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病媒生物防治措施和经费

病媒生物防治措施和经费

病媒生物防治措施和经费
病媒生物防治措施和经费

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措施及

经费使用情况

盛华丽园C区项目部

2013年7月

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措施及经费使用情况

工作措施

为切实维护职工身体健康,杜绝因“四害”导致的传染病发生,特制订如下工作方案。

一、病媒生物防制范围

病媒生物防制范围:项目部办公室、工人宿舍、食堂、厕所、垃圾、排污管网等。

二、病媒生物防制措施

1、工地必须按要求配备保洁员负责对施工现场、生活区的除“四害”进行消杀;

2、除“四害”的经费由材料员作出计划,报项目经理审批;

3、各创卫相关人员必须互相配合,将除“四害”工作贯彻落实到位;

4、食堂、厕所、宿舍三个重要场所必须列入重点除“四害” 范围,确保投药的准确、及时。

盛华丽园C区项目部

经费使用情况

除“四害”整治措施

一、灭鼠

1、封杀鼠洞。用砼将工地内所有鼠洞进行堵封。

2、清扫鼠粪。除工地办公、生活区处,还应包括施工现场都应认真清扫。

3、建防鼠设施。主要是工地食堂:①室内下水道和排水沟要

完整无缺,盖板间隙不大于 1.5,通向外环境管道要有挡鼠网,防止老鼠进入室内管道;②厨房朝外环境开向的门应在门下部加封铁皮踢板,高度为20,门窗要合缝,间隙小于6;③厨房操作间窗户及通气或排气孔要加装铁丝网(13 X 13);④室内所有孔

洞、缝隙以及各类管道和电缆进出室内孔洞要用砼封堵。

4、设置毒饵盒,投放鼠药。毒饵盒以三块砖彻成三角形,底部砖头用砼粉成斜破。

二、灭蚊

1、清理积水;

2、疏通下水道;

3、使用灭蚊药,进行消杀。

三、灭蝇

1、清理垃圾杂物;

2、清洗垃圾容器;

3、使用灭蝇药;

4、建防蝇设施。

四、灭蟑螂

1、清理蟑迹(卵鞘、残肢、粪便等);

2、涂沫缝隙;

3、使用灭蟑螂药。

盛华丽园C区项目部

病媒生物防治专(兼)职管理人员花名册

学校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计划

崇信县职教中心2009年病媒生物防治工作计划 2009年,我校将严格按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中对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的要求,在校园内深入、持久地开展活动,不断降低病媒生物密度,使其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之内,控制和减少虫媒传染病的发病率,保证师生身体健康,提高师生生活环境质量。为做好本年度的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特制订本年度工作计划: 一、加强学校管理,提高对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的认识 1、成立以副校长赵翔宇为组长、总务处主任张欣、后勤人员岳发军等人组成的病媒生物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2、广泛宣传,提高认识。学校利用升旗仪式对全校师生做除四害动员,宣传除四害的重要性并利用黑板报、广播等形式宣传灭鼠、灭纹、灭蝇、灭蟑螂的方法。使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到除四害的活动中去开展病媒生物防治、讲究卫生是预防各种传染疾病流行,保护师生身体健康的重要工作。学校努力营造全员开展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的氛围。 二、根据季节的特点,认真做好病媒生物防治工作。 1、春冬季重点是灭鼠 坚持做到每周一对教工办公区、学生公寓、各部室、库房、绿化带,厕所垃圾台、排污道口等进行检查,发现鼠情,及时按操作规程灭鼠防害。 2、夏秋季重点是灭蚊蝇 坚持每周一对教室、学生公寓、绿化带、花园、垃圾台、厕所、水龙周围、排污道口、部室等地喷施灭蚊蝇药。 三、综合整治、确保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的成效。 1、坚持综合防治科学灭杀的方针,认真落实“清、疏、装、防、灭”五环节。经常性地开展校园环境卫生大扫除,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及时疏通排污沟渠,做到校园无污水存积。 2、认真做好检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科学用药,确保灭鼠安全。防止药物中毒事件发生。 4、完善排水排污设施,新建、改造、维修下水道和排污沟,下水道要基本实现封闭式覆盖,管网覆盖率达100%以上。 5. 发现问题,采取有效灭杀办法,最大限度控制病媒生物的滋生,为广大师生创建一个健康安全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 6、综合整治、确保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的成效。 四、坚持综合防治科学灭杀的方针,认真落实“清、疏、装、防、灭”五环节。 经常性地开展校园环境卫生大扫除,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及时疏通排污沟渠,做到校园无污水存积。 1、认真做好检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科学用药,确保灭鼠安全。防止药物中毒事件发生。 3、发现问题,采取有效灭杀办法,最大限度控制病媒生物的滋生,为广大师生创建一个健康安全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 除“四害”是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的一项必备条件,我校结合创国卫工作的要求,积极配合全市切实搞好除四害工作,按照上级有关时间部署及有关专项要求,做好灭蚊、老鼠、蟑螂、苍蝇的工作。 五、完善卫生基础设施 1、学校内的卫生整治力度,新建、改建厕所,厕所数量要达到标准要求,布局合理。 2、完善排水排污设施,新建、改造、维修下水道和排污沟,下水道要基本实现封闭式覆盖,管网覆盖率达100%以上。 3、完善垃圾清运设施、提高校内卫生水平 开展除四害工作,必须把环境治理,杜绝四害孳生繁殖摆在首位。环境治理的重点如下:整治污水涌、污水沟、废水塘。疏通下水道,下水道覆盖率达98%以上,排水畅通,防止蚊虫孳生。

病媒生物防制措施

病媒生物防制措施 一、除四害的具体意义: 1、什么叫四害? 四害具体是指老鼠、苍蝇、蚊子、蟑螂,这四种生物对人类可谓有百害而无一利,所以在我国被称为“四害”。 2、四害对人类有哪些危害? 四害对人类最大的危害,是传播疾病。 (1)老鼠可通过寄生蚤、尿、血液等传播鼠疫、钩端螺旋体病、恙虫病、斑疹伤寒、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 (2)苍蝇通过体毛、爪垫、边吃物边吐等形式,传播病毒性肝炎、小儿麻痹症、菌痢、霍乱、伤寒、蛔虫病、沙眼等疾病; (3)蚊子通过吸叮人血可以传播疟疾、乙型脑炎、登革热、丝虫病等疾病;(4)蟑螂体内外携带多种病原体,可传播疾病、病毒性肝炎、各种胃肠炎及寄生虫病。 此外,老鼠尚消耗人类大量粮食,啮咬衣服物品,损害造林、堤围,咬坏电线等,造成各种灾害。 二、如何杀灭老鼠? 要杀灭老鼠,先要掌握老鼠的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一般来说,灭鼠有两种方法:1、物理捕杀: 可采用笼(鼠笼)、夹(鼠夹)、压(石板压)、扣(金属面盆倒扣)、淹(水缸翻板淹)、翻(翻草堆)等方法捕杀。 2、药物诱杀: (1)、敌鼠钠盐:属慢性毒鼠药,用0.05%~0.3%的浓度制成浸泡毒饵、粘附毒饵或混合毒饵使用; (2)、磷化锌:属急性毒鼠药,用2%~3%(对家鼠)及5%~10%(对野鼠)的浓度制成粘附或混合毒饵使用。 三、如何防制苍蝇? 1、要采取综合防蝇措施,才能收到满意效果:要切实做好粪便处理,采用密封或三格化粪池,防止苍蝇繁殖;要做好垃圾无害化处理,清除各种孳生地;对特殊行业如屠场、酿造厂等要落实防蝇设施和措施;饮食服务行业可采用药物喷杀、粘捕、诱捕、拍打等方法灭蝇。 2、化学灭蝇: (1)、毒饵灭蝇:常用药物有0.1%~0.2%的敌百虫,或0.1%的敌敌畏及0.05%的倍硫磷,掺入蝇类喜欢食用的食物中让蝇舐食毒杀。

创卫资料-街道病媒生物防制资料模板

创卫资料-街道病媒生物防制资料模板

XX县XX街道病媒生物防制资料 单位名称: 日期: 目录

1、XX年XXX关于成立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2、XX年XXX关于成立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技术指导小组的通知 3、XX年XXX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计划 4、XX年XXX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实施方案 5、XX年XXX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总结 (以上5项均为红头文件) 6、XX年XXX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制度 7、XX年XXX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责任分工 8、XXX病媒生物防制药品管理制度 9、XXX病媒生物防制技术要点 10、XX年XXX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情况登记表 11、XX年XXX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检查记录 12、XX年XXX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检查记录 13、XX年XXX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会议记录 14、XX年XXX病媒生物孳生场所统计表 15、2013年XXX灭鼠毒饵站布放示意图 16、病媒生物防制宣传资料 XX年XXX单位

关于成立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XXX: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创城指挥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各项工作目标任务,促进我单位病媒生物工作顺利开展,扎实开展病媒生物知识的宣传普及,为全体干部职工创造一个整洁、卫生的工作生活环境,经单位研究决定成立我单位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领导小组,其成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XXX同志兼办公室主任,XXX同志具体负责单位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年月日 XX年XXX单位

关于成立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技术指导小组 的通知 为切实做好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加强对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技术指导,经研究决定,成立XXX单位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技术指导小组,其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 成员: 年月日XX年XXX单位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计划

病媒生物监测记录簿表格

表 1-1. 鼠密度监测记录表(夹夜法 / 粘鼠板法) 调查时间:年月日;诱饵: 调查地点:省(自治区、直辖市) 县(区)街道(乡) 调查生境:□居民区;□特殊行业;□农村自然村;□其他: 室布夹(粘鼠板)总数:;室有效夹(粘鼠板)数: 室外布夹总数:;室外有效夹数: 捕鼠数:;鼠密度:% 注:每个生境填写1表格。 监测单位:监测人:审核人:

表 1-2. 鼠密度监测记录表(路径法) 监测时间:年月日 监测地点:省(自治区、直辖市) 县(区) 监测单位:监测人:审核人:

表 1. 省(自治区、直辖市) 县(区)年月鼠密度监测汇总表 监测单位:填表人:审核人:

表2-1. 成蚊(CO2)诱蚊灯法监测记录表 诱蚊灯法□ 监测方法:诱蚊灯法□ CO 2 调查时间:年月日 调查地点:省(自治区、直辖市) 县(区)乡镇(街道)气温:℃,风速: m/s,天气:晴□多云□阴□ 环境类型:居民区□;公园□;医院□;农户□;牛棚□;猪圈□;养殖场□ 监测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监测人:_____ __ ___ 审核人:__________

表2-2. 双层叠帐法监测记录表 调查时间:年月日 调查地点:省(自治区、直辖市)县(区) 乡镇(街道)村(居委会) 气温:℃,最高℃,最低℃,相对湿度:%,风速: m/s 天气:晴□阴□雨□ * 请填环境类型序号:1.居民区;2.公园/竹林;3.旧轮胎堆放地/废品站/工地;4.其他。 监测单位:监测人:审核人:

表2-3. 布雷图指数法监测记录表 注:a水体类型:每种水体类型填写一条记录;b幼蚊种类存在情况:对应的部分请打“√”,伊蚊请按C要求填写; C 请填写伊蚊种类序号:1. 白纹伊蚊; 2. 埃及伊蚊。 监测单位:监测人:审核人:

-医院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计划

2015 年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计划 2015 年消毒与病媒生物控制工作总体指导思想是以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督导为重点,加强消毒与病媒生物控制网络建设,以全面提高消杀(消毒、杀虫、灭鼠)应急能力为目标,强化突发事件消杀应急技能培训,基本建立“本底明晰、设置合理、信息畅通、反映迅速”消杀应急网络科学实施省专题监测项目,推动我院消杀工作向纵深发展。 一、认真贯彻实施《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按照《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做好我院消毒与病媒生物控制工作。加强消毒与病媒生物控制工作信息的收集、分析、利用与管理,调查收集基础资料,健全完善本底材料。 二、加强消毒与病媒生物预防控制体制建设。一是建 立突发事件应急消杀(消毒、杀虫、灭鼠)互动网络,全面提高应急消杀能力;二是开展消毒与病媒生物预防控制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提高业务综合素质; 三、做好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和消毒质量检测工作,加 强医院感染因素调查和预防控制措施,规范消毒流程,规范消毒监测操作行为,建立医院感染控制信息报告制度,逐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四、按照市创卫办的具体要求,适时在院内广泛开展鼠、蚊、蝇、蟑螂四种病媒生物监测工作,及时掌握本院内蚊、蝇、鼠、蟑螂等病媒生物种群、密度及其消长规律,为控制蚊、蝇、蟑螂、鼠等病媒生物的危害提供依据。 五、加强职工灶管理,对职工灶的餐饮具、熟食盛 器、毛巾、桌椅、手等重点环节加强监督。

六、切实做好消杀应急药械储备工作,使消杀药械储 备的数量、规模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需求相适应,制定消杀应急处置程序,建立“反应迅速、机动灵活、保障有力”消杀应急机制。

创卫资料街道病媒生物防制资料

XX县 XX街道 病媒生物防制资料单位名称: 日期: 目录 1、XX年XXX关于成立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2、XX年XXX关于成立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技术指导小组的通知 3、XX年XXX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计划 4、XX年XXX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实施方案 5、XX年XXX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总结 (以上5项均为红头文件) 6、XX年XXX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制度 7、XX年XXX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责任分工 8、XXX病媒生物防制药品管理制度 9、XXX病媒生物防制技术要点 10、XX年XXX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情况登记表 11、XX年XXX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检查记录 12、XX年XXX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检查记录 13、XX年XXX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会议记录 14、XX年XXX病媒生物孳生场所统计表 15、2013年XXX灭鼠毒饵站布放示意图 16、病媒生物防制宣传资料 XX年XXX单位

关于成立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XXX: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创城指挥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各项工作目标任务,促进我单位病媒生物工作顺利开展,扎实开展病媒生物知识的宣传普及,为全体干部职工创造一个整洁、卫生的工作生活环境,经单位研究决定成立我单位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领导小组,其成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XXX同志兼办公室主任,XXX同志具体负责单位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年月日 XX年XXX单位 关于成立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技术指导小组 的通知 为切实做好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加强对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技术指导,经研究决定,成立XXX单位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技术指导小组,其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 成员: 年月日 XX年XXX单位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计划病媒生物防制是创建国家卫生城的一项必备条件,我单位结合全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各项工作要求,按照上级部署及有关专项工作要求,为认

全国病媒生物监测实施方案抗药性

附件8 全国病媒生物监测实施方案抗药性 China Operational Guidelines for Vectors Surveillance—Insecticide Resistance 通过抗药性监测工作的开展,能够使我们了解病媒生物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掌握抗药性的发展变化趋势,合理选择、使用有效杀虫剂;通过抗药性治理措施的落实,可以保护杀虫剂的有效性,提高病媒生物的防控效果。 1.监测病媒生物种类 蚊虫(当地优势蚊种或重要媒介蚊种至少一种,一旦选定,就持续监测)、家蝇和德国小蠊。 2.监测生境 每个监测县(区),选择辖区内不同方位的城市居民区、公园、医院、城乡结合部、农村等生境采集蚊虫、家蝇和德国小蠊,移入实验室饲养,进行抗药性测定。不同年度间抗药性监测试虫采集点应相对固定。 3.监测频率和时间 每类病媒生物至少每两年开展一次抗药性监测。各类试虫应在其活动高峰期采集。 4.待测杀虫剂 选择当地防控蚊虫、家蝇和德国小蠊的常用杀虫剂不少于3种。监测必须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统一标定的杀虫剂原药。 5.监测方法 (1)蚊虫抗药性测定 用WHO推荐使用的幼虫浸渍法和成蚊接触筒法(参考GB/T26347-2010)分别测定 。成蚊用诊幼虫和成蚊的抗药性。幼虫测定3龄末至4龄初幼虫对常用杀虫剂的LC 50 断剂量测定其24h死亡率。 1)蚊虫的采集和饲养 在当地有代表性的区域(如东、西、南、北、中不同方位,或者某一个特定区域),根据蚊虫的吸血活动、栖息和孳生环境采集蚊虫。按表8-1中列出的项目,记录采集时间、地点、经纬度、采集数量和虫态等信息。试虫采集后,根据蚊虫的孳生习性、成蚊或4龄幼虫形态学特征,鉴定种类,进行常规饲养。

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计划

2018年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计划为进一步深化省级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全面降低“四害”密度,有效防止各种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切实加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长效化管理,确保“四害”密度控制在国家规定范围内。按照创卫办的要求,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2018年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计划如下: 一、工作目标 开展以灭鼠、灭蟑螂、灭蚊蝇为重点的病媒生物防制活动。坚持日常监管与突击整治相结合、政府组织和专业消杀相结合的方针,广泛发动职工开展除“四害”工作,落实综合防治措施,全面治理全校环境卫生,清除“四害”孳生地,巩固扩大除害成果,使“四害”密度控制在不足为害的范围之内。 (一)组织开展春秋季统一灭鼠活动和夏秋季灭蟑、灭蚊蝇活动,努力降低“四害”密度。 (二)继续巩固灭鼠、灭蟑螂、灭蚊蝇达标成果,以“灭鼠先进城区”复查为工作重点,确保通过爱卫会考核。 二、工作措施 (一)灭鼠工作。采取科学灭鼠方法,抓好公共环境、重点场所防制措施落实,切实降低鼠密度。 1.在4月和10-11月开展春、秋季2次大规模药物灭鼠活动。针对不同环境和场所,选用不同剂型灭鼠剂。

2.进一步健全完善防鼠设施,重点部位必须安装防鼠网、挡鼠板等防鼠设施。 3.坚持常年灭鼠工作,在重点场所、重点部位要加强毒鼠屋、毒饵盒(站)设置,定期检查、补充毒饵,充分发挥长效灭鼠功用,同时要广泛使用鼠夹、捕鼠笼、粘鼠胶等进行捕杀。 4.积极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清除各种闲置或废弃的杂物,最大限度减少鼠类的宿藏地。及时清除鼠迹,堵塞鼠洞、清除鼠路、清除鼠尸、清扫鼠粪、修补鼠咬痕。 (二)灭蟑螂工作。坚持标本兼治,开展清除杂物、清除蟑迹、去除卵鞘、堵抹缝隙等综合防制措施,全面降低蟑螂密度。 1.在6-10月间开展大规模、群众性灭蟑突击活动,对有蟑栖息的场所定期开展药物喷杀或毒杀。 2.继续做重点场所的环境卫生,做到垃圾袋装、日产日清,减少蟑螂栖息场所,并定期进行消杀。 3.发动职工全面整治室内卫生,做好堵洞抹缝工作,对各类孔洞、缝隙用水泥、油灰进行堵补,重点清除仓库、储藏室的垃圾、堆积物,清除蟑螂生存环境,及时清理蟑螂的卵鞘、粪便、尸体等。 (三)灭蝇工作。采取以控制孳生地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有效降低蝇类密度。 1.在4-11月蝇类孳生高发季节,适时对重点单位和重点场所进行药物消杀,提倡科学用药,针对不同季节,不同场所合理选用药物,提高杀灭效果。

秋季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方案

秋季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方案 篇一:XX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实施方案1 XXXX XX年病媒生物防治技术实施方案 病媒生物防治工作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入门指标,为了使这项指标达到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做好我院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结合我院当前卫生工作实际,特制定《XXXX病媒生物防治技术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按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和《城区除四害标准》,结合我院“四害”增长规律,采取生物防治与环境治理相结合,专业队伍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防治措施,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区域谁组织实施”的防治措施,通过健全工作网络,落实防治经费,科学选定药物,完善相关资料,定期开展消杀活动。使“四害”各项指标达到国家卫生城市验收标准。即:鼠密度不超过国家标准,蚊、蝇、蟑螂中的一项不超过省级标准,另两项不超过国家标准的3倍。 二、领导机构及责任划分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全县教育系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的领导,我院成立了除“四害”工作领导小组,除“四害”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医院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对病媒生物防治工作进行检查指导。

三、工作任务 (一)健全组织网络。各科室健全病媒生物防治组织网络,落实防治工作专(兼)职人员,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制定防治年度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将具体工作责任落实到人。 (二)做好资料收集。病媒生物防治资料要完善,资料要求详实、逻辑性强,整理规范,重点完善好以下五个方面: 1、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年度计划和总结。 2、综合防治措施(孳生地分布现状、防治措施与成效)到位,有综合防治的宣传资料。 3、病媒生物防治机构网络健全,工作制度落实,有专(兼)职工作人员且任务明确。 4、病媒生物防治经费落实到位,有除“四害”的药具发票。 5、消杀记录完整规范、数据可靠,有检查记录、监测资料。 (三)完善防护设施。灭鼠:合理布局灭鼠毒饵盒(洞),防鼠板,完善重点场所(部位)的门、窗、下水道(地沟)、通风口等处的防鼠设施,灭鼠设施不合格率不能超过5%。灭蝇设施:密封室内外垃圾容器,安装纱窗、纱门、风帘、灭蝇灯等,不合格房间不能超过5%。灭蟑螂设施:堵洞、抹缝、缩小门窗缝隙等手段防止蟑螂出入、生息。灭蚊:以治水为主,消除室内外积水。

病媒生物监测开展情况

病媒生物性疾病是由病媒生物传播引起的一类疾病,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丝虫病、登革热、西尼罗河病、黄热病、东方马脑炎、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对人民身体健康和社会安定造成一定影响。按照鹤岗市病媒防治工作总体要求及《2013年鹤岗市病媒生物监测方案》,围绕“政府组织、地方负责、部门协调、群众参与、科学监督、分类指导”的爱国卫生工作方针,结合我中心实际,紧扣《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制定了2013年萝北县病媒生物监测方案,狠抓工作落实,坚持防灭结合的科学防制原则,较好地完成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任务,取得了明显成效。现总结如下: 开展常见重要病媒生物的监测,为科学防治提供科学依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的方法,参照《2013年鹤岗市病媒生物监测方案》制定《银萝北县病媒生物监测方案》,在全县统一方法、统一调查工具、专人、定点、定时进行调查监测工作。坚持病媒生物密度监测和汇总,每月及时反馈监测结果,进行病媒生物密度的评估分析,保证了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资料的完整性。 通过合理选择监测点,认真组织监测,详实记录监测数据,掌握全市重要病媒生物种群结构、季节消长变化规律,为制定我县病媒生物防制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蚊虫监测采用人工小时法。按照萝北县蚊虫活动规律,监测时间5-10月份,分别设立了居民区、公园、医院、农户、牲畜棚等五类调查点,按照要求每月监测2次,采用诱蚊灯,每处放置一个日落后20min开始,连续诱集12小时。2012年调查捕获蚊虫514

只,蚊密度年平均为1.43只/h。2013年调查捕获蚊虫563只,蚊密度年平均为1.565只/h。 2014年5-7月份调查捕获蚊虫364只,蚊密度半年平均为2.022只/h。 (2)蝇类监测采用笼诱法。按照萝北县蝇类活动规律,蝇类密度监测时间5-10月份,各监测点选择农贸市场1处、餐饮外环境2处、绿化带1处、居民区1处,每月中旬监测一次。2012年布蝇笼43个,捕获蝇虫75只,年平均蝇密度1.74只/笼〃天。2013年布蝇笼40个,捕获蝇虫62只,年平均蝇密度1.55只/笼〃天。2014年5-7月份布蝇笼20个,捕获蝇虫29只,平均蝇密度1.45只/笼〃天。 (3)蟑螂密度监测:采用粘捕法,蟑螂密度监测为全年监测,各监测点选择农贸市场1处、宾馆1处、医院1处、居民区1处,每月中旬监测一次。2012年布粘蟑纸72个,捕获蟑螂351只,年平均密度4.875只/张〃夜。2013年布粘蟑纸74个,捕获蟑螂326只,年平均密度4.41只/张〃夜。2014年1-7月份布粘蟑纸42个,捕获蟑螂188只,平均密度4.476只/张〃夜。 (4)鼠类监测鼠密度全年监测,采用夹夜法,选择居民区、特殊行业、农村自然村三类场所,每月监测一次,2012年布放鼠铗7200只,有效铗数7175只,捕鼠247只,年平均鼠密度3.44%。2013年布放鼠铗7400只,有效铗数7351只,捕鼠308只,年平均鼠密度4.19%。2014年上半年布放鼠铗4200只,有效铗数4180只,捕鼠294只,年平均鼠密度7.03%。

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计划

2018年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深化省级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全面降低“四害”密度,有效防止各种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切实加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长效化管理,确保“四害”密度控制在国家规定范围内。按照创卫办的要求,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2018年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计划如下: 一、工作目标 开展以灭鼠、灭蟑螂、灭蚊蝇为重点的病媒生物防制活动。坚持日常监管与突击整治相结合、政府组织和专业消杀相结合的方针,广泛发动职工开展除“四害”工作,落实综合防治措施,全面治理全校环境卫生,清除“四害”孳生地,巩固扩大除害成果,使“四害”密度控制在不足为害的范围之内。 (一)组织开展春秋季统一灭鼠活动和夏秋季灭蟑、灭蚊蝇活动,努力降低“四害”密度。 (二)继续巩固灭鼠、灭蟑螂、灭蚊蝇达标成果,以“灭鼠先进城区”复查为工作重点,确保通过爱卫会考核。 二、工作措施 (一)灭鼠工作。采取科学灭鼠方法,抓好公共环境、重点场所防制措施落实,切实降低鼠密度。 1.在4月和10-11月开展春、秋季2次大规模药物灭鼠活动。针对不同环境和场所,选用不同剂型灭鼠剂。 2.进一步健全完善防鼠设施,重点部位必须安装防鼠网、挡鼠板等防鼠设施。 3.坚持常年灭鼠工作,在重点场所、重点部位要加强毒鼠屋、毒饵盒(站)设置,定期检查、补充毒饵,充分发挥长效灭鼠功用,同时要广泛使用鼠夹、捕鼠笼、粘鼠胶等进行捕杀。

4.积极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清除各种闲置或废弃的杂物,最大限度减少鼠类的宿藏地。及时清除鼠迹,堵塞鼠洞、清除鼠路、清除鼠尸、清扫鼠粪、修补鼠咬痕。 (二)灭蟑螂工作。坚持标本兼治,开展清除杂物、清除蟑迹、去除卵鞘、堵抹缝隙等综合防制措施,全面降低蟑螂密度。 1.在6-10月间开展大规模、群众性灭蟑突击活动,对有蟑栖息的场所定期开展药物喷杀或毒杀。 2.继续做重点场所的环境卫生,做到垃圾袋装、日产日清,减少蟑螂栖息场所,并定期进行消杀。 3.发动职工全面整治室内卫生,做好堵洞抹缝工作,对各类孔洞、缝隙用水泥、油灰进行堵补,重点清除仓库、储藏室的垃圾、堆积物,清除蟑螂生存环境,及时清理蟑螂的卵鞘、粪便、尸体等。 (三)灭蝇工作。采取以控制孳生地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有效降低蝇类密度。 1.在4-11月蝇类孳生高发季节,适时对重点单位和重点场所进行药物消杀,提倡科学用药,针对不同季节,不同场所合理选用药物,提高杀灭效果。 2.组织开展蝇类孳生地调查,建立完善蝇类孳生地档案,分门别类制定孳生地治理措施和方案。 3.组织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彻底清除生活垃圾,加强环境保洁,及时清除卫生死角,清理公共绿化带内的宠物粪便等,清除蝇类孳生环境。 4.加大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力度,加强垃圾桶、厕所的管理。定期对垃圾桶消杀。定期进行药物消杀,防止蝇蛆孳生。 5.进一步做好环境地面硬化,及时清理废弃物,清洗生产场地和死角,根据不同季节蝇类变化,及时采用捕蝇笼、粘蝇纸等进行诱杀及定期药物消杀。

工地创卫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1、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措施及经费使用情况 a、工作措施 为切实维护工民身体健康,杜绝因“四害”导致的传染病发生,特制订如下工作方案。 一、病媒生物防制指标 1、灭鼠标准 (1)鼠密度室内不超过3%(粉迹法),室外不超过1%(鼠夹法); (2)鼠洞、鼠粪、鼠咬痕等阳性鼠迹房间不超过2%; (3)防鼠设施合格率大于99%; 2、灭蟑螂标准 (1)室内有蟑螂成虫或若虫阳性房间不超过3%,平均每间房大蠊不超过5只,小蠊不超过10只。 (2)有活蟑螂卵鞘房间不超过2%,平均每间房不超过4只。 (3)地下室(地下通道、水道)等处,以15延长米或一个进口折算为一间房,蟑螂成若虫和卵鞘侵害率分别不超过3%和2%。 (4)有蟑螂粪便、蜕皮等蟑迹的房间不超过5%。 3、灭蚊标准 (1)工地内外环境各种存水容器和积水中,蚊幼及蛹阳性率不超过3%。 (2)用500毫升勺收集大中型水体中的水(尤其是在食堂边上),蚊幼或蛹阳性率不超过3%,阳性勺内蚊蚴的平均数不超过5只。 (3)特殊场所白天诱蚊30分钟,平均每人次诱获成蚊不超过1只。 4、灭蝇标准 (1)工人宿舍有蝇房间不超过1%,食堂直接入口食品的场所不得有蝇。 (2)蝇类孳生地得到有效治理,幼虫和蛹的检出率不超过3%。 二、病媒生物防制范围 病媒生物防制范围:项目部办公室、工人寝室、食堂、厕所等。 三、病媒生物防制措施 1、工地必须按要求配备保洁员负责对施工现场、生活区的除“四

害”进行消杀; 2、除“四害”的经费由材料员作出计划,报项目经理审批; 3、各创卫相关人员必须互相配合,将除“四害”工作贯彻落实到位; 4、食堂、厕所、宿舍三个重要场所必须列入重点除“四害”范围,确保投药的准确、及时。 b、经费使用情况 序号购置时间物品采购人金额(元)备注 1 灭鼠灵于凤喜无 2 3 4 5 6 7 8

病媒生物防制监测资料

汉中经济开发区鑫源中学 病媒生物防制监测 一、目的 准确地掌握蚊、蝇、蟑螂和鼠等病媒生物种群密度及其消长规律,为病媒疾病的流行病学分析和控制蚊、蝇、蟑螂和鼠等病媒生物的危害提供依据。 二、内容与方法 (一)鼠密度监测 1.监测点的选择 鑫源中学垃圾池、食堂设监测点。 2.监测时间 每月中旬监测一次,雨天顺延。 3.监测方法 采用夹夜法。统一选用中型钢板夹,以生花生米为诱饵,晚放晨收。室内按每15m2布夹1只,超过100m2的房间沿墙根每5m布夹1只。特殊行业各类房间(厨房、库房)都应兼顾。室外直线布夹,每5m布夹1只。三个类型监测点每月室内外分别布放100个有效夹(夜)。监测前做好宣传、告知,防止误伤儿童和动物。 捕获鼠类后,进行鼠种鉴定,用《鼠密度监测记录表》记录鼠种、性别、体重,并记录布夹总数、回收夹总数、无效夹总数、捕获鼠数等。 4.鼠密度统计 鼠密度(捕鼠率)(%)=捕鼠总数(只)/有效夹总数(只)

×100%; 有效夹数=布夹数-无效夹数。 上列公式中,捕鼠总数是指鼠夹捕获鼠类的数量总和,鼠夹上 夹有鼠头或大片鼠皮则定为捕到鼠,记入捕鼠总数。若已击发的鼠 夹上有鼠毛、鼠尾、鼠爪,该夹计入有效夹总数,定为未捕到鼠。无效夹是指丢失或不明原因击发的鼠夹。 (二)蚊密度监测 1.监测点的选择 鑫源中学教师宿舍楼、水房附近。 2.监测时间 每月监测二次,两次的监测间隔不得少于15天,风雨天气(风力五级以上) 顺延。 3.监测方法 采用诱蚊灯法。每处布放诱蚊灯1个,监测时间从当地日落20分钟后开始,诱集6小时以上,第二天,将集蚊盒从诱蚊灯中取出,对捕获蚊虫进行种类鉴定、计数,并分别将每盏灯每晚的监测结果填入《成蚊诱蚊灯监测记录表》,并记录当时主要气象数据(气温,湿度,风力)。 4.成蚊密度统计 成蚊密度(只/小时)=捕获蚊虫数/(捕蚊时间×灯数) (三) 蝇密度监测 1.监测点的选择 鑫源中学食堂。 2.监测时间

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计划

病媒生物防治工作计划 我校将严格按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中对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的要求,在校园内深入、持久地开展活动,不断降低病媒生物密度,使其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之内,控制和减少虫媒传染病的发病率,保证师生身体健康,提高师生生活环境质量。为做好本年度的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特制订本年度工作计划: 一、加强学校管理,提高对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的认识 1、成立以副校长赵翔宇为组长、总务处主任张欣、后勤人员岳发军等人组成的病媒生物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2、广泛宣传,提高认识。学校利用升旗仪式对全校师生做除四害动员,宣传除四害的重要性并利用黑板报、广播等形式宣传灭鼠、灭纹、灭蝇、灭蟑螂的方法。使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到除四害的活动中去开展病媒生物防治、讲究卫生是预防各种传染疾病流行,保护师生身体健康的重要工作。学校努力营造全员开展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的氛围。 二、根据季节的特点,认真做好病媒生物防治工作。 1、春冬季重点是灭鼠 坚持做到每周一对教工办公区、学生公寓、各部室、库房、绿化带,厕所垃圾台、排污道口等进行检查,发现鼠情,及时按操作规程灭鼠防害。 2、夏秋季重点是灭蚊蝇 坚持每周一对教室、学生公寓、绿化带、花园、垃圾台、厕所、水龙周围、排污道口、部室等地喷施灭蚊蝇药。 三、综合整治、确保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的成效。 1、坚持综合防治科学灭杀的方针,认真落实“清、疏、装、防、灭”五环节。经常性地开展校园环境卫生大扫除,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及时疏通排污沟渠,做到校园无污水存积。 2、认真做好检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科学用药,确保灭鼠安全。防止药物中毒事件发生。 4、、完善排水排污设施,新建、改造、维修下水道和排污沟,下水道要基本实现封闭式覆盖,管网覆盖率达100%以上。 5、发现问题,采取有效灭杀办法,最大限度控制病媒生物的滋生,为广大

病媒生物防治工作措施落实情况

2018年白云矿区蒙古族学校 病媒生物防治工作措施落实情况 2018年,我校将严格按照国家对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的要求,在校园内深入、持久地开展活动,不断降低病媒生物密度,使其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之内,控制和减少虫媒传染病的发病率,保证师生身体健康,提高师生生活环境质量。 一、加强学校管理,提高对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的认识 1、成立病媒生物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张永(校长) 副组长:满都那、秦燕(副校长) 组员:乌日根、胡依格、曾兰清、万翠、谢俊梅 2、开展病媒生物防治、讲究卫生是预防各种传染疾病流行,保护师生身体健康的重要工作。学校将通过黑板报,校园广播,专题讲座,学生手抄报,知识竞赛等形式,大力宣传病媒生物防治的重要性,努力营造全员开展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的氛围。 二、根据季节的特点,认真做好病媒生物防治工作 1、春冬季重点是灭鼠。坚持做到每周一对办公楼、厕所垃圾池等进行检查,发现鼠情,及时按操作规程投放灭鼠药或鼠夹。 2、夏秋季重点是灭蚊蝇坚持每周一对绿化带、花园、垃圾台、厕所、水龙周围、排污道口、等地喷施灭蚊蝇药。

三、综合整治、确保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的成效 1、坚持综合防治科学灭杀的方针,认真落实“清、疏、装、防、灭”五环节。经常性地开展校园环境卫生大扫除,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及时疏通排污沟渠,做到校园无污水存积。 2、认真做好检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科学用药,确保灭鼠安全。防止药物中毒事件发生。 4、发现问题,采取有效灭杀办法,最大限度控制病媒生物的滋生,为广大师生创建一个健康安全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 白云矿区蒙古族学校 2018年3月1日

2017年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计划82786

工作计划 2017年我们学校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县爱卫办2017年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要点为重点,坚持除害防病的方针,以清理病媒孳生地和完善防治措施为突破口,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广泛发动师生,加大除四害工作力度,有效降低四害密度,预防和控制四害传播疾病的发生,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 一、强化领导,认真落实 建立防制工作领导组织机构,实行有效地目标责任管理体系。学校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领导小组,要积极协调解决工作过程中遇到的人、财、物等方面的问题和技术上遇到的难题,确保校园内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落到实处。 二、注重培训,提高师生预防、灭杀技术水平 学校积极按照县爱卫办组织的病媒生物防制的各项活动,在校园内根据“四害”生态习性,有效地进行宣传教育和知识竟答,积极地组织师生学习预防、灭杀方面的知识,增强师生参与除四害的意识。 三、做好孳生地的治理,从根源上杜绝“四害”传播疾病 今年我校将根据《国家卫生县城标准》结合爱国卫生活动月,加大“四害”孳生地治理力度,组织广大师生清理环境卫生,进行环境卫生大整治,宿舍卫生大检查等。从源头上彻底铲除“四害”孳生地。 四、积极开展“四害”预防,杀灭活动,保障师生身体健康 1.今年按照市、县创卫办、爱卫办的安排,以四月份县城 卫生大整治月和五月份专项整治月及六月份病媒生物防制月为抓手,将继续开展卫生大扫除和“四害”集中灭杀活动;(1)时间安排:①灭鼠工作:春季3一—5月,秋季10—12月;②灭蟑螂工作:6—12月;③灭蚊蝇工作:4—12月。(2)灭杀办法:①灭鼠采用器械扑杀,利用鼠夹和毒饵灭杀,但毒饵灭杀必须在毒饵盒上注明有毒字样,确保安全,毒饵盒放置距离每15—25米一个;②消灭蚊蝇、蟑螂采用人工捕打、诱盘扑杀、喷洒药物、灭蚊蝇灯扑灭方法。

病媒生物防治方案培训课件

哈尔滨第八十八中学 2011年病媒生物防治实施方案 2011年是我校如期实现创建卫生校园目标的关键一年。为巩固和发展我校除“四害”全面达标的工作成果,控制和消灭病媒生物传染病,保护师生的身体健康,改善和提高师生的生活环境质量,确保我校通过创建县级卫生校园调研考核和病媒生物防制专项考核,特制定我校2011年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创建区级卫生校园为目标,以除害灭病,保障师生健康为目的,依据县爱卫会颁布的《灭鼠、灭蚊、灭蝇、灭蟑螂标准》,以科学防治为手段,以治本清源,综合防制,彻底清除四害孳生繁殖条件为原则,把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做为今年爱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加大防制力度,全面建设卫生校园,保证师生健康,把“四害”密度指标始终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范围以内。 二、工作目标 (一)灭鼠工作:大力开展综合防治。加强鼠害环境防治,消除鼠类孳生条件,完善防、灭鼠设施,合理使用安全有效的灭鼠剂。突出重点如厕所、下水管道等地下管网设施内的防、灭鼠工作。组织开展好春、秋两季的大规模灭鼠活动,通过开展春、秋两季的群众性灭鼠活动,使鼠密度降低并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范围以内。 (二)灭蟑螂工作:继续加大灭蟑螂工作的力度,适时组织开展大规

模群众性灭蟑螂活动。要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三)灭蝇工作:继续推动我校环境改造和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设施,加强垃圾袋装化收集管理,加大蝇类孳生场所治理力度,消除蝇类孳生环境,强化综合性防治手段,始终把我校主要蝇种的密度控制在国标以内。 (四)灭蚊工作:加强对蚊虫孳生场所的综合治理,对水体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积极开展综合防治,完善排污设施,消除蚊虫孳生场所。消杀越冬蚊虫,进一步降低蚊虫密度,始终把蚊虫密度控制在国标以内。 三、防治标准 依据县爱卫会颁布的《灭鼠、灭蚊、灭蝇、灭蟑螂标准》。 四、技术措施 (一)灭鼠技术措施 各公共区域和全体教师要结合爱国卫生工作,搞好室内外卫生和环境清理整顿。要重视清理小环境。消除鼠类的栖息场所。物品分类垫离,达到卫生标准;鼠洞、孔洞缝一律堵死,下水道口、地漏口等要加网、加盖。食堂、宿舍等严禁乱扔乱倒剩饭剩菜和厨余垃圾,断绝鼠粮;垃圾要及时清运,日产日清。 要加强鼠药管理,科学合理用药。要做到全方位覆盖,饱和投药,使

病媒生物防制资料

资料盒正面:黑体二号字 大荔县××卫生院 爱卫创卫管理 资料盒侧面:黑体初号字 × × 卫 生 院 爱 卫 创 卫 资 料 说明:所有资料一律用A4纸打印,字体为宋体,字号标题为二号,正文为三号

××(中心)卫生院 病 媒 生 物 防 制 资料 (****年)

病媒生物防制管理工作建档目录 1、单位基本情况(简介) 2、本单位平面图及放毒饵平面图 3、病媒生物防制领导小组文件(红头文件) 4、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网络图 5、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专(兼)职人员名单 6、病媒生物防制管理规定 7、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人员职责分工及任务 8、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实施方案 9、灭鼠通知 10、灭鼠毒饵投放记录 11、春季灭鼠小结 12、消杀前通知 13、灭蚊蝇喷药记录 14、秋季消杀小结 15、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检查表 16、卫生检查表 17、“病媒生物”孳生地调查及治理 18、综合防制 19、购药票据 20、“除四害”工作总结 要求:以上第3、8、11、14、20项资料,要以红头文件形式体现(或加盖公章),按年度分类规范归档,所有资料要符合逻辑性,不能出现雷同套用现象,确保资料能够真实、完整的反映工作实际。

范文(各医院一照此格式书写) ××(中心)卫生院 基本情况(简介) (范本) 单位的基本情况、单位面积-----------平方米;总户 数-------户,总人数---------多人。-----------位于 -----------------------------------路----号。(资料由 各单位补充、建档保管) 单位负责人:--------------- 单位设为----个部门,其中: 1、(部门名称)------------- 负责人:---------- 2、(部门名称)------------- 负责人:---------- 3、(部门名称)------------- 负责人:---------- 4、(部门名称)------------- 负责人:---------- 5、(部门名称)-- -----------负责人:---------- 年月日

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

附件8: 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 (试行) 病媒生物监测是疾病预防控制中一项重要的系统性基础工作。为确保监测工作的科学、规范、统一,监测数据的真实、可信,特制定此方案。 一、背景 病媒生物是指能传播疾病的生物,一般指能传播人类疾病的生物。广义的病媒生物包括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媒介主要是鼠类,属哺乳纲啮齿目动物;无脊椎动物媒介主要是昆虫纲的蚊、蝇、蟑螂、蚤等和蛛形纲的蜱、螨等。病媒生物不仅可以直接通过叮咬和污染食物等,影响或危害人类的正常生活,更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一系列的重要传染病。 病媒生物性传染病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旅游和贸易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变,病媒生物种类、密度和分布等发生了新的变化,不仅原有的病媒生物性传染病范围扩大、发生频率和强度增加,而且一些新的病媒生物性传染病不断出现。 在我国法定报告的传染病中有许多属于病媒生物性传染病,如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疟疾、登革热、地方性斑疹伤寒、丝虫病等;而一些消化道传染病则通过病媒生物的机械性传播在人群中扩散,如痢疾、伤寒等。通过对病媒生物的有效控制,可以减少它们对人群的骚扰和经济损失,更可以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系统地开展病媒生物监测不仅为制定病媒生物控制方案提供依据,而且为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流行趋势提供预测预警信息。我国过去曾比较系统地开展过病媒生物的监测,对病媒生物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各地方法不统一,进行数据的比较和分析比较困难;且原有的一些方法已经不适于现在社会发展状况,部分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流行状况也发生了变化;同时近年来周边国家一些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爆发流行已对我国形成威胁,因此加强病媒生物监测工作已经成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一个迫切任务。 二、监测目的 (一) 掌握监测对象的种类、数量、分布及季节变化,为预测预报和处理应

医院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计划

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计划 病媒生物控制病媒防制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群众生活居住环境,促进社会文明,建立和谐,我院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计划。 一、组织机构: 为了加强除“四害”工作力度,我院成立除“四害”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工作任务: 1、抓好灭鼠工作:灭鼠工作坚持“灭、防、清”相结合的原则,即:药物杀灭、完善防鼠设施、清除鼠迹。 (1)、定期组织开展以投放素饵为主的大面积化学灭鼠活动。素饵杀灭实行“统一药物、统一时间、统一行动”。使用药物为溴敌隆毒饵,室内每间房1—2堆,室外每2—5米放1堆,每堆10—20克,毒饵均投放在毒饵盒内。毒饵投放前,要认真做好鼠情监测,凡监测有鼠迹的场所,作为投放重点。投放场所:室内为单

位办公区、医疗区、生活区、库房。室外为单位楼房周围、草坪、花坛、树林、垃圾堆放处等。在全县统一组织的毒饵杀灭的基础上,医院还可根据具体情况组织辖区单位用毒水、蜡块等化学方法杀灭残余老鼠,杀灭后使有鼠房间不超过2%。 (2)、清除鼠迹。主要是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清扫鼠粪、鼠尸、鼠毛、鼠足印等鼠迹,尤其是药房、库房、职工(病人)食堂内的鼠迹;其次是更换或修补门、窗、纱窗、纱门等处的鼠咬痕;用水泥填堵鼠洞。室外主要是清除垃圾,清查和堵塞鼠洞,清扫鼠粪、鼠尸等鼠迹。通过这些工作,使室内鼠密度粉迹法不超过3%,外环境2000米内鼠迹不超过5处。 (3)、完善各科室重点部位的防鼠设施建设。重点部位是指药房、库房、职工食堂、餐厅等(下同)。防鼠设施建设要求室内所有的排水管、排水沟、通风口、窗户、换气扇孔都要安装孔径小于1.3厘米的防鼠铁纱网;室内通往墙外的空调线管、水管孔及其他管道的侧缝,都要用水泥封死;门窗合缝及上、下缝隙要小于0.6厘米;门下沿包60厘米的铁皮;1楼和地下室纱窗用铁纱。通过采取以上防鼠设施,使单位重点部位的防鼠设施合格率达95%以上。 (4)、搞好灭效巩固工作,主要是加强监测和发动群众报告

病媒生物防制试题及答案(一)

病媒生物防制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虫媒传染病鼠疫和疟疾在我国传染病中分属甲类类和乙类传染病。 2、蚊虫的生活史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生期,其中幼虫阶段离不开水,其生长发育称为完全变态的发育。 3、幼托机构、敬老院、精神病病房等场所灭蝇,使用(低毒)和(微毒)的杀虫剂。 4、蟑螂防治采取(环境)(物理)(生物)(化学)等综合性措施控制密度。 5、灭蟑螂最根本措施是(环境防制)。(投放灭鼠毒饵)是最常用的灭鼠方法。现有的常用灭鼠药物有大隆、溴敌隆、敌鼠钠盐等。这些灭鼠药属于(慢性抗凝血杀鼠毒饵剂)。 6、常用杀鼠剂为抗凝血杀鼠药,如发现有误食中毒现象,解毒药剂为(维生素K1) 7、消灭蚊蝇的最根本的办法是(消除孳生场所) 8、创卫工作中的病媒生物防治包括蚊、蝇、鼠、(蟑螂)等。 9、乙脑是由哪种四害传播(蚊子)。 10、蟑螂习性是:(耐饥不耐渴、昼伏夜出) 二、选择题

1、鼠密度监测最常用的方法是( B ) A、粉迹法 B、鼠夹法 C、鼠笼法 D、盗食法 E、粘鼠板法 2、室内灭鼠的关键是( D ) A、断绝鼠粮 B、消除老鼠隐蔽栖息地 C、投放毒饵 D、完善防鼠建筑和防鼠设施 E、使用捕鼠器和粘鼠板 3、蟑螂最喜爱的食物是( A ) A、香甜油性食品 B、腐烂的食品 C、酸甜辣的食品 D、剩余饭菜 E、同类的尸体 4、以下哪个是我国法定的甲类传染病( A ) A、鼠疫 B、乙脑 C、登革热 D、疟疾 E、黑热病 5、传播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蚊种是(C) A.白纹伊蚊B.中华按蚊C.三带缘库蚊D.致倦库蚊E.淡色库蚊 6、蝇类主要传播的疾病(A) A.消化疾病的传染病B.呼吸道的传染病C.眼的传染病D.皮肤传染病E.神经系统的传染病 7、蝇类传病的主要途径(A) A.污染食物(包括水源)经口B.刺叮吸血C.经伤口D.经皮肤E.经鼻腔,泌尿道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