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红松嫁接新技术

红松嫁接新技术

红松嫁接新技术
红松嫁接新技术

红松嫁接新技术,提高了原有红松的栽培价值。直接在砧木顶端采取芽接法,简化了嫁接程序,降低了费用,与贴接法对比提高了成活率,并且成活后由于营养充足长势非常强壮,比贴接法提前二年结果。

红松(Pinus Koraiensic)为常绿大乔木,树干通直,木材轻软,纹理通直,不易开裂,反翘,耐腐朽,抗压力强,易于加工;红松木材光泽美丽,工艺价值较高,不仅是优良的建筑、军工、车船用材;而且适做木型旋作以及雕刻等;也可用作胶合板、乐器和运动器械等方面的用材,年龄一般在200—300年,多者达500年。为东北东部森林的主要组成树种,其种子种粒大,千粒重达496.4克,每千克种子2015粒。种仁含油量高,种子含油率为25%,种仁含油率65%以上,蛋白质含量15%,是食用和工业用油料,为纯天然绿色或有机美味食品,长期食用可延年益寿。

红松不仅是我国的主要珍贵用材树种,而且是优良的油料树种、副产品经济价值较大,一株红松一生所产种子可超过本身木材价值,以40年生红松为例,每公顷可年产种子750公斤,加之红松寿命长等特点,因此,大力发展红松形成稳定的森林群落,无论在维持生态平衡,扩大果材兼用的树种资源,对发展山区经济,引导农民致富都有重要意义。

红松是东北珍贵用材树种,更是优良的经济果林树种,据统计,在红松的一个轮伐期,种子的价值是木材价值的 6.3 倍,可见红松的经济价值要高于一般普通树种的十几倍以上。但是适合红松生长地块很少,而且生长缓慢,这对大面积发展红松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通过试验观察,贴接法当年接穗基本不生长,第二年逐渐生长,接穗长出5—10厘米,而芽接法嫁接时接穗,当年生长10—30厘米高,第二年可增长到40厘米,并有侧枝长出,7—8年即可结果,比自然生长的红松纯林提前10—15年,且果实饱满、个大,是山区农民致富的好门路。

一、采穗

1、采条是在树液开始流动前进行。要选择种子园生长性状良好,结实能力强的母树采集接穗,一般在3月中旬开始至3月末。实践证明,采条时间越晚,嫁接成活率越高,因此尽量在树液开始流动前采条,以利提高嫁接成活率。

2、采条部位应选在母树上,选取树冠中上部外围枝条,即在树干的第2-3蓬枝条,且是生长健壮的1年生枝条。粗度应在8毫米左右。每个枝条可带2—3轮侧枝。为了保护母树和为将来采条创造条件,一次不宜采条过多。每个母树可采15—20个枝条,以保护优良母树。分别捆绑,保湿运输,长时间不用,要放在冰窖内保存,待用。

3、冰窖的准备,是在头年秋季挖好,大小可以自行调整,也可用农家普通菜窖、果窖存放,利用农村菜窖储藏,底部放50厘米的冰块,把接穗放入,封严窖口,窖内温度要控制在-5℃以上即可。

4、嫁接前一天,从窖内取出穗材枝条,选取顶芽饱满,无病虫危害或机械损伤的穗材,距顶芽基部8—10厘米处剪下备用。

二、嫁接

1、嫁接时间。嫁接最佳时间是在树液流动的旺盛期,红松嫁接时间可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以新生枝条高生长速生期或速生期刚过为好。此时嫁接成活率高。也可在树液刚萌动时嫁接。嫁接后当接穗和砧木完全愈合约90天左右,也可适当延长,可解除包扎物,同时对砧木进行修剪,剪去砧木所有侧枝顶尖,对愈合较差的嫁接苗可重新绑扎或延缓解除绑扎物。嫁接后7—8年可有大部分植株结实,以后逐年增加,而且不影响木材质量。

2.砧木的选择,砧木可以选择3—4年生上山造林地苗,也可选择苗圃地3—4年生圃地苗。近几年退耕面积较大,营造红松较多,由于地势较好,可以直接在造林地中嫁接。

一般造林地选择林龄2年以上新植幼林,树龄以4-6年为宜。

3、嫁接方法。嫁接选取的接穗与砧木粗度应大致差不多,接穗的粗度不宜低于砧木粗度的2/3,最好粗细相等,选好后,将接穗距顶芽基部2厘米处

皮部要保持完好,接穗楔面切削要平整光滑。而后将接穗轻轻地含在嘴角边或放在事先准备好的嫁接工具盒内,而后立即处理砧木,即紧贴砧木顶芽基部把顶芽削去,断面要求平滑,再从断面正中间向下劈开,劈口深度稍长于接穗楔长1—2毫米后迅速将削好的接穗插入切口内,并保证将接穗和砧木的一侧韧皮部对齐,做到接穗的形成层与砧木的形成层结合。用塑料条进行绑扎,露出饱满顶芽,要保证不透水、不透风。

接穗出窖后要对储藏的接穗进行选剪,选择顶芽饱满健壮、未萌动、不风干、不脱水的,剪取长度在9-10厘米,并将接穗针叶完整保留。嫁接时携带接穗最好用容器盛装,并采取保湿措施,避免日晒、风干,影响接穗成活率。

4、绑扎。必须将接穗和砧木结合紧密,接穗要插到位,切削面要全部插入切口,然后由切口下部开始进行螺旋或向上绑扎,每道塑料条要缠紧一点,不留缝,一直缠到砧木顶端面切口和接穗结合处,并再稍紧一点,把顶口封严再往下缠1—2道,然后顺绑扎方向做一撸扣即可。

5、注意事项。嫁接时暂不要剪去砧木周围的侧枝顶芽。嫁接后受人畜破坏、天气干旱等其他因素影响,使接穗损坏、枯萎、死掉的,因砧木的主枝不能再进行嫁接,在第二年可利用长势良好、生命力强的侧枝再进行嫁接。利用侧枝做砧木嫁接的植株,可视其长势,培育果材兼用或培育促进结实。

三、管理

嫁接后严禁牲畜进入林地。在嫁接成活后90天,解除包扎的塑料条,并剪去砧木侧枝的顶芽。嫁接成活后砧木侧枝的生长量大于接穗的生长量,为促进接穗的主枝生长,每年春季要进行1次修剪,剪除影响接穗主枝生长的侧枝顶芽。在结实后要进行促进结实的修剪.

四、樟子松与红松嫁接

樟子松是固沙造林树种,根系比红松多一倍,适应性超过东北所有造林树种,利用樟子松为砧木嫁接红松扩大了红松的适生范围。

如果建立红松果林,可采集结实量大的枝条嫁接,第二年即可开花,第三

接穗要采集林龄较大的树,砧木和接穗的粗度配合以3:2 最为理想。

1.嫁接时间:春季2月至3月间,两者体内树液均将开始流动,且气温不高,蒸腾作用小的时候,才有利成活。要选无风的阴天,湿度大的天气,在上午9点前,下午3点后进行,以保成活。

2.嫁接方法:用利刀将将穗基部削成大小面楔形,一面长1厘米,另一面略短,噙在口中保湿保洁。又在砧木根颈上方2厘米至3厘米处,选光滑的一面,成30度角斜切一刀,深1厘米至1.5厘米,立即将接穗插入,大斜面向里,对准形成层,用塑料薄膜条绑扎好,再套上塑料薄膜筒袋,上下扎牢,以减少蒸发,有利于成活。

3.嫁接后的养护:嫁接后要常喷叶水,增加湿度,这样两处形成层才易愈合。经2个至3个月后,接穗针叶,仍保鲜绿,则已成活,可以去袋,等到秋季气温转凉时,接穗上就会冒出新芽,就开始生长了。到10月至11月,在接穗上方2厘米处,剪去砧木上的枝叶并包扎,以免伤流过多,影响成活和生长,同时去掉嫁接时的绑扎条,便可正常地养护管理了。

红松(PinuskoraiensisSieb.etZucc.)是松科松属高大乔木,树干圆满通直,红松天然林平均树高可达25~30m,胸径可达40~80cm,寿命长达300~400年。在生长条件适宜的地方,树高可达40m,胸径可达200cm,寿命长达500年左右;它的材质优良、纹理通直,抗压力强,富含树脂,耐朽力强,工艺价值高,油漆性能好,易干燥,可做建筑、航空、桥梁和车船材;它的木材刨削、车旋性能良好,易于加工,适于做各种模型,也可做胶合板、乐器和运动器械等,是我国重要的珍贵用材树种。

成年红松结实量大,种粒大,含油量高,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木本油料植物;松籽仁营养价值很高,富含丰富的维生素A和E,以及人体必须的脂肪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还含有其它植物所没有的皮诺敛酸,是应用十分广泛的天然绿色食品;也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久食健身心、滋润皮肤、延年益寿、祛病强身、还具有防癌、抗癌之作用;也是城乡园林绿化的优良树种,深受群众喜爱。

红松是东北地区天然林中主要的组成树种,也是主要造林树种。东北地区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红松的生长发育,这为在东北地区开发红松资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东北很多地区均把发展红松果材兼用林作为在林区发展经济的很重要营林模式。但实生红松幼年期生长缓慢、结实晚、生长周期长,使得发展红松果材兼用林在短期内很难看到经济效益。而采用传统的嫁接方法又存在成活率低等缺点,极大地影响了林农发展红松果材兼用林的积极性。

在林区一些有一定知识基础的林农经过多年对红松的嫁接试验,积累了红松嫁接方面的大量经验,作者经过对这些方法的比较、总结,查阅大量资料,并亲作试验,认为红松采用劈接嫁接是一种很好的解决红松上述问题的方法,既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为林农提供一条发家致富的途径,现将红松的劈接嫁接技术总结如下:

1砧木培育

砧木培育方法有2种,一种是在造林地直接培育砧木,即在造林地按设计时的株行距栽植砧木,一般每穴栽植3株,待定植的砧木生长到能够进行嫁接时(5年生左右)进行嫁接。另一种是在苗圃地培育砧木。选择2年生健壮的红松幼苗,装入较大的塑料容器袋中,袋中的营养土要有三分之一的有机肥,以满足苗木生长的需要,待容器苗生长到5年生左

必须要进行“揭盖”后,再培育1~2年以恢复红松幼苗的健壮长势,然后再进行嫁接。

2接穗采集

2.1接穗母树的选择

在30年生以上已经结果的人工林中选优设标准地,每块标准地调查20株结果树,每株记载结果个数和连续结果性(看果痕)求其平均值,标准地内超过平均值的为优良母树,划记号待采穗。

2.2接穗的采集

在树液流动前进行,在预先选好的优树上,采取树冠上部的枝条做接穗,采集时要带三棚轮生枝,防止干枯。注意不能采集母树顶稍,只能采下60%的枝条,以防影响母树生长,采集后将接穗按一定数量捆扎成捆进行冷冻储藏。

2.3接穗的储藏

在采穗的前一年土壤上冻前挖冷藏窖,冷藏窖要挖在不积水的背阴处,窖深2m、宽2m、长根据储条量而定,上面盖土封严,留好窖口。待上冻时每晚向窖中泼水,使窖底冻冰层达到50cm以上。春季把所采集好的条材捆立着摆放在窖中的冰层上,把窖口盖好,保持窖内低温,防止穗条萌动、干枯,直到嫁接取条时为止。在有条件的地方,利用空菜窖空果窖亦可。储藏过程中要注意检查窖内温度在8℃以下,保证条材不萌动、不干枯、不霉烂。

3嫁接

3.1嫁接时期

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树液流动最旺盛的时期为最佳时期。

3.2削接稳

接穗选择与砧木主枝顶端粗度相等的无病虫害的饱满芽,在芽下3cm处剪下,摘掉所有针叶,用单面刀片从芽的基部0.5~1cm处开始向下削成双面楔形,削面长度2~2.5cm。

3.3削砧木

把砧木顶芽平头切下,从中间髓心处向下垂直劈开,切口长度2.5~3cm或稍长于接穗切面长度为宜。

快速将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劈口,使髓心与形成层对齐,用塑料条绑紧绑严,不能露任何缝隙,但要注意不能将接芽绑在里面。

3.5技术要点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做到做到“平、准、净、快、紧”的原则。平是指切口要平,保证砧、穗切面相接层能够最大限度的相切上;准是接穗插入砧木要准,尽可能一次插好,不要再次串动;净是指切口面要洁净,不能带入杂物,刀片勤用酒精消毒;快是指切削要迅速,缩短切口在空气中的裸露时间,防止松脂外溢和水分的消耗;紧是指绑绳要扎紧,一环扣一环,不串位,不扭动,减少松脂外溢,不透雨水,减少外部浸染和水分散发。只要掌握了这些,你嫁接的红松苗木基本上也就成活了。

4结论

在试验的过程中,通过对传统的针叶树种嫁接方法和劈接法进行对比发现,劈接法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明显优势:

4.1成活率高。劈接法的成活率可以达到平均95%以上,而传统的髓心形成层对接法成活率大约在85%左右。

4.2易操作。劈接法的操作过程简单、易学,传统的髓心形成层对接法则相对较麻烦,且不易掌握。

4.3省接穗。劈接法只用顶芽,够粗就行,不考虑穗条长度,适宜采穗数量大大增加,传统的髓心形成层对接法需要考虑接穗的合适长度,使得适宜采穗的穗条数量大大减少。

4.4接后生长快可以很快形成新的树体。劈接法嫁接的红松,当年平均生长量经统计可达到10cm以上,第二、第三年的平均生长量分别可达24cm、28cm,传统的髓心形成层对接法当年接不活,次年侧枝仍可嫁接,不损坏砧木。

4.5砧木较髓心形成层贴接法提前2~3年嫁接。

1.种子采集与调制

红松是雌雄同株异花的树种,花期在6月中下旬,自开花至球果成熟历时15个月,红松采种期可长达4个月,前期可以从树上采摘或打落球果,后期可从雪地上拾取球果。球果采集后摊开晾晒或阴干数日,鳞片稍张开时可人工棒打调制。天然林球果的出种率13%~14%,人工林球果出种率可达30%,千粒重520克。在采种工作中应注意球果的选择,在种子调制过程中要筛去小粒种子,以保证种子质量和苗木的优质高产。种子要经过晾晒使其含水量降到10%时方可储藏。

2.育苗方法

种子处理,首先要净种,红松种粒大,单位面积播种量高,一般一级种子每平方米播种0.5公斤。一般是用清水侵种24小时,除掉浮起的种子,留用沉底的种子。其次种子消毒,红松种子催芽时间长,如不进行消毒,易引起种子霉腐,在消毒前先进行浸种,然后用0.5%硫酸水溶液浸种消毒3小时,捞出种子控干,准备混沙催芽。第三是种子催芽,红松种子休眠期长,不经过充分催芽处理,春季播种当年不出苗或出不齐。

室内自然温度堆积法。在8月中、下旬,将种子浸水2天,混沙两倍,保持60%的湿度,放室内堆成30~40厘米高,隔日翻动一次,干时浇水,待天冷结冻时,堆成60厘米高,并浇水封冻,至春季播种前将其翻动,使温湿均匀。

快速催芽法。在播种前40天,用50度热水浸种,并充分搅动,直至水温下降到30度,经过24小时后,在换凉水,以后每两天换凉水一次,浸10天,当种仁变成乳白色时,将种子捞出,均匀地与3倍体积的湿沙混合,放在背风向阳处摊晒,每天晚将种子堆成堆,盖上草帘,第二天再摊开,如果为了加快催芽时间,可放在室内适当加温,温度保持20~30度,每日要翻动两次并均匀浇水,以保持一定湿度。

上述两种方法,当种子有30%以上裂嘴时,即为催芽良好,可用于播种。

播种时间和方法,当春季地下5厘米处温度达到8度以上时即可播种。播种量(按干种计算)每亩200~250公斤,用播种机将种子播在床面上,然后加以镇压,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再覆以种粒两倍后的腐殖土或锯末,并再镇压一次。如覆锯末时,必须浇透水。

樟子松适应性强,抗寒、耐干旱、抗瘠薄,用樟子松作砧木嫁接红松,提早开花结实,成园快,效果好。

1接穗的准备

1.1母树的选择

选择优良母树做接穗。在选定的区域内测定各无性系单株的树高、胸径、冠幅、结实层厚度、幼果数、球果数、雌雄花量,同时要进行单株采种、测试球果数量、球果重量、种子产量、出种率、出仁率、空壳率、虫害率、千粒重以及球果长度和宽度等。选择产量高的单株为母树。

1.2接穗的采集

采集接穗应在嫁接当年3月上、中旬进行,采集部位在母树树干的中上部的外围1年生枝条。中下部和内膛枝条生长较弱,不宜作接穗。采条要保护优良母树生长不受影响,一次采条不宜过多。根据母树大小一般每株树采10~50个枝,每个枝条要带15~20cm的营养枝,采后按优树编号捆成捆。

1.3接穗的贮藏

接穗贮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嫁接成活率的高低。如果采条地与贮藏地较远,需要长途运输,应将枝条装入塑料袋中,放入少量锯末封口,保湿运输。枝条贮藏以冰窖贮藏为好,窖的大小按接穗数量而定。接穗入窖前在接穗底部装入约50cm厚的雪或冰块,最后用雪或冰块将接穗全部盖住,而后封严窖口。

2砧木的选择

嫁接用砧木樟子松以40~50cm高的移植大苗为宜。在嫁接的前1~2年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2~3年生苗木在苗圃换床或造林地定植。在苗圃地换床可用2年生留床苗经换床1年即可,在造林地定植可用3年生造林苗。

3嫁接用品

3.1塑料条

选用伸缩能力较强的聚氯乙烯农用塑料,剪成长、宽为35×1cm的条。用于嫁接口绑缚。

3.2胶布条

医用白胶布条。用于挂标签等。

用于擦拭刀片等。

3.4刀片及刀架

双面或单面手术刀片(22号),以单面刀片为好。用于削嫁接切面。

3.5修枝剪

用于修剪接穗和砧木。

4嫁接时期与方法

嫁接时期可分春夏,最好是春天树液流动时(4月中旬左右)嫁接。

接枝部位可分为:中央领导枝的顶端,第1~3轮生枝上端。中央领导枝树皮厚,接穗与砧木匹配不佳造成嫁接成活率低,所以应在1~3轮生枝部位嫁接。

嫁接方法以髓心形成层贴接法嫁接成活率最高。接穗的粗度以砧木嫁接部位粗度的2/3左右为宜。用1年生枝条上部7~8cm剪成接穗,顶端保留8~10束针叶,将其余针叶沿针叶方向拔掉,在保留针叶下部0.5cm左右处切削,削面长度6~7cm,深度达到髓心。砧木的1年生主枝为嫁接的合适部位,将嫁接部位的针叶拔掉后,切削与接穗长度相等的切面,深度到形成层。将接穗与砧木结合后,用塑料条绑紧。要求切面平滑,最好一刀完成,接穗的切面不能大于砧木的切面长度,嫁接操作速度要快,以减少流胶脂。

5嫁接后的管理

5月初,接穗顶芽逐渐开始萌芽,应将接枝的砧木顶芽、侧芽剪掉,再用铅油涂抹伤口。5月末至6月初进行第1次松绑,死株将绑带完全解开。7月中下旬进行第2次松绑,同时将所有的超过接枝高度的轮生枝的顶、侧芽剪断。樟子松当年生枝条经剪断后,又生长很多不定芽,形成很多幼小枝条,应当秋季再剪砧1次,但不能将营养枝1次全部剪断,这样影响接枝越冬和成活。

在嫁接后90天左右或翌年春接枝芽萌动前解除包扎的塑料条,并剪去砧木的主枝和部分侧枝的顶芽。嫁接成活后要连续进行5~7年的树势管理,由于嫁接成活后的几年内,接穗的高生长量小于砧木的侧枝生长量,接穗的主枝地位易于被侧枝取代。为使接穗始终处于主枝地位,每年早春要进行1次修剪,剪除影响接穗生长的侧枝顶端,在8~10年后要进行促进结实的修剪。

红松嫁接苗培育技术

红松嫁接苗培育技术 发表时间:2010-07-29T16:47:38.293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年4月下旬刊供稿作者:孙衍辉1 邢姗姗2 [导读] 红松(Pinus koraiensis)是我国东北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是重要的工业用材林和经济林树种 孙衍辉1 邢姗姗2 (1.清原县林业局大边沟林场;2.沈阳市林业局) 摘要:红松(Pinus koraiensis)是我国东北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是重要的工业用材林和经济林树种,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同时红松种子的营养价值也非常高(主要用于食用、医疗、保健以及其它工业)。怎样培育出优良的红松嫁接苗以满足林业生产的需要,是当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红松嫁接 1 砧木苗的培育 1.1 土地准备在作垅前施足底肥。底肥和土壤混拌均匀后,开始作垅。垅底宽60cm,在合垅前,施入二铵20kg。 1.2 苗木准备不论用2年生苗移植,还是3年生苗移植,必须注意,起苗后立即移植,尽量减少苗木假植时间。移植前做好苗木分级。如果在外地购苗,装车前用方便袋将苗根包好以防风吹失水。运输过程中一定要使苗木处于湿润状态。 苗木运到圃地后应立即假植,假植期间每天浇一次水,使苗根湿润即可,不能水量过大。 1.3 移植方法 移植要在早春土壤解冻后顶浆进行,要注意苗根保湿,做到随起苗、随选苗、随分级、随移植。移植用苗一般为三年生播种苗,移植前进行苗木分级,Ⅰ级苗苗高15cm,地径0.45cm,根系长≥18cm,Ⅱ级苗苗高10-15cm,地径0.35cm,根系长≥18cm。移植要做到不窝根、不露根、栽得正、踏得实,移植后要及时灌水。 1.4 移植数量 移植采用大垄双行,三年生苗移植株行距10×10cm,每亩2.2万株。2年生苗移植,株行距7.5×10cm,每亩3万株。Ⅰ、Ⅱ级苗分开移植。 2 接穗的采集与贮藏 2.1 接穗采集采条在预先选定的优树及种子园无性系分株上进行。在春季树液流动前采集,一般在3月中旬以前进行。采集部位:剪取优树树冠中上部的外围枝,这一部分的枝条生长健壮,一年生小枝较长,适合做接穗,用芽接法应选择顶芽饱满的枝条。 采条数量:人工林中的优树一般每株采15-20个枝,每个枝上带有2轮轮生枝,这样每个优树可以得到80-100个穗条。 2.2 接穗的运输和贮藏枝条运输和贮藏的好坏直接影响嫁接成活率和嫁接苗的生长。采条地点与贮藏地点相距较远需要长途运输时,应把枝条装入塑料口袋,里面放入少量雪和湿锯末,把口袋扎紧,装入木箱后运输。 枝条贮藏用冰窖。采条的前一年秋挖好形似菜窖的贮藏窖。宽2.0-2.5m,深1.5-1.8m,长以枝条多少而定。挖好后不搭盖。在采条的前几天往冰窖内放冰,冰层厚30-50cm,然后搭盖。留一个进出的窖门,把枝从塑料口袋中取出,成捆立放于窖中的冰层上,然后把窖门盖严。在嫁接的前几天把窖门打开,让内外空气流通。 3 嫁接技术 目前红松嫁接的方法主要采用芽接法和贴接法。 3.1 芽接法:①接穗的处理:选择与砧木主枝顶端粗度相等的接穗,在芽下2cm处剪下,去掉所有针叶,用单面或双面刀片,剪掉侧芽,留一个顶芽,从芽的基部开始削成双面楔形。②砧木的处理:把砧木顶芽平头切下,将砧木从中间劈开,切口略长于接穗切口。③结合与绑扎:把接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的切口,两边对齐,使接穗的切口完全插入砧木,然后用塑料条从下切口以下约0.5cm处开始进行螺旋式绑扎,绑扎时要把切口完全密封。④嫁接接后90天以后解带,最晚不能超过第二年春季树液流动前。 3.2 贴接法:①接穗的处理:保留靠近接穗顶芽的8-10束针叶,其余针叶摘掉。摘叶时,沿着针叶生长的方向摘,否则,接穗的表皮易撕掉。然后用双面刀片从保留针叶着生部位以下约0.5cm处斜切,刀片与接穗上端约呈60度角,切入的深度为接穗直径的一半,而后扭转刀片,沿髓心纵向切开。②砧木的处理:摘去砧木嫁接部位的所有针叶,沿着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削去一条树皮,砧木切口略长于接穗切口。③结合与绑扎:将削完的接穗切口与砧木切口左右对正,砧木切口的上下略长于接穗切口,使接穗与砧木靠紧,用塑料条从下切口以下约0.5cm处开始进行螺旋式绑扎,一直缠到接穗针叶着生部位,在加缠两圈,作一橹扣。④嫁接接后90天左右解带,同时剪掉砧木主梢和部分生长过旺的侧枝。 3.3 不同的嫁接方法对嫁接成活率及苗木质量的影响 3.3.1 嫁接时间对成活率的影响由于红松嫁接受时间影响较大,一般都在春季嫁接,为确定更加合理的嫁接时间。 芽接法从第一次嫁接成活率就较高,到6月5日以后嫁接成活率达到开始下降,而贴接法从一开始成活率较低,到5月12日成活率开始提高。根据观察,采用芽接法时嫁接时间就在苗木顶芽开始生长1cm时开始嫁接为最佳嫁接开始时间。而贴接法在苗木高生长停止时开始嫁接为最佳开始时间。 3.3.2 嫁接时间对接穗生长的影响 由于嫁接时间早,接穗开始生长的就早,嫁接晚则晚,因而嫁接时间不同接穗的生长期即不同,对接穗的生长就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嫁接时间不仅对成活率有影响,对接穗的生长也同样有影响,为确定更加合理的嫁接时间,我们对接穗的生长进行了调查。 两种嫁接方法均随着嫁接时间的延后,直径和高生长变化不明显,但芽接法的接穗高生长明显高于贴接法;针叶长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短,说明嫁接时间晚,对针叶生长影响最大,针叶没有完全展开。另外从表中还可看出,不同嫁接方法在直径生长上差别不大,在针叶生长上没有差异,在接穗高生长上芽接法比贴接法高出33%。说明红松嫁接不论用哪种该方法,从5月初至6月初这段时间都很好,但从生长情况看,时间从5月初开始宜早不宜完。 4 嫁接苗管理 嫁接苗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嫁接成活率和嫁接苗的生长。嫁接前清除圃地内的杂草,嫁接后除正常的除草松土外,应尽量减少圃地内的作业,由于嫁接后接穗的芽较嫩,人为活动多时容易损伤。嫁接后80-90天才能确定嫁接苗是否成活。如果接穗上的针叶仍为绿色或针叶已经脱落但顶芽抽出的新梢已达3cm以上,表明已经成活。对于髓心形成层贴接法,这时,可解除包扎物,对愈合较差的可重新松绑,

嫁接育苗技术课件

嫁接育苗技术 嫁接是将准备繁殖的具有优良性状的植物体营养器官,接在另一株有根植物的茎(或枝)、根上,使两者愈合生长,形成新的独立植株的方法。嫁接所用的优良植物的营养器官叫接穗,接受接穗的有根的植物叫砧木。用嫁接的方法培育出的苗木叫嫁接苗。嫁接苗的砧穗组合常以“穗∕砧”表示,例如,毛白杨∕加杨,表示嫁接在加杨砧木上的毛白杨嫁接苗。嫁接繁殖具有能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提高植物的观赏价值、增加苗木抗逆性和适应性、扩大繁殖系数、改变树型、恢复树势、更新品种等其他育苗方法没有的优点。尤其是用其他方法繁殖不宜的植物种类,嫁接繁殖更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通过幻灯情境,引导学生红枫嫁接技术 红枫是园林中的红叶品种之一,也是庭院绿地、草坪、林缘、宅旁路隅以及池畔种植树种的首选之一。以一、二年生青枫为砧木进行红枫嫁接育苗,培育出来的红枫成活率高,树形优雅,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今天我们以红枫为例讲解嫁接技术。 一、嫁接操作 ㈠、砧木选择 嫁接红枫的砧木,要求亲和力好,根系发达。一般选用一、二年青枫(绣丽槭或紫果槭)为砧木。实生播种苗第二年起苗定植后做砧木,当年生长苗如粗细与接穗吻合也可作砧木。 ㈡、嫁接 1、接穗选择 优选生长健壮、姿态优美的红枫母树,剪取母树树冠外围中上部充分成熟、健壮、芽眼饱满的一年生枝条作为接穗。 2、嫁接时间 有春接和秋接两种,以秋接为好,春接一般属补接。

3、嫁接方法:腹接、切接、劈接、芽接等方法,均可进行嫁接。 4、操作(秋接) 首先清理圃地,准备工具。要选用刀口锋利的专用嫁接刀,切砧木和削接穗用刀要严格区分开来。 接着定接口。砧木接口一般定在地面以上约15—25之间,第一次嫁接略高一点,以备补接,并要去除砧木接米口上下的叶片共约25—35。然后在接口处以15度左右的角度进刀,深2—3口厘米,斜入木质部约20%~30%,砧木越小比例越小。 在削接穗时,接穗的刀口要与砧木的刀口相配合,只能略短于砧木切口,不能超长露白,且要正面稍厚于背面,形成略带夹角的楔形。一经切削,要立即将接穗插入砧木,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至少要有一边吻合。 接穗插入砧木后,要立即进行缠缚,使之紧密结合。缠缚用宽1.5厘米的塑料带从接口处自下而上捆扎结实,将切口全部包住,并套上小薄塑料袋,防止失水干枯。 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红枫嫁接简单的阐述,通过同学们自己课外网络观察、学习“红枫嫁接过程”,经过观察与思考,谁能告诉我嫁接成活的道理呢?有没有人总结了嫁接程序? 提问:红枫嫁接成活的道理及有没有人总结了嫁接程序? 总结:下面我们来具体讲解嫁接技术。 一. 嫁接成活的原理 (一)嫁接成活的原理 当接穗嫁接到砧木上后,在砧木和接穗伤口的表面,由于死细胞的残留物形成一层褐色的薄膜,覆盖着伤口。随后在愈伤激素的刺激下,伤口周围细胞及形成层细胞旺盛分裂,并使褐色的薄膜破裂,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不断增加,接穗和砧木间的空隙被填满后,砧木和接穗的愈合组织的薄壁细胞便互相联接,将两者的形成层连接起来。愈合组织不断分化,向内形成新的木质部,向外形成新的韧皮部,进而使导管和筛管也相互沟通,这样砧穗就结合为统一体,形成一个新的植株。 (二)影响嫁接成活的因素 1、苗木内在因素 (1)亲和力嫁接能否成活的前提取决于砧木和接穗之间的亲和力。

红松果林嫁接技术方法模式

红松果林嫁接技术方法模式 一、樟子松苗木选择 造林苗木要选用樟子松2年以上、苗高40厘米以上、地径在0.8厘米以上的幼苗。 二、接穗选择 在30年以上的红松天然林中选择结实量大的优树,或者在优质的种子园、子代林结实量大的优树选择种穗。采穂部位应选在母树树冠中上部的当年生枝条,标准为生长健壮、顶芽饱满、穗长12—16厘米、粗度0.6—0.8厘米。 三、嫁接技术 一是削接穗。用刀片从上向下在红松接穗的正中将髓心切开,切面保留长度为5—7厘米,穗的基部削成楔形,削接穗力求一刀一次成型,要求切面平整。二是削砧木。砧木主干摘去嫁接部位的针叶,用刀片从上向下顺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切削,长度与接穗相等,然后在切面最下部再斜切一刀,形成一个小的斜切口,切口大小尽量与接穗小楔形相当。三是嫁接。采用髓心形成层贴接法,将削好的接穗与砧木切面贴合,一定要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对齐,同时将接穗的下部楔形切面插入砧木小斜切口即可。四是绑扎。形成层对齐后,用1.5-2厘米宽的塑料薄膜带从下向上环状缠绕,需要缠紧,之后在中间撸扣打结,绑扎要做到松紧适度。

四、接后管理 管理的重点是修枝,主要是对樟子松砧木影响红松接穗生长的侧枝进行修剪,尤其是接穗下面的第一轮侧枝,保留枝桩长不要超过红松接穗生长,其它有影响的侧枝可以只去掉主梢限制其向高生长,以保留足够的营养枝,始终确保红松接穗始终拥有顶端优势。同时,每年要修枝2—3次,连续修剪3—4年,待红松形成新的多层营养枝以后,逐渐剪除砧木侧枝;当嫁接苗形成一个完整幼树时,修剪工作即可结束。 五、剪砧、解绑 嫁接70—80天后检查成活状况,如果成活得效果好,顶芽完整,生长正常,即可将砧木去除顶梢(即剪砧去势)。解绑一般是在第二年春天树液开始流动前进行,如果接穗未成活,砧木就不能去掉主梢,须解掉绑带,留待第二年重新嫁接。

红松嫁接新技术

红松嫁接新技术,提高了原有红松的栽培价值。直接在砧木顶端采取芽接法,简化了嫁接程序,降低了费用,与贴接法对比提高了成活率,并且成活后由于营养充足长势非常强壮,比贴接法提前二年结果。 红松(Pinus Koraiensic)为常绿大乔木,树干通直,木材轻软,纹理通直,不易开裂,反翘,耐腐朽,抗压力强,易于加工;红松木材光泽美丽,工艺价值较高,不仅是优良的建筑、军工、车船用材;而且适做木型旋作以及雕刻等;也可用作胶合板、乐器和运动器械等方面的用材,年龄一般在200—300年,多者达500年。为东北东部森林的主要组成树种,其种子种粒大,千粒重达496.4克,每千克种子2015粒。种仁含油量高,种子含油率为25%,种仁含油率65%以上,蛋白质含量15%,是食用和工业用油料,为纯天然绿色或有机美味食品,长期食用可延年益寿。 红松不仅是我国的主要珍贵用材树种,而且是优良的油料树种、副产品经济价值较大,一株红松一生所产种子可超过本身木材价值,以40年生红松为例,每公顷可年产种子750公斤,加之红松寿命长等特点,因此,大力发展红松形成稳定的森林群落,无论在维持生态平衡,扩大果材兼用的树种资源,对发展山区经济,引导农民致富都有重要意义。 红松是东北珍贵用材树种,更是优良的经济果林树种,据统计,在红松的一个轮伐期,种子的价值是木材价值的 6.3 倍,可见红松的经济价值要高于一般普通树种的十几倍以上。但是适合红松生长地块很少,而且生长缓慢,这对大面积发展红松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通过试验观察,贴接法当年接穗基本不生长,第二年逐渐生长,接穗长出5—10厘米,而芽接法嫁接时接穗,当年生长10—30厘米高,第二年可增长到40厘米,并有侧枝长出,7—8年即可结果,比自然生长的红松纯林提前10—15年,且果实饱满、个大,是山区农民致富的好门路。 一、采穗

红松的育苗技术.

红松的育苗技术1 红松(Ponus R aiensis Siebet Zucc.)又名果松,松科松属。在辽宁宽甸地区长势良好, 其木材材质松软耐用,食用,可榨油,是天然的绿色食品。近几年,随着红松种仁产品出口量加大,红松的商品价值愈来愈高,红松造林苗木的需求量也大大提高,从而调动了广大育苗职工育红松苗的积极性。 红松苗木培育过程,种子处理是关键步骤,出苗率、产苗量、苗木品质的优劣,均与种了处理的好坏有关,结合宽甸地区的气候条件及多年的育苗经验,将红松种子的几种处理方法及种子选择、播种介绍如下,供大家在育苗生产工作中参考。 一、种子选择 宽甸地区的育苗工程,应选择以草河口为中心区域的优良种子,宽甸的黄椅山种子园种 子亦可用,种子可选择30年生以上的红松母树林,红松无性系种子园,红松种材兼用林内的优树生产的种子,采种时间应在9月20日以后。 二、种子处理 1、越冬混沙埋藏法 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背阴地方挖一贮藏坑,坑上口宽1.0米,下底宽0.8米,深1.3 米(坑底应为砂石底),长度依贮种量而定。在10月20日到11月10日选择干净的细河沙,种沙体积按1:3的比例混合。如果是9月20日以前采集的种子,混合前需将种子浸泡3天,清除飘浮在水面不成熟的种子,使种子吸足水份。贮藏时沙子的含水量以手握成团,但不滴水,手松即散开为宜,坑底放入20cm厚的细沙,细沙上面堆放种沙混合物,堆至距地表25cm再填入河沙,再用细土在坑上方堆成土丘状,土丘高80-100cm。用去叶的玉米 杆绑成直径15cm的透气把,在贮藏坑内每隔2-4米放一束,以便通气。在春天3月中旬用遮荫网或玉米秸在种子窖上方遮盖,防止窖内种子过早开化。苗床做好后,在播种前2 天取出种子,筛净细沙,放在背阴处,以备播种。若种子裂口低于40%可在阳光下翻 拌,直至裂口达标即可进行播种。 这种方法省工、方便,操作简单,因而被广泛采用。 2、快进催芽法 在播种前40天左右用冷水将种子浸泡2天,清除飘浮水面的不成熟的种子,将剩余的种子捞出;再用2%勺硫酸硐或3%勺生灰乳剂消毒,浸3小时后捞出,再把种子倒入缸内,用45摄氏度的温水浸种,随倒水随搅拌,当水温降到20摄氏度时停止搅拌。浮出水面的种 子不要丢掉,浸几天就会沉下去。浸泡一星期后,当种仁紧靠到外种皮的内壁上时,表示浸种适度,如达不到这一标准,需继续浸种,浸种期间2-3天换一次水。 种子浸泡适度后,在室外选建筑物南侧背风向阳的地方,将种子捞出后与细湿沙按1: 3

红松嫁接方法和技术要点探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e1638335.html, 红松嫁接方法和技术要点探析 作者:张旭东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6年第19期 [摘要]红松作为我国的一种较为珍贵的树种,被广泛应用于园林、食用、药用、工业、生态与造林等行业。由于天然红松林的面积日趋减少,通过红松嫁接来增加红松林的面积,促进林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统一发展,成为了林业产业建设的重要战略目标。因此本文在分析红松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从接穗采集、合理嫁接与嫁接后的管理方面探讨了红松的嫁接方法和技术要点。 [关键词]红松嫁接技术 中图分类号:TM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9-0036-01 前言 红松是一种较为珍贵的树种,1999年8月4日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天然红松林要经过几亿年演化而成,被称为“第三纪森林”。红松在我国属于主要分布于东北的小兴安岭到长白山一带,广泛应用于园林、食用、药用、工业、生态与造林等行业。红松的木质轻软细致、纹理通直、抗压耐腐,在建筑、家具和桥梁中经常使用;红松的种子含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可炒食、煮食;红松松子仁性味:松子,性平,味甘。具有补肾益气、养血润肠、滑肠通便、润肺止咳等作用。红松的生态价值是经济价值的1300多倍,在吸碳吐氧、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护物种多样性等方面有着重要 的价值。在过去的几十年,天然红松林的面积日趋减少,人造红松林开始大规模种植,对红松进行嫁接培育果材成为了林业产业建设的重要战略目标。 1、红松的基本特征 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 et Zucc.)裸子植物,常绿乔木,高可达40米,胸径1米。红松的幼树树皮呈灰褐色,十分平滑;大树的树皮呈灰褐色或灰色,比较粗糙,纵裂成不规则的长方鳞状块片,脱落后呈现出红褐色的内皮;树干上部常分叉,树枝相对平展,树冠呈圆锥形。一年生枝密被黄褐色或红褐色柔毛;冬芽淡红褐色,矩圆状卵圆形,先端尖,微被树脂,芽鳞排列较疏松。红松针叶5针一束,长6-12厘米,粗硬,直,深绿色,边缘具细锯齿,背 面通常无气孔线,腹面每侧具6-8条淡蓝灰色的气孔线。红松雄球花呈椭圆状圆柱形,红黄色,长7-10毫米,多数密集于新枝下部成穗状;雌球花呈圆柱状卵圆形,绿褐色,直立,单生或数个集生于新枝近顶端,具粗长的梗。球果圆锥状卵圆形、圆锥状长卵圆形或卵状矩圆形,长9-14厘米,稀更长,径6-8厘米,梗长1-1.5厘米,成熟后种鳞不张开,或稍微张开而露出种子,但种子不脱落。红松花期6月,球果第二年9-10月成熟。红松喜光性强,对土壤

浅谈红松苗嫁接经营管理技术

浅谈红松苗嫁接经营管理技术 浅谈红松苗嫁接经营管理技术农林经溶技术强群技术协作信息 浅谈红松苗嫁接经营管理技术 冯长荣/哈尔滨市阿城区林业局 摘要:红松嫁接苗是建立红松高产种子林和种--T-~最有效的途径,本文从接穗,砧木,材料选用,栽植方式,嫁接技术环节,接后管理,幼林抚育,除草松土,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红松嫁接苗;准备;栽植;管理 在造林地上直接栽植红松嫁接苗是建立红松高产种子林和种子园最有效的途径.近几年,随着红松种子市场的目趋繁荣和经济效益的持续稳步提升,哈尔滨地区许多有红松林的单位和林区职工从中得到了实惠,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为使红松嫁接苗在栽植后尽早提前结实,提高种子产量,发挥更多的功能效益,搞好红松嫁接苗栽植后}『勺经营管理至关重要. 一 ,准备工作 l接穗. (1)规格. 要求长度达到8一l0厘米,粗度是砧木嫁接部位的2/3.接穗与砧木接触面大,存储养分多,容易存活. (2)储藏. 接穗储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嫁接成活率的高低.接穗储藏以地窖和水泥窖为好,在"三九"天时,往窖内灌水使其结冰,厚度达30厘米即可;或在二,三月份放入往窖内装冰,厚50厘米左右.三月上,中旬采集接穗后,根部朝下立放于冰上,窖口盖严.这样能够保持一定湿度和温度,可使接穗长时间处于休眠状

态而不会萌动. 2砧木. 接穗的砧木以S,l0年生,高度4O厘米以上为宜. 3材料选用. (1)料条. 塑料条是最适合嫁接用的材料.应选用韧度,抗拉力俱佳的聚乙烯塑料. (2)刀片. 单面刀片,壁纸刀,剃须刀片等均可.要求刀片锋利且刀面薄,适合嫁接使用. 二,栽植方式 一 般栽植红松嫁接苗有三种方式:一是在苗圃地培育的红松砧木苗上嫁接,一年后,将嫁接苗裸根栽植;二是在造林地上按3×3M或3×5M等不同株行距,定植4,5年生的砧木苗,实行现地嫁接;三是在培育好的营养杯苗上嫁接,实行移栽定植. 常用的是前两种方式,成本低,方法简便易行. 三,嫁接技术环节 l嫁接时,接穗与砧木进行规格对比,要严格按照规格进行配比,避免出现接穗 粗砧木细或砧木粗接穗细的现象,影响成活率. 2切削接穗和砧木时要求一刀成,不要反复切削,以免切削面出现毛刺,影响接 穗和砧木的贴合. 3嫁接期间红松砧木树液已开始流动,而接穗未萌动.要先切削接穗后切削砧木,动作要快,这样可以避免树液过多覆盖于切面,影响接穗与砧木贴合. 4塑料条一定要绑紧,做到不透风,不进水. 四,接后管理 接穗与砧木嫁接部位是用塑料条缠绑的.成活后,适时解

红松嫁接苗的培育技术

红松嫁接苗的培育技术 孙兴志红松嫁接苗的培育,应选择3年生留床苗或4年生移植苗进行移植,移植时采用大垄双行移植,在作垅前施足底肥。底肥和土壤混拌均匀后,开始作垅。垅底宽60厘米,在合垅前,每亩施入二铵20公斤。 移植前做好苗木分级。如果在外地购苗,装车前用方便袋将苗根包好以防风吹失水。装车后浇一次水,运输过程中一定要使苗木处于湿润状态。苗木运到圃地后应立即假植,假植期间每天浇一次水,使苗根湿润即可,不能水量过大。 移植密度为每亩地移植2.2万株左右,植株行距10×10厘米。苗木移植后的第二年进行嫁接。当年嫁接,由于苗木刚刚移栽,根系还没有完全长出,水分和养分供应不足,因此影响嫁接成活率。 接穗的采集应在种子园或选择的结实高产母树上采集。采集时间在3月初,采集后立即进行贮藏。 嫁接前准备好塑料条、刀片、剪枝剪、医用酒精、脱脂棉、小桶等物品。当苗木高生长1厘米时,即开始嫁接,一般在4月下旬。嫁接方法可采用芽端楔接法(芽接法)和髓心形成层贴接法两种。芽接法的特点是容易操作,嫁接成活后接穗的生长量大。缺点是如果嫁接成活率低,对砧木苗的损伤大,第二年再嫁接时没有明显的主梢。髓心形成层贴接

法的优点是当嫁接成活率低时,每二年可继续在主梢上嫁接,对苗木的主梢没有太大影响。缺点是嫁接操作要求高,嫁接技术不容易掌握,与芽接法相比,接穗当年生长慢。实际应用当中,可根据嫁接人员的技术熟练程度选择不同的嫁接方法。 嫁接后苗木的管理对于红松嫁接的成活率和生长情况有着很大的影响。红松嫁接苗的生育特点与红松幼苗的生育特点相同,苗期需要遮荫,可用遮荫网(透光度70%),或在床边一侧种植高杆农作物(玉米、向日葵等),株距50~60厘米。嫁接前要对圃地进行一次除草松土,保证圃地内无杂草。由于红松嫁接后接穗的芽很嫩,容易被碰坏,因此,嫁接前清除杂草,嫁接完成后,由于嫁接时人员活动频繁,造成土壤板结,对圃地用犁趟一遍,减少杂草的生长和松土。嫁接后应尽量减少圃地内的作业。 除草方法采用人工或使用除草剂的方法。要掌握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及时清除圃地杂草。 为防止土壤板结,对比较粘重的土壤,在每次降雨、灌溉后也要松土。松土要做到不伤苗、不压苗,逐渐加深,全面松到,不留生格。松土后垄间和步道要及时中耕培土。 红松嫁接苗成活后要及时解除绑扎物。采用芽端楔接法(芽接法),嫁接后80~90天才能确定嫁接苗是否成活。如果接穗的顶芽抽出的新梢已达3厘米以上,表明已经成

红松播种育苗技术

红松播种育苗技术 孙兴志 1.适宜播种时间 红松育苗要适期早播。适期早播主要是充分利用早春温、湿度条件,促使红松种子播种后提早萌发出土,因而提早木质化,使红松幼苗在炎热季节到来之前生育键壮,增强对日灼和病虫害的抵抗力。在东北,大部分地区以春播为主。当气温上升到15℃以上,地表5厘米深处温度达到8℃以上时,是红松最佳种期。因此,辽宁地区在4月中、下旬播种最佳。 播种有两种方式,即条播和撒播。条播种子发芽出土整齐,苗木通风透光好,除草松土方便;撒播苗木营养面积大,作业简单易行,苗木郁闭后杂草少,除草松土不方便。 2.适宜播种量 播种量的大小不仅关系到苗木出的是否整齐,而且也影响到苗木的生长,播种量大浪费种子,播种量小浪费土地,因此,选择最佳的播种量对于播种至关重要的。平地苗圃播种量主要按照培育的苗木年限来确定合理的播种量,培育2年生播种苗时播种量一般为平方米0.5公斤的苗木生长情况最好,即每亩播种量为200公斤。培育3年生留床苗时播种量为平方米0.44公斤时苗木生长最好,即每亩播种量为175公斤。山地苗圃播种每亩播种量为150公斤时对苗木的生长

最有利,苗木质量好,产量高。 3.播种后覆盖物 播种后,为保持床面湿润,缩小昼夜温差变幅,为种子发芽出土假造良好条件,对苗床要进行覆盖。关于覆盖材料,目前应用较多,效果较好的材料有沙、土和新鲜锯末子。 用河沙覆盖,盖的均匀,工效高,透水性强,浇水后苗床不起硬盖,苗木出土整齐,生长健壮,但在高温天气易灼伤苗木;用土覆盖,作到就地取材,成本低,苗床温差变化小,保持地表湿润,高温天气不易灼伤苗木,但浇水后地表易起硬盖,影响苗木出土;用新鲜锯末子覆盖,从保温、保湿和缩小昼夜温差变幅来看,好于沙、土两种覆盖材料,对种子发芽出土极为有利。 选用覆盖材料要因地制宜,如果苗圃地湿度大,温度低,取材方便可用河沙覆盖;昼夜温差变幅大,易引起日灼害或播种后风大、风濒的地方宜选用土或沙土混合物覆盖;5、6月份大气相对湿度低的地方,以选用锯末子覆盖为好。 覆盖物的厚度一般为1.8~2.0厘米,覆盖锯末子厚度为2.0~3.0厘米。 4.播种作业程序 按播种作业程序进行播种,对于加快播种速度,提高作业质量和减少用工,节省物料都有重要意义。 播种作业从做床开始,到播种后种子覆盖、镇压结束。

营造红松综合果园的技术方法

营造红松综合果园的技术方法 【摘要】嫁接技术应用于红松综合果园营造,为林业实现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关键词】营造红松综合果园;嫁接技术;配置整地;果树选择 经济林经营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特点,故被称为铁杆庄稼。由于沾河地区气候寒冷,抗寒果树品种少、开发年限短,仍然处于小面积栽植状态,其他面积尚不到林地面积1%,根本没有形成寒地果树带。就目前果树栽植技术落后的状况看,所栽培的果树品种抗寒力弱,质量差,栽培技术落后,栽培面积尚未形成规模,产量低。栽培后经济效益不佳。近几年由于红松种子供不应求,价格持续上涨,引起栽植坚果红松林的兴趣。对此笔者认为应选择高产结实的红松与抗寒、优质、见效高的果树共建综合果园。 沾河地区虽然地处寒冷地带,但是地产果树的生产潜力也很大,据不完全统计适宜种植红松果树的低价林、速生丰产林地、退耕还林地、荒山、荒地面积较大,其中可种植高产果树用地的土地也很多。具有栽植果树土地资源外,还有山区气候好的潜力。 红松树高大,树冠宽后,结果期长达百年,它可作为果树的天然屏障,保护果树免遭风、冻、干旱等灾害。而果树生长快,由此又为红松幼苗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生长条件。促进它的生长和发育。果树结果早,成熟早,见效快两类树木共组合果园各有其长处,具有互补性。 1.选择嫁接、砧木、接穗和果树品种及土地的利用 红松主要分布于长白山山脉及小兴安岭,其树干通直,材质优良,出材率高,易加工,耐腐朽,工艺价值很高。树脂、树皮,种子也有广泛的用途。红松种子含油率为25%,种仁含油率为70%以上,松籽油是实用和工业的油料,松籽为食用干果,并能出口国外换取外汇。红松属半阳性树种,幼树耐庇荫,对大气温度较敏感,湿润度在0.7以上生长良好,在0.5以下生长不良。深根性,常生于排水良好的湿润山坡上。红松虽然对其栽培环境有一定的要求,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嫁接技术的成功运用,用樟子松为砧木嫁接红松,可以有效地利用樟子松耐寒、耐旱、耐瘠薄的优良特性,克服红松实生苗沙地造林难以成功的障碍。嫁接红松比实生的提前结实。另外完全克服了红松对立地条件要求高的固有的生物学特性,嫁接成活率高,嫁接红松无明显病虫害,尤其是不感染对樟子松造成严重危害的松枯梢病,可有效地提高林分的经济效益和生态防护效益。选用优质红松结果枝同樟子松进行异砧高枝嫁接,樟子松树高在1.0-1.5m,选择立地条件好、交通方便、生长健壮,密度900-1100株/h㎡的樟子松人工林,采用高枝嫁接的方法改建成红松无性系果林,使红松果林的结实期由20年缩短至4-5年。果树采用抗寒型树苗应用矮化技术进行处理。如果把红松树象果树那样施肥、中耕修枝等经营措施十几年就可挂果。果园初期也可在果树和松树中间利用手扶

红松的育苗技术

红松(Ponus R aiensis Siebet Zucc.)又名果松,松科松属。在辽宁宽甸地区长势良好,其木材材质松软耐用,食用,可榨油,是天然的绿色食品。近几年,随着红松种仁产品出口量加大,红松的商品价值愈来愈高,红松造林苗木的需求量也大大提高,从而调动了广大育苗职工育红松苗的积极性。 红松苗木培育过程,种子处理是关键步骤,出苗率、产苗量、苗木品质的优劣,均与种了处理的好坏有关,结合宽甸地区的气候条件及多年的育苗经验,将红松种子的几种处理方法及种子选择、播种介绍如下,供大家在育苗生产工作中参考。 一、种子选择 宽甸地区的育苗工程,应选择以草河口为中心区域的优良种子,宽甸的黄椅山种子园种子亦可用,种子可选择30年生以上的红松母树林,红松无性系种子园,红松种材兼用林内的优树生产的种子,采种时间应在9月20日以后。 二、种子处理 1、越冬混沙埋藏法 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背阴地方挖一贮藏坑,坑上口宽1.0米,下底宽0.8米,深1.3米(坑底应为砂石底),长度依贮种量而定。在10月20日到11月10日选择干净的细河沙,种沙体积按1:3的比例混合。如果是9月20日以前采集的种子,混合前需将种子浸泡3天,清除飘浮在水面不成熟的种子,使种子吸足水份。贮藏时沙子的含水量以手握成团,但不滴水,手松即散开为宜,坑底放入20cm厚的细沙,细沙上面堆放种沙混合物,堆至距地表25cm再填入河沙,再用细土在坑上方堆成土丘状,土丘高80-100cm。用去叶的玉米杆绑成直径15cm的透气把,在贮藏坑内每隔2-4米放一束,以便通气。在春天3月中旬用遮荫网或玉米秸在种子窖上方遮盖,防止窖内种子过早开化。苗床做好后,在播种前2天取出种子,筛净细沙,放在背阴处,以备播种。若种子裂口低于40%,可在阳光下翻拌,直至裂口达标即可进行播种。 这种方法省工、方便,操作简单,因而被广泛采用。 2、快进催芽法 在播种前40天左右用冷水将种子浸泡2天,清除飘浮水面的不成熟的种子,将剩余的种子捞出;再用2%的硫酸硐或3%的生灰乳剂消毒,浸3小时后捞出,再把种子倒入缸内,用45摄氏度的温水浸种,随倒水随搅拌,当水温降到20摄氏度时停止搅拌。浮出水面的种子不要丢掉,浸几天就会沉下去。浸泡一星期后,当种仁紧靠到外种皮的内壁上时,表示浸种适度,如达不到这一标准,需继续浸种,浸种期间2-3天换一次水。 种子浸泡适度后,在室外选建筑物南侧背风向阳的地方,将种子捞出后与细湿沙按1: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