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三下“分数的初步认识”练习

(苏教版)三下“分数的初步认识”练习

(苏教版)三下“分数的初步认识”练习
(苏教版)三下“分数的初步认识”练习

三下“分数的初步认识”练习

姓名:

一、计算。

1. 0.4+1.3= 5.1+0.8= 176-84= 65+245= 1.9-0.6= 50×30= 5.8-3.4= 50×20= 75×20= 3.7+0.4=

0.4+0.7= 930÷3= 350÷7= 560÷8= 1.4-0.3=

2.用竖式计算。

1.6+0.8=

2.4-1.3=

3.7+2.4= 6.3-3.6=

二、填空。

1. 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分米 4分米 7分米 101

米 ( )米 ( )米

0.1米 ( )米 ( )米

2.涂色表示小数。

0. 3 1.6

3.写出下面的小数。

3角= ( )元 2元6角= ( )元

8分米=( )米 9厘米= ( )分米

4.想一想,填一填。

(1)整数部分是5,小数部分是3的小数是( ),读作( )。

(2)4. 6元是( )元( )角,1. 2米是( )分米。

(3)把1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 )米,7份是这根绳子的( ),是( )米。

(4)2.1里面有( )个1和( )0.1.

5.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小数。

0.1 ( ) ( ) 1 ( ) ( ) 2

6.在○里填上“>”或“<”。

0.3○0.8 1.2○0.9 2.1○2.7 3.1○2.9

1.3○0.8 0.7○0.9 1.9○

2.7 1.1○2.2

三.判断。(下面的说法合理的在括号里打√,不合理的打×。)

(1)小数都比整数小。()

(2)9.9﹥10.1 ()

(3)0.8里面有8个十分之一。()

四、解决实际问题。

1.把10.5 11.2 9.9 10.1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2.在校运动会上,有几个同学的跳远成绩是:李明

3.4米、刘刚2.9米、王超3.2米、张伟2.8米、许强3.9米。请你排出前三名,分别是谁?

3.一块花布长1.8米,比另一块白布长0.5米,白布长多少米?

4. 一只鹅重4.3千克,比一只鸡重1.5千克,一只鸡重多少千克?一只鹅和一只鸡共重多少千

克?

5.文具商店里标价:橡皮0.5元、小刀1.2元、笔记本2.5元。

(1)一块橡皮比一把小刀便宜多少元?

(2)一本笔记本比一把小刀贵多少元?

(3)你能提出问题,并解答吗?

选做题:

1、在下面每个□里填上合适的数。

4 〉□〉3 0.6〈□〈□〈□〈 1

2、长方形原来的长是0.5分米,宽是0.3分米,现在把它的长缩短,使它变成正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减少多少分米?面积减少多少平方厘米?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分数的认识(二) 学习过程: 课前交流 很高兴今天有机会和我们94班的孩子们一起学习,你们知道周老师最喜欢什么样的孩子吗?其实周老师最喜欢敢提问题的孩子。 一、创设情境,复习铺垫,设疑导入新课 老师还特意为大家准备了很多奖品,准备奖给敢提问题的孩子,有信心得到吗? (课件出示2只小猴)今天这2个猴宝宝也表现得很好,看,猴妈妈为他们准备了什么奖品?(课件出示1个桃) 你能猜透猴妈妈的心思吗?猴妈妈要把桃子分给两只小猴。只有一个桃可怎么分呀?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哦,我们原来学的整数不够用了,然后分数就来了。 提问:分母2表示什么?分子1表示什么?有几个?我们看猴妈妈的心思是不是和 我们一样?课件展示:把这个桃平均分成2份,每只小猴能从这2份中取1份,这一份可以用1/2来表示,那另一份也可以用1/2来表示。得到猴妈妈的奖励,这两只小猴会越来越棒,就像我们班的小朋友一样。 小结: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时,可以用表示。 谈话:这个分数你们认识吗? 是啊,分数已经是我们的老朋友了,【板书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二)】 那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真是个会提问题的孩子,你们心目中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疑问呢?)

就让我们带着疑问和期待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有新的发现,对这个朋友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二、操作交流,探索新知 1、认识整体的。 (1)果不其然,这两只小猴得到猴妈妈的奖励后,表现的更好。这时,猴妈妈又端来一盘桃,再来猜一猜猴妈妈的心思:猴妈妈会怎么分? (出示课件:一盘桃用布遮住)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如果把一盘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能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师引导:把一盘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怎么分?怎么取? 学生回答后板书:把一盘桃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盘桃的。 (2)猜这盘桃的个数。(猜好了先轻轻告诉你的同桌再全班汇报) 先请一个学生猜这盘桃的个数,再请一个学生上台来分桃, 其他同学思考:每只小猴能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把相应的桃子图贴在黑板上,画线分。如果学生猜到其他的双数就用磁铁代替桃在黑板上分)(不但摆的好,说的也很好) 如果这盘桃有2个,每只小猴能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如果这盘桃有4个,每只小猴能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如果这盘桃有6个,每只小猴能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如果这盘桃有8个,每只小猴能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如果这盘桃有5个呢?在这过程中,师始终强调:2份中取1份。

小学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

分数的初步认识 龙马潭区安宁小学潘小燕 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来自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课时。本科内容主要包括教材95页的例1、例2 练习十八1.2.3.题。 教学目标: 这个单元的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差异,学生初步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但由于现在社会的信息流通途径很多,并且信息获取很便捷,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对分数有了一定的认知,故目标为: (一)1、使学生体会平均分,初步认识分数,理解二分之一和几分之一; 2、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地读、写分数; (二)1、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与其他同学通过交流、互换思考来达到互相进步的学习意识; 2、通过带有思考的动手过程,培养学生独立、富有创造力的学习能力; 3、通过学习活动,还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三)1、整个教学过程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想法,使学生能富有激情地、充满想象力地学习数学; 2、通过学生交流学习的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倾听、敢于发言的积极学习态度; 3、通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的美,数学来自于生活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感受分数产生的必要性,初步认识分数的意义。 2、能正确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教学难点: 1、感受分数产生的必要性。 2、结合具体情景,认识分数的意义。 3、正确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学具准备: 装有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腰梯形、等边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纸片若干的信封若干(每人一份或同桌一份),彩色笔(以红色、蓝色等色彩鲜明的颜色为主,每人一支)。 教具准备: 55厘米×35厘米左右大小的硬纸板(贴有双面胶,用做展示学生表示1/2的图形,根据学生人数定大小,必须让每位学生都能把自己的作品贴在展示板上),教学课件。 教法选择: 针对这节课教材所呈现的特点及学生已有分数认识的差异,我采取了以小部分学生带领所有学生一起认识分数的方式,使学生在互相交流中渐渐清晰分数的概念。而为了达到预定的目标,我设置了两个形式简单却颇有新意的教学环节“互动交流,认识1/2”、“创造分数,认识分数”,充分调动了学生眼、口、手等各感官的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并通过有秩序、小段时间的活动,刺激了学生的兴奋点,保证了学生整节课学习的热情。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把一个月饼分成两 块,每块是这个月饼的 一半,也就是二分之 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板书: 之一。伸出你的手指和老师一起写,先写横线,表示平均分,再写 设计意图:直观的课件演示,使学生感知物体的二分之一,初步理解分数二分之一的意义,并要求会读会写会用“平均分”描述其意义,为下面的进一步探究作铺垫。 那么把它平均分给四个同学, 分之几呢?下面用小组里的圆形平均分给本组四个同学,并将名字写在自己的一份上。

1 4 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发的正方形纸片试着表示出这个正 小结:像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六分之一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间,放手让学生自由选择不同的折法,自主学习,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突出了教学难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 ……,这样的数就叫做分数。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平均分的份数越少,每一份反而越 多;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反而 越少。 的要大,吃到1/4的反而小呢? 表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2 这时候,沙和尚过来他也要吃,他说要吃这个月饼的1/8

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 > 1 — 4 1 — 8 1-21 —— 2 4 —— 18 ——11—4 1_8规律: 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越大,这个分数就越小。 31511164 1. 3 11118 10 7 说说你对分数有了哪些了解?想想分数中的两个数字分别表示的是什么?你分清楚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对本课作出总结,引导学生回顾和反思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应用这些方法去探究问题,自己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善于探究的精神。认识几分之一二分之一 四分之一

分数的初步认识练习题苏教版(完美版)

2021 苏教版数学试卷教案分 数 练 习 题 姓名 分数 一、填空。(分数:27分) 1、7 4 的分子是( ),分母是( ),读作( )。 2、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10块,每块是它的( )分之一,写作( )。 3、一张正方形的纸,对折2次,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 )份,每份是它的( ),这张纸共有( )个这样的一份;如果对折三次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 )份,每份是它的( )。 4、五分之四里面有( )个五分之一,再加上( )个五分之一就成了自然数1。 5、分子是4,比分母少5,这个分数是( )。 6、把1条绳子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这条绳子的( ),3份是这条绳子的( )。 7、123是( )个121,74是( )个71。5 3 里面有( )个 5 1。 8、妈妈买了9支铅笔,给小冬5支,小立4支,小冬拿了这些铅笔的( ),小立拿了这些铅笔的( )。 9、十二分之十一写作( )。 10、4天是一个星期的( );5个月是一年的( )。 11、(2) 85-82表示: ( )个81减( )个81,剩( )个81,就是 。 12、 再涂( )块,涂色部分就占 6 5 。 二、试着算一算。(分数:9分) 41 + 42 = 74 + 7 2 = 85 - 83 = ()()

2021年 三年级数学 43 - 41 = 105 - 101 = 1 - 65 = 1 - 21 = 21 + 21 = 54 - 5 4 = 三、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 )里。(分数:1分) 女同学占全班的 9 5 ,表示( )。 ①、把全班人数平均分成5份,女同学占9份。 ②、把全班人数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5。 ③、把全班人数平均分成9份,女同学占5份。 四、用分数表示下面各阴影部分。(分数:14分)

三上分数的初步认识练习题

《分数的初步认识》练习题 姓名: 班级 学号: 一、 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3 1的“1”叫( ),“3”叫( ),中间的“—”叫( ),读作( )。 2、5 3里面有( )5 1;8 6是6个( );4个7 1是( )。 3、1元的 10 1 是( )角,2米的21是( )分米,1吨的21是( )。 4、计算87-8 4 时,这样想:7个( )减去5个( ),剩下( ) 个( ),即( )。 5、同分母分数相加减,( )不变,( )相加减。 6、把一个西瓜( )分成四份,每份是( )。 7、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三次,打开后每份是这张纸的( )。 二、 选择。(每题1分,共5分) 1、下列图形中,( )的黑色部分可以用3 1 表示。 A 、 C 2、6个81与2个81的差列示是( )。 A 、86+82 B 、86-82 C 、68+28 D 、68-2 8 3、一个分数的分子是5,分子比分母少4,这个分数是( )。 A 、54 B 、95 C 、94 D 、5 1 4、1-5 4中的“1”可以看成( )。 A 、2个51 B 、5个21 C 、2个21 D 、5个5 1

5、把6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6段,每段长( )米。 A 、5 1 B 、1 C 、25 D 、5 三、 判断。(每题1分,共5分) 1、分子和分母相同的分数等于1。( ) 2、把一个蛋糕分成8份,取其中的两份就是8 2。( ) 3、4 1 和5 1相比较,因为4<5,所以4 1<5 1。( ) 4、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平均分,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少。( ) 5、1-8()<85 ,( )里可以填3。( ) 四、 根据分数涂颜色。(每题1分,共5分) 42 85 21 21 2 1 五、 直接写出得数。(每题1分,共10分) 83+85= 72+74= 54+51= 1-64+6 3= 31+31= 1-94= 1-10 5 = 51+52+51= 62+64= 43-42= 六、 比一比。(每题1分,共10分) 62○72 10 3 ○83 54○51 64○94 1○44

分数的初步认识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92页。 [设计思想]: 本课就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的内容。本课重点就是让学生加深理解分数的意义,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与“用数学”的意识,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讨论交流等活动,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获得对分数的直观认识,也领悟到了分数所表示的实际含义。 从整数到分数,对学生来说就是认知上的突破,为了给学生搭建突破的台阶。本课开始就创设了一些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情境“分食物”,“分食物”就是学生生活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教师就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已有知识出发,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再现生活中“分食物”的场景,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了“平均分”,接着出现“一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得这个月饼的多少呢?”这样一个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为下面教学几分之一的意义作了铺垫,同时也让学生懂得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不就是被动接受,而就是主动建构,而动手操作对学生的建构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节课,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情境,提供了探究的材料与充分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的过程中,感悟分数的含义。如:在认识了四分之一后,让学生用一张正方形折出它四分之一;在自己阅读了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后,让学生选择任意的一个图形折出自己喜欢的几分之一,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几分之一的含义。 在练习的过程当中,教师注重让学生体验到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让学生体验“人体中的分数”、“黑板报中的分数”、“图案中的分数”, 让学生学到了生活中的分数,使学生感受到分数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初步形成关于几分之一的表象,会读写几分之一。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观察、比较、判断等能力。 3.促进学生提高主动参与、互相合作的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正方形纸、圆形纸、三角形纸、长方形纸、勾线笔等。 [教学流程]: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 1、结合具体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并能结合直观图形,初步学会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通过开展丰富的数学活动,使学生获得对“平均分”及分子、分母含义的充分感知和体验,为进一步认识分数积累感性经验。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到郊外进行野炊活动吗?好,请看大屏幕:小明和小丽这一对好朋友相约来到郊外进行野餐活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都准备了哪些好吃的食品? 2、引导学生把场景图中的各种食品平均分。 (1)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个?(让学生用手势表示:2) (2)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瓶? (学生继续用手势表示:1) (3)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学生用手势表示发生了困难,由此引出分数,揭示课题板书) 二、展开 (一)认识1/2 1、讨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应该怎样分?(课件演示,突

出每一份同样多。) 2、思考: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了两份,每一份就是这个蛋糕的一半,它就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呢?(引出“二分之一”) 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 4、讨论:左面的这一份能不能用1/2来表示?为什么? (让学生完整地说一说。) 6、教学试一试:请同学们拿出一张长方形纸折一折,并迅速涂出它的1∕2,好吗?看谁完成的又快又正确!(教师巡视) 7、拓展:(课件)下面哪些图里的涂色部分是二分之一,在()里画“”。 1、启发:刚才,我们一起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了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2,请大家想一想,如果把那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了3份、4份、5份,……又应该怎样用分数来表示呢?(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题的四幅图。) 2、小组里议一议:每个图形是怎样分的?涂色部分应该是它的几分之几? 3、全班交流,注意引导学生完整地叙述。 4、辨析:有几个小朋友是这样表示1/4的,对不对?为什么?(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二题的四幅图,让学生看图议一议,再作出判断并说明道理。) 1、猜一猜:有三块同样大的月饼(课件出示三个圆),小明吃了其中一块的1/2,小丽吃了另一块的1/4,小芳吃了另外一块的1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七单元的第一课时《分数的初步认识》。 一、说教材 本册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扩展,是一次质的飞跃,因为无论在意义,读、写方法,还是在计数单位以及计算方法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别,并且学生在生活经验中又接触得较少,接受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本单元只是对分数进行“初步认识”,对分数概念的教学仅定位于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初步认识和理解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本课时认识几分之一又是认识分数的第一阶段,是单元的"核心",对以后继续学习分数和小数的有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结合直观图示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能力目标:能读、写分数;能用折纸、涂色等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

数的大小。 3、情感目标: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和关键 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认识几分之一和感知分数的意义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教学的关键是提供学生尽可能多的材料,通过学生折、涂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分数的意义和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比较,重视学生的思维发展。 四、说教学方法 1、说教法 根据皮亚杰的建构理论,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应该倡导学生主动学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与实践能力。为落实新课改精神,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课我主要采用“创设情境法”、“直观演示”、“质疑引导”“分层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2、说学法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就是为了不教。”一位优秀的教师应重视传授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其学会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 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观察思考――交流理解――操作实践”。在本课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带着兴趣和疑问通过独立思考、课堂讨论、动手操作等方式,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

新人教版数学三上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定稿版

新人教版数学三上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3节) 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1~93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具、学具准备:实物投影仪、苹果、圆片、正方形纸、纸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出示苹果 1、把这4个苹果分给小强和小芳,可以怎样分?如果分得比较公平,每人分几个?学生说出想法后,教师板书:平均分。 2、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板书:1 3、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板书:一半 提问:一半苹果还有别的表示方法吗? 引出并板书课题:分数。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1、认识二分之一。 1)、课件演示分苹果。指出: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个苹果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2)、指导学生读写二分之一 3)、学生活动:用纸片折出它的二分之一,并写上分数。 4)、实物投影出示判断题。 下面哪些图形的阴影部分是原图的二分之一?哪些不是?说出理由。 2、认识1/4 1)要得到一个苹果的1/4应该怎样分,这个1/4怎么表示出来?怎么写? (1)组织学生活动。拿出纸片通过折、涂、看、说等活动感知1/4。 (2)教师演示把一个苹果分成四块,每块是它的四份之一。 (3)小结:像1/2、1/4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三)认识其他分数 1、你们还想认识其他的分数(几分之一)吗? (1)组织学生活动。拿出纸片通过折、涂、看、说等活动认识其他的分数。 (2)全班集中汇报。学生自愿将成果展示,在实物投影仪上,说一说各自的分数。 2、完成教科书第93页“做一做”第1题。 (四)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1、出示第一组图1/2和1/4。 (1)猜想:哪个分数大一些? (2)引导学生讨论并交流讨论信息。

三年级上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人教课标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执教者:何琰 兰州市安宁区十里店小学

分数的初步认识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91、92页例1、例2。 二、教学目标: 1.知识要求:通过操作活动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初步形成关于几分之一的表象,会读写几分之一。 2.能力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比较、判断等能力。 3.情感要求:促进学生提高主动参与、互相合作的学习意识。 三、教学重点: 认识几分之一。 四、教学难点: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五、教具准备: 圆、长方形、正方形、课件等。

六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老鼠妈妈做了4张饼,要分给2只小老鼠。同学们帮他们分一分吧,怎样分最公平! 生:每人分2张饼子。(拍手表示饼子的个数) 师:现在有2张饼子,这回他们怎么分最公平? 生:每人分1张饼子。(拍手表示饼子的个数) 课件:出示1张饼子。 师:现在怎么分呢?怎么听不见拍手声音? 生:每人一半,不够1。 师:像同学们说的数字:2、1这些都是我们学过的整数,无法表示这“一半”,我们就要用一种新的数表示--- 这种数就是分数。 师:那我们先来看看这饼子的一半是怎么得来的? 课件演示:将一张饼子平均分成两块。 问:谁能说一说我们是怎样分的,得到的是这个桃子的一半呢? 学生回答,教师进行适当师,关键是认识“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师:把这张饼子平均分,也就是使分得的两块大小相等,这样就得到这张饼子的一半。那这张饼的一半还能 不能用以前学过的数来表示? 学生会回答:不能。 师:像这样的“一半”不能用以前学过的数表示了,就要用分数二分之一来表示了 师:二分之一,用数字可以怎样写呢?老师在黑板上写,看和你想得一样吗? 教师板演。 问:谁看清了老师是怎样写的?指导学生书写,适当指 1的意义。 导,并引导学生完整叙述 2 (二)、凸现主体,顺思导学 1.创造图形的。 师:看来大家对分数了解得还不错,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请你想 办法表示出它的。 学生自主尝试。 指名汇报、展示不同的折法,强化认识。 1。重点理解:把长方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 2

最新分数的初步认识练习题苏教版

分数练习题姓名 、填空。 2、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10块,每块是它的()分之一,写作(厂 3、一张正方形的纸,对折2次,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份,每份是它的 (),这张纸共有()个这样的一份;如果对折三次把这张纸平均 分成了()份,每份是它的()。 4、五分之四里面有()个五分之一,再加上()个五分之一就成了自然数1。 5、分子是4,比分母少5,这个分数是()。 6把1条绳子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这条绳子的(),3份是这条绳子的() 8、妈妈买了9支铅笔,给小冬5支,小立4支,小冬拿了这些铅笔的(),小立拿了这些铅笔的()。 9、十二分之十一写作()。 10、4天是一个星期的();5个月是一年的( 11、(2) 5- 2表示: 8 8 1 )个—减( 8 1 )个—,剩( 8 )个*,就是—。 12 、 ----- 再涂 . _ 、 试着算一算。 1,2 4 , + —=-+ 447 3 1 _ 5 - 4410 11 1 - -+ 22 5 )块,涂色部分就占一 6 2 5 _ 3 7 _88 15 _ 1 —- 10 _6 1 =44 2 =55 4 4、4的分子是(),分母是(),读作( 7、 3 口 1T是(7是( 1 3 )个一。一里面有( 7 5 )个5。

三、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里 5 女同学占全班的-,表示( 9 四、用分数表示下面各阴影部分 () 精品文档 ①、把全班人数平均分成5份,女同学占9份 ②、把全班人数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5 ③、把全班人数平均分成9份,女同学占5份 )()

欢迎来主页下载---精品文档 五、解决问题。 2 5 1、一块巧克力,小东吃了-,小红吃了-, 一共吃了几分之几?还剩几分之几? 8 8 4 2、一块菜地的-种了白菜,剩下的种芹菜。种芹菜的地占整块菜地的几分之几? 9 3 4 4、有两根绳子,第一根长-米第二根长5米哪根绳子长?长多少米? 3、在()里填上“〉”、“v”或“二”号 5 3、商店运来一批水果。其中红富士苹果占水果总量的 苹果多出总量的几分之几? -,香蕉占水果总量的5,香蕉比 8 ()-

数学苏教版3年级上《分数的初步认识(一)》教案

《分数的初步认识(一)》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学会读写、比较几分之一。 2、认识分子不是1但比分母小的分数,并学会比较大小。 3、学会简单的分数加减。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初步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认识分子比1大、但是比分母小的分数,学会简单的分数加减。教具与学具 教具: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 学具:正方形、长方形纸片,直尺,彩笔,小黑板。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 师:星期天小红和小明一起去公园野餐,他们有两个人,那么所有的食物要怎么分呢?蛋糕只有一份,蛋糕要怎么分呢? 生:这个好像不能用整数表示。 师:是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一)) 二、学习新课 1、教学例1。 师:大家请看图示。(出示课件)图上有2瓶矿泉水,4个苹果和1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份? 生1: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2个。 生2:把2瓶矿泉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1瓶。 生3:把1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半个。 师:半个也就是二分之一个。1/2是分数。1是分子,横线是分数线,2是分母。 安排学生动手活动,拿一张正方形纸折一折,把它的二分之一涂上颜色。 2、教学例3。 师:拿一张正方形纸出来,折成同样大的4份,再把一份或几份涂上颜色。 生1:我涂了1份,是这张纸的四分之一。 生2:我涂了3份,是3个四分之一,怎么表示? 师:3份就是四分之三,意思是指3个四分之一,四分之三也是分数。 3、教学例5。 师:学习了分数之后,我们再来进一步的认识分数。

大家看,老师给小红和小明准备了一整块巧克力,小明要吃这块巧克力的八分之五,小红吃八分之二。大家想一想,这块巧克力还有剩余吗?他们两个人吃了多少? 生:应该把两个人吃的巧克力的份数加起来就是吃的份量。 师:是的,回答的很正确,接下来可以拿一张长方形纸片出来折叠,观察结果。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P88)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P88)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P89) 4、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P91) 5、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P91) 6、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P94) 四、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学会了什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练习题

分数 一、填空题 1、一张纸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 )( ) ,6份是( )个( )( ) , 就是它的( )分之( ),写作( )。 2 、58 这个分数中,( )是分子,( )是分母,读作 ( )。 3、一本书有21页,平均每天看这本书的3页,占全书的 ( ) 4、妈妈买了12个苹果,给哥哥7个,给妹妹5个。哥哥得这些苹果的 ( )( ) 妹妹得这些苹果的 ( )( ) 。 5、59是5个( )( ) 37 里面有( )个( ) 1-( )10 = 610 8个 19是( )( ) 1里面有( )个 15 25 +( )<1 二、用分数表示下面各阴影部分。 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65读作五分之六。 ( ) 2、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

3、3个1/8和8个1/3相等。 ( ) 4 、 5、两个分数的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比较大。( ) 6. 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 ) 四.在○里填上“>”、“<”或“=”号 1、52 ○ 53 2、105 ○ 108 3、74 ○ 7 3 4、65 ○ 85 5、103 ○ 53 6、33 ○ 2 2 7、1 ○ 99 8、84 ○ 42 9、21 ○ 5 4 五.计算 (1)73+7 2=( ) ( )个71加( )个71是( )个7 1,就是 。 (2)85-8 2=( ) ( )个81减( )个81,剩( )个81,就是 。 (3)1-3 2=( ) ( )个( )减( )个31,剩( )个31,就是 。 126+ 512 = 1- 39 = 23 + 13 = 1- 38 - 28 = 1324 -1124 = 47 + 37 = 1- 12 = 19 + 29 + 39 = 68 -48 = 79 - 29 = 56 - 16 = 13 + 13 + 13 = ()()()()()()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资料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分数的初步认识

认识几分之一 大罗小学梁世和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6~78页例1、例2,以及之后的“试一试”“想想做做” 学习目标: 1.是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表示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2.使学生在学习用分数描述简单生活现象以及相关数量关系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抽象、概括能力,增强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3.是学生进一步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分数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重难点:初步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谈话:有两只小猴子在树林里玩耍。猴妈妈带来了他们最喜欢吃的水果——西瓜(课件展示“西瓜”)。要把这个西瓜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小猴能分得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课件展示分西瓜的过程) 学生回答后板书: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 西瓜的1 2。

上学期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来认识分数。(板书课题:认识几分之一) 二、探究新知 1.认识整体的12 (1)提问:吃完西瓜,小猴们觉得还不够。于是,猴妈妈又拿出一盘桃,准备把这盘桃都分给小猴吃。想一想,如果把这盘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能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学生们回答后板书:把一盘桃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盘桃的12 。 追问:刚才,我们先后得到了两个12 ,这两个12 有什么不 同?第一个12 表示的是什么的二分之一?第二个12 呢? 强调:把一个桃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个桃的12 ;把一盘 桃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盘桃的12 。 (2)提问:如果这盘桃有六个,怎样在图中表示这盘桃的12 ? 介绍:把6个桃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这 盘桃的12 。

苏教版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doc

苏教版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7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接下来我为你整理了,一起来看看吧。 (一)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是学生认识数的一次质的飞跃,无论是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 本课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几分之一既是一个分数,又是一个分数单位,对以后认识几分之几、分数大小的比较、分数的简单加减计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认识几分之一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核心"。 基于本课教学内容在本单元的地位与作用及教材编排意图,我拟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分数,能结合具体的图形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直观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经历认识几分之一的探究过程,体会几分之一的含义。使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活动经验。 (3)通过具体实例,感受到数由整数向分数的扩展,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建立几分之一的表象。 教学关键:结合具体图形理解并描述几分之一的含义。 第三部分、设计意图 (1)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展开教学。 本课中我把主题图中提供的丰富的素材作为教学的出发点,矛盾产生的创生点、学习兴趣的激发点、巩固练习的资源点贯穿教学的始终。如在导入新课观察主题图分西瓜的情境中,创设分数产生的需求;在例1中用主题图中分月饼的情境认识1/2、1/4;在例2中用折纸的活动情境,进一步认识几分之一;在练习中用分数描述主题图,应用分数。 (2)以数的认识的扩展为主线,使学生经历分数意义的形成过程。 本节课,我充分利用教材主题图提供的素材, 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求知欲,实现整数到分数的逐步扩展: 首先,通过分月饼,初步认识1/2这个分数,使学生对数的认识由整数到扩展到1/2。在认识1/2的基础上,继续分月饼,逐渐类推出1/4,发现分数除了有1/2还有1/4。并通过想象月饼被平均分成5份、6份......,每一份能用几分之一表示,推测出有无数个几分之一,初步建立分数模型。然后,学生在折1/4中进一步理解1/4后,让他们折喜欢的分数,在"做分数"和交流的过程中得到更多新的几分之一,以验证有无数个几分之一。 最后在练习中,我还有意识的安排了一个拓展,产生分数几分之几,为学生今后深入学习分数作了铺垫。 这些有效地数学活动,既让学生经历分数概念形成的过程,又使学生感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小学数学教学能手优秀教学设计评选 《分数的初步认识》 三年级上册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 精品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P91-93 1、分析《课程标准》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习小数和进一步学习分数做好铺垫。 2、分析本课内容的组成部分: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教材先通过例1~例2两道例题,分别让学生认识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初步建立起几分之一的表象。教材又通过例3教学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比较。 3、分析本课内容与小学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 二、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发现问题,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勇于探索、自主

学习的意识学生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策略】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折纸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特别是在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时,用老师制作的图片展示,学生直观的认识到分的份数越多,一份就越小。从而使学生内化了分子是一的分数大小的比较这一知识。同时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分母、分子表示的含义,理解平均分。 三、教学过程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7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的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本单元主要教学内容为: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的认识,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又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分数概念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一次学好。因此教材将分数的知识分段教学,本学段是分数的初步认识,本节课是“认识几分之一”。新课标对这一部分知识的要求是: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简单分数,初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认识几分之一是认识几分之几的基础,是单元教材的“核心”,也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教材借助一些图形和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通过演示和操作,使学生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为以后学习分数和小数等知识打下的基础。 教学目标: 每一节成功的数学课,都必须确立一个明确的目标,并且紧紧围绕这个目标展开教学活动,才可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了解具体分数所表达的意义,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让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分数的过程,通过直观演示、操作、观察,小组合作一系列学习活动,感受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精神,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了解具体分数所表达的意义 教学难点: 分数所表达的意义,分数的实质是反映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因此分母、分子的含义是分数教学中最本质,最重要的部分。 二、说学情: 小学生从认识整数到认识分数是关于数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学生对于平均分并不陌生,在二年级学习除法时已经有了这方面的经验,在生活中有时候也对一个物体进行平均分,你一份、我一份、他一份平均分一个物体;也有的同学在不同的渠道(包括看数学书)听说过甚至知道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一些分数,这些都是学习本课的宝贵的基础资源。但他们并不理解它的含义。分数的产生是从等分某个不可分的单位开始的,儿童生活中已有这样的经验,但不会用分数来表述。所以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

三上分数的初步认识

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认识几分之一 教材第93页的“做一做”及第96页练习二十二第1---3题 教学目标 1、从现实生活中认识几分之一,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会读、 写分数。 2、为学生提供数学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3、体会分数的产生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 兴趣。 重点难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具学具 ppt课件,大小、形状相同的长方形纸4张、彩笔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请同学们看老师的手势,老师示意后开始击掌,用击掌数来回答老师的问题,如果每人分不到一个,就保持安静。) 1、将4个苹果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人能分几个? 2、将2个苹果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人能分几个? 3、将1个苹果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人能分几个? 学生不能再击掌,说明每位同学分不到一个。

师:那怎么才能把一个苹果公平地分给两位同学呢? 生: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每人拿其中的一份。 【设计意图】简洁的引入,既能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从中让学生感受分数产生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分数的兴趣。 二、 探究新知 1、 认识 2 1 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其中一份是这一个苹果的一半,也就是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写作 21 。 【板书】2 1 师:另一份是这个苹果的几分之几呢?为什么呢? 生:二分之一。因为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拿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 师:像这样的数就叫做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 【板书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2、 认识分数各部分名称及读法、写法 同学们请看(黑板上刚才写的2 1),分数是由几部分组成的? (生:三部分) 分数中间的这条线叫做分数线,我们在写分数的时候先写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这个数叫做分母,这里是2,就表示平均分成了2份;如果分母是3,表示平均分成了3份,如果分母是4呢?(生:平均分成了4份);分数线上面的这个数叫做分子,这里是1,表示我们取了2份之中的1份。

分数的初步认识练习题苏教版

分 数 练 习 题 姓名 一、填空。 1、7 4 的分子是( ),分母是( ),读作 ( )。 2、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10块,每块是它的( )分之一,写作( )。 3、一张正方形的纸,对折2次,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 )份,每份是它的( ),这张纸共有( )个这样的一份;如果对折三次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 )份,每份是它的( )。 4、五分之四里面有( )个五分之一,再加上( )个五分之一就成了自然数1。 5、分子是4,比分母少5,这个分数是( )。 6、把1条绳子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这条绳子的( ),3份是这条绳子的( )。 7、123是( )个121,74是( )个71。5 3 里面有( )个 5 1。 8、妈妈买了9支铅笔,给小冬5支,小立4支,小冬拿了这些铅笔的( ),小立拿了这些铅笔的( )。 9、十二分之十一写作( )。

10、4天是一个星期的( );5个月是一年的( )。 11、 (2) 85-82表示: ( )个81减( )个81,剩( )个81,就是 。 12、 再涂( )块,涂色部分就占 6 5 。 二、试着算一算。 41 + 42 = 74 + 72 = 85 - 83 = 43 - 41 = 105 - 101 = 1 - 65 = 1 - 21 = 21 + 21 = 54 - 5 4 = 三、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 )里。 女同学占全班的 9 5 ,表示( )。 ①、把全班人数平均分成5份,女同学占9份。 ②、把全班人数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5。 ③、把全班人数平均分成9份,女同学占5份。 四、用分数表示下面各阴影部分。 ()()

( ) ( ) ( ) ( ) 五、解决问题。 1、一块巧克力,小东吃了82,小红吃了8 5 ,一共吃了几分之几?还剩几分之几?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第八单元:分数的认识 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内容:p90-91例1、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读出几分之一这样的分数并且能掌握分数各部分之间的名称。 2.通过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3块月饼,小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关于主题图内容课件。让学生观察同学们在做什么? 2.叫2个学生上来分月饼,把一个月饼分给两同学可以怎样分?如果分得比较公平,每人分几块? 学生说出想法后,教师板书:平均分。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一)认识1/2。

1.多媒体课件演示例1分月饼的情境图。指出: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块,每块是一半,也就是它的1/2。 2.指导学生读1/2。 3.出示: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四块,其中的一份是它的1/4。 4.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三份,其中的一份是它的1/3。 5.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五份,其中的一份是它的1/5。 (二)、小结:像1/2、1/4、1/3、1/5。这样的数都是分数。(三)、认识分数各部分之间的名称。 (四)课堂练习 (五)小结 同学们你们今天有什么收获?谈一谈。 (六)作业 完成第94页第1题。 板书设计 认识几分之一 1.平均分

( 第二课时:分之一大小比较 教学内容:p91例3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正确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圆片、正方形纸、纸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出示课件 1、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板书:1/2。 2.如果分给4个同学,每人又得多少呢?板书:1/4 3.提问:他们谁分得多呢?比一比。 4.引出并板书课题:分之一大小比较 (二)练习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三)小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