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主管理的由来与发展

民主管理的由来与发展

背景材料之一

民主管理的由来与发展

北京市总工会

2007年月日

一、民主管理的由来

民主一词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为“人民的权利”。例如我国宪法总则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宪法在这里虽然没有明确规定我国实行民主,但是己把民主的本意作了表述“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民主的途径和民主的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民主的另一种解释为“国家制度”,列宁说:民主说到底是一种国家制度。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其构成形式有两种:一种为“君主立宪制”,另一种为“民主共和制”。

民主一词起源于公元前5世纪,最早见于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历史》。从词源上说,意指权力和统治。当时以古雅典等城邦国家实行的直接民主为国家民主制度的基本特征,但直接民主制导致了雅典的最终灭亡。西方资产阶级重提民主概念,是两千余年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国家民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实行间接民主,即我们所说的代议制民主制度。

民主管理作为基层民主制度的一项内容,在西方国家普遍称

为“工人参与管理制度”,这一制度最早出现在19世纪末的英国,二战以来更发展成为一股势不可挡的世界性潮流。由于各国的历史文化背景、政治经济环境不同,西方各国工人主要通过劳资共决制(以德国、瑞典、法国为代表)、企业委员会(以德国、瑞典、法国、奥地利、丹麦、英国、日本为代表)、劳资集体谈判和工人自主管理(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等形式参与企业民主管理。通过工人参与管理活动,培养工人与企业命运一体化的精神,激发工人的生产积极性;通过实行企业与工人的“共同管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最终使企业管理的形态发生变化;国家通过完备的强有力的立法对工人参与加以规范,保证工人参与普遍、健康并持续发展。

二、我国民主管理的沿革

我国民主管理源远流长,先后经历了五个时期。

一是土地革命时期。1930年党在江西瑞金创建了中央革命根据地之后,有了自己的公营工厂,在公营工厂中,建立了以党支部书记、厂长和工会主席为首的工厂领导体制,简称“三人团”,同时建立了最初的民主管理形式“工人大会制度”,实行政治民主、经济民主、生活民主,这三大民主成为当时实行工人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二是抗日战争时期。1942年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根据毛泽东同志的指示精神,将当时公营工厂内的三人团领导体制改为以厂长为首的“工厂管理委员会”,同时也将民主管理的形式由工人大会制度改为“职工大会制度”,其内容继续沿用政治民主、经济民主、生活民主。

三是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8月,中国工会第六次劳动代表大会通过的《关于中国职工运动当前任务的决议》要求“所有的公营工厂,应一律组织工厂管理委员会和职工代表会议”。因此,这一时期领导体制仍然是工厂管理委员会,民主管理形式则由职工大会制度改为“职工代表会议制度”。

四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年在党的“八大”会议上,中央提出国营企业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1957年又提出,在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同时,实行党委领导下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并明确规定了职工代表大会的职权。

五是改革开放时期。党委领导下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在十年动乱中遭到了破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这一制度得到了恢复。1981年,国务院重新颁布《国营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指出:“在实行厂长负责制的同时,必须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各项民主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和职工代表在审议企业重大决策、监督行政领导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等方面的权力和作用,体现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1986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颁发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三个“条例”,即:《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党委工作条例》、《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厂长工作条例》和《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之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在国家制定、修改的多部法律和党的政治报告中,规定并强调了要继续坚持和完善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

纵观我国职工民主管理近八十年的历史,之所以能产生、发展和完善,有很多历史经验是值得总结的,例如:我国的民主管理始终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始终与企业领导体制相适应;始终是在工会的组织和参与下进行的,因此才使它具有经久不衰的旺盛的生命力。

三、北京市民主管理的沿革

北京市民主管理工作同全国的民主管理一样,在党的领导下也经历了产生和发展的历程。1949年1月31日北京和平解放,4月,中共北平市委提出实行工厂管理民主化的任务,在企业相继建立职工代表会议制度。1957年,根据中央的决定,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由职工代表会议制度改为党委领导下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1965年7月,中共北京市委依据中央制定的《工业七十条》,在我市积极推行民主管理工作,并认真贯彻落实职代会的四项职权。据调查统计,在六十年代中期,北京市全民所有制企业有60%以上的单位建立了民主管理制度。文化大革命中,企业管理处于混乱状态,当时的“革命委员会”作为企业权力机构,对企业实行“一元化”领导,致使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和党委领导下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均被取消。1978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指出,所有企业必须毫无例外的实行民主管理,使集中领导和民主管理结合起来。讲话有力地推动了北京市民主管理工作的发展。1981年,国务院转发《国营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1986年,国务院正式颁布《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1991年,国务院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自此,我市民主管理

工作在国有和集体企业范围内全面展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非公有制经济企业以及公司制企业大量涌现,国家颁布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范和保障各类企业民主管理工作深入进行。截至2005年,我市已有4530家企业和2400个事业单位建立了职工(代表)大会制度,70多所高等院校和全市的中小学普教系统全部实行教代会制度;7745家企业和2403个事业单位建立了公开制度;1340家企业建立了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

国家起源的理论

导读:数百年来,国家起源一直是伟大哲学家和思想家们关注的一个话题,从亚里士多德、孟德斯鸠、霍布斯、卢梭、弗格森、孔德到摩尔根、马恩和列宁,都有过经典性的系统论述。时至今日,在新资料、新方法、新技术的支持下,在吸收过去理论成就的基础上,国家起源更成为当今国际学术界的三大课题(人类起源、农业起源和国家文明起源)之一,并且产生了很多既有实证性又有理论性的研究成果。卡内罗在这篇经典文章中,对当今各种理论流派做了比较详细的概括总结。就他自身而言,是持强制论或者说战争论的观点,认为战争是国家兴起的主要动力。他甚至认为,世界各地的历史学和考古学证据都毫无二致地证明战争是早期国家形成的根本原因,战争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在国家兴起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当然,他也认为,战争并非国家起源的唯一因素。尽管战争可能是国家兴起的必要条件,但却不是充分条件。国家的兴起还需要一些特殊条件,经过一些具体的过程,例如自然的限制、社会的限制、资源的集中、政治的演化等等。卡内罗的战争论虽然是一家之言,但由于它对历史的继承和现实的尊重而有巨大的合理性,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文明起源研究有重大影响,而且今后仍然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本文写作于1970年,从时间上看观点已显陈旧。但是作为国家起源理论的一种重要流派,仍然值得介绍和回顾。 国家起源的理论 罗伯特·卡内罗(Robert L. Carneiro) (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人类学部南美民族学中心主任) 陈虹、陈洪波译陈淳校 (复旦大学文博系上海200433) 在人类存在的前两百万年里,人们是以游群或村落形式生活的,就我们所知是完全自治的。可能到公元前5000年,村落开始聚集为较大的政治单位。但是,一旦这种聚集过程开始,它的步伐就会加速,并且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导致了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的形成。(在谈到国家时,我指的是一个自治的政治单位,在其疆域内包含许多社群,拥有一个集中的政府,政府有权征税,为劳役或战争招募劳力,以及颁布并执行法律。) 尽管可以确定国家是人类历史上政治发展的终极阶段,但是对国家的起源仍所知甚微。的确,目前还没有一个关于国家起源的理论是令人完全满意的。它们都因或这或那的原因而令人失望。然而,我坚信有一个理论的确为国家的兴起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解释。我曾经提到过这个理论【1】,在此我将做更充分的阐述。但是在此之前,似乎有必要简单回顾一下几种传统的理论。 一些明确的国家起源理论出现相当晚。古典作家如亚里士多德,因不熟悉其它形式的政治结构而认为国家是“自然的”,因此不需要加以解释。然而,探险时代使欧洲人明白,世界上很多人并不生活在国家中,而是生活在独立的村庄或部落中,这使得国家看起来并不那么“自然”,因此需要加以阐释。 在迄今提出的众多关于国家起源的理论中,我们只考察几种。例如,那些建立在种族主义基础上的理论现在已经完全不可信,在这里就无需赘述。我们也摒弃这样的看法,即认为国家是人类“创造力”的表现【2】,或认为国家的形成是“历

安徽教师招聘考试历年高频考点:教育的起源

安徽教师招聘考试历年高频考点:教育的起源 自2014年开始,安徽各县市中小学新任教师招聘由之前的单独组织考试改为全省统一组织(统考)。中公安徽教师考试网在14年、15年安徽教师考编公告及考试真题进行梳理与分析,对2016年安徽第三次全省性教师招聘考试(统考)考情进行分析预测。 教育的起源的学说无论是在教师招聘还是教师资格考试中都是一个高频考点。教育的起源学说包括: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神话起源说。 【生物起源说】 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有19世纪法国的利托尔诺,美国的桑代克,英国的沛西?能。生物起源说认为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认为动物界就有教育活动。其基本错误是混淆了动物的本能活动与人类社会教育活动的界限。 【心理起源说】 美国心理学家孟禄是心理起源论的代表人物,著有《教育史教科书》一书。孟禄从心理学观点出发.根据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没有教师、没有教材的原始史实,判定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劳动起源说】 劳动起源说的代表人物主要是凯洛夫等教育学家。劳动起源论者在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基础上,运用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阐述人和人类社会起源的观点,从恩格斯的“劳动在一定意义上创造了人类本身”这一基本命题出发,推断出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我国学者杨贤江在《新教育大纲》中,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述教育起源的理论,正确解释了教育起源问题,他说:“自有人生,便有教育”,认为原始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使社会成员适应群体社会生活和群体生产活动的需要,也是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是在生活实践过程中进行的。 【神话起源说】 这种观点认为,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这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所有的宗教都持这种观点。另外,中国的朱熹也持这种观点。 【考题预测】 1.认为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儿童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模仿”的是( )。 A.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文学起源新论

文学起源新论 ○ 解光穆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系,甘肃 兰州 730070) 〔内容提要〕 对文学起源于生产劳动的传统观点需重新认识。本文认为劳动与文学都源于人类生存发展之需要,二者虽有先后关系却无从属关系。与文学密切相关的语言源于交际需要,文学则是在此需要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更高级的交际工具;做为文学最早形式的诗歌,其“摹声又拟形”、反复嗟咏之特征,也与人类生存需要有密切联系。 〔关键词〕 文学起源;人类生存发展之需要 〔中图分类号〕I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637(2002)04-0042-03 文学艺术起源的问题是一极其重要的理论问题。它要追究或回答的是因何因才使文学得以产生和发展的问题,但对这一重要问题,我国当代众多文学史专家和文学理论家基本都持同一观点,这就是文学艺术起源于生产劳动。例如,由游国恩等主编的较早的《中国文学史》中就明确提出:“文学艺术起源于生产劳动。”①由于非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也认为“中国文学的源头是原始诗歌”,并且,“同原始的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形式一样,原始诗歌也起源于生产劳动”②。近年来出版的一些古代文学史著作也都沿承这一观点。由此可见,在文学史的研究中,文学起源问题似乎已不再是问题,已无再研究、探讨乃至争论的需要了。但真理是一过程,文学起源于生产劳动的观点同其它文学观点及其它科学领域中的许多问题一样都是这一过程链条上的一环,理应且也必然会得到发展。有感于此,笔者不揣浅陋,拟对文学起源问题做一重新探讨,并以之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文学与劳动起源于人类生存之需要,二者有先后关系,但无从属关系 持文学起源于生产劳动观的论者基本都是以革命导师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两篇经典文献中的有关劳动的论述为立论依据的,或者更直接地说是从“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一光辉著名命题为前提进行推理得出这一结论的。 这一推论是否科学、合理呢?要回答它,我们仍应在革命导师的历史唯物主义论述中寻求正确答案。在分析之前,我们可先提这样一问题:劳动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仔细研读恩格斯有关劳动的论述,我们就可看出,恩格斯是以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来探求人类起源问题的。他科学地指出了劳动在人类进化及社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指出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③。劳动为何成为“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呢?革命导师科学地回答:“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它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④这段论述意在阐明:人类由于衣、食、住、行等的需要,才有了生产劳动;换言之,就是生存需要引起劳动,劳动满足生存需要。历史唯物主义正是从人的需要出发来考察人类社会产生、发展和人类个体行为的最终原因的。正是从这一科学认识出发,恩格斯才指出“我们在某种意义上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何谓“某种意义上”呢?依笔者浅见应是:人类由于生存需要而产生生产劳动这一活动,而生产劳动这一满足生存需要的活动又促使人类不断进化而最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正是在这一辩证认识基础上,恩格斯才极其准确地讲是“在某种意义上”而非纯粹意义上的“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从以上简要引述和分析中,我们可看出人类生存需要是考察人类社会产生、发展的起点,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应从这一起点中寻求出或直接或间接的缘由。这样看来,我们应从人类生存需要来探求劳动起源的缘由;同样,对人类独特的精神劳动之一———文学活动产生的终极原因也应以需要并联系与这一需要相关的其他活动为起点来探求。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它们从不同侧面体现人的本性,构成人的本质。从大的方面讲,人的需要可分自然需要、社会需要、精神需要,它们分别体现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并且,这些需要形成真正的社会关系,而这些社会关系便体现为人的本质。正如革命导师所言:“真正的社会联系并不是由反思产生的,它是由于有了个人的需要和利己主义才出现的,也就是个人在积极实现

试论教育的起源

试论教育的起源 语文学科教学:王蒙蒙有关教育起源问题的研究在我国由来已久,一直以来它也是教育理论界颇具争议的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在已有的“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等基础上,又陆陆续续地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如“需要起源说”、“交往起源说”、“超生物经验的传递交流说”、“家庭起源说”等。这些教育起源论,从不同的立场、观点,用不同的方法说明教育起源的理由,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就国内外关于教育起源的一些学说作一初步的归纳总结。 一、生物起源说 生物起源论者认为,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其主要代表人物有雷徒诺、沛西〃能等。 19世纪末的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雷徒诺在他的《各种人种教育演化》一书中提出,教育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中,而且早在动物界中就存在着。他认为动物生存竞争的本能是教育的基础。他们为了自己的种类的生存,把自然赋予它们的固有本能作为“知识”、“技能”传给幼小的动物,如大鸟教小鸟飞行等都是教育活动。其后,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在其《教育原理》中也阐述了他的教育起源论的观点。他说:“教育从它的起源说,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不仅一切人类社会——不管这个社会如何原始——有教育,甚至在高等动物中间,也有低级形式的教育……它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动。”

在我国,近几年,也有教育起源于动物的观点,这里就不论述了。 生物起源论的错误在于:生物起源论没有从根本上区别于人类社会和生物界是属于两个本质上不同的世界,人类社会是由现代人类组成的世界,生物界是由与人类不同的各种生物组成的。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现象,生物界是不可能产生和存在的。生物起源论把动物一些本能行为与人类的有意识有目的创造性的教育活动混为一谈, 抹杀二者本质上的不同。因此, 生物起源论者认为动物中也存在教育活动, 是与客观事实不符的, 因而是错误的。 二、心理起源说 心理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孟禄。 美国著名学者孟禄,从心理学的观点出发批判了雷徒诺的生物起源论。他把教育看作是儿童模仿的本能, 儿童对成人的模仿是教育过程的实质。因此, 他认为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本能模仿。 心理起源论, 过分夸大了模仿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否认了人类的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对不同社会全体成员, 特别是对儿童传授与学习知识、经验、技能, 发展他们的智力、体力以及培养一定的思想品德的活动。如果把模仿看作最初的重要的教育手段是成立的, 但把它看作教育的起源,就未免把复杂的教育产生问题简单化了, 其结论也必定是不科学的。 三、劳动起源说

川大【管理学原理】一

一、单选题共10题,20分 1《一般管理与工业管理》是( 的代表作。 A 巴纳德 B 泰罗 C 韦伯 D 法约尔 学生答案得分:2分 2决策按重要性分为( 。 A 长期决策和短期决策 B 集体决策和个人决策 C 确定型、风险型和不确定型决策 D 战略、战术和业务决策 学生答案得分:2分 3期望理论是由( 提出的。 A 弗鲁姆 B 西蒙 C 波特 D 佩罗 学生答案得分:2分

4当员工人数较少,或者组织是新建的、环境简单并动态的时候,( 结构效果较好。 A 直线职能型 B 任务小组 C 简单 D 矩阵 学生答案得分:2分 5下列哪一个不属于组织文化的内容( A 组织的价值观 B 组织伦理 C 组织规范 D 组织设计 学生答案得分:2分 6 理论是由( 提出的。 A 麦格雷戈 B 赫兹博格 C 马斯洛 D 亚当斯 学生答案得分:2分 7

需要层次理论是由下列哪里提出来的( A 马斯洛 B 弗罗依德 C 麦格雷戈 D 赫兹伯格 管理学原理作业1 8德尔菲法属(方法。 A定性决策 B定量决策 C个人决策 D集体决策 学生答案得分:2分 9员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通过规划职业目标和实现手段,使自己不断发展的过程叫( A职业发展 B职业路径 C职业计划 D职业选择 学生答案得分:2分 10政策指导矩阵是由下列哪个单位创立的(

A兰德公司 B波士顿咨询公司 公司 D壳牌公司 学生答案得分:2分 二、多选题共10题,40分 1下列表述中,哪些是人本原理的主要内容?( A人是管理的主体 B有效管理的关键是员工参与 C管理是为人服务的 D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学生答案得分:4分 2目标管理的目标具有以下特征( A层次性 B多样性 C可考核性 D挑战性和可接受性 学生答案得分:4分 3领导方式的基本类型有(

教育学: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教育学: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教师招聘考试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法律法规四个部分,其中教育学在各省教师招聘考试中所占40%-60%,是分值最多的因而尤为重要,这部分知识主要有知识多(人物,著作,主张),知识缺少变化,知识零碎。教育的起源与发展是第一个出现的重点,使熟悉教育学的关键部分。更多教师招聘学习资料可访问中公教师论坛 第一部分是教育的起源,主要是4个起源学说,主张和代表人物。其中着重3个学说 1.生物起源说、主张教育起源于动物的生存本能、代表人物利托尔诺、沛西·能; 2.心理起源说、主张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一种“无意识模仿”、代表人物孟禄; 3.劳动起源说、主张教育起源于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代表人物米丁斯基、凯洛夫。 上面是需要识记的内容,另外还有两个引申知识点需要知道,一个是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都认为教育起源与人的自然本能忽略了人的社会属性。另一个是马克思,社会主义认为正确的教育起源是劳动起源说。 第二部分是教育的发展,可以把教育划分为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和近现代社会的教育三个部分。清楚每个部分的教育特点以及各部分所不同的内容。 1.原始社会的教育主要特点是(1)无等级性、阶级性(2)再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这2个特点是原始社会教育所独有的(3)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内容上主要是生产技能,生活技能,教育方法也停留在口耳相传等方式。 2.古代社会的教育(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1)产生了学校(夏、商、西周)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3)产生了阶级性 除了上面的特点还需要知道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为六艺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四书五经。西方中世纪教会学校和骑士学校教育内容七艺和七技。 3.近现代社会教育 (1)近代社会的特征:公立教育崛起、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起源与德国)、教育的世俗化(内容贴近生活)、依法治教(德国) (2)现代社会的教育特点 全、民、多、现、身(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 以上就是这一部分的所要记忆的内容,我们不难发现内容容易混淆,知识点相对杂乱,因而记忆技巧尤为重要,可以采取谐音联想法,联系生活实际(可以是看过的电影、电视剧加深特点的记忆)希望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分析能够降低大家备考时的难度。 更多教师招聘信息的学习与交流可访问中公教师论坛-园丁俱乐部-师说论坛

影响国家起源的因素 ——从综述中西方国家起源论的发展中得到的启示

影响国家起源的因素 ——从综述中西方国家起源论的发展中得到的启示 国家起源问题一直是古今中外学者热于讨论的问题,首先,国家起源问题是国家观中的重要问题,“国家的定义和起源问题是所有国家观的基础,它直接影响到从哪个角度去认识国家的本质。”(1999)其次,国家起源问题也是政治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国家起源涉及国家的性质对于认识国家、政府、权力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政治学的起点”(2014)而对于国家起源问题的解释,更是决定了对于国家性质、国家职能、国家命运等一系列问题的判断,本文致力于从中西方国家起源论的发展中探讨国家起源,从古往今来的中西方学者们对国家起源问题的论说中发掘并综述出系统的影响国家起源的因素。 首先,中国古今许多思想家和史学家对国家起源问题作过深入思考和富有启示意义的阐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起源论,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㈠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国家起源论的确立时期,西周时期有“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2004)之说,春秋战国时期,这种轻天命重人事、重君王之“德”和民本的人文道德理性精神获得进一步发展。在种思想背景下,国家的起源和本质等成为先秦诸子思考的重要对象,如墨子(1944)的“除乱尚同”说,法家(1955)的“止争息乱”说,儒家的孟子(2011)的“辟除民害”和“与民教化”说、荀子(2008)的“止争息乱”说、《吕氏春秋》(2010)提出的“以兵止争”说等,先秦诸子的国家起源论丰富多彩,为此后国家起源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㈡秦汉至隋唐时期,国家起源论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一是正统国家起源论:董仲舒(2007)认为,“天不仅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也是国家和社会秩序确立的本原”为此,他提出了“尊天受命”的政治观和纲常伦理观,宣扬“君权神授”和“符命”论的神权政治说,“天之所大奉使之王,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二是一些思想家和史学家结合道家、法家和先秦儒家有关国家起源的思想以及中国历史上的唯物思想,对正统的国家起源论加以批判:特别是柳宗元(2008)的《贞符》和《封建论》从唯物主义和儒家道德理性立场出发,有力地批判了“君权神授”和“符命”论,深刻阐述了国家

国内外绩效考核起源与发展

国内外绩效考核起源与发展 一、企业绩效考核的发展阶段 从管理科学萌芽开始,管理科学家、学者、企业家就对如何激励员工干劲,挖掘员工潜力,从而提高企业效益,实现企业所有者利益最大化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与研究,纵观绩效考核的发展,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平均主义条件下的赏罚调剂。完全由企业主根据自身掌握的用人标准、判断标准和喜好对员工进行评价,对员工的赏罚金额相差不大,赏罚趋于平均,其主导思想在于报酬调剂。 企业特点为:(1)企业主大权独揽;(2)企业处于初创期;(3)规模和人数较少;(4)基本上没有科学管理理念。 2、主观评价,也叫模糊评价,主导思想在于“辩优识劣”、“多劳多得”,实现报酬差异化,但没有形成量化统一的评价标准,企业主或经授权的管理层根据工作中平常掌握的情况对员工进行评价,从而确定获得报酬的多寡。 企业特点为:(1)企业有一定的层级结构和一定的授权;(2)管理科学处于萌芽或导入阶段;(3)粗放式管理。 3、“德能勤绩”评价,也叫公务员式的评价。试图对一个人进行全面评价,在“勤”与“绩”方面引进了一些量化评价手段,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针对性,但指标旁杂,重点不突出。 企业特点为:(1)科学管理的探索与发展阶段;(2)量化管理的萌芽阶段。 4、量化考核与目标考核(MBO)阶段。通过对员工工作内容的主要方面用数字进行量化,以数据收集和计算的形式进行考核评价,为员工树立了工作业绩标干,有效避免了评价过程中的“近因效应”、“放大与缩小效应”。但指标与指标之间缺乏紧密的内在联系,指标过多干扰了我们主要努力的方向。 企业特点为:(1)精细化管理;(2)企业对科学管理需求较旺;(3)企业战略管理未形成体系。 5、基于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的绩效考核。通过分析职位(岗位)说明书,研究员工的工作职责与内容找出能产生关键绩效的工作内容设计指标,建立KPI指标库,指标数一般不超过10个。再通过业务价值分析方法选取指标库中的考核指标并设置权重。指标设计精干、明析,重点突出,但职能部门之间的条块分割比较明显。 企业特点:(1)较扎实的管理基础;(2)科学管理深入人心。 6、BSC(Balanced-Score Card)以战略为基础的绩效管理.90年代初,由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诺顿、卡普兰在观察、研究、分析美国众多大企业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种战略管理工具。它是在战略假设的基础从财务层面、客户层面、内部流程层面和学习与成长层面进行层层推演,将战略(策略)目标最终落实到执行部门和个人。指标清析的传递整个组织的战略,指标与指标之间联系非常紧密。BSC是一种战略管理工具,因此更适合于团队绩效管理。 企业特点:(1)具有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2)完整、系统的战略管理体系。 绩效评价从诞生到现在,其方法与技术推陈出新,日新月异,上面介绍的是几种主要方法,除此之外还有利润(责任)中心、HU绩效考核等很多方法与技术,绩效评价也是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重点与难点,相信随着管理学界的深入研究将会有更多、更科学的方法与技术出现。 二、目前企业绩效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的管理技术与方法总是伴随原有管理方法运用的过程中出现的管理问题而出现,绩效评价也不例外,目前企业绩效评价存在的最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未与企业战略实施连结。绩效指标未将战略目标层层分解到员工个,企业战略目标出现希释现象,员工出现与企业战略目标相违背的行为。 2、未与人力资源其它业务模块相连结。将其视为一种专门的技术没有与人力资源其它业务模块协同发挥作用。

管理学的学习计划

管理学的学习计划 篇一:管理人员学习计划 管理人员培训计划 目前,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不足,因此本年度培训重点在于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管理 水平,促进公司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一.培训目的 1. 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管理技能,确保公司战略目标的有效实现; 2. 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提高企业对员工的凝聚力。 二.基本管理能力培训作为公司的基层管理人员应该具备基本的管理知识,因此根据培训需求的汇总情况按季度安排基本管理技能的课程,提高管理人员在团队建设方面的能力。 1. 第一季度课程: 1) 培训主题:团队建设与沟通 2) 培训课程: 《管理者素质修炼》《团队建设与管理》《沟通技巧》 3) 培训方式及课时 邀请经验丰富的讲师进行系统授课,预计课时为3天。以培养管理人员个人管理素质为主题,提高在团队建设、沟

通技巧方面的能力。 2. 第二季度课程: 培训主题:有效员工激励培训课程: 《员工辅导与激励》《目标管理》 《时间管理》 《执行力》 3. 培训方式及课时 邀请经验丰富的讲师进行系统授课,预计课时为天。在提高个人时间管理、目标管理、执行力等能力的基础上,培养管理人员激发员工的工 作积极性,鼓励员工完成工作目标的能力 4. 第三季度课程: 1) 培训主题:领导艺术修炼 2) 培训课程: 《领导艺术》 《管理心理学》 《情绪管理》 3) 培训方式及课时 邀请经验丰富的讲师进行系统授课,预计课时为3天。在不断改进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培养管理人员的领导艺术,从心理学方面洞察管理本职。 5. 第四季度课程:高绩效团队建设

1) 培训主题:提高团队绩效水平 2) 培训课程: 《高绩效团队建设》《压力管理》 3) 培训方式及课时 邀请经验丰富的讲师进行系统授课,预计课时为天。年终为工作压力较大的时段,如何在工作中做到变压力为动力,作为管理人员如何在重 压下创建高绩效团队是课程的重点。以上课程分期开展,每季度开展一次集中面授课程,基础管理培训为必修课程,每个管 理人员都应参与,并在培训中根据课程性质进行考核。 三.高层战略培训 高层战略针对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的高端课程,提高管理人员从公司战略发展的角度结 合自身工作性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培训课程: 1) 企业战略目标的设定 2) 组织行为与领导艺术 3) 企业人力资源规划 2. 培训安排 此类课程通过外培或邀请实战型企业家讲授。 四.总结

考试题目的来源是哪里

考试题目的来源是哪里?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事业单位考试的题型,相信很多同学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理解。那么事业单位考试的题目来源是哪里?是不是有所谓的“题库”呢?中公教育周阳老师根据部分事业单位的真题,就其中的题目来源进行介绍,以方便大家平时的积累和复习。 一、来源于公务员考试和地方省考题目 中公专家点拨:分析各地事业单位考试题目来源,除部分省市外,相当部分事业单位题目是历年公务员考试的真题。 例如,2011年辽宁新宾事业单位第68题:科学家发现,生活在大的群体之中的鸟类,比生活在孤独之中的鸟类大脑中有着更多的新的神经元,也有着更强的记忆力。他们据此向人类发出忠告:如果你是一个孤独者,你结交一些朋友,否则就会丧失你宝贵的脑细胞,导致记忆力低下。 下列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上述观点? A.人类大脑和鸟类根本不同 B.人脑比鸟类大脑发达得多 C.很多交友多的人记忆力并不好 D.很多孤独者的记忆力非常好 这道题与2009年陕西省联考第79题完全相同。 例如,2012年辽宁阜新市直考试第70题:虽然菠菜中含有丰富的钙,但同时还有大量的浆草酸,浆草酸会阻止人体对于钙的吸收。因此,一个人要想摄入足够的钙,就必须用其他含钙丰富的事物来取代菠菜,至少和菠菜一起食用。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题干的论证?( ) A.大米中不含钙,但含有中和浆草酸并改变其性能的碱性物质 B.奶制品中的钙含量要远高于菠菜。许多经常食用菠菜的人也同时使用奶制品 C.在烹饪的过程中,菠菜中受到破坏的浆草酸要略多于钙 D.在人的日常饮食中,除了菠菜以外,事实上大量的蔬菜都含有钙 这道题与2004年国考行测第76题完全相同。 二、来源于其它地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 中公专家点拨:事业单位考试不像公务员考试那么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不统一导致每个地区考情差别比较大,考查科目和题型、题量皆有很大的不同,例如,有些地区仅考

教育起源说

神话起源说 是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所有的宗教都持有这种观点,我国古代的思想家也有人持有这种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教育与其它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依于神或顺从于天。 这种观点是根本错误的,是非科学的,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受到当时人类社会起源问题上认识水平的局限。 生物起源说 代表人物是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勒图尔诺与英国的教育学家沛西·能。 主要观点是: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而且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外,甚至存在于动物界; 人类社会的教育是对动物界教育的继承、改善和发展; 教育从它的起源来说,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要动力。生物起源学说是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看到了人类教育与其他动物类似行为之间的相似性,比起神话起源说来,是一个大的进步,标志着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开始从神话解释转向科学解释。其根本错误在于没能区分出人类教育行为与其动物类似行为之间的质的差别。 3、心理起源说 代表人物为美国教育史家孟禄。 主要观点是,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 这种观点不同于生物起源说,但是仔细考虑,却也离生物起源学说不远。因为如果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儿童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的模仿”的话,那么这种“无意识的”模仿就肯定不是获得性的,而是遗传性的,是先天的而不是后天的,也就是说,是本能的,而不是文化的和社会的。只不过,这种本能是人类的类本能,而不是动物的类本能。 以上三种教育起源学说大致反映了人们认识教育起源的历史过程:从神话起源到生物起源到心理起源,具有一定历史的进步性。但这三种学说没有能建立在科学的方法论基础上,没有揭示出教育起源的内在动力和社会原因。 教育的劳动起源说也称教育的社会起源说,它是在直接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指导下形成的。前苏联的教育史学家、教育学家以及我国的教育史学家和教育学家大都认可这一观点。 “劳动起源说”的直接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基础是恩格斯的著作《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第一,人类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第二,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第三,教育产生于劳动是以人类语言和意识的发展为条件的;第四,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其职能就是传递劳动过程中形成与积淀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第五,教育范畴是历史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软件测试的起源与发展

软件测试的起源与发展 软件测试的概念与定义 软件测试是伴随着软件的产生而产生的。早期的软件开发过程中,那时软件规模都很小、复杂程度低,软件开发的过程混乱无序、相当随意,测试的含义比较狭窄,开发人员将测试等同于“调试”,目的是纠正软件中已经知道的故障,常常由开发人员自己完成这部分的工作。对测试的投入极少,测试介入也晚,常常是等到形成代码,产品已经基本完成时才进行测试。 直到1957年,软件测试才开始与调试区别开来,作为一种发现软件缺陷的活动。由于一直存在着“为了让我们看到产品在工作,就得将测试工作往后推一点”的思想,潜意识里对测试的目的就理解为“使自己确信产品能工作”。测试活动始终后于开发的活动,测试通常被做为软件生命周期中最后一项活动而进行。当时也缺乏有效的测试方法,主要依靠“错误推测 Error Guessing”来寻找软件中的缺陷。因此,大量软件交付后,仍存在很多问题,软件产品的质量无法保证。 到了20世纪70年代,这个阶段开发的软件仍然不复杂,但人们已开始思考软件开发流程的问题,尽管对“软件测试”的真正含义还缺乏共识,但这一词条已经频繁出现,一些软件测试的探索者们建议在软件生命周期的开始阶段就根据需求制订测试计划,这时也涌现出一批软件测试的宗师,Bill Hetzel 博士就是其中的领导者。1972年,软件测试领域的先驱Bill Hetzel博士(代表论著《The Complete Guide to Software Testing》),在美国的北卡罗来纳大学组织了历史上第一次正式的关于软件测试的会议。在1973年,他首先给软件测试一个这样的定义:“就是建立一种信心,认为程序能够按预期的设想运行。Establish confidence that a program does what it is supposed to do. ”后来在1983年他又将定义修订为:“评价一个程序和系统的特性或能力,并确定它是否达到预期的结果。软件测试就是以此为目的的任何行为。Any activities aimed at evaluating an attribute or capability of a program or system. ” 在他的定义中的“设想”和“预期的结果”其实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用户需求或功能设计。他还把软件的质量定义为“符合要求”。他的思想的核心观点是:测试方法是试图验证软件是“工作的”,所谓“工作的”就是指软件的功能是按照预先的设计执行的,以正向思维,针对软件系统的所有功能点,逐个验证其正确性。软件测试业界把这种方法看作是的软件测试的第一类方法。 尽管如此,这一方法还是受到很多业界权威的质疑和挑战。代表人物是Glenford J. Myers (代表论著《The Art of Software Testing》)。他认为测试不应该着眼于验证软件是工作的,相反应该首先认定软件是有错误的,然后用逆向思维去发现尽可能多的错误。他还从人的心理学的角度论证,如果将“验证软件是工作的”作为测试的目的,非常不利于测试人员发现软件的错误。于是他于1979年提出了他对软件测试的定义:“测试是为发现错误而执行的一个程序或者系统的过程。The process of executing a program or system with the intent of finding errors.”这个定义,也被业界所认可,经常被引用。除此之外, Myers还给出了与测试相关的三个重要观点,那就是: 1、测试是为了证明程序有错,而不是证明程序无错误;

管理模式的起源

前言 1911年美国人F.W.泰罗及其追随者在这一年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标志着企业从此由传统(经验)管理阶段进入科学管理阶段;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西方经济飞速发展,同时,管理科学在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各个领域以及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都有了与之相适宜的管理理论。 进入21世纪,虽说全球经济一体化,但由于各区域的经济水平不一致和民族文化的差异就必然导致管理的阶段性、民族性和区域性。20世纪中期日本开始学美国式的管理模式,充分结合了阶段性、民族性和区域性这些因素通过不断地碰撞和交融,终于从二战的废墟中走出,到20世纪后期已形成了日本式管理模式,成为了一个经济强国。 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已从“自给自足”的计划经济中走出,经济已迅猛发展,从模仿到创新,管理科学正处在不断碰撞和交融的过程之中。中国是一个民族文化底蕴极为深厚的国度,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一直在延续中发展,为人类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后,中国的企业才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经济组织;企业管理的核心从“行政指令”到“生产管理”、“产品管理”、“经营管理”到“资本营运”到“以人为本”,这个核心不断转变的过程同时也是西方管理学和中国传统文化不断整合的一个过程。中国经济受历史背景的影响,企业呈现出不同的格局,在这样一种环境下,如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式管理模式来服务于经济建设,就显得极为重要。 假如将管理比作一个人,那么模式就是思维观念系统,管理技术就是躯体,企业文化就是灵魂。由于管理技术就当前来说已非常先进,而且作为技术都具有通用性;同时企业文化又是思维观念的一种凝聚和认可,因而均不在本文的内容范围。本文将以“思维观念”为主要内容。 管理模式概述 自有了人类,管理就一直伴随着我们,在它的推动下人类社会不断地发展和进步,同时也促进了管理上升到有意识地参与到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到了今天,管理已成为了一门科学。

风险管理的起源和发展

风险管理的起源和发展 随着十八世纪工业革命的出现,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发展。新技术、新工艺的诞生及运用,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社会财富大3:涌现,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新的风险损害也不断增加。尤其是随着社会化生产程度的提高,使得原来最为松散的社会联系变得十分紧密,这又进一步促进了人们安全生产怠识的提高。在现代企业中,安全管理怠识得到了普遍增强。 风险管理最早起源于美国。1931年由美国管理协会保险部最先倡导风险管理。1932年美国纽约儿家大公司组织起纽约保险经纪人协会,该协会定期讨论有关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后逐渐发展为全美范围的风险研究所和美国保险及风险管理协会。该协会的成立标志着风险管理的兴起。风险管理的产生并非偶然,而有其深刻的背景和原因。

首先,由于社会化生产程度的提岛,国内、国际市场的不断扩火,使得风险损害的范唞扩大了。如20 世纪30年代出现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使整个世界的经济遭受了灾难性破坏;1973年一1976年的西方石油危机也给西方工业带来了巨大冲击;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期东欧、苏联解体,使得国际社会发生了动荡。所有这一切,都会带来工厂停产或倒闭、破产,使得亿万劳动大军失业,这就增加了人们的恐惧与忧虑,同时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高科技的广泛运用,也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风险,比如核辐射、核污染、航天飞机失事、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倾覆等等。 其次是利润最大化冲动。从长期来看,一个企业是否能取得预期利润,是企业能否生存的根本标志。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的直接冲动在于获得最大利润。然而,无论是高风险还是高技术行

管理学考试题目和答案 来源

管理学考试题目和答案 .1 西方权变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是伍德沃德 2 .管理跨度原则可以理解为领导者所管理的人员数目应当适当 3 .美国学者梅奥曾经带领一批研究人员进行了有名的霍桑试验,开创了()的早期研究。 A 行为科学学派 4. 确定合理的管理幅度是进行组织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关于什么是合理的管理幅度,对于下列四种说法,你最赞同哪一种?( )。C管理幅度应视管理者能力、下属素质、工作性质等因素的不同而定。 5 .在计划类型中,按照计划制定者的层次可将计划分为()。A 战略计划、管理计划、作业计划 6 .在管理控制活动中,有一种控制是用过去的情况来指导现在和将来,这种控制是()。 B 反馈控制 7.根据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当下属的成熟度处于成熟阶段应采取的领导方式是:()。 D 低工作低关系 8 当人们认为自己的报酬与劳动之比,与他人的报酬与劳动之比是相等的,这时就会有较大的激励作用,这种理论称为:()。C、公平理论 9.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多种需求概括为五个层次的需要,依次是:()。C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10.确定合理的管理幅度是进行组织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关于什么是合理的管理幅度,对于下列四种说法,你最赞同哪一种?( )。 C管理幅度应视管理者能力、下属素质、工作性质等因素的不同而定。 11..与西方国家意识形态上的个人主义传统相反,我国意识形态的传统是( ) 。D 家庭观念 12..按计划对象可把计划分为()三种.A 综合计划局部计划项目计划 13..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 )。A 精神层 14..美国的管理学家泰勒,后人将其尊称为()。B 科学管理之父 15..按照沟通的可逆性可将沟通分为:()。D 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 16.美国的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赫伯特.西蒙(H.A.Simon)是以下哪一学派的代表人物()。A决策理论学派 17..目标管理的理论基础是()。B “ Y 理论” 18..组织的最高决策层,由于工作复杂多变,其管理跨度:()。D 宜窄些 19.欧文是”人事管理之父“

论法的起源

论法的起源 作者:郭桂香 【摘要】古今中外的多思想家、法学家对法的起源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关于法的起源的各种学说。法的起源的各种学说及其与法的本质学说之间存在内在的一致和对应的关系,如神创说就与法的本质的神意论观点一致,是神学法学的主要内容;契约说则是自然法学派的观点,与法的本质的理性论观点紧密联系。我们在理解了发的起源、法的产生的标志以及和法的本质以后得出法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是法产生的基础。从而看出法的起源国家说是不正确的。 【关键词】私有制阶级国家法法律 目录: 前言 一、法的起源的各种学说与本质学说之间的关系。 1、对法的起源的各种法律学说简介。 2、法与法律的区别。 二、法起源的含义 三、法所产生的过程与标志 1、私有制和商品经济的产生是法产生的经济根源。 2、特殊公共权力系统即国家的产生。 3、权利和义务观念的形成。 4、法律诉讼和司法的出现。 四、法的起源国家说是对马克思主义观点的误解和歪曲 五、结论

后记 参考文献: 【前言】我们在本文中主要探讨关于的法的起源,主要从法的概念,法产生的根源,法产生的标志,以及对于法起源国家说这一论点的比较,得出法的起源国家说这一论点是不正确的。正确的观点是:法的起源是伴随着私有制的产生,阶级的出现,继而出现了国家,在国家制定与认可后上升到了法律。我们从以下方面对本文进行论述。 一、法的起源的各种学说与本质学说之间的关系。 1、从古到今,许多思想家、法学家对法的起源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关于法的起源的各种学说。 对于法的学说主要有一下几种观点:(1)神创说这一学说认为法是人格化的超人类力量的创造物,各种各样的神为人类创造法。在西塞罗看来,作为最高理性的自然法来源于“上帝的一贯的意志”;人定法是自然法在世俗社会中的体现;法律是从自然产生的,自然法来自神的理性,人定法源于自然法。中世纪神学政治的鼻祖奥古斯丁提出:秩序和安排来源于上帝的永远的正义和永恒的法律,即神法;人法服从神法,是从神法派生出来的,中国古代也有类似的认识。(2)暴力说。这一学说认为法是暴力斗争的结果,是暴力统治的产物。中国的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就认为:“人民众而财货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有斗争有暴力才需要解决冲突的规则。(3)契约说。人类在进入政治社会之前处于自然状态,后来为了安全,为了生产发展,为了社会安定和发展等原因,人们相互间缔结契约,通过缔结契约人们放弃、让与部分自然权利,组成政府,这最初的契约是法律。17、18世纪的古典自然法学者大部分都持此说。(4)发展说。具体包括两种:①、人的能力发展说。随着社会的进化,人的能力有了发展,例如火的作用,弓箭的发明等等.财富有了增加,社会关系开始复杂,因而需要法。②精神发展说:黑格尔就认为绝对精神在自然界产生之前就已存在,绝对精神发展到自然界阶段,才有了人类,人类精神的发展产生法。民族精神论者提出法来自民族的精神或历史传统。(5)合理管理说。许多法社会学者持此说,如美国当代法的社会学家塞尔茨尼克认为,一个群体的法律秩序,是基于合理性管理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6)马克思说。法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国家出现而产生的,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总之,法的起源的各种学说及其与法的本质学说之间存在内在的一致和对应的关系,如神创说就与法的本质的神意论观点一致,是神学法学的主要内容;契约说则是自然法学派的观点,与法的本质的理性论观点紧密联系。 2、法与法律的区别要想正确理解法与法律的区别我们因该首先要了解法的概念、起源以及法的本质。法的概念及本质关于法及其本质,虽然是法学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长久话题,但随着我国法学的繁荣与发展和对国外法学的借鉴,多数学者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已趋于达成共识。法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即具有规范性、国家意志型、国家强制性、普遍性、程序性、可塑性的社会规范或者行为规范。从结构上看,法这种社会规范又是由各具体的法律规范(规则和原则)所构成的相互联系的整体(体系),其内容主要规定人们相互交往的行为

2020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的起源复习要点

2020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的起源复习要点教育的起源这个考点,在资格证考试和编制考试中,都会涉及到,一般以客观题方式考查,以选择题居多。 这部分内容不多,只是知识点有点琐碎,今天我们一起来归纳汇总学习。 1.神话起源说 神话起源说认为,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神话起源说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所有的宗教都持这种观点。我国的朱熹也持这种观点。 2.生物起源说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也是较早把教育起源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提出来的学说。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以达尔文生物 进化论为指导,把教育的起源归之于动物的本能行为,教育过程即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过程,完全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代表人物: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 3.心理起源说 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把全部教育都归之于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模仿行为。代表人物:孟禄。 生物起源和心理起源这两种学说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教育的起源,共同缺陷是都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否认了教育是一种自觉有意识的活动,把动物本能和儿童无意识的模仿同有意识的教育混为一谈,都是不正确的。 4.劳动起源说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同样坚持劳动起源说。劳动起源说的直接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基础是恩格斯的著作《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劳动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代表人物:苏联的米丁斯基、凯洛夫。。 综上,教育的起源分享给大家,帮助小伙伴们复习备考。 【习题演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