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蚯蚓处理垃圾

蚯蚓处理垃圾

垃圾处理之蚯蚓处理篇
--------------------------------------------------------------------------------
作者:tomato 来源: 类别:资源回收与再利用
日期:2001.12.23 今日/总浏览: 3/3915




前言:

美国一位博士在考察了近20个国家的上千座垃圾山后尖锐地指出:不懂得垃圾的处理和应用,把垃圾视为废物和负担的人们属于原始民族;而把垃圾视为资源,并且懂得其利用的人们可属于先进国家。据统计,我国380多座城市中,有三分之二已陷于垃圾山的重围。因此,我国的垃圾处理迫在眉稍。


城市垃圾的组成


我国目前城市垃圾主要以生活垃圾为主,而生活垃圾中又以厨房垃圾为主。因厨房垃圾与人人有关,天天排放,所以量大。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主要有以下几大类:纸、塑料、布、橡胶、木料、金属、石砂及厨房垃圾(包括炉灰和残剩的动植物等),而这些生活垃圾中的有用之物多被拾破烂者捡出换钱了,剩下的主要是不能换钱的厨房垃圾和少量不好收集的碎纸塑料等。所以,最终需要处理的城市垃圾主要是厨房垃圾。


传统处理法的弊端


我国现行的处理城市垃圾手段实质是把垃圾从市区搬到市效存放起来,再进行处理。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有81.5%的垃圾可得到处理,其中主要是以卫生填埋为主,再辅以堆肥和焚烧。具统计,卫生填埋的比例约占70%,堆肥法约占5%,焚烧法约占6%。但专家指出,以上几种垃圾处理方法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弊端。如卫生填埋法占地大、投资大,中国每年都为此损失上百亿元,建一个卫生填埋厂一般前期投资在两亿元以上,而使用期仅十四年左右;焚烧法虽可烧垃圾发电,但投入的资金更大,且产生的大量"二恶英"等毒气严重污染大气;堆肥法虽具有资源化、无污染等特点,但兴建成本也相当高昂,如一个日处理400吨有机垃圾的堆肥厂投资动辄就上亿元。

蚯蚓处理城市垃圾的研究与发展


从21世纪70年代开始,人们就展开了用蚯蚓处理垃圾的研究, 于是蚯蚓处理城市生活垃圾与垃圾资源产业化的绿色环保路线应运而生。
近二十年来,利用蚯蚓的生命活动来处理易腐有机废物,已受到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各国对蚯蚓的研究和利用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并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产业。如日本1978年建成占地1.65万平方米的蚯蚓养殖场,每月可处理有机废物3000余吨,而且1983年还研究发现从蚯蚓中可获得具有抗血栓活性的蚓激酶,从而引发了蚯蚓生理生化研究的新突破。
我国自1980年开始,从事蚯蚓露天养殖和用蚯蚓处理有机废物的研究工作,1983年调山东海阳县设计并建成100余亩地的

露天蚯蚓养殖场,当年获得成功。1984年到北京清华大学环境系合作进行用蚯蚓处理北京垃圾的研究,1989年通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国家科委鉴定并获奖。在此期间又与上海市农科院合作,用蚯蚓大面积处理上海奶牛场牛粪污染环境的试验,获得成功并通过上海市科委鉴定。1987年,为江西中制药厂提取蚓激酶,在江西南昌建成大面积蚯蚓养殖场,成为国家第一家露天大量生产蚯蚓的养殖场。此后至今在北京已建蚯蚓场10余处,总面积达50 0余亩。1990年~1998年每年处理用猪粪、牛粪、稻草等7000多吨。从1999开始每年处理14000余吨有机物。


发展蚯蚓产业的好处


蚯蚓可大量吞食垃圾中的有机物,如饭菜、纸张等,一个3口之家一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几千条成年蚯蚓可将其全部"消耗"。蚯蚓吃垃圾的同时会产生无味、无害、高效的多功能生物肥料。蚓肥用于花卉,可明显延长花期,花更鲜艳;用于果蔬生产,不仅可提高产量,而且可提高品质和贮藏时间。
研究表明,蚯蚓以有机垃圾为食,每亩产量达2至2.5吨,鲜蚯蚓含蛋白质8.5~10.19%,具备人类生存的八种必须氨基酸,属于全价蛋白质之列。从营养标准看,蚯蚓鲜体与牛肉、鸡蛋是等价的,蚯蚓蛋白质可以替代鱼粉饲养禽畜,效果与秘鲁、智利鱼粉相当。蚯蚓可将50%的有机垃圾以能量的方式消耗或转化储存成自身营养体,余下的50%左右以粪便形式排出。蚯蚓粪富含腐植酸,能缓慢分解土壤中难溶的矿物质,形成能为植物吸收利用的微量元素体系,维持植物的均衡营养。其中还有目前尚未确定的生长因子存在,能激发植物增产。进口的高尔夫球场专用肥价格三千多元一吨,经检测主要成分是蚯蚓粪。

专家给出了这样一组数字:40-60吨的原料可养出1吨蚯蚓。2吨蚯蚓一天可吞掉1吨有机垃圾。3吨的有机垃圾可得到1吨蚓粪。

环保专家就蚯蚓处理垃圾产业化问题,以一个日处理400吨的工厂为例,详细算了一笔账:建厂期间项目总投资约为2400万元,工厂运营期支出约584万元;工厂每年收入:政府每年所给垃圾处理补贴,以每吨40元计,约为584万元;销售蚓粪收入40万元;销售活蚯蚓收入10万元。每年收入总计为634万元。专家据此非常乐观地估计,建造一个蚯蚓处理垃圾的工厂每年赢利可达50万-100万元。建厂投资10年可收回全部成本,并可解决100人的就业问题。

利用蚯蚓处理垃圾,在处理厂周围还可以附带发展蚯蚓产业链,如蚯蚓养殖业--蚯蚓精细化工:包括制药、化妆品、保健品工业--蚯蚓肥料深加工工业:包括长效有机肥,草坪肥,花卉专用肥,叶面肥以及农

药等--蚯蚓蛋白饲料深加工工业:人用蛋白质食品添加剂工业--蚯蚓制品相关的种植业养殖业等--蚯蚓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副产物再生工厂--蚯蚓综合开发研究中心。


蚯蚓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战略和构成框架


1,这是一项必须得到政府大力支持的系统工程。要经过试点、推广、社会化三个阶段的发展过程。
法国政府市长协会鼎力支持,使法国环境保护产业形成跨国企业集团,就业人数占国民总人的1/10000。这一点值得我国政府部门借鉴。
2,城市垃圾管理办法应纳入法制化轨道,产生垃圾的各环节依法分担处理垃圾成本。对环卫资金实行目标责任管理。
3,源头处理和垃圾山改造分头进行。
对城乡结合部旧有垃圾山,对表层适当处理后,引种蚯蚓或用垃圾蚓粪进行覆盖,然后种上植被逐步改造成公园绿地,使已经恶化了的环境得到抑制和逆转。在市内各社区严格实行垃圾源头分类,有机垃圾或就地饲养蚯蚓,或集中运往蚯蚓养殖地。
4,加强城市垃圾管理有序化进程。
北京郊区有一批以收购有用垃圾为业的私人业主,在这批人麾下有一支庞大的以拾垃圾为生计的打工谋生队伍。政府应当出面把这批人组织起来,利用这些劳动力对垃圾山表面进行初步整理,为引种蚯蚓和绿化做先期工作。
5,成立蚯蚓综合开发研究机构,以使蚯蚓产业化、垃圾资源产业化向深层次发展。
6,从中国国情出发发展蚯蚓产业。
中国是农业大国,在绿色环保农业成为发展方向的今天,有机肥料市场前景广阔,蚓粪作为基料,可以复配成各种长效、速效肥料。这是一项潜力极大的产业,政府应极力扶植。蚯蚓产业链、环卫资源产业有如庞大远洋舰船编队,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在国民经济中创下新高决不是虚妄之言。


结论


传统的垃圾处理方法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弊端。利用蚯蚓处理城市垃圾即解决了这些处理法存在的弊端,而且还可以利用垃圾中的有机物成为有用物质加以利用,实现了垃圾能源化。

当然,利用蚯蚓处理城市垃圾,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有许多问题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不断完善让蚯蚓处理垃圾配合其它技术在城市建设中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我们认为,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最突出的是解决蚯蚓大规模处理垃圾所需要的配套工艺。在垃圾的预处理阶段,需要有一定的垃圾堆放场所和运输工具。为了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还需要一定的机械、设备及工具。我们希望有关部门紧密合作,在利用蚯蚓处理城市垃圾的理论和实践方面作进一步的探

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