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春雨蒙蒙的下 教案

春雨蒙蒙的下 教案

春雨蒙蒙的下  教案
春雨蒙蒙的下  教案

教学内容:《春雨蒙蒙地下》

教学重点:表演歌曲

教学难点:音乐知识:切分音

教学过程:

一、学习歌曲

1气象知识导入:春天里的“春光明媚”是一种天气的现象,天气不可能是永远“春光明媚”的日子!

设问:

(1)还有哪一种天气现象?

(2)人们是怎样来形容春雨的?(春雨的诗句,或者春雨的句子)

(3)春雨给大地带来了什么生机?

2.欣赏歌曲范唱。

设问:

(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刷刷刷刷”是什么模拟声?你能模仿唱一下吗?

3.在教师指导下,练习模拟的下雨声“刷刷刷刷”。

(1)前面部分的8小节(包括间奏)要求二声部。

(2)结尾处的5小节(注意力度的变化)要求。

4.师生接唱。

教师唱歌曲的歌词部分,学生接唱雨声“刷刷刷刷”部分。

5.学唱曲调,学习切分音。

(1)教师范唱曲调。

(2)讲解切分节奏及切分音唱法。

(3)在教师指导下学唱开始的9小节曲调(学生用2/4拍指挥图式划拍,弄清

强弱拍及后半拍节奏)。

(4)学生自学第17小节以后的曲调:先弄清节奏,再学唱曲调,教师有重点

地指导有读谱困难的学生。

(5)用小快板速度抒情地抒发对春天的赞美,唱好全曲。

6.学唱歌曲,表演歌曲。

(1)在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后,填入歌词歌唱。

(2)歌词词义讨论。

设问:第一段歌词的含义是什么?

第二段歌词:“这是生命在歌唱,这是种子在发芽”,谈谈你是怎样理解

的?(借

景抒情)

(3)在理解词、曲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4)配上打击乐,尤其是沙球在哪里用比较合适?使歌曲的表现更有声、有景、

有情。

二、音乐知识:切分音

三、 1.正常的强弱节奏:

2.改变了强弱关系,产生了切分音:

改写成节奏,并唱一唱:

四、音配画《春》

1、讨论春天的色彩

2、春天的映象

3、随音乐描绘春天

五、课后小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朱官庄小学李涛

《自然灾害》教案(1)

《自然灾害》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观察自然图片,自主思考,辨析什么是自然灾害。 2.利用教材自主学习,通过观察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了解各种自然灾害。 3?阅读我国各种灾害地图,提炼重点灾区,得出中国重点灾害叠加图,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 二、能力目标: 带着问题分组讨论,结合自身经验,探讨防灾减灾的措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我国自然灾害及灾害防治的学习,培养学生敬畏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讨论自学,了解各种自然灾害。利用灾害图片叠加,讲解我国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教学难点 将课本中的孤立的案例转化成与前后知识相联系的知识。通过图片叠加了解中国自然灾害 频发。 教学方法 活动探究法、提问讲解法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在网络上查找和自然灾害相关的图片和新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大家对于我国的自然环境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然而,自然环境并非一成不变的, 长远来说,所有的自然环境,包括我们了解的地形地势、气候河流,在几亿年前还都不是现 在这个样子,它们慢慢地发展,一点点变化成为了今天的样子,而未来,它们还将继续改变。不过这种变化是十分缓慢的,缓慢到我们几乎感觉不出来。然而自然的变化也并非都是缓慢

的,有一种自然变化会比较激烈,有时是大地的震颤,比如火山喷发、地震海啸等,有时是天气的突变, 来一场暴雨台风,或者突然的一场干旱,这些都是自然的激烈的变化。今天这 节课我们就来关注这种自然的变化,看看自然的激变给我们带来的破坏,也就是自然灾害。 同学们是怎么理解自然灾害的呢?(使用“学乐师生” APP拍照录像录音,收集学生典型 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二、新授 (一) 常见的自然灾害 (课件展示)自然灾害图片,思考自然灾害的概念,找出四幅图片的共性,分析自然灾害 的成因和结果,最终总结出自然灾害的概念 从图中可以直观地了解到自然灾害发生时的现象和造成的结果 例如:旱灾图 降水较常年偏少——造成用水紧张——农田由于缺水而出现干涸 结果:由于缺水导致减产或绝收 其他的几幅图可以依此分析 1.自然灾害的概念 自然灾害是自然环境出现异常的变化,并且造成了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 【巩固练习】一一认识身边的自然灾害 (1)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地震,造成 196人死亡 (2)2014年8月2日,江苏昆山汽车轮毂抛光车间发生爆炸,造成75人死亡 (3)2010年8月7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中遇难1481人,失踪284人

《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

编号:SM-ZD-57380 《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 教案 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一、提出问题 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哪些自然灾害,能举些例子吗?我们这节课要讨论的问题是:如何防范台风、雷击、泥石流、洪涝等灾害。 首先,我们探讨:台风、雷击、泥石流、洪涝等有什么危害?请大家讨论一下。然后老师总结: 1、台风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2、雷电:雷电流高压效应会产生高达数万伏甚至数十万伏的冲击电压,足以击穿绝缘使设备发生短路,导致燃烧、爆炸等直接灾害。 3、严重暴雨洪涝,使房屋倒塌,人员伤亡,人们无家可归。 4、泥石流。泥石流是在山区沟谷中,因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5、滑坡。滑坡上的岩石山体由于种种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向下滑动的现象叫滑坡。俗称“走山”“跨山”“土溜”等。 6、崩塌。崩塌也叫崩落、垮塌或塌方,是陡坡上的岩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岩)的地质现象。 二、具体的实例 1、1994年,9417号台风灾浙江瑞安登陆,“风、雨、潮”三碰头,全省受灾农作物750万亩,死亡1126人;1996年,9608号台风先后在台湾基隆和福建福清登陆,10多个省市受灾农作物5400多万亩,死亡700多人;1997年,9711号台风先后在浙江温岭和辽宁锦州登陆,10多个省市受灾农作物面积1亿多亩,死亡240人;20xx年广西连受“榴莲”、“尤特”两个台风袭击,出现大范围暴雨或大暴雨,全区48个县市区上千万人受灾,40多万人一度被洪水围困。 2、1995年7月,广东省遂溪县乌塘镇十多名学生在一棵大树下避雨遭雷击,当场击死2人,伤6人。 3、1995年8月3日,广东省顺德市乐从镇某管理区三

春雨蒙蒙地下教学设计

《春雨蒙蒙地下》教学设计与反思 刘丹【教学内容】:选自人音版第十册第1课 【教材分析】:《春雨蒙蒙地下》是影片《绿色钱包》中的一首插曲。曲调细腻流畅,描绘了绵绵的春雨,使冬眠的万物复苏,也隐喻着春雨滋润着少年儿童的心田。这首歌以景抒情,情景交融,纯朴而富有诗意。歌曲为2/4拍,宫、徵交替调式,一段体结构。曲调由弱起开始,中间不断出现跨小节的切分节奏,使音乐充满生气和活力。象声词“刷刷刷刷”处的二声部手法及其间奏的插入,十分形象生动。尾声时“刷刷刷刷”再现,三次重复及力度的渐弱,最后结束在徵音上,给人以曲终意未尽之感,令人寻味。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内在美,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两声部合唱能力,做到音准和谐、音量均衡及音色统一,并能用优美舒展的歌声表达歌曲情感。 3、认知目标:通过歌曲的学唱,掌握切分节奏和弱起小节。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以优美抒情的歌声,抒发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真挚感情。 难点:1、提高二声部歌唱的技能,做到音准和谐和音量均衡及音色统一。 2、注意掌握歌曲的切分节奏和弱起节奏。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新课教学 (一)导入新课 1、节奏游戏导入 师:今天老师想要和同学们来一次节奏对话,请同学们模仿老师的节奏和老师进行对拍 师生 X X X X ︱X X X X ︱ X X XX X ︱X X XX X ︳ X X X X X ︱X X X X X ︱…… 在节奏游戏中让学生初次感受切分节奏 2、谈话导入 师:现在是什么季节,你能用一个词语描绘一下春天吗? 引导学生用切分节奏来说成语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春天另一种景色,请同学们听一听,这是一个怎样的春天? (二)初听歌曲,感受情绪 第1遍聆听引导学生闭起眼睛感受并展开联想 第2遍试听,设问:春雨都下到了哪里? (三)学习二声部合唱 1、学习高声部 师:听,春雨都落在花瓣上发出了美妙的声音 (1)出示低声部的旋律

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

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地震灾害防范”安全教育 张红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生命的可贵,掌握有关的预防地震灾害的安全知识,认清学习目的,增强学生安全意识。 2、以“增强自然灾害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为指导方针,切实加强安全教育与管理,确保学生安全。 3、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生命的意义,在自我体验中发挥潜能,丰富自我生命,提升生命意义。进而教育学生关爱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激扬生命、热爱生命、保护生命。 4、通过学习有关安全知识,使学生树立自护、自救观念,形成自护、自救的意识,使学生安全、健康成长。 二、教学过程 (一)成因 地震是指地球内部缓慢累计的能量突然释放或因人为原因引起的地球表层的震动。除了自然因素之外,人为的活动(如矿山爆破、底下核爆炸等)也会诱发地震,每年约有500万次。一般情况下,3级以上的地震人们才会有感觉,7级以上的地震则会造成巨大损失。 (二)危害 1.城市:建筑倒塌、地下管线断裂、燃气泄露、水源污染、人员伤亡。 2.山区:山体滑坡、水库垮坝等。 3.海上:海啸、风暴潮等。 (三)预防 1.及时清除屋内(如床下、桌下等)及楼道内的杂物,保持逃生通道的通畅。 2.将易燃、易爆、易碎和有毒物品放到安全的地方。

3.将放在高处大而重的物品拿下,定期进行防震演习,熟悉躲避地点和逃生路线。 4.应该准备一个应急包,放在便于拿到的地方。包内应有手电、食品、矿泉水、应急药品、简单工具等。 5.如已收到权威部门发出的地震警告,应立即关掉液化气和电源总阀。(四)征兆 1.前震:大地震前经常会有小地震发生,多的可达几十至几百次。 2.大气异常:震前,特别是大震前,经常会发生一些反常的大气物理现象,如狂风暴雨、大雪、大旱、大涝、温度的骤然变化等。 3.出现地声:震前几分钟、几小时、甚至几天,会有声音从底下深处传来。声音越大越沉闷,震级就越大。这是大自然向人类万物发出的警报。 4.动物反应异常:兴奋型异常,如惊恐不安、不进圈、狂吠、群迁等;抑制型异常如行动迟缓、发呆发痴、不肯进食等;生活习性变化如冬眠的蛇出洞、老鼠白天活动不怕人、大批青蛙上岸等。 5.地光现象:震前常常伴有地光现象发生。地光有红、黄、蓝、白紫等多种颜色,形状不一,有的呈片状或球状,有的象电火花一样;。地光一般时间很短,一闪而过,很难观察到。 6.水位异常:震前,底下水的水位往往会发生变化,有时甚至会喷出地面。有时还会发生水质的变化,如变味,变色,出气泡等。 (五)自护 1.室内:应躲在室内结构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如:床下、桌子下、墙角、厕所、储藏室等。用手护住头,并远离窗户,避免玻璃被震碎划伤人。 2.室外应选择开阔的安全地带蹲下或趴下;远离高大建筑物、广告牌、加油站、化工厂等危险地带;注意不要在立交桥、过街桥上停留。 3.山区:避免在山崖下、岩石下、河水旁躲避,防止滚石、滑坡、涨水等意外情况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春雨蒙蒙的下》教学设计

《春雨蒙蒙的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重在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新教育观,重视合作与共处意识的培养,训练学生的合唱能力。它是一首电影插曲,曲调既抒情又形象,其中运用了具有动感的多种切分节奏和弱起节奏,使旋律更加舒情优美,两声部三度音程的运用加强了春雨和声的效果,很好地体现了春雨的美。歌词十分简洁,却又十分隽美,使人由衷地赞美春雨,对春天充满着希望。寓意深刻,教育学生热爱春天,珍惜春天的大好时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能以优美抒情的歌声,抒发热爱生活的真挚感情。 (2)能力目标:进一步提高二声部歌唱的技巧,注意做到音准和谐、音量均衡及音色统一。 (3)情感与态度:通过本课的学习,启发他们热爱春天,珍惜春天的大好时光。 教学重点: 以优美抒情的歌声,抒发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真挚感情。 教学难点: (1)提高二声部歌唱的技能,做到音准和谐和音量均衡及音色统一。(2)注意掌握歌曲的切分节奏和弱起节奏。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钢琴 学生:自制沙锤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课堂导入 1、用多媒体播放一组关于春景的图片,把他们带入悠闲自得,心旷神怡的审美情境之中。、初步聆听,体验歌曲情绪。(节奏、速度、情感) 思考问题:歌曲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欢快的?还是悲伤地?并让学生用语言描述春雨前后的情景,说说有关春雨的诗句。 2、出示歌谱,复听歌曲,边听边思考:歌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你能模仿春雨的声音吗?学生讨论作答,老师及时给与反馈和总结。 4、播放Flash动画,再次聆听,师生随音乐做简单的律动。 二、感受歌曲体验情绪 1、老师跟随伴奏音乐声情并茂地演唱《春雨蒙蒙地下》,【范唱】以此来激发学生歌唱的兴趣。 2、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老师弹钢琴伴奏,学生哼唱旋律,在连续两句“春雨蒙蒙的下”中,切分音、切分节奏多次反复,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切分音,大屏幕出示旋律 3 5 6 | 56 5| 5. 6| ,采用划拍子的方式解决切分音时值的准确演唱,用拍手打节奏突出切分

《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

《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主题班会教育,使师生充分 认识到台风、雷击、泥石流以及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危害性,形成预防自然灾害的意识,提预防自然灾害和自我救护的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灾害的严重性,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使学生懂得如何预防自然灾害,如何自我保护。 教学方法:提出问题深入分析充分讨论提高认识。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哪些自然灾害,能举些例子吗?我们这节课要讨论的问题是:如何防范台风、雷击、泥石流、洪涝等灾害。【板书课题】 首先,我们探讨:台风、雷击、泥石流、洪涝等有什么危害?请大家讨论一下。然后老师总结: 1、台风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2、雷电:雷电流高压效应会产生高达数万伏甚至数十万伏的冲击电压,足以击穿绝缘使设备发生短路,导致燃烧、爆炸等直接灾害。 3、严重暴雨洪涝,使房屋倒塌,人员伤亡,人们无家可归。

4、泥石流。泥石流是在山区沟谷中,因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5、滑坡。滑坡上的岩石山体由于种种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向下滑动的现象叫滑坡。俗称“走山”“跨山”“土溜”等。 6、崩塌。崩塌也叫崩落、垮塌或塌方,是陡坡上的岩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岩)的地质现象。 二、具体的实例 1、1994年,9417号台风灾浙江瑞安登陆,“风、雨、潮”三碰头,全省受灾农作物750万亩,死亡1126人;1996年,9608号台风先后在台湾基隆和福建福清登陆,10多个省市受灾农作物5400多万亩,死亡700多人; 1997年,9711号台风先后在浙江温岭和辽宁锦州登陆,10多个省市受灾农作物面积1亿多亩,死亡240人;2001年广西连受“榴莲”、“尤特”两个台风袭击,出现大范围暴雨或大暴雨,全区48个县市区上千万人受灾,40多万人一度被洪水围困。 2、1995年7月,广东省遂溪县乌塘镇十多名学生在一棵大树下避雨遭雷击,当场击死2人,伤6人。 3、1995年8月3日,广东省顺德市乐从镇某管理区三个小孩刚刚离水上岸便遭雷击,一名11岁的小孩不幸死亡,其余两个小孩倒在地上 4、1996年6月12日下午4时,广东省梅州市丙村一位姓谢的女中专实习生,搭乘摩托车回家途中遭雷击身亡。

春雨蒙蒙的下的说课稿

春雨蒙蒙的下的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下午好: 春天来了,嫩绿的小草发出了新芽,五彩的花儿迎着阳光开放,碧绿的柳条在春风中翩翩起舞,欢乐的小鸟在云中歌唱,绵绵的春雨似晶莹的银丝轻轻地飘若人间,又像纯洁地甘露滋润着世间万物。下面我就《春雨蒙蒙的下》一课与大家共同探讨新的教学理念和策略,敬请指教。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春雨蒙蒙的下》选自九年义务教育苏教版第十册第六课,本课重在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新教育观,重视合作与共处意识的培养,训练学生的合唱能力。《春雨蒙蒙的下》是一首电影插曲,曲调既抒情又形象,其中运用了具有动感的多种切分节奏和弱起节奏,使旋律更加舒情优美,两声部三度音程的运用加强了春雨和声的效果,很好地体现了春雨的美。歌词十分简洁,却又十分隽美,使人由衷地赞美春雨,对春天充满着希望。寓意深刻,教育学生热爱春天,珍惜春天的大好时光。 2、教学目标:依据新课标要求和设计理念,再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本课设计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指导学生以优美抒情的歌声,抒发热爱生活的真挚感情。 (2)能力目标:进一步提高二声部歌唱的技巧,注意做到音准和谐、音量均衡及音色统一。

(3)情感与态度:通过本课的学习,启发他们热爱春天,珍惜春天的大好时光。 3、教学安排:结合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难以掌握二声部合唱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划分为二课时。第一课时:三度音程听辨训练,熟悉旋律,律动。 (1)游戏导入通过音乐游戏,进行三度音程听辨训练,让学生感受两声部的和谐美妙。 (2)合唱训练通过师生互动,学唱合唱部分的歌谱,并用竖笛合奏,感受两声部的和谐美。 (3)学唱歌谱采用划拍视唱法自主学习歌谱。 (4)演唱律动通过边唱边拍手踏脚的声势练习,训练学生身体动作的协调配合,感受边唱边动所产生的律动感。第二课时:感受歌曲,学唱歌曲,表现歌曲。下面重点说一说本课的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内在美,能用优美舒展的歌声表达歌曲情感。 (2)提高学生两声部合唱能力,做到音准和谐、音量均衡及音色统一。教学重点:以优美抒情的歌声,抒发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真挚感情。 教学难点:(1)提高二声部歌唱的技能,做到音准和谐和音量均衡及音色统一。 (2)注意掌握歌曲的切分节奏和弱起节奏。

苏教版音乐五年级下册《《春雨蒙蒙地下》》教学设计

第六课《春雨蒙蒙地下》 一、教学内容 1、唱《春雨蒙蒙地下》 2、做边唱边拍手踏脚选择结束音 3、听《良宵》 二、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用连贯平稳的气息唱出优美舒展的旋律,能运用连音与非连音对比的唱法表达歌曲感情。 2、通过边唱边拍手踏脚的声势练习,训练学生身体动作的协调配合,感受边唱边动所产生的律动感。 3、通过选择结束音的练习,继续培养学生的主音感、调式感。 4、让学生了解二胡的表现力,感受乐曲的情绪,对我国民族音乐家刘天华的生平与成就有所了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指导学生用连贯平稳的气息唱好歌曲。 2、唱好弱起乐句,注意声区的统一。 四、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八孔竖笛 五、课时安排 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唱《春雨蒙蒙的下》(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感受春雨,热爱春天,珍惜春天的大好时光。 2、能连贯平稳的气息演唱出优美舒展的旋律,运用连音与非连音对 比的唱法表达歌曲的情绪。 3、通过合作,享受喜悦。 教学重点难点: 节奏、二声部、力度变化。 教学准备: 磁带、录音机、彩笔。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情。 师:五一期间,下了几场春雨,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好与坏的辩论) 二、发声练习 师:瞧,春雨这么多的好,那谁来模仿一下春雨吧。春天的雨跟夏天 的感觉一样吗? 1、节奏(生模仿春雨)X X X X| X X X X| X X X X|X X X X||(体现力度的变化) 2、旋律(风声雨声情境)一阵微风后,春雨唰唰的下起来。 (出示歌曲中的二声部合唱)弹奏——模唱 3、模唱旋律 师:仔细听,弹奏的这两条旋律。在节奏上有什么不同。 A、3 1 | 5 1|3 5 6| 5 65 |50|| B、5 3 |12| 3 5 3 | 4 2|2—||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教学设计1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态破坏的原因和表现,通过实例分析,理解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石漠化产生的机制,体会人类不合理活动导致生态破坏而诱发的严重后果。 2.通过分析我国土壤污染现状,了解土壤污染物的迁移及检测方法,体会土壤污染的严重性及其防治的紧迫性。 3.学会运用分析综合、因果推理的方法绘制水体污染灾害链。 4.通过分析事实材料,进一步认识、体会气候变暖的事实、原因及其产生的灾难性后果。 5.形成尊重自然、“人要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教学难点】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教学方法】 启发式、小组合作探究、课件辅助、自学指导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本节引言部分,启发学生思考:哪些原因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气候变暖及其引发的灾害与人类活动是否有关? (学生活动)阅读引言,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提出问题)人类的哪些行为引发了自然灾害的发生? (板书) 第三节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课件展示)展示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景观、西北畜牧业地区荒漠景观、南方地区的石漠化景观等图片(或视频)。 (提出问题)这些地区出现了什么环境问题?与人类活动有没有关系? (学生活动)阅读课件图片,思考后,回答问题。 (总结归纳)上述环境问题主要是生态破坏。图示地区的生态破坏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是人类不合理活动带来的。 (板书) 一、生态破坏诱发自然灾害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结合以前所学知识并阅读P58教材正文内容,想一想:生态破坏是

由哪些原因产生的?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并填下列关系图 (学生活动)阅读P58教材内容,回答问题。 (总结归纳) (板书) 1.生态破坏的主要原因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59,和课件展示内容,说一说:水土流失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有什么危害?我国的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在哪里? (课件展示)黄土高原地区或红壤区的水土流失图片、数据、资料。 (总结归纳)我国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乱垦土地、滥伐森林、破坏草地。危害主要有:土壤变得更贫瘠、诱发和加剧地质灾害、诱发和加剧水文灾害。我国的水土流失区有三个区域:黄土高原区最严重,南方红壤和黄壤分布区其次,东北黑土区近几年流失也非常触目惊心。 (板书) 2.水土流失灾害 (课件展示)石漠化地区景观、资料。 (学生活动)自学教材P59“知识窗”及课件资源,分组讨论,总结石漠化的定义、危害、发生地区、目前发展状况。 (板书) 3.石漠化灾害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0,和课件展示内容,说一说:什么是土地荒漠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土地荒漠化?土地荒漠化有什么危害? (课件展示)我国西北地区畜牧业地区的荒漠化景观图片、资料。 (总结归纳)土地荒漠化是指干旱、半干旱地区绿洲、耕地、草场逐渐退化为荒漠的过程。我们可以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来分析他的成因,其中自然原因影响较为缓慢,人为原因影响较为强烈。其危害较严重,是世界上头号生态环境灾害,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蔓延迅速、受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板书) 4.土地荒漠化 (提出问题)咸海是世界上面积较大的内陆湖泊,最近几十年荒漠化发展十分迅速,什么原因使咸海的荒漠化发展如此迅速?

2016《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

六年级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 一、提出问题 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哪些自然灾害,能举些例子吗?我们这节课要讨论的问题是:如何防范台风、雷击、泥石流、洪涝等灾害。 首先,我们探讨:台风、雷击、泥石流、洪涝等有什么危害?请大家讨论一下。然后老师总结: 1、台风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2、雷电:雷电流高压效应会产生高达数万伏甚至数十万伏的冲击电压,足以击穿绝缘使设备发生短路,导致燃烧、爆炸等直接灾害。 3、严重暴雨洪涝,使房屋倒塌,人员伤亡,人们无家可归。 4、泥石流。泥石流是在山区沟谷中,因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5、滑坡。滑坡上的岩石山体由于种种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向下滑动的现象叫滑坡。俗称“走山”“跨山”“土溜”等。 6、崩塌。崩塌也叫崩落、垮塌或塌方,是陡坡上的岩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岩)的地质现象。 二、具体的实例 1、1994年,9417号台风灾浙江瑞安登陆,“风、雨、潮”三碰头,全省受灾农作物750万亩,死亡1126人;1996年,9608号台风先后在台湾基隆和福建福清登陆,10多个省市受灾农作物5400多万亩,死亡700多人; 1997年,9711号台风先后在浙江温岭和辽宁锦州登陆,10多个省市受灾农作物面积1亿多亩,死亡240人;2001年广西连受“榴莲”、“尤特”两个台

风袭击,出现大范围暴雨或大暴雨,全区48个县市区上千万人受灾,40多万人一度被洪水围困。 2、1995年7月,广东省遂溪县乌塘镇十多名学生在一棵大树下避雨遭雷击,当场击死2人,伤6人。 …… 三、分析台风、雷击、洪涝形成的原因 1、台风形成的条件主要有两个:一是比较高的海洋温度;二是充沛的水汽。只有在热带的海洋上才是台风生成的地方。那里海面上气温非常高,使低层空气可以充分接受来自海面的水源。那里又是地球上水汽最丰富的地方,而这些水汽是台风形成发展的主要原动力。没有这个原动力,台风即使已经形成,也会消散。其次,那里离开赤道有一定距离,地球自转所产生的偏转力有一定的作用,有利于台风发展气旋式环流和气流辐合的加强。第三,是热带海面情况比中纬度处单纯,因此,同一海域上方的空气,往往能保持较长时间的定常条件,使台风有充分的时间积蓄能量,酝酿出台风。所以一般说来,沿海地方较多发生台风。 2、雷电是自然现象,它实质上是天空中雷暴云中的火花放电,放电时产生的光是闪电,闪电使空气受热迅速膨胀发出的巨大声响是雷声,雷雨天容易开腔雷击,致人受伤甚至死亡。 3、南方夏季的降雨是手夏季风的影响。由于进来夏季风的势力比较弱、大陆气团的势力强,所以最近夏季风始终停在南方而深入不了北方。因此出现了南涝北旱的局面。 四、如何做好预防措施 1、如何防范台风和洪涝: (1)在台风来临前,人员要及时转移到安全地带。

五年级音乐《春雨蒙蒙的下》教案

五年级音乐《春雨蒙蒙的下》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内在美,能用优美舒展的歌声表达歌曲情感,并抒发热爱春天、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真挚感情。 2.指导学生用连贯,平稳的气息唱出优美舒展的旋律,提高学生两声部合唱能力,做到音准和谐、音量均衡及音色统一。 教学重点、难点 1.以优美抒情的歌声,抒发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真挚感情。 2.歌曲的处理及二声部的合唱技巧。 3.注意掌握歌曲的切分节奏和弱起节奏。 教学方法 听唱法、练习法、自学与引导相结合、创编…… 教学准备 手风琴、 养成教育训练点 引导学生在合唱中学会相互兼顾,相互配合。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气息练习(闻花香)

2.顿音“la”练习 (略) 3.连音和换气“hu”练习(春风的声音) 03 53︱5 —︱5 65︱3 53︱1—︱10 00‖(加上换气记号) 二、新歌学习 1.导入 同学们,春天到了,万物复苏了,大地披上了绿色的外衣,朵朵鲜花竞相开放,这一切都离不开雨水的滋润。还记得我们在低年级时学过的一首有关春雨的歌曲吗?” 播放《小雨沙沙》学生跟唱 师:今天,老师又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关于春雨的歌,让我们一起闭上眼睛聆听一下吧! 2.(播放《春雨蒙蒙的下》) 3.小组讨论:这首歌曲与低年级时学的歌曲有什么差别? 如果用画画的形式,你认为出现在眼前的是什么样的情景?

(学生说说) 4.读歌词 5.录音范唱歌曲 6.听音跟唱 (学生可以小声哼唱,并注意歌曲中有哪些地方比较难唱,小组讨论总结出来。) 7.处理“弱起小节”(用打拍子的形式让学生理解弱起小节,然后唱一唱带有弱起小节的句子) 8.练习切分节奏 带上节奏朗读歌词,并让学生分析把这样的节奏放在歌曲里有什么样的效果。 9.齐唱 10.重点练习二声部的地方 要求:分声部唱,分声部奏巩固练习 11、师生讨论——处理歌曲后有感情的演唱 12.让学生用自制的打击乐器为歌曲增添色彩 小组合作:创作节奏 一组学生用自制乐器伴奏,一组学生演唱 13.多种方法巩固歌曲 三、小结 如果把人生比作四季的话,我们正是春天……播种的季节,也是学习的好时光。……让我们抓紧现在美好的时光,

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

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地震灾害防范”安全教育 张红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生命的可贵,掌握有关的预防地震灾害的安全知识,认清学习目的,增强学生安全意识。 2、以“增强自然灾害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为指导方针,切实加强安全教育与管理,确保学生安全。 3、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生命的意义,在自我体验中发挥潜能,丰富自我生命,提升生命意义。进而教育学生关爱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激扬生命、热爱生命、保护生命。 4、通过学习有关安全知识,使学生树立自护、自救观念,形成自护、自救的意识,使学生安全、健康成长。 二、教学过程 (一)成因 地震是指地球内部缓慢累计的能量突然释放或因人为原因引起的地球表层的震动。除了自然因素之外,人为的活动(如矿山爆破、底下核爆炸等)也会诱发地震,每年约有500万次。一般情况下,3级以上的地震人们才会有感觉,7级以上的地震则会造成巨大损失。 (二)危害 1.城市:建筑倒塌、地下管线断裂、燃气泄露、水源污染、人员伤亡。 2.山区:山体滑坡、水库垮坝等。 3.海上:海啸、风暴潮等。 (三)预防 1.及时清除屋内(如床下、桌下等)及楼道内的杂物,保持逃生通道的通畅。

2.将易燃、易爆、易碎和有毒物品放到安全的地方。 3.将放在高处大而重的物品拿下,定期进行防震演习,熟悉躲避地点和逃生路线。 4.应该准备一个应急包,放在便于拿到的地方。包内应有手电、食品、矿泉水、应急药品、简单工具等。 5.如已收到权威部门发出的地震警告,应立即关掉液化气和电源总阀。(四)征兆 1.前震:大地震前经常会有小地震发生,多的可达几十至几百次。 2.大气异常:震前,特别是大震前,经常会发生一些反常的大气物理现象,如狂风暴雨、大雪、大旱、大涝、温度的骤然变化等。 3.出现地声:震前几分钟、几小时、甚至几天,会有声音从底下深处传来。声音越大越沉闷,震级就越大。这是大自然向人类万物发出的警报。 4.动物反应异常:兴奋型异常,如惊恐不安、不进圈、狂吠、群迁等;抑制型异常如行动迟缓、发呆发痴、不肯进食等;生活习性变化如冬眠的蛇出洞、老鼠白天活动不怕人、大批青蛙上岸等。 5.地光现象:震前常常伴有地光现象发生。地光有红、黄、蓝、白紫等多种颜色,形状不一,有的呈片状或球状,有的象电火花一样;。地光一般时间很短,一闪而过,很难观察到。 6.水位异常:震前,底下水的水位往往会发生变化,有时甚至会喷出地面。有时还会发生水质的变化,如变味,变色,出气泡等。 (五)自护 1.室内:应躲在室内结构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如:床下、桌子下、墙角、厕所、储藏室等。用手护住头,并远离窗户,避免玻璃被震碎划伤人。 2.室外应选择开阔的安全地带蹲下或趴下;远离高大建筑物、广告牌、加油站、化工厂等危险地带;注意不要在立交桥、过街桥上停留。

春雨蒙蒙的下 教案

《春雨蒙蒙的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春雨蒙蒙地下》选自九年义务教育人音版第十册第二课,本课重在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新教育观,重视合作与共处意识的培养,训练学生的合唱能力。本课原是一首电影插曲,因其词曲俱佳,逐渐成为一首独立的童声合唱歌曲,歌词十分简洁,却又十分优美,如“绿了河边的杨柳,红了村前的杏花”等,不仅句式对称整齐,而且色彩丰富,使人由衷的赞美春雨,对春天充满着希望。 二、设计意图: 本课我抓住春雨设计了:1、赏春雨2、模仿春雨3、唱春雨4、颂春雨这一线索,层层深入展开教学,让学生在感受的同时模仿春雨的声音,在唱春雨的同时感受歌曲的旋律线条美和歌词美。从而让学生从心灵深处接受了美的教育和美的熏陶,进而激发他们去热爱美,追求美。 三、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内在美,能用优美舒展的歌声表达歌曲情感,并抒发热爱春天、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真挚感情。 2、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用连贯,平稳的气息唱出优美舒展的旋律,做到声部和谐统一、音量均衡。 3、过程与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艺术想象和创造力,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的能力,通过对歌词的改编,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精神。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聆听,用连贯、平稳的气息歌唱。 难点:注意掌握歌曲的弱起节奏,乐句间的换气,切分节奏。 五、教学方法:听赏法、跟唱法、讲解法、谈话法、体验法 六、教学用具: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听音乐进教室。(播放《大自然植物生长》视频学生进入教室。) 二、导入: 师生问好:《幸福拍手歌》 音乐游戏:我爱记歌词 师:欢迎大家来到大型音乐类节目《我爱记歌词》的直播现场,今天的两支参赛队伍是开心队、快乐队,两组PK,接唱歌曲,歌词全对得一分。准备好了吗开心队先来选择一首歌曲。 (小燕子、小鸟小鸟、春晓、嘀哩嘀哩、小雨沙沙) 师:刚才我们唱的这些歌曲都有一个共同点,谁发现了 生:都是歌唱春天的。 师:你印象当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 三、感受(发声练习,难点处理) 师: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万物复苏、鸟语花香。瞧!春风吹来了!(课件:春风)它为我们吹来了一条轻柔的旋律,请听(钢琴弹奏旋律)我们就用"hu"的声音模仿一下吧!(课件出示歌曲中的难点)

中国的自然灾害教案1

一、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 导致我国自然灾害频繁而严重的原因既有自然方面的,也有人为方面的。 从自然方面看,主要由以下原因引起:(1)我国地处世界两大地震带的交汇处,地壳活动剧烈,是世界上地质灾害频繁的国家;(2)我国处于不稳定的季风环流控制下,季风气候特征明显,降水季节分布不均衡且年际变化大,使不同地区以及同一地区在不同季节交替出现旱涝灾害;(3)我国2/3的面积是山区,地形坡度大,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容易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从人为方面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一旦发生灾害,给社会经济造成的影响往往比人口稀少的国家严重;(2)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对防灾、减灾的投入相对不足;(3)部分地区人们对环境、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与掠夺性开发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加大了灾害的发生频率与强度,如水土流失、洪水灾害、滑坡、泥石流、酸雨等。这些灾害中有的是人类活动触发的,如过量抽取地下水,导致地面下沉,特别是沿海地区,易发生海水倒灌的现象;使地下水咸化;有的则是人们对灾害防范不足或处理不当,致使灾情加重而酿成诱发性的灾害。 练习1读“2010年7月全国主要的和极端的天气气候事件示意图”,回答问题。 (1)据图描述2010年7月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

(2)简析江南、华南等地出现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的原因。 (3)简述我国夏季分布最广泛的灾害类型及其形成原因。 答案(1)灾害类型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区广;具有关联性;生命、财产损失重等。(2)副热带高压(或反气旋)在江南、华南长时间停留,形成晴热干燥的高温天气。(或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 (3)灾害类型:暴雨。成因:我国地处东亚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夏季降水集中易形成暴雨灾害;夏季气温高,大气对流强,易形成暴雨天气。 解析第(1)题,从灾害类型、发生频率、分布范围、财产损失等方面说明2010年7月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第(2)题,7月份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多形成炎热干燥天气。 第(3)题,夏季,我国各地降水集中,洪涝灾害最为广泛;这与大气环流形势及影响我国的天气系统关系密切。 二、我国灾情的地域差异 根据中国自然灾害的分布特点,并结合孕灾环境的特点,将我国划分为6个灾害带。如下表所示: ①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②8月8日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③西南地区秋冬春特大干旱、④5月~7月长江中下游地区暴雨洪涝过程、⑤7月下旬东北洪涝过程、⑥7月中旬陕西安康山洪泥石流、⑦6月28日贵州关岭山体滑坡、⑧第11号台风“凡比亚”、⑨年初新疆

《保护环境减少灾害》安全课教案

《保护环境减少灾害》安全课教案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我国有哪些自然灾害,以及它们给环境和人类的生存带来哪些影响。 2、通过学习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进而用实际行动保护环境。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各种自然灾害,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用实际行动去保护环境。 【教学准备】搜集相关资料、图片。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调查了解

1、在你的生活的地方有哪些环境问题? 2.你知道自然灾害与环境保护有什么关系吗? 学生讨论、交流。 二、案例分析 1、阅读102页资料,出示资料,提问: A 自然灾害有哪些种类? B 自然灾害有哪些危害?请举例说明 2、认识自然灾害 A 看103图片,把灾害的名称写在图片下面,小组讨论交流,说说自己了解的自然灾害。(教师出示相关视

频:我国的自然灾害) B 谈谈我们当地的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 3、说自然灾害的影响 同桌交流沙尘暴、雾霾、洪水、暴雨、干旱给环境和人类生存带来的影响。 4、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读《野生动物生存告急》回答: A 野生动物生存告急的原因是什么? B 人类的哪些活动会影响到环境,甚至导致自燃灾害的发生? 学生阅读后结合实际回答(如乱砍滥伐、乱扔垃

圾、排放废水废气废渣等) 三、探究新知 1、看105页图片,讨论他们的做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阅读《废旧报纸换贺卡》, (1)换贺卡行动有什么意义? (2)在保护环境中,我们还准备做什么?(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知识运用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读《野生动物生存告急》回答:

A 野生动物生存告急的原因是什么? B 人类的哪些活动会影响到环境,甚至导致自燃灾害的发生? 学生阅读后结合实际回答(如乱砍滥伐、乱扔垃圾、排放废水废气废渣等) 面对人类以上行为造成的巨大危害,我们——21世纪的接班人,想对他们说点什么,并且以后应该如何做?(学生畅所欲言) 是呀,面对当前的环境,我们应预防为先——,遇到破坏环境的行为,我们应急有法—— 四、拓展实践 1、讨论所在地区不同季节有哪些自然灾害,并完成106

《春雨蒙蒙的下》说课稿

《春雨蒙蒙的下》说课稿 小学音乐《春雨蒙蒙的下》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春雨蒙蒙的下》选自九年义务教育苏教版第十册第六课,本课重在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新教育观,重视合作与共处意识的培养,训练学生的合唱能力。《春雨蒙蒙的下》是一首电影插曲,曲调既抒情又形象,其中运用了具有动感的多种切分节奏和弱起节奏,使旋律更加舒情优美,两声部三度音程的运用加强了春雨和声的效果,很好地体现了春雨的美。歌词十分简洁,却又十分隽美,使人由衷地赞美春雨,对春天充满着希望。寓意深刻,教育学生热爱春天,珍惜春天的大好时光。 2、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要求和设计理念,再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本课设计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指导学生以优美抒情的歌声,抒发热爱生活的真挚感情。 (2)能力目标: 进一步提高二声部歌唱的技巧,注意做到音准和谐、音量均衡及音色统一。 (3)情感与态度:

通过本课的学习,启发他们热爱春天,珍惜春天的大好时光。 3、教学安排: 结合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难以掌握二声部合唱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划分为二课时。 第一课时:三度音程听辨训练,熟悉旋律,律动。 (1)游戏导入通过音乐游戏,进行三度音程听辨训练,让学生感受两声部的和谐美妙。 (2)合唱训练通过师生互动,学唱合唱部分的歌谱,并用竖笛合奏,感受两声部的和谐美。 (3)学唱歌谱采用划拍视唱法自主学习歌谱。 (4)演唱律动通过边唱边拍手踏脚的声势练习,训练学生身体动作的协调配合,感受边唱边动所产生的律动感。 第二课时:感受歌曲,学唱歌曲,表现歌曲。下面重点说一说本课的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内在美,能用优美舒展的歌声表达歌曲情感。 (2)提高学生两声部合唱能力,做到音准和谐、音量均衡及音色统一。 教学重点: 以优美抒情的歌声,抒发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真挚感情。 教学难点: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统编版)-应对自然灾害(第二课时)-1教案

《应对自然灾害》(第二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必要的防灾避灾知识,能运用知识避免或者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伤害。 2.了解人类利用现代科技和相关法律可以预防或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伤害和损失。 3.懂得提升自我保护自我救助的意识和能力是现实的需要。 二、教学重点: 知道必要的防灾避灾知识,能运用知识避免或者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伤害。 三、教学内容: 本课内容选自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的第 5 课,本课为第二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环节一:避险意识存心间 活动一:分析情景掌握避险知识 1.出示四种面对自然灾害的情景,明确正确做法。情 景一:雷雨交加时,在大树下避雨。(×) 情景二:山区山洪、泥石流高峰期,选择在山谷扎营。(×) 情景三:地震发生时,躲在小房间的墙角,护住头部。(√) 情景四:泥石流发生时,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2.问题:遇到雷雨或山区露营时,应该怎么做? ①观察图片,知道在野外遇到雷雨时,远离电缆和大树;在室内遇到雷雨天要关好门窗,关闭电器等。 ②观察图片,交流讨论,了解山区露营时,要选择高地等。 3.小结:掌握避险知识,树立避险意识非常重要。 活动二:读故事提升避险意识 1.出示四川桑枣中学故事。 2.问题:从桑枣中学的故事中你想到了什么?

3.小结:提升防灾避险的意识,可以减少损失和伤害。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片、分析资料、阅读故事,掌握必要的防灾避险知识,提高自救自护能力。 (二)环节二:避险技能伴我行 活动一:地震逃生有方法 1.问题:当地震来临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2.观察图片,知道地震来临时的正确自救方法。 3.补充避震小知识:黄金 12 秒;活命三角区。 4.讨论遇到地震时在室外和被废墟掩埋的正确做法。 5.小结:当遇到地震时,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断,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避险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人身安全。 活动二:校园逃生图里的发现 1.出示校园逃生图。 2.问题: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3.补充关于逃生图的小贴士。 4.小结:避险知识不能少,自救技能更重要,沉着冷静不惊慌,结合实际选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片、补充小贴士、分析逃生图,掌握必要的防灾避灾知识,提升防灾减灾意识。 (三)环节三:防御措施我知道 活动一:我知道的预警信号 1.出示预警信号,了解不同颜色代表的级别。 (蓝色代表一般;黄色代表较重;橙色代表严重;红色代表特别严重。) 2.联系预警信息等生活经验,知道接收预警信息后要根据级别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问题:你还知道其它预警信息吗?当接收到其它预警信息后你是怎么做的? 4.小结:预警信息很重要。 活动二:监控防御措施多

小学生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通用版

安全管理编号:YTO-FS-PD980 小学生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通用版 In The Production,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Workers, The Production And Labor Process And The Various Measures T aken And All Activities Engaged In The Management, So That The Normal Production Activitie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小学生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通用 版 使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在生产中,对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实施管理,包含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最终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有关地震、雷电、暴风雨知识,了解地震时我们应采取哪些自救措施。提高学生的自救意识。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充分了解火灾中各种逃生自救的办法。 3、提高安全意识,学习溺水安全的有关知识。 4、学习其它有关安全知识:网络安全、生活常识等。 二、教学内容 “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以目前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和能力,人们还无法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也无法抵御自然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