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武汉大学893地图学考研历年真题及答案 国重实验室GIS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制图学考研

武汉大学893地图学考研历年真题及答案 国重实验室GIS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制图学考研

武汉大学893地图学考研历年真题及答案 国重实验室GIS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制图学考研
武汉大学893地图学考研历年真题及答案 国重实验室GIS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制图学考研

武汉大学_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攻读硕士培养方案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的基本理论,坚决拥护四项基本原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科学道德,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勤奋学习,学风端正。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知识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了解摄影测量与遥感学科的进展与动态,掌握摄影测量、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高新技术及数据获取原理等,能独立承担本专业科研和教学任务,具备组织科研项目或工程生产的能力。 3.能较熟练地利用一门外语阅读专业文献和撰写科研论文。 4.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 主要研究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法和软件开发方法等,多维动态地理信息的数据管理和应用方法、动态地理信息系统的模拟和可视化等,移动地理信息系统的软件开发技术、数据传输技术、自适应性可视化技术等。 2.地理信息可视化与虚拟现实技术 主要研究地理信息的动态可视化方法和模型、虚拟现实技术,网络环境下地理信息可视化的数据模型、数据结构、数据传输方法、快速浏览方法等。 3.地图认知的理论方法与应用 主要研究地理空间数据多尺度表达方法、地图认知理论和方法、地图空间认知模型及计算方法、基于地图模型的可视化地学分析方法等。 4.时空数据建模与分析 利用时空相关和时空逼近等理论,研究长时间序列的地图、遥感影像和地理空间数据中时空数据结构化建摸、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方法,支持地理信息智能服务的建立。 5.数字(智慧)城市技术方法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地图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地图学基础复习要点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XX 第一编地图与地图学 一、地图的基本知识 1、地图的基本特性:a、由特殊的数学法则产生的可量测性(地图投影、地图比例尺、地图定向)b、由使用地图语言表示事物所产生的直观性(地图符号、地图注记)c、由实施制图综合产生的一览性(地物选取、图形化简) 2、地图定义: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其它星体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使用地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缩小反映在平面上,反映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数量和质量特征及其在时间中的发展变化 3、数字地图:存储于计算机可识别的介质上,具有确定坐标和属性特征,按照特殊数学法则构成的地理现象离散数据的有序组合。 4、地图分类:1)按内容分类:a、普通地图:是以相对平衡的程度表示地表最基本的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地图。它以水系、居民地、交通网、地貌、土质植被、境界和各种独立目标为制图对象。b、专题地图:是根据专业的需要,突出反映一种或几种主题要素的地图,其中作为主题的要素表示的很详细,其他的要素则围绕表达主题的需要,作为地理基础概略表示。(自然地图、人文地图、其他专题地图)(2)按用途分类:a、通用地图:为读者提供科学和一般参考的地图。如:地形图、挂图等。b、专用地图:为各种专门用途制作的地图,他们是各种各样的专题地图。如:航海图、教学图等。 5、国家基本比例尺:1:5000、1:1万、1:2.5、1:5万、1:10万、1:25万、1:50万、1:100万共八种 6、古今中外地图简史:魏晋裴秀(世界最早的完整制图理论)→《禹贡地域图》《方丈图》唐代贾躭→《海内华夷图》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清朝康熙年间→《皇舆全览图》实测清末魏源→《海国图志》托勒密→《地图学指南》 7、地图的基本内容:(1)数学要素:控制点、坐标系统、比例尺、地图定向(2)地理要素:普通地图——自然要素(水系、地貌、土质和植被)、人文要素(独立地物、居民地、交通网、境界线)专题地图——地理基础要素、主题要素(3)整饰要素——是一组为方便使用而附加的文字和工具性资料,对主要图件在内容与形式上的补充:图名、图号、接图表、外图廓、分度带、图例、坡度尺、三北方向、图解和文字比例尺、编图单位、编图时间和

武汉大学地图学试卷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地图学》试卷A 一、判断题(20’每题2’) 1、图号为K53E023006的地图是1﹕5万比例尺地形图。() 2、沈括最早提出了制图六体。() 3、海水深度是从平均海水面向下计算的。() 4、圆锥投影的等变形线是放射状的。() 5、我国1:2千的普通地图是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 6、用比率符号表示数量时是根据符号的面积比计算的。() 7、地图图面上图形所处的位置不会影响其视觉重量。() 8、色光的混合是加色法混合。() 9、实地上河流的密度愈大,其选取标准定的愈低。() 10、陆地上的等高线是封闭的连续曲线。() 二、名词解释(30’每题5’) 1、数字地图 2、变形椭圆 3、普通地图 4、范围法 5、量表系统 6、地图适宜载负量

三、问答题(40’) 1、简述地图的三个基本特性? 2、按照变形性质,地图投影如何分类? 3、等高线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4、质底法和范围法的区别是什么? 5、图形视觉感受的认识过程? 6、计算机地图制图的成图过程是什么? 7、当境界线以河流分界时其图形如何描绘? 8、制图数据的来源有哪些? 四、综述(10’) 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地图学》试卷B 一、判断题(20’) 1、图号为K49D005012的地图是1:5万比例尺地形图() 2、等角割圆锥投影两条标准纬线之间的长度比为1() 3、海水深度是从平均海水面向下计算的() 4、地图图面上图形所处的位置不会影响其视觉重量() 5、陆地上的等高线是封闭的连续曲线() 6、实地上河流的密度愈大,其选取标准定的愈低()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GB[含参考答案]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含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发展的实质是() A.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 C.运动和静止的相对统一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正确答案】D 2.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 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 【正确答案】A 3.世界上本没有鬼,可是人们能画出牛头马面人身等各种各样的鬼的图形来,这仍然表明() A.意识的内容来自人脑 B.意识的内容来自主观能动性 C.意识的内容来自人的思维活动 D.意识的内容来自外部世界 【正确答案】D 4.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是变化的 C.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D.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正确答案】A 5.价值的客观性在于(BCD) A.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价值的客观性

B.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 C.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具有客观性 D.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结果具有客观性 6.在商品经济中,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的支出必须借助于(A) A.具体劳动 B.剩余劳动 C.商品的生产形式 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呈现出周期性的原因在于(B) 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 C.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周期性 D.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 8.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它是() A.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 B.商品的社会属性 C.交换价值的基础 D.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9.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客观必然性是由() A.社会再生产的规律决定的 B.社会再生产的形式决定的 C.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的 D.竞争规律决定的 10.资本积累.积聚和集中的相互关系是() A.资本集中是资本积累的直接结果 B.资本积聚是资本积累的实现条件 C.资本积聚有利于资本集中 D.资本迅速集中会加快资本积累 11.资本主义政权的分权制衡是指() A.立法权 B.管理权 C.行政权 D.司法权 二、单选题 12.尽管微博简短和情绪化的表达方式容易成为谣言滋生的温床,给公众与社会和谐带来不少困扰,但如果能加强管理,完善法制,塑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微博可以为人们“参政议政”提供一个更便捷有效的通道。这说明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辩证统一的 B.主次矛盾是辩证统一的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D.要用全面.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武大城乡规划历年考研试题分类整理

武大城乡规划历年考研试题分类整理(2001-2012) 规划前沿问题 1. 怎样加强人居环境特色的可持续性规划?(问答03) 2. 结合你所熟悉的城市,指出其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如何更好地处理城市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论述03) 3. 谈谈经济全球化将给我国城市规划带来哪些影响?(论述04) 4. 提出中国社会持续存在的社会分化而形成的城市空间分异现象的看法。(论述07) 5. 论述城市环境容量与城市发展的关系。(论述08) 6. 中国城市发展和西方发展模式的比较。(论述08) 7. 西方国家城市蔓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中国当代城市扩展与西方城市蔓延有何类似与不同?(论述11)中外城市建设史 中建史 1.画出元大都、明清北京城平面布局图,指出其布局特点及对当代城市建设的影响。(问答03) 2.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于何时,其主要规划思想是什么?(简答04) 3.中国古代的城市中居住区称“________”。(填空05) 4.《周礼.考工记》关于城市规划的理论是什么?并根据其思想绘制草图并进行说明。(简答05) 5.《考工记》记载:___________说明道路宽度有等级。(06) 6.简述荆州古城位置变化的历史。(简答06) 7.以北京为例论述中国古代城市的规划布局艺术与规划思想。(论述06) 8.简述《周礼.考工记》的城市规划思想对中国古代城市型制的影响。(简答07) 9.南朝都城________位于今天的_______。(填空07) 10.中国古代城市中居住地段称为__,宋代建造房屋供外国人居住的地段称为_。 11.平江,是历史上______时期,_______城的名称。(填空08) 12.清代平遥及太谷城市___的中心,清代景德镇是___中心城市。(填空08) 13.绘制历史中西安附近都城位置变迁图,并简述都城与环境的关系及各都城之间的位置关系。(简答08) 14.咸阳位于今天的_______市,是历史上______的都城。(填空09) 15.中国古代的城市居住区称______,宋代以后城市中的市有多种形式,西南地区称________。(填空09) 16.论述泉州宋元时期繁荣发展以及明代以后衰败的原因。(论述09) 17.南宋都城为______,也即是今天的______。(填空10) 18.简述中国古代城市中塔、阁楼在城市中的布局及其作用,举例并绘制简图说明。(简答10) 19.《考工记》记载:___________,说明周代王朝道路宽度是有分级制度的。(填空11) 20.汴梁是我国当今市(填空12)

历年考研《马原》试题库完整

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再一次报告中以“一支粉笔多长为好”为例来讲解他所倡导的选法,对此,他解释道:“每支粉笔都要丢掉一段一定长的粉笔头,但就这一点来说愈长愈好。但太长了,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容易折断。每断一次,必然多浪费一个粉笔头,反而不合适。因为就出现了粉笔多长最合适的问题——这就是一个优选问题。 所谓优选问题,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就是要[C] A.注重量的积累B.保持物质的稳定性 C.坚持适度原则D.全面考虑事物属性的多样性2.社会存在是指省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它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最能集中体现人类社会性质的是[D] A.社会形态B.地理环境 C.人口因素D.生产方式 3.马克思把商品转化成货币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熟,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占有者”。这是因为只有商品变为货币[D] A.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 B.价值才能转化为使用价值 C.抽象劳动才能转化为具体劳动 D.私人劳动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 二、多项选择题。 17.1971年迪尼斯乐园的路径设计获得“世界最佳设计奖”,设计师格罗培斯格却说,“其实那不是我的设计”,原因是在迪斯尼乐园主体工程完成后,格罗培斯格暂停修乐园里的道路,并在空地上撒下草种,5个月后,乐园里绿草茵茵,草地上被游客走出了不少宽窄不一的小路,格罗培斯格根据这些行人踏出来的小路铺设了人行道,完成了“优雅自然、简捷便利、个性突出”的优秀设计,格罗培斯格的设计智慧对我们认识和实践的启示是[AB] A.要从实践中获得灵感B.要尊重实践的要求C.不要对任何自然事物做改变 D.要求对事物本来的面目做直接反映 18.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一种新型的垄断资本,即金融资本。在金融资本形成的基础上,产生了金融寡头。金融寡头操纵、控制社会的主要方式由于[ABC] A.通过“参与制”实现其在经济领域中的统治 B.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实现其对国家机器的控制C.通过政策咨询机构影响和左右内外政策 D.通过新闻媒体实现国民思想意识的统一性 19.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很多西方人感叹这一经济危机从根本上仍未超出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精辟分析,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科学分析的原创性主要是[AB] A.指明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 B.提示造成相对过剩的制度原因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C.指出经济危机的深层根源是人性的贪婪 D.强调政府对经济危机的干预是摆脱经济危机的根本出路20.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思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奠定这一飞跃的理论基石是[CD] A.阶级斗争说B.劳动价值论 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论 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1894年1月3日,意大利人卡内帕给恩格斯写信,请求他为即将在日内瓦出版的饿《新纪元》周刊的创刊号题词,而且要求尽量用简短的字句来表述未来的社会主义纪元的基本思想,以区别于伟大诗人但丁的对旧纪元所作的“一些人统治,另一些人受苦难”的界定。恩格斯回答说,这就是:“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段话表明,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是[A] A.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B.实现人类永恒不变的普适价值 C.建立一个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大同世界 D.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性王国 2.有一则箴言:“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坚持就是胜利”的哲理在于[C] 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 B.肯定中包含着否定的因素 C.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D.有其因必有其果 3.右边这张照片反映出由于气候变暖,北极冰盖融化,致使北极熊无处可去的场景,颇具震撼力。它给我们地球上的人类发出的警示是[D] A.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人与人之间一切社会关系的核心 B.生态失衡已成为自然界自身周期演化不可逆转的趋势 C.自然地理环境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决定力量 D.生态环境已日益成为人类反思自身活动的重要前提 4.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这是因为[C] A.资本家购买的是劳动力的价值 B.劳动力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C.货币所有者购买的劳动力能够带来剩余价值 D.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能够在消费过程中转移到新的商品中去二.多项选择题。 17.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商务印书馆先后出版了多个版本的《新华字典》,除了一些旧的词条,增加了一些新的词条,并对若干词条的词义给了修改。例如1971年版对“科举”这个词的解释是:“从隋唐到清代的封建王朝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而设立分科考生文武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1992年版删去“反动”二字,1998版又删去“为了维护其统治而设”,直到2008年版删去了这句话。一本小字典记载着词语的发展变化也记录了时代前进的印证,字典词条释义的变化表明人们的意识[ACD] A.是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B.取决于词语含义的改变 C.随着社会生活变化而变化 D.需要借助语言这一物质外壳表达出来 18.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证明[CD] A.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 B.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 C.社会实践的需要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 D.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 19.有一则寓言讲到:狐狸把鱼汤盛在平底的盘子里,请仙鹤来和它一起“平等”的喝鱼汤,结果仙鹤一点也没喝到,全被狐狸喝去了。这个寓言给人们的启示是,尽管资产阶级宣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是[ACD] A.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 B.这种形式上的平等既是资本主义的本质 C.它的实质是将劳资之间经济利益的不平等合法化 D.这种平等的权利是建立在财产不平等基础之上的权利 20.1989年,时任美国国务院顾问的弗朗西斯□福山抛出了所谓的“历史终结论”,认为西方实行的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社会形态进步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的统治形式”。然而,20年来的历史告诉我们,终结的不是历史,而是西方的优越感。就在柏林墙倒塌20年后的2009年11月9日,BBC公布了一份对27国民众的调查。结果半数以上的受访者不满资本主义制度,此次调查的主办方之一的“全球扫描”公司主席米勒对媒体表示,这说明随着1989年柏林墙的倒塌资本主义并没有取得看上去的压倒性胜利,这一点在这次金融危机中表现的尤其明显,“历史终结论”的破产说明:[BCD] .学习帮手.

武汉大学历年考研试题

武汉大学历年考研试题 200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分子生物学科目代码:879 一、名词翻译与解释(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Missence mutation polysome Non-Watson-Crick base pairing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Shine-Dalgarno sequence tmRNA allostery activation Blue-white screening Attenuator 二、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请描述两个经典实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2、翻译过程中需要哪四种组分?它们的功能是什么? 3、在遗传物质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中如何确保其准确性? 4、真核细胞转录和加工中哪些过程是相偶联的?它们是如何偶联的? 5、酵母双杂交技术是利用其什么特点建立起来的?在科学研究中有什么作用? 三、论述题(共4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

1、在真核生物转录中,有哪三种序列构成核心启动子?请说明Ⅱ型启动子中有哪些因子构 成起始复合替,除了这些还有哪些是构成复合体所必须的?它们各有什么功能? 2、人的基因组大概有2.5~3万个基因,但它们构成的生物体蛋白质种类却有20多万种。 人的基因组是怎样以有限的基因形成如此多的蛋白质的? 3、有一研究生想使他所感兴趣的一大肠杆菌的基因严格受碳源控制,在葡萄糖供应时,该基因不表达,当供应乳糖时,该基因大量表达?你如何帮助他实现这种想法?依据是什么? 4、miRNA在癌细胞中有的高水平表达,有的低水平表达。请解释什么是miRNA?并推测上面两种类型的miRNA各有什么生物学功能?有一种miRNA-21在癌细胞中高水平表达, 请设计实验得到该miRNA的生物学功能。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考研试卷】 武汉大学 200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分子生物学科目代码:475 一、名词翻译与解释(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Transcriptome 2、Translesion replication 3、Riboswitch 4、Synonymous mutation 5、Tandem gene cluster 6、Frameshift 7、Nucleosome positioning 8、Non-autonomous transposon 9、Holliday junction

马原期末试题B及其答案

马原期末试题B及其答案 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

201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期末考试试题(B) 专业姓名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所具有的不可遏止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它是社会科学的最新成就)同革命性结合起来,并且不仅仅是因为学说的创始人兼有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而偶然的结合起来,而是把二者内在的和不可分割地结合在这个理论本身中。 列宁这句话说明() A.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B.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科学性。 C.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革命性。 D.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政治立场。 (2)“科学的社会主义就是从此开始,以此为中心发展起来的。”(注: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70年版,第201页。)这说明() A.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B.阶级斗争学说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C.社会基本矛盾学说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D.群众史观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3)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指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用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他还说:“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根本的原则”。邓小平同志早在1978年就强调:“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 上述论断说明() A.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B.马克思主义是对人类文明的继承与创新 C.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 D.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方法 (4)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生过一个因为地图错误而导致惨重损失的事件。1943年11月,美军准备在日本占领太平洋上的小岛塔腊瓦登陆。由于当时美军指挥部使用的是一张100多年前绘制的旧水图,结果美军登陆舰到达塔腊瓦岛海岸时,已淤浅的港湾致使登陆舰不能靠岸,海军陆战队士兵只得涉水登陆,美军部队暴露在日军火力面前,成了日军炮火无情攻击的目标。这张过时的旧水图,使美军付出了伤亡3000多名士兵的高昂代价。 这件事情说明() A.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 B.美军指挥部瞎指挥是战争失利的重要原因 C.历史与逻辑一致原理的重要性 D.调查研究的重要性

武汉大学行政管理历年考研真题

武汉大学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行政管理学 一、名次解释(5*4) 1、名誉市长制 2、例外原则 3、行政协调 4、头脑风爆法 5、责任行政 二、判断说明(5*5) 1、行政职能具有动态性 2、古德诺对政治—行政二分法的兴趣主要在于政治与行政分离 3、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之间关系的唯一表现形式就是行政环境对行政管理的制约。 4、行政执行具有强制性。 5、公共产品具有排他性特征。 三、案例分析(15) 据有关资料介绍,一个先进镇坦言,担任此职务实属不愿意。因为这个镇太“富”了……前任为了追求"政绩",在统计报表上作了手脚,造成了该镇十分富裕的假象,不久又到县里做了局长。这位新镇长认为,如果想追求“政绩”,很简单,只需照着前任的样子,在其基础上继续在报表上弄虚作假就是了。但如果这样做,就会增加农民负担,恶化政民关系,也对不起自己的良心。但如果不这样做,老老实实上报,短期内不但没有政绩,还会给上级留下一个“工作不力”的印象,进而会直接影响到自己的发展前程。于是乎,也只得跟着弄虚作假、

浮夸虚报。 试运用行政管理学的有关理论分析该案例说明了什么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何在?你认为应当怎样解决该案例所反映的问题? 四、简答(5*10) 1、简述当代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基本趋势。 2、法约尔是如何理解“管理”这个概念的? 3、简述行政程序法定化的重要意义。 4、行政领导者的创新能力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5、奥斯本认为政府组织与企业组织的主要区别何在? 五、论述(2*20) 1、韦伯的官僚知论评析。 2、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试论应当如何正确处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权利配置关系。 综合知识 一、辨析题(指出二者的联系和区别。5*10) 1、乡人民政府与镇人民政府 2、法治(Rule of law)与用法来治(Rule by law) 3、羁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4、直线职权与参谋职权; 5、系统议程与政府议程 二、简答题(5*15)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主要有哪些职权?

100道马原选择题(答案修正版).

马克思主义基础原理概论(历年考试相关资料)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继承的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核”是(B )A、辩证法思想 B 、唯物主义思想 C 、可知论思想 D 、决定论思想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D ) A 、古希腊罗马哲学; B 、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 、法国启蒙哲学; D 、德国古典哲学 3、“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 C ) A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基本容; B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功能作用;C、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理论品质;D、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实践基础4、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有(ABCD ) A 、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 B 、现代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C 、以三大发现为代表的近代自然科学新成就; D 、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日益锐化; E 、现代西方哲学 5、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有(BCD ) A 、控制论; B 、细胞学说; C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D 、生物进化论; E 、信息论 6、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 ) A 、客观实在性; B 、运动变化性; C 、可知性; D 、广延性 7、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 D ) A 、容和形式的关系; B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C 、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D 、绝对和相对的 8、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东西而已,这表明( B )

A 、人脑是意识的器官和源泉; B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 、观念和物质没有本质区别; D 、意识是人脑产生的特殊物质 9、庄子提出“是亦彼也,彼亦是也”。他只强调事物的联系,否认事物之间的区别,这是一种( B ) A 、唯心主义观点; B 、唯物主义观点; C 、相对主义观点; D 、形而上学观点 10、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是( B ) A 、普遍性和特殊性; B 、斗争性和同一性; C 、绝对性和相对性; D 、变动性和稳定性 11、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提示事物发展状态和形式的规律是 (C ) A 、否定之否定规律; B 、对立统一规律; C 、质量互变规律; D 、容决定形式的规律 12、下列选项中,体现坚持适度原则的是( A )A 、掌握火候,适可而止;B、知彼知已,百战不殆;C、兼听则明,偏信则暗;D、城门失火,殃及池鱼13、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唯心主义的主要错误是( C ) A 、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B 、主物质和意识都是世界的本原; C 、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D 、抹煞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14、“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句话强调的是时间的 ( D ) A 、客观性; B 、无限性; C 、方向性; D 、一维性 15、任何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 A ) A 、主观反映; B 、歪曲反映; C 、虚幻反映; D 、正确反映 16、在世界的统一性问题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义的共同之处在于二者分别认为( A )A 、世界万物在一个共同的本原; B 、世界万物的本原是主观精神; C 、世界万物的本原是物质; D 、世界万物的本原是客观精神

武汉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研究方向

武大遥感院 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研究方向简介 1.摄影测量定位理论与方法 摄影测量定位理论与方法的核心问题是摄影中心位置和影像姿态的恢复以及高精度的对地目标定位。其主要内容包括以点、线为匹配基元,研究影像的定向、交会及区域网平差等,恢复单张影像或大区域内多张影像的摄影中心位置和姿态,利用共线方程、有理函数等数学模型描述像方与物方对应关系的参数特性及误差传播规律等。在近景摄影测量、低空摄影测量、航空航天摄影测量等方面均有广泛的应用。 2.数字摄影测量 数字摄影测量是将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与计算机视觉的相关理论相结合,从数字影像中自动(半自动)提取所摄对象以数字方式表达的几何与物理信息的摄影测量学分支。其关键技术强调自动化或半自动化,应用计算机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等理论与方法,自动或半自动地提取所摄对象的几何信息。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稳健数字影像匹配、特征提取、目标三维重建、地物变化信息检测与自动更新、近景与视觉测量等技术及其应用。 3.数字近景摄影测量 数字近景摄影测量一般指采用数码相机采集影像,拍摄范围较小的摄影测量,具有信息丰富、非接触测量、精度高、较易实施等优势,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数字图像处理和相应的摄影测量几何处理,摄影系统检校、获取被摄目标形状、大小和运动状态等信息,在建筑工程、机械制造、城区规划、地质、医学、生物、考古、视觉检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4.微波遥感 微波遥感研究利用微波段电磁波进行遥感的理论和方法,微波遥感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的特点,随着高分辨率雷达卫星的不断升空,现已发展成为与光学遥感同等重要的一种遥感手段。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微波电磁波特性,地物与微波的相互作用,微波遥感图像的几何处理和辐射处理,微波遥感图像信息提取以及雷达干涉测量基本原理等方面,在农业、林业、气象、地质以及灾害应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5.高光谱遥感 高光谱遥感是指在电磁波谱的可见光和红外波段范围内,利用成像光谱仪以非常窄的波长间隔获取光谱连续的影像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处理和信息提取的技术。高光谱遥感数据包含了丰富的空间、辐射和光谱信息,能够对在多光谱遥感中难以探测的目标信息进行分析识别,在国土资源、农业、林业、地质矿产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6.热红外遥感 热红外遥感是指传感器工作波段为热红外波段的遥感技术,探测区间通常在8~14微米之间。热红外遥感通过热红外探测器收集、记录地物辐射出来的热红外辐射信息,并利用这种热红外信息来识别地物和反演温度、发射率、湿度、热惯量等地表参数。在植被分析、土壤调查、精准农业和海洋等领域有广泛应用。7.定量遥感 定量遥感主要指从对地观测电磁波信号中定量提取地表参数的技术和方法研究,

近5年考研的马原大题

34.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要着力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也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 摘自:《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时的讲话》(2015年2月11日) 材料2 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 摘自:《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5年1月23日) 材料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大提出来的,它是从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它们之间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涵却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外延大大拓展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正在进行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则是将来完成时。全面深化改革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所确定的主题,是三中全会对我国改革做出的战略部署。全面依法治国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所确定的主题,是四中全会对我国法制建设提出的战略任务。从全面从严治党是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总书记对教育实践活动以及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腐败斗争、党的各项工作所取得的成效、获得的经验、形成的成果进行的概括和总结,又是对今后党的建设进一步提出新要求。

"四个全面"既是重大的战略布局,也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思想。从哲学的高度来讲,"四个全面"是一个过程,不仅是因为它的提出和形成是一个过程,而且它的协调推进也将是一个过程。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5年4月1日) (1)从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视角,分析为什么说"'四个全面'是一个过程"?(5分)【解析】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深化改革到全面依法治国,"四个全面"的提出以问题意识和人民情怀为深刻根据,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为新时期的战略布局,这是一个过程。(1分) 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实现从认识到实现的飞跃需要具备条件。作为实践指南和行动纲领,"四个全面"在现实中的协调推进需要结合具体的实践、始终坚持真理与价值的统一,在现实可行的情况下,不断被群众所接受和掌握,才能真正指导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也是一个过程。 总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四个全面"已经成为新的历史起点上的战略布局,落实"四个全面"就是一个新征程。 (2)"四个全面"重要战略思想体现了怎样的辩证思维?(5分) 【解析】"四个全面"战略构想在各个方面都体现了唯物辩证法思想。 第一,体现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思想。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是指事物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关系。"四个全面"不仅揭示了

武大文学综合历年考研真题08年-04年

2008古代汉语外国文学 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试述魏晋六朝文学何以称之为“文学的自觉”。 2.略述赋体文学的起源与发展。 3.简述“诚斋体”的主要特色。 4.简述波德莱尔诗集《恶之花》的反叛性。 5.从约瑟夫-海勒的小说看黑色幽默文学对存在主义文学的继承和发展。 二,论述题(每小题25分,共100分) 1.论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2.从“逼上梁山”的角度分析《水浒传》的有关描写。 3.试论索福克勒斯悲剧《俄狄浦斯王》中的“自我”之谜。 4.试论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中意识与潜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的表现。 武汉大学2008年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计20分。) 1、以意逆志 2、文学消费 3、爱美剧 4、中间人物论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计40分。) 1、写出下面这首诗的出处,并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素处以默,妙机其微。饮之太和,独鹤与飞。犹之惠风,荏苒在衣。阅竹修篁,美曰载归。遇之匪深,即之愈稀。脱有形似,握手已违。 2、写出下面这段话的出处,并简述它的文学理论内涵。 诗人既然和画家与其它造型艺术家一样,是一个模仿者,那么他必须模仿下列三种对象之一:过去有的或现在有的事,传说中的或人们相信的事,应当有的事。 3、论述郁达夫《沉沦》的思想艺术特色。 4、论述铁凝《哦,香雪》的思想艺术特色。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 1、王国维《红楼梦评论》是怎样论述“第三种悲剧”的、 2、意识与无意识在文学创作中有何意义? 3、…中国新诗派?的思想艺术特征。 4、试论新时期文学现代主义艺术实验的意义和局限。 四、文学评论写作(30分) 阅读下面这篇微型小说,写一篇评论文章,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800字。 07年真题 文学史 一、名词解释(共4题,共20分) 1、传奇 2、乐府 3、乡土文学 4、《归来的歌》 二、简答题(共6题,共70′)

历年马原试题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依据是() A、对立统一规律 B、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原理 C、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 D、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参考答案:D 考生答案:D 具体得分:2 2、阶级的实质是() A、一部分对另一部分人的专政 B、人们的社会分工和地位不同 C、一个集团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D、生产过程中的执行者和指挥者 参考答案:C 考生答案:D 具体得分:-0 3、生产力之所以对生产关系起决定作用,是因为() A、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关系是相对稳定的因素 B、生产力状况是生产关系形成的客观前提和物质基础 C、生产力是物质性的因素,生产关系是精神性的因素 D、生产力是经济因素,生产关系是政治因素 参考答案:B 考生答案:B 具体得分:2 4、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三大社会形态.这三大社会形态是() A、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 B、无阶级社会、阶级社会、阶级消灭了的社会 C、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 D、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 参考答案:C

考生答案:D 具体得分:-0 5、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没有经历资本主义充分发展这一阶段,而是直接由新民主主义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后来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中,却又促进了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这一现象说明() A、人民的历史选择具有随意性 B、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 C、社会形态发展具有不充分性 D、社会形态发展需要“补课” 参考答案:B 考生答案:B 具体得分:2 6、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 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 B、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 C、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D、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对立 参考答案:C 考生答案:D 具体得分:-0 7、商品经济中最经常、最大量、最普遍的经济行为是() A、市场竞争关系 B、商品交换关系 C、劳动力买卖关系 D、追求利润最大化 参考答案:B 考生答案:D 具体得分:-0 8、劳动力商品的最重要的的特征是() A、劳动力存在于健康的人体内 B、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剩余价值的源泉 C、劳动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成为商品

武汉大学地图学期末复习整理

1、 简述地图的基本特性和定义 答:(1)由特殊的数学法则产生的可量测性; (2) 由使用地图语言表示事物所产生的直观性; (3) 由实施制图综合产生的一览性。 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其他星体)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使用地图语 言,通过 制图综合,缩小反映在平面上,反映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数量和质 量特征及其在时间中的发展变化。 2、 试述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编号的规则 答: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均采用“经纬线分幅”和行列式编号“的方法。以 1: 100万地 形图为基础,行从赤道算起,纬度每 4°为一行,至南北纬 88°各有22行,用大写的英文 字母A 、B 、C,, V 表示,南半球加S,北半球加N 。列从180度经线算起,自西向东每 6 ° 为一列,全球分为 60列,用阿拉伯数字1、2、3,, 60表示。行号在前,列号在后,中间 不用短线。 1: 50万~1: 5千地形图编号是在 1: 100万地形图的基础上进行的,编号由 10个代码 组成。其中前三位是所在 1 : 100万地图的编号,第四位是比例尺代码,从 1 : 50万~1: 5 千依次用B 、C 、D 、E 、F 、G 、H 表示。后六位分为两段,前三位是图幅的行号,后三位是 图幅的列号。行号从上而下,列号从左到右,编码不足三位时前面加“ 0”。 4、 简述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GIS 的关系与区别 答:地图学(CartograPhy )是研究地图的理论、编制技术于应用方法的科学,是一门研究以 地图图形反映与揭示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空间分布、 相互联系及动态变化的科学、技术与艺 术相结合的科学。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 个或 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 储存、管理、运算、 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从它们的形成开始一直到发展至今, 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 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最终的目的不同: 地图学的目的是快速、 精确地编制高质量的地图。 地理 信息系统的目的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提供服务。 5、 为什么地图会产生投影变形?分别写出投影变形的数学表达式。 答:由于地球椭球面是不可展的曲面, 要把它完整的表示到平面上, 必须有条件地进行局部 拉伸和局部缩小,所以必然会产生变形。 投影变形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长度变形:投影面上一微小线段与球面上相应的微小线段之比与 1之差。 ds * V 1 ds (2) 面积变形:投影面上一微笑面积与球面上相应的微小面积之比与 1之差。 dF " πab V P 1 1 = ab - 1 P dF 二 (3) 角度变形:投影面上任意两方向线所夹之角与球面上相应的两方向线夹角之差 7、为什么 1: 100万国家基本地形图拼不成一幅完整的 1:100 万《中国地图》?如何才能 sin( a — b a 亠b

2017年武汉大学893地图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试卷

武汉大学 201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满分值150分) 科目名称:地图学科目代码:893(C卷) 武汉大学自16年起不再对外公布初试真题,所以,17回忆真题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为此,东湖武大考研网特意整理收集了2017年武汉大学893地图学考研初试真题,其他年份的考研真题可以在考研资料栏目中找到,如果考生有其他疑问,可以联系官网右侧的咨询老师。 一、单项选择题(10小题,共20分) 题目太多,就不一一分享了,也记住不那么多了。 二、多项选择题(10小题,共20分) 题目太多,就不一一分享了,也记住不那么多了。 大致考察内容有:层次结构有哪些?地图按内容分为?不同符号的矛盾处理方法有哪些?海底地貌怎样表示?高斯克吕格投影变形规律有?选择题相对要灵活一点。 三、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新编地图的数学基础有哪些内容? 2地图制图模型建模过程,方法? 3定点符号法和定位图表法有什么异同点? 4地图资料有哪些?起着什么作用? 5影像地图制图综合的因素有? 四、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论述地图学的数据处理? 2.论述地图学的现代特征 总结:

后面的偏基础,论述也不会太为难,不是说非要摸透前沿知识,可以微信关注3S网,了解一下即可,但是有一点,对于跨考的就要求高了,因为会涉及地信基础知识。 地图学考试范围及参考书目 考试范围: 地图的概念、性质、特征及其分类;地图学的结构体系、发展历史、应用领域及其在地里信息服务技术背景下前沿新技术方法;地图设计编制的基本方法、技术流程、质量评价;普通地图编制的数据处理、符号设计与技术流程;专题地图表达的技术方法及其编制过程;地图投影的概念、分类、特征分析及常用几种地图投影方法;地图综合的概念、特征、方法、应用;地图符号设计的内容、方法及应用;地图整饰的概念、表现形式与地图艺术设计;电子地图的概念、类型、功能及其与常规地图的差别比较;地图分析的概念、方法及其应用;地图制图新技术发展现状、趋势。 初试参考书目: 《地图学》,祝国瑞,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初复试录取准则: 总成绩=初试总分(政治+英语+基础课+专业基础课)÷5×60%+外语口语测试成绩×15%+综合知识测试成绩×25%。复试成绩不及格(60分及以上为及格)者不予录取。 文章摘自东湖武大考研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