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省实验中学2015届高三第四次诊断考试政治含答案

山东省实验中学2015届高三第四次诊断考试政治含答案

山东省实验中学

2015届第四次诊断性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涂在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 1 40分)

注意事项:

1.第I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无效。

24.2014年7月3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保就业是政府重要职责,也是区间调控必须确保的民生“下限”。政府保就业

A.是为了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B.体现了企业自觉的承担社会责任

C.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D.有利于实现劳动者自身的社会价值

25.苏州银行日前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三农”专项金融债券,成为自国务院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以来,全国首家发行“三农”专项债的商业银行。苏州银行本期“三农’’专项金融债发行总量为20亿元,其中10亿元为3年期,发行利率5.2%;10亿元为5年期,发行利率5.43%。筹集资金全部用于发放涉农贷款。该金融债券的发行

①是公民暂时让渡资金所有权的体现②增加了居民的实际收益,拓宽了投资渠道

③是商业银行为经济建设筹措资金的体现④有利于促使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的转变

A.①③B.②⑨C.①②D.③④

26.2014年以来,全国已有重庆、陕西、深圳、山东、北京、上海等15个地区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达到14.2%.根据《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到2015年绝大多数地区最低工资标准要达到当地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40%以上,确保低收入者具有基本的保障,让更多人分享改革发展成果。这一举措

①使初次分配的结果更能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

②有利于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加快创新转型

③旨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

④是国家通过再分配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表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7.针对网络上对星二代的围观,《人民日报》发文强调法治的程序性,提醒公众不能用偏激的观点去施压,甚至“绑架”法律的正当程序。这告诉我们

①要正确行使自己的基本民主权利②应理性、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③程序正当是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④要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A.①③B.①④C.②⑧D.②④

28.美国在两百多年的治国实践中,形成了一套较成熟的政府决策机制:决策信息广泛、目

的明确,决策程序规范、公开透明,决策受法律约束和民众监督。这对我国政府决策的有益启示是

①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②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③建立健全美国政府的决策体制④坚持决策为民、决策利民的原则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9.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召开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研究推进依法治国的问题。

推进“依法治国”

①是中国迈向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选择

②有利于扩大公民的民主权利

③能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执行

④有利于党的执政方式实现由民主执政向依法执政的转变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

30.近年社会上涌现出“土豪、中国大妈”等大量新词、热词,这些凝练个性的词语,是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代表了一定社会阶层的民意和情绪,表达出入们对事件和生活的态度。

这表明

A.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B.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

C.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D.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目的

31.中秋节,始于唐代,盛行于宋代,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现今的中秋之夜,人们仍“举杯邀明月”庆贺美好生活,“千里共婵娟”遥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这说明民族节日

①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②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引领着时代的风尚④支撑着民族的发展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2.歌曲《菊花台》中的“菊花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梦在远方化成一缕香”、“愁莫渡江秋心拆两半”等词句,运用了大量典故与词境,实现了古典和流行完美结合,怀旧与时尚的相互交融,深受广大听众喜爱。这说明

A.传统文化是现代艺术发展的源泉B.文化创新来源于创作者的灵感

C.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D.文化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的

33.赫拉克利特认为“这个万物自同的宇宙……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一团永恒的活生生的火,按照一定的分寸燃烧,按照一定的分寸熄灭。”列宁指出:“这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原则的最绝妙的说明”。列宁这样的评价是因为这一观点

A.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B.承认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C.指出了自然界是永恒发展的D.认识到物质世界处于运动之中

34.我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多次表明,中国改革要啃“硬骨头”。下面对改革认识正确的有

①改革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②改革是辩证的否定,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③改革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改革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和内在要求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35.习近平在所著《之江新语》一书中引用了《礼记》中“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

独也。”告诫党员干部不仅要主动接受监督,而且还要不断加强自律。这要求党员干部

①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②注重修身养德,树立正确的群众观

③办事光明磊落,树立正确的物质观④做到知行合一,树立正确的实践观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第II卷(必做140分+选做20分,共160分)

注意事项:

1.第II卷共9道题。其中36~42题为必做部分,43~44题为选做部分(本次考试必选)。

2.第1I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必须用0.5黑色墨水签字笔答在答题卡规定区域内,在试题卷上答题不得分。

3.本次考试的选做题部分未提供可选择项,考生必须完成地理(第43题)、历史(第44题)选做题,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作答。

【必做部分】

40.(20分)改革了手放以来,我国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逐步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材料一:1978年-2013年我国经济发展部分指标变化情况

注:目前,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市场化程度大致在85%-95%之间。

材料一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我国正在加大力度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一步为市场简政放权,放开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用好政府这只“看

得见的手”,不断深化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做到高效安全管好经济。

(1)概括图一反映的经济信息(4分)结合材料一,运用市场配置资源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分析简政放权及高效安全管好经济的意义。(6分)

材料二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要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本领。面对我国的改革发展,

既要看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没有变,也要看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每个

阶段呈现出来的新特点;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基本国情的内涵、面临的

国际国内风险、难题也发生了重要变化,要准确把握、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

态;要准确把握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新变化新特点,按照实际决定工作方针;

要不断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问题:全

面深化改革,要突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使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

惠及全体人民;既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又要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化解产

能过剩、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全面依法治,国等等。

(2)结合材料,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分析“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本领”应坚持的方法论原则。(10分)

41.(18分)自2014年5月和7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和重申适应新常态这一重大理论概念以来,“新常态”一词成为当下中国的新词、热词、高频词.

材料一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

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人

民日报》评论指出:新常态下,增长速度虽然放缓,但发展质量却上了一个台

阶。随着资本、土地等要素供给下降,资源环境约束强化,要素投入和能耗污

染较少的服务业脱颖而出,产业结构将不断优化:消费需求持续较快增长,需

求结构将不断优化:随着劳动力供给减少,人力资源稀缺性凸显,收入分配结

构也将不断优化。

(1)结合材料一,说明企业应怎样才能适应“新常态”,化解“成长的烦恼”从而谋求更好发展?(8分)

材料二当下中国民主政治的新常态表现在:坚持党的领导,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切实防止出现群龙无首、一盘散沙的现象;坚持国家一一切权力属于人

民,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切实防止

选举时漫天许诺、选举后无人过问的现象: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

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切实防止出现党争纷沓、相互倾轧的现象:坚持和完善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备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切实防止出

现民族隔阂、民族冲突的现象: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制度和原则,形成治

国理政的强大合力,切实防止出现相互掣肘、内耗严重的现象。

(2)结合材料二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汉,说明中国民主政治新常态提出的依据。(10分)

42.(14分)“一带一路”分别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

沿线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一带一路”

战略对我国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材料一【合作共赢互惠互利】

201 3年以来,习主席和李总理密集出访十余个周边国家,邻国领导人也频频应

邀到访,显示了我国政府对周边外交工作的高度重视。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到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都秉承了这样的理念:与周边

国家携手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把双方利益融合提升到更高水平。中国

与东盟就推进南海行为准则进程展开磋商,中国与越南决定成立海上共同开发

磋商工作组中国与印度签署边防合作协议。对于存在的分歧和争端,我们在坚

定维护国家主权的前提下,致力于通过对话磋商和平解决。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国家利益”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周边外交工作思路的科学性。(共6分)

材料二【“一带一路”文化先行】

文化的影响力超越时空,跨越国界。我们在建设“一带一路”的进程中,要积极发

挥文化的桥梁作用和引领作用,努力实现沿线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位

交流与合作:“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涉及几十个国家,这些国家在历史上创造出了

形态不同、风格各异的文明形态,是人类文明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丝绸之路

让古代中国许多物质文化和发明创造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后,对促进西方近现

代科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近代西方天文学、数学和医学等知识,也是

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中国的。我们要充分发掘沿线国家深厚的文化底蕴,积极

发挥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作用,使沿线各国都可以吸收、融汇外来文化的合理内容,促进不同文明的共同发展。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的作用及其文化传播与继承角度,阐释建设“一带一路”为什么坚持文化先行?(8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