阻力很大的节流口,而在控制阀中设置了负载传感油口,中位时该油口

通回油路,转向时该油口通控制阀配流窗口的下游,可以测出负载压力,该压力与进油路的压力的差值可以控制优先阀或者负载传感变量液压泵。负载传感型比其他型全液压转向器只不过是在阀体增设了负载传感油口,其他部分完全相同。□

征集2002年度网员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和全国液压气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合办的“流体传动与控制情报网”2002年度新网员征集工作现已开始。欢迎全国涉及液压气动技术及其应用的有关单位踊跃

参加。本情报网有自己的网站(w w https://www.doczj.com/doc/5e18428049.html, ),我们将以多种形式为各网员单位提供一系列国内外最新液压气动行业信息、技术情报资料和标准资料,并不定期举办专业技术讲座和学术交流活动,为企业的生产、管理和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具体事宜请来电或来函联系。

联系人:赵曼琳 电话:(010)62050843 传真:(010)62050845

通信地址:北京763信箱 邮政编码:100011 

E 2mail :zhaoml @https://www.doczj.com/doc/5e18428049.html,

7

2002年第9期液压与气动

毕业论文设计转向系统设计

目录摘要2 第一章绪论3 1.1汽车转向系统概述3 1.2齿轮齿条式转向器概述9 1.3液压助力转向器概述10 1.4国内外发展情况12 1.5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2 1.6本文主要研究内容13 第二章汽车主要参数的选择14 2.1汽车主要尺寸的确定14 2.2汽车质量参数的确定16 2.3轮胎的选择17 第三章转向系设计概述18 3.1对转向系的要求18 3.2转向操纵机构18 3.3转向传动机构19 3.4转向器20 3.5转角及最小转弯半径20 第四章.转向系的主要性能参数22 4.1转向系的效率22 4.2传动比变化特性23 4.3转向器传动副的传动间隙△T25 4.4转向盘的总转动圈数26 第五章机械式转向器方案分析及设计26 5.1齿轮齿条式转向器26 5.2其他转向器28 5.3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布置和结构形式的选择29 5.4数据的确定29 5.5设计计算过程31 5.6齿轮轴的结构设计35 5.7轴承的选择35 5.8转向器的润滑方式和密封类型的选择35 5.动力转向机构设计36 5.1对动力转向机构的要求36 5.2动力转向机构布置方案36 5.3液压式动力转向机构的计算38 5.4动力转向的评价指标43

6. 转向传动机构设计45 6.1转向传动机构原理45 6.2转向传送机构的臂、杆与球销47 6.3转向横拉杆及其端部47 6.4杆件设计结果48 7.结论49 致谢49 摘要 本课题的题目是转向系的设计。以齿轮齿条转向器的设计为中心,一是汽车总体构架参数对汽车转向的影响;二是机械转向器的选择;三是齿轮和齿条的合理匹配,以满足转向器的正确传动比和强度要求;四是动力转向机构设计;五是梯形结构设计。因此本课题在考虑上述要求和因素的基础上研究利用转向盘的旋转带动传动机构的齿轮齿条转向轴转向,通过万向节带动转向齿轮轴旋转,转向齿轮轴与转向齿条啮合,从而促使转向齿条直线运动,实现转向。实现了转向器结构简单紧凑,轴向尺寸短,且零件数目少的优点又能增加助力,从而实现了汽车转向的稳定性和灵敏性。在本文中主要进行了转向器齿轮齿条的设计和对转向齿轮轴的校核,主要方法和理论采用汽车设计的经验参数和大学所学机械设计的课程内容进行设计,其结果满足强度要求,安全可靠。 关键词:转向系;机械型转向器;齿轮齿条;液压式助力转向器 Abstract The title of this topic is the design of steering system. Rack and pinion steering gear to the design as the center, one vehicle parameters on the overall framework of the impact of vehicle steering; Second, the choice of mechanical steering; third rack gear and a reasonable match to meet the correct steering gear ratio and strength requirements; Fourth, power steering mechanism design; Fifth,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trapezoidal. Therefore,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above issues and factors that require study, based on the steering wheel rotary drive transmission shaft of the steering rack and pinion steering, through the universal joint drive shaft rotation gear shift, steering rack and steering gear shaft meshing, thereby encouraging steering rack linear motion to achieve steering. Simple structure to achieve the steering tight, short axial dimension, and the number of parts can increase the advantages of less power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vehicle steering stability and sensitivity. In this article a major design steering rack and pinion steering gear shaft and the check, the main methods and theoretical experience in the use of automotive design parameters and the University of mechanical design school curriculum design and the results meet the strength

液压转向器的工作原理

1 液压转向器的工作原理及运用简介 1.1 液压转向器简介 液压转向器:即液压动力式转向器。转向器(也常称为转向机)是完成由旋转运动到直线运动(或近似直线运动)的一组齿轮机构,同时也是转向系中的减速传动装置。它是转向系中最重要的部件。它的作用是:增大转向盘传到转向传动机构的力和改变力的传递方向。 液压转向器是由随动转阀和一幅摆线转定子副组成的一种摆线转阀式全液压转向器。它与供油泵、溢流阀(或分流阀)、转向油缸及其它连接附件组成的全液压转向系统,广泛应用于农业机械、船业机械、园林机械、道路养护机械、林业机械、工程机械和矿山机械等低速重载车辆上。驾驶人员通过它可以用较小的操纵力实现较大的转向力控制,并且性能安全、可靠,操纵轻便、灵活。开心型:转向器处于中位(不转向)时,供油泵与油箱相通。开心型转向系统中使用的是定量液压泵。闭心型转向器中位处于断路状态(闭芯),即当转向器不工作时,液压油被转向器截止, 转向器入口具有较高的压力。闭芯型转向系统中使用的是压力补偿变量泵。负载传感型转向器能够传递负载信号到优先阀,通过优先阀优先控制转向系统所需流量。根据压力传感信号的控制方式,分为动态传感型和静态传感型。负载回路反应型:在转向器处于中位即驾驶员没有进行车辆转向操作的时候,转向油缸两侧直接连接到摆线副上,方向盘上可以感受到转向油缸上

受到的外力。无反应型:在转向器处于中位即驾驶员没有进行车辆转向操作的时候,两油缸截止,方向盘上不能感受转向油缸上受到的外力。

1.2 液压转向器的工作原理 液压转向器:即液压动力式转向器。转向器(也常称为转向机)是完成由旋转运动到直线运动(或近似直线运动)的一组齿轮机构,同时也是转向系中的减速传动装置。它是转向系中最重要的部件。它的作用是:增大转向盘传到转向传动机构的力和改变力的传递方向。液压转向器是由随动转阀和一幅摆线转定子副组成的一种摆线转阀式全液压转向器。它与供油泵、溢流阀(或分流阀)、转向油缸及其它连接附件组成的全液压转向系统,广泛应用于农业机械、船业机械、园林机械、道路养护机械、林业机械、工程机械和矿山机械等低速重载车辆上。驾驶人员通过它可以用较小的操纵力实现较大的转向力控制,并且性能安全、可靠,操纵轻便、灵活。 1.3 液压转向器的分类 转向器按结构形式可以分为多种类型。目前较为常用的有齿轮齿条式、蜗杆曲柄指销式、循环球-齿条齿扇式、循环球曲柄指销式、蜗杆滚轮式等。如果按助力形式,又可分为机械式(无助力)和动力式(有助力)。其中动力转向器又可以分为气压动力式、液压动力式、电助助力式、电液助力式等种类。 (1)齿轮齿条转向器 齿轮齿条式转向器收是一种最常见的转向器。其基本结构是一对相互啮合的小齿轮和齿条。转向轴带动小齿轮转动时,齿条变作直线运动。又是,烤翅调制解来带动横拉杆,就可以转动转向器。所以,这是一种最简单的转向器。它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转向灵活,体积小,可以直接带动横拉杆。在汽车上得到广泛应用。 (2)蜗杆曲柄指销式转向器 蜗杆曲柄指销式转向器适宜蜗杆为主动件,曲柄销为从动件的转向器。蜗杆具有梯形螺纹,手指状的锥形指销用轴承支撑在曲柄上,曲柄与转向器摇臂轴制成一体。转向时,通过转向盘转动蜗杆、嵌于蜗杆螺旋槽中的锥形指销一边自传,一

液压助力转向电控系统说明书

汽车与交通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汽车电控系统实习及课程设计 课程代码: 106010319 题目: 液压助力转向电控系统 年级/专业/班: 2013级车辆工程汽电(1)班 学生姓名: XX 学号: 开始时间: 2017 年 1 月 4 日 完成时间: 2017 年 1 月 10 日 课程设计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目录 摘要 (3) 1 引言 (4) 1.1问题的提出 (4) 1.2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4) 1.3任务与分析 (4) 1.3.1硬件需求 (4) 1.3.2软件需求 (4) 2 设计方案 (5) 2.1系统设计方案论证 (5) 2.1.1信号输入方案设计 (5) 2.1.2系统显示方案设计 (5) 2.1.3 信号输出的方案设计 (5) 2.2 总体设计方案框图 (6) 2.2.1 方案一设计框图 (6) 2.2.1 方案二设计框图 (7) 2.3最终方案确定 (7) 3系统硬件设计 (8) 3.1 AT89C51介绍 (8) 3.2 ADC0804芯片介绍 (11) 3.2.1 ADC0804芯片的时钟频率 (11) 3.2.1 ADC0804采集的信号处理 (11) 3.3 LCD1602液晶显示器 (12) 3.4L298电机驱动芯片 (12) 4 系统软件设计 (13) 4.1 主程序流程图 (13) 4.2 子程序流程图 (14)

4.2.2 ADC0804子流程图 (15) 4.2.2 PID控制算法子流程图 (16) 5. 系统调试过程 (17) 5.1 原题图和印制板图绘制和检测 (17) 5.1.1 在Protel99se绘制原理图 (17) 5.1.2 在Protell99se生成PCB图 (18) 5.1 keil程序调试 (19) 5.3 Proteus 仿真调试 (19) 结论 (23) 致谢 (24) 参考文献 (25) 附录原题图和印制板图 (26) C语言代码………………………………………………………………………

汽车液压助力转向系统设计

XXXX大学 毕业设计说明书 学生姓名:学号: 学院: 专业: 题目:某乘用车液压助力转向系统设计 指导教师:职称: 职称: 20**年12月5日

目录 绪论 (1) 1. 汽车转向系的类型和组成 (2) 1.1机械转向系 (3) 1.2动力转向系 (4) 1.3动力转向技术的发展 (6) 1.3.1液压动力转向 (6) 1.3.2电动动力转向 (8) 2.1转向系的功用与要求 (9) 2.2转向器方案分析 (10) 3 液压助力转向机构布置方案分析 (12) 3.1动力转向机构布置方案 (12) 3.2动力转向器结构形式的选择 (14) 3.3分配阀的结构方案 (15) 4液压系统方案分析 (16) 4.1常用转向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16) 4.2系统设计工作原理 (17) 5 转向器输出力矩的确定 (19) 6 轴的设计计算及校核 (20) 6.1转向摇臂轴(即齿形齿扇轴)的设计计算 (20) 6.1.1材料的选择 (20) 6.1.2结构设计 (20) 6.1.3轴的设计计算 (20) 6.2螺杆轴设计计算及主要零件的校核 (24) 6.2.1材料选择 (24) 6.2.2结构设计 (25) 6.2.3轴的设计计算 (25) 6.2.4钢球与滚道之间的接触应力校核 (27) 7 齿轮齿条式液压动力转向机构设计 (29) 7.1 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结构分析 (29) 7.2 参考数据的确定 (35) 7.3 转向轮侧偏角计算 (36) 7.4 转向器参数选取 (37) 7.5 选择齿轮齿条材料 (39) 7.6 强度校核 (39) 7.7 齿轮齿条的基本参数如下表所示 (41) 7.8 齿轮轴的结构设计 (42) 结论 (43) 致谢 (44) 参考文献 (45)

汽车液压助力转向系统设计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通过答辩 目录 绪论 (1) 1. 汽车转向系的类型和组成 (2) 1.1机械转向系 (3) 1.2动力转向系 (4) 1.3动力转向技术的发展 (6) 1.3.1液压动力转向 (6) 1.3.2电动动力转向 (8) 2.1转向系的功用与要求 (9) 2.2转向器方案分析 (10) 3 液压助力转向机构布置方案分析 (12) 3.1动力转向机构布置方案 (12) 3.2动力转向器结构形式的选择 (14) 3.3分配阀的结构方案 (15) 4液压系统方案分析 (16) 4.1常用转向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16) 4.2系统设计工作原理 (17) 5 转向器输出力矩的确定 (19) 6 轴的设计计算及校核 (20) 6.1转向摇臂轴(即齿形齿扇轴)的设计计算 (20) 6.1.1材料的选择 (20) 6.1.2结构设计 (20) 6.1.3轴的设计计算 (20) 6.2螺杆轴设计计算及主要零件的校核 (24) 6.2.1材料选择 (24) 6.2.2结构设计 (25) 6.2.3轴的设计计算 (25) 6.2.4钢球与滚道之间的接触应力校核 (27) 7 齿轮齿条式液压动力转向机构设计 (29) 7.1 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结构分析 (29) 7.2 参考数据的确定 (35) 7.3 转向轮侧偏角计算 (36) 7.4 转向器参数选取 (37) 7.5 选择齿轮齿条材料 (39) 7.6 强度校核 (39) 7.7 齿轮齿条的基本参数如下表所示 (41) 7.8 齿轮轴的结构设计 (42) 结论 (43) 致谢 (44) (45) 参考文献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通过答辩 绪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汽车工业有着飞速的发展,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截至2006年10月底,轿车累计销量超过300万辆,达到304万辆,同比增长40%。2006年11月的北京车展,自主品牌:奇瑞、吉利、长城、中兴、众泰、比亚迪、双环、中顺、力帆、华普、长安、哈飞、华晨等自主品牌纷纷亮相,在国际汽车盛宴中崭露头角,无论从参展规模还是产品所展示的品质和技术含量上,都不得不令人折服,但和国外有着近百年发展历史的国外汽车工业相比,我们的自主品牌汽车在行车性能和舒适体验方面仍有差距。 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汽车工业随着机械和电子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前进。到今天,汽车已经不是单纯机械意义上的汽车了,它是机械、电子、材料等学科的综合产物。汽车转向系也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经了长时间的演变。 转向系统性能和整车及其它总成、系统的性能息息相关,在系统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考虑整车及其它总成的性能。首先,转向系统必须能够实现整车所要求的车轮转角,这为转向机构的设计及动力转向器匹配提出了基本要求。其次,转向机构和悬架系统必须有协调的运动学关系,这就对转向机构设计提出了附加的要求。这两项要求基本可以在系统设计层面进行分析解决,而和转向系统相关的行驶稳定性及行驶路感则必须在整车层面进行计算分析。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汽车的发展,新的问题及要求不断涌现,在车辆设计与开发领域尚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如何使基础研究与产品设计实践紧密结合,将研究成果最大限度地应用于产品开发过程,不断提高汽车的性能水平是摆在汽车产品研究与开发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 1

转向系统设计

标题 转向系统设计与优化 摘要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需要按照驾驶员的意志经常改变行驶方向,即所谓汽车转向。用来改变或保持汽车行驶方向的机构称为汽车转向系统。汽车转向系统的功能就是按照驾驶员的意愿控制汽车的行驶方向。汽车转向系统对汽车的行驶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因此需要对转向系统进行优化,从而使汽车操作起来更加方便、安全。本次设计是EPS电动转向系统,即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该系统是由一个机械系统和一个电控的电动马达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个动力转向系统。EPS系统主要是由扭矩传感器、电动机、电磁离合器、减速机构和电子控制单元等组成。驾驶员在操纵方向盘进行转向时,转矩传感器检测到转向盘的转向以及转矩的大小,将电压信号输送到电子控制单元,电子控制单元根据转矩传感器检测到的转距电压信号、转动方向和车速信号等,向电动机控制器发出指令,使电动机输出相应大小和方向的转向助力转矩,从而产生辅助动力。汽车不转向时,电子控制单元不向电动机控制器发出指令,电动机不工作。该系统由电动助力机直接提供转向助力,省去了液压动力转向系统所必需的动力转向油泵、软管、液压油、传送带和装于发动机上的皮带轮,既节省能量,又保护了环境。另外,还具有调整简单、装配灵活以及在多种状况下都能提供转向助力的特点。因此,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是汽车转向系统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机械系统,扭矩传感器,电动机,电磁离合器,减速机构,电子控制单元。 概述 汽车在行使过程中,需要经常改变行驶方向,即所谓的转向。这就需要有一套能够按照司机意志来改变或恢复汽车行驶方向的专设机构,它将司机转动方向盘的动作转变为车轮的偏转动作,这就是所谓的转向系统。转向系统是用来改变汽车的行使方向和保持汽车直线行使的机构,既要保持车辆沿直线

全液压转向系统常见故障原因分析

全液压转向系统常见故障原因分析 内容来源自网络 全液压转向系统具有转向灵活轻便、性能稳定、故障率低、布置方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装载机、压路机、挖掘机等各种轮式工程机械的转向系统。笔者根据多年的维修保养经验,对全液压转向系统常见的故障原因进行较为详细 全液压转向系统具有转向灵活轻便、性能稳定、故障率低、布置方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装载机、压路机、挖掘机等各种轮式工程机械的转向系统。笔者根据多年的维修保养经验,对全液压转向系统常见的故障原因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排除措施,希望能够对读者提供一些参考。 1 全液压转向系统转向沉重原因分析及排除措施 1.1 吸油不充分 1.1.1 油箱缺油或油箱油液不足 导致油泵吸不上油。检查油箱液面高度,添加足够的液压油。 1.1.2 油液粘度太大 选用液压油牌号不合适或环境温度太低,导致油泵吸油困难。更换合适的油液;采取措施提高液压油的温度。 1.1.3 滤清器堵塞 导致油泵吸不上油或油液循环不畅。清洗或更换滤芯。 1.1.4 进、出油管内孔堵塞

导致油泵吸油困难或吸不上油。清理进、出油管线。 1.1.5 回路中有空气 导致油泵吸空。排除回路中的空气。 1.1.6 油管接头泄露 紧固油管接头,确保密封良好。 1.2 油泵故障 1.2.1 油泵过度磨损,内部泄露严重。检查油泵工作情况,修理或更换油泵。 1.2.2 油泵驱动部分故障。驱动皮带打滑或驱动齿轮(键)磨损。检查油泵部分,调整皮带张紧度,修理或更换驱动齿轮(键)。 1.2.3 油泵联接部分故障。油泵连接螺栓松动或缺失,检查油泵联接部分,确保油泵连接牢固可靠。 1.3 人力转向单向阀故障 未装人力转向单向阀;单向阀钢珠与阀座密封不严;单向阀钢珠掉入阀套与阀体环槽之间;单向阀弹簧损坏。 以上原因都可导致动力转向时单向阀关闭不严,进出油口连通。检查并确保单向阀安装正确;检查油液是否清洁。清洗转向器;检查单向阀钢珠与阀座密封情况,密封不严时可通过研磨修复,然后换装新钢珠。 1.4 转向器安全阀故障 转向器安全阀调定压力太低;转向器安全阀弹簧损坏;转向器安全阀阀座密封不严;转向器安全阀阀体损坏。 以上原因都可导致转向器安全阀失灵,提前开启。检查安全阀调定压力,阀座密封情况,弹簧是否变形或失效,若弹簧弹力不足,可在弹簧与弹簧座之间增加垫片。 1.5 阀芯与阀套变形,导致两者卡死。 装机前往进油口加注少量液压油,转动阀芯应灵活,若有卡滞现象应进行研磨。有时,在拧紧转向器底部螺栓时用力不均匀,也会出现阀芯卡死现象,正确的方法是分2-3次间隔均匀拧紧螺栓。 1.6 转向机构故障 轮胎气压不足;转向节与主销配合过紧或缺油;转向节止推轴承缺油或损坏;前梁、车架变形造成前轮定位失准;纵、横拉杆球头连接调整过紧或缺油;主销后倾过大、主销内倾过大或前轮负外倾: 这些都可导致驾驶员向左或向右转动方向盘时,感到沉重费力,无回正感;当车

全液压转向器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

全液压转向器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 摘要:全液压转向系统具有转向灵活、性能稳定、操纵省力、故障率低、布局方便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各种轮式转向系统,根据多年的使用、维修经验,对全液压转向系统常见的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排除的排除措施。 关键词:转向;故障;排除 全液压转向器的常见故障主要表现为转向沉重、转向轮跑偏、方向盘自转,不能回到中立位置、转向轮晃动严重、方向盘旋转无死点、人力转向失灵等故障,下面就全液压转向器的常见故障进行故障分析,并提出排除的方法。 1 转向沉重:主要原因是没有供给转向器足够的压力油或是机械故障,具体表现为: 1.1 吸油量不足 1.1.1 油箱缺油或油液不足,导致油泵吸不上油。应检查油箱液面高度,添加足够的液压油。 1.1.2 选用液压的牌号不适宜或外界环境温度过低,使油液粘度太大,流动性变差,造成吸油困难。根据厂方要求及温度,更换合格的油液。 1.1.3 吸油滤清器堵塞,导致油泵吸不上油或油液循环不畅,从而不能给系统供给足够的压力油。 排除方法:清洗或更换滤芯。 1.1.4 进出油管堵塞,导致油泵吸不上油或吸油困难,造成油泵缺少润滑而升温快而早期磨损。 排除方法:清理进出油管,使之通畅。 1.1.5 回路中有空气,导致油泵吸油不连续。 排除方法:排除回路中的空气。 1.1.6 油管接头泄露,造成油液泄露。 排除方法:紧固油管接头。确保密封良好。 1.2 油泵故障:油泵磨损过度,内漏过大,造成容积效率下降,泵温升高。在系统工作时,油泵供油量小于转向器公称流量,使系统压力降低,导向困难。排除方法:检查油泵工作情况,修理或更换油泵。 另外油泵驱动皮带打滑或驱动齿轮键或驱动套磨损,应检查油泵的驱动部分,调整皮带张紧度,修理或更换驱动齿轮键或驱动套;油泵连接螺栓松动或缺失。检查油泵连接部分,确保油泵连接牢固可靠。 1.3 人力转向单向阀故障。未装人力转向单向阀,或是杂物垫起单向阀、钢珠与阀座密封不严;或是单向阀钢珠掉入阀套与阀体环槽之间,单向阀弹簧损坏等原因,都可导致动力转向时单向阀关闭不严,进出油口连通。 检查及排除方法:检查并确保单向阀安装正确;检查油液是否清洁;清洗转向器,检查单向阀钢珠与阀座密封情况,密封不严时可通过研磨修复,然后换装新钢珠;转向器重新组装好后,双手拿起转向器左右晃动,应能听到单向阀钢珠与限位螺栓顶杆碰撞的声音。

大卡车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大卡车液压助力转向系统设计

1 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随着国民经济连续多年的高速发展,尤其是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逐年加大,使得大型汽车的生产在近年来呈现了爆发式发展。而大型载货汽车由于具有运输效率高、运输成本低的特点,逐渐成为公路运输的首选。2007年大型卡车市场为2.85万辆,中型卡车市场为17.5万辆,大型卡车占整体市场的比例为60%,大型载货汽车的生产与开发成为国内载货汽车生产厂家竞争的焦点。汽车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使载货汽车用户对车辆的性能水平要求越来越高,而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使整车厂家的产品开发周期不断缩短。如何使车辆开发各个环节的设计方案都得到充分的分析与筛选,使其性能得到有效控制,以保障在限定的周期内开发出性能优越的汽车产品,已成为大型载货汽车产品研发部门所关注的重要课题。 由于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和社会生活汽车化而造成交通错综复杂,使转向盘的操作频率增大,这就要求减轻驾驶疲劳。在汽车向轻便灵活、容易驾驶的方向发展的同时,对动力转向系统的需求也提到日程上来。要求其成本低,性能方面能适应车速变化,实现变特性的动力转向器,并且可以与不同类型的大型汽车相适应、相匹配。 大型载货汽车和其它车辆相比具有一些显著的特点,为保障大型载货汽车良好的转向性能,必须对这些特点及由此引发的问题进行专门的研究。按照GB1589一2004“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的要求,每侧单轮胎的车轴轴荷限值为7吨,6x4载货车的设计轴荷之和可达30吨,车长可达12m,铰接式列车的车长可至16.sm。同时,GB7258一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要求车辆必须能够通过外径25m内径10.6m 的通道。另外,载货汽车公路运输的高速化发展趋势也已是不争的事实,尤其国家于2004年5月开始的治理公路运输车辆超限超载专项工作的开展,使以提高行驶速度来带动运输效率的提高成为载货汽车设计的重要目标。高的运输速度对车辆的操纵性与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在法规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提高车辆的运输能力,大型车的设计轴荷及外廓尺寸基本接近法规的限值。对于转向轴,7吨的轴荷使动力转向器成为必选的配置,如何合理匹配动力转向器,提高车辆的转向能力并保持操纵路感值得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国家

全液压转向器常见故障分析解读

全液压转向器常见故障分析 (2008-11-18 11:46:39) 转载 标签: 分类:专业知识 全液压转向器 流量放大器 tlf 文化 随着液压技术的发展,工程机械采用液压传动系统已十分普遍。从技术角度看,任何一种液压传动系统都应满足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率高的要求。液压系统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液压工程机械的性能优劣,本文就液压转向系统使用中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谈谈一些认识和作法。 (1)转向沉重 1)若快转或慢转时方向盘均沉重且转向无压力,则可能是油箱液面低、油液粘度太大或阀体内单向阀失效。首先检查油箱油位及液压油的粘度,如果油位低于标准高度则添加液压油,如油液粘度太大则应更换粘度合适的液压油,如油位粘度正常则应分解转向器。若阀体内单向阀钢球丢失则装入新钢球,若有脏物卡住钢球应进行清洗,若单向阀密封带与钢球接触不良应用钢球冲击之,使其密封可靠。 2)若慢转方向盘轻或快转方向盘沉,则可能是液压泵供油量不足引起的。在油位高度及粘度合适的前提下应检查液压泵工作是否正常,如液压泵供油量小或压力低则应更换及修复。3)若空负荷或轻负荷转向轻而重负荷转向沉重,则可能是阀块中溢流阀压力低于工作压力或溢流阀芯被脏物卡住或弹簧失效或密封圈损坏而导致的。应首先调整溢流阀工作压力,在调整无效时分解清洗溢流阀,如弹簧失效、密封圈损坏应换新。 4)转动方向盘时若液压缸时动时不动且发出不规则的响声,则可能是转向系统中有空气或转向液压缸内漏太大造成的。应打开油箱盖查看油箱中是否有泡沫,如有先检查吸油箱中有无漏气处,再检查各管路连接处是否完好,并排除系统中的空气。如液压缸仍时动时不动则应检查活塞的密封状况,必要时更换密封件。 (2)转向失灵 1)转动方向盘时若它不能自动回中和定位,中间位置压力降增加,这可能是转向器定位弹簧片弹力不足或折断。此时,可将转向器分解查看定位弹簧片,如弹簧片完好则为弹性不足所致,应更换;如弹簧片折断则应更换新弹簧片,严禁用其它零件替代。 2)转动方向盘时若压力振摆明显增加甚至不能转动,可能是转向器传动销折断或变形、传动

设施规划课程设计--液压转向器厂总平面布置设计

设施规划课程设计--液压转向器厂总平面布置设计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 说明书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成绩: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任务书姓名:学号:年(班)级:地点:课程设计题目:液压转向器厂总平面布置设计 课程设计内容与要求: 1、液压转向器厂物流分析。 2、液压转向器厂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 3、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相当于A3图样的坐标纸1张。 4、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相当于A3图样的坐标纸1张。 5、液压转向器厂总平面布置图三套路,A3图样三张。 6、评价择优,选出最佳总平面布置图。

目录 一.概述 (1) 二.基本要素分析 (1) 1、液压转向器结构及有关参数 (1) 2、作业单位划分 (6) 3、液压转向器生产工艺过程 (7) 三.物流分析 (20) 1、产品工艺过程分析 (20) 2.物流强度分析 (27) 四.作业单位非物流相关分析 (31) 1.作业单位相互关系理由 (31) 2.作业单位相互关系等级 (31) 3. 作业单位相互关系 (32) 五.作业单位综合相关分析 (33) 1. 综合物流相关等级 (33) 2.作业单位综合接近程度 (37) 六.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分析 (40) 1. 绘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 (40) 七.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分析 (42) 1.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 (42) 八.工厂总平面布置可行方案 (43) 九.评价方案并择优 (46) 十.总结 (47)

一.概述 当地现有一叉车修理厂,占地面积为16000m2,厂区南北长为200m,东西宽为80m,所处地理位置如图1所示。该厂职工人数300人,计划改建成年产量6000套液压转向器的生产厂,需要完成工厂总平面布置设计。 图-1 待建液压转向器厂厂区图 二.基本要素分析 1、液压转向器结构及有关参数 液压转向器的基本结构如图2所示,有22个零、组件构成,每个零、组件的名称、材料、单间重量及年需求量均列于表1中。

大卡车液压助力转向系统设计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2 标准对车辆转弯能力的要求,给转向系统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课题。对于长轴距的汽车,必须通过增加转向轮转角才能提高其转弯能力。对于载货车惯常采用的转向系统结构,大的转角设计很容易造成转向轮与周边部件干涉及转向机构卡死、左右转向不对称等后果。因此,必须建立转向系统设计计算的辅助分析方法,提高转向系统设计的能力和水平。 转向系统性能和整车及其它总成、系统的性能息息相关,在系统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考虑整车及其它总成的性能。首先,转向系统必须能够实现整车所要求的车轮转角,这为转向机构的设计及动力转向器匹配提出了基本要求。其次,转向机构和悬架系统必须有协调的运动学关系,这就对转向机构设计提出了附加的要求。这两项要求基本可以在系统设计层面进行分析解决,而和转向系统相关的行驶稳定性及行驶路感则必须在整车层面进行计算分析。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大型载货汽车的发展,新的问题及要求不断涌现,在车辆设计与开发领域尚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如何使基础研究与产品设计实践紧密结合,将研究成果最大限度地应用于产品开发过程,不断提高大型载货汽车的性能水平是摆在汽车产品研究与开发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 1.2汽车转向系的类型和组成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需按驾驶员的意志经常改变其行驶方向,即所谓汽车转向。就轮式汽车而言,实现汽车转向的方法是,驾驶员通过一套专设的机构,使汽车转向桥(一般是前桥)上的车轮(转向轮)相对于汽车纵轴线偏转一定角度。在汽车直线行驶时,往往转向轮也会受到路面例向干扰力的作用,自动偏转而改变行驶方向。此时,驾驶员也可以利用这套机构使转向轮向相反的方向偏转,从而使汽车恢复原来的行驶方向。这一套用来改变或恢复汽车行驶方向的专设机构,即称为汽车转向系。因此,汽车转向系的功用是,保证汽车能按驾驶员的意志而进行转向行驶。 汽车转向系可按转向能源的不同分为机械转向系和动力转向系两大类。机械式转向器由转向器、转向操纵机构和转向传动机构三大部分组成。按照转向器的不同形式可分为循环球式、齿轮齿条式、蜗杆曲柄指销式等转向器。不同的转向器有着不同的特点应用于不同的汽车上。其中小轿车上常用的是齿轮齿条式的转向器。在本文的后面分析中,就是以这种转向器来做分析的。动力式按照加力装置的不同可以分为液压助力式、气压助力式和电动助力式三种。气压助力式主要应用于一部分其前轴最大轴载质量为3一7t

汽车转向器液压助力系统设计刘子轩开题报告

汽车转向器液压助力系统设计------刘子轩-----开题报告

————————————————————————————————作者:————————————————————————————————日期:

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刘子轩学号:1301034118 系名:机械工程系 专业:车辆工程 设计题目:汽车转向器液压助力系统设计 指导教师:张翼 2017年3 月3日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1.文献综述: (1)选题背景 汽车的转向系统的性能是汽车的主要性能之一,转向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它对于确保车辆的安全行驶、减少交通事故以及保护驾驶员的人身安全、改善驾驶员的工作条件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次课题设计主要总数国内外转向系统的研究发展,介绍各转向系统的结构原理及其关键技术并提出汽车转向系的发展趋势,合理地设计转向系统,使汽车具有良好的操纵性能。这始终是设计人员的重要研究课题,在车辆高速化、驾驶人员非职业化、车流密集化的今天,针对更多不同水平的驾驶人群,汽车的易操纵性设计显得尤为重要。]1[电子控制动力转向系统(简称EPS),根据动力源不同又可分为液压式电子控制动力转向系统(液压式EPS,又作EHPS)和电动式电子控制动力转向系统(电动式EPS)。EHPS是在传统的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的基础上增设了控制液体流量的电磁阀、车速传感器和电子控制单元等装置构成的,电子控制单元根据检测到的车速信号,控制电磁阀的开度,使转向动力放大倍率实现连续可调,从而满足高、低速时的转向助力要求。]2[ (2)课题研究意义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对于舒适、安全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对转向器的安全性及操作稳定性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本次设计通过分析转向器的功能要求,结合转向器的布置设计,比较各类型的转向器的优缺点设计一款转向器。根据一些指定的参数结合《汽车设计》和其他相关书籍中关于转向器的理论知识,给出优化设计的目标函数和设计变量的选择范围使设计出的转向器液压助力器符合使用要求。]3[作为汽车转向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转向器对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和驾驶员的安全驾驶有这直接的影响。]4[特别是在车辆高速化,车流密集化的今天,汽车转向器的设计极为重要。通过对转向器的优化设计,使其达到汽车总体设计的要求,以达到对汽车的机构整体优化,更好地提高相应性能,达到更高水平。通过此次设计提高自身实习运用有关机械设计手册、查图表、画图规范等有关资料文献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培养自身识图、辩图,运算和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通过汽车转向器液压助力系统的设计,培养理论联系实际

全液压转向器的五种常见故障原因与排除

全液压转向器的五种常见故障原因与排除 -------------------------------------------------------------------------------- 1、突然感到转向沉重或转向盘转不动 原因与排除 (1)吸油不充分。油箱的油液量不足、油液黏度太大、吸油滤油器堵塞等都能导致油泵吸不上油来。应核查油箱的液面高度,添加足够的液压油;更换合适的油液;清洗或更换滤芯。 (2)油泵过度磨损,内漏过大。须检查油泵的工作情况,修理或更换。 (3)未装入力转向单向阀;杂质垫起单向阀钢珠使其与阀座密封不严;单向阀钢珠掉入阀套与阀体的环槽之间,这些都可导致动力转向时单向阀关闭不严,进、出油口连通。应检查单向阀的安装情况、油液是否清洁、清洗转向器;检查单向阀钢珠与阀座的密封情况,不严时可采用研磨修复,然后换装新钢珠。 (4)转向器安全阀失灵,过早开启。应检查安全阀弹簧是否变形或失效,若弹簧弹力不足,可在弹簧与座之间增加垫片。 (5)阀芯与阀套变形,会导致两者卡死。装机前须往进油口中加注少量液压油,转动阀芯时应灵活自如,若有卡滞现象应进行研磨。有时,在拧紧转向器底部螺栓时用力不均匀,也会出现阀芯被卡死的现象,正确的方法是分2-3次均匀地拧紧螺栓。 2、转向轮跑偏 原因与排除 (1)转向器内阀芯与阀套间的定位弹簧片折断,使阀套不能自动回到中立位置,转向器失去随动功能。此时,必须更换定位弹簧片。 (2)因油液压脏污使滑阀运动受到阻滞。应清洗滑阀,使其运动灵活。 (3)由于滑阀与阀体台阶位置的偏移,使阀体不在中间位置。应拆解并检修滑阀与阀体,必要时更换。

大卡车液压助力转向系统设计

大卡车液压助力转向系统设计 1 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随着国民经济连续多年的高速发展,尤其是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逐年加大,使得大型汽车的生产在近年来呈现了爆发式发展。而大型载货汽车由于具有运输效率高、运输成本低的特点,逐渐成为公路运输的首选。2007年大型卡车市场 为2.85万辆,中型卡车市场为17.5万辆,大型卡车占整体市场的比例为60%,大型载货汽车的生产与开发成为国内载货汽车生产厂家竞争的焦点。汽车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使载货汽车用户对车辆的性能水平要求越来越高,而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使整车厂家的产品开发周期不断缩短。如何使车辆开发各个环节的设计方案都得到充分的分析与筛选,使其性能得到有效控制,以保障在限定的周期内开发出性能优越的汽车产品,已成为大型载货汽车产品研发部门所关注的重要课题。 由于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和社会生活汽车化而造成交通错综复杂,使转向盘的操作频率增大,这就要求减轻驾驶疲劳。在汽车向轻便灵活、容易驾驶的方向发展的同时,对动力转向系统的需求也提到日程上来。要求其成本低,性能方面能适应车速变化,实现变特性的动力转向器,并且可以与不同类型的大型汽车相适应、相匹配。 大型载货汽车和其它车辆相比具有一些显著的特点,为保障大型载货汽车良好的转向性能,必须对这些特点及由此引发的问题进行专门的研究。按照GB1589一2004“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的要求,每侧单轮胎的车轴轴荷限值为7吨,6x4载货车的设计轴荷之和可达30吨,车长可达12m,铰接式列车的车长可至16.sm。同时,GB7258一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要求车辆 必须能够通过外径25m内径10.6m的通道。另外,载货汽车公路运输的高速化发展趋势也已是不争的事实,尤其国家于2004年5月开始的治理公路运输车辆超限超载专项工作的开展,使以提高行驶速度来带动运输效率的提高成为载货汽车设计的重要目标。高的运输速度对车辆的操纵性与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在法规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提高车辆的运输能力,大型车的设计轴荷及外廓尺寸基本接近法规的限值。对于转向轴,7吨的轴荷使动力转向器成为必选的配置,如何合理匹配动力转向器,提高车辆的转向能力并保持操纵路感值得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国家. 标准对车辆转弯能力的要求,给转向系统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课题。对于长轴距的汽车,必须通过增加转向轮转角才能提高其转弯能力。对于载货车惯常采用的转向系统结构,大的转角设计很容易造成转向轮与周边部件干涉及转向机构卡死、左右转向不对称等后果。因此,必须建立转向系统设计计算的辅助分析方法,提

汽车液压转向器工作原理

汽车液压转向器工作原理 选择说明的转向器是:液压常流滑阀式动力转向装置 1.液压常流滑阀式动力转向装置的基本组成如图所示,主要包拪转向储油罐、转向油泵、转向控制阀、转向动力缸等。液压常流滑阀式动力转向装置: 【1-滑阀 2-反作用柱塞 3-滑阀复位弹 4-阀体 5-转向螺杆 6-转向直拉杆 7-转向摇臂 8-转向动力缸 9-转向螺母 10-单向阀 11-安全阀 12-节流孔 13-溢流阀14-转向储油罐 15-转向油泵】图片来自:360汽车网 2.工作原理:

汽车直线行驶时,如图1a)所示,滑阀1在复位弹簧3的作用下保持在中间位 置。转向控制阀内各环槽相通,自油泵15输送出来的油液进入阀体环槽A之后,经环槽B和C分别流入动力缸8的R腔和L腔,同时又经环槽D和E进入回油管道流回油罐14。这时,滑阀不阀体各环槽槽肩之间的间隙大小相等,油路畅通,动力缸8因左右腔油压相等而不起加力作用。 汽车右转向时,驾驶员通过转向盘使转向螺杆5向右转动,顺时针,。开始时,转向螺母暂时不动,具有左旋螺纹的螺杆5在螺母9的推动下向右轴向移动,带动滑阀1压缩弹簧3向右移动,消除左端间隙h,如图11-1b)所示。此时环槽C不E之间、A不B之间的油路通道被滑阀和阀体相应的槽肩封闭,而环槽A不C之间的油 路通道增大,油泵送来的油液自A经C流入动力缸的L腔,L腔成为高压油区。R腔油液经环槽B、D及回油管流回储油罐14,动力缸8的活塞右移,使转向摇臂7逆时针转动,从而起加力作用。 只要转向盘和转向螺杆5继续转动,加力作用就一直存在。当转向盘转过一定 角度保持不动时,转向螺杆5作用于转向螺母9的力消失,但动力缸活塞仍继续右移,转向摇臂7继续逆时针方向转动,其上端拨动转向螺母,带动转向螺杆5及滑阀一起向左移动,直到滑阀1恢复到中间稍偏右的位置。此时L腔的油压仍高于R腔的油压。此压力差在动力缸活塞上的作用力用来克服转向轮的回正力矩,使转向轮的偏转角维持不动,这就是转向的维持过程。如转向轮进一步偏转,则需继续转动转向盘,重复上述全部过程。 松开转向盘,滑阀在回位弹簧3和反作用柱塞2上的油压的作用下回到中间位置,动力缸停止工作。转向轮在前轮定位产生的回正力矩的作用下自动回正,通过转向螺母9带动转向螺杆5反向转动,使转向盘回到直线行驶位置。如果滑阀不能回到中间位置,汽车将在行驶中跑偏。

全液压转向

双驾驶车辆全液压转向液压系统的设计 魏立基1,宋建安1,李永顺 Hydrulic System Design for Dual2power2steering C ontrol Wei Li2ji1,S ong Jian2an1,Li Y ong2Shun (11长安大学321信箱,陕西省西安市南二环中段 710064) 摘 要:介绍了一些特种车辆的双驾驶全液压转向系统设计,提出了一个手动换向阀替换电磁换向阀组完成避免双驾驶干扰问题,提高了系统可靠性。 关键词:多个换向阀;组合阀;双驾驶;全液压转向 中图分类号:TH137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24858(2002)0920006202 1 问题的提出 在一些较大型的行走车辆或机械中,如常见的工程建筑机械,整车转向往往需要采用液压助力转向或全液压转向。它具有操纵灵活省力,总体布局方便,随动精度高等优点,并可根据需要增添反作用元件以获得比较理想的‘路感’,来符合驾驶员的驾驶习惯。有时,需要在两个位置来驾驶车辆,例如大型压路机,在碾压路边缘时,为了保证驾驶员的视野,在压路机的两边用两个方向盘选择驾驶,驾驶员可以选择靠近路边缘一侧的方向盘驾驶,能够侧身看到路边缘的情况,驾驶方向更加精准;再如牵引车,在对接被牵车辆或飞机时,需要牵引车倒车驾驶,才能更加精确地完成对接,有时甚至需要牵引车倒车驾驶相当一段距离,将被牵车辆或飞机顶回机库,这就需要增加一个反方向驾驶的方向盘,为驾驶员提供舒适方便的操作条件。两个位置来驾驶车辆需要考虑两个方向盘操作时的干扰,在液压系统设计中应考虑这一问题,调整改造系统、相应增加元件来防止因操作误动作而带来的事故,保证驾驶安全。 2 原理设计 图1是为飞机牵引车设计的全液压转向系统,系统采用两个全液压转向器,分别由两个方向盘操作,共同控制同一转向液压缸来推动转向轮。最原始的思路是直接采用两个全液压转向器并联连接,分别独立操纵。但是,由于飞机牵引车为了坐更多的人员,在正反两驾驶位置都同时坐有人,在设计回路时应考虑两个全液压转向器之间存在的操纵干扰问题,避免由于两个全液压转向器被同时误操作等原因而造成损失。通常情况下,可以用电磁换向阀组来隔断两个全液压转向器,自由选择其中某一个全液压转向器参与工作。这样做的优点是电磁换向阀可以选择通用产品,使设计、加工和维护更换都比较方便, 缺点是由于同时需要多个电磁换向阀,元件的增加会大大提高故障率。对于飞机牵引车这类特种车辆,可靠性是第一位的,为此我们专门设计了一种手动组合换向阀,其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由于将所有的油路切换任务都集中在一 图1 全液压转向系统  收稿日期:2002205224  作者简介:魏立基(1965—),男,山西省太原市人,讲师,主要从事液压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个相对而言比较可靠的手动组合换向阀上来完成,减低了由于电路和任何一个电磁换向阀故障而导致的系统失败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了转向系统的可靠性。图3为该阀的结构原理,P口接单支稳流阀来油,T口接 6液压与气动2002年第9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