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湘教版九年级下学期数学教案

新湘教版九年级下学期数学教案

第1章二次函数

1.1 二次函数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具体情景中二次函数的意义,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掌握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

2.能够表示简单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式,并能根据实际问题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分析和建立两个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的过程,进一步体验如何用数学的方法描述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情感态度】

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二次函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在实际问题中,会写简单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式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1.教材P2“动脑筋”中的两个问题:矩形植物园的面积S(m2)与相邻于围墙面的每一面墙的长度x(m)的关系式是S=-2x2+100x,(0

2.对于实际问题中的二次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否会有一些限制呢?有.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二次函数的概念及一般形式

在上述学生回答后,教师给出二次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形如y=ax2+bx+c(a, b,c是常数,a≠0)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a,b,c分别是函数解析式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注意:①二次函数中二次项系数不能为0.②在指出二次函数中各项系数时,

要连同符号一起指出.

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

例1 指出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二次函数.

(1)y=(x-3)2-x 2 ;(2)y=2x(x-1);(3)y=32x-1;(4)y=22x

;(5)y=5-x 2+x. 【分析】先化为一般形式,右边为整式,依照定义分析.

解:(2)(5)是二次函数,其余不是.

【教学说明】判定一个函数是否为二次函数的思路:

1.将函数化为一般形式.

2.自变量的最高次数是2次.

3.若二次项系数中有字母,二次项系数不能为0.

例2 讲解教材P3例题.

【教学说明】由实际问题确定二次函数关系式时,要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例3 已知函数y=(m 2-m)x 2+mx+(m+1)(m 是常数),当m 为何值时:

(1)函数是一次函数;

(2)函数是二次函数.

【分析】判断函数类型,关键取决于其二次项系数和一次项系数能否为零,列出相应方程或不等式.

解:(1)由200

m m m ?-=?≠? 得010m m ?=≠??或 , ∴m=1.即当m=1时,函数y=(m 2-m)x 2+mx+(m+1)是一次函数.

(2)由m 2-m ≠0得m ≠0且m ≠1,

∴当m ≠0且m ≠1时,函数y=(m 2-m)x 2+mx+(m+1)是二次函数.

【教学说明】学生自主完成,加深对二次函数概念的理解,并让学生会列二次函数的一些实际应用中的二次函数解析式.

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下列函数中是二次函数的是( )

A. 2123

y x x =+- B.y=3x 3+2x 2 C.y=(x-2)2-x 3

D.21y =- 2.二次函数y=2x(x-1)的一次项系数是( )

A.1

B.-1

C.2

D.-2

3.若函数232(3)1k k y k x kx -+=-++ 是二次函数,则k 的值为( )

A.0

B.0或3

C.3

D.不确定

4.若y=(a+2)x 2-3x+2是二次函数,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5.已知二次函数y=1-3x+5x 2,则二次项系数a= ,一次项系数b= ,常数项c= .

6.某校九(1)班共有x 名学生,在毕业典礼上每两名同学都握一次手,共握手y 次,试写出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它 (填“是”或“不是”)二次函数.

7.如图,在边长为5的正方形中,挖去一个半径为x 的圆(圆心与正方形的中心重合),剩余部分的面积为y.

(1)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

(2)试求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3)求当圆的半径为2时,剩余部分的面积(π取3.14,结果精确到十分位).

【答案】1.D 2.D 3.A 4.a ≠-2 5.5,-3,1 6.21122

y x x =

- 是 7.(1)y=25-πx 2=-πx 2+25.

(2)0<x ≤52.

(3)当x=2时,y=-4π+25≈-4×3.14+25=12.44≈12.4.

即剩余部分的面积约为12.4.

【教学说明】学生自主完成,加深对新知的理解,待学生完成上述作业后,教师指导.

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1.师生共同回顾二次函数的有关概念.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新知识,还有哪些疑问?与同伴交流.

【教学说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知识点,让学生大胆发言,进行知识提炼和知识归纳.

1.教材P 4第1~3题.

2.完成同步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本节课是从生活实际中引出二次函数模型,从而得出二次函数的定义及一般形式,会写简单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式,并能根据实际问题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实际之中.

1.2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第1课时二次函数y=ax2(a>0)的图象与性质

【知识与技能】

1.会用描点法画函数y=ax2(a>0)的图象,并根据图象认识、理解和掌握其性质.

2.体会数形结合的转化,能用y=ax2(a>0)的图象和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二次函数y=ax2(a>0)图象的作法和性质的过程,获得利用图象研究函数的经验,培养观察、思考、归纳的良好思维习惯.

【情感态度】

通过动手画图,同学之间交流讨论,达到对二次函数y=ax2(a>0)图象和性质的真正理解,从而产生对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1.会画y=ax2(a>0)的图象.

2.理解,掌握图象的性质.

【教学难点】

二次函数图象及性质探究过程和方法的体会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问题1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一次函数的图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特征是什么?二次函数图象是什么形状呢?

问题2 如何用描点法画一个函数图象呢?

【教学说明】 ①略;②列表、描点、连线.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探究1 画二次函数y=ax 2(a >0)的图象.

画二次函数y=ax 2的图象.

【教学说明】①要求同学们人人动手,按“列表、描点、连线”的步骤画图y=x 2的图象,同学们画好后相互交流、展示,表扬画得比较规范的同学.

②从列表和描点中,体会图象关于y 轴对称的特征.

③强调画抛物线的三个误区.

误区一:用直线连结,而非光滑的曲线连结,不符合函数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

如图(1)就是y=x 2的图象的错误画法.

误区二:并非对称点,存在漏点现象,导致抛物线变形.

如图(2)就是漏掉点(0,0)的y=x 2的图象的错误画法.

误区三:忽视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抛物线要求用平滑曲线连点的同时,还需要向两旁无限延伸,而并非到某些点停止.

如图(3),就是到点(-2,4),(2,4)停住的y=x 2图象的错误画法.

探究2 y=ax 2(a >0)图象的性质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y=x 2, 212

y x

,y=2x 2的图象.

【教学说明】要求同学们独立完成图象,教师帮助引导,强调画图时注意每一个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动脑筋观察上述图象的特征(共同点),从而归纳二次函数y=ax2(a >0)的图象和性质.

【教学说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象,从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y 随x 的增大时的变化情况等几个方面让学生归纳,教师整理讲评、强调.

y=ax 2(a >0)图象的性质

1.图象开口向上.

2.对称轴是y 轴,顶点是坐标原点,函数有最低点.

3.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简称右升;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简称左降.

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

例 已知函数24(2)k

k y k x +-=+是关于x 的二次函数. (1)求k 的值.

(2)k 为何值时,抛物线有最低点,最低点是什么?在此前提下,当x 在哪个范围内取值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分析】此题是考查二次函数y=ax 2的定义、图象与性质的,由二次函数定义列出关于k 的方程,进而求出k 的值,然后根据k+2>0,求出k 的取值范围,最后由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求出x 的取值范围.

解:(1)由已知得22042

k k k +≠+-=??? ,解得k=2或k=-3. 所以当k=2或k=-3时,函数24(2)k k y k x +-=+是关于x 的二次函数.

(2)若抛物线有最低点,则抛物线开口向上,所以k+2>0.

由(1)知k=2,最低点是(0,0),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广东广州中考)下列函数中,当x >0时,y 值随x 值增大而减小的是( )

A.y=x 2

B.y=x-1

C. 34y x =

D.y=1x

2.已知点(-1,y 1),(2,y 2),(-3,y 3)都在函数y=x 2的图象上,则( )

A.y 1<y 2<y 3

B.y 1<y 3<y 2

C.y 3<y 2<y 1

D.y 2<y 1<y 3

3.抛物线y=13

x 2的开口向 ,顶点坐标为 ,对称轴为 ,当x=-2时,y= ;当y=3时,x= ,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 ;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 .

4.如图,抛物线y=ax 2上的点B ,C 与x 轴上的点A (-5,0),D (3,0)构成平行四边形ABCD ,BC 与y 轴交于点E (0,6),求常数a 的值.

【教学说明】学生自主完成,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当学生疑惑时,教师及时指导.

【答案】1.D 2.A 3.上,(0,0),y轴,4

,±3,减小,增大

3

4.解:依题意得:BC=AD=8,BC∥x轴,且抛物线y=ax2上的点B,C关于y 轴对称,又∵BC与y轴交于点E(0,6),∴B点为(-4,6),C点为(4,6),将(4,6)代入y=ax2得:a=3

.

8

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1.师生共同回顾二次函数y=ax2(a>0)图象的画法及其性质.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新知识,还有哪些疑问?请与同伴交流.

第1、2题.

1.教材P

7

2.完成同步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本节课是从学生画y=x2的图象,从而掌握二次函数y=ax2(a>0)图象的画法,再由图象观察、探究二次函数y=ax2(a>0)的性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探究归纳问题的能力.

第2课时二次函数y=ax2(a<0)的图象与性质

【知识与技能】

1.会用描点法画函数y=ax2(a<0)的图象,并根据图象认识、理解和掌握其性质.

2.体会数形结合的转化,能用y=ax2(a<0)的图象与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二次函数y=ax2(a<0)图象的作法和性质的过程,获得利用图象研

究函数的经验,培养观察、思考、归纳的良好思维习惯.

【情感态度】

通过动手画图,同学之间交流讨论,达到对二次函数y=ax2(a≠0)图象和性质的真正理解,从而产生对数学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①会画y=ax2(a<0)的图象;②理解、掌握图象的性质.

【教学难点】

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及其探究过程和方法的体会.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1.在坐标系中画出y=1

2

x2的图象,结合y=

1

2

x2的图象,谈谈二次函数

y=ax2(a>0)的图象具有哪些性质?

2.你能画出y=-1

2

x2的图象吗?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探究1画y=ax2(a<0)的图象请同学们在上述坐标系中用“列表、描点、连线”的方法画出y=-1

2

x2的图象.

【教学说明】教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强调画图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同学们完成后相互交流,表扬图象画得“美观”的同学.

问:从所画出的图象进行观察,y=1

2x2与y=-

1

2

x2有何关系?

归纳:y=1

2x2与y=-

1

2

x2二者图象形状完全相同,只是开口方向不同,两

图象关于y轴对称.(教师引导学生从理论上进行证明这一结论) 探究2二次函数y=ax2(a<0)性质问:你能结合y=-1

2

x2的图象,归纳出y=ax2(a<0)图象的性质吗?

【教学说明】教师提示应从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位置,y随x的增大时的变化情况几个方面归纳,教师整理,强调y=ax2(a<0)图象的性质.

1.开口向下.

2.对称轴是y轴,顶点是坐标原点,函数有最高点.

3.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简称右降,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简称左升.

探究3二次函数y=ax2(a≠0)的图象及性质

学生回答:

【教学点评】一般地,抛物线y=ax2的对称轴是,顶点是,当a>0时抛物线的开口向,顶点是抛物线的最点,a 越大,抛物线开口越;当a<0时,抛物线的开口向,顶点是抛物线的最点,a越大,抛物线开口越,总之,|a|越大,抛物线开口越 .

答案:y轴,(0,0),上,低,小,下,高,大,小

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

例1 填空:①函数y=(-2x)2的图象是,顶点坐标是,对称轴是,开口方向是 .

②函数y=x2,y=1

2

x2和y=-2x2的图象如图所示,

请指出三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解:①抛物线,(0,0),y轴,向上;

②根据抛物线y=ax2中,a的值的作用来判断,上面最外面的抛物线为

y=1

2

x2,中间为y=x2,在x轴下方的为y=-2x2.

【教学说明】解析式需化为一般式,再根据图象特征解答,避免发生错

误.抛物线y=ax2中,当a>0时,开口向上;当a<0时,开口向下,|a|越大,开口越小.

例2 已知抛物线y=ax2经过点(1,-1),求y=-4时x的值.

【分析】把点(1,-1)的坐标代入y=ax2,求得a的值,得到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再把y=-4代入已求得的表达式中,即可求得x的值.

解:∵点(1,-1)在抛物线y=ax2上,-1=a·12,∴a=-1,∴抛物线为y=-x2.当y=-4时,有-4=-x2,∴x=±2.

【教学说明】在求y=ax2的解析式时,往往只须一个条件代入即可求出a 值.

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下列关于抛物线y=x2和y=-x2的说法,错误的是()

A.抛物线y=x2和y=-x2有共同的顶点和对称轴

B.抛物线y=x2和y=-x2关于x轴对称

C.抛物线y=x 2和y=-x 2的开口方向相反

D.点(-2,4)在抛物线y=x 2上,也在抛物线y=-x 2上

2.二次函数y=ax 2与一次函数y=-ax(a ≠0)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大致是( )

3.二次函数2

26(1)m m y m x +-=-,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m= . 4.已知点A (-1,y 1),B(1,y 2),C(a,y 3)都在函数y=x 2的图象上,且a >1,则

y 1,y 2,y 3中最大的是 .

5.已知函数y=ax 2经过点(1,2).①求a 的值;②当x <0时,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变化的情况.

【教学说明】学生自主完成,加深对新知的理解和掌握,当学生疑惑时,教师及时指导.

【答案】1.D 2.B 3.2 4.y 3

5.①a=2 ②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惑?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点评:(1)y=ax 2(a<0)图象的性质;(2)y=ax 2(a ≠0)关系式的确定方法.

1.教材P 10第1~2题.

2.完成同步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本节课仍然是从学生画图象,结合上节课y=ax 2(a >0)的图象和性质,从而得出y=ax 2(a <0)的图象和性质,进而得出y=ax 2(a ≠0)的图象和性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第3课时二次函数y=a(x-h)2的图象与性质

【知识与技能】

1.能够画出y=a(x-h)2的图象,并能够理解它与y=ax2的图象的关系,理解a,h对二次函数图象的影响.

2.能正确说出y=a(x-h)2的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二次函数y=a(x-h)2的图象的作法和性质的过程,进一步领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情感态度】

1.在小组活动中体会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

2.进一步丰富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认识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y=a(x-h)2的图象及性质.

【教学难点】

理解y=a(x-h)2与y=ax2图象之间的位置关系,理解a,h对二次函数图象的影响.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1.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y=1

2

x2与y=

1

2

(x-1)2的图象,完成下表.

2.二次函数y=1

2

(x-1)2的图象与y=

1

2

x2的图象有什么关系?

3.对于二次函数1

2

(x-1)2,当x取何值时,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当

x取何值时,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归纳二次函数y=a(x-h)2的图象与性质并完成下表.

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

例1 教材P12例3.

【教学说明】二次函数y=ax2与y=a(x-h)2是有关系的,即左、右平移时“左加右减”. 例如y=ax2向左平移1个单位得到y=a(x+1)2,y=ax2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y=a(x-2)2的图象.

例2 已知直线y=x+1与x轴交于点A,抛物线y=-2x2平移后的顶点与点A 重合.①水平移后的抛物线l的解析式;②若点B(x1,y1),C(x2,y2)在抛物线l上,<x1<x2,试比较y1,y2的大小.

且-1

2

解:①∵y=x+1,∴令y=0,则x=-1,∴A(-1,0),即抛物线l的顶点坐标为(-1,0),又∵抛物线l是由抛物线y=-2x2平移得到的,∴抛物线l的解析式为

y=-2(x+1)2.

②由①可知,抛物线l的对称轴为x=-1,∵a=-2<0,∴当x>-1时,y随x 的增大而减小,又-1

2

<x1<x2,∴y1>y2.

【教学说明】二次函数的增减性以对称轴为分界,画图象取点时以顶点为分界对称取点.

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二次函数y=15(x-1)2的最小值是()

A.-1

B.1

C.0

D.没有最小值

2.抛物线y=-3(x+1)2不经过的象限是()

A.第一、二象限

B.第二、四象限

C.第三、四象限

D.第二、三象限

3.在反比例函数y=k

x

中,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二次函数

y=k(x-1)2的图象大致是()

4.(1)抛物线y=1

3

x2向平移个单位得抛物线y=

1

3

(x+1)2;

(2)抛物线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抛物线y=-2(x-2)2.

5.(广东广州中考)已知抛物线y=a(x-h)2的对称轴为x=-2,且过点(1,-3).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画出函数的大致图象;

(3)从图象上观察,当x取何值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取何值时,函数有最大值(或最小值)?

【教学说明】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巡视解疑.

【答案】1.C 2.A 3.B 4.(1)左,1 (2)y=-2x2

5.解:(1)y=-1

3

(x+2)2 (2)略(3)当x<-2时,y随x增大而增大;当

x=-2时,y有最大值0.

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惑?

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点评:(1)y=a(x-h)2的图象与性质;(2)

y=a(x-h)2与y=ax2的图象的关系.

第1、2题.

1.教材P

12

2.完成同步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认识到y=a(x-h)2的图象是由y=ax2的图象左右平移得到的,初步认识到a,h对y=a(x-h)2位置的影响,a的符号决定抛物线方向,|a|决定抛物线开口的大小,h决定向左右平移;从中领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第4课时二次函数y=a(x-h)2+k的图象与性质

【知识与技能】

1.会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y=a(x-h)2+k的图象.掌握y=a(x-h)2+k的图象和性质.

2.掌握y=a(x-h)2+k与y=ax2的图象的位置关系.

3.理解y=a(x-h)2+k,y=a(x-h)2,y=ax2+k及y=ax2的图象之间的平移转化.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二次函数y=a(x-h)2+k的图象的作法和性质的过程,进一步领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

1.在小组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

2.体验数学活动中充满着探索性,感受通过认识观察,归纳,类比可以获得数学猜想的乐趣.

【教学重点】

二次函数y=a(x-h)2+k的图象与性质.

【教学难点】

由二次函数y=a(x-h)2+k的图象的轴对称性列表、描点、连线.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复习回顾:同学们回顾一下:

①y=ax2,y=a(x-h)2,(a≠0)的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y随x 的增减性分别是什么?

②如何由y=ax2(a≠0)的图象平移得到y=a(x-h)2的图象?

③猜想二次函数y=a(x-h)2+k的图象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及y随x 的增减性如何?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探究1 y=a(x-h)2+k的图象和性质

1.由老师提示列表,根据抛物线的轴对称性观察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①y=-1

2

(x+1)2-1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及y随x的增减性如何?

②将抛物线y=-1

2

x2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得抛物线

y=-1

2

(x+1)2-1.

2.同学们讨论回答:

①一般地,当h>0,k>0时,把抛物线y=ax2向右平移h个单位,再向上平

移k个单位得抛物线y=a(x-h)2+k;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由h,k的值来决定.

②抛物线y=a(x-h)2+k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及y随x的增减性如何?

探究2二次函数y=a(x-h)2+k的应用

【教学说明】二次函数y=a(x-h)2+k的图象是,对称轴是,顶点坐标是,当

a>0时,开口向,当a<0时,开口向.

答案:抛物线,直线x=h,(h,k),上,下

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

例1 已知抛物线y=a(x-h)2+k,将它沿x轴向右平移3个单位后,又沿y轴

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3(x+1)2-4,求原抛物线的解析式.

【分析】平移过程中,前后抛物线的形状,大小不变,所以a=-3,平移时应抓

住顶点的变化,根据平移规律可求出原抛物线顶点,从而得到原抛物线的解析式.

解:抛物线y=-3(x+1)2-4的顶点坐标为(-1,-4),它是由原抛物线向右平移3

个单位,向下平移2个单位而得到的,所以把现在的顶点向相反方向移动就得到

原抛物线顶点坐标为(-4,-2).故原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3(x+4)2-2.

【教学说明】抛物线平移不改变形状及大小,所以a值不变,平移时抓住关键点:顶点的变化.

例2 如图是某次运动会开幕式点燃火炬时的示意图,发射台OA的高度为2m,火炬的高度为12m,距发射台OA的水平距离为20m,在A处的发射装置向目标C

发射一个火球点燃火炬,该火球运行的轨迹为抛物线形,当火球运动到距地面最大高度20m时,相应的水平距离为12m.请你判断该火球能否点燃目标C?并说明理由.

【分析】建立适当直角坐标系,构建二次函数解析式,然后分析判断.

解:该火球能点燃目标.如图,以OB所在直线为x轴,OA所在直线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则点(12,20)为抛物线顶点,设解析式为y=a(x-12)2+20,∵点

(0,2)在图象上,∴144a+20=2,∴a=-1

8,∴y=-

1

8

(x-12)2+20.当x=20时,

y=-1

8

×(20-12)2+20=12,即抛物线过点(20,12),∴该火球能点燃目标.

【教学说明】二次函数y=a(x-h)2+k的应用关键是构造出二次函数模型.

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若抛物线y=-7(x+4)2-1平移得到y=-7x2,则必须()

A.先向左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

B.先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

C.先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

D.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

2.抛物线y=x2-4与x轴交于B,C两点,顶点为A,则△ABC的周长为()

A.45

B.45+4

C.12

D.25+4

3.函数y=ax2-a与y=ax-a(a≠0)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

4.二次函数y=-2x2+6的图象的对称轴是,顶点坐标是,当x 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5.已知函数y=ax2+c的图象与函数y=-3x2-2的图象关于x轴对称,则

a= ,c= .

6.把抛物线y=(x-1)2沿y轴向上或向下平移,所得抛物线经过Q(3,0),

求平移后抛物线的解析式.

【教学说明】学生自主完成,加深对新知的理解,教师引导解疑.

【答案】1.B 2.B 3.C 4.y轴,(0,6),<0 5.3,2 6.y=(x-1)2-4

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惑?

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点评:①二次函数y=a(x-h)2+k的图象与性质;

②如何由抛物线y=ax2平移得到抛物线y=a(x-h)2+k.

【教学说明】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小结,加深理解掌握y=ax2与y=a(x-h)2+k 二者图象的位置关系.

1.教材P

第1~3题.

15

2.完成同步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掌握函数y=ax2,y=a(x-h)2,y=a(x-h)2+k图象的变化关系,从而体会由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

第5课时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性质

【知识与技能】

1.会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

2.会用配方法求抛物线y=ax2+bx+c的顶点坐标、开口方向、对称轴、y随x 的增减性.

3.能通过配方求出二次函数y=ax2+bx+c(a≠0)的最大或最小值;能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实际问题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的作法和性质的过程,体会建立二次函数y=ax2+bx+c(a≠0)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公式的必要性.

2.在学习y=ax 2+bx+c(a ≠0)的性质的过程中,渗透转化(化归)的思想.

【情感态度】

进一步体会由特殊到一般的化归思想,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

【教学重点】

①用配方法求y=ax2+bx+c 的顶点坐标;②会用描点法画y=ax2+bx+c 的图象并能说出图象的性质.

【教学难点】

能利用二次函数y=ax 2+bx+c(a ≠0)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公式,解决一些问题,能通过对称性画出二次函数y=ax 2+bx+c(a ≠0)的图象.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请同学们完成下列问题.

1.把二次函数y=-2x 2+6x-1化成y=a(x-h)2+k 的形式.

2.写出二次函数y=-2x 2+6x-1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及顶点坐标.

3.画y=-2x 2+6x-1的图象.

4.抛物线y=-2x 2如何平移得到y=-2x 2+6x-1的图象.

5.二次函数y=-2x 2+6x-1的y 随x 的增减性如何?

【教学说明】上述问题教师应放手引导学生逐一完成,从而领会y=ax 2+bx+c 与y=a(x-h)2+k 的转化过程.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探究1 如何画y=ax 2+bx+c 图象,你可以归纳为哪几步?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一般分为三步:

1.先用配方法求出y=ax 2+bx+c 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2.列表,描点,连线画出对称轴右边的部分图象.

3.利用对称点,画出对称轴左边的部分图象.

探究2 二次函数y=ax 2+bx+c 图象的性质有哪些?你能试着归纳吗?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抛物线y=ax 2+bx+c=224()24b ac b a x a a -++ ,对称轴为x=-2b a

,顶点坐标为(-2b a ,244ac b a -),当a >0时,若x >-2b a ,y 随x 增大而增大,若x <-2b a ,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a <0时,若x >-

2b a ,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若x<-2b a

,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探究3 二次函数y=ax 2+bx+c 在什么情况下有最大值,什么情况下有最小值,如何确定?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

例1 将下列二次函数写成顶点式y=a(x-h)2+k 的形式,并写出其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对称轴.

①y=14

x 2-3x+21 ②y=-3x 2-18x-22 解:①y=14

x 2-3x+21 = 14

(x 2-12x)+21 =14

(x 2-12x+36-36)+21 =14

(x-6)2+12. ∴此抛物线的开口向上,顶点坐标为(6,12),对称轴是x=6.

②y=-3x 2-18x-22=-3(x 2+6x)-22=-3(x 2+6x+9-9)-22=-3(x+3)2+5. ∴此抛物线的开口向下,顶点坐标为(-3,5),对称轴是x=-3.

【教学说明】第②小题注意h 值的符号,配方法是数学的一个重要方法,需多加练习,熟练掌握;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也可以根据公式直接求解.

例2 用总长为60m 的篱笆围成的矩形场地,矩形面积S 随矩形一边长l 的变化而变化,l 是多少时,场地的面积S 最大?

①S 与l 有何函数关系?

②举一例说明S 随l 的变化而变化?

③怎样求S 的最大值呢?

解:S=l (30-l )

=- l 2+30l (0<l <30)

=-( l 2-30l )

=-( l -15)2+225

画出此函数的图象,如图.

∴l =15时,场地的面积S 最大(S 的最大值为225)

【教学说明】二次函数在几何方面的应用特别广泛,要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的确定,同时所画的函数图象只能是抛物线的一部分.

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北京中考)抛物线y=x2-6x+5的顶点坐标为()

A.(3,-4)

B.(3,4)

C.(-3,-4)

D.(-3,4)

2.(贵州贵阳中考)已知二次函数y=ax2

+bx+c(a <0)的图象如图所示,当-5

≤x≤0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最小值5、最大值0

B.有最小值-3、最大值6

C.有最小值0、最大值6

D.有最小值2、最大值6

3.如图,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开口向上,图象经过点(-1,2)和(1,0),且与y轴相交于负半轴.

(1)给出四个结论:①a>0;②b>0;③c>0;

④a+b+c=0.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2)给出四个结论:①abc<0;②2a+b>0;③a+c=1;

④a>1.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教学说明】通过练习,巩固掌握y=ax2+bx+c的图象和性质.

【答案】1.A 2.B 3.(1)①④ (2)②③④

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惑?

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点评:

(1)用配方法求二次y=ax2+bx+c的顶点坐标、对称轴;

(2)由y=ax2+bx+c的图象判断与a,b,c有关代数式的值的正负;

(3)实际问题中自变量取值范围及函数最值.

1.教材P

15

第1~3题.

2.完成同步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y=ax2+bx+c的图象和性质可以看作是y=ax2,y=a(x-h)2+k,y=a(x-h)2+k的图象和性质的归纳与综合,让学生初步体会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