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治学概论论文

政治学概论论文

浅析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

近来,中共十八大的召开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代领导集体的诞生给了世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人们对新领导集体的执政有了新的期待。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实践郑重作出的历史性选择。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不仅体现在它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选择上,也体现在发展着的现实中。

(一)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历史依据

中国共产党最初执政时的合法性来自于暴力革命中的实际成就。中国自两次鸦片战争以后,即被强行纳入世界市场体系之中,在被动和依附的状态下开始了现代化历程。20世纪以前以“求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是在帝国主义要求的范围内进行的,因而也只是有限度的现代化;康梁维新运动比较地提出要独立的问题,由于历史的局限性,收效甚微。进入20世纪以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顺应时势,走革命之路。建立了资产阶级性质的中华民国,但随之而来的是军阀统治和军阀混战,民族独立问题也没有解决。因此,争取民族独立,建立真正意义的现代民主国家,仍然是中国社会的主要任务。

而当时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在给整个社会带来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不公,困苦和失业者遍布城乡,因此资本主义生产制一面固然增加财富。一面却也增加贫乏。孙中山也看到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存在某些弊端,在阐述其民生主义纲领时,明确提出在发展资本主义的同时,又要防范于未然,防止资本主义的弊端。孙中山之后,中国还遇着两次机会——1927年国共合作和1946年旧政协的协定——可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是都没有成功,因为,蒋介石不但要反对共产党,而且要反对民主主义。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当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变为丰厚的思想资源和强大的政治力量之后,否定中国革命的资本主义前途,代之以社会主义前途,就成为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题中之义了。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自觉担负起了民族民主革命的双重历史使命,以其完整性和彻底性的纲领继承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未竞的事业。同时又以革命领导权的置换表现了新旧革命的更替。赋予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以社会主义的前途,意味着既承认了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又否定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这种社会设计,不仅是由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所决定的,也体现了中国人对二十世纪前半期世界潮流的回应。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选择。

(二)改革开放前寻求合法性的曲折历程

中国共产党80年的历史是一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为之不懈奋斗的历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是在亿万人民以实际行动支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情况下才成为可能的。这是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政治合法性的实践证明。但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赢得政权不是最终的目的,利用国家政权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并最终走向共产主义,才是最终的目的。“赢得国家政权,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前提;而巩固国家政权,则是社会主义革命的现实前提。”中国共产党巩固新生政权的最有利资源,除了军事上的不断胜利之外.还有被压迫了整整一个世纪的中国人重新站起来的那种自豪感和热忱。但这些因素只是为政权本身提供了合理性基础和良好的政治建设氛围及条件。“实现政权巩固的决定因素是这种合法政权本身的能力,其中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生存抗变能力;二是汲取资源能力;三是发展社会能力。”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权体系的巩固和发展就是围绕着增强这三方面的能力展开的。党领导人民进行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全方位的建设,这些建设的成就是显著的。

当然,中国共产党在前进中也走了弯路,在领导经济建设过程中未能很好地按客观规律办事;十年“文化大革命”,使国家陷入灾难的深渊。其严重后果,就是导致了一定范围内的“信仰危

机”。但是,我们党终究会依靠自身的力量来纠正这些错误,以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变重新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拥护。这样,中国共产党又一次证明了自己的领导能力和对社会的有效性,不仅很快消除了“文化大革命”带来的政治合法性的危机,还使党和国家经受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国内外严峻政治局势的考验。

(三)新时期对执政合法性的自觉追寻

但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剧和社会关系的新变化,党的建设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人们普遍认识到,党内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是危及党的生存的直接因素。近年来党政官员腐败的案例逐年上升,被起诉的党员甚至上至党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委员等职。这显示了党惩治腐败的坚定决心和依法治党的必然趋势,但不可否认的是,腐败现象的蔓延,已经严重危害了党的形象,导致一种无法回避的合理性危机。如此多的腐败分子落人法网,为什么腐败现象还屡禁不止?可能的回答是,在这种危机中,腐败仍然是结果而不是原因。这在中国目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向而导致的国家和社会日益分离的条件下,会因为缺乏有效监督而导致权力对中国共产党的严重侵蚀,也会因此而削弱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党的高度集权主要体现为国家领导体制的以党代政、党政不分,对经济、社会、文化等事务的全面干预和直接管理。因此,邓小平指出:“改革的内容,首先是党政要分开,解决党如何善于领导的问题。这是关键,要放在第一位。”中共十三大报告提出以党政分开为主要突破口、推进中国政治民主化的政治体制改革方案。应该说,自十三大以来所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党政关系,使传统的党的集权趋势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克服,但由于习惯政治思维的阻力,党政关系依旧没有多少改变。但是,如果长期持续这种无效的状态,经济和社会发展将趋于停滞,人民利益也将无法保障,进而就将导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合法性出现问题。因此,确立党的执政合法性的最重要的步骤,是用新型的党政关系代替传统的党政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其所带来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化,为新型党政关系的确立提供了有力的现实基础。”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就内在地包含着执政方式的科学性。“七一”重要讲话,特别要求改变党政不分,党的领导的有效性弱化的局面。党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充分尊重和利用现实的制度安排和合法程序,积极主动地履行法定的义务,使党的领导从民主和法治的内在要求出发,通过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行为来体现。事实上,早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五大所提出的依法治国的方略,就开始了党的领导方式的自我创新。十五大报告强调:“依法治国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这意味着,党对国家的领导一定要通过法律和制度的途径,党的领导行为一定要成为一种制度化和法律化的行为。另外,党在刚刚颁布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严明党的纪律,自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不难看出,党一直致力于加强自身建设,达到更好的执政效果。

当然,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的确立还与它自身有关。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他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这些都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马美娜

201100030032

2011级公管一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