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主管中药师-专业知识练习-中医学基础 第三单元 五行学说

2019主管中药师-专业知识练习-中医学基础 第三单元 五行学说

2019主管中药师-专业知识练习-中医学基础 第三单元 五行学说
2019主管中药师-专业知识练习-中医学基础 第三单元 五行学说

中医学基础第三单元五行学说

一、A1

1、五行中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为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2、五行学说中“火”的特性是

A、从革

B、炎上

C、稼穑

D、曲直

E、润下

3、五行中,木的特性是

A、曲直

B、炎上

C、润下

D、从革

E、稼穑

4、下列不属于五行之“火”的是

A、五味之苦

B、六腑之小肠

C、五气之燥

D、五脏之心

E、五色之赤

5、不属于五行中“土”的是

A、五色中的黄

B、五方中的中

C、五官中的口

D、五脏中的脾

E、五体中的骨

6、五行中具有“润下”特性的为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7、五行中具有清洁、肃杀、收敛特性的事物应归属于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8、不属于五行中“木”的是

A、五味中的酸

B、情志中的悲

C、五脏中的肝

D、五气中的风

E、五体中的筋

9、水的“所胜”是

A、金

B、水

C、土

D、木

E、火

10、下列五行生克关系中哪项是正确的

A、金克水

B、火克水

C、木生火

D、金生木

E、水生土

11、五行相生的规律是

A、木→火→土→金→水→木

B、木→土→水→火→金→木

C、金→木→水→火→土→金

D、水→火→土→金→木→水

E、木→土→金→水→火→木

12、五行中说明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滋生作用的为

A、相生关系

B、相克关系

C、相乘关系

D、相侮关系

E、不正常的相克关系

13、以下哪项属“相侮”传变

A、心病及脾

B、心病及肾

C、肾病及心

D、心病及肝

E、心病及肺

14、火的“所不胜”是

A、金

B、水

C、土

D、木

E、火

15、肝病及心所属的五行规律是

A、母病及子

B、相乘传变

C、相侮传变

D、相克

E、子病犯母

16、按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以下哪一条是错误的

A、木为水之子

B、水为火之所不胜

C、火为土之母

D、金为木之所胜

E、土克水

17、疏肝健脾法又可称为

A、金水相生法

B、佐金平木法

C、培土制水法

D、抑木扶土法

E、泻南补北法

18、以下是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是

A、金水相生法

B、滋水涵木法

C、培土制水法

D、培土生金法

E、益火补土法

二、B

1、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1> 、五味的五行属性,咸属

A B C D E

<2> 、五味的五行属性,甘属

A B C D E

<3> 、五味的五行属性,酸属

A B C D E

2、A.口

B.鼻

C.耳

D.目

E.舌

<1> 、上述属于“水”的是

A B C D E

<2> 、上述属于“土”的是

A B C D E

3、A.怒

B.喜

C.悲

D.恐

E.思

<1> 、过度喜乐所胜的情志是

A B C D E

<2> 、过度恐惧所胜的情志是

A B C D E

4、A.木

B.金

C.水

D.土

E.火

<1> 、金的子行为

A B C D E

<2> 、火的子行为

A B C D E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土的特性:“土爰稼穑”,指土地可供人类从事种植和收获等农事活动。引申为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其属性可用“土”进行归纳。

【该题针对“五行的特性与归属”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653689,点击提问】

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火的特性:“火曰炎上”,“炎”,有焚烧、灼热之意;“上”,即向上。引申为凡是具有温热、升腾、明亮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其属性可用“火”进行归纳。

【该题针对“五行的特性与归属”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653690,点击提问】

3、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木的特性:“木曰曲直”,指植物具有能曲能直的生长特性。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其属性可用“木”进行归纳。

【该题针对“五行的特性与归属”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653691,点击提问】

4、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五行的特性与归属”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653692,点击提问】

5、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五行的特性与归属”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653693,点击提问】

6、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水的特性:“水曰润下”,“润”,滋润,指水可使物体保持湿润而不干燥;“下”,即向下,下行。引申为凡是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其属性可用“水”进行归纳。【该题针对“五行的特性与归属”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653694,点击提问】

7、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金的特性:“金曰从革”,“从革”,引申具有肃杀、收敛、清洁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其属性为“金”。

【该题针对“五行的特性与归属”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653705,点击提问】

8、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五行的特性与归属”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653706,点击提问】

9、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凡属“克我”的一方,即为“我”的“所不胜”;凡属“我克”的一方,即为“我”的“所胜”,即所谓“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该题针对“五行相生与相克”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653716,点击提问】

10、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五行之间递相资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之间递相制约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该题针对“五行相生与相克”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653720,点击提问】

1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五行之间递相资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该题针对“五行相生与相克”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653721,点击提问】

1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五行之间互相滋生、互相促进的关系称为五行的相生。

【该题针对“五行相生与相克”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653722,点击提问】

1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的一行对其所不胜之行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导致五行相侮的原因,亦有“太过”和“不及”两种情况。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凡属“克我”的一方,即为“我”的“所不胜”;凡属“我克”的一方,即为“我”的“所胜”,即所谓“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肾克心,肾为心之所不胜,所以选择B。

【该题针对“五行相生与相克”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653723,点击提问】

14、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凡属“克我”的一方,即为“我”的“所不胜”;凡属“我克”的一方,即为“我”的“所胜”,即所谓“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该题针对“五行相生与相克”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653724,点击提问】

15、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母病及子,是指母的一方异常时波及子的一方,导致母子两行皆异常。其顺序和方向与正常调节中的相生关系一致,如木发生异常时影响并波及火,即属于母及于子。

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该题针对“五行相生与相克”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653725,点击提问】

16、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在五行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存在着“生我”和“我生”两方面关系,凡属“生我”的一方,被称为“母”;“我生”的一方,被称为“子”,即所谓“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在五行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和“我克”的两方面关系。凡属“克我”的一方,即为“我”的“所不胜”;凡属“我克”的一方,即为“我”的“所胜”,即所谓“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

【该题针对“五行相生与相克”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653726,点击提问】

17、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抑木扶土法:适用于肝旺脾虚,或肝气犯胃证,即疏肝健脾法或疏肝和胃法。

【该题针对“五行学说的应用”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653734,点击提问】

18、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立的治疗原则有:抑木扶土、培土制水、佐金平木、泻南补北等。

【该题针对“五行学说的应用”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653735,点击提问】

二、B

1、

【正确答案】 E

【该题针对“五行的特性与归属”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653696,点击提问】

【正确答案】 C

【该题针对“五行的特性与归属”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653697,点击提问】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五行木火土金水对应五味酸苦甘辛咸。

【该题针对“五行的特性与归属”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653698,点击提问】

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五行木火土金水对应五官目舌口鼻耳。

【该题针对“五行的特性与归属”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653700,点击提问】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五行木火土金水对应五官目舌口鼻耳。

【该题针对“五行的特性与归属”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653701,点击提问】

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相克规律中的所胜,所不胜:相克顺序是木,土,水,火,金。过度喜乐(心)所胜的(肺),肺在志为悲。

【该题针对“五行的特性与归属”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653703,点击提问】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相克规律中的所胜,所不胜:相克顺序是木,土,水,火,金。

过度恐惧(肾)所胜的情志是(心),心在志为喜。

【该题针对“五行的特性与归属”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653704,点击提问】

4、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五行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存在着“生我”和“我生”两方面关系,凡属“生我”的一方,被称为“母”;“我生”的一方,被称为“子”,即所谓“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金生水,因此金的子行是水。

【该题针对“五行相生与相克”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653718,点击提问】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五行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存在着“生我”和“我生”两方面关系,凡属“生我”的一方,被称为“母”;“我生”的一方,被称为“子”,即所谓“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木生火,因此木的子行是火。

【该题针对“五行相生与相克”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653719,点击提问】

中医基础知识之阴阳五行

中医基础知识之阴阳五行 一、阴阳 阴阳五行学说是古人用以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现象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 非常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辩证法思想,属于古代的哲学范畴。被引用于医学领域后, 逐渐成为解释人类生命的起源,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的思想武器,并用以分析、归纳疾病的本质与类型,从而成为指导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依据。 1、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阳最初的涵义是非常朴素的,如以日光的向背而分,向日者为阳,背日者为阴。总之,凡是光明温暖的 事物或现象,便归属于阳,凡是黑暗、寒冷的事物或现象便归属阴。其中,阴阳最 具有特征性质的是水与火的基本特征。水性寒凉,下行,湿润和阴暗。火性温热, 升腾,燥烈和光亮。从水火的特征来认识阴阳的基本特征。可以作出以下概括:阳——运动的、向外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无形的、功能亢奋的;阴——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有形的、功能抑制的。 古人将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归属为阴阳两大类,用这个概念来解释人体的脏腑、气血等也有阴阳两大部分。详细归属见下表3—1 表3—1 自然界和人体的阴阳属性归类表 2、阴阳的相互关系 阴阳之间存在着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的四个方面的关系。 (1)阴阳的对立制约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或现象在特定的条件下,均存在着完全相反的两种属性,是互 相对立,互相排斥的,如:水与火,寒与热,昼与夜,明与暗,上与下,动与静等。 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的双方,大多存在着相互制约的特性。如自然界的四季变化,春夏季节的湿热是由于其阳热之气逐渐上升,抑制了秋冬阴寒之气的结果,而秋 冬的阴寒之气逐渐上升,抑制了春夏的阳热之气,故秋冬气候又逐渐变得寒凉。在人 体阳和阴的亢奋与抑制这种相互对立,相互制约的关系,始终存在于机体生命活动的 过程中。 (2)阴阳的互根互用 阴阳的互根互用是指相互对立的物或现象之间,始终存在着相互依存和相互为用 的关系。也就是说阴或阳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所谓“阴阳互根, 相抱不脱”阴不可以无阳,阳不可以无阴,一切事物要完整必定包括了阴阳两方面。 (3)阴阳的消长平衡 阴阳的消长平衡是指相关事物或现象矛盾对立的双方,始终存在于减弱或增强的运动 变化中,消和长,它们均为数量上的变化。对立是绝对的,统一是相对的,暂时的。 两者无时不在运动变化之中,运动的结果有:阴消阳长或阳消阴长,表现为阳强阴弱,或阴强阳弱。阴阳皆消或阴阳皆长,表现为阴阳皆弱或阴阳皆强。阴阳处于暂时的动 态平衡。 (4)、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阳的相互转化是指事物或现象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其各自相反方向变化 运动形式,主要是指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的改变。包括渐变形式,如四季中的寒 暑交替,昼夜中的阴阳转化就是事物处于消长变化达到一定程度就向事物相反的属 性转变了和突变的形式,如一个人突然发热,高热至极,会突然出现虚脱,四肢冰凉,从阳证转为阴证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二五行 五行学说认为物质世界是有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要素组成的,五要素 之间,又存在相生、相克、相互制约的关系。通过这种关系维系和推动着客观世界的 生存和发展。这一学说渗入中医学,成为中医学家认识生命的主要方法之一。 1、五行含义

中级主管中药师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

A型题 1.根据药物的性质,用药目的和给药途径,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和预防应用的形式,称为( ) A制剂B剂型C新药D成药E非处方药 答案:B 2.下列剂型作用速度最快的是( ) A舌下给药B口服液体制剂C透皮吸收D吸入给药E肌内注射 答案:D 注解: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剂型起效时间不同,通常:静脉注射>吸入给药>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直肠或舌下给药>口服液体制剂>口服固体制剂>皮肤给药。 3.不属于浸出药剂的剂型有( ) A汤剂B酒剂C散剂D浸膏剂E流浸膏剂 答案:C 注解:汤剂、酒剂、浸膏剂、流浸膏剂均是采用浸出方法制备的,因此属于浸出药剂,散剂是药物直接粉碎制备的,因此不属于。 4.《药典》中不记载的项目是( ) A.质量标准 B.制备要求 C.鉴别 D.杂质检查 E.药材产地 答案:.E

注解:《药典》中收载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质量稳定的常用药物及制剂,规定其质量标准、制备要求、鉴别、杂质检查、含量测定、功能主治及用法用量等。 5.不含药材原粉的制剂,每克含细菌数不得超过 A.10000个 B.5000个 C.1000个 D.500个 E.100个 答案:C 6. 制药厂的生产车间根据洁净度的不同,可分为控制区和洁净区。控制区一般要求达到( )级标准。 A 100级 B 1000级 C 5000级 D 10000级 E 100000级 答案:E 7.下列描述麝香粉碎的过程,正确的是( ) A轻研麝香,重研冰片B打潮C水飞法D干法粉碎E低温粉碎 答案:B 注解:麝香与冰片粉碎的方法均是加液研磨法,但是宜轻研冰片,重研麝香;麝香在粉碎时加入少量水很易粉碎,尤其是麝香渣,这就是俗称的“打潮”;水飞法适合于如朱砂等的药物粉碎,与加液研磨法有区别,水飞法一般用水量很大;由于用水因此为湿法粉碎,非干法粉碎;麝香不需要低温粉碎,常温即可。 8.下列既可作为脱脂剂又可作为脱水剂的是( ) A氯仿B乙醚C苯D丙酮E石油醚

-中医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既能概括整个病情,又能用于一个症状的分析。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出:“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还说“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阴证和阳证 凡病在里、在血、属寒,正气不足,机体反应多呈衰退的表现均属阴证的范畴。其症状为精神萎靡、面色苍白、畏寒肢冷、气短声低、口不渴、便溏、尿清、舌淡苔白、脉沉迟微弱等。其病因病机为年老体弱或内伤久病,或外邪内传脏腑等导致正气衰弱、阳虚阴盛。 凡病在表、在气、属实,属热,正气未伤,机体反应多呈亢盛的表现均属阳证的范围。其症状为心情烦躁、面赤身热、气壮声高、口渴善冷饮、呼吸气粗、腹痛拒按、大便秘结、尿短赤、舌红绛苔黄、脉浮洪或滑数有力等。其病因病机为邪气入侵,邪盛而正气亦强,正邪激争所致。 阴虚与阳虚 阴虚与阳虚是人体脏腑阴阳亏损病变产生的证候。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阴阳要维持相对的平衡,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素问·生气通天论》),一旦阴阳失去这种相对平衡,就会发生阴阳盛衰的变化,从而产生疾病。 阴虚证的症状为潮热、盗汗、手足心热、消瘦、口干咽燥、小便短赤、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其病因病机为久病,或房室劳倦等而致精血、津液亏虚,阴不制阳。 阳虚证的症状为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少气懒言、畏寒肢冷、自汗、口淡不渴、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而润、脉虚弱等。其病因病机为久病、或劳伤、或大汗、大吐、大泻等而致阳气大衰、阳不制阴。 阴阳和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的哲学理论,概括了古人对自然界发展变化规律的认识,为原始的归纳 辨证法。早在约两千年前,阴阳学说就被引用于医学领域,成为中国医学的一种理论。在我国医学中,无论对人体的组织结构、功能活动、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药物治疗,都运用阴阳五行学说。为了完整地理解我国医学的精华,有必要了解阴阳和五行学说。 阴阳学说 一、基本概念: 阴阳是代表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之两面,是一切事物和现象正反双方的概括。中医用这种正反两面 的观点来说明人体和疾病现象的属性。一般凡具有热的、动的、兴奋的、强壮的、明亮的、无形的、轻的、在上的、在外的、向上的、增长的等等特性者都属于阳;与此相反的则属阴。例如人的体表属阳,体内属阴;背侧属阳,腹侧属阴:六腑属阳,五脏属阴;机能活动属阳,组织结构属阴;机能亢进属阳,机能

2019-2020年云南省资格从业考试《主管中药师》考前复习题[第五十七篇]

2019-2020年云南省资格从业考试《主管中药师》考前复习题[第 五十七篇] 一、单选题-1/知识点:章节测试 "阳胜则阴病"指的是 A.阳气不足,导致阴气偏胜 B.阳气亢盛,消灼人体阴液 C.阴盛格阳,使得虚阳外越 D.阴损及阳,导致阴阳两虚 E.阴寒过盛,导致阳气损伤 二、单选题-2/知识点:清热药 下列关于黄芩的现代应用,错误的是 A.小儿呼吸道感染 B.急性菌痢 C.病毒性肝炎 D.疟疾 E.急性支气管炎 三、单选题-3/知识点:藏象 人体的中心是 A.五脏 B.精 C.经络

D.气血 E.六腑 四、单选题-4/知识点:章节测试 十二经别都是从十二经脉循行哪部分别出 A.肘膝以上 B.脏腑 C.躯干 D.颈项 E.头部 五、单选题-5/知识点:章节测试 中药饮片在调配过程不需要将其单独包装的是 A.生石膏 B.红花 C.制川乌 D.三七粉 E.鹿角胶 六、单选题-6/知识点:章节测试 叶肉组织中有间隙腺毛的药材是 A.麻黄 B.穿心莲 C.广藿香

D.薄荷 E.石斛 七、单选题-7/知识点:章节测试 "寒因寒用"适用于 A.实寒证 B.虚寒证 C.真热假寒证 D.真寒假热证 E.寒热错杂证 八、单选题-8/知识点:活血化瘀药 可以用丹参制剂治疗的疾病中,不正确的是 A.冠心病 B.慢性肝炎和肝脾肿大的恢复 C.治疗脑缺性中风 D.治疗消化不良 E.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病人 九、单选题-9/知识点:章节测试 下列干燥方法又称为升华干燥的是 A.烘干法 B.减压干燥法 C.喷雾干燥法

D.冷冻干燥法 E.红外线干燥法 十、单选题-10/知识点:章节测试 治肺肾阴虚,骨蒸潮热盗汗心烦等,首选 A.牡丹皮、桑白皮 B.石膏、知母 C.黄芩、柴胡 D.黄柏、知母 E.地黄、玄参 十一、单选题-11/知识点:章节测试 攻下热结、益气养血的方剂是 A.麻子仁丸 B.黄龙汤 C.十枣汤 D.济川煎 E.增液承气汤 十二、单选题-12/知识点:炮制方法各论及其主要药物宜采用煨法炮制的药物不包括 A.巴豆 B.肉豆蔻 C.诃子

2020年主管中药师《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卷十三)

2020年主管中药师《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卷十三) 一、A1 1、以下各项,哪项是济川煎的组成药物 A、泽泻、枳实 B、川贝母、当归 C、肉桂、肉苁蓉 D、牛膝、枳壳 E、升麻、枳实 2、服用十枣汤的最佳时间是 A、餐中 B、清晨空腹 C、饭后 D、饭前 E、睡前 3、下列泻下剂组成中不含有大黄的是 A、温脾汤 B、济川煎 C、调胃承气汤 D、大承气汤 E、小承气汤 4、下列关于十枣汤使用注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年老体弱者慎用

B、宜从大剂量开始 C、孕妇禁用 D、若服药得快利后,当食粥以保养脾胃 E、宜清晨空腹时服用 5、黄龙汤的功用是 A、润肠泻热,行气通便 B、温肾益精,润肠通便 C、攻逐水饮,凉血解毒 D、滋阴增液,泻热通便 E、攻下热结,补气养血 6、济川煎证临床表现不包括的是 A、舌燥少津 B、脉象沉迟 C、腰膝酸软 D、大便秘结 E、小便清长 7、以下哪项是麻子仁丸的主治病证 A、阴虚便秘 B、肾虚便秘 C、脾约便秘 D、气虚便秘 E、肾虚精亏之大便秘结

8、大承气汤的组成药物除大黄外,其余的是 A、芒硝、厚朴、甘草 B、芒硝、厚朴、枳实 C、芒硝、桃仁、芍药 D、芒硝、桃仁、甘草 E、芒硝、桃仁、桂枝 9、大黄牡丹汤中除大黄、牡丹之外还包括的药物是 A、厚朴、桃仁、冬瓜仁 B、枳实、桃仁、冬瓜仁 C、厚朴、枳实、桃仁 D、厚朴、枳实、芒硝 E、桃仁、冬瓜仁、芒硝 10、症见右少腹疼痛拒按,按之其痛如淋,甚则局部肿痞,或右足屈而不伸,伸则痛剧,小便自调,或时时发热,自汗恶寒,舌苔薄腻而黄,脉滑数应选用的方剂是 A、大承气汤 B、小承气汤 C、大黄牡丹汤 D、调味承气汤 E、麻子仁丸 11、温脾汤的功用是 A、温脾暖胃,化湿和中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学说考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单元阴阳五行学说 细目一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要点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心—夏—阳中之阳,肺—秋—阳中之阴, 肝—春—阴中之阳,肾—冬—阴中之阴, 脾—长夏—阴中之至阴 要点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人体阴阳二气交感相错,相互作用,推动着人体内物质与物质、物质与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推动和调控着人体的生命过程。《素问》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要点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六淫属阳邪;饮食居处、情志失调等属阴邪。 风邪、暑邪、火(热)邪属阳;寒邪、湿邪属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要点四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用于诊断 2.用于治疗 (1)确定治疗原则 阴胜的实寒证,用“寒者热之”的治则; 阳胜的实热证,用“热者寒之”的治则。 阴虚(虚热证)宜用补阴。“阳病治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阳虚(虚寒证)宜用补阳。“阴病治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2)药物性能 四气: 寒、凉属阴;热、温属阳。 五味: 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升降浮沉: 升浮之药属阳,沉降之药属阴。 细目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变化。 五行学说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相生、相克规律来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和探求宇宙事物运动变化规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要点一说明五脏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 1.说明五脏的生理特点 主要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如木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的特性,而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通气血,调畅情志的功能,故以肝属木。余依此类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2.构建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

2019主管药师 相关专业知识 医院药事管理—临床用药管理

医院药事管理——临床用药管理 一、合理用药 1.合理用药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药物治疗管理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是合理用药。合理用药(rational drug use)是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和经济地使用药物。 从20世纪50年代以前主要凭借个人经验的用药,导致了众多人为的医源性和药源性危害,人们开始意识到应该以科学的方法指导药物治疗;到60年代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的发展使药物治疗成为可监测的过程,药物经济学的概念被提出,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用药目标得到普遍认可; 1987年,WHO提出了相对完整的合理用药基本要素:①处方的药应为适宜的药物;②适宜的时间,以公众能支付的价格保证药物供应;③正确地调剂处方;④以准确的剂量,正确的用法和用药时间服用药物;⑤确保药物质量安全有效。 对具体的药物治疗活动,评价用药是否合理的指标包括:①人均用药品种;②注射药物次数;③基本药物使用率;④通用名使用率;⑤医师与患者接触的次数;⑥临床药师与患者接触的次数等。 2.合理用药基本原则 “安全、有效、经济、适当”成为国际药学专家对合理用药原则达成的共识。 药品的安全性(safety):是指按规定的适应证和用法、用量使用药品后,人体产生毒副反应的程度。药物作用的双重属性,决定了药物在发挥其治疗作用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毒副作用。因此,医生在选择某种药物时,不能单纯考虑它可能给患者带来的治疗效果,应结合患者的健康状况全面认识药品。当然药品的安全性是相对的,临床药师进行药物治疗管理的目的就在于让患者在承受最小治疗风险的基础上获得最大化的治疗效果。 药品的有效性(effectiveness):是指在规定的适应证、用法和用量的条件下,能满足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的要求。有效性是药品的固有特性,若对防治疾病没有效,则不能成为药品。但必须在一定前提条件下,即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用法用量。 药品的经济性(economics):是指获得单位用药效果所投入的成本尽可能低,即支付尽可能少的药品费用而取得尽可能大的治疗收益。临床中常使用药物经济学评价药物治疗的经济性,具体分析技术有:成本效益分析(cost benefit analysis)、成本效果分析(cost effectiveness analysis)、成本效用分析(cost utility analysis、最小成本分析(cost minimization analysis、决策分析(decision analysis)和敏感性分析(sensitivity analysis)等。 药品的适当性是指将适当的药品,以适当的剂量,在适当的时间,经适当的途径,给适当的患者,使用适当的疗程,最终达到合理的治疗目标。 适当的药物:在明确诊断基础上根据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选择适当的药物以其药效学与药动学特点实现治疗学目标。 适当的剂量:因人而异的个体化给药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及肝肾功能状况,设计初始剂量和维持剂量、有些药物必要时可通过血药浓度监测调整用药剂量。 适当的时间:依据时辰药理学理论,把握最佳给药时机实现疗效最大化和对机体不良作用影响的最小化。 适当的给药途径与给药方法:给药途径和给药方法须根据病情缓急、用药目的及药物本身的性质等因素决定,如对危重病例宜用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治疗肠道感染、胃部疾病等宜用口服制剂,治疗气管炎、哮喘可于口服同时气雾吸入给药效果更好。根据人体生物节律合理选择用药时间,将有助于提高药物疗效、降低毒副反应。 适当的患者:对于妊娠哺乳妇女、老年人、新生儿、肝功能不全及肾功能不全这五类特殊病理生理状况人群应注意用药禁忌。 适当的疗程:因增加治疗保险系数而延长药物治疗周期或为节省医疗费用缩短药物治疗的两种行为都是违背治疗学原则的,可能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细菌耐药性、疾病反复发作等药物不良治疗结果的出现。 适当的信息:在药物治疗过程中,给患者提供与其疾病和其处方的药物相关的、准确、重要和清楚的信息。

中医基础理论五行学说习题及答案

第三节五行学说 名词解释 五行学说五行五行相生五行相克五行制化五行胜复五行相乘五行相侮母病及子子病及母补母泻子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 泻南补北法 单选 1. 五行学说中”木”的特性: A.炎上 B.稼穑 C.润下 D.从革 E.曲直 2.何曰润下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3.五行中具有“稼穑”特性的是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4.五行中具有“从革”特性的是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5. 下述说法,哪一项不是”土”的特性 A.生长 B.生化 C.承载 D.受纳 E.稼穑 6. 下述说法,哪一项不属于”金”的特性 A.从革 B.寒凉 C.沉降 D.隶杀 E.收敛 7四时季节中属于五行之“金”的是 A春 B夏 C长夏 D秋 E冬 8.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五行之”金”: A.六腑之大肠 B.五体之皮毛 C.五志之恐 D.五化之绞 E.五色之白 9. 下列除哪项外,均属五行之”土”: A.五脏之脾 B.六腑之胃 C.五志之喜 D.五官之口 E.五气之湿 10. 五脏中的”脾”属土,主要采用的是下列何种方法归类: A.取象比类法 B.推演络绎法 C.以表知里法 D.试探法 E.反证法 11. 五官中的”舌”属火,主要采用的是下列何种方法归类: A.比较 B.演绎 C.模拟 D.试探 E.反证法 12. 下述说法中不符合五行相生规律是: A.ホ为水之于 B.水为木之母 C.火为土之母 D.土为金之子 E.火为木之孑 13. 下述说法中不符合五行相克规律是: A.金为木之所不胜 B.水为土之所不胜 C.木为水之所不胜 D.火为水之所胜 E.木为金之所胜 14. 肝虚影响脾健运,称为: A.木旺乘土 B.土壅木郁 C.木不疏土 D.木能克土 E.抑木扶土 15.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从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看,其所指内容是: A.木疏土 B.木克土 C.木乘土 D.土侮木 E.木胜土 16. 以五行生克关系推测,出现下列何种情况,其病为逆: A.”客色”胜”主色” B.色脉相符 C.”主色”胜”客色” D.生色之脉 E.以上都不是

主管中药师相关专业知识练习题2021

医院药事管理第二节医院药事的组织管理 一、A1 1、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的工作职责不包括 A、向公众宣传安全用药知识 B、审核制定本机构药事管理和药学工作规章制度 C、分析、评估用药风险和药品不良反应 D、建立药品遴选制度 E、确定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处方集和基本用药供应目录 2、应成立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的医院级别是 A、特级 B、一级以上 C、二级以上 D、三级乙等以上 E、三级甲等以上 3、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组的成员不包括 A、药学负责人 B、医务负责人 C、护理负责人 D、医疗行政管理负责人 E、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 4、根据《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二级以上医院应当设立 A、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 B、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协会 C、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办公室 D、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部门 E、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组 5、负责编制本医疗机构基本用药供应目录的是 A、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 B、药学人员与医务人员共同制定 C、药房按销量制定 D、临床药学室 E、药检室 6、关于医院药学部门的组织机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医疗机构应当根据本机构功能、任务、规模设置相应的药学部门 B、三级医院设置药学部,二级医院设置药房 C、综合性医院的药学部(科)应设有调剂、制剂部门 D、综合性医院的药学部(科)应设有药品检验、药品保管部门 E、综合性医院的药学部(科)应设有临床药学研究室 7、负责全国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的监督管理部门是 A、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B、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

C、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 D、发展和改革宏观调控部门 E、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8、主管药师的职责不包括 A、负责指导本科室技术人员的药品调配、制备、检验工作 B、做好用药咨询,结合临床搞好合理用药 C、参加医院药学工作科学管理的研讨 D、负责药士晋级业务考核和参加评审工作 E、承担药师晋级业务考核工作 9、药师对自身要求不包括 A、爱岗敬业,精益求精 B、认真负责,保证质量 C、诚实信用,团结协作 D、不为名利,廉洁正直 E、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10、药师对患者、社会的责任不包括 A、保证药品的质量,提供合格药品 B、关爱患者,热忱服务 C、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D、爱岗敬业,精益求精 E、尊重人格,保护隐私 11、药师对病人、社会的责任不包括 A、保证药品的质量,提供合格药品 B、关爱病人,热忱服务 C、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D、尊重人格,保护隐私 E、为患者推荐新的高价药 12、不属于临床药师培训的专业是 A、抗感染药物专业 B、肠外肠内营养专业 C、化学工程学 D、抗凝治疗专业 E、肾内科专业 13、二级以上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人员组成不包括 A、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人员 B、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临床医学人员 C、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护理人员 D、医院感染管理人员 E、医疗后勤管理人员 14、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组)主任委员由 A、医疗机构负责人担任

主管中药师题-相关专业知识

主管中药师题-相关专业知识 1、”阳盛则热”则出现 A.虚寒证 B.实热证 C.实寒证 D.虚热证 E.真寒假热证 2、瘀血所致疼痛为 A.刺痛 B.空痛 C.胀痛 D.冷痛 E.疼痛在白天加重 3、导致病证虚实变化的主要机制是 A.气机升降失调 B.阴阳偏盛偏衰 C.气血虚实变化 D.正邪消长盛衰 E.脏腑功能盛衰变化

4、人体的体质常 A.决定发病倾向 B.决定对某些病邪的易感性 C.反映人体阳气盛衰 D.决定发病的证 E.反映人体正气盛衰 5、下列哪项体现”因地制宜”治则 A.因生活环境不同用药不同 B.因体质不同用药不同 C.因性别不同用药不同 D.因年龄不同用药不同 E.因生活习惯不同用药不同 6、通因通用法适宜于治疗 A.虚证 B.虚实夹杂证 C.实证 D.真虚假实证 E.真实假虚证

7、调理气机时应注意顺应 A.肝气疏泄开发 B.胃主升降 C.脾气主降 D.肺气主升 E.肾主藏精 8、女患者月经延期,经少,不孕。其病机是 A.精血不足 B.气滞精瘀 C.精气两虚 D.血瘀精阻 E.气血不足 9、扶正祛邪的基本原则是 A.先祛邪后扶正 B.扶正祛邪并用 C.先扶正后祛邪 D.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 E.扶正为主兼以祛邪 10、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实行的是

A.定期公布药品的评价结果 B.不定期通报 C.定期通报 D.不定期通报,并公布药品的评价结果 E.季度通报 11、属药品标准的是 A.麻醉药品管理办法 B.中国药典 C.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D.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E.精神药品管理办法 12、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我国法定药品标准是 A.《中国药典》和卫生部颁布的药品标准 B.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中国药典》和药品标准 C.《中国药典》和省级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炮制规范》 D.省级药品标准和企业标准 E.行业标准 13、我国规定执业药师每年必须取得的学分是 A.10分

中医学基础(全)

《中医学基础》 教材《中医药学概论》主讲路新国 第一章绪论 一、《中医学基础》与《中医营养学》 1、《中医学基础》学习的内容: 主要学习和阐释中国传统医学中有关基本概念、基本观念、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为以后学习《中医营养学》奠定必要的基础,是营养学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 2、《中医学基础》与《中医营养学》 是学习和研究《中医营养学》的基础。《中医营养学》是《中医学基础》的后续课程。 3、课程设置的意义 ①反映了中国营养学的特色;②是营养学专业必修的课程。 4、教材 《中医药学概论(第六版)》(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供药学类专业用),王建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8年11月。 教材特点: ①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卫生部规划本科教材,符合我们本科专业教学的需要; ②是供非中医专业使用的教材,有关中医基础理论的内容简要而全面,是浓缩本,适合我们非中医专业学习中医知识的需要; ③教材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基本知识和方剂学基本知识三大部分(上、中、下三篇); ④附有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研究的进展。 5、主要参考教材和参考书 ①《中医基础理论》(供中医、针灸专业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教材特点介绍; ②《中医诊断学》(供中医、针灸专业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教材特点介绍; ③《中医学基础》,张登本主编,中国中医出版社,2003年1月,24元。教材特点介绍: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供中药类专业学习中医药学的专业基础课。 ④《中医名词术语选释》,人民卫生出版社。参考书特点介绍:简本; ⑤《第2版中医大辞典》,中国中医研究院李经纬余瀛鳌蔡景峰,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1月,330.00元。参考书特点介绍:收载38505条。 6、考试成绩计算方法 二、中医学的概念 1、中医学与中医基础理论: ①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也称为中国传统医学。 ②中医基础理论:是学习和阐释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是学习中医学各门学科的基础。 2、几点说明: ①发源于中国的古代,历史悠久;要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如它的医学术语、生命力、丰富的经验、丰富的医学文献、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等。更新性不快。 ②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世界医学的一大贡献;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中医学就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它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③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 ④在当今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并正在世界上产生日益扩大的影响。 三、中医学发展概况 中国医药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1、商周时期:萌芽时期 《周礼?天官》医学分科的记载:“食医、疾医、疡医、兽医”。 2、春秋战国时期: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黄帝内经》 ①《黄帝内经》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四大经典之一),简称《内经》。 作者:集体之作。 意义: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标志着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它对医学的认识在当时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还奠定了中国传统营养科学的理论基础。 主要内容: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问题,推动了医学的发展。 ②《难经》 四大经典之一,是对《黄帝内经》的补充和发展。 3、两汉时期:中医学有了显著的进步和发展 ①《伤寒杂病论》 作者:张仲景,东汉著名医学家。 意义: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并且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于一体,为临床医学及方剂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主要内容:后世将《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论》确立了六经辨证论治的纲领。《金匮要略》确立了脏腑辨证论治的纲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对中医营养学的贡献。 ②《神农本草经》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简称《本草经》、《本经》。 作者:不详 意义:为中药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主要内容:药性理论;收载药物365种。 4、魏晋隋唐时期:中医学不断发展与完善 ①《脉经》 1 / 22

2019主管药师 相关专业知识 医院药事管理—医院药学科研管理

医院药事管理——医院药学科研管理 一、新药研制管理 药品研发的特点(了解) (1)需要多学科协同配合 (2)创新药开发的费用、时间、风险日益增大 (3)创新药带来的巨额利润 (4)新药研究开发竞争激烈 (5)药物研究开发与科研道德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二、新药临床试验的内容与质量管理 1.药品注册中需要进行临床研究的情况 (1)申请新药注册:《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中规定,申请新药注册,必须进行临床试验。 (2)申请已有国家标准的药品注册:一般不需要进行临床试验;需要进行临床试验的,化学药品一般进行生物等效性试验;需要用工艺和标准控制药品质量的药品,应当进行临床试验。在补充申请中,已上市药品生产工艺等有重大变化或者中药增加新的功能主治的,应当进行临床试验。 (3)申请进口药品注册:按照国内相应药品注册类别要求进行临床试验。 (4)药品补充申请注册:已上市药品增加新的适应证或者生产工艺等有重大变化的,需要进行临床试验。 2.新药临床试验的内容 药物的临床研究包括临床试验和药物等效性试验。药物的临床试验,必须执行《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ood Clinical Practice,GCP)。新药的临床试验分为Ⅰ、Ⅱ、Ⅲ、Ⅳ期。 Ⅰ期临床试验是为了观察人体对于新药的耐受程度和药动学,为制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Ⅱ期临床试验是为了初步评价药物对目标适应证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也包括为Ⅲ期临床试验研究设计和给药剂量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Ⅲ期临床试验是为了进一步验证药物对目标适应证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评价利益和风险关系,最终为药物注册申请获得批准提供充分的依据。 Ⅳ期临床试验是在新药上市后由申请人自主进行的应用研究阶段,其目的是考察在广泛使用条件下的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在普通或者特殊人群中使用的利益与风险关系;改进给药剂量等。 药物临床研究被批准后应当在3年内实施,逾期作废,应当重新申请。 药品研发的特点不包括 A.多学科协同配合 B.创新药开发的费用、时间、风险日益增大 C.创新药带来的利润日益降低 D.新药研究开发竞争激烈 E.药物研究开发与科研道德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正确答案』C 关于药物临床研究,错误的是 A.申请新药注册,必须进行临床试验 B.申请已有国家标准的药品注册一般不需要进行临床试验,化学药品一般进行生物等效性试验 C.需要用工艺和标准控制药品质量的药品,应当进行临床试验 D.已上市药品生产工艺等有重大变化或者增加新的适应证(中药增加新的功能主治)的,应当进行临床试验 E.药品补充申请,需要进行临床试验 『正确答案』E A.I期临床试验

主管中药师-相关专业知识-中药药理学 第三单元 清热药练习题及答案详解(13页)

中药药理学第三单元清热药 一、A1 1、下列哪项不是清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A、抗毒素 B、抗炎 C、解表 D、抗肿瘤 E、抗病原微生物 2、金银花的有效成分是 A、硫酸钠 B、小檗碱 C、鱼腥草素 D、绿原酸 E、苦参碱 3、下列能“改善学习记忆”的药物是 A、知母 B、栀子 C、大青叶 D、苦参 E、鱼腥草 4、以下有关金银花药理作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抗菌作用 B、解热作用 C、抗炎作用 D、降压作用 E、提高免疫力 5、可用于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药物是 A、黄芩 B、黄连 C、金银花 D、板蓝根 E、穿心莲 6、苦参的药理作用不包括 A、抗病原体 B、抗炎 C、抗过敏 D、抗溃疡 E、抗肿瘤 7、鱼腥草抗菌活性主要成分是 A、鱼腥草素 B、穿心莲内脂

C、秦皮乙素 D、小檗碱 E、牛磺酸 8、鱼腥草常用于治疗 A、急性呼吸道感染 B、急性胃道感染 C、急性传染性感染 D、急性胰腺炎 E、急性泌尿系统感染 9、有抗疟疾作用的药物是 A、金银花 B、大青叶 C、苦参 D、知母 E、青蒿 10、板蓝根具有的作用是 A、抗恶性肿瘤作用 B、抑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作用 C、利胆作用 D、兴奋子宫平滑肌 E、升压作用 11、板蓝根对哪种病原微生物的抑制作用最显著 A、病毒 B、细菌 C、真菌 D、钩端螺旋体 E、衣原体 12、具有保肝利胆作用的药物是 A、青蒿 B、黄芩 C、知母 D、金银花 E、黄连 13、清热药主要药理作用不包括 A、解热 B、抗病原微生物 C、抗毒素 D、抗炎 E、抗惊厥 14、以下清热药具有免疫双向调节作用的是 A、黄芩

B、栀子 C、知母 D、苦参 E、金银花 15、以下哪项清热药具有显著保肝的作用 A、青蒿 B、金银花 C、鱼腥草 D、栀子 E、苦参 16、下列不属于知母的药理作用的是 A、解热 B、降血糖 C、抗炎 D、影响交感神经 E、抗休克 17、以下哪项是青蒿的现代应用是 A、高热 B、贫血 C、低血压 D、高血压 E、室性早搏 18、以下关于小檗碱降压作用的特点,正确的是 A、降压作用与竞争性阻断α肾上腺素受体有关 B、小檗碱对清醒动物没有显著的降压作用 C、降压同时心肌收缩力减弱 D、降压同时心率加快 E、小檗碱对麻醉动物没有显著的降压作用 19、黄芩的有效成分不包括的是 A、汉黄芩苷 B、京尼平苷 C、黄芩苷 D、黄芩素 E、汉黄芩素 20、以下药物既具有镇静催眠作用又属于清热药的是 A、黄连 B、大青叶 C、青蒿 D、苦参 E、栀子

2019-2020年北京市资格从业考试《主管中药师》练习题资料[第三十篇]

2019-2020年北京市资格从业考试《主管中药师》练习题资料[第 三十篇] 一、单选题-1/知识点:章节测试 院内制剂执行留样制度,需要留样1年的是 A.片剂 B.灭菌制剂 C.外用软膏 D.栓剂 E.胶囊剂 二、单选题-2/知识点:章节测试 羊毛脂因过于黏稠而不宜单用,常加入下列哪种物质以改善其吸水性和渗透性 A.植物油 B.凡士林 C.蜂蜡 D.液状石蜡 E.硅酮类 三、单选题-3/知识点:章节测试 阴阳消长和转化的内在依据是 A.阴阳交感 B.阴阳互藏

C.阴阳互根 D.阴阳互用 E.阴阳消长 四、单选题-4/知识点:章节测试 以下哪项不是郁金的功能 A.祛风止痛 B.行气破瘀 C.清心解郁 D.凉血止血 E.利胆退黄 五、单选题-5/知识点:章节测试 津液不包括 A.精血 B.涕泪 C.汗液 D.唾液 E.脑脊液 六、单选题-6/知识点:章节测试 关于医疗机构配制制剂品种批准文号的限制性规定,哪一条是不正确的 A.医疗机构配制制剂品种应当是本单位临床需要而市场上没有供应的品种

B.医疗机构配制制剂须经所在地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配制 C.市场上有供应的品种不得配制 D.已取得批准文号的品种不得配制 E.医疗机构必须取得《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才能进行制剂品种配制 七、单选题-7/知识点:章节测试 毒性药品处方调配时,应当 A.处方一次有效,由患者保存处方 B.对处方做出明显标记,以利患者再次使用 C.处方二次有效,取药后调配部门保存1年备查 D.处方一次有效,取药后调配部门保存2年备查 E.可不凭处方零售,但应向患者说明注意点 八、单选题-8/知识点:章节测试 治疟药应 A.饭前服用 B.饭中服用 C.饭后服用 D.睡前服用 E.定时服用 九、单选题-9/知识点:补虚药 治疗肾阳不足,肠燥津枯便秘的药物是 A.巴戟天

2016年主管中药师考试真题之基础知识专业知识

2016年主管中药师考试真题之基础知识专业知识

2016年中级中药师考试真题 基础知识 中药学 1、散剂特点——方法简便,吸收较快,节省药材,性质较稳定,不易变质,便于服用和携带 2、先煎的药物——磁石、代赭石、石膏、龙骨、牡蛎、海蛤壳、瓦楞子、珍珠母、石决明、龟甲、鳖甲等 3、后下的药物——薄荷、青蒿、香薷、木香、砂仁、沉香、白豆蔻、草豆蔻、钩藤、大黄、番泻叶等 4、不属于苦味的是——能涩能收 5、清热凉血利尿通淋——白薇 6、清热凉血,透疹——紫草 7、龙眼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8、大枣——养血安神 9、青皮和枳实均能破气 10、青皮和香附均能疏肝 11、水火烫伤要药——地榆 12、脏腑湿痰——半夏 13、风痰——胆南星 14、琥珀用量——1.5~3g

15、

16、不含大黄的方剂——济川煎 17、肺胃阴亏,虚火上炎,气机上逆——麦门冬 18、小陷胸汤——清热化痰,宽胸散结 19、五更泻——四神丸 20、六味地黄丸三补——熟地,山药,山茱萸 21、龙胆泻肝丸主治——①肝经实火上炎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②肝经湿热下注证:阴肿,阴痒,…… 22、胃火牙痛——清胃散 23、阴暑——香薷散 24、羚角钩藤汤——凉肝熄风,增液舒筋 25、镇肝熄风汤——镇肝熄风,滋阴潜阳 26、食积证——保和丸 27、脾胃虚弱,食积内停——健脾丸 28、外寒里饮证——小青龙汤 29、丹参的功效——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 30、牛蒡子蝉蜕——利咽 31、行气后下——砂仁 32、普济消毒饮酒炙——黄芩黄连 33、泻白散——无知母

中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

中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理论,在古代,这一学说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古人用其解释各种自然或社会现象,涉及到天文、地理、历法、农学、医学等许多领域。而其中运用最广泛也是最成功的,当数其用在中国古代的医学的理论框架之中。因为在中医学里不仅把阴阳五行学说作为中医学理论的主要说理工具,而且在临床诊治中得到广泛的运用,赋予其极其丰富的实际内容。自从在《内经》中广泛运用阴阳五行学说来论述医学理论后,在二千余年来,这一学说一方面经受着临床实际的检验,另一方面也在大量的临床实际中得到不断的充实和发展,并直到现在仍在指导着中医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但对于中医学里的阴阳五行学说长期以来存在重大的争议,特别是对五行学说,废止之声时有所闻,有的则提出要打破阴阳五行学说的框架,有的认为该学说有神秘性和模糊性两大弱点。所以对该学说的讨论关系到中医学的科学性及其发展的重大问题。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的运用 1、运用举例 在阴阳学说的指导下,中医学认为人体和宇宙世界万物都具有阴阳的不同性质和“对立统一”的阴阳关系。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1) 生理方面:在中医学里,运用阴阳学说阐述了人体的各种解剖、生理、功能现象如,《内经》中提出:“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生之本,本于阴阳”等。总的来说,人体功能多属阳,而形体实质多属阴,即《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所说:“阳化气,阴成形”。而生理结构中又可分阴阳,功能活动中也有阴阳。现把其内容举例如下:

(2)病理方面:在中医学里,阴阳学说被广泛用于分析各种病理现象,其中阴阳辨证被作为中医各种辨证方法的总纲,同时,从对全身的阳虚、阴虚的分析及各种脏腑阳或阴的虚实进行病理的具体分析。如“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2019主管中药师-基础知识练习-中药学 第十四单元 止血药

中药学第十四单元止血药 一、A1 1、生用具有收缩子宫作用的药物是 A、三七 B、茜草 C、蒲黄 D、白及 E、地榆 2、有止血而不留瘀、化瘀而不伤正之长的中药是 A、三七 B、藕节 C、艾叶 D、蒲黄 E、棕榈炭 3、功能为化瘀止血,活血定痛的药是 A、川芎 B、三七 C、蒲黄 D、自然铜 E、续断 4、治疗外伤出血兼瘀血肿痛,应首选 A、白及 B、仙鹤草 C、三七 D、牡丹皮 E、赤芍 5、下列哪项是蒲黄的功效 A、收敛止血,止痢,截疟,补虚 B、止血,敛肺,下气 C、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D、止泻,活血,定痛 E、止血,化瘀,利尿 6、下列药组,具有化瘀止血功效的是 A、藕节、槐花 B、三七、茜草 C、花蕊石、侧柏叶 D、降香、白及 E、蒲黄、白及 7、瘀血内阻,血不循经而出血应选用

B、化瘀止血药 C、收敛止血药 D、凉血止血药 E、以上都不是 8、孕妇忌服的止血药是 A、血余炭 B、地榆 C、蒲黄 D、艾叶 E、炮姜 9、为伤科要药的药物是 A、三七 B、地榆 C、蒲黄 D、艾叶 E、白及 10、以下药物用法不是包煎的是 A、蒲黄 B、滑石 C、车前子 D、枇杷叶 E、茜草 11、为妇科调经要药的是 A、槐花 B、益母草 C、地榆 D、白及 E、茜草 12、能解毒杀虫的止血药是 A、白及 B、三七 C、茜草 D、蒲黄 E、仙鹤草 13、具有凉血止血、解毒敛疮功效的药物是 A、侧柏叶 B、白茅根 C、苎麻根 D、地榆 E、小蓟

14、最善治疗尿血、血淋的中药是 A、藕节 B、蒲黄 C、小蓟 D、白及 E、白茅根 15、下列哪项药物善于治疗吐血、咯血及崩漏下血的是 A、地榆 B、血余炭 C、大蓟 D、茜草 E、小蓟 16、以下药物可以治疗黄疸的药物是 A、侧柏叶 B、白茅根 C、苎麻根 D、地榆 E、小蓟 17、功效是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的药组是 A、大蓟、小蓟 B、侧柏叶、茜草 C、生地黄、牡丹皮 D、赤芍、紫草 E、金银花、连翘 18、下列哪项药物具有凉血止血,散瘀之功,尤善治尿血 A、地榆 B、血余炭 C、大蓟 D、茜草 E、小蓟 19、下药物哪项既能凉血止血,又能生发乌发 A、侧柏叶 B、地榆 C、藕节 D、三七 E、大蓟 20、善治尿血、血淋及热毒疮痈的药是 A、大蓟 B、小蓟 C、地榆

主管中药师考试真题之基础知识专业知识

主管中药师考试真题之基础知识专业知识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2016年中级中药师考试真题 基础知识 中药学 1、散剂特点——方法简便,吸收较快,节省药材,性质较稳定,不易变 质,便于服用和携带 2、先煎的药物——磁石、代赭石、石膏、龙骨、牡蛎、海蛤壳、瓦楞 子、珍珠母、石决明、龟甲、鳖甲等 3、后下的药物——薄荷、青蒿、香薷、木香、砂仁、沉香、白豆蔻、草 豆蔻、钩藤、大黄、番泻叶等 4、不属于苦味的是——能涩能收 5、清热凉血利尿通淋——白薇 6、清热凉血,透疹——紫草 7、龙眼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8、大枣——养血安神 9、青皮和枳实均能破气 10、青皮和香附均能疏肝 11、水火烫伤要药——地榆 12、脏腑湿痰——半夏 13、风痰——胆南星 14、琥珀用量——1.5~3g 15、全蝎用量——煎服3~6g,研末吞服每次0.6~1g 16、肾虚阳痿,崩漏下血——续断 17、覆盆子功效——固精缩尿,益肝肾明目

18、出血症,小便不利——血余炭 19、臃肿疔毒跌打损伤——重楼 20、川乌——辛、苦、热,有大毒 21、雷公藤——苦,寒,有大毒 22、生地黄——甘,苦,寒 23、肾虚阳痿,崩漏下血——续断 24、香薷藿香共同功效——化湿 方剂学 25、五苓散蓄水证——五苓散 26、偏于温肾——真武汤 27、偏于温脾——实脾散 28、小柴胡汤主治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舌苔薄白,无小 便不利 29、大柴胡汤主治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微烦,大便不解或 协热下利,舌苔黄 30、内有蕴热——九味羌活汤(外感风寒湿邪,兼有里热证) 31、不含大黄的方剂——济川煎 32、肺胃阴亏,虚火上炎,气机上逆——麦门冬 33、小陷胸汤——清热化痰,宽胸散结 34、五更泻——四神丸 35、六味地黄丸三补——熟地,山药,山茱萸 36、龙胆泻肝丸主治——①肝经实火上炎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