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上)

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上)

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上)
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上)

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上)

韩庆祥

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博导

十七届六中全会的总体精神

同志们,今天我讲的题目是“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10月15号到18号,中央召开了十七届六中全会,主题是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个会议刚刚闭幕,现在全国各地都围绕公报的一些基本精神在认真学习贯彻和领会。如何来把握这个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基本精神呢,我想今天我讲的思路先总体上把这个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基本精神三言两语给大家交代一下;然后讲一讲我们今天为什么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个问题涉及到文化自觉的问题。然后接下来就把我们十七届六中全会里边的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些重要问题讲一讲,这实际上是回答什么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问题。最后我们再来讲一讲如何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是讲的文化这个自信的问题。在第二个问题当中着重讲的是核心价值体系。

我首先三言两语把十七届六中全会一个总体精神给大家概括一下。十七届六中全会总体来讲它主要谈了文化强国、文化理念、文化体制、文化市场、文化产品、文化竞争、文化传播、文化创新和文化繁荣的问题。所有关于文化的一些基本问题十七届六中全会都涉及到了,而这些问题也是大家在思考的时候、实践的时候经常遇到的一些焦点问题、根本问题。

在这些问题当中,也有一些亮点,关于文化体制改革在这个六中全会之前我们也讲过,包括我们总书记“七一”讲话里面也讲过,十七大报告里面也讲过,但是关于文化体制改革实现大发展、大繁荣第一次完整地准确地深入地阐述和阐发应该说六中全会还是第一次。

所以在这个六中全会里边关于文化体制改革有一些亮点,有这么五个亮点。第一个亮点是如何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是六中全会特别强调的一个亮点。

第二个亮点就是把文化问题上升到国家的战略层面来考虑,按照六中全会就提出这么一个大判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个论断应当说是六中全会第一次正式提出而且加以阐发的,这是第二个亮点。

第三个亮点是正确处理经营性文化与公益性文化之间的关系。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我们以前一段时期在实践当中在理论探讨当中是大家最关心的一个难题问题、焦点问题。在实践层面出现不少问题,恐怕跟这种关系处理不好有关,所以十七届六中全会围绕着经营性问题

个公益性文化之间的关系,做了一个全面准确的阐述,还有政策安排,这是第三个亮点。

第四个亮点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应该说十七大报告包括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当说都作了一个集中的阐述,那你说这个六中全会的亮点在哪里呀,我觉得十七届六中全会在核心价值体系的亮点是什么呢,就是把核心价值体系这个地位充分地把它强调出来了,尤其在文化体制改革当中的核心地位把它强调出来了。文化体制改革涉及到文化理念、文化体制、文化产业、文化产品、文化传播、文化竞争、文化繁荣等等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围绕着核心价值体系这个灵魂而展开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这是我们国家你要繁荣、要发展有个大方向,大方向是靠文化来引导的,而文化它是靠核心价值体系来引导的,所以把核心价值体系地位抬得这么高,应当说也是六中全会的亮点。

最后一个也就是第五个亮点就是对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本路径第一次给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一个阐述,它基本的路径、怎么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我们要总体把握呢,不仅要把握它谈论哪些问题,还要把握其中哪些是亮点。

一、应把文化自觉上升到战略层面来布局,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总体把握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基本精神,除了把握亮点以外,还要把握整个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实质的核心,它的核心点。整个十七届六中全会的核心点用大家比较好理解的话,主要是解决“脑袋”问题的,解决精神世界问题的,解决心灵世界问题的。文化是人的精神世界和心灵世界的一个载体,文化的背后是人化,是化人,文化问题说到底是解决人的问题的,尤其是解决人的精神世界和心灵世界问题的,一句话解决“脑袋”问题的。所以我们总体把握十七届六中全会它的基本精神就从三个方面,一个是谈论哪些问题,第二个有哪些亮点,第三个它的核心点和实质是什么,我想这是总体把握三言两语。

在总体把握十七届六中全会以后,接下来我想和同志们一起来谈一谈就是文化自觉的问题。文化自觉实际上谈得是什么问题呢,就是谈论文化在今天中国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当中的地位问题,它的作用问题。这个地位和作用问题,十七届六中全会把它概括出来了,那就是要把文化问题上升到战略层面来布局,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就是我讲的第一个问题,应把文化自觉上升到战略层面来布局,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实际上就是文化自觉的问题。

文化问题1978年初期的时候就谈了,后来我们陆陆续续都谈到文化问题,从邓小平到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https://www.doczj.com/doc/5e1080283.html, 江泽民到胡锦涛,文化问题从来都没有忽视过,但真正把文化问题作为一个一种中央的一个全会,作为一个主题来探讨,全面的、系统的、深入来探讨,应当说十七届六中全会还是第一次。为什么今天我们这么十分强调文化问题的重要性呢,而且把文化问题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来考虑?考虑以后六中全会提出一个大论断,什么论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充分表达了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对文化地位和作用重要性的一个高度自觉。

(一)广大民众的需求层次发生了变化

讲到这儿了大家就关心了,为什么今天特别强调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建设。有三大原因,第一个原因是今天广大民众的需求层次提升了,发生了变化了。1978年初期,我们讲我们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主要矛盾,我们这个33年我们干得一切都是为了解决这个主要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在1978年初期虽然也讲物质需要、文化需要,但实际上在现实层面突出出来的是物质需要。78年初期那个时候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中国发展才是硬道理,那个时期主要解决人民群众碗里有肉,肚子要吃饱,一句话“满足物质需要”,这是当时解决的一个重点。

应当说从1978年到今天这33年,通过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这个问题,咱们共产党人解决得还算是成功的,老百姓还是基本上满意的,中国今天成为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我们老百姓碗里有肉了,腰板有钱了,肚子吃饱了,物质富足了。但是在这么一个情况下,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物质富足,精神懈怠,物质富足,精神贫困,物质富足,精神焦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当中讲了四大危险,第一个危险就是精神懈怠的危险。

78年以前,一段时期是精神万能、精神至上,我们把人的物质利益、经济利益、个人利益有一点被冷落。那么1978年以后,我们对物质利益的关注越来越重视了,物质财富的积累越来越多了,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提高了,但是今天人民的精神上有点贫困,精神有点懈怠,精神还有些焦虑,这种精神焦虑、精神懈怠、精神贫困,表现在大家经常听到那么几句话,跟着感觉走、潇洒走一回,过把瘾就死,玩个心跳,宁愿坐在宝马里边哭,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车后边笑,碗里有肉,嘴里骂娘。你看看物质需求,大家有肉了,很高兴,但是还骂娘,幸福指数不高,对这个社会总感觉到不大满意,这一系列问题都进了我们的心灵世界、精神世界和头脑当中。

美国有一个哲学家讲这么一个观点,一个人只为肚子而苦恼的时候他只为一种苦恼,当肚子的苦恼解决之后他有无穷无尽的苦恼。当肚子饿了,需要物质需要来满足了,喝点茶就

解渴,啃块面包就抵饿,所以物质需要应当说相对容易满足,物质需要满足以后民众的心理需求出来了,它的需求层次提升了,就是文化需求。文化需求的满足难度相对比较大一些,文化需求是解决脑袋问题的,精神世界和心灵世界问题的,而这个问题相对而言就比较难解决,所以肚子苦恼解决之后会面临无穷无尽的苦恼,所以今天我们很多中国人有个焦虑,就是精神焦虑。精神焦虑的深层精神贫困、精神懈怠。

所以我们的主要矛盾总体没有变,但主要矛盾里边的某些因素和内容发生变化了。今天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与落后的文化生产之间的矛盾,在原来的主要矛盾里边显得越来越突出了。物质需求相对满足,文化需要突出了,今天我们民众对文化的需要是越来越要求越来越高。

人有这个需要就要满足吧,满足需要文化产品吧,应当承认我们文化领域、文化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也不能忽视现在我们民众消费的文化产品有的质量不高,有的质量还是伪劣假冒,有的产品还是“三俗”,庸俗、低俗等等等等。所以如何提高我们的文化生产而为我们民众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产品,这个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

应当承认,我们的媒体、我们的专家、我们的作家、我们的文艺界大量的文化作品还是能促进人的成长的,能丰富人的精神文化世界的,但是也不容否认也有大量的垃圾、遗毒、糟粕、泡沫也侵蚀人的心灵。关于这个方面,你不用具体的睁开眼睛看一看,带着头脑思考思考,很多有些小品、有些节目,有些情感节目,还有我们提供的一些文学作品、小说是如何迎合人的低俗的胃口而出来的,侵蚀人的心灵,人民群众不满意。

所以中央最近提出“走、转、改”,要求我们的媒体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这种“走、转、改”实际上让我们的专家、让我们的记者、让我们的媒体走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生活,从这里边创造出高质量的文化产品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健康的成长。

正因为如此,十七届六中全会就这么说了,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以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看作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一句话,通过高质量的文化生产为民众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产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这就是我们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文化自觉,把文化问题上升到战略层面来考虑的第一个背景和第一个原因。

(二)国家之间的硬实力与软实力竞争日趋激烈

第二个原因呢,那就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它实际上是实力的竞争,这种实力竞争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https://www.doczj.com/doc/5e1080283.html, 既包括硬实力,也包括软实力,软实力主要是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当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日趋激烈,这也是我们十七届六中全会要把文化问题上升到战略层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第二个背景。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这竞争就是两大类,一个是硬实力的竞争,硬实力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实力。

软实力主要包括文化竞争力、文化凝聚力,一句话讲的是文化软实力。硬实力竞争以前早就日益突出了,而文化软实力竞争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显得越来越突出的一个竞争的内容。文化属于软实力的一个范畴。

文化它的功能主要有两个,对内是文化凝聚力,就我们中国国内它这个文化凝聚力,凝聚人心,有高昂的斗志;第二个功能是对外的,对其他国家叫文化竞争力,文化竞争力涉及到文化安全,文化凝聚力涉及到人们是否凝聚一心。

这种文化的这两个功能对内是相当重要的,你构建和谐社会,还有一个和谐文化的问题。我们现在和西方国家的竞争,除了硬实力竞争以外,还有一个文化软实力的竞争。为什么文化软实力竞争那么重要啊?战争可以打败一个民族,只有文化才能征服人心。美国打阿富汗、打伊拉克,还有现在北约打利比亚,把他们有些总统给斩首了,把军队给消灭了,民众也作出很大的牺牲,但是征服人心了吗,美国政府了伊拉克人的心了吗,征服了阿富汗人的心了吗,征服了利比亚人的心了吗,没有,征服人心的工作主要是靠文化。

所以,当代西方的发达国家尤其美国,它既重视硬实力的竞争,也重视软实力的竞争,就拿美国来说吧,当今美国属于世界上第一号大国,发达国家是第一号大国,最大的发达国家,美国今天在干三件事,第一件事把你腰包里的钱装到我腰包里面,美国是个金融大国,是个资本大国,金融问题是美国的立足之本,所以世界很多国家都是美国的银行,它借钱生它的蛋的,其他国家的资源、人才、资金统统要网罗过去我把这个事概括为把你腰包里的钱装到我腰包里面。

第二件事呢把我头脑当中的思想装到你头脑里边,美国的人权标准、美国的普世价值,美国的价值观,通过文化霸权、文化传播、文化渗透,装到你发展中国家民众的头脑当中。前不久,那个骆家辉、拜登,拜登是到中国访问,美国副总统,骆家辉到中国就任美国驻中国的大使,骆家辉到中国来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第一句话是我忠诚美国的价值观,第一句话讲的就是文化问题,价值观的问题。

拜登到中国来,花一百块钱到我们小吃店,用79块钱来买小食品,然后跟我们的服务员再送一些服务费,也不超过一百块钱人民币,这实际上也是在传播美国的所谓什么什么的价值观,所以美国也非常重视这一点,把它头脑里边的思想装到我们头脑里边,来征服人心

的。我们中国国内有些人就是“中国皮肤美国心”,对美国崇拜的五体投地,是美教条,说美国都是好的,美国的月亮总是圆的,我们的月亮总是缺的,这是美国的效果出来了,征服人心。

第三件事如果前面两件事做得不大顺畅,第三件事肯定会出来,把我的炮弹扔到你国土里边。

这三件事有两个是硬实力,有一个是软实力,把你腰包里的钱装到我腰包里边,硬实力。把我的炮弹扔到你国土里边硬实力,把我头脑当中的思想装到你头脑里边,软实力,所以现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想办法把西方的那种所谓的普世价值,那种价值观,那种人权标准,向一些落后国家、发展中国家来渗透,这严重影响着我们的文化安全。所以中国对内要凝聚人心,对外提高我们文化的竞争力,解决我们文化安全的问题,我们必须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把文化问题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来布局,来考虑,来设计,来思考。这是第二个背景,我们这么有文化自觉与这个背景也有关系。

(三)中国问题的文化根源

今天要提升我们的文化自觉,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还有第三个背景,是对我们中国问题的文化根源的一种思考。从1978年到今天33年,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让世界震惊,让我们周边国家震惊,让我们中国人扬眉吐气,面对这些成就我们欢欣鼓舞,我们更加有斗志。但也要保持清醒。这33年我们有这样和那样的问题。

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那个重要讲话当中,为了让我们党、我们的人民,要具有浓浓的忧患意识,特别强调了四大考验,四大危险,就是在我们在欢庆鼓舞的同时要时时刻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有忧患意识、危机意识。一个政党最大的忧患是缺乏忧患意识,一个国家最大的危机是缺乏危机意识。所以今天谈论文化问题我们带着忧患意识、危机意识来看,能看出什么?

我们可以看出,这33年当中我们这个问题、那个问题,这些问题深层的根源与我们的文化有一定关系,今天大家看到那些问题找原因的时候,很多人说是体制的,有人说是人的素质的,这两种声音可以说喊得比较高,今天我们大部分中国人一说中国问题都是体制问题,几乎成为一种“体制依赖症”,而另外一部分人群说中国的问题与体制有关,但人缺乏责任,人的素质不高恐怕也是个原因,都对。但如果把问题再往深处考虑考虑,中国今天存在很多问题的深层根源与文化有关,我把它概括文化根源。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https://www.doczj.com/doc/5e1080283.html, 文化是“人化”和“化人”的有机统一,这是文化概念的实质。什么叫“人化”呢,就是把人头脑当中的思想、观念、追求通过文的形式把它固化起来,这叫做人化。比如说我韩庆祥,我头脑当中有很多想法、很多思想,我写一本书,通过这本书来把我这个思想观念通过这个书把它固化起来,让它传播下去,这就是文化,这就是文化当中的人化,把我这里边通过文的形式把它固化,我这个书出版以后读者要读,在读的过程当中对他的思想就会产生影响,这个书对他有“化”的作用,叫“化人”,这也是文化。文化实质就是人化与化人的有机统一。这种人化和化人的过程,它的结果是什么呀,就会形成我们的社会意识、社会心理或者集体无意识,文化很大程度上是社会心理、社会意识、集体无意识沉淀下来的延续下去的,发挥作用的。

打个比方,今天我们大部分中国人在思维方式上,在人格类型上,在社会意识和社会心理上有个共同的特征,什么特征,能力和关系他更看重关系,有形和无形他更看重有形,面上和面下更看重面上,你看凡是面上的建筑我们盖得都比较漂亮,面上的地下水道我们很容易就忽视,你看看面下和面上我们就不一样的,有形和无形,物质的东西是有形的吧,高楼大厦、立交桥、高速、小轿车、别墅都是有形的东西,我们中国人看得很重。无形的思想、观念、精神有的看得不重,这是无形的,看不着,能力和关系,我们有些人就是找背景,找后台,找人脉,找关系,能力,能力被枪打,专打冒尖的。你看看,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大部分有个共同的社会心理、社会意识、集体无意识?文化的积淀,积到你心底里边了,意识里边了,集体无意识,这种社会意识、社会心理、集体无意识,在人的活动当中,在人的选择当中,经常会浮现出来的,而这种浮现就是对人的影响。打个比方,我们组织部门讲选人用人任人唯贤,但为什么有些人他在真正做的时候他任人唯亲?内心的那种社会意识、社会心理、集体无意识这个东西就冒出来了,这个冒出来对他选人用人它就有影响。我们讲民主也讲了多年了吧,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专政,民主建设,讲了多少年了吧,但为什么民主就是实现得不那么顺畅?是有人打着民主的旗帜还搞那个专制,在我们有些人心目当中的社会心理、社会意识、集体无意识必然要冒出来。我们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你不能不讲,从邓小平都讲了,物质和精神,物质和文化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但真正做的时候,那个集体无意识,那个社会心理它就是看重有形的,看重面上的,看重物质的,它就把无形的精神文化就有点冷落了。

基于这么一个分析我就得出一个结论,中国今天很多很多问题的深层根源与这种集体无意识、社会意识、社会心理有关,而这种社会意识、社会心理、集体无意识它就是个文化的东西。所以中国今后要进一步发展的更好,必须要一个一个把中国问题解决得到位。问题解

决了,就发展进步了,而要把问题解决好,必须找到根源,跟医生瞧病一样的,医生要给他开药方,连病根都没有找到,你能把那个病根治好吗,我们的社会病是一样的,要把那个社会病的根源找到了,你才能开出解决这个病和问题的药方。而文化就是其中一个根源。除了体制,除了人,深层恐怕还是一个文化的问题。

其实你想一想,从1978年到今天,我们有的很多体制不是没有,都有,关于选人用人的机制,选人用人的体制,选人用人的规定,选人用人的方针和原则,我们都很多,比西方的发达国家都健全,但为什么选人用人还出现失误?恐怕你这个体制人的背后恐怕这个文化的集体无意识、社会意识、社会心理在这起作用的。恐怕有时候你们自觉意识到这个起作用,有的时候意识不到而已。所以中国大发展、大繁荣,解决中国问题还要解决文化问题,从文化上来解决中国问题,叫文化兴国,文化解决中国问题,这也是我们十七届六中全会之所以把文化问题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高文化自觉的第三个背景。

这是我讲完了总体问题之后,接下来我讲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把文化问题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充分表达了我们的文化自觉。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化体制改革的灵魂

下面再接下来我就讲第二个大问题,就是十七届六中全会里边讲的文化体制改革里边的基本内容,在这个基本内容里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处于灵魂的地位、核心的地位、根本的地位。文化产业、文化产品、文化体制、文化传播等等等等,都是服务于、服从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所以第二个大问题虽然我全面来谈,但重点来谈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文化的价值导向

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主要是从以下三个层面来讲:第一个是文化的价值导向的层面。文化首先是解决人们的活动、行为的方向目标的。按照十七届六中全会,它是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它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个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个方面。六中全会这么一段话,就是集中表达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现社会主义大发展、大繁荣当中的它的核心的地位,核心价值体系在其中的核心地位。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https://www.doczj.com/doc/5e1080283.html,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十七届四中全会、十七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概括为四句话,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这是灵魂。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共同理想,这是主题。把爱国主义这种民族精神、改革创新这种时代精神是第三个内容,这是里边的很精髓的东西。最后一个内容就是建设社会主义就是践行社会主义的荣辱观,这涉及到个体的道德行为规范的问题。

应当说,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后,引起了理论界、全社会和党政领导干部的高度关注,我们的媒体对这个核心价值体系也给予高度的关注,他们在研究,他们在宣传,他们在贯彻,确确实实大家感觉到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思考、研究的重大问题、灵魂性问题。但同时大家也感觉到,这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怎么概括得更凝练,概括得更精确,概括得更简明扼要,便于记忆、便于传播,这是大家非常关心的。

其实核心价值体系西方的发达国家有经验和教训也值得我们借鉴,你比如说新加坡,新加坡有共同价值观,这个共同价值观概括为这么几句话,国家至上,社会为本,家庭为根,尊重个人,协商共事,宗教宽容,六句话。六句话24个字,也很讲逻辑,从大到小,从内到外,国家是大的,社会、家庭、个体从大到小,宗教宽容是讲内心的,协商共事是对外的,人的关系的,逻辑很清晰,背两遍就记住了。18世纪法国的那种价值观,自由、平等、博爱,六个字也非常好记。

所以我们在今天应该关心这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更凝练、概括这个问题是非常突出的,应当说中央决策层已经非常关注这个问题了,中宣部召开了很多的座谈会、研讨会,我也参加了几次,就是来讨论讨论这个核心价值体系如何简要地概括,我们的《光明日报》有好几个月开专门栏目就是让专家学者来讨论讨论核心价值体系如何有效地概括。但这个问题目前还在研究、探索的过程当中。

十七届六中全会还是采纳了过去我们那种形成的看法,还是那四句话,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还是采纳了这四句话。但是中央下一步肯定是把它凝练的概括这个问题会往前推一推。目前我们社会上理论界对核心价值体系这种凝练的概括有哪些成果呢,我利用这个机会简要地给大家交代一下。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简练表述

目前我们理论界和社会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简练的表述有这么几种,第一种是富

强、民主、为民、和谐。这种概括是借鉴了十七大报告关于我们现代化建设的四大目标,不管怎么说是一种概括。第二种概括叫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是和共产党宣言里面有一句话,在未来的自由联合体当中,每个人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而且江泽民在当年他的有些重要讲话当中,也讲到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这是第二种概括。第三种概括是人本、公正、民主、和谐八个字,简明扼要,这种概括有新意,有新的信息。第四种概括是共同富裕、公正民主、科学文明、人本和谐,这种概括是第三种概括的一种展开,基本上精神都差不多,前面第三种概括是两个字,第四种概括是四个字,但是内容都差不多,这是第四种概括。第五种概括呢劳动优先,共同富裕、公平正义。第六种概括叫做集体主义,就这四个字,这是我们过去讲的集体主义,但这种概括认为今天没有过时,还应该强调集体主义。再往下一种概括叫做共享共建,共享发展成果,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就这四个字,共享共建。最后一种概括就是民主、平等、公正、互助。

概括起来就这七八种概括,在这七八种概括当中比较有共同点的人本强调的比较多,民主强调也比较多,公正强调也比较多,和谐强调也比较多,这八个字是这七八种概括里边强调最多的。

2、提炼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方法

我们在这个成果的基础之上,借这个十七届六中全会的东风,能不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精确地把它概括出来?即使概括不出来,能不能给我们提出几种选择性的方案供大家讨论?我觉得这个问题很新颖,很有价值,你能不能给大家提供几种选择方案,让大家讨论,在讨论当中达成共识。要把这个问题思考得很好,提供几种选择的方案,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把提炼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方法先把它搞清楚,是用这种方法来提炼的,我们不是随意来提炼的,我随便讲几个字的他不行,我们既要科学提炼,必须要注重提炼的方法,科学方法。

提炼核心价值体系要遵循哪些提炼的科学方法呢,根据中央的精神,加上我的理解,吸收学术界的成果,有这么几种方法,一个是准确定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究竟是对谁来讲的,解决哪个层面的问题的,要定位清晰。定位不清晰,你那个提炼都不准确,打个比方,你说这个政府要么越位,要么缺位,要么错位,为什么?你政府定位不清,它才有可能缺位、才可能越位,才可能错位。韩庆祥是什么人,对自己定位不清,我说话可能就没有头绪,乱七八糟,说的话就不能代表我身份,人家要笑掉牙的,我要把自己的身份定位清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准确定位究竟是什么,严格说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既不完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https://www.doczj.com/doc/5e1080283.html, 全等同于当今我们党和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奋斗目标,不能简单等于,如果等于的话就没有必要提出核心价值体系了,你把那个目标拿来就行了,也不完全等同于人民的道德规范,如果等同于道德规范就不提核心价值四个字了,就讲道德规范,我们道德规范多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的定位是什么,是对人在活动中发生的基本关系的一种根本的方向性的价值导向,每个人每天都在活动,在活动当中都要发生关系,这种关系都离不了选择的,双方关系到选择一方的,在活动中关系当中选择的时候为大家提供一种大家认同的,朝着一个目标的,共同来遵循的那一种价值,它的定位是在这儿。根据这么一个思考,富裕、民主、文明、和谐它只是我们党和国家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只是人们行为的道德规范,还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本身。

我们应当明确,我们接触较多的而且较为具体的是行业价值,当老师,师德是什么,当老师应该遵循哪些价值,你是医生,你在医生当中你遵循什么价值观,你是媒体记者你应该遵循什么样的价值,我是农民应该遵循什么样的价值观,这叫做行业价值,大家接触更多的是行业价值。

各行各业虽然不同,但也有共同点,我们要从行业价值里边抽象出共同价值,医生、农民、知识分子、解放军、领导干部、工人,虽然行业不同,但他们也有共同的一种目标,共同的方向,共同的追求。所以说从行业价值里边要抽象出共同价值,这个共同价值离那个核心价值就近一些了。

共同价值有很多,我们需要便于传播,便于记忆,你还要从共同价值里边让它凝练一下,抽象出那个最基本的价值。基本价值属于共同价值,但是又高于共同价值,是里边最基本的、最核心的,最最精髓的,从共同价值再提升出基本价值,这个基本价值的浓缩就是核心价值。

所以,今天我们所要建立的是面向所有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我们今天的核心价值是面对着所有共产党人的,所有中国人民的,它不是仅仅针对共产党人,或者是针对某一个群体的,所有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的这个核心价值,这是它的定位,方法论把定位要搞清楚,它既不是道德规范,也不是现代化奋斗目标,它是从行业价值里边抽象出共同价值,共同价值里边对基本价值加以凝练,指的是这个,这个基本价值对人的活动关系的一个共同的导向。

第二个方法你这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要具有较为广泛的覆盖面。较为广泛的覆盖面,它具有高度的普遍性,高度的抽象性。农民也一听了对我有用,工人听了对我有用,领导干部听了这个核心价值也与我有关,知识分子听了以后也与我有关,所以你这个具有高度的覆盖面。行业价值就不一样了,你说当医生,他当医生的价值与我没关系,救死扶伤,实行革命

人道主义,那是医生的,与我老师没关系,我老师是教书育人,教书育人与农民没关系,那是行业价值,你这个共同价值观核心价值一定要具有较高广泛的覆盖面,人人接受,人人认同。

第三种方法你概括出核心价值,那几个价值之间还有一个内在逻辑。你看新加坡国家至上,社会为本,家庭为根,尊重个人,它是从宏观到微观,逻辑很清晰,宗教宽容,协商共事是从外到内,协商共事是外,和别人协商共事,宗教宽容是内心心灵世界,逻辑很清晰。像法国讲的自由、平等、博爱,自由,是讲我个体本身的,平等是我们熟人之间的,博爱或者叫一切人的,从个体到群体到人类,你看它逻辑很清晰。所以我们将来凝练出的那些核心价值体系,如果有几个字,几句话的话,一定要具有逻辑,这样才精确科学,才能传下去,这是第三种方法。

第四种方法要坚持最基本的原则。哪些原则呢,应体现我国的优秀传统,要体现时代精神,要体现当代人民群众实践的要求,这三个要统一,就是我国优秀传统、时代精神和当代人民群众实践要求的统一。这个原则要坚持。还要体现社会主义的活力和社会主义的和谐的有机统一,我们一讲到和谐,它是以活力为前提的,它不是以牺牲活力为代价的,既要有活力,朝气蓬勃,还要和谐,心情顺畅,这叫做生动活泼,心情顺畅,这两个统一也要把它坚持,这也是个原则。还有一个原则体现全面性与和谐性的统一。你这个价值核心价值它有广泛的覆盖面,全面,但也不能平分秋色,这里边最核心的是什么,核心的东西要体现出来。最后一个原则要体现人类普遍的价值追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要求的统一。将来,我们的这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出来了,西方人一看,这是人类的共同的追求,它到西方也可以传播,和西方可以对话,不仅仅是我们仅仅中国管用的,但还要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把内和外还要统一起来。

提炼的最后一种方法,就是你这种这个价值体系的表述应高度凝练,内涵普适,达雅准确,简捷明快,广泛认同,便于传播。简单地说就是什么呢,深入浅出,便于记忆,便于传播。你提炼的目的干什么,说到底是引导人的行为的,引导人们行为首先让他记得住的,让它能传播的,让他能理解的,只有入脑了入心了入地了,它才能引导他的行为。如果你概括得很复杂,他记不住,他记不住他就不记了,不记了效果就出不来了,所以要简明扼要,便于记忆,便于传播。

所以我们借这个十七届六中全会这种对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视,我想在以前我们这个社会讨论的基础之上,我想把这个问题再往深处延一延。

2018年区文体新局深化改革工作总结

2018年区文体新局深化改革工作总结 2018年区文体新局深化改革工作总结 自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开展以来,我区按照中央、自治区和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有关会议的部署要求,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培育合格的文化市场主体,着力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深化,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为我区增强文化软实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文化体制改革任务落实基本情况 截止目前,贵港市《关于进一步深化全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深化全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的实施方案》现正处修改阶段,贵港市人民政府仍未对全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工作正式行文做具体部署。综上,除成立

我区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外,我区暂未全面开展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工作。我局将继续密切关注贵港市此次改革工作的最新动态,待《关于进一步深化全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深化全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的实施方案》的正式文件公布,我局将结合我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实际,制定我区的实施意见和实施方案,全面开展我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工作。 二、推进改革工作的具体做法 (一)组织领导到位。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涉及全局、关系长远,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我区进一步提高改革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改革求发展为基本理念,以改革促突破为基本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按照中央、自治区和市要求,进一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宣传部门协调指导、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落实、各有关方面紧密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了区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区委宣传部把改革作为贯穿近期各项工作的一条主线和第一位任务,集中精力、集中

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总结思路

2010年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 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设想 2010年,我县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地区业务部门的热情指导下,经过县领导小组领导关心和办公室人员的努力,工作得到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支持和配合,工作严格按照《2010年全区文化体制改革工作要点》和与地区签订的《目标责任书》,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一、2010年工作回顾 (一)县委政府高度重视,认真解决工作重点和难点 成立了领导小组,并设立了办公室,及时研究、协调、解决影响制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2009年十一月成立了文化产业办公室,为县委宣传部所属正股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主任1人,编制3人,在宣传部配设了办公地点,调入了所需工作人员,并设立了县级文化产业资金20万元,落实工作经费5万元;今年8月,又成立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领导小组,设立了以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旅游局局长为办公室主任的专门机构,扎实抓好此项工作。 (二)严格根据工作要求,认真落实任务 文化体制改革方面: 一是拟订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方案,在现有文化稽查队和可乐文物执法队的基础上,组建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并在10月底挂牌。 二是认真开展深化图书馆内部机构改革,按照文化事业单位三项制度改革情况,强化内部管理,提升了文化馆和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和水平,目前运行正常。

三是完成了县有线电视新闻中心制播分离,在中心设立了广告部,完全实行了制播分离。 四是认真对照中央、省、地有关政策,对符合文化企业转制的企业进行梳理,我县电影院早已不存在,继县印刷厂改制后,仅有新华书店一家企业。按照政策,我县成立了小额贷款担保公司,积极为文化企业发展提供服务。 文化产业发展方面: 一是认真组织开展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在全省“多彩贵州”小品大赛期间,认真组织了《撮泰吉》、《攀干爹》等节目参与,获地区一、二等奖和优秀奖,《撮泰吉》代表地区参加全省决赛获金黔奖;参加全省县级文工队调演获得优秀演员奖、优秀表演奖、节目一、二、三等奖、优秀编导奖、团队优秀奖、服务农村奖、优秀示范文工队,囊括全部奖项;组织《阿西里西》参加云南楚雄举行的中国国际火把节获赛舞银奖;由我县音乐爱好者创作的《梦中的家》等歌曲获“多彩贵州”音乐作品创作大赛毕节赛区二等奖1个、三等奖1个,优秀奖若干。通过不断的文化交流,进一步宣传了我县的民族文化品牌。 二是成功承办毕节地区第四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暨2010中国?贵州?赫章阿西里西旅游文化艺术节。根据地委、行署安排,今年我县承办了全区第四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为认真做好各项工作,自县委政府明确旅发大会筹备领导小组办公地点设在宣传部后,宣传部立即组织了强有力的工作班子,及时安排部署各项工作任务,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圆满完成了《夜郎魂》大型歌舞剧演出、毕节地区第四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暨阿西里西旅游文化艺术节开幕式、天上石林景区开游仪式、韭菜坪登山节、彝族火把节、阿西里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上) 课程的考试100分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上)课程的考试100分 一、单选 ( 共 6 小题,总分: 40 分) 1. “坚持以人为本”,是党的下列哪次会议提出的一个新要求? A.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 C.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 D.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 2. 我国首次以中央决定的形式阐明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及内涵是在哪次会议上? A.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 C.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 D.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 3. 齐勇锋研究员指出,我国人均耕地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 A.五分之一 B.四分之一 C.三分之一 D.二分之一 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是在哪一年召开的? A.2000年 B.2001年 C.2002年 D.2003年 5. 目前,中国是世界第几大经济体? A.第一大经济体

B.第二大经济体 C.第三大经济体 D.第四大经济体 6. 齐勇锋研究员指出,2010年,我国人均的GDP已经达到了() A.2300美元 B.3300美元 C.4300美元 D.5300美元 二、多选 ( 共 3 小题,总分: 20 分) 1. 下列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有哪些? A.齐勇锋研究员指出,文化要发展,根本靠人才。 B.齐勇锋研究员指出,文化人才辈出,也是文化发展繁荣,文化强国的重要标志。 C.齐勇锋研究员指出,文化产业是文化软实力的主要的支撑性产业。 D.齐勇锋研究员指出,建构国际经济政治的新秩序,需要发挥中华文化软实力的积极作用。 2. 下列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有哪些? A.与矿产资源相比较,我国文化资源的比较优势非常突出。 B.与文化资源相比较,我国矿产资源的比较优势非常突出。 C.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实现经济社会转型的现实要求。 D.顺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须要加强文化建设。 3. 齐勇锋研究员指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来主要是由美国、()等发达国家主导的。 A.日本

近年中国文化体制改革

近年中国文化体制改革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情况愈发突出,文化领域一些深层次问题和体制性障碍日益显露出来。近年来,围绕文化体制改革学术界展开广泛而深入研究,全面论证了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系统总结了全国和各级地方政府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实践经验,深入剖析了当前文化体制改革面临的诸多问题和严峻挑战,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而分析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特点,对其经验进行及时的总结,弄清存在的问题,才能对症下药,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从而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关键词: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建设文化产业 正文: 文化体制改革既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可见,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那文化体制改革又是什么?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又是为什么?在进行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存在着哪些问题?实施文化体制改革又要做些什么呢? 简言之,文化体制改革就是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以及各个文化部门的一齐推动下,对文化事业单位变革创新体制机制,进而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以适应制度变迁的过程。也就是通过改革重新确立企业的文化市场主体地位,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发展壮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过程。而当前,我们正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其本质上就是以制度创新为抓手,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整个社会的制度体系进行全面、根本性的变革,从而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 文化作为国家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经济问题,又是政治问题。 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有着极其重要意义。文化体制改革可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有效应对思想文化领域重大挑战的迫切需要,是永葆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战略举措,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内在要求,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课题,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主动的重要保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 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经过三十多年的探索,在很多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由于文化体制改革没有现成的模式或样板,所以这种改革仍是一种“试错性”改革,失误和偏差在所难免。 强势行政介入模式与疲软的市场。政府在我国文化体制改革中一直扮演着主导角色,行政手段是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主要手段,强势行政干预成为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主要推手。强势行政介入所产生的积极效应需要以政府介入到位为前提,这样在文化体制转轨过程中出现的代理人危机也可以得到缓解。然而,文化体制改革中的强势行政干预模式具有一定的隐患,不可忽视。 制度与政策的短缺、滞后与虚置。从实际的运行来看,仍然不能满足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在保障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制度和政策上还存在着许多不健全、不

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

精心整理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文化体制改革是我国全方位改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任务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总体要求, 年), 加了改革试点。2005年12月,《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下发,2008年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出台,文化产业迅猛发展。 通过改革,我们逐步形成了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培育了一大批新型文化市场主体,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文化市场更加活跃,文化

产品和文化服务走出国门,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十一五”时期,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速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速,2012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8071亿元。但同时,也存在着管办不分、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政资不分、条块分割等传统文化体制的弊端,我们必须着力解决投入不足、机构设置不合理、体制机制创新不够等突出 、“西 “单 济、政治、文化安全的及其严重的威胁。 可见,全球化不仅是经济战略问题,更是文化战略问题。为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应有的市场份额,有效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我们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强文化建设。 二、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具体要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动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必须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完善文化管理体制 界,依法加以监管,打击网络违法犯罪,消除阴暗面,正确引导舆论,更多地释放“正能量”。 (二)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文化繁荣发展越来越离不开市场,越来越需要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因此,必须加

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讲话

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讲话 在全县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暨“一局一台一队”授牌仪式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既是对我县文化体制改革阶段性工作的总结,也是对下阶段改革任务的安排部署。规格很高、意义重大。我县的文化体制改革分三步进行,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第一步,我们按照“一局一台一队一站”模式,对文体局、广电局、电台、电视台进行合并重组,打响了我县文化体制改革的第一战,为全县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开好了局,铺好了路。在此,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对长期奋战在文化战线的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对新设置的三家单位挂牌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刚才艳霞部长就我县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作了一个很好的报告,我都赞成,希望同志们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就如何推进全县文化体制改革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转观念,提认识,抢占文化发展先机 改革创新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由之路,而解放思想是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根本武器。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改革是大势所趋,早改占先机、不改没出路。我们要改变重经济轻文化的思想和抓文化只投入无效益的观念,树立抓文化就是抓发展的理念。要在意识观念、发展路径等方面进一步解放思想,紧紧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解放发展文化生产力,努力培育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文化主体和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增投入、强服务,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目的就是要通过公益性文化事业服务的最优化,不断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我们要建立财政性文化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保证公益性文化事业财政投入总量持续增长,加大对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纪念馆、广播电视台和县建设的投入,加强社区和居民小区文化设施建设,强化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室的建设,扶持体现地方特色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要优化财政投入的结构和方式,逐步推行项目资助和政府订单制,在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深化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实现由“养人”向“养事”的转变,坚持在发展中搞活,在搞活中发展,不断提高为群众服务的水平。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发展繁荣》(二)下考试答案

考试标题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发展繁荣》试卷 本试卷共有判断题 10 道,单选题 20 道,多选题 10 道,总分 100 分,60 分及格。 所属课程 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发展繁荣》(下) 倒计时 40:31 一、判断题 (10 道) 1.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 正确 错误 2. 文化产业的发展无需要重视渠道建设。 正确 错误 3. 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数字技术带来了新文化生产的变革。 正确 错误 4. 中国文化“走出去”仅仅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正确 错误 5. 党的十四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化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 正确 错误 6.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 正确 错误 7. 我国演艺院团改革遇到极大阻力的原因之一是财政补助不确定。 正确 错误

8. 公益性与经营性是一块硬币的两面,较易将其进行严格划分。 正确 错误 9. 传统媒体在某些重大事件中的反应滞后,因此有这样一种说法,即中央党报不如地方党报,地方党报不如都市类报纸,都市类报纸不如网络。 正确 错误 10. 文化产业的重点工作首先是确立正确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理念。 正确 错误 二、单选题(20 道) 1. 台湾地区颁布的()中提到:“源于创意或文化积累,透过智慧财产之形成及运用,具有创造财富与就业机会之潜力,并保证全民美学素养,使国民生活环境提升之产业。” A.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法》 B. 《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C. 《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 D.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2. “十一五”期间文化事业费增长势头明显,全国文化事业费总计1220亿元,年均增长19.3%,是“十五”时期的(),为改革开放以来增速最快的时期。 A. 0.7倍 B. 1.5倍 C. 2.5倍 D. 4.6倍 3. 2010年,我国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 A. 0.02% B. 0.36%

文化产业工作总结

安远县2010年上半年文化产业工作总结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文化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县文化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打造江西文化大县,争创全国文化先进县”的总体目标、开拓奋进、创新思路、齐心协力,团结奋斗,为推动我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安远新跨越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现将今年上半年我县文化产业发展情况及招商引资工作总结如下: 一、文化产业情况 今年以来,我县以重大节假日为契机,组织开展了各类文体活动,演出市场也随之激活,文化市场、传媒业、文博业、图书影视业均得到发展。 1、产业氛围日益浓厚。 2010年群文活动亮点频现,不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有创新、有实破。首先是节庆活动多姿多彩,春节期间系列文化活动拉开了节庆活动序幕,采茶戏经典剧目巡演、瑞龙拜年、写春联送春联活动、根雕石艺作品展、迎新春摄影展、春联创作大赛、“迎新春电影周”活动以及“迎新春读好书”活动等文化大餐,奉献给城乡有民,此外还组织参加了全市民间民俗展演活动,举行了“国际文化遗产日”图片展、组织开展了“五〃一”、“六〃一”活动,营造了喜庆,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为群众的节日生活增光添彩。其次是开展送戏下乡活动,上半年已组织送戏下乡61场,反响热烈。三是群众文化队伍日益壮大,群文活动更加活跃,具有参与面广,普及性强,积极性

高的特点,全县目前已建各种业余文艺团体18个,文艺协会8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乡大堂音乐”乐队。 2、市场主体日益壮大。 县城宾江广场以及乡镇文化广场的使用运转,为流动演出提供了有利平台。今年以来,全县共演出80余场,观众达5.6万余人次。同时我们坚持以依法行政为手段,以规范管理为重点,以促进发展为主题,以诚信服务为主线,认真管好管活文化市场。到目前为止,全县文化经营单位136余家,其中歌舞娱乐场所14家、网络经营单位22家、音像制品经营户12家,图书报刊11 家、电子游戏经营场所15家、打字复印10家、广告设计8家、棋牌室37家、文艺培训业10余家,总投资1000多万元,年上交税收580多万元,形成了多门类、多层次、多元投资的文化娱乐市场,特别是歌舞娱乐、网络、音像已经成了我县文化产业重要支柱行业。 3、新兴领域日益拓展。 为有力促进广电事业,我们加大了投入力度,对城乡网络进行了改造,取得实质性进展。到目前为止已发展农村用户1万余户;城网改造已完成2万余户网改工作,网改后不仅增加了收视频道,而且传输信号稳定,图像更加清晰。目前,我县拥有广播电视台1个,广电网络公司1个,开辟了安远县人民政府网;各类打字、复印、印刷企业30多家。城乡联网工程进展顺利,全县各类有线电视用户近2万户,电视综合覆盖率95%以上,广告点歌等业务收入有明显增长。 4、文化体制改革整体推进 今年6月初,我县完成了县文化和广播电影电视局的组建工作,把文广资源进行了有效整合,拟成立县文化和广播电影电视综合执法稽查大队,将新闻出版、文化市场、文物市场以及广播电视行政执法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试题)

一、判断题(10道) 1.文化单位主要包括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 正确 错误 2.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 正确 错误 3.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 正确 错误 4.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数字技术带来了新文化生产的变革。 正确 错误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文化建设相对滞后。 正确 错误 6.由工业社会向消费社会转型,也需要文化产业发展。 正确 错误 7.中国文化“走出去”仅仅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正确 错误 8.目前,我国动漫、网络游戏等新业态,民营资本占99%。 正确 错误 9.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 正确 错误 10.文化产业的发展无需要重视渠道建设。 正确 错误 二、单选题(20道) 1.目前,我国国有文艺表演团体有()多家。 A.1000 B.2000 C.4000 D.9000 2.2010年,我国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 A.0.02% B.0.36% C.0.67% D.0.88%

3.截止到2010年年底,全国农家书屋30万家,乡镇文化站()万个。 A.2.67 B.5.78 C.7.92 D.10.11 4.党的()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 A.十四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十七大 5.2002年,全国2861个县,有()没有图书馆。 A.152个 B.252个 C.489个 D.752个 6.目前,我国民间电影制作单位约270家,国有电影制作单位38家,民营制作电影部分占()。 A.43% B.60% C.80% D.92% 7.()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受法律或道德约束,不能将盈余分红。 A.慈善组织 B.营利组织 C.非营利组织 D.行政法人制度 8.()是指通过吸引而非强制来实现目标的能力,是无形力量。 A.国家实力 B.硬实力 C.软实力 D.巧实力 9.2008年全国文化部门艺术表演团体演出()万场次。 A.41 B.55 C.69 D.73 10.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A.十四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十七大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意义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要性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维护安定团结政治局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需要。面对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我国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及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就必须在我们党领导文化工作丰富经验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文化改革发展新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进一步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顺利实 现“十二五”时期发展目标的需要。“十二五”规划提出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的总要求,并对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作出了部署。做大做强我国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符合科学发展理念,有利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切实解决当前文化建设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不容置疑,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束缚文化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只有加快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切实解决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才能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扭转文化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的状况,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顺利实现,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如何才能更好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呢?

文化体制改革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文化体制改革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 的重要意义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在这场变革中,文化建设,特别是文化产业的振兴,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大力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和文化产业发展,必须通过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来落实和保障。我们要正确、全面地理解新形势下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现实意义,我体会主要应把握以下五点: 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促进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有利于拉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有利于扩大就业和创业。我们必须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培育大批合格文化市场主体,构建健康有序的文化市场环境,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进一步扩大内需、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我们必须通过文化体制改革,在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同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性、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显著增强经济发展中文化含量的迫切需要。当今世界,经济与文化越来越融为一体。我们必须加大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力度,激发文化发展创新的活力,为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提高文化领域自主创新能力的需要。只有实现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才能为我们在文化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我们必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步伐,大力推进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利用先进技术培育、发展和传播先进文化。

五、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拓展国际发展空间的迫切需要。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提供了新的机遇。我们必须加大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力度,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大力推动文化企业、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 以上认识是基于党的十六大以来文化体制改革实践的经验总结。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过程中,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逐步形成了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推进我国文化发展的规律性认识。那就是必须遵循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轮驱动、两翼齐飞的基本思路。一方面,按照“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为骨干,以基层为重点,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方针,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体现公益性、均等性、基本性和便利性,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另一方面,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消费需求。这个思路,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形成的新的文化发展理念,是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结果,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出发得出的结论,充满了辩证法。前一段有文章议论所谓“中国文化的产业化和市场化问题”,我要明确地说,这个提法是片面的、不科学的,不存在整个文化被市场化的问题。在实践中,我们要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在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质量的同时,大力振兴文化产业,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拉动居民文化消费,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贡献。 第二题《二、主要措施

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上)

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上) 韩庆祥 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博导 十七届六中全会的总体精神 同志们,今天我讲的题目是“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10月15号到18号,中央召开了十七届六中全会,主题是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个会议刚刚闭幕,现在全国各地都围绕公报的一些基本精神在认真学习贯彻和领会。如何来把握这个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基本精神呢,我想今天我讲的思路先总体上把这个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基本精神三言两语给大家交代一下;然后讲一讲我们今天为什么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个问题涉及到文化自觉的问题。然后接下来就把我们十七届六中全会里边的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些重要问题讲一讲,这实际上是回答什么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问题。最后我们再来讲一讲如何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是讲的文化这个自信的问题。在第二个问题当中着重讲的是核心价值体系。 我首先三言两语把十七届六中全会一个总体精神给大家概括一下。十七届六中全会总体来讲它主要谈了文化强国、文化理念、文化体制、文化市场、文化产品、文化竞争、文化传播、文化创新和文化繁荣的问题。所有关于文化的一些基本问题十七届六中全会都涉及到了,而这些问题也是大家在思考的时候、实践的时候经常遇到的一些焦点问题、根本问题。 在这些问题当中,也有一些亮点,关于文化体制改革在这个六中全会之前我们也讲过,包括我们总书记“七一”讲话里面也讲过,十七大报告里面也讲过,但是关于文化体制改革实现大发展、大繁荣第一次完整地准确地深入地阐述和阐发应该说六中全会还是第一次。 所以在这个六中全会里边关于文化体制改革有一些亮点,有这么五个亮点。第一个亮点是如何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是六中全会特别强调的一个亮点。 第二个亮点就是把文化问题上升到国家的战略层面来考虑,按照六中全会就提出这么一个大判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个论断应当说是六中全会第一次正式提出而且加以阐发的,这是第二个亮点。 第三个亮点是正确处理经营性文化与公益性文化之间的关系。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我们以前一段时期在实践当中在理论探讨当中是大家最关心的一个难题问题、焦点问题。在实践层面出现不少问题,恐怕跟这种关系处理不好有关,所以十七届六中全会围绕着经营性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

论题:浅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浅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摘要:文化建设作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一起构成“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以党的中央全会的形式专门讨论文化的发展和改革问题,指出了新时期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深入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这个新的历史背景条件下,如何推进文化的发展是事关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重要问题。如何深化,如何发展,如何繁荣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这是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民族和社会发展方向的问题,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时代使命。 关键词:中国特色色会主义文化文化建设文化体制改革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性因素,可以深刻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进程,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在当今全球化的环境下,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才是最终的竞争。一个国家,当它的文化比物质和资本有更强大的吸引力和力量的时候,经济产业和产品都体现着一种文化品格的时候,才能说这个国家的经济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才能具有可持续发展和持续创造财富的能力。 一、当前提出深化文化体制动因探析和改革的重大意义 1、当前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动因探析 (1)、从国内层面来看,我国文化事业在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行了改革,在一定层面在加快了文化事业的进步。但是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间产生了负面效应,新技术革命推动下,互联网的普及以及数字化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使用频率使得文化传播方式发生了变化。加上现在正是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们要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为了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已经迈出关键步伐,我们要准确把握各族人民精神生活的新期待,要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和要素配置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使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提高我国文化的活力和竞争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2)、从国际层面看,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的崛起,促使经济与文化日益融合,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成为新的发展趋势,信息产业、文化产业等新兴产业迅速发展。而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全文)

关于《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 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2011年10月15日) 李长春 现在,我受中央政治局委托,就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有关问题向全会作说明。 一、关于全会研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问题的基本考虑 中央政治局决定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重点研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问题并作出决定,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第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进一步从战略上研究部署文化改革发展。党的十七大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战略部署,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全党全国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开创了文化建设新局面。中央政治局认为,面对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以及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召开一次全会对文化改革发展作出战略部署,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确定的重大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新形势下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第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十二五”时期奋斗目标,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需要进一步从战略上研究部署文化改革发展。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更加繁荣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十二五”规划纲要从推动科学发展的高度提出未来5年我国文化发展的目标任务,强调要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我们要顺利实现“十二五”时期奋斗目标、到2020年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必须

35年“文化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

35年“文化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团结人民、推动发展的精神支撑……[更多] (标题:宁夏文化体制改革渐显成效来源:西部时报20100306期杜晓明张钦)30多年前的“文化体制改革”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建国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化体制主要参考苏联模式并与当时的社会情况相接轨,产生了很多人才与艺术作品。[更多百度百科] 1979年10月,邓小平代表党中央在中国文化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提出了新时期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的一系列指导方针,为文化领域的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更多] 1980年,文化管理部门明确提出体制和管理制度改革的问题。从1983年国务院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部署文化体制改革。[更多] 198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批准文化部《关于艺术表演团体的改革意见》,部署对大中城市艺术表演团体进行布局结构调整,文化领域体制改革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1988年国务院批转《文化部关于加快和深化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意见》,倡导“双轨制”的改革思路。 1996年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第一次以党的重要决议的形式强调,改革文化体制是文化事业繁荣和发展的根本出路。文化领域体制改革工作在探索中不断推进。 1996年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提出了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和一系列方针。《决议》认为“改革文化体制是文化事业繁荣和发展的根本出路”。[更多] 2000年,“文化产业”一词被正式写入中央文件。[更多百度百科] 2002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定了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根据社会主

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调研报告

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调研报告 2008年10月24日 2008年3月因工作需要调到文化厅工作以来,我先后多次深入区直文化单位和部分市、县进行文化改革发展专题调研,通过听取汇报、实地考察、查阅资料并与部分文艺界专家学者和职工代表进行座谈的形式,对全区文化系统的改革发展状况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9月份以来,为身体力行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我专门对文化系统的体制改革工作进行了进一步疏理,形成此调研报告。 一、广西文化系统的基本情况和改革态势 (一)广西文化系统的基本情况 截止2007年12月,我区文化部门共有直属国有文化机构1712个,在职职工13659人。其中:文艺院团118个,在职职工4370人;公共图书馆100个,在职职工1479人;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15个,在职职工1505人;文化站1139个,在职职工2200人;博物馆59个,在职职工825人,其他文化单位及附属机构181个,在职职工3280人。 自治区文化厅共有直属国有文化机构28个,从业人员1622人。其中,文艺院团8个,在职职工744人;公共图书馆1个,在职职工184人;群众艺术馆1个,在职职工34人;博物馆3个,在职职工145人;艺术创作研究机构2个,在职人员43人;中等艺术学校1所,在职职工116人;演出中介机构1个,在职职工70人;国有文化企业2个,在职职工122人;其他文化单位及附属机构9个,在职人员194人。 就总体而言,经过建国以来近6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区已基本形成了体系较为完整、门类较为齐全的国办文化机构格局,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通过调研、考察,发现文化单位“老、小、多、难”的特点非常突出: “老”——成立时间长,发展包袱重。区直28个文化单位中,成立于上世纪50—60年代的16个,成立于70—80年代的5个,90年代成立的4个,2000年以后成立的3个。离退休人员占区直单位人员总数的40%。发展包袱重,问题积累多,矛盾爆发点多,发展活力不足。 “小”——单位规模小,竞争能力弱。区直28个文化单位中,人员编制在100名以上的仅有4个,50—100名的9个,30—50名3个,30名以下的11个。单位规模偏小,综合实力不强,竞争能力较弱。

文化体制改革总结

文化体制改革总结 梁园区2016年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进展情况工作总结 梁园区作为全市四个文化产业发展试点县区之一,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认真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创新工作思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促进了全区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加快了我区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现将2016年度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2016年我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取得成效 2016年,我区为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加快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率先垂范,专业院团文化体制改革见成效。2016年,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关于加快国有院团体制改革的通知》和河南省文化厅《关于转发的通知》文件精神,四平调剧种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商丘市四平调剧团属于在地方戏曲、曲艺等国有文艺院团中,演出剧种属濒危稀有且具有重要文化遗产价值的事业单位,经批准可不再保留文艺院团建制,允许转为公益性的保护和传承机构,专门从事戏曲研究、传承和展演。按上述文件精神,商丘市豫剧二团与商丘市四平调剧团的职能相近、情况相似,

属于重复设置的机构,核销了其院团建制。但由于在人员分流等问题上存在诸多不安定因素,我区将该团问题报请区委、区政府研究,按照特殊问题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原则,核销了商丘市豫剧二团机构编制,将商丘市豫剧二团的人员编制55名,整建制转入了商丘市四平调剧团,与商丘市四平调剧团合并后划转为“商丘市梁园区四平调艺术研究中心”。转型后的“商丘市梁园区四平调艺术研究中心”机构规格相当于正科级,领导职数1正2副,人员编制75名,经费形式为事业差供。通过商丘市四平调剧团与商丘市豫剧二团的合并与划转的改革,即挽救和保护了稀有文化,也减少了很多改革成本,更妥善解决了存在的不安定因素。 2016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改革后的商丘 市梁园区四平调艺术研究中心,转变观念、理清思路,通过内部机制的改革调整,实行了演出绩效管理的办法,积极采取了市场化运作模式,努力创作精品剧目,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在豫、鲁、苏、皖四省打响了梁园文化“戏曲品牌”的知名度。一是全年在戏曲演艺市场进行了300余场次的演出活动。二是通过政府购买文化服务的政策,利用专项资金,购买优秀舞台艺术到全区各乡镇开展“农村文化活动”演出190余场次。为中心的生存发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出了显著成绩。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答案100分

考试标 题《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发展繁荣》试卷 本试卷共有判断题 10 道,单选题 20 道,多选题 10 道 总分 100 分,85 分及格。 所属课 程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发展繁荣》(下) 倒计时24:31 一、判断题(10 道) 1. 文化单位主要包括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 正确 错误 2. 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数字技术带来了新文化生产的变革。 正确 错误 3. 早在1980年时,我国的政府工作报告即提出要推动文艺体制改革。 正确 错误 4. 传统媒体在某些重大事件中的反应滞后,因此有这样一种说法,即中央党报不如地方党报,地方党报不如都市类报纸,都市类报纸不如网络。 正确 错误 5. 报刊、纸质图书、电视等夕阳产业发展的先天不足,制约了国有文化单位的做大做强。 正确 错误 6. 文化产业的重点工作首先是确立正确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理念。 正确 错误 7. 我国演艺院团改革遇到极大阻力的原因之一是财政补助不确定。 正确 错误

8. 公益性与经营性是一块硬币的两面,较易将其进行严格划分。 正确 错误 9. 当前我国要不断完善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严厉打击各类盗版侵权行为,促进国家文化创新能力建设。 正确 错误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文化建设相对滞后。 正确 错误 二、单选题(20 道) 1.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国家()。 A. 硬实力 B. 软实力 C. 巧实力 D. 硬实力和巧实力 2. 21世纪第一个十年我国出台了若干重要文件,如2006年年出台了()。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 B. 《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C. 《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 D.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3. 据统计,日本占世界文化贸易进出口额比例为()。 A. 42.60% B. 10% C. 1% D. 3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