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诗经》里的植物-黍

《诗经》里的植物-黍

《诗经》里的植物-黍
《诗经》里的植物-黍

《诗经》里的植物:黍 彼黍离离, 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 中心摇摇。 知我者, 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 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王风·黍离》 “不读《诗经 》,不知万物有灵。”以前听一个敬重的人说的这些话,只是懵懂而已,今 天深感,才算有所懂得,懂得而心生叹息,心里生气缭绕而不能绝。 黍有《王风》之歌,始有千年不朽。黍若有灵,便是和人同生共灭了。 忍不住长叹一声: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浩雀当鸣,以 求同音,人心悲歌,觅的是个知己,千年而有同叹的,是因为同负一个永恒孤独 的背影 。这就有了“黍离之悲”,有了千古人心的沧凉滋味。 黍在自然里,是一把沉甸甸的穗子,以春来青苗而依风摇摇,以热暑时分而 迎风弯腰。小时候,记的外婆炖的金黄色的小米粥,坐在炕头上,一勺一勺的延 着黑瓷碗边瓢着来喝,全没想到,我喝的,不仅是自然之实,而且也有悲苍灵歌 的缭绕生气。 一黍一摇,一生一知。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8、有女同车——木槿 有女同车, 颜如舜华。 将翱将翔, 佩玉琼琚。 彼美孟姜, 洵美且都。 —— 《郑 风·有女同车》 所谓美女,是个什么样子呢?颜如木槿,这是意识里可以呼吸的肤色,感觉 里带着露的花。体态轻盈优美,几欲迎风翱翔,仙女也就这个样子了吧!晶莹佩 玉随风叮当,举手投足,无不幽雅贤淑,这是懂得人心,懂得万物的气象。古人 眼里的美女,今人眼里,似乎不完全是这样了。 木槿,所谓“舜”者,朝开幕谢,瞬间之荣,来去匆匆。这是用怜惜的手, 来挽着身边难得一遇的美艳的花;用愉悦的心,和美丽的人,同看一方风景;用 意识里的话,把美丽的人的身、形、意永远的记在心底。和舜华之女同车,永远 都是一件快乐的事吧! 植物里的木槿花,是仲夏夜的梦之花,朝开幕谢,却并不忧伤,似乎迎着纯 净的阳光,含有欢喜,似乎朝幕不是一舜,而是几十个日日夜夜的循环。艳丽的 花融在绿叶里,和谐有致,是以高洁之姿,坐在你身旁的。生活里,有幸遇到木 槿女子,一路或者一车同行的,一定要面朝晴天旷海,胸画十字,默默祈愿,让 这样的好运长久相随着你, 因为木槿里藏着的不仅有现实里一瞬间, 记忆里长久
1/5

远的美丽,还有我们时常期盼的永存幸福的祈祷。 植物里的大美女,也是《诗经》里的大美女:)
2/5

3/5

4/5

5/5

《诗经》中的生物学知识

《诗经》中的生物学知识 《诗经》305篇中,有141篇提到了各种各样的动物,次数达到了492次;提到植物的篇目有144篇,共计505次;而涉及到自然现象的篇目有89篇,共235次。其中一些现象包含了非常重要的生物学原理。在生物学教学中如果能尝试渗透《诗经》中的有关生物学现象,让学生体会其中所蕴含的生物学知识,说不定学生会对所讲内容印象更深。下面介绍几个例子。 农田生态系统 1.1 农田需要耕地、施肥《小雅·大田》中记载:“以我覃耜,俶载南亩”。意思是背起锋利的犁到田里耕地。《周颂·良耜》中记载:“荼寥朽止”。意思是将杂草等埋在田里,腐烂后可以作肥料。这说明我国古人已经认识到农田需要松土、施肥,从而获得丰收。这是因为耕地松土可以使土壤O2含量增加,农作物根系呼吸增强,促进矿质元素的吸收。杂草等废弃物在土壤中可以被微生物分解,杂草中的有机物变成无机物,被农作物再吸收利用。这就是我国古代的“无废弃物农业”模式。

图1 古代劳动人民耕地松土的农具——耜 1.2 农田需要锄草、除害虫《小雅·甫田》中记载:“或耘或耔,黍稷薿薿”。意思是农田中有的锄草有的施肥,农作物长势良好。《小雅·大田》中记载:“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意思是除去害虫。锄草可以降低杂草与农作物之间的竞争,除去害虫可以减少害虫对农作物的伤害。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角度来看,锄草、除害虫可以调整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方向,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湿地淡水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诗经》中记载的湿地淡水生态系统的例子很多,以下仅分析两个典型的例子。①《国风·周南·关雎》中记载:“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意思是一对雎鸠在河中小岛上鸣叫。②《陈风·泽陂》中记载:“泽彼之陂,有蒲与荷”。意思是清清的池塘边长着蒲草与荷花。其共同特点是:动植物种类繁多,优势植物是水草与荷等水生植物,优势动物是鱼类与各种水禽。湿地淡水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了食物、生活用水。而景色秀美的湿地也是人们观光的重要场所,可以美化人们的生活,陶冶人们的情操。这都是生物多样性直接价值的体现。

诗经中的植物意象

浅谈诗歌中的植物意象 ——22130711 教师教育学院物理师范冯卉 我对于《诗经》的最初印象是《关雎》里炙热的爱情,是《桃夭》里灿烂的桃花,是《子衿》里青青的衣衿,然而我对《诗经》最深刻的印象确是其中数以百计、各种各样的植物形象。《诗经》三百零五篇中有一百三十五篇提及植物,共一百三十五种。在所有中国古籍中以《诗经》史料的真实性最高,加上记载的植物种类繁多,无疑是研究古代植被的第一手资料。这些植物历经千年,很多还广泛的存在于大地之上,采一行荇菜,摘一朵桃花,摽一颗青梅,寄幽思于天地之间,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植物影像和古人、和祖先、和先民对话,感受古今一体的宏远,血脉相承的隽永,时代进步的喜悦。由此,我想挑选《诗经》中我最印象深刻的三种植物,抒写我对他们的认识与感受。 《桃夭》——夭灼之花 桃之夭夭,其花灼灼,其果硕硕,其叶蓁蓁,《诗经》里描绘了一株或者说是一片茂盛艳丽的桃树形象。桃树是比较常见的树,春天早春开花,暮春结果,当桃叶日益茂盛时,初夏就来临了,可以说桃树是贯穿整个春天的物像。可春天里有很多花,为什么只有桃花以如此鲜艳明丽的形象盛开在《诗经》中呢?为什么不是“一树梨花压海棠”的梨花,或是“花开时节动京城”的牡丹,或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呢?的确,桃花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鲜艳和明丽,比起梨花只有白色一种色彩,桃花显得更加丰富多彩,它有粉色、红色、白色等等,开起来姹紫嫣红,煞是好看。比起牡丹的雍容大气,桃花的热烈显得更接“地气”,而且牡丹无果实,而桃却有,也是满足了先民们对多子多福的祈求。莲花虽然也大气芬芳,但幽静中多了些自持,少了些乐趣,而且是漂浮无依、一岁一枯荣的水生植物,未免显得有些凄凉扫兴,相比之下还是桃花更显喜气。虽然后来文人们又赋予了桃花不同的情感象征,如“人面桃花相映红”中以桃花比女子娇容,“桃花源”则是世外隐地的象征,“黛玉葬花”则是感叹桃花命薄、容颜易老。无论如何变化,在我心中,桃花依旧是《桃夭》里那夭灼之花,是一种盛放在春天里好似会笑出银铃声的美丽之花。忽然想起,之前以“桃夭灼华”四字所作的藏头诗,也算是我对桃花的概括吧:“桃枝一簇赤如炼,夭艳有格胜牡丹。灼尽人间三春色,华衣骤风起翩跹。” 《芣苢》——平凡之草

诗经中的动物和植物》读书报告

诗经中的动物和植物 《诗经》中有大量的动植物意象,这些动植物的存在并不仅仅是诗经本身文学的需要,更多的是用来表达丰富的情感,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动植物是上古先 民们的习俗、爱情婚姻生活的象征。通过对诗经中的动物和植物的写作研究,我认为古人对动植物的崇拜使动植物意象所表达的情感产生了重要作用。 《诗经》是第一部诗歌总集,成书于春秋时代,共收入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约500年间诗歌305篇。先秦时称“诗”,“诗三百”,西汉初尊为“诗经”。它形式多样:史诗、讽刺诗、叙事诗、恋歌、战歌、颂歌、节令歌以及劳动歌谣样样都有。 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在“兴观群怨”的功效说之后,孔子也提出了这种“多识”的要求,希望学习《诗经》,要和自然有一种亲近的关系,保持对鸟兽草木的认识。其实,这些自然之物传递出来的信息,不仅仅反应了当时的环境,还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以及风土人情。通过这些自然物,我们就能了解和认识到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诗经》通过诗中描写的动植物,从各个方面反映出人们情感世界和社会风俗,也表现了诗和时代的内在联系。 一、动物意象及其作用 《诗经》中的动物意象蕴含丰富,《诗经》中写到动物60多处,有一些动物则出现的比较多。 (一)天神信使的化身 《诗经》中,以燕、雁、雀、鸠等作动物的具体形象。在《礼记月令》:中“燕以来巢,室于嫁娶宜在春天的征兆,借助鸟的雌雄相守等习性来象征婚姻爱情中的现象和遭遇,燕成了婚姻爱情的象征物。《匏有苦叶》(047):“雝雝鸣雁,旭日始旦。土如归妻,冰未泮”。诗中写了大雁南飞,成双成对,一行行,一排排,或成人字,或成一字,唱着歌儿飞向南

诗经之花草树木

诗经中的植物 我们回顾前几节课对《诗经》这一最早的诗歌总集的学习,从《诗经》的成书、诗“六义”到《诗经》在文学、文化方面的影响以及历代学者对《诗经》的研究,我们通过了解有关《诗经》文献资料以及解读作品的形式,巩固我们需要掌握的知识,而今天我们将通过另一个角度来解读诗经,走近《诗经》中的花草树木。这里主要选取的就是十五国风中的篇章,国风中大多为民歌,民间抒情诗,最多就是以爱情为主题的抒情诗,诗中抒写了许多植物,或描摹其形态,或记录它与人类的交会,这些植物寄托了人们真挚的情感,也随着美丽的诗歌流传千古。 一、黍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王风、黍离》 这就是一首感慨衰亡、愤叹流离的抒情之作,《毛序》言《黍离》“闵宗周也”,东周大夫行役到西周时的都城镐京,目睹旧时宗庙宫室遗址“尽为禾黍”,哀悯周室之颠覆,整首诗充溢国破家亡之感伤情怀。自此,后世皆称亡国之痛为“黍离之悲”。 诗歌三章内容完全相同,只就是个别用字上有细微变化,这也就是《诗经》中常见的表现形式。每章前四句写满目凄凉的景象,生动刻画出诗人在路上缓慢挪步,内心极度忧伤的情状。后六句直抒胸臆,呼叫苍天,悲怆至极。 黍在自然里,就是一把沉甸甸的穗子,以春来青苗而依风摇摇,以热暑时分而迎风弯腰。一黍一摇,一生一知。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二、木槿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郑风、有女同车》形容女子的容貌颜如木槿,就是什么样的一种美丽呢。这就是意识里可以呼吸的肤色,感觉里带着露的花。体态轻盈优美,几预迎风翱翔,仙女也就这个样子了吧!晶莹佩玉随风叮当,举手投足,无不幽雅贤淑,这就是懂得人心,懂得万物的气象。 木槿,所谓“舜”者,朝开幕谢,瞬间之荣,来去匆匆。这就是用怜惜的手,来挽着身边难得一遇的美艳的花;用愉悦的心,与美丽的人,同瞧一方风景;用意识里的话,把美丽的人的身、形、意永远的记在心底。与舜华之女同车,永远都就是一件快乐的事吧! 植物里的木槿花,就是仲夏夜的梦之花,朝开幕谢,却并不忧伤,似乎迎着纯净的阳光,含有欢喜,似乎朝幕不就是一舜,而就是几十个日日夜夜的循环。艳丽的花融在绿叶里,与谐有致,就是以高洁之姿,坐在您身旁的。生活里,有幸遇到木槿女子,一路或者一车同行的,一定要面朝晴天旷海,胸画十字,默默祈愿,让这样的好运长久相随着您,因为木槿里藏着的不仅有现实里一瞬间,记忆里长久远的美丽,还有我们时常期盼的永存幸福的祈祷。 三、卷耳

积雪草《村庄里的草木诗经》阅读训练及答案

村庄里的草木诗经 积雪草 ①年少时,觉得《诗经》里那些植物很遥远,仿佛远古生物打上了神秘的烙印。有一日,我 幡然醒悟,那些远古的草木,其实一直都在我们的生活里,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草木自有草木的存在方式,草木自有草木的光彩芳华。 ②“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出自《诗经·王风·采葛》,说的是艾蒿。在我的老家辽南,每到春季,漫山遍野到处都有这种野生植物。它皮实、耐旱,从浅绿到深绿再到 老绿,一路疯.长。这种野生植物,叶片上有细细的小绒毛,花不娇艳,形不妖娆,拙朴无华。 ③老家人习惯把艾蒿晒半干,搓成草绳,待蚊虫猖獗肆虐的季节,只需把蒿绳点燃挂于门楣处,便可高枕无忧。当然,艾蒿还有另外一种作用,那就是谁家的老人孩子偶尔起疹,奇痒 难耐时,用艾萵煮水,淋浴擦身,便可解燃眉之急。艾蒿,一种野生植物,从两千多年前的 《诗经》里一直走到今天。时光荏苒,路途遥遥,它依然郁郁葱葱,简直太神奇了。 ④“桃之天天,灼灼其华”,出自《诗经·周南·桃天》,说的是桃花。桃树并不稀罕,村 子里到处都有栽种。房前屋后,并旁街边,这儿一棵,那儿一棵。只要插得下脚的地方,都 会种上桃树。每年春天,四五月间,各处桃花竞相开放,就像村子里十七八岁大姑娘的脸色, 粉嘟嘟的,娇艳水嫩,弹指可破。这时节,远远地望着村子,会发现村庄被笼罩在一片烟霞 之中,真是诗情画意,霞光烟影,白云深处有人家。桃花的花期大约有半个月,之后花落籽 实。青桃有手指甲那么大时,花影喧闹的村庄重又归于寂静。 ⑤“彼黍离离,彼稷之苗”,出自《诗经·王风·黍离》,说的是黄米。黄米不是主粮,是 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小杂粮的一种,多种在山地,春种秋收,成熟后的籽粒叫黍子,脱壳之 后,变成金灿灿的黄米。 ⑥老家的山地上,大多种有谷子和黍子。秋天,庄稼快成熟的季节,农人就会在田里插些稻 草人,驱赶那些前来偷食的鸟雀。大黄米一般不会拿来煮饭。外祖父在世的时候,会用黄米酿酒,会把黄米碾成面做年糕,端午节会用黄米包粽子。黄米煮饭不大好吃,但做酒做糕包 粽子就不一样了,特别是包粽子,特别好吃,特别香,粒粒晶莹别透,也算物尽其用。 ⑦黍和粟是欧亚大陆最古老的谷物,一直到今天,我回到老家,仍然能在田间看到种植的黍子。它们虽不是主要的农作物,却是不可或缺的物种。 ⑧“采采芣莒,薄言采之”,出自《诗经·周南·芣莒》,说的是车前草。这种植物在我的 老家叫马蹄药叶片厚实,大小不一,小圆叶,抽穗,长茎,碎花,花梦结籽,可入药。之所 以叫马蹄草,是因为它喜欢生路边,马踏车碾,生命力顽强。

《诗经》中的100种动植物

《诗经》中的100种动植物 《诗经》中的100种动植物Nanning-水水 诗经中的100种动植物 (《诗经美学》选高乾源) 一、《关雎》中的动植物: 1.东方大黄莺或鱼鹰 雎鸠(JuJiu):旧说是一种鱼鹰类的水鸟,传说此鸟雌雄终生相守。古今注家多解之为鱼鹰。鱼鹰民间称它为黑老鸨,通体黝黑,俯冲以利抓抓鱼,饱食后成群在船头、礁石上晾翼。求偶时雄鸟抖动两翼,鸣声粗戾。如此丑陋的形态,比兴为温文尔雅的人间求爱,如同把狼比兴为人。为知诗者不取。把鱼鹰和鱼的关系比喻为爱情,如同流行歌唱的老鼠爱大米。胡淼先生多年从事农业科技,求证为东方大苇莺。 诗中写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乾源1] 关关、关关,这是雄雎鸠向雌雎鸠歌唱,雌雎鸠对鸣。就像英俊的男子在姑娘的窗前歌唱一样。先闻声后见关雎鸟,虚化而入,别有韵味... 雎鸠解为鱼鹰不美且丑,然而雌雄能够终生厮守,概说它是有忠贞信念的生命,心美大于形美;若为黄莺、唱时既铿锵又婉。铿锵是为捍卫领地,婉者又是唱给产卵、育雏的雌鸟听的。婉又铿锵的声调是爱的不息咏唱。我曾有诗一首赞颂昆曲名家李佩红的演唱。亢鸣南雁行,婉爱费精神;含章锁麟囊,独自莫悲伤。歌唱艺术也象法了爱情的精神。 2.荇菜 荇(Xing)菜:在江南水乡常可见到,分布在水沟池塘等浅水处。根生水中、叶浮水面的植物,茎可供食用。 诗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参差不齐的荇菜,被清清的河水带动,左右摇摆着。清情的河水就像我那绵长的思绪。左右摇摆的荇菜就像我动摇的心。这位是大胆真情的公子,但是他绝不同现代的花花公子,上去就是一句我爱你。说完了就想着如何折腾上床,这位公子希望用日夜的想念来打动姑娘。此处的参差荇菜,左右流之。是空谭,看美之人可见荇菜,但是荇菜实是空物,诗者原意不在此。看美之人可见流水,但是流水亦复未尝有形。大概是以空物托情,滋长出浮动的情思,借用这等空物,情思有所寄托。此便是对空灵的渲染。 一、《鹤鸣》中的动植物: 3.鹤 鹤属迁徙鸟类。除黑颈鹤与赤颈鹤生活在青藏、云贵高原外,其余鹤类均生活在北方,每年十月下旬迁至长江流域一带越冬,第二年四月春回大地再飞回北方。丹顶鹤寿命长达六十至八十年,四岁便进入成年期。每年四月中旬是其求偶繁殖季节。每当黎明或黄昏,年轻的鹤群便曲颈向天引吭高歌,以对歌方式寻找伴侣,一旦求偶成功则终生不变。如有一只不幸夭折,另一只会至死不再择偶,宁可沦为孤鹤。丹顶鹤几乎没有天敌,它目光锐利,行动敏捷,能飞善走,加上强劲有力的双足和尖而长的嘴,连鹰都避它三分(摘自百度百科)。 诗中的鹤也有人把它比喻为隐居高山的高士。鹤在寂静空间中,它的鸣叫可以传播到七、八公里之外。如果这样解,《鹤鸣》就成为一首纯粹的隐逸诗,寓意高人在野,暗示君王应当提拔幽隐。 2.檀 檀:常绿乔木,产在热带及亚热带,木质坚硬,有香气,带红色,可制贵重家具或工艺品及香料,又可入药。檀木后来成为中国名贵家具的主材。

《诗经》中的植物

1. 荇菜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 《周南.关雎》 参差”两字,寤寐”两字,到是大有深意,有不解的味道。其实包含了和谐的 意思,其中没说的话,就是要懂得自己,敏悟万物,然后顺着自然的情势而行。 最好的诗,就是和谐简练的大白话,情话同样如此。 荇菜是水环境的标识物,荇菜所居,清水缭绕,污秽之地,荇菜无痕。高洁二字,高到未必,洁却是当的上的。《颜氏家训》里有:今荇菜是水有之,黄华似莼。”的句子,也是训导族人,行世要有清澈之心。 荇菜能不能吃,就不知道了,在古人眼里,若窈窕淑女般的,想来是可以能吃的吧! 2. 莼菜 农事诗里,能见到轻盈的手,去采天底下绿莹莹的好物件,就会痴想。古之鲁思乐泮水,薄采其茆《鲁颂.泮水》。茆:莼菜

国,今之山东地,思乐一片山水,有薄采之手,说明生活是轻快的,有妙趣,叫人想来,该是好生活。好生活不完全由富贵凭持,得乎心态。 《植物学》的资料里,介绍莼菜,为睡莲科水生宿生草本植物,自古以来就被视为蔬菜中的珍品,以嫩茎叶供食用,还是抗癌症的佳品。莼菜,以杭州莼菜和四川的西昌莼菜为佳品。从我找的图片里看,好象以前吃过,究竟真的吃过没有,自己却不能肯定下来。 想想《诗经》里薄采莼菜的那双手,对这种蔬菜里的佳品到止不住的有些神往了。 3. 飞蓬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卫风?伯兮》 女为悦己者容,所爱的不在时,心里黯然,发如篷草,也没有心思去整理。古人写情之深,从姿容里,能寻出情何以堪的哀伤来。 飞蓬,学名狼尾蒿,西北乡下似乎也是这么叫的,飞蓬其实取的是种子在风里的姿势。此草,生命力极强,长遍大江南北,是随处得生,随处得长的样子。 刚要离开长安的李白,从山东漫游归来的杜甫。偶相聚,又相远时,诗仙送给诗圣的诗: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道出了千古文人的命运:为精神的魂灵献祭自己,离了物欲的河流,飞蓬也就是必然的生命状态了。但这两句诗里,既有沧桑,更有豪情,为我所喜欢。 长在自然里的飞蓬是再简单平凡不过的植物,我既没有从中体会到爱的坚贞,也没有看出人心上的涩苦,我默然看它的时候,不知道,它的叶面上还藏了上古《诗经》里的爱情,以及命运之无常和不得把握的苍凉况味。读到此处,才算是懂得一点。 * 4.蒌蒿(芦蒿)

《诗经》中的植物

? 1.荇菜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周南.关雎》 “参差”两字,“寤寐”两字,到是大有深意,有不解的味道。其实包含了和谐的意思,其中没说的话,就是要懂得自己,敏悟万物,然后顺着自然的情势而行。 最好的诗,就是和谐简练的大白话,情话同样如此。 荇菜是水环境的标识物,荇菜所居,清水缭绕,污秽之地,荇菜无痕。“高洁” 二字,高到未必,洁却是当的上的。《颜氏家训》里有:“今荇菜是水有之,黄华似莼。”的句子,也是训导族人,行世要有清澈之心。 荇菜能不能吃,就不知道了,在古人眼里,若窈窕淑女般的,想来是可以能吃的吧! 2. 莼菜

思乐泮水,薄采其茆——《鲁颂.泮水》。茆:莼菜 农事诗里,能见到轻盈的手,去采天底下绿莹莹的好物件,就会痴想。古之鲁国,今之山东地,思乐一片山水,有薄采之手,说明生活是轻快的,有妙趣,叫人想来,该是好生活。好生活不完全由富贵凭持,得乎心态。 《植物学》的资料里,介绍莼菜,为睡莲科水生宿生草本植物,自古以来就被视为蔬菜中的珍品,以嫩茎叶供食用,还是抗癌症的佳品。莼菜,以杭州莼菜和四川的西昌莼菜为佳品。从我找的图片里看,好象以前吃过,究竟真的吃过没有,自己却不能肯定下来。 想想《诗经》里薄采莼菜的那双手,对这种蔬菜里的佳品到止不住的有些神往了。 3.飞蓬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卫风.伯兮》 女为悦己者容,所爱的不在时,心里黯然,发如篷草,也没有心思去整理。古人写情之深,从姿容里,能寻出情何以堪的哀伤来。 飞蓬,学名狼尾蒿,西北乡下似乎也是这么叫的,飞蓬其实取的是种子在风里的姿势。此草,生命力极强,长遍大江南北,是随处得生,随处得长的样子。 刚要离开长安的李白,从山东漫游归来的杜甫。偶相聚,又相远时,诗仙送给诗圣的诗: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道出了千古文人的命运:为精神的魂灵献祭自己,离了物欲的河流,飞蓬也就是必然的生命状态了。但这两句诗里,既有沧桑,更有豪情,为我所喜欢。 长在自然里的飞蓬是再简单平凡不过的植物,我既没有从中体会到爱的坚贞,也没有看出人心上的涩苦,我默然看它的时候,不知道,它的叶面上还藏了上古《诗经》里的爱情,以及命运之无常和不得把握的苍凉况味。读到此处,才算是懂得一点。 ? 4.蒌蒿(芦蒿)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周南.汉广》

《诗经》里的植物-黍

《诗经》里的植物:黍 彼黍离离, 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 中心摇摇。 知我者, 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 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王风·黍离》 “不读《诗经 》,不知万物有灵。”以前听一个敬重的人说的这些话,只是懵懂而已,今 天深感,才算有所懂得,懂得而心生叹息,心里生气缭绕而不能绝。 黍有《王风》之歌,始有千年不朽。黍若有灵,便是和人同生共灭了。 忍不住长叹一声: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浩雀当鸣,以 求同音,人心悲歌,觅的是个知己,千年而有同叹的,是因为同负一个永恒孤独 的背影 。这就有了“黍离之悲”,有了千古人心的沧凉滋味。 黍在自然里,是一把沉甸甸的穗子,以春来青苗而依风摇摇,以热暑时分而 迎风弯腰。小时候,记的外婆炖的金黄色的小米粥,坐在炕头上,一勺一勺的延 着黑瓷碗边瓢着来喝,全没想到,我喝的,不仅是自然之实,而且也有悲苍灵歌 的缭绕生气。 一黍一摇,一生一知。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8、有女同车——木槿 有女同车, 颜如舜华。 将翱将翔, 佩玉琼琚。 彼美孟姜, 洵美且都。 —— 《郑 风·有女同车》 所谓美女,是个什么样子呢?颜如木槿,这是意识里可以呼吸的肤色,感觉 里带着露的花。体态轻盈优美,几欲迎风翱翔,仙女也就这个样子了吧!晶莹佩 玉随风叮当,举手投足,无不幽雅贤淑,这是懂得人心,懂得万物的气象。古人 眼里的美女,今人眼里,似乎不完全是这样了。 木槿,所谓“舜”者,朝开幕谢,瞬间之荣,来去匆匆。这是用怜惜的手, 来挽着身边难得一遇的美艳的花;用愉悦的心,和美丽的人,同看一方风景;用 意识里的话,把美丽的人的身、形、意永远的记在心底。和舜华之女同车,永远 都是一件快乐的事吧! 植物里的木槿花,是仲夏夜的梦之花,朝开幕谢,却并不忧伤,似乎迎着纯 净的阳光,含有欢喜,似乎朝幕不是一舜,而是几十个日日夜夜的循环。艳丽的 花融在绿叶里,和谐有致,是以高洁之姿,坐在你身旁的。生活里,有幸遇到木 槿女子,一路或者一车同行的,一定要面朝晴天旷海,胸画十字,默默祈愿,让 这样的好运长久相随着你, 因为木槿里藏着的不仅有现实里一瞬间, 记忆里长久
1/5

诗经之花草树木

诗经中的植物我们回顾前几节课对《诗经》这一最早的诗歌总集的学习,从《诗经》的成书、诗“六义”到《诗经》在文学、文化方面的影响以及历代学者对《诗经》的研究,我们通过了解有关《诗经》文献资料以及解读作品的形式,巩固我们需要掌握的知识,而今天我们将通过另一个角度来解读诗经,走近《诗经》中的花草树木。这里主要选取的是十五国风中的篇章,国风中大多为民歌,民间抒情诗,最多是以爱情为主题的抒情诗,诗中抒写了许多植物,或描摹其形态,或记录它与人类的交会,这些植物寄托了人们真挚的情感,也随着美丽的诗歌 觉里带着露的花。体态轻盈优美,几预迎风翱翔,仙女也就这个样子了吧!晶莹佩玉随风叮当,举手投足,无不幽雅贤淑,这是懂得人心,懂得万物的气象。 木槿,所谓“舜”者,朝开幕谢,瞬间之荣,来去匆匆。这是用怜惜的手,来挽着身边难得一遇的美艳的花;用愉悦的心,和美丽的人,同看一方风景;用意识里的话,把美丽的人的身、形、意永远的记在心底。和舜华之女同车,永远都是一件快乐的事吧! 植物里的木槿花,是仲夏夜的梦之花,朝开幕谢,却并不忧伤,似乎迎着纯净的阳光,

含有欢喜,似乎朝幕不是一舜,而是几十个日日夜夜的循环。艳丽的花融在绿叶里,和谐有致,是以高洁之姿,坐在你身旁的。生活里,有幸遇到木槿女子,一路或者一车同行的,一定要面朝晴天旷海,胸画十字,默默祈愿,让这样的好运长久相随着你,因为木槿里藏着的不仅有现实里一瞬间,记忆里长久远的美丽,还有我们时常期盼的永存幸福的祈祷。 三、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倾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周南·卷耳》 利益形式上,而是在内在心理当中的的牵挂思念的柔和的共振情形。 想着,在青草茫茫的山路边上,看到一个神情忧伤的柔媚女子,正站在一株苍耳旁,苍耳是弓,思念是箭,它们指向的不是一瞬,而是神秘的永远被时间所钟情的爱的永恒。四、桑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卫风·氓》

诗经里的植物——柏木

诗经里的植物——柏木 诗经中有关“柏”的诗有六首,其中有两首关于“柏舟”的,而且题目都一样,叫“柏舟”,其余的四首都是“松柏”组合。 《鄘风·柏舟》: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髧彼两髦,实维我特。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译成现代白话文: 柏木小船在漂荡,漂泊荡漾河中央。垂发齐眉少年郎,是我心中好对象。至死不会变心肠。我的天啊我的娘,为何对我不体谅? 柏木小船在漂荡,漂泊荡漾河岸旁。垂发齐眉少年郎,是我倾慕的对象。至死不会变主张。我的天啊我的娘,为何对我不体谅? 此诗的主人公可能是一个待嫁的姑娘,她选中的对象是一个不到二十的少年郎。姑娘的选择未能得到母亲的同意,所以她满腔怨恨,发誓要和母亲对抗到底。 柏舟,就是柏木做的小船。柏木,既是一种树种,也可能指一类树种。 柏木为我国特有树种,分布很广,主要产于南方各省区,以四川、湖北、贵州栽培最多,生长旺盛。各地的称呼也不同,常见的有:香扁柏、垂丝柏、黄柏(四川),扫帚柏(湖南),柏木树、柏香树(湖北),柏树(浙江),密密柏(河南)。 柏木树皮淡褐灰色,裂成窄长条片;小枝细长下垂,生鳞叶的小枝扁,排成一平面,两面同形,绿色。球果圆球形,径8-12毫米,熟时暗褐色。花期3-5月,种子第二年5-6月成熟。 柏树为常绿高大乔木,与松树一样,即使在北方,冬天也不落叶,

因此有“松柏长青”这一词语。柏树喜生于温暖湿润的各种土壤地带,尤以在石灰岩山地钙质土上生长良好。在四川北部沿嘉陵江流域、渠江流域及其支流两岸的山地常有生长茂盛的柏木纯林。 古鄘地在河南境内,现今河南有柏木,古代可能有很多,但留下的古树主要还是侧柏。现今北方的柏类树种主要还是以侧柏为主,特别是年代久远的古树多是侧柏。因此,诗经里的“柏”也很可能是侧柏。不过,侧柏、柏树很相似,现代人也很难分得清楚,更别苛责古人了。 侧柏也有许多别称,如:黄柏(华北),香柏(河北),扁柏(浙江、安徽),扁桧(江苏扬州),香树、香柯树(湖北宣恩、利川)等。 侧柏与柏木的区别主要有:枝条向上伸展或斜展,幼树树冠卵状尖塔形,老树树冠则为广圆形;生鳞叶的小枝细,向上直展或斜展,扁平,排成一平面。球果近卵圆形,长 1.5-2(-2.5)厘米,成熟前近肉质,蓝绿色,被白粉,成熟后木质,开裂,红褐色;花期3-4月,球果10月成熟。 侧柏南北各地都有分布,西藏也有栽培,河北兴隆、山西太行山区、陕西秦岭以北渭河流域及云南澜沧江流域山谷中有天然森林。适合石炭岩山地、阳坡及平原造林。常栽培作庭园树。 与柏相似的,诗经中还有“桧”。在《卫风·竹竿》一诗中: 淇水滺滺,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桧楫,就是桧木做的桨。诗经中的“桧”对应的是“圆柏”。如果不认真区别,一般上也把“桧”解释为“柏木”。其实圆柏与柏木同属柏科,但属于圆柏属,两者在形态上也很相近。 圆柏也是高大常绿乔木,与柏木的区别主要有:幼树的枝条通常斜上伸展,形成尖塔形树冠,老则下部大枝平展,形成广圆形的树冠;小枝通常直或稍成弧状弯曲,生鳞叶的小枝近圆柱形或近四棱形。叶二型,即刺叶及鳞叶;刺叶生于幼树之上,老龄树则全为鳞叶,壮龄树兼有刺叶与鳞叶;生于一年生小枝的一回分枝的鳞叶三叶轮生,刺

描写植物的诗经精选

描写植物的诗经精选 《诗经》的美有淡淡忧愁,将无言的情思寄托于物。最美不过《诗三百》,这是千年前古人诗情画意的集大成之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你将木瓜赠我,我以琼瑶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而是珍重情意永相好。 日本学者把这些《诗经》中的名物,精致的描绘了出来。让这些寄情于物的情丝宛若眼前。我们摘取了一些,你有认得多少。 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卫风.木瓜》 艾蒿 彼采萧兮, 一日不见, 如三秋兮。 --《王风.采葛》

莼菜 思乐泮水,薄采其茆——《鲁颂.泮水》。 茆:莼菜 茯苓 山有榛,隰有苓。 云谁之思?西方美人。 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邶风.简兮》 李子 丘中有麻,彼留子嗟。 彼留子嗟,将其来施施。丘中有麦,彼留子国。 彼留子国,将其来食。 丘中有李,彼留之子。 彼留之子,贻我佩玖。《诗经.王风.丘中有麻》辟尔为德,俾臧俾嘉。 淑慎尔止,不愆于仪。 不僭不贼,鲜不为则。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彼童而角,实虹小子。

--《诗经.大雅.抑》蓼蓝 终朝采蓝,不盈一襜, 五日为期,六日不詹。 --《小雅.采绿》 蒌蒿(芦蒿)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 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周南.汉广》 木槿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 将翱将翔,佩玉琼琚。 彼美孟姜,洵美且都。——《郑风.有女同车》 匏瓜 匏有苦叶,济有深涉。 深则厉,浅则揭。 有弥济盈,有鷕雉鸣。 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雍雍鸣雁,旭日始旦。 士如归妻,迨冰未泮。 招招舟子,人涉卬否。

研究性学习 综合实践活动诗经中植物的特殊含义

惠东中学学生研究性学习课题 《诗经》中的植物在《诗经》和古代诗词中的含义 高一(2)班钟燕妮张婷婷叶志文郭晓妍罗斯琼 一、问题的提出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汇集了从西周到春秋中期500多年间的诗歌305篇。长期以来,《诗经》一直受到很高的评价。《诗经》描述了复杂的社会生活,人民大众的思想和感情,具有很强的现实主义精神。它对中国二千多年的文学发展有深广影响,而且是很珍贵的古代史料。那么,“无情”的草木对古代的人们除了食用还有什么作用呢?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课题组成员对《诗经》中的植物在《诗经》和古代诗词中的含义进行研究。 二、研究目的 研究植物在古诗词中的作用,提高文学素养。 三、研究方法和过程 1、阅读《诗经》,选出作为研究对象的诗。 2、从网络上查找关于这些植物的资料。 3、阅读古诗词,选出有关这些植物的诗词研究。 4、分析总结出这些植物在诗词中的含义、作用。 四、研究成果 植物在古诗词中大多有点明时间、借物喻人、借(触)景抒情、借物托志、渲染气氛、作信物等作用,它们已不仅仅是老百姓的粮食,更是他们精神生活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1)《关雎》是《诗经》的第一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游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勾勒出这么一幅画面:一位美丽的姑娘在河边采荇菜,她专注地劳动,却不知有一名男子在暗暗地观望她,心中充满爱慕之情却不敢接近,日夜为思慕所煎熬。表现了古代老百姓自由、纯洁的爱情。因沾了窈窕淑女的光,荇菜变得高贵神秘起来。夏天正是荇菜生长的季节,由开始的零星几点到后来铺满大半个池塘,其疯狂用来衬映男子心中无可遏制的思慕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2)《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男女青年聚会,抛掷梅子选择情人。女子希望男方及时来求婚,但又羞于开口,只有在心中默默祈愿。由“七兮”变成“三兮”,由“迨其吉兮”到“迨其今兮”再到“迨其谓之”,无不体现了女子的焦切与强烈的期盼,表现了春秋时代人们大胆直率的追求婚姻、爱情自由。摽,即古抛字。梅,古暗喻“妹”。闻一多的《诗经新义》描写道:“古俗于夏季果熟之时,会人民于林中,士女分曹而聚,女各以果投其所悦之士,中焉者或以佩玉相报,既相约为夫妻焉。”《卫风·木瓜》中也有描写:“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当是女之求士者,相投之以木瓜,示愿以身相许之意,士亦嘉纳其情,因报之以琼瑶以定情也。” 咏梅诗在古代诗词中极多,梅已被人们赋予了深刻的含义。 ①梅、竹、菊、兰被誉为“四君子”。梅,一直是清高、气节的象征,为古代诗人所钟爱。唐人酷爱富贵雍容的牡丹,宋人则钟情清瘦高雅的梅花。如朱敦儒,他不垂青于“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的牡丹,而宁取那“千林无伴,淡然傲霜雪”的梅花,体现了他品性高洁,不愿

诗经植物图片

《诗经》中的植物[圖文][資料](第一部分) 1、荇菜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周南.关雎》 “参差”两字,“寤寐”两字,到是大有深意,有不解的味道。其实包含了和-谐的意思,其中没说的话,就是要懂得自己,敏悟万物,然后顺着自然的情势而行。 最好的诗,就是和-谐简练的大白话,情话同样如此。 荇菜是水环境的标识物,荇菜所居,清水缭绕,污秽之地,荇菜无痕。“高洁”二字,高到未必,洁却是当的上的。《颜氏家训》里有:“今荇菜是水有之,黄华似莼。”的句子,也是训导族人,行世要有清澈之心。 荇菜能不能吃,就不知道了,在古人眼里,若窈窕淑女般的,想来是可以能吃的吧!

2、莼菜 思乐泮水,薄采其茆——《鲁颂.泮水》。茆:莼菜 农事诗里,能见到轻盈的手,去采天底下绿莹莹的好物件,就会痴想。古之鲁国,今之山东地,思乐一片山水,有薄采之手,说明生活是轻快的,有妙趣,叫人想来,该是好生活。好生活不完全由富贵凭持,得乎心态。 《植物学》的资料里,介绍莼菜,为睡莲科水生宿生草本植物,自古以来就被视为蔬菜中的珍品,以嫩茎叶供食用,还是抗癌症的佳品。莼菜,以杭州莼菜和四川的西昌莼菜为佳品。从我找的图片里看,好象以前吃过,究竟真的吃过没有,自己却不能肯定下来。 想想《诗经》里薄采莼菜的那双手,对这种蔬菜里的佳品到止不住的有些神往了。

3、飞蓬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卫风.伯兮》 女为悦己者容,所爱的不在时,心里黯然,发如篷草,也没有心思去整理。古人写情之深,从姿容里,能寻出情何以堪的哀伤来。 飞蓬,学名狼尾蒿,西北乡下似乎也是这么叫的,飞蓬其实取的是种子在风里的姿势。此草,生命力极强,长遍大江南北,是随处得生,随处得长的样子。 刚要离开长安的李白,从山东漫游归来的杜甫。偶相聚,又相远时,诗仙送给诗圣的诗: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道出了千古文人的命运:为精神的魂灵献祭自己,离了物欲的河流,飞蓬也就是必然的生命状态了。但这两句诗里,既有沧桑,更有豪情,为我所喜欢。 长在自然里的飞蓬是再简单平凡不过的植物,我既没有从中体会到爱的坚贞,也没有看出人心上的涩苦,我默然看它的时候,不知道,它的叶面上还藏了上古《诗经》里的爱情,以及命运之无常和不得把握的苍凉况味。读到此处,才算是懂得一点。

诗经里的植物——大麦小麦

诗经里的植物——大麦小麦 “麦”在诗经那个年代,已经是重要的农作物,诗经中出现了七次,都是麦苗、麦穗或者麦田。不过诗经并没有区分大麦、小麦,都以“麦”字来表示。 《魏风·硕鼠》是诗经中很有名的篇目之一,是反对重敛(税收),反对剥削,向往乐土的诗。由于诗句反映着一种阶级对抗,在我年少的时候,尤其受到重视,所以印象很深刻。诗的部分诗句如下: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译成现代汉语,大致意思如下: 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许吃我种的麦!多年来侍俸你,你却对我不优待。发誓定要摆脱你,到那乐国去。乐国啊乐国,才是我的好所在! 《鄘风·载驰》是诗经中少数有明确作者的诗作。它的作者许穆夫人因自己的母国——卫国被狄人占领以后,许穆夫人赶到曹邑为吊唁祖国的危亡而作。许穆夫人也因此成为我国最早的女诗人。这首诗的部分诗句如下: 我行其野,芃芃其麦。控于大邦,谁因谁极?大夫君子,无我有尤。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译为现代汉语,大致意思如下: 我在田野缓缓行,垄上麦子密麻麻。欲赴大国去陈诉,谁能依靠谁来援?许国大夫君子们,不要对我生尤怨。你们考虑千百次,不如我亲自跑一趟。 我们不知道诗经中的“麦”到底是小麦、大麦、元麦、燕麦、黑麦和荞麦等,我们并不清楚。但就播种面积来说,肯定还是小麦居多,小麦是当时麦类的主粮。因此,我们可以想象,诗中的麦多数情况下指的是小麦。

小麦的其形态就不介绍了,大家主要看图片。小麦原产于两河流域,大约在新石器时代,距今一万多年以前,人类已经将小麦驯化栽培。后来小麦向北传入欧洲,向南传到了印度。公元前3000多年以前,小麦向东传到了中国,然后再传到朝鲜、日本。小麦传到美洲的时间比较晚,在大航海时代由欧洲殖民者传入。因此,在诗经时代,小麦在中国大地上已经栽培了几千年的历史。 今天小麦已经成为世间三大谷物(小麦、水稻和玉米)之一,是人类的主要粮食。在我国北方地区,小麦是其主要粮食。 大麦有别于小麦。大麦的生长期略短于小麦,收割时间较小麦早。我们水稻实行二熟制的时候,大田里种植的都是大麦,小麦多种于旱地,因为大田种小麦的话,来不及插稻,就只能种大麦。所以,农村中也有“大麦割了割小麦”来表示兄弟姐妹间长幼有序。大麦的口感不如小麦,大麦一般多用于做啤酒与饲料。 大麦的耐寒性优于小麦,因此一些无法种植小麦的地方也能够种大麦。青藏高原的青稞是大麦的一个变种,其耐寒性得到充分的体现。青稞在青藏高原上种植约有3500年的历史,从物质文化之中延伸到精神文化领域,在青藏高原上形成了内涵丰富、极富民族特色的青稞文化。

诗经中的植物

. 1.荇菜?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周南.关雎》 “参差”两字,“寤寐”两字,到是大有深意,有不解的味道。其实包含了和谐的意思,其中没说的话,就是要懂得自己,敏悟万物,然后顺着自然的情势而行。 最好的诗,就是和谐简练的大白话,情话同样如此。 荇菜是水环境的标识物,荇菜所居,清水缭绕,污秽之地,荇菜无痕。“高洁”二字,高到未必,洁却是当的上的。《颜氏家训》里有:“今荇菜是水有之,黄华似莼。”的句子,也是训导族人,行世要有清澈之心。 荇菜能不能吃,就不知道了,在古人眼里,若窈窕淑女般的,想来是可以能吃的吧! 2. 莼菜 思乐泮水,薄采其茆——《鲁颂.泮水》。茆:莼菜 ;. . 农事诗里,能见到轻盈的手,去采天底下绿莹莹的好物件,就会痴想。古之鲁国,今之山东地,思乐一片山水,有薄采之手,说明生活是轻快的,有妙趣,叫人想来,该是好生活。好生活不完全由富贵凭持,得乎心态。 《植物学》的资料里,介绍莼菜,为睡莲科水生宿生草本植物,自古以来就被视为蔬菜中的珍品,以嫩茎叶供食用,还是抗癌症的佳品。莼菜,以杭州莼菜和四川的西昌莼菜为佳品。从我找的图片里看,好象以前吃过,究竟真的吃过没有,自己却不能肯定下来。 想想《诗经》里薄采莼菜的那双手,对这种蔬菜里的佳品到止不住的有些神往了。

3.飞蓬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卫风.伯兮》 女为悦己者容,所爱的不在时,心里黯然,发如篷草,也没有心思去整理。古人写情之深,从姿容里,能寻出情何以堪的哀伤来。 飞蓬,学名狼尾蒿,西北乡下似乎也是这么叫的,飞蓬其实取的是种子在风里的姿势。此草,生命力极强,长遍大江南北,是随处得生,随处得长的样子。 刚要离开长安的李白,从山东漫游归来的杜甫。偶相聚,又相远时,诗仙送给诗圣的诗: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道出了千古文人的命运:为精神的魂灵献祭自己,离了物欲的河流,飞蓬也就是必然的生命状态了。但这两句诗里,既有沧桑,更有豪情,为我所喜欢。 长在自然里的飞蓬是再简单平凡不过的植物,我既没有从中体会到爱的坚贞,也没有看出人心上的涩苦,我默然看它的时候,不知道,它的叶面上还藏了上古《诗经》里的爱情,以及命运之无常和不得把握的苍凉况味。读到此处,才算是懂得一点。 4.蒌蒿(芦蒿)?;. .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周南.汉广》 这是《汉广篇》里,痴情汉子写到对岸汉水的女子,可惜不能接近她而写的几句话。把高大的灌木做了柴草,把绿绿的蒌蒿割倒了聚抡起来。把马儿啊,喂的饱饱的,以便能够有机会去接让人时刻记挂的人。读这样的文字,并且明白了这些文字里的意思,觉得,这是先秦时代的精品小散文了。然而,古人的高妙处在于,他们表达爱的时候,不遮遮掩掩,而是用淳朴的方式,直接往心里去。 蒌蒿,竟然是喂马的草,而马儿的脚步是走向爱恋女子的。非常神奇的意境,真的很神奇,竟然可以这么间接又直率的表达了神秘的爱这个字。

《诗经》中的植物

1.荇菜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周南.关雎》 “参差”两字,“寤寐”两字,到是大有深意,有不解的味道。其实包含了和谐的意思,其中没说的话,就是要懂得自己,敏悟万物,然后顺着自然的情势而行。 最好的诗,就是和谐简练的大白话,情话同样如此。 荇菜是水环境的标识物,荇菜所居,清水缭绕,污秽之地,荇菜无痕。“高洁” 二字,高到未必,洁却是当的上的。《颜氏家训》里有:“今荇菜是水有之,黄华似莼。”的句子,也是训导族人,行世要有清澈之心。 荇菜能不能吃,就不知道了,在古人眼里,若窈窕淑女般的,想来是可以能吃的吧! 2. 莼菜 思乐泮水,薄采其茆——《鲁颂.泮水》。茆:莼菜

农事诗里,能见到轻盈的手,去采天底下绿莹莹的好物件,就会痴想。古之鲁国,今之山东地,思乐一片山水,有薄采之手,说明生活是轻快的,有妙趣,叫人想来,该是好生活。好生活不完全由富贵凭持,得乎心态。 《植物学》的资料里,介绍莼菜,为睡莲科水生宿生草本植物,自古以来就被视为蔬菜中的珍品,以嫩茎叶供食用,还是抗癌症的佳品。莼菜,以杭州莼菜和四川的西昌莼菜为佳品。从我找的图片里看,好象以前吃过,究竟真的吃过没有,自己却不能肯定下来。 想想《诗经》里薄采莼菜的那双手,对这种蔬菜里的佳品到止不住的有些神往了。 3.飞蓬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卫风.伯兮》 女为悦己者容,所爱的不在时,心里黯然,发如篷草,也没有心思去整理。古人写情之深,从姿容里,能寻出情何以堪的哀伤来。 飞蓬,学名狼尾蒿,西北乡下似乎也是这么叫的,飞蓬其实取的是种子在风里的姿势。此草,生命力极强,长遍大江南北,是随处得生,随处得长的样子。 刚要离开长安的李白,从山东漫游归来的杜甫。偶相聚,又相远时,诗仙送给诗圣的诗: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道出了千古文人的命运:为精神的魂灵献祭自己,离了物欲的河流,飞蓬也就是必然的生命状态了。但这两句诗里,既有沧桑,更有豪情,为我所喜欢。 长在自然里的飞蓬是再简单平凡不过的植物,我既没有从中体会到爱的坚贞,也没有看出人心上的涩苦,我默然看它的时候,不知道,它的叶面上还藏了上古《诗经》里的爱情,以及命运之无常和不得把握的苍凉况味。读到此处,才算是懂得一点。 4.蒌蒿(芦蒿)

(视野)《诗经》中的植物寓意

(视野)《诗经》中的植物寓意 桃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周南·桃夭》 说起桃花,现在大家想到的多数是桃花运。但在中国古代,桃花一直具有吉祥如意和辟邪正气的象征意义,魏晋以前,桃花可以算中国的国花,受到最广泛的热爱。 隋唐以后,最受欢迎的花才慢慢成了牡丹和近世的梅兰。桃花因为开得绚丽热烈,渐带轻佻妖艳之意,成为男女之事的寓称,但其中的多福多寿寓意倒是未变,北方给老人祝寿,硕大的寿桃面点,总要摆在宴席上最重要的位置。 大理有一种土产的酒,叫桃花酿,以野生桃花瓣、青稞酒、蜂蜜和冰糖酿之,在大理古城酒肆旅店到处摆卖,深受文艺男女青年的喜爱。喝起来微酸带甜,不太有酒味,但相当上头,倒是跟大理这座城市的气质甚为相搭。 三月,桃花开时,正值鳜鱼肥美。

经过漫长冬季的蛰伏,开春气温回升,水族们摄食旺盛,又到了繁殖的季节,正是体硕膘肥之时。 因为有了诗,桃花季的鳜鱼当然更为著名。鳜鱼性情凶猛,肉质爽脆鲜嫩无骨刺,最常见的做法是清蒸。由于肉比较紧致结实,淮扬菜里显刀工的“松鼠鱼”,常用的也是鳜鱼,此外红烧、水煮也相当不错。 当然最奇葩的吃法是徽州的臭鳜鱼。去徽州时几乎是每顿必点,但臭鳜鱼也有很多不同风格的臭法,每家做起来口味都不一样,上佳的是闻起来气味浓烈,吃起来肉质鲜嫩而浓香,毫无臭味的为上品。 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卫风·木瓜》

《诗经》里的木瓜,并不是我们今天常见的据说有奇异功效的那种大木瓜。春秋时期,这种个大肉甜、树形高耸的番木瓜还没传入中国。 而正宗的中国木瓜,属于蔷薇科,开着美丽的小花,结出来的小瓜光滑爽脆,香气浓郁。 最喜欢的中国木瓜吃法,是云南的酸木瓜。一大碗热腾腾、油腻腻的过桥米线,配上一碟酸爽的腌木瓜,无论酷暑,还是严寒,都能让人胃口大开。 到了云南的乡下,酸辣鲫鱼里,也必配腌渍得金黄的酸木瓜,想起来就会满口生津。 谖草 (黄花菜)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愿言思伯,便我心。 《卫风·伯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