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气体灭火系统的检测与验收

气体灭火系统的检测与验收

气体灭火系统的检测与验收
气体灭火系统的检测与验收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气体灭火系统的检测与验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6588-88 气体灭火系统的检测与验收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

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

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气体灭火系统安装调试完成后,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消防设施检测机构进行技术检测。系统部件及功能检测要全数进行检查。检查包括直观检查、安装检查和功能检查等内容。

一、系统检测

(一)储瓶装置间

储瓶间检查要求:

1.储存装置间门外侧中央贴有“气体灭火储瓶间”的标牌;

2.管网灭火系统的储存装置宜设在专用储瓶间内,其位置应符合设计文件,如设计无要求,储瓶间宜靠近防护区;

3.储存装置间内设应急照明,其照度应达到正常工作照度。

(二)高压储存装置

1.直观检查要求

(1)贮存容器无明显碰撞变形和机械性损伤缺陷,贮存容器表面应涂红色,防腐层完好、均匀,手动操作装置有铅封;

(2)储存装置间的环境温度为-10℃~50℃;高压二氧化碳储存装置的环境温度为0℃~49℃。

2.安装检查要求

(1)贮存容器的规格和数量符合设计文件要求,且同一系统的贮存容器的规格、尺寸要一致,其高度差不超过20mm;

(2)贮存容器表面应标明编号,容器的正面应标明设计规定的灭火剂名称,字迹明显清晰。储存装置上应设耐久的固定铭牌,标明设备型号、储瓶规格、出厂日期;每个储存容器上应贴有瓶签,并标有灭火剂名称、充装量、充装日期和储存压力等;

(3)贮存容器必须固定在支架上,支架与建筑构件固定,要牢固可靠,并做防腐处理;操作面距墙或

操作面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1.0m,且不小于贮存容器外径的1.5倍;

(4)容器阀上的压力表无明显机械损伤,在同一系统中的安装方向要一致,其正面朝向操作面。同一系统中容器阀上的压力表的安装高度差不宜超10mm,相差较大时,允许使用垫片调整;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要设检漏装置;

(5)灭火剂贮存容器的充装量和储存压力符合设计文件,且不超过设计充装量1.5%;卤代烷灭火剂贮存容器内的实际压力不低于相应温度下的贮存压力,且不超过该贮存压力的5%;贮存容器中充装的二氧化碳质量损失不大于10%;

(6)容器阀和集流管之间采用挠性连接;

(7)灭火剂总量、每个防护分区的灭火剂量符合设计文件。组合分配的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保护5个及5个以上的防护区或保护对象时,或在48h内不能恢复时,二氧化碳要有备用量,其它灭火系统的储存装置72h内不能重新充装恢复工作的,按系统原储

存量的100%设置备用量,各防护区的灭火剂储量要符合设计文件。

3.功能检查要求

贮存容器中充装的二氧化碳质量损失大于10%时,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检漏装置应正确报警。

(三)低压储存装置

1.直观检查要求

与高压储存装置直观检查要求相同。

2.安装检查要求

(1)与高压储存装置直观检查要求相同;

(2)低压系统制冷装置的供电要采用消防电源;

(3)储存装置要远离热源,其位置要便于再充装,其环境温度宜为-23℃~49℃。

3.功能检查要求

(1)制冷装置采用自动控制,且设手动操作装置;

(2)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储存装置的报警功能正常,高压报警压力设定值应为2.2MPa,低压报警压力设定值为1.8MPa。

(四)阀驱动装置

1.直观检查要求

(1)气动驱动装置无明显变形,表面防腐层完好,手动按钮上有完整铅封;

(2)气动管道平整光滑,弯曲部分规则平整。

2.安装检查要求

(1)除必要外露部分外,拉索采用经内外防腐处理的钢管防护;转弯处采用专用导向滑轮;拉索末端拉手设在专用的保护盒内;拉索套管和保护盒要固定牢靠;

(2)以重力式机械驱动的装置安装时,应保证重物在下落行程中无阻挡,其下落行程应保证驱动所需距离,且不小于25mm;

(3)电磁驱动装置驱动器的电气连接线应沿支、框架或墙面固定。

(4)驱动气体的种类和充装压力符合设计文件要求;驱动气瓶上有标明驱动介质名称、储存压力、充装时间及对应防护区或保护对象的名称或编号的永久

性标志,且便于观察;驱动气瓶的瓶头阀上应设有带安全销(加有铅封)的紧急手动启动装置;驱动气瓶的支、框架或箱体应固定牢靠,并做防腐处理,多个驱动装置集中安装时其高度相差不宜超过10mm;压力表的正面朝向操作面,多个驱动装置集中安装时其压力表高度相差不宜超过10mm;

(5)气动管道应用护口式或卡套式连接,连接应紧密;竖直管道应在其始端和终端设防晃支架或采用管卡固定;水平管道应采用管卡固定;管卡的间距不宜大于600mm;转弯处应增设1个管卡;

(6)取驱动气体的贮存压力,以0.5MPa/S的升压速率缓慢升压至试验压力,关断试验气源3min内压力降不超过试验压力的10%为合格。

(五)选择阀及压力讯号器

1.直观检查要求

(1)有出厂合格证及法定机构的有效证明文件;

(2)现场选用产品的数量、规格、型号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2.安装检查要求

(1)选择阀的安装位置靠近储存容器,安装高度宜为1.5 m~1.7m。选择阀操作手柄应安装在便于操作的一面,当安装高度超过1.7m 时应采取便于操作的措施;

(2)选择阀上应设置标明防护区或保护对象名称或编号的永久性标志牌,并应便于观察;

(3)选择阀上应标有灭火剂流动方向的指示箭头,箭头方向应与介质流动方向一致。

(六)单向阀

1.直观检查要求

(1)有出厂合格证及法定机构的有效证明文件;

(2)现场选用产品的数量、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3)组件无碰撞变形或其它机械性损伤,外露的非机械加面表面保护涂层完好,铭牌清晰、牢固,方向正确。

2.安装检查要求

(1)单向阀的安装方向应与介质流动方面一致;

(2)七氟丙烷、三氟甲烷、高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在容器阀和集流管之间的管道上应设液流单向阀,方向与灭火剂输送方向一致;

(3)气流单向阀在气动管路中的位置、方向必须完全符合设计文件。

(七)泄压装置

1.直观检查要求

(1)有出厂合格证及法定机构的有效证明文件;

(2)现场选用产品的数量、规格、型号符合设计文件要求;(3)组件无碰撞变形或其它机械性损伤,外露的非机械加面表面保护涂层完好,铭牌清晰、牢固。

2.安装检查要求

(1)在储存容器的容器阀和组合分配系统的集流管上,应设安全泄压装置;

(2)泄压装置的泄压方向不应朝向操作面;

(3)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储存容器上至少应设

置2套安全泄压装置,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安全阀应通过专用泄压管接到室外,其泄压动作压力应为2.38±0.12MPa。

(八)防护区和保护对象

1.防护区围护结构及门窗的耐火极限均不宜低于0.50h;吊顶的耐火极限不宜低于0.25h。防护区围护结构承受内压的允许压强,不宜低于1200Pa;

2.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防护区采用组合分配系统时,一个组合分配系统所保护的防护区不应超过8个;

3.防护区应设置泄压口。泄压口宜设在外墙上,并应设在防护区净高的2/3以上;

4.喷放灭火剂前,防护区内除泄压口外的开口应能自行关闭;

5.防护区的入口处应设防护区采用的相应气体灭火系统的永久性标志牌;防护区的入口处正上方应设灭火剂喷放指示灯,入口处应设火灾声、光报警器;防护区内应设火灾声报警器,必要时,可增设闪光报警器;防护区应有保证人员在30s内疏散完毕的通道

和出口,疏散通道及出口处,应设置应急照明装置与疏散指示标志。

(九)喷嘴

1.直观检查要求

(1)有出厂合格证及法定机构的有效证明文件;

(2)现场选用产品的数量、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3)组件无碰撞变形或其它机械性损伤,有型号、规格的永久性标识。

2.安装检查要求

(1)安装在吊顶下的不带装饰罩的喷嘴,其连接管端螺纹不应露出吊顶,安装在吊顶下的带装罩喷嘴,其装饰罩应紧贴吊顶;设置在有粉尘、油雾等防护区的喷头,应有防护装置;

(2)喷头的安装间距应符合设计文件,喷头的布置应满足喷放后气体灭火剂在防护区内均匀分布的要求。当保护对象属可燃液体时,喷头射流方向不应朝向液体表面;

(3)喷头的最大保护高度不宜大于6.5m,最小保护高度不应小于300mm。

(十)预制灭火装置

1.直观检查要求

(1)有出厂合格证及法定机构的有效证明文件;

(2)现场选用产品的数量、规格、型号符合设计文件要求。且一个防护区设置的预制灭火系统,其装置数量不宜超过10台。

2.安装检查要求

(1)同一防护区设置多台装置时,其相互间的距离不得大于10m;

(2)防护区内设置的预制灭火系统的充压压力不应大于2.5MPa。

3.功能检查要求

同一防护区内的预制灭火系统装置多于1台时,必须能同时启动,其动作响应时差不得大于2s。

(十一)操作与控制

1.安装检查

气体灭火系统的检测与验收

气体灭火系统的检测与验收气体灭火系统安装调试完成后,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消防设施检测机构进行技术检测。系统部件及功能检测要全数进行检查。检查包括直观检查、安装检查和功能检查等内容。 一、系统检测 (一)储瓶装置间 储瓶间检查要求: 1.储存装置间门外侧中央贴有“气体灭火储瓶间”的标牌; 2.管网灭火系统的储存装置宜设在专用储瓶间内,其位置应符合设计文件,如设计无要求,储瓶间宜靠近防护区; 3.储存装置间内设应急照明,其照度应达到正常工作照度。

(二)高压储存装置 1.直观检查要求 (1)贮存容器无明显碰撞变形和机械性损伤缺陷,贮存容器表面应涂红色,防腐层完好、均匀,手动操作装置有铅封; (2)储存装置间的环境温度为-10℃~50℃;高压二氧化碳储存装置的环境温度为0℃~49℃。 2.安装检查要求 (1)贮存容器的规格和数量符合设计文件要求,且同一系统的贮存容器的规格、尺寸要一致,其高度差不超过20mm; (2)贮存容器表面应标明编号,容器的正面应标明设计规定的灭火剂名称,字迹明显清晰。储存装置上应设耐久的固定铭牌,标明设

备型号、储瓶规格、出厂日期;每个储存容器上应贴有瓶签,并标 有灭火剂名称、充装量、充装日期和储存压力等; (3)贮存容器必须固定在支架上,支架与建筑构件固定,要牢固可靠,并做防腐处理;操作面距墙或操作面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 1.0m,且不小于贮存容器外径的1.5倍; (4)容器阀上的压力表无明显机械损伤,在同一系统中的安装方向 要一致,其正面朝向操作面。同一系统中容器阀上的压力表的安装 高度差不宜超10mm,相差较大时,允许使用垫片调整;二氧化碳灭 火系统要设检漏装置; (5)灭火剂贮存容器的充装量和储存压力符合设计文件,且不超过 设计充装量1.5%;卤代烷灭火剂贮存容器内的实际压力不低于相应 温度下的贮存压力,且不超过该贮存压力的5%;贮存容器中充装的 二氧化碳质量损失不大于10%; (6)容器阀和集流管之间采用挠性连接;

气体灭火系统规范及标准

*气体灭火系统及部件 GB 25972 -2010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气体灭火系统及构成部件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参数和型号编制方法、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使用说明书编写要求、灭火剂充装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七氟丙烷(HFC227ea)灭火系统、三氟甲烷(HFC23)灭火系统、惰性气体灭火系统[包括: IG-01(氩气)灭火系统、IG-100(氮气)灭火系统、IG-55(氩气、氮气)灭火系统、IG-541(氩气、氮气、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手动操作要求 容器阀应具有机械应急启动功能,按6.16 规定的方法进行应急启动手动操作试验,应符合下列要 求: a) 手动操作力不应大于150 N; b) 指拉操作力不应大于50 N; c) 指推操作力不应大于10 N; 1

b 指充装密度为950 kg/m3 时。 系统喷射时间 灭火系统的最大喷射时间为: a)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10 s; b) 三氟甲烷灭火系统:10 s; c) 惰性气体灭火系统:60 s。 5.1.2 系统构成 内贮压式七氟丙烷灭火系统、三氟甲烷灭火系统至少应由灭火剂瓶组、驱动气体瓶组、单向 阀、选择阀(适用于组合分配系统)、驱动装置、集流管、连接管、喷嘴、信号回馈装置、安全泄放装 置、控制盘、检漏装置、低泄高封阀(适用于具有驱动气体瓶组的系统)、管路管件等部件构成。 惰性气体灭火系统至少应由灭火剂瓶组、驱动气体瓶组(不适用于直接驱动灭火剂瓶组的系 统)、单向阀、选择阀(适用于组合分配系统)、减压装置、驱动装置、集流管、连接管、喷嘴、信号反 馈装置、安全泄放装置、控制盘、检漏装置、低泄高封阀(适用于具有驱动气体瓶组的系统)、管路管 件等部件构成。 同一系统各部件应固定牢固、连接可靠,部件安装位置正确,整体布局合理,便于操作、检 查和维修。 系统中相同功能部件的规格应一致(选择阀、喷嘴除外),各灭火剂贮存容器的容积、充装密 度或充装压力应一致。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370-2005

气体灭火系统检查要点

编号:AQ-JS-02020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气体灭火系统检查要点 Inspection points of gas fire extinguishing system

气体灭火系统检查要点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 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气体灭火系统检查要点 1范围 本要点规定了气体灭火系统的现场消防安全检查的相关事项。 本要点适用于气体灭火系统的现场消防安全检查,不适用于气体灭火系统的设计、安全评价及设备实施的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要点的引用而成为本要点的条款。本要点所依据的规范性引用文件更新时,应按更新后的规范性文件相关条款要求进行检查;当相关地方标准和本企业标准严于本要点时,按相关地方标准和本企业标准相关条款要求进行检查。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2007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93-93(2010版)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GA503-2004 《消防产品现场检查判定规则》GA588-2012 《消防控制室通用技术要求》GA767-2008 3内容 3.1灭火剂 3.1.1贮存灭火剂的容器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3.1.2灭火剂贮存容器外观不应有缺陷。每个容器应设有耐久性标识,标明贮存容器编号、皮重、容积、灭火剂名称、充装量、充装日期及贮存压力等(《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第 4.1.1条、4.3.2条,《消防产品现场检查判定规则》GA588-2012第6.4条) 3.1.3保护同一防护区的灭火剂贮存容器的规格应一致,充装量和充装压力应相同(《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第3.1.9条) 3.1.4存储容器宜涂刷红色油漆,正面应标明设计规定的灭火剂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 规范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gas fire extinguishing systems 标准号:GB 50370- 发布日期:年 03 月 02 日 实施日期:年 05 月 01 日 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出版单位:中国计划出版社 摘要: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 [ ]269 5- 文《——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修订计划》要求编制完成的。本规范共分六章内容包括 : 总则、术语和符号、设计要求、系统组件、操作与控制、安全要求等。 其中,第 3.1.4、3.1.5、3.1.15、3.1.16、3.2.7、3.2.9、3.3.1、3.3.7、3.3.16、3.4.1、 3.4.3、3.5.1、3.5.5、4.1.3、4.1.4、4.1.8、4.1.10、5.0.2、5.0.4、5.0.8 等条为强制性条文。 1 总则 1.0.1 为合理设计气体灭火系统,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的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工业和民用建筑中设置的七氟丙烷、 IG541 混合气体和热气溶胶全淹没灭火系统的设计。 1.0.3 气体灭火系统的设计,应遵循国家有关方针和政策,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0.4 设计采用的系统产品及组件,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的要求。 1.0.5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1.1 防护区 protected area 满足全淹没灭火系统要求的有限封闭空间。 2.1.2 全淹没灭火系统 total flooding extinguishing system 在规定的时间内,向防护区喷放设计规定用量的灭火剂,并使其均匀地充满整个防护区的灭火系统。

气体灭火资料

1 前言 ●感谢贵单位选用了本公司生产的七氟丙烷自动灭火系统! 该系统到交付使用已经历了下列程序: 1、参照美国消防标准NFPA2001《洁净气体灭火剂灭火系统》设计规 范和广东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七氟丙烷 (HFC-227ea)洁净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要求进行工程设计。 2、根据经国家固定灭火系统标准审查委员会审查的Q/HSB07-2001《七 氟丙烷自动灭火系统》和ISO/CD14520-15(1997年第3版)《气体 灭火系统—物理性能和系统设计》国际标准的指标和要求组织生产 和检验。 3、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灭火控制系统组成完整的自动灭火系统。 4、具备气体灭火系统施工资质单位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5、灭火系统安装工程检验测试合格。 6、系统安装工程竣工验收合格。 ●以上每一程序均有书面资料,使用单位应妥善保存,管理人员应熟 悉这些资料,并认真阅读说明书。 ●一个好的产品需要有一个好的用户,有一个好的维护和保养。贵单 位在维护保养中有困难,本公司将为您提供满意的服务。 2灭火系统简介

●灭火特点 1)保护环境。七氟丙烷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其臭氧耗损潜能值 (ODP)为零,在ISO认可的洁净气体灭火剂中,其洁净性最好,具有清洁、低毒、电绝缘性能好、灭火效率高的特点。 2)保护生命安全。七氟丙烷的未观察到不良反应浓度NOAEL值为9%, 而一般七氟丙烷的灭火设计浓度为10%以下,对人体基本无害。 ●灭火机理 通过惰化火焰中的活性自由基,实现断链灭火。 ●适用范围 A类——固体表面火灾;B类——易燃液体火灾,包括一定量的庚烷火灾;C类——电气设备火灾,主要用于电子计算机房、电信通讯设备、过程控制中心、贵重的工业设备、图书馆、博物馆及艺术馆、机器人、洁净室、消声室、应急电力设施、易燃液体储存区、也可用于生产作业火灾危险场所,如喷漆生产线,电器老化间、轧制机、印刷机、油开关、油浸变压器、浸渍槽、熔化槽、大型发电机、烘干设备、水泥生产流程中的煤粉仓、以及船舶机舱、货舱等。 ●产品特点 本公司精心研制开发的ZH系列七氟丙烷自动灭火系统设计合理、先进,关键部位采用新材料,产品性能可靠,其主要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各项指标均符合经国家固定灭火系统技术委员会审查的Q/HSB07-2001《七氟丙烷(HFC—227ea)洁净气体灭火系统》的标准要求。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 规范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GB50263-2007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2007–01–24发布2007–07–01实施 其中,第、4.2.1、4.2.4、4.3.2、5.2.2、5.2.7、5.4.6、5.5.4、6.1.5、7.1.2、8.0.3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3.0.8气体灭火系统工程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按下列规定处理: 3经返工或更换系统组件、成套装置的工程,仍不符合要求时,严禁验收。条文说明 4.2.1管材、管道连接件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相应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4.2.4对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灭火剂、管材及管道连接件,应抽样复验,其复验 结果应符合国家现行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1设计有复验要求的。 2对质量有疑义的。 检查数量:按送检需要量。 检查方法:核查复验报告。 4.3.2灭火剂储存容器及容器阀、单向阀、连接管、集流管、安全泄放装置、选 择阀、阀驱动装置、喷嘴、信号反馈装置、检漏装置、减压装置等系统组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国家现行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核查产品出厂合格证和市场准入制度要求的法定机构出具的有效证明文件。 2设计有复验要求或对质量有疑义时,应抽样复验,复验结果应符合国家现行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5.2.2灭火剂储存装置安装后,泄压装置的泄压方向不应朝向操作面。低压二氧 化碳灭火系统的安全阀应通过专用的泄压管接到室外。 5.2.7集流管上的泄压装置的泄压方向不应朝向操作面。 5.4.6气动驱动装置的管道安装后应做气压严密性试验,并合格。 5.5.4灭火剂输送管道安装完毕后,应进行强度试验和气压严密性试验,并合格。 6.1.5调试项目应包括模拟启动试验、模拟喷气试验和模拟切换操作试验,并应 按本规范表C-4填写施工过程检查记录。 7.1.2系统工程验收应按本规范表D-1进行资料核查;并按本规范表D-2进行工程 质量验收,验收项目有1项为不合格时判定系统为不合格。 8.0.3应按检查类别规定对气体灭火系统进行检查,并按本规范表F做好检查记 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处理。

气体灭火系统规范方案及标准

WORD格式整理 气体灭火系统及部件 GB 25972 -2010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气体灭火系统及构成部件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参数和型号编制方法、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使用说明书编写要求、灭火剂充装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七氟丙烷(HFC227ea灭火系统、三氟甲烷(HFC23 灭火系统、惰性气体灭火系统[包括:IG-01 (氩气)灭火系统、IG-100 (氮气)灭火系统、IG-55 (氩气、氮气)灭火系统、IG-541 (氩气、氮气、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5.5.11手动操作要求 容器阀应具有机械应急启动功能,按 6.16规定的方法进行应急启动手动操作试验,应符合 下列要 求: a)手动操作力不应大于150 N ; b)指拉操作力不应大于50 N ; c)指推操作力不应大于10 N ; 表1系统王件压力

b指充装密度为950 kg/m 3时。 5.1.1.3 系统喷射时间 灭火系统的最大喷射时间为: a)七氟丙烷灭火系统:10 s ; b)三氟甲烷灭火系统:10 s ; c)惰性气体灭火系统:60 s。 5.1.2系统构成 5.121 内贮压式七氟丙烷灭火系统、三氟甲烷灭火系统至少应由灭火剂瓶组、驱动气体瓶组、单向 阀、选择阀(适用于组合分配系统)、驱动装置、集流管、连接管、喷嘴、信号回馈装置、 安全泄放装 置、控制盘、检漏装置、低泄高封阀(适用于具有驱动气体瓶组的系统)、管路管件等部件构成。5.1.2.2 惰性气体灭火系统至少应由灭火剂瓶组、驱动气体瓶组(不适用于直接驱动灭火剂 瓶组的系 统)、单向阀、选择阀(适用于组合分配系统)、减压装置、驱动装置、集流管、连接管、 喷嘴、信号反 馈装置、安全泄放装置、控制盘、检漏装置、低泄高封阀(适用于具有驱动气体瓶组的系统)、管路管 件等部件构成。 5.1.2.3 同一系统各部件应固定牢固、连接可靠,部件安装位置正确,整体布局合理,便于 操作、检 查和维修。 5.124 系统中相同功能部件的规格应一致(选择阀、喷嘴除外),各灭火剂贮存容器的容积、充装密 度或充装压力应一致。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370-2005 1. 总则 1.0.1 为合理设计气体灭火系统,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

消防气体灭火系统设备安装方案

消防气体灭火系统设备安装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 →→→→ →→→→ →→ 3.2 安装准备: 3.2.1 认真熟悉图纸,领会设计意图,确定施工方案。 3.2.2 复核预留、预埋的位置、尺寸、标高。 3.2.3 根据设计图纸画出管路分部的位置、管径、异变径、预留口的坐标、标高、坡向及支、吊架、卡件的位置草图,并将侧量的尺寸做好记录;并注意并列交叉排列管道的最小间隔尺寸。 3.2.4 按照草图,进行管道预制加工,加工后核对尺寸,编号,码放整齐。按照要求安装支、吊、卡、架。 3.2.5 将预制管道及附件运至安装地点,按编号就位,清扫管膛。 3.3 预留孔、洞及预埋铁件: 3.3.1 在钢筋混凝土楼板、梁、墙上预留孔、洞时,应设专业人员按照设计图纸将管道及设备的位置、坐标、标高尺寸测量准确。

3.3.2 配合土建放线定位,定标高、尺寸。同时令同有关部门解决施工相互矛盾的问题。 3.3.3 标记好预留孔、洞及预埋铁件的部位。将预制模盒在绑扎钢筋前固定好,开口盒填塞柔性物材。在浇注混凝土过程中,应设专业人员核对、看护,以免位移、错位,并且注意复验位置、尺寸。 3.3.4 如遇移位、错位,需剔凿处理时,须征得有关部门的同意后,方可进行。 3.4 设备材料的清点检查: 3.4.1 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安装前,做规格、型号、尺寸、质量等方面的清点验证,保证数量、质量符合设计及安装要求。 3.4.2 对目测不易识别的材料(阀件)要抽样送试验室检测。 3.5 支、吊架的制作安装: 3.5.1 支、吊架的制作: 管道支、吊架应按照设计图纸要求选用材料制作,其加工尺寸、型号、精度及焊接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具体制作方法参见1-1。 3.5.2 支、吊架的安装 3.5.2.1 管道支、吊架安装时应及时进行支、吊架的固定和调整工作。 3.5.2.2 安装支、吊架的位置、标高应准确、间距应合理。应按设计图纸要求,有关标准图规定进行安装。 3.5.2.3 管道不允许位移时,应设置固定支架。必须严格安装在设计规定的位置上,并应使管子牢固地固定在支架上。 3.5.2.4 埋入墙内的支架,焊接到预埋件上的支架,用射钉安装的支架,用膨胀螺栓

机房气体灭火系统

一概述 蓝狐消防机房气体灭火目前常规的做法是先用七氟丙烷灭火系统,也叫FM200来进行保护,它分为有管网和无管网二种型式,即小的机房或独立的保护区我们一般用一个柜式的七氟丙烷灭火装置,也叫七氟丙烷无管网灭火装置来保护;若是区域较大或较多,而且比较分散我们一般会用管网式的组合方式来进行保护,这样可以充分的利用资源,节约成本。 二气体灭火系统的特性: 1.对环境无污染,是安全有效的灭火系统。 2.灭火速度快,能在十秒内迅速灭火。 3.对敏感设备无损害。 4.优异性能,是其他灭火系统无法比拟的。 5.经全面的测试,无毒性。 6.灭火时候不用屏住呼吸,气体灭火对人体更安全。 7.节省时间,快速无比,当贵重的财产面临危险,每一秒钟都至关重要。 8.解除隐忧,解决后顾之忧。 9.价格优势,与火灾造成的财产与资料损失相比,气体灭火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三、气体灭火应用场所有: 配电房、配电室、无人配电房、无人配电室、无人值守配电房、无人值守配电 四气体消防系统 气体消防系统应符合安全可靠、技术先进、节省投资的原则。采用FM200七氟丙烷(HFC-227ea)气体灭火系统,系统最大保护区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最大保护容积为2000立方米。气体自动灭火系统采用有管网组合分配系统,即系统可以在气瓶间按最大保护设置灭火药剂瓶组,通过组合分配原理最大可以设置8个防护区域,某个发生火警的区域系统能自动选择启动释放药剂灭火,可以节省投资。 根据七氟丙烷(HFC-227ea)洁净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DBJ15-23-1999)要求:当系统为组合分配系统时,系统设置用量中有关防护区灭火设计用量的部分,应采用该组合中某个防护区设计用量最大者替代。用于需不间断保护的防护区的灭火系统和超过8个防护区组合成的组合分配系统,应设七氟丙烷备用量,备用量按原设置用量的100%确定。 数据中心全部气体灭火防区为4个,每组按最大防区的容积设置气量。 主数据中心区间,七氟丙烷的灭火设计浓度按8%进行设计。 灭火钢瓶集中放置在气瓶室,以钢管道连到各保护区间,气体容积需考虑天花层、工作层及地板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每个防护区内设置烟感回路和温感回路。该系统的控制同时具有自动控制、手动控制(电气)、紧急手动操作和紧急停止放气操作等控制与操作方式。 五消防气体灭火系统说明 每个保护区的地板下、室内空间层及吊顶天花内需设置喷嘴、烟感探测器和温感探测器。为了节省投资成本,保护区之间的气体采用共享设计,减少了灭火药剂用量,而烟感探测器和温感探测器则仍然保持警报的功效。 所有间隔必须密闭固定,药剂喷放时无泄漏。系统采用组合分配方式,当某个保护区有火情发生时,烟、温两路探头把火警信号传至气体灭火控制盘及控制室,声、光自动报警并按照预定模式自动延时,启动电磁阀及方向阀,使FM-200储气钢瓶喷放气体至发生火情的保护区,也可以手动放气或进行机械紧急启动。 气体喷放的延迟时间0-30 秒可调,表示系统状态的所有信号都可以传输到当地的气体灭火控制盘或传到消防中央控制室。 钢瓶的瓶头阀部位设有安全阀,在超压时可以自动泄压,从而起到保护作用。钢瓶的放气启动头及方向阀均采用24VDC 电磁阀控制,由气体灭火控制屏给出放气信号,启动钢瓶。在断电或紧急情况下,可通过钢瓶上的手动启动头施行手动启动。手动及电动启动方式作用在钢瓶的瓶头阀上,而从属钢瓶则用主气瓶的压力通过压力启动头控制启动。

气体灭火系统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气体灭火系统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GB 50263-2007) 表号:QFD001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中南民族大学博物馆及扩建馆展厅消防报警、气体灭火工程 施工单位武汉深海消防安全装饰 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部门 负责人 质量部门 负责人 监理单位湖北合联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总监理工程师 序号子分部工程名称检验批次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验收意见 1 进场检验QFD001/01 合格 2 系统安装QFD001/02 合格 3 系统调试QFD001/03 合格 4 系统验收QFD001/04 合格 质量控制资料合格 安全和功能检验(检测)报告合格 观感质量验收合格 施工单位:(公章) 项目负责人:(签章) 年月日监理单位:(公章) 总监理工程师:(签章) 年月日 设计单位:(公章) 项目负责人:(签章) 年月日建设单位:(公章) 项目负责人:(签章) 年月日

气体灭火系统工程进场检验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GB 50263-2007) 表号:QFD001/01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中南民族大学博物馆及扩建馆展厅消防报警、气体灭火工程 施工单位武汉深海消防安全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质量部门负责人 建设单位中南民族大学项目技术负责人 监理单位湖北合联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总监理工程师 序号分项工程名称检验批次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验收意见 1 材料进场检验QFD001/01-01 合格 2 系统组件进场安装QFD001/01-02 合格 3 4 5 质量控制资料合格 安全和功能检验(检测)报告合格 观感质量验收合格 一 般规定4.1.1 进场检验应按本规范填写施工过程检查记录; 4.1.2 进场检验抽样检查有1处不合格时,应加倍抽样;加倍抽样仍有1处不合格,判定该批为不合格。 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签章) 年月日监理工程师: (签章) 年月日 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 (签章) 年月日

气体灭火系统的检测与验收(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7867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气体灭火系统的检测与 验收(正式版)

气体灭火系统的检测与验收(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气体灭火系统安装调试完成后,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消防设施检测机构进行技术检测。系统部件及功能检测要全数进行检查。检查包括直观检查、安装检查和功能检查等内容。 一、系统检测 (一)储瓶装置间 储瓶间检查要求: 1.储存装置间门外侧中央贴有“气体灭火储瓶间”的标牌; 2.管网灭火系统的储存装置宜设在专用储瓶间内,其位置应符合设计文件,如设计无要求,储瓶间

宜靠近防护区; 3.储存装置间内设应急照明,其照度应达到正常工作照度。 (二)高压储存装置 1.直观检查要求 (1)贮存容器无明显碰撞变形和机械性损伤缺陷,贮存容器表面应涂红色,防腐层完好、均匀,手动操作装置有铅封; (2)储存装置间的环境温度为-10℃~50℃;高压二氧化碳储存装置的环境温度为0℃~49℃。 2.安装检查要求 (1)贮存容器的规格和数量符合设计文件要求,且同一系统的贮存容器的规格、尺寸要一致,其高度差不超过20mm; (2)贮存容器表面应标明编号,容器的正面应

悬挂式七氟丙烷气体灭火装置设计规范

悬挂式七氟丙烷气体灭火装置设计规范 1、设计依据 1)国家标准GB50370《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2)国家标准CB50263《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3)国家现行其他相关的规范、标准、规则等。 2、设计条件 1 )保护对象(用于按照有关规范选定灭火设计浓度C1); 2)防护区的尺寸(用于计算防护区的净容积 V); 3)防护区的最低和最高环境温度(用于计算七氟丙烷灭火剂的蒸汽比容S); 4)防护区所处的海拔高度(选定海拔高度修正系数K)。 3、设计过程 1 )提出系统对防护区的要求; 2)根据保护对象确定灭火浓度; 3)计算防护区净容积; 4)计算灭火剂设计用量; 5)确定装置灭火喷放时间; 6)选定灭火剂储瓶规格及数量; 7)选定装置的型号及数量; 8)计算灭火剂存储用量及储瓶的充装率; 9)计算防护区泄压口面积。 4、系统对防护区的要求 1 )防护区宜以单个封闭空间划分;同一区间的吊顶上和地板下需同时保护时,可合为 一个防护区。

2)一个防护区的面积不宜大于 500卅,且容积不宜大于1600用。 3)防护区应实行完全的防火分隔。防护区围护结构及门窗的耐火极限均不宜低于 0.5h ;吊顶的耐火极限不宜低于0.25h。当防护区的相邻区域设有水喷淋或其他灭火 系统时,其隔墙或外墙上的门窗的耐火极限可低于0.25h,但不应低于 0.25h。当吊顶上和工作层划为同一防护区时,吊顶的耐火极限不做要求。 4)防护区围护结构承受内压的允许压强,不宜低于1200P& 5)防护区的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防火门,并安装自动闭门器,以保证在气体喷放时能够处于关闭状态。但亦应保证用于疏散的门在任何状态下,都可以从防护区内部打开。 6)防护区内影响气体灭火效果的各种设备都应能保证在喷放气体前联动停止或关闭,除泄压口外的开口应自动关闭。 7)防护区应有保证人员在30s内疏散完毕的通道和出口。 8)防护区内的疏散通道和出口应设置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 9)防护区的入口处应设置灭火系统的永久性标志牌和气体释放指示灯。 10)灭火后的防护区应通风换气,地下防护区和无窗或设固定窗扇的地上防护区,应设置机械排风装置,排风口宜设在防护区的下部并应直通室外。通风换气的次数按照不少于每小时5次考虑。有可开启外窗的防护区,可采用自然通风换气的方法进行通风换气。 11)防护区应设置泄压口,泄压口应设置在防护区净高的2/3以上,且宜设置在外墙上。当防护区不存在外墙时,可考虑设置在与走廊相隔的内墙上。 12)防护区的最低环境温度不宜低于—10°C。 5、灭火浓度及灭火设计浓度的确定 1)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灭火设计浓度不应小于灭火浓度的 1.3倍,惰化设计浓度不应小于惰化浓度的1.1倍。 2)固体表面火灾的灭火浓度为 5.8%,其他灭火浓度可按附表1取值,惰化浓度可按附表2取值。 3)图书、档案、票据和文物数据库等防护区,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10% 4)油浸变压器、带油开关的配电室和自备发电机房等防护区,灭火设计浓度宜采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 规范G B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GB 50263-2007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2007–01 –24 发布2007 –07 –01 实施 其中,第、、、、、、、、、、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气体灭火系统工程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按下列规定处理: 3 经返工或更换系统组件、成套装置的工程,仍不符合要求时,严禁验收。条文说明 管材、管道连接件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相应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对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灭火剂、管材及管道连接件,应抽样复验,其复验结果应符合国家现行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1 设计有复验要求的。 2 对质量有疑义的。 检查数量:按送检需要量。 检查方法:核查复验报告。 灭火剂储存容器及容器阀、单向阀、连接管、集流管、安全泄放装置、选择阀、阀驱动装置、喷嘴、信号反馈装置、检漏装置、减压装置等系统组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国家现行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核查产品出厂合格证和市场准入制度要求的法定机构出具的有效证明文件。 2 设计有复验要求或对质量有疑义时,应抽样复验,复验结果应符合国家现 行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灭火剂储存装置安装后,泄压装置的泄压方向不应朝向操作面。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安全阀应通过专用的泄压管接到室外。 集流管上的泄压装置的泄压方向不应朝向操作面。 气动驱动装置的管道安装后应做气压严密性试验,并合格。 灭火剂输送管道安装完毕后,应进行强度试验和气压严密性试验, 并合格。调试项目应包括模拟启动试验、模拟喷气试验和模拟切换操作试验,并应按本规范表C-4 填写施工过程检查记录。 系统工程验收应按本规范表D-1 进行资料核查;并按本规范表D-2 进行工程质量验收,验收项目有1 项为不合格时判定系统为不合格。 应按检查类别规定对气体灭火系统进行检查,并按本规范表F 做好检查记录。 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处理。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七氟丙烷(HFC-227ea)洁净气体灭火系 统设计规范 1 总则 第1.0.1条 为了合理设计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及财产的安全,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 本规范适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中新建、改建、扩建工程设置的七氟丙烷全淹没灭火系统。 第1.0.3条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设计,应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第 1.0.4条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可用于扑救下列火灾: 1、电气火灾; 2、液体火灾或可熔化的固体火灾; 3、固体表面火灾; 4、灭火前应能切断气源的气体火灾。 第1.0.5条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不得用于扑救下列物质的火灾: 1、含氧化剂的化学制品及混合物,如硝化纤维、硝酸钠等; 2、活泼金属,如钾、钠、镁、钛、锆、铀等; 3、金属氢化物,如氢化钾、氢化钠等; 4、能自行分解的化学物质,如过氧化氢、联胺等。 第1.0.6条 灭火剂七氟丙烷HFC227ea的化学分子式为CF3CHFCF3 ,其质量应符合下列技术指标。 性能 技术指标 纯度 ≥99.6%(摩尔/摩尔) 酸度 ≤3ppm 水含量 ≤10ppm 不挥发残留物 ≤0.01% 悬浮或沉淀物 不可见 第1.0.7条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 2.1术语 第 2.1.1条 防护区 能满足七氟丙烷全淹没灭火系统要求的有限封闭空间。 第 2.1.2条 全淹没灭火系统 在规定的时间内,向防护区喷射一定浓度的七氟丙烷,并使

其均匀地充满整个防护区的灭火系统。 第 2.1.3条 预制灭火装置 按一定的应用条件,将七氟丙烷储存装置和喷放喷头等部件预先组合成套的灭火装置。 第 2.1.4条 组合分配系统 用一套七氟丙烷储存装置保护两个或两个以上防护区的灭火系统 第 2.1.5条 灭火浓度 在101Kpa大气压和规定的温度条件下,扑灭某种火灾所需七氟丙烷在空气中的最小体积百分比。 第 2.1.6条 惰化浓度 当引火源加入时,在101Kpa大气压和规定的温度条件下,能抑制空气中任意浓度的可燃气体或可燃液体蒸汽的燃烧发生所需的七 氟丙烷在空气中的最小体积百分比。 第 2.1.7条 浸渍时间 在防护区内维持设计规定的七氟丙烷浓度,使火灾完全熄灭所需的时间。 第 2.1.8条 充装率 充装在储存容器中的七氟丙烷质量与容器的容积之比,单位为kg/m3。 第 2.1.9条 泄压口 七氟丙烷喷放时,防止防护区过压的开口。 2.2 符号 表2.2 编号 符号 单位 涵 义 2.2.1 C % 七氟丙烷灭火(或惰化)设计浓度 2.2.2 D mm 管道内径 2.2.3 Fc cm2 喷头孔口面积 2.2.4 Fx m2 泄压口面积 2.2.5 g m/s2 重力加速度 2.2.6 H m 喷头高度相对“过程中点”时储存容器液面的位差 2.2.7 K / 海拔高度修正系数 2.2.8 L m 计算管段的计算长度 2.2.9 n 个 储存容器的数量 2.2.10 nd 段 管网计算管段数量 2.2.11 Ng 个 安装在计算支管流程下游的喷头数量 2.2.12 P0 绝压MPa 储存容器额定增压压力

气体灭火系统简易操作步骤

气体灭火系统简易操作步骤 一、单区域报警(烟感或温感报警): 气体灭火控制盘显示“一次火警”,对应保护区防火阀关闭,警铃响。 单区域报警后值班员应按如下操作: 带好气体灭火控制盘钥匙及对应保护区房间钥匙,到现场,将手自动转换开关放置“手动”,打开保护区门,进入保护区查看是否有有火情。 1:如保护区内无任何火情:探头误报火警,在气体灭火控制盘上按“停止”键,将警铃的报警声关闭,按“消音”键,将控制盘蜂鸣器消音。 再对控制盘进行复位:按“复位”键(此时屏幕显示输入密码),输入密码“0000”,再按“回车”键。 如控制盘复位后显示正常:将手自动转换开关放回“自动”,到消防控制室对气体灭火EST-3主机进行复位,复位完毕,再到现场按住防火阀复位按钮不放(约一分钟),对防火阀进行复位。如控制盘复位后仍然再次误报:则在气体灭火控制盘上按“停止”键,将警铃的报警声关闭,按“消音”键,将控制盘蜂鸣器消音,将手自动转换开关仍旧放在“手动”,汇报调度,取得令号,等待检修人员前来。如在等待施工人员前来维修前,发生双区域报警,此时主机显示“二次火警”。并开始30秒倒计时。对应保护区防火阀关闭,警铃响,高频震荡器响,疏散闪灯亮。如此时发现保护区内没有火情(烟/温感同时误报),应立即按住“紧急停止”按钮不放,待控制盘上30秒倒计时消失,方可放开“紧急停止”按钮。在气体灭火控制盘上按“停止”键,将警铃的报警声关闭,按“消音”键,将控制盘蜂鸣器消音。再对控制盘进行复位:按“复位”键(此时屏幕显示输入密码),输入密码“0000”,再按“回车”键。 (1)、如控制盘复位后显示正常:将手自动转换开关放回“自动”,到消防控制室对气体灭火EST-3主机进行复位,复位完毕,再到现场按住防火阀复位按钮不放(约一分钟),对防火阀进行复位。 (2)、如控制盘复位后仍然再次误报:则在气体灭火控制盘上按“停止”键,将警铃的报警声关闭,按“消音”键,将控制盘蜂鸣器消音,将手自动转换开关仍旧放在“手动”,汇报调度,取得令号,等待检修人员前来。 2、确有火情,让控制盘倒计时完毕自动喷放,如自动喷放不成功,则实施“电气手动喷放”或“机械手动喷放”。气体喷放后,值班员应立即记录喷放时间,喷放所对应的保护区,喷放的钢瓶数量,并及时向生产调度及设备调度汇报。 2、保护区内确有明火,但火势很小,没有呛人的烟气:利用就近的灭火机进行灭火,确认火灾确实扑灭,按照“一(1)”步骤操作。 3、保护区内浓烟滚滚、保护区内充满呛人烟气……但看不见哪里在着火,或看到某一个柜子内部正在冒出滚滚浓烟:立即关闭保护区门,实行“电气手动喷放”:按下控制盘上“紧急启动”按钮,让气体立即喷放。(如控盘远离对应的门,可直接拉下淡黄色门外手拉启动器)。如“电气手动喷放”无法执行,应立即到对应的气瓶室进行“机械手动喷放”:拨出对应保护区选择阀上的保险销,向上推动手柄,拔出对应保护区主动瓶上的保险销,向上推动手柄。气体喷放后,值班员应立即记录喷放时间,喷放所对应的保护区,喷放的钢瓶数量,并及时向生产调度及设备调度汇报。 二、双区域报警(烟感温感同时报警): 气体灭火控制盘显示“二次火警”并开始30秒倒计时。对应保护区防火阀关闭,警铃响,高频

气体灭火系统的检测与验收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气体灭火系统的检测与验 收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6588-88 气体灭火系统的检测与验收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 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 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气体灭火系统安装调试完成后,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消防设施检测机构进行技术检测。系统部件及功能检测要全数进行检查。检查包括直观检查、安装检查和功能检查等内容。 一、系统检测 (一)储瓶装置间 储瓶间检查要求: 1.储存装置间门外侧中央贴有“气体灭火储瓶间”的标牌; 2.管网灭火系统的储存装置宜设在专用储瓶间内,其位置应符合设计文件,如设计无要求,储瓶间宜靠近防护区; 3.储存装置间内设应急照明,其照度应达到正常工作照度。

(二)高压储存装置 1.直观检查要求 (1)贮存容器无明显碰撞变形和机械性损伤缺陷,贮存容器表面应涂红色,防腐层完好、均匀,手动操作装置有铅封; (2)储存装置间的环境温度为-10℃~50℃;高压二氧化碳储存装置的环境温度为0℃~49℃。 2.安装检查要求 (1)贮存容器的规格和数量符合设计文件要求,且同一系统的贮存容器的规格、尺寸要一致,其高度差不超过20mm; (2)贮存容器表面应标明编号,容器的正面应标明设计规定的灭火剂名称,字迹明显清晰。储存装置上应设耐久的固定铭牌,标明设备型号、储瓶规格、出厂日期;每个储存容器上应贴有瓶签,并标有灭火剂名称、充装量、充装日期和储存压力等; (3)贮存容器必须固定在支架上,支架与建筑构件固定,要牢固可靠,并做防腐处理;操作面距墙或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_条文说明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条文说明

1. 总则 ............................................................ 39 2. 术语与符号 ...................................................... 41. 2.1术语 3.1 一般规定 .................................................. 43 ......... 3.2 系统设置 .................................................. 47 ......... 3.3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 ......................................... 51..… 3.4 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 .................................. 70.... 3.5 热气溶胶预制灭火系统 ..................................... 77..... 4. 系统组件 .......................................................... 79 ........ 4.1 一般规定 ..................................................... 79 ........ 5. 操作与控制 ....................................................... 8Q ........ 41. 3.设计要求 ............................................................................................. 43 ......... 6.安全要求 ............................................................................................ 82 ..........

气体灭火系统的测试

气体灭火系统的测试(模拟不喷气) 有两种方法 1.将系统设置在自动控制状态,拆开防护区启动钢瓶的启动信号线,触发该防 护区的紧急启动按钮,查看防护区内声光报警装置,气体灭火控制盘与集控室显示的反馈信号是否正常;完成试验后将系统恢复至警戒状态。 2.先将启动装置与阀门的动作机构脱离,先后人工模拟火警使该防护区的烟感、 温感动作,查看防护区内声光报警装置,气体灭火控制盘与集控室显示的反馈信号是否正常;在延时启动的时间内按下紧急停止按钮。完成试验后将系统恢复至警戒状态。 模拟喷气试验 一、测试目的: 1.测试延迟时间与设定时间是否相符。 2声光报警信号是否正确。 3. 控制阀门工作是否正常。 4. 信号反馈动作后,气体防护区门外的气体喷放指示灯是否正常工作。 5. 试验气体是否能从每个喷嘴喷出。 二、安全注意事项: 1. 测试前通知消防中心、全厂各部门以及各维护单位; 2. 应确保该实验区域没有工作人员。 3. 测试前应先确定实喷的烟烙尽的瓶数。 三、试验步骤: 首先把系统设置在自动控制状态,先后人工模拟火警,使该防护区的烟感、温感动作,触发该防护区的联动设备动作,一级报警时防护区内警铃鸣响;二级报警信号产生后,声、光报警装置动作,系统延时30秒后启动瓶头阀及选择阀上的电磁启动器;在延时阶段,按下紧急停止按钮,区域系统控制盘应显示在紧急停止状态,松开紧急停止按钮,系统重新进行计时,计时完毕后系统控制盘显示系统释放信号,气体防护区门外的气体喷放指示灯动作,瓶头阀及选择阀上的电磁启动器动作,气体通过管网达到火灾区域,从该防护区的每个喷嘴喷出。完成试验后将系统恢复至警戒状态并及时补充烟烙尽气体。(附图)拟定试验区:#2机组6千伏配电室。 四、组织措施: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全参数

第一章气体灭火系统设计参数 气体灭火系统的设计应以《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2007)等国家现行规范和标准为依据,根据保护对象、系统设置类型、灭火剂种类等不同,确定设计基本参数。 一、防护区的设置要求 (一)防护区的划分 防护区的划分应根据封闭空间的结构特点和位置来划分,防护区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防护区宜以单个封闭空间划分;同一区间的吊顶层和地板下需同时保护时,可合为一个防护区;采用管网灭火系统时,一个防护区的面积不宜大于800㎡,且容积不宜大于3600m3;采用预制灭火系统时,一个防护区的面积不宜大于500㎡,且容积不宜大于1600m 3。 (二)耐火性能 防护区围护结构及门窗的耐火极限均不宜低于0.50h;吊顶的耐火极限不宜低于0.25h。 全淹没灭火系统防护区建筑物构件耐火时间(一般为30min)包括:探测火灾时间、延时时间、释放灭火剂时间及保持灭火剂设计浓度的浸渍时间。延时时间为30s、释放灭火剂时间对于扑救表面火灾应不大于1min;对于扑救固体深位火灾不应大于7min。 (三)耐压性能 在全封闭空间释放灭火剂时,空间内的压强会迅速增加,如果超过建筑构件承受能力,防护区就会遭到破坏,从而造成灭火剂流失、灭火失败和火灾蔓延的严重后果。防护区围护结构承受内压的允许压强,不宜低于1200Pa。 (四)泄压能力 对于全封闭的防护区,应设置泄压口,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泄压口应位于防护区净高的2/3以上。防护区设置的泄压口,宜设在外墙上。泄压口面积按相应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定计算。对于设有防爆泄压设施或门窗缝隙未设密封条的防护区可不设泄压口。 (五)封闭性能 在防护区的围护构件上不宜设置敞开孔洞,否则将会造成灭火剂流失。在必须设置敞开孔洞时,应设置能手动和自动关闭的装置。在喷放灭火剂前,应自动关闭防护区内除泄压口外的开口。 (六)环境温度 防护区的最低环境温度不应低于-10℃。 二、安全要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