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个问题李凯中

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个问题李凯中

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个问题李凯中
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个问题李凯中

第34卷第1期湖南科技学院学报V ol.34 No.1 2013年1月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Jan.2013

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个问题

李凯中

(湖南科技学院 经济与管理系,湖南 永州 425100)

摘 要: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是高校最受关注的课程之一。从地方性高校经贸类学生的教学实践来说,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要注重学生的应用及实践能力培养,教学内容要增强经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理论说服力,教学方式方法问题要以多样化形式注重学用结合,课程开设时间也以适当后推为宜。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

中图分类号:F0-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3)01-0129-03

一教学原则问题:理论联系实际

要注重学生的应用及实践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政治经济学教学的基本原则。理论当然是政治经济学中的原理和 观点;实际是什么?有人认为:实际就是现实生活,就是历史和文化沉积的存在[1]。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中的运用,我们通常的做法就是援引历史的或现实的现象,举例论证某个经济观点或问题,这无疑是正确的和必需的。本人认为仅此还不够,必须对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进行充实和拓展。

根据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功能和社会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更应注重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地方性本科院校来说,学以致用,渗透实践能力培养,这一方面显得更为迫切。对经济学理论的应用,主要是指学生能够自觉地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观点去观察和思考社会经济现象,自觉地去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经济问题。关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能简单理解为训练专业技能与技巧。从根本上说,实践能力就是在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基础上形成的经济活动行为能力。它包括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指导的对一般的经济问题分析能力,对经济形势和市场状况的判断能力,对经济行为中的政策法规和道德准则的认知与执行能力,从事相应经济活动的运筹策划与组织管理能力,以及从事具体业务的操作能力。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是政治经济学教学原则的重要完善,它不仅有利于提高政治经济学课堂教学质量,也有利于培养适应社会迫切需要的经济工作第一线高素质人才。认识

收稿日期:2012―10―23

作者简介:李凯中(1952-),男,湖南永州人,湖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系教授,研究方向为农村经济。到了这个问题,就会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自觉渗透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在讲“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问题时,便组织小讨论:“如果你当老板,会怎样安排资本的构成比例和运行时间?”学生都会认真思考,给出各种答案,效果比较好。

二教学内容问题:要增强经济生活中

实际问题的理论说服力

在政治经济学教学内容的处理上,据本人了解,一般教师都注意到了:精选课堂讲授内容,增强现实针对性,注意理论系统性和关注重点的统一,并能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取舍教材内容、增强实践教学等,取得了相应效果。由于政治经济学在高校课堂中担负着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课”和经贸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的双“基础”功能[2],它的教学质量与理论统摄力就应有更高的要求。双“基础”功能不是喊出来的,而是靠课程的逻辑力量和理论吸引力,靠解释现实经济生活实际问题的说服力自然形成的。

要担负起双“基础”功能的使命,必须做的事情就是保持教学内容的鲜活和力度。这种鲜活和力度来自于教师对政治经济学理论观点的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经济学科学方法来对不断变化发展的经济现象,对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增强学术解释力和说服力,或曰对学生的理论征服力。政治经济学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不足,是目前存在的普遍现象[3]。在市场化、信息化的当代社会,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困惑颇多,课堂是他们对这些问题释疑解惑的一个重要捷径。他们认为有听头、有收获,就会集中注意力。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就不能只在理论上兜圈子,而要注重教学内容的鲜明时代感、现实感和针对性,要“接地气”,把一些容易引起迷惑的实际问题讲清讲透。

129

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之我见

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之我见 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已进行多年,但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的课程改革还不够深入。本文主要是针对普通本科院校经管类或经济学专业开设的政治经济学课程,如何从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手段的丰富等方面提高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主动性和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提出了一些教学改革建议,期望以此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更新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兴趣 政治经济学是我国大学生学习的第一门经济学课程。教师在讲授中准确生动地介绍经济学,并在此基础上融入当前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概念、新事物,对于学生以后的专业学习将起到启发兴趣、巩固基础、融会贯通的重要作用。 首先,在教学中应贯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念,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然而,当代资本主义的许多新现象,特别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在现实中同时并存、相互竞争、相互学习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在一百多年前并未遇到。诸如此类的新现象,都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重要题材。其次,合理安排、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内容不能只局限于书本,而应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教学应紧密结合教材,并密切联系实

际。。最后,教学内容的更新重在知识的灵活变通。在精心研究、反复实践的基础上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深浅适宜。鉴于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可根据具体情况减少部分资本主义内容,适当扩充社会主义部分的内容。适当安排学生自学并予以指导,大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应督促学生课后阅读大量书籍、报纸、杂志,并要求学生每周摘抄一些能说明一定问题的经济方面的文章,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关注日常经济生活及经济现象的良好习惯。 二、提升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为依托,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当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也很重要。适用的教学方法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应本着引导学生学到课本以外的实际知识、能力和技巧的有效宗旨,合理设计实践性教学环节,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运用政治经济学。具体做法是运用幕课、微课、多媒体课件、教学录像、作业习题等,翻转课堂,优化课堂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与学生进行互动,创建政治经济学精品课程网站,开设在线讨论区,答疑解惑、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等。以课堂讨论、理论研究、单独指导、教学实践、平时作业与测验、期末考试等主要环节开展教学工作; 合理安排各类社会实践,加强实地考察、撰写小论文等教学环节; 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能力。 在既有教学成果基础上,不断深化教学改革,重视对学生创新

政治经济学网络课程教学安排

政治经济学网络课程教学安排 导论 ●学习目标 认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发展的理论。 ●本章概述 分析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阐明政治经济学的对象与方法,揭示政治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和意义。 ●内容提要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发展的理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政治经济学的主要方法是科学抽象法;政治经济学是经济科学中的基础理论学科,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时限:3课时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为什么政治经济学以生产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什么是科学抽象法? ●学习指导 认真阅读、理解知识点,查阅相关背景资料,如果有精力可以阅读课程引注的参考文献。 1.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 ●学习目标: 了解自然分工和社会分工的意义,掌握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的特征,懂得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的历史进步性和商品经济的不可逾越性。 ●内容提要: 本章着重讲述了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产生的基础——自然分工和社会分工以及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各自的特征;并指出商品经济代替自然经济的历史进步性和商品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性。 ●学习指导:

以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自然分工和社会分工的了解为切入点,在把握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各自的特征基础上,来区分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的不同之处及其历史进步性和发展的不可逾越性。 ●学习时限:3课时 ●本单元重点和难点: 下列概念为本单元应掌握的重点内容: 自然分工、社会分工、自然经济、商品经济、私人劳动、社会劳动。另外,商品经济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及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不可逾越性也是应掌握的重要内容。 2. 商品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马克思对商品的剖析来了解商品所体现的社会生产关系及其运动规律,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以及全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奠定基础。 ●内容提要: 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中最普遍、最简单、最基本的经济现象,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其中包含着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的萌芽。本章讲述了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以及价值规律等内容。 ●学习指导: 学习这一章要从构成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为切入点。而且要把使用价值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联系起来,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来研究。在学习交换价值的决定内容时,要注意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区别。掌握和了解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的复杂程度及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深刻理解价格围绕价值的上下波动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甚至相反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 ●学习时限:6课时 ●本单元重点和难点: 本单元有以下几个重点和难点;(1)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及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2)劳动二重性学说的内容;(3)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和运动规律;(4)价值规律的内容、作用形式及作用。 3.货币 ●学习目标:

大学课程政治经济学名词解释大全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即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它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体系及其发展规律性的科学。 2、劳动:是有劳动能力和劳动经验的人,在生产过程中的有目的的活动。 3、劳动对象:是人们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也就是劳动加工的对象。 4、劳动资料:又称劳动手段,是人们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其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工具。 5、生产资料:是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它是任何社会进行物质生产所必备的物质条件。 6、物质资料生产过程:是人们的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手段)在一定形式下结合起来,创造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物质产品的过程。 7、生产力: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能力,反映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8、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又称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9、生产关系体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所建立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方面的经济关系的总和。 10、社会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与统一。 11、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

联系,它体现着经济过程的必然趋势。 12、生产资料所有制:即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它是人们在占有生产资料方面所形成的关系,体现着生产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 13、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14、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与它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 1、商品:是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劳动产品。 2、商品生产: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的生产。 3、商品交换:是商品的相互让渡或买卖。 4、商品经济:是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容,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5、社会分工:是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部门和行业的分工。 6、使用价值:是物品的有用性或效用,即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它体现了商品的自然属性。 7、价值:是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它体现了商品的社会属性。 8、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有特定性质、目的和形式的劳动。它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9、抽象劳动: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一般劳动。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个问题李凯中

第34卷第1期湖南科技学院学报V ol.34 No.1 2013年1月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Jan.2013 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个问题 李凯中 (湖南科技学院 经济与管理系,湖南 永州 425100) 摘 要: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是高校最受关注的课程之一。从地方性高校经贸类学生的教学实践来说,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要注重学生的应用及实践能力培养,教学内容要增强经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理论说服力,教学方式方法问题要以多样化形式注重学用结合,课程开设时间也以适当后推为宜。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 中图分类号:F0-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3)01-0129-03 一教学原则问题:理论联系实际 要注重学生的应用及实践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政治经济学教学的基本原则。理论当然是政治经济学中的原理和 观点;实际是什么?有人认为:实际就是现实生活,就是历史和文化沉积的存在[1]。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中的运用,我们通常的做法就是援引历史的或现实的现象,举例论证某个经济观点或问题,这无疑是正确的和必需的。本人认为仅此还不够,必须对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进行充实和拓展。 根据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功能和社会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更应注重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地方性本科院校来说,学以致用,渗透实践能力培养,这一方面显得更为迫切。对经济学理论的应用,主要是指学生能够自觉地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观点去观察和思考社会经济现象,自觉地去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经济问题。关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能简单理解为训练专业技能与技巧。从根本上说,实践能力就是在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基础上形成的经济活动行为能力。它包括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指导的对一般的经济问题分析能力,对经济形势和市场状况的判断能力,对经济行为中的政策法规和道德准则的认知与执行能力,从事相应经济活动的运筹策划与组织管理能力,以及从事具体业务的操作能力。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是政治经济学教学原则的重要完善,它不仅有利于提高政治经济学课堂教学质量,也有利于培养适应社会迫切需要的经济工作第一线高素质人才。认识 收稿日期:2012―10―23 作者简介:李凯中(1952-),男,湖南永州人,湖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系教授,研究方向为农村经济。到了这个问题,就会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自觉渗透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在讲“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问题时,便组织小讨论:“如果你当老板,会怎样安排资本的构成比例和运行时间?”学生都会认真思考,给出各种答案,效果比较好。 二教学内容问题:要增强经济生活中 实际问题的理论说服力 在政治经济学教学内容的处理上,据本人了解,一般教师都注意到了:精选课堂讲授内容,增强现实针对性,注意理论系统性和关注重点的统一,并能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取舍教材内容、增强实践教学等,取得了相应效果。由于政治经济学在高校课堂中担负着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课”和经贸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的双“基础”功能[2],它的教学质量与理论统摄力就应有更高的要求。双“基础”功能不是喊出来的,而是靠课程的逻辑力量和理论吸引力,靠解释现实经济生活实际问题的说服力自然形成的。 要担负起双“基础”功能的使命,必须做的事情就是保持教学内容的鲜活和力度。这种鲜活和力度来自于教师对政治经济学理论观点的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经济学科学方法来对不断变化发展的经济现象,对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增强学术解释力和说服力,或曰对学生的理论征服力。政治经济学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不足,是目前存在的普遍现象[3]。在市场化、信息化的当代社会,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困惑颇多,课堂是他们对这些问题释疑解惑的一个重要捷径。他们认为有听头、有收获,就会集中注意力。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就不能只在理论上兜圈子,而要注重教学内容的鲜明时代感、现实感和针对性,要“接地气”,把一些容易引起迷惑的实际问题讲清讲透。 129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考研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终极笔记

政治经济学教程宋涛 第四章资本和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资产阶段占有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通过雇佣劳动制剥削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经济制度。它的形成需具备两个基本条件:1、大量的有人身自由,但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2、少数人手中积累起为组织资本主义生产所需的大量货币财富。 商品流通的公式:商品-货币-商品(W-G-W)商品生产者先出卖自己的商品,获得货币,后用货币购买自己需要的商品。 资本流通公式:货币-商品-货币(G-W-G)资本家先用货币购买一定的商品,再出卖商品,换回货币。 二者区别:它们买和卖的顺序是相反的,流通的起点和终点也不同 资本流通过程的完整公式:G-W-G’。G’=G+G即原付货币额上加一个增值额,就是剩余价值。资本就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本流通公式:G-W-G’概括了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运动,是资本总公式。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在流通过程中出现商品等价交换与价值发生增值之间的矛盾。 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关键在于阐明价值增值,从而剩余价值产生的条件是什么。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中产生,无论是等价交换还是非等价交换都不产生剩余价值。流通或商品交换不创造价值,但是离开流通也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也不能离开流通领域,这就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的条件。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劳动力是人的劳动能力,即存在于人的身体中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劳动力的价值是维持劳动力所有者的生活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包括3个部分:1、劳动者本人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维持他的劳动力的再生产2、劳动者养育子女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繁衍后代,延续劳动力商品的供给3、劳动者的教育训练费用,用以满足资本主义生产对具备一定的技术和文化知识的劳动力的要求。 资本的本质:体现在物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关系。

政治经济学网络课程

政治经济学网络课程举证说明 大学政治经济学网络课程项目组 2002 年 7 月 1 日

指标1:教学设计 1.课程定位 1.1学习对象和基础要求明确 举证要求: 说明课件的使用对象和所需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认证员评价意见 举证材料 本课件使用对象是经济、管理类全日制及函授性质的本科生,要求学生具备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常识,具有高中以上的文化功底和数学知识。 在课程简介中已明确界定。 2.学习动机激励 2.1能运用多种策略激发学习动机 举证要求: 简要说明并例举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策略。 认证员评价意见 举证材料 鉴于政治经济学理论十分抽象,一些现实问题的理解也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吸引学生阅读与思考是网络课程必须解决的问题。例如第3章货币中涉及到价值形式演变问题,在非网络教学中也是一个难点。为了使学生有兴趣深入阅读加深理解,我们以实物图片的形式设计了“简单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的等式,图文并茂、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学习向导 3.1必要的自学建议或指导 举证要求: 例举课件中自学建议或指导的容和呈现方式,若无自学建议,请说明。 认证员评价意见 举证材料 在每章知识点前,本课件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容提要、学习指导、学习时限、容概述、重点及难点”等,以利于指导学生自学。另外,每章后面都附有思考题,要求学习思考并回答,如有疑难,可点击思考题获得答案。

4.组织结构 4.1课件的教学组织结构有利于学生学习 举证要求: 简要说明课件的组织结构、学生学习的容安排顺序。 认证员评价意见 举证材料 本课件主要包括首页、课程导航、课程简介、教学大纲、在线学习、经济学家、视频下载、服务支持等几个组成部分,其中在线学习是核心部分。 在线学习的页面显示如上图:左则是树状导航的章节目标题,右面是学习容(知识点),由导论、商品经济篇、经济制度篇、经济运行篇和经济发展篇(计14章)构成。在知识点中,提供了概念、背影资料、政治经济学人物、图片资料、电影资料以及思考题答案等容的超级,供学习时深入阅读。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任意点击左侧树形导航目录,进入或退出有关章节目的学习,或回到主页面及进入其它容。 4.2知识符合本门课程的在逻辑体系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政治经济学教学建议

政治经济学适合于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其内容分为两大部分,即资本主义部分内容和社会主义部分内容,分两个学期来上。每学期的学时大约在34小时左右。以下是政治经济学相关的教学建议。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1.学分:3 2. 学时:34学时(课内学时:30,课内实验:4) 3.课程性质:专业课 4.适用专业: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 5. 适用对象:本科 5.先修课程:无 6.首选教材:程恩富,徐惠平,周肇光.政治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7.考核形式:闭卷考试 二、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及实验室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 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和揭示社会生产关系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革命和建设,制定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主要理论依据,是高等学校经济与管理等专业的学科基础课。本课程不仅介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而且站在经济全球化的角度探索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了解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和理论研究前沿动态。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后续学习奠定理论基础和思想基础。 在本课程教学期间,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仅要指导学生阅读有关报刊文献资料,掌握国内外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新信息,而且要辅导学生选择1~2个社会经济热点问题进行社会调研,在占有大量材料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或思路。 四、内容简介 本课程依据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方法论,主要包括商品理论、货币理论、劳动价值论、资本增值理论、资本积累论、资本运行理论、社会总资本运行理论、剩余价值分配理论、垄断资本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

政治经济学教程的革新及发展

政治经济学教程的革新及发展 一、对政治经济学这门课程的认识 针对无用论的观点,很多学者指出,政治经济学这门学科是科学的,是能够有效解决现实问题的。很多西方经济学无法解决的问题,政治经济学都可以解决。也就是说,政治经济学是万能的。产生这种思想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国家。所以,中国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列主义的思想。20世纪80年代接受过正规经济学教育的大学生,现在已经成为中国各所高校的中坚力量。他们受到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深刻影响,把政治经济学作为圣经来读,好多学者对马克思的理论烂熟于心,倒背如流。受到这部分学者的影响,他们的学生同样继承了这样的观点,很多经济问题的出现都寄希望于政治经济学,寄希望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当今的中国经济建设提出指导意见。 二、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有的问题 不论是万能论还是无用论的思想,都是站不住脚的。持有任何一种思想的教师,都难免在讲授政治经济学过程中影响学生的理论学习。恩格斯以前说过“:人们在生产和交换时所处的条件,各个国家各不相同。因此,政治经济学不可能对一切国家和一切历史时代都是一样的……谁要想把火地岛的政治经济学和现代英国的政治经济学置于同一规律之下,那么,除了最陈腐的老生常谈以外,他显然不能揭示出任何东西。”所以说,对教师来说,持有一种准确的思想尤为重要。本文认为政治经济学具有自身的特点,通过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分析,揭示了隐藏在商品背后的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关系。在对经济危机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准确预测了经济危机爆发的周期性和历史必然性。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商业资本理论、生息资本和利息理论、地租理论等对中国的经济建设也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马克思的研究方法是十分科学的“,马克思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问题,分析了资本主义

国际政治经济学课程介绍

国际政治经济学课程介绍 一、课程特色 国际政治经济学是20世纪70年代在欧美首先出现的新兴学科,而且是跨越政治学、经济学和国际关系研究领域的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1994年起为本科生开设这门课程,成为国内最早开设该课的院系之一。1999年,该课程入选北京大学主干基础课;2004年又入选骨干基础课建设项目。 教学组在课程设计建设和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高起点和高标准,争取保持国内领先地位,并积极向国际一流水平努力。在具体工作中力争体现该课程的三大特点:(1)跨越政治学、经济学和国际关系研究领域的边缘和交叉研究方法;(2)提倡综合视角和使用多元方法的研究特色;(3)注重解答现实问题,鼓励政策、对策研究。 二、教学内容 经过多年努力,国际政治经济学课程已经形成了比较合理完善的课程框架。授课的核心思路是全面介绍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沿革发展和主要内容,继而以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为凭依,讨论和分析重大的国际政治经济现象,追述国际体系的变迁。 课程一般分为六个版块。第一部分是主要的理论部分,介绍国际政治经济学学科的产生过程、关注重点、主要流派、研究方法。集中分析和讨论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世界市场与民族国家的相互作用。 第二和第三部分的重点是考察世界市场体系,分析它如何依靠经济与科技的力量不断扩展,又如何为国际政治环境所左右。其中第二部分介绍主要的国际贸易理论和贸易政策分析方法,回顾两次相互依存的国际贸易体系的历史,对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主义主张做出对比分析。第三部分介绍国际货币金融领域的基本概念,讨论金本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浮动汇率体系等国际货币制度的优势

政治经济学课堂笔记

政治经济学课堂笔记资本主义部分 导论 一、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1、“经济”的含义:A、“经济”的最初含义:晋书中第一次出现,economy 家务,规则; B、“经济”的现在含义:①经济管理、经济制度;②物质资料的生产以及与其相适应的消费、交换、分配的生产和再生产活动;③一个国家国民经济部门或总体的简称。 2、政治经济学的由来 ①古希腊色诺芬家庭管理;蒙克来田1615年第一次把“政治”和“经济”结合; ②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产生于17世纪中叶,古典政治经济学主要人物:A、威廉.佩蒂《政治算术》,B、魁奈《经济表》,③亚当.斯密《国富论》,④大卫.李嘉图 二、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的生产 ①劳动者的劳动——生产劳动: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进行 (主管条件——人)的有目的的劳动。 物质资料生②劳动对象: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对之加工的一切物质资料(分类:包括没有经过人工加产的条件:工的自然物和经过人类劳动加工的物质资料) ③劳动资料——劳动手段: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 物质条件。——主要是:劳动工具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研究生产关系不是片面、孤立、静止地研究) ①劳动者和自然界的关系——生产力(取决于科学技术) 狭义:直接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②生产关系的内容:广义:直接生产过程中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中结成的人与人的关系。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起来构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三、经济规律 1、含义: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中内在、本质、必然的联系 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它产生的经济条件是客观的,作用是客观的。①它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②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发生两种关系:人与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③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既矛盾又统一。客观性: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要适应某些经济条件。 2、经济规律的特点:①与人的经济活动相联系;②随着经济条件的产生而产生,消失而消失;③有阶级 性,有阶级的背景。 4、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揭示经济规律。 5、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分类:一般经济规律、共有经济规律、特有经济规律。 三、政治经济学的性质 具有强烈的阶级性;阶级性与科学性高度统一。 思考题:1、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直接的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2、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否是阶级斗争? 四、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五、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思考题:1、人们能够认识经济规律,能否改造经济规律? 2、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异同点。 第一章商品和货币 第一节商品

《政治经济学(资)》课程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政治经济学(资)》课程考核1.试述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及其对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的指导意义。 答: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主要内容: (1)把社会产品在价值上分为三部分,从实物形态上分为两大类,并相应把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分,是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两个基本原理; (2)考查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即实现价值补偿和物质替换; (3)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表明,各生产部门之间、生产和消费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指导意义: (1)马克思关于社会总产品价值形态和实物形态上的划分,对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适用的; (2)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仍然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即实现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在实际工作中,就必须从价值与物质两个方面考虑,注意二者的协调与统一; (3)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与各部门内部、生产和消费之间也应该保持合理的比例。 2.速度影响预转付资本总周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预付资本总周转的速度? 答:速度影响预转付资本总周的主要因素: (1)预付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固定资本所占比重大速度慢; (2)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快慢; (3)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与固定资本的比重成反比,与流动资本的比重成正比。加快资本周转速度的途径: (1)缩短资本周转时间。一是缩短生产时间,关键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他再生产中的应用;二是缩短流通时间,企业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合理的组织功效活动,发明和运用现代化的交通工具,采用现代信息手段等。 (2)加快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一要提高机器设备的利用率;二是制定合理的折旧率。 3.论述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对于当会的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应引起什么思考? 答: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工作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的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而产生的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是生产条件优越的资本主义由于商品的个标价至低于社会价值而获得的剩余价值。经济效益是指资金占用、成本支出与有用成果之间的比较,或者是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可见,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可以增加用用的成果,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可以减少成本支出,由此可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因此,当今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可以借

谈“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

谈“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从2006年开始,作为独立的思想政治课的“政治经济学”转而成为财经类专业的基础理论课。角色和功能的转变以及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必须进行改革与创新。本文认为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应该坚持相对稳定性和与时俱进的统一,既要体现在教材内容的创新,也要体现在教师授课时的灵活把握;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与创新应该从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方面入手,教师应该把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与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应该高度重视自学方法。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门课程能否吸引学生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关键在于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否吸引学生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总结并反思近些年来“政治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教材内容滞后、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并与其他课程之间的交叉和重复等以及单一的“满堂灌+粉笔板书”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正是抑制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了吸引学生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必须进行改革与创新。 一、改革教学内容,将相对稳定性和与时俱进统一 1.“政治经济学课程”的定位 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是由其功能定位决定的。自新中国成立至2005年前,“政治经济学”(如果不作特殊说明,“政治经济学”即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不仅仅是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学生的基础必修课,它还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改革,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年)和中宣部、教育部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2005年)的基础上,2005年部分高校试行“2005方案”,2006年9月1日,这一方案推向全国。在“2005方案”中,将原来独立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一起整合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也就是说,从2006年开始,“政治经济学”不再单独成为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但这并不意味着“政治经济学”不再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而存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规定:“有关高等学校政治理论和财经类、政法类专业,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课程时,在覆盖思想政

政治经济学(学习指南)

西安交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课程代码:G0005 课程名称:政治经济学 一、单选(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1分,共13分) 1.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C) A.劳动资料 B.劳动对象 C.生产工具 D.生产的产品 2.资本积聚(A) A.是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实现的 B.是由众多中小资本合并实现的 C.是借助于竞争和信用来实现的 D.不受社会财富增长速度的限制 3.1只绵羊=2把石斧表示的是(D) A.一般的价值形式 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C.货币形式 D.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4.金属产品生锈,木材腐朽而造成的资本损耗称为(D) A.有形磨损 B.无形磨损 C.精神磨损 D.自然磨损5.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A) A.劳动力成为商品 B.生产资料可以买卖 C.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D.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6.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A) A.Ⅰ(v+m)=Ⅱc B.Ⅱ(c+v=m)=Ⅰ(v+m)+Ⅱ(v+m)? C.Ⅰ(c+v+m)=Ⅰc+Ⅱc? D.Ⅰ(v+△v+m/x)=Ⅱ(c+△c) 7.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是(B) A.研究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B.揭示客观经济规律 C.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D.研究社会经济运行状况 8.计件工资是(A) A.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B.名义工资的转化形式 C.实际工资的转化形式 D.货币工资的转化形式 9.商品的社会属性是指(B) A.使用价值 B.价值 C.交换价值 D.抽象劳动 10.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是(A) A.G—W…P…W‘—G’ B.W…P…W‘—G’。G—W C.P…W‘G’。G—W…P D.G‘—W…P…W’ 11.下列选项中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流动资本的是(B) A.劳动力 B.原料 C.厂房 D.机器 12.在商品供求关系平衡的条件下,商品价格(A) A.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B.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政治经济学学习方法指导

《政治经济学》学习方法指导 责任教师张淑云 1.要了解这门课的性质和研究的内容,即它是一门什么学科,它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要对学习一门科学产生兴趣,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要了解该学科的性质、内容及学习的必要性。政治经济学,不是政治学加经济学,也不是政治加经济,而是一门经济学科。“经济学”一词,原由希腊文“家庭”和“管理”两词组成。由于该词出现时,古希腊的社会生产是以奴隶家庭为单位进行的,所以,这种家庭管理学所涉及的是奴隶制下的各种经济问题。17世纪初,法国人首先使用“政治经济学”一词,本意是研究整个国家和社会经济问题的学问。此后,法国、英国许多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都把自己的著作称为“政治经济学”。后来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沿用了这一名称,创立了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所以,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经济学。 2.要了解这门课的内容结构,从总体上把握它是由哪几块内容组成的。每一块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包括哪几章。可以通过看书和听课来了解。 政治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和阐述商品经济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主要经济规律,揭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探讨解决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矛盾的途径。学习政治经济学,主要是了解经济方面最基本的知识,并认识社会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和分析问题,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分析和研究社会生产方式发展的历史和趋势;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认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认识个分析市场经济社会中出现的经济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从而,为学习其它理论奠定基础。 3.政治经济学理论博大精深,内容多、概念多、规律多,较之其它课程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只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习政治经济学应当采用的一个首要的基本的方法,就是要每一章、每一节,每一个问题的内容归纳、概括、总结,理清知识体系的脉络,然后将其每一章、每一节,每一个问题的内容提炼出来,加以理解和记忆。如,导言的主要内容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生产关系;对生产关系的研究是从物质资料生产开始;要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就离不开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构成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在此基础上得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即经济规律。学习本章应掌握各个范畴之间的辨证关系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二者之间关系;社会生产过程(生产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环节的相互关系;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与生产力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学习本章必须把各类原理加以区分: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任务加以区分;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类型的特点加以区分。通过对内容的归纳,即掌握了知识体系脉络,又对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掌握基本理论和知识就比较容易了。 3.在学习每一章时,要掌握这一章的核心内容和主要问题。同时要考虑每一个问题应当从哪几个方面去理解和把握它。这个问题所说明的基本原理应当如何用来分析和研究现实经济问题。 学习这门课应当采取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用所学的知识联系和研究实际问题。经济知识本来就原于经济实践,是在实践中总结归纳出来的,用学习的理论知识去联系实际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如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形式及价值规律作用问题,只要

政治经济学山东大学精品课程课后思考题.doc

课后思考题 第一章 本章主要名词概念 生产力劳动过程生产资料劳动力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再生产交换分配 生产消费个人消费消费资料分工生产要素必要产品剩余产品必要劳动 剩余劳动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本章思考题与练习题 1、物质生产过程有哪些基本要素?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2、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过程中有什么样的作用? 3、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相结合的社会形式是什么含义? 4、社会生产总过程包含哪些环节?它们相互之间是什么关系? 5、分工在社会生产发展中的作用。 6、再生产有哪些类型?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7、扩大再生产有哪些类型?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8、农业经济的特点是什么? 9、工业经济的特点是什么? 10、知识经济的特点是什么?

第二章 本章主要概念 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使用价值价值商品具体劳动抽象劳动私人劳动社会劳动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货币货币制度 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纸币本位制货币流通规律纸币流通规 律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价值规律信用商业信用银行信用证券债券股票本章思考题与练习题 1、试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2、商品具有哪两重属性?商品的二重性与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之间是何关系? 3、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4、为什么商品的价值是决定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5、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的大小与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之间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商品生产者要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 6、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为什么会有这种演变?并由此说明货币产生的必然性。 7、货币具有哪些职能。 8、货币形式的演变经历了哪几个阶段?为什么会有这种演变? 9、金本位制和纸币本位制各自具有哪些特点?

“政治经济学1”课程教学大纲

“政治经济学1”课程教学大纲 教研室主任:梁军执笔人:冯玲玲 一、课程基本信息 开课单位:经济学院 课程名称:政治经济学1 课程编号:201005 英文名称:Political Economics 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72理论学时:72 实验学时:0 学分:4 开设专业:贸易经济 先修课程:无 二、课程任务目标 (一)课程任务 本课程是一经济学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学习经济学的入门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从基础理论出发,在理论和实践上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基本内容和主要研究方法,建立马克思经济学的整体概念系统,使学生具有分析经济现象、研究经济问题的初步能力。 (二)课程目标 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 1.描述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 2.应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社会再生产理论等分析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3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理论教学的内容及要求 绪论 第一节什么是政治经济学 1.了解国内学术界对“政治经济学”概念的三种解释; 2.掌握在国内,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相对应,主要是指区别于新古典经济学体系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3.理解经济学的历史起源。 第二节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了解生产关系概念; 2.掌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3.理解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关系。 第三节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1.了解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可以分解为“生产力—生产关系”原理和“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原理; 2.掌握“生产力—生产关系”原理和“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原理; 3.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原理。 第四节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在处理经济社会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 2.掌握“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抽象与具体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3.理解“整体性分析”的研究方法。 第一篇经典理论 第一章商品经济与价值规律 第一节商品与价值 1.了解商品的涵义; 2.掌握商品的二因素、劳动的二重性、商品价值量; 3.理解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贯穿于简单商品经济的始终,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它发展成为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矛盾,其它矛盾也就以更加激化的形式表现出来。 第二节价值形式与货币 1.了解货币的职能; 2.掌握货币的本质、货币流通量规律; 3.理解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 第三节价值规律 1.了解价值规律是支配商品经济运行的基本经济规律; 2.掌握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作用形式; 3.理解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第四节商品拜物教

政治经济学课程简介

课程号:10209430 课程名称: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 课程英文名:Politicai Economics 学分:3 学时:51 考核方式: 期末闭卷理论考试,期中堂下理论开卷考试,平时成绩以学生上课出勤率、回答问题、平时作业等综合评定。 先修课程:无 基本面向:经济类专业本科一年级第一学期 教材:《政治经济学》(上册)朱方明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参考书: 1、马克思:《资本论》1-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工资、价格和利润》,《马克思恩格斯 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3、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理的研究》商务出版社1979年版 4、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商务出版社1979年 版 5、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列宁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 1960年版 6、[美]斯威齐:《资本主义发展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7、[美]萨缪尔森:《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5年版 课程简介: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课程是经济学院所有经济类专业必考的共同课,是为了培养和检验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专业基础课程。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作为基础课,是为各种经济类学科提供理论基础的科学,它所阐明的基本原理和所揭示的客观经济规律,对其他经济学科都具有指导作用和意义。 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经济理论课程,具有理论性和逻辑性强、主要运用科学的抽象方法分析和研究问题的特点,主要依靠抽象思维能力,透过现象去认识经济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因而学习政治经济学课程,最好应具备一定的哲学、社会发展史、自然科学和经济发展及经济运行方面的基础知识。

7.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课程标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052016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学时:64 学分:4 适用对象: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 一、课程理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教学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认识和分析政治经济现象的能力,能够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对政治经济现象进行客观的分析,这些是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技能型人才必备的条件,是符合社会与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专业基础课程。基于此,本课程紧紧围绕专业基础课程的定位,教学上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为主线,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分析能力为目标,是以培养实践能力为目的的课程。教学内容方面,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内容,课程组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一是注重宏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教学,突出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模式、概念的掌握和应用,将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与教改教研成果吸收到教学内容中;二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三是强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本土意识;四是注重实践性教学,把抽象的理论变成直观可感的现实存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指导下,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的基本理论,并能够运用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社会现象、分析社会问题。为学生学习其他相关课程提供理论基础和知识准备,同时也会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既要注重讲授基本的理论和知识,更要重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系统学习,不仅使学生对本课程的基础性内容充分掌握,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等基本知识点的识记和理解,而且使学生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有较系统的理解和掌握,能够结合本专业特点理论联系实际,紧密结合政治经济现象,透过现象把握社会的发展的基本规律。 2.能力目标 通过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理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实质和基本矛盾,懂得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