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泡桐树栽培技术

泡桐树栽培技术

泡桐树栽培技术
泡桐树栽培技术

泡桐树栽培技术

默认分类2010-08-08 10:12:37 阅读28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泡桐经济价值极高,生长快,成材期短、材质好、用途广。泡桐木材是我国主要的出口商品之一。叶、花、果、树皮及木材均可入药。木材具有防潮耐腐、不翘不裂、轻软隔热、导音性强、花纹美观、易于加工、不易虫蛀和燃烧等特性,是很好的家具、建筑、工业、国防用材。群众素来有用于制作箱柜、风箱、锅盖、假枝、抬杠、棺木、上等乐器等,也有用于制造胶合板、工业木模、航空模型等。泡桐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耐旱、肋地少,是理想的速丰林、“四旁”绿化和农林间作树种。

实践证明,在黄淮海地区,栽培泡桐已成为促进农作物丰产的一项不可缺少的技术措施。在西北半干旱地区,栽培泡桐在解决木材短缺,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泡桐属速生强阳性树种,喜温暖、喜肥、喜湿润而怕的水淹,气温在38℃以上生长受抑制,绝对最低温度-20℃时受冻害,低洼积水地造林不易成活。土壤微酸性至中性为宜,石灰性土壤生长不良。泡桐分布很广,我国23个省市自治区都有自然分布和人工栽培。其栽培技术如下:

1、育苗

泡桐育苗方法很多,有埋根、播种、埋干、留根等,但生产上普通采用的是埋根育苗。

(1)播种育苗

泡桐于2-3月播种,播种前,种子应进行催芽和消毒处理。一般有用35-40℃温水浸种,25-30分钟冷却后,再用15-25℃温水继续浸种12-14小时,捞出后每天用35℃水冲洗1-2次,不翻动,3-5天后,待种子5%萌动时即可播种。还可用湿沙催芽10-15天,定期洒水,相对湿度保持90-95%。

播种育苗采用条播法,每亩播种量0.5—0.6公斤,播后用细火烧土或谷灰薄盖,适当镇压,然后复盖稻草。

(2)埋根育苗

采根时间是从落叶后到发芽前均可进行。一般2月中旬到3月上旬,方法是采集1、2年

苗木出圃后留下种根,或从1-6年生长健壮的大树挖取粗2-3厘米的侧根,剪成15-20厘米长的根段、大头平剪、小头斜切。剪好根段进行分级,并晾晒2-3天。有直埋、斜埋,其中直埋最好。上端不露或微露出地面,防止倒埋,株距0.8-1米,行距1米,每亩667-840株左右。此外,还可以选用20厘米粗的一年生枝条切成20厘米长的插穗,进行扦插育苗。最好用激素处理,提高成活率。

2、造林

泡桐对立地条件要求较高,造林地应选择阳坡和半阳坡、山坡下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无风害的中性土壤或微酸性土壤,挖大穴,并施足基肥,每穴施有机肥15公斤左右或菜籽饼2.5公斤。

造林季节以秋季落叶到第二年春天发芽前均可。一般以早春2月中旬到3月中旬造林较好。泡桐造林有植苗造林、截干造林和埋根造林等。植苗造林方法有两种:①根桩造林:利用小苗在穴内种植后与地间进行平荐,或者小苗在起苗时,进行平荐,根桩直接上山造林,造林时根桩可不复土。②大苗造林:泡桐一年生一般4米左右,要随起随栽。要搞好包装和运输,避免损坏苗木。造林时,要扶正栽植,适当浅栽,培土至根茎部位10-15厘米处,特别注意培土要高出地面,穴位不能积水。

泡桐和杉木混交造林,能改善杉木生长的生态条件,促进杉木生长,提高总产量。一般采用块状混交。杉桐混交比例为2-3:1为宜。(泡桐每亩栽植10株左右);竹桐混交(泡桐每亩栽10株,毛竹栽20株左右);茶桐混交每亩栽泡桐6—8株左右,株行距为5×20米。营造泡桐纯林,每亩20—40株,株行距要5×6米—4×4米。但营造纯林,病虫害较严重,故不宜大面积造林。

泡桐生长量大,造林后3年内要修枝抹芽,培育高干泡桐,第2年要结合抚育施复合肥0.25kg/株,第4年要摘除花蕾,促进泡桐生长。

紫云英栽培技术

紫云英栽培技术 紫云英喜温暖湿润气候,生长适宜温度为15—20°C。耐湿,播种至发芽前不能缺水,生长发育期忌积水。耐旱性弱,久旱能促使紫云英提早开花,降低产量。紫云英喜砂壤土或粘壤土。耐瘠性弱,在粘土和排水不良的低洼湿田,或保肥保水性差的砂性土壤均生长不良。 高产栽培措施 1、种子处理。紫云英在播种前,应进行处理,以提高种子发芽率,使出苗整齐粗壮,为高产打基础。 ①晒种:在播种前选晴天晒种1~2天。晒时要摊匀勤翻,做到晒种程度一致。 ②擦种:按每10公斤种子掺1.5—2公斤细砂,用碾米机打1—2次,以种子稍微发热为度,这样做可使种皮上腊质层被擦破,有利播后吸水发芽。已精选的种子可不进行擦种。 2、开挖“三沟”。稻田渍害是紫云英高产的重要障碍之一。一般在中稻沥黄谷沟时灌浆后期结合晒田,沥好黄谷沟(围沟和腰沟),然后播种,水稻收获后按标准开好厢沟。厢宽 2. 7—3米,厢沟宽7寸左右,沟深9寸;围沟和主沟宽9寸,沟深要破犁底层。 3、适时播种。紫云英适宜播期,稻田套播的, 8月底至9月上旬,在稻田沥黄谷沟时播种为宜,翻耕播种的,9月20日以前,抢墒播种。紫云英,每亩用种量4斤左右,留种田和新绿肥区每亩播量加大到5斤左右。 紫云英播种前,要结合稻田沥黄谷沟,起好腰沟和围沟、待水稻收获后,及时起好厢沟,厢宽3米为宜,确保排灌方便。稻田套种紫云英的,要采用细沙、细土杂肥或磷肥拌种,在稻田沥沟排水后抢时抢墒撒播,翻耕播种的可拌细土杂肥播种。磷肥每亩用量15斤左右。 4、田间管理。田间管理要注意四个方面: 一是防渍防旱。紫云英喜湿润,忌渍水。稻田套种的紫云英,要开好三沟,做到腰沟、围沟、厢沟沟沟相通,雨后要及时清沟排水,做到田间不积水。播种后粘性土壤应适当晒田,达到土软而不烂,以免陷种烂芽。砂质土壤为避免种子发芽后土壤过干而焦芽,应采取湿润播种,待种子萌芽后注意排水。在土壤耕性好、排灌方便的地区,可掌握发芽出苗时以土面湿润无水层为标准。紫云英发芽后,在套种期间不能积水。水稻收获后,如遇干旱应及时灌跑马水,以保持田间湿润,春季要注意清沟防渍。二是防寒保暖:最适宜紫云英生长的温度是15-25℃,冬前增施猪牛栏粪或草木灰对紫云英防寒抗冻有较好效果。三是防治病虫害:紫云英的主要害虫有蚜虫、潜叶蝇、蓟马和秆柱蝇等,都可用10%吡虫啉1000倍稀释液喷洒。水源方便的地方,苗期发现蚜虫或秆柱蝇,可灌水浸过叶顶3小时后排干,可浸死大量虫蝇。紫云英的主要病虫害白粉病和菌核病,可用36%丙唑.多菌灵500—800倍液防治。四是防止牲畜践踏。 5、留种。选排水好、土质带砂、肥力中等、非连作的田块作留种用。留种田不宜施氮肥,每亩增施10公斤左右磷肥和10—15公斤的草木灰,可提高种子产量和质量。紫云英荚果的成熟期不一致,一般以种荚有80%变黑时收获最好。通常每亩可收种子50一60公斤。 对有机水稻基地紫云英高产栽培的几点认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有机稻米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 水稻是一种需肥量较大的作物,每生产100kg稻谷需要吸收N 2.0~2.4kg、P2O5 0.9~1.4kg、K2O 2.5~2.9kg,按一季稻谷产量300~400kg/亩计算(每亩为667m2),需吸收 N 6.0~9.6kg/亩、P2O5 2.7~5.6kg/亩、K2O 7.5~11.6kg/亩。有机稻米生产禁止使用化学肥料,倡导用地养地结合,强调有机生产单元内养分的循环利用,尽量减少外部物质投

红花草高产栽培技术

红花草种植栽培技术 红花草,又名紫云英,是我地广泛种植利用的高产、优质绿肥。它能补充土壤养分,提高耕地质量,促进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增强;它能均衡提供作物养分,提高粮食产量;它促进优质农产品生产,对美化环境也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确保绿肥高产优质生产,提出以下种植栽培技术。 一、品种选择选择适合当地、产量高的红花草品种,如戈江种、余江大叶籽、安徽大叶青等。 二、种子处理 1、播种日期。一般在晚稻收割前半月播种,在当地是9月下旬至10月初,紫云英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15℃~25℃。 2、种子处理。每亩用种2—2.5公斤为宜,播前要抢晴天晒种1-2天,以利于种子发芽整齐。播种前还要用10%的食盐水选种,捞去上浮的秕粒、菌核和杂质,然后用清水冲净、晾干。并要进行擦种,即每10公斤种子掺细砂2公斤,擦破种皮上的蜡质,有利于种子吸水发芽。用常温清水浸种则浸泡12-24小时,换水1-2次,洗净粘质。但土壤太干燥时不易浸种。 3、播种方法。一般套种在中晚稻后期行间套种。在播种前,田块四周要开沟排水,保持中沟与围沟要相通。播种紫云英时保持土壤湿润或有1-2厘米薄水层。大部分种子萌发后,保持田间湿润,切忌积水超过24小时以上。水稻收获前10天保持土壤干

爽,防止烂田收割,踏坏紫云英幼苗。针对单季稻地区,可以采用机械免耕直播,机械免耕直播采取条播,在中稻收割后2-3天内用机械直播,直播机械可选择油菜直播机械,集开沟、播种、覆盖一体化。 4、用菌肥接种。红花草种子播前用菌肥接种,有利于早形成根瘤,早发挥固氮作用,对绿肥高产有很大作用,方法是首先是将根瘤菌剂配成水溶液,使其能吸附在种子上,不要用干菌剂直接拌种,200-300克根瘤菌菌剂可拌一亩地紫云英种子。 5、科学施肥。紫云英要施用磷肥(过磷酸钙),要求早施。在磷肥的施用方式以基肥为宜。一般每亩用过磷酸钙使用量15-20公斤;如果稻田土壤肥力偏低,可是当再追施少量氮肥,可以促进根瘤的形成和紫云英生长发育。在紫云英第一片真叶期施用每亩施用尿素1.5公斤。2月中旬到3月上旬紫云英开始旺盛生长时每亩用尿素2.5—5公斤。看田间苗情可喷施硼砂(硼酸)溶液促进其生长。 6、水分管理冬绿肥喜湿润,但不耐涝。不论苗期还是生长期,过多的水分不利于绿肥根系的生长,并易诱发多种病害,特别是在湿度较大的水稻田栽培,更忌田间渍水。因此,种绿肥的稻田,在播种前均要开好每条中沟以及田边的围沟,达到沟沟相通,排灌自如。播种后遇干旱天气,要灌1次跑马水,保持田间湿润,既可满足种子对水分的需要,也能满足晚稻后期对水、

黄金梨的栽培技术 文档

黄金梨的栽培技术 黄金梨1981年选出并命名的中晚熟梨新品种,是韩国目前梨的主栽品种之一。该品种品质极优,深受国内外市场青睐,是目前东南亚及欧洲市场上售价最高的梨果之一。1997年引入我国,近年来,山东半岛、河北、安徽等老的梨产区,黄金梨在高接改换老、劣品种时应用十分广泛。接穗在大树高接后第2年结果株率达60%以上,每亩产量300公斤左右,第3年达 1000公斤,第4年达2000公斤左右。新建园,次年20%左右的枝条有腋花芽,第3年每亩产量500公斤左右,第4年1000公斤左右。售价高于黄花梨一倍以上,经济效益十分可观。现将其生物学特性与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一、主要性状 1、植物学特征 黄金梨树冠较小,幼树生长势强,树姿较开张, 1年生枝黄褐色,皮孔大而密,浅褐色,凸起,椭圆形或长梭形,甚至长线型,枝条上端长线型皮孔较明显。枝条生长封顶后,顶芽芽基呈球状膨大。未停止生长的新梢,其顶端幼叶为黄色或绿色,为该品种的主要特征之一。叶片大而厚,卵圆形或长椭圆形,叶缘锯齿特大,齿刻深而宽,常为复锯齿,且具长针芒,这是区别其它品种的重要标志。当年生枝条和叶片无白色茸毛,这是与二十世纪的明显区别。 2、果实经济性状 果实圆形,平均单果重300克,最大果重500克。果形端正,果肩平,果形指数0.9。不套袋果成熟时果皮黄绿色,

贮藏2―5天后变为金黄色,套袋果果皮黄白色,果皮极洁净,果点大而稀。果肉白色,稍软而多汁,果核小,石细胞极少,可食率达95%,糖度14.5%―17.3%。清甜而具香气,风味独特,品质极佳。果实在8月底9月初成熟,较耐贮藏,0―5℃条件下,可贮藏2个月风味不变。但贮藏期须包保鲜纸,以防失水皱皮。 3、生长结果习性 幼树生长势强,萌芽率低,成枝力较弱,有腋花芽结果特性,易形成短果枝,结果早,丰产性好。甩放1年生枝的叶芽大部分可转化为花芽。连年甩放长、中梢,树势易衰弱。新建园,―般次年20%左右的枝条有腋花芽,第3年每亩产量500公斤左右,第4年1000公斤左右。大树高接后,第2年结果株率60%以上,每亩产量300公斤左右,第3年可达1000公斤以上,第4年可稳定在2000公斤左右。该品种花器发育不完全,雌蕊发达,雄蕊退化,花粉量极少,需异花授粉。一般自然授粉条件下,花序坐果率70%,花朵坐果率20%左右,需严格疏果。 4、物候期 与翠冠梨相近,2月下旬花芽萌动, 3月15日初花期,3月20日至25日盛花期,花期持续l0天左右。叶芽4月初萌动,4月中旬开始萌发。果实8月底9月初成熟,果实发育期150天左右。 5、适应性与抗逆性 该品种适应性较强,在丘陵、平原地均能正常生长结果。

对我国紫云英发展的思考

对我国紫云英发展的思考 周 健 袁国保 耿月明 杨祖荣 刘继斌 肖建军(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武汉 430070) 摘要:围绕我国紫云英种植发展历史及当前现状,简要阐述了发展紫云英种植的重大意义,指出当前我国紫云英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领导高度重视、设立专项扶持、加强技术研究、健全繁育体系建设、推广多种用途的发展对策,旨在为我国紫云英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确保我国紫云英稳步快速发展。 关键词:紫云英;概况;意义;问题;对策 紫云英是我国传统的农业种植绿肥作物之一,为我国农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环境问题日趋严重、能源资源日趋紧张的今天,发展紫云英种植既是提升耕地质量、提高农产品质量的需要,又是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建设现代农业,实行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需要。本文结合我国紫云英发展概况,阐述了发展紫云英种植意义重大,指出当前我国紫云英种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 1 紫云英发展概况 1.1 我国紫云英种植历史悠久 紫云英,又名草子、红花草、翘摇等,是我国中南部水稻田主要的冬季绿肥作物之一[1-2]。我国紫云英种植发展历史悠久,最早在公元261 303年,吴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中就记载有翘摇;到了明清时代,紫云英就已经成为长江流域一带农民大面积种植的一种冬季绿肥作物,农业的典籍更多,记载也更趋完备,不仅品种增多,而且利用范围也扩大了,清代植物学家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中就有记载:“吴中谓子野蚕豆;江南种之以肥田,谓之红花菜,卖其子以生计;湖北呼曰翘之花;淮南北吴下乡人,尚以为蔬”[1]。至民国年间,紫云英开始在我国大面积种植,涵盖浙江、宁波、扬州、江西、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广东、四川、陕西等诸多省市区域,但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省份地区。紫云英的种植,对于维持我国古老的土壤肥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成为农业生产上重要的用地养地措施。 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国家及各级领导对紫云英种植极为重视,紫云英品种选育和技术推广获得新的发展,种植品种多,覆盖面积广。20世纪70年代,紫云英在我国发展到顶峰时期,其种植分布极为广泛。南至广东韶关、广西桂林;北至河南信阳、江苏扬州、安徽滁县、陕西渭水;西至四川的凉山、雅安;东至福建、浙江、上海均有紫云英种植。但主要以福建、江西、湖南、湖北种植面积最大[3]。紫云英鲜草产量也不断得以提升,由最初的400 500kg,发展到1500kg左右[1],由于种植绿肥能为土壤提供丰富的养分,活化土壤养分,提高土壤养分利用率,极大程度地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当年的绿肥生产为我国粮食生产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 1.2 当前我国紫云英种植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种植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紫云英逐步被大麦、小麦、油菜及冬季蔬菜所替代种植,面积逐步减少,面积下降趋势极为明显。同时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化学肥料的普及推广,其轻便、高效、省工等特点逐步被农户广为接受,这也使得绿肥及有机肥的种植和使用逐步减少,紫云英种植面积呈急剧下滑趋势。特别是1997年开始,全国紫云英种植面积连续下降,2000年左右部分区域和省份紫云英种植逐步面临绝迹。 近几年,随着国家、省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紫云英在我国部分省份和地区逐步得以恢复种植,但当前紫云英种植面积甚小,省市地区之间发展良莠不齐,仍达不到国家及政府恢复发展紫云英绿肥的初衷。 2 发展紫云英生产意义重大 2.1 改良土壤结构 紫云英作为豆科绿肥作物,可以固定空气中的氮素,是良性农业生态系统中氮素循环的重要氮源。连年种植紫云英能有效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显著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同时还可激活土壤养分,加速活化,为作物提供更多的氮、磷有效养分。发展紫云英种植已经成为当前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2.2 优质饲草来源 紫云英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可作为优质的牧草饲料。据记载,用紫云英喂养一头10kg的断乳仔猪至75kg,可节约近40%的糠料和精料,同时还可提供1500kg猪粪尿[1]。在当前条件下发展紫云英种植也是大力推进我国畜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2.3 有力促进粮食增产 水稻对紫云英绿肥的氮素利

绿肥种植技术规范

绿肥种植技术规范 一、绿肥品种 在铜陵绿肥作物有紫云英(又名红花草)、豌豆、蚕豆,以红花草为主。 二、种植技术 1.种子处理:为提高紫云英一播齐苗壮苗,在播种前首先选择晴天把种子摊晒1-2天,提高种子的活力,其次是准备好拌种肥土,即每亩用过磷酸钙15kg加适量细干土(或草木灰)混合堆沤5-6天,然后把紫云英种子与肥土拌匀后播种。 2.播期与播量 紫云英的播种适期在10月上、中旬,播种方式以稻田套播为主,并根据水稻的成熟情况,掌握好紫云英与水稻的共生期在15-20天,播种量每亩4-5kg,以保证每亩基本苗达到30-40万。 3.苗期(共生期)水分管理 紫云英在播种时水稻田应保持田面湿润或有薄水层,做到薄水播种,见芽落干,湿润扎根,出苗后忌积水,水稻收割前则要搁硬田板,防止小苗被压陷泥而死亡。水稻收割后应留茬15-20㎝,用稻草及时将红花草苗盖好,可起到抗旱、防冻和施肥效果。 三、田间管理 1.沟系配套

紫云英遇涝渍会引起生长不良,甚至死亡,因此,稻茬处理后及时开好围沟、畦沟、腰沟,做到能排能灌。田间沟系,要求3-3.5米间隔开沟,每块田开5-6条沟,沟深20-25cm。 2.合理施肥 于12月上、中旬在草苗满田时施用,每亩施磷肥15kg,不拌种施基肥的亩施磷肥25-30kg,以增强幼苗的抗寒能力,减轻冻害;“立春”节气后亩施尿素5kg左右,促进春发。 3.及时除草 绿肥田苗期通常杂草为害较重,必须及时进行除草防治。一般在水稻收割,待幼苗老健时,每亩用10.8%盖草能乳油40ml 兑水50kg喷防。 4.春发管理 春发时,根据苗情少施氮肥,亩施碳铵5—8 kg,促进红花草均衡生长。同时清沟排水,做到雨停田干,协调水气。 5.翻压时间 待红花草8成熟时及时翻耕还田,亩产量达3000kg。紫云英的翻压适期一般在4月下旬盛花期后5天左右,要与后茬水稻播种应保证30天的时间来腐解,防治紫云英在腐解过程中产生的硫化氢等有毒物质影响后茬水稻的正常生长。 6.翻压深度 绿肥翻压深度一般为15-20cm左右,因为翻压过深会因缺氧而不利于发酵,过浅则不能充分腐解发挥肥效。绿肥翻压后应及时灌水,加速分解腐烂,提高绿肥转化率。

黄金梨栽培技术

黄金梨栽培技术 黄金梨 品种全称: 黄金梨 主题关键词: 果树梨落叶果树 品种简介 黄金梨 品种来源:韩国园艺试验场罗州支场用新高×二十世纪杂交育成的新品种,1984年定名。 果实性状:果实近圆形或稍扁,平均单果重250克,大果重500克。不套袋果果皮黄绿色,贮藏后变为金黄色。套袋果果皮淡黄色,果面洁净,果点小而稀。果肉白色,肉质脆嫩,多汁,石细胞少,果心极小,可食率达95%以上,不套袋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16%,套袋果12%~15%,风味甜。果实9月中下旬成熟,果实发育期129天左右。较耐贮藏。 栽培习性:幼树生长势强,结果后树势中庸,树冠开张,萌芽率低,成枝力弱。以短果枝结果为主,成花容易,花量大,腋花芽结果能力强,改接后第二年结果。坐果率高,丰产。极易成花,早实性强,定植后二年结果,花粉量极少,需配置授粉树。适应性强,抗黑斑病、黑星病。 栽培要点:宜选平地肥沃壤土或砂壤土建园,丘陵山地需深翻改土,使活土层达60~80厘米,有水浇条件。严格配置授粉树,应选择2个以上品种,新世纪、绿宝石、新兴、大果水晶均为良好授粉品种。该品种成枝力弱,树冠紧凑,可适当密植,株行距宜选用2~3米×3~4米。树形采用基部三主枝改良纺锤形或细长纺锤形,幼树应轻剪,通过摘心、刻芽、轻短截等促进发枝,拉枝培养树形。进入结果期后对连续结果的长枝及时回缩更新,以保证丰产稳产优质。对肥水条件要求较高,施肥以有机肥为主,使土壤有机质含量达1%左右,追肥主要在花前(N)、春梢旺长期(N、P、K)和果实膨大期(P、K),追肥时结合灌水。严格疏花疏果,首先在花芽膨大期或结合冬剪疏掉过量花芽,花期疏花,疏果在花后20天内完成,每20~

红花草标准化栽培技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e12697531.html, 红花草标准化栽培技术 作者:朱业斌 来源:《科学种养》2009年第10期 红花草,又名紫云英,属豆科绿肥,是我国南方广泛利用的稻田冬季绿肥。每100千克红花草鲜草含氮量相当于1.74千克尿素,含磷量相当于1.84千克钙镁磷肥,含钾量相当于1.16千克氯化钾。更可贵的是它所含的12%有机质是任何化肥无法代替的。此外,它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使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增强。现将红花草标准化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播种地选择选择易排水不受渍的田块。 2. 品种选择选择产量高的红花草品种,如余江大叶籽、安徽大叶青、清江大叶籽等,并以当地留种最好。 3. 播种时间和用量一般在晚稻收割前半个月播种(一晚在白露节前后,二晚在秋分节前后)。每亩用种量在1.5~2千克。 4. 种子处理 ①一般性处理。播前抢晴天晒种1~2天,以利于种子整齐发芽。播前还要用10%的食盐水选种,捞去上浮的秕粒、菌核和杂质,然后用清水冲净、晾干,并要进行擦种(即每10千克种子掺细砂2千克,用砂擦破种皮的蜡质,以利于种子吸水发芽)。 ②肥水浸种。种子经上述处理后,再放入肥水中浸泡,肥水的配制方法是:用草木灰5千克+磷矿粉2.5千克、水5千克,或用70%人尿水(也可用沼液)。然后,把红花草种子放进上述肥水里浸4~5小时,捞出沥干。 ③菌肥接种。红花草种子播前用菌肥接种对提高产量有很大作用。方法是:将1.5~2千克种子与120克根瘤菌肥加泥浆拌和均匀,使每粒种子都能沾到菌肥,最后再拌钙镁磷肥15千克即可播种。 5. 田间管理 ①水分管理。红花草喜湿润,但不耐涝,不论苗期还是生长后期都忌田间渍水,因此,在播种前要开好排水沟并做到沟沟相通。如果播前没开沟必须在晚稻收割后及时用犁开沟,并经常清沟,做到雨后沟中不积水。播种后遇干旱天气,要灌跑马水,保持田间湿润。 ②稻草覆盖。二晚收割后及时用稻草覆盖,以利于保湿和抗寒。

黄金梨引种表现及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黄金梨引种表现及优质丰产栽培技术(1) 摘要阐述了黄金梨在贵州地区的引种表现,并介绍了其优质丰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址建园、栽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疏花疏果与套袋、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黄金梨;引种表现;栽培技术 黄金梨为韩国园艺试验场罗州支场1981年用二十世纪×新高杂交育成的中晚熟优良品种[1]。近几年在我国主要梨产区发展很快。该品种幼树生长势强,萌芽率低,成枝力较弱,有腋花芽结果特性,易形成短果枝,结果早,丰产性好。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于2003年引进黄金梨,经过7年的栽培观察,并在贵阳、六盘水、安顺、毕节、纳雍等地进行示范栽培,表现出生长结果良好、果实优质丰产、生态适应性强的特点,适于在生产上推广。现将黄金梨引种表现及优质丰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为实际生产提供科学参考。 1引种表现 1.1植物学特性 一年生枝绿白色,茸毛多,二年生枝青灰色,较开张,分枝快,进入果期早。叶片平均长10.85 cm,宽平均7.50 cm,花为白色,自身着果能力强,搭配绿宝石或黄冠作为授粉树,果实品质更佳。 1.2果实经济性状 果实圆形,生长期果实绿黄色,成熟期果皮金黄色,果核小,果皮薄,果肉细嫩,石细胞少,果汁多,甜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3%,风味佳,品质上等,平均单果重185 g左右,最大可达450 g以上。果实在贵阳8月中下旬成熟。果实在常温下可保存15~20 d,气调贮至春节。经套双层纸袋后果实更美观。 1.3生长结果特性 在不控梢的情况下,一年可生2次梢,树势较旺,新梢不经摘心可达1 m以上,二年生树以中长果枝结果为主,三年生后以短果枝结果为主,自花授粉率40%以上,落果较轻。试验地在正常管理下,第2年就有挂果,第3年可产15 t/hm2左右,第4年产量22.5~30.0 t/hm2。 1.4物候期 黄金梨在贵州贵阳2月底至3月初花芽露绿,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盛花,谢花后2周第1次生理落果,第2次生理落果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8月中下旬成熟,果实生育期135 d左右,11月中下旬落叶。 2栽培技术 2.1选址建园 黄金梨喜大肥大水,选择土质肥沃、土层深厚、背风向阳及水源充足、交通方便的地方建园。若是坡地风口处,应营造防风林带,减少梨果损失。按平地南北行、坡地等高线行的原则规划放线,科学规划生产区、饲养区、生活区及道路、水利、房屋等基础设施。按照行株距3 m×2 m或3 m×4 m的密度合理种植。 2.2栽植 按1.0 m×0.8 m×0.8 m的规格挖坑,表土放一边,生土放一边,挖好后坑内填农家肥、钙镁磷及少量石灰,同表土拌匀把沟填满后踏实灌透水,待水渗后把生土盖上面进行定植。定植前选高80 cm以上,嫁接口上径0.8 cm以上粗度,有3条以上侧根,根系基本完整,经过检疫无病虫害的优质苗

校园里的泡桐树阅读理解及答案

校园里的泡桐树阅读理解及答案 在我们校园的四周有一株株高大的泡桐树,它们一年四季默默无闻地为我们作着奉献。 春天,泡桐树开花了,棵棵泡桐树的花都开得那么旺盛.开得那么热闹。每个枝头都是挨挨挤挤的花朵,真是花团锦簇,整个校园都笼罩在花的海洋中。那紫中透粉,粉中有白的喇叭形的泡桐花散发出阵阵清香,弥漫着整个校园。微风吹来,花朵们随风摆动,仿佛在朝你点头浅笑呢。 盛夏,烈日当头。泡桐树的叶子又多又密,一片紧挨着一片,不留一点儿缝隙;一棵棵泡桐树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支在操场四周,遮住炎热的太阳。我们在操场上蹦啊,跳啊,一点儿也不觉得热。 秋天,泡桐树结了许多像棉花桃一样的果实,沉甸甸地挂在枝头上。这些饱满的果实在阵阵秋风中不停地晃动,仿佛是在向人们显示自己的喜悦心情。 冬天,泡桐树的叶子在凛冽的北风中飘飘悠悠地落在地上。我们把这些落叶扫在一起,放入校园四周的花坛里,让它给植物当棉被,让它给植物当肥料。 我常常站在教学楼的走廊里,望着泡桐树那高大的身影沉思:泡桐树啊泡桐树,你那么无私,默默无闻地把自己所有的一切毫无保留地送给我们。你多么高尚,从来对我们无所求,从来不为自己的利益着想。想着想着,我的心里仿佛有一颗种子在生根、抽芽。

1.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兆____ ()____ ()____ () 果____ ()____ ()____ () 2.判断下面的句子是不是比喻句,是的打“√”,不是打“×”。 (1)这些饱满的果实在阵阵秋风中不停地晃动,仿佛是在向人们显示自己的喜悦心情。() (2)想着想着,我的心里仿佛有一颗种子在生根、发芽。()(3)一棵棵泡桐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 3.文章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在正确答案后面的括号里打”√”。 (1)作者的心里长出了泡桐树的幼芽。() (2)作者感到自己变成了一棵泡桐树。() (3)泡桐树舍己为人的精神使“我”受到了教育。() 4.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跳(跳跃)眺(眺望)挑(担水) 棵(一棵树)颗(颗粒)裸(裸露) 2.(1)×(2)×(3)√ 3.(3)√ 4.短文记叙了泡桐树一年四季的生长的情况,表达了作者对泡

紫云英研究现状及其栽培利用(合二为一)

紫云英研究进展及其利用 何春梅,钟少杰,王飞,林新坚*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福建福州 350013) 摘要:围绕当前紫云英研究现状及其应用,阐述了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栽培品种、种质资源和分子辅助育种、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生态环境、固氮富硒、节能减排以及当前紫云英综合利用的新进展。提出了今后要进一步研究紫云英绿肥在改善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根据当地的自然、社会经济、生产条件和作物类型,选择适宜的紫云英种植利用方式并探索新的模式。旨在确保紫云英稳步快速发展,并推动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关键词:紫云英;研究进展;综合利用; Progress in studies and utilization of Astragalus sinicus L.in Fujian HE Chun-mei,ZHONG Shao-jie,WANG Fei,LIN Xin-jian* (Institute of Soil and Fertilizer,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Agricultural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Centre,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uzhou 350013) 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current study status of Astragalus sinicus L and its application, and discusses the Astragalus sinicus L’cultivated varieties, germplasm resources and marker assisted breeding. This paper also states the improvement of soil structure, fertility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nitrogen fixation selenium rich,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and current new progress of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Astragalus sinicus L. This paper proposed that further study about the function of Astragalus sinicus L on improving agroecological system is required. Based on local nature, society condition, production condition and crop type, we should select appropriate Astragalus sinicus L’planting pattern and develop new pattern. This is designed to ensure the rapid and steady development of Astragalus sinicus L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high-yield, good-quality, effective, ecological and safe modern agriculture. Keywords:Astragalus sinicus L.;Research progress;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是豆科黄芪属的植物,俗名花草、红花草、草子,一些地方又 作者简介:何春梅(1979-),女,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植物营养与肥料。E-mail:fzhcm@https://www.doczj.com/doc/5e12697531.html, 通讯作者简介:林新坚(1955-),男,研究员,主要从事微生物与土壤培肥研究。E-mail:xinjianlin@https://www.doczj.com/doc/5e12697531.html, 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103005),国家绿肥种质资源平台(2012-019),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项目(NB2013-2130135-34)资助

有机紫云英种植规程

紫云英种植规程 紫云英的栽培技术 紫云英既可作绿肥肥田,又可作为青饲料喂畜禽。种好绿肥可为土壤补充养分,提高土壤肥力,为全年粮食高产稳产打下坚实基础。 紫云英在栽培上应做好以下几点: 晒种浸种 播种前应选择晴天的中午,绿肥种子摊晒4—5小时,晒种后加入一定量的细砂擦种子,将种子表皮上蜡质擦掉,以提高种子吸水度和发芽率。然后,用5%的盐水选种,清除病粒和空秕粒,捞出晾干后即可播种。 适时适量播种 紫云英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初播种。播种过早,稻肥共生期过长,幼苗瘦弱。播种过迟,则易受冻害,越冬苗不足。一般亩用种1.5-2公斤,播种时一定要按田定量,分畦匀播,落子均匀。 防冻防草,保苗促苗:晚稻收获时,要严防烂田割稻。晚稻收获后,可将稻草直接覆盖在紫云英上保湿保暖,以促进幼苗生长及其分枝的形成和发育。 开好三沟促壮苗 紫云英在生长期间既怕涝又怕旱。出苗时,浸水易造成烂芽缺苗。越冬时,多水或干旱均影响根系生长甚至死亡。春季旺长时,积水会造成黄苗,生长不良。如遇严重干旱,要及时灌“跑马水”。因此,在田间管理中,一定要开好横沟、纵沟、以及田边的围沟,达到沟沟相通,排灌自如。做到未雨先防,雨过田面不积水,以利全苗、壮苗。 合理施肥,促平衡高产 一般出苗后每亩用250-300公斤稀薄粪水,结合抗旱浇施,充分利用冬前温、光、水条件,加速幼苗生长。在12月上中旬,每亩施土杂肥1400-1500公斤,以增强抗寒能力,减轻冻害,开春后,每亩追施尿素2-4公斤,看苗施肥,促平衡生产,为丰产搭架子。 做好病虫防治、确保丰产 紫云英主要有蚜虫、潜叶蝇、菌核病等病虫害需要及时对症喷药防治。 田间管理 紫云英是重要的有机肥料资源,也是稻田主要的冬季绿肥作物,对于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高粮食产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泡桐花,阅读答案

泡桐花,阅读答案 篇一:泡桐花开阅读训练答案《泡桐花开》答案: 1、(荼)(chéng) 2、形:枝头上的花密密簇生,犹如花塔;单朵的花像铃铛,状如喇叭色:紫中带白味:独特的芬芳,带点粗犷,恬淡、辽远,散发出幽深、潮湿的泥土气息 3、流淌:流动,在这里有比喻意味,将生命力比作流水,生动形象的表现了泡桐树枝繁叶茂,庞大的树冠表现出来的旺盛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于泡桐树的喜爱和赞美。B句:这句话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泡桐花的香与玫瑰百合的香气进行对比,突出了泡桐花香气的粗犷,恬淡,辽远散发着幽深潮湿的泥土气息但又不易被人发现的特点。 4、用了拟人修辞,将泡桐人格化,生动想象的写出了泡桐树在新兴的城市中渐渐消失,而他代表的超脱、悠闲、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也渐渐走远,表达了我对泡桐花的喜爱,以及泡桐逐渐消失的惋惜留恋。 5、插叙。交代了我当年华山之行邂逅泡桐的经历,对上文泡桐花描写的完善和补充,点面结合,丰富文章内容。突出了野外泡桐林的旺盛的生命力,以及它所代表的超脱悠闲宁静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情趣,表达了我对泡桐的喜爱和赞美。 6、华山脚下也遍植着泡桐,紫色的花朵无声无息地飘在农田、山野间,很有与世无争的远古韵味。 D 结尾“紫色的梦幻”指作者对远离繁华和尘嚣、开满紫色泡桐花、超脱悠闲宁静的田园风光的憧憬和遐想。 E “红尘仿佛片片落英于顷刻间坠落,我的心灵在一阕古老的田园牧歌中穿梭”一句细致入微地表现了作者站在树下仰望蓝天的感觉,作者的灵魂在顷刻间得到升华。参考答案1.① 泡桐花的特点形:枝头上的花密密簇生,犹如花塔。单朵的花像铃铛,像喇叭。色:紫中带白。味:独特的芬芳,带点粗犷,恬淡,辽远。② 泡桐花的风骨淡泊高古(说明:①答泡桐树的特点不能得分,要点形2分,色、味各1分;②答“隐逸”“寂寥”“清冷寂寞”均不能得分,“隐逸”是一种生活方式,“寂寥”和“清冷寂寞”是一种际遇和氛围,都不能视作风骨) 2.“诗意”指构筑着“此地无声胜有声”的境界;有着“繁华飘零两不知”的清冷寂寞。(说明:未扣住“落花”的阐释不能得分。一个要点2分。不用原文回答,但言之成理的可酌情给分)3.① 对上文泡桐的描写是一个完善和补充。上文之写到“孤独的一棵”,而华山脚下“遍植着泡桐”,是点与面、标本与实体的关系。② 同都市风景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充满与世无争的具有远古韵味的古老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紫云英种植管理技术

紫云英种植管理技术 一、选地 紫云英喜温湿,怕干旱,忌渍水。因此,宜选用排水良好而又具备灌溉条件的田块种植。 二、品种选择 目前紫云英品种混杂,影响了单产的提高。建议农户与农技部门联系,购买适合本地种植的纯度较高的良种,防止误购外地的劣籽、杂籽和陈籽。 根据多年种植评选出适合我县种植的有余江大叶种、平湖大叶种、宁波大桥种等良种,以余江大叶种为主。 生产用紫云英种子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紫云英种子标准三级以上的种子,纯度不低于94%、净度不低于93%、发芽率不低于80%、水分不高于10%。 三、播种田及整地要求

在播种前,田块四周要开沟排水。土质粘重、面积较大的田块,除四周开排水的围沟外,还应每隔5-10米距离加开田中沟,田中沟与围沟要相通。四周围沟深破犁底层,中沟深至犁底层,沟深约20厘米。土质粘重且有渍水的稻田,应结合开沟排水进行适当晒田,晒至土壤有些丝状裂开,不要晒至过硬。播种紫云英时保持土壤湿润或有1-2厘米薄水层。大部分种子萌发后,保持田间湿润,切忌积水超过24小时以上。水稻收获前10天保持土壤干爽,防止烂田收割,踏坏紫云英幼苗。 四、种子处理 紫云英种子处理的程序由晒种、擦种、盐水洗种、浸种等。 1、晒种在播种前1-2天将紫云英种子在阳光下暴晒半天到一天,以提高种子的活力。 2、擦种将种子和细沙按照2:1的比例拌匀后装在编织袋袋中搓揉将紫云英种皮表面蜡质层擦去,但避免擦伤种子。 3、选种采用盐水选种。将紫云英种子倒入比重为1.05-1.09的盐水中搅拌(每10公斤水中加盐1-1.8公斤后,搅拌均匀即可得上述盐水),淘汰除去种子中的菌核、杂草和杂质。注意用清水洗净盐分。

紫云英种植情况自查报告范文标准版

紫云英种植情况自查报告范文标准版 Standard version of self inspection report on planting situation of Astragalus sinicus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紫云英种植情况自查报告范文标准版 前言:自查报告是一个单位或部门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对执行某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的一种自我检查方式的报告文体。本文档根据自查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 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我镇夏收农作物生产水平较低,但发展潜力巨大。大力 发展夏收作物生产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业整体效益,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措施。为达到种足种好不留空闲田的要求,实现秋冬种上水平。根据县秋冬播方案,在扩麦增油稳定蔬菜种植面积的同时,抓好紫云英生产,打造固始紫云英种植示范基地。 一、区域布局: 根据全镇不同类型不同区域,利用紫云英的广适性,凡 平能种植油菜和小麦田块,全部种植紫云英。重点抓好各村的示范点工作,使每村都有一处100亩示范区,抓好204省道,郭青路、郭樟路、淮固高速、草方路等公路沿线紫云英种植示范带,打造绿色长廊。 二、主要措施: 1、搞好宣传发动,全镇充分利用广播、会议、墙报及张 帖标语等不同形式和途经,进行广泛宣传发动,达到家喻户晓,

人人皆知。通过广泛宣传,使广大群众认识种植紫云英是农村脱贫致富,增产增收的一条途经。同时,为秋粮生产打造成优质绿色有机水稻,减少化肥使用的有效手段。 2、精心组织: 镇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驻村镇干部、农业中心工作人员,各村支部书记抓具体实施。从县购进3万斤紫云英种子,镇里根据各村具体种植面积,逐村分解种植壹万亩。各村根据具体田块由村组织专业种植队逐田块撒播。镇驻村干部、镇农业中心工作人员全程跟踪,做到计划面积不漏,播量不减。 三、存在不足及原因: 全镇按计划种植10000亩,实际成苗6300亩,成苗率达63%。由于去冬一段时间干旱,加之水稻收割后稻草还田部分 种子播后蓬在稻草上无法扎根立苗,特别低洼田有积水现象,导致部分田块出苗不齐。这些缺点在今后发展紫云英生产中我镇将引起高度重视,加以克服,使我镇紫云英生产成为一项富民产业,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泡桐树皮的功效与作用

泡桐树皮的功效与作用 泡桐树皮是中药的一种,在我国古代的医书就有着对于泡桐树皮的记载,泡桐树皮能治疗很多的病症,而且功效也非常全面,我们要善用它。 【别名】 桐皮、白桐皮、水桐树皮、桐木皮 【来源】 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泡酮或毛泡酮的树皮。 【原形态】 1.泡桐,乔木,高达30m。树皮灰褐色,幼枝、叶、叶柄、花序各部及幼果均被黄褐色星状绒毛。叶柄长达12cm;叶片长卵状心脏形,长可达20cm,先端长渐尖或锐尖头,基部心形,全缘。花序狭长几成圆柱形,长约25cm;小聚伞花序有花3-8朵,头

年秋天生花蕾,先叶开放;总花梗与花梗近等长;花萼倒圆锥形,长2-2.5cm,5裂达1-3,裂片卵形,果期变为狭三角形;花冠管状漏斗形,白色,内有紫斑,长达10cm,筒直而向上逐渐扩大,上唇较狭,2裂,反卷,下唇3裂,先端均有齿痕状齿或凹头;雄蕊4,二强,隐藏于花冠筒内;子房2室,花柱细长,内弯。蒴果木质,长圆形,长6-10cm,室背2裂。种子多数,扁而有翅。花期2-3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生于低海拔的山坡、林中、山谷及荒地、野生或栽培。 【性状】 性状鉴别表面灰褐色,有不规则纵裂;小枝有明显的皮孔,常具粘质短腺毛。味淡、微甜。

【化学成份】 1.泡桐:树皮含丁香甙(syringin)。 【药理作用】 1.抗菌和抗病毒作用:毛泡桐皮的乙醚、乙醇。丙醇提取物均有抗菌活性,体外抗菌试验证明,毛泡桐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作用较强,对卡尔斯伯金酵母菌次之,对大肠杆菌较弱。毛泡桐茎丁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和类链球菌有抗菌作用,其主要有效成分为紫葳新甙Ⅰ,对上述细菌的 最小抑菌浓度(MIC)为150μg/ml。毛泡桐叶中分离出的几种结晶,对8种常见菌和流感病毒、仙台病毒均有一定抑制作用。毛泡桐木部所含右旋芝麻素(dsesamin)对流感病毒、仙台病毒和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毛泡桐叶中所含熊果酸在体外对革兰阳性细菌、革兰阴性细菌和酵母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50-400μg/ml,200-800μg/ml和 100-700μg/ml。泡桐花提取物也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毒性】

桐木介绍

泡桐系列产品 1.泡桐木的特性 轻量级 泡桐的重量大约只有美国最轻的商业木材的重量的2/3。它的平均重量在14-19磅/立方英尺。泡桐大约只有橡树(44磅/立方英尺)的1/3重,松树(30磅/立方英尺)的1/2重 泡桐的质量密度在0.23到0.3之间(即水密度的23%到30%之间)。 强度 泡桐木在所有木材中是强度/重量比最高的一种。 泡桐木的破裂强度单位值(psi)是5740。 泡桐木能很好的钉住钉子和螺钉,而不需要预先钻定位孔。实验证明鹅掌揪和五针松会比泡桐木更早裂开。平头螺钉能直接从表面拔出。 种植园种植的泡桐上最容易长节,这也使得它很坚固。 可使用性 泡桐木在东方1000多年前就已被用于制造精美的家具,音乐器具,雕刻品和装饰品。它能被削成1/16英尺厚的薄板,甚至能切成1/32英尺厚。 可以用一把jig saw或者band saw(锯子)将其毫不费力的削成复杂的样式。泡桐木是美国很多雕刻匠的最爱。门窗,家具都能做到严格的容限内。所有的表面装饰材料都能用上,并用胶水良好的粘结。 稳定性 风干至少30天。木板可以在高温下在干燥炉中干燥至少24小时,面对10%到12%的湿量不发生变形。报告显示从原木到烘干后,径向收缩只有2.2%,切向4.0%。 泡桐木在湿度变化面前表现稳定,相对于其他大多数木种,很少收缩或膨胀。泡桐木耐用度很高,并且不容易腐烂。该木种不受害虫侵袭。

传导性 泡桐是良好的绝缘体。泡桐圆木据说有两倍于松树或橡树圆木的电阻系数。泡桐的耐温性也给它一个良好的防火性能。其着火点温度将近摄氏400°C,这近乎于很多美洲硬木和软木的两倍。 魅力 泡桐有一个类似于白蜡树的光亮外表。它完美无瑕,有很多种颜色,可以被制成其他木种的替代品。一旦刨平,就能呈现出柔滑的光泽。其触感也很柔滑。 2. 泡桐木的用处 泡桐木被证明能用于很多地方。自从它变得很高的价格优势后,该木种的用处被不断的发掘。 泡桐木长久以来被用于制造铸模,橱柜,薄板,家具和音乐器具。而今它又由于轻质的特点被应用在,船舶建造,飞行器制造,卡车,火车,娱乐车,公共汽车,货盘,板箱,成品被船运和内陆交通运输。所有方式的传输都能从减轻的重量上得益,从而减低油耗,以更快的速度,更久的航程,更少的发动机磨损,或者有效载荷上的增加。 在不同的运输需求中,1/2英寸的轻木被用作胶合板的核心层,然后表面裱上桃花心目或者黑胡桃木。泡桐木可以被用作核心层,并切成1/4英寸的厚度就能有轻木的强度。这样能带来空间的节省和更少材料的消耗。 泡桐木在对重量和强度都严格要求的一级方程式和二级方程式赛艇比赛中得到成功运用。它被用作白桦和其他木材的轻质替代品。它能构建出一个坚固的船体,能运用在用到轻木的其他场所。不像轻木那样,泡桐不会在浸泡环氧树脂后带来额外的重量。泡桐还能在烘干过程中抗裂抗变形,能抓住钉子和螺钉而不裂开。 在家具应用中,诸如内框和面板,能做成轻而坚固的产品。对轻质家具的需求仍在增长。装饰成型也能做出复杂的样式。泡桐成为了许多雕刻木匠长久的最爱。 泡桐能被用于制作油画外框,窗户,抽屉,log homes,雪茄盒,烟碳,软百叶帘和冲浪板。 泡桐能抵御自然腐烂和害虫,这使他成为柚木和西方铅笔柏的主要替代者。

泡桐树栽培技术

泡桐树栽培技术 默认分类2010-08-08 10:12:37 阅读28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泡桐经济价值极高,生长快,成材期短、材质好、用途广。泡桐木材是我国主要的出口商品之一。叶、花、果、树皮及木材均可入药。木材具有防潮耐腐、不翘不裂、轻软隔热、导音性强、花纹美观、易于加工、不易虫蛀和燃烧等特性,是很好的家具、建筑、工业、国防用材。群众素来有用于制作箱柜、风箱、锅盖、假枝、抬杠、棺木、上等乐器等,也有用于制造胶合板、工业木模、航空模型等。泡桐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耐旱、肋地少,是理想的速丰林、“四旁”绿化和农林间作树种。 实践证明,在黄淮海地区,栽培泡桐已成为促进农作物丰产的一项不可缺少的技术措施。在西北半干旱地区,栽培泡桐在解决木材短缺,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泡桐属速生强阳性树种,喜温暖、喜肥、喜湿润而怕的水淹,气温在38℃以上生长受抑制,绝对最低温度-20℃时受冻害,低洼积水地造林不易成活。土壤微酸性至中性为宜,石灰性土壤生长不良。泡桐分布很广,我国23个省市自治区都有自然分布和人工栽培。其栽培技术如下: 1、育苗 泡桐育苗方法很多,有埋根、播种、埋干、留根等,但生产上普通采用的是埋根育苗。 (1)播种育苗 泡桐于2-3月播种,播种前,种子应进行催芽和消毒处理。一般有用35-40℃温水浸种,25-30分钟冷却后,再用15-25℃温水继续浸种12-14小时,捞出后每天用35℃水冲洗1-2次,不翻动,3-5天后,待种子5%萌动时即可播种。还可用湿沙催芽10-15天,定期洒水,相对湿度保持90-95%。 播种育苗采用条播法,每亩播种量0.5—0.6公斤,播后用细火烧土或谷灰薄盖,适当镇压,然后复盖稻草。 (2)埋根育苗 采根时间是从落叶后到发芽前均可进行。一般2月中旬到3月上旬,方法是采集1、2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